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冶长第五

公冶长第五

公冶长第五
公冶长第五

公冶长第五

此篇皆论古今人物贤否得失,盖格物穷理之一端也。凡二十七章。胡氏以为疑多子贡之

徒所记云。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妻,去声,下同。缧,力追反。绁,息列反。公冶长,孔子弟子。妻,为之妻也。缧,黑索也。绁,挛也。古者狱中以黑索拘挛罪人。长之为人无所考,而夫子称其可妻,其必有以取之矣。又言其人虽尝陷于缧绁之中,而非其罪,则固无害于可妻也。夫有罪无

罪,在我而已,岂以自外至者为荣辱哉?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南容,孔子弟子,居南宫。名绦,又名适。字子

容,谥敬叔。孟懿子之兄也。不废,言必见用也。以其谨于言行,故能见用于治朝,免祸于乱世也。事又见第十一篇。或曰:“公冶长之贤不及南容,故圣人以其子妻长,而以兄子妻容,盖厚于兄而薄于己也。”程子曰:“此以己之私心窥圣人也。凡人避嫌者,皆内不足也,圣人自至公,何避嫌之有?况嫁女必量其才而求配,尤不当有所避也。若孔子之事,则其年之长幼、时之先后皆不可知,惟以为避嫌则大不可。避嫌之事,贤者且不为,况圣人乎?”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焉,于虔反。

子贱,孔子弟子,姓宓,名不齐。上斯斯此人,下斯斯此德。子贱盖能尊贤取友以成其德者。故夫子既叹其贤,而又言若鲁无君子,则此人何所取以成此德乎?因以见鲁之多贤也。苏氏曰:“称人之善,必本其父兄师友,厚之至也。”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女,音汝。瑚,音胡。琏,力展反。器者,有用之成材。夏曰瑚,商曰琏,

周曰簠簋,皆宗庙盛黍稷之器而饰以玉,器之贵重而华美者也。子贡见孔子以君子许子贱,故以己为问,而孔子告之以此。然则子贡虽未至于不器,其亦器之贵者欤?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雍,孔子弟子,姓冉,字仲弓。佞,口才也。仲弓为人重厚简默,而时人以佞为贤,故美其优于德,而病其短于才也。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焉,于虔反。御,当

也,犹应答也。给,辨也。憎,恶也。言何用佞乎?佞人所以应答人者,但以口取辨而无情实,徒多为人所憎恶尔。我虽未知仲弓之仁,然其不佞乃所以为贤,不足以为病也。再言焉用佞,所以深晓之。或疑仲弓之贤而夫子不许其仁,何也?曰:仁道至大,非全体而不息者,不足以当之。如颜子亚圣,犹不能无违于三月之后;况仲弓虽贤,未及颜子,圣人固不得而轻许之也。”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说,音悦。漆雕开,

孔子弟子,字子若。斯,指此理而言。信,谓真知其如此,而无毫发之疑也。开自言未

能如此,未可以治人,故夫子说其笃志。程子曰:“漆雕开已见大意,故夫子说之。”又曰:“古人见道分明,故其言如此。”谢氏曰:“开之学无可考。然圣人使之仕,必其材可以仕矣。至于心术之微,则一毫不自得,不害其为未信。此圣人所不能知,而开自知之。其材可以仕,而其器不安于小成,他日所就,其可量乎?夫子所以说之也。”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桴,音孚。从、好,并去声。与,平声。材,

与裁同,古字借用。桴,筏也。程子曰:“浮海之叹,伤天下之无贤君也。子路勇于义,故谓其能从己,皆假设之言耳。子路以为实然,而喜夫子之与己,故夫子美其勇,而讥其不能裁度事理,以适于义也。”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子路之于仁,盖日月至焉者。或在或亡,不能必其有无,故以不知告之。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乘,去声。赋,兵也。古者以田赋出兵,故谓兵为赋,春秋传所谓“悉索敝赋”是也。言子路之才,可见者如此,仁则不能知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千室,大邑。百乘,卿大夫之家。宰,邑长家臣之通号。“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朝,音潮。赤,孔子弟子,姓公西,字子华。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女,音汝,下同。愈,胜也。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一,数之始。十,数之终。二者,一之对也。颜子明睿所照,即始而见终;子贡推测而知,因此而识彼。“无所不悦,告往知来”,是其验矣。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与,许也。

胡氏曰:“子贡方人,夫子既语以不暇,又问其与回孰愈,以观其自知之如何。闻一知十,上知之资,生知之亚也。闻一知二,中人以上之资,学而知之之才也。子贡平日以己方回,见其不可企及,故喻之如此。夫子以其自知之明,而又不难于自屈,故既然之,又重许之。此其所以终闻性与天道,不特闻一知二而已也。”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朽,许久反。杇,音污。与,平声,下同。昼寝,谓当昼而寐。朽,腐也。雕,刻画也。杇,镘也。言其志气昏惰,教无所施也。与,语辞。诛,责也。言不足责,乃所以深责之。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

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行,去声。宰予能言而行不逮,故孔子自言于予

之事而改此失,亦以重警之也。胡氏曰:“…子曰?疑衍文,不然,则非一日之言也。”范氏曰:“君子之于学,惟日孜孜,毙而后已,惟恐其不及也。宰予昼寝,自弃孰甚焉,故夫子责之。”胡氏曰:“宰予不能以志帅气,居然而倦。是宴安之气胜,儆戒之志惰也。古之圣贤未尝不以懈惰荒宁为惧,勤励不息自强,此孔子所以深责宰予也。听言观行,圣人不待是而后能,亦非缘此而尽疑学者。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谨于言而敏于行耳。”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焉,于虔反。刚,坚强不屈之意,最人所难能者,故夫子叹其未见。申枨,弟子

姓名。欲,多嗜欲也。多嗜欲,则不得为刚矣。程子曰:“人有欲则无刚,刚则不屈于欲。”谢氏曰:“刚与欲正相反。能胜物之谓刚,故常伸于万物之上;为物揜之谓欲,故常屈于万物之下。自古有志者少,无志者多,宜夫子之未见也。枨之欲不可知,其为人得非悻悻自好者乎?故或者疑以为刚,然不知此其所以为欲尔。”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子贡言我所不欲人加于我之事,我亦不欲以此加之于人。此仁

者之事,不待勉强,故夫子以为非子贡所及。程子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吾亦欲无加诸人,仁也;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恕也。恕则子贡或能勉之,仁则非所及矣。”愚谓无者自然而然,勿者禁止之谓,此所以为仁恕之别。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文章,德之见乎外者,威仪文辞皆是也。性者,人所受之天理;天道者,

天理自然之本体,其实一理也。言夫子之文章,日见乎外,固学者所共闻;至于性与天道,则夫子罕言之,而学者有不得闻者。盖圣门教不躐等,子贡至是始得闻之,而叹其美也。程子曰:“此子贡闻夫子之至论而叹美之言也。”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前所闻者既未及行,故恐复有所闻而

行之不给也。范氏曰:“子路闻善,勇于必行,门人自以为弗及也,故着之。若子路,可谓能用其勇矣。”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好,去声。孔文子,卫大夫,名圉。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学,

位高者多耻下问。故谥法有以“勤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孔圉得谥为文,以此而已。苏氏曰:“孔文子使太叔疾出其妻而妻之。疾通于初妻之娣,文子怒,将攻之。访于仲尼,仲尼不对,命驾而行。疾奔宋,文子使疾弟遗室孔姞。其为人如此而谥曰文,此子贡之所以疑而问也。孔子不没其善,言能如此,亦足以为文矣,非经天纬地之文也。”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

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子产,郑大夫公孙侨。恭,谦逊也。敬,谨恪也。惠,

爱利也。使民义,如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之类。吴氏曰:“数其事而责之者,其所善者多也,臧文仲不仁者三、不知者三是也。数其事而称之者,犹有所未至也,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是也。今或以一言盖一人、一事盖一时,皆非也。”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晏平仲,齐大夫,名婴。程子曰:“人交久则敬衰,久而能敬,所以为善。”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梲,何如其知也?”梲,章悦反。知,去

声。臧文仲,鲁大夫臧孙氏,名辰。居,犹藏也。蔡,大龟也。节,柱头斗栱也。藻,水草名。梲,梁上短柱也。盖为藏龟之室,而刻山于节、画藻于梲也。当时以文仲为知,孔子言其不务民义,而谄渎鬼神如此,安得为知?春秋传所谓作虚器,即此事也。张子曰:“山节藻梲为藏龟之室,祀爰居之义,同归于不知宜矣。”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知,如字。焉,于虔反。令尹,官名,楚上卿执政者也。

子文,姓斗,名谷于菟。其为人也,喜怒不形,物我无闲,知有其国而不知有其身,其忠盛矣,故子张疑其仁。然其所以三仕三已而告新令尹者,未知其皆出于天理而无人欲

之私也,是以夫子但许其忠,而未许其仁也。“崔子弒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乘,去声。崔子,齐大夫,名杼。齐君,庄公,名

光。陈文子,亦齐大夫,名须无。十乘,四十匹也。违,去也。文子洁身去乱,可谓清矣,然未知其心果见义理之当然,而能脱然无所累乎?抑不得已于利害之私,而犹未免于怨悔也。故夫子特许其清,而不许其仁。愚闻之师曰:“当理而无私心,则仁矣。今以是而观二子之事,虽其制行之高若不可及,然皆未有以见其必当于理,而真无私心也。子张未识仁体,而悦于苟难,遂以小者信其大者,夫子之不许也宜哉。”读者于此,更以上章“不知其仁”、后篇“仁则吾不知”之语幷与三仁夷齐之事观之,则彼此交尽,而仁之为义可识矣。今以他书考之,子文之相楚,所谋者无非僭王猾夏之事。文子之仕齐,既失正君讨贼之义,又不数岁而复反于齐焉,则其不仁亦可见矣。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三,去声。季文

子,鲁大夫,名行父。每事必三思而后行,若使晋而求遭丧之礼以行,亦其一事也。斯,语辞。程子曰:“为恶之人,未尝知有思,有思则为善矣。然至于再则已审,三则私意起而反惑矣,故夫子讥之。”愚按:季文子虑事如此,可谓详审,而宜无过举矣。而宣公篡立,文子乃不能讨,反为之使齐而纳赂焉,岂非程子所谓私意起而反惑之验欤?是

以君子务穷理而贵果断,不徒多思之为尚。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知,去声。○宁武子,卫大夫,名俞。按春秋传,武子仕卫,当文公、成

公之时。文公有道,而武子无事可见,此其知之可及也。成公无道,至于失国,而武子周旋其闲,尽心竭力,不避艰险。凡其所处,皆智巧之士所深避而不肯为者,而能卒保其身以济其君,此其愚之不可及也。程子曰:“邦无道能沈晦以免患,故曰不可及也。亦有不当愚者,比干是也。”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与,平声。斐,音匪。此孔子周流四方,道不行而思归之叹也。吾党小子,

指门人之在鲁者。狂简,志大而略于事也。斐,文貌。成章,言其文理成就,有可观者。裁,割正也。夫子初心,欲行其道于天下,至是而知其终不用也。于是始欲成就后学,以传道于来世。又不得中行之士而思其次,以为狂士志意高远,犹或可与进于道也。但恐其过中失正,而或陷于异端耳,故欲归而裁之也。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

子。孟子称其“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其介如此,宜若无所容矣,然其所恶之人,能改即止,故人亦不甚怨之也。○程子曰:“不念旧恶,此清者之量。”又曰:“二子之心,非夫子孰能知之?”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醯,呼西反。

微生姓,高名,鲁人,素有直名者。醯,醋也。人来乞时,其家无有,故乞诸邻家以与之。夫子言此,讥其曲意殉物,掠美市恩,不得为直也。程子曰:“微生高所枉虽小,害直为大。”范氏曰“是曰是、非曰非、有谓有、无谓无,曰直。圣人观人于其一介之取予,而千驷万钟从可知焉。故以微事断之,所以教人不可不谨也。”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足,将树反。足,过也。程子曰:“左丘明,

古之闻人也。”谢氏曰:“二者之可耻,有甚于穿窬也。左丘明耻之,其所养可知矣。夫子自言…丘亦耻之?,盖窃比老、彭之意。又以深戒学者,使察乎此而立心以直也。”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盍,音合。盍,何不也。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衣,去声。衣,服之也。

裘,皮服。敝,坏也。憾,恨也。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伐,夸也。善,谓有能。施,亦张大之意。劳,谓有功,易曰“劳而不伐”是也。或曰:“劳,劳事也。劳事非己所欲,故亦不欲施之于人。”亦通。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者养之以安,朋友与之以信,少者怀之

以恩。一说:安之,安我也;信之,信我也;怀之,怀我也。亦通。程子曰:“夫子安仁,颜渊不违仁,子路求仁。”又曰:“子路、颜渊、孔子之志,皆与物共者也,但有小大之差尔。”又曰“子路勇于义者,观其志,岂可以势利拘之哉?亚于浴沂者也。颜子不自私己,故无伐善;知同于人,故无施劳。其志可谓大矣,然未免出于有意也。至于夫子,则如天地之化工,付与万物而己不劳焉,此圣人之所为也。今夫羁靮以御马而不以制牛,人皆知羁靮之作在乎人,而不知羁靮之生由于马,圣人之化,亦犹是也。先观二子之言,后观圣人之言,分明天地气象。凡看论语,非但欲理会文字,须要识得圣贤气象。”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已矣乎者,恐其

终不得见而叹之也。内自讼者。口不言而心自咎也。人有过而能自知者鲜矣,知过而能内自讼者为尤鲜。能内自讼,则其悔悟深切而能改必矣。夫子自恐终不得见而叹之,其警学者深矣。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焉,

如字,属上句。好,去声。十室,小邑也。忠信如圣人,生质之美者也。夫子生知而未尝不好学,故言此以勉人。言美质易得,至道难闻,学之至则可以为圣人,不学则不免为乡人而已。可不勉哉?

【2020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看拼音写词语

看拼音写词语 第五单元(识字5——8) 1 shí jiān dà shēng diàn chí shàng wǎng mí rényùn qì zhōng jiān chí shuǐwǎng bā huān xiào rù míyùn xíng huān kuài wǎn jiān huā chíyùn yòng huān lèzào chéng yuǎn gǔ liáng shuǐ lǐ zi xiānghuǒ chéng yǔ xì yǔ liáng kuài gǔ wán yǔ qìxiāng shuǐ yùn hé tiān chí dǎ kāi c háng pǎo xiào shēng shǒu zú shēn tǐ xiāng duì xué xí gāo yuǎnzhī qián tiān tǐ  dǎ qì jiépāi xī yáng huí shēng shēn gāo c háng yuǎn xí zì xiāng jìnshēng yīn yù mǐ

看拼音写词语 第五单元(识字5——8) 2 rén zào zǒu yùn xì jié qián xī pāi shǒu rén jiān gǔ rén liáng fēng yǔ wén dǎ zì hǎo yùn yīn liáng shǒu yǔ shí zú zì shēn gāo shēng quán tǐ zhī hòu xí qì yù shí qīng liáng xīn jiān shēn shǒu tǐ huì xiāng sī yuǎn dà shēng míng zì xí bái yù quán shēn yuǎn xíng zì yì xiāng tóng huí shēn cháng zú yuǎn fāng xiàng shēng yì gōng xì cháng pāi dǎ xì xīn yǔ yīn shēng y uè tǐ lìzhèng yì wǎng kāi yí miàn huān shēng xiào yǔ yuǎn zǒu gāo fēi

论语(学而篇第一——公冶长篇第五)

论语(学而篇第一——公冶长篇第五) 注:常见的名句要知道 学而篇第一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 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13 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为政篇第二 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第五单元汉语拼音

第五单元 设计:李娟审核:执教: 教学内容: 《an en in》《un ün 》《ang eng ing ong》和《认一认5》 教学目标: 1.学会前鼻韵母ɑn、en、in和整体认读音节yin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正确认读由声母和ɑn、en、in组成的音节,会读拼音词和拼音句子。 3.学会前鼻韵母un、ün和整体认读音节yun、yuɑn及其四声,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4.能够正确认读由声母和un、ün组成的音节,会读拼音词。 5.学会鼻韵母ɑng、eng、ing、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ing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6.正确认读由声母和ɑ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会读拼音词和拼音句。 7.能够正确认识16个汉字。能够读准字音、分清字形。 8.能根据图画初步了解这些字的意思。 9.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10.诵读汉语拼音儿歌,巩固拼读能力,了解每首儿歌的意思。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区分前、后鼻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根据图画初步了解这些字的意思。 3、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课时安排:共10课时 第1--2课时:《an en in》 第3--4课时:《un ün 》和 第5--6课时:《ang eng ing ong》 第7--8课时:《认一认5》 第9--10课时:复习

13 ɑn en in 设计:李娟审核:执教: 教学目标: 1.学会前鼻韵母ɑn、en、in和整体认读音节yin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正确认读由声母和ɑn、en、in组成的音节,会读拼音词和拼音句子。 教学准备:情境图,ɑn、en、in与声母相拼的翻动式卡片,自制七巧板。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前鼻韵母ɑn、en、in和整体认读音节yin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2.正确认读由声母和ɑn、en、in组成的音节。 课时重点、难点: 正确认读由声母和ɑn、en、in组成的音节。 教学准备:课件 执教时间: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教师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上的小朋友们正在干什么? 2.学习语境歌。 (1)教师哼唱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同时诵读情境歌。 (2)请学生跟着老师念两遍情境歌,注意让学生读准:天安门、摁、印。 3.教师引导过渡:今天我们就学习ɑn、en、in这几个韵母。 二、指导发音 1.学习韵母ɑn。 (1)教师板书ɑn,过渡叙述:这是天安门中“安”的拼音,去掉声调符号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韵母ɑn。 (2)认清形。(教师指着ɑ)这个单韵母认识吗?在单韵母ɑ的后面加了个鼻音做尾巴,这样组成的韵母就叫鼻韵母。 (3)指导读准音。教师告诉学生读这个韵尾要用舌尖抵住上齿龈,不留缝隙,鼻子出 气。教师做口形,让学生体会舌尖顶住上齿龈的感觉。 指导发ɑn音。要求先发ɑ的音,声音响亮,然后向韵尾滑动,一口气读成ɑn。教师领读,指名读、学生自由练读,齐读,“开火车”读。 (4)指导读好ɑn的四声。出示ān、án、ǎn、àn,请同学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2.学习韵母en。 (1)请学生做一做摁遥控器的动作,再请同学说说“摁”这个词。 (2)板书en,指导读好音。“摁”是第几声?去掉声调符号是什么韵母,会读吗? (3)教师让学生试读后范读,再用各种方式请学生读。

论语第五章公冶长解读

《论语》第五章公冶长5.11-5.20 5.11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解读】 这一章讨论的是什么是真正的刚强?申枨也是孔子的学生。《格言联璧》中有这样一段话:“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多欲之谓凡,徇欲之谓狂。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可见这里所讨论的“刚”是人的心气之刚,是内心的刚直,生活中一旦人心中有欲望想实现,就会屈服与他人,所以也就难以真正的刚正。因此,林则徐才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样自勉勉人的话。 南怀瑾《论语别裁》:有一个学生要我写一副对子,我送他八个字。上联是佛家的思想,下联是儒家的思想:“有求皆苦,无欲则刚。”如果你说什么都不求,只想成圣人、成佛、成仙,也蛮苦的呀!所以有求就苦,人到无求品自高,要到一切无欲才真能刚正,才可以作顶天立地的人。 5.12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南怀瑾《论语别裁》: 应该说子贡对孔子的恕道理解得很深刻、很到位。这是子贡很得意地讲自己学问修养的心得。他说,我不喜欢人家加到我身上的那些事,我也不想有同样的情形加到别人身上砷譬如有人骂我,我会觉得不高兴,因此我也不骂任何人。换句话说,别人给我的痛苦、烦恼,我不喜欢,因此我也不愿加给任何一个人痛苦、烦恼。你说一个人够做到这样的修养,多了不起!他向孔子报告了自己这个做学问的可贵心得。“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孔子听了便说:子贡呀!这是你做不到的呀!再下一句虽然没有写出来,但隐约中包涵有孔子自谦的意味,等于说,就算我为师的也不能完全做到,任何人都做不到的。 为什么呢?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只要是活着,一定烦恼了别人,这是必然的道理。譬如我们大家在这里研究《论语》,蛮轻松的,等会儿回家一看:“老婆!你怎么搞的?饭没做好!”人活在世上,都是把自己的痛苦加在别人身上,然后自已得到一点所谓“享受”,所谓“幸福”。 5.13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译文】子贡说:“老师的学问知识,能够通过学习获得;老师的关于人性与天道的见解,通过一般的学习却很难获得。” 【解读】 “文章”是指孔子所传授的“礼乐射御书数”这类看得见的学问知识,可得可闻。而性与天道,就是人的本性与生命发展规律的学问,这类的知识是不容易得,不容易听到的。天下的学问,大体上分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是看得见的、摸得着的技能方面的知识,需要动脑思考才可以学的来的知识;了另一方面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客观存在的知识,这类知识大多属于道德层面的,无法用语言来表述,只能用心灵来体会,这类知识是用心悟得出来的,而不是学来的。子贡对悟得的知识掌握得不多,对技巧方面的知识把握得很好,所以孔子才评论他说:“器也”。 5.14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译文】子路在听到一个道理没有实践的时候,害怕又听到新的道理。

一起学《论语》5.14公冶长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一起学《论语》5.14公冶长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一起学《论语》5.14 公冶长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原文】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白话】 子贡向孔子问到:“孔文子凭借什么称为‘文’呢?”孔子说:“聪敏而且好学,向在己下者请教不以为羞耻,因此称之为‘文’啊。” 【释词】

孔文子:即孔圉(yǔ),亦称仲叔圉,卫国大夫,其谥号为“文”。宪问第十四篇中,孔子曾说到“仲叔圉治宾客”。钱穆:“《左传》载其人私德有秽,子贡疑其何以得谥为“文”,故问。” 敏:疾速。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低于他的人请教为耻。不耻,不以……为羞耻。下问,即问凡在己下者。此处的“下问”不单单指地位贵贱、年龄大小方面,也可引申,“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亦可看作是“不耻下问”。 是以:即“以是”,因此。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曰:文子知识敏疾,而又好学;有所未辨,不羞耻于问己下之人。有此美行,是以谥谓之“文”也。

伊藤仁斋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人之所难,而进善之机甚速。 朱子曰: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故《谥法》有以“勤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孔圉得谥为文,以此而已。 张栻曰:圣人制谥,其法非一端,盖取人之周也。故经天纬地谓之文,而勤学好问亦谓之文。子贡疑孔文子不足以当此谥,而不知所取各有义,其善不可没,而其不足者自不可掩矣。 苏轼曰:孔子不没其善,言能如此,亦足以为文矣,非经天纬地之文也。 钱穆曰:孔子谓如此便可谥为文,见孔子不没人善,与人为善,而略所不逮,此亦道大德宏之一端。

徐英曰:孔圉之为人如彼,盖有不足道者。卫人之谥之也,取其一节之长。圣人称人,亦不没其一节之长,其劝人为善如此。 子曰:仲叔圉治宾客。 宋翔凤曰:孔文子之好学下问,则诗书礼乐明,而可以为政治国。子贡以其谥发问,以见列国非无其人,皆当学于孔子,则有所就裁,此亦《春秋》之微言欤? 陈祥道曰:敬,文之恭也;忠,文之实也;信,文之孚也;义,文之制也;智,文之舆也;勇,文之帅也;教,文之施也;孝,文之本也;惠,文之慈也;让,文之才也。文之所施不一,故古之为谥者多谓之“文”。孔子谓“敏而好学”所以聚之也,“不耻下问”所以辨之也。好学则资诸己,下问则资诸人,此所以谓之“文”也。然此可以为文而已,其于文王、周公之文固有间矣。 李炳南曰:圣人隐恶扬善,厚道之教,于斯可见。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看拼音写词语练习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看拼音写词语练习 班级:姓名: shuí bú pà zuì h?u ɡēn zhe liánɡ fēnɡ liánɡ shuǐ ( )( )( )( )( )( ) lì liànɡ zuì dàɡōnɡ yuán huā yuán ɡuānɡ mínɡ ( )( )( )( )( ) yuán dīnɡɡuǒ yuán yīn wai tài yánɡ yánɡɡuānɡ ( )( )( )( )( ) kě yǐ kě shì kě kǒu shí tou shí zǐ fānɡ fǎ ( )( )( )( )( )( ) xǔ duō bàn fǎ xǔ kě bàn ɡōnɡ zhǎo shuǐ yě xǔ ( )( )( )( )( )( ) zhǎo dōnɡ xi bi? r?n bi? chù jiào shēnɡ lái dào ( )( )( )( )( ) nà lǐ nàɡa dōu shì zài jiàn zài huì ( )( )( )( )( ) zài sān dà xiànɡ dà xiàng hǎo xiànɡ zu?ɡōnɡ ( )( )( )( )( ) zhào mínɡ zhào liànɡ diǎn t?u diǎn xīn ( )( )( )( ) dào chù dà jiào liànɡɡuānɡɡuānɡ zhào ( )( )( )( )

姓名: 公鸡和猫头鹰(yīng)鹰y īng 的争论 黄昏(hūn)昏h ūn 的时候,公鸡遇(yù)遇y ù 见了猫头鹰,它们之间发生了争论。 公鸡说:“这是确(què)确qu è确实实的,天上那个发亮的圆圆的东西一出来,天 气一下子就暖和了。谁都知道,它是能够(gòu)够g òu 发热的。” 猫头鹰说:“你的说法不对!我看到那个发亮的圆圆的东西一出来,只觉(jiào)觉ji ào 得冷冷的。它一点也不发热。” 公鸡说:“发热的。我每个早晨都能看到它。” 猫头鹰大声说:“不发热。我每天夜晚都出来,一次都没有感(gǎn)感g ǎn 到过它会发热。” 它们一个说的是太阳,一个说的是月亮。 阅读练习: 1、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第4自然段有( )句话。 2、照样子加上恰当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 例:公鸡唱着歌。 (骄傲的)公鸡(得意扬扬地)唱着歌。 兔子跑来跑去。 ( )兔子( )跑来跑去。 4、公鸡和猫头鹰(yīng)鹰y īng 之间为了什么争论起来?( ) A.天空 B.月亮 C.星星 D.天上那个发亮的圆圆的东西 5、“它们一个说的是太阳,一个说的是月亮。”中“它们”指的是( )和( ) 6 照样子写词语

一起学《论语》5.25公冶长篇——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一起学《论语》5.25公冶长篇——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一起学《论语》5.25 公冶长篇——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原文】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白话】 颜渊、子路侍奉孔子。孔子说:“何不各自说说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我愿我的车马衣裘,和朋友共用,用坏了也不觉着遗憾。”颜渊说:“我愿不自我夸耀,不把劳苦之事施加给别人。”子路说:“希望能听到

夫子的志向。”孔子说:“老人使之安享晚年,朋友使之信任我,少年使之感怀我。” 【释词】 季路:子路。阎若璩(qú)云:“‘颜渊、季路侍’,季路长颜渊二十一岁,而先颜渊者,尚德也。” 侍:侍候,侍奉。《注疏》:“卑在尊旁曰侍。” 盍:何不。 尔:汝,你。 衣轻裘:此处应为“衣裘”,“轻”字属于衍文。裘,皮衣。 阮元《校勘记》云:“唐石经‘轻’字旁注。案石经初刻本无‘轻’字,‘车马衣裘’见《管子·小匡》及《外传·齐语》,是子路本用成语,后人涉《雍也篇》‘衣轻裘’而误加‘轻’字。”钱大昕云:“石经‘轻’字,宋人误加。”《论语

古训》载钱大昕的四条古书证据,《论语旁证》则从读音方面考证,“轻”属于衍文。 共:共用。 敝:坏。 无憾:不觉遗憾可惜。《注疏》:“此重义轻财之志也。”钱穆:“车马衣裘,常所服用,物虽微,易较彼我,子路心体廓然。”(按:义也。) 无伐善:不自己夸耀自己的能。伐,夸耀。善,自己有能。 《左传》杜预注云:“自称其能曰伐。”李充:“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庄。”《注疏》:“(颜渊)言愿不自称伐己之善,不置施劳役之事于人也,此仁人之志也。” 无施劳:不把劳苦事施加给别人。(按:仁也。)施,施加给人。劳,劳役之事。孔安国:“不以劳事置施于人。”

公冶长篇第五-文言文常识-诗词解析

公冶长篇第五|文言文常识|诗词解析 本篇共计28章,内容以谈论仁德为主。在本篇里,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此外,本篇著名的句子有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等。这些思想对后世产生过较大影响。 【原文】 5 1 子谓公冶长(1),可妻也。虽在缧绁(2)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3)妻之。 【注释】 (1)公冶长:姓公冶名长,齐国人,孔子的弟子。

(2)缧绁:音l i xi ,捆绑犯人用的绳索,这里借指牢狱。 (3)子:古时无论儿、女均称子。 【译文】 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牢狱里,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呀。于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评析】 在这一章里,孔子对公冶长作了较高评价,但并未说明究竟公冶长做了哪些突出的事情,不过从本篇所谈的中心内容看,作为公冶长的老师,孔子对他有全面了解。孔子能把女儿嫁给他,那么公冶长至少应具备仁德。这是孔子一再向他的学生提出的要求。

【原文】 5 2 子谓南容(1),邦有道(2),不废(3);邦无道,免于刑戮(4)。以其兄之子妻之。 【注释】 (1)南容:姓南宫名适(音ku ),字子容。孔子的学生,通称他为南容。 (2)道:孔子这里所讲的道,是说国家的政治符合最高的和最好的原则。 (3)废:废置,不任用。 (4)刑戮:刑罚。

【译文】 孔子评论南容说:国家有道时,他有官做;国家无道时,他也可以免去刑戮。于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评析】 本章里,孔子对南容也作了比较高的评价,同样也没有讲明南容究竟有哪些突出的表现。当然,他能够把自己的侄女嫁给南容,也表明南容有较好的仁德。 【原文】 5 3 子谓子贱(1),君子哉若人(2),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3)。

《论语》公冶长篇原文及翻译

《论语》公冶长篇原文及翻译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 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 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 “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 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 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 得而闻也。”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 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 ‘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北京中考名著复习之《论语》第五章 公冶长篇 含原文注释及译文和评析

《论语》之《公冶长》篇 【本篇引语】 本篇取“子谓公冶长”句中“公冶长”三字为篇名,共28章。 上篇谈“仁”,谈“仁”之义,本篇亦谈“仁”,重点谈“仁”之用,谈孔子以“仁”为依据对人物的品评,大体分两类。 第一类是直接对孔门弟子的品评。如屈而受缧绁之难的公冶长,善于保护自己的南容,前者嫁姑娘,后者嫁侄女。赞扬子贡的精洁高雅,婉惜其专才而有余,通才而不足。同时记载了子贡的善推导能自知,以及对恕道的研究,对子路耿直豪爽,闻道即行,善于治兵才能的肯定;批评其好勇过我,勇而无谋的不足。其他如宓子贱的君子之行,冉雍的仁而不佞,宰我的懒惰,申枨的无欲,冉求的邑宰之才,公西赤的应对之能,颜回的闻一以知十,漆雕开的清风亮节,皆在品述之中。尤其是孔门师徒言志抒怀的内容,更是本篇的重点。 第二类是孔门弟子以外有关人物的述评。反面如臧文仲的僭礼,正面有子文的忠诚,陈文子的清雅,伯夷叔齐的清高,宁武子的愚直,子产的君子之道,晏子的善与人交,他们是贤人,是君子,但他们都不够“仁”德的标准。诸如季文子的“再思”之谏,狂简小子的思念之情,微生高的以曲为直,以及左丘明巧言令色足恭之耻,君子内讼改过之德,均需读者反复咀嚼品味。 【原文】 5.1子谓公冶长①:“可妻也②。虽在缧绁之中③,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④。 【注释】①公冶长:姓公冶,名长,孔子的学生,生卒年不详。②妻(qì):名词作动词用,嫁女儿,在这里应为“许配”。③缧绁(léi xiè):捆绑犯人的绳子,这里指代监狱。④以其子妻之:(孔子)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子:这里指女儿。妻:以……为妻,意动用法。 【语译】 孔子在谈到公冶长时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尽管他正在蹲监狱,但他是无罪的。”于是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 【解读】本章记载孔子嫁女儿。 公冶长,孔门弟子,鲁国人,无辜被抓进监狱,孔老夫子,却将其惟一的女儿嫁给了他。说明两点:一、“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孔子明足以察秋毫,不因外界对他如何,坚信其无罪,尤其要注意,“虽在缧绁之中”,意思是他是在押犯人,尚在狱中,毅然决然将自己女儿许配给他,非仁者不能断其是非,唯德者是能。其二、说明衰世用刑之滥。“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刑称其罪则治,不称罪则乱(《荀子·正论》)应该是“明德慎刑。”(《荀子·成相》)孔老夫子是非分明,敢于抗义直行,“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公然将女儿许配给“缧绁之中”的犯人。以示对衰世无德之刑的抗议。大多认为孔子温柔敦厚,孰不知他也有嫉恶如仇而慷慨悲壮的一面。 【原文】 5.2子谓南容①,“邦有道,不废②;邦无道,免于刑戮③。”以其兄之子妻之④。 【注释】①南容:姓南宫,名适(kuò),字子容,又称南容。孔子的学生,生卒年不详。②废:废弃,弃置不用。③免于刑戮:避免遭受刑罚。④以其兄之子妻之:(孔子)把他哥哥的女儿嫁给他。子,这里指侄女。妻,以……为妻。意动用法。 【语译】 孔子谈到南容,说他“在国家清明时不被废弃,在国家无道时免于刑罚”,于是就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解读】 上一章讲的是孔子嫁姑娘,这一章讲的是孔子嫁侄女。上一章嫁得豪爽悲壮,大有燕赵多悲歌慷慨之士的气度,这一章嫁侄女却又温柔之极。上一章强调“邦无道如矢”,孔子唯恐他的弟子们走偏锋,过于极端,事实上在孔子哲学中,他并不主张史鱼之直,“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他讲究的是斗争的艺术以及策略,他讲究“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卷而怀之”,邦无道一走了之。“邦有道,其言足以兴,邦无道,

论语公冶长篇读后感精彩范文

论语公冶长篇读后感精彩范文 《论语》的前四篇,都是来讲解孔子学问之道,而论语公冶长篇不同于前四篇,加入了具体事例,师徒之间的讨论,使语录体充满生机。以下是整理分享的论语公冶长篇读后感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论语》的前四篇,都是来讲解孔子学问之道,对其思想核心“仁”的理论阐释,而本篇不同于前四篇,加入了具体事例,师徒之间的讨论,使语录体充满生机。 孔子的学问之道,多以用为主,而不是侃侃而谈,纸上谈兵,文中事例对于学生都是有着教育意义的。 本篇中包含有孔子嫁女,孔子对于弟-子、他人的评价,来对于德行的肯定与批判,在对和对弟-子的交谈中,也吐露出孔子心中的最终理想。 从孔子嫁女中,可见孔子对人人才的认定,不在于外在,而在于内在是否有德。虽然只言片语中很难看到孔子所选女婿全貌,但从孔子的标准来看,此人应该是品德高尚之人。 孔子对于众弟-子及他人的评价中,或有赞扬,或有批评,比如孔子肯定冉雍的仁德,而否定浮华的言语;漆彫開对于仕的谦虚,孔子欣慰不已;孔子对于子路忠诚的肯定,对于其好勇的否定;对于申棖欲望过多的批判等等,都是从弟-子为人处事的现实中肯定他所弘扬的“仁”,也说明了“仁”的标准是多么严苛,非常人之所及。

孔子在和弟-子颜渊、子路一起谈论志向时,孔子的主要目的还是考察他二人的个人道德修养及人为处世的态度。子路之志,合乎义;;有财富而与人共之;顔渊之志,合乎善;孔子的志向最接近于“仁德”。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老者使其安逸,朋友相互信任,少年能够得到关怀。”这便是圣人之所以为圣人的不同常人之处。在当世有高尚地位的他,仍然怀着一颗谦恭的心,言传身教,来教导学生,引导学生,他的人格魅力永远影响着每一代人。 论语公冶长篇读后感篇二我读的是《公冶长篇》,《公冶长篇》共有28篇。 其中还包括着些著名的句子,有“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圬不可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等。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圬不可也:腐朽的木头不能再雕刻什么了,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再粉刷了。比如:一个人他整天悠哉乐哉,无所事事,别人再怎么说他,也是无济于事。 听其言而观其行:是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判断一个人要用正确的方法,就是按照“听其言而观其行”这句话。 这是一个应试教育的时代,很多学生和读者看《论语》都是带着很强的功利性,有的是为了迎合教育改革浪潮的趋势而读的,有的是为了将来展现自己的知识渊博而读,有的是为了安居乐业,修身养性而读。。。不管当代人是出于怎样的初衷来读《论语》,既然它在穿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字(有拼音)

第dì 五wǔ 单dān 元yuán 读dú 读du 写xiě 写xiě 盘pán 旋xuán 城chénɡ砖zhuān 城chénɡ墙qiánɡ 屯tún 兵bīnɡ 堡báo 垒lěi 打dǎ仗zhànɡ 呼hū应yìnɡ 肩jiān 膀bǎnɡ 智zhì慧huì 凝nínɡ结jié 长chánɡ廊lánɡ 柱zhù子zi 建jiàn 筑zhù 宫ɡōnɡ殿diàn 葱cōnɡ郁yù 掩yǎn 映yìnɡ 朱zhū红hónɡ 堤dī岸àn 雕diāo 刻kè 狮shī子zi 鸟niǎo 瞰kàn 统tǒnɡ率shuài 端duān 详xiánɡ 匀yún 称chèn 配pèi 合hé 雕diāo 塑sù 气qì概ɡài 隔ɡé开kāi 扶fú着zhe 气qì魄pò 栽zāi 树shù 建jiàn 筑zhù 阁ɡé楼lóu 朱zhū红hónɡ 狮shī子zi 态tài 度dù 堤dī岸àn 雕diāo 刻kè 佛fó香xiānɡ阁ɡé 嘉jiā峪yù关ɡuān 颐yí和hé园yuán 气qì魄pò雄xiónɡ伟wěi 金jīn 碧bì辉huī煌huánɡ 神shén 清qīnɡ气qì爽shuǎnɡ 隐yǐn 隐yǐn 约yuē约yuē 姿zī态tài 不bù一yī 陡dǒu 峭qiào 耸sǒnɡ立lì 画huà舫fǎnɡ远yuǎn 眺tiào 崇chónɡ山shān 峻jùn 岭lǐnɡ 举jǔ世shì无wú双shuānɡ 享xiǎnɡ誉yù世shì界jiè 身shēn 材cái 魁kuí梧wú 神shén 态tài 自zì若ruò 久jiǔ经jīnɡ沙shā场chǎnɡ 南nán 征zhēnɡ北běi 战zhàn 所suǒ向xiànɡ披pī靡mǐ

论语第五篇 公冶长

《论语第五篇公冶长篇》 论语共计28章,内容以谈论仁德为主。在论语里,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此外,论语著名的句子有“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等。这些思想对后世产生过较大影响。 【原文】 颜渊、季路侍①。子曰:“盍②各言尔志。”子路曰:“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③善,无施劳④。”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⑤。” 【注释】 ①侍:服侍,站在旁边陪着尊贵者叫侍。 ②盍:何不。 ③伐:夸耀。 ④施劳:把劳苦的事加在别人身上 ⑤少者怀之:让少者得到关怀。 【译文】 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把劳苦的事加在别人身上。”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评析】 在这一章里,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主要谈的还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为人处世的态度。孔子重视培养“仁”的道德情操,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从本段里,可以看出,只有孔子的志向最接近于“仁德”。 练习1、 将语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2、愿无伐③善,无施劳 3、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原文】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①之墙不可杇②也,于予与何诛③!”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④改是。” 【注释】 ①粪土:腐土、脏土。 ②杇(wū):抹墙用的抹子。这里指用抹子粉刷墙壁。 ③诛:意为责备、批评。 ④与:语气词。 【译文】

一起学《论语》5.7公冶长篇——孟武伯问

一起学《论语》5.7公冶长篇——孟武伯问 一起学《论语》5.7 公冶长篇——孟武伯问 【原文】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白话】 孟武伯向孔子问到:“子路有仁德吗?”孔子说:“不知道啊。”接着又问。孔子说:“由啊,具有千乘兵车的

大国,可以让他管理军事,对于他的仁德我却不知道啊。” “冉求怎么样呢?”孔子说:“求啊,具有千户人家的大邑,具有百乘兵车的大夫之家,可以让他做宰臣,对于他的仁德我却不知道啊。” “公西华怎么样呢?”孔子说:“赤啊,穿戴好礼服立在朝堂上,可以让他担任行人应对宾客,对于他的仁德我却不知道啊。” 【释词】 仁:孟武伯询问孔子的弟子是否是仁人。 不知:孔子回答说不知。钱穆:仁道至大,仁德至高,孔子不以轻许人,故说不知,犹上章“雍也不知其仁”之义。

千乘之国: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国。乘(音shèng),指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 可使治其赋:使,使之、让他。治,管理。赋,指兵赋,征集军队、车乘、武器、衣甲等,这些军旅之征都可以叫做“军赋”。治其赋,即管理军事。朱子:“古者以田赋出兵,故谓兵为赋。” 千室之邑:指当时国家的大邑。 百乘之家:指卿大夫之家。诸侯称国,大夫称家。 宰:宰官,指邑之长(地方长官)、家之宰(卿大夫之主管)。 赤:即公西华,公西氏,名赤,字子华,为人有容仪。鲁国人,小孔子四十二岁。 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依礼盛服出席朝廷的外交活动,担任行人,接待宾客,应对外交事务。(行人,主国使之礼,负责朝觐聘问,接待宾客之事。)

第五单元 看拼音写词语

17、 zhào zhōu qiáo zhào xiàn ɡǒnɡ xínɡ hénɡ kuà chōnɡ huài diāo kè ( ) ( ) ( ) ( ) ( ) ( ) chán rào zuǐ lǐdǐ zhe zhì huì yí chǎn ( ) ( ) ( ) ( ) ( ) 18、 hónɡ dǐ xiānɡ jīn zhù zǐ mǎn tiān fán xīnɡ zhènɡ dǎnɡ yàn huì mín zú ( ) ( ) ( ) ( ) ( ) ( ) kuān chǎnɡ yǐ zǐ zhuānɡ shì bāo kuò tái wān xínɡ zhènɡ qū ( ) ( ) ( ) ( ) ( ) ( ) 19、 rónɡ tuán xiānɡ qiàn zá sè pǔ sù yuán ɡù yǒu qù zhàn kāi ɡuānɡ bān ( ) ( ) ( ) ( ) ( ) ( ) ( ) ( ) duǒ zài pō sǎ ( ) ( ) 17、 zhào zhōu qiáo zhào xiàn ɡǒnɡ xínɡ hénɡ kuà chōnɡ huài diāo kè ( ) ( ) ( ) ( ) ( ) ( ) chán rào zuǐ lǐ dǐ zhe zhì huì yí chǎn ( ) ( ) ( ) ( ) ( ) 18、 hónɡ dǐ xiānɡ jīn zhù zǐ mǎn tiān fán xīnɡ zhènɡ dǎnɡ yàn huì mín zú ( ) ( ) ( ) ( ) ( ) ( ) kuān chǎnɡ yǐ zǐ zhuānɡ shì bāo kuò tái wān xínɡ zhènɡ qū ( ) ( ) ( ) ( ) ( ) ( ) 19、 rónɡ tuán xiānɡ qiàn zá sè pǔ sù yuán ɡù yǒu qù zhàn kāi ɡuānɡ bān ( ) ( ) ( ) ( ) ( ) ( ) ( ) ( ) duǒ zài pō sǎ ( ) ( )

论语章节翻译-公冶长篇

论语章节翻译-公冶长篇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

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论语·公冶长第五

论语·公冶长篇 本篇主要是以谈论仁德为主,评价古今人物及其得失。 第一则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1、缧绁:音léi xiè,捆绑犯人用的绳索,这里借指牢狱。 2、子:古时无论儿、女均称子。 公冶长具备仁德,孔子对公冶长作了较高评价。 第二则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1、南容:姓南宫名适(音kuò),字子容。孔子的学生,通称他为南容。 2、道:孔子这里所讲的道,是说国家的政治符合最高的和最好的原则。 3、废:废置,不任用。 4、刑戮:刑罚。【评析】 南容有较好的仁德,孔子对南容也作了比较高的评价。 第三则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1、子贱:姓宓(音fú)名不齐,字子贱。生于公元前521年,比孔子小49岁。 2、若人:这个,此人。 3、斯焉取斯:斯,此。第一个“斯”指子贱,第二个“斯”字指子

贱的品德。 孔子在这里称子贱为君子。 第四则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1、瑚琏:古代祭祀时盛粮食用的器具。 比较君子不器,分析孔子对子贡的评价。 第五则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1、雍:姓冉名雍,字仲弓,生于公元前522年,孔子的学生。 2、佞:音nìng,能言善辩,有口才。 3、口给:言语便捷、嘴快话多。 4、不知其仁:指有口才者有仁与否不可知。 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但不善辩。”孔子说:“何必要能言善辩呢?靠伶牙利齿和人辩论,常常招致别人的讨厌,这样的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仁,但何必要能言善辩呢?” 孔子认为人只要有仁德就足够了,根本不需要能言善辩,伶牙利齿,这两者在孔子观念中是对立的。善说的人肯定没有仁德,而有仁德者则不必有辩才。要以德服人,不以嘴服人。 第六则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论语.公冶长第五》读书笔记

5.1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笔记】事有本末,孔子观人不为外在的标签、言论来看人,而是深入地了解一个人的品德。有德者,无论出身、他人怎么评判,皆能托以大事。 5.2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笔记】关于类似的论述,如: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深则厉,深则揭等。都在告诫当环境变化,人能尽其材时当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当社会环境变坏,人应该保护自己,待时而动。 5.3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笔记】君子是在时时向有道之人靠近并学习,时时择人之善者而从之,时时参省自己以正心诚意的人。环境对人影响很大,所以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与有德者、有志向者交朋友,久必受其熏陶而有所得。孔子在说这句话时,亦有对自己品德的自我确定。孔子德行高远,不为世间之形式所禁锢,无所避讳,当一真字。 5.4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笔记】君子不器,而子贡器之。子贡虽器,也是器之大者,可以为国之栋梁之器。由此观之,君子这气象不分地位名实,乃之人德性也。 5.5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笔记】冉雍,字仲弓。孔子门下有三位冉:冉有、冉耕,是为三兄弟,父亲冉离,人称犁牛氏。孔子对冉雍多有赞誉。有人称赞雍有仁德,而少口才。孔子否定这个说法,不赞成以口舌之利而一时之快。君子之志,虽在安邦定国,但皆须从修身养德开始。有仁德,治大国如烹小鲜;无仁德而以能力、口才应对,终不能长久。 5.6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笔记】孔子之世,许多官僚无德材而居之位,漆彫开则不然,将有位置而担心不能做好。无德材而居其位者,以居其位为荣;担心无德材而居其位者,深知官位不是荣誉,而是责任。孔子高兴于弟子知道为政在民的道理,又高兴于漆彫开谦逊谨慎的心态。 5.7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笔记】孔子周游列国而不见用,虽有强大的信念支撑,然终有几分落魄之后感。此章孔子初有负面情绪,言有退世之想,并告诉子路是否愿意一起避世。子路因为得到老师的邀请而高兴,与有德者共处而喜,亦可见子路的好德之心。但孔子虽有一时之避世之想,但不忘记初衷,不忘记教学生的本来目的。故马上回过神来批评子路。孔子对子路的批评未必是真的批评子路的好勇,而是要斥退弟子们消极思想。儒家之大志向,大抱负,志在安天下,志在利民,不放弃,可见一斑。儒家、孔子最令我佩服的也是这一点。对于宗教家而言,现实失意,他们有强大的想象世界可以退让,如佛家之极乐、道家之天宫。儒家没有想象世界退让,仅有此生,却一生孜孜以求,永不放弃,知其不可为亦为之的决心,勇气,魄力,定要救国求民,至死不渝。可敬可敬! 5.8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笔记】仁与才干不是同一回事。有才干者未必有仁(但有仁德之人,定能做好本职工作)。仁是人的自我追求,才是外在宣发。孟武伯作为鲁国权臣而问人,很可能是希望从孔子门人中选良而任用。孔子以不仁而有才相告,据实言之,一方面见孔子之真,一方面斥现今当政者之不仁(言下之意:我不足以称仁的弟子们亦足以当其事,当其事之你们又岂能因处其位而称仁?)。5.9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笔记】子贡有才干,在孔门弟子中是风云人物。颜回木讷,但好学,安贫乐道。孔子教之,以退其好胜之心,而进其好学之心。 5.10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笔记】有志在胸者,必颠沛、造次不忘其志,并汲汲以求,不敢有片刻之松懈。宰予有口才,但无仁德,由是可见。孔子观人,听其言而观其行,亦可借鉴。孔子此次对宰予的批评过于严厉,或许是由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