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平面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

第六章平面控制测量

一、思考题

1.什么叫导线、导线点、导线边、转折角?

2.导线的形式主要有哪几种?各在什么情况下采用?

3.导线测量的目的是什么?其外业工作如何进行?

4.如何计算闭合导线和附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

5.如何根据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确定坐标增量的正负号?

6.何谓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何谓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坐标增量闭合差是根据什么原则进行分配的?

7.闭合导线与附合导线的内业计算有何异同点?

8.什么是坐标正算?什么是坐标反算?坐标反算时坐标方位角如何确定?

9.导线与国家三角点联测有哪几种方法?各在什么情况下采用?

10.何谓小三角测量?在路桥工程中有哪些应用?

11.小三角网的布置形式有哪几种?各在什么情况下采用?

12.小三角测量的目的是什么?其外业工作如何进行?

13.小三角锁内业计算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二、习题

1. 如表6-1,已知坐标方位角及边长,试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 ?X、?Y。(AB边坐标增量 ?X=49.660m、?Y=34

2.935m;BC边坐标增量 ?X=-41.702m、?Y=522.142m;CD边坐标增量 ?X=-24.254m、?Y=-526.466m)

表6-1

2. 表6-2,已知P1至P4各点坐标,试计算P1P2和P3P4的坐标方位角和边长。(P1P2的坐标方位角和边长分别是227-24-16、340.030m、P3P4的坐标方位角和边长分别是66-52-15、31

3.442m)

表6-2

3. 某闭合导线,其横坐标增量总和为 - 0.35 m,纵坐标增量总和为 + 0.46 m,如果导线总长度为1216.39 m ?试计算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和边长每100 m的坐标增量改正数。(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是1/2104,边长每

100 m的坐标增量改正数分别为0.03 m、-0.04m)

4.图6-1为闭合导线,已知 α12 = 143?07'15",P1点坐标X P1 = 0 539.740 m,Y P1 = 6 484.080 m,观测数据如表6-3所列,求闭合导线各点坐标。(角度闭合差为0;f x=0.001m,f y=0.096m;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f D=0.096m;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是1/5132;x2=415.314m,y2=6577.400m;x3=402.768m,y3=6599.905m ;

x4=511.869m,y4=6658.136m;x5=554.112m,y5=6594.258m)

图6-1

表6-3

5. 置仪器于三角点A(3 992.54 m,9 674.50 m),B(4 681.04 m,9 850.00 m)处,观测导线点P,并测得角值

为α = 53?07'44", β = 56?06'07"(如图6-2),试用前方交会公式求P点坐标。(x p=4479.298m,y p=9282.858m)

图 6-2

第六章导线测量

第一节概述

在测量工作中,为防止测量误差的积累,保证必要的精度,无论是将地面的形状测绘成地形图,还是将工程设计图上的建筑物测设到实地卜,都是首先在全测区范围内选定一些有控制意义的点,组成一定的几何图形,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和精确的测算方法,测定它们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再以这些点为基础,测定其他碎部点的位置。这些有控制意义的点组成了测区的骨干,这些骨干点称为控制点。测定它们相对位置的工作,称为控制测量。这就是测量工作“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导线测量是平面控制测量的一种方法。所谓导线就是由测区内选定的控制点组成的连续折线,如图6-1所示。折线的转折点A、B、C、E、F 称为导线点;转折边DAB、DBC、DCE、DEF称为导线边;水平角βB,βC,βE称为转折角,其中βB、βE在导线前进方向的左侧,叫做左角,βC 在导线前进方向的右侧,叫做右角;aAB称为起始边DAB的坐标方位角。导线测量主要是测定导线边长及其转折角,然后根据起始点的已知坐标和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一、导线的形式

根据测区的情况和要求,导线可以布设成以下几种常用形式:

1.闭合导线。

如图6-2a)所示,由某——高级控制点出发最后又回到该点,组成—个闭合多边形,这种导线布设形式叫闭合导线。它适用于面积较宽阔的独

立地区作测图控制。

2.附合导线。

如图6-2b)所示,自某一高级控制点出发最后附合到另一高级控制点上的导线,叫附合导线。它适用于带状地区的测图控制,此外也广泛用于公路、铁路、管道、河道等工程的勘测与施工控制点的建立。

3.支导线。

如图6-2c)所示,从——控制点出发,既不闭合也不附合于另一控制点上的单一导线,叫支导线。这种导线没有已知点进行校核,错误不易发现,所以导线的点数不得超过2—3个。

第73页

二、导线的等级

除国家精密导线外,在公路工程测量中,根据测区范围和精度的要求,导线测量可分为二等、四等、一级、二级和三级导线五个等级。各级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如表6-1所列。

三、导线的种类

导线按其不同的边长测定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别:

1.量距导线

直接用钢尺丈量各导线边的边长。

2.视距导线

利用视距测量方法(见第八章第三节)测量导线的边长。

3.光电测距导线

用红外光电测距仪测量导线的边长。这种方法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测量精度和

第一节概述

小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一样,也是建立平面控制的方法之一。所谓小三角测量即是在小范围内进行的三角测量,不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按近似的平差方法进行成果计算。它的特点是:各控制点(即三角点)间由连续的三角形构成,只须测量一两条边的长度(称为基线),所以丈量距离的下作量少,主要了作是观测各三角形的内角。因此这种平面控制形式对于不适应丈量距离的地区(如山区、丘陵区等)来说是简便的。在桥梁和隧道建筑中,为测定桥梁和隧道的轴线长度以及测设隧道开挖方向等,经常用小三角测量方法来解决。

一、小三角网的布置形式

根据测区的地形条件、工程要求、原有的控制网状况等因素,小三角网可以布置成以下的形式:

1、三角锁

如测区形状是狭长地带,可布设成如图7—1a)所示的小三角锁,在锁的两端设置两条基线,这种图形的布设与汁算均比较简便,是桥梁、隧道勘测时常用的图形。

2.大地四边形

在跨河测量、测定桥梁轴线或桥梁施工测量中,为了提高点位精度,可在两个三角形中间加入一条对角线,如图7-1b)所示,称为大地四边形,AB为基线。

二、小三角的等级

在公路工程测量中,小三角测量根据测区大小、精度要求的不同分为一级和二级小三角共两个等级,它们的精度要求与同级导线基本上是一致的。小三角测量可作为国家三角测量进一步的加密控制,在独立测区义可作为首级控制使用。

各级小三角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7-1。

第93页

三、踏勘选点

踏勘选点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直接影响测量的精度和工作进度。选点前应首先收集测区原有的控制测量资料和地形图,然后在原地形图上初步拟定点位的布设方案,再到现场依照实地情况选定三角点的实地位置。当测区没有资料可以利用时,则须到测区现场综合比较各项因素,如三角形的形状、边长、通视情况、基线位置以及加密控制的布没等,最后定出合理的三角点位置。

在选择三角点时,除厂测图或各项工程的特殊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1)三角形的边长可根据有关规范、测图比例尺及地形等的不同情况确定。一般为100m~1 000m。

(2)三角形的形状应接近等边三角形,一般在三角形中,用以推算边长的求距角不能小于30°或大于120°。

(3)二角点间应通视良好,避免建造高觇标,点位应视野开阔,控制范围广,便于加密控制,并易于长久保存;

(4)基线应选在乎坦、土质坚实的地段,对于桥梁三角网,通常以垂直于桥轴线的边作基线。般布设两条基线,如图7-2所示。

同时为了获得桥墩放样交会精度,基线一般采用直线形。基线长度一般不小于桥轴线长度的0.7倍,困难地段不小于0.5倍。基线场地应选在土质坚实、地势平坦、便于准确丈量的地方。

(5)若布设隧道三角网时,应尽量将隧道进出口的控制点作为三角点。

四、造标埋石

三角点选定后,要在地面上埋设标志。一般在地面上打一大木桩,桩顶画一“+”表示点位,或把一顶头带“+”的钢筋用混凝土浇筑而成,如图

7-3所示。

为了观测水平角照准目标,还要在三角点上竖立标杆或三脚架,如图7-4所示。三角点应进行命名和编号,并绘制点位草图。

五、角度观测

角度观测可用J6或J2级经纬仪按方向观测法进行。每站观测前,应根据三角网(锁)略图

第九章公路路线测量

公路路线测量主要讲述公路勘测阶段的测量工作,即公路中线测量,路线纵、横断面测量,带状地形图测绘和有关调查测量等。并根据上述测量成果,绘制成路线纵、横断面图和平面图,为公路设计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

公路中心线的平面线形是由直线和曲线构成的,如图9-1所示。因此,中线测量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直线和曲线的测设,把公路中心线的平面位置具体地测设到地面上,并实测其里程。它是测绘路线纵、横断面图和平面图的基础。

第一节交点和转点的测设

一、交点的测设

公路路线的转折点称为交点,用JD表示。对于一般低等级公路,通常采用——决定测的方法直接放线,在现场标定交点位置。对于高等级公路或地形复杂的地段,需在带状地形图上进行纸上定线,然后把纸上定好的路线放到地面上,一般采用下述方法标定交点位置。

1.穿线交点法

1)准备数据

如图9-2所示,从测图导线点D2、D3、D4……出发作导线边的垂线,它们与路线设计中线(即路线导线)交于N2、N3、N4……等点。在图上量取各垂线的长度J2、J3、J4……直角和垂线长度就是放线所需要的数据。

有时为了穿线时通视的需要,在中线通过高地的地方拟定一点N1,这时可以从图上量取角度β和距离S,用极坐标从导线点D1放出N1点。

2)放临时点

实地在导线点上安置经纬仪设置

第125页

直角并按相应的垂线长度量距,即可标定出一系列临时性的N2、N3、N4……如图9-3a)所示。为了检查和比较,相邻交点间的直线上至少要放三个点。如果垂距较短,可以用方向架设置直角,如果垂距较长,宜用经纬仪设置直角。

3)穿线

由于图解量取的放线数据不准确和测量误差的影响,同一直线边上的临时点往往不在一条直线上,因此要利用经纬仪定出一条尽可能多的穿过或靠近临时点的直线,这一步工作称穿线。然后在地势较高、通视良好的直线位置设转点桩将直线标定出来(如图9-3a)所示的ZD1、ZD2和ZD3、ZD4),同时清除原来的临时桩。

4)交点

相邻两直线经穿线在实地标定后,如果通视良好,即可直接延长直线进行交会定点。如图9-3b)所示,ZD1、ZD2、ZD3、ZD4是穿线时标定的转点桩,将经纬仪安置于ZD2上,盘左照准后视点ZD1,倒转望远镜,沿视线方向在交点概略位置前后打下两桩a1、b1(称为骑马桩),并在桩顶分别标出其中心位置,盘右位置仍照准ZD,,倒转望远镜,在骑马桩a2、b2上标出其中心位置。取a1与a2的中点a和b1与b2的中点b作为骑马桩的使用点位(如图9-3b)所示a、b),这种延长直线的方法称为正倒镜分中法。

将经纬仪安置于ZD3点,后视ZD4,用正倒镜分中法延长直线与a、b两点连线相交,在相交处打桩标定点位,此点即为路线交点位置。

2.拨角放线法

这是一种按极坐标法原理直接定出路线交点的方法,它不需要穿线交点,具体方法如下:

1)准备放线数据

在室内,根据纸上定线的交点纵横坐标值,用坐标反算的方法(参见第六章第三节)计算相邻交点间的距离和方位角,并根据方位角之差算出交点处的转角。放线的起算数据(β0、S0)可根据测图导线点的坐标值和第一个待放交点的坐标值反算求得。如图9-4所示,测图导线点(D1、D2)作为放线的起算点,其坐标值是已知的,交点JD1、JD2、JD3……为待放点,其坐标值已在纸上定线时确定。通过坐标反算可推算其放线数据为:β0、S0、β1、S1、β2、S3:……

2)实地放点

在导线点01安置经纬仪,后视D2,拨角β0并量距S0得交点JD1;将经纬仪移至JD1,后视D1,拨角β1并量距S1得交点JD2;按照同样的方法可定出其他各交点JD3、JD4…—.

为进行检核和防止误差积累,放出几个交点后应与近旁的测图导线点联测一次(如图9-4

公路路线平曲线测设是公路工程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曲线的基本形式有圆曲线、缓和曲线、复曲线和回头曲线等。

本章主要介绍平曲线的常规测设原理与方法,以及单曲线遇障碍的测设,并且对用全站仪进行高等级公路路线测量的程序和方法作概要描述。

第一节圆曲线主点测设

在路线平曲线测设中,圆曲线是路线平曲线的基本组成部分,且单圆曲线是最常见的曲线形式。圆曲线的测设工作一般分两步进行,先定出曲线上起控制作用的点,称为曲线的主点测设;然后在主点基础上进行加密,定出曲线上的其他各点,完整地标定出圆曲线的位置,这项工作称为曲线的详细测设。

一、圆曲线测设元素的计算

第138页

二、圆曲线的主点测设

单圆曲线有三个主点,即曲线起点(ZY)、曲线中点(QZ)和曲线终点(YZ)。它们是确定圆曲线位置的主要点位。在其点位卜的桩称为主点桩,是圆曲线测设的重要桩志。

1.主点里程桩号的计算

在中线测量过程中,路线交点(JD)的里程桩号是实际丈量的,而曲线主点的里程桩号是根据交点的里程桩号推算而得的。其计算步骤如下:

2.主点的测设

如图10-1所示,自路线交点JD分别沿后视方向和前视方向量取切线长T,即得曲线起点ZY和曲线终点YZ的桩位。再白交点JD沿分角线方向量取外距E,便是曲线中点QZ的桩位。

例一路线交点JD12的里程为K8+518.88,转角a=104°40',圆曲线半径R=30m,求圆曲线的主点里程。

解1.圆曲线元素的计算:

第一节基本放样方法

施工放样的基本任务是将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照设计要求,以一定的精度标定到实地上,以便据此施工。根据放样的具体对象不同,有时也叫测设或定位,如曲线测设和桥梁施工中的墩台定位。

施工放样是测量工作的另一种形式,是通常测量的逆过程。通常意义上的测量,是对实地上已埋设标志的未知点用测量仪器进行观测,从而得到角度、距离和高差等数据;放样则是根据设计点与已知点间的角度、距离和高差,用测量仪器测定出设计点的实地位置,并埋设标志。

放样与通常测量相比,有以下一些不利因素:①通常测量时可做多测回重复观测;放样时不便做多测回操作。②通常测量时标志是事先埋好的;放样时观测与设点同时进行,标桩埋没地点也不允许选择。③通常测量时由观测者瞄准固定目标进行读数,一人观测能够眼手协调工作,有利于提高观测速度和精度;放样时往往由观测者指挥助手移动目标进行瞄准,操作时间较长,且观测者与助手间的配合质量直接影响定点精度。

施工放样的基本任务是确定设计点的空间位置,放样的基本工作是距离放样、角度放样和高程放样。放样工作同样也需要控制测量提供足够数量的已知点作为起算点。

一、已知距离的放样

距离放样是在量距起点和量距方向确定的条件下,自量距起点沿量距方向丈量已知距离定出直线另一端点的过程。根据地形条件和精度要求的不同,距离放样可采用不同的丈量工具和方法,通常精度要求不高时可用钢尺或皮尺量距放样,精度要求高时可用全站仪或测距仪放样。

1.尺量法距离放样

当距离值不超过一尺段时,由量距起点沿已知方向拉平尺子,按已知距离值在实地标定点位。如果距离较长时,则按第四章第一节钢尺量距的方法,自量距起点沿已知方向定线,依次丈量各尺段长度并累加,至总长度等于已知距离时标定点位。为避免出错,通常需丈量两次,并取中间位置为放样结果。这种方法只能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使用,当精度要求较高时,应使用测距仪或全站仪放样。

2.全站仪(测距仪)距离放样

如图11-1所示,且为已知点,欲在AC方向上定一点B,使A、B间的水平距离等于D。具体放样方法如下:

(1)在已知点A安置全站仪,照准AC方向,沿AC方向在月点的大致位置置棱镜,测定水平距离,

第169页

根据测得的水平距离与已知水平距离0的差值沿AC方向移动棱镜,至测得的水平距离与已知水平距离D很接近或相等时钉设标桩(若精度要求不高,此时钉设的标桩位置即可作为B点)。

(2)由仪器指挥在桩顶画出AC方向线,并在桩顶中心位置画垂直于AC方向的短线,交点为B'。在B'置棱镜,测定AB'间的水平距离D'。

(3)计算差值△D=D-D',根据AD用钢卷尺在桩顶修正点位。

二、已知角度的放祥

角度放样(这里指水平角)也称拨角,是在已知点上安置经纬仪,以通过该点的某一固定方向为起始方向,按已知角值把该角的另一个方向测设到地面上。通常可采用正倒镜分中法进行角度放样,当精度要求高时,可在正倒镜分中法的基础上用多测回修正法进行角度放样。

1.正倒镜分中法

如图11-2所示,A、B为现场已定点,欲定出AP方向使∠BAP=β,具体步骤如下:

将经纬仪安置在A点,盘左瞄准B点并读取水平度盘的读数a(或将水平度盘读数设置为零),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为b=a-β(当顺时针方向拨角β时,水平度盘读数应为b=a+口),在视线方向上适当位置定出P1点;然后盘右瞄准B点,用上述方法再次拨角并在视线上定出P2点,定出P1、P2的中点户,则∠BAP就是要放样的β角。

正倒镜分中法放样已知水平角时,采用两个盘位拨角主要是为了校核,而精度提高并不明显(尤其是J2级经纬仪)。在实际工作中,有时也常用盘左或盘右一个盘位进行角度放样,如偏角法测设曲线等。

2.多测回修正法

当角值夕的放样精度要求较高时,町先按上述正倒镜分中法在实地定出P'点,如图11-3所示。以尸为过渡点,根据放样精度选用必要的测回数实测角度∠BAP',取各测回平均角值为β',则角度修正值△β=β-β'。将△β转换为P'点的垂距来修正角值,垂距计算公式为:

将P'垂直于AP'方向偏移pp'定出户点,则∠BAP即为放样之β角。实际放样时应注意点位的改正方向。

三、高程放样

高程放样主要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有时也采用钢尺直接量取垂直距离或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

高程放样时,首先需要在测区内布设一定密度的水准点(临时水准点)作为放样的起算点,然后根据设计高程在实地标定出放样点的高程位置。高程位置的标定措施可根据工程要求及现场条件确定,土石方工程一般用木桩标定放样高程的位置,可在木桩侧面画水平线或标定在桩顶上;混凝土及砌筑工程一般用红漆作记号标定在它们的面壁或模板上。

第一节电子水准仪

一、构造与工作原理

电子水准仪是一种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智能水准仪器,如图12-1所示。它巾基座、水准器、望远镜及数据处理系统组成。电子水准仪具有内藏应用软件和良好的操作界面,可以自动完成渎数、记录和计算处理等工作,并通过数据通讯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内进行后续处理,还可以通过远程通讯系统将测量成果直接传输给其他用户。若使用普通水准尺,也可当普通水准仪使用。

电子水准仪的工作原理如图12-2所示,在仪器的中央处理器(数据处理系统)中建立了一个对单平面上所形成的图像信息自动编码程序,通过望远镜中的照像机摄取水准尺上的图像信息,传输给数据处理系统,自动地按编码转换成水准尺读数和水平距离或其他所需要的数据,并自动记录,储存在记录器中或在显示器上显示。

电子水准仪不仅可进行普通水准仪的各种测量,还可以进行水平角测量、高精度距离测量、坐标增量测量、水准网测量的平差汁算,在较为平坦的地区可作中等精度全站仪使用,具有一机多能的作用。尤其是自动连续测量功能对大型建筑物的变形(瞬时变化值)观测更具有优越性,不是常规仪器所能比拟的。下面为瑞士徕卡NA2000型电子水准仪的主要技术参数(电子读数):

第177页

外业作业温度—20~+50℃

二、条码水准尺

条码水准尺是与电子水准仪配套的专用尺,如图12-3a)所示,它由玻璃纤维塑料制成,或用钢钢制成尺面镶嵌在基尺上形成。尺面上刻有宽度不同的水平黑白相间的分画(条码),该条码相当于普通水准尺上的分画和注记,全长为2~4.05m。条码水准尺上附有安平水准器和扶手,在尺的顶端留有撑杆固定螺孔,以便用撑杆固定条码尺,使之长时间保持竖直位置,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条码水准尺在望远镜视场中的情形如图12-3h)所示。

三、技术操作方法

电子水准仪用于测量时,其技术操作方法与自动安平水准仪类似,分为粗平、照准、读数三步。下面以NA2000型电子水准仪为例介绍其操作方法。

1.粗平

转动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即可,气泡居中的状况可在观察窗中看到。而后打开仪器电源开关(开机),使仪器进行自检。当仪器自检合格后显示器显示程序清单,此时即可进行测量工作。

2.照准

先转动目镜调焦螺旋,看清十字丝;按相应键选择测量模式或测量程序,如仅测量不记录、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等。例如,按训RROG键,调出程序清单;按│DSP↑│或│DSP↓│键,选择相应的测量程序,并按RUN键予以确认。仅测量水准尺的读数和距离时,程序为“P MEAS ONLY”;开始进行水准测量时的程序为“P START LEVELING”;水准路线连续高程测量和输入起始点高程的程序为“P CUNT LEVELING”;视准轴误差检验的程序为“P CHECK& ADJUST”;删除记录器中数据记录的程序为“P ERASE DATA”。选定测量模式后,进行物镜刘光,用十字丝照准条码尺中央,并制动望远镜。

3.读数

轻按一个测量按钮(红色),显示器将显示水准尺读数;按测量键即可得到仪器至条码尺的距离。若按相应键即可得到所需的相应数据。若在“测量并记录”模式下,仪器将自动记录测量数据。

在高程测量过程小,后视观测完毕后,仪器白动显示提示符"FORE口口口口”,提醒观测员观测前视,前视观测完毕后,仪器又自动显示提示符"BACK口口口口”,提醒进行下一站后视的观测;如此连续进行,直至观测到终点。仪器显示待定点的高程是以前一站转点的高差推算的。

4.结束

按[IN/SO]键结束测量工作。

第二节电子经纬仪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出现了电子经纬仪,它测角精度高,能自动显示角度值,加快

平面控制测量

第六章平面控制测量 一、思考题 1.什么叫导线、导线点、导线边、转折角? 2.导线的形式主要有哪几种?各在什么情况下采用? 3.导线测量的目的是什么?其外业工作如何进行? 4.如何计算闭合导线和附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 5.如何根据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确定坐标增量的正负号? 6.何谓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何谓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坐标增量闭合差是根据什么原则进行分配的? 7.闭合导线与附合导线的内业计算有何异同点? 8.什么是坐标正算?什么是坐标反算?坐标反算时坐标方位角如何确定? 9.导线与国家三角点联测有哪几种方法?各在什么情况下采用? 10.何谓小三角测量?在路桥工程中有哪些应用? 11.小三角网的布置形式有哪几种?各在什么情况下采用? 12.小三角测量的目的是什么?其外业工作如何进行? 13.小三角锁内业计算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二、习题 1. 如表6-1,已知坐标方位角及边长,试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 ?X、?Y。(AB边坐标增量 ?X=49.660m、?Y=34 2.935m;BC边坐标增量 ?X=-41.702m、?Y=522.142m;CD边坐标增量 ?X=-24.254m、?Y=-526.466m) 表6-1 2. 表6-2,已知P1至P4各点坐标,试计算P1P2和P3P4的坐标方位角和边长。(P1P2的坐标方位角和边长分别是227-24-16、340.030m、P3P4的坐标方位角和边长分别是66-52-15、31 3.442m) 表6-2

3. 某闭合导线,其横坐标增量总和为 - 0.35 m,纵坐标增量总和为 + 0.46 m,如果导线总长度为1216.39 m ?试计算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和边长每100 m的坐标增量改正数。(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是1/2104,边长每 100 m的坐标增量改正数分别为0.03 m、-0.04m) 4.图6-1为闭合导线,已知 α12 = 143?07'15",P1点坐标X P1 = 0 539.740 m,Y P1 = 6 484.080 m,观测数据如表6-3所列,求闭合导线各点坐标。(角度闭合差为0;f x=0.001m,f y=0.096m;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f D=0.096m;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是1/5132;x2=415.314m,y2=6577.400m;x3=402.768m,y3=6599.905m ; x4=511.869m,y4=6658.136m;x5=554.112m,y5=6594.258m) 图6-1 表6-3 5. 置仪器于三角点A(3 992.54 m,9 674.50 m),B(4 681.04 m,9 850.00 m)处,观测导线点P,并测得角值 为α = 53?07'44", β = 56?06'07"(如图6-2),试用前方交会公式求P点坐标。(x p=4479.298m,y p=9282.858m) 图 6-2 第六章导线测量 第一节概述 在测量工作中,为防止测量误差的积累,保证必要的精度,无论是将地面的形状测绘成地形图,还是将工程设计图上的建筑物测设到实地卜,都是首先在全测区范围内选定一些有控制意义的点,组成一定的几何图形,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和精确的测算方法,测定它们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再以这些点为基础,测定其他碎部点的位置。这些有控制意义的点组成了测区的骨干,这些骨干点称为控制点。测定它们相对位置的工作,称为控制测量。这就是测量工作“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导线测量是平面控制测量的一种方法。所谓导线就是由测区内选定的控制点组成的连续折线,如图6-1所示。折线的转折点A、B、C、E、F 称为导线点;转折边DAB、DBC、DCE、DEF称为导线边;水平角βB,βC,βE称为转折角,其中βB、βE在导线前进方向的左侧,叫做左角,βC 在导线前进方向的右侧,叫做右角;aAB称为起始边DAB的坐标方位角。导线测量主要是测定导线边长及其转折角,然后根据起始点的已知坐标和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一、导线的形式 根据测区的情况和要求,导线可以布设成以下几种常用形式: 1.闭合导线。 如图6-2a)所示,由某——高级控制点出发最后又回到该点,组成—个闭合多边形,这种导线布设形式叫闭合导线。它适用于面积较宽阔的独

平面控制测量实验报告样本(通用版)

平面控制测量实验报告样本(通用版) Sample of plane control survey experiment report (general ver sion)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平面控制测量实验报告样本(通用版) 前言: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本文档根据申请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前言 1、课程设计实验目的 (1)初步学会根据测区情况,确定导线形式及选择数量合理的图根点,掌握图根控制测量的外业和内业工作。 (2)掌握坐标格网的绘制和图根点的展会及地形测量方法,学会地形图的整饰和清绘。 2、实验设计任务及要求 每组完成指导教师指定测区范围的1:500比例尺地形图,包括图根控制测量的外业和内业、坐标格网的绘制、图根点的展绘、碎部测量、地形图的整饰和清绘等。 3、实验仪器及工具

全站仪一台,百米绳,塔尺一根,三脚架一个,菱境一个,油漆适量、木桩若干,记录表若干、记录板一块《城市测量规范》一本。 自备:计算器、铅笔、小刀、橡皮、毛笔、大头针、小钉、小夹子若干个、绘图纸、水笔等。 二、课程设计要求 (1)图根控制点的要求 平面控制测量每一个小组在测区范围内选定6~8个控制点,按图根导线的精度要求进行施测。图根导线的技术要求如下表: 图根导线的技术指标 高程控制测量用普通水准测量方法测定各图根点的高程,根据已知高程点(水准点)及地形条件拟定出所采用的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应不超过±12n 毫米。 (2)碎部测量 施测碎部点可采用极坐标法,支距法或方向交会法,在街坊内部设站困难时,也可采用几何作图等综合方法进行。地物点、地形点视距和测距最大长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建立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

建立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 所谓控制网是由一定等级(满足一定精度要求)地控制点所组成地相邻点互相通视并构成一定图形地测量网.平面控制网是建筑物定位地基本依据,要分清场区平面控制网还是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根据整体控制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地原则,以场区平面控制网控制建筑物平面控制网. 3.3.1大面积地建筑小区、大型建筑物或创市优重点工程,必须测设场区平面控制网,作为场区地整体控制,它是建筑物平面控制地上一级控制,应结合建筑物平面布置地图形特点来确定这种控制网地图形,可布置成十字形、田字形、建筑方格网或多边形. 建筑方格网应在场区平展完成后在总平面图上进行设计,其设计原则如下. (1)方格网地主轴线应尽可能选择在场区地中心线上(宜设在主要建筑物地中心轴线上).其纵横轴线地端点应尽量延伸至场地边缘,既便于方格网地扩展又能确保精度平均. (2)方格网地顶点应布置在通视优良又能长期保存地地点. (3)方格网地边长合宜太长,大凡小于100 m,为便于计算和记忆,宜取10 m地倍数.(4)轴线控制桩应尽量投测在方格网边上. (5)方格网全部施测完成后,采用将所有建筑物一次性定位地方法来检验其准确性,对于未进行平差地方格网是一种较好地检验方法. 建筑方格网地测设方法是先测设主轴线,后加密方格网,并按导线测量进行平差. 3.3.2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是建筑物定位和施工放线地基本依据,它是场区内地二级平面控制.建筑物平面控制网地图形,可以是一字形基线(两个控制点组成地)、十字形控制网或平行于建筑物外廓轴线地其他图形(图1). 3.3.3高程控制网是建筑场区内地上、地下建(构)筑物高程测设和传递地基本依据.高程控制网布点地密度应恰当,大凡每幢楼房应设置1~2个点,主要建

控制测量规范与要求

第一部分茅荆坝(蒙冀界)至承德公路(第15标)控制网复测技术设计书 一、编制依据及技术标准 (1)、《大广高速公路蒙冀界至承德高速公路GPS控制网成果表》(设计院交给的)(2)、《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 (5)、《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 二、平面GPS、四等水准加密方法与精度要求 根据《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平面控制测量等级规定和本项目实际情况,隧道段控制网采用GPS观测方法时,精度按四等网技术要求施测。为确保线路衔接的平顺性,加密点必须联测其相邻的GPS平面控制点。 平面加密控制网的施测精度控制按:加密GPS网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小于1/70000,基线边方向中误差不大于1.7″的要求进行。 2.1具体精度控制标准 2.2 四等水准施测技术要求 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见表6.3-3. 注:表中L为往返测段、符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三、平面控制网复测实施计划 3.1 GPS复测组网实施

为保证线路上所有控制点成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尽量保证点位精度的均匀性,平面控制网复测采用4太GPS接收机同时作业的观测模式,以此提高GPS观测网形的图形强度。GPS 网各时段全部以边连接方式构网,形成由大地四边形组成的带状网。 3.2 采用GPS测量方法的平面复测 遵循与设计单位建网时相同的构网原则,本次GPS方法的控制网复测组网以大地四边形为基本构网图形组成带状网,采用边联式构网。实际外业测量必须遵循基线组网设计所确定的作业模式,并在接收机或控制器上配置GPS外业观测参数,参与作业的接收机所配制的参数应相同。 每天出工之前,必须检查电池容量是否满足作业要求,数据存储设备应有足够的存储空间,仪器及其附件必须齐全。 天线安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在开始GPS外业观测前,必须确认天线安置基座的对中器合格,天线安置基座的对中精度要求为1mm。天线应利用脚架和天线安置基座直接实现队中—在开始GPS外业观测前,必须确认天线安置基座的管水准器合格,天线安置基座必须严格整平。脚架必须稳定、牢固安置。 —如天线有指北定向标志,则应借助指北针或罗盘,在开始观测和观测过程中都使接收机天线指北标志指向正北方向。 —雷雨季节架设天线时,要注意防雷击。雷雨过境时,应立即停止观测,并卸下天线。GPS测量需要遵循的操作要点有: —观测组必须严格遵守调度命令,按规定时间开始同步观测。当没按计划到达点位时,应及时通知其他组,并经观测计划编制者同意后对观测时段作必要调整,观测者不得擅自更改观测计划。 —经检查,接收机的电源电缆、天线电缆等各项连接正确,接收机设置状态和工作状态正常后,方能启动接收机开始测量。 —每时段观测前后分别量取天线高,天线高丈量必须按接收机使用规定,从天线相位中心标志处丈量至地面点位标志,丈量的天线高是垂直高还是斜高必须在记录手薄上清楚的表明,且无论是垂直高还是斜高,直接丈量距离的误差在前后2次丈量中必须小于等于1mm,方取两次直接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作最终距离丈量的结果。 —不同时段的观测间隔期间必须重新进行天线安置基座的整平、对中操作,并重新丈量仪高。 —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后,应及时将观测站名、测站号、时段号、天线高等信息完整地记录在观测手薄上。同时严密注意仪器的警告信息,及时汇报和处理各种特殊情况。

平面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就是测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经典的方法有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等。 三角测量是将控制点组成连续的三角形,观测所有的三角形内角以及测定至少一条边的边长(基线),其余各边长度以基线边长和所测内角用正弦定理推算,再由起算数据求出所有控制点的平面位置。这种控制点称为三角点,而这种图形的控制网称为三角网。 图5‐1 三角测量图5‐2 导线测量导线测量则是将地面上各相邻控制点用直线相连而构成连续的折线。观测连接角,并观测出各个转折角和所有的折线边长,即可由起算数据确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这些控制点称为导线点,而所连折线称为导线。 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的出现,给控制测量带来革命性的突破。与经典方法相比,GPS测量具有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布设灵活、操作简单、应用广泛等优点。只要将GPS接收机安置于控制点上,通过接收卫星数据,利用随机处理软件及平差软件,即可解算出地面控制点坐标。 平面控制测量根据其控制范围大小,可分为国家控制测量网、城市控制测量网以及用于工程目的的小地区工程控制测量网。 国家平面控制测量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以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为主,按精度高低分一、二、三、四等逐级控制。它是全国各种比例尺测图和工程建设的基础控制,也是研究地球科学的依据。 城市控制测量网是在国家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的,用以满足城市大比例尺测图、城市规划、市政工程和各种建设工程的施工放样的需要而建立的控制网。根据城市面积大小和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可布设不同等级的城市平面控制网。 小地区控制网是为小区域大比例尺测图或工程测量所建立的控制网,在布设时应尽量与高等级控制网联测。若联测不便时可建立独立控制网。直接为测图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图根控制网,布设方法以小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为主。小地区控制网的技术要求,可参照相应的《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执行。 按1993年《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如表5-1、表5-2所示。

控制测量的方法和解释

点位精度。在工程测量中,不一定观测网中所有的角度和边长,可以在测角网的基础上加测部分边长,或在测边网的基础上加测部分角度,以达到所需要的精度。 小三角测量是在小测区建立平面控制网的一种方法,它多用于小测区的首级平面控制或三、四等三角网以下的加密,作为扩展直接用于地形测图的图根控制网(点)的基础。此外,交会定点法也是加密平面控制点的一种方法。在2个以上已知点上对待定点观测水平角,而求出待定点平面位置的,称为前方交会法;在待定点对3个以上已知点观测水平角,而求出待定点平面位置的,称为后方交会法。 区域控制网同国家控制网相比较,前者控制面积较小,控制点的密度大,点位绝对误差较小,精度较高。对于区域性平面控制网,根据测区面积、发展远景、因地制宜、经济合理的原则,在保证控制点的必要精度和密度的情况下,可以一次全面布网,也可以分级布网。分级布网通常先布设大范围的首级网,再分阶段进行低级控制点的加密。分级布网可以采用同一种测量方法,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设计时,应进行精度估算,测图控制网要求全网的精度相对比较均匀。工程测量专用控制网,有时需在大范围控制网内部建立较高精度的局部控制网。 区域控制网一般在国家控制网下加密,或以国家控制网为起算数据,以便统一坐标系统。若测区内无已知控制点可以利用时,可在网中任选一点用天文测量方法观测其经纬度,换算成高斯-克吕格尔直角坐标,作为起算坐标。又观测该点至另一点的天文方位角,将其换算成坐标方位角,作为起算方位角。在个别情况下,小测区也可采用假定坐标和磁北定向。三角网所需的起始边长可用测距仪器直接测出。 当测区面积较小时,可将其视为平面。但在较大的区域内,则需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为了合理的处理长度投影变形,应适当选择投影带和投影面。观测成果一般应归化到参考椭球面(或大地水准面)上,并按高斯正形投影计算3°带内的平面直角坐标,以便尽量与国家坐标系统一致,有利于成果、成图的相互利用。当测区平均高程较大时,为了使成果与实地相符,应采用测区平均高程面作为投影面。当测区中部远离3°带中央子午线时,应以测区中部子午线为中央子午线,采用任意带高斯正形投影(见高斯-克吕格尔平面直角坐标系)。 工程测量中的专用控制网,往往在某些方面有其特殊要求。在满足这一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有若干个不同的布网方案提供选择。随着计算工具的发展,可以应用最优化方法的理论确定最佳的设计方案。 编辑本段高程控制网 主要用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建立。

实验09-平面控制测量(图根闭合导线测量)

实验09-平面控制测量(图根闭合导线测量)

姓名:班级:学号(短号): 实验九平面控制测量(图根闭合导线测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全站仪测距测角作业方法。 2、掌握闭合导线外业布设和闭合导线测量的条件。 3、掌握平面控制闭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和成果处理。 二、实训设备及器件:全站仪、三脚架、棱镜、油漆、2H铅笔、记录本及计算器。 三、课时安排:4学时 四、实验步骤及要求 1、外业布设 (1)踏勘选点(根据实际情况和实训时间选择5-10个点,并做好标记) 相邻导线点间应相互通视,导线点应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导线点周围要视野开阔,便于测图。导线的边长不宜过长,特别是钢尺量距,相邻边长比一般不超过1/3,点位要有足够的密度,分布较均匀,以便控制整个测区。 (2)闭合路线示例如下: 3 α01 D 500.00m 500.00m α01 =计算!!! 图1 闭合导线略图

2、外业测量 (1)边长/水平距离测量 光电测距仪测量:图根导线边长可采用单向观测,一站施测的测回数为一测回即可。 (2)角度测量 采用全站仪测角,注意测量左角与右角的差异,一站施测的测回数为一测回即可。 3、内业计算 ㈠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角度值改正 (1)计算角度闭合差:n 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如下: ??-=∑180)2(th n β ;式中 n ——导线边数或转折角数。 理论上,实测的内角之和∑m β-∑th β= 0,由于观测水平角不可避免地含有误差,致使f β = ∑m β-∑th β ≠ 0,称f β为角度闭合差,即 ??--=-=∑∑∑180)2(th n f m m ββββ ,限差要求βf ≤ n f 06p ''±=β (2)计算水平角改正数:如角度闭合差不超过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则将角度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水平角中,也就是每个水平角加相同的改正数v β,v β的计算公式为: n f v β β- =,则改正后的水平角βi 改等于所测水平角加上水平角改正数,即 βββv i i +=改 (4)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计算公式如下: 测量方向为1 2 3,起始方向1 2通过已知的0点和1点计算方位角α01,通过 α01计算有α12 = α01 + β左 ± 180°,则有α23 = α12 + β左 ± 180°,多点测量可依次类推。测量中若是右角,β左也可用β右代替。 ㈡ 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改正 (1)计算坐标增量:根据已推算出的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边长,如导线边1 2的坐标增量计算如下: 30 .1830042335cos m 60.201cos 121212+='''??==?αD x 92 .830042335sin m 60.201sin 121212-='''??==?αD y

施工测量平面高程控制网方案

施工测量平面(高程)控制网方案(成果) 一、概述 1、工程概况 秭归县九里移民安置小区功能完善项目共有5条道路系城市道路综合改造。各条道路分别为:九里二路全长195米,红线宽26米,车行道宽15米;建东大道全长764.55米,红线宽32米,车行道宽22.5米;迎宾路全长1940米,九里二路至陡茅路红线宽13米,陡茅路至杨贵店桥头红线宽15米,杨贵店桥头至止点红线宽18米。陡茅路全长370米,红线宽18米,车行道12米;二圣路全长151.39米。五条道路总长3421米。 2、设计提供测量点位 根据建设单位按设计人提供的测量控制点为GPS-E级点共7个,其点号分别为:GPS1、GPS3、GPS4、GPS8、GPS9、GPS10、GPS11。 二、测量方案 1、测量现有资料 平面坐标资料:按照业主提供的设计人移交的GPS控制点,因各点位之间有部分不能相互通视,施工过程无法进行,所以按照现场仅有通视条件,将首尾已知点GPS1、GPS8、GPS10进行了联测,并按照施工要求在中间各施工段进行了加密,其加密点编号分别为:JM1、JM2、JM3、JM4、JM5、JM6、JM7、JM8、JM9、JM10、JM11。 高程资料: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人移交的GPS-E级点,选择GPS8为基准点,进行闭合和附合测量。

2、测量依据 施工图纸:a、建东大道路线平面图、路线纵断面图及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纵坡、竖曲线表;b、九里二路路线平面图、路线纵断面图及直线曲线转角表、纵坡、竖曲线表;c、迎宾路路线平面图、路线纵断面图及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纵坡、竖曲线表;d、陡茅路路线平面图、路线纵断面图及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纵坡、竖曲线表;e、二圣路路线平面图、路线断面图及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竖曲线表。规范依据:a、《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该规范中相关测量章节内容。 3、平面控制测量 按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5.2.6导线测量之规定,进行布点测量。城镇道路工程施工首级控制(交桩点)测量、复核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经实测数据进行平差,其结果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fs/∑s=1/31157,测量成果详见后附件A。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表5.2. 6-1 等级导线长度 (km)平均边长 (km) 测角中误 差(”) 测距中误 差(mm) 测回数 2”级仪器 方位角闭 合差(”) 导线全长相 对闭合差 备注 一级 4 0.5 5 1/30000 2 10√n≤1/15000 二级 2.4 0.25 8 1/14000 1 16√n≤1/10000 三级 1.2 0.1 12 1/7000 1 24√n≤1/5000 4、高程控制测量 按照由建设单位提供的GPS8点黄海高程点为基准点,分两个布点方案,方案一:由GPS8点开始沿陡茅路至迎宾路交叉路口至九里二

施工控制测量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1.1工程概况 (1) 1.2主要工程数量 (1) 2.编制依据 (2) 3.适用范围 (2) 4. 测量人员的组成及仪器设备 (2) 5.平面控制测量 (3) 5.1洞外平面控制测量 (3) 5.2隧道平面控制测量 (5) 6.高程控制测量 (6) 6.1.技术设计 (6) 6.2.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及水准点的埋设 (6) 6.3.水准仪和水准尺检校 (6) 6.4.普通水准测量实施 (7) 6.5.精密水准测量实施 (7) 7.测量资料管理及上报 (9) 8.质量保证措施 (9) 1、全站仪、水准仪应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等有关规定进行周期检定,在测量作业前也应按《测规》要求进行必要的检验和校正,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9) 2、作业条件和操作程序必须严格按照《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标准执行。 (9) 3、对外业实测成果,内业计算资料、现场放样资料必须进行复核,经复核无误的成果才能采用,确保资料的准确性。 (9) 4、由于诸多施工因素影响,在利用已测GPS点、水准点测量前,已先检测、判明已知点是否位移、沉降,以确保起算数据的准确。一旦发现控制点的稳定性有问题时,立即对原控制网进行复测。 (10) 5、导线测量中,坚持换手复测制度,减少人为误差(看错、读错、记错)的出现。 (10) 6、各种桩位、基点的埋设应严格按要求进行,并加强桩点的保护工作,避免破坏现象。 (10) 9.总结 (10) 本隧道施工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通过平差计算,精度指标各项指标均符合《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中有关要求,洞内平面坐标成果和高程成果满足施工测量要求,可以采用。 (10)

GPS控制网等级分类和规范标准

1 分类方法一:A、B、C、D、E级 1.1参考规范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2009》 1.2 界面显示参数 1.3 划分标准 B、C、D和E级的精度应不低于表1的要求: 表1.2 布设原则: 表1.3 各级GPS网点位应均匀分布,相邻点间距离最大不宜超过网平均间距的2倍。

接收机的选用: 表1.4 级别 B C D、E 单频/双频双频/全波长双频/全波长双频/单频 观测量至少有L1、L2载波相位L1、L2载波相位L1载波相位 同步观测机数≥4 ≥3 ≥2 观测: 表1.5 级别级别 B C D E 卫星截止高度角/度10 15 15 15 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4 ≥4 ≥4 ≥4 有效观测卫星总数≥20 ≥6 ≥4 ≥4 观测时段数≥3 ≥2 ≥1.6 ≥1.6 时段长度≥23h ≥4h ≥60min ≥40min 采样间隔30 10-30 5-15 5-15 注1:计算有效观测卫星总数时,应该各时段的有效观测卫星扣除期间的重复卫星数 注2:观测时段长度,应为开始纪律数据到结束记录的时间段 注3:观测时段≥1.6,指采用网观测模式时,每站至少观测一时段,其中二次设站点数应不少于GPS网总点数的60% 注4:采用基于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点观测模式时,可连续观测,但观测时间应不低于表中规定的各时段观测时间的和 数据处理 (1)外业数据检核 1)B级GPS网基线外业预处理和C、D、E级GPS网基线处理,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ds应满足公式1.1的规定: ds≦2σ (1.1) σ---为基线测量中误差,单位为毫米 2)B、C、D、E级GPS网基线测量中误差σ采用外业测量时使用的GPS接收机的标称精度,计算时变长按实际平均边长计算。 3)B、C、D、E级GPS网同步环闭合差,不宜超过以下规定: 三边同步环中只有两个同步边成果可以视为独立的成果,第三边成果应为其余两边的代数和。由于模型误差和处理软件的内在缺陷,第三边处理结果与前两边的代数和常不为零,其差值应符合公式1.2 ≦

测量控制点-1

测量控制点 传统的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测量控制点是指在进行测量作业之前,在要进行测量的区域范围内,布设一系列的点来完成对整个区域的测量作业。 平面控制点的选择 在选点时,首先调查收集测区已有的地形图和控制点的成果资料,一般是现在中比例尺(1:10000-1:1000000)的地形图上进行控制网设计。根据测区内现有的国家控制点或测区附近其他工程部建立的可资利用的控制点,确定与其联测的方案及控制网点位置。在布网方案初步确定后,可对控制网进行精度估算,必要时对初定控制点作调整。然后到野外去勘探、核对、修改和落实点位。如需测定起始边,起始边的位置应优先考虑。如果测区没有以前的地形资料,则需详细勘察现场,根据已知控制点的分布、地形条件及测图和施工需要等具体情况,合理的拟定导线点的位置,并建立标志。 控制点位置的选定应满足相应工程的基本要求《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中规定。公路平面控制网应满足一下要求。 (1)相邻导线点间要通视,对于钢尺量距导线,相邻点间还要地势平坦,以便于量边长。(2)导线点应选在土质坚硬、稳定的地方,以便于保存点的标志和安置仪器。 (3)导线点应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方,以便于进行加密、扩展、寻找和碎部测量以及施工放样。 高程控制点的选择 高程控制点通常以水准测量的方法建立,成为水准点。水准点的选定应满足一下要求。(1)水准点应选在能长期保存,便于施测,坚实、稳固的地方。 (2)水准路线赢尽可能沿坡度小的道路布设,尽量避免跨越河流、湖泊、沼泽等障碍物。(3)在选择水准点时,应考虑到高程控制网的进一步加密。 (4)应考虑到便于国家水准点进行联测。 (5)水准网应布设成附和路线,结点网或环形网。 (6)对于公路工程专用水准点,应选在公路路线两侧距中线50-300M的范围内,水准点间距一般为1-1.5KM,山岭重丘区可适当加密;大桥两岸、隧道两端、垭口及其他大型构造物附近亦应增设水准点。 平面控制点的埋设 平面控制测量的标石中心就是控制点的实际点位。所有控制测量成果,包括坐标、距离、

平面控制测量设计方案

西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系2012级 平面控制测量 技 术 设 计 书 院系:土木工程学院 班级:2012级测绘工程 指导老师:刁建鹏 作者姓名:施向文 学号:20120456023

平面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目录 一、任务概述 二、任务范围 三、已有测量成果及应用 四、技术指标 五、投入的人员仪器设备 六、工作流程 七、控制测量技术要求 八、仪器管理 九、外业记录规则 十、提交成果资料

平面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一、任务概述 本次实习的目的是了解控制测量作业的全过程,通过对西南林业大学老校区控制测量,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高理论水平与外业操作能力,更为了满足课程需要,对老校区采用导线控制测量实训,前期任务是线路勘察、选点、埋石和控制测量。为使该项任务顺利实施,特制订本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二、任务范围 西南林业大学老校区D栋、A栋、B栋、图书馆、林学楼、理学院。测区地势相对平坦,但楼房树木较多,通视条件较差。从D栋开始到11栋结束,全长约1km。 三、已有测量成果及应用 (以上数据是参考示例坐标,不是准确数据,实际操作时应用真实坐标) 四、技术指标 实训技术指标及作业限差按城市一级导线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同时也参照《工程测量规范》和《城市测量规范》的技术要求执行。 五、投入的人员仪器设备 投入人员:5人 仪器设备:国产苏一光全站仪1台,棱镜2个,对中杆两个,水泥钉等

六、工作流程 踏勘、选点、埋石 编写技术设计书 人员分组、设备组配 导线控制测量 数据平差整理 提交结果 七、控制测量技术要求 1、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平面高程测量及控制网测量施工方案

7.4.1平面高程测量及控制网测量施工方案 1.编制目的 保证陕西榆能横山煤电一体化项目2×1000MW机组电厂输煤系统建筑安装工程(D标段)的施工质量和满足工程进度要求,指导本项目工程的测量施工。 2.编制依据 本工程设计招标图纸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2009)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DB11-T446-2007)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3.施工准备 3.1.人员组织 由项目施工部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业主提供的首级坐标控制点、原始高程控制点进行工程定位、建立各级轴线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测量小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所有施测的工作进度,由测量工程师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进行安排。

3.2.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 测量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及设计说明的阅读和现场踏勘,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工程建筑的位置及坐标;了解现场测量坐标与工程建筑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在了解总图后认真学习建筑施工图,及时校对建筑的各项尺寸,它是整个过程放线的依据,在熟悉图纸时,着重掌握轴线的尺寸、坐标点及高程,对比工程结构图纸之间轴线的尺寸,查看两者之间的轴线及标高是否吻合,有无矛盾存在。 3.3.测量仪器的选用 测量中所用的仪器和钢尺等器具,根据有关规定,送至具有仪器校验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校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测量原则和要求 4.1施测原则 (1)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 (2)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现场施测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3)场区控制网及轴线控制网工作完成后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上报的工作制度。(4)控制网施测好后,将成果报工程总承包方,要求联合检测,检测合格后报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复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4.2基本要求 测量记录必须原始真实、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测量精度要满足要求。根据现行测量规范和有关规程进行精度控制。 4.3工作内容 (1)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控制点,用全站仪引测建立场内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2)用全站仪及水准仪测量放样出本工程的坐标及高程基准点桩。 (3)对施工部位进行检查验收,并绘制竣工图,整理验收资料。 5.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布置 5.1平面控制网的布置 5.1.1根据业主提供的基本控制点、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测工作,若发现有偏差应提请业主、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解决。

平面控制测量方案设计

平面控制测量方案设计 平面控制测量就是为了限制误差的累积和传播,保证测图和施工的精度及速度,测量工作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各位,我们看看下面的平面控制测量方案设计。 平面控制测量方案设计【摘要】本文从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控制点选择平面控制测量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进行阐述,详尽说明地形图平面控制测量过程。 【关键词】地形图测绘;控制测量;设计 平面控制测量是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测绘成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地形图的精确度。而平面控制测量的关键是控制点测量。由已知控制点与若干个待求控制点组成闭合导线,通过测量闭合导线内角和距离,确定待求控制点坐标,绘制平面控制网是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依据。本文以我校郭杜校区平面控制测量为例,详细阐述经纬仪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中平面控制测量设计过程。 测前收集关于测区已有资料,对测区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进行业外踏勘。野外踏勘是野外测量之前很重要的预备阶段,踏勘过程中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测区的地理位置范围控制网的面积。 确定控制网的点位分布点的数量和密度。 交通情况:校区道路分布及通行情况。

水系分布情况:湖泊分布等。 绿化情况:绿化地分布及面积。 原有控制点的分布情况:三角点水准点坐标系统高程系统点位的数量及分布,点位标志的保存状况等。 踏勘选点 根据实习场地的情况和实习的要求,由全组同学共同选点并设立标志。踏勘选点之前,搜集我校郭杜校区原有地形图和高一级控制点的成果资料,然后在地形图上初步设计导线布设线路,最后按照设计方案到校区实地踏勘选点。总计选出A、B、C、D、E、1总共六个点,A、B、C、D、E五个点组成一个闭合导线,其中点1、点A为已知水准点,点B、C、D、E为踏勘选定的控制点,现场踏勘选点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相邻导线点间应通视良好,以便于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如采用钢尺量距丈量导线边长,则沿线地势应较平坦,没有丈量的障碍物。 点位应选择土质坚实并便于保存之处。 在点位上,视野应开阔,便于测绘周围的地物和地貌。 导线边长应按参照测量相关规范的规定确定,注意相邻边长尽量不使其长短相差悬殊。 导线应均匀分布在测区,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导线点位选定后,在点位上打一木桩,桩顶钉上一小钉,

城市平面控制测量

城市平面控制测量 2.1.3城市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划分,GPS网、三角网和边角组合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网则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当需布设一等网时,应另行设计,经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 2.1.4一个城市只应建立一个与国家坐标系统相联系的、相对独立和统一的城市坐标系统,并经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使用。城市平面控制测量坐标系统的选择应以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为原则,并根据城市地理位置和平均高程而定。 2.1.5城市平面控制网未能与国家三角网联结,或联测国家点确有困难时,应在测区中央附近采用GPS定位或测定天文方位角,作为城市控制网的定向依据。 2.1.6城市平面控制网观测成果的归化计算,应根据观测方法和成果使用的需要,采用我国1980西安坐标系或继续沿用1954北京坐标系,采用大地坐标系的地球椭球基本参数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2.1.9三角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各等级三角网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1.9的规定。 三角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表2.1.9

2.1.10边角组合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2 各等级边角组合网中边长和边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1.10的规定。边角组合网边长和边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2.1.10 附录A 大地坐标系的地球椭球基本参数

A.0.1 1980西安坐标系的参考椭球基本几何参数长半轴 a=6378140m 短半轴 b=6356755.2882m 扁率α =1/298.257 第一偏心率平方e2 =0.00669438499959 第二偏心率平方 e’2 =0.00673950181947 A.0.2 1954北京坐标系的参考椭球基本几何参数长半轴 a=6378245m 短半轴 b=6356863.0188m 扁率α =1/298.3 第一偏心率平方 e2 =0.006693421622966 第二偏心率平方 e’2 =0.006738525414683 A.0.3 WGS-84大地坐标系的参考椭球基本几何参数长半轴 a=6378137m

实验平面控制测量图根闭合导线测量

实验九 平面控制测量(图根闭合导线测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全站仪测距测角作业方法。 2、掌握闭合导线外业布设和闭合导线测量的条件。 3、掌握平面控制闭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和成果处理。 二、实训设备及器件:全站仪、三脚架、棱镜、油漆、2H 铅笔、记录本及计算器。 三、课时安排:4学时 四、实验步骤及要求 1、外业布设 (1)踏勘选点(根据实际情况和实训时间选择5-10个点,并做好标记) 相邻导线点间应相互通视,导线点应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导线点周围要视野开阔,便于测图。导线的边长不宜过长,特别是钢尺量距,相邻边长比一般不超过1/3,点位要有足够的密度,分布较均匀,以便控制整个测区。 (2)闭合路线示例如下: 2、外业测量 (1)边长/水平距离测量 α01 3 01计算!!! 图1 闭合导线略图 D

光电测距仪测量:图根导线边长可采用单向观测,一站施测的测回数为一测回即可。 (2)角度测量 采用全站仪测角,注意测量左角与右角的差异,一站施测的测回数为一测回即可。 3、内业计算 ㈠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角度值改正 (1)计算角度闭合差:n 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如下: ??-=∑180)2(th n β ;式中 n ——导线边数或转折角数。 理论上,实测的内角之和∑m β-∑th β= 0,由于观测水平角不可避免地含有误差,致使f β = ∑m β-∑th β ≠ 0,称f β为角度闭合差,即 ??--=-=∑∑∑180)2(th n f m m ββββ ,限差要求βf ≤n f 06p ''±=β (2)计算水平角改正数:如角度闭合差不超过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则将角度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水平角中,也就是每个水平角加相同的改正数v β,v β的计算公式为:n f v ββ- =, 则改正后的水平角βi 改等于所测水平角加上水平角改正数,即 (4)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计算公式如下: 测量方向为1 2 3,起始方向1 2通过已知的0点和1点计算方位角α01,通过α01计算 有α12 = α01 + β左 ± 180°,则有α23 = α12 + β左 ± 180°,多点测量可依次类推。测量中若是右角,β左也可用β右代替。 ㈡ 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改正 (1)计算坐标增量:根据已推算出的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边长,如导线边1 2 的坐标增量计算如下: (2)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闭合导线,x 坐标增量代数和m x ?∑和y 坐标增量代数和m y ?∑, 理论值均应为零,实际测量应有误差,因此称? ??=?=∑∑m y m x y W x W 为x 坐标增量闭合差,称?? ? ?=?=∑∑m y m x y W x W 为y 坐标增量闭合差。而把W D = 2 2y x W W + 称为导线全长闭合差。计算导线相对闭合差 D D W D D W K ∑∑== 1 来 衡量导线测量的限差要求,图根导线测量的K ≤1/2000。 (3)计算坐标增量改正数:把坐标增量闭合差W x 、W y 反号,并按与边长成正比的原则,分配到各边对应的x 、y 坐标增量中去。以v xi 、v yi 分别表示第i 边的x 、y 坐标增量改正数,即

实验09-平面控制测量(图根闭合导线测量)

实验九平面控制测量(图根闭合导线测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全站仪测距测角作业方法。 2、掌握闭合导线外业布设和闭合导线测量的条件。 3、掌握平面控制闭合导线测量的业计算和成果处理。 二、实训设备及器件:全站仪、三脚架、棱镜、油漆、2H铅笔、记录本及计算器。 三、课时安排:4学时 四、实验步骤及要求 1、外业布设 (1)踏勘选点(根据实际情况和实训时间选择5-10个点,并做好标记) 相邻导线点间应相互通视,导线点应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导线点周围要视野开阔,便于测图。导线的边长不宜过长,特别是钢尺量距,相邻边长比一般不超过1/3,点位要有足够的密度,分布较均匀,以便控制整个测区。 (2)闭合路线示例如下: 3 α01 D 500.00m 500.00m 计算!!! 01 图1 闭合导线略图

2、外业测量 (1)边长/水平距离测量 光电测距仪测量:图根导线边长可采用单向观测,一站施测的测回数为一测回即可。 (2)角度测量 采用全站仪测角,注意测量左角与右角的差异,一站施测的测回数为一测回即可。 3、业计算 ㈠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角度值改正 (1)计算角度闭合差:n 边形闭合导线角和的理论值如下: ??-=∑180)2(th n β ;式中 n ——导线边数或转折角数。 理论上,实测的角之和∑m β-∑th β= 0,由于观测水平角不可避免地含有误差,致使f β = ∑m β-∑th β ≠ 0,称f β为角度闭合差,即 ??--=-=∑∑∑180)2(th n f m m ββββ ,限差要求βf ≤ n f 06p ''±=β (2)计算水平角改正数:如角度闭合差不超过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则将角度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水平角中,也就是每个水平角加相同的改正数v β,v β的计算公式为: n f v β β- =,则改正后的水平角βi 改等于所测水平角加上水平角改正数,即 βββv i i +=改 (4)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计算公式如下: 测量方向为1 2 3,起始方向1 2通过已知的0点和1点计算方位角α01,通过 α01计算有α12 = α01 + β左 ± 180°,则有α23 = α12 + β左 ± 180°,多点测量可依次类推。测量中若是右角,β左也可用β右代替。 ㈡ 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改正 (1)计算坐标增量:根据已推算出的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边长,如导线边1 2的坐标增量计算如下: 30 .1830042335cos m 60.201cos 121212+='''??==?αD x 92 .830042335sin m 60.201sin 121212-='''??==?αD y

测量控制方案

目录 一、校核起始依据,建立建筑物控制网 (2) 二、主轴线的测设 (2) 三、±米以下及基础施工测 量 (3) 四、±米以上施工测 量 (4) 五、装修施工测量 (4) 六、放线质量检查工作 (6) 七、精度要求 (6) 八、仪器选用 (6) 九、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6)

测量控制方案 一、校核起始依据,建立建筑物控制网 1.校核起始依据定位测量前,应由甲方提供三个衣刷相互关联的坐标控制点,和两个高程控制点,作为场区控制依据点。以坐标控制点为起始点。作二级导线测量,作为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以高程控制点为依据,作等外附合水准测量,将高程引测至场区内。平面控制网导线精度不低于1/10000,高程控制测量闭合差不大于±30√L mm(L为附合路线长度以km计)。在测设建筑物控制网时,首先要对起始依据进行校核。根据红线桩及图纸上的建筑物角点坐标,反算出它们之间的相对关系,并进行角度、距离校测。校测允许误差:角度为±12〃;距离相对精度不低于为1/15000. 对起始高程点应用附合水准测量进行校核,高程校测闭合差不大于±10mm√n(n为测站数)。 2.建立建筑物控制网以导线点为依据,测设出距建筑物外边设置控制坐标点,(见附图)。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点必须妥善保护。 二、主轴线的测设 1.主轴线的选择该工程的结构按伸缩缝分段,分为法院楼、检察院楼、审判楼三部分,法院楼为9层,检察院楼为9层,审判楼为6层,定控制主轴线时,按流水段的划分将该工程分为三部分进行主轴线的控制。(具体轴线控制位置详后附图) 2.主轴线的测设根据原勘测院提供的控制点0581号点上架设全站仪,后视0582号点后,再分别测出法院楼、检察院楼、审判楼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