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研究性课题个案

研究性课题个案

研究性课题个案
研究性课题个案

研究性课题个案

《玻璃幕墙的光污染与预防》

上海市七宝中学是一所高标准寄宿制高级中学。1999年初在高一年级开设了“主题活动”学校课程,要求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自主组织研究活动,从而将学生真正置于主体地位,旨在以课程为载体,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

课程列为必修课,每周一个下午的时间,高一年级全员参与。课程分两个方面进行:1、单周学生自主研究;2、双周聘请著名专家学者来校举办专题课讲座。为此,学校先后聘请了颜其德(中科院极地研究所研究员)、赵君亮(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台长)、程之牧(上海地矿局高级工程师)、赵金海(海洋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徐道钫(上海城市规划局副总工程师)、周乃晟(华师大地理系教授)等一大批国内外沪上知名学者走进七宝中学的课堂,带领着同学们到南极与太空遨游,探索着星球的奥秘,展示着城市交通的前景……。

专家神采飞扬的讲解,娓娓动听的言辞,翔实丰富的内容,严谨治学的态度,无不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太棒了”!这几乎是每一次讲座后同学们共同的心声。

【学生自主研究,专家来校讲课,这是本课程两种主要形式,专家讲课,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飞速的发展,还可以领略专家们演讲风采,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研究什么呢?

1999年初,寒假前夕,在完成了“文艺暨人生”这一主题后,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的活动课程又拉开了序幕。

仇忠海校长的动员,专家组的专题讲座,立刻使高一年级400多位学生行动了起来。课间饭后,教室走廊,同学们有的翻阅书刊,有的闭目沉思,有的三五成群在激烈地争论。

同样高二(5)班也是热闹非凡,人人都在思考自己的研究课题。

“研究什么呢?”

谢园园也在思考。尽管班主任已将有些同学自报的课题写满了整整两黑板,但她仍然觉得没有头绪。

“研究课题要有意义,要符合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客观条件。”专家组的话语在她耳边回响。

突然,她想起了不久前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消息,讲的是一位出了车祸的驾驶员在讲述他出事前“只觉眼前一片炫目的白光……”。接着记者指出,这是城市建筑中光污染所致。

“对,就研究城市光污染!何况我父亲也是搞建筑的,完全有条件”,她不禁叫了起来。

她的叫声立即引起了坐在她附近同学的注意,他们也正在为没有确定研究课题而苦恼。

当谢园园讲完她的设想后,马上获得了黄苏娅、陆一波、王昊的赞同。

还得再找几个有能力的同学,于是精通计算机的姚文豪,被他们认为各方面都“挺棒”的顾朱夏也加盟了他们的课题小组。

【课题来自生活,贴近生活,要关注社会、关注科技发展是课题选题的活水源头。】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推举顾朱夏为组长。接着讨论和确定了分工:

总负责:顾朱夏

调研:全组同学

计算机上网:姚文豪

资料保管、分析:黄苏娅、王昊、丁洁

摄影:陆一波

总结报告:谢园园、黄苏娅

【分工是研究性学习的有效组织形式,它不仅有益于课题研究的开展和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更有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责任心和协作精神。】

课题确定了,同学利用寒假时间,查阅资料,多次凑在一起讨论,尽管他们家最远的相距有几十里之遥。“开题报告”上的栏目真不少:主题、背景说明、目的与意义、活动与步骤、计划访问专家、主导课程和相关课程,预期成果、表达形式等等。

全组成员凭借着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查询的资料,总算完成了。

1999年3月14日,学校选取了六个课题组在六楼圆型会议厅召开了答辩演示会,区教育局长、校领导、华师大专家组、校内导师分别坐在主席台,全年级400多位学生全部参加。因为顾朱夏小组开题报告填写的认真缜密,且也富有现代化气息,所以也被选中公开答辩。

首先组长顾朱夏进行开题报告的总陈述,虽然不是口若悬河,却也流畅。

“你们知道城市污染的大致有哪些种吗“?专家问。

“知道一些,如霓红灯、玻璃幕墙、建筑贴面、广告灯箱、汽车大光灯……”

“噢,你们了解的可真不少”,导师说。

“但这么多类型,仅靠你们七个人能完成吗”?

“能吧”,组长的回答显然有些中气不足,组员们也陷入沉默。

“我建议你们选取一项进行研究”,导师和蔼的建议。

“我建议研究玻璃幕墙,相比较而言,这在我国还是一个较新兴的建筑项目,研究可能更有意义”。

“好吧,我们就研究这个课题”,组员一陈急促地商讨,组长一锤定音。

“那你们有条件研究吗”?专家又问。

“有的,我父亲就是从事建筑业的”。谢园园自豪地说。

“我爸爸也是。”黄苏娅紧接着跟上。

“我爸爸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王昊也不甘落后……。

【家长是一个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去发掘和利用,只有当学校、家庭、社会构成了和谐的合力之时,这样的教育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功。】

整个会场发出会心的笑声,在掌声中结束了答辩。

【课题论证的过程也是指导过程,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

几经讨论与研究,大家也取得一致意见,认为原先的课题“城市光污染”范围太大,于是课题组正式确定研究的题目是“玻璃幕墙的光污染与预防”。并重新填写了“开题报告”。

课题开题报告(以课题组为单位填写)

【修改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

几天后,当课题组将重新填写的“开题报告”送交校内导师时,老师笑了,欣然在“评价意见”一栏中写下了“课题研究有意义,设想的研究过程清晰,可操作性较强,尽管此课题研究有一定难度,但我衷心祝你们成功”。

【开放性主题活动中的“开放”主要体现在学生自主选题、自由组合、自主研究,让学生走出课堂。强调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但绝不是放任自流,为此学校课题组设计十几份量表:开题报告表、活动记录表、访谈记录表、成果报告评价表等。这不仅仅是保证研究的规范、健康发展,更是为了使同学们能了解科研的一般过程和一般方法。】

从哪里入手呢?

研究活动开始了,每单周的周五下午是学生自主研究的时间,从哪里入手呢?全组带着这个问题去寻找物理老师、化学老师,老师们报歉地说:“我们对此的了解也不够,但你们可以到图书馆、网上查阅资料;可以到实地考察;可以到建筑研究部门等去请教专家……。事后,这些老师都谈到这样一个问题:他们都是多年来从事教学工作的老教师,但确实对于玻璃幕墙等许多学生研究的课题了解甚少,想到了面对同学急切的脸庞,不禁有些慌乱、尴尬,更多的是愧疚。“我们也应该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啊!”不少老师谈到此事时都发出这样的感叹。

【我们这个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是其他任何一个时代都赶不上的。如果不一直有效地学习,将被这变化极快的世界远远抛弃,同样,我们的教师在这个时代里仅固守着从大学里获得的知识是无法适应现代教育改革形势的。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说过:学习“应从摇篮到坟墓”贯穿人的一生。“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及其随之而来的完善,被人称作为“可以与哥白尼学说带来的革命相媲美”的“教育史上最惊人的事件之一”(C°赫梅尔《今日的教育明天的世界》)。因此,我们今天的教师绝不能满足于“一桶水”,而应是“一条流动的河”——知识的不断扩大和更新。研究型课程的开设有利于

促进教师教育观点的转变。】

小组几经讨论,再次确定了实施研究的方案:

1、到校内、外图书馆查资料

2、网上查询

3、访问校内、外导师

4、实地考察

5、编印问卷

又是一个周五的下午,大家来到了校内图书馆,令人失望的是,面对着学校几万册图书,竟然找不到一本与玻璃幕墙相关的书籍,大家不免有些失望。

望着大家沮丧的脸,陆一波笑着说:“我们确实应为校内查不到资料而失望,但也应高兴,因为科学技术发展的太快了,我们到上海图书馆和上海书城去看看吧”。

“书真多啊”!面对着上海图书馆内浩翰的藏书,大家发出了由衷的赞叹,于是人人都忙碌了起来,查建筑方面、建材方面、光学的书籍,“找到了!”王昊发出了欢呼,只见他手中拿着一册各类建筑的彩色图片,其中也有用玻璃幕墙建筑的。“太好了”大家惊叹着,“怎么办呢”?去复印下来。尽管复印要每张10元钱,但大家还是决定复印。

时间很快地过去了,大家有的站着、有的蹲着,紧张地抄录着自认为有用的材料。当天色已晚的时候,大家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我们下次还要来”。

“那当然”!

“真累死我了”。

后来,他们又去了好几次,尽管路途较远,抄录很累,但望着越来越多的材料时,大家的脸上都绽开了笑容。

【学生体会到了研究的艰辛】

网上检查资料

学校的“亮灯工程”(即晚上电脑房、图书馆、实验室等全部对学生开放)为同学们研究提供了方便,而且每一个教室都配备了联网的电脑。被称为“电脑高手”的姚文豪

聚精会神坐在电脑旁,熟练地操纵着。

只见屏幕上显示:

“都市阳光下靓丽杀手”……

“警惕玻璃幕墙的光污染”……

“玻璃幕墙的利弊”……

诱人的标题,翔实的资料,精确的数据,科学的分析使全组同学兴奋不已。

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组的同学都已掌握了上网技术,似乎人人都成了“高手”。

【学生自觉学习,掌握了现代化学习手段】

材料也越来越多了。大家发现:这些材料中,危害分析居多,而改变这种危害的方法似乎一共只有二条:

1、建立法规

2、采用镀膜,加色带图案。

“改变危害的方法不多。”不知是谁说。

“这不说明我们的研究有广阔的天地吗?”全组的同学异口同声地说道。

【研究型课程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主动寻找信息源的能力。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脑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现代的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必须掌握这门技术,课程的设计本身就有这一要求,要求培养学生寻找信息源的能力。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自觉地学习,这才是最有效的学习。】

访问专家

专家是一定要访问的,这不仅是课程的要求,也是全组同学的愿望。

他们根据导师提供的线索,兴致勃勃地出发,而事事并非尽能如人愿,他们曾在XX 设计院被警卫挡在了门外,因为他们没有介绍信;曾在XX研究所败兴而归,因为所里的人都外出了;更有甚者,他们被“中学生不好好念书,搞这些花头干什么”为由而拒之门外……。

“难啊!”他们叹息着。

“也难怪我们自己不好,为什么不事先联系,为什么不带介绍信呢”。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呵护,老师的关爱,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几乎构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如果我们的学校不重视与社会的联系,不重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学生一踏上社会,往往会茫然失措,或者会场遭受到妄想不到的挫折。本课程的设计为学生了解社会,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提供了有利的锻炼机会。可喜的是我们从他们的谈话中感受到了他在成长。】

当然,更多地是受到了专家们热情地接待。上海市民用建筑公司副总经理谢鸣元详尽地向他们讲述了玻璃幕墙的引进、种类和上海几处大的建筑等,最后一段话更鼓舞了他们研究下去的信心:

“当年,我们只知道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而现在,你们却在研究它的缺点并加以改进,真是具有超前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啊,后生可畏啊。”

黄苏娅、谢园园的父亲都被充分“利用”,全组的同学几乎成了常客,以至他们都招架不住了,笑着说“现在你们比我更专家了”。

实地考察、调研

经过一番紧张的准备,他们去实地调查了,临行前,他们又仔细检查了一番自己设计的调查问卷、照相机、录音机……。准备的够充分的了。

他们先后多次到了徐家汇、陆家嘴、虹桥开发区等地。

小组分工清楚,分发调查问卷、摄影、观察人流量、车流量等。

当姚文豪分发第一张调查问卷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鼓足了勇气的。”还好,对方友善地接受了,一陈欣喜之后,勇气大增。当然,也有被拒绝的经历,甚至一屑不顾的轻视。然而更多的是人们热情地支持。

渐渐,他们总结出了经验,一般步履缓慢,面目和善的定会大力配合。类似的经历和经验,小组的每位同学都可以说上一套一套的。

就这样,他们先后在国贸大厦、东方大厦等地,发出和收回了181份调查问卷并作了统计分析。

在高大的玻璃幕墙下观察人流量和车流量可真是一件艰苦的工作,有时烈日高照,

眩目的光线照得人眼光缭乱;有阴雨淅沥,倍觉难受,但他们坚持下来了。统计出了国贸大厦、东方大厦等地的阴、睛天每分钟的人流量和车流量。

照片是拍了不少,也留下了访谈录音。“真辛苦啊”!这是大家共同的体会。很快的,大家又沉浸在喜悦之中。

【同学们在实践中体验了科学研究的酸甜苦辣】

怎么撰写结题报告呢?

寒去暑来,几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望着厚厚的材料,大家高兴极了。

“怎么撰写结提报告呢?”尽管专家讲过,但真正动起来,一下子又觉得无从下手。

“我再去向我爸爸借几份报告看看好吗?”王昊自告奋勇地说。

【研究型学习的一种形式——借鉴】

“太好了!”

暑假中,小组的同学几次开会研究,面对王昊借来的报告和课程的表格,总算理清了思路,确定了材料的运用。

“我们制作个多媒体吧”姚文豪又要显示他的特长了。

“那多难啊”!

“不怕,你们不是也会了,大家一起动手,不就解决了吗?要做,就一定要做好的”!

【学生们主动创新】

于是全组人员都忙碌起来了,姚文豪具体操作,顾朱夏绘制图表,陆一波、丁洁剪辑材料,谢园园负责音乐,王昊音色浑厚,黄苏娅音色甜美,理所当然地担任了配音员的角色。

几天的辛苦,一切都完成了,当他们满怀喜悦地将所有的材料送交给了导师,导师仔细地阅读了他们的材料,欣然在评价一栏中写下了:

七宝中学高二(5)班以顾朱夏同学为组长的课题小组研究的课题是《试论玻璃幕墙的危害及前景》,纵观他们从开题到调查研究以及最后的结题,我有三点感受:

1、我们的学生不只专注于课堂学习,他们还关注人类生存的环境。这次选题关于现代化大都市玻璃幕墙的光污染问题,就是最好的体现。说明同学们有着较强的环保意识,这是作为一名地球公民的必备的素质和条件。

2、同学们调查范围广泛,调查手段多种多样。课题小组的同学几乎走遍了上海的陆家嘴、徐家汇、新虹桥开发区等地方开展实地调查,并采用问卷的形式对社会不同职业和身份的人进行民意调查,同时又结合搜集资料,访问专家,上网查询、录音采访等多种方式丰富和加深自己的研究。

3、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初步了解了光污染及其危害,并提出了改善上海光污染情况的建议。我觉得这只是同学们的收获之一,更大的收获在于同学们通过这次课题研究,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初步了解和掌握了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激

发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主体意识。

展评会上

在9月24日,全年级的展评会上,顾朱夏小组也和全年级71个课题组同时展出,内容丰富、方式多样、五彩缤纷的壁报展现了每个课题组的成果,多媒体演示,小品表演等无不显示了同学们的聪明才智……,参加会议的教师、专家们发出了由衷地赞叹:七宝中学这个课程开得太好了……。

校内导师张观仪、杨彦明、康达桩、凌生、周志云、冯颖……,校外导师蒋荣琪(中国造纸学会理事)、薛强(上海延中饮用水总经理)、向盛斌(上海环境工程科设计科学院工程师)、李宝堃(交大生命科学院教授)也随着拥挤的人群,参观着同学们的成果,分享着同学们的欢乐……。

中心会场设在七宝中学多功能会议厅,顾朱夏小组代表全校71个课题组向专家展示。

小组成员个个精神抖擞,随着姚文豪的操作,音乐声响起,课题名称赫然入目:《玻璃幕墙的光污染与预防》。

紧接着屏幕上出现了同学自主摄制和复印的各种用建筑玻璃幕墙的高大的大厦,画面交替闪出,令人眩目。

解说词同时响起:

随着21世纪的到来,随着上海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然而,殊不知当你每天来往于那些五光十色的玻璃大厦间的时候,你正在受到一种无形污染的危害——这就是城市光污染。为了这座城市千百万人的健康着想,我组选定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我组对此课题的研究,旨在初步了解光污染及其危害,使人们对光污染有所了解,并提出改善上海光污染情况的建议……。

上海东方商厦、国贸大厦前阴、晴天行人流量、车流量、绿化情况、反光情况的图表出现在屏幕上。

徐家汇等地区行人对玻璃幕墙光污染了解的情况和改善的意见图表出现在屏幕上。

玻璃幕墙的优缺点分析、实例说明……。

最后是结论与建议:

A.由于本市居民对光污染还未深入了解,民意调查中不了解的竟达到45.45%,认

为没必要改善的达26.88%,所以我们有以下建议: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使市民提高自身警觉性,不要只局限于对一般污染(大气污染、水质污染)的了解,让大家都知道事实上玻璃幕墙所形成的光污染也是隐形的杀手,从而也促使政府加强管理力度,颁布实施有效、可行的法规。

B.有关科研部门加强镀膜、图案、色彩等方面的研究,力求将玻璃幕墙的光污染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也要加强对粘合剂的研究,不然,数年后,一块块的玻璃幕墙的脱落,将会成为一颗颗危险的巨型“炸弹”。

C.对地于行人与车辆,玻璃幕墙所形成的光污染是最主要的。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一般巨型大厦上半部的玻璃幕墙是不会直接反射到地面的,也就是说对人们不会有太大影响。所以,改善大厦下部玻璃幕墙才是刻不容缓的。所以在玻璃幕墙大厦附加种植大树是一个可行性极强且能基本改善光污染的办法。(如图)

由于下部分反射光线被树木遮挡,能够很好降低光照强度,且有利于市容市貌,美化空气,且成本相对于大厦本身也不高,完全是利大于弊。相信群绿丛中的一颗明珠也

是很不错的。

D.鉴于光线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有如下建议,根据向日葵的向光性原理,随日光变化改变幕墙玻璃的倾角,使其不能反射至地面,从而大片玻璃反射光集中于一点,加上太阳能吸收器,使能有效合理地吸收能源,供给大厦,为21世纪无污染新能源。这项工程虽需大量资金、技术,但符合“可持续发展理论”,从长远角度考虑,也是可行的。

最后,顾朱夏代表全组自豪地宣布:“我们已将上述建议送交有关部门,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为城市建设尽一点微薄之力。”

【研究型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

在他们的汇报过程中,与会者聚精会神,兴趣盎然,并不时交换着赞叹的目光。

在评点时,专家们对课题组的研究过程,多媒体制作的精细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纷纷赞扬建设中的第三、第四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的活动课程结束了,但它又似乎永无结束,因为同学直至今天仍在谈论着,有的小组还在研究着。顾朱夏小组依然沉浸地喜悦之中,又开始了新的课题的研究……。

【我想信,他们这样的谈论会持续很久、很久,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终身。】

【同学们在体验失败、挫折和成功中得到了锻炼,增强了他们社会交往能力,扩大了知识面,促进了学科学习,形成了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增进了团队精神,懂得了合作与竞争的真谛,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们教育思想的转变……。

当然,这些研究是稚嫩的,几乎都没有什么惊人的研究成果,甚至更称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研究,然而我们不难从中发现,它对于培养创造性的人才无疑有着积极意义的。

幼年的爱迪生曾想用自己的体温孵蛋;幼年的达尔文用舌头去舐昆虫而被蛰得痛苦不堪……,当他们成了有卓越成就的科学家后,人们再也不会去嘲笑他们的年幼无知,而把这些作为名人轶事。也可能正是这些可笑的轶事,造就了他们在伟大。七宝中学今

天所作的一切,不正是为学生点燃了智慧的火花,培养了学生们科学的探索精神吗?或许有一天,这些学生中会有人走上世界发明创造、科学研究的领奖台上,在他们获得成功之时,谁能否认,如今开设的这门课程的积极意义呢?

飞奔从蹒跚起步,翱翔源于展翅,成功由失败走来,成熟由幼稚走来,我们决不能因为孩子们起步时的稚嫩而加于漠视和嘲笑,我们教育者的责任不是要激励孩子的兴趣,培养科学的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吗?

只有当学习变成学生的一种自觉行动之后,自我学习才可成为能力,自学能力,探研能力创新能力才能得以培养起来。多样而开放,综合性的教育大系统,正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方向,七宝中学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

课题研究:顾朱夏、姚文豪、王昊、陆一波、谢园园、黄苏娅、丁洁

课题指导:章凤正、乔群

个案撰稿:廖大海、刘志青

2000年元月

幼儿园课题案例研究基本方法

幼儿园课题案例研究基本方法 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观察法1.观察法: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2.观察法的步骤:观察法的实施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之一就是进行观察研究的设计,此步骤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1)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于搜集材料,而在于掌握基本情况,以便能正确地计划整个观察过程。例如:要观察某一教师的教学工作,便应当预先到学校大致了解这位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情况,有关的环境和条件等等。这可以通过跟教师和学校领导人谈话,查阅一些有关的材料,如教案、教学日记、学生作业等,以及听课等方式进行。(2)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如果这规定不明确,观察便不能集中,结果就不能深入。观察不能有几个中心,范围不能太广,全部观察要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如果必须要观察几个中心,那就采取小组观察,分工合作。(3)确定观察对象一是确定拟观察的的总体范围;二是确定拟观察的个案对象;三是确定拟观察的具体项目。比如,要研究新分配到小学任教的中师或大专毕业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业务、文化进修的情况,那么,拟观察总体就是教师工作年限达一年或两年的新教师。在这一总体范围内,再定下具体观察哪几所小学,哪几个教研组中的哪些教师。具体观察名单确定以后,再把拟观察的时间、场合、具体观察项目确定下来。(4)制定观察计划观察计划除了明确规定观察的目的、中心、范围,以及要了解什么问题、搜集什么材料之外,还应当安排观察过程:观察次数、密度、每次观察持续的时间,如何保证观察现象的常态等。(5)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观察手段一般包括两种:一种是获得观察

家校共育的案例研究课题

《家校共育的案例研究》实施方案 为贯彻国家和山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落实教育部等七部委下发的《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家庭的重要教育功能,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进而探索有效的家校共育模式,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保持有效沟通,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在品德、学业以及身心各方面的良好发展。我校响应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提出《家校(园)共育模式的探索与研究》的课题研究在本校范围内开展家校共育的案例研究的探索与实验。特制定实验的实施方案。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马卡连柯说“从最广义的教育来说,它是一个社会的过程。所有的人,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在教育着儿童,但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在人当中,父母和老师占首要的地位”。可见,孩子这棵小树的茁壮成长是父母和老师协同合作,科学合理的浇水、施肥的结果。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支柱和基础。它早于学校教育,更早也更直接的影响着孩子,决定着孩子的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从孩子牙牙学语开始父母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是对孩子的隐性教育,是人类行为举止在孩子心中的刻画。所以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长久的,是至关重要的。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而老师是学生能否接受科学的、领先的教育的关键。正如我前面说的那样,“孩子这棵小树的茁壮成长是父母和老师协同合作,科学合理的浇水、施肥的结果”。由此,探索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家校共育模式对于新时期的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能丰富学校教育的内涵,提高老师和家长的素质,从而使家校形成合力,共同

研究性课题个案

研究性课题个案 《玻璃幕墙的光污染与预防》 上海市七宝中学是一所高标准寄宿制高级中学。1999年初在高一年级开设了“主题活动”学校课程,要求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自主组织研究活动,从而将学生真正置于主体地位,旨在以课程为载体,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 课程列为必修课,每周一个下午的时间,高一年级全员参与。课程分两个方面进行:1、单周学生自主研究;2、双周聘请著名专家学者来校举办专题课讲座。为此,学校先后聘请了颜其德(中科院极地研究所研究员)、赵君亮(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台长)、程之牧(上海地矿局高级工程师)、赵金海(海洋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徐道钫(上海城市规划局副总工程师)、周乃晟(华师大地理系教授)等一大批国内外沪上知名学者走进七宝中学的课堂,带领着同学们到南极与太空遨游,探索着星球的奥秘,展示着城市交通的前景……。 专家神采飞扬的讲解,娓娓动听的言辞,翔实丰富的内容,严谨治学的态度,无不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太棒了”!这几乎是每一次讲座后同学们共同的心声。 【学生自主研究,专家来校讲课,这是本课程两种主要形式,专家讲课,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飞速的发展,还可以领略专家们演讲风采,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研究什么呢? 1999年初,寒假前夕,在完成了“文艺暨人生”这一主题后,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的活动课程又拉开了序幕。 仇忠海校长的动员,专家组的专题讲座,立刻使高一年级400多位学生行动了起来。课间饭后,教室走廊,同学们有的翻阅书刊,有的闭目沉思,有的三五成群在激烈地争论。

同样高二(5)班也是热闹非凡,人人都在思考自己的研究课题。 “研究什么呢?” 谢园园也在思考。尽管班主任已将有些同学自报的课题写满了整整两黑板,但她仍然觉得没有头绪。 “研究课题要有意义,要符合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客观条件。”专家组的话语在她耳边回响。 突然,她想起了不久前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消息,讲的是一位出了车祸的驾驶员在讲述他出事前“只觉眼前一片炫目的白光……”。接着记者指出,这是城市建筑中光污染所致。 “对,就研究城市光污染!何况我父亲也是搞建筑的,完全有条件”,她不禁叫了起来。 她的叫声立即引起了坐在她附近同学的注意,他们也正在为没有确定研究课题而苦恼。 当谢园园讲完她的设想后,马上获得了黄苏娅、陆一波、王昊的赞同。 还得再找几个有能力的同学,于是精通计算机的姚文豪,被他们认为各方面都“挺棒”的顾朱夏也加盟了他们的课题小组。 【课题来自生活,贴近生活,要关注社会、关注科技发展是课题选题的活水源头。】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推举顾朱夏为组长。接着讨论和确定了分工: 总负责:顾朱夏 调研:全组同学 计算机上网:姚文豪 资料保管、分析:黄苏娅、王昊、丁洁 摄影:陆一波 总结报告:谢园园、黄苏娅 【分工是研究性学习的有效组织形式,它不仅有益于课题研究的开展和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更有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责任心和协作精神。】

课题研究案例分析完整版

课题研究案例分析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在活动中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效率的研究》课堂实例分 析 字理识字教学片断 《一去二三里》教学片断(一): 师:看看这些字宝宝,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哪个字吗? 生1:我多读读就会了。 生2:我也看着拼音拼一拼读一读就会了。 师:请你看看这个字。(指十)你觉得它跟什么很像? 生:像加号。 师:是啊,十就像一个加号。那用这样的想象的方法,你能记住谁呢? 生1:二像一个等号。 师:是的。只不过二的两横不样长,等号的两横是一样长的。还有吗? 生2:一像一个减号。 生3:七像是t。 师:老师还能用编故事的方法记住一个字。请你听故事,猜猜是哪个字。有个儿子很不听话,他的爸爸很生气,就把儿子关在了一个四四方方的小房子里,让儿子把脚伸得直直的。猜猜是今天学的哪个字? 生(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四 师:为什么是四呢?生1:四的外面就像是四四方方的小房子,里面有个儿。师:是啊!看,竖,横折勾,(师板书)这就是四四方方的房子,儿子关在房子里(书写撇,竖弯),但儿子的脚是直直的,所以没有勾,爸爸把他关在房子里,当然要关上门。(书写横)齐读四 师:记住了四。老师还有个谜语。听:入字分开! 生1:是八。 师:为什么是八呢? 生:因为入字的撇和捺分开就是八。 师:真聪明!看,入的撇和捺是并牢的,八的撇和捺是分开的。(板书入-八)师:再猜一个,几字出头! 生1:是儿。 师:有点像,但我说的是几字长出头来了。看这是几,他会怎么长出头呢(板书几) 生2:是九。 师:非常正确!你是怎么猜到的? 生:九字的一撇长到上面了,就像那个几字长出头了。 师:会观察还会思考!很好!我们又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了最难的两个字。读读(指板书齐读入-八,几-九) 师:刚才我们想出了很多记字的方法,看(指着板书)用想象的办法记住了一二十七,用编故事的方法记住了四,还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了八和九。以后,我们在学习生字的时候就可以用上以上的方法。 《一去二三里》教学片断(二):

个人课题研究之案例

个人课题研究之案例 建构,让课堂更有效 泗阳县众兴实验小学刘立忠 用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关注学生学的如何。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只有积极主动参与才能对知识进行有“意义”的主动建构。 怎样让学生去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呢?在设计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6~57页《运算律》一课时,我没有将这一定律刻板地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从事例中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这是其中新授部分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探索加法交换律。” 1、在情境中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 (出示主题图,男生28人,女生的17人在跳绳,问题是一共多少人?)会列式吗?开始!28+17=45(人) 还可以怎么列式?17+28=45(人) 同样的一幅图,同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列出了两道不同的算式,其中“28+ 17”是用男生人数加上女生人数,“17+28”呢? 两道算式都表示把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合起来,所以都等于?(45人) 两道算式得数相同,我们可以用“=”把它们连成一个等式。(屏示等式)2 8+17=17+28 情景引趣。教师为学生提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过程的实质,就是要学生通过观察,搜集信息,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做好准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感受问题的存在,明确需探究的问题核心,产生探究的心理欲望。 2、观察等式,发现个案特点。 仔细看,等号左边、右边有什么相同?(同桌轻声交流一下) ―――都是在加法中,都有28、17两个加数(两个加数相同),得数都等于45。 (板书:加法) 不同在哪呢?两个加数的位置不同,位置怎样了?(交换了)(屏示动态交换过程)(板书:交换) 这个发现,会不会仅仅是一种巧合呢?如果换成其他的两个加数,左右两边的得数还会相同吗?你们能不能再举些例子来验证? 引导质疑。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恰当的提问引导,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把握好质疑的时机,给学生留出充足的空间与时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学会质疑。 3、举例验证,并简洁表示规律。

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与研究开题报告

《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与研究》 开题报告 襄阳市第四十中学郜广艳 一、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 (一)课改以来,日常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疑难问题,教学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 映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抉问题的思路.提供例证。它 是来源于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 发事件、有意义的、典型的教学事例的处理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行为与艺术的记叙, 以及对该个案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案例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而产生 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 的想法、思路和对策等。它既有具件的情节,过程,真实感人,又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悟出其中的育人真谛,予人以启迪。可以说,一个课堂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具体教学情景的故事。在叙述这个故事的同时,反思分析自己的教学过程,使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深刻的理解教材,了解自己的学生,进而更合理的 设计教学流程,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使我们 的学生能享受到一个既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又有一个知识传授、感情交流、真实有效 的学习过程。达到教与学的最高境界。 通过本课题研究使每一位教师对所有的案例的事件有一个完整细致的记叙或者反思, 提供做出修正和新的解释的依据,使我们的教师把自己的学识和教学经验融会到课程教学 中去,用的眼光束审视课程,用自己的才华来创造课程,用自己的经验来完善课程。从而 有所发现,有所前进,有所创造。 (二)本课题研究所达的目标 (1)使教师能更好的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自觉的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 学会分享别人的经验与教训.在实践中调整自我教学的行为。 (2)提高教师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用科学的态度来研究问题意识和能力,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自觉的将教学与科研整合为一体。 (3)实践重内涵,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实现我们让学生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目标。 (三)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 主要对通过描写或叙述课堂教学中发生的一些事件、故事.学生的心理活动、观念的 冲突、研究者的反恩等,以小见大.揭示出事件背后的教与学的方式、教学理念等等,帮 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学习活动经验。在案例中,针对面临的疑难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提出解决问

课题研究教学案例4个

课题研究教学案例分析 一、把活动还给学生 在讲授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新课改要求学生在实际动手过程中思考,并最终得出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材中设置了几个做一做,已知几个边角条件,组织学生作出三角形,通过观察测量最后得出结论。以此作为本节内容的探索过程。 在上本节内容之前,我有幸听了几位老师讲授关于探索三角形相似的课,之后,我发现几节课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作三角形,之后在老师的要求下测量了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然后老师对测量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做了总结,整个过程,学生动手的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也非常压抑,使得学生对于老师得出的结论云里雾里,随声附和,整个探索的活动过程不像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像是课堂的一个组成部分。活动的主体不是学生而是老师。 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活动过程中的思考空间也应该属于学生,其中最关键的步骤是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现在正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下一步要做什么,最终我们要通过活动得出什么结论。基于上述思考,对于探索全等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这一节内容,授课时在组织探索过程进行之前,我详细有条理的说明了我们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最终要得到什么。具体为:两个三角形三角相等三边相等,那么两个三角形全等,如果运用定义来说明三角形全等非常麻烦,能不能运用尽可能少的条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呢?这几句话说出来很简单,但一定要取得学生的认同,达到思维上的共识。之后告诉学生:如果我们利用已知条件作出的三角形一模一样,那么就可以说明已知的条件可以证明三角形全等,如果作出的三角形不一样,那么已知的条件不足以证明三角形全等,在学生认同了这一点之后再进行探索活动。我想如果把这个活动看作是一个游戏的话,在游戏之前让每一个学生都明白这个游戏的游戏规则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样的活动才是属于学生的,这样的课堂也才会属于学生。 二、把思维的权力留给学生 在讲授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有这样一道题目:一个角的补角比这个角大40度,这个角是多少度?这道题的解题步骤是:设这个角为x,则这个角的补角为:1800—x,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得:1800-x-x=400。学生听完部分学生说懂了,还有一部分学生沉默不语,我正准备再讲一边,一位学生在下面喊道:“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我点头,这位同学随即上黑板写出方程:x+x+400=1800。我还没有说话,下面很多同学喊道:“老师,我也是这样列的”。上黑板列方程的那位同学是这样说的:“设这个角为x,那么它的补角为x+400,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得:x+x+400=1800”。说罢,很多同学附和着:“这种方法简单”。 我很迷惘,补角表示为1800—x,与表示为x+400,这两者到底有着怎样的区别?,前者要求学生用字母表示未知量,与后者相比前者对学生的思维要求更高一点。于是我想:对于一道针对新知识的应用题目,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可以解决,再要求学生运用对于他们来说陌生的复杂的思维去思考是没有必要的,这样的题目无益于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相反会让学生无所适从,练习的过程是学生思维提升的过程,而这样的题目显然有碍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我想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符合学生思维习惯的题目更有益于学生思维的提升和知识的建构。所以在教给学生知识之前应该下大功夫去研究学生的知识体系。以便更加有效的调动学生的思维,更快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回想那一节课,如果我稍微急躁就变成了课堂的霸王和思维的镇压者。我深深的意识到:学生不应该是老师教会的,而是他们自己学会的。否则知识永远不是他们自己的,迟早要还给老师。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不应该只停留在形式上,应从思想上达到真正的转变。 课题研究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案例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研究的方案一、研究课题: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研究” 二实验的可行性分析: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即让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理解,而又让学生在这些知识理解形成与获得的过程中,增进数学的学习情感,学会与人交流,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与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实现不同的学生的个体心里都得到不同发展,因此小学数学应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探索教育教学的新途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学习方式是这次课题的切入点和实施新课程的主旋律。 2、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逐步学会学习。变接受式学习为自主探索式学习;变静态学习为重视实践操作;变个体学习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实验的方向与目标、内容: 1、本课题试图探讨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对实施本模式的教学观、学生观、活动观、评价观与实施策略形成一些规律性认识;改变本校班级课堂教学“高耗低能”的被动局面,使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乐园;提高实验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促进实验教师的精神成长。 2、研究目标: (1)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局面、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 (2)引导学生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新的学习方式。 (3)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4)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精神,主动探索、学会学习,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人。

课题研究案例分析

在活动中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效率的研究》课堂实例分析 字理识字教学片断 《一去二三里》教学片断(一):师:看看这些字宝宝,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哪个字吗?生 1 :我多读读就会了。 生 2 :我也看着拼音拼一拼读一读就会了。师:请你看看这个字。(指十)你觉得它跟什么很像?生:像加号。 师:是啊,十就像一个加号。那用这样的想象的方法,你能记住谁呢? 生 1 :二像一个等号。 师:是的。只不过二的两横不样长,等号的两横是一样长的。还有吗? 生 2 :一像一个减号。 生3:七像是t 。师:老师还能用编故事的方法记住一个字。请你听故事,猜猜是哪个字。有个儿子很不听话,他的爸爸很生气,就把儿子关在了一个四四方方的小房子里,让儿子把脚伸得直直的。猜猜是今天学的哪个字? 生(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四师:为什么是四呢?生1:四的外面就像是四四方方的小房子,里面有个儿。师:是啊!看,竖,横折勾,(师板书)这就是四四方方的房子,儿子关在房子里(书写撇,竖弯),但儿子的脚是直直的,所以没有勾,爸爸把他关在房子里,当然要关上门。(书写横)齐读四 师:记住了四。老师还有个谜语。听:入字分开! 生 1 :是八。 师:为什么是八呢? 生:因为入字的撇和捺分开就是八。师:真聪明!看,入的撇和捺是并牢的,八的撇和捺是分开的。(板书入- 八)师:再猜一个,几字出头! 生 1 :是儿。师:有点像,但我说的是几字长出头来了。看这是几,他会怎么长出头呢?(板书几)生 2 :是九。 师:非常正确!你是怎么猜到的?生:九字的一撇长到上面了,就像那个几字长出头了。师:会观察还会思考!很好!我们又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了最难的两个字。读读(指板书齐读入-八,几-九)师:刚才我们想出了很多记字的方法,看(指着板书)用想象的办法记住了一二十七,用编故事的方法记住了四,还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了八和九。以后,我们在学习生字的时候就可以用上以上的方法。 《一去二三里》教学片断(二):师:课题中又有两个生字。(标上拼音)请拼音宝宝帮忙读一读。师:看到这个去字,你觉得跟我们以前学的哪个字很像?生:云 师:是啊。那不一样在什么地方呢?生:去比云字多了一竖。 师:很好!老师可以给这个去字写一道加法算式。看(板书:云+1= 去)齐读:云加竖就是去。师:有趣吧?语文中也有数学的加一加。用加一加的方法,谁能给里写一道加法算式呢?生 1 :田加土就是里。 师:表面上看是这样。有不一样的吗?(学生们都没有表示)师:看我写的。(板书:日+土=里)知道为什么吗?观察一下这个竖。生(突然醒悟的样子):这一竖是从土字长上去的。 师:是的。里的这一竖是从上到下贯穿的,是一笔。案例分析:本教学片断中利用字形编成成顺口溜,从而使枯燥的识字变活了,学生在字形猜字谜中认识了生字,并牢牢记住。这种识字方法不仅使学生能快速记住生字活跃课堂而且还教会了学生自主学习生字的方法。字理识字在低年级学生的课堂

课题研究个案分析

课题研究——个案分析 课题名称:职校听障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子方向:职校听障学生学习方法——“放电影” 研究时间:2013年9月——2014年元月 一、基本情况 谭佳欢,女,现年17岁,长沙市望城区人,听力一级残疾,湖南省特教中等专业学校12级服装2班学生,属于先天性听力重度残疾。 该生从小学开始一直在特殊学校就读,直至初中毕业,成绩一般。2012年9月入我校就读服装专业,自入校以来,表现较好,学习较为用功。通过一年的学习,成绩始终处于班级中下水平,平常虽然花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在学习上,但学习效果却不明显,究其根本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好。 表1:谭佳欢2013年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 二、研究方法理论解析 俗话说:“十聋九哑”,听障学生由于不能说话,感知觉中缺少了语言功能,平常学习时,他们不能象正常学生一样通过朗读、背诵等方

法来达到记忆知识的目的,而“放电影”的学习方法带给了他们学习上有益的、必要的补充。 “放电影”由三个阶段组成:查漏——补缺——加深记忆,类似于电影中的故事情节。是指针对一个时间段(一次课、半天课、一天课或更长的一段时间)的学习内容在教师授课完成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从前至后的回忆与梳理,让整个知识点的流程(类似于电影中的故事情节)在大脑中重现,如果出现知识点的脱节与断层,再及时的补缺,以加深知识点掌握的过程。三、研究方法的具体实施 针对该生的特点:学习态度较好,认知能力较强,已具备中职学生所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全面加强“放电影”的学习方法指导。实施过程主要由班主任负责,各科任教师积极参与。 第一步,每次课结束,科任教师都要求她对本次课的内容再回忆一次,如出现“电影”放映不流畅或错误时,再及时查漏补缺,以达到对本次课内容的及时理解、消化、吸收。 第二步,每半天课结束,班主任都要求她对半天来所学的知识要点逐一进行“放电影”,如果出现放映不流畅或错误时,就通过查阅书本、向同学请教、向对应课程的授课教师请教等方式以及时解决问题。 第三步,每天晚自习,班主任都要求她对一天来所学的知识要点逐一进行“放电影”,如果出现放映不流畅或错误时,就通过查阅书本、向同学请教或共同探讨、向科任教师请教等方式以及时解决问题。 第四步,每天晚就寝,要求她躺在床上对当天所学知识再放一遍

生物组课题研究个案分析之能量流动

生物组课题研究个案分析 ——能量流动 教学目标: 1.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展示精美的食物图片,学生思考:这些食物被人体消化吸收后主要起什么作用?引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学习。 一、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 播放有关捕食的视频片段 提问串:1、刚才这段视频的主角是谁?两者的关系是什么? 2、两种生物间的关系构成食物链吗? 3、如何改动才能成为食物链? 小草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有如下关于能量的问题。 【多媒体展示问题】①小草的能量来自哪里? ②照射在草地上的太阳能如何被小草吸收? 照射在草地上的太阳能都能被小草吸收吗? ③小草吸收了太阳能后,这些能量有哪些去向? 学生思考,得出结论。 小结:1、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什么? 3.生产者(第一营养级) 能量的去路有哪些? 【多媒体展示问题】①兔子把草吃进肚子里,草中的能量都被兔子吸收了吗? ②兔子吸收了能量后,这些能量有哪些去向? 小结:生态系统能量流经次级消费者的过程。 总结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渠道、过程。 强调光能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输入生态系统,然后通过捕食关系从生产者传递到初级消费者再传递到次级消费者,其中有一部分能量通过生物自身的呼吸作用以及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散失了。其中生产者光合作用是能量流动的起点。而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就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 通过我们刚才的分析,学生自主归纳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概念。 三、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再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思考:图中的箭头表示了什么含义? 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箭头表示能量在方向上是单向流动的,在数值上逐级递减的。 从前面关于能量流动过程的阐述,可以对能量的流动方向以及能量在数量上的变化有一个感性上的认识,那么能量在流动的过程中能否进行定量分析呢?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就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展示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 1、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占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总量的百分比是多少?从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的能量,占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总量的百分比是多少? 2、分析每一营养级上能量的“流入” 和“流出” 是否平衡(蓝色箭头和橙色箭头)。 3、通过上述分析,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第一、单向流动。食物链各个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的,而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总是以呼吸散失热能。

课题研究教学案例

课题研究教学案例 【篇一:课题研究教学案例】 如何撰写课题研究的教学案例一、什么是课题研究的教学案例? 教 育科研课题的教学案例是课题研究过程中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 的事件。 简单地说? 一个科研课题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使课题进行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与此课题相关的教学过 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处于课题研究过程 中的教师典型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策略的运用?教学经验与教训的获得?教学观念的转变与保持?教学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及解决这些问 题的方法?学生学习中的知识冲突?床在性的发现等。 它主要是通过叙述课堂教学中发生的一些事件? 以揭示出事件背后的教与学的方式、教学观念等?它具有样本、检验和表现的意义。 二、教学案例的特点? 1、真实性。教学案例是写实的?是教学实践 中具体事例的真实再现?有相对完整的情节。课题研究的案例必须是 师生共同尽力过的一段过程。虚构的故事不能成为案例。 2、典型性。教学案例包含的一个或几个疑难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 的方法与思考?是教师共同关注的人点、焦点?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体 现教学现象与本质、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课题研究的教学案例有解 释教学内在规律的典型性?能从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结论?更好 的指导实践。 3、实用性。教学案例要叙述清楚而有情节?语言朴实而又生动?内容 平实而又耐人寻味?可读性强。课题研究的教学案例要具有课题意义、借鉴作用和探讨价值?能激起教师效仿?学习遇到类似事情如何应对 的策略?能够启发教师思考。 4、研究性。通过课题教学案例?使大家看到课题研究行进的足迹?领 悟共同的教学智慧?获得行动的启示。 三、教学案例的基本结构 ?一?标题案例总是有标题的? 总是要借助 标题反映事件的主题或形貌的。有些教师不给案例定标题?或者标题 就叫案例 ?这就使标题要发挥的提供信息、反映主题的重要作用淡 化甚至消失殆尽了。 一般地说?案例有两种确定标题的方式?一是用事件定标题?即用案例 中的突出事件作为标题?如反映课堂教学事件的哄堂大笑以后 ?反映 与学生交往行为的闷葫芦会讲话了等?二是用主题定标题?把事件中

课题研究方法有哪些

课题研究方法有哪些: 问卷调查法、访谈、个案研究、实验法、观察法、文献研究等 1、行动研究法:制定个性研究方案,通过学生实践情况进行分析,再研究调整重新进行实践。并将经验总结、记录,形成有价值的文字。 2、资料收集法:深入班级,深入学生个体,对学生现状进行调查,利用不同的资源进行收集,找准问题所在,明确研究对象。 3、学生带动法:通过一小部分学生先学、先走,在带动、感染他周围的学生也来学习。 4、教育实验法:立足于自己的所在的教学班级,通过实验前、后学生科学学习的变化,找到适合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方案。 5、个案研究法:结合课题研究目标,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制定学习计划,针对个性发展的需要,进行有效指导。 6、文献法:广泛收集整理文献资料,如经典书籍,名人格言,以及课程标准推荐的书目,为学生阅读提供具有时代性,创造性的正面教材。 7、教育调查法:深入班级,深入学生个体,就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调查,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进行缜密分析,找准问题所在,明确研究对象。 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观察法 1.观察法: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2.观察法的步骤:观察法的实施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之一就是进行观察研究的设计,此步骤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 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于搜集材料,而在于掌握基本情况,以便能正确地计划整个观察过程。例如:要观察某一教师的教学工作,便应当预先到学校大致了

解这位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情况,有关的环境和条件等等。这可以通过跟教师和学校领导人谈话,查阅一些有关的材料,如教案、教学日记、学生作业等,以及听课等方式进行。 (2)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 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如果这规定不明确,观察便不能集中,结果就不能深入。观察不能有几个中心,范围不能太广,全部观察要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如果必须要观察几个中心,那就采取小组观察,分工合作。 (3)确定观察对象 一是确定拟观察的的总体范围; 二是确定拟观察的个案对象; 三是确定拟观察的具体项目。比如,要研究新分配到小学任教的中师或大专毕业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业务、文化进修的情况,那么,拟观察总体就是教师工作年限达一年或两年的新教师。在这一总体范围内,再定下具体观察哪几所小学,哪几个教研组中的哪些教师。具体观察名单确定以后,再把拟观察的时间、场合、具体观察项目确定下来。 (4)制定观察计划 观察计划除了明确规定观察的目的、中心、范围,以及要了解什么问题、搜集什么材料之外,还应当安排观察过程:观察次数、密度、每次观察持续的时间,如何保证观察现象的常态等。 (5)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 观察手段一般包括两种: 一种是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一种是保存观察资料的手段。

课题研究案例分析

《在活动中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效率的研究》课堂实例分析字理识字教学片断 《一去二三里》教学片断(一): 师:看看这些字宝宝,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哪个字吗 生1:我多读读就会了。 生2:我也看着拼音拼一拼读一读就会了。 师:请你看看这个字。(指十)你觉得它跟什么很像 生:像加号。 师:是啊,十就像一个加号。那用这样的想象的方法,你能记住谁呢 生1:二像一个等号。 师:是的。只不过二的两横不样长,等号的两横是一样长的。还有吗 生2:一像一个减号。 生3:七像是t。 师:老师还能用编故事的方法记住一个字。请你听故事,猜猜是哪个字。有个儿子很不听话,他的爸爸很生气,就把儿子关在了一个四四方方的小房子里,让儿子把脚伸得直直的。猜猜是今天学的哪个字 生(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四

师:为什么是四呢生1:四的外面就像是四四方方的小房子,里面有个儿。 师:是啊!看,竖,横折勾,(师板书)这就是四四方方的房子,儿子关在房子里(书写撇,竖弯),但儿子的脚是直直的,所以没有勾,爸爸把他关在房子里,当然要关上门。(书写横)齐读四 师:记住了四。老师还有个谜语。听:入字分开! 生1:是八。 师:为什么是八呢 生:因为入字的撇和捺分开就是八。 师:真聪明!看,入的撇和捺是并牢的,八的撇和捺是分开的。(板书入-八) 师:再猜一个,几字出头! 生1:是儿。 师:有点像,但我说的是几字长出头来了。看这是几,他会怎么长出头呢(板书几) 生2:是九。 师:非常正确!你是怎么猜到的 生:九字的一撇长到上面了,就像那个几字长出头了。 师:会观察还会思考!很好!我们又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了最难的两个字。读读(指板书齐读入-八,几-九) 师:刚才我们想出了很多记字的方法,看(指着板书)用想象的办法记住了一二十七,用编故事的方法记住了四,还用猜谜语的方法记

课题研究学生个案跟踪分析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研究》课题学生个案跟踪分析 一、个案情况分析 这次六年级(2)班一共选择3个学生作为个案,分别是学生2和学生1。 学生1:五年级时数学不合格,贪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看漫画,性格外向,好动,易冲动。也爱好打篮球。特长是:爱劳动。死记知识掌握得还行,但理解能力极差。 学生2:学习能力弱,读书速度慢。 学生3:性格内向,整天愁眉不展心事重重,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常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学习成绩居下,还有滑坡趋势。但体育成绩优秀,擅长长跑、足球。 情况分析:三个学生基本计算能力在学期初的情况都不乐观。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备的基本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计算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在计算方面达到“熟练”“正确”“会”三个层次。”因而,必须重视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一个六年级学生的数学基本计算能力应达到“熟练”“正确”“会”,学生1 看得快,但不掌握计算方法和技巧。而学生2不但看得慢,且理解能力也不好,所以直接表现出来的就是作业速度慢,错误率高,理解性的题目错得更多。学生3父母因感情不和离婚,孩子随父亲生活,去年父亲再婚,又生了一个男孩。学生3认为继母对自己有成见,父亲和继母一条心,只爱小弟弟,不爱自己,自己在这个家是多余的,心理上的压力很大,无心向学。 跟踪对象初期情况表

二、实验跟踪措施 我们研究的课题是“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研究”,我们采取了以下跟踪矫正措施: (一)劝父母降低要求,增加与孩子的沟通,给予家庭的温暖与关爱。 (二)给予爱和宽容,让师生情感互动,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间,我会有意无意地走到他的座位旁边,跟他闲谈,询问他在家里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适时的给予他精神上的鼓励和生活上的帮助。有时,他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做作业。这时,我不是批评和斥责他,而是给他讲一些名人名家大器晚成的故事,告诉他,只要肯努力,学习成绩一定能提上去。这种充满爱心的引导教育,如春风化雨,滋润了他的心田,开启了他的心灵之窗。 (三)激励教育,唤起学习的信心。 (四)发动同学对他关心,促进生生之间情感交流互动。 为了给他营造一个平等友爱的学习环境,我暗示班内一些外向、活泼、品学兼优的学生和他交朋友,当他有困难时,同学们会热情地帮助他,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帮助他恢复对学习的信心。同时,也能让他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懂得热情帮助人是赢得同学喜爱的首要条件。 三、跟踪效果反馈 一年来,通过这种方法促进他大胆地与优等生交往,逐步领悟到交往的方法,领略到交往的乐趣。2个学生通过互动交流学习之后,学习的成绩、互动的积极性与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具体见下表。 跟踪对象情况表

课题研究效果的案例分析

兴趣是让学生重视生物学科的“一剂良方” 横泾中学林瑶 一、案例片断 前几年我多次听过她的课,发现她的课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虽然她备课很认真,上课积极性很高,但学生总是被动地在听、在学,对生物学科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她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对生物学科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认为是一门副科,思想上轻视,如果硬逼着他们学,肯定会产生逆反心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探讨了这方面出现的状况,针对性地采用开课听课、教师互评、学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和手段来改变现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适当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这门学科的重要性。 每次活动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课堂探究阶段:每次听完课后,我们都要收集相关的教师观察表、教师互评表、学生访谈表、授课者自评表、生物学科评价总表等;第二阶段为汇总分析阶段:授课者、评课者都要仔细阅读收集来的资料,借助这些资料各自进行分析,主要是围绕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这个主题来进行;第三阶段为资源互补阶段。这一阶段,课题组成员集中在一起,各抒己见,在平等的氛围中表述自己所观察到的教学事件及各自的看法。这一活动中有平静的交流,有激烈的辩论。通过这样的活动,博采众长,在理论联系实际的交流中,增进对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进一步理解,指

导课堂教学实践。通过两年来的教学活动,发现她的教学行为改变了,最明显的变化是她在课堂教学中能够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下面是最近听她的“生物生存的环境”的教学片段实录。 教师:“骆驼为什么适应沙漠里的生活啊?”请同学们利用5分钟时间小组自行讨论。 教师:(5分钟后)请小组派代表回答。 学生代表1:骆驼和其他动物不一样,特别耐饥耐渴。骆驼的驼峰里贮存着脂肪,这些脂肪在骆驼得不到食物的时候,能够被分解成骆驼所需要的养分,供骆驼生存需要。 教师:很好,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呢? 学生代表2:我认为除此之外,骆驼的胃里有许多瓶子状的小泡泡,那是骆驼贮存水的地方,它可以使骆驼即使几天不喝水,也不会有生命危险。骆驼的耳朵里有毛,有双重眼睑和浓密的长睫毛,可防止风沙进入眼睛;骆驼的鼻翼还能自由关闭。这些“装备”使骆驼一点也不怕风沙。骆驼的脚掌扁平,脚下有又厚又软的肉垫子,这样的脚掌使骆驼在沙地上行走自如,不会陷入沙中。 教师:补充得很好。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结构主要有驼峰、胃、耳朵、眼睛、鼻、脚掌等。如果人没有了骆驼,在沙漠中能走出去吗? 学生(齐声):“不行”。 教师:为什么呢?沙漠里存在哪些危险呢?我们来看一段真实的故事“彭加木在罗布泊失踪迷案”。看完后小组讨论6分钟解决这些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案例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doc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案例的研究》 课题论证报告 大丰市万盈初级中学王亚芳 核心概念的界定 农村留守儿童:随着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 的农民离开了土地,涌入到城市务工,但是由于种种条件限制,他们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于是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一一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他们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管教,大多数成绩下降,出入游戏厅、网吧,行为习惯差,有的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眼于留守儿童的终身发展,反思学校教育工作,探究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2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形成的原因。改进教育工作,让教育工作服务于社会。 爻研究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对策,提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方案。。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 得到父母关爱,享受家庭温暖,是每个小孩与生俱来不可或缺的权利。但农村留守儿童的大量存在,反映出其此项基本权利的部分缺失。随着离开父母的时间增加,留下来的孩子们也不可忽视地出现了许多问题,首当其冲的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影响着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牵扯到千家万户,上级政府、各级教育部门及远在千里之外的孩子的父母。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有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有助于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有助于留守儿童良好学习、生活

U 和行为习惯形成;有助于留守儿童掌握自立自护的本领形成健康的心 理品质;。 本课题研究有助于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有助于为社会培 养有用人才,有助于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创建平安校园,和谐社会。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2, 加强家校联系,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进行指 导,培养留守儿童健全的个性心理品质及社会适应能力。 3. 有计划地推行行之有效的措施与方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 “留守儿童之家”工程,为留守儿童创建健康、安全、平等的成长环 境。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调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的现状。了解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对留守学生教育的认识和方法;了解留守学生家 长对留守学生当前教育现状的评价及期待。 2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 以及其形成的原因。 (1) 分析留守儿童不良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原因。 (2) 分析留守儿童良好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原因。 (3) 分析对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产生影响的若干因 素。 (4分析当前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对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和行 为习惯教育的认识及所采用的方法。 (5)分析教师自身师德及业务水平对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和行 为习惯教育产生的影响。

学困生个案研究小课题研究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个案分析研究》方案 一、背景及缘由 当今社会,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出人头地,把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希望他们能好好学习。可是,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就存在困难,家长和老师都为此很无耐。学困生却不清楚怎么学,这时就需要老师来点拨。老师在点拨前,一定要先了解这些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为了帮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少班级的学困生,因此我提出“小学学困生的个案分析”研究。 二、研究目标和意义 小学阶段的学困生,往往表现为调皮,不自信,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而在今天这部分学生日益增多,久而久之他们将会变成社会的负担。通过这些个案中的学困生的特点,让他们知道存在的原因,并能改变他们。从而让他们对学习充满兴趣,热爱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研究范围和对象 “学困生”,也就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本次研究则是针对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进行研究,研究对象为每班一名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四、研究工作指导思想和原则 为了抓好日常教学工作,就必须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教师除了倾注爱心,发现闪光点,因材施教,抓好反复教育外,还要注重学运用恰当而有效的方法。 五、研究方法和思路

1、个案研究法。经过筛选选出学困生。 2、观察法。在课堂中观察,这部分学生上课是否听讲,听课是否认真,是否能积极主动回答问题,是否动脑筋想问题,有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3、调查法。通过家访了解家庭情况。 4、综合运用各种途径,关注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 六、研究内容 1、针对学困生进行整合,确定他们的范围,哪些学生属于学困生。 2、这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哪些表现。 3、这些学生的家庭状况是怎样的。 七、研究过程和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8.3) 1、搜集从入学开始到现在的学习情况,有什么变化。 2、分析哪些同学为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8.4.---2018.6.15) 1、确定学困生的名单。 2、观察学困生在课堂中的表现。 3、调查家庭情况,并请求家长配合。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8年6月底) 本阶段主要任务就是对实施阶段的资料调查研究进行一个整理,并撰写总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