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泊船瓜洲赏析

泊船瓜洲赏析

泊船瓜洲赏析
泊船瓜洲赏析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1、泊船:停船。泊,停泊。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和瓜洲相对。2、瓜洲:瓜洲在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h án)江区县南,与京口相对3、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4、间(jiān):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要注意不能误读成去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根据本诗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必须为平声。“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念间”相同,中心词为“间”,限定成分为“一水”。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按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仅“一水之遥”。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5、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当时家居于此。6、隔:间隔。7、数重:几层。读shùchóng 8、绿:吹绿了。9、何时:什么时候。10、还:回。

译文春日夜里,行船停泊在瓜洲岸边,我隔江遥望对岸的京口,心里想,这里与我居住的钟山也就只隔着几座大山,和煦的春风吹绿了长江南岸的草木,而我何时才能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返回家乡呢?

赏析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作者简介:

张籍(767-830),唐代诗人。字文昌,原籍吴郡(治今江苏苏州),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因家境贫困,眼疾严重,孟郊戏称“穷瞎张太祝”。

他对文学社会作用的认识,与白居易相近。诗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颇得白居易推重,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有《张司业集》。

注释:

欲: 想要

作: 写

意万重: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

复恐: 又担心

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

临发:将要捎出(信)

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鉴赏: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

三、四两句,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

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复恐二字,刻画心理入微。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译诗:

一年一度的秋风,

又吹到了洛阳城中,

催我写一封家书,

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

捎信人即将出发,

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

赶快再添上几句,

说不尽的心事,

无奈太匆匆。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①那畔②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③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释:

①榆关:山海关。

②那畔:那边,此处指关外。

③聒:声音嘈杂。

(1)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2分)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2分,答出两句2分,答出其中一句1分)

(2)词中的“一程”“一更”用得很妙,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4分)

(2)“一程’写出了路途的艰难遥远,“一更”写出了风雪交加,环境的恶劣。作者巧用数量叠词,含蓄地表达了孤寂凄凉的思乡之情和对从军(扈从)生活的厌恶。(4分,画线处各1分)

9.词中“一”“身”二字极其传神,请简要分析。

答案:“一”字: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字,不但对仗工整,而且使文字呈连续不断之势,词风更加缠绵。“身”字:点明身处之地及方向,“身”与心相对,身向榆关,而心却在关内,表明作者心系故园之情。

10.纳兰性德的词有一个鲜明的特征——真,请以本词为例简要说明。答案:这首小令情真景真,意境天成:它以壮观的塞外景象来渲染柔婉的乡思意绪,情意隽永;以白描手法绘景,用语朴素,自然真切。

(11)上阙“夜深千帐灯”一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2分)

(1)夜晚宿营于旷野(1分);为引出下片的“乡心”蓄势(1分)。(12)下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2分)对比(1分)或者借景抒情;思乡(1分)

译文

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故园无此声”看似无理实则有理,故园岂无风雪?但同样的寒霄风雪之声,在家中听与在异乡听,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

赏析

清初词人于小令每多新创意境。这首《长相思》以具体的时空推移过程,及视听感受,既表现景象的宏阔观感,更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是即小见大的佳作。

上片在“一程”又“一程”的复叠吟哦中,展示出与家园的空间阻隔不断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严重增大,空间感与乡情构成尖锐冲突。正

在这种行进方向和心绪逆反背离中驻营夜宿,“夜深千帐灯”,似是壮伟景观,实乃情心深苦之写。白日行军,跋涉山水,到夜深时仍灯火通明,难入梦乡,这是因思乡而失眠。于是转入下片乡情思恋之笔。

“一更”又“一更”的重叠复沓,于听风听雪的感觉中推移着时间过程,时间感知于乡情的空间阻隔而心烦意乱,怨夜太长。说“聒碎乡心梦不成”,其实是作者乡心聒碎梦难成,情苦不寐,只觉得风声雪声,声声扣击入心窝,难以承受。在“乡园”时是不会有这种令人痛苦的声响的。将主观因素推诿客观,语似平淡,意更深沉。此类迁怒归咎于风雪声写法,心理情态能充分表现出来。看似无理,反见情痴,愈是无理之怨,其怨愈显沉重。叠句和数字“一”、“千”的运用强化着视、听觉感受中的焦虑,怨怼,幽苦,亦是此词值得辨味的佳处。纳兰性德身为一等侍卫,却极厌烦“扈从”公差,于是构成传统羁旅题材的又一种类型。

七律长征(毛泽东)

原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意思:红军不怕远方去打仗的辛苦,

翻越万条湖海千座小山也不过是区区小事。

蜿蜒起伏、绵延曲折的五座大山只如水面荡起小小的波浪,

高峻,挺拔的乌蒙山也如脚下滚动的小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雾气腾腾,使人心感温暖。

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气逼人。

令人喜欢的岷山千里白雪,

三支军队路过了这里一个个都喜笑颜开,露出了长征以来的第一次笑容。

红军不怕远途跋涉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成平平常常的事。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是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想在脚下滚过的小泥丸。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喘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暖的感受;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更是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泊船瓜洲》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泊船瓜洲 体裁:诗 题文: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作者: 名字:王安石 年代:宋代 描述: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翻译: 原文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译文: 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原文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 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赏析: 赏析一:创作背景 宋景佑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王安石是在 那里长大的,对钟山有着深厚的感情。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为同乎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由于反对势

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於熙宁八年(1075)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 赏析二:思想内容 诗人乘船路过瓜洲,怀念金陵(南京)故居,而作此抒情小诗,抒发了作者的忧郁、伤感、消沉之情。诗中首句通过写京口和瓜洲距离之短及船行之快,流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第二句写诗人回望居住地钟山,产生依依不舍之情;第三句描写了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色;最后以疑问语气结尾,再一次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 赏析三:艺术特色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 “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 “钟山只隔万重山”,以依恋的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望。“只隔”两字写出了钟山之近在咫尺。把“万重山刀的间隔说得如此平常,反映了诗人对于钟山依恋之深;而事实上,钟山毕竟被“万重山”挡住了,因此诗人的视线转向了江岸。 “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其中“绿”字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其富于表现力。 “明月何时照我还”,从时间上说,已是夜晚。诗人回望既久,不觉红日西沉,皓月初上。隔岸的景物虽然消失在朦胧的月色之中,而对钟山的依恋却愈益加深。他相信自己投老山林,终将有日,故结尾以设问句式表达了这一想法。 赏析四:语言赏析 “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其富于表现力。 第一、这句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心情相谐合,“春风”一词,既是写实,又有政治寓意。“春风”实指皇恩。宋神宗下诏恢复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决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对此,诗人感到欣喜。他希望凭借这股温暖的春风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开创变法的新局面。这种心情,用“绿”字表达,最微妙,最含蓄。 第二、前四字都只从风本身的流动着想,粘皮带骨,以此描写看不见的春风,依然显得抽象,也缺乏个性;“绿”字则开拓一层,从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这就写出了春风的精神,诗思也深沉得多了。

泊船瓜洲 古诗,《泊船瓜洲》王安石诗歌全文翻译赏析

泊船瓜洲古诗,《泊船瓜洲》王安石诗歌全文翻译 赏析 《泊船瓜洲》年代:宋作者: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作品赏析【注释】:[1]京口:今江苏镇江。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 [2]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简析】:诗人乘船路过瓜洲,怀念金陵(南京)故居,因作此诗。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边。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哟,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赏析】王安石 (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位身体力行致力于改革的杰出的政治家,也是宋代着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据史料记载,王安石1069年开始推行新法,数年后,因新旧党争十分激烈,宋神宗终于下令“权罢新法”,王安石也被迫辞官。晚年在钟山过着隐居生活。据说王安石辞官的第二

年,皇帝又起用他,召他进京。一日,诗人乘船路过瓜洲,因怀念金陵故居,在船停泊瓜州小憩时,王安石立在船头远眺,看到京口和瓜州就隔着一条长江,钟山也只是相隔着几座大山,春风已经吹到了江南,大地又是一片春光,他想到这里,不禁又想起自己推行的变法运动,他深信自己一定会使变法成功,怎奈朝廷内部斗争尖锐,自觉前途迷惘,不由又触动了对家乡的情思。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不由吟出了一首七言绝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在这四句诗中诗人特别喜欢“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因为春风暗示了他推行的变法运动,可是,又觉得“到”这个字用得还不够生动,他想改成“入”和“过”,后来又想到了“满”,又都觉得不满意。整整想了一夜,却没有结果。第二天一早,他又来到船头,忽然看到江岸一片葱绿,于是心中一亮,这个“绿”字就此诞生了,春风又绿江南岸“因此成了千古名句,这首诗也成了流传千古的名作。《泊船瓜洲》是一首着名的抒情小诗,它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从诗题中我们又知道,诗人的立足点

六年级语文下册《泊船瓜洲》同步练习(新)

六年级语文下册《泊船瓜洲》同步练习(新) 一、看拼音,写词语。 chī cùzhǎ yǎn jiào chētān fàn bī pò liáo tiān dài fāng pàn luàn tàn xīmínɡ mèi 二、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沉着.(zhuózhuō)薄.雾(bóbáo)翻箱倒.柜(dǎo dào)兴.旺(xīnɡxìnɡ)宝藏.(zànɡcánɡ)鸿鹄.(húhù) 三、比一比,再组词。 蔼(_________)蓬(_________)曝(_________)燥(_________) 竭(_________)篷(_________)瀑(_________)躁(_________) 四、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万(____)(____)新(____)(____)不同万不(____)(____)(____)灯(____)彩(____)(____)分文两(____)三(____) (1)春节到了,中华大地上到处____________,显出一派____________的气象。 (2)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____________,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3)少数民族和汉族的饮食风俗虽然____________,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热爱民族大团结的心是相同的。 五、选词填空。 软弱衰弱脆弱微弱 1.看着我们的身体一天天(____)下去,老班长整夜整夜合不拢眼。

2.白杨树总是那么力争上游,那么倔强挺立,不(____),也不动摇。 3.老班长严厉地对我说:“小梁,你不要太(____)了!”这句话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4.老班长慢慢睁开眼睛,用(____)的声音说:“小梁,别浪费东西啦……”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漂泊在外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而抒写思乡之情,也便成为文人墨客一个永恒的话题。《泊船瓜洲》中最能体现诗人王安石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面对皎皎明月,想到远在家乡的亲人,王维发出了“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__”的慨叹;而北宋诗人秦观则用“自在飞花轻似梦,___________________”,把乡思、乡愁写得细腻可感。 2.“推敲”这个词语,出自___代诗人______的诗句:“_____________,僧敲月下门。” 七、默写《泊船瓜洲》,再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思乡的诗句——《泊船瓜洲》

思乡的诗句——《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原文京口②瓜洲③一水④间⑤,钟山⑥只隔⑦数重⑧山。 春风又绿⑨江南岸(àn),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⑩?《泊船瓜洲》注释1.泊船:停船。 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 3.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4.一水:一条河。 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等。 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泊船瓜洲》译文1.从京口到瓜州只是一江之隔。 2.从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3.春风又吹绿了江南地区临着长江的河畔。 4.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故乡呢?《泊船瓜洲》赏析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 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

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 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 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静结合,用得绝妙。 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 因为其它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 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乡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泊船瓜洲》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抚川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他年轻的时候,文章写得十分出色,得到欧阳修的赞赏。 王安石二十岁中进士,就做了几任地方官。 他在鄞县(今浙江鄞县,鄞音yìn)当县官的时候,正逢那里灾情严重,百姓生活十分困难。 王安石兴修水利,改善交通,治理得井井有条。 1069年(宋神宗熙宁二年)积极推行变法,以舒民困,1085年(元丰八年),新法被废,王安石忧愤成疾,次年病卒。

赏析古诗《泊船瓜洲》

赏析古诗《泊船瓜洲》 其古诗全文如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前言】 《泊船瓜洲》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其中名句“春 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传颂。诗中“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极其传神。 从字面上看,该诗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 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 新政的强烈欲望。 【注释】 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 运河分支入江处。 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绝大部分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间:根据平仄来认读jiàn四声。 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绿:吹绿,拂绿。 还:回。

【翻译】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 后面。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 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赏析】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 “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次句“钟山只隔万重山”,以依恋的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望,王安石于景佑四年(1037年) 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从此江宁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罢相后即 寓居江宁钟山。“只隔”两字极言钟山之近在咫尺泊船瓜洲。把“万 重山刀的间隔说得如此平常,反映了诗入对于钟山依恋之深;而事实上,钟山毕竟被“万重山”挡住了,所以诗人的视线转向了江岸。 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 荡的情思。其中“绿”字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其富于表现力。这是 因为:一、前四字都只从风本身的流动着想,粘皮带骨,以此描写看 不见的春风,依然显得抽象,也缺乏个性;“绿”字则开拓一层,从春 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 的视觉形象——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这就写 出了春风的精神,诗思也深沉得多了。 二、本句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心情相谐合,“春风”一词,既是写实,又有政治寓意。“春风”实指皇恩。宋神 宗下诏恢复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决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对此,诗 人感到欣喜。他希望凭借这股温暖的春风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开创变 法的新局面。这种心情,用“绿”字表达,最微妙,最含蓄。

泊船瓜洲古诗拼音版翻译

泊船瓜洲古诗拼音版翻译 泊船瓜洲古诗拼音版翻译 bó chuán guā zhōu 泊船瓜洲 wáng ān shí 王安石 jīng kǒu guā zhōu yī shuǐ jiān,zhōng shān zhǐ g é shù chóng shān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 chūn fēng yòu lǜ jiāng nán àn,míng yuè hé shí zh ào wǒ huán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泊船瓜洲翻译 春日夜里,行船停泊在瓜洲岸边,我隔江遥望对岸的京口,心里想,这里与我居住的钟山也就只隔着几座大山。 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文学赏析 全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

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 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以依恋的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望,王安石于景祐四年(1037年)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从此江宁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拜相后即寓居江宁钟山。“只隔”两字极言钟山之近在咫尺。把“数重山刀的间隔说得如此平常,反映了诗人对于钟山依恋之深;而事实上,钟山毕竟被“数重山”挡住了,因此诗人的视线转向了江岸。 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其中“绿”字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其富于表现力。这是因为: 一、前四字都只从风本身的流动着想,粘皮带骨,以此描写看不见的春风,依然显得抽象,也缺乏个性;“绿”字则开拓一层,从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这就写出了春风的精神,诗思也深沉得多了。 二、这句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心情相谐合,“春风”一词,既是写实,又有政治寓意。“春风”实指皇恩。宋神宗下诏恢复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决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对此,诗人感到欣喜。他希望凭借这股温暖的春风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开创变法的新局面。这种心情,用“绿”字表达,最微妙,最含蓄。

泊船瓜洲赏析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1、泊船:停船。泊,停泊。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和瓜洲相对。2、瓜洲:瓜洲在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h án)江区县南,与京口相对3、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4、间(jiān):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要注意不能误读成去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根据本诗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必须为平声。“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念间”相同,中心词为“间”,限定成分为“一水”。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按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仅“一水之遥”。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5、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当时家居于此。6、隔:间隔。7、数重:几层。读shùchóng 8、绿:吹绿了。9、何时:什么时候。10、还:回。 译文春日夜里,行船停泊在瓜洲岸边,我隔江遥望对岸的京口,心里想,这里与我居住的钟山也就只隔着几座大山,和煦的春风吹绿了长江南岸的草木,而我何时才能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返回家乡呢?

赏析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作者简介: 张籍(767-830),唐代诗人。字文昌,原籍吴郡(治今江苏苏州),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因家境贫困,眼疾严重,孟郊戏称“穷瞎张太祝”。

泊船瓜洲王安石_泊船瓜洲古诗

泊船瓜洲王安石_泊船瓜洲古诗 泊船瓜洲王安石_泊船瓜洲古诗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泊船:停船。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和瓜洲相对。 2、瓜洲:瓜洲在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hán)江区县南,与京口相对。 3、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4、间(jiān):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要注意不能误读成去声,

不是动词“间隔”的“间”。根据本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必须为平声。“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念间”相同,中心词为“间”,限定成分为“一水”。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按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仅“一水之遥”。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 5、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当时家居于此。 6、隔:间隔。 7、数重:几层。读shùchóng 8、绿:吹绿了。 9、何时:什么时候。 10、还:回。 译文: 春日夜里,行船停泊在瓜洲岸边,我隔江遥望对岸的京口,心里想,这里与我居住的钟山也就只隔着几座大山,和煦的春风吹绿了长江南

岸的草木,而我何时才能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返回家乡呢? 赏析: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鲸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1、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由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抒发了诗人思恋家园的感情。其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让人传颂。 泊船瓜洲 (北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 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译文】 注释 1.泊船:停船。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 3.瓜洲:在今江苏省邗江县南,在长江的北岸,扬州的南面, 与京口相对。 4.一水:这里指长江。 5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当时家居于此。 6.数重:几层。 7.绿:本是形容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之(江南岸)绿了绿字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而来。 8.何时:什么时候。 9. 还:回归。

10. 隔:间隔。 译文 从京口到瓜洲只有一江之隔,而钟山离这里也只有 几重山之远。一年一度的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啊,什么时候才能让我趁着明月回到家乡。 【诗词赏析】赏析一: 第三句为千古名句,绿”字是吹绿的意思,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 诗词评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 家园的深切感情。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作者简介】

XXX市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 古诗词诵读 《泊船瓜洲》公开课教学设计

XXX市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泊船瓜洲》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学会正确地读写词语,能默写《泊船瓜洲》。 2.能借注释,查阅资料,连读边想象的方法感知诗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通过诗的描写和叙事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重点难点: 1.感知诗的内容,理解诗的大意; 2.体会作者是通过什么表达方法来表达思想感情的。 教法:启发式 学法:查阅有关资料,自主学习、同桌对学、小组合作学。 过程: 一、步入新课 1.师:同学们,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去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词,都收集到了吗?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2.学生分享收集的古诗。(评价:读的真好,多美的诗句啊) 3.师:你们知道在古代诗人的眼中月亮代表什么吗? 是的,月亮是乡愁的文化符号,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泊船瓜洲》中的那一轮千古明月,去感受王安石内心的情感世界。 4.出示课件 了解作者: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江西抚洲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主要成就推行维新变法,改变北宋积贫、

积弱的局面,收复五州。 1.师:快速默读作者的资料,你捕捉到了哪些信息? 2.学生谈谈从资料中获取的信息(评价:你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一下子知道了这么多)了解了作者,接下来就来读一读这首诗。 二、探究新知(一) 出示课件: 自主学习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自由轻声朗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师:1.谁愿意来读一读,他读对了吗?注意这首诗中有几个难读的多音字。 课件出示:间.(jiàn)只.(zhǐ)数.(shù)还.(huán) 2.大家一齐读一读这几个多音字。 3.还有谁想来试读一下这首诗?谁来评一评他读的怎样?(生评价:要读出古诗的节奏) 4.读古诗要读出古诗的节奏美、韵律类,请听老师读一读(师配乐范读)。 5.学生模仿老师自读,指名展示。(评价) 6.全班配乐朗诵。 7.这首诗,如果你还要读的更有味道,还需要进一步理解它的意思 探究新知(二) 同桌对学 细读古诗理解诗意 借助注释或资料,边读边想象的方法,同桌交流这首诗中重点词和诗句的意思。

古诗《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组第一篇课文《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一首,《泊船瓜洲》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全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不过是在一条横着的江的距离之内,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学过很多古诗,他们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对学习古诗抱有一定的热情。他们已积累了很多古诗。通过“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积累了王安石的《梅花》、《元日》、等等,这为以诗读诗、以诗学诗、以诗悟诗、创设诗韵课堂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会背诵。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3、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意,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人所表达

的真挚感情。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自读自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诗人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离开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起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同学们来想想,“月亮”它蕴含着一个怎样的意思呢? 2、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过那些与月有关的诗句呢?(指名说) 3、这几句诗句都与月有关的,齐读这几句诗句。 二、学习古诗 (一)、解诗题 1、是呀!故乡的明月是值得我们怀念的。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与月亮有关的诗,出示课题,重点指出“泊”的读音。 2、“泊”是停泊的意思,有谁知道诗题是什么意思呢?(板书:解释题) (二)、知作者 1、这首诗的作者有是谁?它是哪个朝代的?你还了解作者其他资料吗? 2、诗人还写了那些诗?齐读古诗。 (三)、读古诗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王安石的诗《泊船瓜洲》,齐读课题,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元谋能禹完小文学灿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默写。 2、理解诗歌大意,抓住要害词“又”、“绿”、“还”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3、推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意思,体会诗句表 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人感慨万千的思乡情感。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诗句意思。 2、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在上课之前,老师要考考大家,还记得我们学习过的描写春天的古 诗吗?(学生举手发言) 今天这节课,我们再学两首很有名的古诗,先学习宋朝的大诗人王 安石写的《泊船瓜洲》。 2、揭题 王安石,听说过吗?王安石(1021-1086),王安石是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 临川(今属江西)人。嘉佑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

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强化统治力量。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官僚地主,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 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 这首诗,是他坐着船沿着长江行驶旅途中写的。那么,是在旅途的 哪儿写的呢? 瓜洲在长江的边上,如果这是长江(画长江),瓜洲呢?就在长江的北岸(画“”标出瓜洲的位置),那“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泊”的意思? 刚才,我们了解了诗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弄懂了诗题的意思,这 “知诗人,解诗题”(示卡片),是学习古诗。 3、解诗 (1)、范读课文,正音,读准下面的多音字。(出示幻灯片)。 京口瓜洲一水间(jiàn), 钟山只隔数(shù)重(chòng)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 (2)、学生自由读诗,读通,读顺。 齐读:{由快——慢},初步了解诗歌大意。打节奏读,注意节奏和押韵{由快——慢} (3)、对照注释,小组合作解诗意。

《泊船瓜洲》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j īn ɡ口k ǒu 瓜ɡu ā洲zh ōu 一y ì水shu ǐ间ji ān ,钟zh ōn ɡ山sh ān 只zh ǐ隔ɡé数sh ù重zh òn ɡ山sh ān 。 春ch ūn 风f ēn ɡ又y òu 绿l ǜ江ji ān ɡ南n án 岸àn ,明m ín ɡ月yu è何h é时sh í照zh ào 我w ǒ还h ái ? 诗词注释: 京口:今江苏镇江。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 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诗词译文: 诗人乘船路过瓜洲,怀念金陵(南京)故居,因作此诗。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边。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哟,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诗词赏析: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位身体力行致力于改革的杰出的政治家,也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据史料记载,王安石1069年开始推行新法,数年后,因新旧党争十分激烈,宋神宗终于下令“权罢新法”,王安石也被迫辞官。晚年在钟山过着隐居生活。 据说王安石辞官的第二年,皇帝又起用他,召他进京。一日,诗人乘船路过瓜洲,因怀念金陵故居,在船停泊瓜州小憩时,王安石立在船头远眺,看到京口和瓜州就隔着一条长江,钟山也只是相隔着几

座大山,春风已经吹到了江南,大地又是一片春光,他想到这里,不禁又想起自己推行的变法运动,他深信自己一定会使变法成功,怎奈朝廷内部斗争尖锐,自觉前途迷惘,不由又触动了对家乡的情思。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不由吟出了一首七言绝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在这四句诗中诗人特别喜欢“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因为春风暗示了他推行的变法运动,可是,又觉得“到”这个字用得还不够生动,他想改成“入”和“过”,后来又想到了“满”,又都觉得不满意。整整想了一夜,却没有结果。第二天一早,他又来到船头,忽然看到江岸一片葱绿,于是心中一亮,这个“绿”字就此诞生了,春风又绿江南岸”因此成了千古名句,这首诗也成了流传千古的名作。 《泊船瓜洲》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它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从诗题中我们又知道,诗人的立足点是在长江北岸的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写的是远眺所见,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江南,看到“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只隔一条江水,由此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不过隔了几座大山,也不远了,于是水到渠成地就有了“钟山只隔数重山”。前者写的是所见,而后者写的是所想,这一想,就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再塑空间。同时,“钟山只隔数重山”不仅写了瓜洲与钟山之间并不遥远的距离,也流露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浓浓的情怀。 “春风又绿江南岸”不仅点出了时令已是春天,也不仅仅是描绘

泊船瓜洲......小学六年级下册古诗译文

送元二使安西 [ 唐] 王维 原文译文对照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注释 1.渭城曲:另题作《送元二使安西》,或名《阳关曲》或《阳关三叠》。 2.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3.浥(yì):润湿。 4.客舍:旅馆。 5.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6.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作者介绍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

春夜喜雨 [ 唐] 杜甫 原文译文对照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注释 ⑴乃:就。 ⑵发生:催发植物生长。 ⑶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⑷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⑸野径:乡间的小路。 ⑹晓:天刚亮的时候。⑺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⑻花重(zhòng):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9)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

古诗《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1、(配乐播放月亮图)同学们,这是什么?(一轮明月高挂夜空) 2、谈话:碧空如洗,圆月如盘。在这皎洁的月光下,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常会以明月来吟诗作词,寄托思念之情。此时此刻,看到这圆盘一般的明月,我们也忍不住想吟诵古人思乡的诗句。 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生:据前所学或收集到的思乡诗句作答(《静夜思》,《游子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回乡偶书》) 师:同学们真会读诗!俗话说,胸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陶冶人的情操。今天,我们将一起再来学习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一首思乡的古诗——泊船瓜洲。 3、板书课题、齐读。 4、复习古诗的学习方法。知诗人—读诗文—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学生板书) 过渡:下面我们来看,学习这首古诗需要达成哪些目标。 二、出示目标(齐读) 1、读准4个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体会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合作与探究 过渡: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学习提示进行对学、群学。(提示:先认真阅读学习提示) 1、出示学习提示: (1)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诗人写这首诗的背景。 (2)读准本课4个多音字。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小组合作与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与点拨 1、知诗人

学生汇报课前搜集到的诗人写这首诗的背景。 2、读诗文 汇报一:以小组的形式展示 汇报的小组:“我展示”,其他同学:“我倾听” 小组展示完毕后说:请其他小组为我们点评。 师提示:我们可以从语音、语调、语气等方面点评。 点评的同学展示——范读——另一组展示——全班展示 汇报二:读准“间、数、重、还”这四个多音字,并组词。 3、解诗意 汇报一: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汇报二: 春凤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提示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 4、入诗境 (1)一个小组展示:感情朗读,并提示: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画面:春天到了,和煦的春风吹醒了柳树,吹来了燕子,吹美了大江南岸,闭上眼睛想象春风带给江南什么样的美景?想好后跟大伙描述一下,可要用上我们积累的好词佳句哟。 (2)展示完毕问:请问同学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3)教师配乐范读。 (4)比一比,赛一赛,听听哪个小组最能把我们带入诗境中。 (5)点评。 (6)体会诗人用词的传神 过渡:春风给江南送来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诗人把江南春天的美景只

泊船瓜洲 教案

课题:泊船瓜洲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诗文,学能够正确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掌握生字词写法与意义。 2.通过对诗句的学习与分析,品味诗词精妙之处,增强学生知识面与语感培养。 3.学生可以感受到远离故土的漂泊游子,其所怀有的赤子之心,与思念故乡的 炽热情感。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启一段新的学习旅程了。在学习旅程开启之前呢,老师先带领去感受一下本单元学习旅程中涉及到的自然之美。现在呢,请同学们啊,轻轻地闭上自己的眼睛,仔细倾听老师播放的《琵琶音》,然后 想象着,“自己路过某处时,环境优美,突然之间仿佛进入了一副优美缠绵的 水墨画中,身旁有壮丽的青山,层峦叠翠;有柔美的绿水,绿如翡翠一般;春 风拂面,山水相依相伴,远处小船儿悠悠的荡漾在水中~~”(此时,教师播放纯音乐,可为林海的《琵琶音》先自己试听,后,声音轻柔,节奏缓慢并情感充沛的课堂导入)

师:好的,时间到了,请同学们缓缓地睁开双眼,来看我们大屏幕上的画卷内容。是不是与大家刚刚走进的画卷很相似呢?(学生听音乐品意境之时,教师轻轻 播放屏幕画面) 生:是的,相似 师:好,看来大家都在自己脑海中,描绘出了如此优美而又相似的画面。那现 在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觉得这么优美的地方会是哪里呢? 生:不知道或者,这里,那里等答案不一 师:大家答案不一,其实,这个地方与我们本课所学内容有关,是在古代的瓜州,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王安石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泊船瓜洲》。 2、新授 (1)介绍作者及背景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王安石,请同学主动讲述自己对作者的了解, 以及曾学过的其它作品。 生:**** 师:同学知识掌握的非常牢固,值得表扬。 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曾学其作品有《梅》、 《登飞来峰》《元日》。今天再来学习他另外一篇非常著名的古诗《泊船瓜洲》,此时王安石,身处大屏幕上显示的优美环境中,地址是离自己故乡不远 的瓜州。时间是,王安石在上次推行新政被迫辞去职务后,又第二次得到重任,应召入京的路上,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泊船瓜洲》,而他想说明什么呢? (2)赏析《泊船瓜洲》 a、首先,大家轻声自由读一遍屏幕上的古诗(教师将课件放到有诗词内容的一页上),结合资料,读准字音,想想这首诗的意思。

古诗关于水的诗句翻译赏析

古诗关于水的诗句翻译赏析 关于水的诗句有很多,本文收集了部分描写水的诗句,整理后列表如下: 《望洞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全文诗句如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翻译】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小池》是作者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其全文诗句如下: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翻译】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其全文诗句如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翻译】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忆江南》作者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其全文诗句如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翻译】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惠崇春江晚景》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其全文诗句如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翻译】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王安石《泊船瓜洲》原文、译文、赏析【word版】.doc

王安石《泊船瓜洲》原文、译文、赏析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杰出的政治家,临川(现江西抚州市)人。宋仁宗时考中进士,后来两次做过宰相。王安石执政后,积极推行新法,限制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以增加国家收入,加强国防力量,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由于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坚决反对,新法最后归于失败,王安石也被迫辞职,于1086年死于南京。他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诗和散文都很著名。他的诗风格雄健,语言精炼,常用散文句法入诗。[注释] ①泊船:停船靠岸。 ②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市南,和京口相对。 ③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江苏省镇江市。 ④钟山:现在南京紫金山。 ⑤数重:几层。 ⑥绿:本是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有“吹绿了”的意思。 ⑦何时:什么时候。 [译诗] 京口与瓜洲隔水相望, 离南京也只有几层山。 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 明月啊,何时照我回还? [赏析]

这首七绝即景生情,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此番出来做官的无奈和欲急切回归江宁的愿望。头两句记叙北上的行程。诗人前往京城,却偏偏回首江宁,表现不愿赴任的复杂心理。后两句以景写心,既有变法给自己带来的欣慰,也有及早功成身退的想法。诗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绿,这固然是春风吹绿的,但是那葱绿的禾苗难道不是青苗法等变法措施产生的实效吗?但是官场是险象环生的,诗人望着这照着瓜洲渡口,也照着钟山的明月,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诗人是想早点离开是是非非的官场,很有余韵。这首诗不仅借景抒情,情寓于景,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修辞上的锤炼。据洪迈《容斋随笔》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原稿“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真达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地。其实诗人不仅仅在炼字,也是在炼意,这才符合诗的情境。 中小学教案学案习题试卷教育教学文档 ******************************

思乡诗:王安石《泊船瓜洲》原文翻译及赏析

思乡诗:王安石《泊船瓜洲》原文翻译及赏析 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 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不过,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 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注释 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绿:吹绿。 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 河分支入江处。 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绝大部分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 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一水 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钟山:在江苏省南京市区东。 创作背景

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 次年被任命为同乎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由於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於熙宁八年(1075)二月,正 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 赏析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以愉快的笔调写他从京口渡江,抵 达瓜洲,‘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次句‘钟山只隔 数重山’,以依恋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顾,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召回京的心情相谐合,‘春风’一词,既是写实,又有政治寓意。宋神宗下诏恢复王安石的相位,表 明他决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对此,诗人感到欣喜。他希望凭借这股 温暖的春风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开创变法的新局面。‘绿’字还透露 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表达了作者希望早日辞官归家的心愿,这种心愿,至结句始明白揭出。”--如此强化政治色彩来解析《泊船瓜洲》诗 的诗意,是很有代表性的。 但这样的解析,却存有着无法自圆其说的自相矛盾处:诗人既想 早日辞官,就不可能有奉召回京之欣喜,既想急于赴京上任,也就不 可能有想早日辞官的想法,这二者犹如水火,是难以相容的。也有论 者断言,诗人此次复出还政,可谓春风得意,大喜过望,那所谓的 “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恋乡情绪,不过是虚晃一枪的矫情之词而已, 是不能够认真对待的。“春风又绿江南岸”,骨子里说的是对皇恩的 感激,是对新法实施前景的乐观描绘,是诗人内心的还朝施政喜悦的 移情于景,诗的感情基调是欢快的,乐观的。 上述两论,是历来解读《泊船瓜洲》诗的论点中代表性的,但把 该诗作为政治抒情诗来解读,是既不符合诗人作诗时特定的际遇和心境,也不切合诗作自身建构的艺术形象的内蕴的。《泊船瓜洲》应是 一首纯粹的乡愁诗,它的感情基调应是忧郁伤感的,是毫无轻松、喜悦、乐观的色彩可言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