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全过程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全过程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全过程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全过程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全过程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

“全过程双导师制”是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所谓全过程双导师制,是指师范院校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配备专业导师,同时从中小学教育实践基地的优秀教师中为其聘请指导教师,专业导师与中小学指导教师(以下称“指导教师”)分工协作,共同培养和引导学生专业发展与职业发展。这一做法贯穿教师职前教育的全过程,而不仅仅是学生进入见习或实习阶段才由基地学校配备指导教师。

一、实施“全过程双导师制”的意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过渡,市场对需求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高等教育培养机构而言,如何造就出既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又具有灵活而扎实的专业应用技能就成为了检验毕业生良莠的现实尺度。根据我们最近几年的专业调研发现,当前的很多师范毕业生普遍存在着自我优势不明显、就业竞争力不强、职前和职后有差距等弊病,也就是说,工作后存在着相当长的一段适应期。这不仅影响了培养单位的教育声誉,而且还在一定意义上浪费了使用单位的教育资源。另外,由于长期以来师范教育中存在的体制瓶颈的制约,校内教学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轻实践技能的训练,校外教育见习和实习重形式而轻效果,教育实践活动时间配置不合理。实施“全过程双导师制”,就是要努力缩短师范毕业生的职后工作适应期,使学生在入职前就对今后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早熟悉、早了解、早准备、早进入状态,提高自身的市场应变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二、“全过程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要求,使师范生及时深入小学进行实地参观、见习和实习等活动,并在基础教育一线指导教师和有关教育理论专家的启发和引导下,对自己在校期间的学习状况和未来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能力状况进行动态的定期考量,发现不足,及时整改,同时,以此检验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班队管理、心理咨询与辅导等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和面对具体问题时的实际运用情况,以此反馈我们的培养计划和教学手段中的缺

漏,从而达到为小学输送优秀师范毕业生的目标。其核心就是边学边做,边做边改,边改边悟,边悟边长。以此来体现我们在人才培养中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密切结合,在具体活动中发现缺点及时改正,通过不断提高教育悟性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基本理念。

我们的基本思路是:

(一)根据增强学生综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总体要求,进行小学教育专业培养计划的修订和完善,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延长实践教学的时间培养计划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总体计划和实施方案,是组织和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也是对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的基础性文件和法规性文件。因此,根据人才培养规律的特点和社会现实的需求趋势,不断修订和完善专业培养计划,是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前提性措施。在近几届的培养计划中,我们强化了实践性教学环节,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内容、方式和途径,除固定学期、固定时间的集中实践外,每周要求学生至少进行4-8学时(半天到一天)的分散实践。

(二)加强对实践教学的指导,师范学院和中小学共同配备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指导教师(即为师范生配备双导师)

师范生的实践教学是一个多赢的有益活动。本着为社会和教育事业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的宗旨,加强对职前教师的实践指导,既有利于师范院校履行教育职责,也有利于实践学校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班级管理等工作的质量,还有利于师范生尽快的了解、熟悉和适应自己未来教师职业的角色要求,促进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少走弯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困惑,及时调整策略,从而达到信息通畅,各司其责的目的。因此,师范学院和实践基地学校要为师范生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并定期考核和评价。

(三)实行专家规划和引领,定期邀请基础教育一线的著名学科教师和校长(兼职教授、副教授)与师范生进行直接的交流,并对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

专家规划和引领的作用和意义在于有效的传递信息和提供经验,使师范生可以提前预知未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了解常见的解决思路,以此解决目前很多师范生中存在的专业思想不稳固、学术视野不开阔、教育感性不丰富、以及教

育智慧不现实等弊端。师范学院将经常邀请一些基地学校的教师或校长与学生者面对面的“零距离”接触。

四、具体实施方案(附后)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教育实践指导教师职责(小学导师)

指导教师任职条件:

1.热爱教育事业,热心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工作;工作责任心强,富有爱心;勇于创新,具有开拓精神。

2.原则上必须是所在学校校级及以上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

3.具有良好的学科素养、丰富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和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协调能力。

指导教师应承担的职责

小学指导教师应与高师院校指导教师密切配合,认真指导师范生从事各项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为师范生的专业成长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具体职责如下:1.帮助师范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教育教学环境。

2.指导师范生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听课),使其能够写出规范的课堂观察报告。

3.引导师范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评议,帮助师范生掌握评课的一般技能。

4.指导师范生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师范生明确教学设计的一般流程及注意事项。在师范生上课之前,必须对其教案进行审核。

5.要经常听师范生上课,课后主持评议,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6.指导师范生批改作业和进行课外辅导,帮助师范生明确作业批改和课外辅导的注意事项。

7.为师范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创造条件,指导师范生制订班级工作计划。

8.指导师范生组织好班级活动,召开主题班会,学会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和对学生的个别教育等工作。

9.对高师院校的课程设置、教育教学工作等提出合理化建议。

10.客观地评定师范生教育实践成绩,并写出评语。

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全过程双导师制”学生专业发展目标任务分解表(第一学年)

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全过程双导师制”学生专业发展目标任务分解表(第二学年)

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全过程双导师制”学生专业发展目标任务分解表(第三学年)

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全过程双导师制”学生专业发展目标任务分解表(第四学年)

导师制管理制度

导师制管理制度 一、目的 1、尝试建立规、系统的导师制度,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2、通过导师对指导对象的指导,传播公司文化理念、价值观,推动岗位知识、技能和经验的归纳和提炼,并有效分享和传承,加快人才成长进度; 3、营造全员学习、乐于分享和发展他人的文化氛围。 二、管理原则 1、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倡导导师和指导对象互学共赢; 2、注重实效,指导形式可灵活多样。 三、适用围 主要培养对象为业务部骨干员工、后备人才,待形成一定的经验积累后,在公司围进行推广。 四、导师基本要求 1、对公司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深刻的理解; 2、在某一业务领域具有专长,有分享传承意愿; 3、具备熟练的沟通和指导技巧; 4、公司副总级以上员工自动成为公司导师。 五、导师、部门经理对指导员工的影响差异 各部门经理是员工培养的第一责任人,需主动与导师保持沟通,导师、部门经理对指导员工影响差异见下表 六、导师制各职责划分 1、总经理

(1)审批导师制度、方案和经费; (2)审批公司导师。 2、人力资源部 (1)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和完善导师制度和方案; (2)提请公司总经理批准公司导师; (3)收集、整理相关记录; (4)组织导师、指导对象交流会。 3、部门经理 (1)积极支持、参与导师制的实施; (2)为下属选择导师提供建议,与导师保持沟通。 4、导师 (1)根据公司及指导对象发展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指导目标和计划; (2)与指导对象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建立有效沟通渠道; (3)定期与指导对象沟通交流,跟进指导计划的实施,并反馈其表现; (4)整理、提炼相关知识和经验,并有计划地向指导对象传授。 5、指导对象 (1)尊重导师,积极与导师沟通,诚实对待导师,认真学习导师的长处与经验; (2)按与导师约定沟通的渠道、频率,及时完成各项指导计划,达成辅导目标; (3)及时提交总结报告,并提交给人力资源部备案。 七、导师制具体实施 1、导师与指导对象指导关系的确定 (1)由员工自主提出或与部门经理沟通后,从公司导师库中进行双向选择,最终由导师和部门经理协商后确定指导关系; (2)导师和指导对象签订《指导协议》(见附件1),正式建立双方的指导关系; (3)经沟通了解后,导师根据双方情况,制定《指导计划》(见附件2),约定指导周期、明确各阶段指导目标、容、指导方式等,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4)指导结束后,员工需提交《指导总结报告》(见附件3),经导师评价后,报人力资源部存入员工培训档案。 (5)导师同时带教的指导对象原则上不超过3名; 2、导师指导容,不仅包括岗位知识技能,还包含工作经验传承、团队意识和心态引导等

尝试现代学徒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实施背景......................... -2 - 二、主要目标......................... -2 - 三、工作过程 (4) (一)..................................... 现代学徒制试点4 (二)......................................... 制定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7 (三)....................................... 现代学徒制全校推广8四、条件保障 (8) (一)............................ 政策条件8(二)............................ 企业条件8(三)............................ 学校条件9 五、成效成果 (9) 六、............................. 体会与反思11

尝试“现代学徒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福元建飞 一、实施背景 1.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中国正面临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鲁昕部长在多种场合说过“学徒制肯定是产业升级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现代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2.市域经济发展的小背景:迁安以钢铁冶炼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转型,钢铁企业面临升级换代,过去的招工模式是以劳动力为主体,现在转变为以高素质技术工人为主体。目前许多装备制造类企业到迁安投资,首先询问的条件之一是本地是否有足够的高素质技术工人。 3.学校人才培养改革发展的需要:按照我校原来的培养模式,学生的技能训练容不能与就业岗位对接,毕业后不能适应企业岗位要求。故传统的实习模式受到挑战,现代学徒制刻不容缓。 在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校建设中,学校把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列为重点建设专业。借此机会,我们按照“现代学徒制”的模式,在之前“企业冠名班”的基础上,进行了一轮“学徒实习”的试点。本次尝试收到了相当满意的效果,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企业的岗位技能,而且有90%以上的在学徒实习企业就业。随着示校建设工作的不断进行,我们打算在其他专业中也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从而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深入发展。 二、主要目标 1.探索建立和完善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本位教育与工作本位培训紧密结合,使企业回归职业教育主体之一的地位。

教育部最新发布的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

教育部最新发布的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对全国391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七大类、95个一级学科进行整体评分,为公众了解高校特色学科提供了一个相对权威、客观的渠道。以下是土木工程专业官方大学排名: A+等级 同济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湖南大学东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河海大学 A等级: 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福州大学新疆大学贵州大学南昌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西南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广西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南京农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华侨大学河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兰州理工大学安徽理工大学 ,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汕头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深圳大学长安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广州大学山东建筑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浙江科技学院河北工程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广西工学院苏州科技学院天津城市建设学院长春工程学院青岛理工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B+等级: 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暨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燕山大学内蒙古大学河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海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黑龙江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成都理工大学济南大学江苏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北大学湘潭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江南大学扬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南京林业大学宁波大学青海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浙江理工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河北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辽宁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南昌航空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西华大学河北工业大学集美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江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四川理工学院烟台大学辽宁工业大学平顶山工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南华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山东交通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 大连水产学院三峡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大连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北方工业大学攀枝花学院湖南理工学院黑龙江科技学院武汉工程大学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盐城工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黑龙江工程学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全过程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全过程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 “全过程双导师制”是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所谓全过程双导师制,是指师范院校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配备专业导师,同时从中小学教育实践基地的优秀教师中为其聘请指导教师,专业导师与中小学指导教师(以下称“指导教师”)分工协作,共同培养和引导学生专业发展与职业发展。这一做法贯穿教师职前教育的全过程,而不仅仅是学生进入见习或实习阶段才由基地学校配备指导教师。 一、实施“全过程双导师制”的意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过渡,市场对需求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高等教育培养机构而言,如何造就出既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又具有灵活而扎实的专业应用技能就成为了检验毕业生良莠的现实尺度。根据我们最近几年的专业调研发现,当前的很多师范毕业生普遍存在着自我优势不明显、就业竞争力不强、职前和职后有差距等弊病,也就是说,工作后存在着相当长的一段适应期。这不仅影响了培养单位的教育声誉,而且还在一定意义上浪费了使用单位的教育资源。另外,由于长期以来师范教育中存在的体制瓶颈的制约,校内教学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轻实践技能的训练,校外教育见习和实习重形式而轻效果,教育实践活动时间配置不合理。实施“全过程双导师制”,就是要努力缩短师范毕业生的职后工作适应期,使学生在入职前就对今后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早熟悉、早了解、早准备、早进入状态,提高自身的市场应变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二、“全过程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要求,使师范生及时深入小学进行实地参观、见习和实习等活动,并在基础教育一线指导教师和有关教育理论专家的启发和引导下,对自己在校期间的学习状况和未来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能力状况进行动态的定期考量,发现不足,及时整改,同时,以此检验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班队管理、心理咨询与辅导等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和面对具体问题时的实际运用情况,以此反馈我们的培养计划和教学手段中的缺

常州工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计划(转自学校版权归常州工学院所有)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2010级) 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本专业培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需要、以先进制造技术为基础,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或金属材料成型等方面工作研究,具有创新精神、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学、机械学的基本理论和先进成型技术的基础及最新成果,掌握大型相关工程软件的应用技术,接受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熟练运用理论进行产品设计、模具CAD/CAM或金属材料加工、成型及设备控制、工艺规划等基本等基本能力。 二、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坚实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有较好的人文素质。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3、掌握本专业领域内较宽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4、具备本专业所需的制图、计算、设计、工艺、测控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5、具备解决生产实际工程问题及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组织管理等的基本能力。 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开拓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三、主干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 四、主要课程 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技术基础工程材料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加工原理工程软件应用 五、主要实践性环节 金工实习电工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六、主要专业实验 课程实验先进制造技术综合实验 七、标准学制 四年 八、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九、周次分配 十、教学进程安排 符号说明:—理论教学★入学教育~军训×实习//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考试

“1+X”导师制运用型人才培育模式

“1+X”导师制运用型人才培育模式 摘要:旅游高等教育“校企产学合作”的良性发展在宏观层面必须战略配合与合作指导,更关键的是,要在微观操作层面上形成有效的合作教育模式。在借鉴相关研究和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探索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如何体现在实践教学中,如何高校整合校企师资力量,如何使校企合作真正成功运行,尝试选择“1+X”导师制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论证旅游高等教育产学合作发展的制约因素,发展“1+X”导师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产学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双师型”;“1+X”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0-122-03 近十年来,“校企合作”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门课题,综述国内外旅游校企合作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合作机制、专业实践、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对于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如何体现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如何使校企合作真正成功运行并没有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因此,本文以旅游高等教育的校企合作为研究对象,以关注实践主体――学生为研究重点,基于“产学合作”的

“1+X”导师制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一、旅游高等学校产学合作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旅游高等教育一直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教育上不同程度地脱离和落后于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突出反映在培养人才的问题上。要培养出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使学生既有较好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就必须注重产、学合作,旅游高等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企业将为学生实习提供良好的保障和安排,共同培养符合旅游行业能力需求的创新应用型人才。 (二)有利于“双师型”教师培养 “产学”合作机制不仅是培养契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而且也是发现与培养符合项目化教学要求的教师的一个重要平台。旅游高等教育以“产学”为导向来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是保证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办出职教特色,提高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三)有利于学科建设适应旅游产业的需求 在产学合作教育中,旅游高等学校在制定学科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时,可深入旅游企业调研:邀请专业人

尝试现代学徒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目录 一、实施背景................................................................... - 2 - 二、主要目标................................................................... - 2 - 三、工作过程 (4) (一)现代学徒制试点 (4) (二)制定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 (7) (三)现代学徒制全校推广 (8) 四、条件保障 (8) (一)政策条件 (8) (二)企业条件 (8) (三)学校条件 (9) 五、成效成果 (9) 六、体会与反思 (11)

尝试“现代学徒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福元建飞 一、实施背景 1.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中国正面临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鲁昕部长在多种场合说过“学徒制肯定是产业升级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现代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2.市域经济发展的小背景:迁安以钢铁冶炼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转型,钢铁企业面临升级换代,过去的招工模式是以劳动力为主体,现在转变为以高素质技术工人为主体。目前许多装备制造类企业到迁安投资,首先询问的条件之一是本地是否有足够的高素质技术工人。 3.学校人才培养改革发展的需要:按照我校原来的培养模式,学生的技能训练容不能与就业岗位对接,毕业后不能适应企业岗位要求。故传统的实习模式受到挑战,现代学徒制刻不容缓。 在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校建设中,学校把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列为重点建设专业。借此机会,我们按照“现代学徒制”的模式,在之前“企业冠名班”的基础上,进行了一轮“学徒实习”的试点。本次尝试收到了相当满意的效果,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企业的岗位技能,而且有90%以上的在学徒实习企业就业。随着示校建设工作的不断进行,我们打算在其他专业中也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从而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深入发展。 二、主要目标 1.探索建立和完善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本位教育与工作本位培训紧密结合,使企业回归职业教育主体之一的地位。

天水师范学院支教实习生班主任工作计划

2012年实习班主任工作计划 张永龙 根据指导教师孙长军老师的指导结合我自己对班级管理的想法 我计划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我的八(6)班实习班主任工作! 一、在前三天内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主体思想,学习现状,学习成绩,优秀学生和后进生。方式:找原班主任了解情况,开班干部会议,找学生个别谈话,悉心观察。 二、做好日常的班级工作,指导早读,检查卫生,批改周记,中下午有空找学生聊天,晚自习随堂自修或备课,深入班级,广泛接触学生。 三、了解班干部的个性与工作能力,督促班干部努力学习,提高成绩,指导班干部开展工作,发挥班干部模范带头作用。 四、开主题班会,教育引导学生,主题与与班主任、班干部协商,待定。 五、找后进生特别辅导,了解其家庭、学习、思想等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原因,耐心劝导,必要时进行家访,争取家庭的配合。 六、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用心去爱他们 本班的班级的基本情况如下: 本班共有学生36人,女生19人,男生17人。该班在原任班主任的严格要求之下纪律良好,学生与老师积极配合,成绩整体水平较高,尤其是英语成绩在整个年级较为突出,但少数同学有偏科现象。班级气氛活跃,集体荣誉感强,学生对各种活动积极性高。班上有特

长的学生也较多,体育舞蹈声乐器乐等方面都有专门的特长生。学生对自己的将来有一定的打算,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仍然缺乏自觉性,不能很好的约束自己,需要老师的时刻提醒与督促。班上的干部能起带头作用,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能起到很好的组织和督促作用。如检查日常卫生工作,组织好两操等,为老师分担了相当一部分工作。针对以上情况,我将在原班主任王李靖老师及孙长军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努力按照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好整个班级,做好个人工作计划,有目的的开展活动,教育和引导好学生,争取做好实习班主任工作,并做好实习班主任工作总结。

优秀毕业设计评选办法

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办法 院教〔2005〕57号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考察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为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水平,遴选高质量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特制订本办法。 一、评选范围 参加评选的毕业设计(论文),必须是当年本、专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鼓励推荐申报由团队合作完成的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二、推荐数量 各二级学院推荐数量为当年本、专科毕业生总数的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三。 优秀毕业设计团队评选重在对团队成员之间的实质性协作和整体质量的评价,学校不作推荐数量限制。 三、评选条件和标准 以单篇形式推荐的毕业设计(论文)须具备以下条件: 1. 毕业设计(论文)的综合评定成绩达到优秀; 2. 选题科学,符合本专业教学要求; 3. 能够较好地体现本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 4. 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或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独到见解,或具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以团队形式推荐的毕业设计作品须具备以下条件: 1. 每个团队不少于3位学生共同设计完成,鼓励跨学科、跨专业组建毕业设计团队; 2. 团队有总的指导教师,每个学生有各自的指导教师; 3. 选题科学,符合本专业教学要求,各子课题设计合理,分工明确; 4. 注重相互之间的实质性协作与配合,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设计作品整体质量较高。 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标准见附件一《常州工学院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标准》。 四、奖励办法 1. 奖励等级分为一、二、三等; 2. 学校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 3. 获得一等奖的毕业设计(论文),可由学校推荐参加省优秀毕业设计(论

浅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沙立君

浅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沙立君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注重学生技能培养的现代人才 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为社会提供合格的技能型人才。本文探讨了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目的,阐述了实施现代学徒 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正处于产业升级的重要时期,由制造大国转变成创造大国,用人制度从 以劳动力为主体,转变为以高水平技术工人为主体。实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 式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和发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谈谈 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看法。 一、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通过产教融合来实现人才培养的有效形式,也是 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发展趋势。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促进行业 和企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积极的参与,实现产业需求和专业设置、职业标准和课程内容、生产过程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的良好对接,增强了人才培 养的针对性,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能够强化校企合作,促进工学结合,拓宽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通道,严格按照企业岗位要求,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二、实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 (一)充分利用企业的资金、技术和设备,建立“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 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降低人才培养的成本。 (二)建立具有地区特点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教育和工作岗 位培训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学生既能学到理论知识又能掌握实践技能,实现人才 培养的最佳模式。 (三)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成为既能生产、又善教学的教师;学生通 过教师的知识讲解和师傅的技术指导,成为既懂理论又能上岗的员工,学校和企 业进行一体化育人,实现合作和共赢。 (四)做好教师、学生和工人之间角色的转换,使教师、学生、工人实现共 同进步,使学校和企业实现共同提高,为职业教育发展和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持 和动力。 三、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 (一)创新课程体系设置 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设置将专业课教学体系和岗位实际工作体系有机结合, 使两者进行优势互补,在专业课程内容的结构上,将专业技术结构体系的要点与 中职学生的岗位工作需求和实际操纵技术能力的获得合理整合,优化专业性强的 课程模块的教学内容。既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技术实际操作训练,又有利于岗位工 作经验的获取和岗位实际操作技能的形成。第一学年在学习必备基础知识的前提 下进行专业认知实习、实训。第二学年结合学习本专业一体化教学实训室以及企 业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学徒)进行专业系统技能的训练。第4学期,采用“工 学循环”的教学方式,课堂学习与工作学习相结合,在真实情境中构建专业知识、提升实践技能。第三学年结合校企合作校外课堂、企业顶岗实习、就业(准员工、员工),进行专业综合技能的训练。第6学期,学生校外课堂、顶岗实习,强化 工作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使学生成为“准员工”,参加工作时可以“零培训”上岗——“员工”。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施方案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施方案 为建立常态化人才培养质量自主保证机制,促进学院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和《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 168 号)《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方案》(苏教高﹝2016)9 号),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 号)《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教职成〔2015〕9 号)《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苏发〔2010〕 11号)等文件精神,以建立目标体系,完善标准体系和制度体系,提高利益相关方对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满意度为目标,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 的工作方针,遵循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内在规律,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的主体责任,建立自主性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常态化的质量保证诊断与改进(以下简称:诊改)机制,为实现学院“人才培养质量高、技术技能积累多、服务社会声誉好”的办学目标提供保障。

二、基本原则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常态化诊断与改进 机制,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诊改工作涵盖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和监督控制等五个系统,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工作融为一体,部门及全体师生员工均为诊改主体,充分体现“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2)可控性原则:遵行 SMART 原则(具体、可测、可达、相关、时限),系统设计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不同层面的质量目标和标准。 (3)科学性原则:诊改工作针对不同层面(主体)确定科学合理的诊改内容、周期和方法。 (4)客观性原则:诊改工作以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及相关信息分析为基础,实事求是地开展诊改。 (5)持续性原则:建立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与诊改运行机制有效且可持续。 三、思路与目标 借鉴全面质量管理(TQM)、目标管理、知识管理、卓越绩效管理等理论,以考核性诊改为抓手,以标准与制度体系建设为基础,以校本数据平台建设为支撑,形成内外结合的全方位、多元化质量保证机制,确立“以生为本、人人成才”的质量理念,培育以自律为主要特征的学院质量文化。 以学院“十三五”规划制定的一系列目标为依据,确立质量目标和标准,建立“五纵五横一平台”为基本框架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提升”管理与运行流程,形成常态化、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 —2—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活动与证书课程学分实施办法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活动与证书课程学分实施办法 为落实学校办学定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倡导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潜能,增强学生社会竞争能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促进良好校风和学风的形成,根据《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制订(修订)2015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一、基本要求 活动与证书课程学分是指学生结合理论学习、技能训练,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独立或在教师指导下参与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创业创新、技能培训、学科竞赛、文体活动与竞赛等,取得具有一定意义的成果,经学校审定批准给予认定的学分。学校鼓励有条件的学生积极参与各类项目与活动,获得活动与证书课程学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活动与证书课程学分为必修学分,我院全日制学生在校期间除必须修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各类通识与专业教育学分外,还必须修满规定的活动与证书学分方可毕业,同时该学分也将作为学生评定奖学金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活动与证书课程至少6学分,不设上限,其中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学分不低于4.5学分,社团活动不低于1.5学分。活动与证书课程学分中超出6学分的部分,可记入学分并充抵人才培养方案中相应学分。 二、学分评定内容与标准 活动与证书课程主要包括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社团活动、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技能培训与证书、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等五个方面。 (一)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主要包括“三下乡”志愿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活动,以送温暖献爱心、国情乡情调查等为主要内容的寒假社会实践系列活动,各类课外专业实践(工作室实践)与服务学习活动,利用节假日开展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各类校园公益志愿服务,各类校内外义工活动,公益劳动等。 (二)社团活动 主要指学生组织和参与的各类社团活动,包括参加院级社团及二级学院社团,参加各类兴趣协会等;

关于印发《常州工学院自学考试助学专业本科

常工政〔2019〕18号 关于印发《常州工学院自学考试助学专业本科第二学历教育工作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各二级学院、体育教学部,各部门: 《常州工学院自学考试助学专业本科第二学历教育工作管理办法(修订)》已经学校研究决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常州工学院自学考试助学专业本科第二学历教育工作管理办法(修订) 二〇一九年四月二日

附件: 常州工学院自学考试助学专业本科第二学历 教育工作管理办法(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服务功能,经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批准,在我校全日制在籍学生中开展自学考试助学专业本科第二学历教育(以下简称“助学二学历”)工作。为使该项工作健康、顺利进行,根据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有关文件规定,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助学二学历”所设专业必须是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助学二学历”专业一览表公布的专业,同时又是我校全日制专业目录中体现学科优势和社会急需的专业。 第三条参加“助学二学历”专业学习的对象应为本校全日制在籍学生。学校鼓励学生在学好主修专业的同时,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选读一个“助学二学历”专业,以扩充知识、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第四条继续教育学院全面负责学校“助学二学历”教育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第五条开设“助学二学历”专业原则上由专业所在学院(以下简称“开办学院”)向继续教育学院申请并提交认证报告,认证报告包括专业名称、教学计划、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生源预测、招生数量及教学安排等。 第二章组织机构工作职责 第六条学校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下设“助学二学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助学二学历”的规划、组织和协调等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分管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教务处、学生工作处、计划财务

“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具体实践

“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具体实践 高职教育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高职院校实行的导师制与普通高校实行的导师制有明显的不同,它是一种以突出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导师制。本文介绍了淄博职业学院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和取得效果,分析了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标签:高职院校导师制人才培养 1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 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招生来源增多,学生差异明显。长久以来,高职教育实行教学和学生管理相分离的管理体制,这种状况造成了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的脱节,不利于培养素质全面、技能型的高职高专人才。 导师制是一种理念先进的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教学管理一体化。导师制是应用在高职教育中的一种创新模式,它是通过教师的具体指导,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的困惑,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导师制在高职院校的实施,表明教育工作者在关注高职学生专业素质、职业技能的同时,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职业规划开始给予重视。 2 导师制在我院的具体实践 针对现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我院从2009年9月起,对09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进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尝试探索新的教育培养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2.1 制订《工商管理学院专业指导教师工作试行条例》,在该条例中明确指出,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技能培养为突破口,融合高等教育导师培养模式,在我院各教学部构建一种新型的高职高专技能培养的新模式,并在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中率先试行,突出解决教师主导作用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问题,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以推动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技能培养模式的改革。 2.2 选配指导教师 根据“双师”素质的要求,由电子商务教育教学部,挑选出10名专职教师,承担09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导师制工作,明确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主要是从学生的思想品德、专业定位、理论学习、技能培养及就业指导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在以班级制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导师专业指导,来弥补班级实训实习的缺陷。

天水师范学院临时用工管理办法

天水师范学院临时用工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适应劳动制度改革的需要,加强对临时用工队伍的管理,规范临时用工制度,提高临时用工队伍素质,利于我院教学科研和后勤服务工作的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甘肃省各级劳动行政部门对临时用工管理的有关规定精神,结合我院实 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管理办法中所指的临时用工,包括院内各部门 后勤公司、校办产业除外 用学校经费列支工资,不纳入正式职工编制的临时工作人员。临时用工不包括教学岗位上聘用的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和勤工俭学的在校学生。 第三条学院临时用工分为计划内临时用工和计划外临时用工。计划内临时用工是指由用人部门申请,经人事处审批,部门使用管理,学院支付工资的用工;计划外临时用工是指由用人部门自主聘用,并自筹经费支付工资的用工。 第四条使用临时工必须依据本部门人员编制缺员情况,以及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需要,严格控制使用范围和人数。各部门领导不得聘用与自已有亲属关系的人为本部门临时工。 第二章管理 第五条学院将根据发展情况,每年度核定一次临时用工计划。人事处是全院临时用工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对全院临时用工的宏观管理。各部门应参照正式职工管理体制,对临时用工进行分级管理。

第六条计划内临时用工工资纳入学院工资基金管理。 第七条人事处核定全院使用行政经费列支工资的临时用工名额;根据国家劳动政策法规,建立和健全临时用工管理制度;制定、调整临时用工工资标准;审核临时用工的上岗资格;核定使用行政经费聘用的临时用工工资。 第八条用工部门制定临时用工的岗位职责;审查、选聘临时工,安排临时工的工作;检查临时工的《外出人员就业登记卡》或《失业证》、《计划生育证明》的有效期,并督促他们及时办理以上两证的年审;按时向人事处报告临时用工增减情况;负责对临时用工进行思想教育、岗位培训、工作考核等日常性管理工作。 第九条临时用工实行合同管理。由人事部门、用工部门与临时工签订合同,规定权利和义务。临时用工聘用聘用期限一般为 —— 年,期满后解聘,根据工作需求,可续聘,按规定重新办理聘用手续。全院临时用工部门应在每年 月和 月核对本部门实际聘用临时用工的人数和基本资料,对己发生变化(解聘、辞退)的人员应及时上报人事处。 第三章聘用 第十条聘用临时用工必须贯彻执行甘肃省政府规定的“先本地后外地,先城镇后农村 的用工原则,优先聘用天水市户口的失业人员、 下岗 人员和院内教职工的配偶、子女,保安人员原则上应从市内城镇复退军人中聘用。严格控制聘用外省劳动力。 第十一条被聘用的临时用工必须符合下列基木条件 、思想品德好、作风正派、遵纪守法及遵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

常州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试行)

常州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试行)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为进一步深化学校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推动学校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开展,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 1.通过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教育为基础,以创业教育为载体,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推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成为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 2.通过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转变,从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向以能力为本的教育转变,最终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 3.通过实施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改革,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平台、课程平台和实践平台,培育创新创业教育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教学与实践条件及环境。 4.通过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型创新创业教育,对具有创新创业意愿与潜质的群体进行专门培养。通过分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创新创业成果的涌现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快速成长。 5.通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精神与创业技能,使大学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和职业的创造者,促进学校就业工作的开展,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创造一

个良好的开端。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与领导 1.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为切实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学校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领导、组织、协调和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由学校领导牵头,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团委、招生就业处、产业处、财务处、二级学院共同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指导实施,把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形成各部门共同配合,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加强二级学院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二级学院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组织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领导小组,由行政、党总支、团总支和专业系主任及部分老师组成,同时可聘请创业成功的校友、企业管理者、有关专家担任学生的创业导师,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发挥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中心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的引领作用 拓展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中心的功能和定位,将其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校级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其作用是为全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和能力培养提供实践环境与必要条件。尤其对已经接受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且具备创新创业潜质和创新创业热情的大学生,校级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可以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指导,并为项目启动提供支持。

“双导师制”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实践

“双导师制”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实践 “双导师制 一舒卫英,沈金辉 “人才培 摘要: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会展j 专业推行了”双导师制”,通过做好导 师选聘,重视学生实践,强化评估测 定,加强信息反馈等工作环节,提高 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技能,提升 了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促进了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推动了 校企合作的深化和双赢.今后,会展f 专业要重点完善制度体系,管理体 系,评价体系,协作体系等四个平台! 的建设. 关键词:会展专业;双导师制;人才培 养体系;学业指导;生涯规划 近年来,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对 “双导师制”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 一 定成绩,但总体上看,取得的成效} 还是初步和阶段性的,有待进一步探 索.本文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会 展专业的”双导师制”为例,对构建能 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强化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学业指导与道德指导 同步的”双导师制”作进一步探索. 一 ,”双导师制”模式的实践 (一)”双导师制”的内容 会展专业”双导师制”为期二年,j 在大二期间即为学生配备两位导 师——校内导师及校外导师.原则; 上,每个校内导师所带学生不超过10 人,主要负责课堂教学和专业基础知f 识指导;校外导师则以师徒形式通过 双向选择,自愿结对,校外导师指导 学生数不超过3人,其任务侧重于学1 生课堂外的专业能力培养,强化学生 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协调沟通能力I

养体系构建的实践 等方面的训练.} (二)导师资格与职责 在”双导师制”的实践中,校内导 师由本学院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J 历或中级以上职称的专职教师担任, 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治学严谨,经 验丰富,身心健康,有较强的指导能力,了解培养目标,熟悉教学计划和 各教学环节,并担任会展专业一门以上主要必修课程教学工作.其主要职j 责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他们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自身专业发 展目标,并为他们提高综合素质与专f 业拓展能力提出具有针对性,导向性,建设性的意见.同时,校内导师还j 负责指导学生顶岗实践报告及毕业; 综合实践报告的撰写工作,带领学生进行专业调研并做好与校外导师的沟通工作.f 校外导师由学院实习基地相关 企事业单位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或具有实践技能的优秀专业员工担任, 行业经验丰富且具有较强的事业心与责任心.其主要负责指导学生提高i 实务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 职业道德,指导学生体验并形成初步J 的职业判断能力与管理能力,解决学生理论学习上的不足.校外导师还负j 责指导学生以企业实际项目为题进} 行毕业设计,帮助学生制定适合个体f 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f (三)”双导师制”实施步骤 1.夯实基础,做好导师选聘 在校内导师的聘任上,采取个人} 申报与各系部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经学院专家组审议批准,由院长聘任, 聘期二年.校外导师则由学院实习基地相关企事业单位按”双导师制”规 章选派,资料报送学院专家组审批, 学校需与校外导师及所在单位签订协议,以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导 师到位后,学院着手开展学生”双导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利用学校与企业的各自优势资源,以市场为导向的有针对性地开展产教研一体化人才培养形式;是将以理论知识学习和素养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与以经验技能和岗位能力培养的企业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做中教、做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将职业教育从院校拓展到企业,使学生真正融入企业与社会,实现了学生能力素养与岗位要求的“零距离”对接。为此许多职业院校在招生招工形式、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产教融合渠道、教师与师傅双向交流机制等方面积极开展探索。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与河南信息工程学校等中职学校立足自身特点,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在现代学徒制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一、校企合作政策的有利引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对促进职业教育更务实、更健康的发展,加强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出台优惠政策,改善办学环境一是对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财政资金倾斜,并给予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或者专

项资金补助,补偿企业因校企合作所付出的成本。2013 年河南省批准了学校的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特色校建设方案,2015 年河南省批准学校开展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化校园试点建设方案,省财政提供专项资金,较好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环境。二是校企双方要加强岗位安全意识教育,要求企业应支付学生合理劳动报酬,并为实习生购买“责任保险”,切实保障学生、学校和企业的权益。三是在政府引导和监管下,开展PPP 合作机制的探索与试点工作,促进校企双方优势资源的整合。拓宽融资渠道,创新办学体制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河南省按照产权制度要求,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布局提升办学水平的意见》,探索多元体制办学形式,采取公办民助、民办公助、股份制等多种形式体制改革;充分考虑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鼓励和支持学校、行业、企业、社会团体与个人等各方面的力量参与职业院校产权制度改革。依行业办专业,建专业馈行业学校以“立足地方,依靠企业,服务行业”为原则,和中铁电化局设计院、中铁电化局三公司、北京通号工程有限公司、洛阳电务段等多家企业就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分配机制、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积极沟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合作建设集铁道信号、铁道通信技术和电气化铁道供电等专业的校内综合实训演练场;与中铁建电气化局、中国铁路通号总公司等单位加强合作,设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