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夜行船秋思电子教案

夜行船秋思电子教案

夜行船秋思电子教案
夜行船秋思电子教案

课题序号授课

班级

初教

1101、英

师1102

授课

课时

2

授课

形式

新授

授课章节

名称

夜行船秋思背景分析

教学资源

准备

PPT课件

学习目标设定知识与技能

目标

1.了解元散曲的相关知识。

2.掌握本散曲的主旨及艺术手法。

过程与方法

目标

1.掌握了解作品的主旨及艺术手法。

2.体味作品语言,学习各种写作技巧。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赏析本散曲反映的不同人生态度

学习任务

描述

掌握本散曲的主旨及艺术手法。教学重点

赏析本散曲反映的不同人生态度教学难点

掌握本散曲的主旨及艺术手法。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1、作品描写了哪两种相反的人生态度?

2、对当代职校学生有何启迪?

课外作业举例分析这首套曲的语言特色。教学后记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引子,由秋来花谢想到人生的短暂虚幻,从而引发出下面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及对痴迷者的批判。

第二层,(【乔木查】【庆宣和】【落梅风】)分别描写了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地主富户的富贵无常。

第三层,(【风入松】【拨不断】)写自己看破红尘、与世无争、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第四层,最后一曲。总括上文,再次把名利之徒与山林高士的生活进行对比,表达了不为物役、自适其乐的心志。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作者简介

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杂剧、散曲作家。曾任江浙行省务官,晚年退隐山林,以诗酒自娱。

马致远著有杂剧15种,以《汉宫秋》最为著名。他在散曲创作上成就很高,有“曲状元”的称号。作品内容主要有三类;叹世讽世,描画景色,歌咏恋情。他融诗词意境入散曲,清雅而不失真率。现存散曲120余首,今人辑为《东篱乐府》。

二、写作背景

元代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了汉族的朝代,那么元代社会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个特点,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阔的王朝,国力最强盛的王朝之一。

第二个特点,元朝是相对历史上各封建王朝来说专制统治比较那么严密,文化政策特别宽松,很少文字狱的王朝。

第三个特点,元朝在蒙古族的民俗习惯影响下,形成一种浓郁的社会性的艺术氛围,玩乐风气。

第四个特点,阶级矛盾,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除此之外元朝还有更敏感和更尖锐的民族矛盾。另外就是统治阶层文化水平低,素质低,统治水平低造成统治机制松懈因而政府官吏贪腐社会流氓横行,社会问题就越积累越多越严重。元朝把人分为四等,当然是民族压迫、民族歧视,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色目人主要是指西北各族,各种西域的商人,汉人指长江以北原来处于金国统治下的汉人和女真人、西夏人等,南人是蒙元最后征服的南宋的汉人。

三、课文讲解

1、朗读本文

见课件。

2、分析散曲的发展

让学生通过自己课前的预习,汇报总结。

王国维说过,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为什么元代散曲会兴盛起来呢?

散曲最初主要是在市民中间流传,它是富有生活气息的文学样式。散曲是元代的新体诗。散曲能继承五代、两宋的词运,在元代韵文中占着重要的地位,是有其原因的:

(1)词的衰颓——文体本身的发展。(这一条是重点)

自中唐以后,长短句歌词在文人手中逐渐成为“别是一家”的诗体,两宋时得到很高的发展,但到了南宋后期,由于词家远离现实生活,片面追求文词的工丽和音律的妍美,便日趋衰落。而民间长短句歌词,经过长期酝酿,到了宋、金对立时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间兴起的曲词和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乐曲,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这就是当时流传在北方的散曲。

(2)外乐番曲的传入。(以下各条学生说到多少均可)

金、元时期,战乱频仍,由于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粗犷豪放的游牧民族歌曲和新乐器也随之传入。由于旧词不能合奏新曲,再以乐器不同,音调节拍各异,旧调又不能合演,于是乃有制作新声新词的必要。散曲的产生,正是迎合民间歌咏的需要,才应运而生。

(3)元代商业繁荣,城市兴起,文娱需求增加。

元代城市经济的发展为散曲的兴盛准备了充裕的物质条件,南北各大城市都出现了各种伎艺演出的勾栏瓦肆,娱乐场所日益兴旺,使唱曲演戏的歌伎、艺人,得以赖表演技艺为生,于是散曲得以大盛。

(4)蒙古贵族喜声色文娱——统治阶级的提倡。

元人南下以后,对“四书五经”不重视,对文人不重视,而那些优伶歌伎,歌舞戏曲,是为他们所欢迎的,并且加以提倡和鼓励,作为王侯贵族的御用品了。这些地方,也给予散曲发展以一定的影响。

(5)外族统治,汉人受尽压迫,或借散曲以抒郁愤。

宋代先遭辽、金异族侵凌,后则南宋亡于蒙古,文人百姓忽然要接受异族之统治,加以民不聊生,社会秩序异常紊乱,面对这么痛苦、不公的时代,文人自然要借某种文学形式来宣泄怨悱无奈。元曲便是当时最适宜的文学形式。

教师提示:要抓住文学发展的内因,即词的衰颓——文体本身的发展。

3、课文分析

悲秋,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传统题材,名篇甚多。而马致远的两首同题作品——《双调夜行船·秋思》与《越调天净沙·秋思》,尤为人称道。前者有“万中无一”的评价,后者则有“秋思之祖”的美誉。

这首散套由七支曲子组成,就思想内容而言,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曲是引子,由秋来花谢想到人生的短暂虚幻,从而引发出下面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及对痴迷者的批判。

第二层,(【乔木查】【庆宣和】【落梅风】)分别描写了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地主富户的富贵无常。

第三层,(【风入松】【拨不断】)写自己看破红尘、与世无争、自得其乐的人生

态度。

第四层,最后一曲。总括上文,再次把名利之徒与山林高士的生活进行对比,

表达了不为物役、自适其乐的心志。

在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如不愿同流合污,往往只能

追求超尘出世、笑傲林泉的生活,不免流于消极颓放,但其重人格、讲操守的

人生态度,还是很难得的。元曲中能把隐逸情调提升到哲理层次的是马致远的

《双调·夜行船·秋思》。否定功名富贵,赞美自由和艺术化生活,肯定审美

化的独立人格,获得一种精神家园的寄托。觉悟了生命的有限性,冷淡了世俗

的争竞抢夺,却不想建构一个宗教的祭坛——曲里的宗教其实还是审美符号,

只钟情于大自然审美的此在。采来沾着露水的黄花,捉来带霜痕的紫蟹,再拢

来些红叶点着火烧蟹煮酒吃。煮酒论英雄不是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而是

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宇宙的宏观——现实的异化——人生的审

美,这就是马致远的诗化哲学三部曲。

这首套曲的艺术魅力突出表现在语言、形象与情趣三个方面。语言俗中透

雅,既明快率直,又优美富于韵味。别致的设色字,精巧的鼎足对,都见出作

者驾御语言的功力。曲中意象准确鲜明而有代表性,如以“衰草牛羊野”、“荒

坟横断碑”表现帝业成空,以“蚁排兵”、“蝇争血”比喻名利场等,都给人

留下深刻印象。在自我写照时,字里行间情趣盎然.如“青山正补墙头缺”的

调侃意味,“道东篱醉了也”的潇洒任性,皆可令读者会心一笑。纵观全篇,

指点今古,俯察人生,笔墨挥洒飘逸,有如天马驰骋,是豪放派曲作中的佳制。

四、思考与实践

1、作品描写了哪两种相反的人生态度?对当代职校学生有何启迪?

2、试析本曲的艺术成就。(见练习册P48)

(1)语言:俚俗明快、句式节奏自由、对仗形式丰富

(2)意象:准确生动、深喻道理

(3)情趣:潇洒任性,调侃味浓。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赏析

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赏析 秋思是我国古典诗词的传统题目之一。秋季无夏日的炎热,无冬季的凛冽,只余一派天高气爽,风轻云淡。赏秋是中国文人的传统,赏秋之高洁,赏秋之晴朗,赏秋之悲凉。无数文人墨客为一秋而倾倒,为后人留下了传唱千古的佳作,人们由这一题目生出的无数感慨,已使秋思的词义本身便凝聚着思索自然之秋和人生之秋的丰富内涵。马致远《夜行船秋思》包孕弘深、独具一格,将参透名利、离绝是非的处世哲学寄托在叹古讽今、嘲风弄月的牢骚里,浓缩了他在创作生涯中反复宣泄的内心苦闷,表现了他因半世蹉跎、饱谙世情而形成的纵酒肆志、超然尘外的人生态度。 马致远有富豪公子的身世,又有怀才不遇的心情,少时轻狂潇洒迷恋功名事业而不遂,中年过着“酒中仙”“风月主”的浪漫生活,晚年归于“林间旧友”“尘外客”的闲适心境,其自号“东篱”盖取效陶潜、慕山林之意。马致远善悲秋,同时代人周德清赞誉它为“秋思之祖”,其两首作品《越调天净沙秋思》和《双调夜行船秋思》尤为人称道。尤其《双调夜行船秋思》是一首套曲,被誉为“万中无一”。 马致远的《秋思》从思想内容上扩大了散曲的表现范围,并充分利用元曲语言俚俗明快、句式节奏自由的特点,从表现艺术上提高了散曲的境界。全曲由七支曲子组成。首曲有“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之语,不写秋景,但迟暮之悲、忆旧之情处处关合“秋”字,实是从人生的晚景虚写自然的秋意。庄周梦蝶不知其虚实,烘托了百年一梦的迷茫,嗟往事难回首,今日明朝便是花开花谢,表现了对时光如白驹过隙的感叹和对光阴虚度的悔恨。末句“急罚盏夜阑灯灭”利用虚词的省略造成意思的含混,又从及时行乐的老话中翻出新意:一是赶快罚酒直到夜深灯息,即“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之意;一是赶快罚酒却已夜阑灯灭,也就是即使急急行乐,犹恐不能及时之意。第一曲以景动情、以情入思为下曲的古今之谈留下了引子。 第二、三支曲子从兴亡之悲谈到贪财之愚,慨叹所谓名标青史、功业不朽、富贵久长的虚幻,以证明及时行乐的实在。秦汉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残垣断碑上当年意气风发的笔走龙蛇早已模糊,只有山野的渔夫樵子说几般闲话。如此悲凉的意绪却化为一句刻薄的挖苦:若不这般兴衰更替,渔樵便没有闲话可说了。在这悲凉已经中应有无限感触,而又化为这出人意表的冷嘲,将千古兴亡说得何等无足轻重。第三支曲直接用议论和反问对英雄豪杰建功立业的意义提出了怀疑。“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意为:多少英雄豪杰,到头来连荒坟断碑都没有,他们的葬身之地已变成了狐狸野兔出没的场所。“鼎足三分”指魏、蜀、吴三国之争,也兼指所有群雄纷争的时代,当年群雄争霸的豪气在哪里,三分天下的功业又在哪里?建功立业百载之后便成空,千秋功罪,后人又当怎样评说?已被历史湮没的英雄们当初逐鹿中原的纷争,也就像兔奔狐逐一样没有意义。 第四支曲由叹古转为讽今,内容与上二支曲并列,意思更透过一层:帝王豪杰的功业尚且化为乌有,更何况看钱奴的万贯家财。可笑这些人心硬似铁,一味地爱钱如命,看不透人生好景不常,为欢几何,空使锦堂风月虚设,根本不懂得赏心乐事。世人只为钱财奔波,又怎懂得人生了意义与乐趣,做一个守着万贯家财的看钱奴,最终的结局只能是悲凉而逝一无所得。“天教你富,莫太奢”的劝告,“无多时好天良夜”的警醒,又有几人能明白,只空余“争辜负了锦堂风月”的慨叹与心痛。 上三曲已将功名富贵都参破,第五、六两支曲子便转而陈述自己的人生哲学。“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写光阴流逝之速,“晓来清镜添白雪”反用李白“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成青丝暮成雪”的意思,引出“上床与鞋履相别”这句玩笑,这句貌似参透生死的俏皮话里隐藏着愤世嫉俗的深意,所以紧接着劝人莫笑自己像不会筑巢的斑鸠那样拙笨,这不过是糊里糊涂地装傻而已。自称不善营生之计,其实倒是离绝名利是非的上计,明说一向装呆,又点出浑浑噩噩混世的不得已。下一支曲说:“利名竭,是非绝。”正是上一支曲结尾的

夜行船秋思电子教案

课题序号授课 班级 初教 1101、英 师1102 授课 课时 2 授课 形式 新授 授课章节 名称 夜行船秋思背景分析 教学资源 准备 PPT课件 学习目标设定知识与技能 目标 1.了解元散曲的相关知识。 2.掌握本散曲的主旨及艺术手法。 过程与方法 目标 1.掌握了解作品的主旨及艺术手法。 2.体味作品语言,学习各种写作技巧。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赏析本散曲反映的不同人生态度 学习任务 描述 掌握本散曲的主旨及艺术手法。教学重点 赏析本散曲反映的不同人生态度教学难点 掌握本散曲的主旨及艺术手法。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1、作品描写了哪两种相反的人生态度? 2、对当代职校学生有何启迪? 课外作业举例分析这首套曲的语言特色。教学后记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引子,由秋来花谢想到人生的短暂虚幻,从而引发出下面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及对痴迷者的批判。 第二层,(【乔木查】【庆宣和】【落梅风】)分别描写了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地主富户的富贵无常。 第三层,(【风入松】【拨不断】)写自己看破红尘、与世无争、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第四层,最后一曲。总括上文,再次把名利之徒与山林高士的生活进行对比,表达了不为物役、自适其乐的心志。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作者简介 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杂剧、散曲作家。曾任江浙行省务官,晚年退隐山林,以诗酒自娱。 马致远著有杂剧15种,以《汉宫秋》最为著名。他在散曲创作上成就很高,有“曲状元”的称号。作品内容主要有三类;叹世讽世,描画景色,歌咏恋情。他融诗词意境入散曲,清雅而不失真率。现存散曲120余首,今人辑为《东篱乐府》。 二、写作背景 元代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了汉族的朝代,那么元代社会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个特点,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阔的王朝,国力最强盛的王朝之一。 第二个特点,元朝是相对历史上各封建王朝来说专制统治比较那么严密,文化政策特别宽松,很少文字狱的王朝。 第三个特点,元朝在蒙古族的民俗习惯影响下,形成一种浓郁的社会性的艺术氛围,玩乐风气。 第四个特点,阶级矛盾,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除此之外元朝还有更敏感和更尖锐的民族矛盾。另外就是统治阶层文化水平低,素质低,统治水平低造成统治机制松懈因而政府官吏贪腐社会流氓横行,社会问题就越积累越多越严重。元朝把人分为四等,当然是民族压迫、民族歧视,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色目人主要是指西北各族,各种西域的商人,汉人指长江以北原来处于金国统治下的汉人和女真人、西夏人等,南人是蒙元最后征服的南宋的汉人。 三、课文讲解 1、朗读本文 见课件。 2、分析散曲的发展 让学生通过自己课前的预习,汇报总结。 王国维说过,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为什么元代散曲会兴盛起来呢? 散曲最初主要是在市民中间流传,它是富有生活气息的文学样式。散曲是元代的新体诗。散曲能继承五代、两宋的词运,在元代韵文中占着重要的地位,是有其原因的:

双调夜行船秋思教案

[双调夜行船] 秋思 [写作背景] 元代是我国历史上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极其尖锐的朝代。一方面是帝王 将相达官巨贾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城市的繁荣和商业的发达更使得物欲横流, 世风日下;另一方面是广大民众遭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饱含辛酸,艰难度日。 由于蒙古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对科举取士又缺乏重视,许多汉族知识分 子处于社会底层,对世间的黑暗不公有深切的体会。马致远早年也想在仕途上 有所作为,但蹉跎岁月,困于下僚,终于绝了仕进的念头。晚年隐居田园,号 东篱,可见其效仿陶渊明之志。马致远在大都生活了近二十年,与诸多曲家、 杂剧艺人等都有交往,参加“元贞书会”,被推为“曲状元”。他是元散曲创 作中最有影响的大家。 [层次结构] 本篇由七支曲子组成,有破有立,先破后立,首尾呼应,主旨突出。 前五支曲子立足于“破”,重在批判,无情地鞭挞了热衷于名利场中奔走 的人。首支[夜行船]谓光阴似箭,转瞬即逝,人生如梦;第二支[乔木查]谓朝代更迭,此盛被衰,变化无常;第三支[庆宣和]谓英雄豪杰,显赫一时,久而湮灭;第四支[落梅风]谓富贵荣华,暂时相伴,难以长远;第五支[风人松]谓时光茬再,岁月不居,人生易老。这五支曲分别从光阴、事业、豪杰、富贵、 人寿几个方面,极言功各利禄之必须看破而不可依恃,那些费尽心机,孜孜以 求者实在是愚蠢可笑。 在前面“破”的基础上,后两支曲着重于“立”,立的是隐于山林田园、 安于闲适生活的高洁文人的形象。第六支[拨不断]谓弃绝名利,远离红尘,安居乡野;第七支[离亭宴煞]谓争名逐利,可叹可悲,唯隐逸可乐。这两支曲对 隐士田园生活的赞美,正是对难功名利禄是求的丑恶现象的批判。 作者还注意了整套散曲的首尾呼应,开头是“百岁光阴如梦蝶”,结尾处 又强调“人生有限杯,几个登高节”,以时间的飞逝引出无限的感慨,既突出 了主旨,又显示出全篇结构的严谨。

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注释、分析

双调·夜行船·秋思 马致远【夜行船】百岁光阴如梦蝶②,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③。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④,都做了蓑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无话说⑤。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⑥。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⑦,多少豪杰。鼎足三分半腰折⑧,魏耶,晋耶? 【落梅风】天教你富,莫太奢。无多时好天良夜⑨。看钱儿硬将心似铁⑩,空辜负锦堂风月?。 【风入松】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晓来清镜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休笑鸠巢计拙?,葫芦提一向装呆?。 【拨不断】名利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更那堪竹篱茅舍。 【离亭宴煞】蛩吟罢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人问我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作品注释】 ①双调:宫调名,元曲常用宫调之一。夜行船:曲牌名。这是套数,有多个曲牌,下面的“乔木查”“庆宣和”“落梅风”等都是曲牌名。 ②如梦蝶:一作“一梦蝶”。梦蝶:《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这句话是说人生就像一场幻梦。 [2] ③“急罚盏”句:赶快行令罚酒,直到夜深灯熄。夜阑,夜深,夜残。 ④秦宫汉阙:秦代的宫殿和汉代的陵阙。 ⑤恁(nèn):如此,这般。 ⑥龙蛇:这里指刻在碑上的文字。古人常以龙蛇喻笔势的飞动。唐代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 ⑦投至:及至,等到。 ⑧“鼎足”句:言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形势,到中途就夭折了,最后的胜利者到底是魏呢,还是晋呢? ⑨好天良夜:好日子,好光景。 ⑩看钱儿:元代郑廷玉在杂剧《看钱奴》中塑造的一个从贫民变成富翁而为富不仁、爱财如命、悭吝刻薄的人物形象。一作“富家儿”。 ?锦堂风月:富贵人家的美好景色。此句嘲守财奴情趣卑下,无福消受荣华。锦堂,用宋代韩琦在相州故乡筑昼锦堂的故事,泛指富贵人家的宅第。 ?白雪:喻白发。 ?鸠巢计拙:指不善于经营生计。《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朱熹注:“鸠性拙不能为巢,或有居鹊之成巢者。” ?葫芦提:糊糊涂涂。 ?蛩(qióng)吟:蟋蟀叫。蛩,蟋蟀。宁贴:平静,安静。 ?彻:了结,到头。 ?裴公:唐代的裴度。他历事德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五朝,以一身系天下安危

《夜行船 秋思》赏析

《夜行船秋思》赏析 马晓伟2010043201 秋思是我国古典诗词的传统题目之一。秋季无夏日的炎热,无冬季的凛冽,只余一派天高气爽,风轻云淡。赏秋是中国文人的传统,赏秋之高洁,赏秋之晴朗,赏秋之悲凉。无数文人墨客为一秋而倾倒,为后人留下了传唱千古的佳作,人们由这一题目生出的无数感慨,已使秋思的词义本身便凝聚着思索自然之秋和人生之秋的丰富内涵。马致远《夜行船秋思》包孕弘深、独具一格,将参透名利、离绝是非的处世哲学寄托在叹古讽今、嘲风弄月的牢骚里,浓缩了他在创作生涯中反复宣泄的内心苦闷,表现了他因半世蹉跎、饱谙世情而形成的纵酒肆志、超然尘外的人生态度。 马致远有富豪公子的身世,又有怀才不遇的心情,少时轻狂潇洒迷恋功名 事业而不遂,中年过着“酒中仙”“风月主”的浪漫生活,晚年归于“林间旧友”“尘外客”的闲适心境,其自号“东篱”盖取效陶潜、慕山林之意。马致远善悲秋,同时代人周德清赞誉它为“秋思之祖”,其两首作品《越调天净沙秋思》和《双调夜行船秋思》尤为人称道。尤其《双调夜行船秋思》是一首套曲,被誉为“万中无一”。 马致远的《秋思》从思想内容上扩大了散曲的表现范围,并充分利用元曲 语言俚俗明快、句式节奏自由的特点,从表现艺术上提高了散曲的境界。全曲由七支曲子组成。首曲有“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之语,不写秋景,但迟暮之悲、忆旧之情处处关合“秋”字,实是从人生的晚景虚写自然的秋意。庄周梦蝶不知其虚实,烘托了百年一梦的迷茫,嗟往事难回首,今日明朝便是花开花谢,表现了对时光如白驹过隙的感叹和对光阴虚度的悔恨。末句“急罚盏夜阑灯灭”利用虚词的省略造成意思的含混,又从及时行乐的老话中 翻出新意:一是赶快罚酒直到夜深灯息,即“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之意;一是赶快罚酒却已夜阑灯灭,也就是即使急急行乐,犹恐不能及时 之意。第一曲以景动情、以情入思为下曲的古今之谈留下了引子。 第二、三支曲子从兴亡之悲谈到贪财之愚,慨叹所谓名标青史、功业不朽、富贵久长的虚幻,以证明及时行乐的实在。秦汉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残垣断碑上当年意气风发的笔走龙蛇早已模糊,只有山野的渔夫樵子说几般闲话。如此悲凉的意绪却化为一句刻薄的挖苦:若不这般兴衰更替,渔樵便没有闲话可说了。在这悲凉已经中应有无限感触,而又化为这出人意表的冷嘲,将千古兴亡说得何等无足轻重。第三支曲直接用议论和反问对英雄豪杰建功立业的意义提出了怀疑。“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意为:多少英雄豪杰,到头来连荒坟断碑都没有,

夜行船 秋思

《夜行船秋思》马致远 〔夜行船〕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昨日春来,今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渔樵无话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鼎足三分半腰折,魏耶?晋耶? 〔落梅风〕天教富,莫太奢。无多时好天良夜。看钱奴硬将心似铁,空辜负锦堂风月。 〔风入松〕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晓来清镜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莫笑鸠巢计拙,葫芦提一向装呆。 〔拨不断〕利名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竹篱茅舍。 〔离亭宴煞〕蛩吟一觉方宁贴,鸡鸣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人生有限杯,几个登高节。嘱咐俺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秋思本是我国古典诗词的传统题目之一。长期以来,人们由这一题目生出的无数感慨,已使秋思的词义本身便凝聚着思索自然之秋和人生之秋的丰富内涵。而马致远《秋思》更是包孕弘深、独具一格。这一套曲将参透名利、离绝是非的处世哲学寄托在叹古讽今、嘲风弄月的牢骚里,浓缩了他在《陈抟高卧》、《黄粱梦》等剧目和其他散曲中反复宣泄的内心苦闷,表现了他因半世磋跎、饱谙世情而形成的纵酒肆志、超然尘外的人生态度。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索,可说是文人咏怀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从先秦到两宋,凡是进步的文人,即使处在最黑暗的时代和最坎 的境遇中,无论怎样昏酣遗世,在内心深处总还多少保留着一点立功立德的理想。但是,任何一个时代都不曾象元代这样善恶颠倒、是非不分;这样把文人打入社会的最底层。因而元代文人对现实大多是彻底绝望的:“青史内不标名”、“把功名富贵都参破”(张养浩《辞官》),“无是无非快活煞”(孛罗御史《辞官》),仕途顺利的文人尚且作如是之想,压在社会下层的文人也就可想而知了。马致远的《秋思》正是将这种看穿一切的普遍情绪提到历史的高度来认识,更集中更凝炼地反映了元代愤世疾俗者的共同心理状态。 马致远的《秋思》从思想内容上扩大了散曲的表现范围;并充分利用元曲语言俚俗明快、句式节奏自由的特点,从表现艺术上提高了散曲的境界。这一套曲由七支曲子组成,第一支曲以人生当及时行乐的感慨领起全篇。题为秋思,不写秋景,但迟暮之悲、忆旧之情处处关合“秋”字,实是从人生的晚景虚写自然的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6《双调·夜行船__秋思》主题与写作特点

《双调?夜行船秋思》主题与写作特点 马致远早年也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但磋跎岁月,困于下僚,终于绝了仕进的念头。晚年隐居田园,号东篱,可见其效仿陶渊明之志。马致远在大都生活了近二十年,与诸多曲家、杂剧艺人等都有交往,参加“元贞书会”,被推为“曲状元”。他是元散曲创作中最有影响的大家。 欣赏提示 结构:本篇由七支曲子组成,可分四个层次: (一)首支曲子是引子。由人生如梦,岁月频更引发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主张及时行乐、淡泊名利。 (二)第二至第四支曲子分别描写了帝王、豪杰、富人的富贵无常。隐含对痴迷者的警示。 (三)第五六支曲子叙自己看破红尘、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 (四)最后一支曲子将名利之徒与山林高士作比,表达了不为物役自适其适的心志。 主题评述 在元朝统治者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下,像马致远这样的知识分子.过着十分压抑而艰难的生活。他们不满于黑暗的现实,又不肯与统治者同流合污,往往只能追求超尘出世、笑傲山林,以诗酒自娱、鄙弃功名利禄的生活。表现出高洁的人格和愤世嫉俗的操守,这种精神和人格无论古今都是可贵的。 艺术特点 第五支曲以“晓来清镜添白发.上床与鞋履相别”的生活情境抒发人生易老的感慨.第六支曲纯然写景,然而,在绿树青山,竹篱茅舍之中,却含蕴着作者超尘脱俗的境界。词学大师唐圭漳先生说:“‘红尘不向门前惹’正是陶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境界;‘绿树偏宜屋角遮,正是陶潜‘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境界;‘青山正补墙头缺’正是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元曲鉴赏辞典》)。 第七支曲子以“蚁排兵”、“蜂酿蜜”、“蝇争血”喻名利场的肮脏和名利徒的可鄙;以笑傲山林的情趣表现出超拔的品格:本曲以鲜明生动的形象反映了深刻的主题。 二对句整饬比拟生动 对句:马致远在作品中得心应手地运用对句,收到整齐优美的效果。如后两支曲中的:“名利竭,是非绝”,“蛩吟一觉方宁贴,鸡鸣万事无休歇”,“裴公绿野堂,陶

《秋思》教案

《双调·夜行船·秋思》教案 一、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掌握元代文学的概况和元曲兴盛的时代背景、创作成就,以及马致远的生平、思想、杂剧与散曲的创作成就、艺术特色。 二、基本要求 1、把握元杂剧兴衰的社会原因及元散曲独特的审美品格,了解元曲四大家等作家群体的创作成就和艺术风格; 2、掌握元杂剧和散曲的有关常识,了解散曲这一诗体与诗词的同异和小令、套曲的体式特征; 3、认知马致远的人生观在元代文人中的代表性,结合《秋思》套曲理解马致远散曲创作的艺术个性、语言特色。 三、重点难点 1、重点:分析本套曲的艺术魅力:语言、意象和情趣。 2、难点:对于马致远在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生态度的评价。这要联系元代民族政策和社会原因,以及元代文人的价值取向等,客观地加以剖析。 四、教学内容、课时分配和主要教学方法 1、马致远的生平与戏曲创作 马致远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杂剧、散曲兼长。他在元代梨园名声很大,有“曲状元”之誉。曾在大都参加过元贞书会,与花李郎、红字李二等艺人有过合作,熟悉戏曲创作规律。 他青年时追求“龙楼凤阁”,中年一度出任江浙行省务官,后来隐居田园。自称“东篱本是风月主,晚节园林趣”。 马致远著有杂剧15种,题材广泛,思想内容复杂。既有具备一定现实意义的历史剧,如《汉宫秋》最为著名;又有思想消极的神仙道化剧,如《陈抟高卧》、《任风子》等。 马致远的散曲现存130余首,题材主要有四类:写景、叹世、咏史、言情。表现了对名利的鄙弃和对自然的向往,反映了元代文人的心态。他融诗词意境入散曲,清雅而不失真率。《东篱乐府》一卷,马致远的散曲集,为近人所辑。 2、关于散曲 散曲,曲的一种体式。和诗词一样,用于抒情、写景、叙事,无宾白科介,便于清唱,有别于剧曲。在元代,它是一种新兴诗体。包括小令、套曲(数)两种。小令是独立的支曲。套曲则由同一宫调的多支曲子联贯而成,有首有尾,一韵到底。套曲又称套数。(以上30分钟) 3、《双调·夜行船·秋思》讲析 1)翻译: 夜行船人生百年,就象庄子所做的蝴蝶梦一般。回首往事实在可叹。今日春天来,明朝花儿谢,抓紧时机饮酒寻乐,早已是夜尽灯灭。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1)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朗读并背诵《天净沙?秋思》;了解作者和作品;整体把握本文所描写的意象及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过程和方法目标: 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性学习,鉴赏并学习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 2、理解本文所描写的意象及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训练想象、联想,培养创造思维 三、教学设想 1、以朗读训练为重点,体会寓情于景的写法。 2、通过合作学习与交流,形成良好的学风,学会学习。 3、训练想象、联想,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我们学习过曹操的作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观沧海》,品味了浪漫主义大诗人对故友遭遇贬谪的种种情愫;领悟了王湾字里行间所流露的淡淡思乡的愁绪。 请大家今天,我们要学习马致远作的曲《天净沙?秋思》。面对秋天,漂泊在外的游子,他的天涯沦落人的凄苦是如何展现的呢?让我们跟着他的笔触,去体悟! 二、整体感知、 1、作者及作品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合称“元曲四大家”他的杂剧代表作是《汉宫秋》,后人将其散曲辑为《东篱乐府》,其中《天净沙.秋思》和《夜行船.秋思》尤为著名。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

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被誉为“秋思之祖”的佳作《天净沙?秋思》,它的体裁的“曲” 2、文体知识: 唐诗宋词元曲最为有名!宋以前一直以诗最盛行,宋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 3、把握文意 指导学生朗读。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有专家说,读书是与作家对话。总之,读书是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让我们以朗读来走进马致远,亲近这位名家,读懂这片漂泊羁旅的游子之心。 下面请大家听一遍朗读,划出节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大家喜欢吗?我们感受一下。(朗读)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 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试一试。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试一试。再一起把整首小令朗读一遍。这样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 三、合作探究 师:下面我们感受它的意境美。提示:怎样的景、怎样的人?怎样的情感? 有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先请同学们散读一遍课文,说说你头脑中有怎样的画面?请以“我仿佛看到了……”为开头,说说诗句在你头脑中再现的画面。 如果学生有困难,举例:“枯藤”、单说“藤”的形态是多样的,把它置于上下文中“枯藤”,形象就具体了,我仿佛看到了枯萎的藤、颓废的藤、没落的藤、毫无生机的藤,于是枯藤这一意象渲染出凄凉、萧杀的晚秋气氛。同学们可以类推。 学生可能再现出的画面有: 几根枯树缠绕着一棵棵秃树,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的颤抖,黄昏的

《夜行船。秋思》赏析

《夜行船·秋思》读后感 《夜行船·秋思》是马致远创作的一套散曲,构思巧妙,结构严谨。 这套散曲题为秋思而不从秋景入笔。第一支曲子开篇便写“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这是写人生之秋,作者感慨韶华易逝,叹息自己半世蹉跎。作者在这里似乎奠定了“悲秋”的感情基调。但是第七支曲子中“蛩吟”“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这些皆为秋天之美景·美物·美事。作者将其描写的闲适怡然而富有情趣,明显是在赞美求之美好,感受秋之神韵。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作者在第六支曲子中就已埋下伏笔。“利名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更那堪竹篱茅舍”。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已过上了退隐山林的隐居生活。正上因为作者过着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所以他才能有此闲情逸致来欣赏这秋之美景感受秋之神韵。 作者是何时参透一切而退隐山林你呢?第五支曲子中“红日又西斜”“下坡车”“添白雪”都是暗指作者此时年近晚年。而且根据考证马致远“少时亦颇迷恋功名事业,然所遇不遂,颇自抑郁。后乃退居山林”。这说明马致远确实是少年时追逐功名不遂后才退隐山林的。由此又可以断定第七支曲子中“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当是说的作者自己。正是因为作者少年时名利之争所以才能将把为名利而争的人们刻画的入木三分,也流露出作者对名利的否定和厌恶之情。 那么何以会否定和厌恶功名利禄呢?在第二和第三支曲中作者纵观历史,发现没有任何朝代任何人物能够长久的存在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作者以唯物主义的眼光看待历史,因而否定了追逐功名的意义。 所以作者在第四支曲中诚恳的劝慰世人不要过分的追逐名利,不要把大好时光浪费在虚无缥缈的功名事业上,劝告世人要珍惜时光享受美好人生。 统观全文再结合作者所生活的时代背景。本曲应是作者晚年退隐山林后感慨自己年轻时侯蹉跎岁月,然后以自己为例结合历史规律来否定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追名逐利的意义,劝世人要珍惜时光,享受美好人生。这套曲名为“秋思”,实为在人生之秋思考人生价值,并借此来表达对功名利禄的否定和对现实社会的厌恶与不满,抒发了自己的志趣情怀和人生态度。 这套散曲豪辣浩烂,酣畅尖新,通俗洒脱,读来自然酣畅。但是通俗中却透露出高雅。文中多出出现优美的鼎足对,如“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同时作者咬文嚼字的功力也很深厚,如“衰”“铁”“惹”“遮”“缺”等,用的恰到好处。曲中意象准确而有代表性,如以“衰草牛羊野”“荒坟横断碑”表现帝业成空,以“蚁排兵”“蜂酿蜜”“蝇争血”比喻名利场等,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作者在曲中表达的个人志趣也很高雅,如“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 马致远的散曲,不仅内容丰富,在艺术上也很有特色。不论是人物形象的树造、风格还是语言上都独具特色,表现了他高超的才华。

马致远-[双调 夜行船]秋思-教案

[双调夜行船]秋思 一、写作背景 元代是我国历史上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极其尖锐的朝代。一方面是帝王将相达官巨贾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城市的繁荣和商业的发达更使得物欲横流,世风日下;另一方面是广大民众遭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饱含辛酸,艰难度日。由于蒙古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对科举取士又缺乏重视,许多汉族知识分子处于社会底层,对世间的黑暗不公有深切的体会。马致远早年也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但蹉跎岁月,困于下僚,终于绝了仕进的念头。晚年隐居田园,号东篱,可见其效仿陶渊明之志。马致远在大都生活了近二十年,与诸多曲家、杂剧艺人等都有交往,参加“元贞书会”,被推为“曲状元”。他是元散曲创作中最有影响的大家。 二、层次结构 本篇由七支曲子组成,有破有立,先破后立,首尾呼应,主旨突出。 前五支曲子立足于“破”,重在批判,无情地鞭挞了热衷于名利场中奔走的人。首支[夜行船]谓光阴似箭,转瞬即逝,人生如梦;第二支[乔木查]谓朝代更迭,此盛彼衰,变化无常;第三支[庆宣和]谓英雄豪杰,显赫一时,久而湮灭;第四支[落梅风]谓富贵荣华,暂时相伴,难以长远;第五支[风人松]谓时光荏苒,岁月不居,人生易老。这五支曲分别从光阴、事业、豪杰、富贵、人寿几个方面,极言功各利禄之必须看破而不可依恃,那些费尽心机,孜孜以求者实在是愚蠢可笑。 在前面“破”的基础上,后两支曲着重于“立”,立的是隐于山林田园、安于闲适生活的高洁文人的形象。第六支[拨不断]谓弃绝名利,远离红尘,安居乡野;第七支[离亭宴煞]谓争名逐利,可叹可悲,唯隐逸可乐。这两支曲对隐士田园生活的赞美,正是对唯功名利禄是求的丑恶现象的批判。 作者还注意了整套散曲的首尾呼应,开头是“百岁光阴如梦蝶”,结尾

《秋思》教案供参考学习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双调·夜行船·秋思》教案 一、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掌握元代文学的概况和元曲兴盛的时代背景、创作成就,以及马致远的生平、思想、杂剧与散曲的创作成就、艺术特色。 二、基本要求 1、把握元杂剧兴衰的社会原因及元散曲独特的审美品格,了解元曲四大家等作家群体的创作成就和艺术风格; 2、掌握元杂剧和散曲的有关常识,了解散曲这一诗体与诗词的同异和小令、套曲的体式特征; 3、认知马致远的人生观在元代文人中的代表性,结合《秋思》套曲理解马致远散曲创作的艺术个性、语言特色。 三、重点难点 1、重点:分析本套曲的艺术魅力:语言、意象和情趣。 2、难点:对于马致远在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生态度的评价。这要联系元代民族政策和社会原因,以及元代文人的价值取向等,客观地加以剖析。 四、教学内容、课时分配和主要教学方法 1、马致远的生平与戏曲创作 马致远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杂剧、散曲兼长。他在元代梨园名声很大,有“曲状元”之誉。曾在大都参加过元贞书会,与花李郎、红字李二等艺人有过合作,熟悉戏曲创作规律。 他青年时追求“龙楼凤阁”,中年一度出任江浙行省务官,后来隐居田园。自称“东篱本是风月主,晚节园林趣”。 马致远著有杂剧15种,题材广泛,思想内容复杂。既有具备一定现实意义的历史剧,如《汉宫秋》最为著名;又有思想消极的神仙道化剧,如《陈抟高卧》、《任风子》等。 马致远的散曲现存130余首,题材主要有四类:写景、叹世、咏史、言情。表现了对名利的鄙弃和对自然的向往,反映了元代文人的心态。他融诗词意境入散曲,清雅而不失真率。《东篱乐府》一卷,马致远的散曲集,为近人所辑。 2、关于散曲 散曲,曲的一种体式。和诗词一样,用于抒情、写景、叙事,无宾白科介,便于清唱,有别于剧曲。在元代,它是一种新兴诗体。包括小令、套曲(数)两种。小令是独立的支曲。套曲则由同一宫调的多支曲子联贯而成,有首有尾,一韵到底。套曲又称套数。(以上30分钟)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6《双调·夜行船_秋思》课文赏析

《双调·夜行船秋思》课文赏析 秋思是我国古典诗词的传统题目之一。秋季无夏日的炎热,无冬季的凛冽,只余一派天高气爽,风轻云淡。赏秋是中国文人的传统,赏秋之高洁,赏秋之晴朗,赏秋之悲凉。无数文人墨客为一秋而倾倒,为后人留下了传唱千古的佳作,人们由这一题目生出的无数感慨,已使秋思的词义本身便凝聚着思索自然之秋和人生之秋的丰富内涵。马致远《夜行船秋思》包孕弘深、独具一格,将参透名利、离绝是非的处世哲学寄托在叹古讽今、嘲风弄月的牢骚里,浓缩了他在创作生涯中反复宣泄的内心苦闷,表现了他因半世蹉跎、饱谙世情而形成的纵酒肆志、超然尘外的人生态度。 马致远有富豪公子的身世,又有怀才不遇的心情,少时轻狂潇洒迷恋功名事业而不遂,中年过着“酒中仙”“风月主”的浪漫生活,晚年归于“林间旧友”“尘外客”的闲适心境,其自号“东篱”盖取效陶潜、慕山林之意。马致远善悲秋,同时代人周德清赞誉它为“秋思之祖”,其两首作品《越调天净沙秋思》和《双调夜行船秋思》尤为人称道。尤其《双调夜行船秋思》是一首套曲,被誉为“万中无一”。 马致远的《秋思》从思想内容上扩大了散曲的表现范围,并充分利用元曲语言俚俗明快、句式节奏自由的特点,从表现艺术上提高了散曲的境界。全曲由七支曲子组成。首曲有“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之语,不写秋景,但迟暮之悲、忆旧之情处处关合“秋”字,实是从人生的晚景虚写自然的秋意。庄周梦蝶不知其虚实,烘托了百年一梦的迷茫,嗟往事难回首,今日明朝便是花开花谢,表现了对时光如白驹过隙的感叹和对光阴虚度的悔恨。末句“急罚盏夜阑灯灭”利用虚词的省略造成意思的含混,又从及时行乐的老话中翻出新意:一是赶快罚酒直到夜深灯息,即“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之意;一是赶快罚酒却已夜阑灯灭,也就是即使急急行乐,犹恐不能及时之意。第一曲以景动情、以情入思为下曲的古今之谈留下了引子。 第二、三支曲子从兴亡之悲谈到贪财之愚,慨叹所谓名标青史、功业不朽、富贵久长的虚幻,以证明及时行乐的实在。秦汉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残垣断碑上当年意气风发的笔走龙蛇早已模糊,只有山野的渔夫樵子说几般闲话。如此悲凉的意绪却化为一句刻薄的挖苦:若不这般兴衰更替,渔樵便没有闲话可说了。在这悲凉已经中应有无限感触,而又化为这出人意表的冷嘲,将千古兴亡说得何等无足轻重。第三支曲直接用议论和反问对英雄豪杰建功立业的意义提出了怀疑。“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意为:多少英雄豪杰,到头来连荒坟断碑都没有,他们的葬身之地已变成了狐狸野兔出没的场所。“鼎足三分”指魏、蜀、吴三国之争,也

夜行船·秋思(马致远)

夜行船·秋思(马致远) 马致远的双调夜行船秋思原文及 百岁光阴如梦蝶⑴,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谢。急罚盏夜阑灯灭⑵。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⑶,都做了蓑草牛羊野。不恁渔樵无话说⑷。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⑸。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⑹,多少豪杰。鼎足三分半腰折,魏耶?晋耶⑺? 【落梅】天教富,莫太奢。无多时好天良夜⑻。看钱奴硬将心似铁⑼,空辜负锦堂风月⑽。 【风入松】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晓来清镜添白⑾,上床与鞋履相别。莫笑鸠巢计拙⑿,葫芦提一向装呆⒀。 【拨不断】利名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正补墙头缺,竹篱茅舍。 【离亭宴煞】蛩吟一觉方宁贴,鸡鸣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⒁。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裴公绿野堂⒂,陶令白莲社⒃。爱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人生有限杯,几个登高节。嘱咐俺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⒄,道东篱醉了也⒅。

注释 ⑴梦蝶:《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这句话是说人生就像一场幻梦。 ⑵急罚盏句:赶快行令罚酒,直到夜深灯熄。夜阑,夜深,夜残。 ⑶秦宫汉阙:秦代的宫殿和汉代的陵阙。 ⑷不恁(n n):不如此,不这般。 ⑸龙蛇:这里指刻在碑上的文字。古人常以龙蛇喻笔势的飞动。《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 ⑹投至:及至,等到。 ⑺鼎足句:言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形势,到中途就夭折了。最后的胜利者到底是魏呢?带是晋呢? ⑻好天良夜,好日子,好光。 ⑼看钱奴:元代杂剧家郑廷玉根据神怪小说《》,关于一个姓周的贫民在天帝的恩赐下,以极其悭吝、极其刻薄的手段,变为百万富翁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为富不仁,爱财如命的悭吝形象看钱奴。 ⑽锦堂风月:富贵人家的美好景色。此句嘲守财奴情趣卑下,无福消受荣华。 ⑾添白雪:添白发。 ⑿鸠巢计拙:指不善于经营生计。《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朱熹注:鸠性拙不能为巢,或有居鹊之成巢者。 ⒀葫芦提:糊糊涂涂。

《夜行船秋思》赏析

《夜行船秋思》赏析 《夜行船秋思》赏析 夜行船秋思马致远翻译赏析,这是元代戏曲作家、著名杂剧作家马致远的作品,风格豪放,行文流畅,曲折有致。 原文: 夜行船·秋思 马致远 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夜行船·秋思字词解释: ⑴双调:宫调名。夜行船:曲牌名。这是套数,有多个曲牌,下面的“乔木查”“庆宣和”“落梅风”等都是曲牌名。 ⑵梦蝶:《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这句话是说人生就像一场幻梦。 ⑶“急罚盏”句:赶快行令罚酒,直到夜深灯熄。夜阑,夜深,夜残。 ⑷秦宫汉阙:秦代的宫殿和汉代的陵阙。 ⑸不恁(nèn):不如此,不这般。 ⑹龙蛇:这里指刻在碑上的文字。古人常以龙蛇喻笔势的飞动。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 ⑺投至:及至,等到。

⑻“鼎足”句:言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形势,到中途就夭折了。最后的胜利者到底是魏呢?还是晋呢? ⑼好天良夜,好日子,好光景。 ⑽看钱儿:元代杂剧家郑廷玉根据神怪小说《搜神记》,关于一个姓周的贫民在天帝的恩赐下,以极其悭吝、极其刻薄的手段,变为百万富翁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为富不仁,爱财如命的悭吝形象--看钱奴。一作“富家儿”。 ⑾锦堂风月:富贵人家的美好景色。此句嘲守财奴情趣卑下,无福消受荣华。 ⑿添白雪:添白发。 ⒀鸠巢计拙:指不善于经营生计。《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朱熹注:“鸠性拙不能为巢,或有居鹊之成巢者。” ⒁葫芦提 :糊糊涂涂。 ⒂蛩:蟋蟀。宁贴:平静,安静。 ⒃彻:了结,到头。 ⒄裴公:唐代的裴度。他历事德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五朝,以一身系天下安危者二十年,眼见宦官当权,国事日非,便在洛阳修了二座别墅叫做“绿野堂”,和白居易、刘禹锡在那里饮酒赋诗。 ⒅陶令:陶潜。因为他曾经做过彭泽令,所以被称为陶令。相传他曾经参加晋代的慧远法师在庐山虎溪东林寺组织的白莲社。 ⒆北海:指东汉的孔融。他曾出任过北海相,所以后世称为孔北海。他尝说:“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