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学研究方法》年月期末测验指导

《心理学研究方法》年月期末测验指导

《心理学研究方法》年月期末测验指导
《心理学研究方法》年月期末测验指导

《心理学研究方法》年月期末测验指导

————————————————————————————————作者:————————————————————————————————日期:

0297《心理学研究方法》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一、考试说明

本课程为闭卷考试。考试题由四种题型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题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20题,共20分)

题型二:简答题(每题10分,4题,共40分)

题型三:分析设计题(每题10分,2题,共20分)

题型四:综合设计题(每题20分,1题,共20分)

二、重点复习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研究

1、知识的来源:权威人士、个人经验、注意凝聚、科学方法。

2、科学研究的特点和目的

(1)科学研究的特点: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有系统的理论框架和目的;具有一定的控制机制;有严密的分析。

(2)科学研究的目的:描述对象的状况;解释对象的活动过程;预测对象将来的发展;控制对象发展的方向

(二)构造主义

1、代表人物:冯特

2、采用实验内省法

(三)心理学研究方法分类

1、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体系: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研究方法。

2、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1)收集数据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量法

(2)分析数据的方法:数学方法、模型方法、逻辑方法

第二章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新特点

(一)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1、研究背景的现场化

2、研究方法的综合化

3、研究手段的现代化:

1)出现大量新的研究技术与手段

2)建立了现代化实验室

3)计算机网络在心理学研究中大量应用

(二)计算机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主要应用

1、对实验过程进行控制,如呈现刺激、控制其他仪器、对被试的反应进行自动记录

2、处理、分析数据

3、模拟心理过程

4、进行心理测验

第三章心理学研究与理论建构

(一)理论与研究的关系

(二)心理学理论的建构

1、归纳理论的建构,从研究数据的观察和分析中发展出的能够解释现象和变量之间关系的概括性理论。

2、演绎理论的建构,从某些一般性的规律出发对于某些特殊事件建立的理论。逻辑基础是演绎推理,即从一般到特殊,从理论到特殊事件。

3、机能理论的建构

4、模型理论的建构

(三)评价理论的标准

1、精确性,评价心理学理论的最重要的标准。

2、可检验性,包括可验证性、可证伪性和可反驳性。

3、概括能力,一种理论的概括性越强、可解释的现象越多,而且具有可检验性的话,理论的功效就越高。

4、简洁性,以可检验性为前提,越简单越好;与以前的理论包容性越好,越容易被接受。

第四章研究课题的选择

(一)研究问题的特征

1、通常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

2、问题应以提问的形式提出;

3、研究问题应当具有可解答性;

4、研究问题的呈述不应带有主观好恶等感情色彩。

(二)研究课题的类型

1、理论性课题:以揭示心理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研究课题。

2、应用性课题:以提出解决某些社会实践、教育实践问题的具体方案和对策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研究课题。

3、按研究的深度可以将研究课题分为:描述性课题、因果性课题、预测性课题。

(三)课题选择的意义和原则:需要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四)提出研究假设的方法

1、演绎法:从普遍的一般性原则推论出局部的原理的过程

2、归纳法:从个别到一般

第五章研究文献的查阅

文献搜集方法

1、检索工具查找法:目录卡片、目录索引、文摘等

2、参考文献查找法

第六章研究设计

(一)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

研究设计是根据研究目的来考虑并制订出最后如何得到数据并分析数据的具体计划和安排。(二)研究设计的信度和效度

1、研究设计的信度。指研究所得数据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程度。

2、研究设计的效度。一个测量工具能够测出它要测量的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程度。研究的效度主要包括:构思效度、内部效度、统计结论效度和外部效度。

(1)外部效度:研究结果能够一般化和普遍化到样本来自总体和其他变量条件时间和背景中去的程度。

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被试取样;选择的研究背景。

(三)研究变量的确定

1、变量:指在性质、数量上可以变化、测量和操纵的条件、现象、事件或事物的特征。

2、主体变量与客体变量

(1)主体变量:研究对象的特征,如性别、年龄、教育水平、性格、动机等,有永久变量和暂时变量之分。

(2)客体变量:客观环境的特征,如声音、光线、阅读材料、他人的行为和态度等。

3、直接测量变量与间接测量变量

(1)直接测量变量:如年龄、身高、体重、教育年限、学习成绩等。

(2)间接测量变量:动机、智力、态度、友谊、价值观等。

4、操作性变量与非操作性变量

(1)操作性变量:研究者可以主动加以操作的变量,如教学方法,学习次数,奖品数量,学习内容等。

(2)非操作性变量:研究者无法主动加以操作的变化,如年龄,性别,家庭结构,父母职业等。

(四)研究变量的操作定义设计

1、操作定义及其特征

抽象定义:对研究变量或指标共同特征的概括,并将其同其他变量或指标区别开来。

操作定义:用可以感知、可度量的事物、事件、方法、现象对变量或指标做出具体的界定和说明。

2、操作定义设计的方法

(1)方法与程序描述,通过特定的方法或操作程序来给变量下操作定义

(2)动态特征描述法,通过描述客体或事物所具有的动态特征来给变量下定义的一种方法。(3)静态特征描述法,通过描述客体或事物所具有的静态特征(不能直接看到的内在性质)来给变量下操作定义的一种方法。静态特征描述可通过问卷和测验的方法来进行。

3、操作定义的作用

(五)无关变量控制方法

1、消除法。通过一定的措施,将影响研究结果的各种无关变量消除掉。双盲法可消除主试方面的影响。

2、恒定法。采取一定措施,使某些变量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

3、平衡法。对比组法和循环法。

4、统计控制法。可以通过统计的校正或调整将这些影响从研究结果中排除。

(六)主试方面存在的无关变量

1、研究者的外表、年龄、性别、言谈举止、态度、暗示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2、实验者效应

3、解决的方法:双盲设计

第七章观察法

(一)观察法的含义

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客观研究对象(如人的各种心理活动、行为表现等)的一种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二)主要观察策略

1、参与观察策略。观察者要参与到观察对象的活动中。

2、时间取样观察策略。事先确定要观察的维度,然后据此有选择地在某些时间段内观察某一特定行为或要发生的事情,并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到事先拟定的记录表上。

3、事件取样观察策略。要事先确定观察的对象和取样的行为。

4、行为核查表策略:核查某种行为是否出现。

第八章访谈法

(一)访谈法的特点与类型

1、访谈法,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来收集有关心理特征与行为数据资料。通过访谈法,可以了解人的态度、情感、思想观念和主观感受。

2、访谈法的特点

(1)整个访谈过程是访谈者与被访谈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过程(访谈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

(2)具有特定的科学目的和一整套设计、编制和实施的原则(访谈不是聊天)。

3、访谈法的类型

(1)根据访谈的结构性:结构访谈和非结构访谈

结构访谈:又称标准化访谈,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按照一定结构进行的比较正式的访谈;非结构访谈:按照一个粗线条式的访谈提纲进行的非正式的访谈。优点:深入灵活;缺点:难以定量对比分析;对访谈者的要求比较高。

(2)根据访谈是面对面的还是通过一定的中介物: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

(3)根据访谈对象的特点:一般访谈和特殊访谈

(4)根据访谈同时参加交谈的被访谈者人数多少:个别访谈与集体访谈

(二)访谈法的设计

1、详细说明访谈目的与变量

2、访谈问题形式的设计

(1)封闭式问题:以选择题或类似选择题的方式出现。易于计分,标准化和客观性较好,但缺乏灵活性。

(2)开放式问题:类似于问答题或论述题,访谈对象根据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言语回答。有利于访谈对象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有利于访谈者了解额外的信息,对不明确的问题进行追问。但计分困难,带有主观性。

3、具体访谈问题的编制:编排的顺序应遵守“漏斗原则”,即从一般、非限定性问题逐步到具体、限定性问题,由较大的问题到较小的问题。

(1)问题要清楚明确

(2)文字表述适合访谈对象

(3)不要提访谈对象不能回答的问题

(4)对某些问题进行解释说明

(5)不要一题多问

(6)避免提引导性问题

(7)避免使用社会赞许性强的问题

4、访谈问题反应方式的选择

确定回答问题:填空式、量表式、等级排列式、核对式。

第九章问卷法

(一)问卷法的特点与类型

1、问卷法的涵义

问卷法是研究者用统一、严格设计的文件来收集研究对象有关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2、特点

(1)标准化程度较高

(2)能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的资料

3、问卷法的类型

(1)结构问卷和无结构问卷

(2)发送问卷、访问问卷和邮寄问卷(邮寄问卷匿名性好,但回收率低,难以控制结果的真实性)

(二)问卷设计

1、问卷的一般结构和设计步骤

(1)问卷的一般结构

题目、前言和指导语;问题和答案;结束语。

(2)问卷设计的原则

目的性原则:要明确问卷设计的目的。

全面性原则:要全面考虑,明确问卷设计的步骤和内容。

计划性原则:要有计划地控制问卷法实施中可能的影响因素。

(3)问卷设计的步骤

2、问题的类别与选择

(1)事实性问题:人口学资料(如年龄)、实际行为

(2)态度性问题:有关意见、情感、动机等暂时性的问题;有关观念、价值观、人格方面的较稳定的问题。

第十章测验法

(一)概述

1、测验的含义与特征

(1)测验法:就是用一套标准化题目,按规定程序,通过测量的方法来收集数据资料的方法。测验法的特点:测验是遵循一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的;测验测量的是人的行为;测验所测得的只是人的一部分行为,而不是全部行为。

测验工具具有两个要素:参照点和单位。

(2)测验的量表

量表:是由一系列标准化了的测验项目构成的。分为:类别量表,又叫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心理学上,五点量表或者七点量表,通常认为是等距数据;等比量表。

类别数据和顺序数据只能进行非参数检验或者百分比的分析;等距数据获得的数据可进行计算平均数及计算差异检验等;等比量表还可以计算几何均数和变异系数等。

(3)测验的特征:间接性、相对性、客观性。

2、测验的类型

3、测验的功能:选材、安置、诊断、咨询。基本功能为预测和诊断。

4、测验的编制和使用

(二)常用心理测验

1、中国比内测验

2、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3、瑞文测验

(1)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非文字智力测验,要求对量表中的图形关系进行推理。

可以在跨文化背景中使用。

五个系列:知觉的辨别力、图形的比较、图形的整合、组合、互换等。

(2)瑞文测验-联合型(CRT)

用于年龄较小儿童和智力落后成人的彩色推理测验;

用于高智力水平的高级推理测验;

团体施测,但对学前儿童和70岁以上老人宜采用个别施测。

1988年,李丹教授主持修订

第十一章实验研究

(一)实验研究概述

1、实验的含义

在观察和调查的基础上,对研究的某些变量进行操纵和控制,创设一定的情景,以探求心理、教育现象的原因、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其基本目的在于揭示研究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2、实验研究的特点

(1)要操纵或控制变量,人为创设一定的情景。

(2)基本目的在于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3)有严格的实验设计,包括被试选择、研究材料、工具、实验程序、设计分析方法等。

实验室实验的优点:

(1)随机取样和随机安排;

(2)对实验情景和实验条件进行严密的控制;

(3)实验室实验的结果记录客观、准确,结果可以定量分析;

(4)可用仪器呈现和记录实验结果,提高了刺激呈现和结果记录与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3、实验室研究的类型:前实验、真实验、准实验。

4、自变量、因变量的选择与确定

(1)自变量的选择与确定

(2)因变量的选择与确定

5、实验设计类型的选择

(二)真实验设计

本质在于对影响内部效度的无关变量采取了严格的控制并有效地操纵研究变量。

控制手段包括:随机取样,前测和控制组等。

1、被试间设计

2、被试内设计

3、配对组设计

4、混合设计

(三)时间序列设计

1、特点:一个实验组,只接受一次处理,测量多次,前测和后测的测量数目相等,时间间隔相等。

2、一系列前测——实验处理——一系列后测

3、多用于小样本实验,实验结果一般采用t检验进行考察

第十二章现场研究

1、现场研究和实验室研究相对应,是为了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使研究更适用于解释生活中

的种种问题而引起的研究趋势。

2、现场研究的特点:

1)现场研究具有真实性、自然性;2)现场研究具有灵活性。

第十三章其他研究方法

(一)语义分析法

(二)口语报告法

1、口语报告法:通过分析研究对象都自己的心理活动的口头陈述,收集有关数据资料的一种方法。

2、口头报告法主要适于研究被试认知的实际过程和特点,特别是解决问题时的心理活动和信息加工过程。

(三)Q分类技术(Q分类法)

1、通过少数的受测者对大多数测试题目的反应来界定因素归属。

2、将陈述句或形容词整理成卡片或图形的形式,材料数目一般在60-140

3、适用于单一被试或小样本,可对同一被试反复测量。

(四)社会测量法

1、提名法:要求被试按某种标准从同伴团体中选择若干成员。

2、猜人测验:给被试描述出某一个人的心理特征,让被试根据心理特征猜出这个人。

3、社会距离量表

4、关系分析法

第十四章研究结果的整理与定性分析

(一)资料的编码

1、编码的类型

编码是将研究所获得的资料转换成计算机可识别的数字、代码的过程。

两种码值:

1)数码:是由等距或等比量表测得的变量值,本身具有数学意义,能进行数学运算。

2)代码:是由名称或等级量表赋予的,本身没有数学意义,只能作为分类或分组的一种代号。

2、编码系统的设计

编码系统包括编码指导手册和编码表。

(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比较

1、定量分析依靠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及其相关关系进行测量、计算和分析,以达到对事物本质的一定把握。

2、定量分析适合宏观层面对事物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预测,要求抽样有代表性。

3、定性分析适合微观层面对个别事物进行细致的、动态的描述和分析,擅长对特殊现象进行探讨。

4、定量研究多用演绎法,定性研究多用归纳法。

第十五章研究结果的定量分析(上)

(一)统计分析的功能与基本内容

1、统计分析的功能

2、统计分析的基本内容

(1)描述统计:对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简化,用一些方法来描述数据全貌并表明研究对象的特征。

(2)推论统计:讨论通过局部(样本)数据来推理全局(总体),包括总体参数特征的估计方法和假设检验方法。

(3)实验设计辅助统计:包括被试的取样方法、样本容量的确定、实验条件的控制以及结果统计方法的选择和设计等。

(二)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

(三)描述统计

1、集中趋势的度量:平均数、中数、众数

2、离散趋势的度量:标准差、方差

3、关系的测量:

1)积差相关:用于正态分布的双列变量

2)等级相关:用于等级量表测量的数据和非正态分布的变量,如某选美比赛,7名选手容貌排序和才能排序的相关

3)点二列相关:分类变量(只分为两类)与等距变量的相关,如性别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四)推论统计

1、总体参数估计

1)点估计:总体参数未知,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例:根据一个班的数学成绩估计全校的数学成绩。

2)区间估计:用一个置信区间估计总体参数,这个置信区间在一定的置信度(显著性水平)下建立的,总体参数落在这个区间可能犯错误的概率就是置信度。

2、假设检验

(1)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2)常用的检验方法:Z检验、t检验、卡方检验、 F检验和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主要用于分析数据中不同来源的变异对总变异的影响大小,从而确定自变量是否对因变量有重要影响。

必须要满足:总体正态分布,变异可加,各处理内的方差一致。

3、统计显著性

统计的显著性就是代表我们在作出推论的时候,我们犯错误的可能性。

可能存在的两类错误:

(1)α型错误:H0为真时,错误认为H0为假。应该无差异而认为有差异,这类错误称为α型错误。

(2)β型错误:H0为假时,错误认为H0为真。应该有差异而认为无差异,这类错误称为β型错误。

要避免α型错误,则增加β型错误的概率。两者此消彼长。

心理学统计上要想使判断更准确,需要增加样本量。

第十六章研究结果的定量分析(下)——多元统计分析与计算机应用

(一)心理学为什么越来越重视多元分析

首先,心理现象非常复杂,影响心理现象的因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有多个维度、多个层面的因素共同影响,很多因素不容易控制。

其次,影响心理学现象的不同因素之间可能相互影响,因此仅从一个因素孤立地研究,难以获得正确的研究结果,只有将各个因素同时放在系统中考察,才能揭示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如果把大量研究数据仅作为单变量数据处理,可能会丢掉很多有用信息,引入无用信息。因此,在心理学研究中经常使用多因素的研究设计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二)多元分析方法

1、回归分析:是通过观测值寻求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2、聚类分析:将一批样本或变量按照在性质上联系的紧密程度进行分类,将观测对象聚成若干可以定义的类别。聚类分析一般用样本或变量间的距离或者相似系数描述样本点之间的紧密的程度。有系统聚类和动态聚类两种方法。

3、主成分分析:把多个指标(变量)简化成上述几个相互独立的综合变量,利用少数指标来达到简化问题的目的。综合后的变量就是原变量的主成分。

4、因素分析:从众多可观测变量中概括缩减出少数起主导作用的共同因素,用以解释最大量的观测事实。

第十七章研究结果的解释

(一)研究结果解释的内容

(二)结果解释与理论建构

1、研究的理论意义

2、变量间相互关系的类型

3、因果分析的逻辑思路

第十八章研究报告的撰写

(一)研究报告撰写的特点和程序

(二)研究报告的格式

(三)研究报告中表、图的运用

(四)研究报告的阅读与评价

三、答题技巧

1、单项选择题:能够根据题干从备选项中再认正确的答案,考查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可以采用直接选法、排除法等方法进行选择。

2、简答题:是对于学科中的基本问题与概念的理解和思考;根据题干要求,回答要点,按要求与现实适当展开论述。

3、分析设计题:根据题目要求,理解重要的概念的内涵,根据概念进行分析和内容设计,并适当展开论述。

4、综合设计题:需要对课程内容有一个综合把握和理解,根据题目要求,对课程中涉及到的内容进行综合、概括和设计,进行解释和论述。

四、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不属于分析数据的方法的是()

A.数学方法B.模型方法C.逻辑方法D.调查方法

2.()查找法包括目录卡片、目录索引、文摘。

A.检索工具查找法B.目录查找法C.参考文献查找法D.文献查找法3. 不属于研究手段现代化的特点是()。

A.研究背景转向真实生活、工作场景B.出现大量新的研究技术

C.建立了现代化实验室D.网络在心理学中大量应用

4.在样本的选取中,能够使用单一或是小样本,并且能够对同一被试反复测量的是()A.测验法B.问卷法C.实验法D.Q分类法5.下列相关用于正态分布的双列变量的是()

A.积差相关B.等级相关C.列联相关D.点二列相关

6. 从一种物种获得的结论推广到另一物种时的适用程度,指外部维度概括性中的()

A.被试间的概括性B.被试内的概括性

C.物种内的概括性D.情景间的概括性

7.“由于现场研究的时间较长,变量的持续时间较长或出现频率较高,可能获得一些在试验室研究中不能表现出来的阈限以上的心理,行为反映。”反映了现场研究的()特点。

A.真实性B.灵活性C.可比性D.相对性

8.“在班中,[ ]最聪明”的题目形式属于()

A.关系分析法B.提名法C.猜人测验D.社会距离量表9.某研究者想观察学生在课堂参与讨论的行为,他们打算连续三天,每天在1个时间段内,观察学生参与讨论的行为各30分钟。这属于哪种观察策略?()

A.参与观察策略B.时间取样观察策略

C.事件取样观察策略D.行为核查表观察策略

10.哪种问卷发放形式的回收率最低是()

A.发送问卷B.访问问卷C.邮寄问卷D.入户调查问卷11.如果某个研究者想研究有关性观念方面的个人隐私问题,最适合的方法是:()

A.访谈法

B. 实验法

C.问卷法

D.观察法

12.某研究者想研究新旧两种教学方法和学生智力这两个因素对数学学习成绩的影响,他想根据智力测验结果将300名初三的学生分为三个智力水平。请问他最好是选用哪种测验?()

A.比内测验 B.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C.韦氏幼儿智力量表 D.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13.编排访谈问题顺序时,应该遵循以下哪个原则?()

A.先问具体问题,再问一般问题

B.先问较小的问题,再问较大的问题

C.先问不敏感的问题,再问敏感问题

D.先问重要的问题,再问不重要的问题

14.我国修订的联合型瑞文测验是将瑞文测验的()联合使用?

A.城市版和农村版

B.标准型与高级型

C.高级型与彩色型

D.彩色型与标准型15.计算机在应用于对研究过程的各个要素进行控制和监测的过程中,主要用来_______、控制其他仪器、对被试的反应进行自动记录。()

A.呈现刺激B.统计计算C.监测被试D.提供资料16.对于智力竞赛比赛,7名选手根据词汇测验排名与操作测验排名之间的相关属于()

A.积差相关

B.点二列相关

C.列联相关

D.等级相关

17.心理与教育研究的对象既是生物实体,又是社会实体,()是其显著的特征。

A.社会性

B.客观性

C.真实性

D.显著性

18.某研究者到课堂上开展了一个实验研究,这种方法方法称之为()

A.观察法

B.现场研究

C.测验法

D.访谈法

19.采用“排列顺序式”回答方式所得到的数据可以进行哪种数据处理?()

A.回归分析

B.等级相关

C.t检验

D.方差分析

20.解释研究结果时,外部维度的概括性不包括的是()

A.物种间的概括性

B.情景间的概括性

C.被试间的概括性

D.被试内的概括性

(二)简答题

1.举例试分析α型错误与β型错误的区别。

2.定性分析的特点是什么?

3.心理学为什么越来越重视多元分析?

4.简述具体访谈问题的编制的原则。

(三)分析设计题

1.给下列变量下操作定义:疲劳饥饿智力动机。

2.研究者想研究某种药物对高血压患者是否有作用,他们选择50名被试,每两天测量一次血压,一共测了8次,其中第四次和第五次之间给被试服药,然后看引入药物处理之后,测量的数据变化趋势是否连续。这种研究方法是什么?画图说明,什么样的结果才能说明药物有作用?这种研究方法控制了哪些因素?

(四)综合设计题

1.某研究者想要验证男性比女性更具有创造性,她还假设在涉及自我卷入的情况下男性在创

造性上的优越性将增加。她用这样的方法来操作自我卷入:告诉一半的被试他们的得分将被张贴在公告栏上,另一半的被试不用把名字写在答卷上。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完成这个任务,要求说明自变量、因变量,被试和材料及其分配方式,无关变量及其控制方法,实验过程,数据结果的处理方法,并说明能证明研究假设的实验结果模式。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DAADA CACBC CDCCA DABBD

(二)简答题

1.答案要点:

α型错误:H0为真时,错误认为H0为假,应该无差异而认为有差异,举例。

β型错误:H0为假时,错误认为H0为真,应该有差异而认为无差异,举例。

2.答案要点:

(1)是建立在描述基础上的逻辑分析或推断。

(2)定性分析侧重揭示心理和教育过程中的现象和行为的“意义”。

(3)倾向于使用归纳分析。

(4)重视对过程和相互关系的分析。

3.答案要点:

首先,心理现象非常复杂,影响心理现象的因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有多个维度、多个层面的因素共同影响,很多因素不容易控制。

其次,影响心理学现象的不同因素之间可能相互影响,因此仅从一个因素孤立地研究,难以获得正确的研究结果,只有将各个因素同时放在系统中考察,才能揭示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如果把大量研究数据仅作为单变量数据处理,可能会丢掉很多有用信息,引入无用信息。因此,在心理学研究中经常使用多因素的研究设计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4.答案要点:

(1)问题要清楚明确

(2)文字表述适合访谈对象

(3)不要提访谈对象不能回答的问题

(4)对某些问题进行解释说明

(5)不要一题多问

(6)避免提引导性问题

(7)避免使用社会赞许性强的问题

(三)设计分析题

1.参考答案:

疲劳:连续从事某项任务1小时、2小时。

饥饿:停止进食12小时、24小时。

智力:用韦氏智力测验测得的分数。

动机:50元,100元,500元奖励下,被试完成任务时的心理状态。。

2.参考答案:

(1)时间序列法,这是一种准实验

(2)血压变化的趋势在第四次和第五次之间是否出现改变,即前后数据不连续。

(3)这个设计控制了成熟的因素,即即使不服药,被试的血压也会发生变化的因素。

(四)综合分析题

参考答案:

自变量:有两个,分别是性别和是否自我卷入。

因变量:创造力测试成绩。

被试:男性被试30名,女性被试30名。男女被试均为20~30岁,智力正常的人。

材料:创造力测试问卷

分配方式:分别给男性自我卷入组、男性非自我卷入组、女性自我卷入组、女性非自我卷入组各15张问卷。

无关变量及控制方法:试验的主要无关变量是被试的精神状态,因此应在被是充分休息的情况下参加测验。测试时间也会影响结果,因此要给予被试恰当的时间。

实验过程:

●把30名男性被试分为A1,A2两组,每组15人。女性被试同样处理,分成B1,B2两组。

●告知A1和B1组被试“不用把名字写在问卷上”。告知A2和B2组被试“他们的得分将被贴在公告栏上”。

●对被试进行施测,回收问卷。

处理数据:用SPSS13.0软件中“多元方差分析”来比较男性和女性创造力的得分。同时,如果从非自我卷入到自我卷入条件下,男性测试成绩增高,且增高趋势大于女性,即可证明假设成立。

说明:本考试指导只适用于201303学期期末考试使用,包括正考和重修内容。指导中的章节知识点涵盖考试所有内容,给出的习题为考试类型题,习题答案要点只作为参考,详见课程讲义或笔记。如果在复习中有疑难问题请到课程答疑区提问,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

《行政领导学》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

《行政领导学》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道家的政治思想是( C)。 A.以德治国 B.仁政 C.无为而治 D.法治 2.一般情况下,领导幅度应以(D )为宜。 A.五五律 B.六四律 C.三七律 D.二八律 3.在领导生态系统中,领导者、被领导者与领导环境之间构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其中领导活动的基本关系是( A )。 A.领导者与被领导者间的互动关系 B.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作用 C.领导者与领导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D.被领导者与领导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4.领导关系的两重属性中,( B )占据主导地位。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权力属性 D.管理属性 5.(B )是领导关系存在的前提。 A.职位 B.权力 C.组织 D.权利 6.按决策主体的决策方式不同分类,决策可分为( A )。 A.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B.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C.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D.理性决策和有限理性决策 7.提出期望理论的是( C)。 A.马斯洛 B.赫茨伯格 C.弗洛姆 D.弗洛伊德 8.受X理论影响而产生的是(C )。

A.人事并重式领导 B.重人式领导 C.重事式领导 D.均权式领导 9.曹冲称象和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在思维形式上属于( A )。 A.横向思维 B.收敛思维 C.纵向思维 D.交叉思维 10.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对62个国家(39个发展中国家,23个发达国家)进行的调查,( B )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开展电子政务。 A. 69% B.89% C.79% D.98%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项以上答案 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1.下列关于冲突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 )。 A.冲突发生于个人与组织之间 B.冲突是目标和利益不一致情况下发生的 C.单方面的态度和行为不构成冲突 D.冲突是一种静态的相互作用 E.冲突是在目标和利益一致情况下发生的 12.领导者的自然性影响力包括( ABDE )。 A.品格因素 B.才能因素 C.职位因素 D.知识因素 E.情感因素 13.中国古代领导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主要包括(ABD )。 A.信民 B.富民 C.爱民 D.一教民 E.治民 14.领导环境的基本特征包括(ABCDE )。 A.客观实在性与部分可塑性的统一 B.多样性与类别性的统一 C.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 D.连锁性与定向性的统一 E.常规性与突发性的统一 15.领导者的知识素质主要包括(ABCDE )。

材料科学基础期末试题

材料科学基础考题 I卷 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每题4分,共20分) 单位位错;交滑移;滑移系;伪共晶;离异共晶;奥氏体;成分过冷答: 单位位错:柏氏矢量等于单位点阵矢量的位错称为单位位错。 交滑移:两个或多个滑移面沿着某个共同的滑移方向同时或交替滑移,称为交滑移。滑移系:一个滑移面和此面上的一个滑移方向合起来叫做一个滑移系。 伪共晶:在非平衡凝固条件下,某些亚共晶或过共晶成分的合金也能得全部的共晶组织,这种由非共晶成分的合金所得到的共晶组织称为伪共晶。 离异共晶:由于非平衡共晶体数量较少,通常共晶体中的a相依附于初生a相生长,将共晶体中另一相B推到最后凝固的晶界处,从而使共晶体两组成相相间的组织特征消失,这种两相分离的共晶体称为离异共晶。 奥氏体:碳原子溶于丫-Fe形成的固溶体。 成分过冷:在合金的凝固过程中,将界面前沿液体中的实际温度低于由溶质分布所决定的凝固温度时产生的过冷称为成分过冷。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在体心立方结构中,柏氏矢量为a[110]的位错(A )分解为a/2[111]+a/2[l11]. (A)不能(B)能(C)可能 2. 原子扩散的驱动力是:(B ) (A)组元的浓度梯度(B)组元的化学势梯度(C)温度梯度 3?凝固的热力学条件为:(D ) (A)形核率(B)系统自由能增加 (C)能量守衡(D)过冷度 4?在TiO2中,当一部分Ti4+还原成Ti3+,为了平衡电荷就出现(A) (A)氧离子空位(B)钛离子空位(C)阳离子空位 5?在三元系浓度三角形中,凡成分位于( A )上的合金,它们含有另两个顶角所代表的两 组元含量相等。 (A)通过三角形顶角的中垂线 (B)通过三角形顶角的任一直线 (C)通过三角形顶角与对边成45°的直线 6?有效分配系数k e表示液相的混合程度,其值范围是(B ) (A)1vk e

教育研究方法 试题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关于观察法中编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策略编码指对人们完成一定任务所用方法、策略的编码 B.常见的一些编码有:过程编码,活动编码,策略编码和行为编码 C.过程编码指对事物过程的编码,其编码名称是阶段和步骤 D.活动编码指按照一定的种类进行的内容编码 2.对于调查访问,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在访问时,与被访者谈得越投机越好 B.在访问时,调查者用眼睛、神态与被调查者交流是不礼貌的 C.在访问时,座位的安排无关紧要 D.-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 3.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研究计划的形式分为七个部分,对于特定的研究项目不可能提出其它一些研究计划的形式 B.研究计划的准备是研究过程的重要一步,许多研究在开始进行之后都要求提交研究计划 C.具体到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尽管存在着性质和层次上的差异,研究工作的程序是一成不变的 D.研究计划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研究目标和理论框架,以往研究的考察,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4.关于实验设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施以实验处理称作实验组,另一组不给实验处理,然后测定他们对某种刺激的反应。比较两组反应上的差异不能被认为是实验处理的结果 B.组间设计的优点是:可以进行比较;缺点是:两组被试相等的假设难以得到保证,各种无关变量的控制,两组也难以做到完全相等。因此,对实验结果的解释上,可靠性就要降低 C.事前测定和事后测定比较设计是按照测定被试的方式来分类的设计类型 D.事前测定,是指在实验处理实施前对被试时行有关研究内容方面的测定,事后测定是指在实验处理实施后对被试进行有关研究内容方面的测定。前后两次测定的差

行政领导学期末复习(第十二章:现代领导与电子政务)

第十二章:现代领导与电子政务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8分) 1.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及精髓是建构一个()。 选择一项: A. 虚拟政府 B. 便民政府 C. 高效政府 D. 精简政府 正确答案是:虚拟政府 2.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对62个国家(39个发展中国家,23个发达国家)进行的调查,()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开展电子政务。 选择一项: A. 79% B. 89% C. 69% D. 98% 正确答案是:89%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2分) 1.电子政务的内容主要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电子政务 B. 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电子政务 C. 政府之间的电子政务 D. 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电子政务 E. 政府与第三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 正确答案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电子政务, 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电子政务, 政府之间的电子政务 2.电子政务对内体现为()。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行政业务电子化 B. 行政业务网络化 C. 行政业务程序化 D. 行政信息公开化 E. 行政程序透明化

正确答案是:行政业务电子化, 行政业务网络化, 行政业务程序化 3.电子政务对外体现为()。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行政业务网络化 B. 信息公开 C. 便民服务 D. 行政业务程序化 E. 公民监督 正确答案是:信息公开, 便民服务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就是以构建一个高效、精简、弹性、有强大的创新和应变能力、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为目标,以信息技术和网络为基础平台,实现政府与公民、政府与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政府内部各不同部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一种方式,以及由此方式而产生的政府领导观念与管理体制的变革。 2.虚拟政府 虚拟政府即跨越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天候的政府服务体系。 四、问答题(每题10分,总分50分) 1.简述政府之间电子政务的内容。 政府之间的电子政务主要是指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以及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它主要包括的内容有: 答案要点: (1)电子法规政策系统; (2)电子化公文系统; (3)电子司法档案系统; (4)电子财政管理系统; (5)电子办公系统; (6)电子培训系统; (7)业绩评价系统。 2.简述政府与公民之间电子政务的内容。 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主要包括政府对居民和居民对政府两个部分。具体内容包括:

心理学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何撰写论文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分为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其中思维是核心。个性指具有一定倾向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是人的个性心理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等,其中性格是核心。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①观察法(指在日常生活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被试行为的外在表现研究其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根据观察者的身份可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②实验法(是指有目的地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的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分为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③测验法(是指运用标准化的心理量表对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进行测定来研究心理的一种方法);④调查法(分为问卷调查,也称问卷法和访谈调查,也称访谈法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及其学科发展 一、心理学的含义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性质 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边缘科学或中间科学。 二、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在心理学中,一般把统一的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和人格。 (一)心理过程 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发生、发展的心理活动过程,根据其能动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角度不同,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1.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或者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

《材料科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2019年6月

第1页(共11页)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 ########专业####级《材料科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后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日期:2019年6月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 分 得 分 评卷人 复查人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表中相应题号处,本题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答案 1. 在形核-生长机制的液-固相变过程中,其形核过程有非均匀形核和均匀形核之分,其形核势垒有如下关系( )。 A. 非均匀形核势垒 ≤ 均匀形核势垒 B. 非均匀形核势垒 ≥ 均匀形核势垒 C. 非均匀形核势垒 = 均匀形核势垒 D. 视具体情况而定,以上都有可能 2. 按热力学方法分类,相变可以分为一级相变和二级相变,一级相变是在相变时两相自由焓相等,其一阶偏导数不相等,因此一级相变( )。 A. 有相变潜热改变,无体积改变 B. 有相变潜热改变,并伴随有体积改变 C. 无相变潜热改变,但伴随有体积改变 D. 无相变潜热改变,无体积改变 得分 专业 年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

3. 以下不是材料变形的是()。 A. 弹性变形 B. 塑性变形 C. 粘性变形 D. 刚性变形 4. 在固溶度限度以内,固溶体是几相?() A. 2 B. 3 C. 1 D. 4 5. 下列不属于点缺陷的主要类型是()。 A. 肖特基缺陷 B. 弗伦克尔缺陷 C. 螺位错 D. 色心 6. 由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变的过程是()的过程。 A. 可逆与突变 B. 不可逆与渐变 C. 可逆与渐变 D. 不可逆与突变 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晶界上原子与晶体内部的原子是不同的 B. 晶界上原子的堆积较晶体内部疏松 C. 晶界是原子、空位快速扩散的主要通道 D. 晶界易受腐蚀 8. 表面微裂纹是由于晶体缺陷或外力作用而产生,微裂纹同样会强烈地影响表面性质,对于脆性材料的强度这种影响尤为重要,微裂纹长度,断裂强度。() A. 越长;越低 B. 越长;越高 C. 越短;越低 D. 越长;不变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再结晶期间,位错密度下降导致硬度上升 B. 再结晶期间,位错密度下降导致硬度下降 C. 再结晶期间,位错密度上升导致硬度上升 D. 再结晶期间,位错密度上升导致硬度下降 10. 下列材料中最难形成非晶态结构的是()。 A. 陶瓷 B. 金属 C. 玻璃 D. 聚合物 第2页(共11页)

《教育研究方法》2017期末试题及答案

《教育研究方法》2017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合计30分) 1.在假设检验过程中允许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又称为事件。 2.外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的性,或推论、应用之范围的准确性。 3.结构型问卷又称封闭式问卷,即在研究者事先规定的各种答案中,填答者选择认为符合 当时意见、态度的一个或几个答案。 4.测验的性是关于测验系统化过程好坏程度的指标。包括以下诸方面:测验刺激的客观性、量化的客观性、推论的客观性。 5.取样是选取某一段时间作为观察记录的对象。 6.测验是一种系统化了的程序和一种测量的。 7.文献法的一般过程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提出课题或假设、研究设计、搜集文献、整理文献和进行文献。 8.无结构型问卷的结构较松懈或较少,并非真的完全没有结构,只是不将资料,但必须向有关人士问差不多相同的问题,被访问的人数一般较少,自由回答。 9.成就测验是指经过一定的数量化或测验编制程序化的各类教育测验。 10.用专业语言来说,某一个随机事件在n次实验中出现的情况称为该随机事件的次数,各种随机事件在n次实验中出现的次数分布情况称次数分布。 11.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都能用于文献的研究,同属于非接触性方法。内容分析法与文献法相比更侧重于分析。 12.以结构形式为标准,问卷法可划分为型和无结构型两种类型。 13. 变量又称调节变量,是自变量的特殊类型,是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而选择的次要自变量。 14.结构型访问法、半结构访问法、无结构型访问法又被称作封闭型、半封闭型、型。 15.在实验设计中可以采用两种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他们分别是无关变量的和无关变量保持恒定。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合计l5分) 1.下列关于观察法中编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策略编码指对人们完成一定任务所用方法、策略的编码 B.常见的一些编码有:过程编码,活动编码,策略编码和行为编码

行政领导学期末复习 领导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对于领导者来说,()是第一位的。 选择一项: A. 道德素质 B. 能力素质 C. 政治素质 D. 知识素质 正确答案是:政治素质 2.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大约有()的知识是在工作实践和职业学习中获得的。选择一项: A. 90% B. 70% C. 60% D. 50% 正确答案是:90%

3.一个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人的()。 选择一项: A. 性格 B. 气质 C. 素质 D. 道德 正确答案是:素质 4.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指人的()。 选择一项: A. 性格 B. 气质 C. 修养 D. 风度 正确答案是:性格 5.领导者素质在内外环境与矛盾的共同作用下,会不断发生变化,主要走向()。

选择一项: A. 正方向 B. 负方向 C. 正负两种方向 D. 不分正负方向 正确答案是:正负两种方向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这些与生俱来的素质条件构成了领导者素质的先天性特征。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气质 B. 性格 C. 道德 D. 秉性 E. 智力 正确答案是:气质, 道德, 秉性

2.领导群体结构的内容主要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智能结构 B. 年龄结构 C. 心理素质结构 D. 知识结构 E. 体质结构 正确答案是:智能结构, 年龄结构, 心理素质结构, 知识结构3.智能结构主要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学习能力 B. 运动能力 C. 思维能力 D. 组织能力 E. 研究能力

正确答案是:学习能力, 思维能力, 组织能力, 研究能力4.人的气质的主要特点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后天性 B. 可变性 C. 稳定性 D. 固定性 E. 先天性 正确答案是:可变性, 稳定性, 固定性 5.领导者的知识素质主要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一般科学知识 B. 宽广的知识面 C. 实践知识 D. 专业知识

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实况详录法:在一段时间内(如一小时或半天)持续地、尽可能地详细记录被观察对象所有的行为表现,包括与环境及他人的相互作用或互动 2.时间取样法:观察者根据事先确定的观察维度有选择地在某些时间段内观察某一方面特定行为或事件,并将结果记录到规定的表格上 3.系统观察:详细观察和记录被试连续、完整的心理活动事件和行为表现 4.结构化访谈:又称专业化访谈,指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而进行的访谈 5.抽样观察:依据一定的标准,选取被观察对象的某些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进行观察或选择在特定的时间内进行观察记录 6.可证伪:一个理论或假说应该可能被观察到的经验事实所否定,或者证明是错的 7.研究设计:为了能够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来获取客观明确可靠的研究结论而指定出的周密的,科学的整个研究工作的计划和安排。简言之,就是为开展研究所做的方法学准备和计划 8.纵向研究:也称追踪研究,是在较长时间内,对一个或若干个被试反复地、系统地进行观察、测量和实验研究,并随时间的进程记录他们心理的发展变化9.横断研究: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个体的某些方面的心理特征进行观察、测量和实验研究,探讨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10.外部效度:实验和研究结果能够一般化和普遍化到其他总体、变量条件、时间和背景中去的程度,即可推广性和可概括性 11.实验法:通过对实验条件的操纵和控制来考察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方法 12.自变量:也称刺激变量,它是由研究者操纵的,有意加以改变以影响因变量

的刺激物或刺激条件

13.因变量:亦称反应变量。有刺激变量引起或改变的心理或行为方面的反应,是从属而发生改变的 14.无关变量:也称干扰变量,指在实验中除自变量之外所有可能对被试行为发生影响的变量 15.测验标准化:测验的编制、实施、计分以及测验分数解释程序等方面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二.简答 1.心理科学的研究任务P11 心理学研究是一种科学研究,旨在对心理与行为的特点和变化规律进行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①描述,主要回答“是什么”问题 ②解释,回答“为什么问题” ③预测,预知未来,对事件发生概率进行预测 ④控制,根据已有的科学理论或实际结果,操作某种现象本身或改变其发生条件,使研究对象朝着预期方向改变或发展 2.以人为被试的心理学实验,必须遵循的基本伦理原则P16 ①保证被试的知情同意权 ②保障被试的退出自由 ③保护被试免受伤害 ④为被试保密 3.选题的原则P34

材料科学基础期末考试

期末总复习 一、名词解释 空间点阵:表示晶体中原子规则排列的抽象质点。 配位数:直接与中心原子连接的配体的原子数目或基团数目。 对称:物体经过一系列操作后,空间性质复原;这种操作称为对称操作。 超结构:长程有序固溶体的通称 固溶体:一种元素进入到另一种元素的晶格结构形成的结晶,其结构一般保持和母相一致。 致密度:晶体结构中原子的体积与晶胞体积的比值。 正吸附:材料表面原子处于结合键不饱和状态,以吸附介质中原子或晶体内部溶质原子达到平衡状态,当溶质原子或杂质原子在表面浓度大于在其在晶体内部的浓度时称为正吸附; 晶界能:晶界上原子从晶格中正常结点位置脱离出来,引起晶界附近区域内晶格发生畸变,与晶内相比,界面的单位面积自由能升高,升高部分的能量为晶界能; 小角度晶界:多晶体材料中,每个晶粒之间的位向不同,晶粒与晶粒之间存在界面,若相邻晶粒之间的位向差在10°~2°之间,称为小角度晶界; 晶界偏聚:溶质原子或杂质原子在晶界或相界上的富集,也称内吸附,有因为尺寸因素造成的平衡偏聚和空位造成的非平衡偏聚。 肖脱基空位:脱位原子进入其他空位或者迁移至晶界或表面而形成的空位。 弗兰克耳空位:晶体中原子进入空隙形而形成的一对由空位和间隙原子组成的缺陷。 刃型位错: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垂直的位错。 螺型位错: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平行的位错。 柏氏矢量:用来表征晶体中位错区中原子的畸变程度和畸变方向的物理量。 单位位错:柏氏矢量等于单位点阵矢量的位错 派—纳力:位错滑动时需要克服的周围原子的阻力。 过冷:凝固过程开始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的现象。 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和理论结晶温度之间的差值。 均匀形核:在过冷的液态金属中,依靠金属本身的能量起伏获得成核驱动力的形核过程。 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和理论结晶温度之间的差值。 形核功:形成临界晶核时,由外界提供的用于补偿表面自由能和体积自由能差值的能量。 马氏体转变:是一种无扩散型相变,通过切变方式由一种晶体结构转变另一种结构,转变过程中,表面有浮凸,新旧相之间保持严格的位向关系。或者:由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

2010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0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 说明:试卷代号:2044; 适用专业及层次:教育管理和小学教育、专科; 资料整理于2020年9月29日。 一、判断题 1.搜集教育科学研究文献的主要渠道有: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社会、科学、教育事业单位或机构,学术会议和个人资料交流,计算机互联网。 [答案]对 2.编制测验题目是编制测验的中心环节,测验题目是具体体现测验目的的重要内容,也是决定测验好坏的重要方面。 [答案]对 3.研究的效度是指研究在揭示所研究内容的本质或其规律方面的准确、客观、科学程度,或者说研究结果符合客观实际的程度。 [答案]对 4.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都能用于文献的研究,同属于非接触性方法。内容分析法与文献法相比更侧重于定量分析。 [答案]对 5.测验(或,测验量表)法是教育与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人的个性及其它个别心理差异的定量化研究。 [答案]对 6.在实验设计中可以采用两种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他们分别是无关变量的消除和无关变量保持恒定。[答案]对 7.在假设检验过程中允许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又称为小概率事件。 [答案]错 8.两种变量值变化方向无一定规律,即一种变量值变化时,另一种变量值可能变化也可能不变化,并且不变或变大、变小的情况为随机的,这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零相关。 [答案]对 9.结构型问卷又称封闭式问卷,即在研究者事先规定的各种答案中,填答者选择认为符合自己当时意见、态度的一个或几个答案。 [答案]对 10.测验法又称测验量表法,主要用于人的个性及其它个别心理差异和人的行为个别差异方面的的定量化研究,具有诊断与预测二种功能。 [答案]无错,但不完备 11.随机取样法在理论上最符合概率论原理。当研究者对所研究总体中各类个体的比例不了解,或总体中的个体之间差异程度较小,或样本数目较大等情况下,它是一种很好的取样方法。但是,它有自己的限制要求和局限性:事先把研究对象编号,比较费时费力;如果总体中的个体分散,抽取到的样本的分布也比较分散,给研究带来困难;当样本容量较小时,可能发生偏差,影响样本的代表性。 [答案]完全正确 12.等距变量有相等单位,能用数量准确说明某一量比另一量大(或小)多少,但无绝对零点,像身高、摄氏温度、体重、百分制计分等都是等距变量的例子。 [答案]部分错误 13.操作定义的作用主要有4条:第一,它有利于提高研究的客观性;第二,它有助于研究假设的检验;第三,它有利于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的统一性;第四,它有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可比性。 [答案]无错误,但不完备 14.次数分布也称为频数分布,指的是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所出现的次数情况,或者是指一批数据

(完整版)心理学研究方法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心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 《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心理学研究方法》是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心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目的在于帮助考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方法,检验考生对心理学研究理论基础与主要方法,检验考生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和主要内容的掌握水平与应用能力。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现象。它的研究主题十分广泛:即涉及人的心理也涉及动物的心理;即涉及个体的心理也涉及群体的心理;即涉及有意识的心理也涉及潜意识的心理;即涉及与生理过程密切相关的心理也涉及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心理。心理学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心理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活动。由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以经验的或实证的资料为依据的,因而使心理学与哲学相区别,也与人文学科相区别。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目的要求是,学习和掌握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将有助于学生们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理解心理学家在探索心理与行动时所做的一切,有助于考生将来为心理学的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编心理学研究基础 第一章心理学与科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考生了解心理学的性质,了解心理学科学研究的方法、特征及基本步骤,理解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和伦理规范。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识记: (1)心理学的含义; (2)心理学科学研究的特征:系统性、重复性、可证伪性和开放性; (3)知情同意。 2、领会: (1)一般人探索世界的常用方法; (2)心理学研究主要包含哪几个步骤; (3)科学研究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3、应用: (1)根据科学研究的特征来分析某些心理学的研究; (2)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及以人为被试的研究的伦理规范来分析是否可以在心理学研究中使用欺骗的方法。

材料科学基础期末考试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试卷(第一套) 课程号 6706601060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 名词解释(简短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空间点阵 线缺陷 吸附 渗碳体组织 适用专业年级(方向):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程 专 业 2006 级 考试方式及要求: 闭 卷 考 试

固态相变 稳态扩散 形核率 调幅分解 霍尔-配奇方程 平衡凝固 二、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0分)

1、弯曲表面的附加压力△P 总是( ) 曲面的曲率中心。 A.指向 B.背向 C.平行 D.垂直 2、润湿的过程是体系吉布斯自由能( )的过程。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变化无规律 3、一级相变的特点是,相变发生时,两平衡相的( )相等,但其一阶偏微分不相等。 A.熵 B.体积 C.化学势 D.热容 4、固溶体合金的凝固是在变温下完成的,形成于一定温度区间,所以在平衡凝固条件下所得到的固溶体晶粒( ) A.成分内外不均匀 B.不同温度下形成的各晶粒成分是不同的 C.晶粒内外,晶粒形成不分先后,同母液成分是一致的 5、强化金属材料的各种手段,考虑的出发点都在于( ) A.制造无缺陷的晶体或设置位错运动的障碍 B.使位错增殖 C.使位错适当的减少 6、既能提高金属的强度,又能降低其脆性的手段是( ) A.加工硬化 B. 固溶强化 C. 晶粒细化 7、根据显微观察,固液界面有两种形式,即粗糙界面与光滑界面,区分两种界面的依据是值大小( ) A. α<=2为光滑界面 B. α>=1为光滑界面 C. α>=5为光滑界面 8、渗碳处理常常在钢的奥氏体区域进行,这是因为( ) A. 碳在奥氏体中的扩散系数比在铁素体中大 B. 碳在奥氏体中的浓度梯度比在铁素体中大 C. 碳在奥氏体中的扩散激活能比在铁素体中小 9、界面能最低的相界面是( ) A. 共格界面 B. 孪晶界 C. 小角度晶界 10、铁碳合金组织中的三次渗碳体来自于( )

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重点

一、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类别 1、以研究目的对教育研究所作的分类: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基础性研究以抽象、一般为特征,目的是揭示、解释、描述某些现象和过程,直接增加知识的价值;应用性研究以具体、特殊为特征,对基础性成果做进一步验证,目的在于解决某些特定的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如相对论原理为基础性,核能应用研究为应用性。)学校情境中的教育研究大多为应用性。 2、以研究目的对教育研究所作分类: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a、探索性研究。进行新课题,对该课题进行初步了解。缺点是难以提供满意答案;b、描述性研究。对教育中出现的某一情况或事件进行描述,把过程中观察到的情形记录下来;c、对教育中某一现象做出解释。 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依教育研究性质或手段区分的两种范式:(1)定性研究:主要用文字来描述现象,从人文学科中推演而来,注重的是整体和定性的信息以及说明的方法。定性研究的5个特征:a、把自然情境作为资料的主要来源,其中研究者起关键作用;b、是描述性的(不采用数据形式);c、关心过程而非结果或产品;d、倾向于对资料进行归纳分析(自下而上,即通过资料找问题);e、关心的最基本的事情是人们对事物的理解。(2)定量研究:模仿自然科学,对教育现象进行观察,是经验的、可定量的研究,研究目的在于确定因果关系,并做出解释。优点:a、消除研究过程中主观性和各种偏向偏见,使研究保持客观、精确;b、把教育实践工作者以为理所当然的东西加以检验。缺点:a、教育现象具有模糊性;b、不仅受物质条件限制,还受伦理上和社会条件的限制。(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关系——定性研究为定量研究提供框架,定量研究为进一步定性研究提供条件。 4、教育研究内容可分为宏观的、中管的、微观的。宏观教育研究主要研究社会现象;中观的对应机构;微观研究重点研究人与人之间。在学校情境中主要研究的是微观的。 5、按研究开展地点和资料收藏方式可分为书斋式研究和现场研究。书斋式以查阅资料为主,而非在实践中。现场研究在实践中进行。 6、研究方向尺度分为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横向研究-同一时间-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纵向-不同时间-趋势研究、各年龄组特征研究,定组研究。 7、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区别。①资料来源:定性研究来源于自然情境,定量研究来源于经过严密控制的情境;②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定性研究来源于图片文字,定量研究来源于数据;③对研究关注的方面:定性研究重过程,定量研究重结果;④分析资料的方法:定性研究采用归纳分析,定量研究采用演绎分析;⑤关心的基本项:定性研究关心意义和理解,定量研究关注变量与操作;⑥学术属性:定性研究属社会、历史、人类学类,定量研究属于心理、经济、物理范畴;⑦目标:定性研究目标在于描述现实现象提高认识,定量研究目标在校验理论证实事实;⑧设计:定性研究设计灵活、一般、可引申,定量研究设计有结构、预定的、正是具体;⑨技术和方法:定量研究重观察漫谈,定性研究重实验和有组织的交谈; ⑨与被试关系:定性研究者热情接触被试,视为朋友,定量研究与被试疏远;⑩工具或手段:定性研究重录音等,定量研究中项目表问卷占比重大。 8、在学校情境中开展的研究:是应用性、中/微观的、现场式的研究。 二、研究问题选择的三个基本准则:问题必须有价值,有新意,有可行性。主观条件:研究人员自身的素质。客观条件:物质条件。时机条件:理论、工具、技术手段等成熟度。 三、研究变量的类型 1、自变量:又称刺激变量,是引起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研究者操纵的假设的原因变量。 2、因变量:又称反应变量,也称依变量,是受自变量影响的变量,是自变量作用于被试后

论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它和其他科学一样,应该采取客观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测验法、实验法和个案研究法等。19世纪以前,当心理学还处在哲学襁褓中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大多用思辨方法研究心理学问题,这是造成心理学长期落后于其他科学的重要原因之一。19世纪中叶以后,心理学开始采用客观方法研究心理现象,这些方法不依赖于研究者对自己心理现象的描述或内省,而是采用了客观的观察和实验方法,因而使研究结果可以得到重复检验。这是心理学走向独立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这种方法叫观察法或自然观察法。如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了解学生注意的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人格的某些特征。又如,观察婴儿的言语活动,可以了解个体言语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观察法一般在下列情况下采用:①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加以控制;②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③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观察法的成功取决于观察的目的与任务、观察和记录的手段以及观察者的毅力和态度。 近30年来,有些生态学家在自然环境下,利用各种现代化的观察设备,对各种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习俗进行长达1~2年的观察,为研究动物行为和心理积累了 宝贵的资料。借助于录音录像系统观察儿童,对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观察法是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直接的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由于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不为被观察者所知,他们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较少或没有受到“环境的干扰”。因此,应用这种方法有可能了解到现象的真实状况。 观察法的主要缺陷是:①在自然条件下,事件很难按严格相同的方式重复出现,因此,对某种现象难以进行重复观察,而观察的结果也难以进行检验和证实;②在自然条件下,影响某种心理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用观察法得到的结果,往往难以进行精确的分析;③由于对条件未加控制,观察时可能出现不需要研究的现象,而要研究的现象却没有出现;④观察容易“各取所需”,即观察的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的兴趣、愿望、知识经验和观察技能的影响。

2019年材料科学基础期末总结复习资料

材料科学基础期末总结复习资料 1、名词解释 (1)匀晶转变:由液相结晶出单相固溶体的过程称为匀晶转变。 (2)共晶转变:合金系中某一定化学成分的合金在一定温度下,同时由液相中结晶出两种不同成分和不同晶体结构的固相的过程称 为共晶转变。 (3)包晶转变:成分为H点的δ固相,与它周围成分为B点的液相L,在一定的温度时,δ固相与L液相相互作用转变成成分是J 点的另一新相γ固溶体,这一转变叫包晶转变或包晶反应。即HJB---包晶转变线,LB+δH→rJ (4)枝晶偏析:合金以树枝状凝固时,枝晶干中心部位与枝晶间的溶质浓度明显不同的成分不均匀现象。 (5)晶界偏析:晶粒内杂质原子周围形成一个很强的弹性应变场,相应的化学势较高,而晶界处结构疏松,应变场弱,化学势低,所以晶粒内杂质会在晶界聚集,这种使得溶质在表面或界面上聚集的现象称为晶界偏析 (6)亚共晶合金:溶质含量低于共晶成分,凝固时初生相为基体相的共晶系合金。 (7)伪共晶:非平衡凝固时,共晶合金可能获得亚(或过)共晶组织,非共晶合金也可能获得全部共晶组织,这种由非共晶合金所获得的全部共晶组织称为伪共晶组织。

(8)离异共晶:在共晶转变时,共晶中与初晶相同的那个相即附着在初晶相之上,而剩下的另一相则单独存在于初晶晶粒的晶界处,从而失去共晶组织的特征,这种被分离开来的共晶组织称为离异共晶。 (9)纤维组织:当变形量很大时,晶粒变得模糊不清,晶粒已难以分辨而呈现出一片如纤维状的条纹,这称为纤维组织。 (10)胞状亚结构:经一定量的塑性变形后,晶体中的位错线 通过运动与交互作用,开始呈现纷乱的不均匀分布,并形成位错缠结,进一步增加变形度时,大量位错发生聚集,并由缠结的位错组成胞状亚结构。 (11)加工硬化:随着冷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材料强度和硬 度指标都有所提高,但塑性、韧性有所下降。 (12)结构起伏:液态结构的最重要特征是原子排列为长程无序、短程有序,并且短程有序原子集团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一种此消彼长、瞬息万变、尺寸不稳定的结构,这种现象称为结构起伏。 (13)能量起伏:能量起伏是指体系中每个微小体积所实际具 有的能量,会偏离体系平均能量水平而瞬时涨落的现象。 (14)垂直长大:对于粗糙界面,由于界面上约有一半的原子 位置空着,故液相的原子可以进入这些位置与晶体结合起来,晶体便连续地向液相中生长,故这种长大方式为垂直生长。 (15)滑移临界分切应力:晶体的滑移是在切应力作用下进行的,但其中许多滑移系并非同时参与滑移,而只有当外力在某一滑移

小学教育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 带答案

小学教育-教育研究方法试题(带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合计20分) 1.分层随机取样是指对由性质并非完全相同的部分组成的总体,按照性质不同分层,然后对各层次按比例抽样的方式选择样本。 2.影响研究信度的因素主要有:被试方面的因素、主试方面的因素、研究设计方面的因素和研究实施方面的因素。 3.研究计划一般包括:课题表述,文献查阅,课题意义,定义、限制和界定,文献查阅,假设,方法,时间表等7部分。 4.影响研究信度的因素主要有:被试方面的因素、主试方面的因素、研究设计方面的因素和研究实施方面的因素。 5.加权算术平均数是具有不同比重的数据(或平均数)的算术平均数。 6.观察法具有目的性与计划性、自然性和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直接性等特点。 7.随机化和配对法是将两组被试除自变量外其他条件尽量保持相等。 8.研究日志一般包括备忘录、描述性记录、解释性记录和深度反思四种。 9.内在效度是指实验数据偏离真值的程度或系统误差之大小。 10.半结构型访问法是把有关问题交给访问者,但无一定的问题顺序;这种方法访问时比较方便,被试易于合作。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合计10分) 1.研究变量的四种类型分别是( a )。 A.称名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 B.称名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随机变量 C.离散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 D.称名变量、顺序变量、连续变量和等比变量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分类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的性质和类别的指标 B.顺序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所具有的不同等级或顺序程度的指标 C.等距指标是反应研究变置在数量上的差别和大小的指标 D.等比指标是反映变量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指标 3.下列不属于观察的设计和准备内容的是( d )。 A.问题、目的对象的确定 B.理论准备、内容、项目与表格设计 C.试探性观察与观察取样 D.筹备观察资金 4.“总数为N=500,样本容量是n=50,求出间隔500÷50=10,于是每隔10个抽取一个样本,连续抽样50次。”这是采用( c )。 A.简单随机取样法 B.分层随机取样法 C.等距随机取样法 D.多段随机取样法 5.下列关于区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区分度指标等于o.2时,题目评价为优良 B.难度在o.5时,区分度最大 C.区分度分析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题目内部一致性分析,另一个是内在效度的分析D.一般讲,区分度越接近l时,难度越大。 6.关于实验设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事前测定和事后测定比较设计的优点是有了两次测定可以进行比较,缺点是由于先后两次是在不同的时间测定的,因而对于测量工具、评价人员标准及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等引起的变化,难以进行良好的控制,但不会降低结果解释的效度 B.区组设计是将被试按区组分类,使每一区组的被试尽量保持同样数量,然后将区组内被试随机分派到各个实验处理中去 C. 区组设计的一种方式是配对,即根据研究的要求,将影响研究结果的某些因素水平相同的被试配对,得到不同水平的被试对,然后随机让其中的一个,接受实验处理

行政领导学期末复习(第六章:领导关系与角色)

第六章:领导关系与角色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领导关系的两重属性中,()占据主导地位。选择一项: A. 自然属性 B. 管理属性 C. 权力属性 D. 社会属性 正确答案是:社会属性 2.()是领导关系存在的前提。 选择一项: A. 职位 B. 组织 C. 权力 D. 权利 正确答案是:权力 3.()是领导关系中的核心。 选择一项: A. 领导 B. 被领导 C. 群体 D. 人 正确答案是:人 4.首先提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分类的是()。选择一项: A. 梅奥 B. 马斯洛 C. 弗洛伊德 D. 赫茨伯格 正确答案是:梅奥 5.冲突属于()。 选择一项: A. 低对抗行为 B. 高对抗性行为

C. 无对抗性行为 D. 对抗性行为 正确答案是:高对抗性行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群体的主要特征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有一定数量的人 B. 是一种社会组织 C. 有稳定持续的社会互动关系 D. 心理上有归属感 E. 具有独立的意义 正确答案是:有一定数量的人, 有稳定持续的社会互动关系, 心理上有归属感 2.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基础主要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利益之间的矛盾 B. 价值观的一致 C. 个体互补 D. 个性差异大 E. 利益的一致 正确答案是:价值观的一致, 个体互补, 利益的一致 3.与领导关系最为密切的非正式群体类型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纵向寄生型 B. 纵向共栖型 C. 横向进取型 D. 横向防守型 E. 矛盾冲突型 正确答案是:纵向寄生型, 纵向共栖型, 横向进取型, 横向防守型 4.下列关于冲突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冲突发生于个人与组织之间 B. 冲突是目标和利益不一致情况下发生的 C. 冲突是一种静态的相互作用 D. 单方面的态度和行为不构成冲突 E. 冲突是在目标和利益一致情况下发生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