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1)

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1)

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1)
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1)

绪论

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掌握)

(一)在六大要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基础上形成四大物质圈层(对流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二)内部分异复杂,具有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特有物质和现象(土壤层、沉积岩、各种地貌) (三)通过四大循环(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地质循环)进行能量转化、物质交流和信息传输

(四)固,气和液三相物质并存

(五)从地球内部和外层输入一定的物质和能量(太阳辐射、地热、重力)

(六)现代自然地理环境在人类干扰和控制下发生了不同程度变化,大多已成为人类聚居场所。

第一章

一、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变质作用类型(理解);地壳的结构和类型、三大类岩石的

成因、特征和联系(掌握)

1.地壳的结构:

1)以康拉德面(距地表约10km) ,分硅铝层和硅镁层

2)上层为硅铝层,以O、Si、Al为主,又称花岗岩层,大陆上厚约10—40km

3)下层为硅镁层,以O、Si、Al为主,但Mg、Fe、Ca相应增多,称玄武岩层,大陆平

原厚可达30km

2.地壳类型:

1)大陆型地壳(简称陆壳)平均厚度约33km,近海薄内陆厚,由硅铝层和硅镁层组成;

2)大洋型地壳(简称洋壳)平均厚度仅7.3km,最薄处仅5km,仅由硅镁层组成(缺少

硅铝层)

3.岩浆岩:

岩浆岩:地下深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结晶而形成的岩石。

4.沉积岩

1)定义:地表或近地表先成岩石遭受风化剥蚀及生物和火山作用的产物在原地或经外力

搬运沉积后,经成岩作用而成的岩石

2)主要特征:具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具有生物化石

3)成岩途径:a.压固;b.胶结;c.重结晶;d.新矿物生长

4)构造:层理构造:沉积物成分、颜色、结构构造和粒度等在岩石垂向上的变化所显示

的成层特征;

层面构造:沉积过程中由自然作用产生在沉积岩层面上的痕迹,如雨痕、波痕等。

5.变质岩

1)变质作用:先成岩石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作用下导致物理、化学条件变化,使之

成分、结构、构造产生一系列改变

2)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即为变质岩,据先成岩石类型划分为正变质岩(岩浆

岩变质)和负变质岩(沉积岩变质)

3)变质作用影响因素:温度、压力、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和溶液

4)变质作用类型: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

6.三大类岩石联系

二、地壳运动概念、特点和方式(理解);地质构造概念、主要类型(掌握)

1.地壳运动

1)概念:又称构造运动,指由地球内动力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和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机械

运动

2)主要特点: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均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

3)基本方式:①水平运动:主要表现为分离、分裂,相向汇聚或侧向错位,年速度通常

只有数毫米至数厘米;②垂直运动:主要表现为上升和下降运动,前者隆起形成山地与高原,后者下降坳陷形成盆地与平原。

2.地质构造

1)定义:指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与变位

2)类型:①水平构造:岩层未发生褶皱,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②倾斜构造;③褶皱构

造:岩层在侧向压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断裂构造;④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石连续性受到破坏的现象,包括断层和节理两类。

三、大地构造学说的概念(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基础及主要内容(掌握)

1.大地构造学说:又称地壳运动学说,是研究地质构造分布规律,地壳运动发生时间、

运动方式和规模,以及地壳运动起因和动力来源的学说。

2.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基础: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

主要证据:①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地层、地质构造、古生物、古气候等方面具有明显相似性和连续性;②古地磁研究

第二章

一、大气上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有效辐射地—气系统辐射平衡,大气辐射

(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衰减过程,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温室效应,太阳辐射在地-气系统传递和转化过程(掌握)

1.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约为太阳总辐射能量的20亿分之一,其强度常用太阳常数(日

地平均距离,大气顶界垂直太阳光线单位面积每分钟接受太阳辐射,变化范围:1325 ~1457 W·m-2,推荐最佳值为1367W/m2,并非恒定)表示。

2.太阳辐射在大气中减弱过程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O3、O2、CO2、水汽、云、雨滴等均可吸收

被大气吸收太阳辐射约占到达大气上界的20%

吸收作用可减轻高能粒子对地表生物的损伤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

a)瑞利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入射光波长小得多时发生的散射。

散射质点主要是空气中氮、二氧化碳、氧分子等,又称分子散射,具有选择性。

b)米氏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入射光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

散射质点主要是空气中微粒,如烟、尘埃、小水滴、气溶胶等引起,向前光线比向后强,方向性明显。

c)粗粒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入射光波长大得多时发生的散射

散射质点主要是云雾中大分子水滴、尘埃散射强度与入射波长无关,任何波长都可散射,且散射强度相同,无选择性。

散射作用减弱6%~8%的太阳辐射能量,其中短波光线被散射程度较大;雨后晴天,大气较干洁,以分子散射为主,对青蓝光散射能力最强,所以天空呈蔚蓝色;大气中水汽、尘埃较多时,各种波长的光都被散射,天空呈灰白色;晨昏,太阳光斜射穿过大气层,低层大气水滴、灰尘等大质点多、红、橙光散射多,出现“霞光”。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a)云的平均反射率为50%~55%,厚云层可达90%以上;

b)反射作用最主要,吸收次之,散射最小,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只有大气上界的约一半。

3.地面辐射

(1)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同时,又按自身温度昼夜不断地向上发射指向大气的辐射

(2) 强度主要取决于地面温度,为红外热辐射(长波辐射)

(3) 地面辐射决大部分被水汽和CO2等吸收,只有波长为8.4~12μm的部分,可穿过大气层进入宇宙空间,故称此段波为“大气窗口”

4.大气辐射

(1)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按自身温度昼夜不停地向四面八方发射长波辐射

(2) 强度主要决于大气温度、湿度和云天状况,属于红外热辐射(长波辐射)

(3) 大气辐射向下指向地面的部分,方向与地面辐射相反,称大气逆辐射

5.温室效应

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直接吸收很少,使其大量到达地面,对地面辐射却能强烈吸收而增热,并以长波逆辐射部分返回地面,使地面不至因辐射失热过多,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温作用,称大气保温效应或称温室效应。

6.地面有效辐射

(1) 指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F0=E g-δE A

式中:F0为地面有效辐射;Eg为地面辐射; E A为大气逆辐射;δ为地面的相对吸收率

(2) 决定于地面温度、空气温度、湿度以及云天状况;

(3) 农业生产上常用人工熏烟方法,制造烟幕,减少地面有效辐射,预防霜冻。

7.地面净辐射

1) 一定时期内,地面吸收太阳总辐射与地面有效辐射之差值,又称地面辐射差额或地面辐射平衡

(2) 地面净辐射为正,地面增温;反之,地面降温

(3) 地面净辐射大小和时空变化,由短波辐射收入和长波辐射支出来决定

8.地一气系统的辐射平衡: 地面吸收的太阳总辐射

能及整层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能之和再减去大气上界向空间放射的长波辐射能

二、大气降水描述指标和干燥度(理解);大气降水概念和类型(掌握)

概念:指从云中生成降落到地面液态或固态水汽凝结物

类型

1.对流雨

a)暖季空气湿度较大,近地面气层强烈受热,引起对流而形成的降水;

b)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并伴有雷电,又称热雷雨;

c)赤道带全年以对流雨为主,我国西南季风区夏季也以热雷雨为主。

2.地形雨

a)暖湿空气遇到较高山地阻碍被迫抬升,绝热冷却,达到凝结高度时,便产生降水;

b)迎风坡常成为多雨中心;背风坡常发生焚风效应,降水很少,形成雨影区。

3.锋面(气旋)雨

a)两种物理性质不同气团相遇.暖湿空气循交界面滑升,绝热冷却,达到凝结高度时产

生的降雨;

b)具有雨区广、持续时间长;

c)温带地区锋面雨占有主要地位。

4.台风雨

a)热带海洋上的空气旋涡,可产生强度极大降水

b)台风雨仅限于夏、秋季,可造成灾害

描述指标:降水强度、降水量、降水时间、降水变率。

降水变率

a)表征降水量变化程度及稳定性或可靠性

b)降水量丰富、降水变率小

c)降水变率愈大,降水愈不稳定,旱涝频率较高

三、气候系统主要特征和组成,气候分类方法(理解);气候、天气和气候系统的概念,

气候形成的主要因子(掌握)

1.气象:大气圈中各种物理过程(如辐射过程)和现象总称

2.天气:某地区瞬时或短时间内的大气过程和现象

3.气候:某地区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态及变化特征

4.气候系统

概念:由大气、海洋(水圈)、冰雪圈(低温层)、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在不同时空上具有复杂反馈机制的耦合系统

主要特征:热力学特性、运动学特性、含水性、静力学特性

组成:

(1) 大气圈

a)气候系统主体和最易变化、敏感的部分

b)对气候系统的形成变化不起决定作用

(2) 海洋

a)表层海水储存的热量占整个气候系统总量95.6%

b)海洋气候系统的热量储存库

(3) 冰雪圈

a)包括全球冰层和积雪,如大陆冰盖、高山冰川等

b)气候变化指示器,对气候长期变化产生明显反馈

(4) 陆面(岩石圈)

a)包括山脉、地表岩石、沉积物、土壤等

b)气候系统中发生变化时间尺度最长的

(5) 生物圈,不仅对气候变化敏感,也影响气候

5.气候形成的主要因子

辐射因子:影响地表温度及相态变化;太阳辐射的不均匀分布导致气候季节交替和地区差异

环流因子

1)大气环流

(1)大气环流调节海陆间的热量,把水汽从盈余地区输送到亏损地区

(2)纬圈环流减弱,南北水平温度梯度加大,冷暖气团活跃,有利于锋面、气旋产生,多雨天气增多。

(3)纬圈环流加强时,降水天气显著减少,出现特别干热的气候异常现象

2)洋流

(1)洋流的热量输送是大陆东西岸气温差异主要原因

(2)冷暖洋流对所经之地的降水也有较大影响

3)地形

(1)对辐射状况的影响

a)当海拔增高时,太阳辐射通过大气的路程缩短,空气变稀薄、干洁,水汽和悬浮物质

相应减少,到达地面的总辐射量增加;

b)山地射出辐射比大气逆辐射大,地面有效辐射往往随高度升高而增大。

(2)对气温的影响

a)高大山系、高原,如青藏高原引起气流速度和方向的改变,从而影响大范围的气温分

b)山地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下降,但递减率因季节、坡向、高度等不同而异

(3)对降水的影响

a)地形对降水形成有促进作用

b)迎风坡多雨,为“雨坡”,背风坡少雨,为“雨影”

c)山地多夜雨

6.分类方法

1)实验分类法:根据大量观测记录,以某些气候要素的长期统计平均值及其季节变化,

并与植物分布、水文情况及自然景观等相对照来划分气候类型

2)成因分类法:根据气候形成的辐射因子、环流因子和下垫面因子来划分气候类型

第三章

一、水分循环的类型,通用水量平衡方程、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和水量平衡研究的意义

(理解);水分循环的概念、原因、过程和作用(掌握)

1.水分循环

概念:地表水、地下水和生物有机体内的水,经蒸发和蒸腾上升至空中,在一定条件下冷却凝结以降水形式落到地表,这些水又重新产生蒸发、凝结、降水和径流等变化,水的这种往复运动过程称为水分循环。

原因:

1)内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a)太阳辐射为水的“三态”转化提供了条件;

b)太阳辐射分布不均匀性和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空气的流动,为水汽的移动创

造了条件;

c)地心引力(重力)促使水从高处向低处流动。

2)外因:水的“三态”变化(气、液和固态相互转化使水分循环过程成为可能)。

过程:三个阶段:蒸发、降水和径流

五个环节:水分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水分下渗、径流

作用:

1)全球性水分和热量的再分配作用

2)具有物质“传输带”的作用

3)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的纽带作用

2.水分平衡:任一区域(如一个流域)在一时段(如一年)内,其收入水量等于支出水

量和区域内蓄水变量之和。

a)海陆降水量之和等于海陆蒸发量之和

b)海洋是大气水分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

c)大陆气团对陆地降水作用远远不及海洋气团

d)海洋和陆地水最后通过径流达到平衡

e)海洋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陆地蒸发量小于降水量

二、波浪和厄尔尼诺现象成因,洋流作用(理解);波浪分类,潮流的类型,洋流类型

及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掌握)

1.波浪:海水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产生周期性的振动运动和能量的传播

2.波浪分类

(1)风浪,在风力的直接作用下形成的波浪

强制波,波峰尖,波高较高,波长短,波速慢

(2)涌浪,当风停止或波浪离开风区时的波浪

自由波,波高较矮,波长较长,波速较快,可用来预报台风或风暴

(3)内波,海水内部,由两种密度不同的海水引起

(4)潮波,海水在引潮力作用下产生的波浪

(5)海啸:由火山、地震或风暴等引起的巨浪

3.潮流的类型

落潮流,随着落潮而产生潮流

涨潮流,随着涨潮而产生的潮流

回转流,外海和开阔海区,潮流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形成回转流,方向和流速不断往复变化往复流,海峡、河口和窄湾内,潮流流速从零到最大,再到零,到相反方向最大,再到零,不断循环

4.洋流类型

(1)按水温分类

a)暖流,海水温度比到达海区水温高的洋流,一般指由低纬流向高纬洋流

b)寒流,与暖流相反

(2)按成因分类

a)风海流,海水在风的摩擦力(切应力)作用下形成的水平运动,也称漂流

b)密度流,由于海水密度差异形成了压力梯度,由此引起的海流,也称梯度流

c)补偿流,由于某种原因海水从一个海区流出,使另一部分海水流入进行补充所形成的

海流

5.洋流作用

①加强高低纬度之间热能的输送和交换

②暖流流经地区,降水机会多;寒流则相反

③浮游生物随着洋流漂流,暖寒流交汇处有机物质十分丰富

④寒暖流交汇处,常形成大渔场

⑤陆源污染物被扩散到别的海域,使污染范围扩大

⑥加快污染物净化的速度

6.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1)对全球气候循环的影响

南方涛动: 指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气压变化成反相关的振荡现象

沃克环流 : 由于赤道太平洋东部和西部存在的纬向气压梯度形成的垂直环流圈

(2)对气候影响:亚洲临太平洋沿岸(如印度尼西亚等)出现持续干旱和森林大火,美洲太平洋沿岸(如智利、秘鲁等)出现暴雨洪涝或特大暴风雪;

我国夏季北热南凉、南涝北旱,冬季气温偏高。

(3)对海洋生物影响:海温升高,冷水区范围缩小,导致海洋生物(包括海鸟)死亡。(4)对经济社会影响:全球粮食减产,粮价上涨,部分地区面临饥荒;

冬季气温偏高,病菌冻死几率减小,人类传染瘟疫可能性增大。

三、河流的概念,河流纵横断面,流域概念和类型,水位、流速和流量(理解);河流

分段,河川径流的形成、变化、影响因子和特征径流,河流补给类型及特征(掌握)1.河流分段

(1) 河源

最初具有地表水流形态的地方,常与山地冰川、高原湖泊等相联系

(2) 上游

a)河谷窄且呈“v”字形,河床多为基岩或砾石;

b)流速大、水量小、侵蚀强烈;

c)纵断面呈阶梯状并多急滩和瀑布的河段。

(3) 中游

水量增加,比降变缓,河床多粗砂,侧蚀显著

下切减小,河床较稳定,侵蚀和堆积保持均衡

(4) 下游

河谷宽,比降很小,河道弯曲,流速小而流量大

河床多细砂或淤泥,淤积显著,浅滩和沙洲发育

(5) 河口区

2.河川径流的形成

1)停蓄(蓄渗)阶段

(1) 降水开始到地表径流产生之前,为降水损失过程

(2) 大部分降水不立即产生径流,消耗于植物截留、下渗、填洼与蒸散发

(3) 降水量满足上述损失量后,才产生地表径流

(4) 垂向运行为主,完成降水在空间上再分配

(5) 形成了地面径流、壤中径流和地下径流

2)坡地汇流阶段

(1)也称坡地漫流,产流后,重力作用下沿坡地流动

(2) 可分片流(层流)、沟流(紊流)和壤中流(表层流)

(3) 85%~95%净雨量都通过坡地汇流而进入河网

(4) 各种径流成分在时程上和量上的第一次再分配作用

(5) 产流过程的继续和发展

3)河网汇流阶段

(1) 坡地汇流雨水沿着河网向下游干流出口断面汇集

(2)河网调蓄作用

(3)径流形成过程的最终环节

4)产流过程和汇流过程

(1)产流过程

a)降雨开始到地表径流和壤中径流产生的过程

b)出现不同产流机制(如超渗产流、蓄满产流等)

(2)汇流过程

a)指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过程

b)水分以侧向水平运行为主

c)形成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

3.特征径流

1)洪水

大面积降水或积雪融化形成的使河流水位达到某一高度,导致沿岸城市、村庄和农田受到威胁的特大径流

洪水三要素,洪峰流量,洪水总量和洪水流量过程线

2)枯水:完全由地下水补给所形成的径流

4.河流补给

1)降水补给:①降雨量和降水强度对补给水量大小具有决定作用②不连续性和集中性③

年内、年际变化大④补给河流含沙量较大

2)融水补给:①冰雪量和气温是融水补给的主要影响因素②具有连续性和较缓和③年际

变化较小④补给量具有明显的日周期和年周期变化⑤所补给的河流含沙量较小

3)地下水补给:(1) 相对而言,地下水补给稳定且变化小(2) 浅层地下水补给有明显的季

节变化而较不稳定(3) 深层地下水补给季节变化不明显,最稳定补给源(4) 冬季降雨稀少时,河流几乎全靠地下水补给

4)湖泊和沼泽水补给:(1) 湖泊对河流水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2) 沼泽水主要以渗流方

式补给河流,过程较缓慢

5)人工补给:(1) 人工调水(南水北调工程),开挖人工运河(2) 修建水库,向河流排放

废水等

四、地下水的存储空间、补给与排泄方式(理解);地下水概念、类型和岩石水理性

(掌握)

1.地下水:指埋藏在地面以下的土壤及岩石孔隙、裂隙和溶隙中的各种状态的水。

类型:气态、液态、固态。

2.地下水的存储空间

(一)含水层和隔水层

1)含水层:指储存有地下水并在自然条件或人为条件下,能流出水来的岩石

2)隔水层:含有水但几乎不透水或透水很弱的岩层

(1)岩石致密,没有空隙,既不含水,也不透水

(2)孔隙度很大,孔径很小,水绝大部分是结合水

(二) 包气带和饱水带

1)包气带:地下水面以上没有完全被水充满,包含与大气连通的气体的土壤岩石,是地

面水与地下重力水过渡带

2)饱水带:指地下水面以下完全被液态水充满的土壤岩石部分,主要为重力水

3.岩石的水理性

指与水分的贮存运移有关的性质,包括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透水性和毛管性

1)容水性

(1) 在常压下岩土空隙能够容纳一定水量的性能,常用容水度(w n)来表示

(2) 容水度,自然条件下(常温、常压)单位体积空隙岩石中所能容纳水分的最大含量

(3) 容水度在数值上与孔隙度、裂隙率或岩溶率相等

2)持水性

(1) 由于岩石颗粒表面对水分子的吸引力,在岩石空隙中保持一定水量的性能,持水度(w r)表示

(2) 持水度 (w r)是岩土在重力水排出后保持的水体积(v r)与岩土总体积(v)之比

(3) 与岩土颗粒成反比,与裂隙面接近程度成正比

3)给水性

(1) 重力作用下,饱水岩土能够自由流出一定水量性能

(2) 重力作用超过了附着力和毛细管力作用形成的

(3) 给水度(u),从饱水岩土中流出的水体积(v g)同岩土总体积(v)之比

(4) 与岩土颗粒大小成正比,与裂隙面接近程度成反比

4)透水性

(1) 在一定的压力梯度作用下岩石允许水透过的性能

(2) 取决于空隙直径的大小和连通性,其次是孔隙多少

5)毛管性

(1) 指松散岩石中的毛细孔隙,具有毛管作用的性质

(2) 毛管作用支持的水称毛管水,大小与毛管半径成反比

4.地下水补给

1)大气降水渗入补给

(1) 取决于降水强度和土壤湿润状况

(2) 属于面状补给,补给较为均匀

2)地表水渗入补给

(1) 取决于地表水位与地下水位的相对高差

(2) 属于线状补给,补给范围仅限于河槽周围

3)水汽凝结

(1) 水汽在土壤岩石的孔隙中直接凝结而成地下水

(2) 沙漠等地方的凝结量可达当地地下水量的20%

4)人工补给

(1) 通过修建水库,灌溉农田,工农业生产、生活废水排放等方式补给地下水

(2) 从外区引来客水,直接回灌地下,增加地下水量

5.地下水排泄

1)点状排泄——泉

(1) 上升泉和下降泉

(2) 上层滞水泉、潜水泉和承压水泉

2)线状排泄——泄流(河流排泄)

地下水通过地下途径直接排入河道或其他地表水体

3)面状排泄——蒸发

(1) 包括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

(2) 取决于气象条件和地下水的埋藏深度

6.地下水类型

1)上层滞水

(1) 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上的重力水

(2) 分布范围和水量小,补给区与分布区一致

(3) 降水或地表水补给,动态变化具有明显季节性

(4) 只能作暂时性和小型供水水源,易受污染

2)潜水

(1) 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表面重力水

(2) 不承受静水压力,分布区与补给区一致

(3) 以降水和地表水为主要补给来源

(4) 明显季节变化且易受污染,与河水间具有互补关系

(5) 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带性特征

3)承压水

(1) 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含水层中具有压力的地下水

(2) 补给区与承压区不一致

(3) 动态变化较稳定,无明显季节变化

(4) 补给条件较差,大规模开发后,补充和恢复较缓慢

(5) 水质随埋深变化大,有垂直分带性,不易受污染

第四章

一、地貌的成因(理解);地貌和地貌营力概念,地貌在地理环境中作用(掌握)

1.地貌:又称地形,指地球硬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相互作用塑造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

2.地貌营力

1)地貌内营力:又称地貌内动力,是地球内能所产生的作用力,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

活动与地震,形成地表形态基本框架

2)地貌外营力

(1) 又称地貌外动力,是太阳辐射能通过大气、水和生物产生的作用力

(2) 表现为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和风力作用

(3) 对内力作用形成地表形态再塑造(即削高填低)

(4) 作用过程十分缓慢,不易被人们察觉

3.地貌在地理环境中作用

(一)导致地表热量再分配和温度分布复杂化

1)山地阳坡与阴坡温度不相同

2)山地与高原气温具有明显的垂直递减规律

3)东西走向山地经常成为热量带界线

(二)改变降水量分布格局

1)迎风坡为多雨区,而背风玻成为雨影区

2)山地为多雨区(湿岛),盆地、河谷降水偏少(干岛)

(三)地貌对生物界的影响

1)山地地貌导致生境复杂化,使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

2)高原和山地成为各种区系成分相互渗透的障碍

3)平原、谷地甚至山口又成为物种迁移的通道

(四)地貌对自然界地域分异的影响

1)地貌是重要的非地带性因素

2)山地可作为自然地带或地区间的分界

(五)地貌对土地类型分化的影响

二、河漫滩地貌的结构特征,河口三角洲地貌形成条件(理解);河谷、河床、河漫滩、

河流阶地、河口三角洲的类型(掌握)

河谷地貌

(1)峡谷

a)又称“Ⅴ”形谷,河谷发育早期的形态

b)河流下蚀而成,两坡急陡,谷底深窄,只有河床

c)纵比降很大,水流湍急,多险滩和瀑布

(2)河漫滩河谷

a)由“v”形谷发展而来

b)侧蚀作用为主,谷底扩宽,堆积加强而出现

(3)成形河谷

具有阶地的河谷

(4)分布规律

a)上游多为峡谷,中游多河漫滩河谷及成形河谷

b)下游以河漫滩河谷为多见

河床地貌

(1)河床纵剖面形态

a)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

b)浅滩,河床高起的浅水河段,可化分为心滩和边滩

c)深槽,河床中的深洼河段,与浅滩交替分布

(2)河床平面形态

分汊河床,河流中出现江心洲,包括水下浅滩,心滩和江心洲三个发育阶段

河漫滩地貌的结构特征

1)高出河床平坦谷底,洪水期可淹没,又称洪水河床

2)具有二元沉积结构

a)下部为河床相(推移质),河床发育早期堆积

b)上部为河漫滩相(悬移质),河床发育晚期堆积

河流阶地的类型

1)侵蚀阶地:多发育在上游山区河谷中,由基岩构成

2)堆积阶地: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由冲积物组成

3)基座阶地:河流下切深度超过冲积层进入基岩,阶地上部为河流冲积物,下部为基岩河口三角洲地貌形成条件

1)河流动力减弱,使河口区堆积加强

2)泥沙来源丰富, s/w≥0.24时,可形成三角洲

3)海洋动力较弱,强潮河口不利于三角洲形成

4)口外海滨区水浅,削弱波浪和潮汐动力作用

河口三角洲的类型:扇形三角洲,鸟组形三角洲,尖头形三角洲,洲岛型三角洲。

《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综合自然地理(Synthesize physical Geography) 课程编码: 12014006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课程性质:专业课适用范围:04地理科学 学时数: 54 其中实践学时 学分数: 3 先修课:气象气候学、地质学、水文学、地貌学、 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动物地理学、 地球概论等 考核方式:考查制定单位: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制定日期:2010年执笔人:陈永金 一、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综合自然地理学>>是高校地理系的专业选修课, 旨在使学生从系统的角度认识地球表层的性质、自然地理现象和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以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地表环境的形成、发育、演化过程等.同时进行相应的技能训练,为建立科学的自然观、资源观、发展观和人地关系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并应用于生产实践.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结合较大量的实例,锻炼综合技能。 (四)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后续课程主要有:区域自然地理学等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者:伍光和等高教出版社 2001年11月出版 教学参考书: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者:刘南威等科学出版社 《综合自然地理》作者:景贵和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绪论 一、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从系统理论看地理学分科 三、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 四、自然地理学的分科 五、自然地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六、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实践意义 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重点、难点)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认识的发展

自然地理学

1. 气候变暖将对地球生态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全球气温长高使海水温度随之增加,这将使海水膨胀,导致海平面长高;由于极地增暖剧烈,造成极地冰川融化而融化的水量会造成海平面抬升; 气温升高使高纬度降水增加而中纬度则因变暖后副热带干旱带北移而变干旱,副热带地区降水有所增加,低纬度因变暖而对流加强,因此降水增加; 就生态系统而言由于高纬度冰冻的苔原部分解冻,磊大北界会更向极地方向发展,中纬度将由于变干,某些喜湿润温暖的森林和生物群落将逐渐被目前在副热带所见的生物群落所代替。 全球沙漠化将扩大3%,林区将减少11%,草地扩大11%,全球的热带病将增多。 2.人类活动对气候有何影响? 使气温升高,产生温室效应;导致空气污染;产生酸雨; 人为地往大气中排放氟里昂,使空气中的臭氧层曹受破坏。 3.为什么海水获热升温慢,失去热量后,降温也慢,而陆地获热升温快,失去热后,降温也快? 1)因为海水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小,吸收的太阳辐射比陆地多; (2)水体对太阳辐射基本上是透明的,此外水体的流动性,有利于表面与下层水体间的热量传输,使太阳辐射分散到较厚的水层中,而陆地只集中在陆地表面上; (3)海水的比热比陆地岩石的大; 4. 影响气候形成和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的不均;地球自转的存在,形成三圈环流; 海陆热力差异的存在使得,带状的气压带分隔成一个个孤立的高低气压中心;暖、寒洋流的作用使得气候更加复杂。 5.大气环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的不均;(2)地球自转的存在;(3) 地球下垫面的不均。 6.地面和大气之间通过哪些方式进行热量交换? 地面和大气之间通过下列方式进行热量交换:传导;辐射;对流;湍流;蒸发(升华)和凝结(凝华) 7.简述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在成因和特征上有何差异 东亚季风南亚季风 成因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既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又受东南信风转向成西南季 风的影响 特征 由于温度梯度及气压梯度都很大,故无论是冬季风还是夏季风,势力都比较强盛。冬季由于北部有喜马拉雅山的阻挡,冬季风比较弱,而夏季由于叠加了转向的西南季风,故风的势力很强 8.研究水量平衡有何重要性? (1) 通过水量平衡研究,可以对研究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做出评价。 (2) 水量平衡分析是水资源研究的基础。 (3) 水量平衡法是现代水文学研究的基本理论之一。 (4) 水量平衡法是揭示人与环境间相互影响的方法之一。 9、简述三角洲形成条件 (1)河流动力减弱; (2) 泥沙来源丰富; (3) 海洋动力较弱; (4) 口外海滨区水浅。 10.崩塌的防治有那几种?

综合自然地理学笔记

第一章 地理学就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自然环境是由地球表层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地理环境部分。 经济环境是在自然基础上由人类社会形成是地理环境部分,主要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的地域综合体。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空间分异汇率的学科。 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是自然环境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其未来发展变化,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天然环境指那些只受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的、而原有自然面貌基本上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原生自然环境,如极地、高山、大荒漠、大沼泽、热带雨林、某些自然保护区以及人类活动较少的海域等。 人为环境指那些自然条件经受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之后,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次生自然环境,如放牧的草场,经过采伐的森林、农田、鱼塘、水库、运河等。认为环境的成因及其形式,主要取决于人类干预的方式和强度。不过它自身的演变和作用过程仍受自然规律制约。 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整体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自然地理学可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和区域自然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以部门自然地理学为基础,综合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阐明环境整体的组成与结构特点、功能效应、发展动态、地域差异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等基本问题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任务:①研究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本质联系和作用效应;②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动态,从整体上阐明它的变化发展规律,预测其演替趋势;③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划分不同等级的自然综合体;④确定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的方向,参与经济建设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以及自然灾害防治的研究;⑤协调环境、资源、人口和发展的关

华东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简答题答案整理

Short-answer item Year 2001 1. 简述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基本特征 答:由于海陆分布对气候形成的巨大作用,使得在同一纬度带内,在海洋条件下和在大陆条件下的气候具有显著地差异。前者称为海洋性气候,后者称为大陆性气候。区别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指标很多,最主要体现在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 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基本特征 1)海洋性气候的气温年较差较小。由于海洋的比热容比陆地的大,因此在夏季的时候气温没有内陆那么高,冬季的时候没有内陆那么低。另外,海上的云量一般也比陆地上多,风速较陆地答,这也能减少海上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 2)海洋性气候区的最冷月(2月)和最热月(8月)均比内陆落后一个月。 3)春温与秋温差值,气候学上通常以4月和10月气温分别代表春温和秋温,海洋性气候气温变化缓和,春来迟,夏去亦迟,春温低于秋温。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急剧,春来速,夏去亦速,春温高与秋温。 4)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比同纬度大陆性气候的多,其一年中降水的分配比较均匀,而以冬季为较多。气旋雨的频率为最大。降水的变率小,大陆性气候以对流雨居多,降水集中于夏季,降水变率大。 5)海洋性气候的大陆度比大陆性气候的大陆度小。 2. 板块边界有哪些基本类型,各有什么基本特征? 答:共有3种类型 1)拉张型边界:又称分离型边界,主要以大洋中脊为代表。它是板块生长的场所,也是海底扩张的中心地带。其主要特征是岩石圈张裂,基性、超基性岩浆涌出,并伴随有高热流值及浅源地震。如大西洋中脊、东非大裂谷等。 2)挤压型边界:又称汇聚型边界,主要以岛弧-海沟为代表。在西太平洋这种类型最为典型,如日本岛弧-海沟。这里是2个板块相向移动、挤压、对冲的地带。还有像喜马拉雅山系这样的地缝合线型边界。当两个大陆型板块汇聚时。由于发生碰撞而褶皱成巨大的山系。 3)剪切型边界:又称平错型边界,这种边界是岩石圈既不生长、也不消亡,只有剪切错动的边界。转换断层就属于这种性质的边界。 3. 依据湖水与径流的关系,湖泊是怎样分类的,并各举一例说明。(用我国的湖泊) 答:依据湖泊与径流的关系,把湖泊分为内陆湖和外流湖,内陆湖完全没有径流入海,常属非排水湖。如我国的青海湖,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主要以冰川补给为主,由于没有径流流出,故其盐分比一般的湖要高,因而形成咸水湖。外流湖以河流为排泄水道又称排水湖,湖水最终注入海洋。如我国的洞庭湖、鄱阳湖等,洞庭湖有河流径流流入,又有径流流出,经长江最后注入到东海。 4. 我国水资源有哪些主要特征。(本题答案参见赵济《中国地理》)

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 自然地理学 绪论 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类。 自然地理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的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 地理学“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三层次”:统一地理学、综合地理学、部门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自然地理环境,人为自然地理环境。 部门自然地理学包括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水文、地貌、土壤、植被和动物界。第一章地球 光年: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即一个光年,作为量度天体距离的单位。小 行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绕太阳运动的众多小天体的总称。 彗星:定义: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绕太阳运动的一类质量很小的天体,是太阳系的成员之一。组成部分:彗核、彗发、彗云和彗尾。 日食: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恰好在一条直线上,月影落在地表, 月影中的人看到太阳部分或全部被月光遮住。 月食: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三者恰好或接近一条直线,地影落在月球上,

处于地影区的人们看到月亮全部或部分失去光辉。 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受到太阳磁场和稠密气体对流区扰动的影响而处于剧烈运动当中。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太阳结构:1. 内部气体:核反应区、对流区、辐射区。 2. 外部气体:光球、色球、日冕。 类地行星:【体积小,密度大】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类木行星:【体积大,密度小】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分别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 )))))). )))))))) 太阳系中行星及其卫星绕太阳的运动的共同特征: 各行星轨道面2. 1. 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几乎都接近圆形;所3. 都近似地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即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有的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方向也自除天王星外,其余行星的赤道面对轨道面4. 西向东,即与公转方向相同;绝大多数卫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其轨道面与母星赤5. 的倾斜都比较小;绝大多数卫星,包括土星环在内,公转方向均与母星公6. 道面也较接近;转方向相同。 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的形状就是指大地水准面的形状。 。当太阳平行光线照射到扁球状的地球表:形状效应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 面时,同一时刻不同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就不同,总体上是从南北回归线向两极递减。太阳高度角大,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就大,反之则小。因此,太阳辐射使地表增温的程度也是也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完整版)自然地理学复习笔记(非地理学专业用)

自然地理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绪论 1.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 2. 地理环境组成是: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3. 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天然环境、人为环境。它们都具有圈层性。 4. 四大物质组成是:岩石、水、空气、有机体 5. 地理上的六大要素是:气候、水文、地貌、土壤、植物、动物 第二章地壳 1. 地球内部的组成是:地壳一一地幔一一地核 2. 地球外部有三大圈,分别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3. 岩石的分类有: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水成岩),变质岩。其中,分布面积最 广的是沉积岩,重量占份最多的是岩浆岩。而施工中多用岩浆 _ 4. 岩浆岩包括:侵入岩,喷出岩。主要构造有:气孔构造,杏仁构造,流纹构造,流线 构造。 5. 沉积岩的主要构造有:层理构造 6. 8. 岩石的意义: 是物质世界的重要载体 为我们提供资源 形成了地貌景观是探索研究宇宙的窗口和研究对象 9. 典型岩石景观如张家界,属于砂瑛沉积岩,其特点是层理清晰,纹理均匀。 10. 园林常用石材如:太湖石(岩浆岩),黄石青石(岩浆岩),钟乳石(沉积岩)等。 11. 褶皱构造有背斜和向斜两种。背斜是指岩层向下凸曲,但不一定凸起。向斜是指岩层向 下凹曲,但不一定凹陷。 12. 断层构造的类型有: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枢纽断层。 13. 火山类型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14. 全球火山带主要有:环太平洋带,地中海火山带,大西洋海地带,东非火山带。 15. 火山的地理意义:

A. 引起污染 B. 释放有害物质 C. 引起全球气温变化 D. 引发毁灭性灾害 E. 形成风景名胜 F. 提供资源 16. 地震的几个基本概念:震源,震级,震中,震源深度。(裂度:毁坏性大小) 17. 地震的类型:浅源地震(71%,震源深度0~70km),中源地震(25%,震源深度 70~100km),深源地震(4%,震源深度超过300km)。 18. 地震的破坏性与许多因素有关。 19. 地震按照成因类型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冲击地震,水库地震。 20. 全球主要地震带有: A. 环太平洋带 B.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带 C. 大西洋中脊海陵带 D. 大陆裂谷地震带 21.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南沿海,西北,西南。 第三章气候 1. 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外层)。其中,对流 层形成各种天气;平流层富含臭氧,气流水平运动,适合飞机飞行;中间 ________ 气流垂直对流;暖层可反射无线电波。 2. 全球7个纬向气压带是:2个极地高压带,2个副极地低压带,2个副热带高压带,1个 赤道低压带。其中,极地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之间属于少雨段,副极地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之间属于多雨带。 极地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3. 三个盛行风风带是: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 4. 三圈环流是指:信风环流圈,中纬环流圈,极地环流圈。 5. 季风环流是指以一年为周期,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着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冬季由 大陆吹向海洋,属性干冷;夏季由海洋吹向大陆」性暖湿。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自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次生自然环境 “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三层次”:统一地理学、综合地理学、部门地理学 “三重性”: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地理学研究、区域地理学研究 “表层”的别称:“地理圈”、“地理壳”、“景观壳”、“地球表层” 部门自然地理学:气候学、地貌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 宇宙天体:恒星、行星、卫星、陨石、小行星、彗星、星云、等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类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被规定为矮行星) 地球的三个切片:赤道面(与地轴垂直所截出最大截面所在面)、黄道面(地球轨道所在面)、白道面(月球轨道所在面) 科里奥利力方向:南左北右 地球圈层内三圈:地核、(古登堡面)、地幔、(莫霍面)、地壳 地球圈层外三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地理学六圈层: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智慧圈 陆地水: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地下水、矿物水 海陆两半球:海半球(新西兰东南)、陆半球(法国南特附近) 大洲分界:(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欧非)直布罗陀海峡;(亚美)白令海峡;(美洲)苏伊士运河; 岛屿:大陆岛、海洋岛(火山岛、珊瑚岛) 造岩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钛、氢、磷、碳、锰…… 造岩物质:硅酸盐类、含氧盐类、氧化物、氢氧化物、硫化物、硫酸盐、卤化物、单质 造岩矿物:石英、云母、长石、普通辉石、普通角闪石、橄榄石 岩石种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浆岩(按矿物分):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超基性岩 岩浆岩(按形成分):喷出岩、侵入岩 岩浆岩构造:块状构造、斑杂构造、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杏仁状构造 沉积岩:碎屑岩类(砾岩&角砾岩、砂岩、粉砂岩)、黏土岩类(钙质页岩、铁质页岩、炭质页岩)、生物化学岩类(硅质岩、石灰岩、白云岩) 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接触热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超变质作用) 构造运动特性: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匀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 构造运动基本方式:水平运动、垂直作用 沉积建造:地槽型建造、地台型建造、过渡型建造 地层接触关系:整合、假整合、不整合、侵入接触、侵入体的沉积接触 地质构造: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 水平构造:桌状地台、平顶山、方山 倾斜构造:单面山、猪背岭 褶皱构造:向斜山、背斜谷、背斜山、向斜谷 断裂构造:一线天、试剑石、断层崖、断层三角面、断层悬谷、错断山脊

自然地理学实习总结报告

自然地理学实习总结报告 一、实习目的 1.了解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 2.了解石菊花、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帘和边石坝的形成条件和机制 3.溶洞形成相关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二、实习内容 1.简介: 瑞晶洞位于浙江临安市昌化地区的石瑞乡蒲村。东距杭州130公里,南邻千岛湖125公里西离黄山166公里,北连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51公里。该洞洞体呈垂直状,异常高大。第一洞厅垂直高度达82米,堪称国内第一,洞内岩溶景观密度大、品种齐全,尤其是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花”,大大小小的石花布满洞顶,使瑞晶洞成了世上罕见的地下花园。 2.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 地下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的量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由于水分蒸发或压强减少,以及温度的变化都会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而析出碳

酸钙的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钟乳石、石笋等。如果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上滴落,随着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挥发,则析出的碳酸钙就会积聚成钟乳石、石幔、石花。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了,就会形成奇特的石柱。 3.石菊花、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帘和边石坝的形成条件和机制 (1)石菊花 石菊花是石灰岩溶洞的特有品种,在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菊花。大大小小的石菊花布满洞顶,形态各异。石花的化学成分为碳酸钙,由针状、细柱状晶体组成,其多直接长在石灰岩石上。石化是包气带毛细渗水的产物,即含碳酸钙的地下水通过岩石缝隙缓慢从岩石中渗出,碳酸钙中氧气不断溢出,形成结晶。 (2)石笋、石钟乳、石柱 洞中长着高大的石笋和石钟乳。石笋是直立在洞里的尖锥体。当饱含着碳酸钙的水通过洞顶的裂隙滴至洞底,由于在洞穴内有时温度较高,水分蒸发,水中二氧化碳溶解量减少,钙质析出,沉积在洞底,日积月累自下向上生长的就形成了石笋,自上而下生长的则形成了石钟乳。 洞中还能看到几根石柱,贯通底部和顶部。这是由于石笋和石钟乳不断生长,最后连在一起形成了这种柱状物。 (3)石幔帘 在溶洞的四厅中我看到一幅壮观的场面,一高达30米左右的

自然地理学(一)

期末作业考核 《自然地理学(一)》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气压梯度 答:气压梯度是一个向量,它垂直于等压面,由高压指向低压,数值等于两等压面间的气压差(△P)除以其间的垂直距离(△N)。 2.季风 答:大范围地区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而发生显著改变的现象。雨热同季是季风气候的特征,主要分布在东亚和南亚地区。温带季风气候是亚洲特有的气候类型。 3.天文气候 答:天文辐射所决定的地球气候带。 4.牛轭湖 答:如果河床弯曲度愈来愈大,同一河床的上下游河曲彼此非常接近,形成了很狭窄的曲流颈,遇到特大洪水时,河道自然裁弯取直,裁弯取直后形成新的直河道,使老河道断流。被淤塞的老河道形成一个新月形的湖泊,称为牛轭湖。深切曲流的截变取直后,被废弃河曲环绕的基岩孤山称离堆山。 5.逆地形 答:在褶曲构造地貌类型中,与构造形态一致的地貌,如向斜谷、背斜山,称为顺地形,而与构造形态相反的地貌,如向斜山和背斜谷,称为逆地形。 6.冰劈作用 答:脉冰一经形成,便会由于冰体冻张对围岩的巨大压力,使裂隙不断扩大,这种作用亦称冰劈作用。 二、图表分析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从温压场配置的垂直剖面图,分析该气压系统的垂直结构特点、成因及类型。 等压面等温面 答:该图是冷低压。其特点是温度场的冷中心与气压场上的低压中心对称配置,中心气压阶小,周围大,愈高系统愈强。从地面到 500 百帕高度,气压的性质保待不变,因为冷低压中心的温度低,所以低压中心的气压随高度降低较四周更快,愈到高空低压愈强。

2.标出下图河流阶地的级数和成因类型。 答: 答:A:分水岭;B:侵蚀阶地,是以河流侵蚀作用为主形成的阶地;C:基座阶地,是在河床下切深度超过了原来的冲积物厚度的情况下形成的;D:内叠阶地,是在新阶地形成时,河流恰好下切到该阶地冲积物的基底,而侧蚀范围较前期的侵蚀范围较小的情况下形成的;E:上叠阶地,河流下切的深度小于该阶地冲积物的厚度,河流侧蚀范围比前期侵蚀范围较小的情况下形成的;F:河漫滩。 其中E(上叠阶地)和D(内叠阶地)都是堆积阶地。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绘图说明山谷风的形成。 答:山谷风的形成原因及风向如下图所示: 山谷风是在大范围水平气压场比较微弱时,由于山地热力因子而形成的。白天,山坡上获得太阳辐射能多,气温比同高度自由大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山坡上升,谷地上空的空气则下沉,形成一个热力环流。由谷底沿山坡上吹的风,称为谷风(见图a);夜间,山坡辐射冷却,使近坡面的空气迅速降温,冷空气从山顶顺山坡流人谷地,谷底的空气因辐合而上升,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顺山坡流入谷地的风,称为山风(见图a)。 2.简述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分布及特征。 答:由于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40-60度大陆西岸,终年下雨均衡,气温温和。 3.简述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基本条件。 答:水:溶蚀力,流动性;岩石:可溶性、透水性。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笔记整理笔记

自然地理学笔记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多方面的 1:产生了昼夜更替的现象,并使地表个中国成具有一昼夜的节奏 2:由于自转,产生了地球自转偏向力 3:造成地球上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 4:天体引力产生潮汐,由于自转,相反的潮汐又阻碍它的运动。 5:地球整体的自转,同它的局部运动也有密切的关系。 可以影响大陆漂移、地震、潮汐摩擦、洋流等。 此外,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也是影响地球形状的原因。 (二):地球公转的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的长短,视晨昏圈分割纬线的情况而定。一般情形下,纬线被晨昏圈分割成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叫昼弧;位于夜半球的部分叫夜弧。昼弧和夜弧的弧长,决定该地的昼长和夜长。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发生南北移动,因此,除了在赤道和春秋分日外,各地的昼弧和夜弧都不等长。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对于地平的高度角。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地面或得太阳热能的多少。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地面上得热最多(光束面积、途径短)。 3:四季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的公转,造成地球上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季。季节变化是半球性的现象,南北两个半球没有同事来临的同一季节,而总是彼此相反。这是因为影响季节变化的两个主要的因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半球性的。这两个因素影响地球所得太阳热量在南北两个半球之间的分配。 (三)、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1.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 2.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表,三相物质相互转化,形成多种多样的物质系统。 3.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 4.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 5.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 6.地球表面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在人类的参与下,使其变得更加复杂。 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有可能潜入深海或上升至宇宙空间,但地表仍然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 二:大气环流 (一):全球环流 1:全球气压带当空气由赤道上空流向极地时,开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很小,基本上按气压梯度力方向沿经圈运动。往后,随纬度增高偏转力加大,气流逐渐具有西风的成分,至纬度20°—30°,地转偏向力与气压梯度力大致平衡,气流运动方向大致与纬圈平行,不可能向极地运动。但是,上空不断有空气来补充,在此堆积的空气必然作下沉运动,以致近地面层空气密度增大,形成动力高压带,这就是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与极地高压区之间是一相对的低压带,称为副极地低压带。这样,全球近地面气层就形成了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区。 2:行星风系不考虑海陆和地形的影响,地面盛行风的全球型式称为行星风系。P126. 3:经向环流假设地球不自转,地表均匀。这样形成一个直接热力环流圈。P127.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

自然地理学知识整理 题型: 填空题1分*16=16分名词解释3分*7=21分作图题6分*3=18分简答题6分*6=36分论述题9分*1=9分 二○一○年十二月

绪论 ★1·地球表层的空间界限: 大多数学者:上界为对流层顶,下界为沉积岩底部,包括大气圈的对流层,岩石圈的沉积岩部分,整个水圈和生物圈,共十几千米。 ★2·地球表层的特征:P40-41 1 太阳能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转化主要发生在地表。 2 固液气三态并存于地表,且相互转化。 3 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生物,土壤层)--这是 负熵增长的表现。 4,圈层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 5,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 6,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 ★3·环境:是指主体或研究对象以外的,围绕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主体生存条件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环境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第一章地球 1·天体的概念 广义的天体 宇宙间各种物质客体通称天体,表现为多种存在形式:一部分物质以电磁波、星际物质等形式弥散在空间;另一部分则积聚、堆积成团,表现为各种堆积形态的积聚实体,如恒星、行星、彗星、星云等,称为积聚态天体。通常将包括星际物质和各种积聚态天体在内的宇宙物质,统称为天体,而不包括电磁波。 ★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名称、排序、运动特征、显著特点 3·日地距离:1.496×108 km,一个天文单位。 ★4·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球形形状使得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并由此形成地球上的温度带。这是地域分异规律得以产生的一个根本原因,也是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脚点。 ★5·地球大小的地理意义 版本一: 地球的大小适中。如果太大,超过太阳质量的0.07,则产生热核反应,演变为恒星;如果质量太小,则无法吸引大气,不会产生大气圈,地球就会像月球一样,不会孕育出生命,而且将会被小行星、流星和彗星撞击得千疮百孔。 版本二:地球的巨大质量,可以吸引周围的气体,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有了大气圈,才能保住水圈,形成生物圈。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业答案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最重要的特点是:(B) A. 整体性 B. 综合性 C. 相关性 D. 区域性 2、综合自然区划方法中体现发生统一性原则的是:(A ) A. 古地理法 B. 顺序划分法 C. 主导标志法 D. 合并法 3、贯彻区域共轭性原则的区划方法是:(B ) A. 部门区划叠置法 B. 类型制图法 C. 地理相关分析法 D. 主导标志法 4、下面四种动物:①兔子;②鱼;③恐龙;④章鱼。按照动物进化过程,顺序正确的是:(B)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②①③④ D. ①③②④ 5、原始大气中没有:(D) A. H2O B. CO2 C. N2 D. O3 6、下列著作哪一部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划著作:(D) A. 《汉书?地理志》 B. 《管子?地员篇》 C. 《梦溪笔谈》 D. 《禹贡》 二、多项选择题 7、自然地理系统的动力因素是:(BC ) A. 地貌 B. 气候 C. 水文 D. 生物 8、地球内能释放的主要形式有:(ABCD) A. 火山 B. 地震 C. 热水活动 D. 构造运动 9、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BCD) A. 景观圈 B. 自然综合体 C. 自然地理环境 D. 地球表层 10、综合自然区划方法中体现相对一致性的是:(BD) A. 古地理法 B. 顺序划分法 C. 地理相关分析法 D. 合并法 11、贯彻综合性原则的区划方法是:(AC) A. 部门区划叠置法 B. 类型制图法 C. 地理相关分析法 D. 主导标志法 12、下列分异规律属区域规模尺度的分异是:(AB) A. 带段性 B. 省性 C. 干湿度地带性 D. 热力分带性 13、自然地理系统的动力因素是:(BC) A. 地貌 B. 气候 C. 水文 D. 生物 14、根据风化发育阶段学说,土壤形成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①物理风化阶段;②富钙阶段;③富硅铝阶段;④富铝阶段。下列顺序正确的是:(A)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②④③ D. ①④③② 15、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ABCD) A. 综合性 B. 整体性 C. 地域性 D. 相关性 16、下列著作哪一部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划著作:(C) A. 《汉书地理志》 B. 《管子地员篇》 C. 《禹贡》 D. 《梦溪笔谈》 17、地球内能释放的主要形式有: A. 火山 B. 地震 C. 热水活动 D. 构造运动 18、人类与自然地理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分哪几种形式:(BC) A. 采集渔猎、农业社会 B. 依附自然、顺应自然 C. 征服自然、与自然共生 D. 工业化、人地协调

自然地理学考试笔记

自然地理学考试笔记 绪论: 1、地理学 (1)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三类。 (2)研究对象: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这一“表层”是具有独特物质结构形状和一定厚度的圈层,在地理文献中称为地理圈、地理壳、景观壳、或地球表层。地球具有圈层构造: 外部有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内部有地壳、地幔、地核。 (3)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1、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 2、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动态过程,从整体上阐明它的变化发展规律。 3、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自然地理分区和土地类型划分,阐明各级自然区和各种土地类型的特征和开发、利用方向。 4、参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 5、研究人为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动向和存在问题。 第一章: 1、太阳系中,行星及其卫星绕太阳运动的共同特征 ①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几乎接近圆形。②各行星轨道面都近似的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即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③所有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即与公转方向相同。④除天王星外,其余行星的赤道面对轨道面的倾斜都比较小。⑤绝大多数卫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其轨道面与母星赤道面比较接近。⑥绝大多数卫星,包括土星环在内,公转方向均与母星公转方向相同。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地球自转决定昼夜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奏。 (2)产生自转偏向力,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3)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地方时不同。 (4)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使地球体发生弹性变形,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而地球自转又使潮汐变为与之相反的潮汐波,并反过来对它起阻碍作用。 (5)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例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有密切关系。

综合自然地理学 复习题

综合自然地理学练习题(一)one 一、填空题 1、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天然环境和( 人为环境 )两者的总和。 2、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①(地域分异规律);②土地科学;③自然区划理论 3、三分法将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 (社会文化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三个学科。 4、纬度地带性因素和(非纬度地带性因素)是地域分异的两大因素。 5、大陆的地带性单位有4个等级,即热量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和(自然次带)。 6、牛文元认为自然地带学说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①纯经验阶段,②(半理论阶段),③纯理论阶段。 7、(地表自然界地域分异规律的学说)是自然区划的理论基础。 8、目前通用的非地带性区划单位等级系统是:(大区-地区-亚地区-州)。 9、土地分级的理论基础是(地域分异规律)。 10、土地结构包括土地要素组成结构、土地演替结构、(土地空间组合结构)和土地单位内部结构。 11、通常用顺序法和(两列指标网格法)等两种方法表示地块分类系统。 12、地块可区分为三种类型:①原生地块,②(衍生地块)③人为地块 13、中国的土地单位系列是(地块-地段-地方)三级土地单位系列。 14、地理环境可以分为两部分即天然环境和( 人为环境 )。 15、自然地理学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和(综合自然地理学)。 16、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①地域分异规律;②土地科学;③(自然区划理论) 17、布迪科的辐射干燥指数(A)计算公式为(A=R/(L*r))。 18、由自然地理过程的循环和振荡引起的随时间的推移而有规律演替的现象称为(节律性) 19、纬度地带性分异的特点是(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 20、山地具有足够的海拔和(相对高度),是发生垂直带分异的两个前提。 21、《中国综合自然区划》采用单列系统,即自然大区、热量带与亚带、自然地区与亚地区、(自然地带)、(自然省)、自然州和自然县。 22、自然区划一般采用的地带性等级系统是(带-地带-亚地带-次亚地带)。 23、土地分级的理论基础是(地域分异规律)。 24、地块的形态结构主要有三种①均匀分布,②镶嵌分布,③(斑点状分布)。 25、地块的制图一般需要用大于( 1:10 000 )的特大比例尺,而且只在小范围内进行。 26、西方学者认为土地系统可以区分为三种:①简单土地系统,②(复杂土地系统), ③(复合土地系统) 37、自然区划一般采用的非地带性等级系统是(大区-地区-亚地区-州)。 28、大陆的地带性单位有4个等级,即热量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和(自然次带)。 29、土地结构包括土地要素组成结构、土地演替结构、(土地空间组合结构)和土地单位内部结构。 30、通常用顺序法和(两列指标网格法)等两种方法表示地块分类系统。 31、中国的土地单位系列是(地块-地段-地方)三级土地单位系列。 32、牛文元认为自然地带学说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①纯经验阶段, ②(半理论阶段),③( 纯理论阶段 )。 33、地块的制图一般需要用大于(1:10 000 )的特大比例尺,而且只在小范围内进行。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1、简述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 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为地球表层系统及其要素 2、简述地理学的科学体系 答:三分法(地理学分科):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三层次(综合层次):部门地理学、综合地理学、统一地理学 三重性(研究性质):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区域地理学 三时段(时间性质):过去地理学、现代地理学、未来地理学 横断面(横断科学):地理哲学、方法论等横断科学(地图学、3R 、测量学等) 3、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在地理学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答:1)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未来变化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2)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学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1)属于自然地理学 (2)位于第二层次综合层次(第一综合层次) (3)包含理论、应用和区域三重属性 4、地球表层是指那个范围?有何特征? 答: 1)地球表层是指岩石圈底部到大气圈对流层顶的空间范围 2)特征:(1)内外能的叠加区 (2)三相物质共存并相互转换 (3)有表层体(新生体)的生产 (4)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并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与循环 (5)人类生产与发展的场所 5、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内容和任务。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地域分异规律 3)自然区划理论 4)土地科学 5)人类活动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6、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7、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基本理论的形成 答: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8、自然地环境的整体性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整体性思想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答: 1)自然地环境的整体性的基本内涵是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性质。 2)整体性思想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为:自然综合体学说、地理系统学说、耗散结构理论 9、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 答:地质基础是构造岩石,其次是地貌、生物、土壤、大气和水 10、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来源和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流通过程 答: 1)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占%,地球内能占%,引力能占% 2) 应用层次研究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综 合 自 然 区 划 景 观 类 型 研 究

自然地理学考研复习资料

自然地理学考研复习资料 自然地理学笔记 第一章地球 1、掌握太阳系行星运动特点及地球运动的意义 2、掌握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A、掌握太阳系行星运动特点及地球运动的意义 一:太阳系行星运动规律 很早的时候,人们根据自己的直观感觉,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也符合宗教的教义。但是这样的地球中心说和观测的现象存在着矛盾,使得一些现象无法解释。当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把地球排除出宇宙的中心,以太阳取而代之以后,看起来好像杂乱无章的星星世界,显现出惊人的统一性。受时代的局限,哥白尼的体系也存在缺陷。比如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等。揭示太阳系行星运动真实规律的,是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1571—1630)。他经过对前人观测记录的严密分析,提出著名的行星运动三定律: 1:所有行星分别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太阳位于行星轨道椭圆的二个焦点之一。这是行星运动第一定律,也叫轨道定律。 2:在同样的时间内,行星向径在其轨道平面上扫过的面积相等。这是行星运动第二定律,也叫面积定律。 3:任何两个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的平方之比,等于它们与太阳的距离的立方之比。为行星运动第三定律,也叫周期定律。设 T1和T2分别表示两行星的公转周期,a1和a2分别表示它们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即各自轨道的半长轴),得公式: 二:掌握地球运动的意义自转与公转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多方面的 1:产生了昼夜更替的现象,并使地表个中国成具有一昼夜的节奏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之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转,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这样使得地面白昼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黑夜冷却不至于过分寒冷,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节律性。 2:由于自转,产生了地球自转偏向力公式: 角速度与纬度正弦的积,只影响方向,不影响速度。而运动物体的速度影响偏转力的大小。物体静止不动,偏转力也就为零。影响气团、洋流、流水等。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3:造成地球上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 一个地方正当午时,距它180度的地方,正当午夜。说明每隔15度精度,时差相差一个小时。为此人们划定了地球的时区。共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心,东西7度30分为中时区。东西各加15度为东一区、西一区。自西向东,每过一个时区,要加一个小时,过了国际日期变更线要减去一日。

地理学思想史考试思考题复习题-完整版--

一、地理学、地理学史、地理学思想史的区别与联系? 从概念来看: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综合学科。地理学对人地关系的研究着重是空间关系。 地理学史是对地理知识的记录积累、地理知识表示形式、地理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历史发展过程。地理学发展史是研究人类认识和利用地理环境的历史,以探讨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及其规律研究全人类认识地理环境的历史,是世界地理学史或称地理学发展史;研究各个地区、民族或国家地理学的发展过程,是该地区、民族或国家的地理学史。地理学发展史,可以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阶段。地理学史具有地域性、综合性的地理学,其历史有自己的独特性。地理学史有三个主要方面,它们可以结合研究,也可以分别研究。1、地理发现史;2、地理图籍史;3、地理学思想史 地理学思想史它是人类对其居住地球表面认识的历史,是地理学学说(包括假说和预测)的发展史。探索和运用地理科学思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是地理学与“科学史学”中的“学科史”之间的边缘科学。着重研究地理学思想的起源、继承和发展的理论思维。从认识论、方法论、逻辑学以及科学哲学角度,对地理学的科学结构、科学性质、研究目的、意义、逻辑体系,发展进程中各种学派与学术观点,进行系统的研究与评论;从历史的发展中阐发地理学的进取与开拓。 联系与区别:地理学史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自然科学史和社会科学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地理学思想史则是地理学史的一部分,研究地理学研究中产生的相应思想及理论体系的思想发展历史,它不能说是一门科学,而是在地理学发展过程中所衍生出来的相应思想。 地理学(geography)是关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它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地理学可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系统三个分支。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地貌、土壤等地球表层自然现象和自然灾害,土地利用与覆盖以及生态环境与地理之间的关系。人文地理学包括历史地理学、文化与社会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包括对农业、工业、贸易和运输的研究)和城市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则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地理学相结合的产物,采用计算机建模和模拟技术实现地理环境与过程的虚拟,以便于对地理现象直观科学的分析,并提供决策依据。 地理学史是地理知识的记录积累、地理知识表示形式、地理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历史发展过程。 地理学思想史是探索和运用地理科学思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是地理学与"科学史学"中的"学科史"之间的边缘科学。着重研究地理学思想的起源、继承和发展的理论思维。从认识论、方法论、逻辑学以及科学哲学角度,对地理学的科学结构、科学性质、研究目的、意义、逻辑体系,发展进程中各种学派与学术观点,进行系统的研究与评论;从历史的发展中阐发地理学的进取与开拓。内容主要包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