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四部经典试题

中医四部经典试题

中医四部经典试题
中医四部经典试题

中医四大经典题目及答案

《黄帝内经》试题单选题

1、《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皆属于肝”的病证为( C )

A.诸热瞀瘛

B.诸痛痒疮

C.诸风掉眩

D.诸禁鼓傈,如丧神守

2、《素问·至真要大论》对“诸寒之而热者”宜采用的治法为( D )

A.取之热

B.取之寒C取之阳 D.取之阴

3、《素问·脉要精微论》“转摇不能”是哪一府精气将夺( D )

A.胸中之府

B.血之府

C.髓之府

D.肾之府

4、《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皆属于肺”的病证为( D )

A.诸热瞀瘛

B.诸痛痒疮

C.诸躁狂越

D.诸气膹郁

5、《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B )

A.气缓

B.气上

C.气消

D.气乱

6、《素问?百病始生》:三部之气,所伤异类,喜怒不节则(A )

A. 伤藏

B.伤上

C.伤下

D.伤脉

7、《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中“伤寒”一词的含义是( C )

A.外感风寒

B.包括寒邪在内的六淫之邪

C.外感热病的总称

D.外受寒邪

8、据《素问·痿论》所述,筋痿发生的脏腑在( B )

A.心

B.肝

C.脾

D.肺

9、下列治法除哪项外均属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势利导的治则( A )

A.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B.其下者,引而竭之

C.因其重而减之

D.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0、《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喜则(A )

A.气缓

B.气下

C.气消

D.气乱

11、《素问·脉要精微论》提出诊病的最佳时间是( C )

A.夜半

B.日中

C.平旦

D.黄昏

12、某未婚女青年,形体瘦弱,头昏目眩,心悸,面色萎黄,唇舌甲色淡白五华,月经闭止数月,脉象细弱。对此闭经病,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正确的治疗当用下列何种方法( B )

A.通因通用

B.塞因塞用

C.寒因寒用

D.热因热用

13、《灵枢?脉度》:五藏常内阅于七窍也,心和则( B )

A.鼻能知香臭

B.舌能知五味

C.目能辨五色

D.口能知五谷

14、《素问·平人气象论》提出“虚里”可测候( D )

A营气 B.卫气 C.元气 D.宗气

15、据《素问·至真要大论》论述,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反治法( A )

A.寒的症状者用四逆汤

B.寒的症状者用白虎、承气辈

C.腹胀用四君子汤

D.火旺用知柏地黄丸

16、《素问?举痛论》所记载的“卒然痛死不知人”是因寒邪客于( C )

A.经脉

B.心包络

C.五脏

D.六腑

17、《素问·平人气象论》认为“乳之下,其动应衣”是( B )

A.中气外泄B宗气外泄 C.阳气外泄 D.营气外泄

18、《素问·五常政大论》“能毒者”的“能”是指(C )

A.能力

B.能够

C.耐受

D.开始

19、《素问·汤液醪醴论》指出“病为本,工为标”,其中“工”是指( D )

A.病人

B.疾病

C.医生

D.医生的治疗措施

20、《灵枢?脉度》:五藏常内阅于七窍也,肾和则( B )

A.鼻能知香臭

B.耳能闻五音

C.目能辨五色

D.口能知五谷

21、《素问?五脏生成》:诸髓者,皆属于(C )

A.节

B.心

C.脑

D.目

22、根据《素问?痹论》所论述痹证的发病,春季感受风寒湿邪将发生( A )

A.筋痹

B.脉痹

C.骨痹

D.肌痹

23、《素问·汤液醪醴论》中“标本”是指( D )

A.正气和邪气

B.病人和医生

C.先病和后病

D.病人的神机和医生的治疗措施

24、据《灵枢·本神》篇所述,脾气虚的症状是( B )

A.恐

B.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C.腹胀经溲不利

D.笑不休

25、根据《素问?痹论》所述“皮痹不已”,复感受风寒湿气则发生何痹( D )

A.肝痹

B.心痹

C.脾痹

D.肺痹

26、据《素问·标本病传论》,下列情况当“治其标”的是( D )

A.先病而后逆者

B.先逆而后病者

C.先寒而后生病者

D.先病而后生中满者

27、《素问·宣明五气》:五劳所伤:久卧伤(D )

A.血

B.肉

C.骨

D.气

28、《素问?痹论》认为,何邪偏胜其痹易已( B )

A.寒邪胜

B.风邪胜

C.湿邪胜

D.热邪胜

29、《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对“坚者”宜采用的治法为( D )

A.除之

B.散之

C.攻之

D.削之

30、《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反映了( C )

A.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

B.阴阳的制约关系

C.阴阳的转化关系

D.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

31、《素问·至真要大论》“逸者(B )”

A.补之

B.行之

C.攻之

D.决之

32、《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毒治病”应(A )

A.十去其六

B.十去其七

C.十去其八

D.十去其九

3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的“浊阴”是指( D )

A.粪便和尿液

B.水道中的阴液

C.化生的精血津液

D.浓厚的营养物质

3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飧泄”的含义是( D )

A.腹泻如水

B.肠鸣泄泻

C.下利不爽

D.下利完谷不化

35、《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肾是( D )

A.先天之本

B.后天之本

C.罢极之本

D.封藏之本

36、根据《素问·举痛论》原文,引起“呕血及飧泄”的原因是( B )

A.寒

B.怒

C.思

D.热

37、《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对“急者”的病证宜采用的治法为( C )

A.行之

B.平之

C.缓之

D.散之

38、《素问·灵兰秘典论》说: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其中“神明”的意思是( B )

A.阴阳不测之谓神

B.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C.脏腑的功能活动

D.清静机灵,谓之神明

39、《素问?举痛论》论述的“后泄腹痛”,是因寒邪客于( A )

A.小肠

B.大肠

C.脾

D.胃

40、《素问?举痛论》认为疼痛的病机主要是寒邪稽留于( A )

A.经脉

B.肌肉

C.脏腑

D.关节

4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其中“壮火”、“少火”的本

义是( A )

A.药食气味纯阳与温和之别

B.人体阳气亢盛与平和之别

C.病理之火与生理之火的区别

D.邪火与正气之别

42、据《灵枢·营卫生会》篇,卫气在人体的循行规律是什么( B )

A.昼行于阴、夜行于阳

B.昼行于阳、夜行于阴

C.昼夜循行二十五度

D.昼行于上部、夜行于下部

43、《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其中“变化”是指( D ) A水谷变化为精气 B.糟粕变化成形

C.大肠为小肠中的水谷而变化

D.食化而变粪

44、《素问·宣明五气》:五劳所伤:久视伤(A )

A.血

B.肉

C.骨

D.气

45、《素问·脉要精微论》“头倾视深”是哪一府精气将夺( D )

A.胸中之府

B.血之府

C.髓之府

D.精明之府

《伤寒论》试题

1、气喘,咳痰清稀,宜服用哪方(D )

A.麻黄汤

B.桂枝加杏子厚朴汤

C.桂枝汤

D.小青龙汤

2、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适用于(C )

A.气血损伤惊悸证

B.心阳虚烦证

C.心阳虚惊狂证D.邪气弥漫烦惊谵语证

3、下列哪方可以治疗少阴热化证(B )

A.桃花汤

B.猪苓汤

C.麻黄细辛附子汤

D.吴茱萸汤

4、下列除哪项外,均属吴茱萸汤的主治证(D )

A.胃中虚寒,食谷欲吐

B.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

C.少阴吐利,手足逆冷

D.胃虚停饮,心下痞硬

5、炙甘草汤证的病机是(D )

A.发汗太过,损伤心阳

B.心气不足,气血虚少

C.心阳不足,肾水上逆

D.心阳不振,心阴不足

6、五苓散证之“消渴”的病机是(A )

A.水停下焦,气不化津,津不上承

B.外邪入里化热,伤津耗液

C.发汗太过,耗伤津液,胃中干。

D.水热互结,热伤阴津

7、“虚烦”的含义是(C )

A.正气虚致心烦

B.心烦由阴血虚所致

C.心烦由无形邪热所致

D.虚热扰心致烦

8、阳明病的基本病机是(A )

A.胃肠燥热亢盛,里热实证

B.里热炽盛与肠中糟粕相结

C.邪热结滞于胃

D.里热炽盛,津亏液耗

9、麻子仁丸证的脉症表现哪项是错误的(A )

A.腹满痛。

B.大便硬。

C.不更衣十日无所苦。

D.趺阳脉浮而涩。

10、原文:“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其中“协热而利”意指(D )

A.太阳与阳明合病而下利B.太阳与少阳合病而下利

C.热结旁流之下利D.里寒夹表热下利

11、“麻沸汤”是指(B )

A.麻醉用的汤剂

B. 煮沸的水

C. 麻黄煮沸去上沫

D. 即麻黄汤

12、白头翁汤证的病机是(C )

A.少阴邪热,内迫阳明,损伤肠络

B. 厥阴寒热错杂,壅滞肠道,损伤肠络

C. 肝经湿热下注,损伤肠络

D. 表寒里热,内陷迫肠,水液下趋

13、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的病机是(A )

A.枢机不利,水饮内停。

B.风寒袭表,枢机不利。

C.邪陷少阳,弥漫表里。

D. 枢机不利,阳明燥实。

14、“淋家,不可发汗”是因为( C )

A.阴虚内热,虚火偏亢。

B.肾虚阴亏,膀胱湿热。

C.邪热炽盛,湿热内蕴。

D.肝肾不足,心肾不交。

15、《伤寒论》中的风温是指(A )

A.春月受风,其气已温的病证。

B.太阳温病误用辛温发汗的变证。

C.里热炽盛,津液受伤证。

D.阴伤火炽,热动肝风证。

16、四逆散与四逆汤二方同治四肢厥逆,但前者所治厥逆的病机是(A )

A.阳气内郁

B.血虚寒凝

C.阴盛阳衰

D.四肢失养

17、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的主证是(C )

A.无汗而喘

B.发热而喘

C.汗出而喘D恶寒而喘

18、患者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恼,治疗应首选(A )

A.栀子豉汤

B.白虎加人参汤

C.猪苓汤

D.酸枣仁汤

19、患者年方19,时胸闷气短,心悸欲按,宜用何方治疗(C )

A.炙甘草汤

B.四逆散

C.桂枝甘草汤

D.小柴胡汤

20、黄连阿胶汤证的“心中烦,不得卧”的机理是(B )

A.肾阴不足,热扰胸膈

B.肾水亏于下,心火亢于上

C.肾阴不足,气血双亏,复被邪扰

D.阴虚内热,阴损及阳,阴阳俱虚

21、白虎加人参汤证出现恶风寒的表现是(D )

A.发热与恶寒并见

B.不发热而但恶寒

C.恶寒一日自罢,即自汗出而发热

D.时时恶风,或背微恶寒

22、下列哪方不能治疗下痢( A )

A.吴茱萸汤B.白头翁汤C.黄芩汤D桃花汤

23、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于小柴胡汤的主治证(B )

A.心烦喜呕

B.泄利下重

C.胸胁苦满

D.往来寒热

24、小建中汤证中,心中悸而烦的机理是(D )

A.心之阴阳两虚,血气不足。

B.中焦阳虚,水饮上逆。

C.脾胃虚弱,水停心下。

D.心脾不足,气血双亏,复被邪扰。

25、黄芩汤证下利的机理是(C )

A.脾胃虚弱,中气下陷

B.湿热郁遏,损伤肠络

C.胆热下注,枢机不利

D.脾肾阳虚,统摄无权

26、“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的病机是(B )

A.心阳被伤,肾中水寒之气上逆

B.正气较旺,外伸抗邪

C.肝寒胃逆,浊阴上犯

D.脾虚水停,水气上逆

27、患者素有喘疾,近日受寒后,微发热恶寒,咳嗽气喘,微汗,舌淡苔白,脉浮缓弱考虑给予(A )

A.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B.小青龙汤

C.桂枝麻黄各半汤

D.桂枝汤

28、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适用于(D )

A.气血损伤惊悸证

B.心阳虚烦证C.心阳虚惊狂证

D.邪气弥漫烦惊谵语证

29、“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的病机是(A )

A.脾虚失运,统摄无权,水气上泛。

B.肾阳虚弱,不能主水,水气上泛。

C.胃虚水停,水气上泛。

D.膀胱气化失职,水气内停,致水气上泛。

30、小承气汤证的脉象是( D ) A.脉沉实 B.脉沉迟有力 C.脉浮滑

D.脉滑而疾

31、猪苓汤证的主要病机是(B )

A.水蓄膀胱,气化不利

B.少阴热化,阴虚水热互结

C.阴虚火旺,心肾不交

D. 胃阳不足,水停中焦

32、白通汤证的病机是(C )

A.心肾阴虚,阳不外达

B.肾阳虚衰,阴寒内盛

C.肾阳衰微,阴盛格阳

D.寒邪直中少阴,阳郁不达

33、太阴病“脏有寒”的意思是(C )

A.寒邪直中脏腑

B.脾阳不足,寒湿内盛

C.脾肾阳虚,寒湿内盛

D.寒邪损伤脾胃

34、哪项不是蓄血证的病机是(A )

A.血蓄膀胱,气化不利

B.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

C.阳明病,其人喜忘

D.太阳随经,瘀热在里

35、蓄水证与蓄血证比较,错误的是(D )

A.两者都是太阳病变证

B.前者有小便不利,后者小便自利

C.前者为病在气分,后者为病在血分

D.前者治疗先表后里,后者治疗先里后表

36、阳明急下证与少阴急下证的共同病机是( B )

A.正虚邪实,阴虚热盛B.燥热亢盛,阴津欲竭。C.燥热内结,气机不通D.燥热内结,宿食内停.

37、阳明少阳合病,见胸胁鞕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 A )

A.小柴胡汤B.小承气汤C.大柴胡汤D.调胃承气汤

38、“谷道”是指(D )

A.食道B.胃C.大小肠D.肛门

39、下列关于附子汤证与白虎加人参汤证鉴别的论述哪一项最确切(B )

A.恶寒的轻重B.心烦口燥渴与否C.身痛骨节痛与否D.发热与否

40、阳明病提纲“胃家实”的涵义解释比较确切的是(A )

A.胃肠燥热亢盛B.胃家燥热亢盛

C.胃肠邪气盛实D.肠中燥结成实

41、下列哪一种是对《伤寒论》中广义伤寒概念的正确论述( B )

A.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疾病B.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C.感受寒邪,感而即发的疾病D.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疾病

42、病人主诉“气喘”,可辨为小青龙汤证的依据是(C )

A.发热,恶寒,汗出,头痛B.汗出而喘,无大热,脉数

C.发热,无汗,恶寒,头痛,咳嗽,呕逆D.发热,恶寒,小便不利

43、下列有关小柴胡汤的加减运用,错误的是(A )

A.胸中烦不呕去人参、半夏,加栀子、豆豉B.口渴去半夏,加重人参,再加瓜蒌根C.腹中痛去黄芩,加芍药D.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

44、根据原文,下列证候除哪项外,均可在大陷胸汤证中出现(C )

A.从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B.日晡所小有潮热C.脉浮滑D.不大便五六日

45、以下证候除哪项外,均为真武汤证的主证(C )

A.心下悸,头眩B.身瞤动,振振欲擗地C.骨节痛D.腹痛,下利

B.

《金匮要略》试题

单选题

1、治疗黄疸最基本的原则(B )

A.疏肝B.化湿C.活血D.补虚

2、橘皮竹茹汤所治哕逆,其病机为(B )

A、胃寒气逆

B、胃热气逆

C、脾胃虚寒

D、寒饮呕吐

3、历节疼痛不可屈伸,治宜先用(A )

A.乌头汤

B.大乌头煎

C.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D.桂枝芍药知母汤

4、下列各组原文,均出自本篇,哪一项可以诊断为杂病消渴(C )

A.渴欲饮水,水入则吐B.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C.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D.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

5、黄土汤的反佐药是(D )

A.干地黄 B.阿胶 C.甘草 D.黄芩

6、寒热错杂呕吐应选( C ) A.小半夏汤 B.茯苓泽泻汤 C.半夏泻心汤

D.半夏干姜散

7、痰饮病的治疗大法是“温药和之”,最主要的代表方是(D )

A.小半夏汤

B.泽泻汤

C.小青龙汤

D.苓桂术甘汤

8、白虎加人参汤证中的舌燥病机是(C )

A.下焦阳虚,不能气化水液B.水热互结,热盛伤阴C.肺胃热盛,津气两伤D.湿阻中焦,津不上承

9、《金匮要略》中,“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其病机是(D )A.心气不足 B.心阳不足 C.心阴不足 D.心火亢盛

10、“干呕,吐逆,吐涎沫”,用何方治疗(D )

A.小半夏汤

B.小半夏加茯苓汤

C.吴茱萸汤

D.半夏干姜散

11、刘某某,男,22岁,10天间开始恶寒发热,咳引胸痛,在院外作感冒治,寒热减轻,而咳嗽胸痛加重,住入我院附属一医院,X 线透视:右侧胸腔大量积水,心脏左移。胸水化验色黄微混,细胞总数2900,白细胞1230,单核细胞64%,多核细胞36%,李凡氏试验阳性。诊断为“渗出性胸膜炎,右胸积液”患者形体壮实,咳嗽气短,右胸胁痛,口干不饮,大便干结,苔薄白,脉弦滑,治宜攻下逐水。(摘自《金匮要略浅注》)此病属于痰饮病之(B )A.痰饮 B.悬饮 C.支饮 D.溢饮

12、茵陈五苓散可用于黄疸中哪种证型(B )

A.热重于湿B.湿重于热C.湿热俱盛D.寒湿并重

13、柏叶汤证病机是(A )

A.中气虚寒,血不归经

B.血热妄行

C.湿热蕴结,灼伤血络

D.肝脾不和,统藏失司

14、“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此病见何脉为难治(D )

A.脉浮而涩

B.脉微而数

C.脉迟而滑

D.脉紧而涩

15、万某男性,此人好饮酒,数斤不醉,适至六月湿暑当令,又饮酒过量,遂致黄疸重症,壮热不退,面目遍身色如老橘,口渴思饮,大小便不利,六脉沉实而数,舌苔黄燥。本案宜

以何方为主(A )

A.栀子大黄汤B.大黄硝石汤C.茵陈蒿汤D.茵陈五苓散

16、关某,男,39岁,因发热,转移性右下腹痛36小时急诊入院,高热39℃,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白细胞14900,分叶核91%,脉弦数,苔黄厚,属湿热郁结,用大黄牡丹汤加银花、公英、川楝子、苡米等连服四剂,腹痛基本消失,体温36.8℃,再服上方去大黄加白芍两剂痊愈出院。(摘自《新医学》1:42,1975)。本病属何病何证型(C )

A.热淋

B.肠痈脓己成 A

C.肠痈脓未成

D.热秘型便秘

17、赤小豆当归散是由哪几味药组成(A )

A.赤小豆、当归

B.赤小豆、当归、甘草

C.赤小豆、当归、生姜

D.赤小豆、当归、大枣

18、黄芪桂枝五物汤中没有的药物是( C )

A、芍药

B、生姜

C、甘草

D、大枣

19、谷疸的主要症状是( A )

A.“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B.“心中懊憹,或热痛”C.“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小便自利”D.“腹满,舌痿黄,躁不得睡”

20、薯蓣丸的功效为( D )

A.祛邪

B.扶正

C.祛邪为主兼扶正

D.扶正为主兼祛邪

21、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治宜(D )

A.大黄牡丹汤

B.赤小豆当归散

C.大黄甘草汤

D.薏苡附子败酱散

22、李某,男,20岁。病人每餐用完后即吐半月余,胃脘热痛,大便干结,口臭,舌质红,苔黄少津,脉实有力。拟用何方(C )

A.小承气汤

B.大承气汤

C.大黄甘草汤

D.调胃承气汤

23、某男,48岁,食道癌放疗后,口干、咽痛、动则气逆,乏力,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B )

A.射干麻黄汤

B.麦门冬汤

C.甘草干姜汤

D.越婢加半夏汤

24、桂枝茯苓丸的功效是(A )

A.消瘀化癥

B.温经散寒C养血安胎 D.固崩止漏

25、刘某,男,73岁。患冠心病、心肌梗塞,住某军医院。脉症:心痛彻背,背痛彻心,面色发绀,汗出肢冷,舌质紫黯,脉象沉细。(《金匮要略浅注》)本案属何种病证(C )A.栝蒌薤白白酒汤证 B.栝蒌薤白半夏汤证 C.乌头赤石脂丸证

D.枳实薤白桂枝汤证

26、大黄附子汤的病机为(D )

A.阳明腑实

B.虚寒便秘

C.津枯便结

D.寒实内结

27、冲任脉虚,阴血失守的妇人下血证,宜用(B )

A.温经汤

B.胶艾汤

C.当归芍药散

D.白术散

28、杨某,女,39岁。患者腹痛肠鸣已有月余,曾用西药治疗无效。病人主诉,1个月前因受凉而觉腹部阵痛,夜间较甚,继而发现干呕,有时吐涎沫,腹中雷鸣,脐周疼痛,绵绵不止。查其面色萎黄,腹部平软,肝脾不大,痛时喜按,大便正常,饮食略减,无吞酸呃逆,舌淡苔白,脉沉细而缓。本案可用何方治疗(B )

A.乌头桂枝汤

B.附子粳米汤

C.大柴胡汤

D.大半夏汤

29、宋某,男,52岁。长期从事海塘养殖作业,两膝关节疼痛不休,近因劳累过度,膝关节僵硬,其痛难忍,屈伸不利,步履艰难,患处皮色如常,触之不热,得暖痛减,舌苔白,脉弦紧。用何方治疗(B )

A.大乌头煎

B.乌头汤

C.防己黄芪汤

D.桂枝芍药知母汤

30、治疗热利下重当选用(B )

A.黄芩汤

B.白头翁汤

C.葛根芩连汤

D.桃花汤

31、妇人妊娠时,出现下列哪一组症状可诊断为胞阻(D )

A.呕吐不止

B.下血不止,经断未及三月,胎动在脐上

C.脐上急痛,小便不通

D.下血伴腹中痛

32、一产妇产时出血较多,又值冬春交接之时,产后腹痛绵绵,喜按喜温,面色不华,头昏目眩,纳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医投以当归生姜羊肉汤,十剂后,诸症悉减。遂嘱饮食调养。此病属产后何证(A )

A.产后血虚内寒腹痛

B.产后气血郁滞腹痛

C.产后瘀血腹痛

D.产后气血虚弱腹痛

33、胃虚寒饮之恶阻,治当选用(A )

A.干姜人参半夏丸

B.小半夏汤

C.半夏干姜散

D.桂枝汤

34、史某某,男,72岁。一月前,继感冒高热数日后,全身出现浮肿。经某医院尿常规检查:尿蛋白(+++)、白细胞(+)颗粒管型1-2%(高倍视野)诊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服西药治疗半月不效,来我院就诊,证见:头面四肢高度浮肿,眼睑肿热尤甚,形如卧蚕,发热汗出,恶风口渴,咳嗽气短,心烦溲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体温39℃。治疗该病下列何方最适合(B )

A.越婢加术汤

B.越婢汤

C.防已茯苓汤

D.桂枝加黄芪汤

35、周姓妇,年30余,产后已逾2月,忽心中烦热,气短,不能安枕,欲小便不得,腹胀满;杂治半月,益剧。幸饮食如常,脉之弦缓。一医欲与五苓散;余曰,当用肾气丸。主人正检前方中有五苓散,即疏肾气丸与之,一服知,二服愈。(摘自谭曰强,金匮要略浅述)此病例为何病证?(B )

A.肾阳虚之小便难

B.肾气不举之转胞

C. 产后体虚烦热

D.肾阳虚之喘证

36、旋覆花汤的药物组成中没有(B )

A、旋覆花

B、代赭石

C、葱

D、新绛

37、徐某,女,27岁,怀孕七个月,时感腹中拘急,绵绵作痛,胃纳不振,双下肢浮肿,按之凹陷不起,舌淡苔白润,脉弦滑,用当归芍药散改散为汤:当归9g,芍药24g,川芎6g,茯苓15g,泽泻15g,白术12g。5剂后,腹痛消失,双下肢浮肿渐退,继服3剂,诸症悉除。足月顺产一子。本例辨证应属( C )

A.妊娠胞阻腹痛

B.妊娠脾虚寒湿腹痛

C.妊娠肝脾失调腹痛

D.妊娠阳虚寒盛腹痛

38、妇人癥病,症状可见(A )

A.经断未及三月,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

B.妊娠下血,腹中痛

C.妊娠腹痛,跗肿

D.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

39、治疗产后血虚内寒腹痛,当选用(D )

A.小建中汤

B.胶艾汤

C.当归汤

D.当归生姜羊肉汤

40、枳实芍药散主治的腹痛,其病机为(B )

A.肝郁气滞

B.气滞血郁

C.瘀血内阻

D.肝脾不和

41、妇人杂病的三大病因是(C )

A.虚、冷、血瘀

B.虚、冷、积食

C.虚、冷、结气

D.痰、瘀、结气

42、半夏厚朴汤证的病机是(B )

A.气血郁滞

B.痰凝气滞

C.肝气郁结

D.阴虚火旺

43、温经汤证出现唇口干燥的机制是(D )

A.水饮内停,津不上承

B.下血日久,气阴两伤

C.肾气虚弱,气不化津

D.瘀血内阻,津不上濡.

44、冲任虚寒兼有瘀血的崩漏,治方为(A )

A.温经汤

B.胶艾汤

C.当归芍药散

D.小建中汤

45、妇人转胞不得溺,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宜(C )

A.五苓散

B.猪苓汤

C.肾气丸

D.栝蒌瞿麦丸

《温病学》试题单选题

1、辛凉轻剂是指(A )

A.桑菊饮

B.银翘散

C.白虎汤

D.桔梗汤

2、辛凉平剂是指( B )

A.桑菊饮

B.银翘散

C.桑杏汤

D.桔梗汤

3、辛凉重剂是指( D )

A.桑菊饮

B.银翘散

C.桑杏汤

D.白虎汤

4、三仁汤中的“三仁”是指(C )

A.杏仁、桃仁、苡仁

B.桃仁、苡仁、蔻仁

C.苡仁、蔻仁、杏仁

D.蔻仁、杏仁、桃仁

5、三仁汤中用“杏仁”主要是取其什么作用(C )

A.止咳平喘

B.化痰散湿

C.轻开上焦肺气

D.润肺止咳

6、湿温初起而见“胸闷不饥”的主要原因是(B )

A.胃肠有积滞

B.湿热阻滞中焦气机

C.中气实

D.胃强脾弱

7、牛黄承气汤的药物组成是(D )

A.牛黄加大承气汤

B.牛黄加小承气汤

C.安宫牛黄丸加大承气汤

D.安宫牛黄丸加生大黄

8、增液承气汤的药物组成是(D )

A.增液汤加大承气汤

B.增液汤加小承气汤

C.增液汤加调味承气汤

D.增液汤加大黄、芒硝

9、一、二、三、四、五加减正气散均有下列哪组药物(C )

A.藿香、广皮、厚朴、半夏

B.藿香、广皮、半夏、茯苓

C.藿香、广皮、厚朴、茯苓

D.半夏、广皮、厚朴、茯苓

10、温病后期邪热留伏阴分的发热表现是(A )

A.夜热早凉,热退无汗

B.日晡潮热,体热肢厥

C.身热不扬,汗出不解

D.往来寒热,热多寒少

11、三甲复脉汤、青蒿鳖甲汤、大定风珠、黄连阿胶汤四个方证的邪气程度比较顺序是( C ) A.三甲复脉汤>青蒿鳖甲汤>大定风珠>黄连阿胶汤 B.黄连阿胶汤>青蒿鳖甲汤>大定风珠>三甲复脉汤 C.黄连阿胶汤>青蒿鳖甲汤>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

D.黄连阿胶汤>大定风珠>青蒿鳖甲汤>三甲复脉汤

12、湿热证,胸痞发热,肌肉微疼,始终无汗者,腠理暑邪内闭。治宜选用(D )

A.六一散

B.碧玉散

C.益元散

D.鸡苏散

13、湿滞阳明,湿邪盛极,尚未蕴热,治宜辛开,选用下列哪组药物为宜(D )

A.藿香、香薷、羌活、薄荷

B.滑石、甘草、薄荷、葛根

C.枳壳、桔梗、豆豉、栀子

D.厚朴、草果、半夏、干菖蒲

14、湿热证,按法治之,诸证皆退,惟目暝则惊悸梦惕,为(C )

A.湿邪蒙绕三焦B.阴津受伤、余邪留滞经络C.余邪内留、胆气不舒D.中气亏损、升降悖逆

15、湿热证,曾开泄下夺,恶候皆平,独神思不清,倦语不思食,溺数,唇齿干,为(C )A.湿邪蒙绕三焦B.阴津受伤、余邪留滞经络

C.胃气不舒、肺气不布、元气大亏D.中气亏损、升降悖逆

16、《温热论》中“战汗”的机理是(A )

A.热邪逗留气分,正气奋起鼓邪外出

B.气分热炽,迫津外泄

C.湿热郁蒸

D.阳气受伤,卫虚不固

17、最易流连气分的病邪是(B )

A.暑热病邪

B.湿热病邪

C.燥热病邪

D.温热病邪

18、叶天士认为:温病斑出热不解,若其人素体肾水亏,治宜(D )

A.甘寒

B.苦寒

C.苦寒之中加入咸寒

D.甘寒之中加入咸寒

19、叶天士所述“泻南补北”一法是指(B )

A.温补肾阳,祛寒救逆

B.滋肾救阴,清心泻火

C.通腑泄热,急下存阴

D.甘寒滋润,清养肺胃

20、《温热论》中所云:“斑出热不解者”的病机是(A )

A.胃津亡

B.肺津伤

C.肾阴枯

D.热毒盛

21、《温热论》中所述“分消上下”是指( D ):

A.清上泄下

B.宣肺攻下

C.凉膈通腑

D.以上均不是

22、叶天士所说“逆传心包”是指(C ):

A.邪由卫分内陷营分

B.邪由上焦传入下焦

C.邪由肺卫内陷心包

D.邪由气分内传心包

23、叶天士提出,若斑出热不解者,治宜(C )

A.苦寒清热泄火

B.辛寒清气泄热

C.甘寒清热生津

D.咸寒凉血养阴

24、《温热论》中的“浊邪害清”之浊邪是指(B )

A.痰饮

B.湿热

C.湿浊

D.瘀血

25、认为膜原“外通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之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里”的医家是(B )A.叶天士B.薛生白C.张景岳D.余师愚

26、指出“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的医著是(C )

A.《温疫论》B.《温热论》C.《湿热病篇》D.《温病条辨》27、薛生白治疗“邪入厥阴,主客浑受”证,所用方为(A )。

A.仿吴又可三甲散B.仿吴又可达原饮C.仿吴又可桃仁承气汤D.仿张仲景小柴胡汤

28、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咽燥,神疲,脉虚,为(B )

A.中焦足太阴(脾)病变

B.下焦足少阴(肾)病变

C.下焦足厥阴(肝)病变

D.上焦手厥阴(心包)病变

29、“三焦”的概念首见于(D )

A.《温病条辨》

B.《外感温热篇》

C.《临证指南医案》

D.《黄帝内经》

30、潮热便秘,苔黄黑而燥,脉沉有力,为(A )

A.手阳明病变

B.足太阴病变

C.手太阴病变

D.手厥阴病变

31、神倦肢厥,手指蠕动,舌干绛而萎,脉虚弱,为(B )

A.肾精耗损

B.虚风内动

C.热盛动风

D.邪陷心包

32、温病战汗后,若出现气脱,叶氏认为临床表现是(C ):

A.汗出肤冷,倦卧不语,脉虚和缓

B.肤冷汗出,躁扰不卧,脉弦而数

C.肤冷汗出,躁扰不卧,脉象急数

D.肤冷汗出,躁扰不卧,脉虚而缓

33、《温热论》中所论“通阳”法是指(D )

A.温补肾阳

B.温补脾阳

C.通阳补气

D.化气利湿,通利小便

34、吴鞠通认为银翘散证出现项肿咽痛者,可加用(D )

A.射干、马勃

B.射干、栀子

C.生地、玄参

D.马勃、玄参

35、银翘散证出现衄者,其加减法为(B )

A.去芥穗,加白茅根、侧柏碳、栀子碳、粉丹皮

B.去芥穗、豆豉,加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

C.去芥穗、桔梗,加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

D.去荆芥,加白茅根、侧柏炭、粉丹皮36、鸡苏散治疗“腠理暑邪内闭”,其中滑石除取其清利湿热的作用外,还有一个主要作用是(C )

A.配合甘草,甘寒生津止渴

B.滑利大肠,痛便泄热

C.滑利毛窍,配合薄荷透泄表邪

D.取其性寒,泄热开窍

37、下列哪种情形一般有出汗的表现(A )

A.阳湿伤表B.阴湿伤表C.风寒表实D.腠理暑邪内闭

38、“湿热证,壮热口渴,自汗,身重,胸痞,脉洪大而长者,此太阴之湿与阳明之热相合”,治宜(B )

A.白虎汤

B.白虎加苍术汤

C.白虎加桂枝汤

D.白虎加人参汤

39、“湿热证,舌根白,舌尖红,湿渐化热,余湿犹滞”,治宜(D )

A.辛开

B.开泄

C.辛泄

D.辛泄佐清热

40、“湿热证,舌遍体白,口渴,湿滞阳明”,治宜(A )

A.辛开B.开泄C.辛泄D.辛泄佐清热

41、叶天士认为:温邪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湿则加入(B )

A.芦根、牛蒡

B.芦根、滑石

C.芦根、薄荷

D.薄荷、牛蒡

42、叶天士认为:温邪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D )

A.芦根、牛蒡

B.芦根、滑石

C.芦根、薄荷

D.薄荷、牛蒡

43、《温热论》所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中“水主之气”是指(B )

A.肾气

B.津液

C.肾精

D.水气

44、叶天士所谓“两阳相劫”中的两阳是指( A )

A.风邪与热邪

B.风邪与暑邪

C.阳明与少阳

D.太阳与阳明

45、叶天士认为用苦泄法治疗湿热痰浊内结于胃,胃脘痞闷的舌象应是(C )

A.白而不燥

B.灰白不燥

C.或黄或浊

D.黄白相兼

中医内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二)

中医内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第四节喘证 【A1型题】 一、选择题 1.“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一语出自1卜 A.《金匾要略》 B.《景岳全书》 C.《丹溪心法 D.《类证治裁》 E.《医门法律》 2.“喘由外感者治肺,喘由内伤者治肾”一语出自 A.《金匾要略》 B.《景岳全书》 C.《丹溪心法》 D.《类证治裁》 E.《医门法律》 3.喘证的主要临床特征是 A.呼吸急促,喉间水鸡声 B.气短息促,胸胁胀痛,咳喘,转侧疼痛加剧 C.咳吐浊唾陷涎沫,咳声不扬,气急喘 D.咳嗽气急,咳吐脓痰,其味腥臭,壮热汗出 E.呼吸急促,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 4.下列哪项不属于喘证直接的病因 A.外邪侵袭 B.饮食不当 C.情志所伤 D.疫病邪毒 E.劳倦内伤 5.下列哪项不是虚喘的特征 A.呼吸短促难续,吸人为快 B.气怯声低 C.脉微弱或浮大中空 D.咳吐脓痰 E.病情时轻时重

6.下列哪项不是实喘的特征 A.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 B.气粗声高 C.咳吐脓痰 D.脉滑数有力 E.起病急,病程短 7.下列哪项不符合痰热奎肺的指征 A.喘咳气涌 B.痰白浊厚 C.胸中烦闷 D.身热有汗 E.渴喜冷饮 8.下列哪项不属肺气郁痹的特征 A.每因情志刺激而诱发 B.呼吸深长 C.气憋 D.咽中如窒 E.精神抑郁 9.痰浊阻肺喘证的主证是 A.喘咳痰多而粘 B.咯痰爽利 C.自汗恶风 D.胸痛烦闷 E.脉濡苔白 10.治疗虚喘重在何脏 A.心肺 B.脾肺 C.肺肾 D.肝肾 E.心肾 11.风寒袭肺喘证的首选方是华 A.射干麻黄汤 B.麻黄汤 C麻杏石甘汤

中医四部经典试题

中医四大经典题目及答案 《黄帝内经》试题单选题 1、《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皆属于肝”的病证为( C ) A.诸热瞀瘛 B.诸痛痒疮 C.诸风掉眩 D.诸禁鼓傈,如丧神守 2、《素问·至真要大论》对“诸寒之而热者”宜采用的治法为( D ) A.取之热 B.取之寒C取之阳 D.取之阴 3、《素问·脉要精微论》“转摇不能”是哪一府精气将夺( D ) A.胸中之府 B.血之府 C.髓之府 D.肾之府 4、《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皆属于肺”的病证为( D ) A.诸热瞀瘛 B.诸痛痒疮 C.诸躁狂越 D.诸气膹郁 5、《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B ) A.气缓 B.气上 C.气消 D.气乱 6、《素问?百病始生》:三部之气,所伤异类,喜怒不节则(A ) A. 伤藏 B.伤上 C.伤下 D.伤脉 7、《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中“伤寒”一词的含义是( C ) A.外感风寒 B.包括寒邪在内的六淫之邪 C.外感热病的总称 D.外受寒邪 8、据《素问·痿论》所述,筋痿发生的脏腑在( B ) A.心 B.肝 C.脾 D.肺 9、下列治法除哪项外均属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势利导的治则( A ) A.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B.其下者,引而竭之 C.因其重而减之 D.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0、《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喜则(A ) A.气缓 B.气下 C.气消 D.气乱 11、《素问·脉要精微论》提出诊病的最佳时间是( C ) A.夜半 B.日中 C.平旦 D.黄昏 12、某未婚女青年,形体瘦弱,头昏目眩,心悸,面色萎黄,唇舌甲色淡白五华,月经闭止数月,脉象细弱。对此闭经病,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正确的治疗当用下列何种方法( B ) A.通因通用 B.塞因塞用 C.寒因寒用 D.热因热用 13、《灵枢?脉度》:五藏常内阅于七窍也,心和则( B ) A.鼻能知香臭 B.舌能知五味 C.目能辨五色 D.口能知五谷 14、《素问·平人气象论》提出“虚里”可测候( D ) A营气 B.卫气 C.元气 D.宗气 15、据《素问·至真要大论》论述,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反治法( A ) A.寒的症状者用四逆汤 B.寒的症状者用白虎、承气辈 C.腹胀用四君子汤 D.火旺用知柏地黄丸 16、《素问?举痛论》所记载的“卒然痛死不知人”是因寒邪客于( C ) A.经脉 B.心包络 C.五脏 D.六腑 17、《素问·平人气象论》认为“乳之下,其动应衣”是( B ) A.中气外泄B宗气外泄 C.阳气外泄 D.营气外泄 18、《素问·五常政大论》“能毒者”的“能”是指(C ) A.能力 B.能够 C.耐受 D.开始 19、《素问·汤液醪醴论》指出“病为本,工为标”,其中“工”是指( D ) A.病人 B.疾病 C.医生 D.医生的治疗措施

中医四大经典之《温病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温病学 模拟试卷(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7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7分) 1.在《内经》伏寒化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的新感温病,为后世把温病 分为新感与伏邪温病奠定了基础的医家是() A.朱肱B.汪石山C.郭壅D.吴又可 2.温毒与其它温病的主要区别是() A.发热B.局部红肿热痛C.口渴D.脉数3.下列哪项不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A.初起多热象不甚B.易困阻清阳C.易闭郁气机 D.易伤肺胃之阴 4.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部位在() A.卫分B.气分C.营分D.气营 5.舌苔薄黑而干,但无芒刺,其意义为() A.阳明腑实证B.胃阴大伤C.肾阴耗竭 D.阳明腑实兼阴亏 6.伏暑卫气同证,正确选方为() A.银翘散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 C.银翘散去牛蒡,加杏仁、滑石方D.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方。 7.下列有关湿温的病机,哪一项是错误的?()A.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B.气分湿热留恋,其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见湿轻热重证。C.湿困日久,阳气受损D.湿热化燥化火,可深逼血分 8.暑温,证见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吐血便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喉中痰声,舌绛,苔焦。其治疗处方是() A.神犀丹合安宫牛丸、紫雪丹B.清瘟败毒饮合安宫牛黄丸C.犀角地黄汤合至宝丹D.犀地清络饮合安宫牛黄丸 9.治疗春温初起,发于阳明气分而兼表证的方剂是() A.寒解汤B.银翘散加减C.清心凉膈散D.白虎汤 10.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肢体颤动,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其病机是() A.阳明腑实B.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 C.阳明腑实兼气液两虚D.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11.下列哪项不是春温病的治疗原则() A.清泄里热B.顾护阴液C.初病由外邪诱发者,当兼以解表D.滋补肺胃 12.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 A.喻嘉言B.吴鞠通C.刘河间D.俞根初 13.沈目南认为燥属() A.寒B.次寒C.热D.火 14.风温病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是() A.发于冬春季节B.初起有肺卫见证C.后期多致肺胃阴伤D.病程短 15.下列哪项不是雷氏宣透膜原法的适应症()A.身痛有汗B.寒甚热C.呕逆胀满D.苔黄白而腻16.暑温暑伤津气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A.身热息高B.口渴自汗C.肢倦神疲D.脉散大无力 17.湿温邪未化燥,不易见的表现是() A.昏蒙B.脘痞C.痉厥D.舌白 18.下列哪项不是春温气营(血)两燔证的治疗方剂()A.化斑汤B.甘露消毒丹C.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D.清瘟败毒饮 19.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 A.吴鞠通B.王孟英C.叶天士D.薛生白20.下列除哪项外,均与温病的地域性有关()A.地理环境B.人体体质C.生活习惯D.生产水 平 21.风热病邪初起先犯() A.肺卫B.卫气C.阳明D.肺 22.区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基本要点是() A.身热躁扰B.昏狂谵妄C.吐血衄血D.舌质红 绛 23.牙齿燥如枯骨,见于() A.肾阴枯竭B.肾火上炎C.胃阴枯竭D.肺胃阴 伤 24.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舌苔黄浊。最佳治法是() A.通腑泄热B.导滞通便C.燥湿清热D.清热泻 火 25.暑温的病名首先见于() A.《黄帝内经》B.《伤寒论》C.《伤暑全书》D.《温病条辨》 26.“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是哪位医家所说?() A.薛雪B.叶桂C.吴鞠通D.王孟英27.壮热,口渴,烦躁,头痛,肌肤发斑,吐血便血,舌绛苔黄,脉数,此为() A.气营两燔B.气血两燔C.卫气同病D.热入血分 28.叶天士指出:“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 —————”。() A.酸寒B.咸寒C.苦寒D.甘寒 29.陈平伯的代表著作是() A.《温热逢源》B.《外感温病篇》C.《疫疹一得》 D.《时病论》 30.温病与温疫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有传染性B.发病的缓急C.传变的快慢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 一、A1∕A2型选择题 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 肾阳虚水肿的主方是()。 A.生脉散 B.八味肾气丸 C.真武汤 D.左归丸 E.八仙长寿丹 【答案】C 【解析】真武汤功能温阳补肾,适用于肾阳虚之水肿。 2. 血淋与尿血的鉴别,最主要的是()。 A.尿频 B.尿热 C.尿淋沥不尽 D.尿痛 E.血色深浅 【答案】D 【解析】血淋与尿血都有小便出血,尿色红赤,甚至溺出纯血等症状。其鉴别的要点是有无尿痛,尿血多无疼痛之感,虽亦间有轻微的胀痛或热痛,但终不若血淋的小便滴沥而疼痛难忍,故一般以痛者为血淋,不痛者为尿血。 3. 胸痹总属本虚标实之证,其标实之证,除下列哪项外,均为常见()。 A.火邪 B.气滞 C.血瘀

D.阴寒 E.痰浊 【答案】A 【解析】寒凝、气滞、血瘀、痰浊致痹阻胸阳,阻滞心脉,引起胸痹之实证。 4. 治疗虚劳肝血虚证,应首选()。 A.二阴煎 B.调营饮 C.补肝汤 D.四物汤加味 E.二至丸 【答案】D 【解析】四物汤补血调血,加味后适用于肝血虚证。 5. 尿血的主要病机是()。 A.气血亏虚,失于温煦 B.湿热内蕴,灼伤血络 C.阴虚火旺,灼伤血络 D.肝火旺盛,络脉受损 E.热伤脉络,脾肾不固 【答案】B 【解析】尿血的病因病机主要有热、湿、瘀、虚,尤以前三者多见。 6. 朱丹溪治痿“泻南方,补北方”是指()。 A.补脾清肺 B.补肾清热 C.补肝清心 D.补肺清热 E.补肾利湿

【解析】朱丹溪在治法方面主张“泻南方则肺金清而东方不实……补北方则心火降而西方不虚”,提出了“泻南方,补北方”的治疗原则。 7. 治疗柔痉,应首选()。 A.白虎桂枝汤 B.羌活胜湿汤 C.栝蒌桂枝汤 D.柴枳半夏汤 E.射干麻黄汤 【答案】C 【解析】栝蒌桂枝汤为治疗柔痉的代表方剂。 8. 治疗咳血燥热伤肺证,应首选()。 A.泻白散 B.桑杏汤 C.清肺饮 D.桑菊饮 E.沙参清肺汤 【答案】B 【解析】桑杏汤能清宣肺热,肃肺止咳,适用于燥热伤肺的咳嗽痰黏带血,舌红少津等症。 9. 治疗虚劳心阳虚者,应首选()。 A.桂枝甘草汤 B.苓桂术甘汤 C.人参养荣丸 D.炙甘草汤 E.保元汤

中医四大经典之《伤寒论》复习试题及答案

伤寒论习题完整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伤寒杂病论》成书的年代是: A.春秋时代B.西汉末年C.战国时代D.晋代E.东汉末年 2.《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 A.王叔和 B.成无己 C.张机 D.林亿 E.华佗 3.首次全文注解《伤寒论》的是: A.孙思邈 B.王叔和 C.成无己 D.林亿 E.柯韵伯 4.《伤寒论》中并病是指: A.两经证候归并为一经 B.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的证候 C. 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 D.阳经与阴经的证候同时出现 E.一经病证为主但兼有其他证候 5.《伤寒论》中合病是指: A.两经证候归并为一经 B.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的证候 C.两经或三经的

证候同时出现D.阳经与阴经的证候相继出现 E.一经病证为主但兼有其他证候 6.下列哪一种是对《伤寒论》中广义伤寒概念的正确论述: A.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B.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C.感受寒邪,感而即发的疾病 E.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疾病D.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证候 7.太阳病传为少阴病的传变方式为: A.循经传 B.表里传 C.直中 D.并病 E.合病 8.外感初起太阳与少阴同时发病最恰当的表述为: A.直中 B.并病 C.表里传 D.两感 E.越经传 9.除重复与佚方外,《伤寒论》共载有方剂: A.113首 B.112首 C.111首D.397首E.245首 10.关于《伤寒论》一书主要内容的论述下面哪项是正确的: A.全面地阐述了寒邪所致疾病的证治 B.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外感热病及部分杂病的证治 C.全面地阐述了外感疾病和杂病的证治 D.全面论述了外感风寒,兼述外感温热,未论及杂病 E.全面地阐述了外感风寒,未论及外感温热和杂病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精编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 案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 2.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人体是一个整体,人和自然界相互统一 3.有机整体的“中心”是:五脏,有机整体的“主宰”是:心。 4.“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理论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5.构成世界的本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是:精气。 6.精气概念源自于:水地说。气的概念源自于:云气说。 7.精气首见于着作:《管子》 8.阴和阳代表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 9.《内经》所说的阴阳属性的征兆是:水与火 10.昼夜分阴阳,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是:下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客观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 A.手厥阴经 B.足少阳经 C.足厥阴经 D.手少阴经 2.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3.按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以下哪一条是错误的?

A.木为水之子 B.水为火之所不胜 C.火为土之母 D.金为木之所胜 4.《素问?五脏别论》称为“满而不能实”者是指

5.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肺主通调水道 D.肺主治节 6.脾统血的含义是 A.脾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 B.脾有调节经脉中血流量的作用 C.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 D.脾有贮藏血液的作用 7.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主要是 A.心阳 B.肺气 C.脾气 D.肾阳 8.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脉B.筋C.髓D.骨 9.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燥邪 10.下列属于“用寒远寒”治法的是 A.阴盛慎用寒药 B.阳虚慎用寒药 C.冬季慎用寒药 D.假寒慎用寒药 11.能产生天癸的物质是 A.水谷精微 B.肾精 C.冲任气血 D.命门之火 12.五行中土的特性是 A.生发、柔和 B.阳热、上炎 C.长养、化育 D.清静、收杀 13.膀胱贮存和排泄小便,主要依赖于 A.肝的疏泄作用 B.肺的宣发肃降作用 C.膀胱的气化作用 D.肾的气化作用 14.气的上升运动太过,称为A.气滞B.气逆C.气不降D.气脱

中医内科出科试题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要点 一、简释题 1、内风 2、心悸 3、噎隔 4、积聚 5、六极 二、单选题 1、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主要区别是()。 A.前者偏干风寒,后者偏干凤热 B.前者肺卫症状突出,后者全身症状重 C.前看呈散发性多后者呈流行性 D.前者病情较轻,后者病情较重 E.前者四季可发,后者冬春多见 2、王×,男性,25岁。发热周余不退,咳吐大量脓血痰,腥臭异常,胸中烦满而痛。喘甚不能平卧,面赤,烦渴喜饮,查: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辨证应属于肺痈()。 A.初期 B.成痈期 C.溃脓期 D.恢复期 E.迁延期 3、自汗、盗汗总的病理是()。 A.卫外不固,腠理疏松 B.汗液外泄B.阴液亏虚,虚火内炽,逼汗外泄 C.阳虚气弱,摄纳无权,汗液外泄 D.肝火湿热,邪热蒸逼,迫汗外泄 E.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胰理不固 4、患者便血紫黯,甚则色黑,腹部隐痛,喜热饮,面色不华,神疲懒言,便溏,舌质淡,脉细。治疗宜首选()。 A.黄芪汤 B.玉女煎 C.茜根散 D.黄土汤 E.泻心汤 5、“胸痹”病名最早见干下列哪本医书()。 A.《黄帝内经》 B.《景岳全书》 C.《医门法律》 D.《金匾要略》 E.《医学正传》 6、下列哪项症状不是痫病的临床特征()。 A.突然倒仆 B.口吐涎沫 C.昏不知人 D.两目上视 E.四肢厥冷 7、呕吐与呢逆在病理上主要相同点是()。 A.脾胃受损,湿浊中阻 B.痰饮内停,胃失和降 C.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D.清浊相干,乱子胃肠 E.邪气壅滞,传导失司 8、眩晕的主要病机为()。 A.阴虚阳亢 B.阴阳两虚 C.阳虚阴盛 D.痰蒙清阳 E.凤火上扰 9、提出“甘温除大热”的医家是()。 A.张仲景 B.张子和 C.李东垣 D.王清任 E.朱丹溪 10、患者发热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皮肤枯燥,心烦口渴,呛咳少痰,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细数。中医诊断为()。 A.内伤发热阴虚证 B.咳嗽风燥伤肺证 C.消渴气阴两虚证 D.肺痨肺阴亏损证 E.凑证肺热津伤证 三、B型选择题 A.柴胡疏旺散 B.半夏厚朴汤 C.丹桅逍遥散 D.龙胆泻肝汤 E.四海舒郁丸 1、治疗痰气交阻型疾病的代表方是()。 2、治疗痰气交阻型郁病的代表方是()。 A.纯白无赤,或泻下如鱼脑 B.赤自夹杂 C.痢下频繁,恶心泛吐,水浆难入 D.痢下鲜紫脓血,体高热神昏 E.痢久不愈,时作时止 3、疫毒痢脑临床特点是()。

中医四大经典复习题最终版

中医四大经典复习题 一、单选题 1.《素问·厥论》中的厥证是指:E A.气机逆乱 B.清窍阻塞 C.突然昏倒 D.不省人事 E.以上均是 2.《素问·玉机真脏论》说:“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__。”D A.五证 B.五盛 C.五症 D.五实 E.五候 3.《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偏氵且”是指:A A.偏身出汗 B.偏瘫 C.偏身无力 D.偏枯 E.以上均不是 4.《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__。” B A.风痹 B.行痹 C.着痹 D.痛痹 E.麻痹 5.因暴怒等精神刺激,致阳气亢盛,血随气逆郁积头部,而出现猝然厥逆、头痛、眩仆等,《内经》称此证为:D A.煎厥 B.大厥 C.暴厥 D.薄厥 E.昏厥 6.冬伤于寒,春必__病。D A.寒 B.凉 C.热 D.温 E.发 7.“阴搏阳别”,见《素问·阴阳别论》,为脉象的一种,多见于:A A.妊娠 B.阴阳两虚 C.阴阳离决 D.亡阴亡阳 E.阴阳失调 8.《素问·平人气象论》说:“有__则生,无__则死。” C A.神 B.气 C.胃 D.命 E.根 9.《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得__者昌,失__者亡。”A A.神 B.气 C.胃 D.命 E.根 10.《内经》说:“治病必察其下。”其中的“下”是指:E A.下身 B.下体 C.下部 D.下阴E.二便 11.《素问·太阴阳明论》说:“__病者,上行极而下;__病者,下行极而上”。A A.阳阴 B.阴阳 C.上下D.下上 E.表里 12.《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清气大来,燥气胜也,风木受邪,__病生焉。”D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13.《素问·五行运大论》:“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__。”E A.风 B.热 C.火 D.燥 E.暑 14.《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湿者,__先受之。” B A.上 B.下 C.表 D.里 E.脾 15.《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风者,__先受之。” A A.上 B.下 C.表 D.里 E.肺 16.《素问·痹论》“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其中的“阴气”是指:A A.脏气 B.腑气 C.阴血 D.津液 E.精血 17.《灵枢·五味篇》说:“五脏六腑皆禀气于__”。E A.心 B.肺 C.肾 D.脾 E.胃 18.根据《内经》,“净府”是指:E A.干净的脏腑 B.清净脏腑 C.通利小便 D.疏泄膀胱 E.膀胱 19.根据《灵枢·本输篇》,“中精之腑”是指:B A.胃 B.胆 C.大肠 D.小肠 E.膀胱 20.根据《内经》,“精明之府”是指:E A.肾 B.脑 C.髓 D.目 E.头

中医四大经典学习心得

中医四大经典学习心得 学习中医四大经典是每一个中医人提高自己临床能力的有效途径,认真研读古人的医术对于现代医学的发展有深远的促进作用,在本次学经典活动中,我认真的温习了中医四部经典著作,在运用临床方面有了新的领悟与提高。 首先我学习了四大经典的内容概括如下: 中医四大经典指的是中医发展史上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四部经典巨著,对古代乃至现代中医都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与研究价值。关于四大经典的具体组成存在争议,目前国内的中医高等教育教材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作为四大名著。还有学者认为《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四大名著。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的内经,是讲内在人体规律的,有的人认为是讲内科的,《黄帝内经》是一部讲“内求”的书,要使生命健康长寿,不要外求,要往里求、往内求,所以叫“内经”。内经可以用三个“第一”给它作一概括。第一,《黄帝内经》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中医学作为一个学术体系的形成,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所以《黄帝内经》被公认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这部著作第一次系统讲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养生宝典。《黄帝内经》中讲到了怎样治病,但更重要的讲的是怎样不得病,怎样使我们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就能够健康、能够长寿、能够活到一百岁。内经中非常重要的思想——“治未病”。《黄帝内经》中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第三,《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黄帝内经》以生命为中心,里面讲了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还有哲学、历史等,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黄帝内经》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中华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试想,大略700年前,欧洲鼠疫暴发,有四分之一的欧洲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而中国近两千年的历史中虽也有瘟疫流行,但从未有过象欧洲一样惨痛的记录,中医药及《内经》的作用由此可以充分展示。

中医内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3)

中医内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第三章脾胃系病症 第一节胃痛 一、选择题 【A1型题】 1.最早记载胃脘痛病名的是下列哪一部医著() A.《内经》 B.《金匮要略》 C.《诸病源候论》 D.《丹溪心法》 E.《医宗必读》 2.胃痛是由于哪些脏腑功能失调造成的() A.肺肝肾 B.心肝肾 C.胃肝脾 D.脾肝肾 E.肺脾肝 3.下列哪项不是胃痛病的病因() A.感受外邪 B.饮食所伤 C.情志抑郁 D.脾胃虚弱 E.房劳过度 4.因情志所伤引起的胃痛,和情绪关系密切可能是下列哪种疼痛()A.刺痛 B.胀痛 C.灼痛 D.隐痛 E.冷痛 5.下列哪项是胃痛与肝关系密切的表现() A.刺痛 B.胀痛 C.灼痛 D.隐痛

E.冷痛 6.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胃痛的治疗原则() A.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B.消食导滞,降逆止呕 C.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D.疏肝泄热,和胃止痛 E.化瘀通络,和胃止痛 7.下列哪一项不是胃痛的证型() A.脾胃虚寒 B.肝气犯胃 C.痰饮内阻 D.胃阴不足 E.外邪犯胃 8.因寒邪犯胃引起胃痛年主要表现的疼痛是()A.冷痛拒按而喜温 B.胀痛引两胁 C.冷痛喜温喜按 D.刺痛固定不移 E.灼痛隐隐 9.因肝气犯胃引起胃痛的主要表现的疼痛是()A.冷痛拒按而喜温 B.胀痛引两胁 C.冷痛喜温喜按 D.刺痛固定不移 E.灼痛隐隐 10.因脾胃虚寒引起胃痛的主要表现的疼痛是()A.冷痛拒按而喜温 B.胀痛引两胁 C.冷痛喜温喜按 D.刺痛固定不移 E.灼痛隐隐 11.因胃阴不足引起胃痛的主要表现的疼痛是()A.冷痛拒按而喜温 B.胀痛引两胁

C.冷痛喜温喜按 D.刺痛固定不移 E.灼痛隐隐 12.因瘀阻胃络引起胃痛的主要表现的疼痛是() A.冷痛拒按而喜温 B.胀痛引两胁 C.冷痛喜温喜按 D.刺痛固定不移 E.灼痛隐隐 【A2型题】 13.某患者,胃痛暴作,疼痛剧烈,得温痛减,遇寒加剧,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其主要病机为() A.寒邪犯胃,胃气不通 B.饮食停滞,胃失和降 C.肝气郁滞,胃失和降 D.湿热中阻,胃失和降 E.瘀血内停,脉络不通 14.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或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其治法是() A.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B.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C.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D.疏肝泄热,和胃止痛 E.化瘀通络,和胃止痛 15.胃脘胀闷,痛连两胁,攻撑走窜,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喜太息,胸闷嗳气,大便不爽,舌苔多薄白,脉弦。其治疗首选取方为() A.良附丸加减 B.保和丸加减 C.柴胡疏肝散加减 D.丹栀逍遥散或化肝煎加减 E.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16.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其主要病机是() A.夏令暑湿浊气,动扰胃腑

最新中医四大经典题目及答案汇编

《黄帝内经》试题 单选题 1、《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皆属于肝”的病证为( C ) A.诸热瞀瘛 B.诸痛痒疮 C.诸风掉眩 D.诸禁鼓傈,如丧神守 2、《素问·至真要大论》对“诸寒之而热者”宜采用的治法为( D ) A.取之热 B.取之寒C取之阳 D.取之阴 3、《素问·脉要精微论》“转摇不能”是哪一府精气将夺( D ) A.胸中之府 B.血之府 C.髓之府 D.肾之府 4、《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皆属于肺”的病证为( D ) A.诸热瞀瘛 B.诸痛痒疮 C.诸躁狂越 D.诸气膹郁 5、《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B ) A.气缓 B.气上 C.气消 D.气乱 6、《素问?百病始生》:三部之气,所伤异类,喜怒不节则(A ) A. 伤藏 B.伤上 C.伤下 D.伤脉 7、《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中“伤寒”一词的含义是( C ) A.外感风寒 B.包括寒邪在内的六淫之邪 C.外感热病的总称 D.外受寒邪 8、据《素问·痿论》所述,筋痿发生的脏腑在( B ) A.心 B.肝 C.脾 D.肺 9、下列治法除哪项外均属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势利导的治则( A ) A.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B.其下者,引而竭之 C.因其重而减之 D.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0、《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喜则(A ) A.气缓 B.气下 C.气消 D.气乱 11、《素问·脉要精微论》提出诊病的最佳时间是( C ) A.夜半 B.日中 C.平旦 D.黄昏 12、某未婚女青年,形体瘦弱,头昏目眩,心悸,面色萎黄,唇舌甲色淡白五华,月经闭止数月,脉象细弱。对此闭经病,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正确的治疗当用下列何种方法( B ) A.通因通用 B.塞因塞用 C.寒因寒用 D.热因热用 13、《灵枢?脉度》:五藏常内阅于七窍也,心和则( B ) A.鼻能知香臭 B.舌能知五味 C.目能辨五色 D.口能知五谷 14、《素问·平人气象论》提出“虚里”可测候( D ) A营气 B.卫气 C.元气 D.宗气 15、据《素问·至真要大论》论述,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反治法( A ) A.寒的症状者用四逆汤 B.寒的症状者用白虎、承气辈 C.腹胀用四君子汤 D.火旺用知柏地黄丸 16、《素问?举痛论》所记载的“卒然痛死不知人”是因寒邪客于( C ) A.经脉 B.心包络 C.五脏 D.六腑 17、《素问·平人气象论》认为“乳之下,其动应衣”是( B ) A.中气外泄B宗气外泄 C.阳气外泄 D.营气外泄 18、《素问·五常政大论》“能毒者”的“能”是指(C ) A.能力 B.能够 C.耐受 D.开始 19、《素问·汤液醪醴论》指出“病为本,工为标”,其中“工”是指( D ) A.病人 B.疾病 C.医生 D.医生的治疗措施

中医内科试题

中医内科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胃脘痛的病位在胃,其病理与……关系密切( ) A.肺脾 B.心肺 C.肝脾 D.脾肾 2.对于胃脘痛的治疗,何为临床常用之法( ) A.理气和胃止痛 B.活血理气止痛 C.消食化积止痛 D.清热泻火止痛 3.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肝气犯胃型胃痛的主证( ) A.胃脘胀痛、攻撑作痛 B.脘痛连胁、嗳气频繁 C.每因情感因素而痛作 D.舌红苔黄、脉弦数 4.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此属胃痛何型( ) A.肝气犯胃 B.饮食停滞 C.肝胃郁热 D.瘀血停滞 5.胃痛暴作,恶寒喜暖,脘腹得温则痛减,遇寒则痛增,口和不渴,喜热饮,苔薄白, 脉弦紧,其最佳治法是( ) A.散寒止痛 B.行气止痛 C.疏风散寒 D.温中散寒 6.肾阳不足,寒邪内侵时腹痛特点是( ) A.腹中冷痛 B.少腹拘急冷痛 C.脐中痛不可忍 D.腹中雷鸣切痛 7.脐中痛不可忍,喜温喜按,手足厥逆,脉微欲绝。其病机为( ) A.阴寒内盛,外寒入侵 B.下焦受寒,厥阳之气失于疏泄 C.中阳不足,寒凝气滞 D.肾阳不足,寒邪内侵 8. 若虚寒腹痛见证较重,呕吐肢冷脉微者,首选何方治疗( ) A.大建中汤 B.附子理中汤 C.附子粳米汤 D.通脉四逆汤 9.腹部胀满疼痛,拒按、恶寒、嗳腐吞酸,痛而欲泻,泻后痛减,舌苔腻,脉滑实。应 诊断为( ) A.食滞肠胃型泄泻 B.饮食积滞型胃痛 C.饮积滞型腹痛 D.气滞血瘀型腹痛 10. 下列何项不是实证呕吐的特点:( ) A.发病较急 B.病程较短 C.时发时止 D.多由外邪及饮食所伤而发 11.呕吐与呃逆在病理上主要相同点为:( ) A.脾胃受损,湿浊中阻 B.胃失和降,气逆于上 C.痰饮内停,胃失和降 D.清浊相干,乱于胃肠 12.下列除……外,均是藿香正气散的适应证( ) A.外邪犯胃型呕吐 B.寒湿或风寒型泄泻 C.寒霍乱轻证 D.寒湿痢 13.突然呕吐,伴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胸脘满闷,苔白腻,脉濡缓。其治疗首选方应是:( ) A.香苏散 B.二陈汤 C.平胃散 D.藿香正气散 14. 呃逆的病理主要是( ) A.胃失和降,气逆于上 B.胃气上逆动膈 C.肝气逆乘犯胃 D.阳明腑实,气不顺行 15.胃火上逆呃逆之声特点为( ) A.呃声沉缓 B.呃声洪亮 C.呃逆连声 D.呃声低弱 16.治泄有九法出自何书( ) A.《医宗必读》 B.《景岳全书》 C.《脾胃论》 D.《医学必悟》 17.泄泻与痢疾的鉴别,哪项是错误的( ) A.泄泻病情轻,痢疾病情重 B.泄泻病在中焦,痢疾病在下焦 C.泄泻为水谷不化,痢疾为脂血伤败 D.泄泻属寒,痢疾属热 18.导致泄泻发生的重要因素在于( )

中医四大经典试卷B详解

中医经典大赛考试(B)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70分) 1.《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妇女月经形成最主要的因素是: ( B ) A.肾气充盛 B.太冲脉盛 C.年龄二七 D.脾胃强盛 2. “背者,胸中之府”,胸中指的是( A ) A.心肺 B. 胸腔 C. 肺 D. 脏腑 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求于本”的“本”是指:( D ) A.病因 B.病机 C.病性 D.阴阳 4.《素问·六节藏象论》认为,十二脏腑的功能取决于何脏腑?( D ) A.肝 B.心 C.肾 D.胆 5.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内容,“壮火”能够:( A ) A.散气 B.生气 C.耗津 D.耗血 6.《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心的生理功能是:( C ) A.生之本,神之变也 B.为五藏六府之大主 C.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D.主身之血脉 7.《素问·灵兰秘典论》中的“膻中”是指( A ) A心包络 B上气海部位C下气海部位 D气海穴 8.《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其中“变化”是指:( D ) A水谷变化为精气 B.糟粕变化成形 C.大肠为小肠中的水谷而变化 D.食化而变粪 9.《素问.灵兰秘典论》认为小肠是:( C ) A.中渎之官 B.传道之官 C.受盛之官D决渎之官 10.《灵枢?营卫生会》篇认为营卫之气在体内一昼夜各运行多少度?( D ) A.二十五度 B.三十五度 C.四十五度 D.五十度 11.《灵枢?决气》所述,脉的作用是( D ) A.熏肤充身泽毛 B.宣五谷味 C.补益脑髓 D.壅遏营气,令无所避 12.《素问?举痛论》所述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的见症是:( D ) A.喘动应手 B.宿昔成积 C.痛甚不可按 D.按之痛止 13."根据《素问?举痛论》的内容,“痛甚不可按”是因寒邪侵入导致( D ) A.小络急引 B.脉不通 C.脉泣血虚 D. 脉充大而血气乱 14.根据《素问?举痛论》的内容,“按之而痛止”是因寒邪客于:( B ) A.夹脊之脉 B.肠胃之间,膜原之下的小络中 C. 肌表的经脉中 D.背俞之脉 15.据《素问?痿论》所述,痿蹙最主要是由于什么病机所致?( D ) A.肝热筋枯 B.脾热肉枯 C.心热脉痿 D.肺热叶焦 16.《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飧泄”的含义是( D ) A. 腹泻如水 B. 肠鸣泄泻 C. 下利不爽 D.下利完谷不化 17. 根据《素问·举痛论》原文,引起“呕血及飧泄”的原因是( B ) A.寒 B.怒 C.思 D.热 18. 《素问·脉要精微论》“头倾视深”是哪一府精气将夺(D ) A.胸中之府 B.血之府 C.髓之府 D.精明之府 19.据《素问至真要大论》论述,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反治法( D ) A. 热的症状者用四逆汤 B. 寒的症状者用白虎、承气辈 C. 腹胀用四君子汤 D. 火旺用知柏地黄丸 20.桂枝汤服法中指出,服药后,“啜热稀粥”,其意在( A ) A.助药力以发汗,以散风寒之邪 B.防止发汗太过,以伤阴液

中医内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七)

中医内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第五节泄泻 一、选择题 【A1型题】 1.最早记载泄泻病名的是下列哪一部医著() A.《内经》 B.《金匮要略》 C.《诸病源候论》 D.《丹溪心法》 E.《医宗必读》 2.泄泻是由于哪脏腑功能失调造成的() A.肺 B.肝 C.脾 D.肾 E.心 3.下列哪项不是泄泻病的病因() A.感受外邪 B.饮食所伤 C.情志失调 D.体虚久病 E.房劳过度 4.因稍有饮食不慎或稍进油腻食物引起的泄泻,是下列哪种() A.寒湿泄泻 B.湿热泄泻 C.食滞胃肠 D.脾胃虚弱 E.肾阳虚衰 5.下列哪能项是泄泻与肝关系密切的表现() A.平素多见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即泻B.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 C.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 D.大便时溏时泻,迁廷反复,稍进油腻食物则发 E.久泻日久,泄泻多在黎明前后

6.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泄泻的治疗原则()A.消食导滞 B. 清热利湿 C. 芳香化湿,疏表散寒 D. 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E. 清热解毒利湿,调气行血导滞 7.下列哪一项不是泄泻的证型() A.寒湿泄泻 B.湿热泄泻 C.食滞胃肠 D.脾胃虚弱 E.胃阳不足 8.因湿热引起泄泻的主要表现是()A.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 B.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 C.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D.大便时溏时泻,迁廷反复,稍进油腻食物则发E.久泻日久,泄泻多在黎明前后 9.因食滞胃肠引起泄泻的主要表现是()A.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 B.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 C.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D.大便时溏时泻,迁廷反复,稍进油腻食物则发E.久泻日久,泄泻多在黎明前后 10.因脾胃虚寒引起泄泻的主要表现是()A.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 B.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 C.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D.大便时溏时泻,迁廷反复,稍进油腻食物则发E.久泻日久,泄泻多在黎明前后 11.因脾胃虚弱引起泄泻的主要表现是()A.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 B.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 C.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

中医四大经典题目及答案

. 《黄帝内经》试题 单选题 1、《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皆属于肝”的病证为( C ) A.诸热瞀瘛 B.诸痛痒疮 C.诸风掉眩 D.诸禁鼓傈,如丧神守 2、《素问·至真要大论》对“诸寒之而热者”宜采用的治法为( D ) A.取之热 B.取之寒C取之阳 D.取之阴 3、《素问·脉要精微论》“转摇不能”是哪一府精气将夺( D ) A.胸中之府 B.血之府 C.髓之府 D.肾之府 4、《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皆属于肺”的病证为( D ) A.诸热瞀瘛 B.诸痛痒疮 C.诸躁狂越 D.诸气膹郁 5、《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B ) A.气缓 B.气上 C.气消 D.气乱 6、《素问?百病始生》:三部之气,所伤异类,喜怒不节则(A ) A. 伤藏 B.伤上 C.伤下 D.伤脉 7、《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中“伤寒”一词的含义是( C ) A.外感风寒 B.包括寒邪在内的六淫之邪 C.外感热病的总称 D.外受寒邪 8、据《素问·痿论》所述,筋痿发生的脏腑在( B ) A.心 B.肝 C.脾 D.肺 9、下列治法除哪项外均属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势利导的治则( A ) A.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B.其下者,引而竭之 C.因其重而减之 D.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0、《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喜则(A ) A.气缓 B.气下 C.气消 D.气乱 11、《素问·脉要精微论》提出诊病的最佳时间是( C ) A.夜半 B.日中 C.平旦 D.黄昏 12、某未婚女青年,形体瘦弱,头昏目眩,心悸,面色萎黄,唇舌甲色淡白五华,月经闭止数月,脉象细弱。对此闭经病,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正确的治疗当用下列何种方法( B ) A.通因通用 B.塞因塞用 C.寒因寒用 D.热因热用 13、《灵枢?脉度》:五藏常内阅于七窍也,心和则( B ) A.鼻能知香臭 B.舌能知五味 C.目能辨五色 D.口能知五谷 14、《素问·平人气象论》提出“虚里”可测候( D ) A营气 B.卫气 C.元气 D.宗气 15、据《素问·至真要大论》论述,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反治法( A ) A.寒的症状者用四逆汤 B.寒的症状者用白虎、承气辈 C.腹胀用四君子汤 D.火旺用知柏地黄丸 16、《素问?举痛论》所记载的“卒然痛死不知人”是因寒邪客于( C ) A.经脉 B.心包络 C.五脏 D.六腑 17、《素问·平人气象论》认为“乳之下,其动应衣”是( B ) A.中气外泄B宗气外泄 C.阳气外泄 D.营气外泄 18、《素问·五常政大论》“能毒者”的“能”是指(C ) A.能力 B.能够 C.耐受 D.开始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附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附答案) 【典型试题】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是: A.医古文 B.中医基础理论 C.中医临床医学 D.中医预防医学 E.中国医学史 2.中医学是发源于哪个国家的传统医学: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埃及 E.古希腊 3.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难经》 D.《神农本草经》 E.《温疫论》 4.下列哪部著作提出以解剖方法直接观察人体: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 C.《黄帝内经》 D.《神农本草经》 E.《难经》 5.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神农本草经》 D.《伤寒杂病论》 E.《小儿药证直诀》 6.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是: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黄帝内经》 D.《千金要方》 E.《神农本草经》 7.药物的“四气”、“五味”是在哪部著作中首次提出的: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难经》 E.《医学纲目》 8.最早提出“七情和合”药物配伍的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难经》 E.《千金要方》 9.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诸病源候论》 D.《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E.《温病条辨》 10.提出病因“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A.巢元方 B.华佗 C.张仲景 D.陈无择 E.扁鹊

11.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寒凉派”的代表是: A.叶天士 B.张从正 C.刘完素 D.朱丹溪 E.李杲 12.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攻邪派”的代表是: A.李杲 B.李中梓 C.吴又可 D.张子和 E.王清任 13.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补土派”的代表是: A.叶天士 B.李东垣 C.李中梓 D.张介宾 E.朱丹溪 14.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养阴派”的代表是: A.朱震亨 B.李东垣 C.张从正 D.刘完素 E.吴鞠通 15.提出“百病多因痰作祟”的医家是: A.李中梓 B.朱丹溪 C.李东垣 D.张介宾 E.赵献可 16.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的医家是:

中医内科学考试题

甘肃省中医学校2011年考试卷 (中医内科学) 姓名专业年级学号得分 一、单选题A型(每题1分,计64分) 1.治疗风热犯肺型咳嗽的代表方剂是( ) A.桑杏汤 B.桑菊饮 C.银翘散 D.止嗽散 2.虚喘当以何虚为主?( ) A.气虚 B.阳虚 C.阴虚 D.精虚 3.下列哪一项不能作为辨别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依据 ( ) A.口渴与不渴 B.头痛与不痛 C.脉数与不数 D.有无咽喉红肿疼痛 4.患者刘某,男性,38岁,冬季哮病发作,证见喘哮甚剧,恶寒背冷,痰白呈小泡沫,舌苔白而水滑,脉弦缓有力,体无虚象,治用何药?( ) A.射干麻黄汤 B.紫金丹 C.苏子降气汤 D.小青龙汤 5.哮必兼何证?( ) A.咳嗽 B.发热 C.喘证 D.气短 6.患者咳逆喘满不得卧,气短气急,咯痰白稀,呈泡沫状,胸部膨满,口干不欲饮,周 身酸楚,恶寒,面色青黯,舌体胖大,舌质暗淡,舌苔白滑,脉浮紧,治疗最佳选方() A.越婢加半夏汤 B.射干麻黄汤 C.小青龙汤 D.苏子降气汤 7.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心脾两虚型心悸的主证? ( ) A.心悸气短 B.善惊易恐 C.头晕目眩 D.神疲乏力 8.归脾汤治心悸哪一型最适宜? ( ) A.心虚胆怯 B.心脾两虚 C.心阳不足 D.阴虚火旺 9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而易惊醒,食少纳呆,恶闻声响,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属心悸何型? ( ) A.心脾两虚 B.阴虚火旺 C.心虚胆怯 D.痰火扰心 10..卒然心痛如绞,形寒,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心悸气短,多气候骤冷或骤遇风寒而发病或加重症状,苔薄白,脉沉紧或不促,属胸痹心痛何仲类型?( ) A.寒凝心脉 B.痰浊闭阻 C.瘀血痹阻 D.心阳不振 11.下列哪项是寒凝心脉的主要指征? ( ) A.胸部刺痛,固定不移 B.胸痛彻背,感寒痛甚 C.胸疼灼热,烦闷不适 D.胸中闷痛,心悸不宁 12.心悸头晕,面色不华,倦怠乏力,舌质淡红,脉细弱,治疗方剂宜用: () A.安神安志丸 B.归脾丸 C.朱砂安神丸 D.天王补心丸 13.痫病的病理以下列哪些最为重要? ( ) A.脏腑失调 B.气机逆乱 C.痰邪作祟 D.风阳内动 14.以下哪项不是痫病的主证? ( ) A.突然仆倒 B.口眼歪斜 C.两目上视 D.四肢抽搐 15.痰火扰神型狂病的主方是: ( ) A.安宫牛黄丸 B.当归龙荟丸 C.程氏生铁落饮 D.礞石滚痰丸 16.狂病日久,其势渐减,呼之能自止,但有疲惫之象,多言善惊,时有烦躁,形瘦面红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其治疗选方为:( ) A.温胆汤 B.一贯煎 C.二阴煎 D.龙胆泻肝汤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