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3 鸟的天堂(1)

3 鸟的天堂(1)

3 鸟的天堂(1)
3 鸟的天堂(1)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含教法、学法指导)(可附页)中这儿的环境静而优雅,便衔来了一根榕树枝。说来奇怪,不久,榕树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一片浮动的绿洲。之后,这只仙鹤带来了数万只仙鹤,栖息在这棵榕树上。从此,每天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鸣声呼唤,凌空翱翔,野趣盎然,形成南国一个奇观。这就是鸟的天堂。

[板书课题:鸟的天堂]

二、作者简介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1927年赴法国留学,写成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开始用巴金的笔名,一生创作非常丰富。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长篇小说《寒夜》,中篇小说《憩园》等。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弄清文中重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

灿烂(càn làn)竹竿(ɡān)

白茫茫(mánɡ)划桨(jiǎnɡ)

规律(ɡuīlǜ)一支(zhī)

缝隙(fènɡxì)照耀(yào)

树梢(shāo)

规律:也叫法则。事物发展中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逼近:一步步接近。

颤动:抖动。

应接不暇:可做的事情太多,忙不过来。本文指眼睛看不过来。

留恋:舍不得离开或舍弃。

2.快速朗读课文,思考:

(1)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色?

学生独立思考,明确: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在傍晚,没有看到鸟,看到了一棵茂盛的大榕树;第二次在早晨,看到众鸟纷飞的景象。

(2)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后,他有怎样的感慨?

明确: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3.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学生小组讨论,老师指名回答并补充板书:文章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9自然段):写“我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大榕树的静态之美。

第二部分(第10~14自然段):写“我们”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大榕树的动态之美。

四、精读课文,重点探究

1.研读课文1~9自然段。老师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思考,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榕树?

学生思考,明确:大、茂盛、生机勃勃。

2.作者是怎样把榕树的这些特点表现出来的?学生默读课文第5~9自然段,可以边读边批注。

交流,出示:

(1)表现榕树之大:

①从朋友和作者的交谈中,写出了榕树之大。

②从作者的经历中,写出了榕树之大。

③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教师指导朗读,突出“一株”,读出惊叹之情。

教师讲解榕树占地面积达20亩,可与教室进行比较。教师追问:比较之后你有什么感觉?

明确:难怪作者会说——真是一株大树。

④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师问:如何理解“卧”字,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个“卧”字,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指导学生读出横跨水面的感觉。

明确:一个“卧”字形象地写出了树枝低垂的姿态,让读者仿佛看到了独木成林的景象。

(2)表现榕树“茂盛”: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老师可指导同学们把“一簇”与“一片”进行比较,体会其茂盛。

(3)表现榕树“生机勃勃”: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老师引导同学们分析这句话在写法上有什么妙处。

学生思考讨论,老师总结明确:这一句前半句实写,从色彩的美丽和光泽的耀眼两方面描写大榕树,描绘出榕树的叶子绿得发亮,给人以翠色欲滴的感觉,表现它旺盛的生命力;后半句是虚写,是作者看到大榕树后产生的联想,对榕树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

3.作者抓住了大榕树的特点写出了榕树美丽、静止不动的样子,这是我们学过的什么描写方法?

生思考,明确:静态描写。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跟随作家巴金爷爷在傍晚时分经过了“鸟的天堂”。大家是否会充满疑惑,“鸟的天堂”只是一棵让人称奇的大榕树,却没有一只鸟,这是怎么回事呢?下节课,让我们再来解开这个谜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鸟的天堂》前半部分: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鸟的天堂到底有没有鸟呢?这节课,我们就去品读文章的第二部分,想一想,“鸟的天堂”为什么叫鸟的天堂吧!

二、精读课文,重点探究

1.研读课文第10~14自然段。

(1)学生齐读课文第10~14自然段,教师给予朗读指导。边播放“群鸟纷飞”的录像,边解说课文内容。

(2)同学们畅谈看完录像后的感受,并在文中找出哪些词句带给你这样的感受,用笔画出来。

教师总结:鸟很多,很欢……

2.品析相关语句。

(1)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明确:用大、小、花、黑写出了鸟儿的不同颜色和形态。运用了一个排比句“有的……有的……有的……”突出鸟的姿态各异,也表现了鸟的数目之多。

(2)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明确:从大榕树上飞出的鸟儿太多太多,作者的眼睛捕捉到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这成群的鸟儿生活在大榕树上,营造出了热闹、活泼、自由、欢乐的环境。茂盛的大榕树,吸引了如此众多的鸟儿在此栖息,与作者前一次看到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真是不折不扣的鸟的天堂。

3.品味写法。

(1)作者是怎样描写众鸟纷飞的活动场景的?标出相关语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①运用排比手法:“大的……有的在扑翅膀”,写出了鸟形、鸟色及鸟的姿态。用这种相同或相似的句式来写,读起来节奏感强,琅琅上口。

②运用拟人手法:“树上就变得热闹了”“站在……真好听”,写出了鸟儿们在“天堂”里欢快、自由的生活,反映了作者的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

(2)和前文描写榕树相比较,作者对鸟儿采取了什么方法描写?

学生独立思考并明确:动态描写。(师板书)

教师补充:作者抓住榕树静止不动的特点进行了静态描写,抓住鸟儿活泼好动的特点进行了动态描写,这一静一动,互相映衬,突出了鸟的天堂的美好,充分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难怪作者在文章结尾处这样赞叹——

生回答,师板书: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三、疑难探究

1.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中,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而后一个没有加引号?

明确:前一个加引号是因为这是作者引用的别人的话,是指那棵大榕树。

3·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课堂实录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知道老师来自哪吗? 生:广东。 师:提到广东,你最先想到什么? 生:荔枝。 师:是的,唐朝有位妃子最喜欢吃荔枝,你知道是谁吗? 生(齐):杨贵妃。 师:杨贵妃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和汪老师比比,你们看有没有相似之处。 (笑) 生:我猜老师一定和她一样喜欢吃荔枝。 师:你真聪明,猜中了。同学们,对于广东,除了荔枝,你还想到了什么? 生:粤菜,吃在广州。 生:水果,特产…… 师:老师从广东带来了一些特产。 (出示图片,学生饶有兴致的猜说水果名字,并诵读有关的诗句) 生:芒果、杨桃…… 生: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生: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生: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师:我国文学巨匠巴金曾说:“南国的风物含有一种迷人的力量,在我的眼里,一切都显出一种梦境般的美丽。”这节课汪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我们南国一个梦境般的地方。一、情境导入,感知全文 师:(配乐解说)在广东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四、五百年前,在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间有一块泥滩小岛。潮退外露,潮涨水淹。一天,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静而优雅,便衔来了一根榕树枝,说来奇怪。不久,榕树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一片浮动的绿洲。又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数万只仙鹤,栖息在这棵榕树上。从此,每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鸣声呼唤,凌空翱翔,野趣盎然,形成南国一个奇观。 生:(齐读)——鸟的天堂。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心中,什么样的地方才能称作“鸟的天堂”啊? 生1:有茂密的树林,清清的湖水。 生2:没有人伤害,很安全,鸟生活得美好、快乐的地方。 生3:景色优美,舒适、依山傍水,丰衣足食。 师:是的,确实是个很美的地方,汪老师曾多次去过那里,每每置身于此地,都有一种陶醉,甚至迷恋,它静谧、优雅,和谐、安详,带着你的想象再读题。 生:(美读)——鸟的天堂。 师:好,昨天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谁来读读这几个词语?其他同学注意听。这儿有三个生字,三个多音字,看他是否全读准了?

鸟的天堂1

鸟的天堂 一、揭题,导入: 1.出示巴金生平和代表作,学生猜这是谁。随机出示巴金像。 2.导入(师述):现在我们就来学一篇巴金的散文《鸟的天堂》(板书课题),一同来感受一下巴金爷爷文章的语言美。 3.课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是指什么呢?想不想见识一下这棵大榕树?(课件展示“大榕树”的全貌)配合简介:这棵大榕树在广东新会市天马村天马河上,有着500年左右的树龄。它的树冠大得出奇,浓阴覆盖着天马河心上的二十多亩地。20世纪30年代,著名作家巴金游后写了《鸟的天堂》。 4.出示“天堂”的字典中意思,结合说说题目的意思?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作者前后两次看到的“鸟的天堂”的异同。 1.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自由读课文,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2.检查自学情况。分段,填空。 课件依次出示具体要求(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如下): 作者曾()次坐船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是()经过;第二次是()经过。因为经过的()不同,看到的()也不同。第一次看到(),却没看到()。第二次去听到了(),又看见了()。 这使作者信服那枝叶繁茂的()真是()。 教师引导小结,过渡到第一段的学习。 师: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傍晚”,大家是怎么知道的?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来。 1.指名一生读句子 “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在山头,在树梢。” 齐读。 2.比较句子的异同,体会作者写法的精妙。 把后两个“在”去掉,读一读两种写法的不同。 ①讨论分析两个句子的异同: ②小结:巴金爷爷文章中的语言美在一开始就表现出来了,感情朗读第一句,读出韵味。 三、学习写大榕树的段落,体会大榕树大得壮观的美。 1.接下来我们去欣赏那棵大榕树吧,听录音读1~~9自然段,想:这是一棵怎样的树? 2.学生汇报说。 可能出现的情况:①这是一棵高大(庞大、巨大)的树。 ②这是一棵枝繁叶茂的树。 师随机板书高大(或枝叶繁茂)。问:你们赞同他的观点吗? 3.学生细读课文:要求用“——”划找课文描写榕树高大(或繁茂)的词句。 ①学生回答交流所划找的词句:

3 鸟的天堂(1)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 过 程 (含教法、学法指导)(可附页)中这儿的环境静而优雅,便衔来了一根榕树枝。说来奇怪,不久,榕树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一片浮动的绿洲。之后,这只仙鹤带来了数万只仙鹤,栖息在这棵榕树上。从此,每天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鸣声呼唤,凌空翱翔,野趣盎然,形成南国一个奇观。这就是鸟的天堂。 [板书课题:鸟的天堂] 二、作者简介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1927年赴法国留学,写成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开始用巴金的笔名,一生创作非常丰富。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长篇小说《寒夜》,中篇小说《憩园》等。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弄清文中重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 灿烂(càn làn)竹竿(ɡān) 白茫茫(mánɡ)划桨(jiǎnɡ) 规律(ɡuīlǜ)一支(zhī) 缝隙(fènɡxì)照耀(yào) 树梢(shāo) 规律:也叫法则。事物发展中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逼近:一步步接近。 颤动:抖动。 应接不暇:可做的事情太多,忙不过来。本文指眼睛看不过来。 留恋:舍不得离开或舍弃。 2.快速朗读课文,思考: (1)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色? 学生独立思考,明确: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在傍晚,没有看到鸟,看到了一棵茂盛的大榕树;第二次在早晨,看到众鸟纷飞的景象。 (2)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后,他有怎样的感慨? 明确: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3鸟的天堂优质课教案设计

《鸟的天堂》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具体了解“鸟的天堂”的含义,并积累词语和优美句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词语。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群鸟齐鸣的声音 听一听,你想到了什么?说一说 2、多么令人向往的鸟的乐园呀!如果大家读了巴金先生的文章《鸟的天堂》,一定会有更多的体会的。板题、读题。 3、释题:理解“天堂”(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本文指大榕树) 二、老师范读课文 1、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2、用课件展示下列词语,指名认读,并结合课文说说词义。 留意不禁展示不可计数应接不暇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 1、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所见有什么不同?每次各有什么感受? 答:两次。第一次是在傍晚,只看见茂密的一棵树。第二次是在早上,看到了众鸟群飞的热闹的景象。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大榕树的?课文中哪些词语说明了观察顺序? 答:由远及近。河面变窄——船逼近榕树——船泊在树下 3、榕树有什么特点?(大、美)

4、课文中哪些地方说明榕树大? a.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生命力强) b.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叶多、茂盛) c.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写出大榕树的蓬勃生机) 5、小结: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没看到一只鸟,却看到了一株硕大无比又极其美丽的榕树。作者从榕树的位置、大小、形态、颜色等方面来描写了这棵静止不动的大榕树。这样的描写叫静态描写。(板书:静态)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1、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有什么特点?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大榕树的静态美? 二、指导阅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什么时候?最初听到、看到了什么?后来有什么变化? 2、仔细默读12、13自然段,了解作者如何写鸟儿的动态美,用“” 划出表示事情发展顺序的词。 起初——后来——接着——继续 3、用“……”划出鸟儿活动的句子。想想作者是怎样按“起初、后来、接着、继续”四个层次描写“鸟的天堂”由寂静变得热闹的过程的。 起初:寂静 后来:一声叫,一只、飞 接着:二只、三只 继续:热闹,到处……到处…… 4、看课件。对照课文思考:作者怎样描写“鸟的天堂”的热闹景象。 课件:(在优美的轻音乐中,屏幕上出现大榕树的全景。忽然一声清脆的鸟鸣,打破了周围的宁静。一只大鸟被掌声惊起,从树丛中飞了出来。接着又飞出两只、三只。树下的人继续拍掌,不计其数的鸟儿纷纷飞起,一片热闹的景象。各种鸟儿的特写镜头:几只大鸟,几只小鸟,一些花毛的,一些黑毛的。站在树上叫的,腾空飞起的,停着拍翅膀的。一只画眉刚飞出来,被掌声一惊,又飞进叶丛,在小树枝上鸣叫。) 板书: 到处……到处……(数量) 大、小、花、黑(种类多) 叫、飞、扑(形态) 5、看到大榕树上那群鸟欢腾、热闹非凡的景象,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感

3、鸟的天堂 完整教学设计 公开课

3 鸟的天堂 一、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巴金先生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二、学习目标: 1、认识“浆、耀”等14个生字,会写“隙、暇”等8个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12个词语。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鸟的天堂”的和谐之美。 三、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静态、动态描写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阅读资料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天堂”,提问:你认为天堂是个怎样的世界? (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没有烦恼,只有快乐的地方,那地方如仙境一般。) 2、那“鸟的天堂”是个怎样的地方呢?(鸟的天堂是指能让鸟生活得美好、快乐的地方。)今天我们将和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一起到“鸟的天堂”去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 3、课件出示课时目标。(我们通过学习课文要达到这些学习目标,你们有信心吗?) 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理清课文层次 初步了解课文描写大榕树的方法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学习生字词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完成学习任务,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 (1)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不通的多读几遍。 (2)把画出来的词语先自己读一读,再读给同桌听。 (3)想办法记一记方格内的生字,难写的字在方格下面用手多写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字词 (看同学们学的这么认真,老师想看看你们学的怎么样。谁能领着大家读一读这些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灿烂、白茫茫、船桨、规律、一簇簇、不计其数、榕树、缝隙、照耀、应接不暇、颤动、静寂、抛在后面 (2)指导生字书写“耀、律” 3、检查读文 (同学们的字词认读非常好,相信同学们课文也一定读的很棒,我们叫几位同学来展示一下。) 三、理清层次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读文 (大家把课文读的这么流利,说明同学们课前预习很充分,接下来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解决一下几个问题。) 2、学生汇报(两次。第一次看到茂盛的大榕树,却看不见一只鸟:第二次看到了许 多鸟。) 3、划分段落 找出第一次去和第二次去的段落 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的重点段各为一大段,其余的前面为一大段,后面的为一段,那么课文可以分为4大段,同学们浏览一下课文,这几大段写了什么? 4、小结方法

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训练一课一练3鸟的天堂1人教新课标含答案解析

3.鸟的天堂 一、填空题(12 分) 1.(8 分)比一比,再组词。 竿 秆 桨 奖支 技芒 芒2.(4 分)选词填空。 继续陆续持续连续 (1)我们跳上一只船。 (2)我三年都去观看了钱塘江大潮。 (3)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我们拍掌,树上就变得热 闹了。 (4)这三个月干旱,西北地区连吃水都困难了。 二、判断题(2 分) 3.(1 分)判断是否为比喻句。 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4.(1 分)读下面的句子, 判断是否为比喻句。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三、单选题(2 分) 5.(2 分)结合课文内容,给句子选择正确的解释。 (1)“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 的生命在颤动。”意思是() A.大榕树的叶子绿得发亮,每片绿叶上都有个小生命在微微颤动。 B.大榕树叶子的颜色绿得发亮,翠色欲滴。作者从绿色中感受到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这句话赞美了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 (2)“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意思是()

A.这棵大榕树上的鸟很多。 B.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深深赞美,大榕树是鸟儿的乐园。 四、现代文阅读(28 分) 6.(8 分)课内阅读。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的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这段话出自,作者是。 (2)从课文里找出一组近义词。 (3)你从画线的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4)最后一句话应该读出语气。 7.(10 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起初周围是寂静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chǔchù)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yīng yìng)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xìng xīng)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高塔下面的乡村划(huàhuá)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在文中加粗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2)用“”在文中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 (3)按文中内容填空。

3、鸟的天堂

3、鸟的天堂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选作课文时有改动。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一个“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的傍晚时分,这一次,他没有看到鸟,只见到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这部分重点刻画大榕树的美丽:先写远看榕树的情景,再写近看榕树时枝干和绿叶的情态,展示出大榕树的勃勃生机。在饱含情感的描写之后,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是在阳光照耀下的早晨,他见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情景。文中写了鸟声、鸟影,让人应接不暇;写了鸟的形态──大、小、花、黑;还写了鸟的各种姿态──叫、飞、扑;最后,又专写了一只画眉鸟,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鸟的可爱和它们在“天堂”里生活的情景。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不仅知道了这里的鸟儿数量众多、种类繁多,而且分明感受到了它们生活的自由和快乐。 2.词句解析。 (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真是一株大树”,作者在这里强调的是“一株大树”。它承接课文的上一段,

对大家关于榕树的争论给出了答案,说榕树只有“一株”,而不是“我”说的“许多株”,也不是“另一个朋友”说的“两株”。所以在朗读的时候,重音应放在“一株”上。 “不可计数”,“数”在这里读shǔ,作动词用,是“查点数目”的意思;“计数”是一个并列结构的合成词,意思是“计算”;“不可计数”是“没有办法清点、无法计算”的意思。结合上下文对榕树的具体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这株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原因,是“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榕树叶子的颜色绿得发亮,给人以翠色欲滴的感觉。作者从绿色中感受到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赞美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 (3)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 “应接不暇”中的“应”读yìng,“应接不暇”是指优美的风景很多,看不过来。从大榕树上飞出的鸟儿太多太多,作者眼前捕捉到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这成群的鸟儿生活在大榕树上,营造出了热闹、活泼、自由、欢乐的环境。茂盛的大榕树,吸引了如此众多的鸟儿在此栖息,真是不折不扣的鸟的天堂。 二、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鸟的天堂1

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1. 认识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体会大自然的美。 2. 分辨课文中写的事物与联想,体会这些联想的作用。 3. 理解为什么“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体会静态与动态描写方法。 4.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热爱南国风光的感情。 重点: 1. 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 鼓励学生在学习课文后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难点: 体会作者联想的句子。 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跟着作者来到“鸟的天堂”。 二、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理解课文。 (一)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分别在什么时候,看到什么呢? 板书:第一次:黄昏榕树 第二次:早晨鸟 (二)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所见到的景象是不同的,你喜欢作者哪一次的描述,请同学们四人一组说说你的意见。(讨论后提问,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 过渡:好,我们先和作者一起欣赏榕树。 你喜欢作者描写榕树的哪些句子,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下列1、2句子,并让学生说出喜欢的理由。 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是一棵大树,有着数不清的丫枝,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一直垂 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1)请同学们看看挂图、读读句子,你喜欢作者的描写吗?结合图说说你喜欢的原因。(指名 让一位学生上台指着图说。) (2)小结:这句话写出了榕树“枝上又生根”,有许多“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所以“枝 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作者看了会觉得怎样呢?(惊奇) 板书:枝干多 (3)谁能把作者的感受读出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来读)? 2. 现在正是枝叶繁茂的时节。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 的绿叶, 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问:你喜欢这句话是因为作者把榕树的什么写了出来?指名说说。(写出榕树茂盛、充满生

3 鸟的天堂

3 鸟的天堂 学习目标 1、认识"浆、耀"等14个生字,会写"隙、暇"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描写最美的或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鸟、树的词语。 2、制作大榕树,百鸟飞翔和画眉的课件。 3、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揭题 1、出示"天堂",提问: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什么?(比喻羌好的生活环境,没有烦恼,只有快乐的地方,那地方如仙境一般) 2、那"鸟的天堂"指什么? 出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交流:你喜欢读哪一节? 教师相机出示学生感到陌生或困难的词语:

缝隙、颤动、应接不暇、静寂。 精读大椿树部分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图文对照:欣赏图画(课件--大榕树),把能表示榕树特点的词写到黑板上,可以从课文找,也可以用自己的词来概括。 3、我们来看同学们所写的词,有不合适的吗?井把它划去。 4、大榕树的这些特点,都交叉地写在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现在老师只要求你们通过自古的朗读,把这些特点表现出来,你先自己试试。 5、指名读。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3c5L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a.你为什么这样读? b、"垂"写出榕树最与众不同的特点,独木成林,盘根错节。 c、"枝上生根、不可计数"写出榕树很奇特、很壮观的景象。 d.就让我们把奇特、壮观、美丽的榕树朗读出来。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 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a、读了这句话,你最喜欢哪里?为什么? b.看着这一切,作者被榕树的勃勃生机震撼了,产生了联想,请你再读这一段话,想一想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联想到的? C、这么美的大树,这么美的语言,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鸟的天堂》课文解读附练习和答案

第一单元第3课鸟的天堂 (一)教材解读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二)学习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学习新词“留恋不禁展示颤动南国应接不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能按作者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了解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感受并欣赏文中描写大榕树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4.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背景资料 作者简介 1.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自幼在家延师读书。五四运动中接受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

2.主要作品《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火》之一至之三等。短篇小说以《神》、《鬼》为著名。 (四)重点词语、句子解析 (1)对词语的理解。 陆续:先先后后、时断时续的意思。 展示:清楚地摆出来,明显地表现出来。 不禁:抑制不住,禁不住。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应接不暇:形容人或事物太多,来不及接待和应付。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过来。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茂盛:(植物)生长得多而茁壮。 缝隙: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的空处。 颤动:短促而频繁地振动。本课指在微风的吹动下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逼近:靠近、接近的意思。 (2)对句子的理解。 ①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翠绿”,青绿色;“颤动”,指在微风吹动下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意思是榕树的颜色绿得发亮,绿得耀眼,充满生命的活力。后一句赞美了生长茂盛的大榕树,充满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②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这句话写的是“鸟的天堂”热闹的景象。“应接不暇”说明鸟多得看不过来。大榕树里全是鸟声鸟影,大小不同,颜色各异,小鸟多得不可计数。有的停着,有的飞起,有的歌唱,真是热闹非凡。与作者前一次看到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真正的鸟的天堂。 ③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 “回头看”,是没有看够,舍不得离开大榕树和那些鸟儿。因为这里的榕树之大、鸟儿之多是作者第一次见到的;榕树之富有生机和鸟儿之活泼是作者十分喜爱的。他深深被这美丽、奇妙的景色所吸引。“留恋”,写出了作者当时不忍离开的真实心境。 ④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这句全文结尾的话,是对“鸟的天堂”的赞美。“的确”是确实、实实在在的意思,强调了“鸟的天堂”是名副其实的。这句话,还是对第二段中“‘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的一个照应。(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因为这是引用朋友的说法。第二个“鸟的天堂”不加引号,因为是作者亲眼看到的确确实实的景象。) (五)课文点拨

鸟的天堂 同步练习 附答案 (1)

课时同步练习-3鸟的天堂(1)附答案 课 文 在 线 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sāo shāo),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 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 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 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yīng yìng)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 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 小枝上兴(xìng xīng)奋地叫着,那声音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huá huà)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 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欺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在文中找出一组反义词。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1315469552.html,/tiku/ ()——() 3.这个片断作者运用了( )(静态、动态)描写,写出了“鸟的天堂” 4.文中画“ ”线的句子中有两个“鸟的天堂”,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 是,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 是。 5.仿照文中画“ ”的句子的写法,也写上一句。 6. 你也一定领略过许多美丽的风景吧,你觉得哪里的景色最美?写一写你的见解。 课 外 提 优 神奇的绿洲——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部,这里层峦叠嶂,风光迷人,素有世界“动植物王国皇冠 上的绿宝石”之美称。她拥有神秘的原始森林,奇异的热带雨林风光,繁多的动植物资源,古 老而诱人的民族风情。她以神奇、富饶、美丽、多姿著称于世,为国内外人士所关注,吸引着 众多的中外学者和游客。 西双版纳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澜沧江水系贯流其间。由于气候与地形的影响,她兼有大陆 性和海洋性气候特点,水、热资源极为丰富。优越的自然条件,使西双版纳具有多种多样的森 林植被类型,丰富多彩的植物种类,以及赖以生存的野生动物。一些古老的热带植物经历了千 万年的沧桑巨变,在这里得到了保存、繁衍。不同地质年代和不同植物区系的植物,共同组成

3鸟的天堂(作业)

m ao sh e n g j i j i n g 二 二、 四、按要求写句子。 1. 在河边大树下,我们发现了几只小船。(缩句) 2.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3. 我们的船渐渐缓缓逼近榕树了。(修改病句) 4.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改为反问句) 五、课内阅读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 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 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看拼音写词语 c m 1 m 3鸟的天堂 f e n g x i 二、 根据语境写音节。 1?“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 2 ?枝干( )的数( 3?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 三、 根据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看到这幅图,我想用词语“ _ 我不禁.( )这样想。 )目不可计数( ) )接不暇。 、 _________ '‘来形容图 中的大榕树;我想用成语“ ____________ ''来形容图中鸟的数量;如 果我在现场看到这么多鸟儿齐飞的景色,我想用“ _________________ ''来 表示我看鸟的感受。 zh do y a o

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文中“应接不暇”的意思是( ) 。 A. 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B. 美景繁多,看不过来 2.联系课文理解句子。 “ 鸟的天堂” 加引号是指 ______________ ;没有加引号是指 。 六、课外阅读。 青海湖鸟岛 在青海湖的西部,有一个四面环水,绿草丛生的小岛,那就是中外闻名的青 海湖鸟岛。 每年五月下旬,大批的鸟从南方飞来,小岛上挤满了各种各样的鸟。一眼望 去,岛上密密麻麻的鸟巢,一个挨着一个,窝里巢外,到处都是白玉色的、青绿色的各种鸟蛋。雌鸟伏在窝里,一心一意地孵卵,雄鸟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旁边。一个月后,各种雏鸟陆续破壳而出,这是鸟岛最热闹的季节。有时,凶猛的老鹰会突然从天外飞来,企图扑食小鸟。这时,整个鸟岛就发出愤怒的呼叫声。 几千只鸟腾空而起,共同抗敌,直到把老鹰赶去很远,才胜利返回。冬季到来之前,它们会暂时告别可爱的故乡——鸟岛,飞向遥远的南方。 1. 鸟岛什么时间鸟最多? 2. 遇到敌人时,鸟儿们怎样迎敌? 3. 孵卵时,雌鸟和雄鸟各有怎样的表现?

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训练一课一练3鸟的天堂人教新课标含答案解析

3.鸟的天堂 一、简答题(4 分) 1.(4 分)读句子,回答问题。 (1)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不留一点儿缝隙。 这里为什么用“堆”而不用“长”? (2)那雨小得听不见沙沙的声音,细得像蚕吐出来的丝。 那雨很小,很细。 这两个句子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二、填空题(11 分) 2.(5 分)选字填空。 (1)得地的 ①船缓缓()移向河中心。 ②阳光照耀在水面,一切都显()更加光明了。 ③榕树正在茂盛()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2)陆续继续 ①我们()跳上一只船。 ②我们()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3.(2 分)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其中四次加了引号表示,一次没加引号表示。 A.作者引用别人的话,指那棵大榕树 B.作者亲眼所见后,认为大榕树确实是鸟的天堂 4.(2 分)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傍晚,他看到了;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早晨,他看到了。 A.鸟飞鸟鸣的热闹景象 B.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 5.(2 分)选词填空。 陆续继续

(1)忙碌了一天的鹭鸟,在夜幕降临的时候,飞回自己的巢穴。 (2)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我们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起来了。 三、判断题(2 分) 6.(1 分)判断是否为比喻句。 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7.(1 分)判断是否为比喻句。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四、现代文阅读(20 分) 8.(20 分)阅读提示。 大自然的美丽给我们人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本文通过细腻的描写,赞美了“鸟的天堂”真是名符其实,作者在赞美之余,内心也充满了喜悦的心情。体会作品描写的顺序及其表现的手法。 听朋友说,“鸟的天堂”鸟很多。我早就想去看看,今天终于盼到了。你说我能不高兴吗?‖ 我和表妹坐上小船,划着浆,湖水清澈,漾起粼粼波纹。船到岸边了。啊,景色真美!眼前出现一大片榕树,其中一棵榕树的主干大约要十几个人才能合抱起来。上面有很多的裂痕,像老人脸上的皱纹。榕树的叶子真多呀!那么多的树叶,是不是春姑娘偏心,把芽儿都抛在上面了?那么美的树叶,是不是孔雀仙子洒下的绿羽? 船在树下停了片刻,可是,却看不见一只鸟,听不到一声鸟鸣。“鸟的天堂” 怎么没有一只鸟?我等得不耐烦了。忽然表妹大声喊起来:“鸟!鸟!”我抬头一看,天空仅有一只鸟。表妹因为自己第一个看到鸟,高兴得拍起手来。这一拍不要紧,引出了大群的鸟,一只,二只……一大片,谁也数不清鸟儿到底有多少。它们正飞向蔚蓝的天空。这些鸟真好看,红的、白的、黑的、花的,我的眼睛真是应接不暇。

3鸟的天堂

3、鸟的天堂 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讲读课文,基于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教学本课应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通过朗读和对重点词句的推敲,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 板块一:情境导入,感知全文 师:(配乐解说)在广东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四、五百年前,在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间有一块泥滩小岛。潮退外露,潮涨水淹。一天,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静而优雅,便衔来了一根榕树枝,说来奇怪。不久,榕树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一片浮动的绿洲。又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数万只仙鹤,栖息在这棵榕树上。从此,每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鸣声呼唤,凌空翱翔,野趣盎然,形成南国一个奇观。(齐读)——鸟的天堂。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心中,什么样的地方才能称作“鸟的天堂”啊?师:是的,确实是个很美的地方,带着你的想象再读题。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任务一: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2、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1、师:好,昨天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谁来读读这几个词语?其他同学注意听。这儿有三个生字,三个多音字,看他是否全读准了? 2、师:巴金爷爷几次什么时候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课文主要写了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在傍晚,没有看到鸟,看到了一棵茂盛的大榕树,第二次在早晨,看到众鸟纷飞的景象。 二、重点读“树”,品味写法 师: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伴着夕阳的余晖,走近这株神奇的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地听。 师:配乐朗读1——9自然段。你仿佛看到一颗怎样的树? 师:请你把“大”“绿”生机勃勃茂盛写在黑板上。 师: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出来的?默读课文的1——9自然段,可以动笔标注出来。 交流: 生:“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我第一次看到”。作者从自己的亲身阅历写出了这株榕树很大。 师:是的,巴金常旅国内外,可以说,见多识广,对巴金来说大榕树不足为奇,但这样大的却是第一次看到,可见之大。 生:通过河面变窄来说明它的大。 生:通过朋友的谈论体现它的大。 生:“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由不可计数这个词,感受到这是一株大榕树。 师:课件出示这句话,再读,谁还有新的发现? 生:应突出“一株”这个词,作者从远处看误以为是很多株榕树,走近看原来只是一株。 师:读出只是“一株”的感觉 生:“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强调了“一株”。 分别找几个同学读。 师:把体会带进去,都读读这句话。 生:自由读 师:为什么不可计数?这跟它的生长特点有关。找相关句子读一读。 生:“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师:见过“枝上又生根”的树吗? 生:没有。

人教版小学语文4年级上测试题同步练习3 鸟的天堂(1)

3 鸟的天堂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ào yào ɡuī lǜ fènɡ xì shù shāo 二、比一比,再组词。 竿()桨()支()茫() 秆()奖()技()芒() 三、选词填空。 继续陆续持续连续 1.我们( )跳上一只船。 2.我( )三年都去观看了钱塘江大潮。 3.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我们( )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4.这三个月( )干旱,西北地区连吃水都困难了。 四、读下面的句子,在比喻句的后面打上“√”。 1.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 ) 2.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 3.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 ) 4.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 ( )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鸟的天堂》的作者是。 2.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时候,这次他看到了,却没见到一只鸟,因为;他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是在,他见到了的热闹情景。 3.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其中四次加了引号表示,一次没加引号是因为。 六、结合课文内容,给句子选择正确的解释。 1.“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意思是( ) A.大榕树的叶子绿得发亮,每片绿叶上都有个小生命在微微颤动。 B.大榕树叶子的颜色绿得发亮,翠色欲滴。作者从绿色中感受到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这句话赞美了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 2.“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意思是( ) A.这棵大榕树上的鸟很多。 B.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深深赞美,大榕树是鸟儿的乐园。 七、阅读下面的段落,完成后面的练习。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兴.奋(xìnɡ xīnɡ)应.接不暇(yìnɡ yīnɡ)

3.鸟的天堂

3.鸟的天堂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课后练习题3的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 1.课前师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开资料展示会。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选目标,展示预习成果。 课前,教师提供给学生能体现层次性并带有方法提示的“预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自选目标和方法来预习。课前5分钟,学生对照“预习要求”,汇报自己完成哪些任务。课始,教师抽机检查,巩固预习所得。 (评: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自选目标的预习考虑了学生个体差异和潜能的独立学习。预习成果的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交流自学感受:鸟的天堂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说。 2.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出了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后发出赞叹的句子。 课件出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三.揭示研读专题,开展研读。 ㈠让学生围绕以上这句话提出问题,从中提炼研读专题: ①前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后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 ②为什么巴金爷爷会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样的赞叹? 独立研读课文2.小组合作研读,得出初读成果。 ㈡集体交流: 1.引入学习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 ⑴围绕描写榕树枝杆多、树大的相关语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大榕树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共享学习心得。教师顺势进行朗读指导) ⑵围绕描写榕树叶子的相关语句,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要珍视学生的个体感受。)通过以上环节,归纳: 远:许多株一簇簇

(语文S版) 【一等奖教案】 鸟的天堂(1)

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2.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3.学习课文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7、8自然段。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大榕树的美丽奇特,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学习本课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新词和第一段内容。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随巴金爷爷去鸟的天堂看看。我们漫步来到小河边,跳上一只小船,向河中心移去。小船儿平静地在水面移动,船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啊划,那声音就像一支轻快而美妙的乐曲…… 2.明确学习目标(投影出示)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5——14自然段,认识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2.学习课文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深入研读,感悟积累 研读一:品味“天堂”静景 1.视频出示“天堂”静景 2.投影出示学法提示。 〔学法提示一〕 自由朗读课文第(5—9)自然段,思考:

①作者按什么顺序描写大榕树?抓住榕树的哪几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 ②理解课后练习题二中的⑴、⑵题。 3.教师提出自学要求:同学们可以采用“读、想、划、批、说、写”的方法进行自学。 4.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辅导。 5.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教师边听边点拨。 (1)指名学生汇报学法提示中的思考题,教师引导点拨,并相机板书。 (2)投影出示第7自然段内容。 ①指名汇报榕树的枝干、根、枝各是怎样的? ②启发学生想象:“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象?“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与这句有什么关系? 学生汇报后,指导学生看图。教师点拨:“枝上又生根”是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原因,也是远看时“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的原因。 (3)投影出示第8自然段内容。 ①榕树的叶子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后,指导学生朗读描写大榕树叶子的句子。理解“颤动”的意思。 ②想象“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景象? 学生汇报后,放映录像让学生观看,感受榕树充满了活力。 ③从叶子的多而密,颜色绿得发亮,富有生命力,说明了什么? (说明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理解“展示”一词。 ④对这样的一株榕树,作者充满了什么感情? 6.指导学生用赞叹的语气朗读7、8自然段。(先播放配乐朗读,再指导学生齐读。) 7.学生汇报自学第9自然段的情况。 8.默读课文第5—9自然段,思考:这几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教师点拨:这一段作者主要抓住大榕树的枝、干、根、叶,从它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进行具体描写,这是榕树静态的描写。 过渡:我们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没有见到鸟,那它为什么叫“鸟的天堂”呢?我们随作者一起去解开这个疑团,好吗? 四、学习课文10—14自然段 研读二:领悟“天堂”动景 1.视频出示众鸟纷飞的热闹景象 2。出示学法提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