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认识爆发性1型糖尿病

认识爆发性1型糖尿病

认识爆发性1型糖尿病
认识爆发性1型糖尿病

认识爆发性1型糖尿病

爆发性1型糖尿病是近年来提出的1型糖尿病的新亚型,暂归为特发性1型糖尿病(1B型)。其特点为急性起病,胰岛β细胞功能短时间内严重破坏,病情凶险,预后极差,病死率较高。现就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因及發病机制、临床表现特点、诊断要点、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

标签:爆发性1型糖尿病;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功能;C肽

1型糖尿病是以胰岛β细胞破坏,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性疾病。2008年ADA的糖尿病分类标准中,1型糖尿病分为自身免疫性(1A型)和特发性(1B型)。爆发性1型糖尿病以起病急骤、代谢紊乱严重、胰酶升高并缺乏糖尿病相关抗体为特征,属于1B型糖尿病。于2000年日本imagawa等[1]首先发现并加以研究,后我国及东南亚都有相继报道。现就爆发性1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特点、诊断要点、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如下。

1 流行病学

爆发性1型糖尿病确切的患病情况尚不清楚,黄种人的发病率高于白种人。在日本报道占1型糖尿病的15%~20%,而且有季节性发病的特点,以5~6月份发病率最高[2]。我国目前各地均有病例报告,发病率占1型糖尿病的2.7%~10%,且患者起病年龄显著高于经典1型糖尿病,平均(27.89±7.46)岁。韩国首尔的一项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在新发1型糖尿病患者中爆发性1型糖尿病所占比例为7.1%。而>18岁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为30.4%[3]。美国土著人及高加索人中迄今为止未见到该病例的报道。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爆发性1型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并不清楚。现在普遍认为遗传易感性、自身免疫、病毒感染及妊娠可能与发病有关:①1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被认为是有多基因控制的,其中以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Ⅱ影响最大。Nakanish等研究证实HLA-A24、QOA1*03、DR9三者同时出现是β细胞完全丧失的独立危险因子,可致爆发性起病和早期胰岛β细胞完全破坏[4]。②爆发性1型糖尿病起病时虽然胰岛自身抗体阴性,但后来发现在该类患者中有GAD-Ab 转阳、胰岛炎以及外周血DAD反应性T细胞增多,提示至少部分患者的发病与自身免疫有关。③大部分爆发性1型糖尿病发病前2 w有前驱感染病史,有报道称在爆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分离出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人类疱疹病毒6[5],提示病毒感染可能与发病有关。④另外有研究证实几乎所有在妊娠期间初发的1型糖尿病均为爆发性1型糖尿病,且与妊娠无关的生育年龄爆发性1型糖尿病相比较,症状更重,预后更差[2]。

认识爆发性1型糖尿病

认识爆发性1型糖尿病 爆发性1型糖尿病是近年来提出的1型糖尿病的新亚型,暂归为特发性1型糖尿病(1B型)。其特点为急性起病,胰岛β细胞功能短时间内严重破坏,病情凶险,预后极差,病死率较高。现就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因及發病机制、临床表现特点、诊断要点、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 标签:爆发性1型糖尿病;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功能;C肽 1型糖尿病是以胰岛β细胞破坏,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性疾病。2008年ADA的糖尿病分类标准中,1型糖尿病分为自身免疫性(1A型)和特发性(1B型)。爆发性1型糖尿病以起病急骤、代谢紊乱严重、胰酶升高并缺乏糖尿病相关抗体为特征,属于1B型糖尿病。于2000年日本imagawa等[1]首先发现并加以研究,后我国及东南亚都有相继报道。现就爆发性1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特点、诊断要点、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如下。 1 流行病学 爆发性1型糖尿病确切的患病情况尚不清楚,黄种人的发病率高于白种人。在日本报道占1型糖尿病的15%~20%,而且有季节性发病的特点,以5~6月份发病率最高[2]。我国目前各地均有病例报告,发病率占1型糖尿病的2.7%~10%,且患者起病年龄显著高于经典1型糖尿病,平均(27.89±7.46)岁。韩国首尔的一项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在新发1型糖尿病患者中爆发性1型糖尿病所占比例为7.1%。而>18岁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为30.4%[3]。美国土著人及高加索人中迄今为止未见到该病例的报道。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爆发性1型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并不清楚。现在普遍认为遗传易感性、自身免疫、病毒感染及妊娠可能与发病有关:①1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被认为是有多基因控制的,其中以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Ⅱ影响最大。Nakanish等研究证实HLA-A24、QOA1*03、DR9三者同时出现是β细胞完全丧失的独立危险因子,可致爆发性起病和早期胰岛β细胞完全破坏[4]。②爆发性1型糖尿病起病时虽然胰岛自身抗体阴性,但后来发现在该类患者中有GAD-Ab 转阳、胰岛炎以及外周血DAD反应性T细胞增多,提示至少部分患者的发病与自身免疫有关。③大部分爆发性1型糖尿病发病前2 w有前驱感染病史,有报道称在爆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分离出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人类疱疹病毒6[5],提示病毒感染可能与发病有关。④另外有研究证实几乎所有在妊娠期间初发的1型糖尿病均为爆发性1型糖尿病,且与妊娠无关的生育年龄爆发性1型糖尿病相比较,症状更重,预后更差[2]。

爆发性型糖尿病

暴发性1型糖尿病 暴发性1型糖尿病(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FTlD)是由日本学者Imagawa等于2000 年首次报道的1型糖尿病的新亚型,暂归类于1B型。发病前l~2周内多有上呼吸道感染 或胃肠道不适等前驱症状。本病起病急骤,胰岛B细胞迅速破坏,出现高血糖症状1周内 即发生糖尿病酮症(DK)或DKA,发病时血糖很高而HbA1c多接近正常,常伴血清胰酶水平升高。部分患者心电图出现一过性改变,严重者可出现横纹肌溶解及急性肾衰竭,如果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三、临床分析 (一)流行病学 本病发病人群以黄种人为主,尤以日本人发病率最高,可能与其对本病的认识较深有关。近年来,在亚洲其他国家及高加索人、西班牙裔美国人中也有报道。Imagawa等对一组日本 人群的统计显示,FTlD占以DKA就诊患者的20%,该研究还显示成人l型糖尿病中,本 病占7.1%,但在儿童1型糖尿病中该病的发病率较成人少。据韩国统计,在16岁以下的 新诊断1型糖尿病中,FTlD占1.33%。 本病发病年龄从l~80岁不等,平均为(39.1±15.7)岁,大于1A型。男女患病比例相当,男性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而女性发病年龄往往较男性小,且多数与妊娠相关,大多在孕中晚期及产后2周内发病。Imagawa等发现FTlD发病时其BMI高于1A型[(20.7±3.9对18.8±2.8)kg/m2]。 另外,据日本调查,FT1D常在5月份发病,为一般月份的2倍,而来自中国的一项对育龄期女性的调查显示,妊娠相关性FT1D(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 associated with pregnancy,

1型糖尿病介绍

1型糖尿病介绍 1型糖尿病的病因 1型糖尿病,又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或青少年糖尿病,易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占糖尿病的10%以下。1型糖尿病是由于人体内胰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已经彻底损坏,从而完全失去了产生胰岛素的功能。在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的情况下,就会引起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出现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怎么引起的呢? 1、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2、遗传因素:目前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在人第六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科学家的研究提示:1型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3、病毒感染可能是诱因:也许令你惊奇,许多科学家怀疑病毒也能引起i型糖尿病。这是因为i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常常得过病毒感染,而且i型糖尿病的“流行”,往往出现在病毒流行之后。病毒,如那些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i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1型糖尿病的症状 1、多尿 是由于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8.89~10.0mmol/L),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24h尿量可达5000~10000ml。但老年人和有肾脏疾病者,肾糖阈增高,尿糖排泄障碍,在血糖轻中度增高时,多尿可不明显。 2、多饮 主要由于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加之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加重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进一步明显升高,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口渴而多饮。多饮进一步加重多尿。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 【导读】1型糖尿病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发病年龄主要在35岁以前。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已经彻底损坏,从而完全失去了产生胰岛素的功能。1型糖尿病患者如能坚持合理使用胰岛素,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1型糖尿病,又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或青少年糖尿病,易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占糖尿病的10%以下。1型糖尿病是由于人体内胰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已经彻底损坏,从而完全失去了产生胰岛素的功能。在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的情况下,就会引起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出现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怎么引起的呢? 1、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2、遗传因素:目前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在人第六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科学家的研究提示:1型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3、病毒感染可能是诱因:也许令你惊奇,许多科学家怀疑病毒也能引起i型糖尿病。这是因为i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常常得过病毒感染,而且i型糖尿病的“流行”,往往出现在病毒流行之后。病毒,如那些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i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4、其他因素:如牛奶、氧自由基、一些灭鼠药等,这些因素是否可以引起糖尿病,科学家正在研究之中。 1型糖尿病的症状 1、多尿 是由于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8.89~10.0mmol/L),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24h尿量可达5000~10000ml。但老年人和有肾脏疾病者,肾糖阈增高,尿糖排泄障碍,在血糖轻中度增高时,多尿可不明显。 2、多饮 主要由于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加之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加重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进一步明显升高,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口渴而多饮。多饮进一步加重多尿。 3、多食 多食的机制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倾向是葡萄糖利用率(进出组织细胞前后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降低所致。正常人空腹时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缩小,刺激摄食中枢,产生饥饿感;摄食后血糖升高,动静脉血中浓度差加大(大于0.829mmoL/L),摄食中枢受抑制,饱腹中枢兴奋,摄食要求消失。然而糖尿病人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或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能力下降,虽然血糖处于高水平,但动静脉血中葡萄糖的浓度差很小,组织细胞实际上处于“饥饿状态”,从而刺激摄食中枢,引起饥饿、多食;另外,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大量葡萄糖从尿中排泄,因此机体实际上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亦引起食欲亢进。 4、体重下降糖尿病患者尽管食欲和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体重下降,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消耗过多,呈负氮平衡,体重逐渐下降,乃至出现消瘦。一旦糖尿病经合理的治疗,

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1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一种分型,在所有糖尿病中占10%左右,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β细胞受到严重破坏造成胰岛素分泌不足。依照WHO制定的分型标准,1型糖尿病主要分为自身免疫性(1A)糖尿病和特发性(1B)糖尿病。暴发性1型糖尿病临床发病突然,胰岛素会在很短时间内严重缺乏而造成机体代谢异常紊乱,是特发性1型糖尿病中的一个新亚型。该病和以往的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在临床表现上是有所不同,同时缺乏自身免疫表现。当前,临床上对其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针对暴发性1型糖尿病临床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提升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暴發性1型糖尿病(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FT1DM)是以急骤起病、严重高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不匹配、而胰岛功能迅速衰竭为特征的一种少见的糖尿病类型。2000年日本学者首次提出了暴发性1型糖尿病是1型糖尿病的一种新的亚型。它是短时间内β细胞完全破坏,突发性胰岛素缺乏导致的高血糖,从而快速进展为酮症或酮症酸中毒[1]。 在日本,新诊断的糖尿病中有0.2%的FT1DM,14.8%~19.6%的急性发作的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T1DM)。日本的FT1DM占T1DM的20%[2]。 然而,日本女性FT1DM的发病率比欧洲和美国低10%[3]。在韩国,FT1DM 的患病率占所有新诊断的T1DM的7.1%,占成人糖尿病的30.4%[4]。据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报道,该院FT1DM占急性酮症起病的T1DM的9.2%(7年内87例中出现了8例),在18岁以上患者中占14%,深圳福田医院6年中出现了6例,由此推测我国FT1DM的病例亦不少。FT1DM的发病率并没有性别差异,起病人群中青少年和成人占90%,男性的平均起病年龄为42岁,而女性起病的平均年龄为35岁[5]。根据现有的报道,远东亚洲的FT1DM发病率较高;然而,白种人FT1DM非常罕见。除了日本、韩国、中国,其他亚洲患者也十分罕见[6],目前也未出现关于越南的病例报道。 目前关于FT1DM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环境和遗传相关作用的结果。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逐渐发现FT1DM的发病机制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众所周知1型糖尿病最重要的易感基因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多项研究显示FT1DM的发生与HLA-DR-DQ上某些特定基因的出现有相关性。Kawa等[7]发现了HLA-DRB1*04:05-DQB1* 04:01单倍体与日本人群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密切相关。2006年研究者不仅发现HLA-DRB1*04:05-HLA-DQB1*04:01是FT1DM发病机制中的一个触发因素,还证实该基因与怀孕无关。同时该研究还发现了HLA-DQA1*0302,0501

暴发性1型糖尿病中极高血糖病例的临床动态观察

暴发性1型糖尿病中极高血糖病例的临床动态观察 目的通过对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中极高血糖病例的临床动态观察,提高临床医师对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认识。方法对2012年1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例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的多个临床实验室指标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患者入院静脉血糖示:104.4mmol/L,血气分析及尿常规提示酮症酸中毒,伴有淀粉酶、肌酸激酶、肌红蛋白明显升高及肾功能不全,病情危重,立即给予降糖、补液、抗感染、持续血液透析等治疗,3d后实验室各项指标亦逐渐好转,病情稳定。结论暴发性1型糖尿病发病急骤,导致体内严重代谢紊乱及胰腺外分泌腺的破坏,并可继发横纹肌溶解从而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直接威胁生命安全,需给予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来挽救生命。 标签:1型糖尿病;暴发性;实验室指标;动态观察 暴发性1型糖尿病是由2000年日本学者Imagawa等[1]提出,该病以急骤起病、严重的代谢紊乱、胰酶水平升高、糖化血红蛋白轻度升高为主要临床特征,因其多数患者胰岛相关自身抗体为阴性,归为特发性1型糖尿病(1B型)。目前该病在亚洲人中多见,其中日本、韩国、中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均有相关报道[2],而在白种人中报道甚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例极高血糖的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 1.2方法对患者临床表现变化及多个实验室指标包括血糖、肾功能、肌酸激酶、肌红蛋白、血白细胞及中性粒比例的动态观察,结合目前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并对其发病机制相关的胰岛B细胞功能、病毒学进行检测。 2 结果 2.1临床表现①患者为青年男性,起病急,病程短;②本次发病主因”反复腹胀、腹痛、恶心、呕吐3d”入院(而在入院前3d出现口干、多饮、多尿);③腹部CT提示:肝胆脾胰、双肾、肾上腺未见明显异常。④既往无糖尿病史及糖尿病家族史。 3.2实验室指标动态变化①血糖动态变化患者入院后查静脉血糖为10 4.4mmol/l,尿常规及血气分析提示酮症酸中毒,立即给予持续静脉小剂量胰岛素降糖、大量补液,并给予血液透析,于两日后血糖逐渐降至10~20mmol/l (见图1)。②淀粉酶动态变化据图2可看出,患者入院当天测淀粉酶为583.5U/l,于入院后第2d达峰值926U/l,随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③电解质肾功动态变化患者入院后立即查电解质提示血钾升高、血钠、血氯正常,给予血液透析后复查电解质提示低钾,血钠较前有所升高,考虑此时仍存在高血糖所致的脱水状态;

1型糖尿病五大期之“蜜月期”详解

和您聊聊1型糖尿病的“蜜月期” 1型糖尿病的五大期 1型糖尿病又分自身免疫型(1a)及特发性(1b)两种,本篇主要介绍自身免疫型糖尿病。自身免疫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是β细胞功能从轻度受损到严重衰竭的过程:从临床前期(无症状期)——临床代谢紊乱期——缓解期(蜜月期)——爆发期(再度出现代谢紊乱)——病情相对稳定期。 临床前期 自身免疫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是的具备易感基因或缺乏抗感基因的基础上,自身免疫功能有缺陷,又受到病毒侵袭,胰岛受到免疫伤害而产生的结果。因此,他的早期诊断依据下列三个方面: 1、具有糖尿病的易感基因 如具有HLADR3或DR4,糖尿病患病率较正常人高4倍,如果两者均具备,患病率高12倍,而HLADQ-a152-Arg(精氨酸)也是糖尿病的易感基因;另外,缺乏糖尿病的抗感基因如HLADR2或HLADQB-57Asp(门冬氨酸)也是患病因素之一。 2.胰岛功能检查 临床前期胰岛素首相分泌率降低,虽然此时血糖水平仍正常,但是胰岛β细胞功能已开始下降。 3.血中存在胰岛细胞抗体 其中GADAb,IA-2Ab较ICA,IAA等抗体更为重要,当然联合检查阳性率更高。 上述三方面出现异常就可以在8-9年前早期诊断糖尿病,在这期间如果间断应用小剂量胰岛素(0.1单位/千克体重/天)治疗,可以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以延缓糖尿病病发。 临床期 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症状,血糖升高,30%-50%的患者常以糖尿病酸中毒去医院就诊,这时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已超过50%,尤其在糖尿病酸中毒时达到暂时衰竭地步。当外源性胰岛素治疗后,胰岛功能暂时得到缓解,胰岛素和C肽分泌能力暂时部分恢复,血糖开始下降,胰岛素用量大幅度减少,每日只需2-4单位,甚至可以停用胰岛素。这就是临床上所谓的蜜月期。 蜜月期 暂时衰竭的胰岛β细胞功能由于外源性胰岛素的协助可以不同程度的得到缓解,又能分泌一定量的胰岛素及C肽,血糖水平可以恢复正常,有时会误诊为2型糖尿病。蜜月期可持续数周或数月以至于1年,但是胰岛β细胞功能并没有恢复正常,如果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仍可以显示异常。因此,不能误以为病情缓解就不需治疗了。应间断应用小剂量胰岛素(0.1单位/千克体重/天)治疗。以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可对病情进展起到缓解作用。 爆发期 由于胰岛β细胞功能继续受损,蜜月期过后又会出现代谢紊乱,胰岛素分泌下降,血糖又明显升高,可再次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要重新应用胰岛素治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