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抗结核病药的用药原则资料

抗结核病药的用药原则资料

抗结核病药的用药原则资料
抗结核病药的用药原则资料

抗结核病药的用药原

抗结核病药的使用

用药原则:

1、早期用药。

2、联合用药:种数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

3、坚持全疗程规律性用药:患者时用时停或随意变换用量是结核病化疗失败主要原因。

4、适宜剂量。

第一线抗结核药:疗效好,毒性低;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吡嗪酰胺。

第二线抗结核药:毒性较大、疗效较低;对氨基水杨酸、乙硫异烟肼、氨硫脲、环丝氨酸、卷曲霉素、卡那霉素。

一、异烟肼

(一)作用:对结核杆菌高度选择性,很强的抑菌/杀菌作用。对静止期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繁殖期细菌有杀灭作用。对其它菌无效。单用易产生抗药性,与其它抗结核药联用,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二)机理:抑制胞壁分枝菌酸 mycolic acid合成。

(三)体内过程:(1)口服、注射均易吸收。(2)分布广。脑膜炎时,脑脊液浓度可与血浆浓度相近。(3)穿透力强,也易透入细胞内作用于已被吞噬的结核杆菌。(4)肝脏代谢,乙酰化失效。分为快代谢型、慢代谢型。

(四)临床应用:各种类型结核。除早期轻症肺结核或预防应用外,均宜与其它第一线药合用。

(五)不良反应

1、神经系统反应:与Vit B6缺乏有关外周神经炎,CNS兴奋,精神失常或惊厥等。

2、肝损害:老人及快代谢型者,嗜酒者多

3、变态反应

4、胃肠反应。若有四肢远端麻木或烧灼感等神经症状出现,应加服维生素B6每日30-60mg以改善症状。服异烟肼期间应定期查肝功能,至少三个月一次,以了解肝功能状况。若有转氨酶升高,要在护肝治疗的同时给予降酶中成药如五味子制剂等,单纯转氨酶升高无需停药。

二、利福平:

(一)优点:高效,低毒,口服方便。

(二)抗菌作用:广谱杀菌药,抗菌作用强

1、对结核杆菌、麻风杆菌作用强。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

2、对G+球菌(耐药金葡菌)强。G-球菌如脑膜炎双球菌有效。G-杆菌如大肠、变形、流感、绿脓杆菌等也有抑制作用。

3、沙眼衣原体、某些病毒、厌氧菌有效。

(三)机制:特异性抑制细胞依赖DNA的RNA多聚酶,阻碍mRNA合成。(四)体内过程:

1、口服吸收快而完全。

2、分布广,脑脊液可达有效浓度。

3、穿透力强,能进入细胞,结核空洞。

4、在肝代谢,胆汁排泄→肠肝循环。

(五)应用:

(1)各型结核病与其它抗结核药合用。

(2)麻风病的治疗。

抗结核病药的用药原则资料

抗结核病药的用药原 贝I」

抗结核病药的使用 用药原则: 1、早期用药。 2、联合用药:种数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 3、坚持全疗程规律性用药:患者时用时停或随意变换用量是结核病化疗失败主要原因。 4、适宜剂量。 第一线抗结核药:疗效好,毒性低;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吡嗪酰胺。 第二线抗结核药:毒性较大、疗效较低;对氨基水杨酸、乙硫异烟肼、氨硫 脲、环丝氨酸、卷曲霉素、卡那霉素。 一、异烟肼 (一)作用:对结核杆菌高度选择性,很强的抑菌/杀菌作用。对静止期结核 杆菌有抑制作用,对繁殖期细菌有杀灭作用。对其它菌无效。单用易产生抗药 性,与其它抗结核药联用,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二)机理:抑制胞壁分枝菌酸mycolic acid 合成。 (三)体内过程:(1)口服、注射均易吸收。(2)分布广。脑膜炎时,脑脊液浓度可与血浆浓度相近。(3)穿透力强,也易透入细胞内作用于已被吞噬的结核杆菌。(4)肝脏代谢,乙酰化失效。分为快代谢型、慢代谢型。 (四)临床应用:各种类型结核。除早期轻症肺结核或预防应用外,均宜与其 它第一线药合用。

(五)不良反应 1、神经系统反应:与Vit B6缺之有关外周神经炎,CNS兴奋,精神失常或惊厥等。 2、肝损害:老人及快代谢型者,嗜酒者多 3、变态反应 4、胃肠反应。若有四肢远端麻木或烧灼感等神经症状出现,应加服维生素B6每日30- 60mg以改善症状。服异烟肼期间应定期查肝功能,至少三个月一次,以了解肝功能状况。若有转氨酶升高,要在护肝治疗的同时给予降酶中成药如五味子制剂等,单纯转氨酶升高无需停药。 二、利福平: (一)优点:高效,低毒,口服方便。 (二)抗菌作用:广谱杀菌药,抗菌作用强 1、对结核杆菌、麻风杆菌作用强。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 2、对G+求菌(耐药金葡菌)强。G-球菌如脑膜炎双球菌有效。G-杆菌如大肠、变形、流感、绿脓杆菌等也有抑制作用。 3、沙眼衣原体、某些病毒、厌氧菌有效。 (三)机制:特异性抑制细胞依赖DNA的RNA多聚酶,阻碍mRNA合成。 (四)体内过程: 1、口服吸收快而完全。 2、分布广,脑脊液可达有效浓度。 3、穿透力强,能进入细胞,结核空洞。 4、在肝代谢,胆汁排泄一肠肝循环。 (五)应用:

抗结核病药地用药原则

抗结核病药的使用 用药原则: 1、早期用药。 2、联合用药:种数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 3、坚持全疗程规律性用药:患者时用时停或随意变换用量是结核病化疗失败主要原因。 4、适宜剂量。 第一线抗结核药:疗效好,毒性低;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吡嗪酰胺。 第二线抗结核药:毒性较大、疗效较低;对氨基水杨酸、乙硫异烟肼、氨硫脲、环丝氨酸、卷曲霉素、卡那霉素。 一、异烟肼 (一)作用:对结核杆菌高度选择性,很强的抑菌/杀菌作用。对静止期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繁殖期细菌有杀灭作用。对其它菌无效。单用易产生抗药性,与其它抗结核药联用,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二)机理:抑制胞壁分枝菌酸 mycolic acid合成。 (三)体内过程:(1)口服、注射均易吸收。(2)分布广。脑膜炎时,脑脊液浓度可与血浆浓度相近。(3)穿透力强,也易透入细胞内作用于已被吞噬的结核杆菌。(4)肝脏代谢,乙酰化失效。分为快代谢型、慢代谢型。 (四)临床应用:各种类型结核。除早期轻症肺结核或预防应用外,均宜与其它第一线药合用。 (五)不良反应 1、神经系统反应:与Vit B6缺乏有关外周神经炎,CNS兴奋,精神失常或惊厥等。 2、肝损害:老人及快代谢型者,嗜酒者多 3、变态反应 4、胃肠反应。若有四肢远端麻木或烧灼感等神经症状出现,应加服维生素B6每日30-60mg以改善症状。服异烟肼期间应定期查肝功能,至少三个月一次,以了解肝功能状况。若有转氨酶升高,要在护肝治疗的同时给予降酶中成药如五味子制剂等,单纯转氨酶升高无需停药。 二、利福平: (一)优点:高效,低毒,口服方便。 (二)抗菌作用:广谱杀菌药,抗菌作用强 1、对结核杆菌、麻风杆菌作用强。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 2、对G+球菌(耐药金葡菌)强。G-球菌如脑膜炎双球菌有效。G-杆菌如大肠、变形、流感、绿脓杆菌等也有抑制作用。 3、沙眼衣原体、某些病毒、厌氧菌有效。 (三)机制:特异性抑制细胞依赖DNA的RNA多聚酶,阻碍mRNA合成。(四)体内过程: 1、口服吸收快而完全。 2、分布广,脑脊液可达有效浓度。 3、穿透力强,能进入细胞,结核空洞。

抗结核病药的用药原则资料

抗结核病药的用药原 则

抗结核病药的使用 用药原则: 1、早期用药。 2、联合用药:种数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 3、坚持全疗程规律性用药:患者时用时停或随意变换用量是结核病化疗失败主要原因。 4、适宜剂量。 第一线抗结核药:疗效好,毒性低;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吡嗪酰胺。 第二线抗结核药:毒性较大、疗效较低;对氨基水杨酸、乙硫异烟肼、氨硫脲、环丝氨酸、卷曲霉素、卡那霉素。 一、异烟肼 (一)作用:对结核杆菌高度选择性,很强的抑菌/杀菌作用。对静止期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繁殖期细菌有杀灭作用。对其它菌无效。单用易产生抗药性,与其它抗结核药联用,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二)机理:抑制胞壁分枝菌酸 mycolic acid合成。 (三)体内过程:(1)口服、注射均易吸收。(2)分布广。脑膜炎时,脑脊液浓度可与血浆浓度相近。(3)穿透力强,也易透入细胞内作用于已被吞噬的结核杆菌。(4)肝脏代谢,乙酰化失效。分为快代谢型、慢代谢型。 (四)临床应用:各种类型结核。除早期轻症肺结核或预防应用外,均宜与其它第一线药合用。 (五)不良反应

1、神经系统反应:与Vit B6缺乏有关外周神经炎,CNS兴奋,精神失常或惊厥等。 2、肝损害:老人及快代谢型者,嗜酒者多 3、变态反应 4、胃肠反应。若有四肢远端麻木或烧灼感等神经症状出现,应加服维生素B6每日30-60mg以改善症状。服异烟肼期间应定期查肝功能,至少三个月一次,以了解肝功能状况。若有转氨酶升高,要在护肝治疗的同时给予降酶中成药如五味子制剂等,单纯转氨酶升高无需停药。 二、利福平: (一)优点:高效,低毒,口服方便。 (二)抗菌作用:广谱杀菌药,抗菌作用强 1、对结核杆菌、麻风杆菌作用强。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 2、对G+球菌(耐药金葡菌)强。G-球菌如脑膜炎双球菌有效。G-杆菌如大肠、变形、流感、绿脓杆菌等也有抑制作用。 3、沙眼衣原体、某些病毒、厌氧菌有效。 (三)机制:特异性抑制细胞依赖DNA的RNA多聚酶,阻碍mRNA合成。(四)体内过程: 1、口服吸收快而完全。 2、分布广,脑脊液可达有效浓度。 3、穿透力强,能进入细胞,结核空洞。 4、在肝代谢,胆汁排泄→肠肝循环。 (五)应用: (1)各型结核病与其它抗结核药合用。 (2)麻风病的治疗。

常见抗结核药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常见抗结核药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结核药种类众多。第一线药物为杀菌剂,常用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第二线药物为抑菌剂,常用药物有对氨基水杨酸、氨硫脲、卷曲霉素、乙硫异烟胺等。现将这几种常用抗结核药的主要副反应及防范措施做一简介。 异烟肼: 其副反应主要为周围神经炎、肝功能损害,偶尔可有癫痫发作,一般情况下注意观察即可。若有四肢远端麻木或烧灼感等神经症状出现,应加服维生素B6每日30~60毫克以改善症状。服异烟肼期间应定期查肝功能,至少三个月一次,以了解肝功能状况。若有转氨酶升高,要在护肝治疗的同时给予降酶中成药如五味子制剂等,单纯转氨酶升高无需停药。 xx: 其常见副反应为消化道症状,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腹泻等,遇此情况应认真分析: 若为药物一般副作用可调整用药时间,避免空腹时用药;若为变态反应所致则应停药。少数患者可发生黄疸及转氨酶升高,常见于剂量过大或患有慢性肝炎者。因此,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有肝胆疾病史的患者禁用该药,在常规剂量下应用时亦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吡嗪酰胺: 其副反应较为少见,以肝脏损害为主,可见于个别用药量偏大,每日剂量超过2克或疗程过长者,且以老年人为多。为预防该药的毒性反应,每日剂量应在2克以下,疗程应在3个月以内,不可用药时间过长,在老年人更应谨慎用药。少见的副反应还有血尿酸升高及诱发关节痛,故有痛风素质的人及痛风患者应禁用该药。另外,有极各别对日光敏感者,服药可使皮肤曝光部位呈鲜红棕色或古铜色,停药后可逐渐恢复。 乙胺xx:

其副反应很少,为安全系数高的抗结核药。据报道,该药长时间服用可偶发神经炎,与剂量有关。使用较小剂量很少发生,一旦出现肢端麻木可用维生素B6对抗,可使症状较快改善。还可偶见球后视神经炎,一般于大剂量应用时发生,对此要每月检查视敏度,包括视力、色觉、视野及眼底,若有异常应及时减量并对症处理。 对氨基水杨酸: 其最常见的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烧灼感、腹上区疼痛、腹胀及腹泻等,对此应于饭后服药,必要时可与氢氧化铝或碳酸氢钠同服,以减轻刺激性,若反应重时需要停药。个别患者服药时间较长(2个月以上),可发生单项转氨酶升高,可伴腹胀、纳差及恶心等,应定期复查肝功能,病情重者亦需及时停药。 卷曲霉素: 其作用似链霉素,副反应亦似链霉素,即对第8对颅神经有损害丨引起听力下降或前庭功能障碍。用药剂量不宜大,用药时间不可过长。大剂量应用时还可对肝、肾功能有一定损害,有短暂的蛋白尿、转氨酶升高,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目前该药使用频率较小。氨硫脲: 其副反应与剂量大小有关,每日低于100毫克副反应较少,超过100毫克及长期应用则副反应较多。主要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及肝脏损害,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以及转氨酶升高,偶见黄疸等症状。出现这些临床反应时要适当减量,如果症状仍未缓解应停药。另外,极少数患者用药后,还可能出现骨髓抑制及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发生进行性贫血、白细胞减少以及头痛、头昏、眩晕、共济失调及视力模糊等症状,遇到这些严重反应时均要立即停药。 乙硫异烟胺: 其副反应以胃肠道症状常见且较为普遍,宜将药物放在饭后服用,并适量加服碳酸氢钠,可以减轻这一反应。少见的副反应为肝、肾功能损害,故肝、肾功能不良病人需要慎用。目前乙硫异烟胺已很少使用,取代者为丙硫异烟胺。后者相对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大。

2019继续教育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1、10岁以下禽流感患儿金刚烷胺用药剂量为5mg/(kg/d),每日总量不超过(B) 2、1962年发现的第一个抗疱疹病毒药物是(A) 3、1987年问世的第1个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是(C、齐多夫定) 4、1岁以上的儿童,处于艾滋病期或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为多少建议治疗:A<15% 5、3个月到2岁化脓性关节炎患儿,推荐应用:B、头孢曲松 6、AAD的症状一般出现在应用抗菌药物后(B) 7、AP预防措施之一为流感疫苗的接种,针对的人群不包括:B、所有小于50岁的人群 8、埃希菌属包括5个种,其中最常见的临床分离菌是(A) 9、艾滋病患者发生弓形体感染首选的治疗方案为:D、乙胺嘧啶+磺胺嘧啶 11、安尼芬净推荐剂量为首剂: B、200mg 12、氨苄西林对流感嗜血杆菌临床分离株PAE为:A、0、5~2、1h 13、白喉首选的抗菌药物为:B、青霉素G 14、白血病化疗后粒缺感染没有明确的临床表现,什么常常为唯一的临床体征: C、发热 15、百日咳的潜伏期一般为(C) 16、百日咳患者应进行呼吸道隔离,至发病后(D)B百日咳患者应进行呼离,至发病后:D、40 17、败血症应首选:C、万古霉素 18、坂崎肠杆菌能引起新生儿脑膜炎和菌血症,死亡率高达 B 19、包虫病是人感染棘球蚴所致的慢性寄生虫病,棘球蚴主要侵犯 c 20、鼻病毒主要感染:B、上呼吸道

21、闭合性脑外伤或伴有颅骨骨折、脑脊液漏者发生脑膜炎常由什么细菌感染引 A 22、病程超过多长时间以上视为慢性菌痢(B) 23、病人对药物过敏不宜使用头孢菌素时,针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可用:D、克林霉素 24、不动杆菌属中临床最常见的是: B、鲍曼不动杆菌 25、布鲁菌病传染源主要为病畜,以什么为主(C) 26、布鲁菌病急性感染患者发热的典型热型为 D 27、CMV肺炎是最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极高,在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出现前,死亡率为(D) 28、产碱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以哪种细菌最为常见:B、粪产碱杆菌 29、肠球菌所致感染多见于:D、尿路感染 30、成人化脓性关节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B、金黄色葡萄球菌 31、成人及青少年HIV/AIDS病人的HAART一线推荐方案为:A、AZT(或d4T)+3TC 33、成人伤寒患者首选的经验用药是:C、氟喹诺酮类 3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常以什么为首发和主要症状:A、发热 3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哪种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D 38、创伤或手术后脑脓肿,病原菌主要是(C) 39、从麻疹前驱期至恢复期,全病程约(C)】 41、大环内酯类药物不包括:C、氯霉素 42、大面积烧伤病人穿刺和置管频度最高的 B 43、大约多少AIDS患者会出现PCP:a 44、单纯疱疹病毒主要侵犯什么部位的皮肤黏膜(A) 45、胆道系统感染病原菌最常见的是:B、肠源性革兰阴性杆菌

结核病简答题摘要

结核病简答题 1、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目标: 建立和完善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机制,以TB/HIV双重感染病人为重点,加大发现、治疗和管理力度,控制结核病和艾滋病的进一步传播,保护公众健康。 2、TB/HIV双重感染防治策略: 1)加强医防合作,建立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机构的合作机制,充分依托TB/HIV双重感染定点治疗机构,共同开展TB/HIV双重感染工作。 2)为新发现和随访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提供结核病问卷筛查和检查服务。 3)为艾滋病高、中流行县(区)新登记的结核病病人提供HIV抗体检测服务。 4)为TB/HIV双重感染病人及时提供相应的治疗和随访管理服务。 3、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 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牵头,成立TB/HIV双重感染防治领导小组和技术工作组,结核病防治机构会同艾滋病防治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和

联络工作。 领导小组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等相关领导组成,负责组织、协调本辖区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制订年度工作计划,落实防治工作经费,开展监督、评估等工作。 技术工作组由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艾滋病防治机构和TB/HIV双重感染定点治疗机构等相关专家组成,负责本辖区TB/HIV双重感染防治技术指导,组织专业培训,实施疫情监测和数据的统计分析,制订疑难病例诊断、治疗方案,开展不良反应处理等工作。 4、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中信息的登记报告与保密: 结核病防治机构和艾滋病防治机构应当及时做好TB/HIV双重感染病人的信息登记和机构间的交流,并将收集的信息录入到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和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逐步完善信息的登记、报告和报表制度。在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和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完善之前,同时实行纸质报表进行年度报告。结核病防治机构会同艾滋病防治机构,收集汇总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信息,按照县(区)、市(地)、省(区、市)逐级上报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报表。省级汇总表以纸质和电子版形式同时报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确定专人负责病人资料的登记报告和资料保存,做好TB/HIV双重感染的信息保密工作。

浅谈正确服用抗结核药物的意义

浅谈正确服用抗结核药物的意义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呼吸道傳染病,被列为我国重大传染病之一。我国仍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世界卫生组织评估,目前我国结核病年发患者数约为130万,占全球发患者数的14%,位居全球第二位。 标签:抗结核药物 近年来,我国每年报告肺结核发患者数约100万,始终位居全国甲乙类传染病的前列,肺结核是老年人近年来死因为传染病的首位[1];耐多药肺结核危害日益凸显,每年新发患者人数约12万。所以,防控肺结核的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那么,高效控制肺结核彰显其重要性,排除耐药、患者的依从性低、漏服药物等现象之外,临床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因为结核菌的抑制、杀灭根据其生长特性,需要长期、规范的治疗,而且口服药物是主要的治疗措施,尤其是在提倡复合制剂之时,意义更重大。 进而,如何保障患者能够正确服药呢?①医务人员高度重视,并且明白正确指导患者服药是自己的职责所在;②在结核病的治疗中,医生必须掌握抗结核药物的用药知识,做好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告诉他们正确服药才能收到最好的疗效,做到性价比最佳;③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是要逐药逐剂型的告知患者如何正确服药。应如何正确服用抗结核药物呢?即便是同一剂型的药物,往往由于服药方式、服药时间不同,所获得的血药浓度和达峰时间各异。一般认为,服药后药物是否能发挥最大的药效取决于药物本身吸收的程度、还与给药计量、是否进食和肝脏排泄能力的大小有关。口服剂型药物的吸收过程大体上是在进入胃被崩解后溶解,并在肠道被吸收[2~4]。 以利福平为例,在肠道内积存过多的食物,利福平的吸收便非常缓慢,血药浓度降低明显,无疑是食物影响了药物吸收的速率。利福平被吸收后立即在肝脏中脱乙酰基,代谢为脱乙酰基利福平,后者仍有较弱的抗结核作用,大约为利福平的1/8~1/10,胃肠道积存的食物过多时,脱乙酰基利福平也难以被吸收利用。胃肠道内积存大量的食物,促进胃液分泌过多,这种酸性环境既不利于利福平吸收,同时利福平也很容易被氧化为利福平醌,造成利福平的效价大大降低,酸性环境还可以促使利福平蛋白结合率大大提高,这也影响了利福平的抗结核作用的发挥。 有研究报道,空腹顿服者和与食物同食者相比,进食者的血药浓度较空腹顿服者减少36%,达峰时间比空腹顿服者延迟,进食者的药-时曲线下面积较空腹时减少6%,因此空腹状态利于药物最大限度的吸收。 利福平:利福平的正确用药方法是必须在餐前2h空腹顿服。难以耐受利福平造成的胃肠道刺激的患者可改为睡前顿服,夜间服药与晨起空腹顿服的平均血

抗结核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抗结核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处 理方法 早期、正确地处理药品不良反应是保证患者依从 、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 保证用药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 1. 药物不良反应概念 2. 超敏反应发生机理 3. 毒性反应发生机理 4. 不良反应临床表现 5. 不良反应的临床处理原则定义 药物不良反应是合格药物在正常用法和用量时药物

引起的有害的和不期望产生的反应。分类 副作用( side effect)、毒性反应、依赖性、特异 反应、过敏反应、致畸、致癌和致突变反应药物不良反应 超敏反应:与剂量及疗程无关,一般发生在用药2 周以内毒性反应:与剂量及用药时间和药物的蓄积有关 超敏反应发生机理(1) 结核药物(半抗原)+ 蛋白质→全抗原→特应机体→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当再次接触同种药物即可产生超敏性反应 -Ⅰ型超敏反应(速发型) 临床表现: 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血管性水肿、瘙痒、皮疹、恶心、呕吐、腹泻、喷嚏、咳嗽、发热等,可引起这种反应的的药物主要有利福平、链霉素、氟喹诺酮类。 Ⅱ型反应(细胞毒型)(1) 在这一类型反应中IgG 、IgM 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后,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作用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Ⅱ型反应(细胞毒型)(2)药物+血细胞膜蛋

白(血浆蛋白) ↓ 免疫原性 ↓ 机体 ↓

特异性抗体 ↓再次与药物接触 ↓ 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Ⅱ型反应(细胞毒型) ( 3)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在血液学方面, 出现血小板减少、 白 减少和溶血性贫血。 引起此类反应的药物主要有利 平、 PAS 。 Ⅲ型反应(免疫复合物型) 临床表现: 抗原抗体复合物 ↓ RBC,WBC,PLT RBC,WBC,PLT 结 热 发生,热型为稽留热型或弛张型,可同时伴有皮疹。 引起此类反应的药物主要有利福平、 PAS 。 Ⅳ型反应(细胞介导或迟发型) 临床表现:

肺结核的治疗原则

肺结核的治疗原则 肺结核的治疗原则: 对于肺结核的治疗在床上有初、复治之分的治疗原则,病人有排菌和不排菌之别,结核菌有处于繁殖生长期和休眠静止期之别。抗痨药物有作用于酸性环境和细胞内酸性环境的药物,还有作用细菌外得碱性或中性环境的药物,一个合理正规的化疗方案必然有二种或二种以上的杀菌药,合理的剂量、科学的用药方法,足够的疗程,还要规律、早期用药,才能治愈结核病。缺少哪一个环节都能导致治疗失败。 一、早期: 对任何疾病都强调早诊断、早治疗,特别对结核病一定要早诊断、早治疗、早期治疗以免组织破坏,造成修复困难,肺结核早期、肺泡内有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渗出,肺泡结构尚保持完整、可逆性大。同时细菌繁殖旺盛,体内吞噬细胞活跃,抗痨药物对代谢活跃生长繁殖,旺盛的细菌最能发挥抑制和杀灭作用。早期治疗可利于病变吸收消散不留痕迹。如不及时治疗小病拖成大病,大病导致不治愈,一害自己,二害周围人。 二、联合: 无论初治还是复治患者均要联合用药、临床上治疗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单一用药造成难治病人。联合用药必须要联合二种或二种以上得药物治疗,这样可避免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又能提高杀菌效果。既有细胞内杀菌药物又有细胞外杀菌药物,又有适合酸性环境内的杀菌药,从而使化疗方案取得最佳疗效。并能缩短疗程,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浪费。 三、适量: 药物对任何疾病治疗都必须有一个适当的剂量。这样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又不给人体带来毒付作用,几乎所有的抗结核药物都有毒付作用,如剂量过大,血液的药物浓度过高,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特别对肝肺可产生毒付反应,剂量不足,血液浓度过低,达不到折菌、杀菌的目的、易产生耐药性。所以一定药采用适当的剂量,在专

抗结核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精品

【关键字】方案、情况、方法、进展、监测、系统、机制、有效、密切、继续、尽快、现代、平衡、合理、持续、发展、加深、制定、发现、措施、特点、关键、安全、精神、需要、倾向、负担、作用、标准、结构、水平、关系、增强、分析、激发、逐步、形成、纠正、保证、支持、发挥、调整、改善、促进、提高、转变、减轻 抗结核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目的 早期、正确地处理药品不良反应是保证患者依从性、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 ●保证用药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 ● 1.药物不良反应概念 ● 2.超敏反应发生机理 ● 3.毒性反应发生机理 ● 4.不良反应临床表现 ● 5.不良反应的临床处理原则 ●定义 药物不良反应是合格药物在正常用法和用量时由药物引起的有害的和不期望产生的反应。 ●分类 副作用(side effect)、毒性反应、依赖性、特异质反应、过敏反应、致畸、致癌和致突变反应药物不良反应 ●超敏反应: 与剂量及疗程无关,一般发生在用药2周以内 ●毒性反应: 与剂量及用药时间和药物的蓄积有关 超敏反应发生机理(1) ●结核药物(半抗原)+蛋白质→全抗原→特应机体→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当再次接触同种药物即可产生超敏性反应 -Ⅰ型超敏反应(速发型) 临床表现: 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血管性水肿、瘙痒、皮疹、恶心、呕吐、腹泻、喷嚏、咳嗽、发热等,可引起这种反应的的药物主要有利福平、链霉素、氟喹诺酮类。 Ⅱ型反应(细胞毒型)(1) 在这一类型反应中IgG、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后,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作用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Ⅱ型反应(细胞毒型)(2) 药物+血细胞膜蛋白(血浆蛋白) ↓ 免疫原性 ↓ 机体 ↓ 特异性抗体 ↓再次与药物接触 ┏━━━━━━━━━━━━━━┓ 抗原抗体复合物RBC,WBC,PLT ↓│ RBC,WBC,PLT│

2019继续医学教育《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题库答案

氨基糖苷类的抗结核药是()A、链霉素 ()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A、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宜与呋塞米合用的 原因是() A、呋塞米增加其耳毒性 对尚未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患者 进行() A、预防性治疗 对厌氧菌无效的药物是()A、克林霉素 对厌氧菌无效的药物是()A、克林霉素 对于实施隧道式血管导管或药盒置入术 的患者,建议() A、不推荐预防用药 对于实施主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高危患 者,建议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次 A、1 关于白喉抗毒素说法正确的是()A、青霉素不可代替白喉抗毒素 关于脓胸的治疗原则,叙述有误的是()A、慢性脓胸患者可口服给药,若无好转可静脉给药 关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原则,叙述有误的是()A、重症患者选用口服药,若临床表现无显著改善可肌肉注射 关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儿童群体中应用说法错误的是()A、大于6月龄儿童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适应证与成人相仿 关于头霉素类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说法错误的是()A、不推荐头孢西丁用于<6个月的婴儿 经验治疗动物咬伤,宜选药物为()A、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病 原菌种类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 即()而定 A、药敏试验结果 可诱发红斑狼疮的抗真菌药物是()A、灰黄霉素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家庭的儿童,可 预防性给予下列哪种抗菌药物 A、利福平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综合征的病原体为 () A、产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侵袭性真菌病的治疗疗程通常较长,需 要考虑患者的免疫状态、感染病原菌和 药物种类,一般在()周或以上 A、6~12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如青霉素类、头孢菌 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 霉素等,应()给药 A、一日多次 实施心脏射频消融术的患者,建议预防 性使用()类抗菌药物1次 A、第一代头孢菌素使用()时,应注意抗生素相关腹泻 和假膜性肠炎的发生,如有可疑应及时 停药 A、克林霉素 鼠咬伤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可选药 物() A、多西环素 四环素用于()A、斑疹伤寒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重点不包括()A、多重耐药定植菌或携带状态,不宜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量增加的主要 原因不包括() A、免疫抑制治疗患者减少 下列关于青霉素类药物的使用,叙述错 误的是() A、青霉素钾盐应快速静脉注射 下列关于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注意事项描述错误的是()A、本类药物不宜用于治疗轻症感染,可作为预防用药 下列关于吸入炭疽的治疗说法错误的是 () A、宜选磺胺类治疗 下列关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说法错 误的是() A、常见病原体以病毒为主 下列关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说法错 误的是() A、常见病原体以病毒为主 下列属于引起细菌性眼内炎的革兰阴性 杆菌是() A、铜绿假单胞菌及肠杆菌科细菌 医疗机构应每月对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开展调查,项目不包括()A、Ⅱ、Ⅲ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和品种选择,给药时机和使用疗程合理率 以下对于抗菌药物给药剂量的认识,错误的是()A、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时,应应用可耐受的最大剂量 以下哪类手术Ⅱ、Ⅲ类切口可能含有革A、结肠、直肠、阑尾手术

抗结核药物分组

抗结核药物分组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抗结核药物分组第一组:一线口服抗结核药物: 异烟肼、利福平(R)、乙胺丁醇(E)、吡嗪酰胺(Z)、利福布丁(B)、利福喷丁(Rft) 第二组:注射用抗结核药物: 链霉素(S)、卡那霉素(km)、阿米卡星(Am)、庆大霉素(Gm)、卷曲霉素(Cm) 第三组:氟喹诺酮类药物: 氧氟沙星(Ofx)、左氧氟沙星(Lfx)、莫西沙星(Mfx)、加替沙星(Gfx) 第四组:口服抑菌二线抗结核药物: 乙硫异烟胺(Eto)、丙硫异烟胺(Pto)、环丝氨酸(Cs)、对氨基水杨酸(PAS) 第五组:疗效不确切的抗结核药物: 氯法齐明(Cfz)、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Amx/Clr)、克拉霉素(Clr)、利奈唑胺(Lzd)、亚胺培南,大剂量异烟肼(1-4组药物无法产生合理方案时可考虑使用) 抗结核药物服用指南

优先选择的顺序: § 卷曲霉素 > 卡那霉素 >阿米卡星 结核病相关知识 初治肺结核: 1、未曾用过抗结核化学治疗,痰菌阳性的肺结核患者。 2、未接受过抗结核药物治疗或首次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未能完成疗程者。

3、痰涂片阴性而培养阳性的肺结核患者。 4、不规则化疗未满1个月的患者 复治肺结核: 1、初治失败,痰菌阳性或涂片阴性而培养阳性患者。 2、完成规则的标准化疗或短程化疗后又复发者。 3、肺切除手术后,而出现新病灶盛遗留病灶恶化、复发者。 耐药结核 临床有下列情况之一,未获得药敏结果前或尚不具备条件做药敏试验者,应考虑为耐多药结核病(MDR-TB)可疑患者,按MDR-TB治疗 (1)初治化疗失败的痰菌阳性病例,经规范的复制方案治疗仍排菌者。 (2)近期接受化疗2个疗程以上仍排菌者。 (3)接受不规则抗结核治疗仍排菌2年以上的患者。 (4)经规范化疗,发热、咳嗽、咯血等临床症状反复迁延,痰菌持续阳性或X 线检查肺部病灶恶化者。 根据耐药种类分为: 耐多药结核(MDR-TB):至少对异烟肼及利福平耐药 多耐药结核:对不同时包括异烟肼和利福平在内的一种以上结核药耐药 广泛耐多药(XDR-TB):除了对至少两种主要一线抗结核药异烟肼、利福平除外耐药外,还对任何氟喹诺酮类耐药,以及三种二线抗结核注射药物(蜷曲霉素、卡那、丁胺卡那、)中的至少一种耐药 即:①对异烟肼及利福平耐药,②对氟喹诺酮耐药,③至少对一种二线抗结核注射剂耐药 耐多药结核病根据是否接受过抗结核药物及耐药种类,可分为:

肺结核的治疗原则

肺结核的治疗原则 肺结核的治疗原则:对于肺结核的治疗在床上有初、复治之分的治疗原则,病人有排菌和不排菌之别,结核菌有处于繁殖生长期和休眠静止期之别。抗痨药物有作用于酸性环境和细胞内酸性环境的药物,还有作用细菌外得碱性或中性环境的药物,一个合理正规的化疗方案必然有二种或二种以上的杀菌药,合理的剂量、科学的用药方法,足够的疗程,还要规律、早期用药,才能治愈结核病。缺少哪一个环节都能导致治疗失败。 一、早期:对任何疾病都强调早诊断、早治疗,特别对结核病一定要早诊断、早治疗、早期治疗以免组织破坏,造成修复困难,肺结核早期、肺泡内有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渗出,肺泡结构尚保持完整、可逆性大。同时细菌繁殖旺盛,体内吞噬细胞活跃,抗痨药物对代谢活跃生长繁殖,旺盛的细菌最能发挥抑制和杀灭作用。早期治疗可利于病变吸收消散不留痕迹。如不及时治疗小病拖成大病,大病导致不治愈,一害自己,二害周围人。 二、联合:无论初治还是复治患者均要联合用药、临床上治疗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单一用药造成难治病人。联合用药必须要联合二种或二种以上得药物治疗,这样可避免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又能提高杀菌效果。既有细胞内杀菌药物又有细胞外杀菌药物,又有适合酸性环境内的杀菌药,从而使化疗方案取得最佳疗效。并能缩短疗程,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浪费。 三、适量:药物对任何疾病治疗都必须有一个适当的剂量。这样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又不给人体带来毒付作用,几乎所有的抗结核药物都有毒付作用,如剂量过大,血液的药物浓度过高,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特别对肝肺可产生毒付反应,剂量不足,血液浓度过低,达不到折菌、杀菌的目的、易产生耐药性。所以一定药采用适当的剂量,在专 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四、规律: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律用药,因为结核菌是一种分裂周期长,生长繁殖缓慢杀灭困难大的顽固细菌。在治疗上必须规律用药,如果用药不当,症状缓解就停停用,必然导致耐药的发生,造成治疗失败。日后治疗更加困难,对规律用药必须做到一丝不苟, 一顿不漏,决不可自以为是。 五、全程:所谓全程用药就是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判定化疗方案,完成化疗方案所需要的时间,一个疗程三个月。全疗程一年或一年半。短化不少于6个月或10个月医学教育网 搜集整理。

抗结核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DOC)

抗结核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目的 早期、正确地处理药品不良反应是保证患者依从性、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 ●保证用药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 ● 1.药物不良反应概念 ● 2.超敏反应发生机理 ● 3.毒性反应发生机理 ● 4.不良反应临床表现 ● 5.不良反应的临床处理原则 ●定义 药物不良反应是合格药物在正常用法和用量时由药物引起的有害的和不期望产生的反应。 ●分类 副作用(side effect)、毒性反应、依赖性、特异质反应、过敏反应、致畸、致癌和致突变反应药物不良反应 ●超敏反应: 与剂量及疗程无关,一般发生在用药2周以内 ●毒性反应: 与剂量及用药时间和药物的蓄积有关 超敏反应发生机理(1) ●结核药物(半抗原)+蛋白质→全抗原→特应机体→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当再次接触同种药物即可产生超敏性反应 -Ⅰ型超敏反应(速发型) 临床表现: 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血管性水肿、瘙痒、皮疹、恶心、呕吐、腹泻、喷嚏、咳嗽、发热等,可引起这种反应的的药物主要有利福平、链霉素、氟喹诺酮类。 Ⅱ型反应(细胞毒型)(1) 在这一类型反应中IgG、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后,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作用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Ⅱ型反应(细胞毒型)(2) 药物+血细胞膜蛋白(血浆蛋白) ↓ 免疫原性 ↓ 机体 ↓ 特异性抗体 ↓再次与药物接触 ┏━━━━━━━━━━━━━━┓ 抗原抗体复合物RBC,WBC,PLT ↓│ ↓ 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Ⅱ型反应(细胞毒型)(3)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在血液学方面,出现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和溶血性贫血。引起此类反应的药物主要有利福平、PAS。 Ⅲ型反应(免疫复合物型) 临床表现: 血清病样反应,有发热、关节痛、荨麻疹、淋巴结肿大、腹痛、蛋白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药物热有人认为也属Ⅲ型过敏反应。一般在用药10天内发生,热型为稽留热型或弛张型,可同时伴有皮疹。引起此类反应的药物主要有利福平、PAS。 Ⅳ型反应(细胞介导或迟发型) 临床表现: 主要是接触性皮炎,一般发生在与药物接触3-12个月内,在两手手臂、眼睑、颈等处,表现为皮肤搔痒、发红丘疹、眼睑水肿、湿疹等,停止接触可逐渐消退。各种抗结核药物均可以发生。 毒性反应发生机制 ●毒性反应是由于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对机体产生的有害作用。 ●毒性反应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减少剂量和缩短用药时间可以防止毒性反应的发生。 ●毒性反应一般是可逆的。 常用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异烟肼 1)周围神经炎:四肢感觉异常,肌肉痉挛等。 2)中枢症状:欣快感,兴奋,记忆力减退,抑郁,中毒性脑病,癫痫发作等。 3)肝脏损害:转氨酶升高,极少有黄疸出现,发生急性肝坏死或肝萎缩者更为罕见。 4)内分泌失调:男性乳房增大,柯兴氏综合症,月经不调,阳萎等。 5)血液系统:贫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 6)过敏反应:皮疹,药物热。 7)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 常用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利福类 1)肝损害:多为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可出现黄疸,亦可引起急性坏死性肝炎。 2)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3)过敏反应:用于间歇疗法或治疗间断后再用药时易发生过敏反应。表现为流感样综合征等。 4)血液系统反应: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急性溶血性贫血。 5)神经系统:头晕,头痛,疲倦等。 6)其它副反应: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关节肿胀。 常用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吡嗪酰胺 1)肝损害:PZA的肝毒性与剂量、疗程有关。用量大、疗程长不良反应较多见。表现为肝肿大,压痛,转氨酶升高,偶可因肝坏死而造成死亡。 2)关节痛:PZA的代谢产物吡嗪酸能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清除作用,使尿酸升高,停药48小时内恢复正常。 3)胃肠道反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4)过敏反应:偶见发热、皮疹、对光过敏、皮肤暴露部位呈鲜红色。 常用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乙胺丁醇 1)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缩小,眼球运动疼痛,干燥感,异物感,辨色力减弱等 2)其他神经系统反应::周围神经炎,表现为下肢麻木,异物爬行感,感觉过敏及活动障碍,个别可出现听神经损害,听力障碍,声带麻痺等。 3)过敏反应:皮疹,严重可到剥脱性皮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支气管痉挛导致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

第四节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及处理原则

第四节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及处理原则 抗结核药物与其他药物一样,在解除结核病患者病痛,消除结核病传染源的同时,可能会产生与用药目的不相符、给患者带来额外痛苦甚至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 一、肝损伤 引起肝损伤的主要药物有异烟肼、吡嗪酰胺、利福平、乙硫异烟胺/丙硫异烟胺和对氨基水杨酸,其次有氟喹诺酮类和乙胺丁醇等。 1.临床表现 (1)肝适应性反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轻度升高,患者无明显症状,一段时间后肝酶恢复,常称为一过性转氨酶升高。 (2)肝细胞损伤致肝炎表现:轻者主要为上腹部不适,可有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重者除消化系症状外可有乏力、发热,有的患者伴有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和/或肝区痛、肝大等表现。实验室检查ALT升高在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有的可伴有胆红素增高。 (3)胆汁淤积表现:主要表现为肝内淤胆和肝外胆管阻塞症状,可有黄疸、发热、皮肤痒、尿色深,同时有腹胀、食欲差、恶心、呕吐、肝区痛等症状。有的患者尚有过敏症状,包括皮疹、浅表淋巴结肿大、关节痛、心肌炎等,个别严重患者并有溶血性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 (4)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主要表现有黄疸、腹腔积液,凝血功能障碍和出血,可在皮肤、消化道,严重者可出现颅内出血。肝脏进行性缩小,转氨酶明显增高,病人极度乏力,厌食、呕吐,可出现精神症状,发生肝性脑病,肝、肾功能衰竭。 2.处理原则 (1)无明显症状的单纯性ALT升高,但小于正常值上限3倍,无黄疸,可在密切观察下给予保肝治疗和继续抗结核治疗。如肝酶继续升高或出现症状应考虑停用可疑药物。 (2)肝酶大于正常值3倍及以上,患者有症状或伴胆红素增高,一般需停用可疑药物,保肝治疗,密切观察。 (3)肝酶大于正常值5倍及以上,有明显黄疸时,应立即停用所有相关药

抗结核药物使用的基本方法

抗结核药物使用的基本方法

抗结核药物使用的基本方法 抗结核药物的使用略有别于其他抗生素,使用不当,不但影响耐药结核病治疗的效果,而且可能导致新的耐药发生。以下方法将有助于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中抗结核药物的合理使用。 (一)5项基本原则 “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耐药结核不仅更要坚持基本原则,而且需要根据耐药结核情况做适当调整,尤其重要的3点: 1.早期:不仅利于尽早耐药患者自身早日康复,更大意义控制耐药菌进一步传播,有效降低 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2.联合:WHO一直推荐抗结核药物的联合治疗,利用多种抗结核药物的交叉杀菌作用,提高 杀菌、灭菌能力,防止产生耐药性。 ——核心:效果相加、协同 ——注意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加剧或药学降低,见表1. 表1 抗结核药物与其他药的相互作用 A B 相互作用 氨基糖苷类乙醚、甲氧氟烷、镁盐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加强,有引起呼吸麻痹的危险,避免并用 呋喃苯胺酸、利尿酸B有一定的耳毒性,与A并用耳毒性显著加强 抗组胺(H1)药B可掩盖A的耳毒性,应予警惕 右旋糖酐肾毒性可加强 地高辛口服A可使B的肠道吸收减少 氟尿嘧啶口服A可使B的肠道吸收减少 青霉素G 对肠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有一定的协同作用,G-杆菌可能降效, 并用可加重肾损伤、有理化配伍禁忌 青霉素类在体外互相灭活,不可置同一容器中给药 异烟肼利血平B加快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A阻扰去甲肾上腺素的破坏,使 体液中的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升高 去甲肾上腺素B的正常代谢受阻抑,血压异常升高 苯妥英钠A对其他酶系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使B的代谢减慢,作用 增强,也可能造成中毒 巴比妥类A对其他酶系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B的代谢可能受阻,而效 应增强 肼苯哒嗪B与乙酰化酶的结合力强,阻扰A的代谢灭活,可出现蓄积中 毒 口服降糖药A对肝酶系的干扰使甲苯磺丁脲和氯磺丙脲的代谢受阻,而加 强效应 对氨基水杨酸有防止耐药菌发生的作用,B抑制A乙酰化而增强作用 链霉素、氨硫脲有防止耐药菌发生的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维生素B6B可对抗A的急性中毒,B是否影响A的疗效,则有不同意见, 在一般正常情况下,A的应用不需用B做常规配合 抗酸药A的吸收减少,疗效降低 乙醇(嗜酒者)A的代谢加速,疗效降低

2019年山东省继续教育--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精彩试题问题详解

省继续教育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考试答案这次的必修课《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答案存在打乱选项的情况,也就是五个选项A、B、C、D、E也存在乱排列的情况,所以在选择答案的时候不要看五个选项A、B、C、D、E这五个字母,要看具体的答案容,再选择,切记、切记!! 为预防胸外科手术(食管、肺)Ⅱ类手术切口感染,围手术期可以预防应用下列哪类抗菌药物()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达50%以上,应尽量参考药敏试验结果选用C、大肠埃希菌 ()对胎儿有致畸或明显毒性作用,妊娠期应禁用E、利巴韦林 ()仅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效,对其它分枝杆菌及其它微生物无效D、吡嗪酰胺 ()可用于治疗重症或伴血流感染的尿路感染患者A、碳青霉烯类治疗淋病奈瑟菌所致的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宜选药物为()E、头孢曲松(单剂)()可作为美洲利什曼原虫病的替代治疗药物B、两性霉素B ()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C、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所致的血流感染多生在社区B、肺炎链球菌 ()为麻风联合化疗中的主要药物之一A、利福平 ()与氟胞嘧啶联合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前者的剂量可适当减少,以减少其毒性反应A、两性霉素B ()与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联合是各型肺结核短程疗法的基石 A、利福平 ()可用于治疗重症或伴血流感染的尿路感染患者C、碳青霉烯类 ()是新大环酯类抗生素A、阿奇霉素

()是新大环酯类抗生素E、阿奇霉素 ()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A、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为麻风联合化疗中的主要药物之一A、利福平 BSI 肺炎链球菌对()耐药者多见,需注意药敏试验结果A、红霉素或克林霉素 艾滋病患者隐球菌性脑膜炎的首选药物是()C、氟康唑 艾滋病患者隐球菌性脑膜炎的首选药物是()E、氟康唑 氨基糖苷类的抗结核药是()A、链霉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宜与呋塞米合用的原因是()D、呋塞米增加其耳毒性 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包括()B、肝毒性 百日咳的治疗药物首选()A、红霉素 不属于吡嗪酰胺的特点的是()A、不易进入脑脊液和细胞 不属于抗分枝杆菌药物的是()D、利福布汀 不属于利福霉素类抗生素的是()D、克林霉素 不属于时间依赖性杀菌剂的是()D、阿奇霉素 布鲁菌病可选药物为()A、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6周,或SMZ/TMP6周+庆大霉素2周 布鲁菌病一旦发现,应于()小时向有关部门报告C、24 布鲁菌病宜选药物为()B/错 布鲁菌病宜选药物为()D、多西环素6周+庆大霉素2~3周 初治菌阳/或菌阴结核的推荐治疗方案是()D、2HRZE/4HR

如何正确服用抗结核药物

如何正确服用抗结核药物 抗结核药顿服疗法比每日三次效果好。“大剂量顿服疗法”既能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有效浓度,又能使高浓度维持时间相对延长,从而对病菌进行一次“强化冲击”,短时间内达到有效浓度比长时间维持低浓度的疗效要好。故目前都采用早晨空腹一次顿服全天药物,因为空腹吸收药物迅速而完全。 至今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已证明,结核病的治疗必须采用多种抗结核药物联合。制定科学合理的化疗方案并能规律用药才可获得成功。正确服用抗结核药物也是确保化疗效果的重要环节,口服药一般采用一日量一次空腹顿服的方式为佳。合理联合多种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病,可以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并可延缓甚至预防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的生长。 1、利福平的正确用药方法必须在餐前2小时空腹顿服。采用空腹顿服和利福平与食物同服的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进食者的血药浓度峰值比空腹顿服者减少36%,进食者的达峰时间比空腹顿服者的达峰时间延迟。因此空腹状态利于药物最大限度的吸收。有研究结果表明,空腹口服利福平的吸收迅速,1~2小时即可达高峰血浓度,有效血浓度维持8~12小时;而用牛奶、麦乳精冲服利福平者,服药后1~2小时利福平的血药浓度近乎于0,延长至6小时才出现较低的高峰血浓度,而且维持时间并不延长,这将大大影响利福平的治疗效果,当然利福平也应避免与豆浆、米汤同服。 在临床医疗工作中,不少患者和部分医生并不能准确掌握抗结核药物的正确用法,至今仍有患者将异烟肼的一日量分3次口服,也有不少患者在空腹顿服利福平后即刻进餐,这无异于与食物同服,既降低药物的吸收速率,又降低药物的吸收剂量,其疗效必然受到影响。对难以耐受利福平造成胃肠道刺激的患者可改为晚间睡前顿服,晚间服药与晨起空腹的平均血药浓度无差别。 2、异烟肼为水溶性制剂,药物口服后主要在小肠以扩散方式透过粘膜而吸收。因此,异烟肼适宜空腹服用,为提高血药浓度,以一日量一次顿服为佳,并应避免与制酸药同时服用。异烟肼具有中性、偏碱性的特性,在胃中停留的时间不宜过长,胃排空速度越快则越有利于异烟肼的吸收。无论早晨或晚间服用异烟肼,只要采用顿服方法,血药浓度峰值和达峰时间均有增加,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该药的药效。 3、吡嗪酰胺以空腹顿服为佳。空腹服用吡嗪酰胺的血药浓度峰值高于进食者,达峰时间明显延迟,两者的吸收总量无差别。说明空腹服用不但明显利于吡嗪酰胺发挥抗菌作用,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时也有利于协同发挥作用,但鉴于该药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不能适应者可考虑分次服用。 4、乙胺丁醇在口服后75~80%经胃肠道吸收,进食者对吸收及血浓度的影响较小。 所谓采用顿服的方式服药,是指一日量在同一时间一次服用。虽然一日量一次服用,在用药时间上各种药物均超过各自的半衰期,但由于各药均有时间不等的抗菌药物后效应,其所达的血药浓度尚足以维持抗菌浓度,因此,仍保持其抗结核活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