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嵌入式Linux下CAN总线驱动程序设计

嵌入式Linux下CAN总线驱动程序设计

嵌入式Linux下CAN总线驱动程序设计
嵌入式Linux下CAN总线驱动程序设计

<>

全部作者:

宋扩东卢珞先

第1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

论文摘要:

以基于ARM9核心的S3C2410微处理器与CAN 总线控制器MCP2515为例,讨论了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下的设备驱动程序开发。在构建好硬件系统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基于嵌入式Linux2.6内核下的CAN总线驱动程序的开发过程,并结合CAN总线分析测试仪,给出分析测试结果。

关键词:

CAN;驱动;嵌入式Linux;ARM9;(浏览全文)

发表日期:

2008年04月11日

同行评议:

(暂时没有)

综合评价:

(暂时没有)

修改稿:

<>

1.绪论

1.1研究背景

网络被认为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三阶段。网络的设计和实施能够带来切身实际的利益,城域网、企业网、局域网、家庭网和个人网络都是网络发展的体现。网络发明的初衷并不仅仅是表现在它的规模上,而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消除资源访问

的壁垒,让生活更加方便、快捷、高效。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在应用方面也体现出了很大的潜力,能够共享和调度成千上万的计算设备协同并发工作,能汇聚数百万计的信息资源加以归类、分析和发布,还可以让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人们实时沟通交流。在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大量的、复杂的信息交流显得由为重要。随着电子科技的高速发展,那些如何复杂大量的信息,通过网络技术帮助下,就可以轻而易举的从某一地方传送到另一地方,而且简单、快速、准确,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而在现代企业中,网络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已显得举足轻重。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计算机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企业对计算机的依赖越来越强。随着网络应用的日益丰富以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网络依赖的日渐紧密,那么对于网络吞吐量,网络延时,网络链路的稳定性以及网络服务的多样性就会产生新的要求,同时也希望网络应用的花销能更加低廉,这样针对电信网络运营商所提供的服务将会产生巨大的挑战,本实时通信系统的成功应用将会给运营商们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稳定,并且低廉的网络运营成本,本实时通信系统帮助企业实现巨大的商业价值的同时也为用户带来的更加高效,快速,稳定并且廉价的网络服务资源。

1.2 选题理论

更多文章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49668018.html,/ mxdwk

1.2.1 需求分析方法

在软件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需求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是项目开发的基本要素,是项目实现和实行的关键。软件工程的需求分析指的是了解用户需求,在软件的功能上和客户沟通并且达成一致,评估软件的风险系数和项目需要付出的代价,最终形成一个完善设计实现的复杂过程。目前比较流行的软件

需求分析方法有:结构化分析方法和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

1. 结构化分析

结构化分析方法给出一组帮助系统分析人员产生功能规约的原理与技术。它一般利用图形表达用户需求,使用的手段主要有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结构化语言、判定表以及判定树等。结构化分析的步骤如下:①分析当前的情况,做出反映当前物理模型的DFD;②推导出等价的逻辑模型的DFD;③设计新的逻辑系统,生成数据字典和基元描述;④建立人机接口,提出可供选择的目标系统物理模型的DFD;⑤确定各种方案的成本和风险等级,据此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⑥选择一种方案;⑦建立完整的需求规约。

2. 面向对象分析

面向对象是在结构化设计方法出现很多问题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从结构化设计的方法中,我们不难发现,结构化设计方法求解问题的基本策略是从功能的角度审视问题域。它将应用程序看成实现某些特定任务的功能模块,其中子过程是实现某项具体操作的底层功能模块。在每个功能模块中,用数据结构描述待处理数据的组织形式,用算法描述具体的操作过程。面对日趋复杂的应用系统,这种开发思路逐渐暴露了一些弱点。那么面向对象的分析首先根据客户需求抽象出业务对象;然后对需求进行合理分层,构建相对独立的业务模块;之后设计业务逻辑,利用多态、继承、封装、抽象的编程思想,实现业务需求;最后通过整合各模块,达到高内聚、低耦合的效果,从而满足客户要求。

1.4.2 系统开发设计方法

软件的开发设计模型是将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事件以及任务提取汇总而成的结构化框架。软件的开发包括了需求分析、

系统设计、编码实现以及单元、系统测试等阶段,有时也会有一部分的后期维护阶段。软件的开发设计模型能够更加清晰、直观地反应出软件设计开发的全部过程,明确定义了开发过程中所需要完成的事件和任务。常见的软件设计模型有:边做边改模型、瀑布模型、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演化模型、喷泉模型、智能模型、混合模型等,下面将列举并介绍其中比较常用的两种模型。

第2 章实时通信系统的需求分析

2.1 客户业务需求分析

网络如今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个人娱乐还是工作拓展,以及将来的智能生活和办公需求,都需要网络的承载,随着网络应用发展的突飞猛进,人们对网络的承载能力,业务种类的多样性,以及网络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本通信系统针对自己的核心客户需求给出了不同的定制方案,本文针对各大客户的共同需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网络带宽方面,要求核心网单口接入全面铺设10Gbps 端口,最大单机承载达到960Gbps。

2. 服务多样性方面,要求全面支持IEEE 802.1q,802.1p,802.1ad 等全业务承载,对于多用户网桥要求支持基于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建连,对于核心网要求采用MPLS方式承载接入。

3. 网络稳定性方面,要求支持多链路,多接点通信保护,倒换时间不超过50ms,核心网保护需要支持BFD,FRR 两种工作模式。

4. 链路维护方面,要求支持ITU-T Y.1731 的链路检测和诊断。

5. 网络运营质量和分级管理方面,要求支持层次化业务分

级和管理。

6. 网管方面:需要提供图形化管理界面,需要具备跨厂商设备识别管理能力,动态路由计算能力,多业务配臵管理能力。

2.2 网络拓扑和设备需求分析

通过对客户现网运营拓扑的分析,本系统给出了适用的各种网络需求拓扑以及相应的设备安排。本系统的网络拓扑中需要包含一个MPLS 核心域和多个以太网交换边缘域,称之为标准域。

第3章实时通信系统的详细设计..................... 24-44

3.1 基于单点直通业务的模块功能设计...................24-34

3.2 基于多点桥接业务的模块功能设计................... 34-44

第4章实时通信系统相关功能的实现................... 44-60

4.1 协议转换模块的实现................... 45-54

4.2 业务承载模块相关功能的实现................... 54-60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第5章实时通信系统测试................... 60-65

5.1 端到端系统测试................... 60-62

5.1.1 链路保护业务承载测试 (60)

5.1.2 节点保护业务承载测试...................60-61

5.1.3 多节点保护业务承载测试................... 61-62

5.2 基于RFC 2544 网络设备互联基准...................62-65

5.2.1 吞吐量测试................... 62-63

5.2.2 丢包率测试 (63)

5.2.3 延时测试................... 63-64

5.2.4 背靠背测试................... 64-65

结论

该项目历时两年,本人参与了全部的客户需求分析,设计,

系统实现以及现网试运营测试,本实时通信系统为公司签下了多家著名网络服务提供商的现网布局订单,并且成功在现网当中运行,从客户的反馈方面,无论是现网容量的提升,多业务的承载,灵活的Qos 服务还是高质量的网络稳定性,都得到了客户的肯定,运营商们通过本系统提供的高质量网络服务,赢得了更多的用户,在商业上也获得了更大的盈利,同时对网络用户而言,网络质量更加稳定,网络带宽更加宽阔,同时价格也更加低廉。通过该项目的设计与实现,本人对以太网通信技术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能够对现网运营方面有一个整体了解,对客户的真实需求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项目中取得的这些宝贵经验无论是在今后的工作和研究方面都是很重要的帮助和财富。随着语音市场的饱和以及语音业务每用户平均收入的下降,运营商的利润增长面临挑战。多业务提供商向IP/Ethernet 平台转移,不仅能开发更有价值的个性化多媒体业务,还能有效降低成本。多业务提供商正在寻找能够支持从2G 向3G 和宽带无线接入平滑演进的传输解决方案。同时,他们希望能在网络规模不断增大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运营成本,于是他们纷纷考虑建设自己的下一代移动承载网。对于我们设备服务供应商来说,希望能够给移动运营商们提供支持多种业务的接入承载层网络,这同时也是本人下一个阶段的工作重点,中国电信运营商重组后,三大全业务经营商要经营固网宽带业务,营移动业务。但原本地传输网存在一系列的不足,必须对传输网尤其是网络融合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全业务所承载的主要业务包括传统的语音及其增值业务、宽带数据承载及接入业务、行业和企业大客户VPN 专线业务、移动语音和移动数据及其增值业务等;——传统语音及其增值业务对于传统的固网运营商来说,接入网和交换机模

块均是通过传输网进行承载。

基于语音的智能网业务及彩铃、一号通等业务包括信令网的承载也对传输网电路也存在一定的需求。各运营商还建设了比例不多基于NGN 的MSAG 和MSAN 软交换接入网关系统,也是承载在接入传输网的MSTP 上,语音业务占原固网运营商传输网络整体负荷的需求的35%左右。——宽带数据承载及接入业务固网运营商IP 城域网的核心层至汇聚层基本上均承载于光纤或波分系统上,对于传输网的核心层压力较小,但是城乡结合部、郊区、乡镇和部分农村所存在的宽带接入需求,如ADSL、ADSL2+、LAN 及部分宽带接入专线,这些业务承载在传输网的汇聚层和接入层的MSTP 上,每用户带宽需求在1~4M 之间,随着宽带用户和宽带用户带宽需求的不断增加,传输接入网的电路容量日益成为发展瓶颈,宽带数据接入业务需求占原固网运营商传输网接入环整体负荷的55%左右。——大客户专线接入业务大客户专线业务发展的初期,大量采用PDH 和集中式PDH 进行组网,随着传输设备的不断发展,小型化、微型化的传输设备日益完善,部分城市的本地网已经大规模采用微型和小型传输设备接入大客户专线,对于业务安全性需求不大的部分用户,这些业务量部分转移到基于数据网的MPLS VPN 网络上。大客户专线接入业务占本接入传输网容量的10%左右;——移动语音和数据业务随着电信重组后三大全业务运营商的成立,传输网需要为原有2G 及建设中的3G的网络中提供移动话音和数据通信服务,包括核心网和接入网。这些业务需求如果不考虑运营商重组,则需要100%完全承载在原移动运营商的传输网上。全业务本地传输网的传统语音业务、移动语音业务和各类数据业务的基石,网络中各种数据业务发展迅速,如何快速接入多种业务,充分利用现有传输

网络的带宽开展业务,是全业务运营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关键。随着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组网技术也将不断演进,本地传输网将必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Kodialam, M;Lakshman T. Dynamic routing of bandwidth guaranteed tunnels withrestoration[J].

[2] Jasperneite J;Neumann P;Theis M Deterministic. Real-time Communication withSwitched Ethernet [J]. 2002.

[3] Wilwert C; Rondeau 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n Switched Ethernet Architectures[J].

[4] 李朝举. Internet 核心网络的实现方法[J] 2000(03).

[5] 敖志刚.《万兆以太网及其实用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7.

[6] N.N. TechFest Ethernet Technical Summary-Ethernet Media Access Control[J]. 1999.

[7] Chris.Cole;John.D'.Ambrosia;Chris.DiMinico.The Next Generation of Ethernet [OL].

[8] DANIE O A. MPLS and traffic engineering in IP networks [J] 1999(12)

[9] Rosen E;VISWANATHAN A;CALLON R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architecture2001

[10] Anderson L, DOOLAN P, FELDMAN N. LDP specification 2001.

<>

1.绪论

1.1研究背景

网络被认为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三阶段。网络的设计和实施

能够带来切身实际的利益,城域网、企业网、局域网、家庭网和个人网络都是网络发展的体现。网络发明的初衷并不仅仅是表现在它的规模上,而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消除资源访问的壁垒,让生活更加方便、快捷、高效。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在应用方面也体现出了很大的潜力,能够共享和调度成千上万的计算设备协同并发工作,能汇聚数百万计的信息资源加以归类、分析和发布,还可以让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人们实时沟通交流。在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大量的、复杂的信息交流显得由为重要。随着电子科技的高速发展,那些如何复杂大量的信息,通过网络技术帮助下,就可以轻而易举的从某一地方传送到另一地方,而且简单、快速、准确,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而在现代企业中,网络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已显得举足轻重。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计算机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企业对计算机的依赖越来越强。随着网络应用的日益丰富以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网络依赖的日渐紧密,那么对于网络吞吐量,网络延时,网络链路的稳定性以及网络服务的多样性就会产生新的要求,同时也希望网络应用的花销能更加低廉,这样针对电信网络运营商所提供的服务将会产生巨大的挑战,本实时通信系统的成功应用将会给运营商们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稳定,并且低廉的网络运营成本,本实时通信系统帮助企业实现巨大的商业价值的同时也为用户带来的更加高效,快速,稳定并且廉价的网络服务资源。

1.2 选题理论

1.2.1 需求分析方法

在软件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需求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是项目开发的基本要素,是项目实现和实行的关键。软件工程

的需求分析指的是了解用户需求,在软件的功能上和客户沟通并且达成一致,评估软件的风险系数和项目需要付出的代价,最终形成一个完善设计实现的复杂过程。目前比较流行的软件需求分析方法有:结构化分析方法和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

1. 结构化分析

结构化分析方法给出一组帮助系统分析人员产生功能规约的原理与技术。它一般利用图形表达用户需求,使用的手段主要有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结构化语言、判定表以及判定树等。结构化分析的步骤如下:①分析当前的情况,做出反映当前物理模型的DFD;②推导出等价的逻辑模型的DFD;③设计新的逻辑系统,生成数据字典和基元描述;④建立人机接口,提出可供选择的目标系统物理模型的DFD;⑤确定各种方案的成本和风险等级,据此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⑥选择一种方案;⑦建立完整的需求规约。

2. 面向对象分析

面向对象是在结构化设计方法出现很多问题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从结构化设计的方法中,我们不难发现,结构化设计方法求解问题的基本策略是从功能的角度审视问题域。它将应用程序看成实现某些特定任务的功能模块,其中子过程是实现某项具体操作的底层功能模块。在每个功能模块中,用数据结构描述待处理数据的组织形式,用算法描述具体的操作过程。面对日趋复杂的应用系统,这种开发思路逐渐暴露了一些弱点。那么面向对象的分析首先根据客户需求抽象出业务对象;然后对需求进行合理分层,构建相对独立的业务模块;之后设计业务逻辑,利用多态、继承、封装、抽象的编程思想,实现业务需求;最后通过整合各模块,达到高内聚、低耦合的效果,从而满足客户要求。

1.4.2 系统开发设计方法

软件的开发设计模型是将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事件以及任务提取汇总而成的结构化框架。软件的开发包括了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以及单元、系统测试等阶段,有时也会有一部分的后期维护阶段。软件的开发设计模型能够更加清晰、直观地反应出软件设计开发的全部过程,明确定义了开发过程中所需要完成的事件和任务。常见的软件设计模型有:边做边改模型、瀑布模型、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演化模型、喷泉模型、智能模型、混合模型等,下面将列举并介绍其中比较常用的两种模型。

第2 章实时通信系统的需求分析

2.1 客户业务需求分析

网络如今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个人娱乐还是工作拓展,以及将来的智能生活和办公需求,都需要网络的承载,随着网络应用发展的突飞猛进,人们对网络的承载能力,业务种类的多样性,以及网络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本通信系统针对自己的核心客户需求给出了不同的定制方案,本文针对各大客户的共同需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网络带宽方面,要求核心网单口接入全面铺设10Gbps 端口,最大单机承载达到960Gbps。

2. 服务多样性方面,要求全面支持IEEE 802.1q,802.1p,802.1ad 等全业务承载,对于多用户网桥要求支持基于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建连,对于核心网要求采用MPLS方式承载接入。

3. 网络稳定性方面,要求支持多链路,多接点通信保护,倒换时间不超过50ms,核心网保护需要支持BFD,FRR 两种工作模式。

4. 链路维护方面,要求支持ITU-T Y.1731 的链路检测和诊断。

5. 网络运营质量和分级管理方面,要求支持层次化业务分级和管理。

6. 网管方面:需要提供图形化管理界面,需要具备跨厂商设备识别管理能力,动态路由计算能力,多业务配臵管理能力。

2.2 网络拓扑和设备需求分析

通过对客户现网运营拓扑的分析,本系统给出了适用的各种网络需求拓扑以及相应的设备安排。本系统的网络拓扑中需要包含一个MPLS 核心域和多个以太网交换边缘域,称之为标准域。

第3章实时通信系统的详细设计..................... 24-44

3.1 基于单点直通业务的模块功能设计...................24-34

3.2 基于多点桥接业务的模块功能设计................... 34-44

第4章实时通信系统相关功能的实现................... 44-60

4.1 协议转换模块的实现................... 45-54

4.2 业务承载模块相关功能的实现................... 54-60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第5章实时通信系统测试................... 60-65

5.1 端到端系统测试................... 60-62

5.1.1 链路保护业务承载测试 (60)

5.1.2 节点保护业务承载测试...................60-61

5.1.3 多节点保护业务承载测试................... 61-62

5.2 基于RFC 2544 网络设备互联基准...................62-65

5.2.1 吞吐量测试................... 62-63

5.2.2 丢包率测试 (63)

5.2.3 延时测试................... 63-64

5.2.4 背靠背测试................... 64-65

结论

该项目历时两年,本人参与了全部的客户需求分析,设计,系统实现以及现网试运营测试,本实时通信系统为公司签下了多家著名网络服务提供商的现网布局订单,并且成功在现网当中运行,从客户的反馈方面,无论是现网容量的提升,多业务的承载,灵活的Qos 服务还是高质量的网络稳定性,都得到了客户的肯定,运营商们通过本系统提供的高质量网络服务,赢得了更多的用户,在商业上也获得了更大的盈利,同时对网络用户而言,网络质量更加稳定,网络带宽更加宽阔,同时价格也更加低廉。通过该项目的设计与实现,本人对以太网通信技术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能够对现网运营方面有一个整体了解,对客户的真实需求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项目中取得的这些宝贵经验无论是在今后的工作和研究方面都是很重要的帮助和财富。随着语音市场的饱和以及语音业务每用户平均收入的下降,运营商的利润增长面临挑战。多业务提供商向IP/Ethernet 平台转移,不仅能开发更有价值的个性化多媒体业务,还能有效降低成本。多业务提供商正在寻找能够支持从2G 向3G 和宽带无线接入平滑演进的传输解决方案。同时,他们希望能在网络规模不断增大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运营成本,于是他们纷纷考虑建设自己的下一代移动承载网。对于我们设备服务供应商来说,希望能够给移动运营商们提供支持多种业务的接入承载层网络,这同时也是本人下一个阶段的工作重点,中国电信运营商重组后,三大全业务经营商要经营固网宽带业务,营移动业务。但原本地传输网存在一系列的不足,必须对传输网尤其是网络融合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全业务所承载的主要业务包括传统的语音及其增

值业务、宽带数据承载及接入业务、行业和企业大客户VPN 专线业务、移动语音和移动数据及其增值业务等;——传统语音及其增值业务对于传统的固网运营商来说,接入网和交换机模块均是通过传输网进行承载。

基于语音的智能网业务及彩铃、一号通等业务包括信令网的承载也对传输网电路也存在一定的需求。各运营商还建设了比例不多基于NGN 的MSAG 和MSAN 软交换接入网关系统,也是承载在接入传输网的MSTP 上,语音业务占原固网运营商传输网络整体负荷的需求的35%左右。——宽带数据承载及接入业务固网运营商IP 城域网的核心层至汇聚层基本上均承载于光纤或波分系统上,对于传输网的核心层压力较小,但是城乡结合部、郊区、乡镇和部分农村所存在的宽带接入需求,如ADSL、ADSL2+、LAN 及部分宽带接入专线,这些业务承载在传输网的汇聚层和接入层的MSTP 上,每用户带宽需求在1~4M 之间,随着宽带用户和宽带用户带宽需求的不断增加,传输接入网的电路容量日益成为发展瓶颈,宽带数据接入业务需求占原固网运营商传输网接入环整体负荷的55%左右。——大客户专线接入业务大客户专线业务发展的初期,大量采用PDH 和集中式PDH 进行组网,随着传输设备的不断发展,小型化、微型化的传输设备日益完善,部分城市的本地网已经大规模采用微型和小型传输设备接入大客户专线,对于业务安全性需求不大的部分用户,这些业务量部分转移到基于数据网的MPLS VPN 网络上。大客户专线接入业务占本接入传输网容量的10%左右;——移动语音和数据业务随着电信重组后三大全业务运营商的成立,传输网需要为原有2G 及建设中的3G的网络中提供移动话音和数据通信服务,包括核心网和接入网。这些业务需求如果不考虑运营商重组,则需要100%完全

承载在原移动运营商的传输网上。全业务本地传输网的传统语音业务、移动语音业务和各类数据业务的基石,网络中各种数据业务发展迅速,如何快速接入多种业务,充分利用现有传输网络的带宽开展业务,是全业务运营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关键。随着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组网技术也将不断演进,本地传输网将必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Kodialam, M;Lakshman T. Dynamic routing of bandwidth guaranteed tunnels withrestoration[J].

[2] Jasperneite J;Neumann P;Theis M Deterministic. Real-time Communication withSwitched Ethernet [J]. 2002.

[3] Wilwert C; Rondeau 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n Switched Ethernet Architectures[J].

[4] 李朝举. Internet 核心网络的实现方法[J] 2000(03).

[5] 敖志刚.《万兆以太网及其实用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7.

[6] N.N. TechFest Ethernet Technical Summary-Ethernet Media Access Control[J]. 1999.

[7] Chris.Cole;John.D'.Ambrosia;Chris.DiMinico.The Next Generation of Ethernet [OL].

[8] DANIE O A. MPLS and traffic engineering in IP networks [J] 1999(12)

[9] Rosen E;VISWANATHAN A;CALLON R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architecture2001

[10] Anderson L, DOOLAN P, FELDMAN N. LDP specification 2001.

<>

1.绪论

1.1研究背景

网络被认为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三阶段。网络的设计和实施能够带来切身实际的利益,城域网、企业网、局域网、家庭网和个人网络都是网络发展的体现。网络发明的初衷并不仅仅是表现在它的规模上,而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消除资源访问的壁垒,让生活更加方便、快捷、高效。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在应用方面也体现出了很大的潜力,能够共享和调度成千上万的计算设备协同并发工作,能汇聚数百万计的信息资源加以归类、分析和发布,还可以让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人们实时沟通交流。在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大量的、复杂的信息交流显得由为重要。随着电子科技的高速发展,那些如何复杂大量的信息,通过网络技术帮助下,就可以轻而易举的从某一地方传送到另一地方,而且简单、快速、准确,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而在现代企业中,网络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已显得举足轻重。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计算机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企业对计算机的依赖越来越强。随着网络应用的日益丰富以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网络依赖的日渐紧密,那么对于网络吞吐量,网络延时,网络链路的稳定性以及网络服务的多样性就会产生新的要求,同时也希望网络应用的花销能更加低廉,这样针对电信网络运营商所提供的服务将会产生巨大的挑战,本实时通信系统的成功应用将会给运营商们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稳定,并且低廉的网络运营成本,本实时通信系统帮助企业实现巨大的商业价值的同时也为用户带来的更加高效,快速,稳定并且廉价的网络服务资源。

1.2 选题理论

1.2.1 需求分析方法

在软件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需求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是项目开发的基本要素,是项目实现和实行的关键。软件工程的需求分析指的是了解用户需求,在软件的功能上和客户沟通并且达成一致,评估软件的风险系数和项目需要付出的代价,最终形成一个完善设计实现的复杂过程。目前比较流行的软件需求分析方法有:结构化分析方法和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

1. 结构化分析

结构化分析方法给出一组帮助系统分析人员产生功能规约的原理与技术。它一般利用图形表达用户需求,使用的手段主要有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结构化语言、判定表以及判定树等。结构化分析的步骤如下:①分析当前的情况,做出反映当前物理模型的DFD;②推导出等价的逻辑模型的DFD;③设计新的逻辑系统,生成数据字典和基元描述;④建立人机接口,提出可供选择的目标系统物理模型的DFD;⑤确定各种方案的成本和风险等级,据此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⑥选择一种方案;⑦建立完整的需求规约。

2. 面向对象分析

面向对象是在结构化设计方法出现很多问题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从结构化设计的方法中,我们不难发现,结构化设计方法求解问题的基本策略是从功能的角度审视问题域。它将应用程序看成实现某些特定任务的功能模块,其中子过程是实现某项具体操作的底层功能模块。在每个功能模块中,用数据结构描述待处理数据的组织形式,用算法描述具体的操作过程。面对日趋复杂的应用系统,这种开发思路逐渐暴露了一些弱点。那么面向对象的分析首先根据客户需求抽象出业务对象;然后对需求进行合理分层,构建相对独立的业务模块;之后设计业务

逻辑,利用多态、继承、封装、抽象的编程思想,实现业务需求;最后通过整合各模块,达到高内聚、低耦合的效果,从而满足客户要求。

1.4.2 系统开发设计方法

软件的开发设计模型是将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事件以及任务提取汇总而成的结构化框架。软件的开发包括了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以及单元、系统测试等阶段,有时也会有一部分的后期维护阶段。软件的开发设计模型能够更加清晰、直观地反应出软件设计开发的全部过程,明确定义了开发过程中所需要完成的事件和任务。常见的软件设计模型有:边做边改模型、瀑布模型、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演化模型、喷泉模型、智能模型、混合模型等,下面将列举并介绍其中比较常用的两种模型。

第2 章实时通信系统的需求分析

2.1 客户业务需求分析

网络如今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个人娱乐还是工作拓展,以及将来的智能生活和办公需求,都需要网络的承载,随着网络应用发展的突飞猛进,人们对网络的承载能力,业务种类的多样性,以及网络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本通信系统针对自己的核心客户需求给出了不同的定制方案,本文针对各大客户的共同需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网络带宽方面,要求核心网单口接入全面铺设10Gbps 端口,最大单机承载达到960Gbps。

2. 服务多样性方面,要求全面支持IEEE 802.1q,802.1p,802.1ad 等全业务承载,对于多用户网桥要求支持基于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建连,对于核心网要求采用MPLS方式承载接入。

3. 网络稳定性方面,要求支持多链路,多接点通信保护,倒换时间不超过50ms,核心网保护需要支持BFD,FRR 两种工作模式。

4. 链路维护方面,要求支持ITU-T Y.1731 的链路检测和诊断。

5. 网络运营质量和分级管理方面,要求支持层次化业务分级和管理。

6. 网管方面:需要提供图形化管理界面,需要具备跨厂商设备识别管理能力,动态路由计算能力,多业务配臵管理能力。

2.2 网络拓扑和设备需求分析

通过对客户现网运营拓扑的分析,本系统给出了适用的各种网络需求拓扑以及相应的设备安排。本系统的网络拓扑中需要包含一个MPLS 核心域和多个以太网交换边缘域,称之为标准域。

第3章实时通信系统的详细设计..................... 24-44

3.1 基于单点直通业务的模块功能设计...................24-34

3.2 基于多点桥接业务的模块功能设计................... 34-44

第4章实时通信系统相关功能的实现................... 44-60

4.1 协议转换模块的实现................... 45-54

4.2 业务承载模块相关功能的实现................... 54-60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第5章实时通信系统测试................... 60-65

5.1 端到端系统测试................... 60-62

5.1.1 链路保护业务承载测试 (60)

5.1.2 节点保护业务承载测试...................60-61

5.1.3 多节点保护业务承载测试................... 61-62

5.2 基于RFC 2544 网络设备互联基准...................62-65

5.2.1 吞吐量测试................... 62-63

5.2.2 丢包率测试 (63)

5.2.3 延时测试................... 63-64

5.2.4 背靠背测试................... 64-65

结论

该项目历时两年,本人参与了全部的客户需求分析,设计,系统实现以及现网试运营测试,本实时通信系统为公司签下了多家著名网络服务提供商的现网布局订单,并且成功在现网当中运行,从客户的反馈方面,无论是现网容量的提升,多业务的承载,灵活的Qos 服务还是高质量的网络稳定性,都得到了客户的肯定,运营商们通过本系统提供的高质量网络服务,赢得了更多的用户,在商业上也获得了更大的盈利,同时对网络用户而言,网络质量更加稳定,网络带宽更加宽阔,同时价格也更加低廉。通过该项目的设计与实现,本人对以太网通信技术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能够对现网运营方面有一个整体了解,对客户的真实需求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项目中取得的这些宝贵经验无论是在今后的工作和研究方面都是很重要的帮助和财富。随着语音市场的饱和以及语音业务每用户平均收入的下降,运营商的利润增长面临挑战。多业务提供商向IP/Ethernet 平台转移,不仅能开发更有价值的个性化多媒体业务,还能有效降低成本。多业务提供商正在寻找能够支持从2G 向3G 和宽带无线接入平滑演进的传输解决方案。同时,他们希望能在网络规模不断增大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运营成本,于是他们纷纷考虑建设自己的下一代移动承载网。对于我们设备服务供应商来说,希望能够给移动运营商们提供支持多种业务的接入承载层网络,这同时也是本人下一个阶段的工作重点,中国电信运营商重组后,三大

linux驱动程序的编写

linux驱动程序的编写 一、实验目的 1.掌握linux驱动程序的编写方法 2.掌握驱动程序动态模块的调试方法 3.掌握驱动程序填加到内核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学习linux驱动程序的编写流程 2. 学习驱动程序动态模块的调试方法 3. 学习驱动程序填加到内核的流程 三、实验设备 PentiumII以上的PC机,LINUX操作系统,EL-ARM860实验箱 四、linux的驱动程序的编写 嵌入式应用对成本和实时性比较敏感,而对linux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硬件的驱动程序的编写和上层应用程序的开发上。 嵌入式linux驱动程序的基本结构和标准Linux的结构基本一致,也支持模块化模式,所以,大部分驱动程序编成模块化形式,而且,要求可以在不同的体系结构上安装。linux是可以支持模块化模式的,但由于嵌入式应用是针对具体的应用,所以,一般不采用该模式,而是把驱动程序直接编译进内核之中。但是这种模式是调试驱动模块的极佳方法。 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内核和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设备驱动程序是操作系统内核和机器硬件之间的接口。设备驱动程序为应用程序屏蔽了硬件的细节,这样在应用程序看来,硬件设备只是一个设备文件,应用程序可以像操作普通文件一样对硬件设备进行操作。同时,设备驱动程序是内核的一部分,它完成以下的功能:对设备初始化和释放;把数据从内核传送到硬件和从硬件读取数据;读取应用程序传送给设备文件的数据和回送应用程序请求的数据;检测和处理设备出现的错误。在linux操作系统下有字符设备和块设备,网络设备三类主要的设备文件类型。 字符设备和块设备的主要区别是:在对字符设备发出读写请求时,实际的硬件I/O一般就紧接着发生了;块设备利用一块系统内存作为缓冲区,当用户进程对设备请求满足用户要求时,就返回请求的数据。块设备是主要针对磁盘等慢速设备设计的,以免耗费过多的CPU时间来等待。 1 字符设备驱动结构 Linux字符设备驱动的关键数据结构是cdev和file_operations结构体。

Linux驱动框架及驱动加载

本讲主要概述Linux设备驱动框架、驱动程序的配置文件及常用的加载驱动程序的方法;并且介绍Red Hat Linux安装程序是如何加载驱动的,通过了解这个过程,我们可以自己将驱动程序放到引导盘中;安装完系统后,使用kudzu自动配置硬件程序。 Linux设备驱动概述 1. 内核和驱动模块 操作系统是通过各种驱动程序来驾驭硬件设备,它为用户屏蔽了各种各样的设备,驱动硬件是操作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并且提供统一的操作方式。正如我们查看屏幕上的文档时,不用去管到底使用nVIDIA芯片,还是ATI芯片的显示卡,只需知道输入命令后,需要的文字就显示在屏幕上。硬件驱动程序是操作系统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在Linux内核源程序中也占有较高的比例。 Linux内核中采用可加载的模块化设计(LKMs ,Loadable Kernel Modules),一般情况下编译的Linux内核是支持可插入式模块的,也就是将最基本的核心代码编译在内核中,其它的代码可以选择是在内核中,或者编译为内核的模块文件。 如果需要某种功能,比如需要访问一个NTFS分区,就加载相应的NTFS模块。这种设计可以使内核文件不至于太大,但是又可以支持很多的功能,必要时动态地加载。这是一种跟微内核设计不太一样,但却是切实可行的内核设计方案。 我们常见的驱动程序就是作为内核模块动态加载的,比如声卡驱动和网卡驱动等,而Linux最基础的驱动,如CPU、PCI总线、TCP/IP协议、APM(高级电源管理)、VFS等驱动程序则编译在内核文件中。有时也把内核模块就叫做驱动程序,只不过驱动的内容不一定是硬件罢了,比如ext3文件系统的驱动。 理解这一点很重要。因此,加载驱动时就是加载内核模块。下面来看一下有关模块的命令,在加载驱动程序要用到它们:lsmod、modprob、insmod、rmmod、modinfo。 lsmod

基于Linux系统的HHARM9电机驱动程序设计

收稿日期:2005-09-22 作者简介:朱华生(1965-),男,江西临川人,副教授. 文章编号:1006-4869(2005)04-0051-03 基于Linux 系统的HHARM9电机驱动程序设计 朱华生,胡凯利 (南昌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江西南昌330099) 摘 要:对嵌入式Linux 操作系统驱动程序的组成进行分析,讨论了驱动程序的基本框架,以HHARM9电机控制为实例,详细论述了电机驱动程序的实现过程. 关键词:嵌入式;Linux;驱动程序 中图分类号:TP316 文献标识码:A Linux System -Based Design of HHARM 9Electromotor Driver ZHU Hua -sheng,HU Ka-i li (Department of Computer and Science,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chang 330099,China) Abstract:The paper analyses the composition of driver in embedded linux system,disuses its basic frame of driver,and illustrales the process of driver design of HHARM9electromotor in detail. Key words:Embedded;Linux; driver 嵌入式Linux 操作系统因具有免费、开放源代码、强大的网络功能等 特点,在嵌入式产品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基于Linux 操作系统的嵌入 式产品结构[1]如图1所示.本文主要探讨嵌入式系统驱动程序的设计. 1 嵌入式Linux 操作系统驱动程序简介 1)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的区别 驱动程序的设计和应用程序的设计有很大的区别[2].首先,驱动程序 的设计要对硬件的结构、信号的工作流程十分清楚,而在应用程序的设计 中,一般不需要了解这些.其次,应用程序一般有一个main 函数,从头到尾 执行一个任务;驱动程序却不同,它没有main 函数,通过使用宏module _init(初始化函数名),将初始化函数加入内核全局初始化函数列表中,在内核初始化时执行驱动的初始化函数,从而完成驱动的初始化和注册,之后驱动便停止等待被应用软件调用.应用程序可以和GLIB C 库连接,因此可以包含标准的头文件,比如等;在驱动程序中,不能使用标准C 库,因此不能调用所有的C 库函数,比如输出打印函数只能使用内核的printk 函数,包含的头文件只能是内核的头文件,比如. 2)Linux 系统设备文件 为了方便应用程序的开发,在Linux 操作系统中,使用了设备文件这一概念来管理硬件设备.Linux 操 第24卷 第4期 2005年12月南昌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of 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24No.4Dec.2005

linux驱动程序进入内核

ARM-uClinux下编写加载驱动程序详细过程 本文主要介绍在uClinux下,通过加载模块的方式调试IO控制蜂鸣器的驱动程序。实验过程与上篇文章所讲的过程基本相似,更多注重细节及注意事项。 本文适合学习ARM—Linux的初学者。 //================================================================== 硬件平台:MagicARM2200教学试验开发平台(LPC2290) Linux version 2.4.24,gcc version 2.95.3 电路连接:P0.7——蜂鸣器,低电平发声。 实验条件:uClinux内核已经下载到开发板上,能够正常运行;与宿主机相连的网络、串口连接正常。 //================================================================== 编写蜂鸣器的驱动程序相对来说容易实现,不需要处理中断等繁琐的过程,本文以蜂鸣器的驱动程序为例,详细说明模块化驱动程序设计的主要过程和注意事项。 一、编写驱动程序 驱动程序的编写与上文所说的编写过程基本相同,这里再详细说明一下。 //========================================== //蜂鸣器驱动程序:beep.c文件 //------------------------------------------------------------------- #include /*模块相关*/ #include /*内核相关*/ #include /*linux定义类型*/ #include /*文件系统 file_opertions 结构体定义*/ #include /*出错信息*/ /*PINSEL0 注意:低2位是UART0复用口,不要改动*/ #define PINSEL0 (*((volatile unsigned*) 0xE002C000)) /*P0口控制寄存器*/ #define IO0PIN (*((volatile unsigned*) 0xE0028000))

Linux平台下IPMI驱动程序设计与实现

中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Linux平台下IPMI驱动程序设计与实现 姓名:李号双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 指导教师:陈志刚 20090513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的研究背景 高度信息化的企业或组织都拥有为数众多的服务器,这些服务器保证公司各项生产、电子化服务的正常运作,如公司内部的ERP系统,银行交易系统、生产制造部门的库存系统、学校选课系统等,这些系统软件都是运行在专用的服务器上。若是这些服务器发生问题,将会对使用者产生不小影响,甚至造成组织极大的混乱。如果所有事情都要回到人工处理(如选课系统故障,要改为人工选课)或是整个公司产品生产因此停顿(如数据库系统故障,无法列出正确资产清单),所以维持这些服务器处于良好运行便显得十分重要。 网络的出现对服务器管理是个重大的影响,管理不再是局限于几台桌面计算机,而是通过网络技术,将百台以上的计算机组织起来集中管理,因此远程管理的能力也非常重要。 对拥有大量主机系统的组织来说,二十四小时地监控三、四十部以上的主机运行状况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因此在1998年,Intel、DELL、HP及NEC便共同提出了IPMIv1.0(IntelligentPlatformManagementInterface)规格I¨,作为DMTFl5】标准的一部分,它提供了一个可以跨平台的标准来规范系统内各种硬件的健康状况,如CPU的运行、风扇转速、系统温度及电压等。在不同的处理器、不同BIOS、操作系统下,都可以提供识别信息、监测、运行和复原记录的功能。管理者可以将要监控的部分,设置临界值,在IPMI控制器检测到不正常状况时,可以通过发E.mail、SNMP(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01)Trap、灯号、或蜂鸣声来通知系统管理者处理问题。长期不问断地监控、保持机器无差错运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服务器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便是用来减轻这个负担。 监控系统运行健康状况的能力可说是服务器管理当中最重要的功能,因为不论其它附属的功能有多强大,只要被监控的系统崩溃,其它模块根本无法发挥作用【281,而IPMI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拿来监控系统运行健康状况,目前开源社群已开发许多遵循IPMI协议的IPMI应用程序。这些软件都遵照规定的相关步骤实现。其好处是,使用者可很容易以开源的IPMI应用程序为基础,也遵照IPMI协议的规范,开发特定的IPMI应用程序;再通过和其它系统信息软件搭配来提供系统监控功能,这样便可以构建服务器管理软件。然而所有的IPMI应用程序(如IntelIPMIConformanceTestSuite和OpenlPMI)其驱动程序都必须通过IPMI协议规定的四个系统接121KCS(KeyboardControllerStyle)、SMIC(ServerManagementInterfaceChip)、BT(BlockTransfer)、SSIF(SMbusSystem

Linux设备驱动编程模型(基本编)

Linux设备驱动程序设计 15年来,Linux从一份大学生的作业演变成了Windows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在网络、企业、政府和 消费电子市场中逐步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有些领域甚至成了最主要的角色。15年来,Linux在欧洲、在美国、在亚洲向微软发起强劲挑战,以至微软CEO鲍尔默一度相信微软会被Linux击败。 随着Linux进入嵌入式设备领域后,关注和投身Linux开发的开发人员越来越多,但目前市面上介绍Linux开发的资料却非常稀少,很多开发人员感到入行无门,我参照《Linux驱动开发详解》(华清远见,宋宝华)以及其他一些参考资料,编写了本教案,由于时间仓促,没有对应制作相关的ppt,请同学们谅解,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在讲课之前,我们预备把所有的参考资料都列举出来,详细的知识点请大家去对应查找我们所列出的 参考书籍。 1、《Linux程序设计》(人民邮电出版社,陈健等译第3版本)主要关注第18章 2、《Linux驱动开发详解》(华清远见,宋宝华) 3、《嵌入式设计及Linux驱动开发指南-基于ARM9处理器(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孙天泽) 4、《嵌入式软件调试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罗克露等) 5、《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详解》(电子工业出版社,洗进等) 6、《嵌入式Linux程序设计案例与实验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俞辉) 7、《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陈虎等) 还有一些互连网资料,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请大家尽量去找这些资料进行学习。 第一讲Linux设备驱动编程之引言 目前,Linux软件工程师大致可分为两个层次: (1)Linux应用软件工程师(Application Software Engineer):主要利用C库函数和Linux API进行应用软件的编写; (2)Linux固件工程师(Firmware Engineer):主要进行Bootloader、Linux的移植及Linux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 一般而言,固件工程师的要求要高于应用软件工程师的层次,而其中的Linux设备驱动编程又是Linux 程序设计中比较复杂的部分,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设备驱动属于Linux内核的部分,编写Linux设备驱动需要有一定的Linux操作系统内核基础; (2)编写Linux设备驱动需要对硬件的原理有相当的了解,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针对一个特定的嵌 入式硬件平台编写驱动的; (3)Linux设备驱动中广泛涉及到多进程并发的同步、互斥等控制,容易出现bug; (4)由于属于内核的一部分,Linux设备驱动的调试也相当复杂。 目前,市面上的Linux设备驱动程序参考书籍非常稀缺,少有的经典是由Linux社区的三位领导者Jonathan Corbet、Alessandro Rubini、Greg Kroah-Hartman编写的《Linux Device Drivers》(目前该书

编写嵌入式Linux设备驱动程序的实例教程

编写嵌入式Linux设备驱动程序的实例教程 一、Linux device driver 的概念 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内核和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设备驱动程序是操作系统内核和机器硬件之间的接口。设备驱动程序为应用程序屏蔽了硬件的细节,这样在应用程序看来,硬件设备只是一个设备文件,应用程序可以象操作普通文件一样对硬件设备进行操作。设备驱动程序是内核的一部分,它完成以下的功能: 1、对设备初始化和释放; 2、把数据从内核传送到硬件和从硬件读取数据; 3、读取应用程序传送给设备文件的数据和回送应用程序请求的数据; 4、检测和处理设备出现的错误。 在linux操作系统下有三类主要的设备文件类型,一是字符设备,二是块设备,三是网络设备。字符设备和块设备的主要区别是:在对字符设备发出读/写请求时,实际的硬件I/O一般就紧接着发生了,块设备则不然,它利用一块系统内存作缓冲区,当用户进程对设备请求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就返回请求的数据,如

果不能,就调用请求函数来进行实际的I/O操作。块设备是主要针对磁盘等慢速设备设计的,以免耗费过多的CPU时间来等待。 已经提到,用户进程是通过设备文件来与实际的硬件打交道。每个设备文件都都有其文件属性(c/b),表示是字符设备还是块设备?另外每个文件都有两个设备号,第一个是主设备号,标识驱动程序,第二个是从设备号,标识使用同一个设备驱动程序的不同的硬件设备,比如有两个软盘,就可以用从设备号来区分他们。设备文件的的主设备号必须与设备驱动程序在登记时申请的主设备号一致,否则用户进程将无法访问到驱动程序。 最后必须提到的是,在用户进程调用驱动程序时,系统进入核心态,这时不再是抢先式调度。也就是说,系统必须在你的驱动程序的子函数返回后才能进行其他的工作。如果你的驱动程序陷入死循环,不幸的是你只有重新启动机器了,然后就是漫长的fsck。 二、实例剖析 我们来写一个最简单的字符设备驱动程序。虽然它什么也不做,但是通过它可以了解Linux的设备驱动程序的工作原理。把

Linux驱动试题

笔试题: 1、Linux设备中字符设备与块设备有什么主要的区别?请分别列举一些实际的设备说出它们是属于哪一类设备。 答:字符设备:字符设备是个能够像字节流(类似文件)一样被访问的设备,由字符设备驱动程序来实现这种特性。字符设备驱动程序通常至少实现open,close,read和write系统调用。字符终端、串口、鼠标、键盘、摄像头、声卡和显卡等就是典型的字符设备。 块设备:和字符设备类似,块设备也是通过/dev目录下的文件系统节点来访问。块设备上能够容纳文件系统,如:u盘,SD卡,磁盘等。 字符设备和块设备的区别仅仅在于内核内部管理数据的方式,也就是内核及驱动程序之间的软件接口,而这些不同对用户来讲是透明的。在内核中,和字符驱动程序相比,块驱动程序具有完全不同的接口 2、查看驱动模块中打印信息应该使用什么命令?如何查看内核中已有的字符设备的信息?如何查看正在使用的有哪些中断号? 答:1) 查看驱动模块中打印信息的命令:dmesg 2) 查看字符设备信息可以用lsmod 和modprobe,lsmod可以查看模块的依赖关系,modprobe在加载模块时会加载其他依赖的模块。 3)显示当前使用的中断号cat /proc/interrupt 3、Linux中引入模块机制有什么好处? 答:首先,模块是预先注册自己以便服务于将来的某个请求,然后他的初始化函数就立即结束。换句话说,模块初始化函数的任务就是为以后调用函数预先作准备。 好处: 1) 应用程序在退出时,可以不管资源的释放或者其他的清除工作,但是模块的退出函数却必须仔细此撤销初始化函数所作的一切。 2) 该机制有助于缩短模块的开发周期。即:注册和卸载都很灵活方便。 4、copy_to_user()和copy_from_user()主要用于实现什么功能?一般用于file_operations结构的哪些函数里面? 答:由于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是不能互相访问的,如果需要访问就必须借助内核函数进行数据读写。copy_to_user():完成内核空间到用户空间的复制,copy_from_user():是完成用户空间到内核空间的复制。一般用于file_operations结构里的read,write,ioctl等内存数据交换作用的函数。当然,如果ioctl没有用到内存数据复制,那么就不会用到这两个函数。 5、请简述主设备号和次设备号的用途。如果执行mknod chartest c 4 64,创建chartest 设备。请分析chartest使用的是那一类设备驱动程序。 答: 1)主设备号:主设备号标识设备对应的驱动程序。虽然现代的linux内核允许多个驱动程序共享主设备号,但我们看待的大多数设备仍然按照“一个主设备对应一个驱动程序”的原则组织。 次设备号:次设备号由内核使用,用于正确确定设备文件所指的设备。依赖于驱动程序的编写方式,我们可以通过次设备号获得一个指向内核设备的直接指针,也可将此设备号当作设备本地数组的索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