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创新路径分析_基于苏州_青岛和无锡高新区的实证研究

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创新路径分析_基于苏州_青岛和无锡高新区的实证研究

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创新路径分析_基于苏州_青岛和无锡高新区的实证研究
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创新路径分析_基于苏州_青岛和无锡高新区的实证研究

2009年第8期

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 echno l ogy M anage m ent R esearch

2009N o 18

收稿日期:2008-11-29,修回日期:2009-02-23基金项目:江苏省软科学课题(BR2007028)成果之一

文章编号:

1000-7695(2009)08-0032-04

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创新路径分析

)))基于苏州、青岛和无锡高新区的实证研究

胡志军,盛华根

(江苏省行政学院教务处,江苏南京 210004)

摘要:合理的制度安排是高新区顺利完成/二次创新0的前提条件。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创新的实质是防范

体制惯性,克服路径依赖和理清体制不顺,文章在对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苏州、青岛和无锡高新区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得到了一些启发性结论,期望能为国内高新区解决同类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新区;管理体制;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6144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国内高新区大多进入/二次创业0阶段,高新区集聚了大量创新资源,规模经济效应显著,/二次创业0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从/二次创业0所要达到的目标看,存在的问题也非常明显:高新区比较优势弱化、管理体制不顺;高新区和相邻的行政区在财政收入、项目引进等方面时有利益冲突,两区发展都有制肘之处。诸如此类的问题说明,现阶段我国高新区发展遇到了难以逾越的体制障碍。对高新区而言,问题之关键是如何充分利用资源和政策优势,发挥区域经济的增长极作用;对高新区所在行政区来说,则是如何充分利用高新区的辐射功能,加快自身发展。因此,如何突破体制约束,推进高新区管理体制创新,就成为高新区/二次创业0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本文以实地调研材料为依据,梳理了苏州、青岛、无锡等三个国家级高新区管理体制创新路径,总结了高新区管理体制创新中的规律,以期对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0中的制度安排有所裨益。

1 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多维度分析

区域发展理论认为,高新区成长过程中,生产要素、产业、资源等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其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呈现出阶段性,对此,有研究者将高新区划分为要素集聚、产业主导、创新突破、财富凝聚等四个发展阶段[1];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则将高新区发展分为/一次创业0阶段和/二次创业0两个阶段[2]。结合国内高新区发展特征和现状,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大多数高新区已越过要素集聚阶段,目前正由产业主导阶段向创新突破阶段转化[3]。从创业角度看,大多数高新区/一次创业0已经完成,现在正处于/二次创业0的初期。由此可见,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创新的实质是高新区/二次创业0初期必须解决的制度安排问题。111 体制惯性

体制惯性是指传统体制在新体制框架下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使新体制运行中出现旧体制的痕迹乃至被传统体制逐渐/同化0[3],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体制复归0。为了理顺高新区与行政区的关系,国内许多高新区采取了/区政合

一0的模式,认为这种模式可以增加高新区的功能,使其享有行政管理权力;行政区则可以充分享受高新区的政策灵活优势,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实现双赢。但从实际运行情况看,/区政合一0中的/一0并没有完全到位,负面作用却很明显)))高新区外的管理体制对高新区形成包围,严重冲击着区内新体制建设。高新区管委会通常是按照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小政府、大服务0的模式建立的,但是在体制惯性的影响下,由于上级政府和区内、区外政府机构的压力,高新区行政管理机构不断膨胀,人员越来越多,职能越分越细,逐渐趋向传统管理模式。可见,高新区向高级阶段跃升时体制复归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一旦复归,高新区极就会蜕变为/经济开发区0,就不能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功能。这也是国家科技管理部门对/区政合一0模式持保留态度的主要原因。在这种背景下,有效克服体制惯性的问题至关重要,因为阶段转换必须要有合适的制度安排,从某种程度上说,制度安排是否合理决定了高新区阶段转换和/二次创业0的成败。112 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是指一种制度一旦形成,不管是否有效,都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并影响其后的制度选择,就好像进入一种特定的/路径0,制度变迁只能按照这种路径走下去,即使这种路径并不是最优的,也很难为其他更优的路径替代[3]。在我国高新区发展初期,为了实现规模经济效应,一些高新区在建区初期实际担当的是/经济开发区0的功能,主要依靠生产要素低成本和政策优势等进行招商引资,这种发展模式也确实给高新区带来了现实利益)))经济总量、产业规模、财政收入得到迅速扩张。高新区组建初期,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薄弱,/经济开发区0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高新区发展必经阶段。问题之关键是,在实现了规模扩张之后,高新区应该回归其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功能。但从目前国内高新区发展现状看,一些高新区仍在发挥经济开发区的功能,仍以招商引资为主,仍以政策优势作为主要竞争手段,这就是明显的路径依赖。路径依赖使高新区被锁定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管理模式之中,即使体制创新会给高新区带

胡志军等: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创新路径分析

来竞争力和活力,但现实的利益使它们依赖原有的发展模式,失去体制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

113体制不顺

我国高新区通常位于某一行政区境内或与其毗邻(从国内高新区组建的历史看,我国高新区大多是依托某一行政区建立起来的,有些原来是行政区的一部分,有些是从行政区中划分出来的)。但两区区域边界明显,双方没有行政隶属关系。从功能定位看,高新区是/政策区0,或是产业区,不是一级行政主体,因而缺乏空间开发、功能完善和协调发展的体制条件;行政区是一级政府,在区域空间和政府职能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因为高新区和行政区都有自身利益诉求,行政边界的存在就会阻碍高新区与周围地区间的专业分工和创新要素流动,造成高新区经济结构和产业机构难以及时提升,周边地区也很难得到高新区的创新要素辐射,进而影响高新区和所在行政区的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这就是前一段时间国内很多高新区和行政区/区政合一0的主要原因,从实际情况看,两区虽然/合一0,但高新区实际上与行政区保持相对独立,管理体制依然没有理顺。因此,理顺高新区和所在行政区的体制机制是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创新的重点之一。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做出判断:我国高新区目前遇到的问题是阶段转换中的制度安排问题)))主要是突破/体制瓶颈0与克服对原有发展路径的依赖。

2苏州、青岛和无锡高新区管理体制创新路径梳理上述问题并非个案,在高新区发展的不同阶段,这些问题都曾不同程度地存在。通过对国内发展态势较好的苏州高新区、青岛高新区和无锡新区的实地调研,我们发现,这三个国家级高新区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在高新区发展的不同阶段适时进行管理体制创新,解决了高新区向更高层次发展必须解决的制度安排问题。

211苏州高新区)))/两块牌子、一套班子0

(1)创新路径描述。苏州高新区地处苏州城南的虎丘区,建区时规划面积为618平方公里,随着高新区规模的扩大,为了解决发展空间受限制的问题,1992年到1995年间,邻近行政区的几个乡镇陆续被划归高新区,当时确定的原则是:新并入乡镇的经济开发职能属于高新区,行政和社会事务管理由原行政区负责。通过这种方式,苏州高新区的区域面积1996年之前就拓展到52平方公里。到1996年,管理体制不顺导致的矛盾出现了:高新区由于行政权力有限在拆迁等方面的阻力很大,行政区则由于经济利益方面的原因对配合高新区建设的积极性不高。2000年前后,苏州高新区原有土地资源开发完毕,出现项目等土地的现象,但周围行政区却有大量土地资源,再次遇到发展空间受到限制的问题。为了避免矛盾,苏州市政府试图建立特色园区解决这一问题,从实践看,这种尝试没有成功。可见,管理体制不理顺,单纯扩大高新区的地域面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为适应/二次创业0的需要,2002年9月,苏州市委市政府进行了区划调整,将与高新区邻近的虎丘区、相城区和吴中区的几个乡镇和街道合并,组建新的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0的管理体制,区委书记兼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区长兼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此时高新区面积拓展至258平方公里。为了防止体制复归,高新区人员结构保持精简高效的格局,人员的责、权、利等根据岗位性质确定。为使原有的开发管理职能和政府管理职能优势更优、强势更强,苏州高新区以机构调整为契机,通过机构的撤并和重组、职能的重新界定和调整,基本解决了建设管理、农业管理、经贸管理、社会事业管理等部门之间关系不顺的问题,为/二次创业0提供了体制保障。从近年来苏州高新区的发展状况看,/两块牌子、一套班子0的管理模式初显成效。其创新发展路径见图1

图1苏州高新区创新路径

(2)创新路径分析。/两块牌子、一套班子0,即/行政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一0(学界通常称之为/区政合一0管理模式),是一种把高新区的管理机构和园区所在地的行政区管理机构合二为一的模式[4]。实行/区政合一0能使园区纳入市场化运作的良性轨道,同时还能协调政府各职能部门更好地为园区企业服务。/区政合一0模式下,高新区通常与行政区毗邻,或者在同级行政区中,高新区管委会与当地政府同一级别,合并时当地政府机构作为一个完整的行政区域存在,管委会主任由行政区最高领导人兼任,管委会的其他成员既是行政机关各部门的行政人员,又是管委会的管理人员,接受管委会和行政区政府的双重领导,园区的政府部门既承担开发区的开发建设任务,又承担区政府行政管理和社会职能。/区政合一0模式的优点在于管委会的成员都来自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各个职能部门,并且由行政区最高领导人统筹和协调,管理中的交易成本和协调难度大为降低,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能在全区范围内合理有效地分配资源,为园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政策和服务。

/区政合一0模式在高新区/二次创业0初期的制度安排中具有某种必然性:/二次创业0初期,高新区面积需要拓展,有大量与征地、拆迁等基础工作,/区政合一0模式有利于这些问题的顺利解决,促进了园区的发展,推进了园区的巩固与扩张,实现了/园、区0发展的/双赢0局面。但问题是,/区政合一0后,高新区在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上与传统行政区基本一样,极易产生体制复归,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特点又要求高新区必须建立有别于传统行政区的体制与机制。我们认为,对高新区发展所需要的真正意义上的体制创新来说,/区政合一0只是一种过渡模式。

212青岛高新区)))/统分结合、一园多区0

(1)创新路径描述。1992年,青岛高新区是/一园一区一街0(即青岛高科技工业园、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和青岛科技街)的构架,规划面积为918平方公里;1994年,高新区进行区划调整,四区合并(图2),青岛高新区管委会与崂山区政府合署办公,新成立的高新区管委会既是高新区的行政管理机构,又是这个行政区的区政府,行使完全的政府职能,这种情形类似于苏州高新区的/区政合一0模式。但是,随着高新区开发水平和层次的提高,这种/区政合一0的制度安排日益显示出体制惯性的弊端,青岛高新区机构越来越臃肿,冗员越来越多,高新区原有的高效运作机制已不复存在,同时作为政策区的优势开始弱化,甚至消

33

胡志军等: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创新路径分析

失,发展步伐缓慢,体制复归迹象明显。

2001年,经历区园完全分离和/区政合一0之后,青岛高新区尝试走中间道路,采用了/统分结合0的模式。/统0是指崂山区与高新区党委是一套班子,统一领导;/分0是指成立一个专门的高新区工作机构,主要抓园区的发展。这种制度安排对克服体制惯性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但仍不彻底。2005年,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青岛高新区获准扩区,这使原来的青岛高新区管委会已经不适宜再管理新的区域。2006年,青岛高新区管理体制再次调整,组建成立新的青岛高新区管理委员会,统一协调管理青岛高科技工业园、青岛高新区黄岛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青岛高新区市北新产业园(含青岛科技街)、青岛高新区市南软件园的开发建设。新成立的青岛高新区管委由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任主任,分管副市长和市科技局局长任副主任,市科技局、市发改委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及有关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新组建的高新区管委会统一协调管理青岛高科技工业园、黄岛新技术开发试验区、市北新产业园、市南软件园的开发建设,青岛高新区/一区多园0的发展格局至此基本形成。创新路径如图2

所示。

图2 青岛高新区创新路径

(2)创新路径分析。/四区合一0是/区政合一0的另一种实现形式。1994年/四区合一0后,青岛高新区属于行政区划型的管理体制,即高新区完全作为一个行政区,高新区管理委员会既是高新区的行政管理机构,又是这个行政区的区政府,行使完全的政府职能。但如前述分析,这一模式在初期对高新区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却难以有效地克服/体制复归0。青岛高新区的发展也证明了我们的判断,在随后的发展中,青岛高新区/体制复归0现象非常明显。其后青岛高新区的/统分结合0就是为了克服/体制复归0。

从/区政合一0中体制复归的表现形式看,大多是/政0对/区0的侵蚀(即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对整合后的高新区管理体制的影响),青岛高新区的/统分结合0将整合后的崂山区的职能分为两块:以经济管理为主的职能由新成立的管委会负责,主要进行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和管理;以行政管理为主的职能由崂山区政府负责,主要进行社会事务的管理和两方面工作的协调。这样统一和分离的结合既解决了两区资源共享和利益协调问题,又能有效地防止体制惯性,我们认为,/统分结合0不失为解决/区政合一0时体制复归的一种好的途径。

213 无锡新区)))/突破规划、滚动拓展0

(1)创新路径描述。无锡新区脱胎于1992年的无锡高新区,规划面积5145平方公里。1995年,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原来的规划面积无法容纳高新区的发展,无锡市委市政府将原无锡县(后改为锡山市)所辖的硕放镇和坊前、新安、梅村镇的19个行政村,连同原郊区的旺庄乡和无锡国家

高新技术开发区、无锡新加坡工业园,合并组建无锡新区,

管理机构为无锡市新区工作委员会和无锡市人民政府新区管理委员会,高新区面积拓展至10平方公里。2000年,随着高新区层次的提高,无锡市委、市政府又一次突破规划,将邻近的三个乡镇和街道与高新区合并,至此,新区面积拓展到22平方公里。2002年,无锡市再次进行区划调整,合并了旺庄、硕放、梅村、坊前、南站等5个镇及长江路街道,面积140平方公里。2005年底,随着无锡新区辐射功能的增强,又有多个乡镇自愿并入无锡新区,高新区面积拓展到220平方公里。无锡新区在多次突破规划的过程中,管理机构一直是无锡新区管委会,在不断突破规划、拓展面积的同时,无锡新区的职能也在不断在扩大)))从单一的经济管理职能扩大到兼具一级政府的某些职能。发展路径见图3所示。

图3 无锡新区创新路径

(2)创新路径分析。无锡新区的/突破规划,滚动拓展0的发展模式本质上是园区型管理模式。在无锡新区管理模式中,新区管委会是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全面管理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具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和相应的行政管理职能,也具有机构精减、职能明确的特点,对/体制复归0有较高的免疫能力。在对比国内同类高新区的管理模式时,我们发现,园区型管理模式由于管委会的职权大小、政企关系和财政体制的不同也各有利弊。管委会职权较大、综合管理职能较全的园区型管理体制,有利于开发区在创建起步阶段的发展,有利于协调开发区发展中各种关系,提高了办事效率,加快了开发区快速发展。另外,在区域面积不断拓展的过程中,无锡新区始终实行一级财政,这有利于强化管委会的宏观调控能力、融资功能和综合管理职能,有利于加快开发区新建区市政工程、配套设施和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发展,有利于返税期处理开发区财政与市财政的关系,保证开发区正常的财政收入和投入。对突破/体制瓶颈0和克服/路径依赖0而言,无锡高新区的拓展方式和管理模式比其他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

3 简短的结论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高新区管理模式选择既受高新区自身的发展阶段因素制约,又受高新区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即使同一种管理模式下的高新区,在具体的管理方式上也会表现出种种差异。苏州、青岛、无锡高新区都解决了/二次创业0中的体制创新问题,通过对这三个高新区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分析,我们认为,在高新区发展初期,政府派出机构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各项政策措施在高新区内实施,强力推动生产要素在区内集聚,对高新区发展的开局极其有益;但越过了要素集聚阶段,高新区的进一步发展会受到地域、机制等方面的限制,这时欲突破规划(尤其是地域规划的制约),/区政合一0模式不但可以顺利实现扩容,而且可以平衡各方面关系,但这种模式难以有效克服(下转第37页)

34

赵胜利等:广东省属研究机构参与区域重点实验室建设问题研究

验室数量的一半以上。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受省属研究机构自身的学科分布和研究实力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省属研究机构领域布局的不完善性。

(2)投入不足,重建设轻运行,效益产出不高。重点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在有限的基本建设投入之后,缺乏持续稳定的运行经费支持,致使重点实验室成长缓慢,难以做大做强,重点实验室普遍体量小、产出低、作用发挥不尽理想,难于参与国家层面的竞争。

(3)重/物0轻/人0,人才的聚集效应未充分显现。人才是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关键内容之一。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缺乏人才吸引、培育、凝聚方面的持续性投入,在平台建设过程中有重/物0轻/人0现象。如依托于省属科研机构的26个省重点实验室占全省重点实验室总数的26%,而其现有硕士研究生共147名,博士研究生43名,博士后12名,研究生总数仅占全省重点实验室研究生总数的914%。依托于省属研究机构的省重点实验室所具有的高级职称人员数量比省重点实验室的平均水平还少10%。

3省属科研机构参与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几点建议广东省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为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积累了较为有利的经济基础。然而随着外源经济的衰退和内源经济的兴起[3],对核心技术的创新成为各产业发展的内在巨大需求。重点实验室建设是全省技术创新的主要依托和支撑,是省属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单元之一;同时,省属科研机构也具备了广泛参与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基础和条件。现就省属科研机构参与重点实验室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1)在明确重点实验室在创新平台体系中的定位的基础上,以提高广东省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提升广东省在国内外的学术研究地位、解决广东省发展后劲不足为主要建设目标,依靠省属科研机构研究力量,合理布局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通过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促使重点实验室的学科布局的调整和范围的扩大,全面覆盖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积极的支撑作用。

(2)目前,广东省省重点实验室数量较多,体量较小,水平差异较大。在应当引入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和重点实验室退出机制,扶优淘劣的前提下,维持稳定的实验室运行经费,使重点实验室真正建设成为国内具有竞争力、省内具有影响力的科学研究基地。

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是我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重点实验室建设能充分发挥运行效率,改善在科研仪器、科研条件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状况,提升我省科研机构在我省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需要适量增加软硬件的投入和稳定的专项运行经费。

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和重点实验室退出机制,为动态调整平台资源分配提供依据和途径。根据重点实验室的特点,通过科学评估考核,建立以科学评价与考核为导向的资源分配机制,稳定支持重点实验室的运行与发展。对于建设水平高、运行效益好、作用发挥明显的重点实验室在资源分配、后续支持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对于运行效果不佳的重点实验室则实行警告与淘汰制度,形成一种竞争向上的良好氛围。

(3)/筑巢引凤0,吸引和培养高端人才,形成人才聚集效应。在重点实验室建设中要避免重/物0轻/人0的现象,切实为人才的引进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承担起为社会培养高端科技人才的重任。

吸引优秀人才到重点实验室工作,通过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吸引和凝聚一批高水平科研人员与管理人员参与建设与运营。通过设立人才引进专项资金等资助模式,资助和鼓励国内外高水平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加入建设队伍。

形成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环境。完善重点实验室的运行机制,保障科研人员工作的合法权益和劳动收益,形成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对在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中发挥重要作用、产生显著收益的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奖励。

致谢:本文得到了广东省科技厅政策法规处、综合计划处、条件财务处等相关部门和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黄宁生.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广东自主创新能力[J].

广东科技,2005(10):101-102.

[2]黄宁生,等.广东省自主创新能力调研)创新平台专题报告

[R].2006:18.

[3]侯红明.原始创新是广东省经济社会进一步腾飞的关键[J].

广东科技,2005(10):72-74.

作者简介:赵胜利,男,工程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科研管理,资源与环境研究等;郑新,女,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科研管理等方面研究;张军,男,工程师,主要从事科研管理等方面研究;侯红明,男,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科技处长,主要从事科研管理及科技政策等方面研究;黄宁生,男,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工作。

(本文责编:熊俊)

(上接第34页)

/体制复归0。这时应回到/园区管理0模式,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元,王维才.我国高新区阶段发展的理论框架[J].经济地

理,2003(4):451-456.

[2]沈伟国,陈艺春.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阶段发展论与评价体系

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9):27-30.

[3]吕政,张克俊.国家高新区阶段转换的界面障碍及破解思路

[J].中国工业经济,2006(2):5-12.

[4]韩伯棠,方伟,朱美光,等.行政区与高新技术开发区合一的管

理模式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41-44.

作者简介:胡志军(1964-),男,江苏建湖人,江苏省行政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管理;盛华根(1971-),男,江苏兴化人,江苏省行政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科技政策与管理。

(本文责编:彭统序)

37

江苏省苏南四市(苏州、无锡、常州、镇江)2011届高三一模(数学)

2011年3月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四市 高三教学情况调查暨高考数学一模试卷 Ⅰ试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 1、若集合U=R,A={x|x+2>0},B={x|x≥1},则A∩C u B=_________.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双曲线8kx2﹣ky2=8的渐近线方程为_________. 3、函数f(x)=(sinx﹣cosx)2的最小正周期为_________. 4、已知i 是虚数单位,计算的结果是_________. 5、已知奇函数f(x)的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当x∈[0,2]时,f(x)=2x,则f(﹣9)=_________. 6、已知常数t 是负实数,则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___. 7、某所学校有小学部、初中部和高中部,在校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人数之比为5:2:3,且已知初中生有800人,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这所学校抽取一个容量为80的学生样本以了解学生对学校文体活动方面的评价,则每个高中生被抽到的概率是_________. 8 、右图给出的是计算的值的一个程序框图,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i> _________.

9、已知圆O的方程为x2+y2=2,圆M的方程为(x﹣1)2+(y﹣3)2=1,过圆M上任一点P作圆O的切线PA,若直线PA与圆M的另一个交点为Q,则当弦PQ的长度最大时,直线PA的斜率是_________. 10、已知结论:“在三边长都相等的△ABC中,若D是BC的中点,G是△ABC外接圆的圆心,则”.若把该结论推广到空间,则有结论:“在六条棱长都相等的四面体ABCD中,若M是△BCD的三边中线的交点,O为四面体ABCD外接球的球心,则=_________. 11、设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1≤a5≤4,2≤a6≤3,则S6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12、已知过点O的直线与函数y=3x的图象交于A、B两点,点A在线段OB上,过A作y轴的平行线交函数y=9x的图象于C点,当BC∥x轴,点A的横坐标_________. 13、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AB的中点,P为以A为圆心、AB为半径的圆弧上的任意一点,设向量,则λ+μ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14、设m∈N,若函数存在整数零点,则m的取值集合为___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 .......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设平面向量=(cosx,sinx),,,x∈R,(Ⅰ)若,求cos(2x+2α)的值; (Ⅱ)若,证明和不可能平行;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探索及完善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探索及完善 摘要:创新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对推动基层自治与促进社区和谐意义重大,但社区管理体制创新需要政府权力边界厘定、社区职能定位明晰及社会互动机制形成等基本条件。文章在对近年来XX市武侯区及其所辖的黉门街社区在社区管理体制创新中的实践探索 梳理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城乡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措施,对于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和激发居民参与XX自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XX市武侯区 2011年2月19日,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社会转型时期的社区功能作用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肩负着更大责任,需要对社区资源、力量及作用进行再认识。物质投入和意识判断的过程都需要从现阶段中国城乡社区的实际出发,结合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创新,才能使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一、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基本条件 社区管理体制创新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但从和社区发展密切相关的主体进行分析的研究角度出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需要满足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一)政府权力边界厘定 2007年党的十七大要求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转轨时期,在人治向法治治理过渡时期,在发展是硬道理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完善时期,政府职能如何转变角色和适应形势意义重大。一句话,政府权力应当尽快告别“全能”的职能定位,积极主动地向“有限”政府过渡,虽然这中间存在诸多利益羁绊和体制障碍,但趋势是十分明确的,当务之急是厘定权力边界,为有限政府权力的转型创造先决条件。权力边界划分的核心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基本思路是给权力与权利排序。依据《行政许可法》第13条的核心精神,权力与权利排序的基本思路是先老百姓,后市场,再到行业或中介,再后是政府事后监管,最后是政府的事前干预。以上排序是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首要条件,如果没有这个排序或者在实践中不能完全贯彻这个排序,那么社区管理体制创新就将是一句空话。因为这反映着政府能否积极转变职能,社区体制创新能否获得政府支持,政府与社区之间能否进行有序衔接和互动等问题。 (二)社区职能定位明晰 我国《宪法》第111条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选举。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由法律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办理本居住地区的

对国家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的一点思考

文/何运保 为了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提升自主创

主任论坛 ZhuRenLunTan201/110301 中国高新区 关部门批准,高新区与七星区合并,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高新区工委书记兼区委书记,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兼区长。 在现行管理体制下,桂林国家高新区在运行机制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2010年,园区以产业发展为中心,突出“创新、创业”两大主题,高效整合全区资源,成立13个工作组、组建6个办公室、整合9大公司,创造性提出了“1369”管理模式。即将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分为13个工作组,分块负责,分组管理,责任到人;对全区重点推进的工作分成6个办公室负责指导;为了强力推进园区建设与城市建设,整合了9大公司,进行公司化、市场化动作。从而形成一套具有高新区七星区产业与社会工作双重职能的独特的管理模式,实现了精简高效的管理目标。 桂林国家高新区经过18年的建设发展,投资环境日臻完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产业迅猛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40亿元,同比增长 区划的管理及利益分配问题难度很大。桂林国家高新区有两个园区面积延伸到了周边两个县区,其开发建设涉及到周边两个县区管理和利益分配问题。尽管桂林市政府作了协调,采取委托桂林高新区开发管理,利益五五分成的尝试,但是需要协调的环节多,管理的链条长,职能不够集中,项目推进速度缓慢。三是桂林国家高新区没有充分的财政自主权,每年50%的财政收入要上缴桂林市财政,可用财力减半。高新区的土地收益金市财政也占30%。高新区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的投资相应减少。因此,尽管地方政府在促进国家高新区的产业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多头管理,统筹考虑不够,难以形成政府促进产业发展的合力,难以形成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 纵观全国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高新区管委会独立管理模式,由上级政 三、对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发展的思考 21.43%;出口创汇5.3亿美元,同比增长33%。产业规模约占桂林市的四分之一,对桂林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日趋增强。 桂林国家高新区“两区合一”的管理体制,解决了园区拓展空间的问题,在一段时间内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征地拆迁引发的矛盾,总的讲比较顺利,但随着高新区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些阻碍发展的问题。一是高新区没有建设、规划、土地、环保等市或县一级行政审批权。1995年5月桂林市政府下发的市政[1995]36号文件和1996年12月桂林市委下发了市发[1996]112号文件中授予高新区的权限近几年来逐步回归市有关部门,特别是建设规划、土地、环保等行政审批权上收,封闭式管理难以落到实处,制约和影响了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二是桂林国家高新区是正处级单位,行政级别配置低,协调处理不同行政 二、桂林国家高新区现行体制 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浅谈人事管理体制创新与机制创新

浅谈人事管理体制创新与机制创新 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 所谓人力资源,是指企业内所有与员工有关的资源,包括员工的能力、知识、技术、态度和激励。我们所讲的人力资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对人力资源外在要素—量的管理,就是根据人力和物力及其变化,对人力进行恰当的组织和协调,使二者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机地结合,使人和物都充分发挥出最佳效应。第二,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质的管理。主要是指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地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也有了新的意义,即已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当前,企业的人事管理是基于终身制和工龄制的管理。在人力资源配置上,主要依靠内部培训;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具有情感式色彩;在人力资源使用上,采取有效入口和内部提拔;在人力资源激励上,以精神激励为主。另外,在绩效评估上,多主观,不定期;在薪酬制度上,差距较小,比较重视员工的福利。在工龄制企业中,一个工龄高的技术工人,其薪金可超过一个工龄低的工程师。而西方的企业人事管理则较为市场化和个性化,实行雇员终身制的企业占极少数,不太看重工龄,而是注重绩效,

并且是客观的定期的,其薪酬差距也很大。在配置上,主要依赖外部劳动力市场;在管理上,力求实现高度专业化和制度化;在使用上,采取多口进入和快速提拔;在激励上,以物质刺激为主,实行按能力付酬的“能力待遇”制度。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为断健全与完善,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与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靠的就是创新。因此,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人事管理,其创新势在必行。 其一是观念创新 即要从转变观念,加强领导入手,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才战略放在企业发展的第一战略位置。而人才的发现、培养和使用,关键在领导。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为此,我们企业的各级领导一定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选人和用人方面尽快成熟起来,以营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良好氛围。 其二是制度创新 国有企业要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制度,坚持干部任期制和聘任制,完善目标责任制考核,积极推行人才交流,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同时,改革和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在职称评聘中,突出创新意识,坚持重业绩、重能力的原则,对确有

江苏省苏南四市(苏州、无锡、常州、镇江)2019届高三一模(数学)

2019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一) 数学Ⅰ试题 命题单位:常州市教育教研室 2019.3 参考公式: 样本数据12x x ,,…,n x 的方差2 2 11()n i i s x x n ==-∑,其中x =1 1n i i x n =∑.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 置上.. . 1. 函数()2sin(3π1)f x x =-(x ∈R)的最小正周期为 ▲ .2. 若2(1i)1+i a b +=-(a b ∈R ,,i 是虚数单位) ,则i a b += ▲ . 3. 某地区在连续7天中,新增某种流感的数据分别为4,2,1,0,0,0,0,则这组数据 的方差2s = ▲ . 4. 已知两个单位向量1e ,2e 的夹角为120,若向量122=+a e e ,14=b e ,则?a b = ▲ . 5. 已知集合π,0,1,2,3,4,5,62n A x x n ?? ===???? ,若从A 中任取一个元素x ,则恰有cos 0x =的 概率为 ▲ . 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双曲线C :2 221x y a -=(0a >)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l : 210x y -+=垂直,则实数=a ▲ . 7. 设,a b 为不重合的两条直线,,αβ为不重合的两个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1)若a ∥α且b ∥α,则a ∥b ;(2)若a α⊥且b α⊥,则a ∥b ; (3)若a ∥α且a ∥β,则α∥β;(4)若a α⊥且a β⊥,则α∥β.

上面命题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 ▲ . 8. 若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 ,前n 项的和为n S ,则数列{ }n S n 为等差数列, 公差为2 d .类似地,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n b 的公比为q ,前n 项的积为n T ,则数列为等比数列,公比为 ▲ . 9. 已知集合{} 20A x x x x =-∈,R ≤,设函数2x f x a -=+()(x A ∈)的值域为B ,若B A ?,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 10.已 知 {} n a 是等差 数 列 , 设 12||||||n n T a a a =+++()n *∈N .某学生设计了一 个求n T 的部分算法流程图(如图),图中空白处理框中是用n 的表达式对n T 赋值,则空白处理框中应填入:n T ← ▲ . 11.已知函数2()log f x x =,正实数m ,n 满足m n <,且 ()()f m f n =,若()f x 在区间2[,]m n 上的最大值为2, 则n m += ▲ . 12.若不等式 22 10843 ≥k x y xy +对于任意正实数x ,y 总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k m ∈+∞,则正整数m 只能取 ▲ .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设直线l :10kx y -+=与圆C :224x y +=相交于A 、B 两 点,以OA 、OB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AMB ,若点M 在圆C 上,则实数k = ▲ . 14 .若函数()=f x x t *∈N )的最大值是正整数M ,则M = ▲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 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4分) 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4 cos 5 A =,5b c =. (1)求sin C 的值; (2)求sin(2)A C +的值; (3)若△ABC 的面积3 sin sin 2S B C =,求a 的值. (第10题图)

政府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政府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一、创新政府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受经济全球化影响较大,同时又正处于互联网+时代,我国政府不仅要为增强我国经济实力而努力,还要保护我国利益不受损失,并与他国构建友好合作关系,由此可见,我国政府需要承担的工作有很多。但由于我国长期收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在管理问题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相对落后,导致官僚主义出现在我国政府中,同时,由于政府管理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还出现了收入不均现象,如城乡收入差距较大依然是十分显著,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收入差距也在拉大,以某省为例,在2013年城乡收入差距为2.3倍,在2014年城乡收入差距就上升大了2.8倍。因此,有必要创新政府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 二、政府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存在问题的表现 现阶段,我国政府无论是管理体制还是管理模式都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政府管理工作的开展。如缺少正确的管理理念,使得政府始终将管理重心放在建设上,而没有落实到后期管理中,且仅看重短期利益,而没有重视长期利益,并不利于城市良好发展建设[1]。同时,现有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相对落后,无法与现代社会要求相一致,如在政府行政审批上,由于审批项目过多,部分市场主体还存在一定的前置性,某省在2014年的前置性审批高达400项,且审批程序较多,也在影响着政府管理工作,这些都与政府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存在问

题有关。再者,由于政府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存在问题,也在影响着政府的投资行为,如某省针对某项目的投资经常会发生变化,在该项目中需要购买土地,前一天刚敲定以每亩15万的价格出售给商会,但第二天就发生了改变,将每亩土地的出售价格提升到了19.5万,严重破坏了政府在人们心中的良好印象。最后,政府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存在问题还表现在人员管理上,尽管我国在人才任用上一直强调禁止任人唯亲,在面试阶段不得有直系亲属参与,但依然无法完全任人唯亲现象,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很多政府工作人员都与其他政府工作人员存在一定的裙带关系,真正有才能的人难以进入政府工作。三、创新政府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的方法 (一)创新政府管理体制的方法 在创新政府管理体制的过程中,首先,要转变政府观念,真正认识到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差别,并积极引进新思想、新理念,形成良好的服务意识,践行为人民服务准则,不断提高自己的办事能力,强化服务水平[2]。其次,将缩短城乡收入差距作为重要工作,重视乡镇经济发展,加大资金投入,多为乡镇发展提供良性政策与建议,作为公务人员也要肩负起自身责任,防止发生暗箱操作等情况。再者,强化政府职能,做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调节市场,且通过法律手段维护社会秩序。最后,创新政府结构,不仅要做到政企分开,还要实现党政分开,这样既能减少政府对企业发展的干预,还能让社会发展更具独立性。此外,还要做好人才选拔工作,采用异地政府人员为新公务人员面试的方式。

创新社会管理心得体会6篇

创新社会管理心得体会6篇 社会管理创新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社会管理创新和改革已经成为当前国内相关领域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下面是美文网带来的创新社会管理心得体会,欢迎欣赏。 创新社会管理心得体会范文1: 通过一个星期的网络学习,使我明白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许多知识和道理,深刻体会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必要性。 深刻了解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许多知识:排查治理企业安全隐患,应建立以安全生产专业人员为主导的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制度,确保整改到位。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必须把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社会化,要积极鼓励和发展第三方检测机构。 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行为,重点开展高风险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新形势下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实现社会治安良性循环的重要课题。社区是派出所预防、控制违法犯罪的主阵地。实施科教强警战略,要加强公安信息化、数字化的建设,把更多的科技手段运用到治安防控工作中去,不断扩大技防覆盖面,努力形成规模效应。建立事故查处督办制度,对事故查处实行地方各级安全生产委员会层层挂牌督办,重大事故查处实行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挂牌督办。要加大对事故企业负责人的责任追究力度,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除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

和实际控制人责任外,还要追究上级企业负责人的责任。要积极推进城市应急中心建设,逐步实现110、119和122三台合一,并网运行。对企业安全隐患整改不力造成事故的,要依法追究企业和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与监督,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党的十六大以来,形成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的理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配置主体是政府组织、市场组织、和作为第三部门的社会组织,从而形成社会资源配置的“三维模式”。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社会管理的核心,是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管理体制建设的基本趋势是,实现由传统的政府一元化社会管理体制向多元治理结构的根本性转变。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积极参与,要把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行动的指南。 创新社会管理心得体会范文2: 6月我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被纳入更完备的体系性框架之中,社会管理创新也就成为2009年底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所强调的“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

关于加快苏州工业园区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的试行办法

关于加快苏州工业园区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设计 产业发展的试行办法 苏园管〔2006〕11号 为加快推进苏州工业园区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加强科技创新,进一步做大做强,力争通过5 年的努力,培育出一批知名品牌和骨干企业,根据国家、省、市的有关规定,结合园区实际,制定本试行办法。 一、企业注册 第一条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新设立从事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研发和服务的有限责任公司,其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 万元。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30%。 第二条 放宽登记冠名条件。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使用独创字号,且注册资本在1000 万元以上的,其名称可不反映行业特征。注册资本达到200 万元的软件企业,园区工商部门可帮助申请冠省名。 第三条 鼓励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规模化发展,对于母公司注册资本在1000 万元以上、具有3 个以上控股子公司、母子公司注册资本在2000 万元以上的,可以办理集团登记。 第四条 鼓励外地民营企业来园区投资兴办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对外地来园区投资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民营企业,享受本地企业同等政策;原企业名称不冠行政区划的,可冠用原企业名称;外地民营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迁入园区,注册资本没有变化的,一般不需验资。 二、税收激励 第五条 对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可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 的通知》(国发〔2000〕18 号)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0〕25 号)的有关规定,自2000 年6 月24日起至2010年底以前,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所退税款由企业用于研究开发软件 7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创新探索——以北京为例

从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一直把社会组织的建设与管理作为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和现实载体,如何通过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机制,发挥其在社会管理格局中的“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积极功能,就成为当前社会建设进程中需要关注并加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社会转型加速期社会组织管理面临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我国原有的社会组织管理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单位体制走向解体,街居管理体制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社区自治组织深陷于“行政化”的泥潭无法自拔,基层XX发展有限,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社会实践的结构性巨变所造成的“去集体化”、“去组织化”趋势构成了社会组织模式改造和重组的时代背景。社会建设的推进呼唤着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完善。 社会转型带来了社会的全面变革,培育和发展各类社会组织成为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路径选择。社会组织更灵活,更适应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目前虽然社会组织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社会组织管理还面临很多难题。 首先,社会组织管理的制度困境。我国1950年颁布的第一部社团管理法规《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中规定,社团的登记管理机关是政务院下属的内务部和地方各级政府,这实际上是一种“分层管理”体制。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社团管理的职能才被明确移交给民政部门。1989年国务院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这是目前规X中国社会组织行为最主要的法律框架。该《条例》确立了社团的“双重分层管理体制”。“双重管理”即社会组织的筹备、成立、开展活动,乃至社会组织变更、注销等都要由“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部门”(民政部门)双重审查和批准。“分层管理”指社会团体的登记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的行政管辖X围,应与社团的住所X围相一致。在“双重分层管理体制”下,社会组织想获取合法的“社会身份”,有着严格而繁琐的程序。民间团体的注册要由业务主管部门核准,需要从属或“挂靠”于某个政府部门,这就大大提高了社团准入的门槛。一些业务X围不易界定或跨行业的社会组织因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而无法办理登记。有的公益类社会组织只得采取变通策略,以工商登记的形式达到合法注册的目的,以营利性企业的身份从事非营利性的慈善事业和公益活动,这必然使其运行成本大为增加。1998年国务院对《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但原有的“双重管理体制”并未在根本上得以改变,社会组织仍然存在准入门槛偏高的问题。同时,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同一行政区域内不得成立业务X围相同或相似的社会组织,这客观上导致了社会组织从成立伊始就缺乏竞争、缺乏活力。另外,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得设立分支机构、社会团体不得设立地域性的分支机构、个人设立基金会要寻找业务主管单位等规定,也限制了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壮大。[2] 其次,社会组织管理的现实困境。一方面,民间社团的注册申请手续和审批条件繁杂、严苛,以致大量社会组织因找不到合适的“业务主管单位”而无法登记注册。另一方面,注册成功的社会组织从一开始就不可避免对政府部门有着很强的依赖关系。《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只有政府机构或政府授权的机构才有资格作为业务主管单位,而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在组织运行中扮演着真正的决策机构的角色。并且,这种成立之初建立的依赖关系也使主管部门有机会干预社会组织领导的选任、结构的设置和事务的执行。社会组织则在组织的运作上、资金的获取上、以及公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产业政策细则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产业政策 一、享受政策扶持的服务外包企业需符合的条件: 1、注册登记、税务登记和主要工作场所均在园区的独立法人企业; 2、企业服务外包业务年收入达到100万美元以上; 3、服务外包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50%以上; 4、大专以上学历员工占企业员工总数50%以上。 二、税收优惠 1、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可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企业实际发生的合理的工资支出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按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8%的比例据实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2、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收入免征营业税。 3、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的国际服务外包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有关优惠政策。 三、资金扶持 1、在园区设立总部或地区总部的服务外包企业,享受苏州市《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优惠政策。 2、对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上市企业,地方财政对每个新上市企业奖励300万元,按比例分步兑现。 3、对服务外包企业利用银行贷款按时还本付息的,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给予新增贷款利息20%补贴;由园区担保机构办理出口信贷担保的,给予实际支付的新增贷款担保费50%补贴。 4、获得省级以上政府部门或知名国际组织评选的软件出口、信息服务、服务外包、出口品牌、重点物流企业、国家实验室等荣誉的服务外包企业,给予10-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5、新设立的服务外包企业,经批准可享受办公用房购租补贴。购房补贴不超过购房额的20%,租房三年内给予租金50%的补贴,人均办公面积不超过10平方米。 四、人才引进 1、上年度外包业务收入达到100万美元以上的服务外包企业和培训机构中,年收入超过12万元(含12万元)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按其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地方财力部分50%进行奖励。

11 紫竹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探索与发展之路

紫竹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探索与发展之路紫竹高新区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由大学校区、研发基地和紫竹配套区三部分组成。于2001年9月批准成立,2002年6月奠基,2011年6月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对于我国开发区建设方面的一项突破与创新,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胆探索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模式,通过体制、机制、管理创新,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自主创新科技园区发展之路。经过十五年的辛勤耕耘与不懈努力,紫竹高新区已建设发展成为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研发机构集聚、产业精英荟萃、创新资源丰富、产城融合的功能集聚区。 一、发展成效 1、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过紫竹高新区的努力,2016年全国145家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第16位。在2007年之后新认定的103家国家高新区中排名第一。 2、经济发展稳步增长。2016年,高新区实现税收总收入56.18亿元,相比上年同期50.77亿元,增长5.41亿元,增长率为10.66%,继续保持了两位数的良好增长态势,建园以来已累计实现税收近300余亿元,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3、科技成果质量提升。截至2016年底,高新区累计的专利申请量约为19268件,其中发明专利约17697件,约占总申请量的91.8%,专利授权量为10603件,其中发明专利9035件,约占总授权量的85.2%。 4、取得各级荣誉称号。高新区已获得包括“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生物医药)”、“上海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知识产权

试点园区”、“上海市软件出口(创新)园区”、“上海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园区”、“上海市知识产权示范园区”以及“上海市版权示范园区(基地)”等称号。自2004年始,高新区连续八年四届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并于2015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二、体制机制的创新探索 1、注重战略调控,创新股权结构 高新区在股权结构上采纳开放式多元化股权结构和市场为主体的运营机制,集政府、教育、科研、资本、产业等优势与一体,搭建了由民营企业、高等院校、市区镇政府“三结合”的全新组织架构,形成在政府主导下,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紫竹的这种体制机制是对以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下的一种新突破,也是在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的有益探索。 作为高新区开发主体紫竹高新区集团公司,其组织框架与运营模式势必要与股权结构决定的机制体制相适应,进行管理创新,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经济资源的总体运营效率。 2、坚持市场导向,完善组织机构 一直以来,高新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组织架构的设计与完善,而不是迎合上级政府管理部门进行机构设置。 比如:高新区管委会的设置不同于其他开发区,是融合了董事会、专家组的职能,只从宏观上、战略上给予指导,而不具有规划决策制定、建设管理职能等。具体的战术执行和市场化运作由高新区集团公司负责,公司内“四中心+二室+一部+一会”的架构确保了高新区发展从决策到落实、从规划到建设过程中的强大执行力,科学、高效、灵活,具有强大的市场活力。

体制机制创新

荣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管理创新工作情况 荣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政务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管理创新工作精神,以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通过加强组织和行政效能建设,推进机制创新,激发工作活力,围绕创新社会服务模式,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促进政务服务工作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加强领导,制定方案 政务中心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定期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管理创新工作,成立了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中心书记张伯君同志担任,全面负责管理创新工作;副组长由中心副主任朱亚夫担任,分管该工作,具体抓落实;成员:许清华、严棣枢、虞俊华,负责管理创新工作的实施落实,办公室具体承办。结合政务服务工作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筹集落实了相关工作经费。 二、抓好结合,突出重点 政务中心作为窗口单位,紧紧围绕“依法、高效、廉洁、便民”的服务理念,将管理创新与政务服务有机结合,突出重点进行体制机制创新。 (一)在考核激励上创新 公平公正的考核机制是肯定职工成绩,奖勤罚懒,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一是每年修订考核方案,使之更加合理。中心考核方案条理清楚,涵盖全面,规定明确,

量化准确,操作性强的特点;二是考核公平透明,可信度高。政务中心通过楼层互评、楼层推荐、考勤公示、考核小组评议等方式得出窗口及工作人员考核分值,评出每月红旗窗口、优质服务窗口、优质服务明星;三是考核结果运用有力。月度考核得分将作为年度考核评优、窗口及个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四是设立示范岗,建立向先进看齐的机制。政务中心设立了党员示范岗、巾帼示范岗、普通话示范岗等19个示范岗,达到了学先进赶先进的目的。 (二)在“两集中两到位”上创新 政务中心按照省、市、县的统一安排,加大了“两集中、两到位”的工作力度,对全县所有入驻窗口单位的审批和服务事项进行多次清理,特别是机构改革和“三定”方案调整后,政务中心再次对“两集中两到位”情况进行了清理,调整了窗口布局,加强了与县级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实现了国税、地税、新合、医保、工商、惠民帮扶等的整体入驻。目前入驻窗口、工作人员、办理事项均居全市区县首位。 (三)在标准化建设上创新 政务中心制定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及村社区代办点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详细规定了场地、设施、进驻事项、人员配备、软件名目、完成时限,在全市率先采用统一大厅布局设计、统一标识标牌尺寸式样、统一施工指导验收、统一补助标准的“四统一”方式推进,率先在全市完成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目前全县27个乡镇、345个行政村均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代办点),实现了县、乡镇、村(社区)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全覆盖。

【2018高三高考江苏一模】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四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情况调研(一)化学

2017-2018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 化学2018.0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一12 N-14 0—16 S-32 Cl-35.5 Na-23 Mg-24 A1-27 Fe-56 Cu-64 2n-65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每年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下列有关“废水”的处理正确的是 A.工业废水无需处理,直接用于农业灌溉 B.废水经氯气消毒后,即可安全再利用 C.寻找方式来减少和再利用废水可节约水资源 D.收集和处理废水,弊大于利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A.氨基(-NH2)的电子式: B.钾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二氧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 D.碳酸电离的方程式: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 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用于除去金属器件表面的油脂 C.碳酸氢钠能与碱反应,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D.明矾溶于水能形成胶体,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4.实验室制各氨气、收集、验证其还原性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氨气

B.用装置乙收集氨气时气体应该从a口进b口出 C.装置丙中黑色固体变成红色时还原产物一定为铜 D.可以用装置丁吸收氨气,进行尾气处理 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Y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元素的原子在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X)

完善安全管理体制 创新安全工作方法

编号:SY-AQ-00300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创新安全 工作方法 Improving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innovating safety working methods

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创新安全工作方 法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安全管理是企业一项重要的工作,几十年来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指导下,传统行业根据其自身的特色和要求建立相对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而城市燃气是近十年来开始迅猛发展。这一时期城市燃气经营企业精力主要集中在投资建设,扩大规模。在企业内部管理,特别是安全管理的体制方面尚存在许多不足,亟待完善。本公司情况也是如此。 城市燃气的安全管理具有明显的特点、点多、线长、面宽,涉及到居民、工商业、公共福利等不同的用户。用气方式、规模多种多样,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同时,企业所经营的是易燃易爆的危险产品,安全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远高于其他行业。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适用本行业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方法。

1树立“安全为天”观念,强化安全管理“三倒”意识 根据城市燃气安全管理的复杂性、重要性,“安全第一”已不足说明和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特点和重要程度。因此,要把“安全为天”作为本企业标志性El号,加强对员工安全管理“三倒”教育,使每个员工都清醒意识到:“员工不重视安全,要倒霉;领导不重视安全,要倒台;企业不重视安全,要倒闭。”企业安全工作与企业利益,员工利益息息相关。 为达到改变观念,强化意识的目的,在办公场所,储配计量场站,悬挂醒目标志口号牌和安全管理“三倒”警示牌,时时处处告诫大家,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扩大安全管理范围,延伸安全管理主体链 燃气经营企业流程主要分为储配、输送、使用三个环节,在安全管理上通常注重的是储配和输送环节,而忽视了用户使用这个复杂而又可控性差的关键环节。使用燃气的各类用户安全常识水平不一,安全观念普遍淡薄,恰在这个环节,燃气与空气发生接触,才有可能具备爆炸条件。因此,燃气使用是事故相对多发环节。

关于理顺体制、创新机制,构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新格局的提案

关于理顺体制、创新机制,构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新格 局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第0524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由:关于理顺体制、创新机制,构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新格局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办)办理 提案人:民革中央 主题词:管理,创新 提案形式:党派提案 内容: 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国家,社会管理任务更为艰巨繁重。当前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主要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在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近几年来,执政党和政府不断就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制定方针政策、作出工作部署,有力地推进了社会管理的改革创新,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这一格局中,政府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其重心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如何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穿到基层社会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做到管理与服务相统一,管理与发展相协调,我们认为,应以转变街道办事处职能为突破口,在城市形成街道重服务,功能区重经济,市辖区政府抓管理的体制,从而构建充满活力的基层社会管理新格局。 由此,我们建议: 一、剥离街道经济职能,强化街道服务职能 改变街道“重经济、轻管理、弱服务”的现象,将街道工作中心转移到强化公共服务上来,实现街道办事处职能“归位”。建议取消街道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经济统计等经济职能,将街道职能具体界定为基层党建、公共服务、社区建设、综合治理等。同时调整街道办事处内设机构,撤销街道经济职能科室,增设社会事业科、社区建设科、街道公共服务中心、社会组织指导中心等,以充分保障街道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此次街道职能转变的近期目标是,完全剥离街道的经济管理职能,将街道办事处这一区级政府派出机构的职能更多地向社会管理和服务方面转化。而改革的远景目标是,撤销街道办事处,实现政府在社会管理的方面的扁平化指挥,为政治体制改革提供良好借鉴。 二、完善街道配套制度,强化职能调整保障措施 一是调整街道财政体制,取消街道的一级财政职能,街道支出纳入部门预算管理,

苏州工业园区政策汇编之科技创新篇

一、科技创新 政策依据:《园区管委会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进一步鼓励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苏园管规字[2014] 9号)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科技体制机制 ?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 1、鼓励科技创新创业 (1)新进入园区科技创新企业 给予启动资金最高100万元 (2)新入驻园区科技创新企业 房租“一免减半”,补贴上限免租期30元/平米,减半期15元/平米 (3)领军人才创业工程项目 经认定,按领军政策实施 (4)新引进重大项目和新建研发机构 经批准重点支持 2、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1)产业支持 ?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纳米技术应用产业 ?云计算产业(按园区云计算产业培育政策实施)、软件产业(按相关政策补贴)、科技型自主品牌企业发展 (2)空间支持 销售收入达到规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园区科技企业,享受国有土地出让或国资载体整栋转让 (3)活动支持 举办推进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活动,最高按活动支出30%补一次性贴,上限300万元/活动 (4)应用支持 适当支持新兴产业领域新技术在改善民生方面的应用研发与示范工程

3、优化科技金融体系 (1)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对投资园区的创业给予基金参股最高5000万元/只 ?风险补贴最高100万元/项目 (2)政策性天使投资专项资金 对领军人才项目给予风险投资,对创新成长期科技企业给予风险投资最高1000万元 (3)新兴产业融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 金融(服务)机构对中小企业业务发生实际损失,给予风险补贴最高200万元/机构/年 (4)其他金融类补贴—贷款贴息 对中小企业、经认定的金融产品参与企业,最高按同期贷款基准利率50%贴息,总额最高50万元/企业/年 (5)其他金融类补贴—金融服务补贴 对中小企业的融租赁费、担保费、科技保险费,单类业务最高补贴10万元、 4、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1)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 上年度销售<2000万元的小微企业首次认定,一次性奖励10万元 (2)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奖 上年度销售<2000万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前三年获认定的产品奖励1万元/件,最高10万元/企业 (3)研发机构资助 ?新建国家级研发机构最高200万元 ?新建升级各类研发机构最高50万元,资助从高不重复 (4)科技计划项目配套 ?国家、省、市级项目按照实际所获得经费50%给予配套; ?重点项目适当提高比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