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对其吸收、消化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本国的实际情况。本土化是中国社会工作必走之路,在这过程中已经暴露出许多的问题。广大民众的认识、接受、认可度低,学校教育与社会工作专业化人才培养不协调,政府部门、NGO组织、专业社工机构之间的配合失衡等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社会工作服务于我国社会,在当前,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关键词:社会工作本土化民众组织机构

如我们所知,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活动在西方社会已存在数百年,而在中国,社会工作的传入相对较晚,至今也不过短短几十年历史。作为一个西方文化的产物,一个舶来品,要想在一个完全不同于西方社会制度的国度开花结果就必有一个适应水土的过程,这也是中国社会工作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本土化。

一、何为“本土化”及“社会工作本土化”

但凡一种新的文化思潮的传入,有学者认为大致需经历三个阶段:引进阶段、本土化阶段与扎根阶段。就社会工作而言,这些年来国内大量引进与翻译西方社会工作专业相关的教材、书籍,引进西方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模式,可以说引进阶段已基本完成,接下来就是一个本土化的过程。何为本土化?何为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姑且列出一个学术界普遍接受的定义仅供参考:本土化它所反映的是一种变化和过程,指的是外来的东西进入另一社会文化区域并适应后者的要求而生存和发挥作用的过程。由此推之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有学者给出了如下的定义:指产生于外部的社会工作模式进入中国,与经济、政治、文化及制度体系相互影响而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从而发挥功能的过程。一种

文化进入另一种文化,短期内一定的文化冲突是必然存在的。怎样使得这种文化尽快适应水土,变文化冲突为文化适应,继而使得这种文化服务于我们的社会是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

二、本土化过程中凸显出的问题: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与本国文化的融合中势必会出现一些不适用、不和谐的症状。这些症状表现在哪些方面,怎么去解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综合前辈的观点加上自我的思考,给出以下几个思考方向以供抛砖引玉之用。

(一)、广大民众的认识、接受、认可度低

民众的认可、接受度是决定一种文化在另一国度扎根的关键,在这种文化扎根之前,本土化又是必走之路。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西方文化,在引进阶段经历了许多波折。几十年过去了,人们开始认识到这种新文化在我国已渐渐风行,但人们对其的认识还停留在浅层。

社会工作者作为一种专业助人活动的工作人员,人们一提到它,头脑中闪现的无非是社区老大妈、老大爷,慈善组织的工作人员等等,人们对它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著名学者王思斌教授对社会工作者给出了一个一般性的定义,即“社会工作者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专业助人服务活动的专业人员”。对社会工作职业、社会工作者给出一个让大众认可的定义,提高大众的认可、接受度是社会工作本土化之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二)、社会工作高校教育与社会工作专业化人才培养之间的不协调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不包括港台地区)共有250多所高校设立了社会工作(专)本科专业,但培养规模都不大,高校培养的人数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

社会工作的本土化需要社工在被大众认可、接受后普遍的推向社会各个角落,广大高校作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主要的培育机构,产出量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此外,有学者称:许多高校在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很大问题。社会工作按学科性质划分应属于应用性的专业,高校教育应从培养专业化人才方向着手。就目前来看,许多高校课程设置大而空,真正涉及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育很少。而高校的师资队伍大多从事的是理论研究,俗称“学院派”,但真正具有从事过社工实践经验的老师却相对较少。与此同时,还有一个情况值得注意,就是社会工作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高校教育培养的是专业人才,但如果这些人才在真正走上岗位之前没有专业实习的经历,空有一身理论,没有很好的同实践结合起来,他们也就不会明白理论同现实实际情况的差距,这对这些培养对象来说是很不利的。

高校即作为社工专业人才培养之地,同时也是社会工作学术研究、学术理论形成之地。前文中也已提到,高校学术味浓,但主要精力也只是放在对西方理论的研究方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尚未完成。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快速转型时期,社会工作专业领域许多方向存在大量空白急待学者们去研究、分析、总结。随着中国式社会工作理论的形成,社会工作的本土化阶段也将完成,从而进入扎根阶段。在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系统的社会工作理论指导下,这个西方的产物必会大大有益于我国服务型社会的建设。

(三)、政府部门、NGO组织、专业社工机构之间的配合失衡

放眼中国,比之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在我国虽已有几十年历史,高校也

设置了相应的专业,但与之配套的民间、专业社会机构还有待完善。目前,中国的主要社工力量可以分为半专业化的政府、各相关行政机构的工作人员与高校培养的专业化社工人才两种。此外,众多的民间社工协会、NGO组织成员在一定程度上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目前中国正处于向服务型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职业是亟待建设的。最近十几年来,高校为社会培养了很多的专业化人才,由于我国社会发展的程度很大程度上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才供给的需要,加之大量的专业人才自身对本专业前景的认识等原因,导致真正活跃于社工领域的大多是政府各行政机构办事人员。政府在社工领域始终占主导地位,这是很不正常的事。而另一个社工机构主体成员NGO组织也同样发育不良。NGO也是一个舶来品,是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它不受政府操控,以开展各种慈善救济活动为主要事务,不以营利为目的。在国外,NGO组织遍地开花,近年来,国内也涌现出许多的国产NGO组织,如南京博爱庇护服务中心、阳光下之家等等,但规模发展还远远不够。中国式的NGO组织以慈善救济为主,并没有有意识地与社会工作这种职业进行联系,此类组织大多没有配备相关的具有专业助人技能的社工人才,没有很好的从根本上帮人解决问题,没有达到授人以渔的效果。最后一个充当社工机构主体成员的就是专业的社工机构,但基本上只局限于港澳台地区,相对来说这些地方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福利体系发展较为完善,服务意识较强。而大陆社工发展相对较晚,专业化的机构及人才配备程度还很低,全国专业社工队伍在东、中、西区域分布上呈不均衡状态。

社会工作的本土化需要社会工作适应本土后为我国社会的发展贡献其功能,这就需要这些专业与非专业的社会机构的密切配合来共同完成。当前,我国整个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体系存在上诉问题是有目共睹的。除了要不断完善组织自身建设以外,还要加强各组织间的交流合作,构成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系,缩小社工人才配备地域分布差异,把社工队伍武装到全国。

(四)、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与西方助人理念的冲突

文章开篇已经提到,两种不同的文化一旦相遇,必然有一定的碰撞、冲突。社会工作这个西方文化的产物来到遥远的东方遭遇具有中国特色的儒家文化,两种不同的价值理念如何友好和谐相处是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需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

当前,虽然我们已经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新中国,但两千多年以来,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已深入人心,人们往往还是以传统的伦理纲常来思考和处理日常问题。社会工作作为一个助人的活动,强调社工与案主的配合,是一种契约关系,而传统的伦理观则把这种助人活动局限在亲朋好友间,人们也不愿意主动请求帮助。鉴于此,开化民众的思想,升华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使之能被广大民众接受,化解价值观的冲突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中之重。三、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未来工作方向

人们常说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社会工作当前在我国的发展就是完成本土化阶段进入扎根阶段,有了这个目标,所有的关于社会工作的建设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得看清当前问题之所在,对症下药,及时救治,以免社工在中国的畸形发展。

上文我们已然提到社工本土化的重中之重是解决中西价值观的冲突,这不

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事情。价值观是深入人心的东西,只能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一步一步的慢慢来。升华社工的助人理念,使之契合我国的传统道德观是一条出路。利用正式与非正式两条途径向广大民众传递这种平等、利他、互助的观念。正式途径则主要是充分发挥国家宣传的功效及高校教育的普及等手段,非正式则主要是通过大众媒介与民众口口相传等方式让人们了解、认识、理解这种价值观,这是价值观层面的努力方向。

高校的教育改革应该是社会工作本土化另一个应该发展的方向。社工人才的产出量与需求的脱节说明社工在高校的普及还有待提高,应该进一步增加办学单位,扩大招生规模,完善教学本硕博体系。而课程设置及实践基地建设的问题,应按照本国国情,合理安排课程,专而深,切忌大而空,让学生学到真正的技能,并且能有相应的实习基地进行一定课时的实践学习方能毕业。高校的专业师资力量目前大多半路出家,具有专业实践经历的很少,应该吸纳一批国外或港澳台等地区的专家学者来内地教学。此外,高校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培养外,还得担当起培训目前充当社工的各政府机构的工作人员的角色,对他们进行理论的熏陶,实践结合理论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另有广请一线的社工进高校开展各种专题实例讲座,让在校学生提前接触到真实的案例,更好的理解、整合理论与现实。

学校是社工人才的补给站,搞好了学校的建设,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完善制度上的设置。政府机构是目前社会服务的主体,渐渐的当专业的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好后,原来的半行政化的政府工作人员将被专业人才替代,更多的专业社工机构将建立。政府此时的功能主要是协调各个机构的资源,整合资源,适当的时候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撑。

当专业社工队伍足够担起重任的时候,更多的NGO组织将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

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要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加强与各个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各机构、组织也要吸纳更多的专业人才进入,增强组织所能提供的功能。

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需要我们投入很多的精力去好好的经营。完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升华专业理念、建全社工机构设置、扩大社工专业队伍、缩小专业人才分布的区域差异等等,这些都是社会工作本土化需要解决的问题,把握好方向,中国的社会工作的希望就在那里。

参考文献:

【1】王思斌: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浙江学刊2001年第2期【2】刘华丽: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再探讨【J】,社会2004·12

【3】易钢: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面临的三大问题【J】,中州学刊2007年11月第6期(总第162期)

【4】倪勇:社会工作本土化之路向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社会工作专业化和本土化的艰难调适

社会工作专业化和本土化的艰难调适 社会工作诞生于西方的社会环境之中,其理念、理论、原则乃至实务模式和技巧都体现了西方的宗教理念、乌托邦思想和福利国家思想等等,这种具有浓厚的西方文化色彩的助人制度被引入中国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不得不面临着艰苦而漫长的和本土文化与本土经验相互调适的历程。 (一) 对西方论述的醒觉:西方社会工作论述的引入及其反思 西方社会工作思想、理论和方法的引入,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第一步和必要条件。在国内,社会工作的发展虽然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是比较系统和规范地介绍最新和权威性的西方社会工作的论述则是在2000年以后的事情,这种情形的产生可能是由于国内社会工作实务发展的需要,也可能是海外社会工作的留学生逐渐回国投入社会工作领域之缘故,因此,在2004~2006年期间,有国外社会工作评估模型的探讨(吴伟东,2004;陈钟林,2005);有当代西方社会工作领域中管理主义和专业主义争论的介绍(郭伟和,2004);有对西方社会工作领域中新近兴起的“以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实践之基本理念和操作架构的系统阐述(何雪松,2004;陈树强,2005);有对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社会工作影响的诠释(熊跃根,2006),也有对当代西方社会工作的十大发展趋势的详细阐析,即实践方法的嬗变;认识论的多元化;介入取向的持续论争;证据为本的实践的兴起;介入聚焦的转移;专业关系的重构;短期治疗和折衷模式的盛行;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现;社会服务机构的新管理主义取向;社会工作教育的不断革新(何雪松!陈蓓丽,2005) 。 更有价值和意义的是,与2000年以前有关西方社会工作论述的引入相比较,2004~2006的文献更加注重反思这些西方论述在中国文化处境下的适用性(乔世东,2004;何雪松,2005;熊跃根,2006)"这些反思引出对专业化的一个认识:社会工作专业化是为了给服务对象提供更好的帮助,还是为了人为设置专业篱笆以建立专业霸权?熊跃根(2006)在比较深入地探讨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对西方社会工作的影响的前提下,清醒地指出后现代主义对发展中国社会工作的理论反思意义和本土社会工作实践的意义。从理论层面看,在学习与借鉴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同时,要避免专业发展中的“专业帝国主义”因素的负面影响,把本土的实践经验同国际化交流有效地结合起来。对中国而言,推进社会工作专业的建设必须积极肯定本土理论与实践模式的价值,在充分考虑到文化敏感性要素的同时,努力促成本国社会工作专业工作者与发达国家同行就实践经验与理论模式的互惠交流"。 (二)艰难的跋涉: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理论探索 对西方社会工作论述的批判性反思、消化以及在国内社会工作实践需要的驱动下,2004~2006年国内出现了不少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理论建构文献(范 斌,2004;顾东辉,2004;刘华丽,2004;郭景萍,2005;郭伟和,2005;王思斌,2006;童敏,2006;陈钟林,2006) 。 王思斌(2006)从对“中国社会的求-助关系”的分析和对国内中国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研究层贫弱群体接受帮助行为的理论模型的建构出发,指出,中国既没有社会工作专业制度,也不是西方那样的个人理性主义文化,而且又有长期的

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对其吸收、消化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本国的实际情况。本土化是中国社会工作必走之路,在这过程中已经暴露出许多的问题。广大民众的认识、接受、认可度低,学校教育与社会工作专业化人才培养不协调,政府部门、NGO组织、专业社工机构之间的配合失衡等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社会工作服务于我国社会,在当前,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关键词:社会工作本土化民众组织机构 如我们所知,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活动在西方社会已存在数百年,而在中国,社会工作的传入相对较晚,至今也不过短短几十年历史。作为一个西方文化的产物,一个舶来品,要想在一个完全不同于西方社会制度的国度开花结果就必有一个适应水土的过程,这也是中国社会工作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本土化。 一、何为“本土化”及“社会工作本土化” 但凡一种新的文化思潮的传入,有学者认为大致需经历三个阶段:引进阶段、本土化阶段与扎根阶段。就社会工作而言,这些年来国内大量引进与翻译西方社会工作专业相关的教材、书籍,引进西方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模式,可以说引进阶段已基本完成,接下来就是一个本土化的过程。何为本土化?何为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姑且列出一个学术界普遍接受的定义仅供参考:本土化它所反映的是一种变化和过程,指的是外来的东西进入另一社会文化区域并适应后者的要求而生存和发挥作用的过程。由此推之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有学者给出了如下的定义:指产生于外部的社会工作模式进入中国,与经济、政治、文化及制度体系相互影响而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从而发挥功能的过程。一种

文化进入另一种文化,短期内一定的文化冲突是必然存在的。怎样使得这种文化尽快适应水土,变文化冲突为文化适应,继而使得这种文化服务于我们的社会是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 二、本土化过程中凸显出的问题: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与本国文化的融合中势必会出现一些不适用、不和谐的症状。这些症状表现在哪些方面,怎么去解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综合前辈的观点加上自我的思考,给出以下几个思考方向以供抛砖引玉之用。 (一)、广大民众的认识、接受、认可度低 民众的认可、接受度是决定一种文化在另一国度扎根的关键,在这种文化扎根之前,本土化又是必走之路。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西方文化,在引进阶段经历了许多波折。几十年过去了,人们开始认识到这种新文化在我国已渐渐风行,但人们对其的认识还停留在浅层。 社会工作者作为一种专业助人活动的工作人员,人们一提到它,头脑中闪现的无非是社区老大妈、老大爷,慈善组织的工作人员等等,人们对它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著名学者王思斌教授对社会工作者给出了一个一般性的定义,即“社会工作者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专业助人服务活动的专业人员”。对社会工作职业、社会工作者给出一个让大众认可的定义,提高大众的认可、接受度是社会工作本土化之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二)、社会工作高校教育与社会工作专业化人才培养之间的不协调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不包括港台地区)共有250多所高校设立了社会工作(专)本科专业,但培养规模都不大,高校培养的人数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

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路径探索

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路径探索 自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要大力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促进社会工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我国社会工作发展迅速,各大高校不断扩招社会工作专业、越来越多的学校设置社会工作硕士教育,社会工作也逐渐成为政府推进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我们在看到社会工作专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应忽视社会工作对政府依赖性大、专业程度不高、社会认同度低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与社会工作是一门在西方政治、社会、文化土壤上所发展起来而后再引进我国的专业有关,归根结底是社会工作的本土化问题。 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从社会工作引入我国后,就备受学界的关注,但至今如何更好地进行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仍然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化探索的问题。江苏省目前拥有全国数量排名第二的社会工作人才量,积极推进社会工作行业的发展,南京市率先开启了社会工作本土模式的摸索,自2014年开始了 "全科社工"项目的培训,如今经过两年的发展,已为南京市培养了 600多名"一人多岗,一专多能"的全科社会工作者,服务于南京市各社区和街道的第一线。 本研究以南京市的"全科社工"项目为例,通过文献研究、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充分了解了"全科社工"项目的开展背景、实际操作和运行效果等,对其开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并给出了一些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探索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全科社工"项目在实际的操作中主要存在对政府行政力依赖大、资金来源单一、社会工作者定位模糊等问题,这也是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正是因为这些问题迟迟找不到很好地解决方法,我国的社会工作才处在一个难以进一步提升的瓶颈期。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两个大方面给出了建议,一是重构我国社会工作的文

从传统文化视角解析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困境

第4期从传统文化视角解析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困境 庄琪 谭倩倩 (福州大学,福建福州350108;福州市光荣院,福建福州350100) [摘要]文化是社会和经济发展赖以生存的土壤,社会工作从西方落户中国,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必然与中国传统文 化产生碰撞与磨合。合理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规避其消极影响,紧抓文化改革之契机,大力推进本土社会工作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社会转型期值得我们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关键词]社会工作;本土化;传统文化[中图分类号]C91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5136(2012)04-0035-03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2012-11-28 庄琪(1985-),男,山东青岛人,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 谭倩倩(1986-),女,山东济宁人,福州市光荣院社会工作师。研究方向:社会工作、社会学。 一、导言 社会工作这一西方舶来品在我国落户、生存与发展,必然受到我国本土文化的深刻影响,在融合的过程中,也不免碰撞、冲突与阻滞。只有经过不断地调整和磨合,形成一套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知识体系,才能相得益彰,共同获得长足发展。而笔者尝试从传统文化视角解析其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影响,并给出相应解决对策,具有以下两方面的意义: (一)现实意义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们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利益矛盾错综复杂,各种社会问题逐步凸显,弱势群体和救助对象不断扩大,科学化、专业化的救助活动势在必行,社会工作专业化和本土化迫在眉睫。 2006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1]。随后各地社会工作试点工作、政策和法规逐步出炉和完善,社会工作走向蓬勃发展之路。然而,我国社会工作起步较晚,人才队伍建设较为薄弱,岗位开发与设置政策还不健全,执业资格制度还没有建立和完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较低,社会工作还未被社会各方面广泛了解和认同。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与阻碍。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赖以生存的土壤。探究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中的优与劣,文化和历史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2010年7月23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 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中提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奋勇进发的号召,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怎样借文化改革之机,增进民众对社会工作的了解和认同,探究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逐步优化社会工作发展环境,深入推进社会工作本土化和职业化,对于科学化解社会矛盾与冲突,推动和谐社会的建构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学术意义 笔者检视了国内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相关资料,发现其大致可以分为六类:一是对西方社会工作的借鉴与对比,如林顺利、兰学莉的《美国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翟金秀的《加拿大老年人社会工作的优势思考与本土化反思》。二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养,主要代表作有刘海泉的《包头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探索与思考》、冷琴的《“成长向导计划”中关于社会工作督导的经验研究》等。三是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及历程,如郝静的《贵州高校中社会工作组织的发展运用及其思考———以贵州大学为例》。四是高校内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主要有张岭泉的《构建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体系》等代表作品。五是用社会工作理念解析相关问题,如李晶的《从社会工作本土化视角看学习型社区建设的意义和发展》、高中建、刘超、李冲的《单亲家庭青少年成长困境的社会工作介入初探》。六是探究传统文化与社工价值伦理的关系,主要代表作有甄少杨、林小弟的《传统文化对社会工作的促进作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angsha Social Work College 第19卷第4期2012年12月 Vol.19No.4 Dec .2012

浅析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困境与对策

浅析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困境与对策 【摘要】 社会工作是一种从西方国家传来的新文化,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方法,同时也是一种专业。作为一种新来的文化,对其吸收和消化过程中要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社会工作本土化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中国许多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助人活动在西方已经发展了数百年,然而在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比较晚,至今也才有短短的几十年的历史。作为一个西方的文化产物,一个舶来品,要想在与西方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里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就必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本土化。在这个过程中,暴露了许多的问题,遇到了不少的困境。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和中国文化的差异,国家制度与社会工作价值的冲突,社会工作教育的投入不足,社会理解和公众认同度较低等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社会工作在中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更好的服务中国社会。本文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以及提出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困境;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种社会问题陆陆续续的涌现,如人口老龄化、青少年犯罪、贫富分化、虐待儿童、残障人问题等。这些问题影响着社会安全、健康、稳定的发展。我国是一种大政府,全政府,一直以来,所有问题都是由政府来解决的。但是很多问题是政府解决不了的,就需要社会工作来解决。社会工作是应用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科学、有效地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社会成员为目的,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虽说角色重要,但社会工作毕竟是个才引进不久的外来文化,它的本土化是个必由之路,在本土化过程中不免会面临诸多的困境。只有把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困难解决了,社会工作在中国才得以很好的发展。 一、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现状 (一)社会工作的定义 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助人的方法,是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专业。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

专业社会工作者的社会需求和从业现状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职业社会福利社区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各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入,各项社会事业随着社会体制改革的推进正展示着新的发展空间。中国社会蓝皮书《200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的分析指出:2000年,中国的社会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趋势中,但同时也面临着如何探索出一条非完全市场化的社会事业发展途径的难题。1999年,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经过15年的改革,其整体框架已见雏形,并开始趋于整合。这一趋势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的整合,以及随后的社会福利的“社会化”改革以及社区建设的积极推进。其结果是,社会福利服务的社会载体的专业化问题开始提上议事日程,“专业社会工作者”作为一种职业的重要性也正在不断地得到政府及社会的认同。但是,作为专业的“社会工作者”的实际从业状况仍然处于一种喜忧参半的格局。虽然对专业社会工作者具有巨大的潜在社会需求,但是这种社会需求并未导致专业社会工作者良好的从业环境,即专业社会工作者还没有适当的土壤来发挥其专业特长,并进而实现其专业价值。因此,一方面是迅速发展的社会福利服务本身对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和真正发挥专业作用存在着需求增长,另一方面是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合适的机制或模式来启动这种需求从潜在向现实的转化。一、专业社会工作社会需求增长的直接背景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同时,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和农村城市化等进程的加快,我国社会福利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与严重不足的供给矛盾日益加剧,中国现有的福利服务只能满足5%的社会需求。早在1986年,民政部就提出了“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工作思路。为了加快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推动社区服务全面、快速发展,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等14部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19号)的文件。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它标志着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的正式启动。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以及随后我国政府对社区建设的积极推动,可以说是对专业社会工作社会需求的产生及增长的一个直接的社会背景。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主要目的是摆脱在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政府包办社会福利的僵化体制,以迅速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代表了我国今后发展社会福利的主要途径和根本方向。《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意见的通知》指出,要改变社会福利事业全部由国家包办、政事不分、不讲效率的局面,积极鼓励、支持和帮助非营利性的社会中介组织和社会服务机构的生长和发育。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促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在基层得到落实。要提高社会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整体素质,建立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职称评聘体系和资格论证制度,在社会福利工作中建立国家、省(市、自治区)分级培训和考核达标、持证上岗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志愿者劳动时间储备制度等。可以预见,在21世纪开始的一段时期内,社会福利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将成为政府和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福利事业的积极性将加大,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将大量涌现,非营利组织所提供的福利服务将逐年增长,“社会工作者”将成为一个不再陌生的名词。社区服务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着广泛的内容,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紧密相关。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业,体现了国家“促进人民生活质量、人口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的社会发展宗旨,符合“着眼于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它对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城市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繁荣,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各地民政部门把发展社会福利的重点转向社区服务,利用基层社会力量,积极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在1999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第二届年会”的致词中,民政部副部长李宝库在强调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的同时,提出了社区基层干部的专业化问题,“受过专门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的寥寥无几”,并指出“作为民政部是个用人单位,我们需要社会工作者”。[4]在去年的江苏省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和社区建设座谈会上民政部副部长李宝库又进一步强调了建设全国社区实验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

构建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理论及其路径

综上所述,要顺利地启动和发展中国本土性的社会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就要结合中国三维社会思维模式下独特的家文化,考虑工作对象的处境,所享有文化,生活经验,特别是受助的经验。中国文化与社会工作在观念上虽有矛盾,但两者并不是完全无法调协的①。通过对中西社会结构之异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必须结合其独特的家文化,衍生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能在中国推行和发展的社会工作本土理念和操作模式,而不能盲目照搬和简单移植。 ① 周永新:《社会工作新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2页。 3 本文为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社会政策改革与创新的基础理论研究”(项目编号:07ASH002)的阶 段性成果之一。 构建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理论及其路径 3 李迎生 关键词: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建构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5833(2008)0520077204作者简介:李迎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工作系教授 (北京  100872) 一、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撑 现代社会工作制度的建立和运作、社会工作方法与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社会工作实务的推进模式与技巧、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等等,无不与一定的理论、知识相联系。那种认为社会工作所涉及的仅仅是具体、细致甚至琐碎的实务而不涉及理论的观点,以及认为仅凭爱心、热情、甚至怜悯就能做好社会工作的观点,无疑是对社会工作的误解,在实践中会产生不利的结果。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表明,理论对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否有“一个理论体系”是衡量一个专业能否成立且获得社会承认的重要标志。格林伍德(E 1G reenw ood )在1957年提出,作为一门专业,其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有五个:(1)一个理论体系(a body of theory ),即有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或专业知识、技术;(2)专业的权威(professional authority );(3)共同信守的伦理守则(code of ethics );(4)社会或社区的认可(sanc 2tion of the community );(5)专业的文化(professional culture )。他认为当时的社会工作已经具备了这些条件,可以称为一个专业;但是其专业化程度还不高,尚待于进一步发展成熟。在他提出的五个衡量标准中,其中第一个条件即是是否有“一个理论体系”,可见,理论对于一门专业的重要程度。事实上,也正是因为有了一套系统化的理论体系,进而对社会现象做出有说服力且符合逻辑的解释,一门专业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同时,也正是由于理论体系发展的系统化、复杂化,掌握这种理论体系所需要经过的教育和训练就会越长、越困难;而一旦掌握了这种理论,一

社会工作本土化

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社会工作作为“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助人的服务活动”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国家就诞生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工作实践和教育开始在我国出现,但在1952年随着社会学学科被取消,社会工作专业活动和教育也被取消了,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方得以恢复和发展起来。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我国社会工作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但总体而言,社会工作对我国仍是“舶来品”。 一、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定义 要想弄清楚社会工作的本土化问题,首先我们必须知道什么叫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社会工作本土化最早是在1971年联合国第五次国际社会工作培训调查时提出的。社会工作本土化被定义为“讲社会工作功能和教育与某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的过程(Resnick,1976)。这里所谓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化是指当社会工作专业进入一个非原生社会时所必须完成的一种转变。这是由社会工作专业作为服务于人的专业性质所决定的。生活在每一个社会系统中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风俗、习惯、道德规范乃至禁忌,有属于自己的语言符号系统。对于不属于这个社会系统的任何事物具有排异性。这种排异性是互相的,需要在双发的共同调试过程中完成本土化过程。 王思斌教授在其《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一文中提出:“社会工作本土化是产生于外国(或其他地区)的社会工作进入某一国家或地区发生变化的过程。一般是指社会工作较为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的经验进入后发展国家或地区所发生的现象。” 二、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原因 了解了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含义,我们知道,两种不同的文化会产生互斥力的,但是为什么我们还要进行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呢?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助人的服务活动。我们可以从这个定义中看出,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的服务活动对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各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随着改革和发展的深入,社会矛盾凸显,这些也成为阻碍整个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具有科学知识和方法助人的社会工作的发展恰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这样,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就成为了必然。 三、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并非一帆风顺,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问题。 (一)价值观问题

专业社会工作者的社会需求和从业现状

专业社会工作者的社会需求和从业现状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职业社会福利社区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各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入,各项社会事业随着社会体制改革的推进正展示着新的发展空间。中国社会蓝皮书《XX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的分析指出:XX年,中国的社会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趋势中,但同时也面临着如何探索出一条非完全市场化的社会事业发展途径的难题。[1]1999年,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经过15年的改革,其整体框架已见雏形,并开始趋于整合。这一趋势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的整合,以及随后的社会福利的“社会化”改革以及社区建设的积极推进。 [2]其结果是,社会福利服务的社会载体的专业化问题开始提上议事日程,“专业社会工作者”作为一种职业的重要性也正在不断地得到政府及社会的认同。 但是,作为专业的“社会工作者”的实际从业状况仍然处于一种喜忧参半的格局。虽然对专业社会工作者具有巨大的潜在社会需求,但是这种社会需求并未导致专业社会工作者良好的从业环境,即专业社会工作者还没有适当的土壤来发挥其专业特长,并进而实现其专业价值。因此,一方面是

迅速发展的社会福利服务本身对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和真正发挥专业作用存在着需求增长,另一方面是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合适的机制或模式来启动这种需求从潜在向现实的转化。 一、专业社会工作社会需求增长的直接背景 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同时,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和农村城市化等进程的加快,我国社会福利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与严重不足的供给矛盾日益加剧,中国现有的福利服务只能满足5%的社会需求。[3]早在1986年,民政部就提出了“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工作思路。为了加快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推动社区服务全面、快速发展,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等14部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意见的通知》(国办发[XX]19号)的文件。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它标志着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的正式启动。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以及随后我国政府对社区建设的积极推动,可以说是对专业社会工作社会需求的产生及增长的一个直接的社会背景。 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主要目的是摆脱在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政府包办社会福利的僵化体制,以迅速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代表了我国今后发展社会福利的主要途径和根本方向。《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意见的通知》指出,要改变

试论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

试论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 【摘要】西方社会工作引入我国后,陷入了不被社会所认可的困境。本文认为,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的困境主要是中国传统伦理价值观与社会工作伦理价值存在冲突,因而提出了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主张,并对本土化思路进行了说明和论证。 【关键词】社会工作;本土化;中西方文化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需要引入西方先进的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改进我国社会工作,以缓解社会矛盾。但是,西方现代社会工作于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传入我国后,其理念和工作方法与本土的传统文化产了明显的冲突,始终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如何使根植于西方的社会工作中国化,与中国文化进行融合,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二、社会工作发展的困境 (一)我国本土社会工作面临的困境 我国社会工作架构由政府和民间两套救助体系组成。政府救助体系主要由各级劳动、民政、工会、妇联、共青团以及政府福利机构组成,民间政府救助体系主要由民营的家政公司、婚姻介绍所、就业培训中心等社会救助机构组成,

还包括亲朋和邻里互救。在政府救助体系中,政府既是社会教助的投资者和领导者,又是社会救助的执行者机构,其运行是以政策和法规为原则,运作机制僵化,资源配置效率不高。而在民间救助体系中,由于以盈利性为原则,容易偏离社会救助的初衷;而邻里互助主要以亲情、友谊为基础,缺乏系统化和制度化,资源贫乏,救助面积小,在整个社会救助体系中的作用甚微。 (二)西方社会工作模式在我国的困境 西方文化源于希腊文化和希伯莱文化。前者强调理性、个性和自由;后者崇尚信仰、平等和博爱。在这种文化环境下,西方社会以个体为基础,“家文化”缺失。与这种文化相匹配,西方社会工作实务中经常采用的个案工作法,以“案主自决”为原则。因为,西方社会工作者不需要与案主建立除专业关系以外的其他私人关系。但是,“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再由家文化衍生为孝文化,个体的需求一般是由家族来提供。人们对陌生人难以产生真正的信任,社会工作者只能更多地依赖人情关系才能开展工作。费孝通先生曾指出:人们在交往中最信任自己的亲人,然后依次是朋友、熟人。由此推及社会工作,案主在求助社会工作者的时候,也是由内及外的,即先求助自己人,然后才是陌生人。而照搬过来的西方价值观念和工作方法,将社会工作者变成了局外人或者陌生人,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存在明显的

企业社工在当代的工作现状与发展前景

企业社工在当代的工作现状与发展前景

————————————————————————————————作者:————————————————————————————————日期:

20111031136 社会工作一班 许涤非 指导老师:孙莹 日期:2013年10月21日

内容提要 本文采用文献法,综合分析了多篇有关于企业社工的知名学者文献,通过学习他们对企业社工在现阶段工作的特色、在企业中的重要性、遇到的困难和今后发展方向的看法和讨论,总结得出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企业社工的市场形势已经未来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企业社工个人发展模式困难与发展 一、研究背景: 近年以来,许多企业频发员工问题。一些“低成本,劳动密集型”产业员工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等多方面问题上都出现了危机。由此,有一大批企业单位在员工发展问题上选择引入社会工作,企业社工从业人数也越来越多。 企业社工凭借其专业性知识和多元的工作手法,进入企业对员工问题事件进行干预,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极高的效率,尤其是其在个人发展取向模式下的工作,社工更是有先天优势,但介于企业社工在中国目前还没有足够完善,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尚显稚嫩,企业社工的工作现状和未来发展更应引起我们的注意。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企业社工在个人发展取向模式下的工作特点,工作内容,以及遇到的困难和今后发展的方向和情形。 二、文献综述: (一)定义: 企业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主要在企业内外从事员工的生产适应、环境协调、福利保障、职业生涯发展的管理工作,其目的是在员工职业与福利发展的基础上提升企业效率。它是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工作理念、方法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社会工作现状及解析

社会工作当前现状及解析 社会工作就是社会工作者通过整合资源以专业的工作方法、伦理要求和职业操守来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社会工作服务的两个对象:一是人——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需要帮助者,解决问题、缓解困难、帮助服务对象实现自身发展,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二是社会——通过服务社区,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完善社区功能,提升社区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一、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及社会需求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后,社会工作经历了从志愿性工作到行业性工作及专业性工作的转变过程。2006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第一次明确指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的制度保障,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社会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这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

对于社会工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党的“十八”大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目标、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等做为重要内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等要求的提出,让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发展有了更为广阔的前景,社会工作也面临重大机遇期。 “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生活殷实、人民安居乐业和综合国力强盛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社会发展阶段。目前,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路途上,就业,社会保障、资源再分配不公等矛盾日益突现,部分人与社会不能统一协调发展。许多矛盾要化解,许多危难要面临,许多危机要解决,除政府的主导力量支持以

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的重要性和实现途径

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的重要性和实现途径 我国的社会工作起步比较晚,发展时间与国外相比还比较短,在最初发展社会工作时,我国引入了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但是随着职业化和专业化道路的探索发现,我国的社会工作长期都处于瓶颈阶段。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和谐社会的发展,由此也促进了社会工作的繁荣,为了促进社会工作的发展,研究者们越来越重视社会公众理论本土化的研究。 一、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的重要性 (一)提高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 所谓社会工作,是指为案主解决其所遇到的各类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且涉及的内容比较广、种类比较多,这就要求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要具备较高的工作能力,根据不同的社会问题类型以及工作对象的特点,良好的解决社会问题。西方社会工作理论自有其所特有的先进性,但是由于西方国家与我国的国情不同,因而必然要实现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本土化的理论将会更加适合我国的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更具指导意义。通过本土化理论的指导,我国的社会工作者在具备基本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基础上,会将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从而从容应对千变万化的社会问题。 (二)推进社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越来越重视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发展,并在多所高校中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培育出了很多有效的社会工作人才,社会工作专业化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然而由于我国的社会工作理论更多的借用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严重的缺乏本土化,使得社会工作教育及专业化的实现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但是,在我国提出发展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之后,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得到了空前的重视,许多研究者投身于本土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由此,促进了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并使得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得以稳定、可持续发展。 二、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的现实路径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 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时,其他学科与之相关的理论成果要吸收进来,同时,还要将当前的基础理论进行科学的整合。 在我国,研究社会学理论时,将多个学科的优秀成果都吸收了进来,从而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逐渐的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在该理论体系

社会工作理论论文

赵丽芳 2012102633 浅析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发展本土化社会工作是解决中国社会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当前,中国社会工作制度建设面临着实践形式和实施路径的不同和分立、社会理解和公众认同的差异和疏离、服务理念和管理目标的碰撞与隔离等一系列挑战。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基本思路是加 快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制度化进程,积极推动由单一政府主体向多元主体过渡,由政府包办向“政府购买”机制转型,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制度体系、工作程序、服务经验和实务方法,逐步扩大社会工作覆盖对象,实现专业理念与中国文化深度对接,切实增 强社会工作发展的内生动力。 关键词:社会工作制度化专业化 本土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建构社会工作制度、发展社会工作事业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坚持的一个基本方向。本土化是与专业化相对的。专业化是指中国的社会工作价值、理论、实务技巧要与国际接轨,即与国际上通用的、以西方社会和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产生的社会服务方式对接; 本土化则是要结合中国国情,立足中国实际,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本土化是社会工作的本质属性,专业化发展必需本土化支撑。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产生于西方的专业和职业,要在中国“落地生根”,就必须打通国际通则与中国经验之间、西方话语与本土文化之间、现代方式与传统惯习之间的沟通屏障,在观念契合、人才整合与功能融合中实现本土化; 必须将社会工作的基本原理、国际通则与本土实际相结合,形成反映中国国情、切合中国实际、指导中国实践、推动中国发展的社会工作制度,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工作制度,形成能够融合中华民族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质、突出中华民族文化特性的社会工作制度。 一、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的现状: 现状一:中国的社会工作,并不是西方国家社会工作特征的简单复制,而是一个由众多力量交互作用的社会建构过程。西方社会工作是在助人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与自下而上、先社会后政府的社会合作发展路径相适应,西方社会工作走的是一条“助人实践—

青少年社会工作现状

青少年社会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一)研究背景 作为社会分工体系的一部分,社会工作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社会工作本质上是外来经验在中国本土的现实移植,因此,探讨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还必须回溯到现代社会工作的西方本源。我国很多学者都就社会工作的内涵和功能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大部分学者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是由政府或私人承办,以协助个人调适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增进社会福利。社会工作的功能主要有对弱势群体的补充功能、对正常群体的强化功能,以及对强势群体的发展功能三方面。上海市组建的青少年社会工作队伍主要服务对象是失学、失业、失管的“三失”青少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闲散青少年。据统计,上海市的闲散青少年目前共有六万三千多人,全国的闲散青少年数目更是惊人。社会工作的三大传统方法——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依然是目前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流方法,但现在也出现了一些比较新的变化,比如外展社会工作的运用、机构社会工作的注重等等,最新的社会工作发展充分考虑到了社会本身的发展,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加入了一些比较新潮的观念和方法,例如大众文化与社会工作、环境保护与社会工作、大众传媒与社会工作、网络社会工作等等,这些新的社会变化的引入,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理论。 (二)研究方法 我们采用分层定比和典型抽样方法,共选取350份样本,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50份,其中有效问卷348份。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闸北区青少年服务对象生活状况调查对闸北区青少年服务对象的了解是做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前提和保障。闸北区区情相对比较复杂,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失学、失业的青少年比例比较高,而且这个总体数字一直在变化过程之中。因此,有必要对闸北区失学、失业的青少年作一个深入的调查,以便及时全面地掌握他们的生活状况,从而更有效地开展对特定青少年的服务。 1、主要特征 (1)群体分化明显。当今社会分化越来越明显,这种分化同样也表现在闸北区青少年服务对象身上,他们不是一个同质群体,而更主要地是一个异质群体,比如在学历结构、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家庭状况等许多方面,青少年服务对象之间都存在有明显的差异。 (2)受教育程度较高。接受调查的青少年服务对象学历结构相对尚可,具有大中专学历的占43.2%,接受教育水平较高可以使青少年更加容易接受专业社会工作的理念,更有助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开展。此外,青少年服务对象继续学习的意愿也非常强烈,而且,学习目的比较明确,更加注重实际应用。 (3)工作意愿比较强烈。青少年服务对象中58.3%的人曾经参加过工作,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此外,50.7%的青少年服务对象非常愿意参加工作,还有31.6%比较愿意参加工作。工作意愿的强烈意味着青少年服务对象自我发展和参与社会的意愿非常强烈。

社会工作管理的本土化经验

社会工作管理的本土化经验——杭州“上城模 式”研究 童志锋 2012-9-29 16:47:39 来源:《社会福利》,2012年第6期[摘要]社会工作本土化是创新社会工作管理的必由之路。杭州市上城区是国内最早推进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试点地区之一,通过创新社会工作的组织架构、制度与机制,推动了社会工作体制变革。上城区社会工作本土化实践经验实质是实现了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是在特定文化与制度下发展出来的具有本土性、地方性社会工作模式。 [关键词]社会管理社会工作本土化杭州上城模式 2011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最大限度的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如何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关键在于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这就需要一支庞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加快推动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对创新社会管理,提升公共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工作本土化:创新社会工作管理的必然选择 著名社会学家郑杭生教授曾对中国社会学本土化有过经典论述,“社会学本土化是一种使用外来社会学的合理成分与本土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增进社会学对本土社会的应用,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方法的学术活动和学学术取

向”[1](P333)。同样,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是指外来社会工作的合理的理念、制度和方法与本土社会的实践相结合,形成适合于本土文化社会工作模式的过程。 (一)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当代特征 1978年之后,在社会工作教育制度化过程中,外来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等才逐渐被引入我国。在社会工作实践中,我国也发展出来一套本土性社会工作。所谓本土性社会工作是指“对某种助人模式(包括理念、过程和方法)的判断和认定,即指那些土生土长的、发挥着有效的助人功能的制度化的行动过程”[2]。在目前阶段,我们讨论社会工作本土化,重点在于如何把专业社会工作与职业化社会工作应用于中国实践。社会工作本土化要把握下面几个原则,“立足现实,提炼现实;开发传统,超越传统;借鉴国外,跳出国外”(郑杭生语)。 1.社会工作本土化要“立足现实,提炼现实”。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工作发展,都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走自己的路。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要立足于1949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独特的社会工作模式。对于1949年以来中国本土性社会工作的经验,王思斌教授曾用“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进行概括,所谓行政性,主要是指由政府负责和推行福利性、服务性、公益性的活动并提供诸如生活必需品、就业机会等资源,强调的是政府负责社会服务。所谓非专业化包括了两层含义,一是指以往的社会工作者并不是一种专业的职业,二是指从事实际社会工作者的人大多没有受过专业的、系统的社会工作的专门训练。实际社会工作者缺乏专业社会工作的知识背景。[3]社会工作本土化必须要立足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是社会工作实践模式,即“行政性非专业化社会工作”。如果抛开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本土性社会工作实践理论与实践,而简单的移植外来社会工作模式,是不切实际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