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钛酸钡制法汇总

钛酸钡制法汇总

钛酸钡制法汇总
钛酸钡制法汇总

电子陶瓷材料纳米钛酸钡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

1 前言

钛酸钡是电子陶瓷材料的基础原料,被称为电子陶瓷业的支柱。它具有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优良的铁电、压电、耐压和绝缘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制造陶瓷敏感元件,尤其是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S)、热电元件、压电陶瓷、声纳、红外辐射探测元件、晶体陶瓷电容器、电光显示板、记忆材料、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以及涂层等。钛酸钡具有钙钛矿晶体结构,用于制

粉体粒度、形造电子陶瓷材料的粉体粒径一般要求在100nm以内。因此BaTiO

3

貌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钛酸钡粉体制备方法有很多,如固相法、化学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超声波合成法等。最近几年制备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钛酸钡粉体的合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展望。

2 钛酸钡粉体的制备工艺

2.1 固相合成法

固相法是钛酸钡粉体的传统制备方法,典型的工艺是将等量碳酸钡和二氧化钛混合,在1 500℃温度下反应24h,反应式为:BaCO3+TiO2→BaTiO3+CO2↑。该法工艺简单,设备可靠。但由于是在高温下完成固相间的扩散传质,故所得BaTiO3粉体粒径比较大(微米),必须再次进行球磨。高温煅烧能耗较大,化学成分不均匀,影响烧结陶瓷的性能,团聚现象严重,较难得到纯BaTiO3晶相,粉体纯度低,原料成本较高。一般只用于制作技术性能要求较低的产品。

2.2化学沉淀法

2.2.1 直接沉淀法 在金属盐溶液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控制适当的条件使沉淀剂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陶瓷粉体沉淀物团。如将Ba(OC3H7)2和Ti(OC5H11)4溶于异丙醇中,加水分解产物可得沉淀的BaTiO3粉体。该法工艺简单,在常压下进行,不需高温,反应条件温和,易控制,原料成本低,但容易引入BaCO3、TiO2等杂质,且粒度分布宽,需进行后处理。

2.2.2 草酸盐共沉淀法 将精制的TiCl4和BaCl2的水溶液混合,在一定条件下以一定速度滴加到草酸溶液中,同时加入表面活性剂,不断搅拌即得到BaTiO3的前驱体草酸氧钛钡沉淀BaTiO(C2O4)4·4H2O(BTO)。该沉淀物经陈化、过滤、洗涤、干燥和煅烧,可得到化学计量的烧结良好的BaTiO3微粒:

TiCl4+BaCl2+2H2C2O4+4H2O→BaTiO(C2O4)2·4H2O↓+6HCl,

BaTiO(C2O4)2·4H2O→BaTiO3+4H2O+2CO2↑+2CO↑。

该法工艺简单,但容易带人杂质,产品纯度偏低,粒度目前只能达到100nm 左右,前驱体BTO煅烧温度较低,产物易掺杂,难控制前驱体BTO中Ba/Ti的物质的量比;微粒团聚较严重,反应过程中需要不断调节体系pH值。尽管有不同的改进方法,但仍难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2.2.3 柠檬酸盐法 柠檬酸盐法是制备优质BaTiO3微粉的方法之—。由于柠檬酸的络合作用,可以形成稳定的柠檬酸钡钛溶液,从而使得Ba/Ti的物质的量比等于1,化学均匀性高。同时由于取消了球磨工艺,BaTiO3粉体的纯度得到提高。实验中采用喷雾干燥法对柠檬酸钡钛溶液进行脱水处理,制得BaTiO3的前驱体,再在一定温度下处理即可获得BaTiO3粉体。但煅烧得到的BaTiO3粉体易团聚,成本高,难于实现工业化。

2.2.4 复合过氧化物法 德国专利(DE-24332791)和日本专利(JP昭49-69399)分别提出了通过复合过氧化物前驱体制取BaTiO3粉体的方法,中国专利(CN1061776)也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即在NH3·H2O和H202混合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TiO2-盐和Ba2+的混合水溶液,用氨水调节溶液pH,得到复合过氧化物沉淀。用水洗涤至无氯离子后,脱水并干燥。在400-600℃温度下煅烧,得到50-100nm的晶体。该法原料易得,产品纯度和粒度都能达到要求,但制得的BaTiO3粉体粒子结块严重,并使用过量的:H2O2。

2.2.5 碳酸盐沉淀法 此法可分为液相悬浮碳酸盐沉淀法和碳酸盐共沉淀法。碳酸盐共沉淀法是在控制一定pH条件下,把沉淀剂(NH4)2CO3,溶液缓慢加入到等物质的量的BaCl2和TiCl4混合水溶液中,得到高分散BaCO3和TiO(OH)2沉淀。对沉淀物过滤、洗涤、干燥、煅烧(1 300℃),得到BaTiO3粉体。该法原料易得,操作简单适于大规模生产。但易掺杂,煅烧温度高,操作条件的微小变化对产物理化性能有较大影响。为克服上述不足,全学军等提出了较合理的改进方法。

2.2.6 超重力反应沉淀法 超重力反应沉淀法(HGRP)是近年新兴的一种粉体制备技术。北京化工大学陈建峰教授利用此法,可制备出颗粒尺寸在30-100nm 范围内的纳米钛酸钡粉体,而且所得粉体具有良好的烧结和介电性能。

2.3水热合成法

水热合成法是指在密封高压釜中,以水为溶剂在一定的温度和蒸汽压力下,使原始混合物进行反应的合成方法。近年来用水热法制备高质量亚微细BaTiO3微粒受到了广泛关注,如通过高活性水合氧化钛与氢氧化钡水溶液反应,反应温度和压力大大降低,合成的钛酸钡粉体粒径在60-100am之间。清华大学研究出了一种从溶液中直接合成钛酸钡纳米粉体的方法,并申请了专利。Maclaren研究了水热法合成BaTiO3的反应机理,得到了形成BaTiO3的基本条件。水热法可在较低温度下直接从溶液中获得晶粒发育完好的粉体,且粒度小,化学成分均匀,纯度高,团聚较少。该法原料价格低,Ba/Ti物质的量比可准确地等于化学计量比,粉体具有高的烧结活性。但该法存在需要较高压力,氯盐易引起腐蚀,采用活性钛源时要控制活性钛源前驱体的水解速率,避免Ti-OH基团快速自身凝聚和Ba缺位等问题。

2.4溶胶-凝胶法

溶胶-凝胶法是指将金属醇盐或无机盐水解成溶胶,然后使溶胶凝胶化,再将凝胶干燥焙烧后制得纳米粉体。其基本原理是:Ba和Ti的醇盐或无机盐按化学计量比溶解在醇中,然后在一定条件下水解,使直接形成溶胶或经解凝形成溶胶。再将凝胶脱水干燥、焙烧去;除有机成分,得到BaTiO3粉体。根据使用的原料不同,溶胶—凝胶法可分为几种。

2.4.1 醇盐水解法 一般以Ba和Ti的醇盐为原料。将两种醇盐按化学计量溶解在醇中,或用钡钛双金属醇盐溶解在醇中。然后在一定条件下水解,最后将水解产物经过热处理制得BaTiO3粉体。该法制得的粉体纯度高、分散性好、烧结活性好、粒度小,并且在制成溶液中一步加入掺杂剂,如镧、钕、钪、铌等元素,从而获得原子尺寸混合掺杂。该方法可以制备多组分钛酸钡基陶瓷粉体。但醇盐价格高,且容易吸潮水解,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2.4.2 羧基醇盐法羧基醇盐法是指加热丙酸钡与乃醇盐的乙醇溶液而形成单一Ba-Ti凝胶的方法。因为T1醇盐在水溶液中水解,容易形成水合氢氧化钛沉淀,所以在应用n醇盐作为原料时,用醋酸进行改性,可形成更为稳定的酰基

前驱体。钛酯和醋酸钡在水溶液中混合后形成Ba-Ti凝胶,不定型的Ba-Ti凝胶通常是由类似TiO2玻璃的网络组成,Ba离子杂乱地分布在TiO2骨架中,Ba和Ti离子间的扩散距离仅10-20nm,不定型Ba-Ti凝胶的煅烧温度低于700℃。不定型Ba-Ti凝胶到晶态钛酸钡的形成机理还不清楚,在煅烧过程中发现有BaCO3产生,说明钛酸钡的形成有一部分是由BaCO3和TiO2经固相反应生成。此法合成的钛酸钡晶粒形貌不利于成形烧结。

2.4.3 氢氧化物醇盐法 用氢氧化钡和异丙烷酸氧钛为原料合成陶瓷粉体,反应只能在pH为11-14的范围内进行,生成的阴离子团Ti(OH)2-6与Ba2+经缩合反应形成Ti(OH)6Ba络合物。若往溶液中快速添加Ba醇欺,则有利于Ti(OH)6Ba络合物的形成。但该过程中控制Ti-OH官能团的自缩合反应是非常困难的,容易得到富Ba相和Ti的混合物,控制反应过程的条件非常重要。

2.4.4 溶胶-凝胶自燃合成法 溶胶-凝胶自燃合成(SAS)法和自蔓延低温燃烧合成(SI另)法是指有机盐与金属硝酸盐在加热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燃烧产生大量气体,可自我维持并合成所需产物的一种材扭合成工艺。其主要特点是:燃烧体系的点火温度低(50-200℃);燃烧火焰温度低(1 000-1 400℃),可获得具有高比表面积的陶瓷粉体;各组份达到分子或原子水平的复合;反应迅速,一般在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内完成;耗能低;所用设备和工艺简单、投资少;产品自净化;纯度易于提高;合成的粉体疏松多孔,分散性好,并获得多组元复合氧化物。

2.4.5 双金属醇盐法 用金属钡棒和乙二醇甲醚为原料,在0℃水浴和氮气保护下充分反应形成混浊状溶液,然后将溶液在130℃温度下回流至溶液呈褐色透明,冷却到室温,合成钡先驱体和化学纯钛酸丁酯。二者按钡钛物质的量比为1:1配料混合后,在130℃下回流1 h,获得钡钛复合醇盐,然后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溶液迅速成胶。将湿凝胶陈化7d后,干燥成干凝胶,再进行热处理,得到钛酸钡陶瓷粉体。此反应可在150℃下合成BaTiO3;纳米粉体,晶粒尺寸在14-16nm范围内。

2.4.6 钛酸丁酯钡盐汝钛酸丁酯和钡盐经水解形成溶胶,溶胶经干燥、煅烧制得纳米钛酸钡。李青莲等采用硼脂酸钡与钛酸丁酯反应(SAG法)制备出了粒径约20nm的BaTiO3;粉体。李东升等以化学纯钛酸丁酯和分析纯醋酸钡、正丁醇和冰醋酸为原料制得平均粒径约35nm、外貌近似球形的PTCR钛酸钡粉体。

2.5气相反应法

此法采用金属氯化物或金属醇盐为原料,通过电弧、燃烧、激光诱导等方式加热,气相反应后得BaTiO3粉体。金属醇盐燃烧制取BaTiO3粉体,是把钡、钛醇盐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并溶于有机溶剂,再与助燃气体一起通人雾化器中,经燃烧、分解,使游离的钡、钛离子直接反应,生成高纯、微细、均匀的钛酸钡粉体。产品粒径小、组分均匀,但设备复杂、成本高,目前尚无工业应用价值。

2.6微乳液法

微乳液通常是由表面活性剂、油相和水相组成的热力学稳定体系。Beck等将钡盐和钛盐的混合水溶液分散在一种有机相中形成微乳液,将此微乳液与共沉淀剂或与用共沉淀剂的水溶液制成的微乳液进行混合,形成钛酸钡的前驱体沉淀,经分离、洗涤、干燥、煅烧得纳米钛酸钡粉体。其优点是利用微乳液的微观环境,较好地控制了前驱体的粒子形状及分散性。但操作过程较复杂,成本较高。目前尚处探索阶段。

2.7低温直接合成法

S.Wada等提出了一种制备纳米钛酸钡晶体的低温直接合成法。将四氯化钛缓慢地滴人到温度低于10℃的硝酸中,以此溶液作耵源,将Ba(OH)2·8H2O溶解在无CO2的离子交换水中,并用KOH调节使其pH大于13,此溶液作为Ba源。将pH小于1的冰钛液缓慢滴人到钡液中,很快生成白色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在70℃下干燥16h,可以制得粒径约为10nm的钛酸钡晶体。

2.8机械活化法

机械活化法是用来改善原始物料的反应性,使所要求的陶瓷相在较低的煅烧温度下合成。JuminXue等以BaO和TiO2为原料,在氮气氛中,不附加热处理条件下,合成钙钛矿相的BaTiO3粉体。X-射线衍射表明,该粉体具有很好的纳米晶体结构,粒子直径为20-30nm。

2.9溶剂热法

Dairong Chen等提出了一种溶剂热合成钛酸钡粉体的新方法。将BaTiO3前驱体凝胶粉末在醇溶液中热处理,得到的钛酸钡粉体具有低程度的团聚和规则的形状。与水热过程相比,该法合成BaTiO3粉体要困难得多,粒子直径在20-60nm 范围内,成本较高,安全性低。

2.10溶剂蒸发法

2.10.1 冰冻干燥法 冰冻干燥法是先按化学计量配制一定浓度的金属盐溶液,在低温下(-40℃以下)使其以离子态迅速凝结成冻珠,1

3.3Pa下减压升华除去水份,然后将金属盐分解即得到所需粉体。P.Pradeep等将邻二苯酚、四氯化钛和碳酸钡反应生成的Ba[Ti(C6H4O2)·4H2O冰冻干燥分离后,在高温下分解获得BaTiO3粉体。因为含水物料在结冰时可以使固相颗粒保持其在水中的均匀状态,冰升华后固相颗粒之间不会过分靠近,故该方法较好地消除粉料干燥过程中的团聚现象,得到松散、粒径小且分布窄的粉体。但选择适宜的化学溶剂和控制溶液的稳定性比较困难,工业生产时投资也较高。

2.10.2 喷雾水解法 喷雾水解法的实质是在一个液滴“微反应器”环境中,利用均相沉淀反应原理,实现草酸盐共沉淀。用超声雾化器将含有四氯化钛、氯化钡和草酸二甲酯的前驱体雾化为细小的液滴,在特定设备中,液滴与水蒸气反应生成草酸氧钛钡。液滴内部为无数草酸氧钛钡构成的网状结构,所以得到的是单个粉体内钡钛物质的量比完全均匀的粉末,然后在700-1200℃温度下煅烧得到粉体。

2.11 微波水热法

微波水热法是美国宾州大学R.Roy于1992年提出的,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其特点是所得粉体粒径分布比较窄、分散性好、晶粒完整、结晶性好、平均粒径在50nm左右。同时微波水热法可将反应时间缩短到30min,与传统水热法相比大大提高了反应效率,可明显降低能耗。

2.12掺杂

BaTiO3经过掺杂改性可成为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的基体和主晶相,不仅居里点可改变,而且介电常数及电导率等性能亦发生显著变化。目前纳米掺杂BaTi03的制备主要采用固相烧结法、溶胶-凝胶法闽、水热法及化学沉淀法等,其中溶胶-凝胶法是目前最好的方法。

3 结束语

为了满足电子陶瓷工业上的要求,如何制备出颗粒尺度小、粒度均匀且分散性好的高纯钛酸钡粉体是当今材料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对钛酸钡微粉尺寸、均匀性、纯度等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制备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

展。但同时制备技术还缺乏对合成反应机理的深入研究,现有超细BaTiO3制备技术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分析测试和表征方法还需改进,在工业化扩大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和装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等诸多问题还有待研究。但是由于超细钛酸钡粉体具有的卓越性能,其在材料领域的研究必将有更加广阔的空间。

钛酸钡制法汇总

电子陶瓷材料纳米钛酸钡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 1 前言 钛酸钡是电子陶瓷材料的基础原料,被称为电子陶瓷业的支柱。它具有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优良的铁电、压电、耐压和绝缘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制造陶瓷敏感元件,尤其是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S)、热电元件、压电陶瓷、声纳、红外辐射探测元件、晶体陶瓷电容器、电光显示板、记忆材料、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以及涂层等。钛酸钡具有钙钛矿晶体结构,用于制 粉体粒度、形造电子陶瓷材料的粉体粒径一般要求在100nm以内。因此BaTiO 3 貌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钛酸钡粉体制备方法有很多,如固相法、化学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超声波合成法等。最近几年制备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钛酸钡粉体的合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展望。 2 钛酸钡粉体的制备工艺 2.1 固相合成法 固相法是钛酸钡粉体的传统制备方法,典型的工艺是将等量碳酸钡和二氧化钛混合,在1 500℃温度下反应24h,反应式为:BaCO3+TiO2→BaTiO3+CO2↑。该法工艺简单,设备可靠。但由于是在高温下完成固相间的扩散传质,故所得BaTiO3粉体粒径比较大(微米),必须再次进行球磨。高温煅烧能耗较大,化学成分不均匀,影响烧结陶瓷的性能,团聚现象严重,较难得到纯BaTiO3晶相,粉体纯度低,原料成本较高。一般只用于制作技术性能要求较低的产品。 2.2化学沉淀法 2.2.1 直接沉淀法 在金属盐溶液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控制适当的条件使沉淀剂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陶瓷粉体沉淀物团。如将Ba(OC3H7)2和Ti(OC5H11)4溶于异丙醇中,加水分解产物可得沉淀的BaTiO3粉体。该法工艺简单,在常压下进行,不需高温,反应条件温和,易控制,原料成本低,但容易引入BaCO3、TiO2等杂质,且粒度分布宽,需进行后处理。 2.2.2 草酸盐共沉淀法 将精制的TiCl4和BaCl2的水溶液混合,在一定条件下以一定速度滴加到草酸溶液中,同时加入表面活性剂,不断搅拌即得到BaTiO3的前驱体草酸氧钛钡沉淀BaTiO(C2O4)4·4H2O(BTO)。该沉淀物经陈化、过滤、洗涤、干燥和煅烧,可得到化学计量的烧结良好的BaTiO3微粒: TiCl4+BaCl2+2H2C2O4+4H2O→BaTiO(C2O4)2·4H2O↓+6HCl, BaTiO(C2O4)2·4H2O→BaTiO3+4H2O+2CO2↑+2CO↑。 该法工艺简单,但容易带人杂质,产品纯度偏低,粒度目前只能达到100nm 左右,前驱体BTO煅烧温度较低,产物易掺杂,难控制前驱体BTO中Ba/Ti的物质的量比;微粒团聚较严重,反应过程中需要不断调节体系pH值。尽管有不同的改进方法,但仍难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2.2.3 柠檬酸盐法 柠檬酸盐法是制备优质BaTiO3微粉的方法之—。由于柠檬酸的络合作用,可以形成稳定的柠檬酸钡钛溶液,从而使得Ba/Ti的物质的量比等于1,化学均匀性高。同时由于取消了球磨工艺,BaTiO3粉体的纯度得到提高。实验中采用喷雾干燥法对柠檬酸钡钛溶液进行脱水处理,制得BaTiO3的前驱体,再在一定温度下处理即可获得BaTiO3粉体。但煅烧得到的BaTiO3粉体易团聚,成本高,难于实现工业化。

钛酸钡的性质 制备方法 以及用途

1钛酸钡晶体有这样的特性 当它受压力而改变形状的时候,会产生电流,一通电又会改变形状。于是,人们把钛酸钡放在超声波中,它受压便产生电流,由它所产生的电流的大小可以测知超声波的强弱。相反,用高频电流通过它,则可以产生超声波。现在,几乎所有的超声波仪器中,都要用到钛酸钡。除此之外,钛酸钡还有许多用途。例如:铁路工人把它放在铁轨下面,来测量火车通过时候的压力;医生用它制成脉搏记录器。用钛酸钡做的水底探测器,是锐利的水下眼睛,它不只能够看到鱼群,而且还可以看到水底下的暗礁、冰山和敌人的潜水艇等。 电子陶瓷用钛酸钡粉体超细粉体技术是当今高科技材料领域方兴未艾的新兴产业之一。由于其具有的高科技含量,粉体细化后产生的材料功能的特异性,使之成为新技术革命的基础产业。钛酸钡粉体是电子陶瓷元器件的重要基础原料,高纯超细钛酸钡粉体主要用于介质陶瓷、敏感陶瓷的制造,其中的多层陶瓷电容器、PTC热敏电阻器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PTC热敏电阻在冰箱启动器、彩电消磁器、程控电话机、节能灯、加热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MLC多层陶瓷电容在大规模集成电路方面应用广泛。 2钛酸钡的性质 钛酸钡(BaTiO3)单晶具有优异的光折变性能,具有高的自泵浦相位共轭反射率和二波混频(光放大)效率,在光信息存储方面有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同时它也是重要的衬底基片材料。 钛酸钡具有强铁电、压电和介电等特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子陶瓷

材料,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电子元器件,如高容量电容器、独石电容器、热敏元件、压敏元件和其它敏感元件等领域。目前,在中国钛酸钡年需求在2000吨以上,且正以20%的年增长速度发展,主要依赖进口,或采用固相合成法生产的钛酸钡,前者成本高,后者性能差、能耗大。该院稀有冶金材料研究所采用液化学共沉淀法生产的钛酸钡粉料,具有高纯超细及质量稳定等特点。 高纯电子级钛酸钡是重要的电子元器件原料使用符合要求的高纯原料,按特定的反应顺序,先以四氯化钛和草酸络合形成草酸氧钛阴离子,再与氯化钡进行沉淀反应,然后通过洗涤和控制钡钛比的后处理过程,煅烧后得到高纯电子级的钛酸钡粉体。钛酸钡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在居里点120℃以下会产生持续的极度化效应,极化的钛酸钡具有铁电性能和压电性能。 美国咸斯康星大学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复合材料。该材料由钛酸钡晶体与基质锡构成,据说这种材料比金刚石还硬。实验表明,将钛酸钡颗粒植入锡中,所得材料的硬度接近于金刚石的10倍。 研究人员发现,当锡中嵌入钛酸钡颗粒时,相变受到抑制,从而使能量得以贮存。情况有些类似于水在零度时相变成冰,钛酸钡的相变也受温度影响,因此这种材料在温度10度范围内可显示出特高的硬度。但温度范围仅限于40~65℃之间。这比常温要高,研究人员正在努力降低这一温度区间。 地球上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钛资源,在构成地球的元素中,钛的丰度占第九位。钛传统的最重要的工业制品是:二氧化钛颜料(俗称钛

钛酸钡的制备工艺以及制备方法

1 前言 钛酸钡是电子陶瓷材料的基础原料,被称为电子陶瓷业的支柱。它具有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优良的铁电、压电、耐压和绝缘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制造陶瓷敏感元件,尤其是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S)、热电元件、压电陶瓷、声纳、红外辐射探测元件、晶体陶瓷电容器、电光显示板、记忆材料、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以及涂层等。钛酸钡具有钙钛矿晶体结构,用于制造电子陶瓷材料的粉体粒径一般要求在100nm以内。因此BaTiO3粉体粒度、形貌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钛酸钡粉体制备方法有很多,如固相法、化学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超声波合成法等。最近几年制备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钛酸钡粉体的合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展望。 2 钛酸钡粉体的制备工艺 2.1 固相合成法 固相法是钛酸钡粉体的传统制备方法,典型的工艺是将等量碳酸钡和二氧化钛混合,在1 500℃温度下反应24h,反应式为:BaCO3+TiO2→BaTiO3+CO2↑。该法工艺简单,设备可靠。但由于是在高温下完成固相间的扩散传质,故所得BaTiO3粉体粒径比较大(微米),必须再次进行球磨。高温煅烧能耗较大,化学成分不均匀,影响烧结陶瓷的性能,团聚现象严重,较难得到纯BaTiO3晶相,粉体纯度低,原料成本较高。一般只用于制作技术性能要求较低的产品。 2.2化学沉淀法 2.2.1 直接沉淀法在金属盐溶液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控制适当的条件使沉淀剂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陶瓷粉体沉淀物团。如将Ba(OC3H7)2和Ti(OC5H11)4溶于异丙醇中,加水分解产物可得沉淀的BaTiO3粉体。该法工艺简单,在常压下进行,不需高温,反应条件温和,易控制,原料成本低,但容易引入BaCO3、TiO2等杂质,且粒度分布宽,需进行后处理。 2.2.2 草酸盐共沉淀法将精制的TiCl4和BaCl2的水溶液混合,在一定条件下以一定速度滴加到草酸溶液中,同时加入表面活性剂,不断搅拌即得到BaTiO3的前驱体草酸氧钛钡沉淀 BaTiO(C2O4)4·4H2O(BTO)。该沉淀物经陈化、过滤、洗涤、干燥和煅烧,可得到化学计量的烧结良好的BaTiO3微粒: TiCl4+BaCl2+2H2C2O4+4H2O→BaTiO(C2O4)2·4H2O↓+6HCl, BaTiO(C2O4)2·4H2O→BaTiO3+4H2O+2CO2↑+2CO↑。 该法工艺简单,但容易带人杂质,产品纯度偏低,粒度目前只能达到100nm左右,前驱体BTO煅烧温度较低,产物易掺杂,难控制前驱体BTO中Ba/Ti的物质的量比;微粒团聚较严重,反应过程中需要不断调节体系pH值。尽管有不同的改进方法,但仍难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2.2.3 柠檬酸盐法柠檬酸盐法是制备优质BaTiO3微粉的方法之—。由于柠檬酸的络合作用,可以形成稳定的柠檬酸钡钛溶液,从而使得Ba/Ti的物质的量比等于1,化学均匀性高。同时由于取消了球磨工艺,BaTiO3粉体的纯度得到提高。实验中采用喷雾干燥法对柠檬酸钡钛溶液进行脱水处理,制得BaTiO3的前驱体,再在一定温度下处理即可获得BaTiO3粉体。但煅烧得到的BaTiO3粉体易团聚,成本高,难于实现工业化。

制备纳米钛酸钡粉体.

化学共沉淀法 ——制备纳米钛酸钡粉体 目录 (1) 成绩考评表 (2) 中文摘要 (3) 英文摘要 (4) 1前言 (5) 1 .1制备方法介绍 (6) 1.2所制备的材料介绍 (9) 1.3本实验主要研究内容 (12) 2.实验实施阶段 2.1方案介绍 (13) 2.2方案具体实施 (15) 3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17) 参考文献 (22)

综合实验感想 (23) 3Ba TiO 纳米粉体的制备 摘要 以4TiCl 为钛源,2BaCl 为钡源,采用草酸共沉淀法制备batio3粉体, 研究了前驱体的煅烧温度对产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控制在800度以上时,可制的纯度高结晶好的batio3超细粉体。 关键词:钛酸钡,草酸共沉淀,前驱体,温度

English abstract Thought of 4TiCl for titanium source 2BaCl for barium source, using oxalate coprecipitation preparation of batio3 powders, studied the precursor of the influence of calcining temperature on the produc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control over 800 degrees, can be made of high purity crystal good batio3 ultrafine powders. Key words: barium titanate, oxalate coprecipitation, precursor , temperature

Sol_甩膜法制备钛酸钡薄膜及其微观形态的SPM研究_申玉双

第25卷 第4期2008年12月河 北 省 科 学 院 学 报 Jo urnal o f the Hebei A cademy o f Scie nces V o l.25N o.4 Dec.2008 文章编号:1001-9383(2008)04-0041-04 Sol-甩膜法制备钛酸钡薄膜及其 微观形态的SPM研究 申玉双1,杨芙丽1,许新芳1,翟学良2* (1.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河北石家庄 050026; 2.河北师范大学实验中心,河北石家庄 050016)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Sol-G el)法合成稳定的前驱体溶液,在单晶硅(100)上用甩膜法制得了均匀致密的钛酸钡薄膜,利用差热-热重(DT A-T G A)技术分析了钛酸钡(BT)干凝胶的热演化过程,首次用电子探针显微镜(SPM)之原子力显微镜(AF M)直接地从三维的角度观测了钛酸钡薄膜微观形成过程,并用X RD技术跟踪了薄膜加热过程中物相的变化情况,得到了薄膜生长的基本信息,最终制得了表面光滑的钛酸钡薄膜,晶粒大小在50-70nm之间。最佳煅烧温度为700℃。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钛酸钡薄膜;甩膜法;扫描探针 中图分类号:TB321文献标识码:A Morphology studies of Sol-spin-coating synthesis derived BaTiO3thin films by SPM SHEN Yu-Shuang1,YAN G F u-Li1,XU Xin-F an g1,ZHAI Xue-Liang2 (1.Ch emical E ng ineer in g Dep artment,H ebei Chemical&P harmaceutica l Vocational Technolog y Colleg e, Sh ijiaz huan g Hebei 050026,China;2.E xp eriment Centre,Hebei Nor mal University,Sh ijiaz huan g Hebei 050016,China) A bstract:BaTiO3(BT)thin film s w ere prepared on Si(100)substrates by the sol-spin-coating tech-nique w ith stable precurso r so lution.The thermoly sis processes of BT-gel w as analyzed by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 sis and the rm og ravim etry analysis(DTA-TGA).And for the first time w e investigated the gro wing proce ss of the ceramic film s clearly from Three Dimensio ns by advanced Ato mic Force M i-croscopy(AFM)w hich is one microscopy of Scanning probe M icro scope(SPM).And the effects of heating on phase formation w ere investigated by XRD.In this w ay,the unifo rm and densified barium titana te(BT)film s w ere o btained,w ith grain size w as in the rang e of50to70nm and the best calci-ning temperature w as700℃. Keywords:inorganic no n-metallic materials;barium titanate thin films;spin-coating;SPM 高介电薄膜材料具有较高的电荷存储能力,若用于集成电路上的芯片电容,能减少集成电路上电容所占面积,提高电路集成密度,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材料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不但要求薄膜有良好的结晶性能和精确的成分比例,还要具 *收稿日期:2008-09-11 基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资助(B2006000136) 作者简介:申玉双(1960-),女,河北新河县人,硕士,教授,主要从事无机材料研究与开发.*通讯作者

钛酸钡粉体制备

钛酸钡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 摘要:钛酸钡粉体是陶瓷工业的重要原料,本文将简要介绍钛酸钡纳米粉体的一些制备工业,如固相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沉淀法等。 关键词:钛酸钡;粉体;制备方法; 1.引言 钛酸钡是制备陶瓷电容器和热敏电阻器等许多介电材料和压电材料的主要原料, 近几年来, 随着陶瓷工业和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BaTiO3 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对其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制备高纯、超细粉体材料是提高电子陶瓷材料性能的主要途径。所以高纯、均匀、超细乃至纳米化钛酸钡的制备研究一直 是各国科学家的研究重点。钛酸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制备钛酸钡的方法主要有:共沉淀法、溶胶- 凝胶法、固相法、反相微乳液法、水热法。 2.钛酸钡粉体的制备工艺 2.1固相研磨-低温煅烧法 传统钛酸钡的制备主要采用高温煅烧碳酸钡和二氧化钛的混合物或高温煅 烧草酸氧钛钡的方法, 它是我国目前工业制备钛酸钡的主要方法, 但由于煅烧 温度高达1000~ 1200℃, 因而制得的粉体硬团聚严重、颗粒大而粒度分布不均匀, 纯度低, 烧结性能差。 朱启安[1]等采用室温下将氢氧化钡与钛酸丁酯混合研磨, 再在较低温度( < 300 ℃) 下煅烧的方法制得了钡钛物质的量比约为1. 0、颗粒大小分布均匀、粒径在15~ 20nm 的钛酸钡纳米粉体, 既克服了高温固相煅烧法反应温度高、产品质量低的缺点, 又克服了液相法在水溶液中制备易引入杂质、粒子易团聚等缺点其煅烧温度比传统的固相反应法降低了约700 ~900℃ 2.2水热法合成 水热合成是指在密封体系如高压釜中, 以水为溶剂, 在一定的温度和水的 自生压力下, 原始混合物进行反应的一种合成方法。由于在高温、高压水热条件下, 能提供一个在常压条件下无法得到的特殊的物理化学环境, 使前驱物在反 应系统中得到充分的溶解, 并达到一定的过饱和度, 从而形成原子或分子生长 基元, 进行成核结晶生成粉体或纳米晶[2]。 水热法制备的粉体, 晶粒发育完整、粒度分布均匀、颗粒之间少团聚, 可以得到理想化学计量组成的材料, 其颗粒度可控, 原料较便宜, 生成成本低。而且粉体无须煅烧, 可以直接用于加工成型, 这就可以避免在煅烧过程中晶粒的 团聚、长大和容易混入杂质等缺点[2]。 2.3 溶胶凝胶法 钛酸钡( BaTiO3 ) 在当今科技领域里占有重要地位, 它是电子陶瓷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钛酸钡是钛酸盐系电子陶瓷的主要原料, 是一种具有高介电常数和低介电损耗的铁电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制作热敏电阻器( PTCR) 、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 、电光器件和DRAM 器件。现代技术要求BaTiO3 粉料具有高纯、

微波水热合成钛酸钡纳米粉体_陈杰

第42卷第11期人工晶体学报 Vol.42No.112013年11月 JOURNAL OF SYNTHETIC CRYSTALS November ,2013 微波水热合成钛酸钡纳米粉体 陈 杰,闫 峰,罗昆鹏 (西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710054) 摘要:采用微波水热法低温合成了立方相钛酸钡纳米粉体。通过正交实验法及线性回归,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分散剂用量等因素对颗粒比表面积的影响规律及回归函数, 并通过XRD 、TEM 、XRF 等对粉体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10min 、分散剂与钛的物质的量比为1?20的条件下制得粒径约50 100nm 、呈球状的分散性良好的立方相钛酸钡纳米粉体。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分散剂用量对粒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中反应温度影响最为显著。关键词:微波水热法;钛酸钡纳米粉体;正交实验法;线性回归中图分类号:TM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985X (2013)11-2359-05Synthesis of BaTiO 3Nano-powder by Microwave Hydrothermal Method CHEN Jie ,YAN Feng ,LUO Kun-peng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Xi'a 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 n 710054,China ) (Received 12May 2013,accepted 13September 2013) Abstract :Cubic phase barium titanate nano-powders were synthesized under low temperature by microwave-hydrothermal method.The influence law of factors such as reaction temperature ,reaction time ,and the dispersant dosage on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particles and regression function were studied by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method and linear regression.The crystallized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XR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X-ray fluorescence (XRF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herical and well-dispersed cubic phase barium titanate nano-powders which particle size is about 50-100nm could be prepared under the conditions that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is 70?,and the reaction time is 10min ,and mole ratio of dispersant and titanium is 1?20.Reaction temperature ,reaction time ,and the dosage of dispersant have different effect on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particles.Among these factors ,the significant factors is reaction temperature. Key words :microwave hydrothermal method ;BaTiO 3nano-powder ;orthogonal experiment method ;linear regression 收稿日期:2013-05-12;修订日期:2013-09-1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2162)作者简介:陈 杰(1967-),女,陕西省人,教授,博士。E- mail :chenjie363@163.com 1引言 钛酸钡(BaTiO 3)是一种强介电材料、压电材料和铁电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容器、PTC 组件、压电换能器等电子元器件的制造,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重要电子陶瓷材料。近年来,随着电子元器件的微型化、小型化、薄

钛酸钡制备方法之固相法

固相法制备钛酸钡 来源:世界化工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1015488975.html,) 固相法师将等物质的量的钡化合物(如BaCO3)和钛化合物(如TiO2)混合,研磨后,在如干个压力下挤压成型,然后与1200℃进行煅烧,煅烧物再粉碎,湿磨,压滤,干燥,研磨,即得钛酸钡粉体成品。 该工艺的流程稍长一些,通常固相法具有工艺、设备简单,原料易得的优点。所用的钡原料主要是碳酸钡,也有用草酸钡、氧化钡或柠檬酸钡等;钛原料一般是二氧化钛。 原料BaCO3和TiO2的化学成分、纯度、晶型、粒径等是至关重要的因素。BaCO3要注意分析碱金屑氧化物及SrO的含量。如K+ ,Na + 多,则导致BaTiO3瓷烧结时粘壁和难以半导体化;SrO多则烧结困难,但能提高介电常数。氯化法生产的TiO2可除去Nb2O5。,而硫酸法生产的TiO2,要使Nb2O5含量低于0.2%是很困难的,而

Nb2O5的存在不利于半导体化。 影响固相法产品质量和能耗的其他重要因素分述如下: (1)原料颗粒大小的影响在固相反应中,所用粉末较径越大,所需反应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即使粉末很细,若混合不好,备组分之 间结成块状,也会出现与使用大额粒粉末相同的现象。一般情况 TiO2粒径越大,反应速度越僵,正钛酸钡副产物越多。若用氯化 法所得了TiO2粉末时,在O2和CO2气氛中,反应可在低干1000℃下完成、得到精细的BaTiO3粉末,颗粒小于0.15μm,反应活 性明显地增加。当颗粒大小基本一样,而聚集状态不同时,如用 高度分散的TiO2,BaTiO3是唯一的产物;而用聚集的TiO2,, 则生成Ba2TiO4,BaTi4O9副产物。通过球磨破坏大的TiO2: 集体,可以减少副产物的量。延长球磨时间,产品质量基本上一 致,同细TiO2情况一样。BaTiO3的颗粒大小可由原料TiO2颗 粒大小来控制,而与BaCO3颗粒大小无关。 (2)研磨状态的影响研磨可以加快生成BaTiO3的反应速度,并可降低反应温度。等物质的量混合研磨,可使颗粒明显的减小,在混 合研磨20h后,BaCO3与TIO2在715℃便开始反应并达到高峰,。 若分别研磨欲达到平均粒径10-3 ——10 -4 mm TiO2和平均长 度10-3 mm针状BaCO3是比较困难的,在真空下混合研磨48h,500℃便开始反应,生成BaTiO3,800℃反应完成,而不研磨750℃才开始反应,1100℃终止。 (3)原料TiO2结晶类型的影响在BaCO3和TiO2反应中,TiO2

压电陶瓷钛酸钡的制备

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报告实验实验名称:压电陶瓷材料钛酸钡的制备 年级:材料化学日期:2013-9-26 一、预习部分 1、前言 电子陶瓷用钛酸钡粉体超细粉体技术是当今高科技材料领域方兴未艾的新兴产业之一。由于其具有的高科技含量,粉体细化后产生的材料功能的特异性,使之成为新技术革命的基础产业。钛酸钡粉体是电子陶瓷元器件的重要基础原料,高纯超细钛酸钡粉体主要用于介质陶瓷、敏感陶瓷的制造,其中的多层陶瓷电容器、PTC热敏电阻器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PTC热敏电阻在冰箱启动器、彩电消磁器、程控电话机、节能灯、加热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MLC多层陶瓷电容在大规模集成电路方面应用广泛。 钛酸钡(BaTiO3)是最早发现的一种具有ABO3型钙钛矿晶体结构的典型铁电体,它具有高介电常数,低的介质损耗及铁电,压电和正温度系数效应等优异的电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制备高介陶瓷电容器,多层陶瓷电容器,PTC热敏电阻,动态随机存储器,谐振器,超声探测器,温控传感器等,被誉为"电子陶瓷工业的支柱". 近年来,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对陶瓷元件提出了高精度,高可靠性,小型化的要求. 为了制造高质量的陶瓷元件,关键之一就是要实现粉末原料的超细,高纯和粒径分布均匀. 研究可以制备粒径可控, 粒径分布窄及分散性好的钛酸钡粉体材料的方法且能够大量生产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 2 钛酸钡粉体的制备工艺 2.1 固相合成法 固相法是钛酸钡粉体的传统制备方法,典型的工艺是将等量碳酸钡和二氧化钛混合,在1 500℃温度下反应24h,反应式为:Ba CO3+TiO2→BaTiO3+CO2↑。该法工艺简单,设备可靠。但由于是在高温下完成固相间的扩散传质,故所得BaTiO3粉体粒径比较大(微米),必须再次进行球磨。高温煅烧能耗较大,化学成分不均匀,影响烧结陶瓷的性能,团聚现象严重,较难得到纯BaTiO3晶相,粉体纯度低,原料成本较高。一般只用于制作技术性能要求较低的产品。 2.2化学沉淀法 2.2.1 直接沉淀法在金属盐溶液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控制适当的条件使沉淀剂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陶瓷粉体沉淀物团。如将Ba(OC3H7)2和Ti(OC5H11)4溶于异丙醇中,加水分解产物可得沉淀的BaTiO3粉体。该法工艺简单,在常压下进行,不需高温,反应条件温和,易控制,原料成本低,但容易引入BaCO3、TiO2等杂质,且粒度分布宽,需进行后处理。 2.2.2 草酸盐共沉淀法将精制的TiCl4和BaCl2的水溶液混合,在一定条件下以一定速度滴加到草酸溶液中,同时加入表面活性剂,不断搅拌即得到BaTiO3的前驱体草酸氧钛钡沉淀 BaTiO(C2O4)4·4H2O(BTO)。该沉淀物经陈化、过滤、洗涤、干燥和煅烧,可得到化学计量的烧结良好的BaTiO3微粒: TiCl4+BaCl2+2H2C2O4+4H2O→BaTiO(C2O4)2·4H2O↓+6HCl, BaTiO(C2O4)2·4H2O→BaTiO3+4H2O+2CO2↑+2CO↑。

压电陶瓷材料钛酸钡的制备

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压电陶瓷材料钛酸钡的制备 年级:日期:2011-9-14 姓名:学号:同组人: 一、预习部分 电子陶瓷用钛酸钡粉体超细粉体技术是当今高科技材料领域方兴未艾的新兴产业之一。由于其具有的高科技含量,粉体细化后产生的材料功能的特异性,使之成为新技术革命的基础产业。钛酸钡粉体是电子陶瓷元器件的重要基础原料,高纯超细钛酸钡粉体主要用于介质陶瓷、敏感陶瓷的制造,其中的多层陶瓷电容器、PTC热敏电阻器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PTC热敏电阻在冰箱启动器、彩电消磁器、程控电话机、节能灯、加热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MLC多层陶瓷电容在大规模集成电路方面应用广泛。 钛酸钡(BaTiO3)是最早发现的一种具有ABO3型钙钛矿晶体结构的典型铁电体,它具有高介电常数,低的介质损耗及铁电,压电和正温度系数效应等优异的电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制备高介陶瓷电容器,多层陶瓷电容器,PTC热敏电阻,动态随机存储器,谐振器,超声探测器,温控传感器等,被誉为"电子陶瓷工业的支柱". 近年来,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对陶瓷元件提出了高精度,高可靠性,小型化的要求. 为了制造高质量的陶瓷元件,关键之一就是要实现粉末原料的超细,高纯和粒径分布均匀. 研究可以制备粒径可控, 粒径分布窄及分散性好的钛酸钡粉体材料的方法且能够大量生产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 钛酸钡的制备方法 2.1 固相合成法固相合成法是制备BaTiO3粉体最传统的方法,此方法合成的BaTiO3粉体存在化学组分不均匀,颗粒较粗,粒径分布范围广等缺点,但是近几年来对于固相法的研究依然在延续. 研究了固相法制备的机理,首次用固相法制备了中空的BaTiO3颗粒. 与传统的固相法不同,他们所采用的工艺是:将粒径约为 1μm的BaCO3颗粒分散使其悬浮于peroxy-Ti水溶液中,通过沉淀作用在其表面包覆一层无定形TiO2.随后在700℃煅烧,由于核心区域材料的扩散远快于外层TiO2的扩散,得到的产物仍然能保持BaCO3颗粒原来的形貌,形成中空的BaTiO3颗粒.该结果的取得,丰富了固相法制备的原理. 2.2 沉淀法 2.2.1 草酸盐共沉淀法草酸盐共沉淀法是通过化学方法制备草酸氧钛钡, 经过滤, 洗涤, 干燥, 煅烧制得BaTiO3 粉体.是继固相法后使用较多的一种制备BaTiO3粉体的方法。草酸盐共沉淀法是一种制备纳米BaTiO3的可行方法,通过球磨,两步法煅烧等工艺,能制备粒径可控的BaTiO3粉体。 2.3 溶剂热法 2.4.1 普通溶剂热法溶剂热法是指在密封压力容器中, 以水(或其它液体)作为溶剂(也可以是固相成份之一), 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制备材料的一种方法.溶剂热法的优点:粉体晶粒发育完整,粒径很小且分布均匀;团聚程度很轻;可以使用较廉价的原料等.溶剂热法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投入的纳米粉体制备方法,产量也较高.但是,溶剂热法也有一些缺点:由于溶剂热法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的,对设备要求比较高;实验过程是在密封容器中进行的,反应前驱物一旦加入到反应容器中, 其制备体系中各种组份之间的配比和浓度等参数就不能改变; 实验过程中不能对实验过程进行全程观察, 也不能在实验过程中对反应体系进行随机取样, 以分析研究制备过程中体系的变化情况.近年来,溶剂热法制备BaTiO3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二、实验部分

钛酸钡的制备工艺以及制备方法样本

1 前言 钛酸钡是电子陶瓷材料的基础原料, 被称为电子陶瓷业的支柱。它具有高介 电常数、低介电损耗、优良的铁电、压电、耐压和绝缘性能, 被广泛的应用于制造陶瓷敏感元件, 特别是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S)、热电元件、压电陶瓷、声纳、红外辐射探测元件、晶体陶瓷电容器、电光显示板、记忆材料、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以及涂层等。钛酸钡具有钙钛矿晶体结构, 用于制造电子陶瓷材料的粉体粒径一般要求在100nm以内。因此 BaTiO 3 粉体粒度、形貌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钛酸钡粉体制备方法有很多, 如固相法、化学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超声波合成法等。最近几年制备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钛酸钡粉体的合成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展望。 2 钛酸钡粉体的制备工艺 2.1 固相合成法 固相法是钛酸钡粉体的传统制备方法, 典型的工艺是将等量碳酸钡和二氧 化钛混合, 在1 500℃温度下反应24h, 反应式为: BaCO 3+TiO 2 →BaTiO 3 +CO 2 ↑。 该法工艺简单, 设备可靠。但由于是在高温下完成固相间的扩散传质, 故所得 BaTiO 3 粉体粒径比较大(微米), 必须再次进行球磨。高温煅烧能耗较大, 化学成 分不均匀, 影响烧结陶瓷的性能, 团聚现象严重, 较难得到纯BaTiO 3 晶相, 粉体纯度低, 原料成本较高。一般只用于制作技术性能要求较低的产品。 2.2化学沉淀法 2.2.1 直接沉淀法在金属盐溶液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 控制适当的条件 使沉淀剂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陶瓷粉体沉淀物团。如将Ba(OC 3H 7 ) 2 和Ti(OC 5 H 11 ) 4 溶于异丙醇中, 加水分解产物可得沉淀的BaTiO 3 粉体。该法工艺简单, 在常压

钛酸钡功能陶瓷制备及应用

纳米钛酸钡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 摘要: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制备纳米陶瓷材料BaTiO 粉体的主要方法,包括固相烧结法、化学沉淀法和水热合成法等多种工艺,分析了各种合成方法制备工艺的特点与不足,并提出了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纳米钛酸钡;电子陶瓷;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Abstract:Barium titanate(BaTiO3)is an important functional dielectric materials.A number of recent advancement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BaTiO3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The most important method such as the sol—gel,hydrothermal and chemical precipitation are introduced.The merit and drawback of these techniques were discussed.The developments of th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nm-sized barium titanate is presented. Key words:nano-barium titanate;electronic ceramic;preparation technology ;advance 1前言 钛酸钡是电子陶瓷材料的基础原料,被称为电子陶瓷业的支柱。它具有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优良的铁电、压电、耐压和绝缘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制造陶瓷敏感元件,尤其是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ptc)、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s)、热电元件、压电陶瓷、声纳、红外辐射探测元件、晶体陶瓷电容器、电光显示板、记忆材料、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以及涂层等。钛酸钡具有钙钛矿晶体结构,用于制造电子陶瓷材料的粉体粒径一般要求在100nm以内。因此BaTiO3粉体粒度、形貌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之一。钛酸钡粉体制备方法有很多,如固相法、化学沉淀法、溶胶一凝胶法、水热法、超声波合成法等。最近几年制备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钛酸钡粉体的合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展望。 2 钛酸钡粉体的制备工艺 2.1 固相合成法 固相法是钛酸钡粉体的传统制备方法,典型的工艺是将等量碳酸钡和二氧化钛混合,在1 500℃温度下反应24 h,反应式为:BaCO3+TiO→BaTiO3+CO2↑。该法工艺简单,设备可靠。但由于是在高温下完成固相间的扩散传质,故所得BaTiO3粉体粒径比较大(微米),必须再次进行球磨。高温煅烧能耗较大,化学成分不均匀,影响烧结陶瓷的性能,团聚现象严重,较难得到纯BaTiO3,晶相,粉体纯度低,原料成本较高。一般只用于制作技术性能要求较低的产品。 2.2 化学沉淀法 2.2.1 直接沉淀法在金属盐溶液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控制适当的条件使沉淀剂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陶瓷粉体沉淀物翻。如将Ba(OC3H7)2和Ti(OC5H11)4溶于异丙醇中,加水分解

锆钛酸钡薄膜材料制备研究进展

第28卷第10期电子元件与材料V ol.28 No.10 2009年10月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MATERIALS Oct. 2009 锆钛酸钡薄膜材料制备研究进展 陈华强,符春林,蔡苇 (重庆科技学院 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重庆 401331) 摘要: 综述了磁控溅射、脉冲激光沉积、sol-gel法制备锆钛酸钡(简称BZT)薄膜的研究现状,及其制备工艺参数与显微结构、介电性能的关系,提出了制备BZT薄膜材料需要解决的工艺和理论问题。 关键词:锆钛酸钡;制备;综述;铁电薄膜 doi: 10.3969/j.issn.1001-2028.2009.10.021 中图分类号: TQ174.7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028(2009)10-0069-05 Research progress on preparation of barium zirconate titanate thin film CHEN Huaqiang, FU Chunlin, CAI Wei ( School of 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ongqing 401331, China ) Abstract: Research progress on preparation methods, such as magnetron sputtering, pulsed laser deposition and sol-gel, and process parameters dependence of microstructure and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barium zirconate titanate (BZT for short) thin film are reviewed. Some technical and theoretic problems on preparating BZT thin film material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barium zirconium titanate; preparation; review; ferroelectric thin film 钛酸钡(BaTiO3)基材料是一类重要的铁电材料,根据其组成可以分为许多种类,其中钛酸锶钡(Ba(Sr x Ti1–x)O3,简称BST)由于具有高介电常数、强介电非线性、不易疲劳、居里温度可调等优点[1],广泛用于制作随机存储器(DRAM)、热释电红外探测器、介质移相器、压控滤波器、二次谐波发生器等元器件[2-3]。而锆钛酸钡(BaZr x Ti1–x O3,简称BZT)是另一种介电非线性材料,与BST同属钛酸钡系列,漏电流更低、耐压强度更高,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4-5]。由于薄膜材料便于集成、制作的元器件体积小、驱动电压低,因而BZT薄膜材料较BZT陶瓷更受青睐。 近年来,BZT薄膜的制备和性能已有很大发展,笔者综述了其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制备工艺 众所周知,制备方法和工艺条件对薄膜的结构和性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目前BZT薄膜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三种:磁控溅射法、脉冲激光沉积(PLD)法、sol-gel法。 1.1磁控溅射法 磁控溅射法是目前制备铁电薄膜最成熟的方法,主要是采用高能粒子轰击BZT陶瓷靶材形成粒子流,沉积在基底上形成BZT薄膜。影响薄膜质量和性能的主要工艺参数包括:基片温度、退火温度、溅射功率、溅射气氛、靶-基距等。 1.1.1基片温度 一般而言,随着基片温度(沉积温度)升高,BZT薄膜的晶化程度提高,介电常数、介电损耗和漏电流增加[6]。 Wang等[7]的研究结果(如图1所示)表明:随着基片温度增加,BZT薄膜的介电常数逐渐增大,损耗与沉积温度呈现出非单调关系。 Choi等[8]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沉积温度的增加,表面粗糙度增加,晶粒尺寸和致密度增大。其原因 收稿日期:2009-06-04 通讯作者:符春林 基金项目:教育部“春晖”计划资助项目(No.Z2007-1-63013);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资助项目(No.KJ091416);重庆科技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符春林(1970-),男,四川岳池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信息材料与器件的研究,E-mail: chlfu@https://www.wendangku.net/doc/1015488975.html,。 综述

钛酸钡

钛酸钡 来源:世界化工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1015488975.html,) 钛酸钡不仅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而且已成为电子工业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原料之一.在BaO-TiO2体系中genuine不同的钡钛比,除有BaTiO3外,还有Ba2TiO4,BaTi2O5,BaTi3O7及BaTi4O9等几种化合物,其中BaTiO3使用价值较大,化学命名为偏钛酸钡,又称钛酸钡. 一、物理化学性质 钛酸钡为浅灰色结晶,熔点约为1625℃,比重为6.0,溶于浓硫酸、盐酸及氢氟酸,不溶于热的稀硝酸、水及碱。具有五种结晶变型:六方晶型、立方晶型、四方品型、正方晶型、三方晶型。室温下以正方晶型稳定,所以最常见的是正方晶型。有毒:介电常数很高。当BaTiO2受到高电流电场作用时,在居里点120 ℃以下会产生持续的极化效应。极化的钛酸钡有两个重要的性质:铁电性和压电性。 二、用途 钛酸钡是继酒石酸钾钠的复盐系统和磷酸钙系统的强电体之后最新发现的第三种强电体。因为它是一种既不溶于水又耐热性很好的新型强电体,所以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尤其在半导体技术和绝缘技术上显得更为重要。例如.其晶体有高介电常数和热变参数,广泛用作体积小、容量大的微型电容器和温度补偿元件。它有稳定的电性能.可用于制造非线性元件、介电放大器和电子汁算机记忆元件(存贮器)等。它还具有机、电转换的压电性能.可作为电唱机唱头、地下水探测

装置和超声波发生器等器械的部件材料。另外,它还可用来制造静电变压器、变额器、热敏电阻、光敏电阻及薄膜电子技术元件等。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钛酸钡的用途必将会更加广泛。 三、制备方法 钛酸钡自从于1887年有意大利Piccinni首次用氟氧化钛酸钡灼烧得到以来,相继有许多国家的科技人员研究陈宫多种制备方法,目前工业行生产BaTiO3的主要方法是固相法和化学共沉淀法,其次是有机法和水热法正在研究开发中。 1.固相法 固相法师将等物质的量的钡化合物(如BaCO3)和钛化合物(如TiO2) 混合,研磨后,在如干个压力下挤压成型,然后与1200℃进行煅烧,煅 烧物再粉碎,湿磨,压滤,干燥,研磨,即得钛酸钡粉体成品。 该工艺的流程稍长一些,通常固相法具有工艺、设备简单,原料易得的优点。所用的钡原料主要是碳酸钡,也有用草酸钡、氧化钡或 柠檬酸钡等;钛原料一般是二氧化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