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T3T6功能要点

T3T6功能要点

T3T6功能要点
T3T6功能要点

T3、T6财务、业务通功能

系统管理

包括细致的权限设置、方便的多账套复制及综合查询、分析,个性化财务人员门户中心。

总账

企业财务人员借助总账系统可以实现日常财务工作的无纸化办公。凭证录入、审核、登记账簿(包括:总分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结账等都由系统协助您轻松完成。

财务报表与总账、业务系统之间有完善的接口,可以自定义设置取数,及时、准确地出具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标准或个性化财务报表,为企业领导者进行重大决策提供数据依据。

工资管理

包括工资录入、工资计算、所得税计提、银行代发、工资分摊处理等,更好的管理人员档案,建立员工工资台账,为各种基金的提取和上缴管理提供依据。

固定资产

提供固定资产卡片管理、资产增减变动、转移、折旧计提、折旧分配等一系列管理办法,以保证资产的完整和正常使用,提高资产利用率。

供应链管理

采购:按销售订货及库存情况定时定量采购、成本处理和应付款核销,包括订单管理、到货入库、开票结算、付款等,统计分析报表及时准确。

销售:关注客户资料、价格政策、信用、应收款回流等关键业务点的管理与控制,提供多角度货、票、款统计分析。

库存:强大的库存业务、状态控制、分析等功能,有效地跟踪出入库、分析异常状态,反应价值分布,提供库存的短缺、超储、安全等预警机制动态信息。

核算

主要针对企业商品收发存业务运行核算,掌握商品成本情况,为企业成本核算提供基础数据,并可动态反映库存资金的增减变动,减少资金积压,加速资金周转提供决策依据。

财务分析

企业决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的财务分析对会计数据再加工,为决策者提供及时、准确、客观的决策依据,从而避免决微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老板通

老板通与财务、业务系统整合使用,从财务监控、业务中心、经营分析、业绩考核等方面,提供及时、准确、直观的经营数据及图形,指导企业的经营行为。

生产加工

在库存管理中溶入了简单生产管理,支持按订单生产加工、库存生产、按订单设计与按订单装配流程模式的小工业企业,满足以销定产和以产定购、简单领料管理和及时掌握生产加工进度的管理要求。

1、系统管理

支持对档案、单据按需设置;支持对单据的编码方式、自定义项、是否需要审核等进行设置;支持从功能、数据、字段三个方面对权限进行统一设置;

用于内部管理的帐套可随时隐藏;

支持数据备份计划管理;

支持多币种管理;

2、采购管理

严谨的采购业务管控:

·价格控制:最高进价控制;

·敏感信息控制:是否有权限查看、录入或修改诸如单价、金额等敏感信息;

·数量控制:是否允许超订单进货;

·付款方式及付款期限控制;

订单跟踪:跟踪进货、入库、付款、开票等业务执行情况;

根据销售订单采购;

支持BOM配比采购;

采购时形成的应付款项自动结算;采购费用自动分摊;

支持多种付款方式、付款期限、到货日期管理;

支持赠品管理、折扣(整单折扣)管理;

支持增值税发票、普通发票、收据管理;

支持退货管理(普通退货、换货、冲抵进货);

提供采购业务执行报表、采购业务综合统计表等;

3、库存核算

库存管理预警功能:最低库存/最高库存预警、可用量管控、存货有效期预警;

支持存货成本自动核算:按照设定的计价模式、计价时机和计价方式,自动核算存货成本;计价模式分为按存货和按仓库+存货,计价时机分为实时计价和定时计价;计价方式分为全月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

支持配比出库管理:只要录入出库主件的名称和数量,系统自动分解计算出库子件的种类和数量;支持同价调拨、异价调拨、形态转换、组装拆卸功能;

支持货位管理、批号管理、多计量业务管理;

提供按仓库或货位对存货进行盘点,支持实地盘点法和永续盘点法;

支持费用管理,按照一定的比例自动分摊;

赠品出入库管理;

支持出入库调整。

4、销售管理

严谨的业务管控:

·价格控制:最低售价控制;

·付款方式及付款期限制;

·敏感信息控制:是否有权限查看、录入或修改诸如成本、金额等敏感信息;

·数量控制:是否允许超订单发货/出库;

·信用管控:客户信用、业务员信用控制;

·收款方式及期限控制;

全程订单跟踪:跟踪一定时期内销售订单的订货情况,以及后续的销货、出库、开票、收款、合同的执行等情况;

灵活处理退货、换货、赠品、订金、折扣管理;

提供增值税发票、普通发票、收据等凭单;

支持按照客户/存货/部门对批发价/协议价/最新售价等进行管理;

支持按月结、现结、订金、固定期限等多种收款方式、收款期限管理;

支持交货日期管理;

销售费用分摊管理;

销售毛利预估;

支持销售订单跟踪表、统合统计表、销售排行榜等报表;

5、业务往来

根据业务单据,不需要通过发票,自动生成往来账款;

灵活收付款方式及帐期管理,实现精准往来资金预测;

具有收款、付款预警功能;

支持客户和供应商往来对帐;

支持按照单据核销,也支持按照单据明细进行核销;

支持折让自动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摊;

支持往来冲销;

支持往来资金预测表、对账单表、往来总账/明细账表、账龄分析表;

6、现金银行

支持费用、收入、银行存款、银行取款管理;

收付款单及存取款单自动生成现金银行帐;

T6功能

生产管理

简单生产(含生产数据、材料需求计划管理)、标准计划生产(含生产数据、MRP、生产订单及进度管理);

供应链管理

销售管理、采购管理、委外管理、库存管理、存货核算、财务管理;

总账

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成本管理、固定资产、工资管理、财务分析、网上银行、现金流量表、UFO报表;

其他

人事管理、跨账套查询、产品数据管理(PDM)、决策分析系统(BI)、分销补货计划DRP、EAI 集成、系统设置、系统工具。

第4章 高频功率放大电路要点

第4章高频功率放大电路 讲授内容:4.1 概述 4.2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电路 4.3 宽带高频功率放大电路与功率合成电路 4.4 集成高频功率放大电路及应用简介 4.1概述 电路:将直流电源能量转换成输出信号能量装置 1、分类:按频率高低分为低频功率放大电路和高频功率放大电路。按其工作频带宽窄分为宽带功率放大电路和窄带功率放大电路,其共同点为输出功率大、效率高和非线性失真小。 2、高频窄带功率放大电路特点: (1)工作频率高,但相对频带窄; (2)放大器工作于丙类状态,其电流的流通角小于1800; (3)负载采用具有滤波能力的调谐回路; (4)电路分析,由于是非线性电路,常用图解法和解析近似分析法,其中最常用的是解析近似分析法中的折线法。 3、丙类谐振功率放大电路:具有输出功率大、效率高和非线性失真小,且具上述4个特点功率放大电路称为丙类谐振功率放大电路,属于谐振功放之一。 4、宽带功率放大电路:功放工作在甲类状态,利用传输线变压器等作为匹配网络,采用功率合成技术增大输出功率。 本章着重讨论丙类谐振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动态特性和电路组成。同时简要介绍高频宽带功率放大电路和集成高频功率放大电路的一些实例。 4.2丙类谐振功率放大电路 4.2.1 工作原理 电路如图示: 设输入信号是单频正弦波,输 出回路调谐在输入信号的相同频率 上。则: U BE=V BB+Ub=V BB+U bm cosωt

U CE =V CC +Uc=V CC -I c1m R Σcos ωt=V CC -Ucmcos ωt 设集电极电源提供的直流功率P D ,谐振功放输出交流功率Po 、集电极效率η和集电极功耗P C : P D =V CC I C0 P C =P D -Po 说明: 1、要增大P0,在 不变的情况下,需增大Ic1m ;当器件确定时,就是要增大输入信号振幅Ubm 2、要提高效率,需增大Ic1m 或减小IC0(减小IC0即减小集电极功耗,通过降低静态工作点可以实现)。 由上知,增大输入信号振幅和降低静态工作点是实现大功率高效率的两条重要途径。 图示是三种不同静态工作点情况时晶体管转移特性分析。其中QA 、QB 和QC 分别是甲类、乙类和丙类工作时的静态工作点。 在甲类工作状态时,为保证不失真,必须满足Ic1m ≤IC0,又Ucm ≤VCC(忽略晶体管饱和压降),所以可计算出,最高效率为50%。 在乙类工作状态时, 集电极电流是在半个周期内导通的尖顶余弦脉冲, 可以用傅氏级数展开为: iC=IC0+Ic1mcos 2ω0t+Ic2mcos2ω0t+… 由此 可求得在Ucm=VCC 时的最高效率 % 5.784121 21≈=?=ππ ηcm cm I I ...2cos 32cos 211 00+++ t I t I I cm cm cm ωπωπ ∑== R I U I P m C cm Cm 21012 121CC co cm m c D V I U I P P 1021? == η∑ R

材料力学性能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 1加工硬化:试样发生均匀塑性变形,欲继续变形则必须不断增加载荷,这种随着随性变形的增大形变抗力不断增大的现象叫加工硬化。 2弹性比功:表示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 3滞弹性: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着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 4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通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残余应变小于1%-4%),而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5塑性: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塑性变形的能力。常见塑性变形方式:滑移和孪生 6弹性极限:以规定某一少量的残留变形为标准,对应此残留变形的应力。 7比例极限:应力与应变保持正比关系的应力最高限。 8屈服强度:以规定发生一定的残留变形为标准,如通常以0.2%的残留变形的应力作为屈 服强度。 9韧性断裂是材料断裂前发生产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这种断裂有一个缓慢的断裂 过程,在裂纹扩展过程中不断的消耗能量。韧性断裂的断裂面一般平行于最大切应力并于主 应力成45度角。 10脆性断裂是突然发生的断裂,断裂前基本上不发生塑形变形,没有明显征兆,危害性很大。断裂面一般与主应力垂直,端口平齐而光亮,常呈放射状或结晶状。 11剪切断裂是金属材料在切应力作用下,沿着滑移面分离而造成的断裂,又分滑断和微孔聚集性断裂。 12解理断裂:是金属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当外加正应力达到一定数值后,以极快速率沿一定晶体学平面产生的穿晶断裂,总是脆性断裂。 13缺口效应:由于缺口的存在,在静载荷作用下,缺口截面上的应力状态发生变化,产生所谓缺口效应“ ①缺口引起应力集中,并改变了缺口应力状态,使得缺口试样或机件中所受的应力由原来的单向应力状态改变为两向或者三向应力状态。 ②缺口使得材料的强度提高,塑性降低,增大材料产生脆断的倾向。 8缺口敏感度:有缺口强度的抗拉强度Z bm与等截面尺寸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Zb的比值. NSR=Z bn / Z S NSR越大缺口敏感度越小 9冲击韧性:Ak除以冲击式样缺口底部截面积所得之商 10冲击吸收功:式样变形和断裂所消耗的功,称为冲击吸收功以Ak表示,单位J 11低温脆性:一些具有体心立方晶格或某些秘排立方晶格的金属,当温度降低到、某一温度时,会由韧性状态变为脆性状态,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机理由微孔聚集变为穿晶解 理,断口特征由纤维状变为结晶状,这种现象称为低温脆性 12脆性转变温度:当温度降低时,材料屈服强度急剧增加,而塑形和冲击吸收功急剧减小。材料屈服强度急剧升高的温度,或断后延伸率,断后收缩率,冲击吸收功急剧减小的温度就是韧脆转变温度tk,tk是一个温度区间 16应力场强度因子KI :表示应力场的强弱程度,对于某一确定的点的大小直接影响应力场的大小,KI越大,则应力场各应力分量也越大 17应力腐蚀:金属在拉应力和特定的化学介质共同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后产生的低应力脆断现象第一章 3?金属的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为什么说它是一个对组织不敏感的力学性能指 标? 答:由于弹性变形时原子间距在外力作用下可逆变化的结果,应力与应变关系实际上是原子

金属材料性能及国家标准

金属材料性能 为更合理使用金属材料,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掌握各种金属材料制成的零、构件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应具备的性能(使用性能)及其在冷热加工过程中材料应具备的性能(工艺性能)。 材料的使用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如比重、熔点、导电性、导热性、热膨胀性、磁性等)、化学性能(耐用腐蚀性、抗氧化性),力学性能也叫机械性能。 材料的工艺性能指材料适应冷、热加工方法的能力。 (一)、机械性能 机械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特性。 1 、强度:材料在外力(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材料单位面积受载荷称应力。 2 、屈服点(бs ):称屈服强度,指材料在拉抻过程中,材料所受应力达到某一临界值时,载荷不再增加变形却继续增加或产生 0.2%L 。时应力值,单位用牛顿 / 毫米 2 ( N/mm2 )表示。 3 、抗拉强度(бb )也叫强度极限指材料在拉断前承受最大应力值。单位用牛顿 / 毫米 2 ( N/mm2 )表示。 4 、延伸率(δ):材料在拉伸断裂后,总伸长与原始标距长度的百分比。 5 、断面收缩率(Ψ)材料在拉伸断裂后、断面最大缩小面积与原断面积百分比。 6 、硬度:指材料抵抗其它更硬物压力其表面的能力,常用硬度按其范围测定分布氏硬度( HBS 、 HBW )和洛氏硬度( HKA 、 HKB 、 HRC ) 7 、冲击韧性( Ak ):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单位为焦耳 / 厘米 2 ( J/cm2 ) . (二)、工艺性能 指材料承受各种加工、处理的能力的那些性能。 8 、铸造性能:指金属或合金是否适合铸造的一些工艺性能,主要包括流性能、充满铸模能力;收缩性、铸件凝固时体积收缩的能力;偏析指化学成分不均性。 9 、焊接性能:指金属材料通过加热或加热和加压焊接方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金属材料焊接到一起,接口处能满足使用目的的特性。 10 、顶气段性能:指金属材料能承授予顶锻而不破裂的性能。 11 、冷弯性能:指金属材料在常温下能承受弯曲而不破裂性能。弯曲程度一般用弯曲角度α(外角)或弯心直径 d 对材料厚度 a 的比值表示, a 愈大或 d/a 愈小,则材料的冷弯性愈好。 12 、冲压性能:金属材料承受冲压变形加工而不破裂的能力。在常温进行冲压叫冷冲压。检验方法用杯突试验进行检验。 13 、锻造性能:金属材料在锻压加工中能承受塑性变形而不破裂的能力。(三)、化学性能 指金属材料与周围介质扫触时抵抗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的性能。 14 、耐腐蚀性:指金属材料抵抗各种介质侵蚀的能力。 15 、抗氧化性:指金属材料在高温下,抵抗产生氧化皮能力。 >> 返回 金属材料的检验

功率放大电路的一般问题

功 功率放大电路是一种以输出较大功率为目的的放大电路。它一般直接驱动负载,带载能力要强。 前面已经介绍了一些电子电路,经过这些电路处理后的信号,往往要送到负载,去驱动一定的装置。例如,这些装置有收音机中扬声器的音圈、电动机控制绕组、计算机监视器或电视机的扫描偏转线圈等。这时我们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输出的电压或电流的大小,而是要有一定的功率输出,才能使这些负载正常工作。这类主要用于向负载提供功率的放大电路常称为功率放大电路。 功率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主要有:最大输出功率、效率等。 前面所讨论的放大电路主要用于增强电压幅度或电流幅度,因而相应地称为电压放大电路或电流放大电路。但无论哪种放大电路,在负载上都同时存在输出电压、电流和功率,从能量控制的观点来看,放大电路实质上都是能量转换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和电压放大电路没有本质的区别。上述称呼上的区别只不过是强调的输出量不同而已。 但是,功率放大电路和电压放大电路所要完成的任务是不同的。对电压放大电路的主要要求是使负载得到不失真的电压信号,讨论的主要指标是电压增益、输入和输出阻抗等,输出的功率并不一定大。而功率放大电路则不同,它主要要求获得一定的不失真(或失真较小)的输出功率,通常是在大信号状态下工作,因此,功率放大电路包含着一系列在电压放大电路中没有出现过的特殊问题。 (1)要求输出功率尽可能大为了获得大的功率输出,要求功放管的电压和电流都有足够大的输出幅度,因此管子往往在接近极限运用状态下工作。 (2)效率要高由于输出功率大,因此直流电源消耗的功率也大,这就存在一个效率问题。所谓效率就是负载得到的有用信号功率和电源供给的直流功率的比值。这个比值越大,意味着效率越高。

2017材料力学性能复习提纲

1.第一章是重中之重。可以说没有什么需要忽略的。还要尤其注意其中跟工程实践密切相关的内容,如:弹性极限、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裂强度等重要力学性能指标的工程实践意义怎样? 2.如何提高材料的强度?相变强化的本质是什么?其中固溶强化效果与溶质原子的关系如何?材料的刚度如何影响材料的使用性能?脆性断裂和韧性断裂主要易发生在哪些材料上?断口特征怎样。 3. 弹性比功、包申格现象等等的概念和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材料相关性能的? 4.断裂强度的裂纹理论。特别是重要力学参数的计算。 5.材料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在构件受到扭转、压缩或者拉伸时,如何影响最后断口形貌的。扭转、压缩、弯曲实验各自最适合测量材料的哪些性能?在做这些实验时,操作过程应注意哪些因素?缺口效应是怎样的?为何要在试样上加工缺口? 6.冲击实验的步骤,对试样的要求怎样?为何有这些要求? 7.各种硬度实验的原理,硬度值的表示方式,其中各个参数的含义。各种硬度测试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彼此的优劣。 8.材料的低温脆性含义,具体衡量指标,以及如何判断材料的低温使用性能? 9.针对常用的金属、陶瓷和高分子材料,怎样提高其断裂韧性。测定KⅠc的实验中试样有什么要求?裂纹体的开裂、扩展方式有哪几种,其中哪种最危险?断裂韧性的影响因素,以及断裂韧度在金属材料中的具体应用举例。

10.材料的疲劳强度,以及影响因素。何为过载锻炼?如何估计材料的疲劳寿命(Pair公式的应用)?疲劳断口的特征有? 11.应力腐蚀断裂的概念和力学性能指标有哪些?如何改善材料应对SCC的能力?环境氢脆的特点和影响因素。SCC和环境氢脆的区别在哪些方面? 12.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指标有哪些?表示方法和符号中各个参数的含义。材料发生高温蠕变断裂具体的影响因素。 13.材料磨损过程,从耐磨的角度考虑为提高器件的使用寿命,应遵循什么样的设计原则?磨损的详细分类。

常用高分子材料性能检测标准

1 GB/T 1033-1986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2 GB/T 1034-1998 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 3 GB/T 1036-1989 塑料线膨胀系数测定方法 4 GB/T 1037-1988 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杯式法 5 GB/T 1038-2000 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压差法 6 GB/T 1039-1992 塑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7 GB/T 1040-1992 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8 GB/T 1041-1992 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9 GB/T 1043-1993 硬质塑料简支梁冲击试验方法 11 GB/T 1408.1-1999 固体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工频下的试验 13 GB/T 1409-1988 固体绝缘材料在工频、音频、高频(包括米波长在内)下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的试验方法 14 GB/T 1410-1989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15 GB/T 1411-2002 干固体绝缘材料耐高电压、小电流电弧放电的试验 16 GB/T 1446-2005 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17 GB/T 1447-2005 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18 GB/T 1448-2005 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19 GB/T 1449-2005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20 GB/T 1450.1-2005 纤维增强塑料层间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21 GB/T 1450.2-2005 纤维增强塑料冲压式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22 GB/T 1451-2005 纤维增强塑料简支梁式冲击韧性试验方法 23 GB/T 1458-1988 纤维缠绕增强塑料环形试样拉伸试验方法 24 GB/T 1461-1988 纤维缠绕增强塑料环形试样剪切试验方法 25 GB/T 1462-2005 纤维增强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 26 GB/T 1463-2005 纤维增强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27 GB/T 1633-2000 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 28 GB/T 1634.1-200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29 GB/T 1634.2-200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30 GB/T 1634.3-200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3部分:高强度热固性层压材料 31 GB/T 1636-1979 模塑料表观密度试验方法 32 GB/T 1843-1996 塑料悬臂梁冲击试验方法 33 GB/T 1844.1-1995 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第一部分:基础聚合物及其特征性能 34 GB/T 1844.2-1995 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第二部分:填充及增强材料 35 GB/T 1844.3-1995 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第三部分:增塑剂 36 GB/T 2035-1996 塑料术语及其定义 37 GB/T 2406-1993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 38 GB/T 2407-1980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炽热棒法 39 GB/T 2408-1996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法和垂直法 40 GB/T 2409-1980 塑料黄色指数试验方法 41 GB/T 2410-1980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 42 GB/T 2411-1980 塑料邵氏硬度试验方法 43 GB/T 2546.2-2003 塑料聚丙烯(PP)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 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44 GB/T 2547-1981 塑料树脂取样方法

西安工业大学材料力学性能复习重点资料

弹性模量:产生100%弹性变形所需要的应力 弹性比功(弹性比能/应变比能):表示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 滞弹性: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 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 塑性: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不可逆永久(塑性) 变形的能力. 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的弹性形变,卸载后,再同向加载(拉伸)时,屈服强度或弹性极限增加;反向加载(压缩)时,屈服强度或弹性极限降低的 现象。 *消除包申格效应的方法:预先进行较大的塑形变形;在第二次反向受力前先使金属材料于 回复或再结晶温度下退火 金属韧性:金属材料断裂前吸收塑形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或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 缩颈:韧性金属在拉伸试验时变形集中于局部区域的特殊现象 韧性断裂:断裂前发生明显塑性变形的断裂 脆性断裂:突然发生的断裂,且断裂前基本不产生塑性变形。 穿晶断裂:裂纹扩展的路径穿过晶内 沿晶断裂:裂纹沿晶界扩展,大多为脆性断裂。断口形貌:冰糖状 剪切断裂:金属材料在切应力作用下沿滑面分离造成的滑移面分离的断裂 解理断裂:金属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外加正应力达到一定数值后,以极快速率沿一定晶体平面产生的穿晶断裂。 .解理面:由于与大理石的断裂相似,所以称这种晶体学平面为解理面 解理刻面:以晶粒大小为单位的解理面 解理台阶:解理裂纹与螺型位错相遇,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台阶 河流花样:解理台阶沿裂纹前端滑动,同号台阶汇合并长大,足够大时汇集成河流花样。微孔聚集断裂:由于杂质与基体界面脱离形成微孔形核并长大形成微孔,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缩颈而断裂,导致各个微孔连接形成微裂纹,微裂纹在三向拉应力区和集中 塑形变形区,在该区形成新微孔。新微孔连通使裂纹向前推进,不断如此下 去产生断裂。 应力状态软性系数:τmax和σmax的比值,用α表示 各种加载状态下的应力状态软性系数: 三向不等拉伸:α=0.1 单向静拉伸α=0.5 扭转:α=0.8 单向压缩:α=2 三向不等压缩:α=4 缺口效应:由于缺口的存在,缺口截面上的应力状态将发生变化缺口,缺口根部应力集中缺口敏感度(NSR):缺口试样的抗拉强度σbn与截面尺寸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σb的比值 冲击韧性:是指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用Ak表示 冲击吸收功:试样变形和断裂所消耗的功 低温脆性:在试验温度低于某一温度t k时,会由韧性状态变为脆性状态,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机理由微孔聚集型变为穿晶解理型,断口特征由纤维状变为结晶状,。t k称为韧脆转变温度,也称冷脆转变温度 低应力脆断:在应力水平低于材料屈服极限的情况下所发生的突然断裂现象。 张开型(Ⅰ型)裂纹:拉应力垂直作用于裂纹扩展面,沿作用力方向张开,沿裂纹面扩展的裂纹 应力场:物件受力时,其内部所受到的有方向有大小且连续的应力所构成的场 塑性区:金属材料裂纹扩展前,尖端附近出现的塑性变形区 有效屈服应力:在某个方向上发生屈服时对应的应力

绝热材料的性能和种类

绝热材料的性能和种类 基本性能和选用要求 绝热材料的基本性能要求应是:具有密度小、机械强度大、导热系数小、化学性能稳定对设备及管道没有腐蚀,以及能长时间在工作温度下运行等性能。 设计采用的各种绝热材料,其性能必须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或省市级产品标准的规定,对新材料必须通过部、省、市级鉴定后方可采用。对绝热材料及其制品的基本性能要求,有以下具体规定。 一、绝热层材料的性能要求 (1) 绝热层材料应具有明确的随温度变化的导热系数方程式或图表。对于松散或可压缩 的绝热材料,应提供在使用密度下的导热系数方程式或图表。 (2) 保温材料在平均温度低于350℃时,导热系数不得大于0.12 W/ (m·℃),保冷材料在平均温度低于27℃时,导热系数应不大于0.064 W/ ( m·℃)。 (3) 保温硬质材料密度一般不大于300 kg/m 3;软质材料及半硬质制品密度不得大于220 kg/m 3;保冷材料密度不得大于220 kg/m3;对强度要求特殊的除外。 (4) 耐振动硬质材料抗压强度不得小于0.4MPa;用于保冷的硬质材料抗压强度不得小 于0.15MPa ;如需要,尚需提供抗折强度。 (5) 吸水率要小,保温材料的质量含水率不得大于7.5% ,对于有防水要求的材料,防 水率不得小于95%(原棉不作防水率要求) 。软质保温材料的回弹率不得小于90%。保冷材料的质量含水率不得大于1% ,用于直埋管道上的保温材料,含水率应小于3%。如需要,尚需提供防潮性能(吸湿性、吸水性、增水性)的数据。 (6) 绝热层材料按被保温对象外表面温度的不同,其燃烧性能应符合GB 8624 规定的如下要求。 a. 外表面温度T o> 100℃时,绝热层材料应符合不燃性类 A 级材料性能要求。 b. 外表面温度T o≤100℃时,绝热层材料应符合难燃类B1 级材料的性能要求。

第二章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基本知识及钢材的脆化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基本知识 及钢材的脆化 金属材料是现代工业、农业、国防以及科学技术各个领域应用最广泛的工程材料,这不仅是由于其来源丰富,生产工艺简单、成熟,而且还因为它具有优良的性能。 通常所指的金属材料性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使用性能即为了保证机械零件、设备、结构件等能正常工作,材料所应具备的性能,主要有力学性能(强度、硬度、刚度、塑性、韧性等),物理性能(密度、熔点、导热性、热膨胀性等),化学性能(耐蚀性、热稳定性等)。使用性能决定了材料的应用范围,使用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2 工艺性能即材料在被制成机械零件、设备、结构件的过程中适应各种冷、热加工的性能,例如锻造,焊接,热处理,压力加工,切削加工等方面的性能。工艺性能对制造成本、生成效率、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 1.1材料力学基本知识 金属材料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都要承受不同形式外力的作用,当外力达到或超过某一限度时,材料就会发生变形以至断裂。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的一些性能称为材料的力学性能。锅炉压力容器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主要有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这些性能指标可以通过力学性能试验测定。 1.1.1强度 金属的强度是指金属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材料强度指标可以通过拉伸试验测 出。把一定尺寸和形状的金属试样(图1~2)装夹在试验机上,然后对试样逐渐施加拉伸载荷,直至把试样拉断为止。根据试样在拉伸过程中承受的载荷和产生的变形量之间的关系,可绘出该金属的拉伸曲线(图1—3)。在拉伸曲线上可以得到该材料强度性能的一些数据。图1—3所示的曲线,其纵坐标是载荷P(也可换算为应力d),横坐标是伸长量AL(也可换算为应变e)。所以曲线称为P—AL曲线或一一s曲线。图中曲线A是低碳钢的拉伸曲线,分析曲线A,可以将拉伸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资料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资料 第一章 1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不可逆的永久变形的能力 2穿晶断裂和沿晶断裂---穿晶断裂,裂纹穿过晶界。沿晶断裂,裂纹沿晶扩展。 3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4E---应变为一个单位时,E即等于弹性应力,即E是产生100%弹性变形所需的应力 5ζs----屈服强度,一般将ζ0.2定为屈服强度 6n—应变硬化指数 Hollomon关系式: S=ken (真应力S与真应变e之间的关系) n—应变硬化指数;k—硬化系数 应变硬化指数n反映了金属材料抵抗继续塑性变形的能力。分析:n=1,理想弹性体;n=0材料无硬化能力。大多数金属材料的n值在0.1~0.5之间。 7δ10---长比例试样断后延伸率 L0=5d0 或 L0=10d0 L0标注长度 d0名义截面直径) 8静力韧度:静拉伸时,单位体积材料断裂所吸收的功(是强度和塑性的综合指标)。J/m3 9脆性断裂(1)断裂特点断裂前基本不发生塑性变形,无明显前兆;断口与正应力垂直。(2)断口特征平齐光亮,常呈放射状或结晶状;人字纹花样的放射方向与裂纹扩展方向平行。通常,脆断前也产生微量的塑性变形,一般规定Ψ<5%为脆性断裂;大于5%时为韧性断裂。 11屈服在金属塑性变形的开始阶段,外力不增加、甚至下降的情况下,变形继续进行的现象,称为屈服。 12低碳钢在室温条件下单向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的特点p1-2 13解理断裂以极快速率沿一定晶体学平面产生的穿晶断裂。 解理面一般是指低指数晶面或表面能量低的晶面。 14韧性是金属材料塑性变形和断裂全过程吸收能量的能力,它是强度和塑性的综合表现,因而在特定条件下,能量、强度和塑性都可用来表示韧性。 15弹性比功αe(弹性比能、应变比能) 物理意义: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 几何意义:应力-应变曲线上弹性阶段下的面积。αe = (1/2) ζe*ε e

功率放大电路

课堂教学安排

一、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 功率放大电路在多级放大电路中处于最后一级,又称输出级,其任务是输出足够大的功率去驱动负载,如扬声器、伺服电动机、指示仪表等。从能量控制的观点来看,功率放大电路与电压放大电路没有本质的区别,但由于功率放大电路的任务是输出功率,通常在大信号状态下工作,所以功率放大电路与电压放大电路相比,功率放大电路又有一些新的特点: 1.输出功率大 为了获得大的功率输出,功放管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幅度足够大,往往在接近极限状态下工作。 2.效率高 由于输出功率大,因此直流电源消耗的功率也大,这就存在一个效率问题。所谓效率就是负载得到的有用信号功率和电源供给的直流功率的比值。 3.非线性失真 功率放大电路是在大信号下工作,通常工作在在饱和区与截止区的边沿,所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非线性失真。 4.三极管的散热 功率放大器在输出功率的同时,三极管消耗的能量亦较大,为了充分利用允许的管耗而使三极管输出足够大的功率,三极管的散热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5.性能指标 以分析功率为主,主要计算输出功率、管子消耗功率、电源供给的功率和效率。 此外,在分析方法上,由于三极管处于大信号下工作,通常采用图解法。 二、功率放大电路的分类 根据功率放大电路中三极管静态工作点设置的不同,可分成甲类、乙类和甲乙类三种 甲类放大器的工作点设置在放大区的中间,这种电路的优点是在输入信号的整个周期内三极管都处于导通状态,输出信号失真较小(前面讨论的电压放大器都工作在这种状态),缺点是在没有输入信号时,三极管有较大的静态电流C I ,这时管耗C P 大, 电路能量转换效率低。 乙类放大器的工作点设置在截止区,这时, 由于三极管的静态电流C I =0, 所以能量转换效率高,它的缺点是只能对半个周期的输入信号进行放大,非线性失真大。 甲乙类放大电路的工作点设在放大区但接近截止区,静态时三极管处于微导通状态,这样可以有效克服乙类放大电路的失真问题,且能量转换效率也较高,目前使用较广泛。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各章节复习知识点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各个章节主要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 弹性比功:又称弹性比能,应变比能,表示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 滞弹性:对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残余应变为1%~4%),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弹性极限或屈服极限)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塑性: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塑性变形的能力。 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如拉伸,冲击等)仅产生很小的变形及断裂破坏的性质。 韧性:是金属材料断裂前洗手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也指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 应力、应变;真应力,真应变概念。 穿晶断裂和沿晶断裂:多晶体材料断裂时,裂纹扩展的路径可能不同,穿晶断裂穿过晶内;沿晶断裂沿晶界扩展。 拉伸断口形貌特征? ①韧性断裂:断裂面一般平行于最大切应力并与主应力成45度角。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时,断口呈纤维状,灰暗色。纤维状是塑性变形过程中微裂纹不断扩展和相互连接造成的,而灰暗色则是纤维断口便面对光反射能力很弱所致。其断口宏观呈杯锥形,由纤维区、放射区、和剪切唇区三个区域组成。 ②脆性断裂:断裂面一般与正应力垂直,断口平齐而光亮,常呈放射状或结晶状。板状矩形拉伸试样断口呈人字形花样。人字形花样的放射方向也与裂纹扩展方向平行,但其尖端指向裂纹源。 韧、脆性断裂区别? 韧性断裂产生前会有明显的塑性变形,过程比较缓慢;脆性断裂则不会有明显的塑性变形产生,突然发生,难以发现征兆 拉伸断口三要素? 纤维区,放射区和剪切唇。 缺口试样静拉伸试验种类? 轴向拉伸、偏斜拉伸 材料失效有哪几种形式? 磨损、腐蚀和断裂是材料的三种主要失效方式。 材料的形变强化规律是什么? 层错能越低,n越大,形变强化增强效果越大 退火态金属增强效果比冷加工态是好,且随金属强度等级降低而增加。 在某些合金中,增强效果随合金元素含量的增加而下降。 材料的晶粒变粗,增强效果提高。 第二章 应力状态软性系数:材料某一应力状态,τmax和σmax的比值表示他们的相对大小,成为应力状态软性系数,比为α,α=τmax σmax 缺口敏感度:缺口试样的抗拉强度σbn与等截面尺寸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σb的比

材料性能标准

一材料机械性能 1.取样根据DIN EN 10002-1或者宝钢标准 2.试样分2种:长度*宽度 1)80*20 (mm) 2)50*12.5 (mm) 3. 机械性能 主要的机械性能有抗拉强度,延伸率,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бb )指材料在拉断前承受最大应力值。 当钢材屈服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内部晶粒重新排列,其抵抗变形能力又重新提高,此时变形虽然发展很快,但却只能随着应力的提高而提高,直至应力达最大值。此后,钢材抵抗变形的能力明显降低,并在最薄弱处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此处试件截面迅速缩小,出现颈缩现象,直至断裂破坏。钢材受拉断裂前的最大应力值称为强度极限或抗拉强度。 屈服强度又称为屈服极限,是材料屈服的临界应力值。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进入屈服阶段后,变形增加较快,此时除了产生弹性变形外,还产生部分塑性变形。当应力达到B点后,塑性应变急剧增加,应力应变出现微小波动,这种现象称为屈服。这一阶段的最大、最小应力分别称为上屈服点和下屈服点。由于下屈服点的数值较为稳定,因此以它作为材料抗力的指标,称为屈服点或屈服强度(σs或σ0.2)。 延伸率(δ ):材料在拉伸断裂后,总伸长与原始标距长度的百分比。 Lo:起始测量长度,Lu:断后测量长度 Le:仪器测试长度,△Lm:在最大力时的延长 So:试验长度内的起始截面,Su:断裂后最小的试验截面 断裂延伸:Lo-Lu *100% Lo

断裂收缩:So-Su*100% So 最大力矩的总延伸率:Agt=△Lm*100% Le 为了避免试样可能出现甩掉的情况,此时试样的断裂位于界限之外,可采用下面的方法: A)在试验之前可以把起始测量长度划分为N等分的小段。 B)在实验结束后,可以用X表示没个短的断裂块的测量标记,可以用Y表示在长的断裂块上的分段划线,它离开断裂位置的距离应该尽可能的大,和到测量标记的距离一样,如果X和Y之间的分段距离的数目为n个,就可以按照下面所述确定断裂伸长 1)当N-n的结果为偶数时间参照图,X和Y之间的距离和Y到分段划线之间的距离就可以进行测量,其为在(N-n)/2距离处位于Y的另一边的距离 断裂伸长可以按照下面的方程进行计算: A=XY-2YZ-Lo *100% Lo 2)当N-n的结果为奇数时参照图,X和Y之间的距离和Y到分段划线Z‘和Z“之间的距离就可以测量,其为在N-n-1 和N-n+1距离处位于Y另外一边的距离 2 2 断裂伸长可以按照下面的方程进行计算 A=XY+YZ‘+YZ“-Lo *100% Lo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提纲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提纲 第一章金属在单向静拉伸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1.拉伸变形过程; 2.弹性不完整性(滞弹性,包申格效应),循环韧性; 3.塑性变形方式,滑移,均匀屈服产生机制,影响屈服强度的因素; 4.应变硬化(形变强化)及其产生原因和工程意义; 5.缩颈,抗拉强度; 6.塑性、脆性及韧性,塑性指标; 7.机件的失效形式:磨损、腐蚀和断裂; 8.断裂的分类及各类断口特征,韧性断裂和脆性断裂的区别,哪种断裂更危险及其原因; 9.拉伸断口的三要素以及强度和塑性对断口三个区域组成的影响; 10.微孔聚集断裂过程; 11.格雷菲斯裂纹理论(原理,出发点,必要条件); 12.为什么理论断裂强度与实际断裂强度在数值上有数量级的差别; 13.机械设计中最常用的两个强度指标为: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14.碳含量对钢拉伸曲线的影响。 第二章金属在其他静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1.应力状态软性系数α及其代表的意义; 2.压缩、弯曲、扭转试验的特点; 3.缺口效应(定义及由于缺口引起的两个效应),理论应力集中系数,缺口敏感度及其代表的意义; 4.硬度的分类、符号表示方法、测试(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原理\方法; 5.课后作业P55页的8题。 第三章金属在冲击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1.冲击韧性; 2.低温脆性、韧脆转变温度及其确定方法、韧性温度储备; 3.产生低温脆性的物理本质和机理; 4.影响韧脆转变温度的因素。 第四章金属的断裂韧度 1.低应力脆断; 2.裂纹的扩展形式; 3.应力场强度因子KⅠ定义及其表达式; 4.材料的断裂韧度,断裂K判据,断裂G判据;5 5.KⅠ和K IC,G IC与K IC的关系; 6.KⅠ的修正条件,考虑应力松弛时塑性区宽度(平面应力,平面应变),修正后KⅠ计算公式; 7.断裂韧度测试时试样的制备(满足条件);

ASTM E 96 E 96M-2005 材料透湿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

Designation:E96/E96M–05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Water Vapor Transmission of Materials1 This standard is issued under the?xed designation E96/E96M;the number immediately following the designation indicates the year of original adoption or,in the case of revision,the year of last revision.A number in parentheses indicates the year of last reapproval. A superscript epsilon(e)indicates an editorial change since the last revision or reapproval. This standard has been approved for use by agencies of 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 1.Scope 1.1These test methods cover the determination of water vapor transmission(WVT)of materials through which the passage of water vapor may be of importance,such as paper, plastic?lms,other sheet materials,?berboards,gypsum and plaster products,wood products,and plastics.The test methods are limited to specimens not over11?4in.(32mm)in thickness except as provided in Section9.Two basic methods,the Desiccant Method and the Water Method,are provided for the measurement of permeance,and two variations include service conditions with one side wetted and service conditions with low humidity on one side and high humidity on the other. Agreement should not be expected between results obtained by different methods.The method should be selected that more nearly approaches the conditions of use. 1.2The values stated in inch-pound units are to be regarded separately as the standard.Within the text,the SI units are shown in parentheses.The values stated in each system are not exact equivalents;therefore each system must be used inde-pendently of the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42819116.html,bining values from two systems will result in non-conformance with the standard.However derived results can be converted from one system to other using appropriate conversion factors(see Table1). 1.3This standard does not purport to address all of the safety problems,if any,associated with its use.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user of this standard to establish appro-priate safety and health practices and determine the applica-bility of regulatory limitations prior to use. 2.Referenced Documents 2.1ASTM Standards:2 C168Terminology Relating to Thermal Insulation D449Speci?cation for Asphalt Used in Dampproo?ng and Waterproo?ng D2301Speci?cation for Vinyl Chloride Plastic Pressure-Sensitive Electrical Insulating Tape E691Practice for Conducting an Interlaboratory Study to Determine the Precision of a Test Method 3.Terminology 3.1De?nitions of terms used in this standard will be found in Terminology C168,from which the following is quoted:“water vapor permeability—the time rate of water vapor transmission through unit area of?at material of unit thickness induced by unit vapor 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speci?c surfaces,under speci?ed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ditions. 3.1.1Discussion—Permeability is a property of a material, but the permeability of a body that performs like a material may be used.Permeability is the arithmetic product of per-meance and thickness. water vapor permeance—the time rate of water vapor transmission through unit area of?at material or construction induced by unit vapor 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speci?c surfaces,under speci?ed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ditions. 3.1.2Discussion—Permeance is a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not a property of a material. 3.2water vapor transmission rate—the steady water vapor ?ow in unit time through unit area of a body,normal to speci?c parallel surfaces,under speci?c conditions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t each surface.” 4.Summary of Test Methods 4.1In the Desiccant Method the test specimen is sealed to the open mouth of a test dish containing a desiccant,and the 1These test methods are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ASTM Committee C16on Thermal Insulation and are the direct responsibility of Subcommittee C16.33on Thermal Insulation Finishes and Vapor Transmission. Current edition approved May1,2005.Published June2005.Originally approve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42819116.html,st previous edition approved in2000as E96–00e1. 2For referenced ASTM standards,visit the ASTM website,https://www.wendangku.net/doc/142819116.html,,or contact ASTM Customer Service at service@https://www.wendangku.net/doc/142819116.html,.For Annual Book of ASTM Standards volume information,refer to the standard’s Document Summary page on the ASTM website. TABLE1Metric Units and Conversion Factors A,B Multiply by To Obtain(for the same test condition) WVT g/h·m2 1.43grains/h·ft2 grains/h·ft20.697g/h·m2 Permeance g/Pa·s·m2 1.7531071Perm(inch-pound) 1Perm(inch-pound) 5.72310?8g/Pa·s·m2 Permeability g/Pa·s·m 6.8831081Perm inch 1Perm inch 1.45310?9g/Pa·s·m A These units are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trade.Other units may be used in other standards. B All conversions of mm Hg to Pa are made at a temperature of0°C. Copyright?ASTM International,100Barr Harbor Drive,PO Box C700,West Conshohocken,PA19428-2959,United States.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