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传统村落空间重构

传统村落空间重构

传统村落空间重构
传统村落空间重构

传统村落叙事空间的蒙太奇重构

肖薇朱霞

摘要: 内外环境的剧变以及多元利益主体价值取向分化共生的作用使得传统村落空间演化模式面临更替,从强调遗产的稳态转向承认空间变异的必然性,通过人为干预传统村落空间演化求解传统村落空间多维属性的矛盾成为规划师面临的新课题。本文试图重新审视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体系,以空间叙事学为理论基础,以蒙太奇为主要方法探究传统村落叙事空间重构的必要性及策略,通过“解译提炼—蒙太奇重构—文化耦合”介入传统村落空间秩序组织,解读其历史文化空间网络,整合梳理日益混乱和失去特质的村落空间秩序。以经典结合现代的时空演绎协调村落传承与发展的关系,调整传统村落空间的成长路径实现村落遗产稳态与空间变异性的动态平衡,在空间重构中寻求传统村落空间复兴的生路。

关键词: 传统村落空间叙事蒙太奇重构

1传统村落叙事空间的重构背景

1.1传统村落空间的叙事性

特定时间留存的空间性存在是历史叙事的动机,也是历史事件、集体记忆、文化认同的时空容器,这使得空间本身成为一种叙事主体。村落是空间的聚合体,各空间子系统相互作用形成一个自组织系统。空间的物质客观性和精神主观性成为理解复杂丰富的人类生活,解读地方历史印记和文化个性的媒介,使传统村落文脉可以借由物质形态被阅读和理解。良性的村落空间应当能够增强文化延续、持续种族生存、增加时空关联性、激发个体成长,实现村落空间对村落地域文化与历史传统的表达。

1.2传统村落叙事空间的演变

近年来,传统村落所处的内外环境发生巨变,引起村落空间演化模式的显著更替。以人口产业发展与观念转变为主导的内生动力以及城市化、体制改革、旅游驱动、政府调控为主导的外部驱动共同推动传统村落发展轨迹的演变。伴随其中的是村落功能演变并促使传统村落空间的现代性转型。基于多元利益主体价值取向的分化共生刺激乡村聚落空间由过去的“同质同构”转变为“异质异构”,村落格局、要素、结构的组织关系呈现加速变动,提出

了人为干预传统村落空间演化和空间重构的需要。

1.3规划师角色转变

伴随传统村落空间演化模式由居住主导、保护主导向开发主导的转型,规划师的角色也从传统村落遗产的保护者转向传统村落的解译者和重构者。

解译:传统村落恰似一本历史古籍,历经数代人书写注记,或经折损,或有增补,不同时代的叙事叠加,留下卷帙浩繁、错综交叠的存本,其历经岁月更迭洗礼的文法未必能被现代读者阅读和理解,规划师于传统村落的时空解释过程正是经过整理、抽离来修复并转译史书的过程,将蕴藏其中的线索情节整理成为逻辑清晰、具有可读性的文本,这是村落空间组织有效延续和全面表达的前提,也是实现传统村落动态有机传承的前提。

重构:传统的村落保护模式强调遗产的稳态,忽视空间的变异性,使保护对象陷入困顿。为寻求传统村落空间复兴的生路,通过介入传统村落空间秩序的重构来调整传统村落空间的成长路径以协调村落传承与发展的关系成为规划师面对的新课题。

2传统村落叙事空间重构的意义与理论方法

2.1传统村落叙事空间重构的意义

规划师对传统村落空间的重构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意义:

1、文脉表达。设计师在时空维度上对穿梭在空间网络中的特定代码进行编排重组,以时空剥离整合梳理日益混乱和失去特质的村落空间秩序,以重构实现新旧空间秩序的整合,为地域文化在村落空间组织中全面表达和有效延续提供方法依据;

2、特色凸显。历史文化空间网络是村落特质最直接的反映,整合空间文化资源是塑造村落形象特色、延续村落文脉生命力、保持地域文化持续动态演化的有效途径;

3、活力激发。传统村落的生长是一个具有时间向度的发展过程,存在有形与无形、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多元交织。以时空剥离整合认知传统村落空间的演变,统一历史要素以重构历史文化空间网络,通过经典结合现代的时空演绎注入活力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2.2传统村落空间重构的理论方法

空间叙事学:空间叙事学旨在对叙事主体建立一个时空二重性的叙事空间,并以此作为手段,通过传统村落的可读性,具有可读性村落要素的聚合营造村落意象。借由外在空间结构和蕴藏其中的演变脉络,结合承载其上的物质和意识双方面的空间结构,为从全新角度研究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创造了可能。

蒙太奇:蒙太奇意为构成、组合、装备。电影术语中意为剪辑、组合,按创作构思,将镜头有机剪辑,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组成具有思想内容和艺术性的叙事情节。空间设计中强调对相对独立的空间场景进行空间编排,提升空间的意义与表现力。

3传统村落叙事空间体系构成

传统村落空间的演变具有强烈的时空二重性和典型的叙事特征,其非物质空间要素作为隐性的记忆,与物质空间要素共同构成村落复杂的历史。以时间为线索,以空间为载体来分析说明叙事主体的时空二重性,将传统村落的叙事空间可划分为物质叙事空间和非物质叙事空间。

3.1物质叙事空间

从宏观、微观层面把握村落的物质叙事空间结构,以“核”、“轴”、“架”的角度分析叙事空间的形态特征。

“核”:村落空间网络结构中连续性的交接点,呈现明显的中心聚集性和标志性,占据或统领一定的空间领域,是村落故事的发生场所、村民生活形态的主要载体、空间的趣味所在或景观要点,包括实体主导的空间、互动活动集聚的叙事场所和视觉中心。村落的节点空间通常产生在广场、街巷结合或转折处、公共建筑入口等,如城门门楼、广场、宗祠、文庙等标志性历史建筑物或构筑物等。作用在于承载物化的历史、文化、记忆场景。

“轴”:村落历史发展的脉络特点决定了其叙事空间往往表现出依托轴线发展的趋势,且叙事要素随历史推进在空间上不断叠加,表现为空间要素性质功能的线性集中。叙事空间根据时间线索和因果关系连接为逻辑严密、起承转合的空间序列,强化了叙事空间的连续性、完整性和逻辑性,最终形成历史空间的线性情节。传统村落中的“轴”空间通常表现为街、巷、路或沿河湖水系、自然地形的线型肌理,并依托叙事轴线纵向发展形成轴向辐射带动区

域,即带型叙事空间。

“架”:传统哲学观、宗法礼制、社会关系种种贯穿于村落的空间布局营造中,形成传统村落特有的空间图式。无论是从物质形态上所表现出的规划布局,还是融于其中的非物质形态的传统文化、民俗及风水观念都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空间模式。自然空间、人工空间及二者的相互联系构成古民居村落与传统“空间观”的三个层面;集中式布局、松散式布局、组团式布局、线性布局、放射形布局、棋盘式布局成为可提取、利用的典型人工空间布局模式;水口空间、街巷空间、水巷空间、广场空间、领域空间成为主要的人工空间间类型,总体以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观念对村落“架”空间的影响为主导。

3.2非物质叙事空间

非物质叙事空间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功能主导性。功能上联系、主题上统一的微观叙事空间在空间上集中并联为宏观叙事空间,随时间演变叠加形成稳定的主导功能,沉淀出叙事空间的叙事特色,表现为以商旅、宗教、民俗、教育等不同文化为主体的空间分区,时间上呈现出不同文化主导的演变过程。村落空间记忆、历史与实践是感知村落空间的引擎,从传承村落文脉出发,关注文化和社会空间要素,挖掘潜藏的历史空间记忆,有助于把握叙事要素的真正内涵及其对村落文化空间的意义和作用。

3.3难以空间化的非物质要素

非物质叙事要素无法脱离空间载体而存在,部分空间因其历史影响力得以留存,部分空间因时间或战争因素消亡。作为村落历史记忆的非物质载体强化了村落意识形态的表现力和村落空间的可识别性。然而非物质要素并非都可通过空间物化形式得以留存,也并非所有遗存空间都能追溯其故事渊源,譬如口耳相传的故事传说、地方语言等,这一类非物质要素需要辅以资料查询,史料考证、田园访谈、生活观察搜集获得,作为村落空间重构中的素材来源。

4传统村落叙事空间的蒙太奇重构

在空间重构中,对村落旧有的空间秩序和功能组织进行梳理并建立新的功能分区和空间联系,以物质空间结构解释村落的历史人文、激发村落生长活力,组织产生物质空间和非物质空间感受成为传统村落空间蒙太奇的任务。

4.1新旧消长下的叙事空间变异

时代背景下新旧空间此消彼长产生的空间形态变异,既保留和继承部分原有的空间特征,又有新的变化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利益刺激新的空间生产。利益和区位优势刺激新的村落空间趋向交通区位好的区域集中,沿路住宅的潜在商业价值增值;村落外部形态以带状紧凑发展为主并形成新的功能空间——产业空间、商业空间、休闲空间;新的居住秩序、空间模式、结构形制与现实功能取代传统模式注入历史片段以至传统风貌面临消解。

2、产业调整下的空间商品化。旅游发展引起形态剧变,对空间分布、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肌理产生影响;外部新片区沿经济轴线条状蔓延,并呈现空间商品化趋势以实现价值增值;内部居住功能演变,呈现形态异质化、空废化、空心化;连续的街巷空间界面面临冲击,显现出形态突变。

3、社会关系变动催生新型居住生活方式。传统建筑形式,就地取材的本土特色和传统建造方式、生活情景、村落街巷、建筑院落形态走向衰败,取而代之的是便捷的现代营造方式。

以自然环境塑造空间基本形态,以社会文化观念强化空间内涵,以经济因素推动村落空间形态,以政治政策引导形态演变,以规划作为空间形态的主要控制力量,是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基本特征。

4.2基于多样化、地域性价值目标的主题重构

村落发展处于动态变化中,传统村落的环境形态及建筑形制普遍地表现出对聚落社会发展要求的不适应性,村落空间形态步入传统型和现代型此消彼涨的更新过程并陷入两种极端:一方面传统空间陷入僵化保护的困顿,另一方面成为无用的空壳而被全盘废弃。以新旧叙事空间要素协调共生疏通村落可持续发展症结的空间重构,包含三个层面的叙事主题:

1、传承村落传统空间肌理,复制村落空间文脉基因中应当保留或者继承的部分并维持其生命力;

2、原有空间体系纳入新的空间要素并进行整合。梳理传统与现代功能相对独立或盲目混乱的状态,对传统与现代空间组织要素进行调整,建立最佳的组织结构,在和谐空间体系中创造相对最大的整体效益;

3、以空间重构驱动村落系统更新代谢,探求村落发展动力机制与文化的有机更新之道。

4.3叙事空间重要度划分

以分期列表表示叙事空间要素在各个时期出现的频率,计算其比重作为确定可视域群重要度层级的量化指标,叙事要素最密集的区域承载着村落最重要的物质和文化功能。结合定性分析,本末抽离,划分核心叙事空间、重要叙事空间、一般叙事空间,作为后期空间重构中确定保留、调整、利用、改造措施的依据:

核心叙事空间:村落空间叙事的精髓,是引领整体叙事空间结构的灵魂空间,历经历史沉淀考验,在时光变迁中始终发挥其叙事功能,是重构中应当严格保留与维护的叙事空间;

重要叙事空间:解释并构成村落在物质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空间结构特征,是体现村落空间意象的主体空间,是重构中需要重点保留和适当调整的叙事空间;

一般叙事空间:具有一定的可识别性和影响力的空间,与核心叙事空间、重要叙事空间构成村落完整叙事空间结构,是可以适当改造和利用的叙事空间。

4.4空间重构逻辑类型

植入型空间重构: 空间植入型重构适用于出现空间割裂的地带。如沿自然河湖水系的线性肌理或街巷空间中破碎的边界以及历史文脉断裂带,以空间织补缝合缺失的界面,新旧交织下再造历史文化空间,对空间形态有针对性的优化,修复内在的组织逻辑并连贯成整体,还原空间的完整性,引导历史情节的连续性;行为植入型重构诱导生产、生活、风俗等叙事行为的发生并引入公共空间,营造功能复合、活动丰富、充满活力的“核”空间,维持空间动态性,保留并传承生活景观。

置换型空间重构:功能置换型重构在不不改变历史格局、空间秩序、尺度和建筑真实性的前提下,重新解读其意义,改善其功能,调整其内部结构,以新的形势适应当代需要。譬如,以传统民居为核心的生活空间为参照,形成本地居民与外地游客的生活空间置换;传统

单一居住功能向居住、行政、文化、民俗接待、管理转化的功能复合模式;原有的建筑群、街巷实体不做改变,进行空间商品化调整,融入生产、开发的内涵以带动内部空间复兴,但应避免文物建筑商品化、粗俗化的做法;空间置换型重构保持空间意义不变,重新组织空间秩序,注入新的空间元素替换老化失真的空间要素以维持空间的可持续性。譬如,拆除原有空地或老化建筑形成小型街头绿地和公共交流空间。

调整型空间重构: 保持叙事空间原有意义不变,街巷肌理尺度不做结构性变动,建筑形态不做大突破。以原有的空间秩序为基础,保留其历史气息,延续其生活氛围,对空间构成与建筑形态进行规划控制和保护性改造。譬如,保留已有的良性公共活动空间但对其景观环境进行优化整饬;保留原有街巷格局肌理,进行适当的保护性调整,街巷与路面尺度的适当拓宽以适应新的交通需求等;标志性历史建筑的复原修缮等。

合成型空间重构: 截取传统秩序意义片段的设计手法,强调历史的属性和精髓,渗透还原过程的差异性,承认形式的延续自律,也接纳现实的丰富多样,实现新老空间的相融共生。这一过程包括村落文脉的再生式挖掘,空间的类型化整理和提取,传统空间功能性质的现代化设计与运用。譬如,提取建筑原有的结构、材质等,抽象为信息符号并结合在新的建筑功能设计中还原实现新老建筑元素共生。

4.5物质叙事空间重构

从整体空间构架到星罗棋布的细节,当足够多的片段细节整合为有机的系统时,即形成传统村落的整体时空意象。

“架”的重构: 整体空间形态重构有赖于政策性安置引导核心保护空间与新生空间的有序组织,其核心思路在于新老区的相互交织而有机隔离,探讨外围发展、包围型、多核模式、双空间体系等新型空间结构的可实施性。传统空间保持紧凑内聚发展的肌理与空间的“原生性”、“真实性”,强调功能布局优化和保护性调整,保留传统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习惯,非核心叙事空间考虑适当的商业化与功能置换课促进村落空间更新的持久性,避免陷入封闭衰败的境地。新区空间强调空间文化的展示型、生产“舞台化”及商品化过程,以新的功能空间适应时代需求。承认产业结构调整转向一三产结合发展的趋势,尊重新背景下空间形态变异的必然性并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新生产的空间与传统空间的隔离,引导其在优势区位有序生长并实施规制管理和开发引导,,并借由空间商品化和游客的参与创造价值,以适当的方式为保护文化遗产提供经济补偿.

“轴”的重构: 延续传统的空间体系,采用“传承”线索与“功利”线索双线交织并行的空间组织体系。村落传统街巷或沿河湖水系、自然地形形成的线型叙事空间作为传承历史文化的主导“传承”线索,强调村落空间结构的人文品质和历史价值保育功能,将多元历史情境元素置于延续时空中以特定逻辑秩序组织场景,以系列“核”沿空间线索组织进行时间叙事或沿空间线索组织复原标志性历史场景,描述村落发展历程,以传承历史文脉为主导。“功利”线索强调新街巷设计融入原有的历史肌理中,注重展示性、参与性,依照场地叙事发展、游客注意力和关心程序对历史场景进行合乎逻辑的排列组合,构成首尾呼应、前后连贯的完整历史叙事情节,控制空间组织的节奏性,通过系列线索的时空体验以无声语言叙述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生活,追溯历史,感受当前。沿传承线索与功利线索的空间组织存在交织重叠,历史符号由模糊转入清晰,强化历史元素张力,注重空间的历史过渡性。

“核”的重构: 数量众多、形式各异的“核”空间常以标志性界面或标志物等空间要素出现,交通节点空间、祭祀空间、门户空间、公共活动空间,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已无法满足居民生产生活和新型社会关系下公共交往的需要。具有明确功能意义主题的“核”空间,应当在整体构架下进行经营:

1、功能置换下的空间再利用。对核空间的空间肌理、空间序列合力整治恢复更新原有功能,由历史传承转向多功能复合,功能多元化;

2、开辟新的公共空间。对现有空间就地改造、修复再生,引导叙事行为活动的参与,诱发日常活动的发生,完善其空间的再利用和空间意义再现,焕发新的活力。如利用祠堂和历史民居建筑作为村民活动中心、民俗文化展示空间或旅游服务设施等;

3、公共空间景观再造。优化空间环境景观,行为活动诱发、小品及休憩设施的植入等。5传统村落叙事空间的文化耦合

空间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的研究通常表现出一种肢解状态,然而历史文化表现形式特有的空间性、时间性、参与性特征必须依托存在介质才能呈现,而空间是存在的最重要形式。历史文化是空间的根本依据和条件,空间则是历史文化得以延续发展的基础,两者相互交融、复杂交织。村落空间与历史文化的融合度决定村落叙事空间的认知性,两者紧密结合才能保持村落发展的代谢平衡。实现重构空间与历史文化的耦合具体思路如下:

1、文化空间再现。抢救保护具有体现意义、价值的场所、场景、景观及其赖以生存的

原生态文化环境,建立文化传承的完整链条或谱系。

2、引导空间的文化性叙事行为。文化氛围体现在具有精神意义的文化场所及生活活动方式中,文化空间的活态性必然与当地生活空间以及特定的物质承载交融,以行为主体的行为叙事作为文化空间的重要表达方式,发挥民间百姓的参与性与主体作用,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民间基础。

3、文化空间再生产。关键意旨是精心设计和组织具有核心象征的文化空间,由场所与意义符号、价值载体共同构成,在特定空间内展现一定文化内容的场域。为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提供文化空间,实现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业化运作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考虑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生产的产、销、展空间,在生产中保持其核心技艺和核心价值。

缺乏历史氛围熏陶的历史交响乐难免单薄并缺乏力度,重构空间的文化耦合才能保持遗产的持久活力,使其价值在新的时代得到提升。

6结语

时代转型下传统村落空间体系进入新的空间重构阶段,探寻新时期传统村落空间重构的理论显得越发迫切。以文脉延续传承聚落精神,借空间秩序重组连接新旧历史,介入传统村落空间秩序的重构来调整传统村落空间的成长路径以协调村落传承与发展的关系成为规师面对的重要课题,面临的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龙迪勇. 历史叙事的空间基础[J]. 思想战线, 2009, 35(5): 64-73

2.刘传林, 陈栋, 王培. 古村落空间格局在村庄规划中的延续[J]. 小城镇建设, 2010, (07): 97-103

3.何依, 李锦生. 城市空间的时间性研究[J]. 城市规划, 2012, (11): 9-13

4.徐煜辉, 魏宁. 基因重组:基于文化资源整合的城市设计方法——以云南元江县滨江片区为例[J]. 华中建筑, 2013, (05): 100-105

5.朱政. 曼彻斯特城市叙事空间研究_石国栋[D]. 中南大学:中南大学出版社, 2010.

6.朱政. 苏州旧城区城市叙事空间研究[D]. 中南大学: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9.

7.冯淑华. 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空间演化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作者简介:肖薇,研究生在读,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朱霞,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洪艳《以传统空间重塑乡村文化自信》阅读练习及答案

以传统空间重塑乡村文化自信 洪艳 ①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乡村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传统村落已不能满足新时 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那些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并引以为豪的古村老宅,常常被视为贫穷落后的象征,很多农村居民对传统地域文化失去自信。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就需要以传统空间重构村落,以重塑乡村文化自信。 ②传统村落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已物化成传统空间及其传统建筑元素,是人与人、人与地域环境之间长期良性互动的结果。前者如费孝通提出的乡土社会或熟人社会,还有众多学者提出的宗族礼制、宗教信仰、风水观念、防御意识、传统美学和诗画境界等;后者如地理环 境、结构演变、形态特征、布局方式等。 ③传统村落空间受自然环境、村落选址、山水格局、路网骨架、经济状况、历史文化等长期 影响而形成,反映着时代和地域的多维特性,即除了在文化性、乡土性之外,还具有对空间 嬗变起着关键作用的经济性、表征性等动态特性。 ④随着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不少传统村落正逐渐走向衰落,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政府设立了专项保护资金,社会工商资本也有进驻,但目前能做的多为物质空间外观上的保护,未能对传统空间及其元素的文化精髓进行深入挖掘和活态传承, ⑤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先富起来的村民相继搬离老宅,或沿公路建房,或成片建设兵营式 新农村。这些建筑,体块方整或瘦高,与传统建筑朝水平方向舒展的风格相去甚远;形式, 色彩则往往过于单一,缺乏整体感和协调性,更无地域建筑的风格和意境,受乡村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的影响,加上宅基地面积的限制,村民在建筑物外部随意搭建的现象也一定程度 地存在,而且,建筑之间过于封闭和独立,缺少相互关联性;公共空间边界不定,缺少围合 感和场所精神,无法形成内聚的交往空间;围墙过于严实、界面过于单调,阻断了邻里之间的交流,也阻碍了建筑与田园之间的渗透。 ⑥这些快速形成的时代产物,不符合传统文化的审美取向和精神需求,缺少传统空间的内涵和凝聚力,被一些学者称为“没有灵魂的空壳”。 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生态宜居,乡风文明,需要重视乡村空间建设,需要在传统村落和现当代村庄中进行传统空间的新策略重构。 ⑧要根据传统村落三个层次空间的不同特性,修复残破空间、利用废弃空间、整合存量空间,并分别进行空间属性(结构、形态、尺度等)和空间要素(道路、边界、节点、标志、区域

传统村落空间重构

传统村落叙事空间的蒙太奇重构 肖薇朱霞 摘要: 内外环境的剧变以及多元利益主体价值取向分化共生的作用使得传统村落空间演化模式面临更替,从强调遗产的稳态转向承认空间变异的必然性,通过人为干预传统村落空间演化求解传统村落空间多维属性的矛盾成为规划师面临的新课题。本文试图重新审视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体系,以空间叙事学为理论基础,以蒙太奇为主要方法探究传统村落叙事空间重构的必要性及策略,通过“解译提炼—蒙太奇重构—文化耦合”介入传统村落空间秩序组织,解读其历史文化空间网络,整合梳理日益混乱和失去特质的村落空间秩序。以经典结合现代的时空演绎协调村落传承与发展的关系,调整传统村落空间的成长路径实现村落遗产稳态与空间变异性的动态平衡,在空间重构中寻求传统村落空间复兴的生路。 关键词: 传统村落空间叙事蒙太奇重构 1传统村落叙事空间的重构背景 1.1传统村落空间的叙事性 特定时间留存的空间性存在是历史叙事的动机,也是历史事件、集体记忆、文化认同的时空容器,这使得空间本身成为一种叙事主体。村落是空间的聚合体,各空间子系统相互作用形成一个自组织系统。空间的物质客观性和精神主观性成为理解复杂丰富的人类生活,解读地方历史印记和文化个性的媒介,使传统村落文脉可以借由物质形态被阅读和理解。良性的村落空间应当能够增强文化延续、持续种族生存、增加时空关联性、激发个体成长,实现村落空间对村落地域文化与历史传统的表达。 1.2传统村落叙事空间的演变 近年来,传统村落所处的内外环境发生巨变,引起村落空间演化模式的显著更替。以人口产业发展与观念转变为主导的内生动力以及城市化、体制改革、旅游驱动、政府调控为主导的外部驱动共同推动传统村落发展轨迹的演变。伴随其中的是村落功能演变并促使传统村落空间的现代性转型。基于多元利益主体价值取向的分化共生刺激乡村聚落空间由过去的“同质同构”转变为“异质异构”,村落格局、要素、结构的组织关系呈现加速变动,提出

浅谈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

浅谈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

————————————————————————————————作者:————————————————————————————————日期:

浅谈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旅游管理 浅谈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的传统村落旅游呈现出持续升温的趋势,针对于这一现象,旅游学、地理学以及建筑学等各科学科都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但是关于村落旅游与村落形态变化方面的研究依然还很少,因此,展开关于传统村落的研究很有必要,在本文中,主要针对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并且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赵敏 作者简介:赵敏1980 年12 月生女民族汉籍贯:河南遂平人,本科学历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旅游企业管理、旅游开发。 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升温,近年来,旅游的热点已经逐渐倾向于很多保存相对完好的传统村落,并且游客量也在逐年的上升。随着这些传统村落逐渐成为旅游热点,相关方面的专家也开始展开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对于传统村落来说,尤其是被旅游学、地理学、建筑学等各科学科作为研究的重点,并且也在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发现,逐渐的揭开传统村落的神秘面貌以及传统形态的变化,虽然传统村落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取得了很多相关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实际的学科研究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索的领域。本文主要以实际的村落来作为研究的例子,并且阐述相关的观点。 一、研究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当很多游客都聚集到传统村落来时,从物质形态上,也让传统的旅游村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变化不一,有一些传统村落因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与乡土文化-6000字

第一章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与乡土文化 第一节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传统村落 村落,通常指的是由大型聚落或者不止一个聚落聚合而成的一个整体,现今的人们则把村落看作是人类聚集而居、比邻生活的区域,包括行政村和自然村两种。村落在人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还保留自己的传统,形成特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传统村落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历程中所出现的新观念。在 2012年,以住建部为首的国家四大部门,文化部、文物部等共同印发的通知给出对传统村落的概念定义:“古村落是指我国早期形成的,保留了较多的民俗文化,传承了当地人文气息,拥有景观、生态、哲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 2012年9月,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习惯称谓“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 可以说我国农耕文明的产物之一就是传统村落,他们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不可复制的特性。目前我国所评选出的传统村落遍布在全国各地,不同地域环境下所孕育出的传统村落都有着不同的特点,选址布局、整体风貌、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这些方面都有着鲜明的特点,体现出地域的多样性,是我国灿烂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传统村落公共空间 传统村落在历史记忆下变迁及发展,它是自然农耕经济社会的经济形态和自然环境达到整体协调而出现的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态宜居形式。因此,村落公共空间是一个空间主体,具有空间形态、规模和边界特征;同时,它是一个场所,是传统村落中的公共场所包含着各类活动的开展;另外,它也是村民公共活动与生活交往的物质载体。村落公共空间可以是开敞的,半开敞的,也可以是闭合的。因此,乡村公共空间的概念可以从物质空间与社会生活两个层面来认识,乡村公共空间不仅仅是乡村聚落中容纳公共活动的实体要素所建构的空间与场所,也是在这些场所中产生的一些制度化的组织和活动形式。从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物质空间来说,具体就是包括乡村聚落内部的入口空间(如村口、水口等)、聚落交

2020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课件基础保分常练(二)

基础保分常练(二)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国学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文字学等,________的国学著作,凝聚了很多古人的思想,难免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成分。国学著作的________决定了国学阅读必须注重________,择善而读。国学经典博大精深,唯有细嚼慢咽,拒绝________,才能真正领悟,融会贯通。 A.卷帙浩繁鱼龙混杂甄别生搬硬套 B.车载斗量参差不齐区别生搬硬套 C.卷帙浩繁参差不齐甄别囫囵吞枣 D.车载斗量鱼龙混杂区别囫囵吞枣 解析:选C卷帙浩繁:形容书籍或篇章多而纷繁。车载斗量:形容数量很多,多用来表示不足为奇。语境强调的是国学著作之多,故用“卷帙浩繁”更合适。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参差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语境强调的是国学著作的质量有高有低,故用“参差不齐”更合适。甄别:审查辨别(优劣、真伪);考核鉴定(能力、品质)。区别:把两个以上的对象加以比较,认识它们不同的地方;分别。语境强调的是“择善而读”,故用“甄别”更合适。生搬硬套: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搬用别人的方法、经验等。囫囵吞枣:把枣儿整个儿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根据前面的“细嚼慢咽”可知,此处应选用“囫囵吞枣”。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即使通货膨胀率还相当低,但它对道德的腐蚀作用同样不可忽视。社会学家曾创造过一个名词,称作社会贴现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人们将变得不顾将来、只顾眼前,失信毁约都变得无所谓。 ①只有眼前才是值得计较的 ②贴现率上升意味着未来的盈亏没有意义 ③它和经济贴现率有相似的含义 ④未来就越不值得重视 ⑤未来的一元钱在今天的价值越低 ⑥经济贴现率越高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保护与延续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保护与延续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当前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时候,村落中空间形态的保护和延续往被忽视。本文以江苏省张家港恬庄整治规划为例,从功能布局、街巷空间、滨水空间、建筑整治模式等方面探讨了对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保护和延续。 一、背景 恬庄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集市型古村,位于无锡、江阴、常熟三市交汇处,处于张家港南大门——凤凰镇的东北角,地理位置优越。204国道、苏虞张、沿江高速、锡张高速等多条公路通过,交通条件十分便利。现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古村落,正在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村。目前,恬庄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榜眼府”、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杨氏孝坊”等古建筑已经修复完成,恬庄中街完成了立面整治改造,恬庄保护整治工作初见成效(见图1),但地块内还存在部分建筑破损、环境脏乱、传统空间形态受到破坏等诸多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村传统特色,使村落空间形态得以保护和延续,村庄整治工作亟待加强和深化。 二、现状分析

(一)功能布局 恬庄地块内以传统民居用地为主,恬庄北街两侧分布一些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其中有省文物单位榜眼府、市文物单位杨氏孝坊、控制保护单位陈宅。商业主要集中在恬庄中街和204国道沿线,包括酒店、超市、棋牌室、医院等。地块西南靠近恬庄中街有一处工业厂房用地。绿化用地以庭院绿化、宅前宅后自留田为主,零散分布,没有形成完整的生态景观系统(见图2)。对恬庄起防御作用的历史河道玉带河,目前散落地分布在地块内,河道两岸驳岸风格特征不显著,滨水空间没有较好地利用,不成体系(见图3、图4)。 (二)街巷空间 恬庄中街为主要车行道路,现状道路人车混行,交通组织无序。古街主要有恬庄北街、大弄堂和小弄堂,街巷肌理大多保存了原有的空间尺度。恬庄北街是一条以花岗岩大石板铺设的特色老街,石板下有排水设施,街两旁建筑大多保留清代、民国时期的原有风貌,主要有榜眼府、杨氏孝坊和陈宅(见图5、图6)。大弄堂位于恬庄北街中段西侧,旧时是恬庄东、南街人们到横街道院进香、入塾读书或经浜梢岸往张市、塘桥的主要通路;解放后,弄堂中段上空有通弄跨越,是杨、孙姻亲内眷往还的通道。小弄堂位于恬庄北街南段,是通往横街、浜梢岸的通道,弄南为杨氏家族宅第,弄北为陈氏家族宅第,弄西口外为陈氏家祠。内部其余的步行道以生活性为主,道路通达街坊内部,路面大部分为水泥地 面(见图7)。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艺术特色及保护利用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艺术特色及保护利用 村落作为聚落初始原型中的重要形式,研究它对城市发展有深远意义。本文从路径、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等方面阐述江西省吉安市陂古村的空间形态及艺术特色,分析保护陂古村的不利因素,并针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了相应对策与措施。 标签: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艺术特色;保护 从原始时代的树巢土穴到村镇再到城市,没有聚落的概念不能完全解释人类的建筑活动。村落在中国传统社会聚落体系中所处的层次较为基础,是聚落初始原型的一种。研究它对当今村镇、城市发展,以及人类对环境建设的要求有重要意义。中国是个传统农业大国,村落数量众多,但是随着城镇膨胀,大量古村落遭到破坏。如何对现存古村落进行合理保护利用显得愈发重要。 1 陂古村空间形态、艺术特色 陂古村地处江西省庐吉泰交汇点,有“庐陵文化第一村”的美称,村内建筑保存基本完好。我们对古村落的保护研究从本源入手,探寻其生长的记忆,使村落的发展脉络连续而清晰。 1.1 村落空间形态 美国学者凯文.林奇在对城市空间形态的认知意象分析中认为,城市空间环境是可识别和可意象的[1],并概括出城市意象的五要素即:路径(Path)、边界(Edge)、区域(District)、节点(Node)、标志(Landmark)等。这五种元素构成了人对空间认知的基本框架,整个村落的布局是该理论在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1.1.1 边界——传统外立面。从陂村来看,实际上是以传统建筑的立面来提示空间特色。陂村建筑虽历经千年岁月的沧桑,但仍保留众多精美绝伦的门楣石刻,青砖马头墙线雕琢细致,外墙窗框和门框清一色的用当地一种叫红石的材料勾边,“古色”与“红色”相得益彰,与巷道围合形成一种具有丰富、深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的空间环境,体现古村落的特色,加深人们对其认知。 1.1.2 区域——村落。身临古村落,便有回到旧时领略故人风采的意境。不仅是看一眼,而且是深入其中之后,获得一种心理和生理感受。 1.1.3 节点——宗祠、书院、教堂。自宋代开始,陂村先人便重视宗祠的建造。自古奉行尊师重教,修建有养源、明新、敬德、振翰等书院、学舍,教育后人;被称作小洋屋的教堂则是民国初年的建筑,曾是重要的革命活动地,其外观体现了中西合璧的思想以及古代建筑向现代建筑形式的过渡,正立面和山墙面分别是中式和欧式风格。

古建中国整理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古建中国整理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乡村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传统村落已不能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那些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并引以为豪的古村老宅,常常被视为贫穷落后的象征,很多农村居民对传统地域文化失去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需要以传统空间重构村落,以重塑乡村文化自信。 传统村落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已物化成传统空间及其传统建筑元素,是人与人、人与地域环境之间长期良性互动的结果。前者如费孝通提出的乡土社会或熟人社会,还有众多学者提出的宗族礼制、宗教信仰、风水观念、防御意识、传统美学和诗画境界等;后者如地理环境、结构演变、形态特征、布局方式等。

传统村落空间受自然环境、村落选址、山水格局、路网骨架、经济状况、历史文化等长期影响而形成,反映着时代和地域的多维特性,即除了在文化性、乡土性之外,还具有对空间嬗变起着关键作用的经济性、表征性等动态特性。 一个客观事实是,随着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不少传统村落正逐渐走向衰落。虽然政府设立了专项保护资金,社会工商资本也有进驻,但目前能做的多为物质空间外观上的保护,未能对传统空间及其元素的文化精髓进行深入挖掘和活态传承。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先富起来的村民相继搬离老宅,或沿公路建房,或成片建设兵营式新农村。这些建筑,体块方整或瘦高,与传统建筑朝水平方向舒展的风格相去甚远;形式、色彩则往往过于单一,缺乏整体感和协调性,更无地域建筑的风格和意境。受乡村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的影响,加上宅基地面积的限制,村民在建筑物外部随意搭建的现象也一定程度地存在。而且,建筑之间过于封闭和独立,缺少相互关联性;公共空间边界不定,缺少围合感和场所精神,无法形成内聚的交往空间;围墙过于严实、界面过于单调,阻断了邻里之间的交流,也阻碍了建筑与田园之间的渗透。 这些快速形成的时代产物,不符合传统文化的审美取向和精神需求,缺少传统空间的内涵和凝聚力,被一些学者称为“没有灵魂的空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皖南地区村落空间形态研究

皖南地区村落空间形态研究 【摘要】由传统民居集聚而成的皖南地区传统村落,融合于山水之间,或背山临水,或依山跨水,或枕山面水。村落一般都是座落在缓坡上,随着地形、道路方向逐步延伸。研究皖南地区村落空间形态,有利于村落的保护更新建设。 【关键词】村落布局空间层次构成要素 1 村落布局 皖南地区传统村落总的来说呈现出对外封闭的形态,其布局主要有三种形式: (1)线型布局。这种布局通过沿巷道的建筑群完成,或者通过各建筑群的轴线关系延伸。线型布局总有一条主要干线,序列感强,民居一般均可得到良好的朝向与景面,如歙县渔梁。线型布局当主干线过长时,交通、生活稍有不便。 (2)散点型布局。在地形复杂的山地地段环境中,民居各处于适宜地带,呈散点状。散点型布局可使建筑隐于山林,有利于保持自然风貌,很适合于小自然村的形式,如婺源晓起。但此种方式有时显得凌乱,各户联系不够紧密。 (3)集聚型布局。它适于规模不等的各种村镇。这种布局方式占地少、紧凑,而且因为建筑集中,封闭性较强,如黯县屏山。集聚型布局如果处理不好,内部形态易紊乱,卫生条件差。 2 村落空间层次 村落空间层次关系围绕皖南民居形成特点,将宗族聚落关系以空间递进的方式联系起来。例如宏村村落空间关系就是一个例子。宏村位于黯县是皖南地区规模较大的一个聚居村落,村落整体布局井然有条。早在明永乐年间就将村中天然泉水挖掘成为半月形池塘,并从西河中引水入村,明万历年间又将村南百亩良田挖掘成南湖,形成完整的水系。 在宏村村落空间规划方面以纵向发展的形式层层叠加,视传统道德观念为规划要点,以宗祠为聚落中心。因此空间环境的构成需要迎合居住者的活动方式与意向,满足人们的各种社会性活动,同时利用依水而居的特点,使村落发达的水系为其横向连通线,渐深渐主。使民居围绕宗祠形成一个空间中心点,体现出整体环境在一个有序的层次空间中体现传统聚居文化的独特空间魅力。 居住组团平行于水系展开布局,有利于建筑空间层次的形成。皖南建筑空间层次是民居形式美的重要表现元素。民居的房屋与视线的焦点形成交错的视觉关

宗族组织和村落空间形态

宗族组织和村落空间形态 王浩锋叶珉 关键词:宗族组织,村落形态,空间构成 1.引言 宗法制度下的社会组织结构一直被认为是影响我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和“规划”的重要因素。这主要表现在在村落的发展过程中,宗族经常出面调动集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修建村落的公共基础设施如水系、道路、桥梁等,同时大举兴建祠堂等公共建筑并通过其体现宗法制度的意识形态。这种情况在徽州地区的传统村落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商业的兴盛为那里大量祠堂的出现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随着宗族房份的形成,大小房支都拥有各自的礼制和生活中心-祠堂。村落中祠堂前面多有供宗族成员聚会的小型广场,周围的建筑布局和街道组织也比较工整,形成了比较有特点的空间节点(图1)。住宅以祠堂为中心布局的特点使得许多研究者认为,村落的发展受宗族裂解的推动和传统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宗族的社会等级结构转化为村落的空间结构。村落以房支祠堂为中心组织各自的空间领域,最后形成以宗祠为中心、以支祠为次核心的多层次空间等级结构,如图2所示(董卫, 1986;余英, 2002;张十庆, 1986)。 然而在我们对徽州村落的研究中发现,上述的看法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社会学方面的研究成果首先对此提出了质疑。房份的形成和共有财产以及祠堂的建设并非同步,更多的情况是一个房支祠堂的修建通常较晚(高寿仙, 1995)。荷兰汉学家Zurndorfer(宋汉理)的研究表明,由于非常明显的贫富两极分化,十六世纪时徽州宗族的内部很可能已经产生了基于经济占有权而非长幼辈分的等级秩序(1989)。况且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宗族成员的多次迁入迁出以及地产兼并,即使依据房份划分的空间领域相信也早就变得面目全非。这种质疑在我们进一步对徽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空间分析中得到了印证。 2.研究方法-空间句法介绍(Space Syntax) 空间句法是伦敦大学建筑学院希列尔教授及其同事的研究成果(Hillier, 1989 & 1996; Hillier & Hanson, 1984)。借助计算机的分析,该方法把对建筑和城市空间组织的描述转述为空间系统中各个空间组成部分所构成的相对关系,从而试图揭示表面形式背后的深层空间结构特征。在其方法背后是一套关于空间形态的理论,该理论假定城市和聚落的空间组织都受到某种“形态法则”(Morphological laws)的影响,人类社会通过这些形态法则在实体环境中再现其种种社会关系的同时,其行为也会受到空间形态的影响。而空间句法的主要目的是展示空间形态法则如何在各种空间形式中产生不同的空间界面来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表述。 空间句法对空间的描述有两个基本概念:一维的线性(Linearity)和两维的凸起程度(Convexity)。一维的线性描述一个空间和其相邻空间可能形成的轴线延伸程度;两维的凸起程度指的是空间的宽度大小和尺度。一个连续空间系统可以解析成许多个由实体环境边界所限定的“凸状”空间(图3-a)。这些“凸状”空间相互所形成的线性连接构成轴线,它指的是一组“凸状”空间不受视线

谈中国传统村落形态及其发展现状

谈中国传统村落形态及其发展现状 [摘要] 村落是聚落的一种基本类型,是长期生活、聚居、繁衍在一个边界清楚的固定区域的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所组成的空间单元。文章介绍了中国传统村落的特征、形态及影响因素、探讨了在城市化和全球化过程给村落造成的负面影响,以期对村落未来的发展规划提供借鉴。 [关键词] 传统村落;传统聚落;形态;影响因素 就聚落的形态而言,中国传统聚落可以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两种类型。村落是聚落的一种基本类型,是长期生活、聚居、繁衍在一个边界清楚的固定区域的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所组成的空间单元。中国传统的村落聚村而居,充分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中国传统村落聚落的特征 乡村聚落形态一般指的是村落中大规模的、静态的,永久的物质实体,例如建筑物,街道,设施,山丘,河流,甚至树木,这些物质实体包含了许多内容,包括用他们的方式,他们的质量以及他们的所有权。一个良好的聚落是一个开放的聚落、可及的、多样的,有适应能力的聚落。 1.1活力 一个聚落形态对于生命的机能,生态的要求和人类能力的支持程度,对于一个有益健康的有良好生态功能的,有利生物生存的环境,由三个重要的特征构成: ⑴延续性 村落的生存条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物质的供应与弃置;居住的密度与资源的相对比例;聚居位置;建筑物的布局对口照和空气流通的影响;以及对空间,土壤和作物恰当的保存方式,使其能维持所需的供应。耕地,暖房,保护林,灌溉系统,水井,室内通风,排水道.垃圾场等是提供人类生存条件的空间设施中的一部分。 ⑵安全 好的聚居地是一个没有各种危险,毒害和疾病或者是能够控制的地方,要达到这种安全目标,要注意空气和水的污染问题:食物的污染问题:对有毒物质的管理;对疾病和传染的控制;对意外事故的预防;对暴力的防范;防洪,防水,防震。

浅谈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

浅谈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的传统村落旅游呈现出持续升温的趋势,针对于这一现象,旅游学、地理学以及建筑学等各科学科都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但是关于村落旅游与村落形态变化方面的研究依然还很少,因此,展开关于传统村落的研究很有必要,在本文中,主要针对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并且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升温,近年来,旅游的热点已经逐渐倾向于很多保存相对完好的传统村落,并且游客量也在逐年的上升。随着这些传统村落逐渐成为旅游热点,相关方面的专家也开始展开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对于传统村落来说,尤其是被旅游学、地理学、建筑学等各科学科作为研究的重点,并且也在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发现,逐渐的揭开传统村落的神秘面貌以及传统形态的变化,虽然传统村落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取得了很多相关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实际的学科研究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索的领域。本文主要以实际的村落来作为研究的例子,并且阐述相关的

观点。 一、研究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的目的和 意义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当很多游客都聚集到传统村落来时,从物质形态上,也让传统的旅游村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变化不一,有一些传统村落因为吸引游客而变得面目全非;而有一些传统村落却保存完好,风采依旧;而有一些传统村落在保存自身文化的同时,也紧跟时代潮流,可谓是焕然一新,因此,这些发生了诸多变化的现象,都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传统村落在旅游业的影响下,形态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在发生变化之后又具有怎样的特征,或者是导致这些变化发生的原因是什么,都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但是,在进行研究时,一定要选择类型不同,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去作为研究对象,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全面、综合性的研究,使得到的研究结论能够真正的适用于其他传统村落的实践。 (一)研究的现实意义 1.为旅游开发提供有益的指导 通常情况下,在进行旅游开发时,游客往往是被传统村落的物资形态所吸引,比如传统村落的标志物、

黎族传统村落形态与住居形式研究

黎族传统村落形态与住居形式研究 作者:秦健陈小慈张纵 原载《广东园林》 2012年01期 摘要:黎族传统村落是由潜在的宗族血缘关系连接而成的一个整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区域性文 化样式。本文根据史料记载中向人们展示黎族传统村落及其住居的现象与魅力,并深入地解读和总结了黎族传 统村落形态的空间构成及其住居建筑形式的精华和价值,以期为研究这一古老而珍贵民族村落文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南;黎族;传统村落形态;传统住居形式 黎族是海南岛的原住民族,自远古时代起就有黎族人民在海南岛上生息繁衍。受到独特的地理自然条件、经 济形态与人群结构的影响,再加上外来移民文化的冲击,这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村落形态和建筑文化。本文对 黎族聚居区独特的传统村落形态空间及其住居形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以期为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遗产提 供有价值的参考。 1 黎族传统村落的空间环境特征 村落是黎族人民精神和物质家园的载体,是民俗文化空间和实体的体现。黎族传统村落因地制宜,以其简洁 的造型、自由多变的布局,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成为人居环境的一个典范。 1.1 村落的布局形态 1.1.1 平面形态布局 家族是组成宗族的基本单位,而这些家庭并非孤立地存在于宗族之中,相反,它们之间会因千丝万缕的亲缘关系而形成完善的组织和结构。一个组织完善的村落空间可以反映出不同层次的宗教结构关系而给人一种井然有 序的感觉。 传统黎族人民均聚族而居,宗族、血缘关系便成为维系的纽带,这在村落的形态上也有了与之相对应的表现。比较典型的就是同一合亩[ 合亩的构成单位是家庭,它由若干个小家庭以血缘关系组成的,一个合亩约相当一个 父系小氏族。]的成员都居住在一起,且亩头的房子与其他成员的房子有通道相连;有时是若干个合亩的建筑群 组成一个村落。[1]正如图1所示的重合老村同一氏族的居住形式,从表面看来似乎松散的村落,而实际上却形 散神不散的整体。 1.1.2 垂直空间形态构成 黎族的传统村落与侗、傣族村落不同。侗、傣族主要注重鼓楼或尖塔的高度和艺术造型统帅村寨的空间形态,而黎族村落更加侧重水平方向的稳定感以及与大地紧密和谐的关系。黎族村落所诉求的种种物化的意象,乃是 对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实践:村落上的建筑由于地形起伏而层层重叠,空间上空灵通透、参差错落、虚实相间,从平旷的田野上远远望去,葱郁的树林掩映着斑斑屋宇,生活气息甚浓(图2)。 1.2 村落空间构成要素 在由山林、溪河等围合的领域内,黎族传统村落除住宅外,还有寨门、防御工事、仓群、牛栏、猪舍、寮房、中心广场、土地庙、稻田、菜园、坟地等诸多的空间构成要素。 1.2.1 边界空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