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物质标志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物质标志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物质标志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物质标志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物质标志。同时,也是文化繁荣的结晶。现代城市既要有发达的经济,也要有发达的文明。创建文明城市,是体现城市社会经济指标和城市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

近年来,格尔木的工业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成绩较为显著,经济逐年呈现递增趋势,人均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市综合竞争实力明显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位居百强县市第16位,这些成绩的取得,为进一步提升格尔木城市品牌和加快格尔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十月,格尔木“国家级卫生城市”正式揭牌。全市各族干部群众为之奋斗、拼搏五年的“国家级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终于喜获丰收,这一荣誉的获得,使我市成为青藏高原上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这是对我市创卫工作的有力推动和鞭策,同时也对我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进一步促进格尔木城市的繁荣,我们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加快创建文明城市的目标任务,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建设任务。

通过创卫工作,格尔木变得更加美丽,道路宽了,绿地多了,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居民的健康卫生和居民生活区环境卫生状况不断改善,市民群众深切感受到了格尔木城市的巨大变化。我市的城市新面貌更是赢得了外来宾朋的交口称赞!城市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人民辛勤劳动汗水的结晶。我们在珍惜今天取得的成绩时,更要保持好荣誉,并以荣获“国家卫生城市”这一平台,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和总目标,以其它各项城市创建有机结合起来,以文明城市创建带动各项城市创建的深入开展,更好

地落实文明城市创建的各项任务。一如既往、持之以恒地把各项工作落在实处,为推动我市文明城市创建,提高全市社会的文明程度而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格尔木创建文明城市势在必行。

创建文明城市的意义及深远影响

格尔木创建文明城市,我认为主要表现在“四个有利于”上:

一是有利于提高格尔木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引导人们努力成为“四有”新人。人的文明与城市文明息息相关,市民的一言一行折射着城市的文明程度,市民的一举一动展示着城市的形象风采。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是每个公民必备的品质。在创建文明城市的实践中,每个人都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遵守《格尔木市民文明公约》、《格尔木市市民守则》,自觉践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抵制不文明行为,为创建文明城市做贡献。

二是有利于动员广大市民参与改造环境、移风易俗的实践,创建优美环境和优良秩序,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动员市民参与环境改造,必须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方努力,提高市民文明意识,使文明行为形成行为规范,使之体现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上,从而促进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的提高。

三是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调整和改善社会人际关系,形成健康向上、

生动活泼的社会风气。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城市进步、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同时也能增加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人与人间的人际关系也会和谐融洽。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城市进步发展的关键因素。

四是有利于找准城市文明建设的结合点,在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落实到基层。城市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因经济发展水平而各异,因此,找准城市文明建设的结合点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首要和关键。只有找准城市文明建设的结合点,才能把各项创建任务目标落实到位,从而加速城市文明建设程度的全面提高,促进城市各项经济指标又好又快发展。

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具体体现,是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发挥城市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的必然要求,是把四个文明建设的任务有机结合并落实到基层的有效途径。

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任务

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内容很广,既有思想道德、文化教育、民主法制等精神领域的建设,又有市政建设、环境治理、秩序管理等物质方面的工作。概括起来,主要是育人、治城两个方面。育人,就是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适应现代化要求的“四有”新人。治城,就是在治理脏乱差的基础上,进一步搞好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创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和优质服务,

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从育人治城这个基本任务出发,当前我市创建文明城市的主要任务,我认为主要在于五个方面:

一是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了,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社会保障逐步完善,城市硬件设施逐步改善,城区建设美观,净化、绿化、亮化程度也会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也就逐步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提高,一定程度上也就会体现出城市的经济水平和城市的文明。

二是加强引导和教育,提高市民素质。市民遵守社会公德只有逐步成为自觉行为,才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城市”中在人人参与。无论是机关干部,还是普通市民,只要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就是城市的一份子,就要积极投身于城市建设。要争做城市建设的宣传员,让市民增强城市意识、卫生意识。对影响城市形象的不良行为进行劝阻、制止和监督,在城市中营造互相关爱、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和发展氛围。

三是加大科教投入力度,提高城市科教水平。科教投入力度的加大,就会营造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文化又是城市发展的积淀,随着城市科教水平不断提高,文化设施增加、功能完善,群众卫生知识和健康素质就会不断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也会相应提高。随着我市的教育投入逐年加大,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目前,我市的教学水平已走在了海西地区乃至全省的前列,这对我市创建文明城市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四是健全社区服务网络,完善社会福利体制。随着社区服务功能的不断健全,群众对社区的归属感越来越强烈,健全社区服务网络,完善社会福利体制是创建和谐社会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因此,健全社区服务网络,完善社会福利体制更加能体现城市的文明。目前,我市社区建设工作已步入正轨,已形成了据有我市发展实际的管理机制,社区的管理服务功能相继健全,社区服务网络已形成,辐射基层的社会福利体系已建成,社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五是以创建和谐为契机,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创建工作常抓常新,创建成果不断得到巩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告别愚昧,走向文明,树立新风,人人参与的革命,这场革命的广泛性、全面性、长期性要求我们必须依靠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创建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城市文明创建发挥应有的作用,并将自己融入城市文明建设中,为加快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奠定基础。

以上五点,我认为是动态的,是逐步由低级标准向高级标准过渡的,因此我市的创建工作也是由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发展的。我们现在所做的只是一些最基本、最普通的工作,不能用这些初级阶段的工作来代替文明城市的全部标准,同时也不能指望可以绕开这个初级阶段而一步跨入高度文明的状态。

创建文明城市要走一条民主科学、改革创新的路子

为了把格尔木创建文明城市的脚步走稳,我以为,还应该做到“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根据城市现有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状况,确定基本的工作目标和要求,找到适合格尔木情况的方法途径。从市级干部开始自上而下开展“三讲”教育,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加强党性锻炼,增强党的纪律,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要继续深化市总工会、市妇联的作用,深化“三德”教育,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水平,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来逐步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此外,在活跃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同时,家庭文化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领域。我们要在创建工作中,以点带面,促进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二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老百姓办实事,把着眼点放在紧贴群众利益和为群众所欢迎的事情上,努力解决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给群众带来更多的实惠,群众享受的实惠越多,越是能体现出城市文明的水平来。随着我市社区建设的力度加大,社区的服务功能已逐步得到突显,居民对社区的依赖和归属感逐步强烈。在今后的发展中还要的细节和完善功能上做文章,使之社会功能得到健全和完善,真正成为居民生活工作的坚强后盾,从而促进社会经济事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把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提高人的素质上。人的素质是体现一个城市文明水平的基础,没有一个高素质的群体,文明就无从谈起。因此,引导教育工作也是创建文明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提高人公民的素质,每个人都要坚持,遵纪守法从我做起,文明养成从我做起,人人参与从我做起的原则,自觉行动起来,宏扬“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新风,自觉加入到“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城市”的行动中来,使城市文明创建活动

成为提高市民素质的有效载体。

四是坚持齐抓共建,形成合力,发挥好领导机关的表率作用,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职能部门的骨干作用,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树立城市形象,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人居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党和政府为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生产、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要使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就必须做到由政府牵头,全员动员,齐抓共建,形成合力的建设氛围和格局,形成领导重视,群众参与,领导带头,群众自律的创建氛围。

五是坚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改善投资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作出贡献。文明是城市的软环境,有了良好的软环境支持,就能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有了好的投资环境,就会促进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一个城市的文明建设程度,首先体现在成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上,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的综合实力就会大大增强,同时就越能体现出城市的文明发展程度,因此,格尔木在创建文明城市中也必须坚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使文明创建活动取得扎实的成效。

依目前的创建情况来看,我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开局良好,这是市委、市政府加强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倾力而为的结果。在进一步的创建工作,我市要继续坚持从群众性出发,把握群众主体的原则。创建活动是群众自觉参与并在参与中受到教育的一种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创建工作取得成效的基本和前提。要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将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创建的突破口,把创建的目标和任务与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结合起来,把好

事办实,把实事办好,使人民群众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要不断创造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载体。要及时发现和推广群众创造的好经验、新做法,使创建工作合民心、顺民意,保持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创建工作要突出实效性。创建文明城市务求实效,从实际出发,从解决实践问题入手,一项一项地抓落实,取得实实在在的明显效果。坚持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增长。创建工作还要坚持常抓不懈的原则。

创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格尔木创建文明城市的最终目是以“争创”为平台,提高格尔木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使之造福全市各族人民。文明城市的创建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创建文明城市的渐进规律,克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要彻底摒弃搞突击、图形式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增强紧迫感的同时,树立长期作战、常抓不懈的思想,将长远目标与阶段性任务相结合,循序渐进地把创建活动推向前进,为全面促进格尔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协调发展大局服务好,为提升格尔木城市文明奠定良好基础

全球化与人类文明的发展

随着当代全球化浪潮的逐步推进,视全球化为美国化或帝国主义化,主张对其全面拒斥的观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冷落。但不少人思想的钟摆又偏向了另一个极端,简单地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全球化自然会到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文明模式是全球化的自然结果。陷入这一认识误区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对全球化进程给予科学的定位分析,未能明晰全球化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以及资本主义文明模式、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文明模式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历史使命。对此,本文试做初步分析。 一、“世界历史”与初级阶段全球化 盛行于当代的全球化,自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便拉开了序幕。对于全球化的发端,马克思在思想史上首次以“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论断给予了阐述,马克思认为,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自身运动的结果。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必然引起广泛的社会分工,这种分工又会扩大商品交换,商品交换扩展到世界范围又形成了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则使各个国家、民族连为一体,形成“世界历史”即全球化。所以,全球化是一种历史必然性,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但是,全球化也并不是一个完全自发的历史过程。全球化既是其主体认识和遵循客观规律的进程,又是其主体满足自身的需要、利益,实现其价值选择的过程。全球化进程常常受到其主体主观因素的作用与影响,由此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启全球化进程至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处于全球化的主导地位,因此,当代全球化深深地打上了资本主义文明模式的烙印。基于此,当代全球化可称为初级阶段的全球化。 初级阶段的全球化,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具有双重效应:其一,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进程中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等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推动经济市场化,发展高科技,倡导民主与法治观念等,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贡献。其二,全球化也加速了资本主义文明的畸形发展,引起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以享受为特征的腐朽、颓废的文化价值观念;产生了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不平衡发展问题、移民难民问题、跨国犯罪问题和地区冲突问题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 具体而言,当代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文明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在物质文明方面,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直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信息化、市场化、自由化,促进了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国际金融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具有一定的社会进步意义。 同时,在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世界经济中,又充满了矛盾和斗争。这是资本的本性所决定的,资本的本性是尽快地增值,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二战”以后,以西方发达国家为核心确立了旨在保护其利益、非公正的经济体系,使发达国家成为全球化进程中最大的受益者。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管理方法、市场机制和运作手段方面的优势,直接表现为强大的经济优势,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劣势地位,从而在全球化进程中出现了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局面,进一步加剧了两极分化。 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和众多贫困人口的存在,也是资本主义固有的现象,是资本积累规律起作用的必然结果。 第二,在制度文明方面,作为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反动,资产阶级对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社会制度体系中的社会体制是最活跃的部分,既为基本制度服务,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凝聚着人类制度建设的共同智慧和经验,是全人类共同贡献、共同分享的文明成果。随着全球化的拓展,市场经济体制正在超越其欧洲的起源,席卷整个世界;民主与法治日益成为各国共同的政治追求,对人的尊重,对自由和平等的向往已经成为普遍的政治价值,而专制政治越来越不得人心。 然而,由于资本主义制度体系中的基本制度实行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生

历史与社会中考基础知识归类(填空)

史社中考:冲向B+成功之路 历史与社会高分中考基础知识归类填空题训练第1季 班级姓名作业评价 一、“核心”类 1.儒家思想的核心:“”。 2.依法治国的核心:。3.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 4.“两弹一星精神的核心:。5.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6.启蒙运动的核心:等理性主义思想 二、“中心”类 l.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 2.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3.启蒙运动的中心: 三、“根本”(根本原因)类 l.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2.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3.国家的根本大法:。4.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根本问题的法律是:。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6.抗日战争胜利根本的原因:()。 7.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8.港澳回归的根本原因是。9.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根本原因是 。10.一战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11.战后世界长期不得安宁的根本原因是。今天世界不得安宁的根本原因是的的存在。12.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是。13.中国革命胜利和中国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毛泽东、邓小平从中国的国情(实际)出发,找到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建设的正确道路(道路)和道路)。 四.“基本”类 1.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坚持的三个基本原则:。 2.我国基本国策:(4个)。 3.我国基本战略:(4个)。 4.我国治国基本方略:。5.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 6.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7.当今国际社会的三个基本特征: 。 8.WTO的基本职能: (3个)9.地图最基本的“语言”:。 10.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前提),(中心环节),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2.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最佳方式) 五、“基础”类 l.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基础的是:。2.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3.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4.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5.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6.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基础:; 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基础:.

重视儿童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重视儿童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儿童从来没有像“六一儿童节”这一天这样受到关爱和重视,但是我们知道,长期以来,儿童是不太受关注的,在人类的历史上,在人类历史的记载中,我们经常是看不见儿童的。 最早的一部儿童宪章是1923年起草的《儿童权利宪章》,1959年的联合国大会才通过了《儿童权利宣言》,也就是说,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一直到上世纪中叶,我们才开始承认了儿童,才承认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人,才承认儿童所拥有的权利。 而真正从法律意义上承认儿童的权利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事情,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第44次大会以25号决议的形式正式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而这个《公约》现在已经有将近200个国家参与,我们国家在1991年12月经过全国人大正式批准,成为这个公约的缔约国。 重视儿童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1990年世界上举行了首届儿童问题的首脑会议,这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一个口号,叫“一切为了儿童”,同时提出了儿童优先的原则,这个原则要求世界各国应该向所有的儿童生存和发展提供基本的保护,在所有的社会资源分配的情况下,儿童的基本需求应该得到高度的优先,其实原因很简单,儿童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是世界的未来。 刚刚孩子们用儿童的未来给我们已经说明了这一点。199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人居署共同制定了一份国际儿童友好城市的方案,他们关于

儿童友好的内容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保护儿童权利;第二、满足儿童需求;第三、确保儿童参与。 我们在研究这个论坛主题的时候,我们曾经讨论过很多主题,比如说儿童友好、儿童参与、儿童阅读、儿童优先等等,最后我们选择了儿童优先。为什么要强调儿童优先?我觉得至少可以有四个方面的理由: 第一,相对于成年人的社会而言,儿童是弱势人群。 这个社会的所有规则都是我们成年人制定的,所有标准也都是成年人决定的,所以儿童的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发言权、没有表决权、没有决策权。儿童的主张经常没有人代言,儿童也很难发出自己的声音,儿童只有在18岁以后才能作为一个公民拥有自己相应的权利。 第二,童年生活是否幸福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今天的儿童将成为什么样的人起决定作用的其实是他们如何度过自己的童年。 意大利的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讲过一段很精彩的话,他说:“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它不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时期,童年是真正灿烂的、独特的、不可或缺的、不可重现的一种生活”。 其实我们知道在中国历史上,心理学家们一直关注童年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经说过:“幸运的人生一生都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也就是说我们成年人的幸福和他的童年是不是幸福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我们经常打着为儿童未来的幸福旗号牺牲儿童当下的幸福,我们知道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一条长河,对儿童当下的关注就是对儿童一生的关注。现在

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

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

————————————————————————————————作者: ————————————————————————————————日期:

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 生命现象与文明发展(一) 1 生物大爆炸发生的时间大概是(D)。?A、2亿年前? B、3亿年前? C、4亿年前? D、5亿年前2生物进化过程中,蛋白质生命可以从水里爬上陆地的条件是(A)形成以后。? A、臭氧层?B、植物?C、水蒸气? D、肺3根据考古所得的化石,地球上的生命大概产生于(C)。? A、20亿到30亿年前? B、30亿到35亿年前? C、35亿到38亿年前? D、38亿到40亿年前4原核生命大概经过了10到20亿年形成了真核生命。(是) 生命现象与文明发展(二)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发展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D)。? A、它是自然变异和选择的协同? B、它是从低级到高级的?C、它是从水生到陆生的? D、以上都对2生物进化过程中,人类产生于(D),? A、2亿年前? B、5亿年前?C、6000万年前? D、400万年前3人类物种的进化顺序依次是:非洲南猿、直立人、能人、智人。(否)4DNA的化学本质是脱氧核糖核酸。(是) 生命现象与文明发展(三)1 人体的细胞大概有(D)。?A、50万亿个? B、100万亿个?C、150万亿个? D、200万亿个2生物体是由()等分子组成的一个复杂体系。D() ?A、水和蛋白质? B、碳水化合物和核酸?C、碳水化合物和核算? D、蛋白质和核酸3在各类元素中,地球上的生命以(A)作为骨架。? A、碳? B、氧? C、氢? D、硅 4 人类的身体中间有(C)是水。?A、.5 ? B、.6?C、.7? D、.8 生命现象与文明发展(四) 1 下列关于克雷格·温特尔说法不正确的是(C)。?A、他测序出了人类基因组?B、他合成了生命? C、他合成的人工支原体没有借用天然的支原体外壳? D、他参加过越战2生物的基本属性是(D)。? A、生长发育? B、新陈代谢遗传繁衍?C、应激性、运动适应性和内稳态? D、以上都对3所谓的新陈代谢就是指生物的一生都与外界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是) 4物种起源的要素是巨大的繁殖能力和生物体本身的遗传变异 。(是) 生命现象与文明发展(五) 1人类的文明可以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2 文明的一个基本点是财富积累。(是)生物多样性与 生物系统演化(一)1(D)的变异系数大,种间隔离多,是地球上最多的物种。? A、哺乳动物?B、鱼类? C、植物?D、昆虫2生物多样性是(D)。?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D、以上都对3 突变的结果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包括 (B)。?A、物理机制和化学机制的自然选择?B、物理机制和生物机制的自然选择? C、生物机制和化学机制的自然选择?D、生物机制和地理机制的自然选择4 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我们用(C)作为总的物种界别方法。?A、形态结构? B、生理

为什么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步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

为什么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步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 北京师范大学王庆 Abstract: The invention of writing is a great progress in human civilizations. In Archeology, writing is usually taken as one of the criterions for an advanced culture. Writing can enhance the capacity of memory, it also opens a new dimension of language expression, helps to make the thinking more exact and delicate, changes the manner of human knowledge storage, gives new channel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strengthen the normalization of our society. And what is more, new forms of communication systems can be generated on the base of writing. 中文提要: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进步。考古学上通常将文字的出现作为人类社会步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文字可以加强记忆,开辟语言表达的新维度,使人们的思维更加细密、准确。文字也改变了人类知识的存储方式和传播方式,加强了人类社的规范性。一些其他形式的交际模式在文字的基础上也得以建立。 周有光(2003:1)晚年经常说一句话:“语言使人类别于禽兽,文字使文明别于野蛮,教育使先进别于落后。”12005年2月26日,时年100岁的周有光先生为新加坡时代出版社出版的《汉语教学与汉语拼音正词法》一书题词,也写了这句话2(冯志伟,2005)。对于语言和教育的问题在这里暂且不谈,只是有关“文字”的这句话道出了“文字”的重要意义——文字是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有一个苏美尔神话《伊楠娜与恩基》,“讲述的是乌鲁克的保护神伊楠娜(Inanna)前往埃利都(Eridu)、从智慧神恩基(Enki)那里‘骗取’‘文化财产’(苏美尔语:me),然后把它们运往乌鲁克的故事。”(拱玉书等,2009:9)在智慧之神恩基所持有的一百多种文化财产(或称文明要素)中,其中就有书写工艺(苏美尔语:nam-dub-sar)或称书写术,它与刨木、制革、编席、锻金等诸般手艺相提并论(拱玉书,2001: 156)。可见,在苏美尔文明中,文字或书写被看作文明的要素之一。 现在世界上很多语言还没有发展出文字,这说明文字对于人类社会的基本生存来说并非必须,不过,文字却是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文字的出现应该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大事,现在人们一般都这样主张:有了文字便标志着人类便进入了文明社会。这似乎成了人们的共识。文字,已被作为判断人类是否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尺。可是,到底是谁最先认识到文字的重要并将文字同文明与野蛮的划分联系起来的呢?这其中又有什么理由呢?美国学者Gelb(1952/1974:221)提到康德(Kant)、卡莱尔(Carlyle)、勒南(Renan)等都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真正开始。之后,许多学者都相承这种说法。1877年,摩尔根出版《古代社会》(Ancient Society)一书,把文字作为文明社会区别于野蛮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主张文明社会“始于标音字母的使用和文献记载的出现”(摩尔根,2012:12),“文字的使用是文明伊始的一种最准确的标志,刻在石头上的象形文字也具有同 1周有光《世界字母简史》(1990:1)作“语言使人类别于禽兽。文字使文明别于野蛮。教育使进步别于落后。”略有差异。刘大白(1933/2011)也有类似的表述:“人类所以不同于其它动物,自然有许多原因;但 能够用语言,是最要的原因之一。文明人所以不同于野蛮人,自然也有许多原因;但能够用文字,也是最 要的原因之一。” 22005年百岁周有光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做报告,也说过这句话。

01材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里程碑按照材料的使用人类文

01.材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里程碑,按照材料的使用,人类文明阶段的顺序为: A.青铜器时代,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铁器时代。 B.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陶器时代,铁器时代。 C.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 D.陶器时代,青铜器时代,石器时代,铁器时代。 02.晶体中不可能存在的对称轴是: A.一次对称轴 B.三次对称轴 C.四次对称轴 D.五次对称轴 03.晶体学中,3L4表示: A.三个四次轴 B.四个三次轴 C.三个反映面 D.三个对称轴 04.在晶体结构中,种类、性质及其周围环境完全相同的质点位置称为: A.格点 B.点缺陷 C.等同点 D.阵点 05.晶体的回转轴除一次轴L1外,允许存在的其它轴次有________种。 A.3 B.4 C.5 D.6 06.对晶体进行宏观对称要素组合分析,可得到________种点群。 A.23 B.32 C.230 D.34 07.单斜晶系的晶体常数特征为: A.a ≠ b ≠ c,α=β=γ= 90° B.a = b ≠ c,α=β=γ=90° C.a = b = c,α=β=γ=90° D.a ≠ b ≠ c,α≠β≠γ≠ 90° 08.三斜晶系的布拉维格子有________种。 A.1 B.2 C.3 D.4 09.晶体上可以存在________对称面。 A.1个 B.任意多个 C.最多9个 D.0个 10.晶体上可以有________对称中心。 A.1个 B.多个 C.最多9个 D.0个 11.晶体的微观对称要素是________。 A.对称面 B.滑移面 C.螺旋轴 D.对称轴 12.若有n个等大球体作最紧密堆积,将有________个八面体空隙存在。 A.2n B.2n+1 C.n+1 D.n 13.物质的结合键具体键型共有________种。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复习提纲浙教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复习提纲浙教版 1、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国家的产生、文字的发明 2、比较四大文明古国(文明发源地、产生文明时间、统一时间、统一者) 3、四大文明大致位于哪个温度带上?从地理环境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说明原因(为什么早期人类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 北温带。 这些文明都属于农业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大江大河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多雨,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适宜人类居住和生存,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由此可见,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 第二课早期国家的形成 1、禅让制和世袭制的比 、僧侣、贵族; ):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等 4、为什么说《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律?P35 ①法典规定了奴隶主对平民和奴隶所享有的特权;②法典规定了奴隶可以买卖、抵债,使奴隶买卖合法化;③在法典中,奴隶的生命和安全毫无保障。④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⑤法典保护商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 5、《汉谟拉比法典》对当时的意义:是国家出现后的产物,是镇压劳动人民反抗、加强和巩固王权统治的工具,是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工具。现在意义: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

完整的成文法典;便于我们全面了解古巴比伦当时的社会情况,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文物,是人类由史前时代向农耕文明时代过渡时期的重要文明成果。地位: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实质:法典是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工具。与现代法律精神的不同:汉谟拉比法典体现了当时刑法的残忍,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这同现代法律所弘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平等精神是不同的。P34 第三课告别野蛮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P37 从图画文字逐 3、文字究竟是谁发明的?(人民群众发明的) 文字的产生有什么历史意义?①文字的产生和使用,标志着人类告别野蛮,开始进入文明时代。②文字的出现使人类的生产经验和知识更好地得到交流和传播、继承和积累,为科学文化的建立和发展准备了必要条件。 4、司母戊大方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P39 类在告别野蛮时代进入文明社会后,四大文明古国所取得的文明成果

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

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 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的目的一方面是尽可能完备的理解全部感觉的经验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最小个数的原始概念和原始关系的使用来达到目的”。由此可以看出,自然科学在推进人类文明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标志着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力的改变标志着社会的进步,所以科技能推动社会进步,从而改变人类的物质生活,当人类的物质生活达到一定得水平,人们才能考虑精神文化生活,进而去改变我们的精神生活,那么科学技术又是如何去改变人类精神生活的呢 一.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 马克思指出:“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人们为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在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长期实践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科学技术知识,是整个人类知识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开发锻炼了自己的认识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智力水平。这既包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包括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又提供了新的起点和新的手段。自然科学的进步不仅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起步,而且也为社会科学对社会的认识,思维科学对思维的认识提供了知识的基础和科学的方法。现代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正在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自然科学以外的各门科学中,并在这些科学领域获得了日益重要和卓有成效的应用。技术的进步不仅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工具,而且也为一切科学认识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强大的研究手段。正是这些技术手段以其日益增强的信息获取,传递和处理功能,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使人类的感官和大脑得以延长,使人类的认识能力终于突破自身生理条件的局限得以不断提高和扩大,从而推进了整个人类认识的发展。 二.科学技术推动着哲学观念的变革和思维方式的进步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必然把当代的自然科学成就荟萃于其中,每个时代的哲学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有那个时代的自然科学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恩格斯说过:“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历史上唯物主义哲学的三种发展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17到18世纪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以及19世纪中叶诞生的辩证唯物主义,都与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现代自然科学的一系列新发现和新突破,一方面更加深刻地揭示出自然界的物质本性和辩证性质,为辩证唯物主义确证提供了一系列新的哲学问题和新的科学材料,为辩证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和更加牢固的科学基石。宗教迷信和唯心主义哲学也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有关,它们是人们对自然界认识不足的一种反面表现,是基于这种认识不足而发生的惶恐和迷

人类文明进步与材料革新

人类文明进步与材料革新 核工程与核技术32班潘志吉学号2130302046 摘要:材料文明是人类物质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物质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基础,每一次材 料领域的革新都会引发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反过来,人类文明进步不断积累又促进了材料 领域的新一轮革新。通过分析材料革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所起的作用,揭示了 材料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大意义,从而引起人们对材料领域发展的关注,以及为未来材料 革新提供借鉴。 关键词:材料时代;革新;人类文明;新材料 引言材料是人类赖以生产和生活的坚实的物质基础。实际上,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没有离开对材料的使用相依赖。因此.人们也习惯于以材料作为划分时代的标志[1]。从人类诞生至今,材料革新领域经历了六个时代,即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钢铁/水泥时代、硅材料时代、新材料时代。根据具体实例,对人类材料发展史与人类文明进程之间关系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把握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在今天这个科技日新月异,新材料层出不穷的时代寻找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材料时代的划分时间及各个时代对应的人类文明进程如表1. 表 1 开始时间材料时代人类文明进程 公元前10万年石器时代文明起源 公元前3000年青铜器时代奴隶制国家时期 公元前1000年铁器时代封建社会时期 公元1800年钢和水泥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公元1950年硅材料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 公元1990年新材料时代全球化 一、材料时代及其划分 石器时代的人类从食物采集者成为食物生产者,石器时代按时间推进,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2] 。旧石器时代以打制石器的使用为标志,而新石器时代以更为精致的磨制石器的使用为显著特征。在新石器时代,人类逐渐掌握了对火的使用,这就为青铜器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青铜是一种和其他元素的合金,常见的有铜和锡、铅的合金,因颜色呈青灰色,

人类文明的涵义和基本结构

人类文明的涵义和基本结构 摘要:文明是指通过人类改造世界的积极成果所体现出来的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过程和状态。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文明不断发展的不竭的动力。正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需要,构成文明发展的三个基本内容: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关键词:文明涵义动力结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报告明确地将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道,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位一体”的目标,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在序言中也增加了“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和国家根本大法中把推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作了如此明确的肯定,反映了党和人民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更加成熟和完善,也必将成为今后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根本指针。为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更好地理解和贯彻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有必要对人类文明的涵义和基本结构进行认真的研究有一个正确的把握。一、文明的涵义关于文明的涵义,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德国学者诺贝特?埃利亚斯在

其《文明的进程》一书中指出:“‘文明’这一概念所涉及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它既可以指居住状况或男女共同生活的方式,也可以指法律惩处或食品烹调;仔细观察的话,几乎每一件事都是以‘文明’或‘不文明’的方式进行的。所以,要用几句话囊括‘文明’所有的含义几乎是不可能的。”他认为,就西方国家来说,“这一概念表现了西方国家的自我意识,或者也可以说成是民族的自我意识。它包括了西方社会自认为在最近两三百年内所取得的一切成就,由于这些成就,他们超越了前人或同时还尚处‘原始’阶段的人们。西方社会正是通过这样的概念来表达他们自身的特点以及那些他们引以为自豪的东西,他们的技术水准,他们的礼仪规范,他们的科学知识和世界观的发展等等。”在中国,文明概念出现的非常早。早在《易经?乾卦》中就有“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的说法。《尚书?舜典》中也有“浚哲文明”的说法,孔颖达将之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在人类未出现之前,自然界本来就是有文也有明的:地上高山大川就是经天纬地之文,天上红日皓月就是照临四方之明。我们今天所说的文明固然不是指的自然文明,但是人类的文明一词显然是受到自然文明的启发借鉴而来的。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文明概念也有多种表述,而通常是在三种意义上加以使用的。第一种是在时间界限意义上的文明,它指人类社

(完整版)《源远流长的文化》课后练习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孔子一生集古今之大成,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深刻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社会历史进程,并且成为世界上影响最大、影响最深的古代文化之一。儒家学说被确立为至尊地位的时期是() A.秦代 B.汉代 C.隋唐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 2.隋唐时期各族人民在前代文化基础上,共同创造出辉煌灿烂的科技成果,不仅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中华文化史上,隋唐时期() A.逐渐形成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 B.具有划时代意义 C.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 D.面临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3.中国古代建筑活动至少有七八千年以上有实物可考的历史。数千年来,虽经历多次社会进化、朝代更替、政权分合、民族融汇以及不同程度的外域文化影响,但不同时代的建筑却都能在传统基础上各出新意,博采众长,持续发展,逐步形成鲜明而稳定的共同特征。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③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④中国古代建筑结构体系独特、艺术造型优美、艺术装饰丰富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4.2013年10月,“2013·中国洛阳河洛文化旅游节”举办。河洛文化以“河图”“洛书”为标志,以夏、商、周三代文化为主干,以洛阳古都所凝聚的文化精华为核心,以“河洛郎”南迁为途径,把这一优秀文化传播到海内外。这说明() ①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②文化具有继承性和传播性③中华文化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④中华文化的科学性越来越得到实践的证明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5.汉字至今有6000多年历史,是世界所有文明中从未中断、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下列关于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②仅有汉族使用汉字③汉字的正式文字是从甲骨文开始的④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⑤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A.①⑤B.②④ C.①③D.③⑤

材料与人类文明

材料与人类文明 简单回顾一下历史便可知晓,正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及与此相联系的 人类知识和经验的增长过程中,材料的使用才得以发展。我们可从中得知:是哪些或哪类材料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最能满足技术和经济的需要;同时还可看到,材料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文明之间贯穿着一条辩证的线索。 在人类发展史的早期阶段,直接获取的自然财富被用于满足最简单的需 要。自然财富、原料、材料、产品阶段几乎是协调一致的。由于没有分工,并且只不过是满足自身的直接需要,所以精加工的劳动比重很小。随着分工程度的深化,对在自然界寻觅到的原始材料进行加工的兴趣提高了。此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不断提供新的途径来更多地生产消费品和改善居住条件。如果人类想要改善生活条件,那么无论在哪个社会阶段,都必须发展技术及与此相联系的材料使用为前提。人身体上的“工具”、“发动设备”和感官均有局限性。如果没有具备相应数量、质量、形式和布局的一定材料,没有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人类便会停留在原始阶段。 数百万年前,人类摆脱了动物界,开始有意识地使用石头。除了骨头之 外,石头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材料之一。起初这种材料造型粗糙,但后来经过加工,使人类得以掌握多倍于体力的力量,人类被迫发展那些在与环境斗争中取胜的能力。人类先是用石头和骨头制成简单、基本的工具来补充手掌、手指、指甲和牙齿的功能。这些工具是手握的。当他们获得了不仅使用原始石头,而且进行加工的能力后,几乎等于完成了一次革命。当人类约在 50 万年前使用火时,石料的价值就更大了。人类是由劳动创造的,劳动又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在已经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里,可以看到我们的祖先用石头打磨制成的石刀、石斧、刮削器等,这些就是人类早期曾经用过的工具。劳动工具的出现,也带来了社会物质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四、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群居洞穴,狩猎为生,使用的工具主要源于石 头和骨头,制作粗糙,用途尚未分化。他们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生活维艰,甚至弱肉强食。考古学家还发现猿人有食人之风,也许猿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样做是否道德。至于打扮自己——美的概念,他们连想也不会想。 在18,000年前山顶洞人的洞穴里,曾发现七件穿孔的石珠,五件穿孔 的海蚶壳和一百多只穿孔的象牙。这说明了比较温饱的人类萌发了爱美之心。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能制造比较精致的石器和骨器,用骨针把兽皮缝制成衣服。 古生物学研究证明:在这个时期,除了能加工粗糙的石器外,还能制造 工具。除了拳状锲之外,还有刮刀和刮板。骨头、象牙、石头和植物编织物被用来制造鱼叉、鱼钩和鱼网等。原始时代和史前时期用“划时代材料”来命名历史阶段,形象地说明了材料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性。 公元前15,000到10,000年之间,形成了早期的农业。此间产生的初 期劳动生产力革命——农业革命的必然结果,是原始社会的解体。虽然材料仍局限在传统原料之内,但人的能力提高了。他们可以把材料加工得更加精细,而且富有艺术性。 ----------------------- Page 4-----------------------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物质标志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物质标志。同时,也是文化繁荣的结晶。现代城市既要有发达的经济,也要有发达的文明。创建文明城市,是体现城市社会经济指标和城市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 近年来,格尔木的工业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成绩较为显著,经济逐年呈现递增趋势,人均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市综合竞争实力明显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位居百强县市第16位,这些成绩的取得,为进一步提升格尔木城市品牌和加快格尔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十月,格尔木“国家级卫生城市”正式揭牌。全市各族干部群众为之奋斗、拼搏五年的“国家级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终于喜获丰收,这一荣誉的获得,使我市成为青藏高原上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这是对我市创卫工作的有力推动和鞭策,同时也对我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进一步促进格尔木城市的繁荣,我们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加快创建文明城市的目标任务,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建设任务。 通过创卫工作,格尔木变得更加美丽,道路宽了,绿地多了,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居民的健康卫生和居民生活区环境卫生状况不断改善,市民群众深切感受到了格尔木城市的巨大变化。我市的城市新面貌更是赢得了外来宾朋的交口称赞!城市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人民辛勤劳动汗水的结晶。我们在珍惜今天取得的成绩时,更要保持好荣誉,并以荣获“国家卫生城市”这一平台,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和总目标,以其它各项城市创建有机结合起来,以文明城市创建带动各项城市创建的深入开展,更好

地落实文明城市创建的各项任务。一如既往、持之以恒地把各项工作落在实处,为推动我市文明城市创建,提高全市社会的文明程度而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格尔木创建文明城市势在必行。 创建文明城市的意义及深远影响 格尔木创建文明城市,我认为主要表现在“四个有利于”上: 一是有利于提高格尔木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引导人们努力成为“四有”新人。人的文明与城市文明息息相关,市民的一言一行折射着城市的文明程度,市民的一举一动展示着城市的形象风采。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是每个公民必备的品质。在创建文明城市的实践中,每个人都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遵守《格尔木市民文明公约》、《格尔木市市民守则》,自觉践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抵制不文明行为,为创建文明城市做贡献。 二是有利于动员广大市民参与改造环境、移风易俗的实践,创建优美环境和优良秩序,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动员市民参与环境改造,必须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方努力,提高市民文明意识,使文明行为形成行为规范,使之体现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上,从而促进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的提高。 三是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调整和改善社会人际关系,形成健康向上、

人类文明进化的四个台阶

人类文明进化的四个台阶 只有优化的,才是世界的。 神灵意识,人类文明的起点 这里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日本东京北郊有一座灵长类动物研究所,所长松泽哲郎驯养了一只雌性黑猩猩,取名叫阿由木,松哲邀请一位英国人,一位获得过欧洲记忆冠军的人来与阿由木比试记忆力。电脑荧幕上随机出现9个黑色方块,方块中又随机出现从1至9的数字,数字出现的时间非常短,只有一眨眼的时间。这位英国人铆足了劲,为人类的尊严他必须战胜阿由木,一只黑猩猩。而阿由木倒没有考虑尊严问题,他要争的只是可口的食物。最后阿由木以95%以上的准确率战胜了这位英国人。赛后这位英国人为败在一只动物手下而深感沮丧。 这个例子说明了说明呢?人与动物区别何在呢?记忆力是一种动物智能,包括我们人类在内。候鸟迁徙、鱼类的洄游、鸟类的归巢,都是人类所不能及的。那么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何在呢?本质区别就在于人类具有理性思维。人类最早的理性思维就是神灵意识。神灵意识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动物只有利用自然的能力。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科学家或驯兽师能让包括灵长类在内的任何动物产生神灵意识,而且永远不会有。人类文明的起点不是燧木取火,不是使用石器,也不是劳动,而是精神的东西----理性思维的产物:神灵意识。神灵意识是人类文明的第一个台阶,由神灵意识而形成图腾宗教,图腾宗教就是人类最初的信仰,信仰而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 既出现神灵意识,就必然有神灵崇拜,而祭祀活动就必然孵化出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并进而发展出文字(中国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建筑、天文、地理,可以说宗教乃艺术与科学之母。 一个怎样的天才产生了神灵意识可能是个永远的谜,但一个怎样的种族最早出现图腾宗教则可以通过考古得以发现,这个种族无疑是个优秀的种族。 制度宗教期,人类文明进步进化的第二个台阶 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进化,人类的智商得以发展,制度的建立是文明进化的标志。上升到第二个台阶是需要条件的,至少需要智者,庶民和愚者,没有智者就没有制度的创造,没有庶民就没有国家,没有愚者就没有“下等”的劳动。历史是由各类人等共同创造的。 此期出现了城邦国家,有了相当的疆域、国王、军队、官吏、法律、集市、税赋,有了劳动分工,有了师傅、帮工和徒弟,有了手工作坊。 宗教制度化了,有了宗教教义,有了职业化的神职人员,有了较大的神庙,有了广泛的信众。 宗教对人类的贡献在于两极文化,善者死后上天堂,恶者死后下地狱。在制度宗教期可能还没有这种提法,但文化内涵则没有多大差别。两极文化陪伴人类数千年,在这段漫长的宗教期间内,人类社会得以相当稳定,两极文化功不可没,两级文化是一种永恒的文化,必将陪伴人类走完全程。 制度宗教期体现的是宗教道德,我们从汉穆拉比王法典中可以找到证据:“第一条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人之罪

电影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价值

电影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价值 电影以其投射在幕布上的光影和传送出来的声音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神奇而又壮观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如此逼真,又是如此虚幻。人们已经习惯于把电影看成是一种“神话故事”。因为,电影的诞生和它飞速发展的历史本身简直就是一个神话故事。哪怕我们是从科学的眼光来看待“电影自身的故事”,它也比最不可思议的神话故事还要不可思议,比最神奇的神话故事还要神奇。电影从诞生之初就是科学技术的产物。电影的历史就是一个长长的虽然坎坷但却不可逆转地走向技术完善和艺术完美的故事。在这一过程中,充满了杰出人物的伟大技术发现和天才的艺术创造。我们必须说,电影创造了比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和中国的《女娲补天》不知要神奇多少倍的现代神话。但是,如果我们在此话锋一转,来讨论电影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革命性意义,我们就必须说,尽管它尚未成为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但是,对它做出某种预期,已经不像过去那么困难了,特别是,考虑到电影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这种前景甚至变得昭然若揭了。 电影数字技术是一个革命性的因而也是一种挑战性的因素,最大的挑战就是对于我们的电影观念和电影概念的挑战,也就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很多人都提到但却并不准备实行的电影的重新定义问题。麦茨在1973年就提出,“我把电影和电视这两样东西看作一种语言;如果非要把它们当作两种不同的语言来对待,那么,人们势必把用机械方法获取影像这一特点分为摄影影像和电子扫描影像”,他的“电影———电视”的定义是:用机械方法获取的多元的活动影像。①不同的语言相互之间存有着超出常识所能想像的非常复杂的逻辑关系,它们之间往往不是逻辑学意义上的排他性关系,而常常是包容关系,在这个意义上,电影包含了电视②。美国学者莫纳科也提出:“到了1980年,情况已经变得很清楚,我们所谓的电影,与我们所熟悉的录像和电视,不再可能截然分开了。时至今日应当把它们看作是一个统一体的组成部分,我们确实需要一个能够包括影片和录像带的新词 汇。”③

第三单元第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训练(人教实验版必修3).doc

第三单元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训练(人教实验版必修3)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 1.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举世无双,强劲的文化传统传衍不息,拥有着辉煌的文化发展历程。下列关于古代中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殷周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形成时期 ②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诞生时期 ③秦的统一促进了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 ④汉代儒家学说成为古代中华文化的“强势文化” ⑤隋唐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高度发展期,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期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 解析:殷周时期是中华文化的萌动时期,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不是形成时期,故①错误。②③④⑤都是正确的。 答案:D 2.有一首歌唱道:“最爱写的字是方块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它。”“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关于汉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是中华文化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②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它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④它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A.①③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的发明使中华民族从此进入文明时代,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所以,①②③④都是正确的。 答案:D 3.中华世纪坛序中“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 A.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征 B.源远流长、绵延不断的特征 C.神秘莫测、至高无上的特征 D.一脉相承、求同存异的特征

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

人类文明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这“四大发明”之花更是相继遍布世界各地,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做出过杰出的贡献。 马克思在其《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文中曾发表过这样精彩的论述:?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翻开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最值得中国人引以为荣的,莫过于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和火药四大发明了,它们在历史上不但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对世界的文明进步也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试想,要是没有这些发明,今天的人类社会将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只好仍将字写在竹片、龟壳乃至石头上,我们将没有现在的书和练习本;而作战的兵器可能仍是长矛,大刀和弓弩……。一句话,没有成千上万诸如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和火药那样的发明创造,就没有人类的进步。以发明马的使用为例,起初马生来并不是为人类服务的,人类的祖先由于当时生存的需要,人们经常从事时间比较长,劳动强度比较大的远程迁移,迫切需要代步工具和交通工具,以减轻劳动强度。马的体能比人强,而且容易驯服,所以人类发明了使用马作为交通工具的动力。据说最早把受力点放在马颈上,发现行不通,后改放在马肩上,才发挥马的潜力。随着社会发展产生了战争,马又被人类发明为作战的工具,为了增强战斗力,人类又发明马蹬、马鞍、马鞭和马刺,当时发明使用了马蹬和马鞍的民族很快征服了没有这个发明的民族。因为有了马蹬和马鞭,能更有效地发挥人类在地面直立行走积累的所有的作战技能,显示了这个发明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很快传遍了全世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给马脚钉铁马掌,一直沿袭至今。被认为马的使用方面的发明已相当完美了,但是不然,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1985年我国有人发明了塑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