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全国“xx杯”汽车与维修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发动机的构造说课稿

全国“xx杯”汽车与维修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发动机的构造说课稿

全国“xx杯”汽车与维修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发动机的构造说课稿
全国“xx杯”汽车与维修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发动机的构造说课稿

<<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说课材料

说课:张新国

单位:大连市交通口岸学校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大连市交通口岸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名教师,我叫张新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发展也十分迅猛。继2006年全国汽车产销量突破700万辆大关后,2007年超过870万辆,2008年达到930余万辆。截至2009年6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为6962.6万辆。同时,汽车技术也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大量高新技术产品和电子装置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特别是微机控制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现代汽车已发展成为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为一体的高科技载体,其动力性、经济性、排放净化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等各方面,正逐步进入智能化高级控制阶段。这给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中的一节------《发动机的总体构造》,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及依据、说学法及依据、说教学过程及设计和说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述。同时也恳请各位老师指导和批评。

(一)教材分析

为了适应现代汽车维修企业,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人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在教学改革上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培养汽车维修初中级专门人才的新模式。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成,成有所专,专有所用。我们学校汽车运用专业已有60余年历史,近年来以汽车市场为向导,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未来竞争激烈的汽车维修行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核心课程,掌握汽车发动机维修的基本技能在职校学生的职业能力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企业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指标之一,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前景。教学的成败直接关系到能否达到培养目标,学生能否真正掌握基本的汽修技能。根据学生的培养目标我们选用了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高等教育出版社版)。该教材参照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编写,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时计划:根据课程性质特点及企业实际需要,将本课程总学时设为120学时,以“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适度够用”为原则,“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为满足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需要在学时的分配上向实践倾斜,设置为理论70学时,实践50学时,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基本机械维修的常识。

教材处理:面对中职学校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特点,要尽力改变以往老师一本书、一支粉笔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或者“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实行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一体化”。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让学生“动”起来,在技能训练中掌握理论,在理论学习中提升操作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利用实物教学、进行直观演示,将书本上的零件名称、具体工作原理,实实在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缩短认识过程、加深理解。可以在演示中讲解,边讲解边演示,多讲授些稳定性、经验性的知识,并且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很快能将理论与实践融合,促进理解、加深记忆、提高学习效率,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将来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内容:今天要讲的《发动机的总体构造》是一节概述和认识性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本书的概绪论部分,了解了发动机在汽车中的重要作用,本章节进一步让学生从总体上认识发动机的组成和作用,为今后学习详细的具体结构、原理和维修打下基础,起到过渡作用。学好本章节也能起到提升学生对汽车核心部分的认识,培养对今后学习汽车专业的兴趣,并为实训课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学情分析:现在的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情绪化较强,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高,而对内容枯燥的理论则学习效率低。另外,学生对实践性环节的学习兴趣明显高于理论课程的学习。虽然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弱,但他们的形象思维较强,可以说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但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还不是十分熟练,存在一定的偏差,需借助具体事物的支持。所以在教学中要多方面的为学生创造学习理论知识以及应用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因此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结合学生之前学到的发动机概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留意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有效运用因材施教,让学生参与教学环节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汽车运用专业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结合专业课教学的特点,我为本节课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详细了解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结构组成,即“两大机构、五大系统”;

(2)、学生基本做到在脱离教材的情况下能清晰阐述它们的作用,构建出自己的知识单元。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凭借多听、多看、多问的学习方法,逐步地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2)、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了自己理论基础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本节课通过小组协作,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2)、学生通过对发动机结构的认识,树立了学习信心,增强了对本专业的热爱。

4、重点,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它是汽车的四大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学生能够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脑海中详细的知识单元,努力成为“汽车发动机医生”。

教学重点:掌握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及每部分的作用。

重点依据: 只有掌握了总体构造和作用才有利于接下来对各部分的具体构造、原理及维修的理解。有助于学会基本工具的使用和排除发动机基本故障,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提高学生将来岗位适应的综合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发动机各部分的具体组成零件,以及在发动机中的安装部位等。

难点依据:由于大部分学生缺乏汽车专业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学生见到最多的还是汽车外部的形状。即使有图片展示,但具体零部件的大小及安装位置对于学生来讲比较抽象。如何能使抽象的发动机能够形象的具体的在学生的脑海中呈现出来,就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关键: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锻炼学生在情景任务中探索、获取发动机的知识,以发动机实物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运动机构,突破发动机学习中的重难知识点。

(三)、说教法及依据

根据新课改的指导思想,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进行教学。鉴于

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对汽车内部结构想了解,但缺乏相关知识,部分学生有一

定的经验认识,所以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储备以及生活体验来进行教学设计。让

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努力引导学生认真学好发动机结构组成,了解专用名词,更

多的掌握“是什么”,“用来干什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

法主要是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从传统教辅工具的“静态学习到动态学习”的飞跃,让学生消除学习

疲劳,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一般说来,理论课教学多采用讲授法,学生可

能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一点知识,更确切的说应该是记住了,但他们掌握及应用的效果并

不是十分理想。那么本课的情景教学中,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实例为基础,以案例为

主线,让学生通过观察感知,自然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建构。

可以通过“感知——理解——深化”三个教学阶段来进行。实施教法的关键是为学

生创设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方面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并应用

于实践的机会。所以本次教学将在汽车发动机实训室中开展,我将先用陌生的发动机试验

台架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等学生对这个情景产生兴趣时必然会全

身心的投入其中,我在慢慢地用他们已掌握的知识和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导他们来分析项目,再用自制的课件以一个个形象的图片来展示空发动机的基本构造,让学生通过图片和

实物展示形成感性认识、动脑思考、自主探索、相互交流等有效的学习活动获得知识。同

时我将指导学生再配合图片逐个触摸发动机上相应的部件,亲身感受其中的结构特点,从

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继而掌握这个知识点。在通过评价和总结来帮助他们完善所得的结论,在情景中结论就可以得到应用和扩展。这样在教学中,使学生手脑并用,互相学习,不仅学到了知识,加深了印象,而且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本节课还应用分组教学法、提问引导法、多媒体教学法和赏识教育法为辅助。

分组教学法:朱熹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一方面我在划分学

习小组时,不同程度的学生均衡搭配,方便学习时互相帮助,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另

一方面在对学生调控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不同层次的辅导,让所有学生都能圆满完

成任务。

提问引导教学法: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根据

学生的思考状态,以及学生层次,适当予以启发式教学。

赏识教育法: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在教学中赏识教育法可以说是贯穿始终的,当学生分析问题遇上困难时我尽可能不着痕迹的给予帮助,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当他们解决问题时,我就及时的给予鼓励和表扬,对他们的成绩给予肯定,培养学生自信心。整节课以学生为主导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

(四)、说学法及依据

根据新课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理念,让学生从机械的记忆接受式的学习向理解领悟式的学习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指导学生的学法主要采取: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理论联系实际。本课的教法与学法是相互联系的,通过教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相互间交流合作地学习。学生无论是理论知识的获得、实践能力的提高、行为习惯的养成,归根到底是学习的结果。所以教育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是要让我们的学生形成怎样的学习方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将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学习方法:

1、自主学习: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中,让学生在探索、讨论、研究的过程中进行学习,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

2、团队协作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相互帮助、协商解决,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又掌握了合作学习的方法。

3、任务驱动式学习: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形成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五)、教学过程与设计

根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的特点,该课应为两节。围绕着情景教学法的实施本课共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与设计内容:

1、导入课题,提出学习任务。(3分钟)

案例设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第一环节项案例设计中首先要让学生的对这个案例产生兴趣。设计案例为,如果自己作为一个汽车4S店的销售人员,需要向顾客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各部分的作用以及各类型发动机的性能特点。我们应该如何开始介绍一台发动机?

在课前的组织教学中,我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均衡地分配成若干小组,每一小组一个发动机实验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用以掌握的知识来分析眼前的新事物。根据学生的表现,我可以了解学生的认知程度,新事物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存在着差异,可能部分同学对新事物的分析存在一定的

难度,因此我为学生设置了一个帮助,用多煤体课件展示汽车发动机的零部件。

学生可以根据彩色的实物图片对照眼前的实验台弥补先前的缺陷,加强感性认识

这个细节的处理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懒惰的习惯,打消他们的为难情绪,顺利开展下面的学习。从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后,我布置任务——研究“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的作用,使学生树立学习目标。

2、结合发动机试验台架,启发式讲解,课件展示讲解系统结构(两大机构)。(30分钟)

案例分析:该任务是一个抽象的理论,因此我设计了第二环节回顾思考过程,首先我引导学生回顾以掌握的知识——四冲程汽车发动机的类型和工作原理。

学生基础知识回顾,找出相应规律。这样设计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升华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发动机是通过什么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并且传递出去的?

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此处我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疑问思考,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通过思想引导学生会形成这样一个概念,曲柄连杆机构将活塞直线运动转变为曲轴旋转运动,并对外输出,而且就是利用眼前的系统实现的。

3、分组探究讨论,认识发动机组成零件。(8分钟)

案例过程:接下来环节的主要任务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的学习机会,将学生合理均衡搭配划分小组,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真知。此时学生必须借住一定的工具,由直观的观察、体会在到抽象的思维想象和分析,进而得到结论。课件与实际的结合分散了教学难点,学生通过感知、交流和讨论整理出结果,并将所得结果发布出来。学生畅言所得所想,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此时我将及时的给予鼓励和表扬,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协作意识。

4、答疑,第一节课结束。(2分钟)

5、提问引题。(2分钟)

6、结合发动机台架、课件展示讲解系统原理。(30分钟)

7、评价与检查,说出汽油机发动机的“两大机构、五大系”,列举各组成部分的零件,看谁说得更多,更准确。(4分钟)

探究有了结果,这个结果是不是理想和准确,我们进入评价环节:

本环节我首先设计学生小组内自评,通过交流他们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找出自己的不足,培养他们虚心求教的态度。自评结束,我将进行总评,在评价时考虑的因素,不仅仅是任务完成的效果,在进行过程中小组合作的协调性,发布结果的准确性,都是考核的标准。师生可以的共同讨论,综合评价,给出成绩,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查找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

8、小结。(4分钟)

案例总结,任务顺利的完成了,将对本节课做个小结。

本环节我将总结,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分析如何理解它们的作用。学生重点体会自

己所得结论的不足,补充缺陷,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明晰任务完成的最佳方法,找到自己思考上的不足。

9、布置作业结束语。(4分钟)

说板书设计:为了更好的展示本节课的内容,突出其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很好的理解、掌握知识,设计下面板书格式:这节课的板书主要采用提纲式。

一、两大机构五大系统

1、曲柄连杆机构

2、配气机构

3、冷却系

4、润滑系

5、燃油供给系

6、点火系(汽油机)

7、起动系

(六)、说教学反思

本课程是汽车专业理论课,理论性较强,专业术语较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比较抽象。通过多媒体、多种教学方法和任务驱动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学习相关知识。

不足之处:

1、小组讨论时,个别组员讨论探究过程不积极;

2、部分小组因为理解而存在困惑,未能圆满完成。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绪论(一) 【组织教学】 采用各种方法,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点名认识学生,宣布课程相关要求。 【新课引入】 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这一学期,我将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希望我们能像第一学期那样合作愉快,共同进步。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这门课程主要向大家介绍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维护和修理以及故障诊断和排除方面的系统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再配以相关实训,大家将具备对汽车发动机进行结构分析、常规维护和修理、故障诊断和排除方面的基本技能。【讲解新课】 随着汽车工业及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已成为机电一体化的载体。现代汽车结构日益复杂,传统汽车维修技术已不能适应,必须拓展新知识、新技术。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等要求汽车维修不仅要恢复汽车的经济性、动力性、安全性指标,还要在诸如废气排放、噪声控制、舒适耐用等方面达到国家标准和满足社会需求。一系列新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使汽车维修的内涵跨入更广阔的领域。 所以,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有关汽车维修的相关知识:一、发动机零件的耗损形式 汽车发动机的零件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发生耗损。其耗损的形式主要有:磨损、腐蚀、疲劳和变形四类。

其中,磨损是最主要的一种耗损形式,大约有80%的零部件是由于磨损而报废的。 1、磨损 相互运动的零件,其相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会造成零件表面的磨损,致使零件的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发生变化,配合特性变坏。 所以,通常以汽车主要部件的磨损情况作为衡量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指标。 汽车零件的磨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零件的磨合期 特征:零件磨损较快。 原因:新加工零件表面存在微观凹凸不平,产生了嵌合磨损所致。 时间:新车或新修竣车运行1000~1500km以内。 要求:零件的载荷越大、滑动速度越高和表面越粗糙,其磨损量就越大。故新车或新修竣车,应按规定以较小的载荷和较 低的速度运行。 正常工作期 特征:零件的磨损量随行驶里程的增加而增长,但增长很缓慢。 原因:零件工作表面已经磨合,润滑条件较好,相配零件的间隙在正常技术范围内。 时间:取决于零件的材料、结构、使用条件及是否正确维护。 要求:合理使用、强制维护。 加速磨损期 特征:相配零件间隙已达到最大允许使用极限,磨损量急剧增加。 原因:间隙增大,润滑油膜难以维持,冲击负荷增大,导致磨损

全国“xx杯”汽车与维修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发动机的构造说课稿

<<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说课材料 说课:张新国 单位:大连市交通口岸学校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大连市交通口岸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名教师,我叫张新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发展也十分迅猛。继2006年全国汽车产销量突破700万辆大关后,2007年超过870万辆,2008年达到930余万辆。截至2009年6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为6962.6万辆。同时,汽车技术也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大量高新技术产品和电子装置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特别是微机控制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现代汽车已发展成为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为一体的高科技载体,其动力性、经济性、排放净化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等各方面,正逐步进入智能化高级控制阶段。这给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中的一节------《发动机的总体构造》,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及依据、说学法及依据、说教学过程及设计和说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述。同时也恳请各位老师指导和批评。 (一)教材分析 为了适应现代汽车维修企业,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人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在教学改革上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培养汽车维修初中级专门人才的新模式。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成,成有所专,专有所用。我们学校汽车运用专业已有60余年历史,近年来以汽车市场为向导,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未来竞争激烈的汽车维修行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核心课程,掌握汽车发动机维修的基本技能在职校学生的职业能力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企业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指标之一,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前景。教学的成败直接关系到能否达到培养目标,学生能否真正掌握基本的汽修技能。根据学生的培养目标我们选用了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高等教育出版社版)。该教材参照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编写,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时计划:根据课程性质特点及企业实际需要,将本课程总学时设为120学时,以“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适度够用”为原则,“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为满足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需要在学时的分配上向实践倾斜,设置为理论70学时,实践50学时,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基本机械维修的常识。 教材处理:面对中职学校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特点,要尽力改变以往老师一本书、一支粉笔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或者“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实行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一体化”。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让学生“动”起来,在技能训练中掌握理论,在理论学习中提升操作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利用实物教学、进行直观演示,将书本上的零件名称、具体工作原理,实实在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缩短认识过程、加深理解。可以在演示中讲解,边讲解边演示,多讲授些稳定性、经验性的知识,并且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很快能将理论与实践融合,促进理解、加深记忆、提高学习效率,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将来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教师姓名授课形式讲授授课时数6授课日期年月日授课班级 授课项目及 任务名称 项目1 汽车总体认识 任务一汽车总体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 目标 1.熟悉汽车的总体构造及各系统总成的主要组件; 2.熟悉汽车的总体布置形式,正确理解各布置形式的主要特点;能力 目标 3.熟悉汽车识别代码的规则,能正确找出并解释车辆识别代码。 情感 目标 4.学习对先进修车仪器的使用,培养学生的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汽车的总体构造 2. 汽车的总体布置形式 3.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4. 汽车识别代码(VIN码)教学难点1.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2. 汽车识别代码(VIN码)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借助于多媒体课件,讲授汽车的总体构造。通过动画模拟发动机的实际运行状况,使学生更形象了解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通过老师的示范使学生了解如何获取汽车识别代码(VIN码)的信息。 学时安排1.汽车的总体构造约40分钟。 2. 汽车的总体布置形式约60分钟。 3.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约100分钟。 4. 汽车识别代码(VIN码)约40分钟。 教学条件多媒体课件、实车台架。 课外作业课后习题 检查方法 1.随堂提问,计平时成绩。 2.检查课本课后习题内容。 教学后记

授课主要内容 任务引入 以汽车需要维修的故事引入新课。 知识链接 一、汽车总体构造 1. 发动机 2. 底盘 3. 车身 4. 电气设备 二、汽车的总体布置形式 1. 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型) 2. 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型) 3. 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型) 4. 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R型) 5. 全轮驱动(4WD型) 三、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汽车向前行驶时,承受较复杂的各种力的作用,有纵向力、横向力和垂直力以及力矩等。 1. 汽车的驱动力 2. 附着力 3. 行驶阻力 (1)滚动阻力 (2)空气阻力 (3)坡度阻力 4. 驱动力、附着力与行驶阻力的关系 四、汽车识别代码(VIN码) VIN(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汽车识别代码是汽车制造厂为了识别一辆汽车而规定的一组字码,它由一组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共17位,故又称17位码。17位VIN码的每一位代码代表着汽车某一方面的信息参数。我们从该码中可以识别出车辆的生产国家、制造公司或生产厂家、车辆的类型、品牌名称、车型系列、车身形式、发动机型号、车型年款(属于哪年生产的年款车型)、安全防护装置型号、检验数字、装配工厂名称和出厂顺序号码等信息。 1. 汽车识别代码(VIN 码)的规定 2. VIN 码中各代码的含义举例

发动机的构造说课稿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中的一节------发动机的总体构造,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及依据、说学法及依据、说教学过程及分析、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述。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是《汽车发动机的构造与维修》第一章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本书的概论部分,了解了发动机在汽车中的重要作用,本章节进一步让学生从总体上认识发动机的组成和作用,这为今后学习详细的具体构造、原理和维修打下基础,起到过渡作用。学好本章节也能起到提升学生对汽车核心部分的认识,培养对今后学习的兴趣,并为实训课打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汽修专业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识记和理解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结构组成即“两大机构、五大系”,以及它们的作用,了解零件的专用名词,连接关系。 2. 能力目标:引导和鼓励学生养成多听、多看、多问的学习方法,逐步学会独立思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发动机内部结构的认识,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对本专业的热爱。 (三)重点,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只有掌握了总体构造和作用才有利于接下来对各部分的具体原理及维修的理解,依此确立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及每部分的作用。虽然有图片展示,但具体大小及安装部位对于学生来讲比较抽象;大部分学生比较缺乏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它们见到最多的还是汽车表面的构造。依此确立本节课的难点是各部分的具体组成零件,在汽车发动机中的安装部位等。 二、说学情 现在的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情绪化较强,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高,而对内容枯燥的理论则学习效率低。另处,学生对实践性环节的学习兴趣明显高于理论课程的学习。因此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结合学生之前学到的发动机概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留意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有效运用因材施教,让学生参与教学环节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法及依据 根据新课改的指导思想,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进行教学。鉴于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对汽车内部结构想了解,但缺乏相关知识,部分学生有一定的经验认识,所以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储备以及生活体验来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引导学生认真学好结构组成,了解专用名词,更多的掌握“是什么”,“用来干什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情景教学法、举例法、直观教学法和讨论法。本课的教学应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并有部分零件实物,如:连杆活塞、活塞环凸轮轴、摇臂、

汽车电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整体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与检修”课程整体教学方案 一、课程定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 汽车电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模块是汽车维修专业的验印教学模块;通过该模块的学习使学生就业后,具备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基本理论,获得该领域维修,检测,诊断岗位上完成电子控制系统、各电控总成维修任务时应掌握的专项技能知识;熟悉发动机电控元器件的构造,获得对各总成、主要零部件制造、装配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本教材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每个教学项目和下分的课题都安排了相关的实践操作,是一个一体化较成熟的教学模块 二、本课程原有教学内容体系与教法的弊端分析 本课程原教学模式是沿用理论课+实验课的教学模式,理论上对知识点强调比较多,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较弱。因为实验课安排课时较少,学生实践技能掌握不到位。 本次教学改革中本课程组坚持“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教学改革方向,根据汽车行业对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人才需求,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特点和知识结构,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情境式教学,按项目组织教学、按任务采用教材,运用任务驱动型的项目教学法和细分课题等多种教学形式,按教学的过程化考核等手段,力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过程中顺利地完成本教学模块的学习任务,实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三、课程教学整体设计 (一)课程管理信息

(二)课程目标 1、职业能力目标 1).具有正确使用汽车维修设备、仪器的能力; 2).能够找去各传感器的安装位置。 3).针对汽车电控系统的常见故障,制定诊断、检修、保养作业计划的能力;4).正确执行操作规范和安全规章的能力和环保、节能和安全意识; 2、知识目标 1).熟悉电控发动机各系统结构; 2).懂得各传感器工作原理知识; 3).掌屋汽车电控发动机电路图的识图能力。 3、素质目标 学生协同完成对电控发动机中各传感器、执行器的检修工作。通过学生讨论汽车故障表现的形式、分析引起故障的可能原因、最终确定故障原因并排除故障。在这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帮助了学生找到成就感、建立自信心,同时学生在电控发动机维修中形成了固定的维修思维能力(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可能引起故障原因——得出结论——排除故障)。(三)教学项目内容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说课稿

读书铸魂强体博才 XXXXXX学院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说课稿 工程汽车学院汽修教研室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说课稿

一、课前分析 (一)生产实际分析 新发动机装配、发动机大修及气门出现异响时,都需检查调整气门间隙。 (二)学情分析 授课学生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该班学生已经完成了《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前两个模块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能正确使用一些日常工具,并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总体构造及曲柄连杆机构有了全面的了解。 通过前两个模块的教学,该班学生在学习新课时都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致,渴望学到更多的新知识是他们的最大优点,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对理论知识理解不够深刻和对所学技能不愿多加练习,熟练程度不够,往往存在自以为是的误区。所以在课堂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同学们学习优点和不足,在深刻分析他们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有重点和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确定及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该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及企业生产实际的需要,结合学生情况和我校教学资源情况,确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理解气门间隙的概念,领会气门间隙的调整原理。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运用两次调整法进行四缸发动机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重点、难点分析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根据与老教师的交谈、学过的学生的交流及自己教学经验,确定本次课的难点为:气门间隙的调整原理。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 根据我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及我校对模块教学的要求,本次课实施分组教学,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组2名学生。由我负责每一组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 1.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为了实现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和以往的教学经验,本次课总体上采用边讲边练、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2.多媒体课件讲授法:为了加深学生对气门间隙的调整原理这个难点的理解,特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将彩色图片、动画、视频等有机结合,生动形象,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3.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引入新课,使学生觉得学的内容能解决实际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乐于接受所学知识。 4.口诀教学法:为了更快的使学生掌握两次调整法进行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教学生“双排不进、不进双排”的口诀。 5.示范操作法:在实践操作时,先由教师示范操作,讲解操作要领和规范,然后学生分组操作,教师指导。 (五)学生学习方式的设计 1.探究学习:研究四缸发动机曲轴布置、工作情况表、凸轮的形状等与调整气门间隙的关系,使其能够更好的领会本节的难点。 2.合作学习: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探讨、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自主学习:通过布置作业与思考题,让学生学会查找资料,网上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

发动机总体构造说课稿

发动机总体构造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说课的内容节选自《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第一单元的课题一《发动机总体构造》。对于这节课我将从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这样的教学理念出发,来体现我的教学思想。 一教材分析 我使用的教材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类专业教材中的一本。这本教材以企业需求为依据,科学确定培养目标,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同时也反映了汽车专业的技术发展,突出表现该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今天我所讲课的是这本书第一单元的课题一《发动机总体构造》。此课题是本书的基础章节,只有掌握本课题的内容,才能为接下来各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生分析 我所教的学生为职业中学的学生,处在这个时期的学生,好奇心重,不喜欢老师死板的教学方法,喜欢活跃的课堂。对于刚开始接触专业课程的学生来说,对本书有很强大新鲜感,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能引导学生的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学生引领进专业课程的大门。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知识储备,我认为此课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发动机的作用及专业术语2 熟悉发动机的基本原理3.了解发动机的基本构造。4 了解各种新型的发动机。 5.通过本课的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发动机的构造为本课的重点。因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多注重理论知识,要求学生理解过多,是本课的难点。四教学设计 依据以上教学目标,现通过以下教学方法实施。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人身体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吗?”此时应该有个别同学回答,“是心脏”,然后再提出问题“那同学们知道在每天在路上奔跑的汽车的心脏是什么?”通过这两个问题引入本课课题,发动机的总体构造。接下来向学生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概述及常用术语。然后引入本课的难点,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因此阶段的学生好奇心重,喜欢新鲜活跃的课程,从而对这部分会觉得比较枯燥。针对这个情况,我采用已多媒体手段为辅助的教学方法。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动画,直观的反映发动机工作原理的四个过程,这样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详细讲解完之后,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看着动画说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巩固练习。接下来是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发动机由两大系统五大机构组成。此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总结

《汽车发动机结构与维修》教学总结 依据我校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在校教务科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对汽车专业《机械识图》课程进行了较大调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1.“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分开进行,难以有机统一。根据《机械识图》课程直观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我们相对集中了一个月时间,进行“三位一体”的教学,即将汽车发动机的拆装实习、现场教学和课堂多媒体教学有机组合在一起,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同学们的认知规律,由老师指导,学生动手,由外到内,由表及里,逐个系统,逐个零部件地进行发动机的拆装,在分组拆装发动机的同时,老师现场讲解其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直观明了,学生轻松掌握;学生现场提问,现场得到解答,师生互动,既锻炼了同学“真刀实枪”的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师生感情交流。对发动机一些复杂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全班集中进行多媒体教学,这样有分有合,有理论有实践,实践——理论——再实践,不断提高,现场即是课堂,多媒体课堂也在现场,灵活机动,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了教学效果。 2.“五合一”的教学内容组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将汽车发动机的构造与发动机原理分为二册,先讲“构造”,后讲“原理”,将一个有机整体割裂开来,导致讲“构造”时难以深入,而讲“原理”时,又枯燥乏味,而且以前所学的构造已经忘记,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本次调整,我们将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合成一门课,相关内容有机穿插,有些系统是先讲构造,后讲原理;而有的是先讲理论,提出问题,再讲构造;还有的是构造、原理穿插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觉得有骨有肉。除此之外,我们还结合拆装发动机的机

汽车说课稿

《发动机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汽车工程系的公延春。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汽车构造》课程中的一节——发动机工作原理。下面我将从本课程的特点、教材的选择、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特征、教学难点以及我如何设计授课过程几个方面作简要的说明。 一、课程特点 《汽车构造》是学生在经过前面的基础课程的学习后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汽车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本门课程在整个汽车专业的课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我们汽车专业,不管学生是汽车维修专业的还是汽车营销和保险理赔专业的,本门课程都是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二、教材的选择 为了贯彻教育部的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的办学理念,我们始终把学生们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作为我们培养的目标,并且尤其突出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鉴于此,我们选择了作为国家银领工程的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系列教材,由张子波主编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材。 三、教学目的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汽车构造中的基础内容,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明白街上的汽车来回运动的动力源泉是什么,汽车发动机是如何工作的,工作的基本原理,同时掌握汽车发动机构造中的一些基本术语。 四、教学内容 本章包含以下知识点:1 、发动机的分类2 、发动机的基本构造3 、四冲程发动机的常用术语及工作原理 4 、国内外发动机型号的含义 五、学生特征分析 万事开头难,对于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汽车的专业课程,新鲜感比较强,好奇心也比较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教师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确实当一个好师傅,把学生领进专业课程的大门,为他们继续学习夯实基础。 六、教学难点 在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主要有:1.学生对发动机的内部构造不太熟悉,绝大部分的同学都没见过发动机,更不要说其内部构造了。2.学生的机械知识以及空间想象能力不是很高,在看书上的结构剖视图的时候,会有一定的困难。3 .学生对于发动机的内部到底是如何燃烧的,混合气是如何形成的等动态问题很难理解。 七、授课方法及教学设计 在讲授本节的内容的时候,针对我们刚才分析的学生在具体学习中的遇到的教学难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教案

汽车发动机教案 教案1 教学时数:2 重点:发动机的基本术语、单缸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难点:单缸发动机工作原理 难点突破方法:利用学生已有的物理知识,着重强调活塞的运动方向、气门的开闭情况、气缸容积的变化与缸内压力温度的关系,使学生通过一个行程的讲授掌握知识的规律,进而很自然地接受其他各行程的工作原理。 第一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第一节发动机的分类 1) 按照所用燃料分类:汽油机、柴油机、煤气机…… 2) 按照行程分类:二行程发动机、四行程发动机 3)按照冷却方式分类:水冷式发动机、风冷式发动机 4) 按照气缸数目分类:单缸发动机、多缸发动机 (5) 按照气缸排列方式分类:直列式发动机、双列式(V型)发动机 (6) 按照进气系统是否采用增压方式分类:增压式发动机、非增压式发动机 第二节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4、单缸发动机的结构 利用课件讲授,对照课件中的结构图,逐一讲授,使学生对四冲程发动机的构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特别就弄清楚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的基本工作情况。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应对发动机的重要零件加以特别强调,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曲轴之“曲”、连杆之“连”、活塞之“活”与“塞”、气门之“门”、气缸之“缸(容器)”等,使这些发动机的重要机件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 二、发动机常用基本术语 利用课件进行讲授,对照课件中的构造简图,对发动机的常用术语逐一说明,简单说明其含义。 特别注意强调术语中的关键字:止点——止、气缸总容积——总、气缸工作容积——工作、燃烧室容

积——小、压缩比——比、排量——排。 这些关键字的意义讲清了,不但可使学生掌握这此术语的含义,更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四行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1、进气行程 2、排气行程 3、作功行程 4、排气行程 讲授过程是:先对照课件中不运动的示意图进行讲授,再利用动画加深理解。 讲授中特别强调的应该是:气门的开闭情况、活塞开始时的位置及运动方向、气缸的气体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规律,行程终了时气门的开闭情况等,具体参数只是帮助学生理解,不作为重点内容强调。 工作过程全部讲授完成后,利用动画对工作过程进行小结。 教案2教学时数:2 重点:柴油机与汽油机工作原理上主要区别 难点:二行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难点突破方法:利用学生已有的四行程发动机的知识,着重将活塞上方和下方的工作分别清晰的分开,使学生对曲轴箱换气的原理形成清晰的思路。 四、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1、进气行程 2、压缩行程 3、作功行程 4、排气行程 教学方法:仍利用课件演示讲授,由于已讲授四行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柴油机工作原理重点放在其工作原理与汽油机的区别上。 四个过程讲授结束后,利用动画进行小结,留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其规律。 五、二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1、二行程汽油机与四行程汽油机结构上的主要区别 (1)没有专门的配气机构,而是在气缸壁上开有三对窗孔:由上而下依次是:排气孔、换气孔、进气孔。活塞同时作为换气阀使用。 (2)曲轴箱是密封的。

汽车发动机构造试讲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试讲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教案 XXX 一、教案使用说明: (一)、本教案是《汽车构造》第五版上册中第一章“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的一个部分。 (二)、本教案授课对象是车辆工程各专业学生。 (三)、本教案适用于一个课时。 (四)、本教案第一次用作2014年7月青年教师岗前培训试讲使用,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要求学生掌握关于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包括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术语,汽车发动机的分类,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二八要求学生理解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与特性。 (三八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拆装操作,使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和功能有更清楚的认识,并引导学生使其掌握分析发动机性能的能力,同时学以致用,使学生初步具备进行发动机性能试验和某些专项试验的能力。 (四八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引发学生对涉及本课程或其他专业课程相关知识的兴趣,如汽车车身结构、汽车维修技术、汽车制造工艺、汽车底盘构造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是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术语,汽车发动机的分类,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 (二八本次课的教学难点是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和四冲程发动 机工作原理。

四、教学方式 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注意在各个环节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增强教学互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视频、图片等视觉冲击明显的工具来增强教学效果。通过实验操作,拆装练习来强化巩固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发动机基本术语和类型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是把某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变成机械能的机器。现代汽车所使用的发动机多为内燃机。内燃机把燃料燃烧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然后又把热能转变成机械能,并且这种能量转换过程是在发动机气缸内部进行的。汽车上使用的内燃机主要是汽油机和柴油机。 1、工作循环:在发动机内,每一次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都必须经过吸入空气、压缩和输入燃料,使之发火燃烧而膨胀作功,然后将生成的废气排除这样一系列连续过程,称为一个工作循环。一个工作循环包括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过程。 2、上止点(Top DeadCenter):活塞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远的位置 。 3、下止点(Bottom Dead Center):活塞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近的位 4、活塞行程S :上下止点之间的距离。 5、曲柄半径R:曲轴旋转中心到曲柄销中心的距离。 6、气缸工作容积(排量)VS(L):活塞由上止点运动到下止点,活塞顶部所扫过的容积。V=( n /4)D 2? S X 10-6 7、燃烧室容积(压缩容积) V::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活塞顶部上方的容积。 &气缸总容积V a :气缸工作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和。V a = V S+VC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说课稿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说课稿 一、课前分析 (一)市场生产实际分析 目前市场上汽修专业对应主要的就业岗位修理工,前台接待,保险理赔,配件员,索赔员,质检员。在这些岗位上最为典型的岗位工作就是汽车修理,其职业核心能力表现出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也要有吃苦的体力。所以说不但要有脑还得要有力气。 (二)学情分析 授课学生为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该班学生已经完成了《汽车电子电工》《汽车概论》《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能正确使用一些日常工具,并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总体构造有所了解。 通过前面课程的教学,该班学生在学习新课时都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致,渴望学到更多的新知识是他们的最大优点,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对理论知识理解不够深刻和对所学技能不愿多加练习,熟练程度不够,往往存在自以为是的误区。所以在课堂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同学们学习优点和不足,在深刻分析他们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有重点和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确定及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该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及企业生产实际的需要,结合学生情况和我校教学资源情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懂结构知原理明工艺 能力目标:会查修理手册 素质目标:能力沟通,团队合作 (二)重点、难点分析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零件结构及工作原理;

根据与老教师的交谈、学过的学生的交流及自己教学经验,确定本课的难点为: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及拆装。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 根据我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及课程特色,本课实施分组教学,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组5名学生。由我负责每一组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 1.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为了实现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和以往的教学经验,本次课总体上采用边讲边练、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2.多媒体课件讲授法:为了加深学生对结构原理难点的理解,特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将彩色图片、动画、视频等有机结合,生动形象,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3.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引入新课,使学生觉得学的内容能解决实际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乐于接受所学知识。 4.示范操作法:在实践操作时,先由教师示范操作,讲解操作要领和规范,然后学生分组操作,教师指导。 (五)学生学习方式的设计 1.探究学习:研究零件的形状特点,装配关系等,使其能够更好的领会学习的难点。 2.合作学习: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探讨、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自主学习:通过布置作业与思考题,让学生学会查找资料,网上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汽车构造与维修 授课教师李业旺 授课班级 15级汽修5 参考教材《汽车构造》 授课时间:2016学年度第1学期

学情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D13E1班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一年级学生,共9人,大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较高,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个别学生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整体水平不够理想,从课堂上看,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很容易分心,作业和试卷上的错误比较多。 二、认知状况 大多数学生对汽修行业并不了解,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汽修。但是通过第一学期汽车认知的学习,大多数同学已经对汽车有了个一个整体框架概念。部分同学在假期参加社会维修实践,具备一定拆装经验。但是班级学生厌烦理论课程的学习,喜欢实践动手,但做事缺乏耐性。对感兴趣的事情有较强的持续性。 三、解决方案及实施计划 1、“要抓质量,先抓习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先从行为习惯做起,再到怎样学习专业知识,后到提高技能水平。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 2、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对知识的延伸与拓展需深入了解,特别是对各知识的融会贯通,灵活理解与运用。 3、注重开发性使用对教材,做到“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大胆创新,对于知识的重难点力求把握准确,突破有法。对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创设新的情景,让学生在变化的情景中去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训练,而不是变成大量的、机械的、重复的操练,因为操练并不发展意义,重复并不引起理解,反而加重学习负担,降低学习效率,引起学生的厌恶。同时,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4、注重积极的情感、负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价值,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大力鼓励和奖励学生,对优良学生,鼓励他们还要刻苦学习,努力进步,要致力于发展性思维训练,不光是为了考试分数高,更主要的是掌握学习策略和学习过程。

汽车发动机构造试讲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教案 xxx 一、教案使用说明: (一)、本教案是《汽车构造》第五版上册中第一章“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的一个部分。 (二)、本教案授课对象是车辆工程各专业学生。 (三)、本教案适用于一个课时。 (四)、本教案第一次用作2014年7月青年教师岗前培训试讲使用,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要求学生掌握关于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包括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术语,汽车发动机的分类,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二)、要求学生理解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与特性。 (三)、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拆装操作,使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和功能有更清楚的认识,并引导学生使其掌握分析发动机性能的能力,同时学以致用,使学生初步具备进行发动机性能试验和某些专项试验的能力。 (四)、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引发学生对涉及本课程或其他专业课程相关知识的兴趣,如汽车车身结构、汽车维修技术、汽车制造工艺、汽车底盘构造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是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术语,汽车发动机的分类,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 (二)、本次课的教学难点是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和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四、教学方式 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注意在各个环节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增强教学互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视频、图片等视觉冲击明显的工具来增强教学效果。通过实验操作,拆装练习来强化巩固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发动机基本术语和类型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是把某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变成机械能的机器。现代汽车所使用的发动机多为内燃机。内燃机把燃料燃烧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然后又把热能转变成机械能,并且这种能量转换过程是在发动机气缸内部进行的。汽车上使用的内燃机主要是汽油机和柴油机。 1、工作循环:在发动机内,每一次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都必须经过吸入空气、压缩和输入燃料,使之发火燃烧而膨胀作功,然后将生成的废气排除这样一系列连续过程,称为一个工作循环。一个工作循环包括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过程。 2、上止点(Top Dead Center):活塞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远的位置。 3、下止点(Bottom Dead Center):活塞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近的位置。 4、活塞行程S:上下止点之间的距离。 5、曲柄半径R:曲轴旋转中心到曲柄销中心的距离。 6、气缸工作容积(排量)VS(L):活塞由上止点运动到下止点,活塞顶部所扫过的容积。V S=(π/4)D2·S×10-6 7、燃烧室容积(压缩容积)V C :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活塞顶部上方的容积。 8、气缸总容积V a:气缸工作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和。V a = V S +V C 9、压缩比ε: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ε= V a / V C =1+ V S/ V C 10、发动机(内燃机)排量VL(L):所有气缸的工作容积之和。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模块化教学设计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模块化教学设计方案 (108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获得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维护和修理方面的系统知识,使学生具备对汽车发动机进行结构分析、常规维护和修理的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汽车维修技术工作,以及为适应汽车工业发展提供所必须的继续学习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系统地讲授汽车发动机基本结构、原理、维护、修理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初步具有汽车发动机零件结构和耗损分析的能力;初步具有发动机维护、修理能力和发动机故障诊断排除能力。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发动机维护和修理的基本理论。 3. 掌握常用发动机维护、修理工具和设备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初步具备安全生产的能力。 2. 熟练掌握常用发动机维护、修理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3. 能对发动机主要零部件进行结构和耗损分析。 4. 能对发动机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排除。 5. 能按维修工艺对发动机进行维修、装配、调整和性能试验。 (三) 思想教育目标 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的质量意识。 三、教学要求和内容 基础模块 (一) 汽车发动机总论 了解汽车发动机类型,理解发动机总体构造、基本术语和主要技术参数。 (二) 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1. 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循环,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

和相互装配关系。 2. 曲柄连杆机构的维修 掌握曲柄连杆机构主要零部件的检测和维修方法,掌握曲柄连杆机构装配与调整方法。 3. 曲柄连杆机构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理解曲柄连杆机构异响故障诊断。 (三) 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1. 配气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理解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掌握配气机构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2. 配气机构的维修 掌握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检测方法和维修方法,熟练掌握配气相位的测量和调整方法,掌握气门间隙调整方法,掌握气缸压缩压力测量方法和压缩压力失准的原因分析方法。 (四) 发动机冷却系的构造与维修 1. 发动机冷却系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理解发动机水冷却系循环路线,掌握发动机水冷却系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2. 发动机水冷却系的维修 掌握散热器、节温器、水泵的检修方法。 3. 发动机水冷却系的常见故障诊断 掌握发动机水冷却系水温过低或过高的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 (五) 发动机润滑系的构造与维修 1. 发动机润滑系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理解发动机润滑系的作用和循环路线,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2. 发动机润滑系的维修 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的机油泵、滤清器等的检修方法。 3. 发动机润滑系的常见故障诊断 掌握发动机润滑系油压过低或过高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六)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构造与维修 1.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了解汽油机的燃烧过程,掌握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2.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维修 掌握化油器、汽油泵、汽油滤清器的检修方法,掌握化油器的维护和调整方法。 3.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掌握汽油机燃料供给系常见综合故障的原因、现象,掌握汽油机燃料供给系常见油路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掌握汽油机常见油电路综合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七)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构造与维修 1.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汽车发动机构造及工作原理》教学导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及工作原理》教案

————————————————————————————————作者:————————————————————————————————日期:

高校教师岗培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汽车构造 课题名称发动机构造及工作原理 班级 姓名

一、教材分析: 1.本节课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 汽车结构虽然类型繁多、复杂,但世界各国生产的商业化汽车,仍以活塞式内燃机为动力的传统结构为主。各个组成系统或部件的结构形式虽然不同,但功能要求相同,本节课主要采用图示和视频资源,把抽象的知识转为形象化,以便于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2、本章节在本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想走进汽车的世界首先就要了解汽车的历史,汽车的构造,以及各系统各结构的基本工作原理,而汽车的发动机堪称汽车的心脏,对发动动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的了解,是今后学习汽车科学知识的第一课,是一个大门,更是一个门槛,具有对今后汽车理论知识的学习具有指导性和开创性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1.大一学生特点分析:大一学生刚进大学,对汽车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感官认识上,比如,只知道某车很酷,某车是哪个国家出产的,某车是什么牌子等琐碎的信息上,对汽车的认识比较肤浅,没有专门的结构知识,理论知识做支撑,但随着汽车在全世界的快速发展,汽车对年轻一代的魅力与吸引力并不少,这也为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增加了不少动力。 2.与本课的结合点:本课主要讲授的是构造的知识,易于初步接受汽车知识人员的学习,汽车构造中最核心的当属汽车发动机的构造,最精彩,最具吸引力,本课很形象易于接受,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不是很深,应用到的汽车理论也不是很复杂,另外本课也充满一定的乐趣,不枯燥。 章节名称汽车发动机的构造及基本工作原理计划 学时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五大系统。 能力目标:能够理解有关发动机的基本术语,及了解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过程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要使学生对汽车的认识上升一个台阶,从感性认识转化到理性认识。同时通过构造的学习,为今后其他的知识系统学习打下基础。 方法目标:通过讲授法、图示法,在讲授的过程中穿插构造的小视频,使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教学内容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 修教案

百色市财经职业技术学校 百色市民族旅游学校 教案 授课专业:汽车维修 授课名称: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师: 教务负责人: 学校负责人: 2014年 11 月 30 日

第次课 4 学时授课时间分钟 第页

教学内容(讲稿) 备注(包括:教学手段、时间分配、临时更改等) 1.1发动机总体构造 1.1.1发动机组成 1、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三部分组成。其作用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活塞往复运动的机械能,再通过连杆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而对外输出动力。 2、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由气门组及气门传动组组成。其作用是使可燃混合气及时充入气缸并及时将废气从气缸中排出。 3、燃料供给系统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和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由于使用的燃料和燃烧过程不同,在结构上有很大差别,而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根据混合气的形成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传统化油器式和电控直喷式两种。其作用是将一定浓度和数量的可燃混合气(或空气)供入气缸以供燃烧,并将燃烧生成的废气排出。 4、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有水冷却系统和风冷却系统两种,现代汽车一般都采用水冷却系统。其作用是将受热机件的热量散到大气中去,从而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5、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的作用是将润滑油送至各个摩擦表面,以减轻机件的磨损,并清洗、冷却摩擦表面,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6、起动系统 起动系统的作用是将静止的发动机起动并转入自行运转。 7、点火系统 点火系统是汽油发动机独有的,按控制方式不同又分为传统点火系和电子控制点火系两种。其作用是按规定时刻向气缸内提供电火花以点燃气缸中的可燃混合气。柴油发动机由于其混合气是自行着火燃烧,故没有点火系。 1.1.2发动机分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