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发展心理学习题解析---咨询师考试单选解析

发展心理学习题解析---咨询师考试单选解析

发展心理学习题解析---咨询师考试单选解析
发展心理学习题解析---咨询师考试单选解析

发展心理学习题解析

一、单选

【1、3、题解析】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的科学。

心理发展的内涵(1)、(动物)种系发展物种历史比较心理学

单细胞动物——感应性

环节动物——出现感觉条件反射也就是心理现象

脊椎动物——知觉

灵长类动物——思维萌芽,能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不能揭示事物的和内在联系

(2)、种族发展人类历史民族心理学

(3)、个体心理发展

通常的发展心理学是狭义的心理学,是个体一生的心理发展。

【2、4、解析】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对象)

一是心理发展中各年龄阶段的特征:同时不同步,非因果

二是心理发展的理论1)心理发展的动因(遗传和环境的作用)2)心理发展过程(连续性和阶段性)的问题3)内动力(主体自生成、自发展)和外动力(环境和教育)的关系问题4)(是否具有、如何看待)关键期问题

【5、6、7、8解析】

心理发展的性质

1、整体性;

2、活动性;

3、社会性;4,规律性

心理发展的规律性:普遍性和差异性(个性与共性);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指向性,先天排定的向性和序性程序);不平衡性(0—1婴儿期,少年期11、12—15、16,;两个加速期);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9、10、11解析】

(一)纵向研究设计

纵向研究是对相同的研究对象在不同年龄或阶段进行的长期的反复观测,也叫纵向追踪研究。纵向研究是了解心理在时间上的实际变化。

纵向研究的优点是:系统连续变化,便于揭示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了解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比较稳定和比较迅速的变化时期,容易发现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局限性:样本少易丢失。时间长和反复测查,可能结果不可靠性。

(二)横断研究设计

横断研究设计是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者进行比较研究的设计方式,又称横向比较研究。

横断研究的优点:一、适用性二、时效性。

横向研究的局限性:人为联结难以得出个体心理的连续变化过程,难以了解心理变化中各事件的因果关系,出现组群效应,呈现的组间差异结果中可能会有不属于心理发展的因素。

(三)纵向与横断相结合的研究先横向研究然后再进行追踪研究

跨文化、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

【12—18解析】

1879年冯特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19—23解析】

维果茨基认为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一)高级心理机能的制约因素

维果茨基将心理机能分为:高级心理机能和低级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是人类特有的,是由历史文化因素所制约的。

心理机能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标志:1、随意化(随意)2、概况—抽象化(概括)

3、整体化(组合)

4、个性化(个体差异)。

(二)文化历史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

1、社会文化(交往)活动是智力发展的源泉

2、以语言为中介使心理活动发生质变

(三)教育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最近发展区最近(下一个)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两个发展水平的差距是由教学决定的。

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3、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以个体的发育成熟为前提;以一定的心理机能发展为条件;在某些心理特征处在开始形成而尚未达到成熟的时候。

【24—29、60题解析】

皮亚杰理论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

即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观点如下:

(一)儿童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1、主体和客体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2、主体和客体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

3、相互作用受个体主观能动性的调节。(自我选择和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二)认知发展本质的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

心理发展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客体的平衡;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心理发展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构建过程;内因外因相互作用。

皮亚杰认知结构和主动建构学说四个基本概念:

图式:对客体信息进行整理、归类、改造和创造的功能,主体适应环境

同化:纳入已有认知结构,主体改造客体,图式量上丰富

顺应:主体被改造改变或创造新图式

平衡:主动建构

(三)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

(四)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皮亚杰认为成熟、经验(物理经验、数理逻辑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化是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30—47题解析】

埃里克森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他认为人的心理危机是个人的需要与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乃至失调所致,故称为心理社会危机。社会环境决定着心理危机能否得到积极地解决。因此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阶段称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以区别与佛洛依德的心理性发展阶段。

【48、49题解析】

关键期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习得某种知识和技能的,或者形成某种心理特征,而过了这个时期有关方面的发展会出现障碍,且难以弥补。

动物关键期现象主要表现在感知活动水平上的本能反应,而对人类婴儿的研究表明,只在感受系统范围内有所表现。儿童发展的敏感期(宽窗口)和关键期(窄窗口)。

【51题解析】

一、模仿学习

模仿是婴儿的天生学习能力。两三天开始就具有的能力。

二、条件反射学习方式

出生后数天就能建立起的条件反射。最早的条件反射是吮吸。

三、偏好新颖刺激的学习形式习惯化和去习惯化

【52题解析】

婴儿期是各种认知能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53、54题解析】

婴儿感知觉是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是婴儿认知的开端。是个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的心理过程。

【55、56题解析】

婴儿知觉的发展

1、跨感觉通道的知觉表现:手眼协调和视听协调等

2、模式知觉人脸图案

3、深度知觉吉布森运用“视觉悬崖装置”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6个月开始,也有人认为2个月就形成了。

【57题解析】

1—1.5岁婴儿出现第一批词(60个左右),3岁儿童基本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词汇量达到1000左右,会有词义的扩大、缩小、部分重叠。

【58题解析】

1.5—

2.5岁是掌握语法的关键期,3岁末基本掌握母语的语法规则。

【59题解析】

婴儿与成人的言语交流

1、前言语交往以手势作为辅助手段

2、言语交往总是说他知道的

3、成人与婴儿的言语交往

1)内容一般限于眼前事物

2)适应婴儿言语发展水平的交流技能,吸引婴儿注意感叹词,名字,语调

3)适合与婴儿说话的语用技巧句子简短,合乎语法,语速慢,多重复

4)采用互动方式和促进发展的策略。如适当的扩展和引申,问答式,辅以姿势等

【61题解析】

巴斯根据婴儿对活动的倾向性和行为特征,将其气质划分为情绪性、活动性、冲动性和社交性。

情绪性:情绪反应突出,负面情绪反应占优势,愤怒、悲伤、恐惧。

活动性:积极探索周围环境,乐于从事运动性游戏。有的有攻击性

冲动性:情绪反应强烈多变,易冲动,缺乏情绪和行为的自我控制

社交性:社会交往要求强烈,积极主动地与他人接触和交流。“自来熟”。

A为冲动性 B为情绪性 C为社交性D为活动性

托马斯和切斯按照气质的五个维度,即节律性、适应性、趋避性(积极探索和消极被动)、典型心境(情绪状态)与反应强度,把婴儿气质类型分为三类:

容易抚养型:生活有规律、节奏明显,容易适应新环境、新经验,主动探索环境,对新异刺激反应积极,愉快情绪多,情绪反应适中。

抚养困难型:生理节律、生活规律性差,难以适应新环境,对新异刺激消极被动,缺乏主动探索周围环境的积极性,负性情绪多,情绪反应强烈。

发展缓慢型:对环境变化适应缓慢,对新鲜事物反应消极,对新异刺激适应较慢,情绪经常不甚愉快,心境不开朗。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慢慢对新异刺激感兴趣。

托马斯和切斯的看法更贴近婴儿气质的实际。

【62题解析】

婴儿兴趣是先天性的,三个阶段:1、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0—100天,兴趣—反应模式)2、相似性物体再认知觉阶段(半岁前后,兴趣—快乐模式)3、新异性事物探索阶段(1岁前后,兴趣—认知倾向)

【63—66题解析】

婴儿笑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自发性微笑(0-5周),生理性反射;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4个月),能够把人的声音和面孔同其他非社会性的刺激区分开进而引起微笑,无差别(生人和熟人都一样);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4个月以后,能分熟人和生人)

【67题解析】

A选项自发性的哭(生理反射性哭)、应答性的哭(不适宜刺激的反应,具有社会性)、主动操作性的哭(从经验中学到的)

婴儿的分离焦虑经过过程:

1、最初阶段

婴儿哭泣,悲伤,呼唤妈妈,拒绝陌生人以及痛苦的求助,愤怒的抗议。

2、第二阶段

婴儿在无人理睬,无法摆脱陌生环境,无从改善困境的情况下,渴求妈妈的急切愿望受到打击,希望破灭,在悲戚中尝受失望,便减少啼哭,出现情感冷漠。

3第三阶段

开始寻求可亲近的陌生人,表现出超脱分离焦虑困扰的状态,企图适应新环境。【68—70题解析】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安斯沃斯将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表现分为:安全型依恋(占65%-70%)、回避型依恋(占20%)、反抗型依恋(占10%-15%)。安全型依恋是积极依恋,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恋均属消极

的不安全依恋。

衡量婴儿期母亲教养方式的三个标准:反应性(积极应答),情绪性(情感交流),社会性刺激(互动:游戏、模仿、共同活动等)

鲍尔比依恋发展的阶段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喜欢所有人),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母亲—-家人、熟人—-陌生人),特殊的情感联络阶段(母亲安全基地),互惠关系形成阶段(能够接受母亲的离开)。【71、120题解析】

哈特总结出自我的发展过程:

1岁前后,婴儿显示出主体我的认知表现在:婴儿把自己作为活动主体的认知,婴儿能把自己的活动和他人活动分开。

约2岁前后,婴儿显示出客体我的认知,表现在:能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知,能从照片录像认出自己,能运用“我”表示自己。

客体我自我意识的出现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少年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72—74、76、题解析】

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认知论认为分为三个过程:

婴儿期——机能游戏基本生活的发展亲子游戏和模仿性游戏躲猫猫

幼儿期——象征性游戏以经验为基础,建构虚假情境假装游戏青梅竹马童年期——规则性游戏游戏规则外显,角色内隐打牌,跳绳

【75题解析】

A和C是精神分析学派理论D为古典游戏的重演论,(斯宾塞)精力过剩论B是认知学派的观点

认知学派的游戏观:游戏要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促进认知发展,创造着最近发展区,练习并巩固已习得的各种能力。

【77题解析】

游戏的社会性发展:1、独自游戏、旁观 2、平行游戏(雷同游戏无交流)

3、协同游戏(有互动,无分工)、合作游戏(有分工协作)

【78、91题解析】

幼儿期儿童主要记忆策略:视觉“复述”策略(看)、(口头)复述策略、特征定位策略(要点、特点,兔子耳朵)

【79题解析】

具体形象性思维的特点:可塑性(添油加醋或简化压缩)和动态性(头脑中的表象是动态、连续性和易变性)

题干(思维具体形象性)加上C和D是思维的特点的三个方面,还有幼儿认知发展的趋向性(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和从片面到全面)共四个方面。

【80题解析】

幼儿缺乏观点采择的能力,以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取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

【81题解析】

幼儿概括能力发展

以具体形象概括为主,后期开始进行一定的内在本质属性的概括。

1)实物概念的发展:列举——外部特征——外部和内部特征概括

2)类概念的发展四级水平

不能分类—感知特征分类—功能特征分类—概念分类

概念是在概括的基础上,以词语来标志的。

【82、题解析】

1、早期沟通手势

1.5岁手势是注意指向的手段→手势与词语结合→婴儿末期手势与语言进行协调一致

2、听的语用技能直观形象理解→言语描述理解

3、说的语用技能

1)对影响有效沟通的情境因素十分敏感2)对同伴反馈易于作出积极的反应

3)能够有效的参与谈话。

D答案是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趋势:

一、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发展;二、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

【83题解析】

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是幼儿言语发展的集中表现,幼儿期是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期。【84题解析】

幼儿期儿童认同的对象:较高的地位、具有权威性、有较强能力、聪明健壮或漂亮的人,主要认同父母、教师、自己喜欢的叔叔阿姨以及与自己年龄差别较大的哥哥、姐姐等。【85、86、88题解析】

第一逆反期,大约在幼儿3—4岁时出现,主要对象是父母,其次是其他养育者。是发展的正常现象。

【87题解析】第一逆反期心理发展有特殊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表现

心理需求:实现自我意志,实现自我价值感,希望父母和亲近的人接纳自己“长大了”并“很能干”的“现实”

行为表现:要参与成人的生活活动,自以为别人能干的事自己也能干,并大胆付诸实施;自以为能干的或自己要做的事被成人代做了,往往坚持返回原状态,自己重做;常常逆着父母的意愿说“不”,并按自己的愿望说“我自己做”,喜欢听“你真棒”的表扬。

【89题解析】

高自尊与以后对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相关,而低自尊则与以后的情绪不良(压抑、焦虑),与对学校生活不适应以及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等社会关系的不适应有联系。

A B D为低自尊的影响。

【90题解析】

学习是童年期儿童的主导活动。“学会学习”是小学儿童的最基本的学习任务。

【78、91、92题解析】

小学儿童的记忆策略是:复诵,组织(归类),系统化(体系,条理化),加工(联想、谐音、拆分、重组等)

幼儿期儿童主要记忆策略:视觉“复述”策略(看)、(口头)复述策略、特征定位策略(要点、特点,兔子耳朵)

【93、94题解析】童年期儿童思维的基本特征:

1、童年期是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思维的本质特征是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

2、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过渡的关键期在四年级左右(9—10)

3、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思维发展不平衡

【95—98题解析】

概括能力的发展水平:直观形象水平(低年级)对外部形象特征的概括----人,有头无尾形象抽象水平(中年级)既有外部直观形象,又有内部的本质特征----临渴掘井

初步本质抽象水平(高年级)概括的内容为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初步接近科学概括----一毛不拔,小气

【99、100题解析】推理能力的发展

1、演绎推理(一般到个别、)

2、归纳推理(个别到一般)基本上都能完成简单的归纳推理;因素多,归纳难度大,归纳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3、类比推理存在着年龄差异,类比推理能力发展水平低于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水平。【101、102题解析】

童年期的思维(认知)结构具有守恒性,6—8岁数概念守恒和长度守恒,7—9岁液体守恒和物质守恒,8—10岁面积守恒和重量守恒,11—12岁容积守恒。形成守恒概念的推理方式分为:恒等性、可逆推理和两维互补推理。

【103、104题解析】

教育和调节儿童与环境的关系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评价能力的特点:1、自我评价包括对个方面,如身体外表,行为表现,学业成绩,运动能力,社会接纳程度等;2、社会支持因素对儿童自我评价起着非常重要的最用,其中父母和同学的作用最重要;3、对自我的评价与情感密切联系;4、小学儿童自我评价与学业经验、同伴交往、自信心等有密切关系。

【105题解析】

罗腾伯格通过“延迟满足”来研究儿童的自控能力。影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

1、认知和策略儿童将注意力从奖品上转移,使等待变得容易轻松;

2、榜样的作用;

3、家庭教育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很大,宽松、民主的教育类型可使儿童容易抗拒诱惑的自我控制能力。

【106、145题解析】道德认知

【107题解析】道德行为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也称侵犯行为,指针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主要表现为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以及对他人权利的侵犯。攻击行为的基本要素是伤害意图。欺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攻击行为。

【108题解析】同伴交往的意义

1、是童年期集体归宿感的心理需要,

2、促进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

3、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

4、增进良好个性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109、110题解析】

研究者按在同伴交往中的人气特点将儿童分为三种:

受欢迎的儿童:成绩好、有主见、独立、热情、乐于助人、善于交往与合作

不受欢迎的儿童:具有攻击性,对人不友好,不尊重同伴,缺乏合作精神,常出一些不良主意和恶作剧

受忽视的儿童:退缩,安静,有依赖性和顺从性,既不被喜欢,也不被同伴讨厌。

影响儿童在同伴中是否受欢迎的因素有多种,基本的因素还是儿童本人的社会交往能力。【111题解析】儿童对友谊认识的发展

1、短期游戏伙伴关系(3—5岁)

2、单向帮助关系(6—9岁帮自己)

3、双向帮助关系(9—12岁互利性)

4、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12岁以后独立性和排他性)

【112题解析】影响儿童选择朋友的因素

1、客观条件的相互接近;

2、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

3、人格尊重、心理和谐并相互敬慕;

4、人际交往中的协同关系。

【113、114题解析】亲子关系的发展变化

1、直接交往时间明显减少;

2、父母教养关注的重点转移;

3、父母对儿童控制和儿童自我管理的消长变化

父母控制6岁前、共同控制6—12岁、儿童控制12岁以后

【115、116题解析】

青春期是身心发展迅速而又不平衡,是经历复杂发展,又充满矛盾的时期,因此被称为困难期或危机期。

【116题解析】

生理发育期的主要特点是:身体成长加速(身高和体重),生理机能发育加速(肌肉、脂肪,脑神经),性的发育和成熟(生殖系统是人体各系统中发育成熟最晚的,它的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

【117题解析】少年期的记忆容量达到11.04,超出成人短时记忆容量。青春期记忆的主要特点: (1)自觉地运用意义记忆,同时有效地运用机械记忆;

(2)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 (3)有效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118、119题解析】

1、思维形式摆脱了具体内容的束缚

2、假设演绎推理能力得到发展

皮亚杰的钟摆实验证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少年期,>12)已经具有假设演绎推理的能力。

【120题解析】

2岁,客体我自我意识的出现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少年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121题解析】拉森研究发现:

青春早期,情绪状态的积极方面较少,消极情绪较多;情绪的稳定性较差,起伏变化较多。青春后期,情绪稳定性增加,起伏变化逐渐趋缓。

【123—126题解析】

逆反期的出现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

【127题解析】

帮助儿童度过逆反期父母需要注意的问题:

1、认识和理解逆反期的心理发展意义;

2、正确面对儿童逆反期这一现实,事先做好思想准备,提前调整对待孩子的方式,使关系和谐;

3、理解少年期多重矛盾的焦点所在,少年对自我认识的超前和父母对儿童认识的滞后是双方矛盾的焦点;

4、必须正视少年儿童独立自主的需求

【128—132题解析】

斯皮尔曼普通因素(G),普遍而概括的能力;特殊因素(S)包括口头能力,算术能力,机械能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智力速度

瑟斯顿群因素论(7种基本能力)语词理解力,言语流畅性,数字计算能力,推理能力,机械记忆能力,空间知觉能力,知觉速度

吉尔福特认为智力结构应从三个维度:内容、操作和产品方面去考虑,得出120种单独的智力因素

斯坦伯格智力认知成分理论如成分功能分类,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

卡特尔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的理论

流体智力是一种潜在智力,主要和神经生理结构和功能有关,得自遗传,可以转化为一切要求智力的练习中,神经系统受损,流体智力会发生变化。

晶体智力是后天获得的来自经验的结晶,受文化背景影响很大,与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包括大量的知识和技能,与学习能力密切相关,

【133题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帕瑞研究发现,青年期的思维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二元论阶段(非此即彼);(2)相对性阶段(审视不同观点);(3)约定性阶段辩证逻辑思维阶段

【134题解析】

思维监控是指为了保证达到预期目的,在思维活动中把思维本身作为意识对象,进行积极主动的监视、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是思维发展成熟的标志,是整个思维结构的统帅。思维监控水平的高低会影响思维过程的效率和思维活动的结果。

青少年自我监控的能力的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1、随年龄增长而迅速发展,2、自我监控能力具有的计划性、准备性、方法性和反馈性都得到了较好发展,3、青年初期的思维自我监控能力已经接近成人水平。

【135题解析】

青年期自我概念的特点

1、自我概念的抽象性日益增强(概括);

2、自我概念更具有组织性和整合性;

3、自我

概念的结构更加分化(不同角色的自我)。

【136题解析】

自我意识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评价和自我理想。

青年期自我概念认识水平提高的主要途径

1、自我探索是自我认识发展的内动力;

2、透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

3、通过对同龄人的认同感来认识自己。

【137—139题解析】马西亚归纳出青年解决同一感危机的方式:

1)、同一性确立体验危机后,选择符合自己的目标和方向,达到成熟的自我认同;

2)、同一性延续处于体验危机中,探索阶段;

3)、同一性封闭没有体验危机,由权威代替做出生活选择,是盲目的认同和接纳;

4)、同一性混乱(扩散)对未来的生活不抱希望或做什么选择,不追求自己的价值和目标。

同一性的选择和确立需要一个过程,社会也给予青年暂缓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的机会,这个时期被称为“心理延缓偿付期”,这是一种社会延缓。

【140、141题解析】

自我接纳是对自我积极肯定的心理倾向。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接受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平常心面对自我现实,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确定自己的理性目标。

自我排斥是对自我消极否定的心理倾向。拒绝接纳自己,是自我心理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个体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必要过程。

【142—144题解析】

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价值观是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有的内部尺度。

大学阶段是个体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包括:

1、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受个体成熟因素的制约;

2、受文化条件和社会背景的制约;

3、受家庭教育的制约;

4、个体自我调节因素;

5、社会历史事件和个人遭遇的非规范事件的影响【145、106题解析】见106题解析

【146—148题解析】中年期一般指35、40——60、65岁,女性更年期45-55岁,男性更年期55-65,以性腺和性器官的萎缩衰退开始。

【150—152题解析】成年期的自我发展水平

1、尊奉者水平按规则办事,具有强烈的社会归属感,少数人属于这一水平;

2、公平水平能将外在的、社会的规则内化于己,具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形成了自我评价标准并能自我反省,开始认识到世界的复杂性,但思想具有二元性,倾向于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区分为对立的两极;

3、自主水平能承认、接受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矛盾和冲突并能表现出高度的容忍性;

4、整合水平不仅能正视内部矛盾和冲突,还会积极的解决这些冲突,能放弃不可实现的目标,重新进行选择。

【153题解析】

“男女同化”是中年期性别角色的整合。

【156、157题解析】适应环境的控制理论

初级控制是指人类通过改造环境而控制环境的企图,次级控制是指人类透过改变自己以顺应环境的企图。就其实质而言,初级控制是创造性的适应环境的行为系统,而次级控制则属于被动适应环境的行为方式系统。

从个体发展来说,初级控制是人的根本愿望。因为初级控制是指向外在世界,能使个体改变环境,从而满足个人的需要,并通过改变环境来发展自我的创造潜能。次级控制功能是在个体对外界控制不成功,或没有能力控制外界环境时出现的。这种情况下,个体可以通过对行为的目标、预期以及归因进行调整,对事件进行认知重构,从而改变对事件的认识,帮助恢复自信,以便去适应环境,准备应对新的挑战。

【158—160题解析】

老年期(60岁以后)两种不同的心理发展观

1、老年丧失期观点只有丧失包括身心健康、经济基础、社会角色、生活价值等。

2、毕生发展观积极、向上发展贯穿人的一生。

1)、一生都在发展;

2)、发展的方向、形式、速率不同,早发展的早衰退,晚发展的晚衰退;

3)、发展是增长和衰退的对立统一;

4)、受各种因素影响,如成熟,社会文化,个人因素(智力、个性、命运、、非规范的事件)等。

【161—163题解析】

老年人的认知退行性变化显著,包括感知觉、记忆、智力的退行性变化。

感知觉衰退最早,变化最明显。

老年期的记忆减退特点:40~50明显减退 70岁后进入明显的记忆衰退期。机械记忆衰退明显,再认能力老化,识记和回忆姓氏最难。

【164、165题解析】老年期人格特征的变化

1、不安全感(身体健康和经济保障)

2、孤独感子女的忽视使老年人在家庭关系中失落感,是最普遍的原因

3、适应性差不适应新的环境和情境

4、拘泥刻板性并趋于保守

5、回忆往事。

2008年5月份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考试真题

2008年5月份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考试真题

2008年5月份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考试真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70岁,退休干部。 案例介绍:求助者自述失眠、躯体不适,怀疑脑部有问题,害怕得病,专门到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检查。在医院做了脑CT、核磁、心电图等各类检查,均未查出明显器质性病变。求助者自称没有查出病,心理很高兴,但仍觉得头晕、颈部僵硬,腿痛,为此非常烦恼,心里不安,害怕会发生什么不测,经常失眠,神经内科医生建议其进行心理咨询。 多选:1.该求助者的躯体症状是()。 A.头晕 B.脑部疾病 C.腿病 D.颈部僵硬 单选:2.该求助者的情绪症状主要是()。 A.强迫 B.抑郁 C.焦 虑 D.恐惧 单选:3.该求助者的主要心理问题是()。 A.反复就医 B.害怕得病 C.强迫就 医 D.性格内向 多选:4.心理咨询师在本案例中应重点询问求助者的内容是()。

A.婚姻史 B.对身体的看法 C.成长史 D.目前情绪体验 单选:5.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的特点是()。 A.存在内心冲突 B.人格障碍明显 C.存在错误认知 D.社会功能受损 单选:6.该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一般心理问题 B.情感性障碍 C.严重心理问 题 D.精神类疾病 多选:7.对该求助者的诊断依据()。 A.内心痛苦程度 B.病程时间长短 C.社会功能损 害 D.躯体疾病性质 多选:8.对本案例需保密的内容包括()。 A.咨询内容 B.心理诊断 C.保密原 则 D.测验结果 案例二: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37岁,自考本科学历,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与朋友相处时,总觉得自己笨,样样不如别人,羡慕别人知识面广,认为别人知道的自己也应该知道。害怕在人多的场合说话,怕说不好,别人会笑话他,对他的评价低,很不自信。因此内心非常烦恼,也非常着急。为此不断地买书,积极去听各类讲座,但仍觉得没有太大的收获。目前,求助者还面临婚姻问题,认为这对自己的心理状况也有一定的影响。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参照国内外现行的年龄阶段划分方式,我们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1)新生儿期,(2) 乳儿期,(3)婴儿期,(4)童年早期或幼儿期,(5)童年中期,(6)童年晚期或少年期,(7)青年早期。 2、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信息加工经历这几个阶段:感觉登录、注意、知觉、短时记忆、长时 记忆。 3、帮助儿童克服害怕的心理治疗方法有:对抗性条件作用、系统脱敏法、模特塑造法、认 知疗法。 4、在有关人格发展阶段的理论阐释中,弗洛伊德强调本能的作用,自我是伊底和超我的奴 仆;埃里克森更强调自我的作用,相信超我能引导心理性欲向着社会所规定的方向发展。 5、按照进行的目的性分类,幼儿的游戏分为:(1)创造性游戏,(2)建筑性游戏,(3) 教学游戏,(4)活动性游戏等几类。 6、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通过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观察与 模仿范性获得的。 7、儿童获得道德认识上的发展必须摆脱自我中心和实在论,理解到别人有着与自己不同的 看法,从而发展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自我概念。 二、选择: 1、我国最早讲授儿童心理学的是儿童心理学家(2)。 (1)肖孝嵘(2)陈鹤琴(3)黄翼 2、(3)是具有特定遗传功能最小单位,是储存特定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 (1)染色体(2)DNA (3)基因 3、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中,3—7岁儿童处于(3)阶段。 (1)口唇期(2)肛门期(3)性器期(4)潜伏期(5)生殖器 4、(1)是儿童个性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1)家庭(2)幼儿园(3)儿童游乐场所 5、(3)可以帮助儿童克服冲动与攻击性行为,还有助利他行为的实践。 (1)观点或角色的采择(2)交往技能的训练(3)角色扮演 三、判断: (√)1、儿童的先天素质不是单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儿童的先天素质是遗传基因和胎儿发育的环境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2、儿童大脑各区的成熟程序是由前往后分别进行的,其程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3、后天环境的优劣将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水平和特点。 (√)4、情绪作为一种适应能力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 (√)5、儿童的个性,从一开始就带着自身已有的特点在于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 (×)6、男女两性认知差异的年龄倾向反映了男女儿童在认知差异上的不平衡性。 (√)7、儿童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和水平是衡量个性和社会性成熟的重要标志。 (√)8、游戏是一种现实与想象相结合的,为了满足认识和身体需要的轻松自由的学习活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当代发展心理学最有影响的理论是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他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主要是研究人类的认识(认知、智力、思维、心理的发生和结构),具体而言,包括了发展的实质和原因、发展的因素与结构、发展的阶段。 (1)发展的实质和原因:皮亚杰坚持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即他既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量和质的变化。他认为,个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个体通过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和顺应(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的形式来达到机体与环境的平衡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种不断的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一-……的过程,也是适应的过程,这是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 (2)发展的因素与发展的结构: ①心理发展的因素 他认为,支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物理因素;社会环境;平衡。 ②儿童心理发展的结构 皮亚杰是一个结构主义的心理学家,他提出心理发展的结构问题。他首先认为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图式: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主体之所以对环境因素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这是因为每个主体的图式的不同,以不同的内在因素去同化这种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图式最初来自先天遗传,以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不断地得到改变,不断地丰富起来,也就是说,低级的动作图式,经过同化、顺应、平衡而逐步结构出新的图式。 同化和顺应:同化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而顺应则是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是适应的两种形式。同化和顺应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彼此联系的。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或创新;而顺应则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 平衡:既是发展中的因素,又是心理结构。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新的暂时的平衡,并不是绝对静止或终结,而是某一水平的平衡成为另一较高水平的平衡运动的开始。不断发展着的平衡状态,就是整个心理的发展过程。 此外,皮亚杰还指出思维结构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等三要素。结构的整体性是说结构具有内部的融贯性,而不是独立成分的混合;结构的转换性是指结构并不是静止的,而是有一些内在的规律控制着结构的运动和发展;结构的自调性是说平衡在结构中对图式的调节作用。 (3)发展的阶段 皮亚杰将儿童智力发展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①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儿童的智力只限于感知运动,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智力的进步体现在从反射行为向信号功能过渡。 ②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的思维已表现出了符号性的特点,他们能够通过表象和言语来表征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但其思维仍是直觉性的、非逻辑性的,而且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征。 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儿童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 ④形式运算阶段(1l、12~15、16岁):儿童总体的思维特点是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能在头脑中设想出许多内容,这些内容可以与他们自身的经验无关。 概括而言,皮亚杰的阶段理论包含了以下几种含义: ①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由于各种发展因素的相互作用,儿童心理发展就具有阶段性。 ②各阶段都有它独特的结构,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由于各种因素,如环境、教育、文化以及主体的动机等的差异,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阶段的先后次序不变。 ③各阶段的出现,从低到高是有一定次序的,且有一定的每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个阶段的结构是形成后一个阶段结构的基础,但前后两个阶段间具有质的差异。 ④前后两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 ⑤在同一发展阶段内,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是平衡的,即在不同的方面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和谐的,水平是相当的。 ⑥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的顺序是不能改变的,任何个体都将按着固定的次序经历相同的发展阶段。 总之,皮亚杰的理论为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图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世界各国的心理发展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皮亚杰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儿童智力发展方面。他的理论主要有这几方面的特色:第一,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富有辩证思想的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理论;第二描述了个体从出生到青年初期智力发展的路线;第三,首次将数理逻辑作为刻画儿童逻辑思维发展的工具;第四,构造了发生认识论的理论框架;第五,创造了一套研究儿童智力发展的独特理论。 2.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维果斯基是前苏联的心理学家,他在心理的个体发展和种系发展上做了许多探讨,特别是在关于人类心理的社会起源、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教学的依赖关系等有很独特的论述。 (1)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高级心理机能。人类心理发展的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所制约。 (2)阐明了心理发展的实质,提出其文化-历史的发展观 维果斯基将人类心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第二,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第三,各种心理机能之间关系的不断变化;第四,心理活动的个性化特征。 维果斯基将人类心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人类心理的发源于社会一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所制约;第二,语言符号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第三,高级心理机能是一种不断内化的结果。 (3)提出了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 关于教学与儿童智力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提出了以下三个非常重要的思想:第一,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思想。第二,提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的思想。第三,提出“学习最佳期限”的思想。 (4)提出了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化学说 3.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心理咨询师三级历年考试真题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 (第1~25题,共25道题) 一、职业道德知识部分 (1—10题) (一)单项选择题(第1一8题) 1、关于道德的讲法中,正确的是()。 (A)道德内含着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B)道德是尊长对晚辈、下属进行有效治理的要求 (C)道德不是“我”的要求,而是社会外加于“我”的规范(D)道德是无助者的呼唤 2、与法律比较,道德() (A)比法律产生得时刻晚(B)比法律的适用范围广(C)比法律的社会阻碍力小(D)比法律模糊 3、在中国传统道德中,所谓“扎之用,和为贵”的意思是()。(A)礼法的运用,要把求得一团和气作为重点

(B)道德的全然目的在于增进团结 (C)讲文明礼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D)以礼待人,促进和谐相处 4、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表现在()。 (A)刺激人们的物质欲望,挖掘职员的潜能 (B)通过引导人们追求个人荣誉,促进企业的进展 (C)通过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激发职员的积极性 (D)满足职员的一切个性化需求,吸引职员为企业进展做贡献5、关于爱岗敬业,理解正确的是()。 (A)爱岗敬业是职员实现职业理想必不可少的素养要求 (B)在就业竞争激烈的条件下,为保住饭碗需要发扬爱岗敬业精神 (C)人们是为着自己而不是为着单位面工作的,爱岗敬业是欺人之谈 (D)无须倡导爱岗敬业精神,干一份工作拿一份酬劳就能够了6、英国思想家威廉?葛德文讲:“一个人适应于讲他明明明白的假话,或者掩盖他明明明白的真相,必定处于一种不断堕落的状态之中。”这句话的意思是()。 (A)讲假话是人的天性(B)人讲假话时,一般不明白自己是在讲假话 (C)人们明白情况的真相,但总想掩盖起(D)讲假话是一个人道德堕落的开始 7、所谓办事公道,意思是()。 (A)作风正派,公平正义(B)老实厚道,诚恳待人

发展心理学历年试题

发展心理学历年试题 2008.5 三级 单选 40.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 A先天的成熟 B动作 C后天的经验 D吸吮 41.埃里克森认为童年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 A希望品质 B意志品质 C目标品质 D能力品质 42.观察学习是指() A有意识的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 B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的野外学习 C一个人的行为直接受到奖励或惩罚而产生的学习 D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 43.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表现为() A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B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C能将自己作为活动的主体来认识 D能用适当人称代词(如我,你)称呼自己和他人 44.幼儿游戏主要是一种() A互动游戏 B实物游戏 C规则游戏 D象征性游戏 45.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是() A婴儿期 B童年期 C幼儿期 D婴儿早期 46.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A直观动作思维 B形象逻辑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 多选 96.幼儿记忆的特点有() A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 B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 C意义记忆占主导地位 D词语记忆占主导地位 97.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表现包括() A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B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 C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D社会焦虑与社会性需要之间的矛盾 98.中年期的人格变得较为成熟,具体表现在() A内省日趋明显 B男性更加男性化,女性更加女性化C为人处世日趋圆滑 D心理防御机制运用的越来越少99.消极的依恋类型包括() A安全型依恋 B亲子依恋C反抗型依恋 D回避型依恋 100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 A成熟 B经验 C同化 D社会环境 2008.5 二级 单选 40.认为心理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持该观点的学者是()。 A.皮亚杰 B.普莱尔 C.吴伟士 D.施太伦 41.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7岁~1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心理咨询师三级2017年5月理论知识真题

[真题] 心理咨询师三级2017年5月理论知识真题 第二部分理论知识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第1题: 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 A.发展、完善“超我”的功能 B.合理地抑制各种本能的欲望 C.发展出各种“防御机制” D.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各阶段 参考答案:D 弗洛伊德认为,“力比多”在幼年期驱动人的性心理发展,自出生起到发展结束,有三个发展阶段:口欲期、肛欲期和生殖器期。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第2题: 个体在抑郁状态下出现的病理性感觉阈限增高的临床表现是()。 A.感觉过敏 B.感觉减退 C.假性幻觉 D.内感性不适 参考答案:B 感觉障碍包括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和内感性不适;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降低而对外界低强度刺激的过称为感觉过敏;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增高而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迟钝被称为感觉减退;躯体内部性质不明、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称为内感性不适。 第3题: 强迫观念属于()。 A.思维内容障碍 B.意志行为障碍 C.思维形式障碍 D.感知综合障碍 参考答案:A 思维内容障碍包括妄想、强迫观念和超价观念。 第4题:

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常常进一步发展为被害妄想。 A.虚无妄想 B.妄想心境 C.妄想知觉 D.自罪妄想 参考答案:B 妄想心境是指患者对他所熟悉的环境突然感到气氛不对,周围环境已经发生了某种对他不利的变化,使得患者有某种不祥的预感。如果这种妄想心境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常常进一步发展为被害妄想。 第5题: 健康心理学关注的重点是()。 A.矫正心理异常 B.身体健康与心理因素的关系 C.维护心理健康 D.解决各种心理不健康的问题 参考答案:B 健康心理学是“保健、诊病、防病和治病的心理学”,关注的重点是躯体疾病和心理因素的关系。 第6题: 人们在经历强大的自然灾害后,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症状,说明其处于“灾难症候群”的()。 A.警觉期 B.惊吓期 C.恢复期 D.康复期 参考答案:C “灾难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一是惊吓期,受害者对创伤和灾难丧失知觉,失魂落魄;二是恢复期,在恢复期中,受害者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三是康复期,在康复之后,心理重新达到平衡。 第7题: 中国第一位临床心理学是()。 A.曹日昌 B.丁瓒 C.张耀翔 D.潘菽

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知识习题 心理咨询师.doc

心理咨询师第六章咨询心理学知识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1882年,(A高尔顿)采用测量的方法对心理活动个别差异进行的研究,为心理咨询的产生做出了学术贡献。 2、1890年,(C卡特尔)首次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为心理咨询的产生做出了学术贡献。 3、在宾夕法尼亚大学,(C韦特默)开办了儿童行为矫正诊所,属于咨询心理学产生前的开创性工作。 4、作为咨询心理学产生的前提学术条件,比内—西蒙在(A 1904)年为帮助弱智儿童编制了智力测量。 5、大卫于1907年,开展了(A为防止学生的行为出现问题,进行行为指导)的工作,为心理咨询的产生作出了学术贡献。 6、作为咨询心理学产生的前提学术条件,1908年,(D帕森斯)促进了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 7、心理咨询直接起源于(C 1896)年在美国诞生的历史上第一本《临床心理学》。 8、(B 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首次规定了正式的心理咨询专家的培训标准。 9、(B 1954)年,二十余名美国心理学家发起创办了《咨询心理学杂志》,该刊物成为心理咨询的专业杂志。 10、经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在(C 2001年8月),我国开始启动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化工作,由国家颁布《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用版) 11、狭义的心理咨询主要是指(A具备心理学理论指导和技术应用的临床干预措施 12、教材中推荐的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认为心理咨询是(B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 13、“向求助者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是(A罗杰斯 )关于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的核心内容。 14、受过专门训练的咨询师,向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祈求解决问题的求助者提供援助的过程,是(B威廉森等)关于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的主要内容。 15、(C实用主义的观点)不是咨询师应该持有的正确观点与态度。 16、(D唯物主义的观点)不属于心理咨询中普遍联系观点的具体含义。 17、心理问题既可以一果多因,也可以一因多果的说法,属于(A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观点)的主要内容。 18、下列关于整体性观点的说法,错误的是(C知、情、意、行不是永远相联系的) 19、下列关于心理咨询师应该遵循的限制观点的内容,错误的是(D费用限制) 20、(D咨询必须遵守一定的时间限制)属于时间限制的内涵。 21、(A彼此沟通限制在工作范围)属于咨询师感情限制的内涵。 22、下列关于咨询中保持中立性态度的意义的陈述汇总,正确的是(B可以保证咨询师不把个人情绪带入咨询中) 23、下列关于心理咨询师应有的主要心理素质的陈述中,错误的是(A完美无缺的人格) 24、用一句话表达,(D做一个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人,做一个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人),就是对咨询师“品格”素质的要求。 25、下列关于心理咨询师具备自知之明的陈述中,错误的是(D咨询师清楚自身能否满足社会道义的要求) 26、咨询师要“善于容纳他人”对于其意义的错误描述是(D能体现咨询师的高水平、高境界)

发展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发展心理学考试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 1、儿童心理学早期的研究成果<<一个婴儿的传略>>的作者是()P117 A普莱尔B达尔文C弗洛伊德D施太伦 2、我国最早儿童心理学著作<<儿童心理之研究>>的作者是()P119 A孙国华B肖孝嵘C陈鹤琴D艾伟 3、艾里克森划分个体心理发展的标准是()P124 A里比多B认知发展C内分泌D人格特征 4、最早出现、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是()P134 A感知觉B记忆C思维D动作 5、新生儿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P136 A视觉B听觉C味觉D嗅觉 6、生成转化语法理论的创始人是()P137 A乔姆斯基B斯金纳C班杜拉D布鲁纳 7、儿童可以掌握全部母语的全部发音是在()P138 A2岁B3岁C4岁D6-7岁 8、许多儿童要到多少岁才能准确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P140 A2岁B3岁C4岁D6-7岁 9、少年期是指()P152 A7-9岁B9-11岁C11-15岁D11-18岁 10、自我同一性的理论是由()提出P124 A普莱尔B达尔文C艾里克森D施太伦 11、中年斯是指()P160 A25-35岁B28-35岁C25-50岁D35-60岁 12、老年期指()P162 A大于50岁B大于55岁C大于60岁D大于65岁 13、青少年思维发展的水平属于()P153 A具体形象思维B直觉思维C形象思维D形式运算水平思维14、第二反抗期常见于()P154 A三四岁幼儿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 15、游戏是幼儿的()P139 A先天遗传本能B自我意识的表现C主导活动D个性倾向性16、吉布森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通过()设计了实验P136 A视崖B刺激偏爱程度C纵向追踪D间接观察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1、强调塑造、强化与消退以及及时强化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是()。 A. 华生 B. 桑代克 C. 斯金纳 D. 巴普洛夫 2、皮亚杰认为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有()。 A. 思维具有可逆性,能够完成守恒任务 B. 掌握了类包含的概念 C. 能完成序列化问题 D. 掌握群集的概念 3、以下关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叙述正确的是()。 A. 认知发展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它造成的后果是不连续的,故发展有阶段性 B. 发展阶段出现的时间可因个人或社会变化而有所不同,但发展的先后次序不变 C. 发展阶段是以个体的年龄为根据 D. 发展阶段认知方式的差异为根据 4、认为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既影响儿童,又受儿童影响的复杂交织体的是() A. 心理社会阶段论 B. 社会学习理论 C. 生态学观点 D.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5、精神分析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A. 重视人格的健康成长 B. 重视儿童的早期经验 C. 性教育 D. 多元的成功评价体系 6、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7、弗洛伊德认为代表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高级方向的人格结构是()。 A. 自我 B. 本我 C. 超我 D. 意识 8、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中属于控制系统的是()。 A. 本我 B. 本我和超我 C. 自我和本我 D. 自我和超我 9、弗洛伊德划分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标准是()。 A. 生理年龄 B. 心理年龄 C. 思维特点 D. 力必多的位置 10、认为人格的发展是终其一生的是()。 A. 弗洛伊德 B. 艾里克森 C. 皮亚杰 D. 斯金纳 11、艾里克森认为建立同一感和防止混乱感是哪个阶段的发展任务( )。 A. 6—12岁 B. 12—20岁 C. 15—17岁 D. 20—40岁 12、“发生认识论”的提出者是()。 A. 皮亚杰 B. 弗洛伊德

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真题及完整答案

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 (第1~25题,共25道题) (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 1、关于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道德是一种社会规范性力量 (B)道德是领导意志的集中体现 (C)个体的道德表现差异很大,判定一个人的道德优劣是不可能的 (D)普遍良好的道德,仅仅是人的善良愿望而已 2、与法律相比,道德()。 (A)产生得时间晚(B)比法律的适用范围广 (C)内容上显得十分笼统(D)评价标准难以确定 3、关于企业形象,正确的说法是()。 (A)文明礼貌是企业形象的核心与关键 (B)企业形象的本质是企业的环境卫生和企业员工的服饰状况 (C)企业形象是社会公众和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整体印象和评价 (D)通过持久、大规模的媒体宣传,就能树立起企业形象 4、在企业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企业礼俗(B)企业价值观(C)企业作风(D)规章制度 5、海尔总裁张瑞敏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企业要靠无形资产来盘活有形资产,只有先盘活人,才能盘活资产。对这句话,准确的理解是()。 (A)企业存在着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两种形式 (B)人是有形资产,人作为资产通过劳动产生价值 (C)人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D)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一种神秘的物质 6、员工处理与领导的关系时,正确的做法是()。 (A)即使知道领导的决策是错误的,也要不折不扣地执行 (B)对于领导含糊交办的任务,要含糊执行 (C)如果不同意领导的意见,要敢于随时说出自己的想法 (D)一般不越级汇报工作 7、科学发展观指的是()。 (A)科学发展,高效发展,健康发展 (B)以科学为本,科学、平稳、顺利发展 (C)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以人为本,科学、高效、健康发展 8、关于职业劳动,正确的说法是()。 (A)职业劳动是人们无奈的选择 (B)职业劳动是人们谋生的手段 (C)职业劳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竞争加剧的结果 (D)职业劳动是人生的全部内涵 (二)多项选择题(第9~16题)

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试题a卷及答案

2010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试题A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共15题,每题1分) 1.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__________和个体发展心理学,其中前者主要研究动物心理与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 2. 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1882年出版《__________》一书,标志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3. 与相关研究可以揭示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不同,通过实验法,可以对变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其目的在于揭示变量之间的__________关系。 4.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认为,存在于潜意识中的__________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决定了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5.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心理主要通过同化与__________两种机制,而实现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 6. 产前发育经过胚种期、胚胎期、__________三个阶段。 7 在研究婴儿感知觉的发展时,在婴儿对反复呈现的某种刺激物逐渐熟悉而不再反应之后,再呈现一个不同的刺激,如果婴儿重新作出较强的反应,这种过程叫做__________。它可以说明儿童已经能够辨别两种有差别的刺激。 8. 婴儿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内能够咿呀学语、用特定的发音和姿势与成人交流,这说明儿童的语言正处于发展阶段。 9. 从注意的目的性上看,幼儿期注意发展的总体特点是__________高度发展,而有意注意逐步形成。 10. 从思维的性质来看,小学儿童的思维发展正处于重大转折或过渡时期,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__________思维为主要形式。 11.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中的__________运算阶段。 12. 在皮亚杰的理论中,当物体从面前消失的时候仍然物体存在的意识称作__________。 13. 按照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婴儿先天具有某种语言学习的条件,即__________,它可以使个体将普遍语法转换为个别语法。 14. 一般进入成年初期之后,个体的思维开始从以形式逻辑思维为主向以__________思维为主转化。

《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自我意识 2、同化与顺应 3、发展心理学 4、自我中心 5、依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语言相互作用论主张从认知结构的发展来解释语言的发展,认为语言能力是大脑一般认知能力的一个方面,而认知结构的发展是_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的结果。 2、自我介于本我与_______________之间,它的作用是既满足基本需要,又要控制和压抑本我的过分冲动。 3、柯尔伯格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了儿童的道德发展,他将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_______________。 4、儿童的身体发育有两个加速期,第一个加速期为,第二个加速期为。 5、道德行为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亲社会行为和_______________行为的发展方面。 6、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注意过程、_______________、运动复现过程、知觉过程。 7、婴儿的思维具有_____________特点,幼儿期的思维特点_____________,小学时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个体发展中,婴儿时期的主导活动是_______________,幼儿期的主导活动_______________,进入小学后儿童的主导活动是_______________,成年后是以_______________为主导活动。 9、关于个体心理发展和种系心理发展关系的理论,20世纪初的霍尔提出__________。 10、发展不仅有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_______的变化。 三、单项选择(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

11月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真题与答案

2014午11月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真题 第二部分理论知识 (26~125题,共100道题,满分为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26~85题,每题1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26、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提倡应充分发挥人的潜能的心理学理论是( )。 (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人本主义(D)构造主义 27、对甜味最敏感的部位是(C ) (A)舌尖(B)舌边前部(C)舌根(D)舌边后部 28、最难以适应的感觉是( A)。 (A)痛觉(B)嗅觉(C)味觉(D)视觉 29、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是( A)。 (A)思维(B)概念(C)记忆(D)判断 30、运动性言语中枢在大脑的( B)。 (A)左半球额下回靠近外侧裂的部位(B)顶叶和枕叶交会处 (C)额中回靠近中央前回的部位(D)顶、枕、颞叶交会处的颞上回 31、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隶属于某一群体并在群体中享有地位的需要是(A )。 (A)生理和安全需要(B)他尊和自尊需要(C)爱和归属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32、最古老的感觉是( B)。 (A)味觉(B)嗅觉(C)视觉(D)听觉 33、气质类型为多血质的个体的特点是(B )。 (A)直爽热情,但脾气暴躁,难以自我克制(B)活泼好动,但注意力易分散,兴趣多变 (C)稳定性强,但容易循规蹈矩,不善言谈(D)敏感机智、做事认真,但防御反应明显 34、“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的是(A )很难变化。 (A)气质(B)性格(C)能力(D)智力 35、按罗杰斯的观点,对个体行为及人格有重要影响的是个体的(B )。 (A)本我(B)自我概念(C)超我(D)真实自我 36、个体的全部社会化往往是以( B)社会化为条件的。 (A)性别(B)语言(C)道德(D)符号 37、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是(A )。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光环效应(D)刻板印象 38、大多数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信息整合加工过程符合( D)模式。 (A)加法(B)加权平均(C)平均(D)中心品质 39、按照归因的协变原则,低特异性、低共同性、高一致性情况下,人们往往将行为的原因归于(B )。 (A)情境(B)行为主体(C)时间(D)刺激客体 40、态度的ABC模型中,C是指(C )成分。 (A)行为(B)情感(C)认知(D)行为倾向 41、一般情况下,最能准确反映个体内心世界的身体语言是( B)。 (A)表情(B)目光(C)妆饰(D)姿势 42、由于他人在场,个体工作绩效降低的现象是(B )。 (A)社会促进(B)社会抑制(C)社会懈怠(D)社会逍遥

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发展心理学思考题

1. 心理发展具有哪些主要特点?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方向性和不可逆性 3)不平衡性 4)个别差异 5)关键期 6)心理年龄特征 2. 何为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关键期概念对把握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什么意义? 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予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 一般而言,运用关键期这一概念,通常意味着缺失了关键期内的有效刺激,往往会导致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低下,且难以通过教育与训练得到改进。在敏感期内,个体比较容易接受某些刺激的影响,比较容易进行某些形式的学习。 3. 儿童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如何? 1)脑重量的增加 2)脑皮层结构复杂化 3)神经可塑性 4)大脑的反射活动 4. 通过双生子研究,发现了哪些有意义的结论? 1)人的体征的遗传制约性比行为能力的遗传制约性要大,其中发色、眼色的遗传最为明显 2)不同的心理行为受遗传的制约程度不同,如言语、空间、数等能力的遗传一般要大于记忆、推理方面的遗传 3)人格方面也存在着遗传效应,如美国和以色列的研究人员发现,个性中的好奇心与第11对染色体上的基因有关系,而在第17对染色体上则存在与焦虑有关的因素。 5. 唐氏综合症的主要致病因素与表现特点如何? 唐氏综合症是由于第21对染色体上的偏差所引起。它归因第21对染色体的易位或没有分离。唐氏综合征是最常见的染色体先天缺陷,它又称为先天愚型、伸舌样白痴。它是以身体和智力的迟钝为特征的,并且有相当独特的外貌。患者一般脸形圆满,两眼旁开,塌鼻梁,口小舌大,伸舌流涎,耳朵畸形,另外还有一些不正常的特征,如蹼指或蹼足俗称“通关手”,牙齿一场,用笨拙的扁平脚行走。他们较易患白血病和心脏病。大多数唐氏综合征儿童充满感情、安静、性格较开朗,婴儿更有可能被关在家里呆很长一段时间。 6. 试举例说明早期生活经验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心理学家总结了早期孤儿院孩子的发展状况,认为这些孩子与一般孩子有三方面的差异。孤儿院的孩子显着的爱闹事(如脾气暴躁,欺诈偷窃,毁坏财物,踢打他人),跟依赖大人(需要别人留意,要求不必要的帮助),更散漫和多动。研究者认为,与成长与正常家庭环境的孩子相比,生活在孤儿院的孩子往往既缺乏认知与社会性刺激,也缺乏应答性的反应,因而造成情绪与社会性方面的缺陷,并且一直持续到成年期。 7. 怎样科学的理解遗传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首先,正常的心理活动必须具备正常的生理基础和遗传素质。遗传与生理成熟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环境将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 其次,环境对于某种心理特性或行为的发生发展所起的作用,往往有赖于这种特性或行为的遗传基础。由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内部条件不同,环境的效应也就不同。

发展心理学历年真题与答案汇总

2009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 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 心理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2.弗洛伊德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中的第四个阶段是______。 A.口唇期 B.肛门期 C.潜伏期 D.前生殖器期 13.提出报道发展“他律和自律论”的研究者是______。 A.皮亚杰 B.柯尔伯格 C.吉利根 D.班杜拉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4分) 7.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智力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水平,即儿童当前所 达到的智力发展状况;另一种水平是现有的状况的基础上,经过努力,特别是在有能力的同伴 或成人帮助下所能达到的一种新的发展状态。这两种水平状态的差异地区就是“最近发展区”。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论述皮亚杰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性理 论。皮亚杰将儿童智力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智力的进步 体现在从反射行为向信号功能过渡。儿童开始处理主客体的关系,开始认识客体永久性。 这一阶段又细分为六个亚阶段: 反射练习(0~1); 初级循环反应(2~4); 二级循环反应(5~8); 二级反应协调(9~12);客体永恒 性三级循环反应(13~18); 表象思维开始(19~24)不用明显外部动作解决问题;延迟模仿。 二、前运算阶段(2-3岁):儿童开始以符号为中心来表征外部世界,通过表象和言语表征世界。 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直观形象性和非逻辑性。 三、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 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智力发展上的最大收获是达到了思维上的和守恒性。 四、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 思维具有抽象性,能在头脑中设想出许多内容,这些内容可以与他们自身的经验无关。

三级心理咨询师真题及答案

三级心理咨询师真题及 答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2015年5月三级心理咨询师真题(理论部分) 第二部分理论知识 (26~125题,共100道题,满分为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26~85题,每题1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 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26.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对当事人是(D)。 (A)灾难性的 (B)有延缓作用的(C)高强度的 (D)有积极作用的27.关于一般心理问题的特点,错误的说法是(A)。 (A)内容泛化 (B)近期发生(C)反应不强 (D)原因明确 28.患者在听收音机时能听到骂他的声音,关闭收音机时骂他的声音随即消失,这种幻觉是(C)。 (A)内脏性幻觉 (B)思维鸣响(C)功能性幻觉 (D)心因性幻觉29.对于人格障碍者,心理咨询的效果是(C)。 (A)良好的 (B)极差的(C)有限的

(D)未知的30.遭受强烈的精神创伤事件后,数周至数月后出现精神障碍,称为(D)。 (A)情感障碍 (B)急性应激障碍(C)认知障碍 (D)创伤后应激障碍31.关于神经症,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A)自知力相对完整 (B)是一种短暂的精神障碍(C)不会有人格基础 (D)症状有器质性病变的基础 32.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是(B)。 (A)动作 (B)感觉(C)知觉 (D)意志个月以后的婴儿对熟悉的人比对不熟悉的人有更多的微笑,这属于(D)。 (A)条件反射性的微笑 (B)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C)自发性微笑 (D)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34.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是(C)。 (A)直观动作思维 (B)形象逻辑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

最新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试题A卷及答案

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试题A卷及答案 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试题A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共15题,每题1分) 1.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__________和个体发展心理学,其中前者主要研究动物心理与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 2. 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1882年出版《__________》一书,标志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3. 与相关研究可以揭示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不同,通过实验法,可以对变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其目的在于揭示变量之间的__________关系。 4.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认为,存在于潜意识中的__________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决定了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5.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心理主要通过同化与__________两种机制,而实现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 6. 产前发育经过胚种期、胚胎期、__________三个阶段。 7 在研究婴儿感知觉的发展时,在婴儿对反复呈现的某种刺激物逐渐熟悉而不再反应之后,再呈现一个不同的刺激,如果婴儿重新作出较强的反应,这种过程叫做__________。它可以说明儿童已经能够辨别两种有差别的刺激。 8. 婴儿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内能够咿呀学语、用特定的发音和姿势与成人交流,这说明儿童的语言正处于发展阶段。 9. 从注意的目的性上看,幼儿期注意发展的总体特点是

__________高度发展,而有意注意逐步形成。 10. 从思维的性质来看,小学儿童的思维发展正处于重大转折或过渡时期,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__________思维为主要形式。 11.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中的__________运算阶段。 12. 在皮亚杰的理论中,当物体从面前消失的时候仍然物体存在的意识称作__________。 13. 按照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婴儿先天具有某种语言学习的条件,即__________,它可以使个体将普遍语法转换为个别语法。 14. 一般进入成年初期之后,个体的思维开始从以形式逻辑思维为主向以__________思维为主转化。 15. 从记忆的内容或性质上看,幼儿的记忆以__________为主。 二、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1分) 1.下面哪种理论更注重研究动机与情绪?( ) A.精神分析理论 B.学习理论 C.认知发展理论 D.社会文化—历史理论 2. 下面哪种叙述更好地说明了自然观察法的优点? A.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内在的心理活动 B.可以更好地描述自然状态下的行为

发展心理学试题

发展心理学部分答案 章节测试(要求的通过率:60.0%) 测试结果:通过率[80.0%] 恭喜你!已经通过该章节测试第1次测试 1. 【多选题】以下()是行为遗传学的研究结论 A: 认知能力和身高、体形等身体方面的特征一样受遗传影响 B: 像精神分裂症、极端的攻击性等病态行为也受遗传影响 C: 儿童的气质受遗传影响 D: 儿童在各方面表现均受遗传的影响 2. 【单选题】以下( )不是成熟的特点正确答案:[B] A: 普遍性 B: 差异性 C: 顺序性 D: 不受训练和练习的影响 3. 【单选题】发展变化的实质是() A: 连续性 B: 阶段性 C: 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D: 量变的过程 4. 【单选题】研究人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称为( ) A: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 B: 比较心理学 C: 民族心理学 D: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 5. 【单选题】以下()不是遗传的作用主要表现。 A: 与生俱来的特性 B: 成熟的影响C: 关键期 D: 行为遗传学的研 究 6. 【单选题】以下()不是环境作用的主要表现 A: 关键期 B: 儿童如何解释环境刺激 C: 成熟 D: 家庭、学校及社会文化对发展的影响 7. 【单选题】当代观点认为发展是由( )来决定的 A: 遗传 B: 环境 C: 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D: 父母的教养方式

8. 【多选题】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的,其稳定性表现在( ) A: 一定社会条件下,一定年龄阶段的大多数儿童总是处于一定的发展水平上,表现出基本相似的心理特点 B: 许多年龄特征的变化,有一定的范围和幅度,但认知能力方面的年龄特征例外C: 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都是稳定的 D: 许多年龄特征的变化,有一定的范围和幅度,特别是认知能力方面的年龄特征 9. 【多选题】下面()是发展心理学家们关心的基本问题 A: 天性与教养的问题 B: 发展的普遍性和个别差异 C: 连续性和可变 性 D: 发展变化的本质 10. 【单选题】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称作( ) 正确答案:[D] A: 学习 B: 发展 C: 遗传 D: 成熟 章节测试(要求的通过率:60.0%) 测试结果:通过率[80.0%] 恭喜你!已经通过该章节测试第1次测试 1. 【单选题】在同一时间内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并进行横向 比较,以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设计称为()。 A: 纵向研究B: 横断研究 C: 组群研究 D: 比较研究 2. 【多选题】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正确答案:[ABCD] A: 客观性原则 B: 矛盾性原则 C: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D: 教育性原则 3. 【单选题】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的共同缺陷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