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验八 脉冲式灯泵浦YAG激光器被动调Q实验

实验八 脉冲式灯泵浦YAG激光器被动调Q实验

实验八 脉冲式灯泵浦YAG激光器被动调Q实验
实验八 脉冲式灯泵浦YAG激光器被动调Q实验

实验八脉冲式灯泵浦YAG激光器被动调Q实验

实验目的

(1)掌握被动调Q Y AG激光器的工作原理与调试方法。

(2)测量脉冲与连续泵浦Y AG激光器的静态输出特性。

(3)分析被动调Q率被动调Q Y AG激光器的动态输出特性。

(4)在被动调Q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针对相应的运转条件和应用需求,设计被动调Q Y AG激光器的光学参数。

实验原理

1.固体Nd:Y AG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1)Nd:Y AG晶体的性质

Nd3+:YAG是以三阶钕(Nd3+)离子部分取代Y3Al45O12晶体中Y3+离子的激光工作物质,称为掺钕钇铝石榴石(简称Nd3+:YAG)。它以Nd3+离子作为激活粒子。图8-1给出了Nd3+:YAG晶体中Nd3+离子的与激光产生过程有关的能级图。处于基态4I9/2的钕离子吸收光泵发射的相应波长的光子能量后跃迁到4I5/2,2H9/2和4F7/2,4S3/2能级(吸收带的中心波长是810nm和750nm,带宽为30nm),然后几乎全部通过无辐射跃迁迅速降落到4F3/2能级。4F3/2能级是一个寿命为0.23ms的亚稳态能级。处于4F3/2能级的Nd3+离子可以向多个较低能级跃迁并产生辐射,其中几率最大的是4F3/2至4I11/2的跃迁(波长

为1064nm)。

图8-1 Nd3+:YAG激光的激发机理

(2)静态运转特性分析

(a)脉冲运转→驰豫振荡(尖峰效应)暂态过程。

(b)连续运转→阈值条件(增益饱和)稳态过程。

按“激光原理与技术”中有关章节的分析,结合实验得出:仅仅依靠增加泵浦能量与功率,不能获得窄脉宽,高峰值功率的激光脉冲的结论。

2.Cr:YAG饱和吸收被动调Q原理

自饱和被动式调Q激光器由于器件结构简单,对激光器无电磁干扰,应用十分广泛,但由于通常的染料调Q介质,导热率极低,使其应用范围受到局限,只能用于低重复率的脉冲调Q激光器中。近年来,由于激光晶体技术的进步,我国已生产出可用于高重复率调Q的多掺Y AG晶片,制成了被动式的Q开关器件,兼备声光和染料调Q的长处,在激光医疗、激光打标和非线性光学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在Y AG晶体内,除了Nd+3之外,某些分凝系数较大的金属氧化物也能以原子或离子的形式长入晶体之中,这些异价离子将在其近邻产生具有反号电荷的离子空位或点阵空位,当一个自由电子或空穴被俘获时,就形成了吸收光的色心(Color Center)。多掺杂的YAG晶片在0.9-1.2μm波长范围内有很强的吸收,可将该晶片置于Nd:Y AG激光谐振腔内,其透过率将随腔中振荡激光(1.06μm波长)的强度变化而变化,并改变着谐振腔的Q值,因此起着被动式的Q开关作用,使激光器产生巨脉冲。

多掺杂的Y AG晶片是一种非线性吸收介质,在强光作用下由于吸收饱和而对激光

呈现透明的特征,将该晶片置于谐振腔内,开始时,由于吸收工作物质发出的较弱的荧光,吸收很强,透过率很低,相当于在腔内加入很大的损耗,Q值很低,腔内不能形成激光振荡。随着光泵的继续作用,腔内工作物质的荧光变强(形成所谓超辐射),晶片的透过率逐渐增大,达到一定数值时(与晶片的掺杂浓度和厚度有关),晶片的吸收达到饱和值,光可全部通过,即晶片的通光面突然被“漂白”而变得透明了,这时腔内的Q值猛增,损耗急剧降低,产生激光振荡,形成巨脉冲输出。

图8-2 二能级系统

关于饱和吸收原理,可用能级跃迁的量子理论予以解释。当光子能量为hν的光束入射到晶片时,将引起基态粒子的受激跃进迁,此时,晶片呈吸收状态,其吸收率A与光子频率v密切相关。对于多掺杂的Y AG晶片,其吸收波长范围在0.9~1.2μm之间,因此,对Nd:Y AG激光波长(1.06μm)有共振吸收作用。此外,吸收率A还与入射光强I有关。设粒子总数为N=n1+n2(n1与n2分别代表基态E1与激发态E2能级上的粒子数),随着入射光强的增大,基态粒子跃迁到高能态的数目增多,与此同时,晶片的吸收率A(ν,I)就会下降,而其透过率则为T(ν,I)=1-A(ν,I),如果入射光束的强度继续增加,吸收率就进一步减小,直到n1= n2时,低能态到高能态的受激跃迁与高能态到低能态的自发跃迁达到了动态平衡亦即晶片达到了饱和吸收状态,这时,晶片的吸收率A≈0,而透过率T≈100%。

采用二能级系统的速率方程方法对自饱和晶片的吸收特性进行分析后,可得出在强光作用下其受激吸收截面σ(ν)在上下能级粒子数相等时(权重一样)近似为零,而透过率T约为100%,此时达到了饱和吸收状态。激光介质中大量的反转粒子数转换成激光巨脉冲输出,此后,由于腔内光子数急剧减少和饱和吸收体上能级寿命较短引起饱和吸收体的上能级粒子数下降,σ(ν)将会增大,导致腔内透过率T≈0,谐振腔处于低Q 值状态,而激光介质在泵浦的作用下进行着反转粒子数的积累,当σ(ν)再为零时,又

有一个激光脉冲输出,此即自饱和开关的一个动作周期,多掺杂的Y AG晶体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因此,不仅可用脉冲泵浦还能用于连续泵浦的Nd:YAG激光器。

实验中采用Cr:Y AG调Q晶体,它的性质如表8-2所示。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Cr4+:Y AG被动调Q开关因其操作和生产的简易性,成本低,尺寸小和重量轻等特点。它作为Q开关广泛应用于二极管泵浦的Nd:YAG、Nd:YLF、Nd:YVO4及灯泵浦的其他掺Nd或Yb的波长0.8-1.2um的激光器中。因其化学稳定性、使用寿命长、抗紫外线、良好的热传导性和高的损伤阀值(>500MW/cm2),使它将取代普通Q开关晶体(LiF和染料晶体)成为新的被动调Q激光晶体。

图8-3 Cr:YAG透过率与光功率密度关系图

由图8-3 Cr:YAG的透过率在激光输入能量增加时呈现明显的可饱和吸收性,与染料调Q原理类似,实现被动调Q开关功能。由于Cr4+:YAG的饱和光强较小,所以当腔内净增益较大时,Q开关很容易多次打开,在一次闪光灯的泵浦里,容易出现多个调Q脉冲。这对提高调Q重复率很有利。但是如果需要获得单脉冲,可增加输出耦合,也可减小Cr4+YAG的初始透过率。

被动调Q激光器是在脉冲激光器的谐振腔中插入一个被动调Q晶体构成。脉冲式灯泵浦YAG激光器被动调Q实验采用图8-4所示的实验装置图,改变输出镜透过率,得到输入电压和输出能量的关系曲线图。验证最佳透过率理论和输出特性曲线,并且用光电探测器和示波器观察调Q输出脉冲,理解被动调Q多个脉冲出现的原因。

实验内容

1. Nd:YAG 激光器静态运转特性参数 (1)采用不同透过率的输出镜测量所对应的脉冲Nd:Y AG 激光器的阈值和斜率效率,实验确定最佳静态透过率T s 。

对于脉冲Nd:Y AG 激光器:out P in th E E E η=

-(能量斜率效率)

其中th E 为阈值泵浦能量。

(2)采用最佳透过率膜片作为输出镜,测量脉冲Nd:YAG 激光的单脉冲输出能量out E 和泵浦能量in E 之间的关系,画出相应的曲线,通过示波器观察Nd:YAG 激光器的静态输出波形,记录其形状和脉冲宽度,改变泵浦能量,观测输出波形变化,得出相应的实验结果。

2.Cr:YAG 被动调Q Nd:YAG 激光器的动态运转特性

(1)将测试过的Cr:YAG 调Q 晶体插入激光谐振腔内,用He-Ne 激光准直调节其平行度,在其散热、冷却条件得到保证的状态下,开启激光器,反复调节,降低阈值。

(2)在某个固定的泵浦频率下,对应于透过率T M 确定的输出镜,采用不同初始透过率T o 的Cr:YAG 调Q 晶体进行被动调Q ,利用激光能量计测量调Q 激光输出能量E out :

(3)采用光电探测器和示波器观察调Q 脉冲波形,测量Q 脉冲的宽度,注意“多脉冲”现象的“台阶”效应所对应的T o 与E in 。对于出现了“台阶”效应的T o ,画出E out 与E in 的关系曲线,并给出相应的分析与解释。

(4)更换不同的激光输出镜,即相当于改变透过率T M ,重复(2)、(3)操作,在实验中确定单脉冲能量大、脉宽窄、效率高的条件,达到设计相对最佳的光学参数T out 与T o 的目的。

实验装置

图8-4 脉冲式灯泵浦YAG激光器被动调Q实验装置图

脉冲式灯泵浦YAG激光器被动调Q实验采用如图8-4的实验装置,包括:全反镜、泵浦灯、Nd:YAG棒、被动调Q晶体、输出镜和能量计。

实验步骤

(1)开启循环冷却水箱。

(2)开启激光电源。

(3)调整激光谐振腔直至有激光输出,测量输出能量与泵浦电压之间的关系。

(4)更换输出镜透过率,重复步骤(3)。

(5)放入被动调Q晶体,改变输入泵浦电压,用激光能量计测量激光输出能量。得到一

组数据。

(6)改变输出镜的透过率两次,重复实验步骤(5),得到另外两组数据。

(7)通过探测器和示波器观察调Q脉冲的波形、频率和脉宽。了解被动式调Q与主动式

调Q的区别。

(8)关闭激光电源。

(9)关闭冷却循环水箱。

实验结果处理

根据测得的数据,分别画出输入泵浦电压与输出能量关系曲线图,并且得出最佳输出镜透过率,并与理论比较,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比较主被动式调Q脉冲的区别。 实验教学建议

学生可以分成4人一组,两个人负责调整谐振腔和被动调Q晶体,测量能量。一个

人负责激光器电源和冷却水箱的操作,一个人负责记录数据。

实验学时建议:4学时

安全注意事项:

本实验属高电压、大电流、强脉冲激光实验,一定要做好人身安全防护。

本设备激光器属于Ⅳ类激光产品,输出的是可见和不可见的激光,眼睛切勿对着激光输出端直视,眼睛和皮肤要避免暴露于激光直射或者漫反射的区域。一定要做好人身安全和眼睛安全防护。

半导体泵浦激光原理实验

半导体泵浦激光原理实验 理工学院光信息2班贺扬10329064 合作人:余传祥 【实验目的】 1、了解与掌握半导体泵浦激光原理及调节光路方法。 2、掌握腔内倍频技术,并了解倍频技术的意义。 3、掌握测量阈值、相位匹配等基本参数的方法。 【实验仪器】 808nm半导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可调电源、晶体、KTP倍频晶体、输出镜(前腔片)、光功率指示仪 【实验原理】 激光的产生主要依赖受激辐射过程。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在外的光子的影响下,从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并在两个状态的能量差以辐射光子的形式发出去。只有外来光子的能量正好为激发态与基态的能级差时,才能引起受激辐射,且受激辐射发出的光子与外来光子的频率、发射方向、偏振态和相位完全相同。 激光器主要有:工作物质、谐振腔、泵浦源组成。工作物质主要提供粒子数反转。 泵浦过程使粒子从基态抽运到激发态,上的粒子通过无辐射跃迁,迅速转移到亚稳态。是一个寿命较长的能级,这样处于的粒子不断累积,上的粒子又由于抽运过程而减少,从而实现与能级间的粒子数反转。 激光产生必须有能提供光学正反馈的谐振腔。处于激发态的粒子由于不稳定性而自发辐射到基态,自发辐射产生的光子各个方向都有,只有沿轴向的光子,部分通过输出镜输出,

部分被反射回工作物质,在两个反射镜间往返多次被放大,形成受激辐射的光放大即产生激光。 激光倍频是将频率为的光,通过晶体中的非线性作用,产生频率为的光。 当外界光场的电场强度足够大时(如激光),物质对光场的响应与场强具有非线性关系: 式中均为与物质有关的系数,且逐次减小。 当E很大时,电场的平方项不能忽略。 ,直流项称为光学整流,当激光以一定角度入射到倍频晶体时,在晶体产生倍频光,产生倍频光的入射角称为匹配角。 倍频光的转换效率为倍频光与基频光的光强比,通过非线性光学理论可以得到: 式中L为晶体长度,、分别为入射的基频光、输出的倍频光光强。 在正常色散情况下,倍频光的折射率总是大于基频光的折射率,所以相位失配,双折射晶体中的o光和e光折射率不同,且e光的折射率随着其传播方向与光轴间夹角的变化而改变,可以利用双折射晶体中o光、e光间的折射率差来补偿介质对不同波长光的正常色散,实现相位匹配。 【实验装置】 图2 实验装置示意图

实验一 半导体激光器P-I特性曲线测量

实验一半导体激光器P-I特性曲线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半导体光源和光电探测器的物理基础; 2.了解发光二极管(LED)和半导体激光二极管(LD)的发光原理和相关特性; 3.了解PIN光电二极管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的工作原理和相关特性; 4.掌握有源光电子器件特性参数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 光纤通信中的有源光电子器件主要涉及光的发送和接收,发光二极管(LED)和半导体激光二极管(LD)是最重要的光发送器件,PIN光电二极管和APD光电二极管则是最重要的光接收器件。 1.发光二极管(LED)和半导体激光二极管(LD): LED是一种直接注入电流的电致发光器件,其半导体晶体内部受激电子从高能级回复到低能级时发射出光子,属自发辐射跃迁。LED为非相干光源,具有较宽的谱宽(30~60nm)和较大的发射角(≈100°),常用于低速、短距离光波系统。 LD通过受激辐射发光,是一种阈值器件。LD不仅能产生高功率(≥10mW)辐射,而且输出光发散角窄,与单模光纤的耦合效率高(约30%—50%),辐射光谱线窄(Δλ=0.1-1.0nm),适用于高比特工作,载流子复合寿命短,能进行高速(>20GHz)直接调制,非常适合于作高速长距离光纤通信系统的光源。 使粒子数反转从而产生光增益是激光器稳定工作的必要条件,对于处于泵浦条件下的原子系统,当满足粒子数反转条件时将会产生占优势的(超过受激吸收)受激辐射。在半导体激光器中,这个条件是通过向P型和N型限制层重掺杂使费密能级间隔在PN结正向偏置下超过带隙实现的。当有源层载流子浓度超过一定值(称为透明值),就实现了粒子数反转,由此在有源区产生了光增益,在半导体内传播的输入信号将得到放大。如果将增益介质放入光学谐振腔中提供反馈,就可以得到稳定的激光输出。 (1) LED和LD的P-I特性与发光效率: 图1是LED和LD的P-I特性曲线。LED是自发辐射光,所以P-I曲线的线性范围较大。 LD有一阈值电流I th ,当I>I th 时才发出激光。在I th 以上,光功率P随I线性增加。 图1:LD和LED的P-I特性曲线 (a) LD的P-I特性曲线 (b) LED的P-I特性曲线

实验八 脉冲式灯泵浦YAG激光器被动调Q实验

实验八脉冲式灯泵浦YAG激光器被动调Q实验 实验目的 (1)掌握被动调Q Y AG激光器的工作原理与调试方法。 (2)测量脉冲与连续泵浦Y AG激光器的静态输出特性。 (3)分析被动调Q率被动调Q Y AG激光器的动态输出特性。 (4)在被动调Q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针对相应的运转条件和应用需求,设计被动调Q Y AG激光器的光学参数。 实验原理 1.固体Nd:Y AG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1)Nd:Y AG晶体的性质 Nd3+:YAG是以三阶钕(Nd3+)离子部分取代Y3Al45O12晶体中Y3+离子的激光工作物质,称为掺钕钇铝石榴石(简称Nd3+:YAG)。它以Nd3+离子作为激活粒子。图8-1给出了Nd3+:YAG晶体中Nd3+离子的与激光产生过程有关的能级图。处于基态4I9/2的钕离子吸收光泵发射的相应波长的光子能量后跃迁到4I5/2,2H9/2和4F7/2,4S3/2能级(吸收带的中心波长是810nm和750nm,带宽为30nm),然后几乎全部通过无辐射跃迁迅速降落到4F3/2能级。4F3/2能级是一个寿命为0.23ms的亚稳态能级。处于4F3/2能级的Nd3+离子可以向多个较低能级跃迁并产生辐射,其中几率最大的是4F3/2至4I11/2的跃迁(波长

为1064nm)。 图8-1 Nd3+:YAG激光的激发机理 (2)静态运转特性分析 (a)脉冲运转→驰豫振荡(尖峰效应)暂态过程。 (b)连续运转→阈值条件(增益饱和)稳态过程。 按“激光原理与技术”中有关章节的分析,结合实验得出:仅仅依靠增加泵浦能量与功率,不能获得窄脉宽,高峰值功率的激光脉冲的结论。 2.Cr:YAG饱和吸收被动调Q原理 自饱和被动式调Q激光器由于器件结构简单,对激光器无电磁干扰,应用十分广泛,但由于通常的染料调Q介质,导热率极低,使其应用范围受到局限,只能用于低重复率的脉冲调Q激光器中。近年来,由于激光晶体技术的进步,我国已生产出可用于高重复率调Q的多掺Y AG晶片,制成了被动式的Q开关器件,兼备声光和染料调Q的长处,在激光医疗、激光打标和非线性光学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在Y AG晶体内,除了Nd+3之外,某些分凝系数较大的金属氧化物也能以原子或离子的形式长入晶体之中,这些异价离子将在其近邻产生具有反号电荷的离子空位或点阵空位,当一个自由电子或空穴被俘获时,就形成了吸收光的色心(Color Center)。多掺杂的YAG晶片在0.9-1.2μm波长范围内有很强的吸收,可将该晶片置于Nd:Y AG激光谐振腔内,其透过率将随腔中振荡激光(1.06μm波长)的强度变化而变化,并改变着谐振腔的Q值,因此起着被动式的Q开关作用,使激光器产生巨脉冲。 多掺杂的Y AG晶片是一种非线性吸收介质,在强光作用下由于吸收饱和而对激光

实验报告-半导体泵浦激光原理

激光器主要有:工作物质、谐振腔、泵浦源组成。工作物质主要提供粒子数反转。 泵浦过程使粒子从基态E1抽运到激发态E3,E3上的粒子通过无辐射跃迁(该过程粒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能量转变为热能或晶格振动能,但不辐射光子),迅速转移到亚稳态E2。E2是一个寿命较长的能级,这样处于E2的粒子不断累积,E1上的粒子又由于抽运过程而减少,从而实现E2与E1能级间的粒子数反转。 激光产生必须有能提供光学正反馈的谐振腔。处于激发态的粒子由于不稳定性而自发辐射到基态,自发辐射产生的光子各个方向都有,偏

离轴向的光子很快逸出腔外,只有沿轴向的光子,部分通过输出镜输出,部分被反射回工作物质,在两个反射镜间往返多次被放大,形成受激辐射的光放大即产生激光。 光的倍频是一种最常用的扩展波段的非线性光学方法。激光倍频是将频率为ω的光,通过晶体中的非线性作用,产生频率为2ω的光。 当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物质中的原子会因感应而产生电偶极矩。单位体积内的感应电偶极矩叠加起来,形成电极化强度矢量。电极化强度产生的极化场发射出次级电磁辐射。当外加光场的电场强度比物质原子的内场强小得多时,物质感生的电极化强度与外界电场强度成正比。 P=ε0χE 在激光没有出现前,当有几种不同频率的光波同时与该物质作用时,各种频率的光都线性独立地反射、折射和散射,满足波的叠加原理,不会产生新的频率。 当外界光场的电场强度足够大时(如激光),物质对光场的响应与场强具有非线性关系: P=αE+βE2+γE3+?

式中α,β,γ,…均为与物质有关的系数,且逐次减小。 考虑电场的平方项 E=E0cosωt P(2)=βE2=βE02cos2ωt=βE02 (1+cos2ωt) 出现直流项和二倍频项cos2ωt,直流项称为光学整流,当激光以一定角度入射到倍频晶体时,在晶体产生倍频光,产生倍频光的入射角称为匹配角。 倍频光的转换效率为倍频光与基频光的光强比,通过非线性光学理论可以得到: η=I2ω ω ∝βL2Iω sin2(Δkl/2) 式中L为晶体长度,Iω、I2ω分别为入射的基频光、输出的倍频光光强。 在正常色散情况下,倍频光的折射率n2ω总是大于基频光的折射率,所以相位失配,双折射晶体中的o光和e光折射率不同,且e光的折射率随着其传播方向与光轴间夹角的变化而改变,可以利用双折射晶体中o光、e光间的折射率差来补偿介质对不同波长光的正常色散,实现相位

半导体激光器pi特性测试实验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课程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 半导体激光器P-I 特性测试实验 同组人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 实验目的 1. 学习半导体激光器发光原理和光纤通信中激光光源工作原理 2. 了解半导体激光器平均输出光功率与注入驱动电流的关系 3. 掌握半导体激光器P (平均发送光功率)-I (注入电流)曲线的测试方法 二、 实验仪器 1. ZY12OFCom13BG 型光纤通信原理实验箱 1台 2. 光功率计 1台 3. FC/PC-FC/PC 单模光跳线 1根 4. 万用表 1台 5. 连接导线 20根 三、 实验原理 半导体激光二极管(LD )或简称半导体激光器,它通过受激辐射发光,(处于高能级E 2的电子在光场的感应下发射一个和感应光子一模一样的光子,而跃迁到低能级E 1,这个过程称为光的受激辐射。所谓一模一样,是指发射光子和感应光子不仅频率相同,而且相位、偏振方向和传播方向都相同,它和感应光子是相干的。)是一种阈值器件。由于受激辐射与自发辐射的本质不同,导致了半导体激光器不仅能产生高功率(≥10mW )辐射,而且输出光发散角窄(垂直发散角为30~50°,水平发散角为0~30°),与单模光纤的耦合效率高(约30%~50%),辐射光谱线窄(Δλ=0.1~1.0nm ),适用于高比特工作,载流子复合寿命短,能进行高速信号(>20GHz )直接调制,非常适合于作高速长距离光纤通信系统的光源。 P-I 特性是选择半导体激光器的重要依据。在选择时,应选阈值电流I th 尽可能小,I th 对应P 值小,而且没有扭折点的半导体激光器,这样的激光器工作电流小,工作稳定性高,消光比(测试方法见实验四)大, ……………………………………装………………………………………订…………………………………………线………………………………………

实验三、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综合实验

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综合实验 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Diode-Pumped solid-state Laser,DPL),是以激光二极管(LD)代替闪光灯泵浦固体激光介质的固体激光器,具有效率高、体积小、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在光通信、激光雷达、激光医学、激光加工等方面有巨大应用前景,是未来固体激光器的发展方向。本实验的目的是熟悉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的基本原理和调试技术,以及其调Q 和倍频的原理和技术。 【实验目的】 1.掌握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和调试方法; 2.掌握固体激光器被动调Q的工作原理,进行调Q脉冲的测量; 3.了解固体激光器倍频的基本原理。 【实验原理与装置】 1.半导体激光泵浦固体激光器工作原理: 上世纪80年代起,生长半导体激光器(LD)技术得到了蓬勃发展,使得LD的功率和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也极大地促进了DPSL技术的发展。与闪光灯泵浦的固体激光器相比,DPSL的效率大大提高,体积大大减小。在使用中,由于泵浦源LD的光束发散角较大,为使其聚焦在增益介质上,必须对泵浦光束进行光束变换(耦合)。泵浦耦合方式主要有端面泵浦和侧面泵浦两种,其中端面泵浦方式适用于中小功率固体激光器,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空间模式匹配好等优点。侧面泵浦方式主要应用于大功率激光器。本实验采用端面泵浦方式。端面泵浦耦合通常有直接耦合和间接耦合两种方式。 ①直接耦合:将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光面紧贴增益介质,使泵浦光束在尚未发散开之前便被增益介质吸收,泵浦源和增益介质之间无光学系统,这种耦合方式称为直接耦合方式。直接耦合方式结构紧凑,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较难实现,并且容易对LD造成损伤。 ②间接耦合:指先将LD输出的光束进行准直、整形,再进行端面泵浦。常见的方法有: 组合透镜系统聚光:用球面透镜组合或者柱面透镜组合进行耦合。 自聚焦透镜耦合:由自聚焦透镜取代组合透镜进行耦合,优点是结构简单,准直光斑的大小取决于自聚焦透镜的数值孔径。 光纤耦合:指用带尾纤输出的LD进行泵浦耦合。优点是结构灵活。 本实验先用光纤柱透镜对半导体激光器进行快轴准直,压缩发散角,然后采用组合透镜对泵浦光束进行整形变换,各透镜表面均镀对泵浦光的增透膜,耦合效率高。本实验的压缩和耦合如图 2所示。

实验四 连续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静态输出特性和声光调Q实验

实验四连续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静态输出特性 和声光调Q实验 实验目的 1.了解固体激光器的输出特性和阈值特性,掌握激光器输出特性斜率效率的计 算; 2.掌握激光器设计中最佳透过率的概念,巩固最佳透过率选取原则; 3.掌握声光调Q的基本原理和布拉格衍射的特征及布拉格衍射角的概念,了解 激光器在连续和调Q脉冲工作状态下的激光功率输出特性, 4.了解不同调Q频率下,激光功率变化的原因,巩固最佳调Q频率选取的原则。 实验原理 1. 固体Nd:YAG激光器工作原理 固体激光器通常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即固体激光工作物质、泵浦源和光学谐振腔。 激光工作物质是激光器的心脏,产生激光的是激活离子,激光器的输出特性在很大程度上由激活离子的能级结构决定。目前,常用的固体激光工作物质有红宝石晶体、钕玻璃和掺钕钇铝石榴石(即Nd3+:YAG)晶体。由于Nd3+:YAG晶体具有荧光谱线窄、量子效率高等特点,它的增益高、阈值低、激光输出效率高,故在中小功率的脉冲器件中,以及在高重复率的脉冲激光器中得到广泛应用。本实验中即采用Nd3+:YAG作为激光工作物质,该工作物质的激活离子为Nd3+,属四能级系统,发射激光波长为1.06μm,工作于连续方式。Nd3+:YAG产生受激辐射的能级如图4-1所示。激活粒子(Nd3+:离子)在这些能级之间的跃迁特性为:在光泵浦作用下,处于基态能级E1上的粒子被激发到高能级E4上,由于E4能级寿命很短,处在该能级上的粒子很快以无辐射跃迁方式迅速转移到较低的激发态能级E3上,E3为亚稳态,在E3能级上的粒子有较长的寿命(10-3~10-4s),因而易于实现粒子数积累。当粒子数由E3向E2跃迁时,产生激光辐射,粒子到达能级E2后,再以无辐射跃迁迅速地返回到基态E1。基于这种状态以及由于热平衡情况,使得粒子不易在E2能级上积聚,因此,在外界激励下,E3和E2之间较易形成粒子数反转,从而实现受激辐射。

外腔He-Ne激光器的调试及参数测量

半外腔He-Ne 激光器的调试及参数测量 1. 引言 虽然在1917年爱因斯坦就预言了受激辐射的存在,但在一般热平衡情况下,物质的受激辐射总是被受激吸收所掩盖,未能在实验中观察到。直到1960年,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才面世,它标志了激光技术的诞生 按工作物质的类型不同,激光器可以分成四大类:固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液体激光器和半导体激光器。He-Ne 激光器是继红宝石激光器后出现的第二种激光器,也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激光器之一。因此有必要通过实验对He-Ne 激光器作全面的了解。 2. 实验目的 1) 了解He-Ne 激光器的构造。 2) 观察并测量He-Ne 激光器的功率、发散角、横模式等性能参数。 3) 调整谐振腔一端的反射镜,观察谐振腔改变后He-Ne 激光器性能参数的变化。 3. 基本原理 3.1 He-Ne 激光器结构 He-Ne 激光器由光学谐振腔(输出镜与全反镜)、工作物质(密封在玻璃管里的氦气、氖气)、激励系统(激光电源)构成,如下图 He-Ne 激光器激励系统采用开关电路的直流电源,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并装有散热风机,可长时间运行。 激光管的布氏窗与输出镜、全反镜之间用模具成型的耐老化的硅胶套封接。避免了因灰尘、潮气污染布氏窗、输出镜、全反镜而造成的激光输出功率下降。输出镜、全反射调节采用差动螺丝,粗调调节范围大,可锁定。细调调节范围小,调节时不易出差错。在激光管的阴极、阳极上串接着镇流电阻,防止激光管在放电时出现闪烁现象。激光器外壳接地,手碰激光器外壳无静电感应的刺痛感。 放电毛细管内充的氦氖混合气体的压强比约为7:1,总压强在100Pa 至400Pa 。放电管两端贴有用水晶片制成的布儒斯特窗。窗口平面的法线与放电管轴向间的夹角也恰好等于水晶的布儒斯特角,约56°。安装布儒斯特窗口可以使激光器输出的激光为在纸面内振动的偏振光,沿该方向振动的偏振光通过布儒斯特窗时不会反射,因此有利于减少损耗,提高输出功率。 3.2 He-Ne 激光器谐振腔与激光横模 光学谐振腔的两个反射镜构成腔的边界,他对腔内的激光场产生约束作用,使激光场的分布以及振荡频率都只能存在一系列分离的本征状态,每一个本征态称为一种激光模式。激光模式有两类:一类称为纵模,它是指可能存在于腔内得每一种驻波场,用模序数q 描述沿腔轴线的激光场的节点数。另一类是横模,指可能存在于腔内的每一种横向场分布,用模序数m 和n 描述。如果谐振腔由两面方形孔径的反射镜组成,则m 和n 分别表示沿镜面直角坐标系的水平和竖直坐标轴的激光场节线数。如果谐振腔由两面圆形孔径反射镜组成,则m 和n 分别表示沿镜面极坐标系的角向和径向的激光场节线数。因此每一个激光模式可以用三个独立的模序数表示,记成n m q TEM ,,。单独表示横模时可记成n m TEM ,。如00TEM 表示基

固体激光器原理及应用

编号 赣南师范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固体激光器原理及应用 教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届别 2010届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学号 060803013 姓名丁志鹏 指导老师邹万芳 完成日期 2010.5.10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1引用 (2) 2激光与激光器 (2) 2.1激光 (2) 2.2激光器 (3) 3固体激光器 (4) 3.1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4) 3.2典型的固体激光器 (8) 3.3典型固体激光器的比较 (11) 3.4固体激光器的优缺点 (12) 4固体激光器的应用 (13) 4.1军事国防 (13) 4.2工业制造 (15) 4.3医疗美容 (17) 5结束语 (17) 参考文献 (19)

摘要:固体激光器目前是用最广泛的激光器之一,它有着一些非常突出的优点。介绍固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更能够加深对其的了解。本论文先从基本原理和结构介绍固体激光器,接着介绍一些典型的固体激光器,最后介绍其在军事国防、工业技术、医疗美容等三个方面的应用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固体激光器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应用 Abstract:Solid-state laser is currently one of the most extensive laser,it has some very obvious advantages.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solid-state lasers and applications were described in the paper and it can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In this paper, starting with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structure of the introduced solid-state laser,and then some typical solid-state lasers and a presentation on its military defense,industrial technology,medical and cosmetic applications in three area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were introduced. Key words:Solid-state Laser Basic Principle Basic Structure Application

实验一-半导体激光器系列实验

实验一-半导体激光器系列实验

实验一半导体激光器系列 实验

一、实验设备介绍 2.配套仪器的使用 WGD-6光学多道分析器的使用参考WGD-6光学多道分析器的使用说明书。 3.激光器概述 光电子器件和技术是当今和未来高技术的基础,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其中半导体激光器的生产和应用发展特别迅猛,它已经成功地用于光通讯和光学唱片系统;还可以作为红外高分辨率光谱仪光源,用于大气测污和同位素分离等;同时半导体激光器可以成为雷达,测距,全息照相和再现、射击模拟器、红外夜视仪、报警器等的光源。半导体激光器,调频器,放大器集成在一起的集成光路将进一步促进光通 - 1 -

讯,光计算机的发展。 激光器一般包括三个部分: (1)激光工作介质 激光的产生必须选择合适的工作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或半导体。在这种介质中可以实现粒子数反转,以制造获得激光的必要条件。显然亚稳态能级的存在,对实现粒子数反转是非常有利的。现有工作介质近千种,可产生的激光波长包括从真空紫外到远红外,非常广泛。 (2)激励源 为了使工作介质中出现粒子数反转,必须用一定的方法去激励原子体系,使处于上能级的粒子数增加。一般可以用气体放电的办法来利用具有动能的电子去激发介质原子,称为电激励;也可用脉冲光源来照射工作介质,称为光激励;还有热激励、化学激励等。各种激励方式被形象化地称为泵浦或抽运。为了不断得到激光输出,必须不断地“泵浦”以维持处于上能级的粒子数比下能级多。 (3)谐振腔 有了合适的工作物质和激励源后,可实现粒子数反转,但这样产生的受激辐射强度很弱,无法实际应用。于是人们就想到了用光学谐振腔进行放大。所谓光学谐振腔,实际是在激光器两端,面对面装上两块反射率很高的镜。一块几乎全反射,一块大部分反射、 - 2 -

半导体激光器TEC温控实验

半导体激光器TEC温控实验 温度对半导体激光器的特性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使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功率稳定,必须对其温度进行高精度的控制.TEC-10A利用PID模糊控制网络设计了温控系统,控制精度达到0.0625℃,与无PID控制网络相比,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瞬态特性,并且试验发现TEC-10A采用带有温控系统的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功率稳定性比没有温控系统的输出功率得到显著改善。 TEC-10A使用上位机软件,获得数据如下: 图1 目标温度设定为60度的加热曲线图 TEC-10A模糊自适应PID 算法比传统PID 算法具有更小的温度过冲和更高的控温精度,精度为±0.0625℃,达到稳定的时间小于70s。 TEC-10A的“模糊控制理论”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L.A.Zadeh 于1965 年首先提出的,至今只有40 余年的时间,它属于智能控制的范畴。那么到底什么是模糊控制?其实模糊控制是一种被精确定义的特殊的非线性控制,它利用类似人类的启发式知识对系统进行控制。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 图2 模糊算法 首先建立模糊规则 根据上面的输入量的模糊化,确定了误差及误差变化的模糊集合,下面将建立模糊规则。模糊控制规则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经验归纳法,一种是采用数学的推理合成法。经验归纳法是根据操作者对控制经验的整理、加工而形成的控制规则,虽然具有主观臆断,但其中

必须经过对客观事实的合理归纳而形成。下面的表就是根据经验归纳法总结的模糊控制规则表。 下面是一些简单的一维和二维控制形式: “如果A,那么B”(IfAThen B);例如,如果激光器的温度很高,那么快速降温。“如果A,那么B,否则C”(If A Then B Else C);例如,如果激光器温度很低,那么快速加热,否则缓慢加热。 “如果A 且B,那么C”(If A And B Then C)。例,如果激光器温度很高且温度下降很慢,那么快速加热。 在实际操作中第三种形式较常见,“A”为偏差e,“B”为偏差变化量Ec。 TEC-10A的尺寸也是比较小的,如下图所示: 图3 TEC-10A具有较小尺寸 TEC-10A是一款高功率密度的TEC温度控制器,额定工作负载5A,峰值电流可达10A。此温度控制器可以连接专用调试器来进行参数的调节,参数调节完毕并保存后,撤去调试器,此温度控制器仍可以独立工作。可以通过专用RS232调试线和电脑进行通讯,以进行参数设

实验1NdYAG固体激光器实验

hv 2 1 (a) 2 1 (b) 2 E 1 (c) 图1、光与物质作用的吸收过程 Nd :YAG 固体激光器实验 一、 实验内容与器件 1、了解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和光电特性 2、掌握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和调试方法 二、 实验原理概述 1. 激光产生原理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可以归结为光与原子的相互作用,有三种过程:吸收、自发辐射和受激辐射。 如果一个原子,开始处于基态,在没有外来光子,它将保持不变,如果一个能量为hv 21的光子接近,则它吸收这个光子,处于激发态E 2。在此过程中不是所有的光子都能被原子吸收,只有当光子的能量正好等于原子的能级间隔 E 1-E 2时才能被吸收。 激发态寿命很短,在不受外界影响时,它们会自发地返回到基态,并放出光子。自发辐射过程与外界作用无关,由于各个原子的辐射都是自发的、独立进行的,因而不同原子发出来的光子的发射方向和初相位是不相同的。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 在外的光子的影响下,会从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并两个状态间的能量差以辐射光子的形式发射出去。只有外来光子的能量正好为激发态与基态的能级差时,才能引起受激辐射,且受激辐射发出的光子与外来光子的频率、发射方向、偏振态和相位完 全相同。激光的产生主要依赖受激辐射过程。激光器主要有:工作物质、谐振腔、泵浦源组成。工作物质主要提供粒子数反转。 hv 21 2 E 1 (a) E 2 E 1 (b) hv 21 hv 21 图2、光与物质作用的受激辐射过程

泵浦过程使粒子从基态E 1抽运到激发态E 3,E 3上的粒子通过无辐射跃迁(该过程粒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能量转变为热能或晶格振动能,但不辐射光子),迅速转移到亚稳态E 2。E 2是一个寿命较长的能级,这样处于E 2上的粒子不断积累,E 1上的粒子 又由于抽运过程而减少,从而实现E 2与E 1能级间的粒子数反转。激光产生必须有能提供光学正反馈的谐振腔。处于激发态的粒子由于不稳定性而自发辐射到基态,自发辐射产生的光子各个方向都有,偏离轴向的光子很快逸出腔外,只有沿轴向的光子,部分通过输出镜输出,部分被反射回工作物质,在两个反射镜间往返多次被放大,形成受激辐射的光放大即产生激光。 2 YAG 固体激光器 固体激光器基本都是由工作物质、泵浦系统、谐振腔和冷却、滤光系统构成。固体激光器工作物质是固体激光器的核心。影响固体激光器工作特性的关键是固体激光工作物质的物理和光谱性质,这主要是指吸收带、荧光谱线、热导率等。实验中,我们采用掺钕钇铝石 榴石(Nd:YAG)作为工作物质,它的激活离子是钕离子(Nd 3+),其吸收谱线如图4所示,在可 见光和红外区域有几个较强的吸收带,我们关注的是808nm 附近的吸收谱线。在本实验中,半导体激光器是用来做固体激光器的泵浦光源。我们采用了输出波长为808nm, InGaAlAs/GaAs 量子阱结构设计、光斑预整形、输出功率大于2W 的多模半导体激光器,工作电流可调,采用半导体制冷片对其进行温度控制。 图4 3:Nd YAG +晶体的吸收光谱(300K ) YAG 中3Nd +与激光产生有关系的能级结构如图5所示。它属于四能级系统。其激光上 能级3E 为33/2F ,激光下能级2E 为43/2I I ,43/2II I ,其荧光谱线波长分别为1.35m μ和1.06m μ,49/2 I 相应于1E 。由于1.06m μ比1.35m μ波长的荧光强约4 倍,在本实验中,我们通过腔镜镀膜,E 1 E 3 E 2 图3、三能级系统示意图

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DPSSL)项目立项申请书模板

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DPSSL)项目立项申请书 一、项目区位环境分析 坚持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工业强省战略,实施“中 国制造2025”甘肃行动纲要,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质量和效益,培育壮 大新兴产业,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一)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强化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和支撑作用,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改 革重组,增强产业分工协作和配套能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从半成品 向产成品转化,从粗放低效向优质高效提升,从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 端迈进,从短链向全链循环发展,选准价值链高端加大转型升级力度,改变以“原”字号和“初”字号为主的产品结构,改变企业产品结构 单一、产业行业上下游不配套的局面,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和转型升级,重塑传统产业竞争新优势。运用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煤电化冶循环发展、新能源与现代高载能耦合发展,加快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煤炭电力、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优 化升级。围绕重点产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 工艺、关键技术的协同攻关创新,支持骨干企业瞄准国内外同行业标 杆推进技术改造,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质量效益、能效环

保、安全生产等水平,加大技术和产品创新,提高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加快产品结构升级换代,建设兰州、庆阳为重点的国家战略性石化产 业基地,金昌、白银、兰州等为重点的国家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嘉 峪关为重点的优质钢材生产及加工基地,陇东、酒嘉为重点的煤炭清 洁利用转化基地,兰州、天水、酒泉等为重点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域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基地等6大产业基地,打造 石油化工及合成材料、有色金属新材料、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绿色生 态农产品加工等8大产业链。 (二)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按照市场主导、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引领发展的要求,以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和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型煤化工、现代服务业、公共安全等领域为重点,深入实施战略性 新兴产业发展总体攻坚战,开展优势产业链培育行动,提高创新能力,培育骨干企业,聚焦创新经济新业态,培育发展新动能,引领产业高 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培育一批新的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点。实施“中国制造2025”甘肃行动纲要,加快网络协同制造、智能制造、3D 打印和增材制造等新兴行业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 等环节渗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围绕高端制造、

1-实验四 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综合实验

实验四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综合实验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Diode-Pumped solid-state Laser,DPL),是以激光二极管(LD)代替闪光灯泵浦固体激光介质的固体激光器,具有效率高、体积小、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在光通信、激光雷达、激光医学、激光加工等方面有巨大应用前景,是未来固体激光器的发展方向。本实验的目的是熟悉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的基本原理和调试技术,以及倍频的原理和技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和调试方法; 2.了解固体激光器倍频的基本原理; 3.掌握固体激光器被动调Q的工作原理,进行调Q脉冲的测量。(选做) 二、实验原理 1.半导体激光泵浦固体激光器工作原理: 上世纪80年代起,生长半导体激光器(LD)技术得到了蓬勃发展,使得LD的功率和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也极大地促进了DPSL技术的发展。与闪光灯泵浦的固体激光器相比,DPSL 的效率大大提高,体积大大减小。在使用中,由于泵浦源LD的光束发散角较大,为使其聚焦在增益介质上,必须对泵浦光束进行光束变换(耦合)。泵浦耦合方式主要有端面泵浦和侧面泵浦两种,其中端面泵浦方式适用于中小功率固体激光器,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空间模式匹配好等优点。侧面泵浦方式主要应用于大功率激光器。本实验采用端面泵浦方式。端面泵浦耦合通常有直接耦合和间接耦合两种方式。 直接耦合:将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光面紧贴增益介质,使泵浦光束在尚未发散开之前便被增益介质吸收,泵浦源和增益介质之间无光学系统,这种耦合方式称为直接耦合方式。 直接耦合方式结构紧凑,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较难实现,并且容易对LD造成损伤。 间接耦合:指先将LD输出的光束进行准直、整形,再进行端面泵浦。常见的方法有:组合透镜系统聚光:用球面透镜组合或者柱面透镜组合进行耦合。 自聚焦透镜耦合:由自聚焦透镜取代组合透镜进行耦合,优点是结构简单,准直光斑的大小取决于自聚焦透镜的数值孔径。 光纤耦合:指用带尾纤输出的LD进行泵浦耦合。优点是结构灵活。 本实验先用光纤柱透镜对半导体激光器进行快轴准直,压缩发散角,然后采用组合透镜对泵浦光束进行整形变换,各透镜表面均镀对泵浦光的增透膜,耦合效率高。本实验的压缩和耦合如图 2所示。

半导体激光器实验报告

半导体激光器实验报告 课程:_____光电子实验_____ 学号: 姓名: 专业:信息工程 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

半导体激光器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熟悉半导体激光器的光学特性 (2)掌握半导体激光器耦合、准直等光路的调节 (3)根据半导体激光器的光学特性考察其在光电技术方面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1.半导体激光器的基本结构 半导体激光器大多数用的是GaAs或Gal-xAlxAs材料。P-n结通常在n 型衬底上生长p型层而形成,在p区和n区都要制作欧姆接触,使激励 电流能够通过,电流使结区附近的有源区产生粒子数反转。 2.半导体激光器的阈值条件 当半导体激光器加正向偏置并导通时,器件不会立刻出现激光震荡,小电流时发射光大都来自自发辐射,随着激励电流的增大,结区大量粒 子数反转,发射更多的光子,当电流超过阈值时,会出现从非受激发射 到受激发射的突变。这是由于激光作用过程的本身具有较高量子效率的 缘故,激光的阈值对应于:由受激发射所增加的激光模光子数(每秒) 正好等于平面散射,吸收激光器的发射所损耗的光子数(每秒)。 3.横模和偏振态 半导体激光器的共振腔具有介质波导的结构,所以在共振腔中传播光以模的形式存在。每个模都由固有的传播常数和横向电场分布,这些 模就构成了激光器中的横模。横模经端面射出后形成辐射场,辐射场的 角分布沿平行于结面方向和垂直于结面方向分别成为侧横场和正横场。 共振腔横向尺寸越小,辐射场发射角越大,由于共振腔平行于结面方向 的宽度大于垂直于结面方向的厚度,所以侧横场小于正横场的发散角。 激光器的GaAs晶面对TE模的反射率大于对TM模的反射率,因而TE模需要的阈值增益低,TE模首先产生受激发射,反过来又抑制了TM 模,另一方面形成半导体激光器共振腔的波导层一般都很薄,这一层越

氦氖激光器的调试实验

氦氖激光器调试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He-Ne 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2、掌握外腔式He-Ne 激光器的F-P 腔调节技术; 3、分析放电电流对激光输出功率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 外腔式He-Ne 激光器、准直光源,光学导轨,激光功率计,光阑,腔镜。 三、实验原理 一、激光原理概述 1 普通光源的发光——受激吸收和自发辐射 普通常见光源的发光(如电灯、火焰、太阳等的发光)是由于物质在受到外来能量(如光能、电能、热能等)作用时,原子中的电子就会吸收外来能量而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即原子被激发。在没有外界作用时会自发地向低能级(E1)跃迁,跃迁时将产生光(电磁波)辐射。辐射光子能量为 12E E h -=ν 2受激辐射和光的放大 受激辐射的过程大致如下:原子开始处于高能级E2,当一个外来光子所带的能量h υ正好为某一对能级之差E2-E1,则这原子可以在此外来光子的诱发下从高能级E2向低能级E1跃迁。这种受激辐射的光子有显著的特点,就是原子可发出与诱发光子全同的光子,不仅频率(能量)相同,而且发射方向、偏振方向以及光波的相位都完全一样。于是,入射一个光子,就会出射两个完全相同的光子。这意味着原来光信号被放大,这种在受激过程中产生并被放大的光,就是激 E 2 E 2 E 1 ν h (a) 自发辐射 E 2 E 2 E 1 ν h (b) 受激吸收 νh E 2 E 2 E 1 νh ν h νh ν h (c) 受激发射 高能态原子 低能态原子 双能级原子中的三种跃迁

电子碰 撞 激 发 波数 1 3390nm 632.8nm 1150nm 自发辐射 管壁效应驰豫 3P (525p p ) 1S (523p s ) 2S (5 24p s ) 共振转移 共振转移 电子碰撞激发 Ne 10S He 17 1 6 15 14 13 12 11 3S (525p s ) 2P (523p p ) 光。 3 粒子数反转 一个诱发光子不仅能引起受激辐射,而且它也能引起受激吸收,所以只有当处在高能级的原子数目比处在低能级的还多时,受激辐射跃迁才能超过受激吸收,而占优势。由此可见,为使光源发射激光,而不是发出普通光的关键是发光原子处在高能级的数目比低能级上的多,这种情况,称为粒子数反转。但在热平衡条件下,原子几乎都处于最低能级(基态)。因此,如何从技术上实现粒子数反转则是产生激光的必要条件。 4 激光器的结构 激光器一般包 括三个部分:激光工作介质;激励源; 谐振腔 二 He-Ne 气 体激光器工作原 理: 气体激光器的种 类很多,He-Ne 气体 激光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气体激光器。由于它的发散角小、单色性和方向性极好、稳定性高,故 在准直、计量、全息、 检测、导向、信息处 理、医疗等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He-Ne 气体激光器的输出功率较小, He-Ne 气体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只有 1 100mW ,最常用的25cm 的激光管,放电电流为5mA,高压为1500V ,输出功率为1.5mW ,效率仅为0.02%。制作He-Ne 气体激光器时,为了在有限的腔长内,尽可能获得较大的功率输出,要选择最佳的放电条件。所谓最佳放电条件是指一定管径和管长的He-Ne 气体激光器在适当的总气压、气体配比和放电电流下运转,以获得最大功率的激光输出。 四、 实验内容与步骤: 1、将准直光阑放在准直用的氦氖激光器和半外腔氦氖激光器之间,取掉其

半导体激光器

半导体激光器 摘要:由于三五族化合物工艺的发展与半导体激光器的多种优点,近几十年来,半导体激光器发展十分迅速,而且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介绍半导体激光器的基本理论原理、相关发展历程、研究现状以及其广泛的应用。 1.引言 自1962 年世界上第一台半导体激光器发明问世以来, 半导体激光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极大地推动了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 被认为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1], 近十几年来, 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更为迅速, 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一门激光技术[2]。激光器的结构从同质结发展成单异质结、双异质结、量子阱(单、多量子阱)等多种形式,制作方法从扩散法发展到液相外延(LPE)、气相外延(VPE)、分子束外延(MBE)、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淀积(MOCVD)、化学束外延(CBE) 以及它们的各种结合型等多种工艺[3]。由于半导体激光器的体积小、结构简单、输入能量低、寿命较长、易于调制及价格低廉等优点, 使得它目前在各个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 2.半导体激光器的基本理论原理 半导体激光器又称激光二极管(LD)。它的实现并不是只是一个研究工作者的或小组的功劳,事实上,半导体激光器的基本理论也是一大批科研人员共同智慧的结晶。 早在1953年,美国的冯·纽曼(John Von Neumann)在一篇未发表的手稿中第一个论述了在半导体中产生受激发射的可能性;认为可以通过向PN结中注入少数载流子来实现受激发射;计算了在两个布里渊区之间的跃迁速率。巴丁在总结了这个理论后认为,通过各种方法扰动导带电子和价带空穴的平衡浓度,致使非平衡少数载流子复合而产生光子,其辐射复合的速率可以像放大器那样,以同样频率的电磁辐射作用来提高。这应该说是激光器的最早概念。 苏联的巴索夫等对半导体激光器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在1958年提出了在半导体中实现粒子数反转的理论研究,并在1961年提出将载流子注入半导体PN结中实现“注入激光器”,并论证了在高度简并的PN结中实现粒子数反转的可能性,而且认为有源区周围高密度的多数载流子造成有源区边界两边的折射率有一差值,因而产生光波导效应。1961年,伯纳德和杜拉福格利用准费米能级的概念推导出了半导体有源介质中实现粒子数反转的条件,这一条件为次年半导体激光器的研制成功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 1960年,贝尔实验室的布莱和汤姆逊提出了用半导体的平行解理面作为产生光反馈的谐振腔,为激发光提供反馈。 回顾这些理论发展历程,可以总结半导体激光器的基本理论原理:在直接带隙半导体PN结中,用注入载流子的方法实现伯纳德—杜拉福格条件所控制的粒子数反转;由高度简并的电子和空位复合所产生的受激光辐射在光学谐振腔内震荡并得到放大,最后产生相干激光输出[4]。 3.半导体激光器发展历程 在上述理论的影响下,以及1960年产生的红宝石激光器的刺激下,美国和苏

4-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

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倍频与调Q实验 一、前言 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Diode-Pumped solid-state Laser,DPL),是以激光二极管(LD)代替闪光灯泵浦固体激光介质的固体激光器,具有效率高、体积小、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在光通信、激光雷达、激光医学、激光加工等方面有巨大应用前景,是未来固体激光器的发展方向。本实验的目的是熟悉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的基本原理和调试技术,以及其调Q 和倍频的原理和技术。 二、实验目的 1、掌握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和调试方法; 2、掌握固体激光器被动调的工作Q原理,进行调Q脉冲的测量; 3、了解固体激光器倍频的基本原理。 三、实验原理与装置 1. 半导体激光泵浦固体激光器工作原理: 上世纪80年代起,半导体激光器(LD)生长技术得到了蓬勃发展,使得LD的功率和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也极大地促进了DPSL技术的发展。与闪光灯泵浦的固体激光器相比,DPSL的效率大大提高,体积大大减小。在使用中,由于泵浦源LD的光束发散角较大,为使其聚焦在增益介质上,必须对泵浦光束进行光束变换(耦合)。泵浦耦合方式主要有端面泵浦和侧面泵浦两种,其中端面泵浦方式适用于中小功率固体激光器,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空间模式匹配好等优点。侧面泵浦方式主要应用于大功率激光器。本实验采用端面泵浦方式。端面泵浦耦合通常有直接耦合和间接耦合两种方式。 a) 直接耦合:将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光面紧贴增益介质,使泵浦光束在尚未发散开之前便被增益介质吸收,泵浦源和增益介质之间无光学系统,这种耦合方式称为直接耦合方式。直接耦合方式结构紧凑,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较难实现,并且容易对LD造成损伤。 b) 间接耦合:指先将LD输出的光束进行准直、整形,再进行端面泵浦。常见的方法有: 1) 组合透镜系统聚光:用球面透镜组合或者柱面透镜组合进行耦合。 2) 自聚焦透镜耦合:由自聚焦透镜取代组合透镜进行耦合,优点是结构简单,准直光斑的大小取决于自聚焦透镜的数值孔径。 3) 光纤耦合:指用带尾纤输出的LD进行泵浦耦合。优点是结构灵活。 本实验先用光纤柱透镜对半导体激光器进行快轴准直,压缩发散角,然后采用组合透镜对泵浦光束进行整形变换,各透镜表面均镀对泵浦光的增透膜,耦合效率高。本实验的压缩和耦合如图2所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