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涵洞长度计算

涵洞长度计算

涵洞长度计算
涵洞长度计算

涵洞设计与放样

第一节 涵长计算

一、正交涵洞长度计算

(一)无超高加宽时: B 上=B 下=0.5B

H —路基填土高度,涵底中心至路基边缘高度。 h 上、h 下——涵洞上下游洞口建筑高度。 m —路基边坡率 i0——涵底坡度

L 上、L 下——涵洞上下游水平长度(m )。 L 上=

i0

m 1h -H m ?++上)

(上B

L 下=

i0

m 1h -H m ?-+下)

(下B

涵洞总长L= L 上+L 下

若缘石外低端不在路基边坡延长线时,h 上、h 下用h 上+t 、h 下+t 代替,t ——厚,a ——宽

(二)有超高加宽时(设在平曲线内) 1、i0与i1方向一致 L 上=

i0

m 1i1B h -H m ?+?++)

上(上B

L 下=i0

m 1W i1W h -H m ?-+?-+)下(下B

B 上、B 下——半个标准路基宽 W ——路基加宽 涵洞总长L= L 上+L 下

注意:路基的设计高为未超高加宽前路基内侧边缘点的高程。

图6-2有超高加宽时涵长计算1

2、i0与i1方向相反 L 上=

i0m 1i1h -H m ?+?-++)

上(上W W B

L 下=

i0

m 1i1B h -H m ?-?++)

下(下B

涵洞总长L= L 上+L 下

(三)斜交斜做涵洞

因:L 上?cos α=B 上+ m (H- h 上- L 上?i0)+a 所以: L 上=

i0

m c a

h -H m ?+++αos B 上)(上

同理:L 下=i0

m c a

h -H m ?-++αos B 下)(下

第二节 涵址测量

一、 涵位中桩钉设

直线上的涵位用花杆穿线的办法(经违仪)确定中桩,或用全站仪坐标法定设中桩。曲线上的涵位用切线支距法定设中桩。

切线支距法步骤:

1、预估ZY 到涵中心桩的曲线长。

2、查切线支距X 、Y ,或根据曲线长和偏角计算X 、Y 。

3、沿切线方向量X 、垂直距离Y 得中心桩。

4、若该点不是河沟中心,则再估。 二、 测斜交角度、高程 (一)直线上的斜交角度

涵洞的斜交角度指的是涵洞的中心线与道路中线垂直方向的夹角。在直线上测量涵洞的斜交角度相对比较容易,其测量步骤如下:

1、立经纬仪于涵洞中桩,对中、整平。

图6-3有超高加宽时涵长计算2

图6-4斜交斜做涵长计算

2、瞄准线路的中线方向。

3、转动水平盘,拨转900角,读数m 。

4、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水平盘,瞄准河沟正中心,读数n 。

5、斜交角度:顺时针转时为α=n-m ;逆时针转时为α=m-n 。

(二)曲线上的斜交角度

曲线上斜交角度的测量首先要找到该中桩的切线方向,由切线方向拨转900得出线路中线的垂直方向,之后才能测量出斜交角度。因此,曲线段的斜交角度的测量关键是找到该点的切线方向。

测量步骤:

1、立仪于ZY (HY )点,对中、整平,瞄准交点方向,读数m 。

2、转动水平盘,瞄准涵洞中桩,读数n 。

3、n-m 为ZY 到涵洞中桩的曲线所对应的弦切角。搬动仪器到涵洞中桩,对中整平。瞄准ZY 点。

4、拨角n-m ,得该点的切线方向。

5、旋转水平读盘900得该点的垂直方向,读数o 。

6、旋转水平盘,瞄准河沟中心方向,读数p 。

7、p -o 为斜交角度。 三、 断面测量

涵洞作一纵剖面图,上下游各测15—20M 。 四、 涵位平面图

一般不测地形图,但地形复杂时测,范围为河槽宽的4倍。比例1:200—1:500,等高线1m 一根,平坦地0.5m 一根。

图6-5直线段斜交角图6-6曲线段斜交角度

第三节 涵洞放样

根据涵洞设计图,在实地上把涵洞的中心线先确定下来。根据涵洞设计尺寸,把涵洞的基础、涵身、

洞口基础、洞口墙身在实地上放样出来,用桩做标记,并用白灰划线。 一、涵洞中心线的确定

仪器立在涵洞中桩,根据设计的斜交角度,旋转水平度盘至涵洞中心线方向,在该方向上定出涵洞的L 上和L 下长度,定桩。在远离涵长的该方向上确定四个方向桩(A 、B 、C 、D ),上下游各两个,注意在订桩时应该使桩相对固定。

二、涵身基础的放样 涵身基础的放样是依据涵洞

中线与涵洞设计图里的基础尺寸,利用经纬仪和钢尺在实地上确定基础的轮廓线。

如图6-8,基础放样的步骤如下:

1、立仪于O 点,瞄准线路方向,拨转涵洞角度,量取距离

2

L ,订出涵洞上游长度A 点,同理定出B 点。

2、立仪于A 点,瞄准O 点,旋转900方向,量取

2

l

,订出台基内侧边缘点1。 3、从1点在该方向上量取a ,订出2点。同理订出3、4点。

4、在1、2、3、4点订桩并用白灰把四点连线,涵身的基础线则放样完毕。

C D

A B

路线方向

涵洞方向

图6-7 涵洞中心线确定

A

B

o

1

24

3

5、同理可以放出另一侧的涵身基础线。 三、台身的放样

据图6-8,在基础样放完后,在基础线内量取台身的尺寸并划线。

四、洞口放样

举例洞口为八字翼墙的放样方法,如图6-9。

步骤:

1、立经纬仪于A 点,对中、整

平。

2、瞄准涵台台身内侧方向,倒镜1800,拨转300为翼墙方向,在该方向上量取设计图尺寸

30

cos W

,得墙身顶端内侧边缘点。 3、继续旋转水平度盘600

,从A 点量取距离2,再量距离3,再量距离4,倒镜1800,从A 量取距离1。

4、同理,可以得出洞口端部的5个点。

5、最外的两条线为基础轮廓线,靠近的两条为墙身底部线,中间等宽的部位为墙顶线。用桩订设,划白灰线。

涵洞的各构造物的端点的坐标也可通过涵洞中桩的坐标进行计算,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放样,测定各端点。

图6-9 涵洞洞口放样

涵洞水力计算

附录P 涵洞(或隧洞)水力计算 P.0.1 涵洞水流流态可按以下情况进行判别:圆形、拱形涵洞进口水深h1≤1.1D(洞高)或矩形涵洞h1≤1.2D时,为无压力流;圆形、拱形涵洞h1>1.1D或矩形涵洞h1>1.2D,且洞长L≤l0(洞内回水曲线长度)+2.7D时,为半压力流;圆形、拱形或矩形涵洞h1>1.5D,且L>l0+2.7D时,为压力流。 P.0.2 无压力流可按下列情况进行判别: 1 淹没流与非淹没流的判别: 0≤i(洞底坡降)≤ik(洞底临界坡度),且涵洞出口水深h2≤(1.2~1.25)h k(洞内临界水深)或h2≤(0.75~0.77)H0(计及流速水头的涵洞进口水头)时,为非淹没流;反之,则为淹没流。I>i k,且L≤(8~15)h1时,仍可按上述标准判别涵洞是否淹没。 2 长洞与短洞的判别: i≈0时,且L ≤(52~64)h1或L ≤(86~106)h k时,为短洞;反之,则为长洞。0<i≤i k,且L ≤(52~83)h1或L ≤(86~138)h k时,为短洞;反之,则为长洞。,i >i k且L≥4h1时,均按短洞进行水力计算。 P.0.3 无压力流过水能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 涵洞为短洞时:

式中 Q——涵洞设计流量(m3/s); m——无压力流时的流量系数; B——矩形涵洞底宽(m),涵洞为非矩形断面时,按公式(P.0.3-3)计算; g——重力加速度(m/s2); H0——计及流速水头的涵洞进口水头(m); m0——进口轮廓形状系数,可根据进口型式,由表P.0.3查得; A h——相应于涵洞进口水深的过水断面面积(m2); A j——进洞水流的过水断面面积(m2); A k——相应于临界水深的过水断面面积(m2); h k——洞内临界水深(m); h1——涵洞进口水深(m); α——流速分布系数,可取1.05~1.10; V1——涵洞进口断面平均流速(m/s)。

高速公路计算

高速公路的一些线路计算 一、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 已知:①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离ZH 点的长度:l ②圆曲线的半径:R ③缓和曲线的长度:l 0 ④转向角系数:K(1或-1) ⑤过ZH 点的切线方位角:α ⑥点ZH 的坐标:x Z ,y Z 计算过程: y y ⑼y x x ⑻x αSsin y ⑺αScos x ⑹90ααα⑸y x ⑷S 180 n x y arctg α⑶l 3456R l l 40R l l y ⑵)K R 336l l 6Rl l ( x ⑴Z 1Z 11111012 2 00 004 4 9 20 2 503 30 703 0+=+===-+=+= ?+=+ - =-= 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 公式中n 的取值如下: ?? ? ??=<?????=>>1n 0y 0x 1n 0y 0x 2n 0y 0x 0n 0y 0x 00000000 当计算第二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时,则: l 为到点HZ 的长度 α为过点HZ 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 K 值与计算第一缓和曲线时相反 x Z ,y Z 为点HZ 的坐标 切线角计算公式:2Rl l β0 2 =

二、圆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 已知:①圆曲线上任一点离ZH 点的长度:l ②圆曲线的半径:R ③缓和曲线的长度:l 0 ④转向角系数:K(1或-1) ⑤过ZH 点的切线方位角:α ⑥点ZH 的坐标:x Z ,y Z 计算过程: y y ⑿y x x ⑾x αSsin y ⑽αScos x ⑼90ααα⑻y x ⑺S 180 n x y arctg α⑹m Rsin α'y ⑸p]K )cos α'[R(1x ⑷34560R l 240R l 2 l ⑶m 2688R l 24R l ⑵p R π) l -90(2l ⑴α'Z 1Z 11111012 2 00 00004 5 2 3 003 4 20 0+=+===-+=+= ?+=+=+-=+ - = -== 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 公式中n 的取值如下: ?? ???=<?????=>>1n 0y 0x 1n 0y 0x 2n 0y 0x 0n 0y 0x 00000000 当只知道HZ 点的坐标时,则: l 为到点HZ 的长度 α为过点HZ 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 K 值与知道ZH 点坐标时相反 x Z ,y Z 为点HZ 的坐标

各种涵洞工程图识图

各种涵洞工程图识图、算量,完虐教科书! 2017-02-28 筑业造价 涵洞是常见的道路工程泄水构筑物。涵洞结构复杂多变,识读工程图让人摸不着头脑,经常由于尺寸判断失误而造成工程返工。下面小编就带你深入认识各种涵洞,用3D模型图手把手教你怎么识读涵洞工程图及工程量计算。 涵洞分类 (1)按建筑材料分类涵洞按建筑材料分类有钢筋混凝土涵、混凝土涵、砖涵、石涵、木涵、金属涵等。 (2)按构造形式分类涵洞按构造形式分为圆管涵、拱涵、箱涵、盖板涵等,工程上多用此类分法。 (3)按孔数分类涵洞按孔数分有单孔、双孔、多孔等。 (4)按洞顶有无覆盖土分类涵洞可分为明涵和暗涵(洞顶填土大于50cm)等。 涵洞组成 涵洞是由洞口、洞身和基础三部分组成的排水构筑物。如下图所示为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立体分解图,从中可以了解涵洞各部分的名称、位置和构造。 涵洞工程图 涵洞从路面下方穿过道路,埋置于路基土层中,尽管涵洞的种类很多,但图示方法基本相同。涵洞工程图主要由立面图(纵剖面图)、平面图、侧面图和必要的构造详图(如涵身断面图、构件钢筋结构图、翼墙断面图)、工程数量表、附注等组成,各种图形表达涵洞的结构形状及尺寸,工程数量表给出全涵各构件的材料及数量,附注说明一些图中无法表达的内容,如尺寸单位、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工程图特点 (1)在图示表达时,涵洞工程图以水流方向为纵向(即与路线前进方向垂直布置),并以纵剖面图代替立面图,剖切平面通过涵洞轴线。 (2)平面图一般不考虑涵洞上方的覆土,或假想土层是透明的。平面图上有时不画出洞身基础的投影,而在立面图和断面图中表达。 (3)洞口正面布置图在侧面投影图位置作为侧面图,当进、出水洞口形状不一样时,则需分别画出其进、出水洞口布置图。如图7-4中,侧面投影是洞口正面图。 (4)洞身断面图、钢筋布置图、翼墙断面图等也可能在另一张图中表达。 读图方法 先概括了解,后深入细读; 先整体、后局部,再综合起来想象整体。 <概括了解> (1)从标题栏、角标及图样上的注释中了解名称、尺寸单位、涵洞所处的位置(里程桩号)及有关要求。

涵洞孔径计算

涵洞计算 1、涵洞的布设 本路段小桥涵设置时主要考虑了:上游洞口应考虑流向,下游洞口以不危及农田村镇为原则,同时考虑到圆管涵利于施工,又经济简便,所以大部分形式均采用无压力式圆管涵形式。本设计所取标准跨径为1.0m 。本设计中涵洞的位置以及孔径见表1所示: 表1 涵洞一览表 序号 涵洞位置 结构类型 交角(°) 孔数及孔径 洞口型式 1 K16+708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 90 1-Φ1.5 一字 2 K17+200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 90 1-Φ1.5 一字 管涵的标准跨径通常取50、75、100、125、150(cm )。下面以排水总体规划图中K16+708处的涵洞计算为例。 采用的方法为径流形成法,此法是以暴雨资料为主推算小流域洪水流量的一种方法,是公路部门目前普遍使用的一种计算方法,该公式只适用于汇水面积F ≤30 km 2的小流域。 汇水面积:0.0312km ,主河沟平均比降:12.4%,流域土壤吸水类属:Ⅲ,年平均降雨量:793mm ,设计洪水频率1/50,汇流时间:30min ,径流系数:0.95,粗糙度系数n=0.014。 我国公路系统最常采用的是公路科学研究所提出的简化公式,其中未 考虑洪峰削减的公式为:由涵洞设计手册得洪峰流量计算:。 ()βγδ?5 42 30m z -h F Q = 式中 Q P ——规定频率为P 时的雨洪设计流量(m 3/s ) F ——汇水面积(km 2) h ——暴雨径流厚度(mm ) Z ——被植物或坑挖滞流的径流厚度 φ——地貌系数,根据地型、汇水面积F 、主河沟平均坡

度I z 决定 β——洪峰传播的流量折减系数,由汇水面积重心至桥涵 的距离(L 0=0.3Km<1Km )及汇水区的类型(丘陵汇 水区)综合查表3.2-10得 γ——汇水区降雨不均匀的折减系数 δ——考虑湖泊或小水库调节作用对洪峰流量影响的折 减系数 根据已知条件查《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涵洞》表4-8、表4-11、表4-12、表4-13、表4-14、表4-15,分别得地貌系数0?取0.09,常用迳流厚度h 取53mm ,植物坑洼滞留的迳流厚度z 取10mm ,洪峰传播的流量折减系数β取1、降水不均匀折减系数γ取1.0、小水库(湖泊)调节折减系数δ取1。 ()βγδ?5 42 30m z -h F Q = =0.09×(53-10)23×0.0315 4×1×1×1 =1.58s /m 3 1、确定涵洞孔径d 查《公路排水设计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姚祖康编著)公式 (3.3-18)得管径与流量关系式52 5352gk Q d k d b A gd Q k k ===或,式中系数 k=k 13/k 2,为充满度h/d 的函数。 初选临界水深h k 时的充满度为8 .0=d h k 。表3.3-3得k=0.382。 则管径d 为: 5 2 382 .081.958.1?= d =0.92m 取管径为1.0m 。

涵洞水力计算书

涵洞水力计算书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 设计者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 一、示意图: 二、基本设计资料 1.依据规范及参考书目: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力计算手册》(第二版)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涵洞》(熊启钧编著) 2.计算参数: 计算目标: 已知设计流量、洞身高度、进、出口水深,确定洞身宽度。 进口型式: 八字墙。 设计流量Q = 40.000 m3/s 洞身形状:矩形 洞身高度D = 4.000m 洞身长度L = 30.000m 纵坡i = 0.0020 糙率n = 0.0140 上游行近流速V = 0.700m/s 进口水深H = 4.050m 出口水深h = 3.500m 流量系数m = 0.360 侧收缩系数ε= 0.950 进口损失系数ξ1 = 0.200 拦污栅损失系数ξ2 = 0.000 闸门槽损失系数ξ3 = 0.000 出口损失系数ξ4 = 1.000 进口渐变段损失系数ξ5 = 0.200 出口渐变段损失系数ξ6 = 0.300 三、计算过程 采用试算,拟定洞身宽度B = 3.460m进行流量计算。 1.判断流态: 进口水深与洞高之比H/D = 4.050/4.000 = 1.013 < 1.2, 同时因下游水深h = 3.500m < 洞高D = 4.000m,因此判定流态为无压流。 无压流洞身水面以上净空面积与洞身横断面面积的比值(D-h)/D = 0.125,不小于10%~30%,满足要求。 当洞高D>3.0m时,无压流洞身净空高度D-h = 0.500m ≥0.5m,满足要求。 洞长L = 30.00m < 8H = 8×4.05 = 32.40m,按无压流短洞计算。 2.计算公式

超高计算

1.超高的过渡方式 由于本设计的道路等级为高速公路,所以超高的过渡为有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有中间带的道路行车道,在直线路段的横断面均为以中间带为脊向两侧倾斜的路拱。路面要由双向倾斜的路拱形式过渡到具有超高的单向倾斜的超高形式,外侧逐渐抬高,在抬高过程中,行车道外侧是绕中间带旋转的,若超高横坡度等于路拱横坡,则直至与内侧横坡相等为止。本设计采用的是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 2.超高过渡段长度的确定 (1) 超高缓和段的长度按下式计算: p i L c ?= / B 式中: c L——超高缓和段长度(m); β——旋转轴至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的宽度(m); i?——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 P ——超高渐变率,即旋转轴线与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线之间的相对坡度; 为了行车的舒适,超高过渡段应不小于按上式计算的长度。但从利于排除路面降水而考虑,横坡度由2%过渡到0%路段的超高渐变率不得小于1/200,即超高不该设置的太长。

一般情况下,在确定缓和曲线长度时,已经考虑了超高过渡段所需的最短长度,故一般取超高过渡段长度 L与缓和曲线长度s L相等。 c 本设计中,圆曲线半径均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圆曲线半径,因此都设置了超高过渡段。 3、资料整理 已知本路段在一般地区设计为高速四车道,设计速度为100km/h,R分别为1500m、1600m、转角左为29°46′53.9″,转角右为22°58′40.2″,缓和曲线Ls分别为250 m、220 m,路拱横坡度为2%。 3.1、公路超高渐变值 3.2、圆曲线和超高值

3.3、各公路等级路基宽度

涵洞长度计算

涵洞设计与放样 第一节 涵长计算 一、正交涵洞长度计算 (一)无超高加宽时: B 上=B 下=0.5B H —路基填土高度,涵底中心至路基边缘高度。 h 上、h 下——涵洞上下游洞口建筑高度。 m —路基边坡率 i0——涵底坡度 L 上、L 下——涵洞上下游水平长度(m )。 L 上= i0 m 1h -H m ?++上) (上B L 下= i0 m 1h -H m ?-+下) (下B 涵洞总长L= L 上+L 下 若缘石外低端不在路基边坡延长线时,h 上、h 下用h 上+t 、h 下+t 代替,t ——厚,a ——宽 (二)有超高加宽时(设在平曲线内) 1、i0与i1方向一致 L 上= i0 m 1i1B h -H m ?+?++) 上(上B L 下=i0 m 1W i1W h -H m ?-+?-+)下(下B B 上、B 下——半个标准路基宽 W ——路基加宽 涵洞总长L= L 上+L 下 注意:路基的设计高为未超高加宽前路基内侧边缘点的高程。 图6-2有超高加宽时涵长计算1

2、i0与i1方向相反 L 上= i0m 1i1h -H m ?+?-++) 上(上W W B L 下= i0 m 1i1B h -H m ?-?++) 下(下B 涵洞总长L= L 上+L 下 (三)斜交斜做涵洞 因:L 上?cos α=B 上+ m (H- h 上- L 上?i0)+a 所以: L 上= i0 m c a h -H m ?+++αos B 上)(上 同理:L 下=i0 m c a h -H m ?-++αos B 下)(下 第二节 涵址测量 一、 涵位中桩钉设 直线上的涵位用花杆穿线的办法(经违仪)确定中桩,或用全站仪坐标法定设中桩。曲线上的涵位用切线支距法定设中桩。 切线支距法步骤: 1、预估ZY 到涵中心桩的曲线长。 2、查切线支距X 、Y ,或根据曲线长和偏角计算X 、Y 。 3、沿切线方向量X 、垂直距离Y 得中心桩。 4、若该点不是河沟中心,则再估。 二、 测斜交角度、高程 (一)直线上的斜交角度 涵洞的斜交角度指的是涵洞的中心线与道路中线垂直方向的夹角。在直线上测量涵洞的斜交角度相对比较容易,其测量步骤如下: 1、立经纬仪于涵洞中桩,对中、整平。 图6-3有超高加宽时涵长计算2 图6-4斜交斜做涵长计算

线路横断面超高计算公式

线路横断面超高计算公式 在众多测量网站上有不少关于超高计算的程序,但众观各程序,能够较详细介绍计算公式的不多。虽然各程序在计算超高值时的确比较快速,但是,对于有些初学者来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本人觉得有必要在这和大家一起对超高值计算进行一些探讨,共同提高。 一、常用超方式: 无中间带公路常用的超高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绕中线旋转另一种是绕未加宽未超高的内侧路边线旋转。前者一般适用于旧路改造,后者适用于新 建公路。 有中间带公路常用的超高方式同样有两种,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和绕各自行车道中心旋转。第一种适用于各种宽度的有中央带的公路,第二种适用于车道数大于4的公路或分离式断面的公路。 二、超高过渡段的确定 超高过渡段长度计算公式: 式中:Lc----超高过渡段长度; B’----旋转轴至行车道(包含硬路肩)外侧边缘的宽度(m); ---旋转轴外侧的超高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 p-----超高渐变率 根据上式计算的的超高过渡段长度应取成5m的整倍数,并不小于10m的长度。 式中有关参数的具体取值如下。 无中带的公路: 绕中线旋转 B’= 绕边线旋转 式中:B----行车道宽度(m) ---硬路肩宽度(m) -----超高横坡度 -----路拱横坡 有中间带的公路: 绕中央分格带边线旋转 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式中:B----半幅行车道宽度(m) ---左侧路缘带宽度(m) ---右侧硬路肩宽度(m)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确定过渡段长度时,应考虑经下几点。 1、一般情况下,取=(缓和曲线长度),即超高过渡段在缓和曲线全长范围内进行。 2、若>,但只要横坡由路拱坡度(-2%)过渡到超高横坡(2%)时,超高渐变率P≥1/330,仍取=。 否则,有以下两种处理方式。 (1)在缓和曲线部分范围内超高:

线路横断面超高计算公式

线路横断面超高计算公式 测量计算机程序2010-01-03 22:45:55 阅读2714 评论8 字号:大中小订阅 在众多测量网站上有不少关于超高计算的程序,但众观各程序,能够较详细介绍计算公式的不多。虽然各程序在计算超高值时的确比较快速,但是,对于有些初学者来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本人觉得有必要在这和大家一起对超高值计算进行一些探讨,共同提高。 一、常用超方式: 无中间带公路常用的超高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绕中线旋转另一种是绕未加宽未超高的内侧路边线旋转。前者一般适用于旧路改造,后者适用于新建公路。 有中间带公路常用的超高方式同样有两种,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和绕各自行车道中心旋转。第一种适用于各种宽度的有中央带的公路,第二种适用于车道数大于4的公路或分离式断面的公路。 二、超高过渡段的确定 超高过渡段长度计算公式: 式中:Lc----超高过渡段长度; B’----旋转轴至行车道(包含硬路肩)外侧边缘的宽度(m); ---旋转轴外侧的超高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 p-----超高渐变率 根据上式计算的的超高过渡段长度应取成5m的整倍数,并不小于 10m的长度。

式中有关参数的具体取值如下。 无中带的公路: 绕中线旋转 B’ ’= 绕边线旋转 式中:B----行车道宽度(m) ---硬路肩宽度(m) -----超高横坡度 -----路拱横度 有中间带的公路: 绕中央分格带边线旋转 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式中:B----半幅行车道宽度(m) ---左侧路缘带宽度(m) ---右侧硬路肩宽度(m)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确定过渡段长度时,应考虑经下几点。 1、一般情况下,取=(缓和曲线长度),即超高过渡段在缓和曲线 全长范围内进行。 2、若>,但只要横坡由路拱坡度(-2%)过渡到超高横坡(2%)时,超高渐变率P≥1/330,仍取=。否则,有以下两种处理方式。 (1)在缓和曲线部分范围内超高:

涵洞的类型、计算、施工..

涵洞 第一节涵洞类型及构造 涵洞是为宣泄地面水流而设置的横穿路基的排水构造物,由洞身和洞口建筑两部分组成,如图5—l。 图5—l 涵洞的组成a)洞口b)洞身 一.涵洞的分类 (一)按建筑材料分 1.石涵 2.混凝土涵 3.钢筋混凝土涵 (二)按构造型式分 1.圆管涵 2.板涵 3.拱涵 4.箱涵 (三)按洞顶填土的情况分 明涵是指洞顶不填土或填土小于50cm的涵洞,适用于低路堤、浅沟渠;暗涵是指洞顶填土大于50厘米的涵洞,适用于高路堤、深沟渠。(四)按水力性能分

1.无压力式涵洞 入口处水深小于洞口高度,有自由水面。 2.半压力式涵洞 入口处水深大于洞口高度,水流仅在进水口处充满洞口,其它部分均具有自由水面。 3.压力式涵洞 入口处水深大于洞口高度,在涵洞全长的范围内都充满水流,无自由水面。 4.倒虹吸管涵 二、涵洞的构造 (一)洞身构造 1.圆管涵 1)管身 是管涵的主体部分,多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安装,圆管涵洞身由分段的圆管节和支撑管节的基础垫层组成,见图5-2。 图5-2 圆管涵洞身

①混凝土或浆砌片石基础 如(图5-4a),一般用于土质较软弱的地基上。 ②垫层基础 在砂砾、卵石、碎石及密实均匀的粘土或砂土地基上,可做垫层基础,如图5—2。 ③混凝土平整层 在岩石地基上,可不作基础,在圆管下铺一层混凝土,其厚度一般为5cm,如图5-4 b) 图5—4 圆管涵基础(尺寸单位:cm) a)软弱地基;b)混凝土平整面 3)接缝及防水层 圆管涵多采用预制拼装施工,为防圆管接头漏水,应作接缝处防水处理,其形式如下:①平口接头缝 a.如图5-5a),b.如图5-5b),c.如图5—5c), 图5—5 平口接头缝

涵洞八字墙计算公式

涵洞八字墙计算公式 帽缘缘石砼=(Q6+R6+涵长计算!E6+0.1)*0.2*0.35*2 隔水墙=(Y6*TAN(RADIANS(K6))+Y6*TAN(RADIANS(ABS(L6)))+涵长计算!E6+0.4)*F6*0.4*2 洞身铺砌=涵长计算!Y6*涵长计算!E6*J6 洞口铺砌=(Y6*TAN(RADIANS(K6))+2*涵长计算!E6/COS(RADIANS(涵长计算!C6))+Y6*TAN(RADIANS(ABS(L6))))*Y6*J6 V =Z6+AA6 V基= =(D6*(Q6+U6+W6)*(N6-M6)*G6+D6/(2*O6)*(N6^2-M6^2)*G6)*2+(D6*(R6+V6+X6)*(N6-M6)*G6+D6/(2*P6)*(N6^2-M6^2)*G6)*2 V身= =(1/2*Q6*D6*(N6^2-M6^2)+D6/(6*O6)*(N6^3-M6^3))*2+(1/2*R6*D6*(N6^2-M6^2)+D6/(6*P6)*(N6^3-M6^3))*2 G= =D6*(N6-M6) e2正翼墙= =I6/COS((A TAN(TAN(RADIANS(K6))-1/(D6*O6)))) e2反翼墙= =IF(L6<0,I6/COS((A TAN(TAN(RADIANS(ABS(L6)))+1/(D6*P6)))),I6/COS((ATAN(TAN(RADIANS(ABS(L6)))-1/(D6*P6))))) e1正翼墙= =I6/COS(RADIANS(K6)) e1反翼墙= =I6/COS(RADIANS(L6)) c1正= =Q6+N6/O6 c1反= =R6+N6/P6 c正= =H6/(COS(RADIANS(K6))) c反= =H6/(COS(RADIANS(L6))) n0正= =(E6+SIN(RADIANS(K6))/D6)*COS(RADIANS(K6)) n0反= =IF(L6<0,(E6-SIN(RADIANS(ABS(L6)))/D6)*COS(RADIANS(L6)),(E6+SIN(RADIANS(ABS(L6)))/D6)*COS(RADIANS(L6))) H= =涵长计算!F6+涵长计算!G6+F6-G6 h= =F6-G6+0.2 β1= =IF(C6<10,30,IF(C6>=30,55,35)) β2 =IF(C6<10,30,IF(C6>=30,-20,0)) 涵长计算 净跨径L0= =IF(D6<3,D6-0.4,D6-0.6) 路肩标高左侧= =IF(N6=0,K6+(B6-S6*TAN(RADIANS(C6))-J6)*L6-P6*(S6-R6/2),K6+(B6-S6*TAN(RADIANS(C6))-J6)*L6+(M6-ABS(B6-S6*TAN(RADIANS(C6))-J6))^2/(2*N6))-P6*(S6-R6/2) 路肩标高右侧= =IF(N6=0,K6+(B6+T6*TAN(RADIANS(C6))-J6)*L6-Q6*(T6-R6/2),K6+(B6+T6*TAN(RADIANS(C6))-J6)*L6+(M6-ABS(B6+T6*TAN(RADIANS(C6))-J6))^2/(2*N6))-Q6*(T6-R6/

超高计算问题

《公路设计》超高问题 基本流程: 超高一般的设计过程是:第一,确定超高的横坡坡度;第二,查《路线规范》超高渐变率表试定超高渐变率;第三,按照公式Lc = B Δi / p 计算超高缓和段长度;第四,将凑整后的超高缓和段长度代入上式,反算超高渐变率。 以一道例题作为计算例子: 一、相关技术指标 1.二级公路,设计速度60 km/h ; 2.行车道宽2×4.5 m ,土路肩2×0.50 m ; 3.行车道路拱横坡度1.5%,土路肩路拱横坡度2.5%; 4.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1500m ;圆曲线最大超高值8%; 5.超高过渡方式:绕内侧车道边缘旋转。 二、超高过渡段长度计算公式 p i B L c D = ()c c c g c Bi L p B i i L p ì=??í+?=?? 绕边轴旋转绕中线旋转 (1) 式中:c L ——最小超高过渡段长度(m ); B ——旋转轴至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的宽度(m ); i D ——超高横坡度与路拱横坡度的代数差(%); p ——超高渐变率(m ); c i ——超高横坡度(%); g i ——路拱横坡度(%)。 三、超高过渡段长度的确定 1.计算最小超高过渡段长度 c c Bi L p = (1251=p ,m B 9=) 用计算出的c L 与回旋线长度s L 比较,由于平面设计时已经考虑了超高过

渡的需要,所以一般情况下计算出的s c L L £,故先取s c L L =;否则应考虑修改平面线形或采取其他措施。 2.计算横坡由双向路拱横坡(-1.5%)过渡到单向超高横坡(1.5%)时的超高渐变率p 由公式(1)反算: ()''00 2g g g B i i B i p x x éù--×??== (绕中线旋转,m B 5.4'=, 1.5%g i =) 0g c c i x L i = (临界断面) 3.超高过渡段长度的确定 (1)若330 13p ,则取s c L L =,即超高过渡在缓和曲线全长范围内进行; (2)若330 1

超高过渡介绍知识讲解

超高过渡介绍

公路超高过渡 一、低等级公路超高计算 【示例1】山岭重丘区某新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其中一平曲线半径R=150m,缓和曲线Ls=70m,路面宽度为B=7.0m,路肩宽度为0.75m,路拱坡度为iG=2%,路肩坡度iJ=3%,该曲线的主点桩号分别为:ZH=K1+028.665 、HY= K1+098.665 、QZ=K1+131.659 、YH=K1+164.653 、HZ=K1+234.653。试计算各主点桩以及下列桩号:K1+040、K1+070、K1+180、K1+210处横断面上内外侧和路中线三点的超高值(设计高为路基边缘)。 (1)确定超高缓和段长度 根据公路等级、设计速度和平曲线半径查表得圆曲线的超高值iy=5%,新建公路一般采用绕边线旋转,超高渐变率p=1/100,所以超高缓和段长度: Lc=B'△i/p=7×5%/(1/100)=35.0(m) 而缓和曲线Ls=70m,先取Lc=Ls=70m,然后检查横坡从路拱坡度(-2%)过渡到超高横坡(2%)时的超高渐变率: p=3.5×[2%-(-2%)]/X0=3.5×[2%-(-2%)]/28=1/200>1/330 或 p=7×5%/70=1/200>1/330 所以取Lc=Ls=70m。 (2)计算临界断面x0 X0=iG/ih×Lc=2%/5%×70=28.0m (3)计算各桩号处的超高值 超高起点为ZH(HZ)点,分别计算出x值,然后分别代入超高值计算公式(见《道路勘测设计》书)中计算,加宽过渡采用比例过渡,加宽值b=1.0m。土路肩在超高起点前

1m变成与路面相同的横坡,且在整个超高过过渡段保持与相邻行车道相同的横坡。计算结果见下表。 超高值计算结果表 桩号 x 加宽值bx 外侧超高值中线超高值内侧超高值 K1+028.665(ZH) 0.000x0=28 0.591 0.245 0.126 -0.017 +098.665(HY) 1.000 0.410 0.198 -0.065 +131.659(QZ) 1.000 0.410 0.198 -0.065 1+164.653(YH) 1.000 0.410 0.198 -0.065 +180 54.653> x0=28 0.781 0.322 0.159 -0.037 +210 24.653< x0=28 0.352 0.149 0.093 0.000 +234.653(HZ) 0.000< x0=28 0.000 0.008 0.093 0.008 (已知第一段坡度i1,第二段坡度i2,过度段长度l,待求点离第二横坡距离x a=x/l 待求点i=(i2-i1)(1-3a2+2a3)+i1) 二.超高缓和段长度计算 超高缓和段的长度按下式计算: Lc=B'×△i/P 式中: Lc——超高缓和段长度(m); B' ——旋转轴至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的宽度(m); △i——旋转轴外侧的超高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

管涵涵洞计算示例

管涵涵洞计算示例 钢筋混凝土管涵外径1.5米,上部填土高度1.73米,土容重318/kN m ,管下粘土的0[]120kPa σ=,管壁厚0.10m ,每节长1m ,混凝土C15, 224/kN m γ=,钢筋为R235,进出口形式采用八字墙形式,涵洞洞底中心标高为xxx 米,路线设计标高为xxx 米。 1. 恒载计算 填土垂直压力: 2h 18 1.7331.14/q kN m γ=?=?=土 管节垂直压力: 2240.10 2.4/q t kN m γ=?=?=自 ,故2+33.54/q q q kN m ==土恒自 2. 荷载计算 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第4.3.1条和第4.3.2条规定,本设计采用车辆荷载,公路―Ⅰ级和公路―Ⅱ级荷载采用相同的车辆荷载标准,填料厚度等于或大于0.5m 的涵洞不计冲击力。 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第4.3.4条规定计算荷载分布宽度: 一个后轮单边荷载横向分布宽度=(0.6/2+1.73×tan30°)=1.299m>1.3/2=0.65m 且>1.8/2=0.9m , 各轮垂直荷载分布宽度互相重叠 故荷载横向分布宽度a 应该按两辆车后轮外边至外边计算,即 0.6 ( 1.73tan 30)2(1.32 1.8)7.4982 a m =+???++?= 一个车轮的纵向分布宽度0.2 1.73tan 30 1.0990.72m m = +??==1.4>2

同理,纵向后轮垂直荷载分布长度互相重叠,荷载纵向分布宽度b 按两轮(后轮)外边至外边计算,即: 0.2 ( 1.73tan 30)2 1.4 3.5982 b m =+???+= 22(2140) 20.76/7.498 3.598 q kN m ??= =?汽车 3. 管壁弯矩计算: 忽略管壁环向压应力及径向剪应力N 和V ,仅考虑管壁上的弯矩, 上部填土重产生的弯矩:21230.137(1)M M M q R λ===-土 管壁自重产生的弯矩:2221230.304;0.337;0.369;M q R M q R M q R ===自重自自 车辆荷载产生的弯矩:21230.137(1)M M M q R λ===-汽车 式中: q 土 q 自―填土、管壁自重产生的垂直压力; R ―管壁中线半径; λ―土的侧压系数,2tan (45)2? λ=?-; q 汽车―汽车荷载产生的垂直压力; 因此,恒载产生的最大弯矩为: 22350.13731.140.7[1tan(45)]0.369 2.40.7 1.442 M kN m ? =??-?- +??=?恒 2350.13720.760.7[1tan(45)]0.6682 M kN m ? =??-?- =?汽车 4. 荷载组合: 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第4.3.6条进行作用效应组合,则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组合: 1.2 1.4M M M =+恒汽车=1.2×1.44+1.4×0.668= 2.663 kN·m

各种曲线计算公式

一、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 已知:①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离ZH点的长度:l ②圆曲线的半径:R ③缓和曲线的长度:l0 ④转向角系数:K(1或-1) ⑤过ZH点的切线方位角:α ⑥点ZH的坐标:xZ,yZ 计算过程: 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公式中n的取值如下: 当计算第二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时,则: l为到点HZ的长度 α为过点HZ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 K值与计算第一缓和曲线时相反 xZ,yZ为点HZ的坐标

切线角计算公式: 二、圆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 已知:①圆曲线上任一点离ZH点的长度:l ②圆曲线的半径:R ③缓和曲线的长度:l0 ④转向角系数:K(1或-1) ⑤过ZH点的切线方位角:α ⑥点ZH的坐标:xZ,yZ 计算过程: 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公式中n的取值如下: 当只知道HZ点的坐标时,则: l为到点HZ的长度 α为过点HZ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 K值与知道ZH点坐标时相反 xZ,yZ为点HZ的坐标

三、曲线要素计算公式 公式中各符号说明: l——任意点到起点的曲线长度(或缓曲上任意点到缓曲起点的长度)l1——第一缓和曲线长度 l2——第二缓和曲线长度 l0——对应的缓和曲线长度 R——圆曲线半径 R1——曲线起点处的半径 R2——曲线终点处的半径 P1——曲线起点处的曲率 P2——曲线终点处的曲率 α——曲线转角值

四、竖曲线上高程计算 已知:①第一坡度:i1(上坡为“+”,下坡为“-”) ②第二坡度:i2(上坡为“+”,下坡为“-”) ③变坡点桩号:SZ ④变坡点高程:HZ ⑤竖曲线的切线长度:T ⑥待求点桩号:S 计算过程: 五、超高缓和过渡段的横坡计算

涵洞计算公式

第六章 涵洞设计与放样 第一节 涵长计算 一、正交涵洞长度计算 (一)无超高加宽时: B 上=B 下=0.5B H —路基填土高度,涵底中心至路基边缘高度。 h 上、h 下——涵洞上下游洞口建筑高度。 m —路基边坡率 i0——涵底坡度 L 上、L 下——涵洞上下游水平长度(m )。 L 上= i0 m 1h -H m ?++上) (上B L 下= i0 m 1h -H m ?-+下) (下B 涵洞总长L= L 上+L 下 若缘石外低端不在路基边坡延长线时,h 上、h 下用h 上+t 、h 下+t 代替,t ——厚,a ——宽 (二)有超高加宽时(设在平曲线内) 1、i0与i1方向一致 L 上= i0 m 1i1B h -H m ?+?++) 上(上B L 下=i0 m 1W i1W h -H m ?-+?-+)下(下B B 上、B 下——半个标准路基宽 W ——路基加宽 涵洞总长L= L 上+L 下 注意:路基的设计高为未超高加宽前路基内侧边缘点的高程。 图6-2有超高加宽时涵长计算1

2、i0与i1方向相反 L 上=i0m 1i1h -H m ?+?-++)上(上W W B L 下=i0 m 1i1B h -H m ?-?++)下(下B 涵洞总长L= L 上+L 下 (三)斜交斜做涵洞 因:L 上?cos α=B 上+ m (H- h 上- L 上?i0)+a 所以: L 上= i0 m c a h -H m ?+++αos B 上)(上 同理:L 下=i0 m c a h -H m ?-++αos B 下)(下 实训项目:根据已知条件计算涵洞长度。 实训时间:2课时。 图6-3有超高加宽时涵长计算2 图6-4斜交斜做涵长计算

涵洞八字墙墙身计算方法

路斜交涵洞斜八字式洞口布置图及尺寸表进行分析整理: 已知:γ—涵洞轴线与路线前进方向的夹角(右侧顺时针方向) θ—水流扩散角,即八字墙与涵洞轴线的夹角 a —涵洞斜度,即涵轴线的法线方向与路线的夹角(锐角) H —接涵洞洞身部位八字墙墙身高度(等于涵洞墙身高度+板厚) h —接出口部位八字墙墙身高度(根据实际可不同,常取0.2) m —路基边坡坡比 n —八字墙墙身正背坡(常取4.0) α—八字墙顶面垂直宽度(常取0.4) e —八字墙基础襟边宽度(常取0.1或0.2) d —八字墙基础厚度 正翼墙(常称大八字墙): 反翼墙(常称小八字墙): а+= βθ正 а-= βθ反 正βαcos /c =正 反反βαcos /c = γsin /m m =0 γsin /m m =0 ()正正正ββcos m /sin n n 0+= () 反反反ββcos m /sin n n 0-= 八字墙墙身体积: ()()3300220h H n 6m c h H m 21 V -+ -= 正 身正 ()()3300220h H n 6m c h H m 21V -+-=反身反 八字墙墙身体积计算示意图

()正正正0mn /1tan arctan δ-=β () 反反反0mn /1tan arctan δ+=β 正正βcos /e e 1= 反反βcos /e e 1= 正正δcos /e e 2= 反反δcos /e e 2= ()正正正ββcos /sin 1e e 3 -= ()反反反δcos /δsin 1e e 3  -= 八字墙基础体积: ()()() ( )ed n h c 21e e e d h H n 2m d h H e e c m V 0312******* ??? ?? ?+++++-+ -++=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 ()()() ()ed n h c 21e e e d h H n 2m d h H e e c m V 03122 200210 ????? ?+++++-+-++=反反反反反反反反反反 附图: 涵洞八字墙墙身计算方法参考 某涵洞八字墙墙身设计如下(见下图:涵洞右侧洞口前方冀墙):

各种涵洞工程图识图算量

各种涵洞工程图识图算量 下面是给大家带来关于涵洞工程图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涵洞是常见的道路工程泄水构筑物。涵洞结构复杂多变,识读工程图让人摸不着头脑,经常由于尺寸判断失误而造成工程返工。下面我们就带你深入认识各种涵洞,用3D模型图手把手教你怎么识读涵 洞工程图及工程量计算。 下图左为某段道路一正在施工中的盖板涵洞,下图右为石拱涵洞。 涵洞分类 (1)按建筑材料分类涵洞按建筑材料分类有钢筋混凝土涵、混凝 土涵、砖涵、石涵、木涵、金属涵等。 (2)按构造形式分类涵洞按构造形式分为圆管涵、拱涵、箱涵、 盖板涵等,工程上多用此类分法。 (3)按孔数分类涵洞按孔数分有单孔、双孔、多孔等。 (4)按洞顶有无覆盖土分类涵洞可分为明涵和暗涵(洞顶填土大 于50cm)等。 涵洞组成 涵洞是由洞口、洞身和基础三部分组成的排水构筑物。如下图所示为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立体分解图,从中可以了解涵洞各部分的名称、位置和构造。 涵洞工程图

涵洞从路面下方穿过道路,埋置于路基土层中,尽管涵洞的种类很多,但图示方法基本相同。 涵洞工程图主要由立面图(纵剖面图)、平面图、侧面图和必要的构造详图(如涵身断面图、构件钢筋结构图、翼墙断面图)、工程数量表、附注等组成,各种图形表达涵洞的结构形状及尺寸,工程数量表给出全涵各构件的材料及数量,附注说明一些图中无法表达的内容,如尺寸单位、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工程图特点 (1)在图示表达时,涵洞工程图以水流方向为纵向(即与路线前进方向垂直布置),并以纵剖面图代替立面图,剖切平面通过涵洞轴线。 (2)平面图一般不考虑涵洞上方的覆土,或假想土层是透明的。平面图上有时不画出洞身基础的投影,而在立面图和断面图中表达。 (3)洞口正面布置图在侧面投影图位置作为侧面图,当进、出水洞口形状不一样时,则需分别画出其进、出水洞口布置图。 (4)洞身断面图、钢筋布置图、翼墙断面图等也可能在另一张图中表达。 读图方法 先概括了解,后深入细读; 先整体、后局部,再综合起来想象整体。 (1)从标题栏、角标及图样上的注释中了解名称、尺寸单位、涵洞所处的位置(里程桩号)及有关要求。 (2)了解涵洞采用了哪些基本的表达方法,采用了哪些特殊的表

《涵洞翼墙计算》

课时授课计划

引入:上一节课主要讲了有关涵洞施工技术的概述及其施工准备工作。 知识目标: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能够: 1、了解现场预制 2、掌握现场浇筑 3、涵洞工程量计算 技能目标:懂涵洞设计、精通施工、会进行施工质量管理。 (在此点击课件 7) 涵洞洞口建筑工程数量计算 一、八字翼墙 1.八字翼墙的布置形式 (1) 涵洞与路线正交时,其平面形式如下图。 (2) 涵洞与路线斜交时,八字墙洞口可以正做,也可以斜做。正做洞口都用正翼墙,端墙一般做成台阶形.也有做成斜坡形,其平面布置如图4-13所示。斜做洞口的翼墙角度应根据斜角大小、地形和水文情况确定;其平面布置如图4-14所示。θ为水流扩散角,β为翼墙向外扩散角,α为涵洞的斜度,11,βθαβ=+为正值,翼墙是正翼墙;22,βθαβ=-是负值,翼墙是反翼墙。当20βθα=时,=此时翼墙为最经济。

2.一个正翼墙的体积计算 (1) 墙身体积 单个翼墙体积为 2233000 1() ()26m V m H h C H h n =-+- (2) 墙基体积 单个翼墙基础平面尺寸如图4-15 所示,其体积为 22001202130()()()21[()]2m V m C e e H h d H h d n h e e e C ed n =++-+ -+++++ 斜交正做的八字翼墙 斜交斜做的八字翼墙 八字翼墙基础 二、 锥形护坡

1.一个正锥形护坡的体积计算 (1)锥形护坡体积 ① 片石砌体 单个锥形护坡外形如图4-所示,其体积为 33101()12 V V V mn H H π=-=-外内 (3-3) 式中:H 0 -内锥平均高度 0H H = 0α= 0β=t -片石厚度 ② 砂跞垫层 1212 t V V t ≈ 式中:t 1-砂跞垫层厚度 ③ 锥心填土: 312V V V V =--外 锥形护坡勾缝表面积(090θ=) 2001()12 A mn H παβ= (2) 锥形体积 其值为椭圆周长的1/4和基础截面积的乘积。由图4-可知 ()()000011[2]444 s V b d a b Kb d K m n H e b b d ππ==+=++- ( 式中:K -周长系数(其值可从表3-1查得,见教材)。 第三节 涵洞施工 一、施工准备工作和施工放样 (一)准备工作 1.现场核对 2.施工详图 (在此点击施工放样动画) (二)施工放样 涵洞施工设计图是施工放样的依据,根据设计中心里程,在地面上标定位置并设置涵洞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