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版)青岛版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方案

(完整版)青岛版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方案

(完整版)青岛版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方案
(完整版)青岛版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方案

〈〈因数和倍数》教案设计

【教案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拓展平台“因数和倍数”第93-94页内容。

【教案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借助乘法算式使学生初步认识因数和倍数。

2、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白主探索并总结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研究一个数的因数和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

3、使学生在认识因数和倍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教案重、难点】:

教案重点是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教案难点是白主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总结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

【教案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盒中的正方形塑料片。

【教案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概念。

1. 情境导入,认识因数和倍数

课件出示12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的美术作品。

谈话:大家看,老师这里选了12张咱同学画的画,都是同样大小的正方形, 漂亮吗?老

师想把它们贴在教室的宣传栏上,并且要贴成长方形,可以怎样贴呢?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谈话: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用12个小正方形塑料片代表12张画,动手摆一摆,老师有两个要求:①看一共能摆成几种完全不同的长方形;②想一想怎样用乘法算式来表示你的摆法。

预设:想到的算式1 X 12=12 2X6=12 3 X4=12

谈话:你能根据算式1X 12=12猜一猜这个同学是怎么摆的吗?

预设:①一行摆1个,摆了12行;②也可以一行摆12个,摆1行。

谈话:把第一种摆法竖起来就和第二种摆法一样了,我们把这两种摆法算作一种摆法。可以吗?(课件演示)

谈话:你能根据算式2X 6=12想到这个同学是怎么摆的吗?

预设:一行摆2个,摆了6行;也可以一行摆6个,摆2行。(师课件演示。)

谈话:根据算式3X 4=12,你能想到这个同学是怎么摆的吗?(师课件演示。)谈话:同

学们通过算式就知道他们是怎么摆的,真不简单。今天我们要学的新知识就藏在这三个

乘法算式里面。

2. 认识因数和倍数。

谈话:我们以前学过,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都叫什么?(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什么?(积)这里的因数和积是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在数学上还可以这样说,我们以2X 6=12为例,2是12的因数,6也是12

的因数,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引导:老师刚才是怎么说的?

引导:刚才我们提到了哪两种数?(板书课题)谈话:这两种数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

引导:大家看第二个算式,同桌两个互相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引导:还有一道算式,谁来说一说?

谈话:老师还要给大家说明个问题,为了研究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一般不包括0。

小结:因数和倍数也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单独说,谁是因数,或谁是倍数,应该说,谁是谁的因数,或谁是谁的倍数。

引导:同学们看这三个乘法算式,你能说出12的所有的因数吗?

预设:1、12、2、6、3、4.(师有意有序地一对一对地板书12的所有的因数)

【设计意图:以解决生活问题“把12张这样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画,贴在教

室外面的墙上,并且要贴成长方形,可以怎样贴呢?”为引子,让学生在

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概念,避开了抽象,有利于帮助学生完

成意义的建构。同时,在解决问题时,选择了操作的方式,让学生在思考

“可以怎样拼”时,借助“拼小正方形”的活动,使数与形有机结合起来。】

二、引导探究,理解概念

1. 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1) 尝试找一个数的因数。

谈话:刚才我们找到了12的所有的因数,咱再来试着找一找18的因数,

好吗?咱们一起找,还是白己试试?

谈话:老师提醒大家,先想一想,怎样找既有序有又全面?然后在练习本上写下来。(板书:有序、全面)

(2) 探索交流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①找一名有代表性的有遗漏的把结果板书在黑板上。

谈话:他找对了吗?为什么会漏掉?仅仅是因为粗心吗?

预设:不是,他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找。

引导:那么要找到18所有的因数关键是什么?(有序。)

谈话:这位同学找到的4个数是18的因数吗?他能找到18的四个因数,

也很不容易了。

引导: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找到18的这四个因数的?

预设:2 X 9=18, 2和9是18的因数;3X 6=18, 3和6是18的因数

谈话:这位同学是用乘法来找的,找到2就找到了9,找到3就找到了6,

他最大的优点是一对一对地找,这样快捷。

②板书另一个学生的答案。

谈话:你是怎样一个不漏的找到的呢?

预设:我是从1开始的,1X 18=18, 1和18是18的因数;2X 9=18,2和9

是18的因数

谈话:还有问题吗?你们没有,老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找到3、6就不再

接着往下找了?那么找到什么时候就不找了?

预设:找到重复了,就不再往下找了。

③谈话:刚才这个同学是用乘法想出来的,还有别的方法吗?

预设:18+ 1 = 18,1和18是18的因数;18 + 2=9,2和9是18的因数

引导总结找因数的方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他们刚才的做法,怎样才能有序、全面地找到一个数的因数?(板书:从1开始,一对一对地找,找到重复为止)④练一练:我们用对口令的形式,把18的因数再说一遍好吗?

谈话:好!我先说!1.(生:18) 4

预设:不对,没有!

引导:为什么?

预设:①因为4乘几都不等于18。②18除以4除不断。

小结:原来,两个数相乘必须等于18,这两个数才是18的因数。

【设计意图:用对口令的形式练一练,一、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找一个数的因数从1开始,一对一对地找,找到重复为止的方法;二、进一步理解因数的意义:两个数相乘等于第三个数,这两个数才是第三个数的因数。】

(3) 巩固练习

谈话:大家就用白己总结的方法快速地找出24和36的因数,写在练习本上。

预设:24 的因数1、24,2、12, 3、8,4、6.

36 的因数1、36,2、18,3、12,4、9,6 , 6。

引导:在找36的因数时,谁有话要说吗?

预设:只写一个6就可以了,写两个就重复了。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去掉多写的一个6.

(4) 引导总结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

谈话: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四个数的因数,你能发现点儿什么?一个数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出示课件,填空: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 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谈话:这就是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来大家齐读一遍。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白主找一个数的因数,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地追问“你是怎么找的”,让学生充分暴露个性化的思考方法,进而引导总结出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接着,让学生观察白己创造的素材,总结出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总结的能力。】

2. 探索找倍数的方法。

(1)尝试找一个数的倍数。

谈话:刚才我们学习了找一个数的因数。大家再来看3X4=12这个算式,

谁是谁的倍数?也就是说在这个算式里,3的倍数是几?(板书12)你还能找个3的倍数吗?谁来列举一个?

预设:6

引导:6是3的几倍?你是怎么想到6的?

预设:我也是用乘法,3X 2=6 (板书算式)

引导:谁还能找到3的倍数?

预设:3 (师在6的前面板书3.)谈话:你是用什么方法找的?

预设:3 X 1=3

引导:他们是用乘法的方法找到的。你还能像他们这样接着找下去?

预设:3 X 3=9 (师随着板书:3X 3=9 )

引导:指名接着说。(师随着板书: 15、18、21、24、27、30、33)

追问:还有吗?有多少个?怎样表示?

预设:有无数个,用省略号表示。

师肯定学生的建议:你太厉害了!把语文上的知识都用上了!

(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引导:谁能说一说我们刚才是怎样找到一个数的倍数的?

预设:从小到大依次乘白然数。(或用这个数依次乘1、2、3、4、

(板书:用这个数依次乘1、2、3……)

(3)练一练、

①找5的倍数。

谈话: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写出5的倍数。

预设:5的倍数:5、10、15、20、25……(师板书)追问:你是怎么找的?

预设:5X 1=5 5 X 2=仲

谈话:同学们,像这种情况,通常列举出四、五个,能看出变化的规律后, 加上省略号就行了。

②找10的倍数。

谈话:想一想10的倍数有哪些?(学生说,老师板书)

(4)引导总结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

引导: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个数的倍数,你能像总结一个数因数的特点那样,来总结一下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吗?

学生思考后,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出示课件,填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设计意图:学生有了研究因数特征的经验,找倍数的方法和倍数特征的研究,放手给学生更大的空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寻找方法, 探索规律。】

3. 比较因数和倍数的特点。

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一个数的因数和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师小结:一个数的最大的因数和最小的倍数都是它本身。(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对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特点的比较,加深学生对因数和倍数意义的理解。】三、巩固拓展,深化概念。

1、轻松游戏。

谈话:我们接下来轻松一下,做个游戏,好吗?

听游戏规则:“老师出一个数,想想你的编号是否符合条件,符合的请站

起来,并说出你的编号,看谁反应快!”

师:我是5,我找我的倍数?

谈话:你们真聪明!你们5个编号都是我的朋友。再来一个!我是24,我找我的因数。谈话:下一个,我是30,我找我的因数。再来一个,我是1,我找我的倍数。你们太聪明

了!所有的白然数都是1的倍数。谢谢我的朋友们,你们都是我的好朋友!

2.质疑乐园。

①12是倍数,3是因数. ()

②34的最小因数是17. ()

③2和3都是6的因数. ()

(413最小的倍数是26。()

【设计意图:游戏练习,通过白己的编号与倍数、因数知识的有机结合,始终让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的最佳状态,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发了求知欲。】

四、课堂总结,提升认识。

谈话: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白己表现得怎么样?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培养学生回顾整理的能力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完整版)青岛版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方案

〈〈因数和倍数》教案设计 【教案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拓展平台“因数和倍数”第93-94页内容。 【教案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借助乘法算式使学生初步认识因数和倍数。 2、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白主探索并总结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研究一个数的因数和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 3、使学生在认识因数和倍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教案重、难点】: 教案重点是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教案难点是白主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总结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 【教案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盒中的正方形塑料片。 【教案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概念。 1. 情境导入,认识因数和倍数 课件出示12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的美术作品。 谈话:大家看,老师这里选了12张咱同学画的画,都是同样大小的正方形, 漂亮吗?老

师想把它们贴在教室的宣传栏上,并且要贴成长方形,可以怎样贴呢?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谈话: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用12个小正方形塑料片代表12张画,动手摆一摆,老师有两个要求:①看一共能摆成几种完全不同的长方形;②想一想怎样用乘法算式来表示你的摆法。 预设:想到的算式1 X 12=12 2X6=12 3 X4=12 谈话:你能根据算式1X 12=12猜一猜这个同学是怎么摆的吗? 预设:①一行摆1个,摆了12行;②也可以一行摆12个,摆1行。 谈话:把第一种摆法竖起来就和第二种摆法一样了,我们把这两种摆法算作一种摆法。可以吗?(课件演示) 谈话:你能根据算式2X 6=12想到这个同学是怎么摆的吗? 预设:一行摆2个,摆了6行;也可以一行摆6个,摆2行。(师课件演示。) 谈话:根据算式3X 4=12,你能想到这个同学是怎么摆的吗?(师课件演示。)谈话:同 学们通过算式就知道他们是怎么摆的,真不简单。今天我们要学的新知识就藏在这三个 乘法算式里面。 2. 认识因数和倍数。 谈话:我们以前学过,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都叫什么?(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什么?(积)这里的因数和积是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在数学上还可以这样说,我们以2X 6=12为例,2是12的因数,6也是12 的因数,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因数和倍数 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 因数和倍数教学案例(青岛版五年级上册) 概念整理归纳 一、因数和倍数 1. 因数、倍数的意义:如果a×b=c(a、b和c是不为0的整数),那么a、b就是c的因数,c就是 2. 一个数它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它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最小倍数也是 3. 1的因数只有1;任何自然数都有因数1;除1以外的整数,至少有2个因数。 4.因为任何整数都能被1整除,所以任何整数都是1的倍数,1是任何整数的因数。 5.因为0能被任何不是零的整数整除,所以0是任何不是零的整数的倍数,任何不是零的整数(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零的自然数。) 二、2、5、3的倍数的特征 1.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是奇数。0是最小的偶数。 2.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 3.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 4.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 5.如果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4整除;如果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三、质数和合数 1.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素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2.自然数的分法(1)质数、合数、1(2)偶数、奇数 3.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2是唯一的偶质数,除了2以外,其余的质数都是奇数 5.质数和合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质数和合数,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6.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质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7(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1016790675.html,,请保留此标记。).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示出来 8.会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注意:要把质因数相乘形式写在等号右边,商不能是1,例21=3×7)12如果一个自然数的因数是质数,这个因数就叫做这个自然数的质因数。 9.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 10.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时,先用一个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通常从最小的开始)去除,得出的商把除数和商写成相乘的形式,得出的商如果是合数,就照上面的方法继续除下去,直到得出的商是

青岛版因数与倍数教案

青岛版因数与倍数教案 【篇一:青岛版数学《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 蒋集镇中心小学柳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初 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依据因数和倍数的含义以及已有乘除法知识, 通过尝试、交流等活动,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认识因数和倍数以及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 教学重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认识因数、倍数 观察情景图,提出问题。 1、操作:可以怎样排队?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摆完后在练习本 上写出乘法算式。 汇报:你是怎么摆?算式是什么? 2、学习“因数、倍数”的概念 师:刚才通过摆不同的队形,我们得到了3道不同的乘法算式,别 小看这3个算式,其实在这里面有许多数学奥秘。今天我们就来研 究数学的新奥秘。 学生说一说。 指名,师:12既是12的因数,又是12的倍数。 师:看来,根据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都能判断出谁是谁的因数, 谁是谁的倍数。 师:你也像老师这样说一道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让你的同位说一 说它们之间的因数和倍数的关系。同位互相说。 小结:是呀,我们不能直接说谁是因数,谁是倍数,而要清楚的表 达出来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看来,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 存的(板书:和)。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一般不讨论0。

二、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1、师:看黑板上的3个算式,你能找到12的所有的因数吗?(学生齐说。) 问:如果没有算式,你能找出24所有的因数吗?先想想怎样找?然后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写一写,师巡视。 汇报展示:(2人) 问:你是怎么找的?(学生说方法) 评价:他找的怎么样?(学生评一评) 师讲解: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找的吗?(师边讲解边一对一对的板书24的因数)24的因数有:1,2,3,4,6,8,12,24 小结:其实老师就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一对一对找的,这样就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了。看来,有序的思考问题对我们的帮助确实很大。 2、练习 师:用这种方法写出18的因数。 汇报:你找的18的因数都有哪些?(指名说,师板书) 3、发现规律 问:仔细观察这几个数的因数,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小结: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 三、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1、方法 学生找4的倍数,写在练习本上。 汇报:指名说,师写在黑板上。(4的倍数有:4,8,12,16,20??) 问:你能说的完吗?写不完怎么办?(用省略号) 你是怎么找的? 评一评:他的方法怎么样? 问:还有别的方法吗? 问:怎么找一个数的倍数? 指名说。 师: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4依次去乘1、2、3、4??,乘得的积就是4的倍数。 2、练习 找出5的倍数,写在练习本上。

青岛版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Fenghuangtai Primary School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拓展平台“因数和倍数”第93-9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借助乘法算式使学生初步认识因数和倍数。 2、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并总结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研究一个数的因数和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 3、使学生在认识因数和倍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自主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总结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盒中的正方形塑料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概念。 1.情境导入,认识因数和倍数 课件出示12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的美术作品。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Fenghuangtai Primary School 谈话:大家看,老师这里选了12张咱同学画的画,都是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漂亮吗?老师想把它们贴在教室的宣传栏上,并且要贴成长方形,可以怎样贴呢?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谈话: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用12个小正方形塑料片代表12张画,动手摆一摆,老师有两个要求:①看一共能摆成几种完全不同的长方形; ②想一想怎样用乘法算式来表示你的摆法。 预设:想到的算式1×12=12 2×6=12 3×4=12 谈话:你能根据算式1×12=12猜一猜这个同学是怎么摆的吗? 预设:①一行摆1个,摆了12行;②也可以一行摆12个,摆1行。 谈话:把第一种摆法竖起来就和第二种摆法一样了,我们把这两种摆法算作一种摆法。可以吗?(课件演示) 谈话:你能根据算式2×6=12想到这个同学是怎么摆的吗? 预设:一行摆2个,摆了6行;也可以一行摆6个,摆2行。(师课件演示。) 谈话:根据算式3×4=12,你能想到这个同学是怎么摆的吗?(师课件演示。)谈话:同学们通过算式就知道他们是怎么摆的,真不简单。今天我们要学的新知识就藏在这三个乘法算式里面。 2.认识因数和倍数。

(完整版)青岛版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拓展平台“因数和倍数”第93-9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借助乘法算式使学生初步认识因数和倍数。 2、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白主探索并总结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研究一个数的因数和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 3、使学生在认识因数和倍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白主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总结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盒中的正方形塑料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概念。 1. 情境导入,认识因数和倍数 课件出示12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的美术作品。

谈话:大家看,老师这里选了12张咱同学画的画,都是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漂亮吗?老师想把它们贴在教室的宣传栏上,并且要贴成长方形,可以怎样贴呢?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谈话: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用12个小正方形塑料片代表12张画, 动手摆一摆,老师有两个要求:①看一共能摆成几种完全不同的长方形; ②想一想怎样用乘法算式来表示你的摆法。 预设:想到的算式1 X 12=12 2X 6=12 3 X 4=12 谈话:你能根据算式1X 12=12猜一猜这个同学是怎么摆的吗? 预设:①一行摆1个,摆了12行;②也可以一行摆12个,摆1行。 谈话:把第一种摆法竖起来就和第二种摆法一样了,我们把这两种摆法算作一种摆法。可以吗?(课件演示) 谈话:你能根据算式2X 6=12想到这个同学是怎么摆的吗? 预设:一行摆2个,摆了6行;也可以一行摆6个,摆2行。(师课件演示。)谈话:根据算式3X 4=12,你能想到这个同学是怎么摆的吗?(师课件演示。)谈话:同学们通过算式就知道他们是怎么摆的,真不简单。今天我们要学的新知识就藏在这三个乘法算式里面。 2. 认识因数和倍数。 谈话:我们以前学过,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都叫什么?(因数)等

青岛版数学因数与倍数

《因数与倍数整理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因数与倍数整理复习》设计理念:本节课把因数与倍数这一单元琐碎的知识形成一条系统的知识链,使原来分散的学习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络图,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识结构,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倍数与因数,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特征与联系,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 2。使学生在理解这些概念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这部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3.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说理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复习整理这些概念,使其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抢数游戏:规则:从一到二十四个数,每次按顺序最多能选两个数字,谁先抢到24,谁就赢。 2、探讨获胜的理由。(我们现场采访一下啊,请问你获胜的原因

是什么,给大家分享一下,生答。)××同学说得非常好,掌声鼓励!今天我们就来复习《因数和倍数》 二.知识回顾,形成网络 1、初步构建知识网络:过渡:同学们,怎样整理才能简洁、有序地体现出这些知识间的联系呢? (1)分组整理 教师出示整理建议,然后组织学生分组整理。(每组一个磁力板和上面贴出的8个磁力知识卡) 整理建议: 1.翻一翻课本,想一想,这些知识点之间有什么联系? 2.用箭头或线条把这些知识点按一定的顺序连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网。 (2)交流矫正 ①各组把磁力板展示在黑板前,请每个小组的代表说整理思路,小组的其他同学可补充。 ②组织学生评价各个小组的整理:你比较欣赏哪个组的整理?为什么? ③结合同学们的评价,师生共同调整刚才的整理,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科学的知识网络。 2.二次融入知识网络: (1)2、5、3倍数的特征 ①引导学生回忆2、3、5的倍数的特征,师贴“2、5、3的倍

最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精编版

2020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精 编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信息窗1“因数和倍数”(课本第88-8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借助乘法算式使学生初步认识因数和倍数。 2、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并总结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研究一个数的因数和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 3、使学生在认识因数和倍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自主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总结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盒中的正方形塑料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概念。 1.情境导入,认识因数和倍数 课件出示12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的美术作品。

谈话:大家看,老师这里选了12张咱同学画的画,都是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漂亮吗?老师想把它们贴在教室的宣传栏上,并且要贴成长方形,可以怎样贴呢?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谈话: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用12个小正方形塑料片代表12张画,动手摆一摆,老师有两个要求:①看一共能摆成几种完全不同的长方形;②想一想怎样用乘法算式来表示你的摆法。 预设:想到的算式1×12=12 2×6=12 3×4=12 谈话:你能根据算式1×12=12猜一猜这个同学是怎么摆的吗? 预设:①一行摆1个,摆了12行;②也可以一行摆12个,摆1行。 谈话:把第一种摆法竖起来就和第二种摆法一样了,我们把这两种摆法算作一种摆法。可以吗?(课件演示) 谈话:你能根据算式2×6=12想到这个同学是怎么摆的吗? 预设:一行摆2个,摆了6行;也可以一行摆6个,摆2行。(师课件演示。) 谈话:根据算式3×4=12,你能想到这个同学是怎么摆的吗?(师课件演示。) 谈话:同学们通过算式就知道他们是怎么摆的,真不简单。今天我们要学的新知识就藏在这三个乘法算式里面。 2.认识因数和倍数。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因数和倍数测试题.docx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每空一分共20 分) 1、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2、18 的因数有(),24 的因数有(),它们的公因数有()。 3、在 1~20 的自然数中,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数有(),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有()。 4、自然数按因数个数的多少可以分成()、()和()。 5、 1082 至少加上()是 3 的倍数,至少减去()才是 5 的倍数。 6、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3,这个数的最小倍数是()。 7、两个自然数 a、b 的最大公因数是 1,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8、如果 A=2×2×3,B=2×3×3,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9、一个数是 3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还有因数 7。这个数最小是()。 10、一个数既是 30 的因数、又是 45 的因数,最大的是()。 11、用 0、1、2 三个数字排成的所有三位数中,同时是2、3、5 的倍数的数有()。 12、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1,它们最小公倍数是91,那么这两个数的和最大是()。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两个连续自然数( 0 除外)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1。()

2、在24 的因数中,是质数的只有 2 和 3。() 3、5 和 7 没有公因数,但 5 和7 有公倍数。() 4、所有的偶数都是合 数。() 5、两个数的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 大。()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任何两个奇数的和是()。 A 奇数 B 合数 C 偶数 2、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 A 质数 B 合数 C 奇数 3、任何两个自然数的()的个数是无限的。 A 公倍数 B 公因数 C 倍数 4、 A 是 B 倍数,那么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A A B B A C B 5、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5,最小公倍数是 90,这两个数一定不是()。 A 15 和 90 B 45 和 90 C 45 和 30 四、写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每题 2 分共 12 分) 32 和 112 和 1872 和 48

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因数和倍数 教学案例

因数和倍数教学案例(青岛版五年级上册) 概念整理归纳 一、因数和倍数 1. 因数、倍数的意义:如果a×b=c(a、b和c是不为0的整数),那么a、b就是c的因数,c就 2. 一个数它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它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最小倍数也是 3. 1的因数只有1;任何自然数都有因数1;除1以外的整数,至少有2个因数。 4.因为任何整数都能被1整除,所以任何整数都是1的倍数,1是任何整数的因数。 5.因为0能被任何不是零的整数整除,所以0是任何不是零的整数的倍数,任何不是零的整数(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零的自然数。) 二、2、5、3的倍数的特征 1.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是奇数。0是最小的偶数。 2.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 3.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 4.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 5.如果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4整除;如果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三、质数和合数 1.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素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2.自然数的分法(1)质数、合数、1(2)偶数、奇数 3.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2是唯一的偶质数,除了2以外,其余的质数都是奇数 5.质数和合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质数和合数,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6.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质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7(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1016790675.html,,请保留此标记。).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示出来 8.会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注意:要把质因数相乘形式写在等号右边,商不能是1,例21=3×7 12如果一个自然数的因数是质数,这个因数就叫做这个自然数的质因数。 9.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 10.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时,先用一个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通常从最小的开始)去除,得出的商把除数和商写成相乘的形式,得出的商如果是合数,就照上面的方法继续除下去,直到得出的商是把各个除数和最后的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典型例题 例1.48的约数有哪几个?20以内3的倍数有哪几个? 分析:要求48的全部约数,必须包括1和它本身,这是容易出错的,3的倍数有无限多个,这限制条件,应该在20以内去找,此时3的倍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解:48的约数有:1、2、3、4、6、8、12、16、24、48,共10个 20以内3的倍数有:3、6、9、12、15、18,共6个. 例2.在下面的□里填数字,使这个数既能被5整除,又能被3整除. 50□0;2□□5;11□2□. 分析:要使填出的数能被5整除,则个位数字应该为0或者为5;要使填出的数能被3整除,必须是3的倍数. 解:题目的答案可以是: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因数和倍数单元测试题.docx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 因数和倍数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在 50 以内的自然数中,最大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2、既是质数又是奇数的最小的一位数是()。 3、在 20 以内的质数有()。 4、如果有两个质数的和等于21,这两个数可能是()和() 5、一个数的最小倍数减去它的最大因数,差是()。 6、一个自然数比20 小,它既是 2 的倍数,又有因数7,这个自然数是()。 7、个位上是 () 的数,都能被 2整除;个位上是 ()的数,都能被 5 整除。 8、在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是()最小的偶数是 (),最小的质数是 () ,最小的合数是 ( )。 9、把下面的合数写成两个质数和的形式。 15=()+()20=()+()=()+() 10、一个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奇数,个位是最小的合数,其余数位上的数字是 0,这个数写作()。 11、根据要求写出三组互质数。 两个数都是质数()和()。两个数都是合数()和()。 12、同时是 2 和 5 倍数的数,最小两位数是( ),最大两位数是 ()。 13、 1024 至少减去 ()就是 3 的倍数, 1708 至少加上 ()就是 5 的倍数。 14、质数只有 ()个因数,它们分别是 ()和 ()。 15、一个合数至少有( )个因数,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6、自然数中,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是()。 二、选择题 1、 15 的最大因数是(),最小倍数是()。 ①1② 3③ 5④15 2、在 14=2× 7 中, 2 和 7 都是 14 的()。 ①质数②因数③质因数 3、一个数,它既是12 的倍数,又是12 的因数,这个数是( ① 6② 12③ 24④ 144 )。 4、 .一筐苹果, 2 个一拿, 3 个一拿, 4 个一拿, 5 个一拿都正好拿完而没有余数,这筐苹果 最少应有()。 5、从 ①减去323 中至少减去( 3②减去 2 )才能被 ③减去 1 3 整除。 6、把 66 分解质因数是()。 ① 66= 1× 2× 3×1②66=6× 11③ 66=2× 3× 11 7、自然数中 ,凡是 17 的倍数()。 ①都是偶数②有偶数有奇数③都是奇数 8、下面的数,因数个数最多的是()。 ④ 2× 3×11= 66 ①8② 36③ 40 9、两个质数的和是()。 ①偶数②奇数③奇数或偶数 10、自然数按是不是 2 的倍数来分,可以分为()。

新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因数和倍数》教案

《因数和倍数》教案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1、掌握整除、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知道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掌握能被2、 3、5整除的数的特征。 3、会分解质因数。 4、会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重难点: 掌握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法: 练习巩固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内容 课件出示: 名探柯南在侦查一个特大盗窃集团过程中,获得藏有宝物的密码箱,密码究竟是什么呢?请看信息:ABCDEF(每个字母表示一个数字) A: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B:既有因数5,又是5的倍数 C:既是偶数又是质数D:既是奇数又是合数 EF:同时是2、3、5的最小公倍数

谈话:同学们,要破解这个密码需要用到哪些知识? 生:因数、倍数、偶数、奇数、合数、最小公倍数、质数。(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不同的概念) 谈话: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整理复习关于因数和倍数的知识(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的整理与复习)。 二、归网建构,主体内化。 1.师: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关于因数和倍数,你还想到了哪些概念呢?(学生说一个概念,老师就在黑板上贴一个。可以乱顺序。) 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概念的意义,再就重点概念进行提问,让学生举例说明。 谈话:看来同学们对这部分的知识掌握的不错,那么这些知识之间存在什么样联系呢?就黑板上的排列,有点乱,咱们能不能给它梳理一下,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小组合作来完成,好吗?教师边说边出现整理要求: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整理。⑵整理结果要有条理,层次分明,并能体现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2.学生小组合作整理,教师参与活动,请一组同学上黑板整理。 3.让学生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整理?好处在哪? 2,3,5倍数的特征 质数------质因数 因数合数------分解质因数 互质数 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完整版)青岛版数学《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依据因数和倍数的含义以及已有乘除法知识,通过尝试、交流等活动,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认识因数和倍数以及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 教学重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认识因数、倍数 1、操作:用这12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摆完后在练习本上写出乘法算式。 汇报:你是怎么摆?算式是什么? 指名说,师板书:1×12=12 2×6=12 3×4=12 2、学习“因数、倍数”的概念 师:刚才通过摆不同的长方形,我们得到了3道不同的乘法算式,别小看这3个算式,其实在这里面有许多数学奥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数学的新奥秘。 师指3×4=12 说:因为3×4=12,所以我们就说3是12的因数(板书:因数),4是12的因数;12是3的倍数(板书:倍数);12是4的倍数。 学生说一说。 问:根据2×6=12,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指名说)

问:根据1×12=12呢? 指名,师:12既是12的因数,又是12的倍数。 问:根据48÷6=8(板书:48÷6=8)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你是怎么想的?指名说 师:看来,根据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都能判断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师:你也像老师这样说一道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让你的同位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因数和倍数的关系。同位互相说。 师:有同学说8÷2=4时,说8是倍数,4是因数。这样行吗?为什么? 小结:是呀,我们不能直接说谁是因数,谁是倍数,而要清楚的表达出来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看来,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板书:和)。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一般不讨论0。 二、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1、师:看黑板上的3个算式,你能找到12的所有的因数吗?(学生齐说。) 问:如果没有算式,你能找出24所有的因数吗?先想想怎样找?然后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写一写,师巡视。 汇报展示:(2人) 问:你是怎么找的?(学生说方法) 评价:他找的怎么样?(学生评一评) 师讲解: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找的吗?(师边讲解边一对一对的板书24的因数)24的因数有:1,2,3,4,6,8,12,24 小结:其实老师就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一对一对找的,这样就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了。看来,有序的思考问题对我们的帮助确实很大。 2、练习 师:用这种方法写出18的因数。 汇报:你找的18的因数都有哪些?(指名说,师板书)

(完整版)青岛版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方案

青岛市崂山区凤凰台小学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Fenghuangtai Primary School 《因数和倍数》教案设计 【教案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拓展平台“因数和倍数”第93-94 页内容。【教案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借助乘法算式使学生初步认识因数和倍数。 2、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并总结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研究一个数的因数和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 3、使学生在认识因数和倍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教案重、难点】: 教案重点是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教案难点是自主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总结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 【教案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盒中的正方形塑料片。 【教案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概念。 1.情境导入,认识因数和倍数 课件出示12 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的美术作品。 谈话:大家看,老师这里选了12张咱同学画的画,都是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漂亮

青岛市崂山区凤凰台小学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Fenghuangtai Primary School 吗?老师想把它们贴在教室的宣传栏上,并且要贴成长方形,可以怎样贴呢?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谈话: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用12 个小正方形塑料片代表12 张画,动手摆一摆,老师有两个要求:①看一共能摆成几种完全不同的长方形;②想一想怎样用乘法算式来表示你的摆法。 预设:想到的算式1×12=12 2×6=12 3 ×4=12 谈话:你能根据算式1×12=12 猜一猜这个同学是怎么摆的吗?预设:①一行摆1 个,摆了12行;②也可以一行摆12个,摆1 行。谈话:把第一种摆法竖起来就和第二种摆法一样了,我们把这两种摆法算作一种摆法。可以吗?(课件演示) 谈话:你能根据算式2×6=12 想到这个同学是怎么摆的吗? 预设:一行摆2个,摆了6 行;也可以一行摆6个,摆2行。(师课件演示。)谈话:根据算式3×4=12,你能想到这个同学是怎么摆的吗?(师课件演示。)谈话:同学们通过算式就知道他们是怎么摆的,真不简单。今天我们要学的新知识就藏在这三个乘法算式里面。 2. 认识因数和倍数。 谈话:我们以前学过,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都叫什么?(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什么?(积)这里的因数和积是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在数学上还可以这样说,我们以2×6=12为例,2 是12的因数,6也是12 的因数,12是2的倍数,12也是6 的倍数。 引导:老师刚才是怎么说的?引导:刚才我们提到了哪两种数?(板书课题)谈

青岛版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教案一 教学目标 1、掌握整除、约数、倍数的概念. 2、知道约数和倍数以整除为前提及约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重点 1、建立整除、约数、倍数的概念. 2、理解约数、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3、应用概念正确作出判断. 教学难点 理解约数、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课件演示:数的整除下载) 1、口算 6÷5 15÷3 23÷7 1.2÷0.3 24÷2 31÷3 2、观察算式和结果并将算式分类. 3、引导学生回忆:研究整数除法时,一个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 4、寻找具有整除关系的算式.

板书: 15÷3=5 15能被3整除 5、分类 二、探究新知 (一)进一步理解“整除”的意义. 1、整除所需的条件. (1)分析: 24能被2整除,15能被3整除; 23不能被7整除,31不能被3整除;(商有余数) 6不能被5整除;(商是小数) 1.2不能被0.3整除;(被除数和除数都是小数) (2)引导学生明确: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a、被除数和除数(0除外)都是整数; b、商是整数; c、商后没有余数. 板书:整数整数整数(没有余数) 15÷3=5 2、用字母表示相除的两个数,理解整除的意义. (1)讨论:如果用字母a和b表示两个数相除,那么必须满足几个条件才能说a能被b整除? (板书:a÷b) 学生明确:a和b都是整数,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 能被b整除.

(板书:a能被b整除) (2)继续讨论: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说a能被b整除?(板书: b≠0) 学生明确: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也可以说b能整除a). 3、反馈练习. (1)下面的数,哪一组的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 29和 3 36和12 1.2和 0.4 (2)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a.36能被12整除.() b.19能被3整除.() c.3.2能被0.4整除.() d.0能被5整除.() e.29能整除29.() 4、“整除”与“除尽”的联系和区别. 讨论:综合以上所学知识讨论,“整除”和“除尽”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举例说明) (二)约数、倍数的意义 1、类推约数、倍数的意义. (1)教师讲解:15能被3整除,我们就说15是3的倍数,3是15的约数.

青岛版数学《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程标准对这部分知识的要求:认识因数和倍数,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能找出1—100内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结合课标的基本理念和要求我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依据因数和倍数的含义以及已有乘除法知识,通过尝试、交流等活动,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认识因数和倍数以及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 教学重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材分析:《因数和倍数》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因数与倍数》中第一个信息窗的内容,本部分内容安排在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在这一内容的编排上,与以往内容有很大不同,不再以整除为切入点,而是借助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本单元的知识属于初等数论知识的基本内容,它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大量的整数知识(包括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运算)的基础上,为后面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学习做铺垫。本节课学习的因数和倍数是本单元最为基本的概念,对于后面的公因数、公倍数的理解起到支撑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整数、自然数,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但对因数倍数的意义了解甚少。所以,这也就成为本节课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学生在学习面积的时候已经会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摆长方形,所以本节课不再安排学生拼摆,只要叙述出排了几行几列,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就可以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 同学们喜欢开运动会吗?本届运动会上新增了团体操表演,在排练时,队形排列出现了一些问题,想让同学们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2.出示情境图。 仔细观察情境图,获取图中的信息。 如果你是导演,你会怎么设计? 二、认识因数、倍数 1、操作:用你喜欢的图形代替12个同学排队,并用算式来表示。 汇报:你是怎么摆的?算式是什么? 指名说,师板书: 乘法算式:1×12=12 2×6=12 3×4=12

青岛版《因数和倍数》单元检测卷

青岛版《因数和倍数》单元检测卷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 一、填一填。(34分,第3题3分,第7题2分) 1、在20以内的质数有(),质数只有( )个因数,它们分别是( )和( )。 2、10以内(不包括10)两个都是合数的连续自然数是()和() 3、已知18÷3=6,那么我们就说()和()是()的因数,()是() 和()的倍数。在3×9=27中,( )是( )和( )的倍数。 4、在1 5、18、25、30、19中,2的倍数有( ),5的倍数有( ),3的倍 数有( ),既是2、5又是3的倍数有( )。 5、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2,这个数是();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8,这个数是()。 6、同时含有2、3、5三个因数的最小三位数是(),最大三位数是()。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数30=()+();21=()+()。 8、一个两位数有因数5,这个两位数最大是(),最小是()。 9、如果X是偶数,那么X+3是()数,X-4是()数。 10、1034至少加上()就是3的倍数,至少减去()才是5的倍数。 11、奇数+奇数=()数;奇数+偶数=()数;奇数×奇数=()数。 12、一个五位数,万位上是最小的质数,千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十位上是最小的偶数, 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13、0,1,7,8中选出3个数字,组成一个同时被3、5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 14、如果a是偶数,那么与它相邻的两个数是()和()这两个数是()数。 二、“火眼金睛”辨真伪。(19分) 1、任何自然数,它的最大因数等于它的最小倍数( ) 2、一个数的倍数一定大于这个数的因数。 ( ) 3、因为1.2÷0.6=2,所以1.2是0.6倍数。 ( ) 4、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 ) 5、4是因数,8是倍数。 (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