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调查10年后中国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调查10年后中国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调查10年后中国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调查10年后中国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中国人口发展面临挑战,人口问题专家彭希哲接受本报专访时认为:出生性别比长期失衡以及出生率常年偏低将成未来十年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矛盾

据《羊城晚报》11月18日报道彭希哲认为,在实施了30 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后,中国面临的与人口有关的挑战更加复杂和严峻。老龄化趋势已无法逆转,民工荒、婚姻挤压等矛盾也日益凸显。中国政府应当尽快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将总和生育率维持在1.8 左右的水平,以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和环境资源的长期均衡协调,避免过快的老龄化进程和人口总量在未来迅速下降。十年后,中国或有三千万男人被迫打光棍

羊城晚报:与人口发展相关的话题中,目前公众比较熟悉的一个词汇是“剩女”,您怎么看?

彭希哲:人口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们对这些问题的感受在时间上可能不同。比如说,民工荒一出现马上就感受到了,但婚姻挤压现在还不明显,会在未来十年间凸现,而且主要不在城市。在偏远穷困的农村,问题严重的不是大龄未婚女性(剩女)的问题,而是男光棍的问题,是娶不起老婆、娶不到老婆的矛盾。由于这些地区与外界联系不紧密,研究者包括媒体看到的,可能跟实际情况有脱节。

未来10年,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结构失衡的后果会逐渐凸显,这就是婚姻挤压。我国目前的出生性别比还是118,就是每出生一百个女孩,会出生118个男孩,这种状况已经存在了近30年。中国人一般在20岁到44岁结婚,现在这个年龄段的男性比女性多了1500万,这个比重在未来10年中会持续上升,结果是,也许会有将近3000万男性找不到老婆。

男光棍与剩女是不一样的,剩女的问题大多是个人主动选择的结果,而男光棍常常是被动的,是因为中国人口里少了几千万女性,必然有人不得不打光棍。

羊城晚报:近两年,民工荒也备受关注,有人认为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即将或已经到来。您怎么认为?

彭希哲:“刘易斯拐点”本身存在争议,我也基本持否定态度。“刘易斯拐点”有很多限定条件,许多条件我们现在都不符合。我们现在每年新增加劳动力人口在1300万到1400万,这个数字在未来还会逐年减少,主要是过去人口出生减少的结果。尽管这会导致劳动力供应的变化,但不会因此而产生这么严重的民工荒。

民工荒与我国经济布局的变化相关联,原来大量民工到东南沿海,现在随着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加上城市化进程的全面铺开和新农村建设,民工能去的地方越来

越多。这实际上是很正常的经济现象,即使没有人口的变动而只是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会出现所谓的民工荒。

此外,大家较少关注高校扩招对民工这个特殊群体的影响。1999年,中国大陆高校招生160万,2011年招生680万,规模扩大了520万。想一想,如果进入这个年龄段的人口数是不变的,没有每年扩招几百万大学生的话,他们中间很大一部分都将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可能成为新的民工。现在这部分人的职业目标就会往白领方向走,这对年轻劳动力供给的总量和结构都会产生影响。所以我国的劳动就业市场会出现这么一个现象:大学毕业生从中长期看仍会就业困难,而民工会长期“荒”下去,能够变成民工的人越来越少而需求却持续存在。

出生率,低于1.5将敲响劳动力缺口警钟

羊城晚报: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已经公布的主要数据,我国过去十年间人口增长5.84%,年均增长率为0.57%。这是怎样一个概念?

彭希哲:这里有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对0.57%这个数据本身准确性的判断。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漏报率是0.12%,如果这些数据都是准确的话,那么中国现在的出生率,

比以前公布的官方数据低。由于现在“六普”的详细数据还没公布,因此对这些数据的准确性还不好作判断。

不过有一点很明确,经过30多年努力,现在中国的生育水平非常低,每一个家庭生育的小孩非常少。学术界比较认同的说法是,中国现在的生育率大概在1.5,就是每个育龄妇女平均生育1.5个子女。这个数字现在在印度是2.7,美国每个妇女生2.1个小孩。

这种影响最主要表现为老龄化问题,我们现在65岁以上老人的比重比发达国家低,但是增长速度非常惊人,而且老年人口总量非常巨大。根据这次人口普查,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是1亿7800万人。在2025年以后印度总人口会超过中国,但中国将是21世纪全球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当然,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全球性的趋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羊城晚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6.6%。这又是一个什么概念?

彭希哲:1970年我国0到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40%,现在仅有16.6%。这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按照这个比例,现在0到14岁年龄段的人口总数只有两亿多一点,反过来推算,中国妇女在过去十几年的生育水平实际上很低,每个妇女生了多少个

小孩?可能就在1.5个以下。这是一个容易引起巨大争议的问题,到底是这个数据错了,还是我们过去对生育水平的估计错了?第二个问题,如果这个数据是对的,未来劳动力市场就会面临一种严峻的态势,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放宽政策还是通过其他途径缓解未来劳动力供应减少的压力?

如果最终公布的数据仍然显示出生率在1.5以下,问题就很急迫了。

目前中国15到59岁人口(即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70%左右。如果按65岁为标准,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要超过75%。短期内不存在劳动力缺口,所以很难感受到未来十几年间将发生的劳动力短缺是一种什么状况。如果数据不精确,决策就会有很大的风险。

另外,对劳动力供求的讨论,往往是按照现在的退休年龄来计算的。提高领取养老金的最低年龄将会是中国未来必然会发生的事情。从整体上讲,中国未来劳动力总量即使会下降,也是足够用的。问题在于未来劳动力的结构中,年轻劳动力比重会下降,中老年劳动力比重会上升,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以及劳动力的素质,这些都会影响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年轻人,充分就业才不会变成社会负担

羊城晚报:有人说,对总和生育率的判断失误,将直接导致对老龄化程度和劳动力供应的误判,并且最终导致在生育政策调整上做出偏离实际、贻误后代的决策。有媒体提醒,中国未来将因为人口问题面临严峻挑战,而拥有适中生育率的印度和中东则将成为潜在的最大受益者。您怎么看?

彭希哲:这都是一种可能性。可以说中国是很幸运的,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期出生率都很高。这些年代出生的人在八十年代开始进入劳动力市场,如果当时中国没有改革开放、没有经济起飞,这么巨大的劳动力人口就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就业包袱。中国的改革开放恰好在这个时候创造了足够多的就业机会,也为中国过去三十年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支撑。另外,当时全球范围内正好面临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而主要的人口大国,比如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亚等,那个时候都还没有开始发展,中国把握了这个机遇。

年轻人多,同时要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就必须要就业,没有就业就会成为社会负担,而不是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印度的生育率还很高,存在潜在的巨量劳动力供给能力,具有成为新“世界工厂”的能力。但问题在于,印度的经济增长模式能不能像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那样,能够有效地吸收那么多的劳动力就

业。如果印度的经济环境、发展战略能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来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印度未来十年二十年间的经济增长潜力将非常巨大,否则,大量的劳动力人口反而会成为巨大的人口负担。

彭希哲认为,在实施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后,中国面临的与人口有关的挑战更加复杂和严峻。老龄化趋势已无法逆转,民工荒、婚姻挤压等矛盾也日益凸显。中国政府应当尽快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将总和生育率维持在1.8左右的水平,以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和环境资源的长期均衡协调,避免过快的老龄化进程和人口总量在未来迅速下降

对中国男女出生性别比的分析

从男女出生性别比看中国人的事情 中国每年都要出生近两千万人,每年的出生人数中男性应当服从伯努利分布B (n,p),实际上我们可以假设男性人口是X,P为男性出生性别比,每年出生人口为N那么恭喜我们得出 f(X)=(X/N-P)/(P*(1-P)/N)^0.5~N(0,1) 根据基因原则,P应该是0.5,当然由于很多自然原因的促成,对于0.5显然很不科学,借鉴中国七十年代的最高男女性别比得1.04/2.04,于是我们取P0=1.1/2.1(这个让人觉得离谱的数据,但是他远高于“正常”水平却还是说明我们中国人有多离谱)这个数字为自然条件下的男女性别出生比例。,、另外我们取N=1000000<中国每年出生人口实际值。取X=118/218(2012年的最新数据)。 假设 H0:P<=P0 H1: P> P0 这是右边检验问题。于是我们计算得f(X)=111>>3.9,真是离谱的数据,我已经找不出用什么置信度来使自己相信,假设H0是对的。那么假设H1是准确的,。 于是我们得出了我们的结论:我们的男女性别比不是在自然因素下诞生的。 1.当然实际上我继续提高自然条件下的P值,f(X)会是不错 的正态分布函数,随着食物中各种复杂物质的增多,男女性别比可能会增大(瞎猜的,貌似没这方面的数据支持这一观点)。 2.英王子的妻子Kate Catherine已经知道自己肚子里的孩子 是个女的了——一直好奇他们会打掉吗?貌似这事中国人做了不

少啊。男女出生性别比例这东西——叫医生们重业些好了,中国人的事还是从中国人上下手吧。120:100都出现过,傻子也知道自然因素下不会产生。 3.男性比例高是应该的,根据生命表都知道是为什么。但是太高真的不好,像我这种屌丝找老婆就不容易了。记得乌兹别克斯坦女性比例挺高的,嗨,这才是我应该向往的世界吧!

性别比治理工作总结

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遏止我村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确保我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家、省、州、市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我村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集中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专项治理活动。我村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迅速反应,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积极有效地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我村支两委班子高度重视,立即召开村支部成员会议,认真学习文件精神,统一成员思想,对照活动方案,专题研究部署,制订工作计划,并明确由村支书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落实,切实做到了组织领导到位。同时根据各自的职责,根据文件精神,说明各自应该承担的职能,并对各组今后如何开展这项工作作出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要求各组的村民小组长作为这项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切实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做到了责任明确到位。 二、强化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 在村委会广泛宣传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带来的危害,宣传开展这次活动的重大意义和目的,宣传“以人为本、关爱女孩、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样好”等新观念,努力营造有利于女孩成长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新型婚育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形成尊重妇女、男女平等的社会风尚,做到氛围营造到位。

三、注重措施落实,推动工作进展。 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我村重抓措施落实,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业培训。在开展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技能培训的基础上,着重加大对妇女就业培训的工作力度。针对妇女工作的特点,开办各种技能培训,切实增强妇女的技能水平,提高她们外出务工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劳务收入,推动勤劳致富。 2、政策扶持。在工作中,积极推动男女平等就业、男女同工同酬等政策措施,无论是男工还是女工,都必须一视同仁,严格按照规定参加各项社会保险。 3、经费保证。在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的费用,包括流产、生育、上环等费用纳入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今后,我村将继续努力,狠抓工作落实,并且要立足实际,创新工作举措,为保证我村出生人口性别比例正常化、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在的深入开展、构建经济发展、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调查10年后中国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中国人口发展面临挑战,人口问题专家彭希哲接受本报专访时认为:出生性别比长期失衡以及出生率常年偏低将成未来十年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矛盾 据《羊城晚报》11月18日报道彭希哲认为,在实施了30 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后,中国面临的与人口有关的挑战更加复杂和严峻。老龄化趋势已无法逆转,民工荒、婚姻挤压等矛盾也日益凸显。中国政府应当尽快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将总和生育率维持在1.8 左右的水平,以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和环境资源的长期均衡协调,避免过快的老龄化进程和人口总量在未来迅速下降。十年后,中国或有三千万男人被迫打光棍 羊城晚报:与人口发展相关的话题中,目前公众比较熟悉的一个词汇是“剩女”,您怎么看? 彭希哲:人口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们对这些问题的感受在时间上可能不同。比如说,民工荒一出现马上就感受到了,但婚姻挤压现在还不明显,会在未来十年间凸现,而且主要不在城市。在偏远穷困的农村,问题严重的不是大龄未婚女性(剩女)的问题,而是男光棍的问题,是娶不起老婆、娶不到老婆的矛盾。由于这些地区与外界联系不紧密,研究者包括媒体看到的,可能跟实际情况有脱节。

未来10年,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结构失衡的后果会逐渐凸显,这就是婚姻挤压。我国目前的出生性别比还是118,就是每出生一百个女孩,会出生118个男孩,这种状况已经存在了近30年。中国人一般在20岁到44岁结婚,现在这个年龄段的男性比女性多了1500万,这个比重在未来10年中会持续上升,结果是,也许会有将近3000万男性找不到老婆。 男光棍与剩女是不一样的,剩女的问题大多是个人主动选择的结果,而男光棍常常是被动的,是因为中国人口里少了几千万女性,必然有人不得不打光棍。 羊城晚报:近两年,民工荒也备受关注,有人认为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即将或已经到来。您怎么认为? 彭希哲:“刘易斯拐点”本身存在争议,我也基本持否定态度。“刘易斯拐点”有很多限定条件,许多条件我们现在都不符合。我们现在每年新增加劳动力人口在1300万到1400万,这个数字在未来还会逐年减少,主要是过去人口出生减少的结果。尽管这会导致劳动力供应的变化,但不会因此而产生这么严重的民工荒。 民工荒与我国经济布局的变化相关联,原来大量民工到东南沿海,现在随着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加上城市化进程的全面铺开和新农村建设,民工能去的地方越来

人口性别比原文

透视我国新生婴儿性别比失调现象 丹阳市委党校王佳好 人口出生性别比指的是每新出生100个女婴相对应的男婴的数量。从国际经验来看,正常值一般在105.2左右——新出生男婴的数量较女婴稍多一点,人口学家把这个指标称为出生婴儿性别比的恒定值。这样,在男性死亡率大于女性死亡率这个人类生物性特征的影响下,到婚龄年龄段人口的性别比就会大致平衡。如果出生性别比超过了107,或者大大低于103,那就会造成未来婚龄年龄段女性或男性的短缺,形成婚姻挤压,使婚姻市场上缺少竞争力的那些找不到配偶的人数大幅增加,从而影响社会的安定并扰乱既有的婚姻秩序。 一、日趋严重的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 近年来一个数字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不少媒体称,中国男女性别比例出现严重失衡,到2020年,中国处于育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到4000万,这意味着平均五个男性中将有一个找不到配偶,有数千万的男子无妻可娶。 1990年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男女婴儿比例为

112:100超过正常值6个百分点进入警戒线。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男女婴比例跃升到120:100,猛超了10多个百分点。与此相对应的数字是目前全国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16.9:100,而有的省份竟达到135:100,大大偏离了103~107的正常范围(形势不容乐观)。国际公认性别比例在106:100之间为正常。 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至今,据全国统计表明,2003年生一胎的性比别为107.1,生两胎的性比别为151.9,生三胎的性别比达159.4。而据海南省的一项统计表明,生一胎的出生性比别为118.3,生两胎的达到119.4,生三胎的则高达233.3。也就是说,生的胎数越多,选择生男孩的越多。据估计,在中国每诞生一个新生命,就有2.5个婴儿被堕胎。每年至少有30000胎儿因为是女婴而被流产。华龙网报道,重庆市新出生人口性别失衡有所加剧。据统计,2002年,重庆市新生儿性别比为137.1:100,而2003年11月,该市新生儿的性别比达到了139.61:100,特别是二胎生产,性别比高达177.9:100。 近20年来出生性别比升高的积累效应已经显现

我国单身人数近 2 亿 其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我国单身人数近 2 亿其中男女比例严重失 调 西南证券的老师给大家做了一份关于单身狗的专题报告:《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或在屏幕深处》。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单身人口近2亿,正面临第四次单身潮。造成单身人口越来越多的原因有5个,包括中国人口性别比失衡、女性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择偶经济要求也越来越高等。(据统计,2020年深圳单身女性要求男性收入15920元,北京14900元,上海12065元,广州8975元。) 目前,我国单身人数近 2 亿,其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婚恋交友需求庞大。同时,伴随着离婚率的持续增长,二次婚恋需求也将持续扩大。 《2014 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和《2014 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20 岁至59岁年龄段单身人口总数为 1.7 亿人,其中男性为 1.04 亿人,占比 59.6%,女性为 0.7 亿人,占比 40.4%。男性比女性多近3500万人,未来此差异将不会改变。 历史上,我国曾出现过几次单身潮。如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女性地位及自主意识的提高,主动选择单身的女性增多,第四次单身潮来临。 为什么单身狗越来越多? 1、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剩男”问题严重 中国是世界上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最严重的国家。重男轻女、

偏好男孩的思想观念是造成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根本原因。 注:联合国明确认定出生性别比的通常值域为 102-107 之间,其他值域被视为异常。 而出生人口性别比的长期失衡造成适婚年龄段男女比例失调,适婚年龄段的男性人数大大高于适婚年龄段的女性人数,导致女性人口紧缺。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8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136 比 100,“70 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高达 206 比 100,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男多女少造成“婚姻挤压”,不少男性被迫成为“光棍”。“剩男”社会问题越发严峻,适婚年龄段男性婚恋难度加大,单身问题难以解决。 当“90 后”进入婚育年龄,这种现象会更加严重。 2、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高学历女性更难找到相应配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男女平等思想的宣传和普及,女性与男性有着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近年来,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0年只有 0.88%的女性进行大学本科学习,2015 年这一比例达到 5.76%,涨幅近6 倍。另外,2015 年女性人数占研究生总数为 45.4%,相比 2000 年上升 15.2 个百分点。 女性受教育年限增加势必影响婚恋年龄,导致结婚年龄推后。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高学历女性更难找到相应配偶。 2000 至2010 年,男女的结婚率显著下降。2010年,女研究生的结婚率下降到 50%以下,其中 25-34 岁这个年龄段下降明显。 表:不同年龄阶段研究生有配偶比例( %)

性别比失衡问题调研报告

性别比失衡问题调研报告 1、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不断创新完善领导机制、管理体制、工作机制、保障体系,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加强,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整体水平逐步提高,有效缓解了人口增长给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但是应当看到,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 2、加大法制与监管力度,从源头上堵塞性别比失调的漏洞。计生、卫生、公安、纪检等部门要联手形成强大合力,集中整治b超市场和技术服务市场,严厉打击非法利用b超进行鉴别性别行为和非法进行选择性终止妊娠行为,并且要将打击“两非”的突击性工作变成一种经常性工作来抓。对性别鉴定、选择性别流引产、遗弃女婴等行为实行重奖举报制度;所有医疗机构、单位要严格遵照《湖南省生育证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育龄妇女尤其是第二胎孕妇进一步加强孕情生育监测跟踪服务;对残害欺负女婴、女孩者一定要从重从严惩处,力争公捕公判,以增强威慑效果,坚决刹住性别比居高不下的势头。 3、加强宣传教育,以形成全社会“关爱女孩”的浓厚风尚。要使广大群众认识到正常的新生儿性别比是维持人类社会稳定的基础,新生儿性别比失

衡会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多危害。同时要大力倡导婚育新风,转变婚育观念,让人民群众树立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计划生育、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顺其自然,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的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对不承担赡养义务的女儿给予道德上的谴责和法律上的惩罚,在全社会营造女儿积极赡养父母的良好氛围,让女性跟男性享有一样的权利,也承担同样的义务,真正做到男女平等。 4、进一步发挥利益导向机制作用,加大奖励扶助力度。实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落实奖励优惠政策是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问题的.重要措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女孩成长和计划生育女儿户的奖励扶助、土地分配、养老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等优惠政策,并抓好落实。教育、科技、民政、财政、劳动保障、水利、农业、工商、扶贫等部门,在制定有关政策时要落实对女孩及计划生育女儿户的同等优先原则,千方百计为他们多办好事,多办实事,充分发挥利益导向的作用,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5、加快发展,切实提高妇女地位。在大力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尤其要尽快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和农村低保等制度,切实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使他们逐步从“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同时要努力提高妇女地位,使女性与男性一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参加工作的权利以及参政议政的权利。引导农村妇女发展生产,学习科学技术,为她们提供农业技术和

【男女比例最大的国家】中国男女比例

【男女比例最大的国家】中国男女比例 中国因为社会重男轻女的风气,导致现在男女比例失衡,很多大龄男青年找不到老婆,那么小编带你来看看男女比例最大的国家。 男女比例最大的国家 拉脱维亚,世界上最愁嫁女儿的国家,不要以为是姑娘们不够优秀,只是男女比例差太大,名列世界第一。据说,这个波罗的海沿岸的小国的水土气候更适合于女性胎儿和婴儿的存活和成长。满大街都是单身的金发碧眼美女的感觉,绝对可以称得上男人们最向往的天堂!据拉脱维亚中央统计局统计,拉脱维亚男女比例相差8%,差别居世界第一。 关于拉脱维亚 拉脱维亚共和国(拉脱维亚文:Latvijas Republika)是一个位于东北欧的国家。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于1991年独立。西邻波罗的海,与在其北方的爱沙尼亚及在其南方的立陶宛共同称为波罗的海三国。东方则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二国相邻。在2003年9月20日经由全国性的公投,拉脱维亚人投票决定加入欧盟,其会员国身份自2004年5月1日起生效。拉脱维亚并在2004年3月29日成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会员国,在2007年12月21日成为申根公约会员国。拉脱维亚的经济改革彻底得改变了前苏联僵化的经济旧模式,最终建立起西欧式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男女比例失衡的国家排名 第二位,爱沙尼亚,男女比例;0.86:1 第三位,乌克兰;0.86:1 第四位,白俄罗斯,男女比例,0.88:1 第五位,立陶宛,男女比例0.88:1

第六位,俄罗斯,男女比例:0.88:1;俄罗斯,是世界上男女比例失衡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最新人口普查结果,现在俄罗斯人口总数约为1.44亿,男女比例为1000∶1147,城市人口男女比例甚至达到了1000∶1167。俄罗斯男性和女性人数分别为6700多万和7700多万,整整相差1000万。 第七位,匈牙利,男女比例:0.91:1; 第八位,摩尔多瓦,男女比例:0.91:1 近年来中国男女比例开始失衡,跟中国的重男轻女风气有关,虽然政府一直在提倡男女平等。在这里小编和大家说,女人男人都是这个社会的组成,望大家不要有性别歧视,女人也能顶起一片天,不然过十几年我们也要和拉脱维亚了。 感谢您的阅读!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原因及对策研究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原因及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加之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我国人口数量正在稳固平稳的增加。但是,在数量增加的背景下,出现了性别比失衡的社会问题,严重危害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不利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文通过对我国出生人口性别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性别比失衡的原因,从原因入手进行对策概述,具体在更新原有计划生育政策、提高政府计划生育管理能力和转变性别歧视观念等方面进行解决问题。希望本文可以为广大计划生育工作部门提供一些思想指导和技术意见,为我国更好的迎合国际态势、发展和维护人权主义贡献力量。 标签:性别比失衡;计划生育政策;男女平等 0 引言 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程度是相对一定范围而言的,我国的性别比失衡具有持续时间久、分布地域不均的特点。针对这个现象,我国长期坚持的计划生育政策需要进行更新换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出台的“二孩政策”就是对原有政策的全新调整,通过完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养、转变社会落后风气、落实社保制度等途径加快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的解决。 1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具体现状和原因 1.1 人口出生性别比的现状 伴随社会不断发展,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阻碍。从历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的出生性别比从80年代以来就有迅速升高的趋势:1982年的性别比为108.5,而到2004年性别比已经达到了121.2,虽然在这个危险的峰值之后数据有些回落,但是性别比通常是在103到107的范围内进行波动,随后十余年的数据皆大大超过这个范围。我国人口基数大,约占世界人口比例的五分之一,即使是小数据也同样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性别比失衡存在着空间地区分布不均、持续时间久、城乡差异大等特点,治理解决方式较为复杂多样,需要在统一领导下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总体来看,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问题较为严重,这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反映了某些地区经济、制度的不完善。 1.2 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具体原因 造成我国多年来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有多重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家庭传统文化思想的牵制。中国传统的父系社会极大的提高了家庭对男孩的期盼,大多数家庭认为生育男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宗接代,也只有男孩才有资格成为家庭的继承人;二是“两非”非医学需要技术的兴起。提前鉴定婴儿性别,选择进行人工流产是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的重要原因,这些技术严重违背了

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研究(上)

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研究(上) 早在 1993 年 4 月 19 日,当"人民日报"首次报道了中国第三次人口普 查 1981 年全国 29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年出生婴儿性别比为 10847 之 后,出生性别比的问题就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有关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的研究,也成了国内人口研究最为关注的一 个课题。 1986 年,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提议与倡导下,在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计划生育委员会经过充分的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与人口研究单位 联合召开了全国出生性别比专题研讨会,广泛、深入地分析与探讨了全国 及各地区出生性别比偏高成因及其相关问题,当时在国内这是前所未有, 在国际上也实属罕见。 迄今为止,有关出生性别比问题的研究成果,大多数都未突破 1986 年全国出生性别比专题研讨会对 1981 年出生性别比升高进行归因分析的 思维定势。 近期,一些西文学者及宣传媒体,对始于 80 年代初的中国出生人口 性别比逐年升高成因,所作出的种种猜测、质疑与分析基本是老调重弹。 之所以如此,主要因为至今仍未有令人置信的相关成果可以诠释,使 尚存疑点得以消除、尚存问题得以圆满答复所致。 美国密西根大学人口研究中心主任巴巴拉。

安德森教授和布赖恩。 西尔弗教授,针对有关中国 80 年代来出生性别比变动研究的近期成 果与结论,在 1994 年关于中国的生育与出生性别比专题研究报告中,明 确而坦率地指出虽然我们对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升高进行了一些可能性解 释的探索,但要肯定地回答这一问题,只能期盼于今后的研究。 重新认识出生性别比的概念、理论及其值域问题所谓出生性别比,通 常是为了便于观察与比较所定义的每出生百名女婴相对的出生男婴数。 出生性别比对某一人口一定时期内出生的婴儿总数而言,可有人口出 生性别比;出生性别比对分孩次而言,可有分孩次出生性别比。 所谓某人口出生性别比,是指该人口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出生的男 婴总数与女婴总数的比值,用每百名出生女婴数相对应的出生男婴数表示。 例如,某人口 1975 年的出生性别比为 105,则表明在 1975 年出生总 人口中,每出生 100 名女婴相对应的男婴出生数为 10520 世纪 50 年代中 期 1955 年 10 月,联合国在其出版的《用于总体估计的基本数据质量鉴定 方法》手册Ⅱ,Ⅱ认为"出生性别比偏向于男性。 一般来说,每出生 100 名女婴,其男婴出生数置于 102~107 之间。 "此分析明确认定了出生性别比的通常值域为 102~107 之间。 从此,出生性别比值下限不低于 102、上限不超过 107 的值域一直被 国际社会公认为通常理论值,其他值域则被视为异常。 1967 年美国优生协会出版的《优生季刊》第 14 卷第 2 期,刊登了印 度孟买大学经济系普拉文。 维萨里亚的"登记相对完整的国家及地区出生性别比"一文。

男女比例失衡后的社会思考

男女比例失衡下的社会反思 姓名:袁明珍学号:114010111061 [内容摘要]:男女比例协调是自然进化的规律,然而在我国,出现了“男 盛女衰”的现象,人口的性别比例失调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疾病。这一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下,出现了大量的“光棍”的现象。性别比例超出正常范围,未婚青年的增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同时,也将给中国可持续发展带来弊端。上帝在创造亚当时,也创造了夏娃。不仅说明了男女的平等性,同时也说明了男女数量的比例接近1:1。 [关键词]:比例失调社会疾病可持续发展未婚青年 女孩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在一出生时就表现的淋漓尽致,由于中国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当一个孩子出生后是女孩,大多贫困地区的家庭选择把自己的孩子遗弃。如果照此发展下去,社会将怎样发展下去,那么,谁是明天孩子的母亲,无论社会高科技怎样的发展,关于母亲这个角色,男人是无法代替的。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在2013年男女比例达到了117:100。在这一严峻的数据下,我们不仅仅看到了女生正在市场是供不应求的,更应该看到这严峻数据背后所带来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这一系列问题将会阻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中国也将会步入印度的后尘。 一、男女比例失调的原因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量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正常情况下出生性别比是由生物学规律决定的,保持在103—107之间. 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这一比例严重失衡。”男多女少,新生儿出生比例失调,中国会出现5000万人找不到老婆的光棍汉”【1】。 (一)经济因素是男女比例失调的直接动因 恩格斯指出“人类历史上的两种生产,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一是人类自身的生产”【2】 繁衍后代庸质疑是人类自然属性和需要,但生育数量多少和生男生女往往由当地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决定。在经济水平不发达的地区,男性人口往往决定了一地的经济发展。而今天的中国,虽然发展的很快,但贫富差距依然很大,很多地方依然不发达。而导致生育观念上偏重男孩的经济因素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男孩的劳动能力和经济效益要比女孩高 在我国偏远的农村,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往往与劳动收入有着直接的联系,男孩子的收入明显高于女孩子。他们对于一个家庭的贡献往往也更大。在偏远地方,大多以农业为主,如果没有劳动力的话,他们的农业生产会受到很大的阻碍。2.男孩对于父母的养老期待值比女孩高 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并且受长期以来的观念影响,很倾向于男孩,比如“养儿防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们把男孩看着是“后代”,而女孩始终要成为别人家的人。即使在今天,很多女孩的经济能力比男孩高,对

中文翻译

中文翻译 男女比例失调的法律思考 马秀文石少刚译 男女比例失调在社会上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引发了众多的社会问题,如何让我国的计划生育以及配套法律制度更加合理,如何让我国的男女比例趋于平衡,如何尽量减少人口失衡对社会带来的不影响。不仅仅是政府官员应该思考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专家学者应该思考的问题,而应该由我们社会的每个成员来实行。健全我们的法律制度,改变大众的生育观念,积极地应对这种不平衡带来的不利社会后果。一、我国男女比例失调的现状 本文讨论的男女比例失调不特指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失调,而是整个社会男女比例数量的失衡,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失衡不与出生人口性别比有密切的联系。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的比值,正常值保持在103~107。而我国的人口出生性别比1982全国生育调查结果为107.2,1989年、2000年第四次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别为116.9和118.6。而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再2007年则达到了125.48。出生人口性别比在死亡比例相当的前提下决定了我国社会整体男女比例失调。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2000年我国女性的平均寿命是73.3岁,男性是69.6。从人均寿命来看女性是长于男性的,如果按照人口出生性别比为100的理想数字,那么我国社会应该是女性要高于男性的。而事实上据相关报道我国的男女比例已经达到119.86比100。男女比例已经出现严重失衡,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男女比例整体失衡。按如今婴幼儿性别比例预测,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 性多出3000万到4000万,这意味着平均5个男性中将有一个找不到配偶。这必然是一个不争的严重社会问题。 二、男女比例失调的原因 关于男女比例失调的原因,可谓众说纷纭。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是有中国传统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男性传宗接代的思想造成了男女比例失衡。还有人认为是中国农村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为了养儿造成防老。更多的人认为是现在医学技术中的B超,可以检查出胎儿是男性还是女性,有传统观念的人会选择生男孩。其实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才出现的男女比例出生性别比偏高是一个综合性的原因。但并不是自然的原因造成了男女比例失调。因为女性平均寿命高于男性,不采用人为地手段男女出生的比例应该是适当的。主要是因为男尊女卑的思想指引了人们的行为,采取各种手段尽量要生个男孩。虽然有人声称出生人口性别比高和计划生育政策没有关系。但是不仅与计划生育政策有关,而且关系重

对当前我国男女比例失调所引起的伦理问题的探讨

对当前我国男女比例失调所引起的伦理问题的探讨 长期以来,我国人口结构都存在着男女性别比失调暨男性人口数量多于女性人口数量的问题。由此引致的买卖婚姻、拐卖妇女儿童、性犯罪等问题,即是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重大社会问题,也是触及社会伦理道德防线的伦理风化问题。持续开展并不断推进对于男女性别比失调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伦理问题的探讨,无论是在理论思考的层面,还是在社会建设的实践方面,都应该是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改善社会治安面貌和改良社会道德风尚的。有鉴于此,我们不揣浅陋,对当前我国男女人口性别比失调及所引起的伦理问题提出一点不成熟的探索和思考。错漏不当之处,敬请老师和同学们批评指正。 一、当前我国人口男女比例失调的状况 我国是当今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相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人口问题既是特殊的,也是重要而且值得特别关注的。因此,从1970年代起,国家为了控制人口的增长和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确定了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人口政策以来,我国在控制人口数量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成就。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由 1970 年的 33.34‰和 26.83‰,下降到 1996 年的 16.98‰和 10.4‰,再降到 2003年的 12.41 ‰和 6.01‰。不过,在人口数量及增长速度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另一个问题,也就是人口结构中男女性别比失调的问题也逐渐凸显而严重起来。 按照人口学的理论,一个社会中男女人口正常的性别比范围是从103:100到107:100之间,而以106:100为人口性别比的较佳比值。但是我国人口男女性别比却在总体上和长时期内都超出了这一正常的比例,而呈现出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的性别比失调的状态(当然,也不排除在一些年份和一些地区,男女人口比例尤其是人口出生性别比被控制在106:100左右的范围内小幅波动)。例如,2005年,中国人口男女性别比的总体比例是119.86比100;2006年为116.9:100;2009年为119.45:100;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 。 成,而另一部分由男性与女性的生理与心理特质所导致。如“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子随父姓”便都是某种程度的社会地位不平等,具体体现为家庭地位的区别。生养女儿之后外嫁,在社会福利较差、经济发展较为薄弱的地方,儿子是养老的保障。此外,男性较女性体力强,在许多职业中都占据优势,导致经济收入等不平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得许多家庭更倾向于生育男性而非女性。 其三,是我国的生育政策的导向。即:在农村,父母只有独生女的可以生第二胎。这个政策从概率上并没有改变性别比,但它给予了一种思考导向,即“生男比生女好”。这种思考导向出现在一个全国性的法律政策中显然是不合适的。 除了上述这些思想观念层面的因素外,就是现代先进的医学技术如b超等,为人们“选择性生男孩”,提供了有利的科学技术的条件。 三、男女性别比失调对婚姻及婚恋伦理观的影响 当前我国男女人口性别比失调所带来的最直接的严重后果,就是适婚男性在婚姻配偶问题上的困难。根据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的比例为51.27%比48.73%。这就意味着,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在总体数量上净多出3400余万,而在不满20岁的青少年人口中,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之间的差额也高达2000万。如果这种男女性别比严重不平衡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和管控,那么10年以后,我国将有上千万适婚男性可能面临“娶妻难”的问题,男性适婚人口过剩所导致的婚姻配对的困难将会变得越来越突出。恋爱、婚姻、择偶、配对等困难,将会成为当代中国青壮年应婚、适婚男性以及整个社会将要直面的问题。在未来20年中,因为缺乏竞争力而找不到配偶的男性及其婚姻问

关于性别比例的调查报告

关于性别比例的调查报告 不少媒体称,中国男女比例出现严重失衡,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到4000万,这意味着平均五个男性中将有一个找不到配偶,将有数千万的男子无妻可娶,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光棍”,而且这一现象从明年开始将逐渐显现出来。 与此相对应的数字是,2004年末我国男性人口66976万人,占51.5%,女性人口63012万人,占48.5%,总人口性别比为106左右。 1、出生婴儿性别比的恒定值:102-107 。据资料表明,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出生婴儿性别比是基本一致的,一般在102-107的范围内,即每出生100个女婴时,男婴出生数为102个-107个。人口学家把这个指标称为出生婴儿性别比的恒定值。由于男婴死亡率略高于女婴,这样到婚龄期时男女性别比例就基本持平。 然而,根据中国政府于2000年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即在出生的婴儿中,男女比率达到117:100,比正常值102至107高出很多。另据中国统计局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城市男女婴的性别比为112.8比100、镇为116.5比100、乡村为118.1比100。 上海常住人口出生婴儿性别比约为107:100;深圳市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例为120.8∶100;北京流动人口在京出生的性别比例高达128∶100;重庆现在的男女比例为140∶100,海南、广东等省出生的性别比例竟然高达130:100以上。 2.孩次越高,性别比越高。全国统计表明:2000年生一胎的性比别

为107.1,生两胎的性比别为151.9,生三胎的性比别达159.4。而据海南省的一项统计表明,生一胎的出生性比别为118.3,生两胎的达到119.4,生三胎的则高达233.3。也就是说,生的胎数越多,选择生男孩的越多。据估计,在中国每诞生一个新生命,就有2.5个婴儿被堕胎。每年至少有30000胎儿因为是女婴而被流产。即在不满20岁的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出2000余万人,平均每个年龄男性比女性富余100多万人。由此人口专家预测:到2020年,将会有3000万至4000万处于婚育年龄的男青年无妻可娶。出生人口的性别比形势严峻,男孩多女孩少的问题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目前全世界的性别比例非常接近于1:1,但具体到各个国家,则差别很大。目前世界上最缺少女人的国家是卡塔尔,男女比例是1.9:1(男人比女人多九成),最缺少男人的国家是拉脱维亚,男女比例是0.85:1(女人比男人多近18%)。 各个国家性别比例的差别,往往从某些角度反映了这个国家的风俗、文化、历史等因素。 导致一个国家男多女少的原因可能有: 1、重男轻女观念严重,导致溺弃女婴的现象严重,女婴和女孩的存活率低于男婴和男孩; 2、重工业发达,吸引大量外国男性青工进入; 3、人口结构年轻; 4、男性寿命与女性寿命接近,甚至高于女性寿命;

中国男女婚恋观调研报告

中国男女婚恋观调研报告 中国男女婚恋观调研报告 很早之前就有人做过男女比例的调研报告,研究报告显示男女比例严重失调,21世纪,剩男剩女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了,那么他们的婚恋观究竟是怎么样的呢!以下体现的几点就是这次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 性别比失衡 70后非婚男女206∶100 男女性别比失衡严重,高达男∶女。其中70后、80后、90后非婚人口性别比失衡严重。全国处于适婚年龄段的70后、80后、90后人口中存在男女比例不平衡的问题,并且年龄越大比例失衡越严重。70后非婚人口男女性别比高达206∶100,8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136∶100,9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110∶100;70后、80后、90后非婚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共计多出2315万。 广东非婚人口男女差距高达165万人,比例为112∶100。差距比例最大的是云南,高达122∶100。 30+男性: 择偶缺口高达万 《普查》显示:30岁~39岁男性中有万人处于非婚状态,而同年龄段女性中有582万人处于非婚状态,男性在同年龄段择偶面临万的缺口。这种情况必然造成30+的男性更倾向寻找低年龄的女性为伴侣,同时会使80后、90后男性的择偶压力继续增大。 此外,全国31省市非婚人口性别比及数量差距:云南、海南、广西、贵州、陕西等省(区)的性别比较高,江苏、山东及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的性别比相对平衡;广东、云南两省的非婚人口性别数量差距都超过了百万,广东高达165万,位居首位。 婚龄推迟: 男女分别推迟岁、岁 晚婚成了社会潮流,通过研究20~29岁人群结婚年龄变迁显示,中国人目前的平均结婚年龄推迟,比10年前推迟了岁(男)和岁(女)。 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男性的平均结婚年龄为岁,女性平均结婚年龄为岁;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男性的平均结婚年龄为岁,女性平均结婚年龄为岁。 择偶缺口

男女比例调查报告

男女比例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性别比例的调查报告 关于性别比例的调查报告 不少媒体称,中国男女比例出现严重失衡,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到4000万,这意味着平均五个男性中将有一个找不到配偶,将有数千万的男子无妻可娶,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光棍”,而且这一现象从明年开始将逐渐显现出来。 与此相对应的数字是,20XX年末我国男性人口66976万人,占51.5%,女性人口63012万人,占48.5%,总人口性别比为106左右。 1、出生婴儿性别比的恒定值:102-107。据资料表明,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出生婴儿性别比是基本一致的,一般在102-107的范围内,即每出生100个女婴时,男婴出生数为102个-107个。人口学家把这个指标称为出生婴儿性别比的恒定值。由于男婴死亡率略高于女婴,这样到婚龄期时男女性别比例就基本持平。 然而,根据中国政府于2000年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即在出生的婴儿中,男女比率达到117:100,比正常值102至107高出很多。另据中国统计局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城市男女婴的性别比为112.8比100、镇为116.5比100、乡村为118.1比100。 上海常住人口出生婴儿性别比约为107:100;深圳市出生人口男女

性别比例为120.8∶100;北京流动人口在京出生的性别比例高达128∶100;重庆现在的男女比例为140∶100,海南、广东等省出生的性别比例竟然高达130:100以上。 2.孩次越高,性别比越高。全国统计表明:2000年生一胎的性比别为107.1,生两胎的性比别为151.9,生三胎的性比别达159.4。而据海南省的一项统计表明,生一胎的出生性比别为118.3,生两胎的达到119.4,生三胎的则高达23 3.3。也就是说,生的胎数越多,选择生男孩的越多。据估计,在中国每诞生一个新生命,就有2.5个婴儿被堕胎。每年至少有30000胎儿因为是女婴而被流产。即在不满20岁的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出2000余万人,平均每个年龄男性比女性富余100多万人。由此人口专家预测:到2020年,将会有3000万至4000万处于婚育年龄的男青年无妻可娶。出生人口的性别比形势严峻,男孩多女孩少的问题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目前全世界的性别比例非常接近于1:1,但具体到各个国家,则差别很大。目前世界上最缺少女人的国家是卡塔尔,男女比例是1.9:1(男人比女人多九成),最缺少男人的国家是拉脱维亚,男女比例是0.85:1(女人比男人多近18%)。 各个国家性别比例的差别,往往从某些角度反映了这个国家的风俗、文化、历史等因素。 导致一个国家男多女少的原因可能有: 1、重男轻女观念严重,导致溺弃女婴的现象严重,女婴和女孩的存活率低于男婴和男孩;

低龄人口性别比对社会发展影响研究(修改稿)

低龄人口性别比对社会发展影响研究 一、引言 性别比是影响人类婚姻、生育的基本因素,与人口再生产、人口分布及其他人口结构均有直接关系,过高或偏低都可能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偏高,并持续增高的现象已经引起官方和国内外许多学者的高度重视。宁夏出生人口性别比自2000年“五普”的108.79以来,连续10多年高于正常值范围①。本文以“六普”数据为基础,围绕宁夏人口性别比的现状,研判低龄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原因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探讨实现出生人口性别比平衡、减缩对社会发展消极影响的对策。 (一)研究背景 1.宁夏人口规模控制成效显著 ①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一定时期内出生的男婴总数与女婴总数的比值,用每百名出生女婴数与相对应的出生男婴数表示。根据长期观察,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出生人口性别比相对稳定,并十分近似地在103-107之间,这一区间(103-107或105±2)被称之为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正常值范围。

2010年宁夏人口出生率为14.14‰,与1982年相比,下降了14.81个千分点,平均每年下降0.53个千分点。若按1982年全区人口出生率水平计算,1982年-2010年宁夏约少出生人口152.81万人[1]。 2.宁夏人口年龄结构正处于“人口红利期” 人口年龄构成是人口自然特性和社会特性的综合表现,反映了人口总体中不同年龄人口的分布状况及比例关系,影响着人口过程和社会结构的诸多方面,是人口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六普”数据显示:宁夏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特征,即劳动年龄(15岁-64岁)人口比重大(72.22%),少儿(0岁-14岁)人口比重小(21.39%)、老年(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小(6.39%)。人口抚养比②为38.47%,即宁夏人口年龄结构正处于一个高劳动年龄人口比、低抚养比、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历史机遇期——“人口红利期”③。 3.宁夏人口素质显著提高 ②人口抚养比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用百分比表示。它表明,从整个社会来看,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多少非劳动年龄人口。 ③在出生率下降初期,出生率下降速度快于人口老化速度,形成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年龄结构——少儿抚养比与老年抚养比在同一时期内都比较低,并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总人口“中间大、两头小”的结构,使得劳动力供给充足,而且社会负担相对较轻。年龄结构的这种变化将带来劳动力增加、储蓄和投资增长、人力投资增加和妇女就业机会增加等,从而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这段时期在人口学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或“人口红利期”。

关于男女比例失调所造成的影响

关于男女比例失调所造成的影响 一、现象 联合国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由于中国、印度等国存在严重的重男轻女倾向,亚洲的性别失衡问题已经非常尖锐。 如今,重男轻女之风正在向其他亚洲国家蔓延,越南等国的重男轻女趋势也日益明显,这正在进一步恶化亚洲的性别比例问题。 中国的男女比例 据国家统计局第五次人口普查中指出,我国现在的男女比例约为106.30:100。由上表不难发现,中国男性人数普遍高于女性,而造成这样差异的正是婴儿出生时造成的。第五次人口普查发现,0-4岁的新生儿,男性比女性多出3132,9680,而男女比例更是高达120.17:100 二、造成的原因 造成男女比例失调的原因不尽相同,有战争、寿命等方面的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前鉴别胎儿性别已不是什么难事,重男轻女的思想,造成许多女婴无缘这个世界,比如中国。而之所以会重男轻女,又是与能否有生活保障、提高生活质量紧密相联的。这一点,从我们的北京、上海这些大都市在人口生育方面也是出现负增长或低增长率可以得到验证。也就是说,北京、上海出现人口自然负增长和低增长率也是建立在他们的生活有保障之上的。而性别比失调现象之所以主要发生在农村,也正好说明性别比失调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滞后。所以说,不论城乡,到了不仅有生活保障,且有了一定生活质量的

那么一天,重男轻女的现象就不复存在;而不再重男轻女,性别比失调也就会自然消失 三、造成的影响 i. 越来越多的男性将无法找到配偶进行生育 在现在的社会中达到育龄期的男性比女性多出1903,0475人。由此可以得出,中国有近2000万人无法找到配偶而无法进行生育。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一份报告主要针对印度、越南、尼泊尔等国。报告警告说,性别比例失衡将导致针对妇女的暴力增加,妇女拐卖问题进一步恶化,进而造成社会紧张加剧。该报告还预言,由于性别严重失衡,将有越来越多的男性,尤其是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最贫穷的男子,他们将被迫打光棍。 ii. 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男多女少的情况会使性犯罪增多。目前在一些地方,低龄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确实已非常严重,60多人的小学低年级班只有一二十名女生,30多人的幼儿班只有几名女孩的现象普遍 2 存在。若干年后,解决不了婚姻的男子可能会在心理上出现急躁、失控行为,必然回出现性犯罪率升高、同性恋增多、性行为错乱等现象。出生性别比的异常升高若持续不下,将对人口结构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对未来社会的良性稳定运行、社会伦理道德体系也会造成一定冲击。同时,妇女拐卖现象也会上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