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宣传

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宣传

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宣传
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宣传

布鲁氏菌病相关知识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Brucella)的细菌(简称布氏菌)侵入机体,引起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自1887年(Bruce)首次从因布病死亡士兵脾中分到布氏菌迄今已百余年。据80年代末的报告,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已有160多个存在人畜布病,分布于世界各大洲。

我国自1905年首次在重庆报告两例布病以来,现已在全国29个省市区发现有不同程度的流行。於50~60年代在我国人畜中有较重流行,自70年代布病疫情逐年下降,至90年代初人间感染率仅为0.3%,发病率只有0.02/10万。这个状况明显好于某些发达国家的布病疫情。但自1993年布病疫情出现了反弹,1996年我国部分省区疫情明显回升。1991年我国布病暴发点为零, 1996年上升为76个;这个现象与世界上部分地区的布病疫情遥相呼应。该状态已引起世界和我国有关部门的关注。

一、控制措施

(一)预防措施

1.健康教育:关于防治布病的宣传教育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人感染布病是来自于染疫的家畜,尤其是羊、牛、猪等。主要传播因子是流产物、乳、肉、内脏、皮毛等。(2)布病是可以预防的,而且是可以自愈和治愈的,增强信心。(3)宣传

对象主要是与牲畜接触密切的一些职业人群及疫区和牧区的居民,如兽医、放牧员、饲养员、屠宰工、挤奶工及乳肉加工人员等。(4)宣传教育应与畜牧业发展及脱贫致富结合起来。

2.免疫接种:在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主张给人预防接种,我国是其中之一。人用菌苗系104M(B.abortus)冻干弱毒活菌苗,以皮上划痕进行接种,剂量为40~50亿

/人次。低温避光条件下运输,在4℃下保存。免疫对象仅限于疫区内职业人群及受威胁的高危人群,接种面不宜过广,而且不宜年年复种,必要时可在第二年复种一次。对孕妇、泌乳期妇女、年老体衰者及有心、肝、肾等疾病患者不宜接种。104M 苗也可采用滴鼻方式免疫。

3.检疫淘汰疫畜、隔离疫畜培养健康畜,以及畜群免疫接种等是预防布病的重要措施。

(二)病人、接触者及其直接接触环境管理:出现布病患者应按传染病管理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的报告时间及程序进行报告,一般不应超过24小时。因布病人不传人,故对病人及接触者均不需隔离等处理。对患者所居住环境等也无需特殊处理,但应对周围人群进行布病检疫,发现可疑者应及时处理;对引发布病的传染源必须追查,对患者家中及邻居饲养家畜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牲畜流产状况、患者接触牲畜历史,接触程度,食用乳肉或内脏情况等。对查出的可疑畜及乳肉制品等应及时有效处理。

(三)流行期措施:

当出现布病暴发流行时应尽快采取紧急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组建临时领导机构,包括当地人兽医的医疗行政管理人员及有关专业人员。尽快与上级有关行政和业务部门取得联系,并报告。迅速利用现有的通讯宣传设施等进行宣传教育。

2.对现患及时诊断和治疗,并对周围人群进行检疫。

3.对传染源进行调查和管理。一般采用专访及座谈,并对牲畜进行检疫。确定外传性(即疫畜来自外地)及内源性(本地疫畜)。查出的传染源及时处理(隔离和淘汰),对各类传播因子,如流产胎儿(牛、羊、猪等),污染乳肉等应做消毒处理或深埋、焚烧等。对传染源曾栖息之处应予以消毒处理。

4.预防接种,对疫区内高危人群(包括职业人群及非职业人群)予以104M苗免疫;对健康畜或畜群进行预防接种:牛应以S19免疫,羊应以S2苗免疫,因对猪无合适疫苗应注意观察。

5.总结报告,上述一系列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后应写出行政和业务总结报告。

二、临床表现

布病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许多疾病的临床症状在布病患者身上均可见到。病情轻重差异也较大,尤其近些年非典型病例颇不少见。

(一) 潜伏期:一般情况下潜伏期1~3周,平均为2周。个别病例潜伏期长达1年之久。

(二)前躯期:目前多数病例发病缓慢,少数起病急骤,一般类似感冒。

(三)主要症状、体征:

发热:布病患者最常出现的症状是发烧,典型热型为波浪式起伏,故曾称布病为波状热。但目前少见此类病例,多为低热,间歇热等。

多汗:在晚上增多,出现盗汗,汗质较粘。

关节肌肉痛:在急性期这种痛常呈游走性,主要是在大关节。慢性期疼痛限局于大关节。

其他症状体征有乏力、精神不振、皮疹、肝脾淋巴结肿大、睾丸肿大、关节肿大、皮下结节出现等。

(四) 分期:布病分期始终悬而未决,从不同角度可将布病分为不同期,各有利弊。在1977年我国布病工作者将布病分为急性期、慢性活动期和慢性相对稳定期。

三、治疗原则

(一) 抗菌疗法:适用于急性期或慢性活动期病人治疗。常用抗生素有四环素、链霉素、强力霉素、利福平等,一般是21日为一疗程,间隔5~7天再治1~2个疗程。

(二) 特异性脱敏疗法:适用于慢性期过敏症状较强者,常采用布氏菌苗、菌素等各类布氏菌抗原制剂。这种疗法反应较大,应慎重进行。

(三) 中医中药疗法:适用对各期病人治疗,对慢性期病人尤为常用,依不同症状体征进行辨证施治。

除上述主要治疗方案外,还可依不同情况予以某些辅助疗法,如理化疗法,激素治疗,免疫调节剂治疗及外科疗法等。

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记录

传染病防治宣传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6 月 30 日 活动地点:各班教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活动内容: 一、中暑的急救处理。 到了盛夏季节,在烈日下和高温环境里学习和劳动时,由于高温不断作用于人体,使体内散热困难,很容易引起头痛、头晕、体温升高、恶心和呕吐等中暑症状,严重的甚至可发生虚脱晕倒。 发现有人中暑时,首先将病人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让病人躺下,但头部不要垫高。然后解开病人衣领,同时用浸湿的冷毛巾敷在头部。 轻者一般经过上述处理会逐渐好转,再服一些仁丹或十滴水。 对中暑较严重者,除上述降温方法外,还可用冰块或冰棒敷其头部、腋下和大腿腹股处,同时用井水或凉水反复擦身、扇风进行降温,然后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二、溺水的急救处理。 溺水是儿童少年最常发生的意外事故。中小学生自己下河游泳而又不熟悉水性是发生溺水的最主要原因。还可因在河边、井边玩时失足而落水。 溺水者被营救上岸后,必须立即清除口鼻内的杂草及呕吐物,以确保呼吸道通畅。对口腔紧闭者可捏其两侧脸并用力启开牙关。 然后采用以下方法:(1)抢救者半跪,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在屈膝大腿上,使头部下垂,按压背部。(2)抱起溺水者的腰腹部,使背部向上,头部下垂。(3)抱起溺水者的两腿,腹部放在抢救者的肩上,快步奔跑。应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切不可因倒水影响其他抢救措施而延误时间。溺水者的呼吸和心跳如果均已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人工呼吸与心按摩应同时进行。在不停止现场抢救的同时,尽快喊来成人帮忙或叫救护车送医院做进一步的抢救治疗。

沛县歌风中学(如皋办学) 传染病防治宣传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9 月8 日 活动地点:各班教室 参加人员:全校师生 活动内容:面对甲型H1N1流感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 如果身边的人患了甲流,我们该如何在日常居家生活中,做好自我防护?专家特别强调,首先要避免恐慌,甲型流感是可以治愈的,只要治疗及时,一般在7天左右可康复;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做好预防工作。 家人出现流感症状,应如何照料? 如果有家庭成员患了甲型H1N1流感,应及时将病人送到定点医院接受诊治,如果医生建议居家隔离治疗,患者应单居一个房间,独立就餐,家庭成员尽量减少和患者的接触。加强室内通风,用酒精等消毒剂定期对家庭的物体表面消毒,家庭成员要勤洗手。 由于流感病毒可以在一些日常用品表面存活一段时间,因此注意个人卫生,应勤洗手,还可经常用酒精为日常用品消毒。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少在人多的地方“扎堆儿”,也是降低感染概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感觉自己感染了流感,该怎么办? 如果感觉不适,出现高烧、咳嗽或喉咙痛,应该待在家中;多休息,喝大量的水;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一次性纸巾遮掩住嘴和鼻子,用完后的纸巾应处理妥当;勤洗手,每次洗手都应用肥皂彻底清洗,尤其咳嗽或打喷嚏后更应如此;将自己的症状告诉家人和朋友,并尽量避免与他人接触。 如果自己认为需要医学治疗,去医疗机构之前,应首先与医护人员联系,报告自己的症状,解释为何会认为自己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例如自己最近去过爆发这种流感的某个地区,然后听从医护人员的建议;如果没法提前与医护

布病的防控知识讲座

2017年×××卫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布病防控知识健康教育讲座计划健康是人人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潜在的动力,为贯彻落实县疾控中心《关于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普及活动的通知》精神,全面做好对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工作,提高广大居民和养殖户对“布病”的防控能力,确保人畜安全。我院积极响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等,×××乡卫生院在2017年×月×日开展此次关于布病防控知识健康教育讲座。此次讲座做了了充分准备和周密部署,首先安排符合我社区居民健康需求的讲座内容,如根据我们乡实际情况,具体安排这次健康讲座活动。卫生院健康教育活动小组积极参与,有的打印宣传材料、制作张贴宣传海报。大家以高涨热情为活动做准备,为前来听讲的村民热忱的服务,并发放宣传手册。整个活动准备十分充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组长:×××(总体部署) 副组长:×××(具体安排) 组员:×××(组织会场、发放宣传单、)×××(精心授课)×××(影像拍照、监督签到)×××(临时指导、监督会场秩序) 一、讲座时间:2017年×月×日上午9:00:00-10:00 二、讲座地点:×××卫生院健教室 三、讲座内容:布病的防控知识 四、授课人:××× 五、参加人员:×××村民 六、讲座会序

1、参加人员签到 2、讲解此次讲座的目的和意义 3、讲解讲座内容 ××××卫生 二零一七年×月×日

布病的防控知识健康教育讲座的通知 通知: 生命无价,健康第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居民健康观念和防病意识,提高村民自我保健意识,倡导科学合理的健康的社会生活方式,我院为了让我乡村民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丰富他们的身体保健知识将举办一场“《布病的防控知识》健康教育讲座。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俗称“懒汉病”、“蔫吧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严重危害人民身心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本次讲座内容有布病的防控工作,普及布病预防知识等。具体安排如下: 一、讲座时间:2017年×月×日上午9:00:00-10:00 二、讲座方式:采取集中方式进行 三、讲座对象:全体村民 四、讲座内容:布病的防控知识 五、讲座地点:×××卫生院健教室 六、授课人:××× 七、讲座期间注意事项 1、讲座参加人员签到 2、讲解此次讲座的目的和意义 3、讲解讲座内容 4、参加人员在听课期间手机调入震动状态,严禁吸烟 ×××卫生院 二零一七年六月九日

炭疽病防治知识宣传单

炭疽病防治知识宣传单 1、什么是炭疽病?什么是肺炭疽?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草食动物马牛羊等。人因接触病畜及其产品而感染。临床上表现为皮肤炭疽、肺炭疽、肠炭疽等不同的类型。其中的肺炭疽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烈性传染病。 2、炭疽病的传染源是什么? 传染源主要是草食动物,如牛、羊、马、骆驼等;其次是家养的猪、狗等;它们的皮毛、骨肉等均可携带细菌。再就是肺炭疽病人。 3、炭疽病的传播途径有那些? (1)因接触被炭疽杆菌污染的皮毛、土壤等导致皮肤炭疽; (2)吸入了含有炭疽杆菌的气溶胶、粉尘颗粒而导致肺炭疽; (3)食用了被炭疽杆菌污染的乳、肉等食物经消化道传染,导致肠炭疽。 4、炭疽病的潜伏期有多长? 潜伏期1—5天,最长为12天。 5、炭疽病有那些临床表现? (1)皮肤炭疽:炭疽病中,皮肤炭疽约占90%以上。症状主要是皮肤裸露部位或伤口部位出现的斑丘疹、水疱、肿胀等,继而出现无痛性非凹陷性水肿、溃疡、焦痂等。 (2)肺炭疽:比较少见,但其传染性强,病死率高。早期的症状像是流感,继而出现呼吸困难、高烧、发疳、咯血、喘鸣、胸痛、出汗等;可发生休克,在短时间内死亡;也可并发脑膜炎和败血症。 (3)肠炭疽:更是罕见,常见的症状是高烧,腹部剧烈疼痛、腹泻、呕血、黑便等消化道表现,很快会出现腹水等症状;进而发展为败血症休克而死亡。 (4)炭疽败血症:常继发于皮肤、肺、肠炭疽,除原发的局部炎症加重外,全身的毒血症症状更为明显,如高热、寒战、衰竭等。易发生感染性休克、脑膜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可出现昏迷,病情迅速恶化而死亡。 6、炭疽病的治疗方法有那些? (1)隔离治疗:炭疽病特别是肺炭疽患者,必须严格实行隔离治疗,陪护人员、医护人员,都要采取自我防护措施。 (2)一般和对症治疗:休息、多饮水,补液、退热、止痛等。(3)病因治疗:首选青霉素G,可静脉或肌肉给药。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可以选用头孢类、氟喹诺酮类抗菌素。 7、如何预防炭疽病? 发现牛、马、羊等动物突然死亡,不接触、不宰杀、不食用、不买卖,立即报告当地农业畜牧部门,由该部门进行处理。一旦发现自己或周围有人出现炭疽的症状,应立即报告当地卫生院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及时就医。注意从正规渠道购买牛羊肉制品,不购买和食用病死牲畜或来源不明的肉类。 靖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

布鲁氏杆菌病防控知识知识

布鲁氏杆菌的防控知识 一、布鲁氏杆菌病 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布病主要传染源是患布病的家畜及患布病的啮齿类动物,与人类有关的传染源主要是羊、牛及猪,其次是犬、鹿、马、骆驼等。染菌动物首先在同种动物间传播,造成带菌或发病,随后波及人类。 二、传播途径 1、经皮肤黏膜直接接触传染:未采取防护措施直接或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娩出物等。如羊羔接产人员,饲养、放牧及贩运牲畜人员、兽医、皮毛加工、挤奶、屠宰及从事布病工作的医生、检验人员等。 2、经消化道感染:主要是食入被污染的水或食物,经口腔、食道黏膜进入体内,比如生拌或未煮熟的肉类,不洗手直接拿食物吃等。 3、经呼吸道传播:人吸入了被布鲁氏杆菌污染的飞沫、尘埃,比如皮毛加工、打扫畜圈卫生等。 三、临床表现 1、发热:布病患者最常出现的症状是发烧。 2、出汗:在晚上较多,出现盗汗,汗比较粘稠。 3、关节肌肉痛:主要是在大关节,慢性期疼痛也只有

大关节。 4、其他症状及体征有乏力、皮疹、睾丸肿大、关节肿大、皮下结节出现等。 四、得了布病怎么办? 多数布病患者如及时治疗,方法得当,一般预后良好,所以,为防止布病由急性转为慢性,反复发作,影响身体健康,患者应遵循以下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抗菌为主,联合、规范、全程用药治疗、注意休息、加强营养。 五、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饭前勤洗手,不吃生拌或未煮熟的牛、羊肉,吃涮火锅时,一定要煮熟煮透,爆炒牛羊肉时,也要炒熟才能吃。 2、在畜牧的接产、饲养、剪毛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 3、定期对屠宰及圈养场所用漂白粉或石灰乳消毒。宰杀处理后的污水、污染物集中处理达到无害化排放,同时皮毛消毒、奶制品消毒及流产物消毒处理等。 4、检疫淘汰病畜、隔离病畜、培养健康畜以及进行畜群免疫接种。 5、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多汗、关节酸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材料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材料 春季是多种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水痘等.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有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伤寒、甲型肝炎、食物中毒等.这些疾病尤其对儿童和体弱的人容易感染。 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大多是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其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等传播途径而引起感染。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重症者还会发生呼吸困难、器官衰竭等危及生命的严重症状。 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食物、水、接触等传播途径而引起感染。主要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另外还有轻重不同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春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有: 1、学习、了解卫生防病知识,树立传染病的防病意识。 2、接种相应的疫苗,预防性疫苗是抵抗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 3、注意劳逸结合、合理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疾病能力。 4、开窗通气,尽量减少到空气不流通、人多拥挤的场所。 5、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洁净的食物,把好“病从口入关”。 6、遇到气候变化,注意增减衣服。 7、发生病例后,应及时隔离治疗,注意做好消毒工作。 二、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1.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病原体在传染源的呼吸道、消化道、血液或其他组织中生存、繁殖,并且能够通过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生物媒介(如蚊、蝇、虱等),直接或间接地传播给健康人。 2.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3.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例如,未出过麻疹的一些儿童,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 下面以流行性感冒的流行为例,来说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当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

布鲁氏菌病宣传资料

布鲁氏菌病宣传资料 1、什么是布鲁氏菌病?传染源是什么?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是由患病的羊、牛、猪等家畜传染给人,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传染。 2、人们是怎么被传染的? 1)经皮肤黏膜直接接触感染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直接接触病畜或其他排泄物、阴道分泌物、娩出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皮肤微伤或眼结膜受染。 2)经消化道传染。食用被病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食生乳以及未熟的肉、内脏而受染。 3)经呼吸道传染。病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可发生呼吸道感染。

3、那些人容易患布病? 人类对布病普遍易感。但畜牧业、屠宰业、养殖业、皮毛加工、兽医等行业的人群,是布病的高危人群。 4、得了布病有哪些表现? 布病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潜伏期为1-3周,平均2周。人患布病后主要表现为长期发热、多汗、乏力、骨关节和肌肉疼痛、头痛,周身不适、易疲劳、盗汗、倦怠、体力下降,可伴肝脾及淋巴结肿大,民间亦称布病为“懒汉病”。 5、布病能否彻底治愈? 发现可疑症状后要到正规医院就诊,急性发病期(一般为患病3个月以内),只要经过系统规范治疗,完全可以治愈。若不按疗程规范治疗,容易转成慢性,治愈难度加大。 6、个人如何预防布病?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不买病死和腐败的畜禽肉,不喝未经消毒的生奶,切忌食生拌肉或未熟透的肉,少去或不去街头小摊点吃烧烤,接触牛、羊后要洗手,不要在牛、羊圈舍内吃食物。 2)搞好环境卫生,牲畜栖息地或圈舍,生活环境定期严格消毒处理。 3)从事牛羊接生、屠宰、清理圈舍和加工皮毛等工作时,

柑橘炭疽病 柑橘炭疽病的发生.症状及防治(附图)

柑橘炭疽病柑橘炭疽病的发生.症状及防治(附 图) 标签: 通风农药症状防治色带分类: 农业知识全文结束》》-11-0615:41 病原: 学名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属半知菌 为害症状: 可为害叶片、枝梢、花和果实。叶片感病:①病斑多从叶尖开始,初呈水渍状暗绿色,后变为淡黄色或黄褐色,以后小斑迅速扩展为不规则形大斑,边缘不明显,似云纹状,其上产生大量朱红色带粘性的小液点,病叶易脱落;②叶尖或叶缘出现半圆或近圆形黄褐色病斑,以后扩大成不规则形,病健组织分界明显。天气潮湿时,病部出现朱红色带粘性小液点,天气干旱时,干枯病部呈灰白色,表面密布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病叶脱落较慢。枝梢感病:①病梢由上而下枯死,多发生在寒害后的枝梢上,初期病部为褐色,后呈灰白色,其上散生许多小黑点,病健组织分界明显。②多从叶柄基部腑芽处或从受伤皮层开始发病。病斑初为淡褐色,椭圆形,后变长梭形,当病斑环绕枝梢时,病梢由上而下枯死。花开后,病菌侵染雌蕊柱头,呈褐色腐烂,引

起落花。幼果受害,初呈暗绿色油渍状不规则形病斑,后扩展至全果。天气潮湿时,病果上长出白色霉状物及淡红色小液点,以后病果腐烂干缩成僵果,不脱落。长大后的果实受害,其症状表现有干疤、泪痕和腐烂3种类型,果梗受害,造成“枯蒂”,果实随之脱落。苗木多在离地6~10cm处或嫁接口处开始发病。病斑深褐色,形状不规则,严重时可引起上部枝梢死亡。 防治方法: 农业措施:①加强栽培管理,柑桔园要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及时排灌、防旱保湿及防虫;②及时修剪衰弱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抗病能力;③剪除病梢、病叶、病果梗,清除落叶、落果,清园后喷1次波美1~2度的石硫合剂或40%灭病威500倍液;④采后处理,防止贮藏期发病,用特克多浸果。 化学防治:在落花后及落花后一个半月内进行喷药,每隔10d 左右喷1次,连续喷2~3次,在 7、8月间再喷1次,以防落果。药剂可用40%灭病威5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多菌灵800倍液。 更多相关农业知识请点击:中国农药人才网这里有最全的农药信息、最专业的农药百科知识及全国各地的农作物分布情况。

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宣传

布鲁氏菌病相关知识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Brucella)的细菌(简称布氏菌)侵入机体,引起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自1887年(Bruce)首次从因布病死亡士兵脾中分到布氏菌迄今已百余年。据80年代末的报告,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已有160多个存在人畜布病,分布于世界各大洲。 我国自1905年首次在重庆报告两例布病以来,现已在全国29个省市区发现有不同程度的流行。於50~60年代在我国人畜中有较重流行,自70年代布病疫情逐年下降,至90年代初人间感染率仅为0.3%,发病率只有0.02/10万。这个状况明显好于某些发达国家的布病疫情。但自1993年布病疫情出现了反弹,1996年我国部分省区疫情明显回升。1991年我国布病暴发点为零, 1996年上升为76个;这个现象与世界上部分地区的布病疫情遥相呼应。该状态已引起世界和我国有关部门的关注。 一、控制措施 (一)预防措施 1.健康教育:关于防治布病的宣传教育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人感染布病是来自于染疫的家畜,尤其是羊、牛、猪等。主要传播因子是流产物、乳、肉、内脏、皮毛等。(2)布病是可以预防的,而且是可以自愈和治愈的,增强信心。(3)宣传 对象主要是与牲畜接触密切的一些职业人群及疫区和牧区的居民,如兽医、放牧员、饲养员、屠宰工、挤奶工及乳肉加工人员等。(4)宣传教育应与畜牧业发展及脱贫致富结合起来。 2.免疫接种:在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主张给人预防接种,我国是其中之一。人用菌苗系104M(B.abortus)冻干弱毒活菌苗,以皮上划痕进行接种,剂量为40~50亿

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活动策划书

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秋季气候多变,早、中、晚及室内外温差较大,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抵抗力减弱,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极易使人伤风感冒,如果不注意还会引起呼吸道疾病及多种传染病。因此,在秋天应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加强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 二、活动主题及目的 主题:让健康知识深入人心,让健康行为走进生活 目的:此次活动向大家介绍秋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使大家对一些传染病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同时提高同学们对疾病的防治意识,让大家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三、活动时间: 四、活动地点: 五、活动对象: 六、主办: 承办: 协办: 策划: 负责: 七、活动流程 录音播放秋季多发病知识(循环播放)(录音提前准备);

嘉宾讲话 1、领导嘉宾就此次活动意义及目的进行简单介绍 2、倡导全院师生关注传染病和流感,增强自身抵 抗力; 展板宣传 1、讲解员从医学角度讲解秋季传染病的症状、传 播途径、预防及其采取措施; 2、通过对展板讲解,倡导全院师生提高自我防护 意识,享受健康生活; 健康检查血压测量; 签字仪式 1、有请领导嘉宾带头签字; 2、参与此次活动的同学们签字。 专刊报纸《健康时讯》编一期传染病知识的专刊 八、活动前期准备: (一)前期宣传工作: 宣传部 制作三张展板:1、秋冬季节传染病的种类、传播途径及其危害 2、多发病的流行特别是结核病的介绍及其预防 3、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对比及其防御 横幅:远离疾病,关爱生命,让健康拥抱您 签字横幅:同呼吸共命运,抗疾病齐行动(二)会场布置:音响、横幅、桌椅、桌布、血压计

布鲁氏菌病健康宣传

布鲁氏菌病 1、什么是布鲁氏菌病? 答: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列为乙类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该病也叫波状热、马尔他热及地中海热,俗称蔫巴病、千日病、懒汉病等。 2、布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有哪些? 传染源:患布病的动物是布病的传染源。羊、牛和猪,是人布病的主要传染源,鹿、犬等其它动物次之。传播途径:(一)经皮肤黏膜直接接触感染。在接触病畜、污染物等过程容易经皮肤黏膜感染。(二)经消化道感染。主要通过食物或饮水,未熟的肉、生奶及奶制品等。(三)经呼吸道感染。常见于吸入布氏菌污染的飞沫、尘埃。 3、布病有哪些临床症状?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动物感染后主要临床表现是流产、不孕、睾丸肿大等。人感染后表现持续数日乃至数周发热(低热)、多汗、肌肉酸痛、乏力、食欲不振、精神倦怠、失眠、头痛、兼或肝、脾、淋巴结和睾丸肿大等症状和体征。 4、哪些人容易患布病,人与人之间能传染吗? 人类对布病普遍易感,养殖、屠宰、皮毛加工、兽医等与动物直接接触的人群是布病的高危人群。布病一般通过动物传染给人,但人与人之间的传染罕见。 5、布病的病程和愈后如何? 动物感染后,立即进行无害化处理;人感染后病程长短不一,一般病程3-12个月者居多。只要治疗及时、方法得当,愈后良好。如不及时治疗,易由急性转为慢性,形成隐性病灶,反复发作,持续数十年,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和降低劳动能力。布病患者可重复感染。 6、怎样预防布病? (一)杜绝传染源的输入。购买有畜牧兽医部门检疫合格证的动物进行养殖。(二)加强管理,健康养殖。定期对圈舍消毒,动物饲养过程中饲喂健康的饲料和饮水。(三)加强检疫检测。积极配合畜牧兽医部门开展的布病检测工作,发现阳性动物按现行技术规范要求处理。(四)健康饮食。家庭食用畜肉应小块煮熟,生熟分放。(五)减少人与牲畜的接触,加强个人防护。

炭疽病

一、炭疽病是园艺植物常见而重要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果实,也可危害枝梢。 二、病原属真菌半知菌亚门炭疽菌属 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梗(无色)、分生孢子(单孢,无色,长椭圆形或新月形)、刚毛(褐色、具分隔)。有性阶段为小丛壳属。自然条件下少见。 病状:叶片发病初期出现针头状大小的斑点,周围有黄色晕圈带。病菌多从叶尖或叶缘侵入,病斑扩大后可形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斑块。病斑呈深褐色至灰白色,有轮状斑纹,边缘黑褐色,稍隆起,病部中央散生或轮生褐黑色小点,潮湿的天气出现粉红色胶状物,此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最后病叶黄病化脱落. 病状简述:引起叶斑、落叶,果实腐烂(病斑多凹陷),枝梢枯死等。 病征简述:病部易长黑色小点(分生孢子盘),典型的排成同心轮纹状,有的散生,潮湿条件下溢出粉红色黏孢子团。 瓜类炭疽病 主要危害黄瓜、西瓜、甜瓜,也可危害其他瓜类,南瓜、丝瓜比较抗病。 症状以黄瓜为例,在幼苗和成株期都可危害。 幼苗子叶产生圆形或半圆形稍凹陷、褐色病斑;茎基缢缩、猝到。 成株期叶片黄褐色至红褐色近圆形病斑,边缘有黄晕,有不明显的小黑点,粉红色黏质团,叶枯焦。茎蔓、叶柄病斑梭形或长圆形,灰白色至黄褐色,凹陷或纵裂,有时生粉红色小点,造成叶萎垂,茎蔓枯死。瓜条病班凹陷、小黑点、粉红色黏质团、变形。 瓜类炭疽病发病规律 发病条件 气候在10-30℃可发病,当温度22~24℃,空气湿度大,相对湿度87%-98%时易发病,潜育期3天。湿度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因素,相对湿度95%以上发病重。南方5-6月,北方7-9月易发病。 栽培管理连作地,氮肥过多,大水漫灌,保护地通风不良,湿度过大,光照不足等。 生育期植株生长中后期危害较重,瓜果随着成熟度抗性降低。 瓜类炭疽病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2.苗床和棚室消毒苗床用40%五氯硝基苯与50%多菌灵1:1混合,按8克/平方米拌细土作垫土和盖种。棚室消毒用硫黄粉熏蒸一夜。 3.种子处理(温汤浸种、药液浸泡)从无病株采种;55℃温水浸种15min,降温后催芽;或50%多菌灵浸种30分钟。 4.加强栽培管理与非瓜类实行3年以上轮作,防止地面渍水,深沟高畦,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 5.药剂防治①喷雾法用喷克、百菌清、炭疽福美、安克锰锌、施保功、武夷霉素等。②熏烟法保护地用百菌清烟剂熏蒸。 园林植物发病规律 1.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盘在病组织或落叶上越冬。 2.每年3月上旬分生孢子成熟,随风雨溅散、漂移传播,从伤口侵入。 3.病菌大多为害植株下部叶片。缺肥、缺水、叶片失绿时,最易感病。 园林植物炭疽病防治方法 1. 适时施肥、淋水,促使植株健壮,增强抗病能力。 2. 随时清除地上、地下病叶,集中烧毁,以减少侵染来源。 3. 发病前喷1%波尔多液保护,发病期间可喷洒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悬浮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量混合物的1000倍液。 上述药剂最好交替喷洒,连续多次,效果最好

布鲁氏菌病

正文: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耳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全身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 1886年英国军医Bruce在马尔他岛从死于“马尔他热”的士兵脾脏中分离出“布鲁氏菌”,首次明确了该病的病原体。后来,为纪念Bruce,学者们建议将该病取名为“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胞内寄生菌,能引起人和多种动物急性和慢急性感染,被感染的人和动物表现为流产及不孕不育等症状。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也是我国规定的法定职业病之一。人群对布鲁氏菌普遍易感,特别是从事密切接触布鲁氏菌的相关职业,如兽医、畜牧、屠宰、肉食品加工、皮毛加工、疫苗和诊断制品生产及从事布鲁氏菌病防治的工作人员、动物科研人员等是感染该病的高危人群。 布鲁氏菌分6型:羊型、牛型、猪型、犬型、森林鼠型和绵羊附睾型,前4种可引起人类疾病。 去年冬天的一天,贵州遵义农户陈桂芳(化名)家的一只母羊快要临盆了,陈桂芳和丈夫连忙给母羊接生,一切都像以前给其他母羊接生一样,没有什么异常。今年6月,陈桂芳突然感到身体很不舒服,不仅腰疼,还发起了高烧。她在当地县医院检查后没诊断出是什么病。前段时间,她来到四川省人民医院,被确诊为“布鲁氏菌病”,她的丈夫也患上了此病,目前两人正在省医院接受治疗。医生介绍说,陈桂芳夫妇应该是在给母羊接生时感染了布鲁氏菌。 手上有伤口 染上布鲁氏菌 昨日上午,记者在省医院感染科的病房里见到了陈桂芳。“我家里养了50多只羊。”陈桂芳告诉记者,“今年6月,我突然感到很不舒服,腰很痛,还发烧、出汗。”随后,她去了当地县医院检查,县医院针对她的腰疼进行了针灸和拔火罐治疗。陈桂芳的病情没得到好转,她的丈夫也开始出现类似症状。

布鲁氏菌病防治基本知识

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传染--变态反应性人兽(畜)共患的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 二.布病的传染源 目前已知有60多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是布鲁氏菌的宿主。与人类有关的传染源主要是羊、牛及猪,其次是犬。他们都能从不同途径(从奶、尿、便、精液、阴道分泌物)向外排出布氏菌,尤为重要的是怀孕母畜在生产时或流产时可排出大量布氏菌。人接触到这些带菌物质时就可能被感染。家畜与畜产品与人类接触密切,从而增加了人类感染的机会。 患者也可以从粪、尿、乳向外排菌,但人传人的实例很少见到。在一般情况下,布病病人不会将布病传染给他人或家畜。 三.布病传播途径 在一般情况下,布氏菌可以从呼吸系统(从鼻、咽、气管、肺)进入机体,也能从消化系统(经口、食道、胃肠)进入体内,布氏菌也能从皮肤、粘膜直接侵入机体。所以,布氏菌可从多种途径传播。病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可发生呼吸道感染。食用被病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食生乳以及未熟的肉、内脏而受染。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阴道分泌物,娩出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皮肤微伤或眼结膜受染;也可间接接触病畜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而受染。 四、人群易感性: 各类人群(不同年龄、性别、人种、民族、地区等)对布氏菌都易感。病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不同种布鲁氏菌间有交叉免疫,再次感染发者有2~7%,疫区居民可因隐性染病而获免疫。就是说不同类别人群都可能得布病,不同类别人群对布氏菌易感性无何区别。但是,确实看到,在不同人群中布氏菌感染率,患病率等有很大差别。如,在兽医、牧工、家畜饲养员、挤奶工、屠宰工、皮毛收购员、毛纺工、制革工等患布病的人数明显高于其他人群。这个现象不是人群对布氏菌易感性差别,而是不同职业与牲畜及其产品接触机会不同。所以,布病有一定职业性。 五、布病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临床表现】 ㈠潜伏期:在一情况下其潜伏期为1~3周,平均为2周。也有个别病例潜伏期可达一年之久。潜伏期的长短与病原菌的菌型、毒力、菌量及机体抵抗力等诸因素有关。 ㈡发病及前驱期症状:目前多数病例发病缓慢,少数病发病较为急骤。在发病缓慢者中,有些布病患者可以看到所谓的前驱期症状。一般诉说全身不适,乏力感,有时失眠,食欲不振,劳动力减弱,头痛、多汗。与一般感冒有类似。有些病例可见便秘,腰及各部位肌肉和关节有轻度风湿样疼痛,傍晚有轻度畏寒等症状。体征可以发现患者有微热,傍晚为重;淋巴结轻度肿大。偶见肝脾和扁桃体肿大。前驱期持续时间变动甚大,短者几天长者数周。起病急剧者一般没有前驱期症状,或者易被忽略,发病一开始就表现为恶寒,发热,出汗等急性期症状。 ㈢主要症状和体征: 1、主要症状 ⑴发热:发热是布病患者最常见而且是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之一。可见于布病的各个期。热型不一,变化多样,观察体温傍晚升高。根据我国布病患者热型分析,主要有以下五种型:低热型、波状热型、不规则热型、间歇热型、驰张热型。而稽留热罕见。 在抗生素普遍应用之前,波状发热曾被认为是典型的热型,因此,曾把布氏菌病称为“波状热”。热波的数量、持续时间和强度等差异很大。波与波之间的间隔不一,短者3~5天,长者数周。波状发热多见于羊种布氏菌感染。近年来,波状热型已属少见。 布病患者在高烧时一般仍然是神志清醒,甚至自觉尚好,但在体温下降时自觉症状增多,

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传染病防治常识

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传染病防治常识 一、罕见的传染病 1、肠道传染病:霍乱(二号病)、痢疾、伤寒、甲肝、戊肝、脊髓灰质炎(小儿麻木症)、感染性腹泻等; 2、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结核、盛行性感冒、麻疹、流脑、盛行性腮腺炎、白日咳、白喉、猩红热、风疹等; 3、血源性传染病:乙肝、丙肝、丁肝、艾滋病等; 4、虫媒传达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鼠疫、狂犬病、钩体、乙脑、疟疾、登革热、黑热病等; 5、性传达疾病:艾滋病、淋病、梅毒、锋利湿疣、软下疳等; 6、其它:炭疽、布鲁氏菌病、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红眼病)等。 二、传染病的根本特征 1、有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蠕虫等; 2、有传染性:传染病病人如 吉泽明步,必需隔离医治; 3、有盛行病学特征:不同传染病的发病工夫、地域、人群等方面有各自的散布特点; 4、有感染后免疫:人体感染病原体后,体内会发生相应的抗体,可抵抗相反的病原体。 三、艾滋病 1、次要表现: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普通要经2-10年左右可开展成艾滋病,次要有5种表现:(1)体质性疾病:发热、乏力、盗汗、厌食、体重下降,慢性腹泻和易感冒;(2)神经零碎症状:头痛、癫痫、停止性聪慧、下肢瘫痪等;(3)严重的临床免疫综合症:呈现各种时机性感染:(4)继发肿瘤:(5)并发其它疾病,如:慢性淋巴性间质性肺炎等。 2、传达途径:经性接触传达或体液传达(输血、不平安注射等)、母婴传达。 3、预防办法:洁身自爱,不发作不洁性行为;运用一次性注射器,不与别人共用针头(包括针灸);不接触病人的血液及被血液净化的物品;不与病人共用食具、洗刷器具、剃须刀等。 四、病毒性肝炎 1、品种: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等。 2、次要表现: (1)急性肝炎:起病急,畏寒、发热、全身乏力、厌油、恶心、呕吐、皮肤巩膜黄染;(2)慢性肝炎:疲惫、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肝区不适等。 3、传达途径: (1)甲肝、戊肝:次要经过肠道传达,即进食被病毒净化的食品或水而感染生病; (2)乙肝、丙肝、丁肝:次要经血液传达,可经过输血、不平安注射、血透等途径传达,亦可经由母亲传给重生儿。 4、预防办法: (1)接种甲、乙肝疫苗可无效预防甲、乙肝; (2)养成良好卫生习气,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冷、蜕变食物,生食、熟食要分开寄存,剩饭菜要热透(尤其是热天),不随意到不卫生的摊点、饮食店就餐,避免病从口入。(3)运用一次性注射器,不与别人共用针头(包括针灸);尽量防止输血和运用血液制品;患乙肝或携带乙肝病毒的妇女分娩时应增强对婴儿的防护,防止传给孩子,重生儿生下24小时内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不接触病人的血液及被血液净化的物品;不与病人共用食具、洗刷器具、剃须刀等

五、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

五、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也称布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常见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为了预防、控制和净化布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动物布病的诊断、疫情报告、疫情处理、防治措施、控制和净化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从事饲养、经营动物和生产、经营动物产品,以及从事动物防疫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2 诊断 2.1 流行特点 多种动物和人对布鲁氏菌易感。

布鲁氏菌是一种细胞内寄生的病原菌,主要侵害动物的淋巴系统和生殖系统。病畜主要通过流产物、精液和乳汁排菌,污染环境。 羊、牛、猪的易感性最强。母畜比公畜,成年畜比幼年畜发病多。在母畜中,第一次妊娠母畜发病较多。带菌动物,尤其是病畜的流产胎儿、胎衣是主要传染源。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等感染。常呈地方性流行。 人主要通过皮肤、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尤其以感染羊种布鲁氏菌、牛种布鲁氏菌最为严重。猪种布鲁氏菌感染人较少见,犬种布鲁氏菌感染人罕见,绵羊附睾种布鲁氏菌、沙林鼠种布鲁氏菌基本不感染人。 2.2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14~180天。 最显著症状是怀孕母畜发生流产,流产后可能发生胎衣滞留和子宫内膜炎,从阴道流出污秽不洁、恶臭的分泌物。新发病的畜群流产较多;老疫区畜群发生流产的较少,但发生子宫内膜炎、乳房炎、关节炎、胎衣滞留、久配不孕的较多。公畜往往发生睾丸炎、附睾炎或关节炎。 2.3 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为生殖器官的炎性坏死,脾、淋巴结、肝、肾等器官形成特征性肉芽肿(布病结节)。有的可见关节炎。胎儿主要呈败血症病变,浆膜和黏膜有出血点和出血斑,皮下结缔组织发生浆液性、出

春季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培训会

春季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培训会 时间:2016年3月4日 地点:湫洼小学学校大院 主持:张文丽 内容:春季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 春季是传染病流行高发季节,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麻疹、水痘、风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人禽流感、结核病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为了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现将常见春季传染病主要症状及预防措施简述如下: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先天性风疹的患儿,病人鼻咽部分泌物(如鼻涕、痰等)、血及尿中均带有病毒,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传染得病,以冬春季为多。风疹病毒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本病,可导致胎儿畸形。 主要症状: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布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若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畸形。 易感人群:好发于1-5岁儿童,育龄妇女;成人偶见感染。

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Brucella)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兽共患的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为特点。主要传染源来自患病的动物及其产品。人感染布病的主要途径为经皮肤黏膜直接接触感染,但经消化道引起的食源性感染和经呼吸道吸入被污染的飞沫、尘埃感染也时有发生,人群对布病普遍易感。布病虽然病死率不高,但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因病致贫;同时也严重影响畜牧业、旅游业、国际贸易的发展,还会带来食品安全隐患。人间布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也是《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规定的生物因素所致的职业病。布病在世界上广泛流行,是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我国31个省市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 一、病原体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羊种布鲁氏菌生物型1~3,牛种布鲁氏菌生物型1~7和9,猪种布鲁氏菌生物型1~5及绵羊附睾种、沙林鼠种、犬种布鲁氏菌各1个生物型,共6个种19个生物型。此外,也有海洋种、田鼠种等新报道的种类。 二、临床表现 布病潜伏期一般为l-3周,平均为2周,部分病例潜伏期更长。潜伏期长短与机体的免疫状态、侵入人体细菌的菌种不同、感染的菌量、毒力的大小及感染的途径等各种因素有关。如羊种布鲁氏菌毒力强,感染后临床症状较重,潜伏期短。牛种布鲁氏菌相对毒力较弱,潜

伏期较长,发病也较缓和。人患布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多汗、全身乏力、关节肌肉剧烈疼痛、肝脾淋巴结肿大,男性病例可伴有睾丸炎,女性病例可见卵巢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规范,容易由急性转为慢性,大都不能从事重体力工作,严重丧失劳动能力,甚至导致残疾,俗称“懒汉病”。临床分期包括急性期(病程在3个月以内)、亚急性期(病程在3-6个月以内)和慢性期(病程超过6个月)。 三、诊断原则 布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比较复杂,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很难以某一种症状来确定诊断。对布病的诊断,应结合病人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具体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布鲁氏菌诊断》(WS269-2019)。 四、治疗原则 布病治疗原则为: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具体参照原卫生部布鲁氏菌病诊疗指南(试行)。https://www.wendangku.net/doc/106217529.html,/gzdt/2012-10/23/content_2249087.htm (一)急性期患者治疗 1.急性期无合并症患者治疗 1.1.一线药物 多西环素合用利福平或链霉素。 1.2二线药物 不能使用一线药物或效果不佳的病例可酌情选用以下方案:多西环素合用复方新诺明;利福平合用氟喹诺酮类。 1.3难治性病例可加用氟喹诺酮类或三代头孢菌素类。

2020年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试卷及答案

2020年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试卷及答案 单位:姓名:分数: 一、填空:(每题3分,计30分) 1、布鲁氏菌病是由()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也是一种()疾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 2、布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指()。 3、目前布氏杆菌分为六个生物种:包括()、()、()、犬种、绵羊附睾种和沙林鼠种菌。这几种菌属致病力最强的是(),()次之,其它种属少见。 二、判断对错(每题3分,计30分) 1、布病急性期是指在发病3个月内的患者。() 2、疑似病人分离到布氏菌或有一项血清学检查阳性即可确诊。() 3、羊奶或牛奶煮沸2分钟以上食用可有效预防布病。() 4、吃未熟透的牛羊肉串也能感染布病。() 5、布病是《动物防疫法》规定管理的二类动物疫病。() 6、牛羊猪三型布氏菌,以牛型对人的致病力最强。() 7、布氏杆菌不能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眼结膜进入机体。() 8、开展布病筛查,血清初筛实验多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9、区疾控中心负责确诊布病的流调。() 10、布病健康教育一类人群也叫布病高危人群。() 三、简答题(每题10分,计40分) 1、布鲁氏菌病传播途径有哪些? 2、布氏菌病患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一、填空:1布鲁氏菌属、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乙类 2患布病的家畜及野生动物 3牛种、羊种、猪种、羊种菌、牛种 二、判断对错(每题3分,计30分) 1、(√) 2、(√) 3、(√) 4、(√) 5、(√) 6、(×) 7、(×) 8、(√) 9、(√)10、(√) 三、简答 1、(1)经皮肤粘膜感染(2)经消化道感染(3)经呼吸道感染 2、(1)发热(2)多汗(3)乏力(4)关节和肌肉疼痛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 春季来临,气温渐渐回升,自然界各种微生物也开始活跃起来,正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春季传染病大多通过呼吸道传播,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幼儿园人员密集,一旦发生传染病,极易传播流行。因此,了解足够的春季传染病知识对于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有着重要 的意义。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感冒、麻疹、腮腺炎、H7N9禽流感、诺如病毒等。 1、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 5 岁以下的婴幼儿, 特殊情况可发生于青少年,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 病的肠道病毒有 20 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Cox Asckievirus) A16 型(Cox A16) 和肠道病 毒 71 型 ( Enterovirus71.EV 71 )最常见。 2、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 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 的卵园形的小水疱, 24 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 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 干,继头面、四肢,而 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 7-10 天可治愈。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 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儿童 多见。由于本病 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 3、流感 (流行性感冒) 3、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病,具有很强的传 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 1—3 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 痛、流涕、咽 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 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 1 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