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优选.)

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优选.)

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优选.)
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优选.)

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

1、比B

①比,《说文》“密也”。本义,靠得很近。古字像两人紧贴之形。

②引申:并列、靠近、勾结、亲密等。③比较、比拟。

④及,等到。⑤法律术语,同“例”。比附照行的各类案例。

2、鄙

①“鄙,边邑也。”“鄙”是“野”中的偏远部分,是和邻国接近的地区。(边疆,边远的地方。)

②见识浅陋。(庸俗,浅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

③鄙夫;鄙人(自谦);鄙俚;鄙吝④鄙薄;鄙弃;鄙夷(轻视厌弃)

⑤卑鄙,身份低下,出身微贱。⑥比较:鄙;敝

3、兵

①兵,《说文》“械也”。军械、武器。(本义,兵器、武器。)古字双手举斧斤形。例:兵器;兵库;兵工厂;兵不血刃;短兵相接。铸兵。

②士兵,手执武器的人。战士或军队。③战争、军事。

兵贵神速(军队);兵连祸结(战争);兵不厌诈(用兵作战)。兵力(作战能力)

4、病

①病,《说文》“疾加也”。一般的病称“疾”,重病称“病”。

②引申:凡疲劳过度、饥饿过度造成的困苦不堪、软弱无力的状态也叫“病”。

③引申:心理状态,忧虑、担心、苦恼、困顿

比较:病;疾

5、察 C

①察,《说文》“复审也”。“察”是对已知但却知之不深,知之不详的事物进行仔细、详尽、反复的观测、考核,目的是弄清楚事物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变化过程,是把事情看得一清二楚。

②“察”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如观察、省察、体察、考察、访察、核察……,这些“察”都为了了解真相。

③举荐。④“察”的结果是明;“察察”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6、彻

①“彻”,《说文》“通也”,《小尔雅·广诂》“达也”。(通达;贯通。)

②“彻”表通时重在一通到底,是由此及彼、由外及里、从头到尾、从上到下的贯通。(深透;透彻。)

②中古之后,“彻”更广泛地用于声音、颜色、光线、温度、气味等的渗透到底上。(日光下彻;穿透)

7、乘

①“乘,升也”。登车、坐车。②引申:驾车、驭马。

③“乘”,趁着,引申:冒着。④欺凌,欺压。

⑤追逐⑥计量,计算。

⑦乘,sheng,量词。一车四马;乘车驾四马。

8、从

①“从”是跟随在后面意思,它和行动关系密切。

②所“从”的如果是人,跟随、跟从。

③如果所“从”的是命令、意愿、法令、计谋……,就是顺随、照办、遵守、

服从……④参与,例如:从政。

⑤介词:由,自。⑥比较:随——从(积极主动,经过主观判断。)

9、当 D

①“当”,《说文》“田相值也”。(井田制)②引申:势均力敌,互相对等。

③两两相等,引申:两两相对,或者以一方为主对着另一方。

④“当”,对着;面对;⑤处在。引申:占着;把着。引申:掌管,主持。

⑥阻挡,抗拒;⑦充当;相抵消、相平衡。

⑧适应,相当;适合,得当。

10、道

①本义,道路。②规律,道理。

③引申:学说、思想。(道理、主张)

④引申:引用、称述别人的话、说法、事迹。(说、谈论)

⑤比喻,人生所应遵循的社会准则。(带有根本性、原则性。)⑥从,由。

11、得

①得,获得,得到。(找到)语境义,得声,得形,得味,得道……

②“得”,行为实现的现实性。(能够)

12、定

①“定”,《说文》“安也”。与“动”反义。

安定、稳定;平定。

(定婚,重在婚约的确定;订婚,重在双方同意。协定,重在共同决定;签订,重在双方协商。定金;订金)

“定金”、“订金”,在汉语中是一对同音异义词,别看仅一字之差,但在法律上的意义却大相径庭,不少人都曾掉入“定金”与“订金”的陷阱。究竟两者的区别何在呢?

“定金”指合同当事人为保证合同履行,由一方当事人预先向对方缴纳一定数额的钱款。《合同法》第115条规定:“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此外,定金必须以书面形式签订,且定金的总额不得超过合同标的的20%。

“订金”严格地说不是一个规范的概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8条规定:“当事人交付留置金、担保金、保证金、订约金、押金或者订金等,但没有约定定金性质的,当事人主张定金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所以,除非合同作明确约定外,合同履行的“订金”作为预付款的一部分,只能抵充房款。无论哪一方不履行,只要将其如数返还给付订金的一方即可。

②决定,确定。③副词,到底,究竟。④一定(后起义)

13、伐 F

①“伐”,《说文》“击也”。以戈击人,用斧砍树,持枪击鼓……都可以叫“伐”。(砍伐;进攻,征伐;讨伐。)

公开宣战、公开进攻叫“伐”。“伐”带有上伐下、讨有罪的色彩。

②引申:功劳,成绩;夸耀(《广韵》“自矜曰伐”)

14、犯

①《说文》“侵也”。“犯”本来指狗咬人。后来两极分化。

②受侵犯,使自己遭受损失。(侵害、危害)

③侵犯,侵入别人的领域,使别人或别的事物受到损失。(触犯;犯险,冒着。)

15、方

①“方”初文应作“上口下方”,指中央以往的四旁的广大地区。与说话者所在地相邻的地区、地域。

②方形,四隅之和。③方,方圆。引申:正直;方正。

④面积⑤方向、方位。引申:区域、地方。⑥地方(戴圆履方)⑦方法,办法。引申:处方,药方。

⑧“方”,《说文》“并船也”。方船、方舟。(枋、舫)

⑨凡两两相并、相比。例如:方轨;方征;方驾;比方。

⑩比拟,相比。⑾副词,正在;将要。

⑿当……的时候。

16、奉

①“奉”是捧的古字。两手捧着。②进献。

③承受。④俸禄,给养。

17、负

①《释名·释姿容》“负,背也,置项背也”。引申:蒙受、遭受。

②《说文》“恃也”。对自有之力之物的凭借。(自恃,自负)

③背靠着。负隅顽抗。④违背

⑤失败⑥欠

18、赋

①“赋”,为作战而征集的军赋。“兵赋”是征集兵士、民夫、战车、牛马、戈盾之类的作战用的人力、物力、财力。

②(征收;敛取;赋税。)③出声念。④写作方法,平铺直述。

19、覆

①“覆”,《集韵》“反也”。特指向上事物的向下翻转或倾倒。

②遮盖、掩蔽③翻转过来④倾覆,颠覆

20、更G

①《说文》“更”与“改”互训。(改变、更换)

“更”侧重于前后相续,是以一个顶替另一个的相互交换;就新旧来说,“更”不是除旧布新,而是推陈出新。

②经过,经历。③抵偿④另,另外。引申:再。

⑤更加⑥副词,重新。⑦五更

21、故

①“故”作名词用时也指事情。“故,事也。”

“故”重因果关系。指某种原因引起的事情,多是使人不愉快的麻烦的“事”。(现代汉语中:事故,变故。)

②《广韵》“旧也”。“故”的反义词“新”、“今”。

作为时间观念,指过去的、从前的。故都,过去的国都。故乡,从前的家乡。故人,旧友,从前的相知。

③原因,缘故。④故意⑤通“固”,本来。⑥所以,因此。

22、顾

①《说文》“还视也”。“顾”转过头来向后看。(回顾;回头看。)

②探望,拜访。③顾念。引申:关心,照顾。

④副词,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而”“不过”。⑤副词,反而,却。

23、观

①《说文》“谛视也”,《正字通》“远视也”。(看;观察;考察)

②观赏;值得观赏的景物和景象。

③名物化之后,把宫廷大门外两旁的为观察了望而建的高大建筑叫“观”。后来把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也称“观”。

④道教的庙宇,道观(后起义)

24、归

①《说文》“女嫁也”。(春秋以后多用“嫁”)

②最初是离家远行又回到故处的意思。(妇女出嫁,实际上是返回母亲所从出的氏族。)(返回)

③归还④归附,归属。又:归到一处。

25、好H

①女子容貌美。引申:好,善。②兼及服饰之类,有仪表堂堂的意思。

③友好④喜爱

26、号

①大声喊叫。引申:大声哭。②扬言,宣称。(号称)

③号令,命令。④称号。又:别号。⑤称。

27、还

①《广雅·释诂》“归也”。(返回)②交还,归还

③通“环”,环绕。④通“旋”,旋转。

⑤通“旋”,轻快敏捷的样子。⑥仍然(后起意义)

28、惠

①《说文》“仁也”。《尔雅·释诂》“爱也”。“惠”原是动词“仁爱”。

②对所关怀、同情的人给予照顾。(恩惠,给人以好处)

名词化之后,所给予的好处。

③柔顺、柔和。④通“慧”,聪明。

29、及J

①《说文》“逮也”。段注“及前人也”。

“及”古字形像追逐者以手抓住被追者之形。

②赶得上,赶上,抓住③至,到④趁着。等到……时候

30、极

①《说文》“极,栋也”。

②处在屋宇的最高处,所以最高的地位也叫“极”。(登峰造极;北极)

③由最高引申:极限,不能超越。极点,尽头。

④最,非常。⑤标准⑥通“亟”,急。

31、计

①记数——计算,算帐,计量——统计,汇总

②盘算,谋划③计谋

32、加

①“加”在上古是及物动词,把一物放在另一物上面。(加上,放上)引申:施加

②增加;超过,虚夸,以少报多。③更加

33、假

①先秦,假,借同义。(借,借来)

②《说文》“非真也”。(汉以后。)假,真反义。

③非正式的,临时的。(假寐;假上将军。)

34、间

①閒,隙也,从门、月(《说文》)②间隙(彼节者有间)(《庄子》)

③中间(间于齐楚)(《孟子》)

④间隔(间一岁,郑人杀之)(《左传》)(间断;隔开)

⑤离间(谁能间之)(《左传》)⑥参与(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5、简

①《说文》“牒也”,竹简或木札。引申:书信。

②简易;简略;省约(由简的特点决定的。)③荒废,怠慢。

④选取等长的“简”。挑选,选择,选拔。⑤《集韵》“阅也”。检阅,检查。

36、见

①《说文》“视也”。看到。看见。

②往见,拜见,参见;进见,谒见,会见,接见(不同身分)

③见解,见识④表示被动。⑤见谅的“见”⑥通“现”

37、节

①《说文》“竹约”。竹节。植物分枝长叶的地方。引申:人与动物的骨节。

②时节,季节。引申:节日。③符节,古代用来做凭证的东西。

④气节,节操;礼节。特指,贞洁。⑤节制,节约。

⑥古乐器,引申:节拍。

38、竭

①干涸,枯竭。“竭”的反义词“盈”。引申:衰竭。

②竭尽,尽力做谋事。③尽,完。

39、尽

①《说文》“器中空也”。象征用到了极限,一无所有。

②不及物动词,无剩余。(完,没有了。) ③及物动词,全部用出。

④副词,净尽——都,皆,整个地,完全地,无保留地,达于极限。

⑤达到顶点⑥尽可能,尽量。(第三声)⑦任凭

40、进

①本义,向前走或跑,或者说是朝着脸所向的方向行进。

②前进,与“退”相对。③到朝廷。④进献⑤通“贐”,赠送的路费或礼物。

41、居

①《说文》“蹲也”。“居”是后代“踞”的本字。

②坐。引申:处于。③居住。又:住处。④处在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

⑤占,占据。⑥积蓄。⑦表示相隔一段时间(居有顷)

42、举

①“举”,《说文》“对举也”。两个人共同把东西抬起来。后来一个人用两只手把东西举过头也叫“举”。

②用手托起。③举起,抬起。引申:提出,举出。又:发动。

④推荐,推举。提拔。又:检举。举动。

⑥攻下,占领。⑦全。例如:举国,举世。

43、具

①《说文》“供置也”。“供置”即备办。最初多指备办食物,后来扩展到备办其

它物品,是个动词。

②准备饭食或酒席。又:饭食,酒肴。③准备,备办。引申:具备,完备。

④全部⑤陈述⑥器械⑦才能⑧量词

44、聚

①《说文》“会也;一曰邑落曰聚”。本义:会合。

②村落,居民点③聚集,集聚④征集

45、苦K

①苦菜;引申:苦味。②劳苦,辛苦,劳累。又:刻苦。

③愁苦;苦恼,痛苦。又:被……所苦。④粗劣

46、类L

①《正字通》“种类也”又“肖似也。”②种类。引申:类推。

③类似,象。相似④大抵,大致。⑤条例。

47、良

①《说文》“善也”。表示质地好,素质好。②良好。精良,美好。出色,优秀。

③良人:1、优秀的人才;2、丈夫。④和悦,善良。贤良,贤善。

⑤甚,很。⑥的确。

48、临

①《说文》“监也”。从高处低头往下看。②从高处往低处看。俯视;居高临下。

③引申:从上监视着,统治。监督,威胁。④到。

⑤面对。对着。靠近。⑥正当;将要。⑦临摹。⑧哭。(第四声)

49、虑

①《说文》“谋思也”。为谋划事情而思考叫“虑”。(思虑)

②考虑,打算。引申:心思,意念。③担忧(后起义)。顾虑,担心。

50、论

①《说文》“议也”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作出评判。

②讨论,研究。③判罪。④一种文体。⑤通“伦”,条理,顺序。

51、漫 M

①《广雅·释训》“漫漫,平也”《正字通》“水广大貌”。表示水平铺广大、无边无际,引申:遍(漫山遍野)

②溢出③没入水中④随便(杜甫诗“漫卷诗书喜欲狂”)

52、灭

①《正字通》“火熄也”,但应用中常用于使动或被动,使火熄灭或被熄灭之物

②暗,看不见③引申:消灭,湮没

53、名

①《说文》“自命也”指人或事物的代号,和“实”相对。后来把在书面上记录这些名称的符号也称作“名”,“名”就兼指文字了。

②用作动词,命名,用作名词,名字。③引申:名声,名利

54、明

①《说文》“照也”,光线充足,或在光的照射下清清楚楚的状态叫“明”与“暗”相对

②发光,明亮③形容物体的光泽、颜色明亮

④光明、清楚⑤《正字通》“明日即翌日”⑥表示人的视力

55、命

①《说文》“使也”本义是支配者对被支配者的差遣、命令、训导。

②上天对人的吉凶祸福、穷达寿夭的预先确定。

③人对上天无可奈何的冥数④引申:使命

56、谋

①《说文》“虑难曰谋”《左传·襄公四年》“咨难曰谋”,“谋”常常是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共同合计、研讨办法或对策。

②作名词:指商量出的结果

57、难 N

①读去声时是名词,表示灾害性的事变,以及由这种事变使人所处的艰难困苦的处境。“难”古代多指重大事变,往往是危及人们生命的。

②困难,与“易”相对③诘难,质问

④提出自己的疑问,向对方请教⑤敌,怨仇

58、平 P

①“平”来自于“秤”,所以,作为形容词,“平”解释为平坦

②削平、铲平。《列子。汤问》“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③安定,太平。④平息,平定。

⑤公正,公平。《出师表》“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59、戚 Q

①“戚”最初表示一种作战用的斧子。

②与“疏”相对,表示亲近或者忧伤,如休戚相关、休戚与共③伤心

④作名词,亲属,由相互之间关系密切转而指在血统上存在密切的亲属关系

60、奇

①《说文》“奇,异也”表怪异

②jī,表示余数或单数,与“偶”是反义词。《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③异乎寻常、奇特《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④出人意料

61、强

①《说文》“弓有力也”“强”原指强弓

②作形容词,“强”是“弱”的反义词,壮健、强盛、强大,如“少年强则国强”

③qiǎng竭力、尽力,引申为勉强,如“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④有余,略多,如“赏赐百千强”

62、清

①《说文》“朗也,澄水之貌”,表示水澄澈纯净,反义词“浊”

②干净、洁净③安静、清静,如“以其境过清”④太平

63、请

①请求②邀请

64、穷

①阻塞不通②境遇不好,不得志③生活困难

④穷尽完结⑤穷究,追究到底

65、秋

①收成②秋天③年,又:时候④飞舞跳跃

66、求

①《集韵》“索也”探求寻找②要求、需求③乞求,请求

67、取

①《说文》“获取也”本义:割取耳朵,拿,与“舍”相对

②提取、选取③攻下,夺取④娶妻

68、去

①《说文》“人相违也”《广雅》“行也”②离开

③除掉、去掉④距离⑤前往,到……去

69、全

①《说文》“完也”,与“破”相对②全部的,整个的

③完全,无例外④保全

70、任R

①《大雅》“任犹抱也”,比喻承担重任②作名词,担子、任务

③《说文》“保也”,最初是抱于胸前的意思,后引申为负担。把某种职责、使命加于别人肩上,由其负荷,这就是任命、任用义。

④《正字通》“诚笃也”,诚信⑤凭借⑥任凭

71、容

①《说文》“盛也”用器盛物,包容,引申为宽容,饶恕

②许可,允许③容貌,仪容④或许,可能⑤容容:变化不定的样子

72、入

①《说文》“内也”,进入,与“出”是反义词②收入,收纳③交纳

73、塞 S

①《说文》“塞,隔也”,堵塞起来,使内外隔绝

②阻塞,因而为阻塞交通要道而修筑的城郭公事也叫“塞”

③填塞,充满④弥补

74、上

①与“下”相对,在上面在高处都可以称为上

②引申:等级、地位高的,又特指帝王③质量好的,次序在前的

④登上,作动词用⑤通“尚”崇尚,尊重

75、少

①形容词,不多②稍微③削弱,减少④轻视,看不起⑤不多时,一会儿

76、舍

①接待客人的地方②距离的名称,行军30里为一舍

③shě《说文》“释也”放弃

77、身

①《说文》“躬也”“身”指人或动物的整体②自身,亲身

③“身”古代作侧立的人形而大其腹,腹中有一点是发育中的胎儿之形,所以,身的本义是怀胎

78、生

①《说文》“生,出也”出生,生育,引申为生活、生命

②生的,与“熟”相对③生疏④本性,天性⑤对读书人的称呼

79、胜

①《说文》“任也”,是力能胜任,承受得起的意思,读shēng

②shēng尽③在战争中以武力打败对方④优美的山水或古迹

80、师

①最初指盲人,“师,乐人瞽者之称”后演变为有一技之长者称“师”乐师、教师、画师、医师等。②军队编制,2500人为一师③效法、学习,作动词

81、实

①与“名”相对,实际,事实②充实,充满

③果实,种子④确实,的确,作副词⑤语气词,加强语意

82、食

①食物经过口的咀嚼咽下去的过程叫“食”

②作动词,sì,供养,给……吃③日食、月食

83、使

①《说文》“令也”,使唤,役使的意思②命令、派遣

③出使④放纵,放任⑤连词,假若,假如

84、属

①《说文》“连也”,古代依附于人,做别人的臣僚,隶属,归属

②连接zhǔ③委托,托付zhǔ④嘱托zhǔ

⑤亲属⑥类⑦zhǔ,副词,适逢

85、说

①《释名》“述也,宣述人意也”,向他人陈述解释②名词,言论、主张

③文体的一种④劝说,说服shuì⑤喜欢,高兴yuè

86、素

①《说文》“白致缯也”,素就是用丝织出的普通的缯帛。引申:白色、朴素

②表示光线和洁净③真情④向来,一向

87、通 T

①《释名。释言语》“洞也,无所不贯洞也”

②《说文》“通,达也”表示道路畅通,反义词“塞”

③通行,通过,通过④畅通,没有阻碍⑤通晓,精通

⑥共同的,通常的⑦全部,整个⑧量词,用于文书,表示一份

88、痛

①《说文》“病也”,由疾病引起的难受的感觉,引申:悲痛

②彻底地,尽情地

89、亡W

①《说文》“逃也”逃亡,逃出之后流浪在外②丧失,丢失

③死亡,灭亡④通“忘”忘记

90、望

①满月,阴历确定15日为“望日”

②《说文》“出亡在外,望其还也”,远望,盼望,敬仰

③《广雅。释天》“祭也”,古代祭祀山川

④《释名。释姿容》“茫也,远视茫茫也”⑤埋怨,责怪

91、为

①做,治理②作为,当作③认为

④是⑤如果,假如⑥weì介词,给,替

⑦weì介词,被⑧句末语气词,表示反问、感叹

92、徙 X

①《玉篇》“徙,迁也”,指住处的移动②调职

93、鲜

①《说文》“鲜鱼精也”,新鲜鱼的味道称“鲜”,当鲜用于比喻关系由味觉转移到视觉的时候,它表示色彩的明亮。

②xiǎn假借用法:少,不多③夭折,早死

94、向

①住室北面开的窗。《说文》“向,北出牖也”后来被借指为方向、朝向

②趋向,奔向③从前,往昔

95、效

①模拟模仿人或人的行为,效法、效仿②送,献出

③效力、效劳④效果,引申效验,证明

96、信

①言语真实,诚实(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②对人诚实,信用,守信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③信任,相信④信物、信使、书信⑤信步,信口开河

97、兴

①《说文》“兴,起也”表示由坐、卧或俯身的状态转为站立状态。

②形容词,兴旺昌盛,反义词“衰”“败”“废”“亡”

③发动④xìng兴趣,兴致⑤xìng诗歌的表现手法之一

98、行

①《尔雅》“道路也”,在路上行走也称“行”②人的气节操守

③运动,运行④做⑤代理官职⑥háng古代军队编制,25人为一行

99、形

①《说文》“象也”,视而可见的外表,外形,形态

②把内在的隐含的东西显现出来,显现,显露③形势

100、修

①《说文》“饰也”,在已有的基础上藻饰加工②整治、治理

③研究、学习④高,长⑤善、美好

101、徐

①《说文》“安行也”,行走速度慢②缓慢,慢慢地

102、许

①《说文》“听言也”,听从别人的话,对其要求答应②表示约数

③这样,常“如许”连用④处所,地方⑤句末语气词

103、寻

①《说文》“度,人之两臂为寻,八尺也”②平常

③寻找④使用⑤重温⑥副词,随即,不久104、业 Y

①指在一定分工条件下所从事的具体事情

②佛教指今世所为善恶所结的来生苦乐之果

③古代悬钟用的大木板④事业,功业⑤学业⑥产业⑦已经105、遗

①《说文》“亡也”,遗失,忘却②留下,剩余③wèi给予,赠送106、异

①《释名。释天》“异者,异于常也”奇特,不同寻常②分开、不同

107、易

①交换②轻视他人,藐视他人③改变④容易

108、诣

①到……去②通“逸”放纵

109、益

①《说文》“饶也”,增加,富裕,富足②水漫出来

③利益,好处④副词,渐渐地⑤副词,更,更加

110、阴

①《说文》“山之北、水之南也”②阳光被乌云遮住也称“阴”

③阴天④暗中,暗地里⑤阴险⑥古代哲学概念

111、应

①《说文》“当也”,相当,相对,一种事物所引起的与之相当的反应称“应”

②对应、适应③应该④相应,随着

112、盈

①《说文》“满器也”②充满③富裕,有余④增长113、游

①在水上漂浮②虚浮,不切实际③游玩,游览

④交际,交往⑤流动⑥放纵

114、余

①第一人称代词“我”②剩下的,多余的③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④以后,以外

115、语

①对谈曰“语”,谈论,说话②告诉③言论④谚语,俗语116、喻

①详细解说,务使了解②知道,了解,明白③比喻

117、缘

①《说文》“衣纯也”,特指衣物的镶边②顺着边缘前进

③凭借,靠着④攀援

118、远

①远离,疏远②距离远

119、阅

①《说文》“具数于门中也”②检阅③经历

④总聚,汇集

120、责 Z

①索取②询问③责备④责任⑤债,欠别人的钱财121、章

①本来指五彩交织的纹章,引申为“鲜明,显著”②音乐的一曲

③规章④奏章⑤印章⑥花纹

122、知

①《集韵》“觉也”,由感觉器官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反映于人脑叫“知”,见解,知识

②知道,了解③主持④通“智”智慧

123、止

①脚②停止③禁止,阻止④副词,只是,仅仅⑤语气词124、治

①治理,管理②治理得好,太平

125、致

①使……到达②《说文》“密也”,精密,细密③送达

④招引,引来⑤到⑥尽,极⑦意态,情趣

126、众

①《说文》“多也”,指人数多②一般人,流俗之人称“众人”127、专

①独占②引申:专一,集中

128、走

①本义:跑,仆人或使役之人也称“走”②奔向,趋向

129、足

①《说文》“人之足也,在体下”②足够,充足③够得上,值得130、作

①《尔雅》“为也”②起来,起身③开始④创作,制作⑤劳作,劳动⑥做,进行工作或活动⑦充任

131、坐

①《说文》“止也”小腿后屈,臀置足跟上称“坐”②座位

③因犯……罪或错误④因为⑤诉讼时在法官面前对质132、卑鄙——地位低下,见识浅陋133、布衣——平民百姓

134、动摇——摇荡135、菲薄——轻视小看

136、感激——感动激奋137、间隔——断绝往来

138、交通——彼此相通139、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140、开张——扩大141、平方——平坦方正

142、妻子――妻子儿女143、阡陌——田间小路

144、驱驰——奔走效劳145、痛恨——痛心惋惜

146、问津——问路,探访,访求147、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148、牺牲——指猪牛羊等祭品149、鲜美——鲜艳美丽

150、祖父——祖父和父亲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易错剖析及解析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易错剖析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①曰:“留以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为栋。”余曰:“木大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②其大,又病其小。”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 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余曰:“太多矣。”乃尽湿③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余曰:“太少矣。”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 (节选自吕坤《呻吟录》)【注】①僮:未成年的仆人。②病:担心,忧虑。③湿:名词活用作动词,淋湿。(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人有馈一木者馈:________ ②木小不堪也堪:________ ③为余生炭满炉余:________ ④乃尽湿之乃: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 (3)小明性格内向,妈妈常常为此担心。请你从小明的角度,结合这篇文言文内容,给妈妈说几句话,加以劝慰。 【答案】(1)馈赠,赠送;胜任,胜用;我;于是,就 (2)你听我说这个道理,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哪里只是木头才这样呢? (3)示例1: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我性格内向,也一定有我的用武之地。 示例2:正如炉火太大太小都不好,我也会在性格上作一些改变的。 【解析】【分析】⑴①有人送来一根木料。馈,赠送。②木料太小,不能做房梁。堪,能承受。③为我生炉子,装了满炉子炭。余,我。④就都用水浇灭了。乃,就。 ⑵对重点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词语有:宜,合适;岂,难道;句意为:小子,你听我说,物品各有它的用处。岂只是木料呢! ⑶本文通过同一木料“我”的不同评价,告诉了我们的道理是:事物都有它合适的用途。小明性格内向,妈妈大可不必为此担心。不是说内向就是坏事,其实内向的人思维缜密和谨慎,外向的人是发散性的思维,很明显的一点是外向的人是先说话再考虑,内向的人是先考虑再说话。 故答案为:⑴① 馈赠,赠送;② 胜任,胜用;③ 我;④ 于是,就。 ⑵你听我说这个道理,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哪里只是木头才这样呢? ⑶示例1: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我性格内向,也一定有我的用武之地。 示例2:正如炉火太大太小都不好,我也会在性格上作一些改变的。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答题时应注意,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中考)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

中考150字积累 1、比B ①比,《说文》“密也”。本义,靠得很近。古字像两人紧贴之形。 ②引申:并列、靠近、勾结、亲密等。③比较、比拟。 ④及,等到。⑤法律术语,同“例”。比附照行的各类案例。 2、鄙 ①“鄙,边邑也。”“鄙”是“野”中的偏远部分,是和邻国接近的地区。(边疆,边远的地方。) ②见识浅陋。(庸俗,浅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 ③鄙夫;鄙人(自谦);鄙俚;鄙吝④鄙薄;鄙弃;鄙夷(轻视厌弃) ⑤卑鄙,身份低下,出身微贱。⑥比较:鄙;敝 3、兵 ①兵,《说文》“械也”。军械、武器。(本义,兵器、武器。)古字双手举斧斤形。例:兵器;兵库;兵工厂;兵不血刃;短兵相接。铸兵。 ②士兵,手执武器的人。战士或军队。③战争、军事。 兵贵神速(军队);兵连祸结(战争);兵不厌诈(用兵作战)。兵力(作战能力) 4、病 ①病,《说文》“疾加也”。一般的病称“疾”,重病称“病”。 ②引申:凡疲劳过度、饥饿过度造成的困苦不堪、软弱无力的状态也叫“病”。 ③引申:心理状态,忧虑、担心、苦恼、困顿 比较:病;疾 5、察 C ①察,《说文》“复审也”。“察”是对已知但却知之不深,知之不详的事物进行仔细、详尽、反复的观测、考核,目的是弄清楚事物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变化过程,是把事情看得一清二楚。 ②“察”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如观察、省察、体察、考察、访察、核察……,这些“察”都为了了解真相。 ③举荐。④“察”的结果是明;“察察”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6、彻 ①“彻”,《说文》“通也”,《小尔雅·广诂》“达也”。(通达;贯通。) ②“彻”表通时重在一通到底,是由此及彼、由外及里、从头到尾、从上到下的贯通。(深透;透彻。) ②中古之后,“彻”更广泛地用于声音、颜色、光线、温度、气味等的渗透到底上。(日光下彻;穿透) 7、乘 ①“乘,升也”。登车、坐车。②引申:驾车、驭马。 ③“乘”,趁着,引申:冒着。④欺凌,欺压。 ⑤追逐⑥计量,计算。 ⑦乘,sheng,量词。一车四马;乘车驾四马。 8、从 ①“从”是跟随在后面意思,它和行动关系密切。 ②所“从”的如果是人,跟随、跟从。 ③如果所“从”的是命令、意愿、法令、计谋……,就是顺随、照办、遵守、

(完整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一)文言实词 古汉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至于代词,在古汉语中,因其语法作用特殊,一般归为虚词。文言词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实词,较难掌握的也是实词。熟悉实词主要是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 1. 识别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读音和意义。古今通假现象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一要掌握通假现象的原则,即通假字和本字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要”通“邀”,读作“yāo”;二要靠平时积累,牢记所学课文中注释所指出的通假字。注意,如果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应读本字的现代读音。如“火齐之所及也”中“齐”通“剂”,应读“jì”。 2. 辨析词的古今义,古今异义的词语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之一。一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积累课内所学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如“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中“河”专指“黄河”;而现在已是一个普通名词,成为河流的通名。再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中“走”是“跑”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行走”。二要注意不要把连在一起的两个文言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双音合成词。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中间”是两个词,意思是“里面夹杂着”。 3. 正确解释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阅读文言文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多义词的情况,这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基础。怎样确定它们在句子中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和文章内容来考虑。如“温故而知新”,“故”的意思是旧的,“桓侯故使人问之”,“故”意思是特意。在学习时,还应对一词多义现象及时总结、归纳,并牢记例句。 4. 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词类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有些词在特殊情况下会改变它的词性,起了另一类词的作用。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叫“词类活用”。

150个文言文实词大全(1)

150个文言文实词大全 1、爱 (1)名词。恩惠。(2)动词 ①加惠于人。 ②喜爱,爱护。 ③吝惜,舍不得。 ④怜惜。 ⑤通"",隐蔽,躲藏。(3)形容词。吝啬。2、安 (1)形容词。 ①舒适,安适。 ②安稳。 ③安全。 ④安定。 (2)动词。 ①养生。 ②安置,安放。 ③使……安定。 (3)代词。哪里,怎麽。 3、被 (1)名词。被子。(2)动词。 ①覆盖。 ②遭受,遇到。 ③施加,施及。 (3)介词。表示被动。(4)通"披",动词。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②披散,披着。 4、倍 (1)动词。 ①加倍。 ②增加。 ③通"背",背向。 ④通"背",违背。⑤背叛。 (2)量词。照原数加一 次。 (3)副词。越发,更加, 倍加。 5、本 (1)名词。 ①草木的根。 ②草木的干茎。 ③根本。 ④本业,指农桑。 ⑤稿本。 ⑥版本。 ⑦奏本。 (2)量词。 ①草木花卉一株称一 本。 ②书籍一册称一本。 (3)动词。推究本原, 考查。 (4)形容词。原来的。 (5)副词。本来,原来。 (6)复合词。本心:指 心的自然状态,本性(即 所谓人所固有的羞恶廉 耻之心)。 (7)介词。本着,根据。 6、鄙 (1)名词。边界地方。 (2)动词。 ①以……为边界(边 邑)。 ②动词。轻视,看不起。 (3)形容词。鄙陋,见 识浅,庸俗。 (4)复合词。 ①鄙人。 ⅰ、自称的谦词。 ⅱ、鄙俗,不开化的人。 ⅲ、乡下人。 ②鄙贱:粗野而又地位 低微。 7、兵 (1)名词。 ①兵器。 ②士兵,军队。 ③战略战术。 ④战争。 (2)动词。 ①侵略。 ②以兵器杀人。 (3)复合词。兵符:古 代调兵用的凭证。用铜、 玉或木石等制成,状如 虎,又称虎符,剖成两 半,国君和统帅各掌握 一半,以便对证。 8、病 (1)名词。 ①重病。 ②弊病,缺点。 (2)动词。 ①生病。 ②使成病态。 ③担心,忧虑。 ④受困。 ⑤损害。 ⑥责备,羞辱。 (3)形容词。 ①困苦。 ②疲劳。 9、伯 (1)名词。 ①排行第一的,老大。 ②伯父。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一)文言实词 古汉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至于代词,在古汉语中,因其语法作用特殊,一般归为虚词。文言词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实词,较难掌握的也是实词。熟悉实词主要是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 1.识别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读音和意义。古今通假现象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一要掌握通假现象的原则,即通假字和本字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要”通“邀”,读作“yāo”;二要靠平时积累,牢记所学课文中注释所指出的通假字。注意,如果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应读本字的现代读音。如“火齐之所及也”中“齐”通“剂”,应读“jì”。 2.辨析词的古今义,古今异义的词语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之一。一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积累课内所学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如“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中“河”专指“黄河”;而现在已是一个普通名词,成为河流的通名。再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中“走”是“跑”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行走”。二要注意不要把连在一起的两个文言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双音合成词。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中间”是两个词,意思是“里面夹杂着”。 3.正确解释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阅读文言文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多义词的情况,这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基础。怎样确定它们在句子中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和文章内容来考虑。如“温故而知新”,“故”的意思是旧的,“桓侯故使人问之”,“故”意思是特意。在学习时,还应对一词多义现象及时总结、归纳,并牢记例句。 4.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词类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有些词在特殊情况下会改变它的词性,起了另一类词的作用。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叫“词类活用”。 例(1)妇抚儿乳。乳,本义是“奶”,这里是名词作动词“喂奶”。 例(2)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弛,形容词作动词,放下。 例(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在这里表示“运”的工具,译为“用土

150个文言文实词大全

150 个文言文实词大全 目录 1、爱 (1)名词。恩惠。(古之遗爱也《左传》) (2)动词①加惠于人。(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 ②喜爱,爱护。(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③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④怜惜。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左传》)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指南录〉后序》) ⑤通"" ,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躇。(《静女》) (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2、安 (1)形容词。 ①舒适,安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述而》)予出官二年,怡然自安。(《琵琶行》) 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安全。 谢庄遂安。(《冯婉贞》) ④安定。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2)动词。 ①养生。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②安置,安放。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失街亭》)③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3)代词。哪里,怎麽。 沛公安在。(《鸿门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3、被 (1 )名词。被子。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杨修之死》) (2)动词。 ①覆盖。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②遭受,遇到。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论积贮疏》) ③施加,施及。 去乱而被之以治。(《荀子?不苟》) (3)介词。表示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4)pi ,通" 披" ,动词。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将军身披坚执锐。(《陈涉世家》)②披散,披着。 1、 2 、3 、4被5 、倍、本鄙8 、兵9 、病 11长朝13 池14 、曾乘城17 、诚18 、19 传20 辞21从达23 殆24 、迨当道27 、得28 、29 短30 多31发方33 非34 、复负盖37 、鼓38 、39 顾40 固41归国43 过44 、何恨后47 、胡48 、49 或50 疾51及即53 既54 、假间见57 、解58 、59 尽60 就61举绝63 堪64 、克类怜67 、临68 、69 名70 末71莫乃73 内74 、判期奇77 、迁78 、79 穷80 求81去劝83 却84 、如若善87 、稍88 、89 涉90 胜 91识使93 是94 、适书孰97 、属98 、99 遂100 、率101说、私3素104、汤05、106 、107 、徒08图109退110 111王、望3恶114、微15、116 、11 7、谢18悉119信120 121行、幸3修124、徐25、126 、127 、要28宜129遗130 131易、阴3引134、右35、136 、137 、再38造139知140 141致、质3治144、诸45、146 、147 、卒48走149左150亡 兴贻置坐

2019中考语文文言实词专项训练

2019中考语文文言实词专项训练 1.爱ài “爱”繁体字写作“愛”,形声字,据《说文解字》和小篆字形,从攵部,(ài)声。本来是行走的意思,后来假借来表示仁爱、给人以恩惠的意思。 ①喜爱。晋陶渊明独爱菊。(《爱莲说》)热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 ②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③爱惜。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六国论》) 吝惜,舍不得。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 ④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梁惠王上》) 2.安ān “安”是会意字,小篆上边是“宀”字,表示屋子,下边是“女”字。合起来指女子在家安心生活,不必外出担风险。表示安定。 ①抚慰,安抚。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 ②安置,安放。安营扎寨(成语) ③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④安适,安身。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 ⑤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定。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⑥哪里,怎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⑦哪里,哪儿。沛公安在?(《鸿门宴》) 3.被 “被”是形声字,小篆从衣部,皮声。表示被子。 bèi ①被子。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杨修之死》) 覆盖。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②受。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 ③表被动。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pī ①通“披”,穿。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②披散,散开。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 4.倍bèi “倍”是形声字,小篆从人部(即亻),咅声(古音相近)。表示背向、背着。后引申为数量重叠(一倍)。 ①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过秦论》) ②更加。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③通“背”,违背,背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5.本běn “本”是指事字,金文在“木”(义为棵树)字下加一点,表示树木的根部。表示植物的根部。 ①草木的根。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种树郭橐驼传》) ②草木的干、茎。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种树郭橐驼传》) ③根本,主要的、基础的东西。君子务本。(《学而》) ④原来的。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本来。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孔雀东南飞》)

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优选.)

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 1、比B ①比,《说文》“密也”。本义,靠得很近。古字像两人紧贴之形。 ②引申:并列、靠近、勾结、亲密等。③比较、比拟。 ④及,等到。⑤法律术语,同“例”。比附照行的各类案例。 2、鄙 ①“鄙,边邑也。”“鄙”是“野”中的偏远部分,是和邻国接近的地区。(边疆,边远的地方。) ②见识浅陋。(庸俗,浅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 ③鄙夫;鄙人(自谦);鄙俚;鄙吝④鄙薄;鄙弃;鄙夷(轻视厌弃) ⑤卑鄙,身份低下,出身微贱。⑥比较:鄙;敝 3、兵 ①兵,《说文》“械也”。军械、武器。(本义,兵器、武器。)古字双手举斧斤形。例:兵器;兵库;兵工厂;兵不血刃;短兵相接。铸兵。 ②士兵,手执武器的人。战士或军队。③战争、军事。 兵贵神速(军队);兵连祸结(战争);兵不厌诈(用兵作战)。兵力(作战能力) 4、病 ①病,《说文》“疾加也”。一般的病称“疾”,重病称“病”。 ②引申:凡疲劳过度、饥饿过度造成的困苦不堪、软弱无力的状态也叫“病”。 ③引申:心理状态,忧虑、担心、苦恼、困顿 比较:病;疾 5、察 C ①察,《说文》“复审也”。“察”是对已知但却知之不深,知之不详的事物进行仔细、详尽、反复的观测、考核,目的是弄清楚事物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变化过程,是把事情看得一清二楚。 ②“察”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如观察、省察、体察、考察、访察、核察……,这些“察”都为了了解真相。 ③举荐。④“察”的结果是明;“察察”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6、彻 ①“彻”,《说文》“通也”,《小尔雅·广诂》“达也”。(通达;贯通。) ②“彻”表通时重在一通到底,是由此及彼、由外及里、从头到尾、从上到下的贯通。(深透;透彻。) ②中古之后,“彻”更广泛地用于声音、颜色、光线、温度、气味等的渗透到底上。(日光下彻;穿透) 7、乘 ①“乘,升也”。登车、坐车。②引申:驾车、驭马。 ③“乘”,趁着,引申:冒着。④欺凌,欺压。 ⑤追逐⑥计量,计算。 ⑦乘,sheng,量词。一车四马;乘车驾四马。 8、从 ①“从”是跟随在后面意思,它和行动关系密切。 ②所“从”的如果是人,跟随、跟从。 ③如果所“从”的是命令、意愿、法令、计谋……,就是顺随、照办、遵守、

初中重点150个文言实词注解【中考必备】

2019初中重点150个文言实词注解 序号例词词义例句出处 1 比①并列,靠近 ②比较,相比 ③及,等到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 核舟记(七上) 捕蛇者说(九下) 王顾左右而言他(七下) 陈涉世家(九下) 2 鄙①边疆,边远的地方 ②浅陋,无知,见识短 浅 蜀之鄙有二僧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先帝不以臣卑鄙 为学(六上) 曹刿论战(七下) 出师表(九下) 3 兵①兵器,武器 ②军队 ③兵士 兵革非不坚利也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葛婴将兵徇靳以东 行收兵 天时不如地利(六下) 出师表(九下) 陈涉世家(九下) 陈涉世家(九下) 陈涉世家(九下) 4 病①疾病,生病 ②疲劳,困苦不堪 ③毛病,缺点,弊端 ④辱,耻辱 未果,寻病终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桃花源记(九下) 捕蛇者说(九下) 问说(八上)(非考试篇目) 橘逾淮为枳(六下) 5 察①明察,考察,考核 ②观察,细看,识别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曹刿论战(七下) 出师表(九下) 6 彻贯通,穿透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小石潭记(七上) 7 乘①坐、驾(车) ②趁,引申为“冒着” ③(shèng)量词。辆, 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 公与之乘 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 曹刿论战(七下) 登泰山记(九下) 陈涉世家(九下) 8 从①跟从,跟随 ②听从,顺从 ③自,由 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战则请从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 也 从小丘向西百二十步 乃大惊,问所从来 伤仲永(七上) 小石潭记(七上) 曹刿论战(七下) 狼(八下) 醉翁亭记(九上) 曹刿论战(七下) 孔孟论学(八上) 陈涉世家(九下) 小石潭记(七上) 桃花源记(九下) 9 当①在(某时、某处) ②占着,挡着 ③对着,面对 ④应当,应该 ⑤将要,就要 ⑥(dàng)抵充,当作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咨臣以当世之事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当奖率三军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 今当远离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卖油翁(七上) 出师表(九下) 陈涉世家(九下) 登泰山记(九下) 登泰山记(九下) 登泰山记(九下) 出师表(九下) 陈涉世家(九下) 出师表(九下) 捕蛇者说(九下) 10 道①路,途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会天大雨,道不通 小石潭记(七上) 陈涉世家(九下)

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专项训练(一)

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专项训练(一) 1.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 (4)向使三国各爱其他( )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2.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 ) (2)然后得一夕安寝( ) (3)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 (4)衣食所安( ) (5)既来之,则安之( ) 3.被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 (2)将军身被坚执锐( ) (3)被发行吟泽畔( ) (4)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 ) (5)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 4.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 (3)每逢佳节倍思亲( ) 5 本 (1)盖亦反其本矣( ) (2)此之谓失其本心( ) (3)若止印三二本( ) (4)本末倒置( ) (5)抑本其成败之迹( ) 6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3)孔子鄙其小器( ) 7.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 (4)左右欲兵之( ) 8.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 (3)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 9。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 (2)虽不能察,必以情( ) (3)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 (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 (5)人至察则无徒( ) 10.朝 (1)朝服衣冠( )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 (4)于是入朝见威王( ) (5)两朝开济老臣心( ) (6)坐南朝北( ) 【参考答案】 1.爱 (1)疼爱(2)喜爱(3)吝惜(4)爱惜(5)欣赏 2.安 (1)安稳(2)安逸(3)哪里(4)养生(5)使…安定 3.被 (1)被动词(2)通“披”,穿在身上(3)通“披”,散开(4)被子(5)覆盖4.倍 (1)通“背”,背叛(2)加倍(3)越发 5 本 (1)根本(2)原本(3)量词(4)根本(5)推究本源 6 鄙 (1)边界的地方(2)浅陋(3)轻视 7.兵 (1)兵器(2)军队(3)策略(4)用兵器杀人 8.病 (1)疾病(2)困苦(3)责备 9。察 (1)仔细看(2)了解(3)洁白的样子(4)看清楚(5)精明 10.朝 (1)早晨(2)朝见(3)朝拜(4)朝廷(5)朝代(6)向对

常用文言文150实词

1、爱 (1)名词。恩惠。(古之遗爱也《左传》)(2)动词 ①加惠于人。(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 ②喜爱,爱护。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③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④怜惜。 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左传》)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指南录〉后序》)⑤通"",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躇。(《静女》) (3)形容词。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2、安 (1)形容词。 ①舒适,安适。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述而》)予出官二年,怡然自安。(《琵琶行》) 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安全。 谢庄遂安。(《冯婉贞》) ④安定。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2)动词。 ①养生。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②安置,安放。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失街亭》) ③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3)代词。哪里,怎麽。 沛公安在。(《鸿门宴》)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3、被52、即 1、靠近,接近。(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2、立即,马上。(项伯即入见沛公) 3、当,当时。(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4、倘若,如果。(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5、与"则"的用法相同,相当于"那就"的意思。(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6、即使。(其伤于缚者,即幸留) 7、就,就是。(闻鸡鸣。即起盥栉) 8、登上帝位。(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 53、既 1、尽,完。(言未既) 2、已经,---以后。(既克,公问其故) 3、既然。(将军既帝室之胄) 4、既----又---并列关系。(三军既惑且疑) 5、既而:不久。(既而得其尸于井) 6、全、都。(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7、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壬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 54、假 1、不真,虚伪,假装。(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弄假成真假仁假义) 2、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3、凭借,借助。(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狐假虎威) 4、犹“贷”,宽容,原谅。(愿大王少假借之) 5、给予。(遂乃开仓廪,假贫民《汉书?龚遂传》) 6、假如,如果。(假有人焉,举我言复我,亦必疑其诳) 55、间 1、两事物的当中。(凡天地之间) 2、中间,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 3、一会儿。(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4、指房屋的间数。(安得广厦千万间) 5、间隙,空隙。(彼节者有间) 6、隔离。(遂与外人间隔) 7、间或。(间以诗记所遭) 8、离间。(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9、参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10、间月:隔月,一个月以上。(骨微伤,病间月) 11、间关:形容鸟声宛转。(间关莺语花底滑)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要实词(150个)和重要虚词(7个)汇总

初中文言文150个重要实词(一次多义)汇总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020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训练(教师版)

文言文实词专项训练(教师版) 一.选择题 1.下列爱字解释错误得一项 ( ) 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疼爱 ) B、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 C、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吝啬 )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欣赏 ) 答案 C 爱惜 2.下列安字解释正确得两项 ( ) A、然后得一夕安寝(安稳 ) B、固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哉(哪里 ) C、风雨不动安如山(安逸 ) D、既来之,则安之( 安定 ) 答案AB ( C.安稳D 使…安定) 3、下列本字解释错误得两项 ( ) A、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得根或茎干) B、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根本) C、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D、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来) E、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得计量单位) F、就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得奏章或书信) 答案 B根,这里指树干 D推究本源、考查 4、下列鄙字解释错误得两项 ( ) A、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边界) B、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得地方 )

C、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浅陋 ) D、肉食者鄙 (鄙视) E、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鄙俗不开化得人) F、孔子鄙其小器( 轻视瞧不起 ) 答案A、边境,边邑,这里名词得意动用法,把……作为边境 D、鄙陋,见识浅 5、下列兵字解释错误得一项 ( ) A、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士兵 ) B、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军队 ) C、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策略) D、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 答案A、兵器 6、下列病字解释错误得两项 ( ) A、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生病) C、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责备 ) D、病瘘,隆然伏行 ( 疾病,生病 ) E、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患病 ) F、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有病,患病) 答案 B、困苦E、担心忧虑【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不会担心别人不赏识自己】 7、下列察字解释错误得一项 ( ) A、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瞧 )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观察) C、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观察,细瞧) D、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瞧清楚) E、人至察则无徒( 精明)

(完整word版)高考文言文常用实词分类

高三文言文积累之常见文言实词分类汇总 一、家居生活 1、孤:幼年失去父亲;孤独;封建君王自己的谦称。 2、家:安家;大夫统治的地方。 3、归:女子出嫁;返回;归还;归附。 4、适:女子出嫁;到------去;适合,适宜;恰好。 5、事:侍奉;为------服务;从事,做。 6、先:祖先,上代;已经死去的,如先考妣;称古代的人;先于,前于;首要的事情。 7、作:起身,起来,如“虽少,必作”;创作,制作,如“仲尼戹而作《春秋》” 8、字:女子许嫁。 二、学习修养为人 1、工:擅长。工擅文。 2、厉:磨练,磨砺;勉励,激励;严肃,严厉;磨刀石;磨。 3、劝:勉励,奖励;劝告。 4、勉;尽力,努力;鼓励,使人努力。 5、师:老师;以------为师;效法,学习。 5、训:教导,教诲,如训俭示康;规范,准则,如不足为训;训练;词义解释,训释。 6、善:善于,擅长;友好,亲善;应答之词,表同意;好好地,如善待。 7、修:研究,学习,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修饰,装饰,修养(动词);善,美好;高,长;著,撰写,如修书;整治,治理;修建,如乃重修岳阳楼。 8、习:反复练习;学习;通晓,熟悉。 9、务:致力,从事,如“务农”“君子务本”;事务,事情,如“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10、攻:深入钻研,如术业有专攻。 11、游:出外求学或求官:交际,交往;纵,放纵,如游目骋怀;游玩,游览;旅行。 12、售:考试得中,如“操童子业,久不售”;实现,如“挟邪作蛊,于是不售”;施展(奸计),如“以售其奸”;卖出去;买 13、笃:忠厚,“太祖闻其笃行”;坚定,如“笃志而体(意志坚定,并且努力去实践)”;深,甚,如“笃好文章”;(病)重,如“孙权病笃”。 14、敬:严肃,慎重,做事情严肃认真,如敬事而信;尊敬,尊重。 15、忠:(做事)尽心竭力,如使民敬、忠以劝;忠于君主。 16、恕: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己及人,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宽恕,原谅。 17、谅:诚信,如“友直,友谅”;相信,如“不谅人”;原谅。 18、勤:劳,辛苦,与“逸”相对,如四体不勤;努力,尽力,与“惰”相对。 19、质:本质纯真朴实,如君子质而已矣。 20、文:华美,有文采,如“何以文为”。 21、忍:狠心,如君王为人不忍;残忍;忍心,如今存其本,不忍废;忍耐,忍受,如然而隐忍以行 三、政事 1、当:掌管,主持,如当权;判罪,如“犯法当死”;对着,面对。 2、相:宰相;辅助,帮助;仔细看,审察;互相;表一方对另一方怎么样;容貌。 3、干:治理,如干国才;求取,如不干人;冒犯,冲犯;冲;干预;盾牌。 4、治:治理,管理;国家治理得好,如天下大治;惩处,如治罪;研究,如治学;医治。 5、乱:社会不太平,国家治理得不好;扰乱;叛乱;乐曲的最后一章。 6、平:社会太平;平定 7、奏:上奏,向君王上书或进言;奏章;进,如奏刀豁然;进献;奏乐。 8、疏:分条陈述,如细疏其能;给皇帝的奏议;疏通;分,分给,如仗义疏财;疏远

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

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1) 判断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是否正确。(正确打“√”,错误打“X”) ()1.【2004】以功除岷州刺 史除:授予官职 ()2.【2009】若真鄙儒 也鄙:品德低下 ()3.【2010】未尝诣取 直诣:前往 ()4.【2011东城期末】以闰六月朔朔:农历每月十五 ()5.【2011海淀期末】擢太子率更 令擢:提拔 农田 ()7.【2003】其所宝者异 也。宝:宝贝 ()8.【2007】上唱而民 和唱:倡导 ()9. 平江伯陈瑄初亦恶原吉,原吉顾时时称瑄才。顾:照顾()10.【2011丰台期末】元俨自以属尊望重属:地位 ()11.【2009海淀区一模】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罢:罢免 ()12. 【2009东城二模】一人失家,一世非之非:不是()13.【2009】竟朝置 酒竟:直至……终了 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 ()14.【2010】终不复言复:回答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 ()15.【2009西城一模】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趋:趋向,表示追随于后。 孝景帝季年,万石君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②必式焉。()16.【2010东城一模】李生并会客皆往候之候:等待 明旦,李生并会客皆往候之。至则唯茅舍尚存,独孤生不见矣。 ()17. 【海淀区2008高三期末】民必甚病之病:损害 ()18.【2010】居善 药居:聚积,搜集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 ()19. 原吉危坐俨然危坐:端正地坐着 ()20.【09东城】会昌初致仕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2) 判断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是否正确。(正确打“√”,错误打“X”) ()1.【2010海淀二模】召诣校书部,除兰台令史除:铲除()2.【2009西城二模】辟太尉李修府辟:征召 ()3.【2011海淀高三期中】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卒:终于 “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4.【2009朝阳期末】南游乎高陂,北陵乎巫山陵:巍峨,高大()5.【2009西城二模】以采线缝其裾为识识:识别 ()6.【2007】法弗能正 也正:正确 ()7.【2011丰台期末】行荆州、扬州牧行:巡行 ()8.【2006】兼于涂而不能 逮逮:赶上 (晏子)再拜稽首,请身而去,遂走而出。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

文言120实词专题训练(答案版)

【参考答案】 1.爱 (1)吝惜 2.安 (3)哪里(4)养生(5)使…安定 3.被 (5)覆盖 4.倍 (1)通“背”,背叛 5 本 (4)根本(5)推究本源 6 鄙 (1)边界的地方(2)浅陋(3)轻视 7.兵 (1)兵器(2)军队(3)策略(4)用兵器杀人8.病 (2)困苦(3)责备 9。察 (5)精明

【参考答案】 1.曾 (1)加强语气,竟然(3)竟然(4)“增”,增加 2.乘 (1)趁着(2)量词(3)登上 3 诚 (2)实在、确实(3)果真、如果 4.除 (3)拜官授职 5.辞 (2)借口(3)推辞(6)计较、讲究(7)辞谢:婉言道歉 6.从 (1)使…跟从(6)次于最亲的亲属(7)通“纵”,合纵策略(8)从事:官职7.殆 (1)危险(2)几乎、差不多(3)大概、恐怕 8.当 (1)面对(2)阻挡(3)承担(4)应当(5)判处 9 得 (5)通“德”,感恩戴德(8)合适、对 10度 (1) 计算(2)推测、估计(7) 风度、常态

【参考答案】 2.非 (4)非常:意外变故 (5)不对、错误 3.复 (1)恢复 (4)通“覆”,遮盖 4.负 (1)背东西 (2)使…承担 (3)依仗 5 盖 (1)遮阳蔽雨的伞 (3)压倒、胜过 (4)大概 (5)接上文,表原因 (6)通“何”,怎么 6.故 (2)衰老 (3)仍然 (4)老朋友,引申交情 (5)原因、缘故 (6)特意、故意 7.固 (3)坚决、坚持 (5)本来 8.顾 (3))探问、拜访 (6)但是 (7)表轻微转折,只是 (8)难道 9.归 (1)出嫁 (4)诚如是也,民归之( ) 归附

150个文言实词解释

150个文言文实词大全 目录 1、爱 2、安 3、伯 4、被 5、倍 6、本 7、鄙 8、兵 9、病 10、察 11、长 12、朝 13、池 14、曾 15、乘 16、城 17、诚 18、除 19、传 20、辞21、从 22、达 23、殆 24、迨 25、当 26、道 27、得 28、度 29、短 30、多31、发 32、方 33、非 34、复 35、负 36、盖 37、鼓 38、故 39、顾 40、固41、归 42、国 43、过 44、何 45、恨 46、后 47、胡 48、患 49、或 50、疾51、及 52、即 53、既 54、假 55、间 56、见 57、解 58、进 59、尽 60、就61、举 62、绝 63、堪 64、克 65、类 66、怜 67、临 68、弥 69、名 70、末71、莫 72、乃 73、内 74、判 75、期 76、奇 77、迁 78、请 79、穷 80、求81、去 82、劝 83、却 84、如 85、若 86、善 87、稍 88、少 89、涉 90、胜91、识 92、使 93、是 94、适 95、书 96、孰 97、属 98、数 99、遂 100、率101、说 102、私 103、素 104、汤 105、涕 106、通 107、徒 108、图 109、退 110、亡 111、王 112、望 113、恶 114、微 115、闻 116、相 117、谢 118、悉 119、信 120、兴 121、行 122、幸 123、修 124、徐 125、许 126、阳 127、要 128、宜 129、遗 130、贻 131、易 132、阴 133、引 134、右 135、逾 136、狱 137、再 138、造 139、知 140、置 141、致 142、质 143、治 144、诸 145、贼 146、族 147、卒 148、走 149、左 150、坐 1、爱 (1)名词。恩惠。(古之遗爱也《左传》) (2)动词 ①加惠于人。(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 ②喜爱,爱护。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③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④怜惜。 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左传》)

中考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①,偶语②者弃市③。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④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⑤,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选自《入关告谕》)【注释】①族;灭族。②偶语:两个人在一起谈论。③弃市:死刑。④案堵:即“安堵”,安居不变、安顿不动的意思。⑤霸上:地名,在咸阳东。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上书谏寡人者诽谤者族 B.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公问其故 C. 门庭若市烨然若神人 D. 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水落而石出者 (2)将选文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②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 (4)概括【甲】文的主要内容。 (5)【甲】文中齐威王给群臣吏民下达命令,【乙】文中刘邦入关前给百姓写告谕,他们这样做各有什么目的? 【答案】(1)B (2)①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②我和诸侯们约定,先入关的人做这里的王。(3)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 (4)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5)齐威王是为了广开言路,使齐国强盛,刘邦是为了安抚百姓,赢得民心。 【解析】【分析】(1)A……的人。B原来;原因。C好像。D连词,表并列。 (2)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①时时:不时。间或:偶然。故此句可以翻译为: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②王:这里做动词有,为王。故此句可以翻译为:我和诸侯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