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与社会变迁

教育与社会变迁

教育与社会变迁
教育与社会变迁

第四章:社会变迁与教育

天地之化,往者过,来者续,无一刻之停息。这是我国哲学家和教育家对社会变迁的感慨。不仅如此,我国哲学家庄周也曾说过: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如此,社会总是在不断的变迁之中,那么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的教育应如何才能与社会的变迁相适应呢?教育与社会的变迁又有什么关系呢?学完这一章您将得到答案!

当下我国社会所正在经历的变迁属于社会分化而非社会革命类型,其变迁的结果是:在人口结构这方面,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农民这一阶层的分化,出现了目前非常庞大而又备受各界关注的社会群体农民工。农民工指拥有农业户口、被人雇用去从事非农活动的农村人口。

一、社会变迁概述

社会变迁是社会的发展、进步、停滞、倒退等一切现象和过程的总和。社会变迁既包含社会的进步和退步,又包括社会的整合和解体。社会变迁的内容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所有领域,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变迁、人口变迁、经济变迁、社会制度和结构变迁、社会价值观的变迁、生活方式的变迁、文化变迁、科技变迁等。社会变迁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主要有社会整体和局部的变迁、社会的渐变与突变、社会的进步与退步等。

二、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一 教育是社会变迁的结果

社会变迁 尤其是剧烈的社会革命 会对教育产生巨大影响。学校教育的产生、教育制度的变革、教育目标和教育观念的变化、教育功能的变革等几乎都是社会变迁的结果

二 教育是社会变迁的动因

教育是社会变迁的动因.主要体现在教育培养入、传递新的意识形态、进而推动科技发展、经济振兴、文化繁荣与政治革新等方面。

三 教育是社会变迁的条件

教育既可能成为一种社会变迁的动因,也可能成为另一种社会变迁的条件。教育具有双重功能:教育的显性功能 即预期达成的目标 往往是在教育引起社会变迁的意义上加以设计的;教育的隐性功能 即在未被预计的情况下,在完成显性功能的过程中附带产生的功能 正是导致其他社会变迁的条件

三、教育与现代化

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社会变迁的共同趋向。关于社会现代化的研究从 世纪 年代开始。托夫勒从 技术至上 角度论对社会现代化做了系统论述。关于现代化的研究,有的从社会组识与政治结构的演变研究现代化,有的从文化变革研究现代化。(从 世纪(一说是 世纪)开始世界现代化的进程。)

现代化有两种类型: 原发型的现代化 (内源性现代化)和 赶超型的现代化 (外源性现代化)。 原发型的现代化 是一个自发的、逐步成熟的自然过程; 赶超型的现代化 是在国家领导下自上而下的、自觉定向的进程。

中国于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年把这一任务列入党的八大所通过的党章中。 年 月,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 两步走 设想。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把四个现代化量化为,到二十世纪末,争取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人均 美元。邓小平把这个目标称为 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 ,即 小康之家 三、教育与现代化

现代化 不同于 现代 ,也不同于 工业化 。

现代化 是现代社会演进的一种历史形态,是个文明的概念,它是指一种以现代科学为标志、以工业化为基础,并包括一切与此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现代文明。

现代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变迁,是一种自觉、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的一种社会变迁过程。 现代化 的概念由两部分内容构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前者属于 物 的范畴,在世界各国是趋同的;后者表示各民族按自己的文化传统、意识形态来设计,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现代化与教育的关系体现在现代化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与教育的活动关系上,即以科技发展为主要标志的 物 的现代化与教育的关系,以及人的观念变革与教育的关系。

三、教育与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关键

现代人的特征(英格尔斯 ):乐于接受新事物与新思想;愿意以新的行动方式去生活与创造;思路广阔、头脑开放、尊重并愿意考虑各方面的意见;注意现时与未来、守时惜时;强烈的个人效能感,坚信能克服来自社会与自然的一切困难;个人发展的计划性;尊重知识、尊重科学;普遍的信任感;信奉并愿意遵循、公平待人 原则;重视新式教育;尊重权威,但不盲从;公民意识强,热心社会活动。

三、教育与现代化

教育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教育是促进社会现代化的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

世纪末期,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社会。所谓 知识经济 ,是指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的简称。

知识经济是一种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据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

知识经济的特点表现在: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持续发展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作用;知识经济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经济,世界大市场是知识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科学决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在知识经济中有日渐增强的趋势。

三、教育与现代化

教育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人的现代化在整个社会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社会现代化成败关键。

科学技术革命的发生离不开人的参与,而人的培养又离不开教育的参与。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在分工合作为联系纽带的现代社会中,是学校教育的特定社会职能。

三、教育与现代化

现代化要求教育要实现自身的现代化

国际组织对教育现代化的定量指标包括: 岁以上人口的识字率、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中等教育的毛人学率、高等教育的毛人学率、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人数、公共教育经费占 的比例、人均公共教育经费等。

教育在实现自身现代化过程中都存在哪些冲突?如何解决?

现代教育观取代传统教育观,确立终身学习观念 。

教学内容现代化、课程设置合理化。

教学过程集约化、教学手段科学化。

改变传统的教育体制和管理体制,提倡多种类型、多种教育形式并举。

自然环境变迁

社会变迁的过程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进行,自然环境为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自然资源和物质条件。自然环境依其自身规律演变,影响社会的变迁,人类作用于自然环境引起自然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社会的变迁。

人口的变迁

人口变迁主要指人口数量、质量、构成及人口流动和分布的变化。一定的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人是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的主体。人口的变化给整个社会的变化以极大的影响。

经济变迁

它包括生产力的变化、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量的增长和生产质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是社会变迁的主要内容之一,给整个社会变迁以决定性的影响。

社会结构变迁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功能性结构的变化,表现为人们为了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各种经济、政治、组织、制度等结构要素的分化和组合;二是社会成员地位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社会成员由于其经济地位、职业、教育水平、权力、社会声望等的不同和变化,所造成的社会阶级和阶层关系的变化。

价值观念变迁

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行为规范和思想体系表现出来。人们的社会活动都是程度不同地在价值观念指导下发生的,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往往成为整个社会变迁的先声。

科学技术变迁

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结构体系中独立存在的知识系统,对于现代社会的变迁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变化和研究规模、组织形式的变化,一方面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政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另一方面促使现代社会变迁日益加速。

文化变迁

这是分析社会变迁内容的一种综合角度,主要是指文化内容或结构的变化,包括因文化的积累、传递、传播、融合与冲突而引起的新文化的增长和旧文化的改变。

第三章学前教育与社会

第三章学前教育与社会 教学目标: 1、了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含义; 2、理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与学前教育发展的相互影响; 3、运用应用学前教育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分析学前教育的热点问题。教学重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与学前教育发展的相互影响。 教学难点:应用学前教育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分析学前教育的热点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教育受社会的影响和制约 一、经济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经济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 是构建人类社会并维系人类社会运行的必要条件。其具体含义随语言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本书所称的经济主要指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总称或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 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1、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受经济发展的影响 (1)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 15 世纪英国的圈地运动使得大批农民聚集于城市, 这些贫民子女的保育问题被提上日程, 出现了一些贫民儿童保护和养育设施, 这是近代欧洲学前教育设施的胚胎和根源。 (2)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受经济发展的制约 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置和发展, 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这与经济发展的水平直接相关。另外,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需要, 一般而言, 经济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 儿童入园率较高。 2、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形式、手段等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不同形态的社会,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对未来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也不同。这便导致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形式、手段也不尽相同。 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 没有出现家庭, 儿童是属于整个氏族的, 因而也就没有家庭教育。 工业革命以后, 随着工厂的日益增多, 妇女开始大规模进入工厂, 出现孩子没人照料的情况, 再加上在西方社会, 孩子成人后都是与老人分开住的, 一般不会像中国这样由老人照看小孩, 因此, 建立社会学前教育机构的需要非常迫切。由此,公共社会学前教育机构首先在西方出现。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直接影响了学前教育的发展, 以培养个体身体、情感、智力、社会性全面发展的学前教育理念被广泛传播和接受。 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也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经济的发展能够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为丰富教育内容、更新教育手段提供了条件。 二、政治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的关系分析(同名11487)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第一节学前社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导语: 学前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学前教育理论中重要的问题。其本质特征从两方面来探讨,一方面是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一方面是学前教育与儿童大发展的关系。研究和认识这两方面的本质特征,才能使我们认识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才能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中有正确的方向,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为了研究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首先要了解学前教育的历史和现状,现以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为线索,对学前社会教育的发展描绘一个简单的历史轮廓。 一、学前社会教育的产生 学前社会教育产生十八世纪后,在很长历史时期中,学前儿童是完全由家庭抚育、培养。人类社会经历漫长的岁月,从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以及建立于其上的产业技术和社会形态,我们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原始教育 原始教育指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同使用石器工具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原始教育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非独立性。 2.贫乏性。 3.无阶级性。 (二)古代教育 古代教育是指存在于古代社会的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古代教育的特征有这样几个方面: 1.学校教育的产生,有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者 2.有相对稳定、丰富的教育内容 我国在奴隶社会,教育的内容有礼、乐、射、御、书、数等方面;而在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和“五经”及相关的伦理知识。从总体上来看,封建社会的教育在内容上比奴隶社会更加丰富一些。 3.教育同生产劳动严重脱离 4.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三)现代教育 1.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现代学校最早出现在18世纪,是应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要求而产生的。从类型上说,现代学校既包括一些专门传递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为现代工业训练劳

从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看中国高等教育的制度变迁

从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看中国高等教育的制度变迁 [摘要]文章从制度变迁的主体、内容、动力、方式等因素入手,提出了中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三阶段论”。通过对三个阶段的考察分析,总结出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变迁是宪政框架内的“供给主导型”渐进式改革,具有强制性变迁向诱致性变迁转变、依照成本高低进行连续边际调整的特色。多年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强调国家行政指导的必要性,保证了改革的可控制性和稳健性,同时,政治力量、市场力量、公共力量的三方博弈导致了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失衡,这个失衡表现为变迁呈现出一个渐进、滞后、冲突及不均衡发展的过程。只有分析不同路径的成本收益,才能寻找到制度变迁净成本最低的改革方案。文章总结的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与发展方向,对于今后的高等教育制度改革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制度变迁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边际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也处于变革中。教育改革的本质是教育体制改革,而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更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它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学校组织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反映了高等学校与社会、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有着密切关系。转型期的高等教育改革既要服从市场规律,又要服从官方意志和公共利益。政府控制、市场动力、公共需要这三方的博弈导致了中国高等教育转型期的失衡,这个失衡表现为高等教育的制度变迁呈现一个探索、渐进、滞后、冲突以及不均衡发展的过程。总结梳理高等教育在转型期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与发展前景,对于今后正确把握高等教育改革的总体方向十分必要。 一、制度变迁次序选择:宪政框架内的阶段式演进 同中国其他产业经济的发展历程一样,高等教育制度的变迁也受到了转型期两种体制的摩擦和政治、经济环境变动的影响。由于教育具有较强的外在性,其追求的价值目标具有多元性,除经济目标外还有其他外溢目标,如社会效益、政治效益、文化效益等,因而教育体制改革不同于一般的经济改革,它必须在中国的宪政框架内进行。正如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的: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十多年来,我国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性,都是

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学前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它与众多的社会因素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学前教育的实施又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下面我们将通过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与学前教育的关系的分析来诸多社会因素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第一节学前教育与生态环境 一、生态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类型 以生态学的观点看待事物和人类,最初是由布朗芬·勃伦纳在他的著作《人类发展生态学》一书中所提出来的。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环境就是生物栖息地,是由自然界的光、热、空气、水分以及各种有机和无机元素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空间,泛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状况和条件的总和。其中生物有机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比如生长在森林里的植物,它的环境就包括它周围的各种有机和无机因素,象植物生长所需要的阳光、土壤、温度及周围的各种植物、动物等因素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空间。其中,阳光、土壤、温度及周围的各种植物、动物等因素是生态因子。生态环境是指各种生态因子综合而成的影响各种生物(包括人类)的个体、种群或某个群落的环境。 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现象和活动,也有与其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且彼此间存在着协同进化的关系。教育的生态环境,是一种以教育为中心且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层次、多方位、多特性的环境系统。在以教育为中心的这一教育生态系统中,包含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环境系统,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又包含了许多更为具体的环境,这些环境又形成了各种错综复杂的联系。在人类发展生态学的视野里,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可分为四个层次。 (一)、微观系统 微观系统(Microsystem)是发展中的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中对活动、角色及人际关系的体验范型(总和)。这里的环境,是指人们可以有准备地参与其中面对面地发生相互作用的地方,如家庭、幼儿园、游戏场地等。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诸因素构成了微观系统的要素或建筑模块。 1、微观系统的要素 微观系统的要素有:活动、角色、人际关系。微观系统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就是通过这三个要素发生作用的。 ①活动 它是一种处于不断发展中的行为。“不断发展中的”术语常用以强调活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比如幼儿看图书这一活动,从幼儿选择图书到翻开书页、观察图片、讲述内容或者自言自语,再到合上图书、书中的内容在幼儿头脑中产生印象,这个看图书的活动就表现为连续的过程。生态环境中的活动有的能够促进个体发展,有的则是阻碍发展。我们下面主要分析有利于促进发展的活动。 有利于促进发展的活动具有如下特征: 它是一个延续的过程,不是一个单独的动作,如搭积木、挖泥沟等; 它具有一种“劲”量,即具有一个目标,表现在能排除干扰,坚持到底,直到活动完成,实现这个目标;也就是说具有目标并且坚持实现目标的活动能够促进发展。比如孩子画画,有的孩子乱涂乱画,根本没有想自己要画什么;而有的孩子喜欢画画,比如他出去玩回来后,往往愿意画下自己所看到的,事前会想想自己要画什么,并坚持画完。显然,具有目标并坚持画完的孩子的绘画活动更有利于促进他的绘画技巧、绘画兴趣的发展。 在时间上,跨越当前行动的边界,延伸到过去或将来; ②角色 角色是指在社会中处于一定地位的个体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成员所期望的一系列活动和联系。比如学生。辨别不同的角色通常是通过某一文化中对各种社会地位的人所赋予的特定标签。角色也与社会意识

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是教育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是教育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此研究源于教育社会学家对于教育机会均等化的关注。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 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工作职位、人际交往也都要求教育程度。教育不仅对经济增长有着极大的作用, 而且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质量。由于现代社会存在着分化和分层, 教育不但能促进社会分化, 而且越来越成为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证明, 教育确实能使人们向上社会流动, 但是它的作用是有条件的, 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流动。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是因为, 教育系统与劳动领域的筛选、训练以及个体在成人职业、经济和身份地位中的分配密切相关。实际上, 取得成人地位的流动和非流动途径在教育系统内就已经形成了,教育系统的成层符应了社会分层。 正文 现代社会存在着社会分化和社会分层现象,这典型的社会特征曾是社会学最具有想象力的主题。所谓的社会分化, 即社会生活的各个组成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逐渐分离成专门的部分。诸如, 家庭的权力越来越多地交给了社会, 特别是孩子的抚养和教育, 有了专门的托管机构和学校。学校教育根据分化后的社会要求建立起各种专门的学校, 学校会将不同的个人经过筛选后送到社会中的一定位置。在今天的社会中, 教育已经成为社会流动的最主要因素。 一、阶层间的封闭是“文化屏障”的作用吗 在我们的社会中, 社会阶层的存在已经是一种社会事实。各阶层之间的分界随着收入、地位和消费意义的差距加大, 一种明显的阶层界限建立起来, 并起到了明显的保护与排斥作用。其中“文化屏障”逐渐成为各阶层外显的与隐藏的分界标识, 或者是一种“文化符号”, 你没有这个阶层的文化符号就不能进入这个阶层, 同样, 没有与你一样的文化符号你也不能认同他并与他建立起关系。如果非要给文化屏障下个定义的话, 是否可以这样尝试着描述, 所谓的文化屏障是指: 不同文化身份、地位的群体, 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资本、文化品位、文化消费和不同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 人们在这种同质文化群体中, 通过交往和行动, 逐渐形成了一种共同的阶层文化保护和排斥意识——文化屏障——使其他阶层的人不能进入这个阶层, 也使得自己阶层的人的利益不受侵犯。文化屏障有时是以外显的方式作用于阶层保护, 有时是以隐藏的方式排斥其他阶 阶层文化屏障的现象不仅表现在成人社会中, 就是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也同样存在着社会分层的现象。在我们学校就作过研究,25 %的孩子出身于高收入家庭,40 %的孩子出身于普通家庭,在做调查时发现了一种现象。孩子们在选择伙伴时并不是随意的, 他们总是选择与他们家庭相似的孩子作为

教育与社会变迁

第四章:社会变迁与教育 天地之化,往者过,来者续,无一刻之停息。这是我国哲学家和教育家对社会变迁的感慨。不仅如此,我国哲学家庄周也曾说过: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如此,社会总是在不断的变迁之中,那么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的教育应如何才能与社会的变迁相适应呢?教育与社会的变迁又有什么关系呢?学完这一章您将得到答案! 当下我国社会所正在经历的变迁属于社会分化而非社会革命类型,其变迁的结果是:在人口结构这方面,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农民这一阶层的分化,出现了目前非常庞大而又备受各界关注的社会群体农民工。农民工指拥有农业户口、被人雇用去从事非农活动的农村人口。 一、社会变迁概述 社会变迁是社会的发展、进步、停滞、倒退等一切现象和过程的总和。社会变迁既包含社会的进步和退步,又包括社会的整合和解体。社会变迁的内容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所有领域,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变迁、人口变迁、经济变迁、社会制度和结构变迁、社会价值观的变迁、生活方式的变迁、文化变迁、科技变迁等。社会变迁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主要有社会整体和局部的变迁、社会的渐变与突变、社会的进步与退步等。 二、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一 教育是社会变迁的结果 社会变迁 尤其是剧烈的社会革命 会对教育产生巨大影响。学校教育的产生、教育制度的变革、教育目标和教育观念的变化、教育功能的变革等几乎都是社会变迁的结果 二 教育是社会变迁的动因 教育是社会变迁的动因.主要体现在教育培养入、传递新的意识形态、进而推动科技发展、经济振兴、文化繁荣与政治革新等方面。 三 教育是社会变迁的条件 教育既可能成为一种社会变迁的动因,也可能成为另一种社会变迁的条件。教育具有双重功能:教育的显性功能 即预期达成的目标 往往是在教育引起社会变迁的意义上加以设计的;教育的隐性功能 即在未被预计的情况下,在完成显性功能的过程中附带产生的功能 正是导致其他社会变迁的条件 三、教育与现代化 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社会变迁的共同趋向。关于社会现代化的研究从 世纪 年代开始。托夫勒从 技术至上 角度论对社会现代化做了系统论述。关于现代化的研究,有的从社会组识与政治结构的演变研究现代化,有的从文化变革研究现代化。(从 世纪(一说是 世纪)开始世界现代化的进程。) 现代化有两种类型: 原发型的现代化 (内源性现代化)和 赶超型的现代化 (外源性现代化)。 原发型的现代化 是一个自发的、逐步成熟的自然过程; 赶超型的现代化 是在国家领导下自上而下的、自觉定向的进程。 中国于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教育公平与社会分层问题

教育公平与社会分层问题 社会分成是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社会分层,是指在社会(垂直)分化的过程中,由于社会成员在机会、能力、阶级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一些成员 得以享有更多所谓社会资源,占据更为优越的社会地位,从而使所有的社会成 员彼此之间呈现出高低尊卑有序的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现象,它反映了社会 成员之间的一种结构性的不平等。社会分成的划分标准主要有财富、声望、权 力等。在西方国家社会分层与社会成员出生的阶级有着密切的联系。合理的社会 分层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是由于社会分层对各方面就 造成了不同的影响,社会分层可能就导致了社会的各种不平等。 社会分层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不同阶层的家庭对于子 女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中小学阶段,来自较好家庭条件的考生在学习条件、素质养成和特长训练方面拥有先天的优势,他们与其他人的竞争从一开始 就不是在同一起跑线上。上层家庭有着更好的资源和金钱来支持子女的教育问题,给他们最好的接受教育的机会,使得孩子更加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发展,更 加有利于孩子的全方面发展,对孩子的未来职业规划也能有很好的指引和帮助。而对于较低层次的家庭来说,对于孩子的教育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希望自己 的孩子能有更好的环境学习,但是却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和资源帮助,总是充 满无奈,甚至于,供孩子读书的钱都是东拼西凑的,更无从谈起“全方面”的 学习,对于所谓的兴趣发展无疑是一种阻碍。在西方中上层阶级的子女享受的 教育都是非常好的,他们的子女所进的学校与下层阶级的子女所进的学校都不同,一开始在入学上造成了不平等。对于入学以后在学校的学习更是充满了各 种不平等。就算他们在同一个学校,那些下层阶层的子女通常遭受到各种歧视。同样是考上大学对于上层家庭的孩子来说,这就是一种“礼物”,而对于较低 层次的家庭来说,却是一种“负担”,很有可能在中途,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即便是,勉强能承担的了“昂贵”的学费,那么孩子的生活费又将是一个问题,所以他们得在就学的同时,花时间和精力去兼职赚取生活费。但是与此同时, 有钱人家的孩子则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来丰富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不管是参加 社团,学习某种特长,或是出门旅游开阔眼界等等,再次扩大了不公平状况。

社会变迁与教育观念

社会变迁与教育观念 摘要:社会变迁是教育变迁的根本动力。社会变迁对教育观念的决定性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教育目的、对象、内容等方面。同时,教育虽和社会处在不平等的地位,但教育仍对社会存在能动作用。教育观念的变化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社会变迁、教育观念、根本动力、能动作用 一、社会变迁与教育的关系 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是一个表示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的范畴。社会变迁既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又特指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既指社会变化的过程,又指社会变化的结果。 要弄清社会变迁与教育观念的关系,首先要清楚社会变迁与教育的关系。古往今来,人们对于社会变迁和教育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观点一:教育是社会变迁的动因 有学者认为,先有教育,后有社会变迁,教育是导致社会变迁的原因,社会变迁是教育的结果。人民通过教育活动将新的信仰、道德标准、人生态度、意识形态等灌输给社会成员,从而引起了社会变迁。裴斯塔洛奇也曾经说过:“教育改革可以促成社会的改革。教育能够培养人的道德,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从而改善个人和改革社会。”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也持这一观点,他说过:“在革命前,教育社个武器,用以破坏、煽动、宣传,把统治阶级的罪恶尽量揭发,把革命的纲领尽量散播。在革命以后,教育的责任在于教导民众、训练民众以维护、巩固这一政权。 观点二:教育是社会变迁的反映 有学者对“教育社社会变迁的动因”这一观点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并非所有社会变迁的成因中均含有教育的作用,譬如,大部分的地理环境改变与人员更替便与教育的作用几无关系。但是,社会变迁迟早会引起教育的变迁。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社会任何方面的变化都会在教育方面留下痕迹,社会渐变会导致教育微调,社会剧变会导致教育重构,教育混变会导致教育失范。 观点三:教育是社会变迁的条件 还有学者认为教育具有双重功能,即教育的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教育的显性功能是指

社会变迁与体育

武汉体院非经济管理专业体育社会学课理论教案

第三章社会变迁与体育 第一节社会变迁概述 一、社会变迁的概念 社会变迁既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有特指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既指社会变化的过程,又指社会变化的结果。比如婚姻制度的变化,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启动,中国今天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 二、社会变迁的类型 1、根据社会变迁的规模,分为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 整体变迁指整个社会结构体系的变化。比如,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的各构成要素都发生明显的变化。局部变迁是指社会各个构成要素自身以及它们之间部分关系的变化,比如家庭模式、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变化。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不是简单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比如,文化变迁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文化滞后理论。 2、根据社会变迁的方向,分为正向社会变迁与负向社会变迁。 也称作进步的社会变迁与倒退的社会变迁。本来,社会变迁是一个客观的外在过程,是中性的。但是,社会变迁毕竟与人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要以人的尺度来衡量社会变迁的方向,要“以人为本”作为社会变迁的目标。正向的社会变迁就是有利于人的发展的变迁,负面的社会变迁就是有悖于人的发展的变迁。事实上,正向的社会变迁与负向的社会变迁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这两种变迁往往同时存在。比如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的工业化,但是另外一个方面,却限制了经济的活力,造成了生产资料的短缺。 3、根据社会变迁的方式,可以分为渐进的社会变迁与激进(革命)的社会变迁。 渐进的社会变迁指社会结构的内部关系以及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相对均衡。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变迁是有秩序的、缓慢而持续的,表现为量的变化与局部变迁的过程。激进的社会变迁指迅速飞跃式的社会变迁,常常表现为社会革命,它是在社会结构的相对均衡遭到彻底破坏、社会系统和社会结构需要重组时,发生的断裂性的社会变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单纯的政变并不一定发生激进的社会变迁,比如泰国政变。 4、从人对社会变迁的控制来看,分为自发的社会变迁与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简单的说,自发的社会变迁指没有人干预的社会变迁,有计划的社会变迁指有人为干预的社会变迁。社会变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异己的过程,比如,基因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给人类带了很多机遇,但是在深层次上却隐含着巨大的风险,因此人对社会变迁的参与是必须的。人能不能控制社会变迁,决于人对社会变迁规律的认识和掌握。在认识社会变迁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对社会变迁的方向、过程、速度、形式和条件实施有计划的指导和管理。真正的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只有在现代社会才能做到,随着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比如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和统计学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人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控制社会变迁。从宏观上来说,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就是使社会各系统保持协调发展,主要表现为结构上的协调,功能上的互补,从微观上来说,有计划的社会变迁要求个体、群体和组织要遵守宏观计划的要求,切实落实宏观计划的规划。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在当代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共识。 三、社会变迁的因素 1、环境与社会变迁 指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分为两类,一是原始自然环境,二是人化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资源,人类社会的发展依赖自然环境。原始自然环境和人化自然环境的状况都能导致人类社会的变迁。就原始自然环境来说,比如庞贝古城,当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在公元79年猛烈爆发时,就消失了,又如古楼兰,专家因此认为楼兰古城的消亡与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或者可以说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就人化自然环境来说,人化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因为社会发展就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但是当人化自然环境的程度违背了自然规律和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所规定的限度时,人化自然画镜也会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影响,比如当代的环境污染,全球变暖,都是人化自然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一、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开始的。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的疯狂侵略和国内资本主义势力的兴起,迫使清朝政府不得不对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教育制度进行改革。于是“废科举,兴学校”,改革教育,制定现代学制。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这个学制未及实施,到1904年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这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这个学制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宗旨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它以当时的日本学制为蓝本,并保留了尊孔读经等封建教育的残余。其突出特点是教育年限长,总共26年。如果6岁入学,中学毕业为20岁,读完通儒院则是32岁。

图4—6 癸卯学制系统图 (1904年1月13日,光绪29年11月26日) 图4—7 壬戌学制系统图(1922年公布)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当时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又提出了改革学制的方案,于1922年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称的“六三三制”。这个学制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的影响,强调适应社会进化的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求个性之发展,注重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给各个地方留有伸缩余地。在学校系统上,将全部学校教育分为3段5级:初等教育段为6年,分初小(4年)、高小(2年)2级;中等教育段6年,分初中(3年)、高中(3年)2级;高等教育段为4—6年,不分级。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这个学制虽几经修改,但基本没有变动,影响深远。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这是我国学制发展的一个新阶段。首先,这个学制吸收了老解放区的经验、1922年学制和前苏联学制的合理因素,发扬了我国单轨学制的传统,使各级各类学校互相衔接,保证了劳动人民子女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其次,职业教育在新学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体现了重视培养各种建设人才和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表现了我国学制向分支型学制方向的发展;第三,重视工农干部的速成教育和工农群众的业余教育,坚持了面向工农和向工农开门的方向,初步表现了我国学制由学校教育机构系统向包括幼儿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的现代教育施教机构系统的发展,显示出终身教育的萌芽。 195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现行的学制是需要积极地妥当地加以改革的。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有权对新学制积极地进行典型试验,并报告中央教育部。经过典型试验取得充分经验之后,应当规定全国通行的新学制。”随后,许多地区开展了学制改革的试验,如提早入学年龄,进行了六岁入学的试验;为了缩短年限,进行了中小学十年一贯制的试验;为了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创办了农业中学、半工半读学校,进一步发展了业余学校。但是由于“左”的影响,由于急躁冒进和盲目发展,不仅使学制改革的试验不可能在正常的教学秩序下进行,而且一大批新创办的各级各类学校,由于师资、设备跟不上,也难以维持。在中央的及时觉察下,1961年开始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特别是制定了大、中、小学工作条例,在肯定一些积极成果的同时,对当时各种“左”的表现作了纠正。 “文化大革命”提出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等口号,对我国的学制和教育事业造成了严重破坏。第一,和当代中学学制延长的发展趋势相反,毫无根据地把中学学制大大缩短,把初高中都缩短到二年;第二,和当代中等教育结构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相反,对中专和技校大加砍杀,盲目发展普通高中,使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比例失调;第三,和当代高等教育多层次和多类型的发展趋势相反,把高等教育缩短为三年和一个层次,把很多院校、科系、专业取消,

王道俊《教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教育与社会发展【圣才出品】

第3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3.1复习笔记 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1)生产力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2.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 (2)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3)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4)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受教育权; (5)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 总之,教育的性质、宗旨,领导权与受教育权,乃至于教育的内容、结构与管理体制都是受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所制约的。因此,在阶级社会里,“超阶级”或“超政治”的教育是根本不存在的。 3.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文化,即一定社会民族的文化,它包括文化观念和行为模式两个方面。同政治、经济相比,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具有广泛性、基础性、深刻性与持久性。 (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此外,人口因素、地域环境等因素对学校教育也产生一定的制约和影响。 二、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1)含义 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指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人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 (2)历史发展 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①原始社会,教育主要起着劳动经验和生活规范的传承作用; ②古代社会,教育的文化功能、政治功能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一直不受重视。 ③至近代,教育的政治功能依旧受到重视,但经济功能被不断强化与彰显,文化功能则相对衰落。 ④现代社会,人们开始重视人的合理生存与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社会进步越来越要求充分认识与全面发挥教育的多种社会变迁功能。 (3)表现 ①教育的经济功能 a.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 b.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c.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

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 金融3班 许乐 20101810326 摘要:教育作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焦点,对社会分层及社会流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这其中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有消极的阻碍作用。特别是如今的中国教育的公平性正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质疑,研究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教育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促进作用阻碍作用阶级 导语:时至今日,中国的教育问题似乎成了人们的焦点。然而为何会有这么多人持续的关注教育并致力于改善教育现状?教育或则教育的公平对社会分层、对社会流动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下文将对此进行论述。 社会分层是社会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把社会成员划分成不同层次的过程。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社会分层结构愈加复杂,影响社会分层的因素越来越多,分层标准的多元化改变了传统社会认知下的“世袭身份”,这表现在社会成员的地位、收入、权利等社会资源的占有被更多因素所牵制,教育问题是其中一个分支。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目前有两种观点,第一种消极观点,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在《社会理论》一书中指出:教育是阶级再生产的机制。并在《教育、文化和社会的再生产》这部著作中,布迪厄令人信服地向人们说明,隐藏在传授知识等众多正面功能背后,教育机构同时也是在生产社会不平等并使之合法化的方式,是现代社会中阶级再生产的一种重要机制。因为正是通过这种教育机构,家庭背景的差异甚至对同语言和生活方式的熟悉程度的差异,被转化成学校考试成绩的差别。这样,教育就不断地将社会中已有的阶级结构复制出来。布迪厄的阶级再生产理论强调了教育对于阶级结构的维护和复制的作用。 第二种积极观点,教育是社会文明传递的主要载体,人的现代化作为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在其实现的过程中,教育无疑担负着重大的社会功能,所以人们认为后天教育是导致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改变的主要因素之一,教育对社会流动起着积极作用。另外,学习是人一生中的社会和个人经历,它会改变人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方式,实现人格和世界观、价值观的多方面塑造。教育是社会的一种筛选装置,各个阶层可以藉此改变阶层流向.教育为社会流动与社会合力分层提供了动力。首先,教育程度越高,所在的社会阶层就越高,反过来,社会阶层越高的人,更有资本提高自身知识、能力和素养。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民素质不断提高,教育在保持社会阶层原有的状态之外,还使不同教育程度的人流入不同阶层,因而形成循环,促进社会发展。很多研究表明,后天的教育是导致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改变的主要因素之一。 但是,如站在今天中国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来看待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我们不得不提出更多的问题。而实际上教育是社会的一种筛选装置,各个阶层可以藉此改变阶层流向。我们看到教育对社会分层之间产生了两方面影响。积极方面,教育为社会流动与社会合力分层提供了动力;消极方面,教育制度使社会成员在原有的社会分层结构上产生了教育分配不均的现象。也就是说,所受教育的不同程度将社会成员在文化上划分为不同层次,并直接归为不同阶级中。另一方面,在中国渐进的社会改革中,不同社会阶层所占有的文化、社会、经济资本不同,影响着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在教育质量的地区、学校、层次、规格、专业选择上

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的相互关系

2012年第01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1,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77期) Total No .277 收稿日期:2011—09—20 作者简介:潘秀新(1986—),女,黑龙江牡丹江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 论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的相互关系 潘秀新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较小;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波及社会的各个领域,社会分层作为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备受学者们的关注,其中,对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的关系的研究更是勃然兴起。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的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相互制约的方面:即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与高等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分层;高等教育;相互关系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1—0052—03 一、社会分层的内涵 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中的一种现象,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分层通常包括社会分层结构与社会流动两 个层面。社会分层是从静态的角度对社会结构的分化状态和结果进行的描述与分析;社会流动是从动态的角度对社会结构的分化状态和结果进行的描述 与分析。所谓社会分层是指根据一定标准,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获得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机会以及占有社会资源的不同而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 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二、社会分层理论 对社会分层的研究,可以说古往今来皆有之,传统的社会分层理论主要有两大流派,即卡尔·马克思学派和马克斯·韦伯学派。 (一)马克思主义阶级分层理论 阶级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基本方法,阶级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⒈阶级的含义(1)经济范畴 阶级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范畴。就阶级的实质而言, 其主要是一个经济范畴。首先,从阶级产生和存在的本源出发,作为人类社会共同体的阶级,是在私有制成为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之后产生并依存于特定的社会生产体系,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 系是阶级内在的质的规定性,是阶级最本质的特征。 其次,马克思在深刻地揭示了阶级产生及存在的经济本源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阶级的基础和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准是经济因素,也就是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 (2)历史范畴 在马克思的视野中, 阶级首先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的产生和存在是一种历史事实,人类社会不是从来就有阶级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与生产力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发展又不充分的情况相适应的。 (3)社会范畴 阶级还同时表现为一个更广泛的社会范畴。阶 级的本质是一个经济范畴, 阶级的产生、存在、发展和消灭最终要由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性质及发展状 况来说明。但是阶级一旦形成以后,阶级的存在、壮大、发展将不仅仅表现为经济关系,它同时还表现为基于经济关系的政治关系、社会关系等等更为广泛的社会存在。 ⒉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 阶级社会里,阶级分层反映了社会分层的本质特征。第二,社会分层并不是阶级分层,不能把 社会分层等同于阶级划分,不能对社会分层简单化。第三,社会分层是一种历史现象。第四,社会分层必 2 5

社会文化变迁与民族教育革新的基础理念——西部大开发背景的视角

社会文化变迁与民族教育革新的基础理念—— 西部大开发背景的视角 摘要:西部大开发带来民族地区史无前例的社会文化变迁使民族教育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民族教育的革新需要强化创新的观念革新发展模式正确对待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关键词:西部大开发;社会文化变迁;民族教育;革新;基础理念“十五”期间我们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重点课题《西部大开发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20__年开始我们与各界尤其是西部省区的数十位同仁合作在较广泛的实地调查基础上进行了初步的跨学科分析。本文谈谈我们前期研究中形成的一些认识尤其是社会文化变迁与民族教育革新的基础理念以抛砖引玉。一西部大开发使民族教育发展面临史无前例的重大机遇和挑战。西部地区不仅聚居着50余个少数民族其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78%而且包括了5大民族自治区、 7个多民族省份、20个自治州和49个自治县。显然西部大开发也是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大开发。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是处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日益深入人心的时代教育显著地处于全局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地位。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本身就包括了教育发展的内容。西部地区最稀缺的资源是知识资源东西部地区最大的差距是技术的差距、知识的差距、教育的差距和信息

的差距。因此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提高西部地区广大劳动者的素质加快培养适应西部大开发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是西部大开发成功的保障。因此当前是民族教育改革和发展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期。同时也必须看到西部大开发也使民族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面临诸多重大的挑战。一方面民族教育发展的外部条件较为困难。西部民族地区不仅自然条件较为复杂、艰难而且社会经济发育程度较低。另一方面民族教育发展的内部条件也不容乐观。观念、师资、经费尤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长期困扰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体制问题和发展模式也日益凸显。二民族教育如何把握上述机遇、成功地应对上述挑战呢?关注文化(这里指广义的文化)是民族教育研究的鲜明特色。西部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深层次地说也是文化变迁问题。这里我们从文化变迁的角度认识西部大开发的特点。这次西部开发有许多特点我们认为以下方面特别值得注意。第一从内容来看这次西部开发是历史上历次西部开发根本不能比拟的。这次西部开发中为再造山川秀美的西部为保证各民族子孙后代的幸福就必须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为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就必须对经济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形成特色产业;现代文明的引入和普及各民族千百年来的生计方式发生显著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将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革新。对于民族地区这表现在国家民委根据西部大开发战略而倡议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之中。它围绕三个方面开展工

从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看中国高等教育的制度变迁_赵文彬

第15期(总第619期) 个体一齐上,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对开拓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和创业更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企业和部门办学,在20世纪80年代曾有蓬勃的发展,吸纳数以百万计青年学生就读和就业以及提高在职员工素质都起到很大作用。进入90年代后,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加之政策调控不力,导致企业教育和部门办学萎缩。因此,急需总结经验、调整政策,制定优惠措施,振兴职工教育和培训,使其在吸收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中发挥作用。部门办学值得效仿各地劳动部门办的技工学校,在劳动部的综合管理和指导下,用国家较少的投资,每年把数十万视为“差生”的青年学生培养成中高级技能人才,对缓解青年学生就业矛盾,解决技能人才短缺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部门办学的另一亮点就是1995年中华职教社发起的“温暖工程”。该社是从自身一直致力于研究推行职业教育、开展职业指导这一实际出发提出的,其宗旨是通过职业教育、开展职业指导和介绍并把两种手段紧密结合起来,为社会上紧迫需要创造和优化就业条件的人们提供服务,从而协助党和政府解决城乡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经过十多年的经验推广,“温暖工程”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现已建立了一百多个基地,帮助数以几十万计下岗人员和农民工培训就业。综上,部门企业办学大有所为,既 可以运用部门企业特有的资源优势,以最小的代价吸收众多的青年学生和待业青年教育培训直至就业,对缓解严峻的就业矛盾作用重大,应在全社会大力提倡。 此外,民办教育是职业教育进一步社会化的主力军,是解救当前经济和就业困难的一支重要力量。有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措施,降低准入门槛,激励帮扶民间办学和私人办学,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学习黄炎培锲而不舍的精神,发挥自身专业特长,调查研究实际需要,创办职业培训学校,走职教创业之路。政府应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那样,在信贷、办学场地、师资聘用等给予优惠支持。办成一所学校,哪怕增设一个教学点,就会给一方减少一批失业人员,这是值得大力倡导的。[参考文献] [1]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选[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2]刘晓,周明星.我国职业教育本质研究的现状与反思[J ].职教通讯,2008(9).[3]孟景舟.社会学与教育学:职业教育本质论的两种不同视野[J ].职业技术教育,2008(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也处于变革中。教育改革的本质是教育体制改革,而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更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它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学校组织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反映了高等学校与社会、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有着密切关系。转型期的高等教育改革既要服从市场规律,又要服从官方意志和公共利益。政府控制、市场动力、公共需要这三方的博弈导致了中国高等教育转型期的失衡,这个失衡表现为高等教育的制度变迁呈现一个探索、渐进、滞后、冲突以及不均衡发展的过程。总结梳理高等教育在转型期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与发展前景,对于今后正确把握高等教育改革的总体方向十分必要。 一、制度变迁次序选择:宪政框架内的阶段式演进 同中国其他产业经济的发展历程一样,高等教育制度的变迁也受到了转型期两种体制的摩擦和政治、经济环境变动的影响。由于教育具有较强的外在性,其追求的价值目标具有多元性,除经济目标外还有其他外溢目标,如社会效益、政治效益、文化效益等,因而教育体制改革不同于一般的经济改革,它必须在中国的宪政框架内进行。正如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的:必须把教育摆在优[摘要]文章从制度变迁的主体、内容、动力、方式等因素入手,提出了中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三阶段论”。通过对三个阶段的考察分析,总结出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变迁是宪政框架内的“供给主导型”渐进式改革,具有强制性变迁向诱致性变迁转变、依照成本高低进行连续边际调整的特色。多年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强调国家行政指导的必要性,保证了改革的可控制性和稳健性,同时,政治力量、市场力量、公共力量的三方博弈导致了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失衡,这个失衡表现为变迁呈现出一个渐进、滞后、冲突及不均衡发展的过程。 只有分析不同路径的成本收益,才能寻找到制度变迁净成本最低的改革方案。文章总结的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与发展方向,对于今后的高等教育制度改革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制度变迁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边际调整 [作者简介]赵文彬(1966-),女,江苏盐城人,盐城工学院人事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江苏盐城 224051) [中图分类号]G 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09)15-0007-03 从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看中国高等教育的制度变迁 赵文彬 研究与探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