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肝脏肿瘤的导管介入治疗术

肝脏肿瘤的导管介入治疗术

肝脏肿瘤的导管介入治疗术
肝脏肿瘤的导管介入治疗术

操作名称

常用于肝动脉血管瘤栓塞剂可脱落胶囊的步骤是:首先穿刺将外导管插至靶血管,再将带有胶囊的内导管经外导管插入靶动脉,胶囊超出外导管尖端后,经内导管向胶囊内注入造影剂使其充盈膨胀,固定外导管,后撤内导管,胶囊即脱落留置在靶血管内。

退出内导管,经外导管注射造影剂摄片,观察栓塞效果,如达到栓塞目的,可退出外导管。

[返回]注意事项

1.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TAI)TAI在理论上较全身化疗浓度明显提高效果好,毒副反应少,但对恶性程度特高的肝癌而言,抑制作用非常有限,实际上未能取到减轻病人的痛苦,延长病人生存时间的目的。因此,对中晚期肝癌:包括合并梗阻性黄疸、门静脉癌栓、下腔静脉癌栓、肺转移、轻度细胞性黄疸和腹水、弥漫性肝癌等只能行T AI治疗的病例应从严掌握,以其它保守治疗为主,这样肝癌的介入治疗效果会更好,以便更好的提高卫生资源利用率和减少癌症患者过度治疗。

2.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先常规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了解有无血管变异和门静脉癌栓,再行腹腔动脉造影,了解肿瘤部位、大小、数目、类型及肿瘤血供关系。栓塞治疗必须超选择插管,力求将导管置于肝固有动脉内,至少也要置于肝总动脉,以尽量接近肿瘤。尽量避免栓塞剂进入非供肝血管,遇到一些复杂的情况,应用微导管技术可以达到超选择插管之目的。

3.肝节段动脉化疗栓塞(Segmental TACE)STACE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对载瘤肝段或亚段行肝段动脉和门静脉双重栓塞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正常肝动脉和门静脉之间的交通吻合是经肝动脉实行双重栓塞的解剂基础。门静血供对肝癌的生长作用、栓塞后门静脉供血的增加和栓塞后动脉侧支循环增多是进行双重栓塞的血供基础。与常规TAC E相比,STACE能明显提高肝癌介入治疗的疗效,对周围非癌部分的影响却非常小,因而肝功能损伤轻、恢复快。有“内科肝切除”之称,称之为“经动脉部分肝切除”。适用于小肝癌、早期肝癌和病灶比较局限的中期肝癌。

4.肝动脉和门静脉双介入(TACE+PVE)肝癌的血供有5%~10%来自门静脉,特别是门脉供应肿瘤细胞增殖最活跃的肿瘤周边部位,所以单一TACE治疗是不彻底的,不能使肿瘤完全坏死;当动脉栓塞后,门脉供血成分增加,造成肝癌栓塞治疗后复发。在X线下经皮穿入门脉或经皮分离脐静脉超选择插管进入门脉肝段支,由于其损伤性大和技术要求高难以推广。可采用B超引导下直接穿刺门脉载瘤肝段支,进行化疗栓塞获得成功,操作技术易于掌握,损伤性大大减少,并发症明显降低,可大力推广。

5.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最常见的并发症有右上腹部疼痛、呕吐、恶心、发热,肝功能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暂时性升高,如果栓塞剂误入胃十二指肠动脉,可出现剧烈上腹部疼痛和上消化道出血。胆囊动脉被误栓,则可能发生脏器的缺血、坏死,部分患者出现胆囊穿孔。一般来讲,这些常见并发症只需要对症治疗即可,可给予镇痛、止吐、退热药物。出血患者可给予抑酸、止血、输血等治疗。出现胆囊穿孔者,则应手术治疗。

浅谈超声造影对36例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分析

浅谈超声造影对36例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分析 发表时间:2013-04-28T11:12:53.1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5期供稿作者:毛丽媛黄雪兰卢晓萧[导读] 观察肝脏良恶性肿瘤在超声造影各期相的灌注特点,评价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毛丽媛黄雪兰(通讯作者)卢晓萧 (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黑龙江佳木斯 152000)【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5-0036-02 【摘要】目的观察肝脏良恶性肿瘤在超声造影各期相的灌注特点,评价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对36 例常规超声检查中发现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肝脏良恶性肿瘤病变增强的动态时相变化如下:1.恶性肿瘤患者病灶增强开始时间、减退时间均早于良性肿瘤患者(P<0.05);2.肝脏良恶性肿瘤造影后3个时相增强方式有所不同;3.肝脏恶性肿瘤表现为快进快出,良性肿瘤表现为慢进慢出。结论超声造影能够准确地反映病灶的血流灌注情况,揭示不同肿瘤的增强特征, 有助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关键词】超声造影肝脏肿瘤鉴别诊断 肝脏肿瘤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肝癌在恶性肿瘤死亡率中居第三位[1]。随着近年来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实时超声造影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超声新技术并且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对不同占位性病变血流灌注显示具有优越性,对提高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和定性诊断率具有较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本研究通过分析36例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超声造影在其各期相的造影灌注特点进行比较,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数据:对门诊自2012年 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就诊的36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30-75岁;常规超声检查36例患者发现病灶43个,经超声造影检查后共发现病灶58个,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 1.2方法:超声造影剂混悬液经置于肘部浅静脉的三通套管针3~5秒内快速注射完毕,选取典型病灶同时启动超声仪内置计时器,实时不间断地观察重点区域病灶的灌注及回声强度变化,同时观察记录邻近区域病灶的灌注。在造影后根据录像资料注意记录病灶个数,灌注方式以及各病灶的灌注时相和消退时间,统计分析资料做出造影诊断。 1.3 统计学分析:数据分析应用SPSS 11.5 软件,采用两独立样本资料的方差齐性检验后选择相应的t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6例肝脏占位性病变共发现58个病灶;肝脏恶性病变者28例:原发性肝癌19例,肝转移瘤9例;恶性占位性病变共发现病灶43个,其中原发性肝癌病发灶24个,转移性肝癌病发灶19个。肝脏良性病变者8例,肝脏血管瘤6例,肝硬化增生结节2例;良性占位性病变发现病灶15个,其中肝脏血管瘤9个,肝硬化增生结节6个。 24个原发性肝癌病灶中,22个造影后在动脉期呈现整体均匀增强并迅速廓清,呈“快进快出”模式;另2个病灶伴有液化坏死造影后呈非均匀增强,恶性肿瘤显影时间为(15.7±2.8)s,廓清时间为(31.6 ± 6.0)s。15个肝转移癌病灶造影后均表现为非均匀增强,呈动脉期快进,门脉期廓清。肝血管瘤病灶9个均呈“慢进慢出”模式;良性肿瘤显影时间为(25.4 ±6.1)s,廓清时间为(68.2 ± 45.3)s。 3 讨论 肝脏良恶性肿瘤病灶均会出现早期动脉相快速增强。HCC 是多血管性肿瘤,主要由肝动脉供血,而周围肝实质80% 由门静脉供血,两者出现的增强效应时相完全不同,呈现“快进”现象[2]。典型的肝脏恶性病灶主要由肝动脉供血,血流灌注量增大、血流速增快,超声造影动脉早期病灶回声明显增强; 动脉期快速增强后,由于缺乏门静脉供血及正常的静脉回流系统,微气泡迅速廓清,门脉期及延迟期肿块呈等增强、低增强或黑洞征,超声造影多表现为“快进快出”型。本组研究的28例肝脏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有26例均表现为“快进快出”型;另外2例恶性病灶伴有液化,超声造影后表现为动脉期非均匀增强,门脉期和延迟期回声略低于周围肝组织,初步诊断为肝恶性转移癌,后经手术及病理诊断证实。 肝脏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肝血管瘤,肝血管瘤是由血管构成的肿瘤,其特征为内部血流速度缓慢且血流丰富,因此典型的超声造影表现为造影早期周边的团状或环状增强,门脉期及实质期呈向心性增强。本组研究的良性肿瘤中8例肝血管瘤表现为动脉期仅周边呈环状开始增强,门脉期和延迟期为向心性高增强;1例表现为动脉期整体增强,门脉期和延迟期呈高增强。而恶性肿瘤多在门脉期就迅速廓清,平均廓清时间明显早于肝血管瘤,且廓清后病灶回声低于肝实质回声。 综上所述,结合谐波造影技术,可实时显示造影剂进入组织、肿瘤内,直至消退的整个过程,准确的反映了血流灌注状态,揭示了不同肿瘤的增强特征。超声造影可明确病灶的数目、大小、位置、血流灌注情况并有助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提供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裘法祖,孟承伟.外科学.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530. [2]陈敏华.消化系统疾病超声学.北京出版社,2003: 74-114.

肝血管瘤介入治疗。

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 培训人:吴雪坤时间:2011.7.14 1.适应证及禁忌证 (1)适应症:1)肿瘤较大,邻近器官受压转移位,引起明显压迫症状者;2)肿瘤较大,引起肝包膜紧张导致疼痛着; 3.)肿瘤破裂、出血者;4)手术切除前准备;5)肿瘤虽小,但疼痛对一般治疗效果不佳者。 (2)禁忌症:1单发或多发肿瘤,病变较小(直径小于4厘米)且趋于稳定且无临床症状者,2.病变直径大于8厘米或合并有动-静脉瘘者不适于经皮经肝瘤内注射治疗;3、右血管造影禁忌症者。 2、介入治疗技术和方法 (1)栓塞技术和方法 1)TAE 2)经皮瘤内注射:可在B超、CT引导下将药物注入瘤体内,力求将药物充满在所有血窦内。可采用多点、多次注入使药物扩散到整个瘤体而达到治疗目的。 (2)栓塞材料 1)明胶海绵;为中期栓塞剂,分装明胶海绵可栓塞小动脉。由于其不能进入血管瘤异常血窦内,明胶海绵不能用于根治性治疗,仅可暂时控制病变发展或用于肿瘤破裂时栓塞止血。 2)不锈钢圈;用于永久性栓塞。 3)液态栓塞剂;包括无水乙醇、鱼肝油酸钠及其与碘油的混合乳剂、Ivalon、等。 4)血管硬化剂;有人报道用温和的血管硬化剂PYM(平阳霉素)于碘油治疗肝血管瘤取得较好效果。 (3)栓塞剂量;栓塞剂量应根据肿瘤大小、血供情况及栓塞过程中肿瘤血管流速的变化而定。对于巨大肿瘤,无水乙醇用量可达20毫升,鱼肝油酸钠用量可达40毫升。在X线监视下,栓塞剂注入速度以不发生反流为准。如使用球囊导管阻塞肿瘤供血血管近端或同轴微导管则可放心大胆进行栓塞。 3.疗效栓塞剂输入后,即可见肿瘤供血血管血流速度减慢,血窦显影较少、变淡。对于控制肿瘤增长、减轻临床症状以及术中患者生命或者赢得手术时机。 4.并发症及其处理 (1)栓塞后综合征:栓赛后七天内或更长时间有恶心、呕吐、高热或腹痛,其发生与肿瘤大小及TAIE 方法、肿瘤坏死程度有关,应对症给予止吐、解热、镇静、止痛治疗。 (2)肝功能异常:急性肝衰竭、肝硬化,主要与栓塞有关,术中应尽可能超选亚段血管栓塞避免栓塞正常肝组织,可于术后给予蛋白、维生素等保肝治疗。 (3)肝脓肿、败血症 (4)肝破裂 (5)肝外误栓 1 / 1

肝血管瘤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肝血管瘤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4-06-27T11:38:36.5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5期供稿作者:孙冰 [导读] 肝血管瘤属于肝脏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肿块直径> 5cm 即为巨大肝血管瘤。 孙冰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人民医院 474250) 【摘要】目的研究介入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0年2月至 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肝血管瘤疾病患者 87 例,所有患者按其是否为海绵状血管瘤分为两组,海绵状血管瘤者为A组,非海绵状血管瘤者为B组。治疗后比较两组的有效率。结果大部分肝血管瘤患者经治疗后典型临床症状绝大多数消失,CT复诊评价A组的总有效率为79.6%,B组总有效率为71.1%,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比较有差异(P小于0.05)。结论即在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过程中,常见海绵型血管瘤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治疗,所以治疗肝血管瘤中常见类型海绵型肝肿瘤时应联合明胶海绵颗粒,增加了临床的治疗效果,此方案在肝病治疗过程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介入治疗肝血管瘤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5-0106-01 肝血管瘤属于肝脏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肿块直径> 5cm 即为巨大肝血管瘤,过大会压迫周围的脏器,引发相应的并发症,由于肝脏的张力升高,肝脏有破裂的危险。动脉栓塞也就是介入治疗成为了肝血管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并且以被证实其治疗效果显著。肝海绵状血管瘤是常见良性占位病变,随着介入放射学方面的知识迅速发展,介入治疗是肝血管瘤,是包含海绵状血管瘤治疗最有效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在2010年2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肝血管瘤疾病患者87例,就诊后经以CT和腹部彩超两种影像学检查,少数患者还选用MRI影像学检查并结合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后确诊。患者肿瘤的范围、大小以及分布位置等明确,检查凝血四项及手术必要常规检查均正常。本组患者中男45例,女42例,年龄在30到66岁之间,平均年龄是49.63±6.91岁。瘤体直径在5.5cm到13.2cm之间,平均直径是8.9±1.7cm其中多发性肿瘤(3个以上)24例,单发性63例;肝两叶均有病灶16例,左叶19例,右叶52例。所有患者按其是否为海绵状血管瘤分为两组,海绵状血管瘤者49例为A组,非海绵状血管瘤者38例为B组,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P>0.05)可比。 1.2介入方法 A组患者采用Seldinger法穿刺术,引入导管,行腹腔或肠系膜动脉造影术。然后插管至肝靠近肿瘤血管瘤的供血动脉。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缓慢推注,肿瘤栓塞成功后,加用明胶海绵颗粒对近端供血动脉进行栓塞。平阳霉素10-24mg/次,累计用量要小于等于400mg。 B组患者也采用seldinger技术,在股动脉进行穿刺起点;穿刺到达目的地后将5F鞘放进股动脉,将适当长度的肝管选择性插入肝已有动脉造影,进一步确定肿瘤的大小、血供情况、形态,使诊断更明确。在X线透视监护的条件下经导管将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推入病变灶进行栓塞。 两组患者均在手术结束后拔管,局部压迫止血、包扎后将患者送回病房,绝对卧床8小时。12个月后分别复查腹部彩超和CT等,观察并预防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1.3评定标准[1] 显效:肝血管瘤肿块缩小大于0%以上,症状明显减轻。有效:肝血管瘤肿块缩小大小在25%-50%之间,部分典型症状减轻。无效:肝血管瘤肿块没有变化甚至加重,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没有改善。 1.4数据处理:选用数据处理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整理分析,以x2=0.05为检验标准,比较后计算值为P<0.05为有意义,即两组间有差异。 2 结果 大部分肝血管瘤患者经治疗后典型临床症状绝大多数消失,CT复诊评价A组的中有效率为79.6%,B组总有效率为71.1%,后1-7d内21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栓塞后综合征,对症治疗临床症状均好转,未出现并发症。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比较(n/%) 组别 n 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A组 49 12 27 10 79.6* B组 38 11 18 11 71.1 注:*为P小于0.05 3 讨论 肝血管瘤的组成成分有较多的扩张血管和窦腔组成的,一般情况下瘤组织内内部充满着血液,肿瘤周围的肝组织的肝窦有部分处于扩张状态,大多数情况瘤体的不正常的血管相连。部分的血管腔有发生薄壁扩张的危险,以引起肝血管瘤有关细胞异常,导致肝组织发生变化[2]。肝组织有比较强的再生能力,当肿瘤组织缩小后,再生的肝组织则会将空间填满,恢复肝动脉栓塞是治疗肝血管瘤的一种有效方法,经临床研究表明,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对机体作用比较温和,它的疗效比较明显,且并发症较少,患者容易接受。但是对海绵状肝肿瘤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运用明胶海绵颗粒配合合理的用量,治疗后其效果好于单纯运用平阳毒素碘油乳剂(P<0.05)即在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过程中,常见的海绵型血管瘤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治疗,所以治疗肝血管瘤中常见类型海绵型肝肿瘤时应联合明胶海绵颗粒,增加了临床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田锦林,杜亚辉,罗军,等.肝血管瘤栓塞治疗后肝功能及瘤体大小变化[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0,7(3):273-277. [2]曹喜才,贺能树,孙建忠,等.介入治疗肝巨大海绵状血管瘤[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20(3):222-223.

介入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介入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介入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患有肝血管瘤患儿 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共40例,将其平均分为两个组,既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患儿均为20例,给予对照组肝血管瘤患儿实施常规肝叶切除治疗,给予观察组 肝血管瘤患儿实施常规治疗后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以及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在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以 及恢复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血管 瘤患儿应用介入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肝功能指标,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肝血管瘤;介入放射;疗效 肝血管瘤(liver hemangioma)在肝脏肿瘤疾病中比较常见,肝血管瘤是一种 良性肿瘤疾病,主要是因为患儿先天发育异常或激素刺激等引起疾病的发生,肝 血管瘤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有少数的患儿会出现肋胀痛、食欲不佳或自发破裂的 情况。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系数比较高的治疗方案[1],在治疗肝血管瘤比较常见,文章对肝血管瘤患儿实施介入治疗后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患有肝血管瘤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共40例,将其平均分为两个组,既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儿均为20例,其中对照组女患儿9例,男患儿11例, 观察组女患儿10例,男患儿10例。40例患儿中双肝患儿15例,单发患儿16例,左肝患儿20例,右肝患儿17例,多发患儿32例。两组患儿资料无明显差异(P> 0.05)。患儿及家属均知情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肝血管瘤患儿实施常规肝叶切除治疗。肝血管瘤患儿办理住院后,需要对患儿进行常规肝叶切除治疗,让患儿平躺在病床上,通过气管插管的形式 为患儿进行全身麻醉,然后在患儿腹部切开1.5m日切口,充入CO2谈后创建气腹,把患儿肝圆韧带和镰状韧带的连接处切开,游离肝脏,然后把第一肝门进行 解剖,将十二指肠完全游离后将止血带、橡皮管绕过肝十二指肠韧带阻断第一肛门。通过静脉丛肝脏顶端对患儿进行肝实质解开,然后再解剖第二肝门,将肝静 脉进行切断。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运用超声刀对切开部位进行止血,让患儿 保持手术视野,保证肝叶的成功切除。 给予观察组肝血管瘤患儿实施常规治疗后进行治疗[2]。让患儿平躺在手术台上,对患儿实施局部麻醉,然后对肝血管瘤患儿实施灶行造影操作,运用顺时针 的方向在肝血管瘤患儿的肝动脉中导入RH导管,然后把RH导管形状进行调整,调整形状为“7”即可,然后再进行造影,通过造影结果中得出的影响吧微导管送入供血靶动脉开口的地方,进行三次造影,查看周围有无其他血管,如果没有,那 么就可以把明胶海绵颗粒栓赛和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乳剂均匀倒入[3]。 1.3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肝血管瘤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肝功能会标有无明显的改善。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分析工具借助SPSS22.0软件工具开展,使用(均值±标准差)表示计 量资料,两组计量数据比较其间有无显著差异性,采用t进行验证P<0.05表示 差异显著且符合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肝血管瘤

1、发病率 2、病理 肝血管瘤主要有两种:一是毛细血管瘤,二是海绵状血管瘤。前者好发于幼儿,常多发,瘤体小,直径多为2cm以下。后者常见于中年患者,多为单发,也可多发,肿瘤直径一般在3cm以上,甚至大到占据整个肝叶。病变左、右肝叶的发生率大致相等。两种血管瘤病理组织学上表现相似,都可以见到大小不等的血管腔隙,腔内充满新鲜血液,间质中有中等量的结缔组织,有时出现间质黏液变,肿瘤中央纤维化常见,有时可出现广泛纤维化。血管腔内偶可见钙化(静脉石)。 3、临床表现 (1)病史与症状体征:肿瘤生长缓慢、病程常达数年以上。50%-70%的患者临床无症状,仅在查体或其他原因行超声或CT等检查时发现。少数肿瘤较大(5cm以上)患者可出现压迫症状,主要是上腹不适、发热、嗳气、腹胀、腹痛等。体格检查可触及腹部包块,包块与肝脏相连,表面光滑,质地柔软,有囊性感及不同程度的压缩感,有时可呈分叶状。 (2)实验室检查:多无异常发现,部分患者可有贫血表现。 4、影像学检查 (1)B超: 1)毛细血管瘤:肿瘤常较小,直径1-2cm,多单发,位于肝表面和邻近血管处,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肿瘤多为高回声,分布不均匀,可见细小圆形小暗区或管状无回声区,边缘可见凹陷,形成网状结构,部分肿瘤边缘为线状高回声,内部为低回声,有时低回声内见细小光点。 2)海绵状血管瘤:肿瘤较大时呈不规则形,边缘锐利。内部回声强弱不等,可呈蜂窝状或条索状,低回声型肿块周边可见强回声带,巨大者强回声内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区,边界清楚。(2)CT:平扫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病变,边界清楚,边缘光滑或轻度分叶。密度多均匀,肿瘤较大者,其中心可见不规则更低密度区,少数中心可有钙化。增强扫描大多在60s内,个别在2min内出现边缘增强,部分血管瘤增强病灶可占据肿瘤的大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强灶逐渐由边缘向中央扩大,延迟10-15min后,肿瘤变为等病灶或高密度。较大肿瘤中心的更低密度可始终不增强,系瘤内血栓机化形成纤维瘢痕或有坏死所致。(3)MR:T1加权像表现为均匀性低信号或混杂性低信号(内有更低信号区),如有出血,可表现为高信号。T2加权像,随着TE的延长,肿瘤信号强度也增高。重度T2加权像肿瘤信号可达到或超过胆囊和脑脊液信号。肿瘤的纤维瘢痕在T1、T2加权及质子密度像上均表现为低信号。 (4)血管造影:供应肝脏血液的动脉大小、形态及走形多正常。在动脉早期血窦显影,可见多发血管湖,一直持续至静脉期后达30s。一般无增粗、不规则的新生供血动脉存在。血窦显影通常呈环形或“C”形,系肿瘤中央纤维化或血栓、出血所致。有时可见动-静脉瘘。肿瘤较大者,可见血管增多、增粗且受压、移位。 5、介入治疗 (1)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证:①肿瘤较大,邻近器官受压移位,引起明显压迫症状者;②肿瘤较大,引起肝薄膜紧张导致疼痛者;③肿瘤破裂、出血者;④手术切除前准备;⑤肿瘤虽小,但一般治疗对疼痛效果不佳者。 禁忌证:①单发或多发肿瘤,病变较小(直径小于4cm)且趋于稳定、无临床症状者;②病变直径大于8cm或合并有动-静脉瘘者不适于经皮经肝瘤内注射治疗;③有血管造影禁忌证

5种少见肝脏恶性肿瘤您知道几种

5 种少见肝脏恶性肿瘤,您知道几种? ※※打造影像人自己的医学影像平台※※◎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知识成为一种内涵◎让专业成为一种交流◎让我们成为一世朋友 根据:登封市中医院郭赞央老师日常读书笔记整理而成,图片来源网络,特此声明(一):胆管细胞囊腺瘤与癌BC 与BCCA 均少见,影像及病理不易区分,中年女性多见。临床表现为腹痛、黄疸、发热、体重减轻。肿瘤标志物CA199 及CEA 水平升高。大体病理呈大囊性肿块,内见分隔和结节,肿瘤可与胆管系统相同。细胞学形态与胰腺或卵巢瘤/ 癌相似。若无转移,两者不易区分。MR 病变多为分叶 状囊性肿块,信号取决于含蛋白成分及有无出血。分隔若为结节状则提示BCCA 。增强实性成分动脉期不均匀轻度强化。讨论:BC 与BCCA 均为肝脏少见肿瘤,其特点是多囊的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有强化。鉴别诊断:包括其他分叶状的囊状病变,如脓肿及包虫病。肝脓肿有感染表现,MR 病变见灶周水肿及强化环。包虫包虫抗体阳性,MR 可见子囊及脱离或萎陷的生发层。(二)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 是罕见的低度恶度血管来源肿瘤,来自间质血管,中年女性较多。典型的有多个实性结节构成,结节直径大小约为1-3cm ,

可达10cm 。常位于肝脏表浅部位,局部包膜皱缩,肝轮廓不规则。镜下肿瘤内有实性结节与黏液样基质,周边细胞较中央密集,中心为致密纤维组织及残留的汇管区结构。边缘的肿瘤细胞可侵犯邻居的门脉分支及肝窦,受累区肝细胞萎缩。免疫组化忸因子相关抗原、CD34、CD31阳性。MR 信号不均。T1 上低,中央更低,周边有低信号环,T2 为中高,有时可见靶征。增强肿瘤中等周边强化,多数病例可见一薄层不强化的低信号边缘,延迟可见中心强化。SPIO 注射后,因缺乏Kupffer 细胞,肿瘤在T1 及T2 均为高信号。讨论:本病罕见,其MR 特点是肿瘤中心与周边信号不同,呈靶征或不同信号的环状,确诊需要病理学检查。鉴别诊断:转移瘤、其他肝原发恶性肿瘤伴坏死。(三)原发性肝血管肉瘤PHA 罕见,占肝脏原发肿瘤的2% ,但他是肝脏最常见的肉瘤。组织学来自血管内皮细胞。预后不良,约60% 患者就诊时已经转移。男性45 岁左右多见。可以是小结节,也可以是大肿块。镜下为群聚的异常血管,内衬恶性血管内皮细胞,较大肿瘤可有内部出血及肿块破裂引起腹腔积血。讨论:MR 表现类似血管瘤,与血管瘤不同之处在于边缘不规则,信号不均匀,瘤内可见出血不能完全充填。鉴别诊断:肝血管瘤--- 形态规则、边界清楚,随访无变化。(四)肝淋巴瘤多为继发性,原发罕见,一般为 NHL 。定义为肝脏受累,不伴有淋巴结病变、脾大、胸及腹部CT 扫描所见正常,肝活检确诊至少6 个月内骨髓及周围血象表

肝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

肝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高,因肝癌缺少特异性症状,故多数病人明确诊断时已是肿瘤的中、晚期而丧失了手术治疗的时机。介入治疗的应用,成为除手术外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法,使患者的生存期得以明显延长[3]。本文总结了我科56例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的临床护理体会。现就主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7年3月~2009年8月56例肝癌患者。其中男性47例,女性9例,年龄24~65岁(平均44.5岁)。原发性肝癌40例,继发性肝癌16例;行单次TACE治疗45例,2次者9例,3次者2例。 2 护理方法 2.1 发热 本组56例病人中并发发热39例,主要为栓塞部位肿瘤细胞的缺血坏死所产生的吸收热引起。介入术后回病房的患者要连续三天监测四次温,体温多在37.5~38.5℃之间。用明胶海绵栓塞者发热更高,持续时间更长。术后3天内遵医嘱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体温超过39℃则按常规发热护理即可[4]。 2.2 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 穿刺部位出血的患者有1例,介入术后要建立24小时特护记录,除了记穿刺点进行局部加压包扎、沙袋压迫8~12小时外,更重要的是注意观察病人局部情况,每15~30min 观察1次足背动脉搏动,比较术前是否减弱或消失,皮色及皮温是否有变化,穿刺点有无疼痛及肿胀感。嘱患者术后24小时内卧床休息,不要过频翻身,穿刺侧肢体保持伸直位、并制动8~12小时。对于出现较大的血肿,可在血肿内注射透明质酸酶1500~3000iu,以减轻疼痛,促进血肿吸收。 2.3 栓塞治疗综合症是介入治疗较多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 胃肠道不适的患者有2例,由于化疗药物本身的副作用,术后病人常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除积极给予止吐药控制呕吐外,应鼓励病人进食清淡易消化、高热量饮食,宜少食多餐。对呕吐频繁者暂禁食,并给予补液以防止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2.3.2 腹痛和食欲下降 腹痛和食欲下降的患者有8例,病人术后护士要经常巡视病房,1~7天常有腹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的症状。可遵医嘱给予吗啡、胃复安等。指导病人术后4~6小时进易消化流质饮食,少食多餐,每次100~200ml,24小时后给易消化、多种维生素、低脂肪清淡饮食。 2.4 骨髓控制 骨髓抑制的患者有2例,多数化疗药物对机体免疫功能有影响,化疗后易并发感染。当白细胞(1×109/L时应予保护性隔离,病室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通风30分钟,减少探陪人员,一切治疗护理严格按程序进行,加强无菌观念。做好口腔护理,饭后漱口,鼓励病人多饮水以促进毒素排泄。遵医嘱给予白细胞生成素或惠尔血皮下注射,效果佳。若血小板减少者,注射后应压紧穿刺处皮肤,时间宜稍长些。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5 肾功能损害 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有1例,主要是由于化疗药物对肾脏的毒副作用所致,可出现少尿,无尿等临床表现。为防止肾功能损伤,护理时应将尿量及颜色作为观察的重要指标。记录24小时尿量一次。如输液后24小时内尿量少,应遵医嘱肌注或静注速尿。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及时补充液体,并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加速成造影剂排泄,保持肾功能。 2.6 留置导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