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教育与人的主体性

论教育与人的主体性

论教育与人的主体性
论教育与人的主体性

收稿日期:2000-09-10

作者简介:汪 宁(1973-),女,山东济宁市人,济宁师专中文系助教,现为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2000级硕士研究生。

第21卷 第6期济宁师专学报

2000年12月

Vol.21No.6

Jour nal of Jining T eachers'College

Dec.2000

文章编号:1004-1877(2000)06-0063-02

论教育与人的主体性

汪 宁

(济宁师专中文系, 山东济宁272025)

摘 要: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历史,社会要求“教育应当培养具有自主能力、独立意志、自律意识和自由创造思想的个人”,但无论是中国的传统教育,还是现代的应试教育都未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都未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及人格素质的潜力。要使“素质教育”全面推行,必须从人出发,以人为本,重视发挥人的主体性,培养有着独特个性和健康人格的个体,只有这样,教育才成其为“真正的教育”。

关键词:传统教育;主体;人的主体性;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的各个领域将发生巨大变化,尤其对教育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是社会的主体,文化的主体,自然的主体,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主体。那何为主体?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自觉地人为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人的自觉地能动地实践活动中,就成了主体,也就体现了人的主体性。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凡是社会活动都是由人来推动的,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源泉,离开个体发展的社会发展是不存在的。教育应当把人类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智慧和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增强其主体意识,发展主体能力,在此基础上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主体,以满足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从而达到教育最直接的目的。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受教育者人格素质的培养,始终应是教育最根本的任务之一”。所以,如何发挥人的主体性,形成以独立性、社会性和时代性为主要特征的良好健康的人格,不仅是教育旨在达成的目标,而且也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但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应试教育都未把教育中的人看作是整个社会的现代化的有机部分,至多把教育中的人视为“构成教育活动诸要素中的一个方面”,从“人是教育的对象”这一传统命题中,只看到的人的被教育性和可加工性,或者只从学习实践的角度狭隘地去理解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个体能动性”。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都离不

开封建伦理道德的宣传,重政治伦理道德的灌输而忽视了个体独立人格意识的系统养成。最基础的蒙学教材《三字经》中的:“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孝经》中的“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仪礼?丧服》中的女子“三从”之义“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等等都离不开对封建道德规范的说教,甚至孔子也说过:“不学礼,无以立。”从行为上界定与规范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和其他的社会活动。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中国虽拥有世界上最完备的教育体系,但对接受者来讲则窒息了他们的思想,控制了他们的行为,扼杀了他们的个性和自由,是一种文化专制主义,没有给接受者自主的机会。孔子在《论语?子罕》中曾宣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表面上承认人人都具有自己的独立意志,但“这种所谓的独立意志是在‘教化’的控制之下的,独立意志的内容是被确定了传统的仁义道德。”在这种强规定性、强赋予性的“仁义道德”的灌输下,人们已习惯于“族群式”的受教育方式,“群体本位”的教育价值观贯穿于中国传统历史的全过程。个人对他人、家庭、师长和“群化共同体”的依赖性代替了他们的独立性和创造性。黑格尔在分析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伦理特征时指出:“中国纯粹建筑在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中国人把自己看作是属于他们家庭的,而同时又是国家的儿女。”长期以来,封建主义的教育要求人们在思想上循规蹈距、因循守旧,同时压制任何所谓“离经叛道”的言行,这都是违反人性的,更谈不上有丝毫的个性可言。

63—

我国现阶段提倡和实施的“应试教育”是一种“知识本位的教育”,它主要建立在广义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之上,以“人类社会抽象的和工具的理性知识”为基础。目前学校教育只注重引导人求知、认知和掌握基本知识原理和技能技巧,却遗忘了激发人的潜能与个性,培养人自主观察、理解和处理现实世界中问题的能力。应试教育以“应试和升学”为直接目的,以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规范受教育者的培养模式,而“忽视了个人所具有的各式各样的表达形式和手段”是一种讲考试、重智育、唯理性的模式。要知道,“求知是为了过有意义的生活,为了满足人格主体对于现实生活和人生的需要”,而不是单纯地面向知识世界。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主张“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思想,他在《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中指出:“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宁展个性。”在中国教育史上开一代风气。

有人说:“应试教育的弊端源于传统教育。”这种说法有着相当久远的社会原因,并且有着典型的中国特色。从政治体制看,中国从古至今长期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选拔人才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虽然也曾有过“任人唯贤”“举贤若渴”的举措,但代表国家意志行使国家权力的大规模的考试机构具有权威性;从文化传统看,中国的封建社会教育具有“学在官府,政教合一”的特点,汉代以来实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使中国家庭父母对子女的管教、学校教师对学生的“教化”具有权威性;从思想意识看,“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因袭了几千年,至今仍对社会成员群体发挥着控制功能,而这种群体控制是相当有效的。所以在我国,学校特别重视并追求升学率,导致应试教育色彩浓厚,考试成了学校教育的指挥棒,素质教育虽被提出但难以全面推行。

人类的社会的历史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历史,社会要求“教育应当培养具有自主能力、独立意志、自律意识和自由创造思想的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及人格素质的潜力。在教育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并以此为基础,全面塑造和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水平,主体性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所谓“素质教育”,是以社会发展需要确定教育目标,以人的发展规定构建教育体系,通过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在人格、智力和身体几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以“培养独立的社会活动主体或培养人的独立个性为其基本价值取向”。教育的目的在于弘扬人的独立个性,使人成为他自己,而不是“背着很多书的驴子”。有的学者指出,当前学校教育领域严重存在教育工具化倾向,个别地方不惜“用生产、销售商品的方法来办学校和培养人”,以致“造成教育所特有的文治教化功能的严重物化”,正“诱使教育偏离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这是我们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所应该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古代,教育者曾提出“因材施教”、“顺性而教”,近现代则强调社会本位:教育的适应性和工具性,或“学而优则仕”,或“学而优则业”,是“束性之教”。当代教育则应提倡从人出发,以人为本,“率性而教”,不是进行“教育人的教育”,而是要进行“人的教育”,只有这样,才会有“真正的教育”。而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也应是个性教育、自我教育、主体性教育。

参考文献

[1] 《论语?季氏》.

[2] 2000年第四期.《论“教化”》《教育研究与实践》马凤歧.

[3] 《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05页.

[4] 郭文安、靖国平.《论当代教育对于人的独立个性的追求与探索》,《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第四期.

[5] 周川第《教育中的唯科学与反科学《教育研究》2000年第二期.

[6] 靖国平《论受过教育的人》《教育研究》2000年第二期.

(责任编辑 赵 民)

64

哲学与教育的关系

哲学与教育的关系 教育与哲学的关系是怎样的?虽然教育是一种实践,而哲学是思想,但教育却与哲学具有天然的关系,具有自然的共通性。杜威说:「哲学是教育的普通原理,教育是哲学的实验室。教育须根据普通原理而实施,而普通原理则须根据教育实施的结果来考核。」 如何从生活出发在人的成长中教诲人的精神?这是教育的问题。这种教育的问题也是哲学的问题。哲学和教育都内在地关切美善生活。哲学的任务是面对生活的严峻而探询有德性的生活,教育培养人优秀的德性品质,引导人过德性高尚的生活。教育是为着严肃而良善的生活的教化实践,哲学是对严肃而良善生活的言说,这种言说岂不隐含着一种对如何教化的志向和指向?正是在这个根本意义上,教育作为一种实践和哲学作为思想言说之间具有共通性。哲学询问和解释人的德行的知识取向,与教育对人的完善、优秀、卓越的郑重关切是相合的。 哲学的价值在于不局限于任何现实的意见而独立地理解和言说良善生活以 及生活者的德性。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向现实确定应当的价值,树立追求的理想,哲学进行的就是教化。我们每个人都是所处时代及生活场域中的囚徒。教育就是把人从这种束缚中解放出来,上升到一种独立的立场,在这种立场可以看清现实洞穴对良善生活和优秀品质的制约,从而对自己应该的生活有一个清醒的理解,追求有德性的生活,形成审慎生活的德艺。要走出现实的洞穴,就需要一种精神的启迪,需要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真正的生活,这既需要教化,也需要理性对生活本身进行价值审视,需要探询生活的应然,哲学是因此必需的。什么是严肃而良善的生活,只有有待于哲学去发现;现实的生活的正义与否,只有有待于哲学去判断。通过思想和言说,哲学卫护善的生活方式。同时,哲学必须通过思想而为追求良善生活的教育方式进行辩护,即为精神的教化辩护。 但是,在一个极其缺乏思想、缺乏理想的生活经济化时代,生活已经基本上不需要理念,生活者不需要精神理想,当然也就不需要教育为着理念和精神而教化,更不需要哲学为生活需要理念和人需要精神而辩护,不需要哲学为精神的教化方式做出辩护。在缺乏辩护和缺乏反思的双重错误中,教育现实自身已经随波逐流,无所适从,失去了价值的基准,这样的教育不再追求培育人的精神,而致力于训练受教育者的“获利”功能,教育自身经历了双重的经济化:教育自身的经济化和接受教育的人的经济化。 在无法提出价值基准的情况下,现实的教育学对教育的错误熟视无睹,而且教育内部已经对各种教育的恶和不义习以为常,不以为然。我们时代的教育恰恰是处于这样的状况,虽然理论纷杂而缺乏思想,虽然方案多多却相互冲突,然而,分析起来,仅仅是在促进教育的经济化,不是在为良善的教育作一思想的探询,为现实的教育提出反思的价值基准,反而是在为现实的教育中的错误和恶在推波助澜。 如果我们认为关于应然不可能有真正的知识,那么我们必定要放弃价值和应当。当我们想方设法地以实然、客观的眼睛观看现实时,其实把价值应然的研究排除在知识之外。价值中立意味着对任何价值不加整体意义上的价值评判,这就意味着对所有现实中的伦理上的恶采取了淡然于心的态度,我们对现实进行事实描述,但却无法对流行于教育中的恶进行价值的控诉,我们被禁止用一种价值的眼光和语言去言说价值取向。反对普遍规范,贬低应然研究,放弃对教育的正义、善、好生活等问题的郑重关切,就会摧毁所有超越现实的努力的惟一稳固的价值根基。

课题: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主体性原则

课题: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主体性原则 教学目标: 1.掌握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主体性原则 2.理解在贯穿运用主体性原则时应注意的问题 3.理解并运用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主体性原则进行班级管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主体性原则 教学时数 1微课时 作业: 在见习的过程中收集贯彻主体性原则的典型案例。 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 [导入] 原则是指本质、基础,或者基本的行动准则、规则,是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等。管理原则是指导管理规则的行动准则。我们在进行幼儿园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新授]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原则是对班级管理必须遵守的普遍性行为准则,这一原则贯穿与班级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的体现在幼儿园管理当中,包括环境创设、教学活动、日常生活等;实践证明: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参与性原则、高效性原则以及保教结合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的含义

幼儿是学习和游戏的主体,教师是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主体。 主体性原则是指教师作为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主体具有的自主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同时又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主体性原则主要蕴含了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教师作为管理者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和主动性;第二,幼儿作为学习者具有主体地位。教师是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主体,要全身心的投入幼儿园班级管理当中,从本班实际出发,有针对性提出管理策略和方案,创造性的进行幼儿园班级管理,提高班级管理的成效,最终促进作为学习和游戏主体的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案例:电影《看起来很美》,不做具体介绍 分析: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其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过分集中的强调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和忽略了幼儿作为学习者的自主权和主体地位,只是对主体性原则的片面理解和运用。 (二)在贯穿运用主体性原则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贯穿运用主体性原则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发挥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主体性 要求幼儿教师不断地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的开拓班级管理的新举措,最大限度的反映幼儿的愿望和要求,从而调动幼儿学习的主管能动性。 2.作为班级管理者的教师应充分的了解并把握班级的各种管理要素 对班级各种要素把握,合理调配,并予以驾驭和协调,是对班级进行良好管理的必要前提;这些要素不仅包括了每一个体幼儿,也囊括了家长、环境设施等一切可以为教学和管理服务的资源。 3.教师还应正确地理解和处理与作为被管理者的幼儿之间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教师是班级管理中的管理主体,而幼儿是客体或者说管理的对象,所以我们在管理幼儿时即要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又要保证幼儿学习自主权,对这一点的控制和把握是十分重要的。 4.发挥幼儿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性 为了充分发挥幼儿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性,教师可以调动幼儿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强化幼儿的主人翁意识。幼儿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强化自律意识,发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值日生”“小老师”等形式就是老师

教育心理学的意义1

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理解。心理教育学知识是所有老师的专业基础。有助于科学的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行动研究的基本环节:计划行动观察反思 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与差异性 关键期 康拉德·劳伦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某些行为或心理机能在发展的某一特定时期,在适当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是缺乏必要的恰当条件,这种行为或是基能就难以产生甚至永远不能产生,并对以后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皮亚杰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认知发展的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形式运算阶段(11-16)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埃里克森婴儿期(0-1.5)儿童早期(1.5-3)学前期(3-6、7)学龄期(6、7-12)青年期(12-18)成年早期:亲密感到孤独感成年中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晚期自我调整与绝望的冲突。评价:积极和消极他注重社会文化因素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人格发展的影响。比较符合人发展的实际情况。 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自我意识的发展: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常见的认知方式:场依存场独立冲动型陈思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立法型、执法型与司法型学习风格: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作出反应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多元智能理论霍华德·加德纳 性格特征差异:对客观世界的差异,对工作、劳动和学习的态度;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基本规律:获得与消退刺激的泛化与分化 桑代克的常识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效过律练习律准备律 斯金纳将不同的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操作性行为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学习观 1 人之生长和表征理论 2 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3 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教学观1 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2提倡发现学习3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学习动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在心理状态。 奥苏泊尔认识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韦纳成败归因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图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影响 影响因素:成败经验对他人的观察言语却说情绪和生理状态 奥苏泊尔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 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陈述性知识是指人类心智表征事实、观念与概念的方式,由于可以用口头或书面语言的方式来陈述这种知识。陈述性知识的基本单元是组块。 知识学习的分类: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工作记忆及其认知过程3个重要特征 1 信息保存时间短暂 2 它的工作或活动状态 3 工作记忆容量相当有限7±2个组块 工作记忆对教育的意义

教育学复习-人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

教育学复习人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 (一)人的身心发展的含义 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结构形态、生理机能)和心理的发展(认识能力和心理特性、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青少年身体的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展和体制增强两个方面。机体的正常发育包括身体各个器官、各个系统的健康成长,它是个体体制增强的条件和主要内容,而体制增强又有助于机体的正常发育,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联系。 教育学中所说的人的身心发展,主要指的是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上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青少年身体的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机体的正常发育包括身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健康成长,它是个体体质增强的条件和主要内容,而体质的增强又有助于机体的正常发育。 青少年心理的发展是指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方面,是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统一的和谐发展。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理论 1.认知发展理论 其代表人物是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时期:感觉运动时期(婴儿期或从出生到2岁);前运算时期(2岁到7岁);具体运算时期(7岁到11岁);形式运算时期(11岁到成年期)。年龄的规定只是一个大体的平均数,因此,阶段的划分会随着某些因素如儿童的环境不同而变化。对于每一主要的时期,他都概括了标志着该阶段儿童特点的认知活动,构成这些认知活动的形式,以及这些认知活动形式在未来发展中的作用。这一理论认为个人具有实现某种逻辑行为的潜能的,这种潜能起源于人最初的动作图式,思想是动作的内化。皮亚杰强调智力发展的生物成熟基础,并认为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是严格确定的。在他看来,外部刺激会引起个体的主动反应,或者同化,或者顺应。但是外部刺激本身和智力发展并无关系。 2.智力发展理论 (1)斯滕伯格(S.Sternberg)的三元智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采用信息加工学说去解释与度量智力,提出三元智力理论。他认为智力与人类处理日常生活事件的能力有密切的相关,因此把智力分成三个子理论,即成分子理论(组合智力,Componential Intelligence)、经验子理论(经验智力,Experimential Intelligence)、情境子理论(实用智力,Contextual Intelligence)。 第一,组合智力指个体在问题情境中,运用知识分析资料,经由思考、判断、推理以达

人的主体性

浅析人的主体性 摘要: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人的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重要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许多领域亟需发挥人的主体性。本文在阐述发挥人的主体性的必要性及主体性内涵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增强人的主体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人的主体性;必要性;涵义;途径 一发挥人的主体性的必要性 人的主体性指主体对客体的主导地位以及对客体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的特性,主体意识如何,主体性发挥如何,直接影响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未来走向,影响着中国发展在世界发展中的命运。 随着社会的转型,计划经济下政治化、统一化的烙印被改变,市场经济要求人们破除一切依附观念和依附关系,增强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同时作为主体性经济,市场经济建立在主体行动基础上,它要求人们发挥主体性,具有参与经济竞争的积极性和面对优胜略汰的心理承受力,从一定意义上讲,市场经济激发了人的自主性,自主性也是发展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因素。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当今我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和谐社会的构建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四对矛盾,在矛盾处理环节,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本前提,人与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这就需要人们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建立正确事业观,人生观,价值观,使自己能和谐融入自然,社会,具有健全人格,从而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增强人民的主体性效应的发挥,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二人的主体性的涵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主体性指主体对客体的主导地位以及对客体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的特性,其根本内容是人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一)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从主体的属性说,它具有实践性和意识性。 主体之所以成为主体,首先在于它能够进行认识和实践。因此,主体,简要地说,是指它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人之体。换言之,凡是主体,都具有实践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主体使客体对象化,发生主客体关系;同样,在实践活动中,主

浅论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浅论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教育作为一种思维的传授,以增长能力经验、认识善恶美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目的,旨在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生活中的教育更是无处不在,生活教育的核心是“生活即教育”,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处处都在,而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正式本论文将要讨论的重点。 标签:教育生活生活教育 教育作为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谈资之一。教育作为一个人成长路上必经的过程,其影响和发展都与我们息息相关,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更是身处教育的重要阶段,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时时刻刻的包围着我们,我们的思维、观点、想象都会受其影响,而生活中的教育更是处处都在,所以我们的教育脱离不了社会,更脱离不了生活。 一、浅谈教育 教育学家也常常思考“教育是什么”,“为什么要教育”,教育为了满足人类在社会活动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通常可分为个体性和社会性两个部分。 教育可以让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人或事物相互碰撞迸发出强大的力量,对于人类个体而言,教育能让人的能力得到最高程度的发挥,帮助自己创造个人价值。在受教育的同时,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我们空无一物的来到这个世界,所接受的教育都来自身边的教导,他们引导我们去认识这个世界,通过听到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再利用思想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帮助自己提升。 我們通常所说的教育特指学校教育。教育的优点自然显而易见,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们接受教育启蒙,学到更多的生活基本技能,为社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为国家做出一份贡献,这便是教育最大的价值。而在教育的优点得到体现的同时,学校教育的缺点也暴露出来,应试教育导致有些学生思维僵化,失去了创造力。而单纯的学校教育,也无法满足现代人愈加追求完美的要求。 二、生活与教育 生活作为人类所有活动的总和,以人类的幸福作为最终目的,诠释了人生的意义。而生活之所以与生存区分开来,更大的区别在于生活并不仅仅需要活下去,而在于更好的活下去,故生活存在于生存之上。生活既以幸福作为目的,更注重自身价值的体现,而自身价值的提升,必然离不开教育。 生活教育是知名思想家、文学家陶行知老先生的思想理论,其核心为“生活即教育”,生活与教育息息相关,教育促进者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也让社会更加美好。所以社会中的教育即是对教育最好的灌输方式,他既包括学校教育,

心理学在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意义

心理学在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意义今天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挥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个体新体心理水平,使人得到充分和谐发展所实施的教育。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必须具备以下四种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从上如两则材料来看,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教育工作者必须学会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来分析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的行为。不仅如此,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培养。 一方面,教师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去了解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这种方式,既能让老师的工作做得更好,又可以克服传统的以说服教育为主模式的弊端,变为交流式的教育,便于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了老师教育工作的实效。这样,老师和学生就会形成一种新的朋友关系,而不是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记忆知识。两者之间会形成交流,让老师在教学中考虑学生的因素,在学习中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这样,学生便不是记忆的工具,他们会学会积极地思考。这才是教育的目的——让学生学会思考,积极思考。 另一方面,学校要贯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而德智体美劳各育都是以学生发展水平为基础。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需要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各种功利、浮躁的思想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与同学们的价值观发生冲突,必然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未来的人才不应为名利所累,不应背负着功利的包袱。急功近利,不可能会有多大的作为。社会需要的是能够脚踏实地、认认真真搞工作的人才,能够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故而,必须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并予以适当的引导,恰恰可以让学生摒弃这种庸俗的思想,促进学生的发展。让他们自信,成功时不骄傲;遇到困难时不气馁;遇到挫折时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学会很快得适应环境,而不是怨天尤人。在学习、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帮助学生表现出集中的注意力、清晰的记忆和敏捷的思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对于给人的成长、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总之,心理学在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无论是去掌握、引导学生的成长,还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心都是心理学在人才培养教育中的重要体现。

论教学过程中“双主体”意识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但在实际运用中却存在着偏差和失误。“主导”和“主体”的意义我们可以从语义学、哲学和教育学三个方面来理解,两者在实际上并不矛盾,也无须为强调一方而牺牲另一方。现代教育活动呼唤着教师与学生主体意识的双重回归。[关键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现代教育21世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赞同。人们开始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意识到应该为学生减轻负担,让他们自主地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产生了偏颇。有的人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有的夸大了学生的主体性,而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笔者认为,教师与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方面的双主体,“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育理念的最终确立,需要的是教师主导意识和学生主体意识的双重回归。 一、“主导”与“主体”的意义及相互关系笔者认为,对“主导”与“主体”这两个词的涵义应该从语义学、哲学和教育学三个方面来进行综合的分析。首先,从语义学来看,《现代汉语词典》对“主体”含义的解释有三,即事物的主要部分,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国家;对“主导”概念的解释,即主要的并且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的,起主导作用的事物。主导与主体在语音上的差别导致了其意义上的差别。作为事物主要部分的主体,强调的是主体的重要程度和在整个事物当中所占的比重,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应该成为教育活动的主要部分;而教师的作用则体现在“导”的方面,即引导、指导及导向上,以自己的经验、学识及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向往真善美,勇于探索,发现真理。其次,从哲学的角度讲,主体包含了本体论和认识论两方面的含义。本体论意义上的主体是指属性、关系、状态、运动变化等的基质、载体和承担者。认识论上的主体,是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通过与认识和实践的客体相对应、相关联而获得其规定性的。具体说就是指从事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包括个体、社会集团以及整个人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主体不是本体论,而是一个认识论的概念,是指人作为主体在对实际活动中相对于活动客体所处的态势而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也就是说,主体是人,但并非人人都能成为主体,只有在同一实体的关系中通过自觉的、能动的活动而获得了对于客体的主动姿态,发挥了自身的能动作用并对客体取得了支配地位的人,才能成为主体。教育活动的两极“教”与“学”的实体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两者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分别充当着教育主体和学习主体的角色。在教育活动中,“教”与“学”总是在交替性的或是结构性的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变换着活动的主体性角色。从这个意义上说,主体总是相对于客体而存在的。从教的角度说,教师是主体,只有发挥教师的主体性,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指导及导向;从学的方面说,学生当然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及其对学生的教育内容则成为客体,学生只有积极、自主、能动地学习,主动接受教育的影响,积极向教师提出质疑,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实现对学习活动的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当然,“教”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或发挥得如何,最终还是通过学生的主体地位来实现的。如果学生缺乏主体性,教师的主导地位也难以实现。再次,从现代教育学的角度来看,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人才培养实践活动。它的基本功能就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与品德,使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或主人。教育过程是由教师与学生双方构成的,缺少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有教育。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是“主导”,即教师作为主体,在经过了专业学习和训练,具有专门的系统化的科学知识和思想道德素养,拥有了较高的教育技能和技巧之后,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引导学生发生合乎规律、合乎目的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发挥其主体性,正确认识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规律,并以此为依据来确定教育目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及教育活动的主体。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在教师

谈谈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2

谈谈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 张春燕 教育从古到今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春秋战国的孔子到近代的陶行知,他与人就象一个整体,从来就没有分开过,那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了? 首先,教育必须要用人来做载体,如果没有了人来,教育就无法施展,跟谈不上发展了。 人是教育的核心。只有人参加到教育中来,教育才会充满活力。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学家孔子就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为世世代代所敬仰。为什么他会收到那么多人的敬仰呢?这不光是因为他为当时的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还因为他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不仅仅指孔子,还有大量的人,是他们的参与才让教育不断的发展,壮大,才有了今天的教育百花争鸣的繁荣景象。所以说,教育需要人来参与,只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教育才有了意义,也才会发展。 其次,社会也需要教育来发展。当然,作为社会的主体人也需要教育来发展自己。人类要想进步就需要继承前人的思想文化。牛顿曾经说过:“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所以当人类想要进步的时候,就需要教育来支撑。所以,人来想要得到发展是离不开教育的。 总之,教育和人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只有教育发展了,人类

自身才会有所发展。所以,我们在发展自身的时候,还要注意发展教育,只有二者不断的发展,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谈谈对师生关系的看法 张春燕 在当今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精神文明的发展却跟不上物质文明。而作为老师和学生应该作业发展呢?值得我们探索。 自古以来,就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来诠释老师这个职业。于是,在一般人眼中,学生就是向老师学习知识。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不仅仅如此。传授学生知识只是做老师做的最基本的。做老师的不仅要传授学生课本知识,还要交给做人的道理。而且,后者远远比前者重要。要交给学生做人的道理,首先老师就要热爱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热情,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爱你,以你为榜样。其次,老师还要以身作则,试想一下,如果老师整天在课堂上说老师很爱你们,可是,当地震来时,自己却丢下学生只顾自己逃命,学生会怎么看待自己的老师呢?这样的老师肯定是口是心非,也是让学生们做呕的老师。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想这是很有道理的。再次,老师还应该尊重自己的学生,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学生身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觉得自己是老师就可以任意改变别人的想法。 当然,作为学生的,也应该虚心的向老师请教,从古

人的道德主体性与主体道德教育

人的道德主体性与主体道德教育 一 1.道德的主体性 道德与法律、伦理不同。道德是伦理的个人化,伦理是道德的社会化。美国著名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指出,“从道德上讲,任何道德原则都要求社会本身尊重个人的自律和自由,一般地说,道德要求社会公正地对待个人;并且不要忘记,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好的生活,但不是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存在”[3]。相反,道德是为人而存在的。道德是人的道德,人是道德的主体。道德没有主体的参与,就不是道德,即便有了主体,但如果主体不敬仰和服膺道德,也同样没有道德。 人是道德的主体,道德为人的需要而产生。道德对个人来说,它就是人自身的创造物。人类发生史的考察表明,道德最初并不是一部分人发明出来控制另一部分人的工具。道德产生于人们共同的特殊的人类需要

并满足这种特殊的需要——即调节和确定人们之间各种关系的需要以及个人自我确证、自我肯定和自我发展的需要。道德包含着人的追求活动,而且道德规范本身也是反映和体现人的发展需要和意向的东西。人创造了道德并不仅仅是为了约束自己,而是为了确证、肯定和发展自己。道德有约束性,但道德对于人不仅仅是约束,而更重要的是激励。道德不是社会对付个人的工具,而是在个人与社会之间造成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压制人的,相反,它保证个人获得肯定和发展自身的条件。所以,道德在本质上是一个高度自主的人的领域。 2.人作为道德主体的主体性 人是道德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一切道德活动的内在依据,人的主体性在道德活动中的展开和具体化,构成人作为道德主体的主体性。这包括: 为“我”性。道德活动不同于物质生产中的对象化活动,对象化活动反映的是主体对客体的改造,道德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协调关系,源于主体间的交往。利益是人们

家庭生活方式与学生教育的关系

家庭生活方式与学生教育的关系 家庭生活方式是家庭教育发生的基础。它不仅为家庭教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环境和氛围,而且以自身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保证了家庭教育的目标、容、实施、评价的开放性。“教育即生活”,“过什么样的生活,便受什么样的教育”,这些教育箴言在一定围道出了家庭生活方式和家庭教育甚至和整个教育之间的关系。因此,素质教育要切实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不关注他们的家庭生活方式和家庭教育。 高收入家庭的家庭教育注重教育投资,充分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在我们的调查中,高收入家庭的父母大都文化层次较高。由于深知市场竞争的激烈和知识在个人创业中的作用,高收入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接下来一个很自然的问题就是,他们用自己的资本优势来为孩子选择师资、设备优良的学校, 为孩子提供各种良好的学习条件。其子女就读学校主要集中在教学质量和社会声望都比较高的学校,而这些学校的收费都是一般人可望不可及的。谈到孩子的未来,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表示,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不仅能上一个教学质量好的中学,更希望孩子能考上一所名牌大学或出国留学,只要孩子愿意或可能,无论花多少钱都可以。在这方面,他们显示了其它收入家庭少见的坚定决心。 这些家庭中孩子的学习条件是优越的。100%的孩子拥有自己独立的书房和电脑;孩子喜欢的或需要的学习、娱乐用品都一应俱全。大部分的高收入家庭经常带孩子外出旅游,短期的在国,长假则出国旅游。这对于孩子开阔眼界、发展个性、全面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高收入家庭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大多是建立在比较理智的、以孩子发展为本的基础上的。同时,他们希望孩子能在学习中全面发展,为将来实现自我价值打下基础。较之成绩,孩子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康情感更受到他们的关注,他们希望孩子能从学习和生活中体验快乐。同时, 他们还特别重视孩子的个人喜好和特长发展。只要是孩子喜欢的,他们大都允许、鼓励孩子去尝试。高收入家庭的父母是繁忙的。他们对工作投入过多,因而相对忽略了亲子交往。在高收入家庭有一部分家庭沿袭了中国的传统习惯,男主外,女主,父亲往往沉迷于工作而很少顾家,家庭的日常生活和对孩子的教育完全由母亲负责,因此,这些家庭的孩子对父亲比较生疏,对父亲的评价也比较模糊,出现一种父亲角色的缺失;还有一些家庭因父母都忙于工作,谁都无暇顾及孩子,便将孩子托付给老人或保姆长期照顾,孩子的一切都交给学校和老师,家长一周之难得见孩子一面,有的甚至成年累月和孩子说不上几句话。这无疑削弱了父母应有的教育意识,淡化了其教育力量。父母的生活价值取向、开拓进取的意识等具有较高教育价值的因素在高收入家庭里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一、认识内外世界 学习心理学,可以加深人们对自身的了解。通过学习心理学,你可以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出某些行为,这些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以及自己现在的个性、脾气等特征又是如何形成的等等。例如,学习了遗忘规律,你就可以知道自己以往的背单词方法存在哪些不足;了解了感觉的适应性,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了。 同样,你也可以把自己学到的心理活动规律运用到人际交往中,通过他人的行为推断其内在的心理活动,从而实现对外部世界的更准确的认知。例如,作为教师,如果你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以及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条件,你就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了。有助于了解自己,加强自我修养。学习心理学,可以加深人们对自身的了解。通过学习心理学,你可以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出某些行为,这些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以及自己现在的个性、脾气等特征又是如何形成的等等。例如,学习了遗忘规律,你就可以知道自己以往的背单词方法存在哪些不足;了解了感觉的适应性,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了。 二、调整和控制行为 心理学除有助于对心理现象和行为做出描述性解释外,它还向我们指出了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人的心理特征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自身和他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和调整,也可以通过改变内在外在的因素实现对行为的调控。也就是说,可以尽量消除不利因素,创设有利情境,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积极行为。例如,当我们发现自己存在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质和习惯时,就可以运用心理活动规律,找到诱发这些行为的内外因素,积极地创造条件改变这些因素的影响,实现自身行为的改造。再如,奖励和惩罚就是利用条件反射的原理,在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和改造儿童的不良行为与习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我们上面已经提到,心理学分为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两大部分,理论心理学的知识大部分是以间接方式指导着我们的各项工作的,而应用研究的各个分支在实际工作中则可以直接起作用。教师可以利用教育心理学的规律来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或者利用心理测量学的知识设计更合理的考试试卷等;商场的工作人员利用消费和广告心理学的知识重新设计橱窗、陈设商品,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如现在街上流行的"打折风"就是一个应用实例;再如经理利用组织与管理心理学的知识激励员工、鼓舞士气,等等。这方面的应用很多,各位读者可以在自己的工作中有意地加以体会和利用。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一个人难免会碰到种种心理难题和心理困惑。例如,恋爱问题、婚姻问题、自卑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以及失眠、焦虑、忧郁等等,学了心理学,能很好地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调节,不致于陷入心理困惑之中而不能自拔,最后导致心理疾病,甚至是精神病。 学心理学是很有必要的。理论上可以科学地解释心理现象,对破除迷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有重要意义的。实践角度看还可以提示心理现象的

教育的双主体性及其两者的协同

教育的双主体性及其两者的协同 由于教师和学生所构成的对象性关系的两极实体均是具主体性的人,因此,以师生互动为持征的教育活动中,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同时存在,相互依附,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不仅是理想的,而且也是现实的;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本质的。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之前必须理解教育目标,认识教育对象,钻研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设计教育程序;(2)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从教育活动的开始到教育活动的结束,教师总是要充分组织各种教育因素、各种教育影响和各种教育资源,组织教育对象进行活生生的教育活动,必须把具主体性的学生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积极、能动的主体性因素,并协调多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保证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保证教育任务的完成和教育目标的实现.(3)教师是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主导者,在活动过程中,一方面,教师采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对教育内容进行一定的讲授、示范、指导,促使学生内化和运用知识,并对学生提出适当的问题,布置一定的作业,让学生自主、能动地回答和完成,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境、状态、方式、结果,根据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困惑和质疑,矫正自己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学习兴趣、学习需要,从而使整个教育过程向着有利于教育任务完成、教育目标实现的方向发展.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既要把教材、教法、教育环境、教育因素作为自己的认识客体,又要把具主体性的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状况、主体性的发展程度作为自己的认识客体;既要在教育内容的传授中凸现自己的主体性,又要在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开发与培养中凸现自己的主体性,从而充分表现出教师这一教育实践主体的主体性待征。 在教育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这样三方面:(1)学生对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属性、功能进行主体性的选择.学生可以对不认同的教师的讲授选择排斥的状态,采取自己不听讲、自己看其他读物、搞恶作剧、趴在桌上打瞌睡等方式排斥教师教育的主体性作用,从而凸现自己的主体性选择。学生可以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根据自己是否感兴趣、听得懂、根据自己简单的价值判断对教师的主体性作用进行内容性的选择,如教师讲得生动有趣、内容浅显易懂,学生则选择积极主动的状态听讲,时而全神贯注,时而聚精会神。一旦教师的讲解不够生动、形象,无法唤起学生的兴奋和集中注意状态,则学生会选择消极、被动的听课状态,教师的讲授有时则会变成学生自主想象、自主活动的伴奏曲。还有一些学生认为某门课对自己的升学、提高、发展不重要,或认为某门课的某个部分、章节的内容并不重要,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对某门科目、某个教师、某个时期的讲授予以价值性的排斥和选择,从而表现出自己的主体性。(2)学生对教师的主体性作用信息的破译与转化。教育活动中学生要通过自己的主体性集中和组织自己的心向系统去倾听、去理解、去接纳教师发出的教育指令和教育信息,并且要运用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和认识结构对教育指令相信息中那些并不熟悉和相容的知识予以破译,以达到理解、消化和吸收的状态,并充分调动自己的主体性因素将这些信息和知识与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打通和融泄,以内化为自己的新的信息和知识能量;进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没有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活动的实施、教育目标的实现也是不可能的.(3)学生对教师的主体性作用的借鉴、创造与超越.教育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并不仅仅是被动的主体性反映,而是具有其积极的、主观能动性的主体性反映。对教师的教育信息和教育指令,主体性发挥得好的学生会由此产生一定的联想和创造,会从教师的主体性作用的信息和方式中获取操作悟性,进而对教师的信息与指令产生批判性

浅谈新时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论文

浅谈新时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论文 摘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重要的人文关怀;人 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为之奋斗的目标,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本文从人的全面发 展的内核的解读、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反思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论述新时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新时期促进人的 发展提供绵薄之力。 关键词新时期教育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尺度、最高价值,也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一 方面,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中进行,有赖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现代化是各国家、各民族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化推动了生产 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同时,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 程中,现代化也产生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人的片面发展也即人的异化。基于此,文章 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力发展整体的现代教育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 基础途径和重要举措。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核 一精典作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解读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即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 主义的理想目标。马克思等精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的论述是一个不断探索和不 断完善的过程。在《184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初步提出了人的发展的思想,并把它作为“历史之迷解答的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 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①。随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又明确 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唯一使人可以获得全面发展的社会,因而是共产主义者的奋斗目标。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进一步强调,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个 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 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 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②在《184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马克思把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称之为“自由人联合体”,把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这个社会 的基本原则,认为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为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 形式创造现实的基础。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作为人的发展学说的基础,以实践的观点为基本 出发点,从而第一次把人的发展学说从空想变为科学。概括起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 面发展的思想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价 值取向;第二,满足人的需要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条件;第三,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与

浅论中学语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浅论中学语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摘要】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与语文关系紧密。在生活中学语文,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 【关键词】语文;生活;学习 当今中学教育提倡综合性学习,也就是要加强语文与数学、历史等其他学科以及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这可以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要想提高语文素养,就要广泛拓展语文的外延。美国著名教育家华特曾说过:“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在生活中随处都可以找到语文教学的参考,因此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注意将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生活中处处可见语文 生活是一门大学问,只要我们平时多留心,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和语文学习相关的知识,将这些知识收入囊中,就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成绩了。 1.在家庭生活中学习语文 父母是每个人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家庭也可以说是每个人的第一所学校。在家庭中,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汲取营养,那么教师就可以根据不同学生家庭的特点来设计相关教学。比如有的家长是在医院工作的,那么就可以让学生从中多积累一些医疗知识,然后在课堂中分享给其他学生,如此一来,家长会更加配合教师的工作,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得到很大提高。 2.在学校生活中学习语文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学校里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的一些事都可以引入到日常的学习中来。比如:我班老师在学生患病过程中主动承担起补课义务,而其他同学也积极主动地为他捐钱等等,这些乐于助人的好事都值得说讲,使学生能长期收益。 3.在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由此可知,社会更是为学习语文提供了更广阔的场地。比如:针对现在社会网络语言兴盛,很多都是用故意犯错的不规范用字来造成轰动效果的,那么就可以让学生平时留意这些现象并自觉纠正,从而使正规教学更规范。这不仅可以使学生能掌握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而且能培养中学生养成日常积累的好习惯。其实,只要在平时生活中多留心,就会发现校外教育资源的丰富性。

教育学之八大教学原则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之八大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核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八大教学原则是考试中常见的知识点,有这样一类考查形式,即以俗语或名人名言进行考察,今天我们一起来总结下考试中常见的这些话。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指既要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既要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道德品质。此原则体现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相统一的教学规律。考点有:文以载道,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体现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规律。考点有见之不若知之,之之不若行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学做合一;力行而近乎仁;古希腊智者派认为没有实践的理论和没有理论的实践都是没有意义的;乌申斯基说空洞的毫无根据的理论是一点用处没有的。理论不能脱离实际,思想不能离开事实。 直观性教学原则指教师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常考语句有:夸美纽斯——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是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乌申斯基——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荀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启发性教学原则指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提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的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学规律。常考语句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第斯多惠——一个好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坏老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关于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关于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这学期我在教学之余读到一本很有意义,对工作特别有帮助的书《教育心理学》,这 本书是以教育心理学为主线,同时也对教育心理学所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有一定讲述,以中小学的实际相结合,其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强,便于自学。在读这本书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也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认为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是帮助。本书广泛吸收了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相信对于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是有帮助的.书中广泛吸收了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集中阐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其研究目的在于服务教育。因此,我将谈谈我对这本书教育心理学的理解和感受。 一、学习《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 《教育心理学》指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为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教育在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必须适应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分析了中小学生和成人学习的特点;强调教师通过认真学习心理学,能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使教师能够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的特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作为教师,只有了解这些,才能为学生创造更适合的学习环境,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 二、教师为什么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 因为教师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必须学习心理学,这本书是强调教师要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才能知道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自觉地培养这些心理素质。 因此教师必须提高教育水平,学习教育心理学,这本书做了一个相对简明的总结和概括。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心理学问题比比皆是。而教师只有学习教育心理学,才能系统地掌握学生认知过程和年龄特征的规律,选择合适的教材,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品德。研究了教育心理学中的教师,可以把握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和心理特征形成的各种因素。能更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也就是说,教师要了解不同年龄和不同时期的学生心理,以鼓励学生的优点,纠正他们的缺点。教育的功能是发现学生的优点,克服他们的缺点。科学地总结教育经验,我认为这是第一点的基础,是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准备的。 三、教师与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应用 1、我国的教育正面临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应具有良好的素质。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技能。 2、中小学教育是针对青少年学生。学生的发展既是教育的目标,也是教育的基础。为了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是教师的天职。如果我们想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我们必须了解和掌握学习规则。因此,教师应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运动技能与态度、道德学习的过程以及有效学习的内外条件。 4、教师必须学习教学心理学,使学习理论转化为教学技能。为教学决策提供心理学依据和应用技术。 5、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技术,需要大量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教师必须了解和理解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任何课堂教学方法或技巧都必须适合教学的目的。激发和保持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