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有效性研究_梁琪

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有效性研究_梁琪

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有效性研究_梁琪
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有效性研究_梁琪

经济科学?2015年第2期

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有效性研究*

梁琪李政卜林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071)

摘要:本文将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和可变的LTV上限作为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代表,利用中国商业银行2003-2012年的微观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这两大工具在抑制商业银行信贷扩张、杠杆率变动及其顺周期性中的作用,评估了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有效性。研究显示,这两大工具能够显著影响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增长和杠杆率变动,而且通过其逆周期调节,能够有效降低银行信贷扩张和杠杆率放大的顺周期性,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调控是有效的。由于其传导机制的不同,准备金率的调控效率在不同类型银行间的差异相对较小,可变的LTV上限对五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效力则要高于城商行和农商行。研究结果为构建中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科学有效地实施宏观审慎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撑。

关键词: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有效性系统性风险顺周期

一、引言

2007-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范围和破坏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危机引发了各界人士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注,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都希望通过宏观审慎政策来化解系统性风险,以实现金融稳定。目前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已成为全球共识,但是学术界对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中的许多问题还未形成共识,不同的国家对其理解也不完全相同。在宏观审慎政策理论研究不断完善的同时,宏观审慎工具的操作实践已经走在了理论发展之前。

宏观审慎工具的引入主要是应对时间维度和跨部门横截面维度的系统性风险。现阶段我国存在时间维度和截面维度的潜在系统性风险,前者表现为信贷和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的快速增长,后者则表现为银行之间、银行部门与非正规融资及地方融资平台之间日益增加的关联性(Wang和Sun,2013)。在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之前,我国已经使用一系列的宏观审慎工具,包括房地产调控政策,如可变的贷款价值比率(Loan-to-Value,LTV)上限以抑制呈泡沫化的抵押贷款增长和房地产市场风险;差别存款准备金的动态调整机制来调控信贷增速,抑制信贷扩张和杠杆率变动的顺周期性,平滑信贷周期。危机后,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我国进一步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监管标准,比如资本和流动性缓冲、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等等。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金融风险度量的新理论与新方法及其在中国金融机构的应用研究”(批准号:14ZDB124)和“中国金融监管制度优化设计研究”(批准号:09&ZD037)的阶段性成果。作者梁琪同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5

目前,学术界对宏观审慎工具有效性的经验研究还非常有限(张健华和贾彦东,2012;Galati和Moessne,2013),而且偏重于跨国研究,针对单个国家的分析相对较少。不同国家金融特征上的差异会影响宏观审慎工具的选择及其实施效果,跨国分析得到的结论在单个国家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其次,已有的研究主要偏重于宏观层面的分析,采用银行微观数据的研究还非常有限。最后,部分研究未能考虑到宏观审慎政策变量所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直接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论可能存在一定偏误。有鉴于此,本文采用中国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将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和可变的LTV上限作为宏观审慎工具的代表,采用系统GMM方法分析这两大工具在抑制银行信贷增长、杠杆率变动及其顺周期性中的作用,评估其有效性,研究审慎工具在不同类型银行之间工具效力的差异性,并对政策的使用空间和改进方向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制度安排的设计和实施提供经验证据的支持。

二、文献回顾

(一)宏观审慎工具的定义与操作实践

在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已有一些国家进行了宏观审慎工具的操作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则促使越来越多的国家使用宏观审慎政策,且频率越来越高,各国尤其是欧美发达经济体均提出了金融监管改革方案,成立专门的机构,加强宏观审慎政策的框架建设和实践操作,而且宏观审慎政策成为本次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核心内容,体现在巴塞尔Ⅲ资本协议中。

从实践来看,各国的监管当局运用多种政策工具来解决金融部门的系统性风险,这些政策工具主要包含审慎工具,但也包括一些通常被认为属于其他公共政策的工具,比如财政、货币、汇率,甚至行政措施(IMF,2011;Lim等,2011)。因此,笔者认为宏观审慎工具并非一种新的政策工具,而是将宏观审慎视角引入到原有的工具当中,一切维护金融稳定、降低系统性风险的政策工具都可以纳入到宏观审慎政策的工具箱中。①IMF(2011)通过对49个国家调查统计,识别出最常用的10种宏观审慎工具。这些工具可分为三类:②第一类是信贷相关的,如贷款价值比率LTV上限,债务收入比率(debt-to-income,DTI)上限,外汇贷款上限、信贷量或者信贷增长上限;第二类是资本相关的,比如逆周期动态资本要求,动态拨备以及对利润分配进行限制;第三类是流动性相关的,包括限制净外汇头寸敞口(Net Open Position in Foreign Currency,NOP)或者货币错配,限制期限错配以及准备金。里姆(Lim等,2011)指出这些工具一般用于应对四种不同的风险来源:一是,信贷过度扩张及其推动的资产价格泡沫而引起的金融风险;二是,过度杠杆化以及后续去杠杆化带来的系统风险;三是,系统流动性风险;四是,国际资本大幅流动及其波动引起的金融风险。各国监管当局使用上述审慎工具从时间和截面两个维

①《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0)》也指明,“宏观审慎工具并非一种特殊的、独立的政策工具,而是服务

于防范系统性风险目标,为实施宏观审慎政策对已有宏观审慎工具、微观审慎工具、财税会计工具的功能叠加、调整或组合。”

②每种工具都可能具有多种属性并产生多种效果(张健华和贾彦东,2012),因此这里的分类并不绝对,

例如,准备金可以作为信贷工具,通过准备金率调整间接降低信贷增速,也可以作为资本工具,建立资本缓冲。

6

度来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积聚,维护本国金融系统的稳定。

此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宏观审慎工具的运用上也存在着些许差异。首先,从使用频率来看,相对于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采用宏观审慎工具的次数更为频繁。其次,新兴市场国家往往更关注国际资本大幅流动及其波动带来的风险和系统流动性风险,因此,他们倾向于使用与资本流动和流动性水平相关的措施,如对NOP的限制和准备金工具。同时,由于其金融系统的市场化水平相对较低,新兴市场国家也会更多地采用限制信贷增速或者信贷总量等工具,而发达国家多采用LTV上限和DTI上限等信贷工具。而且,发达国家使用动态拨备的频次也较高,由此可以看出,发达国家似乎更关注过度杠杆化以及后续去杠杆化所导致的金融风险(Claessens等,2013)。最后,不同的国家在金融体系、银行业结构、金融开放水平、金融市场化水平、金融部门的规模以及金融监管效率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其金融部门面临的冲击和风险也是不同的,这些特征性的差异导致各国监管当局选择不同的宏观审慎工具,并且这些差异有可能进一步影响审慎工具的实施效果。

(二)宏观审慎工具有效性文献评述

宏观审慎工具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同时国际监管机构和各国监管当局也越来越多地使用这些工具,但宏观审慎工具的有效性从经验上尚未得到充分的分析和理解,相关的研究成果还比较有限。加拉蒂和莫斯奈(Galati,Moessne,2013)指出了其中的原因。第一,宏观审慎工具虽然在本次金融危机爆发前已经出现,但危机发生后,它才受到足够的重视并广泛地应用于操作实践中。因而,实证研究所需的基础数据还相对缺乏。第二,学术界对金融系统和宏观经济关系的认识理解还不充分,有关二者互动影响的理论模型还比较缺乏,进一步为经验分析带来了困难。第三,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政策相结合,这使得评估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进一步复杂化。

近年来,学术界努力克服上述困难,对宏观审慎工具的有效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研究。代表性的如,里姆(Lim等,2011)通过跨国宏观面板的研究表明,许多宏观审慎工具都能有效降低系统性风险。LTV和DTI上限、准备金、逆周期资本要求、信贷量或者信贷增速上限、动态拨备等工具有助于抑制信贷增长和杠杆率变动的顺周期性;对NOP和期限错配的限制有助于降低跨机构和跨市场的共同风险敞口。而且,宏观审慎工具的有效性似乎并不依赖于汇率制度或者金融部门的规模,但冲击的类型确实起到影响,因而不同类型的风险需要使用不同的工具。IMF(2012)同样采用跨国分析,从信贷增长,房地产价格升值和资本流入三个角度探讨了宏观审慎政策降低金融脆弱性的效果。其研究发现动态资本要求和准备金对抑制信贷增长具有显著的效应;LTV上限和资本要求对于控制房地产价格上涨具有强烈影响,但准备金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准备金有助于实行浮动汇率制的新兴市场国家减少资本流入。与里姆(Lim等,2011)和IMF(2012)跨国宏观分析不同,克拉森斯(Claessens等,2013)采用48个国家的银行微观数据,分析了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杠杆率上升、资产增长和非核心负债对核心负债之比变动的影响。他们的研究表明,DTI和LTV上限,对信贷增长和外汇借款的限制在经济繁荣时期有助于降低银行杠杆率、抑制资产和非核心负债的快速增长,准备金、动态拨备、对利润分配的限制等逆周期缓冲有助于减轻银行杠杆率和资产的增长。与宏观审慎工具的事前性质相一致,审慎政策工具在经济上升周期时的影响大于经济萧条周期时。

同时,部分研究者针对某些特定审慎工具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首先,新兴市场国家,

7

尤其是中国、俄罗斯、巴西、哥伦比亚、秘鲁和韩国等将准备金工具作为一种宏观审慎工具,服务于金融稳定的目标(Lim等,2011;IMF,2011和2012)。蒙托罗和莫伦诺(Montoro,Moreno,2011)、托法尔(Tovar等,2012)基于拉美国家的经验证据表明,准备金工具在抑制银行信贷顺周期性,稳定资本流动方面是成功的。格洛克尔和陶宾(Glocker,Towbin,2012)构建了一个小型开放经济的DSGE模型,其研究表明,在具有金融摩擦和资本流入的情形下,根据经济条件调整准备金工具能够稳定信贷,服务于金融稳定的目标,而利率工具只能服务于价格稳定的目标。其次,宏观审慎的资本分配机制在缓和金融周期过度波动,降低系统风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BCBS①(2010)发现从当前的水平提高最低资本要求和流动性要求具有净的长期经济效益。这些效益来自于更高的资本和流动性要求降低了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危机导致的相关产出损失。高协尔(Gauthier等,2010)则采用加拿大银行系统的数据表明,依据单个银行对整个银行系统贡献的系统性资本分配机制,能够大幅降低单个银行的违约概率以及系统性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最后,有证据表明,动态拨备提高了单个银行以及整个银行体系的弹性和应变能力②。吉梅奈兹和绍里纳(Jiménez,Saurina,2006)指出,在经济繁荣时期,无论是筛选借款人还是抵押品要求,商业银行的信贷标准都较为宽松,此时动态前瞻性的拨备具有明显意义,因为它将银行贷款组合因经济周期而导致的信用风险状况也考虑进去了。吉梅奈兹(Jiménez等,2012)针对西班牙的研究表明,动态拨备等逆周期的宏观审慎政策在抑制银行信贷供给周期方面是有用的,而且更为重要的时,在经济萧条期,动态拨备有利于平滑经济衰退,维护了企业信用,提高了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的可能性。

目前国内学者对我国宏观审慎工具有效性的研究还非常缺乏。张健华和贾彦东(2012)总结了国内外宏观审慎政策的理论与实践进展,其中对宏观审慎工具有效性这一主题也进行了一定的梳理。马勇和陈雨露(2013)在基于中国经济的DSGE模型框架下,研究了货币、信贷和金融监管政策等宏观审慎政策规则的协调搭配问题,其结果表明宏观审慎青睐简单清晰的规则,宏观审慎政策的搭配组合不仅有助于稳定经济金融系统,而且可以降低单一政策面临的多目标困境和政策负担,其协调搭配需要避免“政策冲突”和“政策叠加”问题。梁璐璐等(2014)、王爱俭和王璟怡(2014)分别将LTV上限和逆周期资本要求作为宏观审慎工具的代表,在DSGE框架下讨论了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研究发现宏观审慎政策有益于稳定金融波动,而且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互相配合的效果最好,有助于金融稳定和价格稳定目标的共同实现。王志强和李青川(2014)采用门限VAR模型,从宏观审慎监管角度分析了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准备金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作为宏观审慎工具。Wang和Sun(2013)基于我国银行数据的研究表明,准备金等部分宏观审慎工具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贷款增长和房价上涨,降低系统性风险。此外,部分宏观审慎工具是通过对其它公共政策工具的设计和校准进行调整而为宏观审慎目标服务的,比如,存款准备金传统上是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在以往研究中部分学者对其货币政策作用进行了分析(张晓慧等,2008;徐明东和陈学彬,2011)。

①全称为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②西班牙早在2000年就引入了动态拨备工具,因而有关动态拨备有效性的研究主要以西班牙为例。

8

三、研究设计

(一)变量选择

1、宏观审慎工具变量

根据里姆(Lim等,2011)和克拉森斯(Claessens等,2013)的统计,我国目前使用的宏观审慎工具主要有5种,准备金率、LTV上限、DTI上限、逆周期资本要求和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贷款限额控制。其中,前两种工具使用的最为频繁。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过渡期安排,2013年1月1日,商业银行应达到最低资本要求,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还应满足附加资本要求,而逆周期资本如需要再计提;我国虽然实行DTI上限控制,但一直都是50%;贷款限额控制则主要集中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前,以及2009年下半年,执行的时间也相对较短。由此可见,后三种工具或是使用时间较短,或是没有变化。

与此相对,2003-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次数为40次,且主要集中在2006年以后。早在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就建立了差别存款准备率制度,后来又将宏观审慎视角引入到准备金工具中,实施了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①2006-2008年,面对国内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信贷增长过快、房地产价格快速攀升、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系统性风险不断累积的局面,中国人民银行采用存款准备金逆周期调节,不断上调准备金率,从2006年的8%上升至2008年9月份的17.5%。雷曼兄弟破产后,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为了应对资本外流、信贷萎缩可能导致的经济减速甚至崩溃,央行又适时下调准备金率,防范我国银行体系出现流动性危机。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褪去,2009年在宽松货币政策条件和资本强劲流入的双重作用下,我国出现了增速高达33%的信贷扩张高潮。因此,央行在2010年初及时上调了5家大型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行逆周期的审慎监管。总的看来,2003年以来,存款准备金政策出现了向更加严格和稳健发展的趋势,而且针对不同金融机构实施了差别化调节的新模式。此外,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的LTV上限也经过了十余次的调整,其中二套房的LTV上限②由2003年80%下降到2011年40%。通过LTV上限来调节信贷需求,一方面控制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涨及其泡沫化,另一方面,防范商业银行杠杆率快速上升及其对房地产市场风险的过度暴露。

基于上述考虑,本文采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住房抵押贷款LTV上限作为宏观审慎工具的代表,根据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LTV上限的实际使用天数,对其进行年度加权平均。为了更好地评估宏观审慎工具的政策效应,与以往研究一致,本文取其一阶差分作为宏观审慎政策(Macro-Prudential Policy,MPP)的度量,而且采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住房抵押贷款LTV上限的变化量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可以降低宏观审慎政策变量与利率等货币政策变量的共线性,更准确地估计其影响系数。

①中国人民银行从2004年4月25日起对金融机构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但是差别仅为0.5个百

分点,而且基于维护金融稳定考虑,央行对执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采取高度保密原则。2008年9月25日后,央行对大型和中小型银行要求的法定准备金率也不再相同,调整不再统一,工农中建交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准备金率高于其他商业银行。

②一套房为居民自住型住房,国家对一套房的LTV实施的是保护政策,一直维持在70%-80%,因此本

文采用二套房LTV上限的调整作为宏观审慎工具变量。

9

2、被解释变量

银行信贷的过度扩张一方面会降低其资产质量,使商业银行风险过度承担,从而给金融稳定造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在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的情形下,信贷激增会导致资产价格快速上涨,尤其是可能诱发房地产市场泡沫化风险。同时,商业银行杠杆率的快速上升,会提高其脆弱性,降低整个银行系统面临内外冲击时的弹性和韧性。因此本文选择商业银行的贷款增速(dlnloan)和杠杆率的变动率(dlnleverage)作为宏观审慎工具的目标风险变量。

3、控制变量

(1)宏观控制变量

本文采用的宏观控制变量有两个,一是经济增长变量,二是利率变量。鉴于GDP增长率中净出口的影响较大,本文采用徐明东和陈学彬(2011)的建议,选用与信贷增长更为密切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对于五家大型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其经营的范围是全国,本文采用国家层面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而对于城商行和农商行,虽然部分城商行实现了跨区域经营,但其主要服务对象还是当地经济,因此采用城商行和农商行所在地级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同时,对合并重组形成的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如徽商银行、江苏银行、吉林银行、龙江银行、华融湘江银行等,本文采用该银行所在省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利率变量代表了央行的货币政策立场,当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尚未完成,还未形成市场化的基准利率,存贷款基准利率还发挥基础作用。因此,笔者采用6个月-1年贷款基准利率作为利率变量的代表,根据其使用天数,进行年度加权平均。

(2)银行微观特征变量

贷款增速作为被解释变量时,依据徐明东和陈学彬(2011)的研究,本文还控制了规模、流动性和资本等三个银行微观特征变量。银行规模(SIZE)采用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表示;流动性(LIQ)采用流动性资产除以存款和短期融资的总额来代表,资本(CAP)则采用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来代表。这三大特征都会影响银行的贷款增速,代表了银行供给方面的因素。杠杆率的变动率作为被解释变量时,笔者选取银行规模(SIZE)和贷款增速(dlnloan)作为控制变量,其中贷款增速越高,商业银行提升杠杆率的动机也就越强,杠杆率的增长也就越快。同时,根据克拉森斯(Claessens等,2013)的研究,本文将杠杆率的水平(leverage)也作为控制变量。因为如果银行的杠杆率水平已经很高,会限制其进一步上升的空间,降低其增速。

4、交叉项

在经济繁荣时期,商业银行倾向于信贷扩张,提升其杠杆率,使得实体经济进一步过热,而经济形势一旦发生转向,银行就会骤然变得保守起来,提高信贷标准,紧缩信贷,去杠杆化,影响企业信用,使得实体经济衰退进一步加强。本次金融危机中商业银行所呈现的这种信贷繁荣萧条周期,显著放大了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的损害,危机后,宏观审慎监管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降低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为此,里姆(Lim等,2011)通过跨国宏观研究,探讨了宏观审慎工具是否有助于抑制信贷增长和杠杆率变动顺周期性。

对于中国而言,金融系统的稳定与宏观经济的关系更为密切,银行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虽然在不断下降,但占比仍在60%左右,信贷波动与经济周期的变化及系统性风险之间有很大的关系(张健华和贾彦东,2012),因此,降低银行信贷及其杠杆率的顺周期对我国防范和降低系统性风险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里姆(Lim等,2011)的

10

11

研究,构建宏观审慎变量MPP 与经济增长变量的交叉项,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微观层面,来分析宏观审慎工具在抑制我国银行信贷和杠杆率顺周期性中的作用。

(二)计量模型

根据上文的分析,笔者建立了如下基准模型:

,,,1,2,,11p

i t i k i t k i t i t i t i t it

k Y Y MPP growth i X μαβγγθε--==++++++∑(1)

其中,,Y i t 为各银行的贷款增长率和杠杆率的变动率,i μ为个体效应,it ε为随机扰动项。为了控制银行贷款增速和杠杆率变动自身的反馈效应以及惯性,本文构建的是动态面板模型,在实证研究中,动态滞后阶数p 一般为1阶或2阶。MPP 为本文的宏观审慎变量,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住房抵押贷款LTV 上限的变化量(dRRR 和dLTV )。贷款增速和杠杆率变动具有顺周期的特征,审慎工具对其进行逆周期调节和控制,二者具有一定反馈效应,因此本文将MPP 设为内生变量。growth 和i 分别为两个宏观经济变量,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贷款基准利率,作为信贷需求的代理变量,growth 也会受到银行信贷增速的反馈影响,同时基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其本身具有内生性,因此,笔者将其也设为内生。X 为银行微观特征变量,它们与被解释变量可能具有一定的同期相关性,根据Claessens 等(2013)、徐明东和陈学彬(2011)的研究,本文采用其滞后一期值,用以消除当期相互影响的内生性问题。我们最感兴趣的是MPP 系数的符号、显著性以及大小,它代表了宏观审慎工具在控制我国银行信贷增速以及杠杆率上升中的有效性及其工具效力。

同时依据Lim 等(2011)的研究,本文构建宏观审慎变量MPP 与经济增长变量的交叉项,研究宏观审慎工具的使用能否降低银行信贷扩张、杠杆率变动与经济增长的正向关系,即它们的顺周期特征:

,,,,1,2,,11p

i t i k i t k i t i t i t i t i t it

k Y Y MPP growth growth i X μαβγγθε--==++++++?∑(2)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样本选择

本文的研究样本为2003-2012年97家中资银行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数据来源为Bankscope 数据库,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剔除了外资银行、政策性银行、信托公司以及证券公司的数据,剔除了数据连续期少于3年的银行,共剩下97家银行。样本银行包含了工农中建交5家大型商业银行,光大、中信、浦发等13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①,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北京农商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等79家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贷款基准利率来自Wind 数据库,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来自相应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笔者对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以及国务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进行汇总整理得到二套房的LTV 上限。

(二)实证结果

本文采用系统GMM 两步法来估计(1)式和(2)式。为了判定系统GMM 估计中工①鉴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经营特点,本文将其算入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具变量的有效性,笔者采用Sargan检验,其原假设是“所有工具变量都是有效的”。为了保证估计的合理有效,还必须保证扰动项不存在自相关,即扰动项的差分具有一阶自相关、二阶和更高阶不存在自相关。

表1给出了宏观审慎工具对银行贷款增速及其顺周期性的影响。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Sargan检验和自相关检验均不能拒绝原假设,表明我们的系统GMM估计选取的工具变量是合理的,扰动项不存在显著的序列相关。

表1宏观审慎工具在控制信贷增速及其顺周期中的作用

(1)(2)(3)(4)

dlnloan(t-1)0.0788***0.1725***0.1353***0.1942***

(5.10)(7.96)(8.51)(7.97)

dRRR(t)-0.0017*

(-1.90)

dLTV(t)0.1735***

(6.56)

dRRR(t)*growth(t)-0.0235***

(-5.50)

dLTV(t)*growth(t)0.6874***

(6.51)

growth(t)0.1459***0.0976***0.1500***0.1395***

(5.37)(5.52)(9.59)(7.34)

i(t)-0.0221***-0.0267***-0.0108***-0.0276***

(-6.32)(-12.45)(-2.90)(-11.41) SIZE(t-1)-0.0128***-0.0299***-0.0249***-0.0246***

(-11.44)(-9.20)(-12.23)(-11.32) LIQ(t-1)0.00690.0667**0.0463*0.0871**

(0.30)(2.16)(1.89)(2.56)

TCR(t-1)0.5169***0.5710***0.2991***0.3253***

(5.14)(6.95)(3.45)(2.97)

常数项0.4567***0.7793***0.6144***0.6912***

(19.17)(14.77)(16.79)(17.22)

N401401401401 AR1(p值)0.00000.00000.00030.0000

AR2(p值)0.32040.36190.30560.4176 Sargan Test(p值)0.51700.39830.71210.5670

注:括号内为z统计量;***、**和*分别表示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t表示当期值,t-1表示滞后一期值。

12

贷款增速滞后一期变量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具有一定的惯性或粘性。从控制变量的系数来看,绝大多数的系数至少在10%的水平下显著。银行的规模越大,其信贷增速越低,这可能反映了银行的规模越大其经营策略相对保守谨慎,也可能是因为规模较大的银行受到的信贷管控更加严格。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具有信贷扩张的冲动,较高的流动性水平和资本充足率为其进一步的信贷扩张提供了基础,因此,银行的流动性水平和资本充足率越高,其贷款增速也相对较高。growth的系数显著为正,具有两层含义,一方面,growth作为信贷需求的代理变量,其系数为正,表明银行的信贷供给会受到经济增长需求的影响;另一方面,这一结果同时表明在控制其他因素以后,贷款增速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信贷增速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征。贷款基准利率的系数显著为负,贷款基准利率越高,企业的融资成本越高,信贷需求越低,商业银行只能被动调整资产组合,降低信贷增速。

我们最感兴趣的是宏观审慎工具变量以及它与经济增长变量交叉项的系数符号及其显著性。准备金率的的系数在10%的水平下显著为负,这表明央行上调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它们信贷供给能力,能够显著减缓银行的信贷扩张步伐。LTV上限的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这表明降低LTV上限,提高住房抵押贷款的首付成数,能够抑制呈泡沫化的抵押贷款的增长,从而间接降低银行信贷增速,并且防范银行对房地产市场风险的敞口过度暴露。两个宏观审慎工具变量与经济增长交叉项的系数都在1%的水平下显著,这表明通过准备金率和LTV上限的逆周期调节,即在经济上升周期收紧政策工具,经济下行时期放松政策工具,能够显著降低贷款增速与经济增长的正向关系,平滑信贷周期,降低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顺周期特征。

表2进一步给出了两大宏观审慎工具在降低商业银行杠杆率增速及其顺周期中的作用。因为在动态模型为AR(1)形式时,扰动项的自相关检验一直无法通过,即扰动项仍存在潜在的序列相关,因此笔者加入了被解释变量的滞后二阶项,构建AR(2)形式的动态面板模型。此时,Sargan检验和扰动项的自相关检验均在5%的水平下通过了检验。

表2中动态滞后项的系数均显著为负,如果当期的杠杆率提升速度较快,在下两期商业银行会适当减缓其扩张杠杆率的步伐,具有一定的短期调整机制。growth的系数至少在10%的水平下显著为正,这说明我国商业银行提高杠杆率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在经济上升周期,银行提升其杠杆率的速度也较快;在经济下行周期,银行会减缓提升速度,甚至通过一系列的去杠杆化措施,快速降低杠杆率水平,以满足监管要求。贷款基准利率的系数显著为负,这表明央行的货币政策立场会影响商业银行的脆弱性水平,提高基准利率有助于抑制商业银行杠杆率的放大。银行的规模越大,杠杆率增速越快,这可能是因为目前大银行的杠杆率水平低于中小银行,大银行进一步提高杠杆率的动机较强,且提升的空间也较中小银行大。与理论预期一致,信贷增速的系数显著为正,信贷资产在银行盈利资产中属于盈利水平相对较高的那部分,信贷增速会直接影响银行提高杠杆率的意愿水平。同时,杠杆率水平会影响其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杠杆率水平和杠杆率的变动率显著负相关。

从宏观审慎工具的系数来看,这两大宏观审慎工具确实影响了商业银行的杠杆率变动,提高准备金率或者降低住房抵押贷款的LTV上限都能降低其增速。然而,准备金率与经济增长变量交叉项的系数虽然符合理论预期为负值,但在10%的水平下仍不显著,似乎准备金工具对于抑制商业银行杠杆率变动顺周期的作用并不明显。与此相对,LTV上限交叉项的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在经济繁荣周期降低LTV上限,在经济下行时期适当提

13

高LTV上限,通过这种逆周期调节,能够降低商业银行杠杆率的顺周期特征,降低银行体系的脆弱性水平。

表2宏观审慎工具在杠杆率变动及其顺周期中的作用

(1)(2)(3)(4)

dlnleverage(t-1)-0.4432***-0.4864***-0.4560***-0.4679***

(-16.68)(-10.48)(-15.59)(-11.47) dlnleverage(t-2)-0.4038***-0.4548***-0.4133***-0.4362***

(-13.84)(-10.54)(-16.42)(-12.60) dRRR(t)-0.0068***

(-2.59)

dLTV(t)0.2015***

(3.02)

dRRR(t)*growth(t)-0.0062

(-0.94)

dLTV(t)*growth(t)0.8284***

(4.61)

growth(t)0.1713***0.1417*0.1505***0.0976*

(2.73)(1.80)(3.52)(1.70)

i(t)-0.0266***-0.0476***-0.0567***-0.0542***

(-2.84)(-3.85)(-5.80)(-6.32) SIZE(t-1)0.0213***0.0238***0.0253***0.0220***

(6.38)(2.96)(5.92)(3.70)

dlnloan(t-1)0.4988***0.5306***0.4200***0.4274***

(7.24)(6.12)(8.72)(6.36)

leverage(t-1)-0.0137***-0.0124***-0.0137***-0.0132***

(-13.63)(-7.91)(-14.03)(-9.77)常数项-0.1988**-0.1551-0.0761-0.0356

(-2.16)(-0.83)(-0.66)(-0.25) N354354354354 AR1(p值)0.01050.01530.01520.0158

AR2(p值)0.44010.47190.40260.4992 Sargan Test(p值)0.70860.59130.58450.6391

注:括号内为z统计量;***、**和*分别表示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t表示当期值,t-1和t-2分别表示滞后一期值和滞后两期值。

14

同时,笔者将样本分为五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两个子样本①来研究宏观审慎工具的有效性及其在不同类型银行间的差异性。限于篇幅,这里仅给出审慎工具变量以及它与经济增长变量交叉项的系数。表3的上半部分为五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回归结果,下半部分是城商行和农商行子样本的回归结果。首先,在两个子样本中,审慎工具及其与经济增长变量的系数都是显著的,这两大宏观审慎工具对抑制我国银行信贷扩张、杠杆率放大及其顺周期性都是有效的,且进一步验证了全样本实证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健性。其次,从系数的大小来看,对于不同类型的银行,宏观审慎工具的效力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对于城商行和农商行,五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对宏观审慎工具的调节更为敏感,审慎工具的效力更大。最后,具体来看,准备金率工具对银行贷款增长及其顺周期的影响在两个子样本间的差异性相对较小,对杠杆率变动及其顺周期则具有一定差异。与此相对,LTV上限工具在两个子样本中的差异更为明显,五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对LTV上限的变动非常敏感,工具效力远大于城商行和农商行。笔者以为LTV上限主要通过抑制居民的住房信贷需求来间接调控银行的信贷增速和杠杆率变动,目前,五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承担了绝大部分的住房抵押贷款发放,因此LTV上限工具对前者的工具效力要远高于后者。与此相对,准备金工具则是直接冻结银行的信贷供给能力,调节的更为直接,因而调控效率在不同类型银行间的差异相对较小。

表3宏观审慎工具在子样本中的工具效力

解释变量

被解释变量

dRRR dLTV dRRR*growth dLTV*growth

五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子样本

信贷增速(dlnloan)-0.0069***0.2232***-0.0406*** 1.8333*** (-2.93)(4.09)(-3.61)(8.83)

杠杆率变动(dlnleverage)-0.0252***0.8274***-0.1020*** 2.1467*** (-4.52)(3.37)(-4.30)(4.39)城商行和农商行子样本

信贷增速(dlnloan)-0.0063***0.1376***-0.0313***0.6455*** (-5.06)(6.44)(-8.26)(9.19)

杠杆率变动(dlnleverage)-0.0116***0.1805***-0.0155***0.2588** (-6.92)(5.00)(-3.47)(2.35)

注:括号内为z统计量;***、**和*分别表示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

当前,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维持在20%,中小型银行为18%,根据张晓慧等(2008)的研究,我国最优准备金率上限为23%左右,进一步上调准备金率的空间已不大。同时,目前购买二套房的LTV上限为40%,下调的余地也不太大。如何拓展这些宏观审慎工具的使用空间,提高其效力呢?笔者以为,可以从单个宏观审慎工具本身、多

①如果将样本分为五大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三类,会导致第一个子样本观测过少,

系统GMM两步法无法估计。鉴于五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在经营范围、商业模式以及银行微观特征上更为相似,所以将二者合并为一类。

15

个宏观审慎工具配合以及宏观审慎工具和其他公共政策协调三个方面来提升工具效力。首先,对于准备金率工具,央行一方面可根据存款期限长短和流动性差异征收差别的法定准备,提高工具调控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在必要时可扩大存款准备金的缴存基数,增强调控效力,避免监管套利。为了提高LTV工具的监管效力,可根据各地房地产价格涨幅情况实施差异化的LTV上限,这不仅能够防范局部地区的房地产价格过度上涨以及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出现,而且有助于抑制银行信贷的过度扩张和杠杆率放大。其次,为了定点或定向控制某类潜在的系统性风险之源,提高宏观审慎监管效力,可以多种宏观审慎工具搭配使用。多种宏观审慎工具的配合使用不仅有助于化解特定来源的系统性风险,而且监管当局也能够积累宝贵的经验①,提升其金融监管效率。最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宏观审慎工具在防范和化解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中的效力,应该加强宏观审慎政策与微观审慎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的协调配合,发挥协同效应。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等其他公共政策趋向于相互支持而非冲突,因此,宏观审慎政策与其他公共政策在确保政策工具清晰的前提下,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互补的。这种互补不仅有利于宏观审慎工具金融稳定目标的实现,而且,金融体系更稳定、更有弹性和更少顺周期性也将提高其他公共政策的有效性。

五、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我国97家商业银行2003-2012年的微观数据,将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和可变的LTV上限作为宏观审慎工具的代表,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这两大工具在抑制我国银行信贷扩张、杠杆率变动及其顺周期性中的作用,评估了我国宏观审慎工具的有效性,并对审慎工具在不同类型银行之间工具效力的差异性进行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无论是全样本还是分类型子样本,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和可变的LTV上限能够显著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增长和杠杆率变动,目前我国宏观审慎工具的实施是有效的。而且通过宏观审慎工具的逆周期调节,能够有效降低银行信贷扩张和杠杆率放大的顺周期性,平滑信贷周期,降低我国银行系统的脆弱性水平。其次,对于不同类型的银行,这两大宏观审慎工具的效力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对于城商行和农商行,五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对宏观审慎工具的调节更为敏感,审慎工具的效力更大。最后,不同宏观审慎工具的传导路径存在差别,相对于准备金率的直接调节,LTV上限主要通过抑制居民的住房信贷需求来间接调控银行的信贷增速和杠杆率变动。因此,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调控效率在不同类型银行间的差异相对较小,可变的LTV上限对五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效力则要高于城商行和农商行。

本文结论的政策含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应针对商业银行的类型,实施差异化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从而有助于提高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其次,设计开发不同的宏观审慎工具,应加强对不同工具传导机制的研究,这样才能针对性的使用工具,提高宏观审慎监管效力;最后,在当前上调准备金率和下调LTV上限的空间已不大的情形下,可从单个宏观审慎工具本身、多个宏观审慎工具配合以及宏观审慎工具和其他公共政策协调三个方面来拓展这两大工具的使用空间。

①当前技术下的定量模型还不太稳健,远不能指导宏观审慎监管的操作实践,经验判断非常重要。

16

参考文献:

1.梁璐璐、赵胜民、田昕明、罗金峰:《宏观审慎政策及货币政策效果探讨:基于DSGE框架的分析》

[J],《财经研究》2014年第3期。

2.马勇、陈雨露:《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与搭配:基于中国的模拟分析》[J],《金融研究》2013年第

8期。

3.王爱俭、王璟怡:《宏观审慎政策效应及其与货币政策关系研究》[J],《经济研究》2014年第4期。

4.王志强、李青川:《资本流动、信贷增长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基于门限向量自回归的实证分析》[J],

《财贸经济》2014年第4期。

5.徐明东、陈学彬:《中国微观银行特征与银行贷款渠道检验》[J],《管理世界》2011年第5期。

6.张健华、贾彦东:《宏观审慎政策的理论与实践进展》[J],《金融研究》2012年第1期。

7.张晓慧、纪志宏、崔永:《中国的准备金、准备金税与货币控制:1984—2007》[J],《经济研究》2008

年第7期。

8.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2010,“An Assessment of the Long-Term Economic Impact of

Stronger Capital and Liquidity Requirements”[R],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9.Claessens S.,S.R.Ghosh,and R.Mihet,2013,“Macro-Prudential Policies to Mitigate Financial System

Vulnerabiliti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V ol.39,pp.153-185.

10.Galati G.,and R.Moessner,2013,“Macroprudential Policy–a Literature Review”[J],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V ol.27(5),pp.846-878.

11.Gauthier C., A.Lehar,and M.Souissi,2010,“Macroprudential Regulation and Systemic Capital

Requirements”[R],Bank of Canada Working Paper No.4.

12.Glocker C.,and P.Towbin,2012,“Reserve Requirements for Price and Financial Stability:When are they

Effectiv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entral Banking,V ol.8(1),pp.65-114.

13.IMF,2011,“Macroprudential Policy:An Organizing Framework”[R],Background Paper.

14.IMF,2012,“The Interaction of Monetary and Macroprudential Policies”[R],Background Paper.

15.Jiménez G.,and J.Saurina,2006,“Credit Cycles,Credit Risk,and Prudential Regul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entral Banking,V ol.2(2),pp.65-98.

16.Jiménez G.,S.Ongena,J.Peydró,and J.Saurina,2012,“Macroprudential Policy,Countercyclical Bank

Capital Buffers and Credit Supply:Evidence from the Spanish Dynamic Provisioning Experiments”[R], European Banking Center Discussion Paper No.11.

17.Lim C.H.,A.Costa,F.Columba,P.Kongsamut,A.Otani,M.Saiyid,T.Wezel,and X.Wu,2011,

“Macroprudential Policy:What Instruments and How to Use them?Lessons from Country Experiences”[R], IMF Working Paper No.238.

18.Montoro C.,and R.Moreno,2011,“The Use of Reserve Requirements as a Policy Instrument in Latin

America”[R],BIS Quarterly Review,March.

19.Tovar C.,M.Garcia-Escribano,and M.Vera Martin,2012,“Credit Growth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Reserve

Requirements and Other Macroprudential Instruments in Latin America”[R],IMF Working Paper No.142. 20.Wang B.,and T.Sun,2013,“How Effective are Macroprudential Policies in China?”[R],IMF Working

Paper No.75.

(ZH)

17

宏观审慎管理:逆周期政策与实现途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16225884.html, 宏观审慎管理:逆周期政策与实现途径 作者:张芙蓉 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14年第08期 摘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宏观审慎管理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引起了学术 界和政策制定者的广泛讨论、研究,本文在阐述宏观审慎管理概念提出的背景下,给出了宏观审慎管理应有之义以及宏观审慎管理关注的焦点——金融体系顺周期性。在详细梳理国内外关于金融体系顺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做出了金融体系顺周期性的综述,并给出了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逆周期政策工具及其实现途径。 关键词:宏观审慎管理;顺周期性;研究综述;逆周期政策 一、宏观审慎管理提出的背景、含义 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着眼于单个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然而,近30多年来,金融全球化发展使得金融体系内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内在的关联性和依赖度不断加强,金融产品的同质化程度严重,导致金融体系内风险传染性也大大增加。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和国际组织普遍处于低通胀、高增长的良好状态,各金融机构微观审慎指标也处于良好状态,但在复杂的金融创新推动下,长期积聚的系统性风险从美国的次贷市场集中爆发。在对危机形成原因进行深刻反思后,认识到,当前的金融监管体制存在严重的缺陷和不足,只关注单个金融机构的微观审慎管理理念,不能有效的防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国际金融监管理念发生了重大的调整,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成为各主要经济体金融监管的主要发展趋势。 宏观审慎管理是为了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防止系统性风险发生而采取的一种监管模式。宏观审慎监管关注横截面维度与时间维度(Crockett[1],2000)。其中,横截面维度关注风险在金融体系内部任何时点是如何分布的问题;时间维度方面则关注风险如何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演变的问题,对此应建立逆周期的资本缓冲机制。我国“十二五”规划建议里把构建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纳入其中,在我国,银行是最主要的金融中介,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也更多地表现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顺周期性。鉴于此,本文主要讨论银行顺周期性问题。 二、银行顺周期性理论研究综述 (一)银行顺周期内生性因素 关于银行顺周期性内生机理研究,(史建平[2]等,2011)提出,根据“合成谬误”和“羊群效应”理论,金融机构会拥有相同或相似的资产类型,金融机构的同质化经营带来高度相关的风险敞口。金融机构的微观审慎性行为,如果成为金融机构的一致行动,在宏观层面可能影响到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杨军华[3],2011;陈华[4]等,2011)认为,银行融资成本和融资渠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0-01-06T13:38:43.873Z 来源:《中外企业家》2009年第11期下供稿作者:朱晶晶,肖存泉[导读] 针对通货膨胀高企的现象,2006年至今,央行多次上调基准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是作用效果并不明显。 朱晶晶,肖存泉(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南昌 330013;中国银行福清支行,福建福清 350300) 摘要:针对通货膨胀高企的现象,2006年至今,央行多次上调基准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是作用效果并不明显。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政策建议。关键词:货币政策、通货膨胀、有效性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 2003年以来,我国GDP增长率连续五年超过10%。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通货膨胀一直持续急升,继2007年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4.8%后,2008年第一季度我国CPI同比增长8%。中国政府已经将治理通货膨胀视为宏观经济第一要务。这次的通货膨胀主要表现在:⑴构成CPI的八大商品类别看,上涨幅度较大的主要是食品类价格。2006年以来,国际粮食价格全线上涨,大部分农作物的价格、涨幅均达到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⑵随着次级债危机影响的不断扩散,美元持续贬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国际石油、有色金属等能源和基础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使中国企业背负了越来越重的成本压力,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对下游产品的成本推动效应,将带动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扬。⑶动力市场的紧张推动了劳动力价格的上升、特别是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提高,而且就业刚性增强。 针对CPI高企的现象,2007年提出适度从紧“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的货币政策,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一年内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六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今年以来又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5%。一季度央行累计发行约1.7万亿元央票,正回购额超过1.8万亿元。银行为回收流动性采用了这么多政策,但必须看到,由于国际收支顺差持续增大,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流动性过剩依然严重。仅到11月末,外汇占款已经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比年初增加31 639.4亿元人民币,扣除央行净回笼的2.63万亿元,仅外汇占款一项,基础货币新增约5 000亿元。由于外汇占款的持续增加,2006年和2007年基础货币余额只是增速放缓,但是绝对量还是以很快的速度增长。可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得到挑战。 一、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货币政策有效性,就是指货币政策能否立足于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运用特定的政策工具与政策手段选择,通过不同的传导机制,影响现实经济金融运行,引导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顺利实现其预定的调控目标。中国人民银行调节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利率政策等。这些工具都因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而存在着制度缺陷,致使货币政策不能很好地通过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制约了货币政策效率的发挥。 (一)公开市场业务。中国人民银行灵活运用对冲工具,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搭配使用中央银行票据和以特别国债为工具的正回购操作,收回银行体系流动性。但是,我国国债的期限结构和持有结构不合理使得国债缺乏足够的操作规模,且多为中长期国债,而适用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短期国债却很少。2007年,通过在公开市场发行央行票据和正回购所回笼资金5.14万亿,但净回笼仅为8 200亿元,比去年增加不到一成。原因在于今年有高达3.6万亿元的央行票据到期,如果再加上正回购量,则到期资金量高达4.4万亿元。因此,虽然通过央行票据等收回了部分流动性,但这些央票以后还会到期,只是把更猛烈的流动性问题给推迟了,因此,很难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压下去。 (二)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根据信贷资金供求情况,制定和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我国再贴现操作实行总量比例控制、期限比例控制和投向比例控制,再贴现所占基础货币的比重偏低。这一操作规则在中国人民银行对再贴现限额实行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的管制下,显得缺少灵活性,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再贴现政策的活力。 (三)利率政策。⑴虽然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加息虽然可以回笼流动性,但还不能真正反映资金供求状况,难以灵活有效地带动经济主体行为进行调整,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非常之小。作为金融机构存款基准利率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所经历的所有调整时间点上的名义利率和扣除同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幅度后的实际利率,从2007年,实际利率一直呈负值,并且负值水平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意味着信贷成本、资金成本偏低,不利于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增长,与从紧的货币政策不符。 ⑵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与扩大,人们存钱的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单是储蓄,资金还会向其他金融市场分流。同时,随着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和财富的积累,消费需求逐步升级以及提前消费的观念,带动了对房地产和汽车的消费,使居民更愿意采取银行消费贷款的行为。因此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得不敏感且利率弹性较小,从而货币政策失效。⑶央行今年连续五次调高准备金率而未采取加息,也是对当前经济“把脉”的结果。因为,人民币在不断升值的同时美元连续降息,中美利差进一步加大,国际热钱大举进入中国,因此缩窄了人民币加息的空间,制约了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空间。 (四)准备金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此项政策是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最终客户的影响是间接的。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显示,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3月末仅为2%,比上年年末低1.3个百分点。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应对流动性风险的需要。从历史经验看,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都在2%以上。因此,目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已相对不足。而目前17.5%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二十年来最高,商业银行的头寸显得不足,未来提高法定存款准金率的空间已经很小。 二、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中央银行政策的独立性和透明度 研究表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越大,其实施货币政策的效率就越高。而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不够,在行使货币政策时受到多方干扰。在我国现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制度安排下,在进一步加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同时还要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尽量公开中央银行采取的措施和操作的相关信息,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增强公众对货币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引导公众形成合理的预期。 (二)发展完善货币市场

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有效性研究_梁琪

经济科学?2015年第2期 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有效性研究* 梁琪李政卜林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071) 摘要:本文将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和可变的LTV上限作为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代表,利用中国商业银行2003-2012年的微观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这两大工具在抑制商业银行信贷扩张、杠杆率变动及其顺周期性中的作用,评估了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有效性。研究显示,这两大工具能够显著影响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增长和杠杆率变动,而且通过其逆周期调节,能够有效降低银行信贷扩张和杠杆率放大的顺周期性,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调控是有效的。由于其传导机制的不同,准备金率的调控效率在不同类型银行间的差异相对较小,可变的LTV上限对五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效力则要高于城商行和农商行。研究结果为构建中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科学有效地实施宏观审慎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撑。 关键词: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有效性系统性风险顺周期 一、引言 2007-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范围和破坏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危机引发了各界人士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注,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都希望通过宏观审慎政策来化解系统性风险,以实现金融稳定。目前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已成为全球共识,但是学术界对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中的许多问题还未形成共识,不同的国家对其理解也不完全相同。在宏观审慎政策理论研究不断完善的同时,宏观审慎工具的操作实践已经走在了理论发展之前。 宏观审慎工具的引入主要是应对时间维度和跨部门横截面维度的系统性风险。现阶段我国存在时间维度和截面维度的潜在系统性风险,前者表现为信贷和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的快速增长,后者则表现为银行之间、银行部门与非正规融资及地方融资平台之间日益增加的关联性(Wang和Sun,2013)。在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之前,我国已经使用一系列的宏观审慎工具,包括房地产调控政策,如可变的贷款价值比率(Loan-to-Value,LTV)上限以抑制呈泡沫化的抵押贷款增长和房地产市场风险;差别存款准备金的动态调整机制来调控信贷增速,抑制信贷扩张和杠杆率变动的顺周期性,平滑信贷周期。危机后,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我国进一步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监管标准,比如资本和流动性缓冲、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等等。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金融风险度量的新理论与新方法及其在中国金融机构的应用研究”(批准号:14ZDB124)和“中国金融监管制度优化设计研究”(批准号:09&ZD037)的阶段性成果。作者梁琪同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5

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共10页

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主要经济职能部门年度会议基本已召开完毕,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也已浮出水面,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我们对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分析判断如下。 一、深化改革: 经济政策的总纲 当前我国改革的难点在于利益调整,改革涉及面宽,触及利益层次深,风险比较大,改革难度越来越大。为在改革中防止改革设计的“碎片化”,防止改革目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化”,防止推动主体的“部门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在强化顶层设计的背景下,可以预计2014年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将紧紧围绕制度建设、体制改革,即将短期政策融入长期改革之中,注重短期宏观调控与重大制度建设相结合 2014年,为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政府部门将进一步转变职能尤其是下放权力落实好“三个一律”:凡是市场能够调节的经济活动,政府一律不再审批;凡是企业投资项目,除了关系国家安全、生态安全、涉及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的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不再审批;对必须保留的审批项目,凡是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交由地方和基层管理。 二、稳中求进:

宏观调控政策的主基调 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高于7.5%的预期目标,国民经济企稳住并逐步向好,说明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科学和中央推动改革、调整结构来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的举措是及时和有效的。因此,可以预计2014年的宏观调控仍将保持稳中求进的基调,即“明确区间,稳定政策,重在改调,长短结合”。 “明确区间”是指中央仍可能会明确要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守住防通胀的上限,以增强社会信心,稳定社会预期。为改善民生,确保人民的就业、收入能够增长,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 “稳定政策”是指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可以预期的平稳的政策环境,防止政策不当变动对市场机制的干扰。在保持政策弹性的基础上,尽量避免宏观政策的波动。 “重在改调”就是在稳定宏观政策的前提下,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向结构调整要发展的潜力,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进创新发展,完善调控方式手段,强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动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长短结合”是指政策要既着眼于解决当前问题,更着眼于为长期平稳可持续的发展打造基础,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化解产能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论文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论文 内容摘要: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一直推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但客观地说,我国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不尽理想。针对这一问题,国内许多学者从多方面加以探讨。笔者就这一现象从理论到现实展开分析,指出影响货币政策效果有效性的三个主要因素,并在借鉴国外货币政策方面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增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有效性货币市场政策工具 随着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的提高和财政大规模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效应的递减以及“挤出效应”的出现,我国财政政策正逐步的退出历史舞台,转由货币政策单独承担刺激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历史任务。为此,深入探讨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 如果以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作为现代货币政策的理论起点,距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但就凯恩斯本人而言,他比较偏爱财政政策,在《通论》中,凯恩斯指出:“就我自己而言,我现在有些怀疑,仅仅由货币政策操纵利率到底有多大成绩。国家可以向远处看,从社会福利着眼,计算资本边际效率,故我希望国家多负起直接投资之责”。由此看出凯恩斯对财政政策的高度重视。货币学派是以凯恩斯学派的对立面出现的,其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认为,货币政策有三个作用,就其实质说是一个稳定经济的作用。由此可见,货币学派对货币政策作用的看法比早期的凯恩斯学派要积极。 在我国,真正的货币政策实践距今只有20年左右时间。就货币政策有效性而言,西安交通大学的崔建军教授曾进行归纳,认为我国经济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对货币政策有效性持肯定态度,以南京大学的范从来教授和中国人民银行的戴根有研究员为代表,认为即使是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的作用仍然是巨大的。第二种观点认为,对货币政策作用估计偏低甚至否定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其代表人物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黄达教授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谢平研究员。黄达认为:“实践证明,过分估高其(指货币政策,笔者注)效能,不是实现不了设想的目标,就是在强力贯彻实施中带来很大的副作用”。谢平则对货币政策有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概述 --浅谈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 一、简介 要了解货币政策工具,首先来认识一下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主要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给、银行信用及市场利率等变量的方针、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政策目标、中介指标、操作指标和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是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控制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最终实现政策目标。 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法律解释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三条关于货币政策工具的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运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 (一)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 (二)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三)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 (四)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 (五)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 (六)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运用前款所列货币政策工具时,可以规定具体的条件和程序。 本条是关于中国人民银行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的规定,这是法律层面上对央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解释。 三、种类 根据货币政策工具的调节职能和效果来划分,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常规工具 或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 ①存款准备金制度 ②再贴现政策 ③公开市场业务 被称为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 (二)选择工具 常见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 ①消费者信用控制; ②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③不动产信用控制; (三)补充工具 除以上常规性、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外,中央银行有时还运用一些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信用进行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包括:

巴塞尔协议Ⅲ与中国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

巴塞尔协议Ⅲ与中国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巴塞尔协议Ⅲ与中国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自从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以来,世界金融体系先后经历了1987年美国股 市大崩盘,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xx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化的全球金融危机。 频繁爆发的危机,带给全球经济金融体系严重伤害,引起各国政府和监管当局的高度重视,纷纷选择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进行政府干预,试图挽回不良影响,防止金融体系崩溃,帮助恢复全球经济增长;同时,也引发了对危机起因、经济增长模式、“大而不倒”金融机构监管以及监管体制、机制、标准和跨境协调等方面的反思。 在金融监管领域,美国、英国、欧盟等国家(地区)纷纷出台了各自的金融改革方案,金融稳定理事会、巴塞尔委员会等国际组织新制定或修订加强金融机构监管和监管当局之间相互合作的一系列改革文件,更加强调资本和流动性监管,更加强调对系统性风险的计量、识别和风险化解,尤其是细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措施,并提出了强 化宏观审慎监管改革框架,以减少金融危机事件对宏观经济的损失, 维护世界金融体系稳定。 目前,由二十国集团共同推动的国际金融改革在银行资本、流动性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新标准,同时在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逆周期监管、跨境监管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于欧美等国家在金融监管和治理领域出现的新问题、采取的新措施,我们需要深入分析研究,总结经验教训,提出适宜国情的改革方

案;对第三版巴塞尔协议及其陆续研究制定的监管制度、思路、方法等内容,需要我们积极主动多层次、实质性参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领域,提高我国监管当局国际话语权,促进国际金融秩序稳定。 鉴于此,本文以巴塞尔协议Ⅲ和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为主线,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成果,围绕银行机构监管和宏观审慎监管框架设计为主题展开研究。 本文采取理论和实践结合,比较分析法与实证分析结合法的方法,分别分析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包括巴塞尔协议Ⅲ在内的国际监管改革成果,以及中国实施巴塞尔协议的做法和有效的监管措施,侧重探讨我国宏观金融审慎监管框架的建立。 紧密结合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和监管实际,探讨进一步实施和完善逆周期资本缓冲、动态差别准备金率等审慎监管政策工具的效果,并在增强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性等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等。 第二章分析巴塞尔协议Ⅲ及其指标对银行业的影响。 基于银行监管演变进程,通过对巴塞尔资本协议、巴塞尔协议Ⅱ和巴塞尔协议Ⅲ内容的简介,阐述银行监管理念、监管内容和监管工具的过程和创新,重点分析资本充足率指标、杠杆率和流动性等监管指标对银行业的影响,以及对巴塞尔协议Ⅲ的定量测算进行了分析。 第三章探讨巴塞尔协议Ⅲ在各国的实践。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物品 2.外部性 3.货币流通速度 4.国内生产总值 5.通货膨胀 6.市场失灵 7.负外部性 8.挤出效应 9.潜在GDP 10.赤字依存度 二、简单题 1.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2.当增加政府支出时,IS曲线如何移动?为什么? 3.财政扩张带来的挤出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4.请结合货币数量论(方程)说明货币供应量和物价的关系 5.何为自动稳定器?请说明它对缓和经济波动的作用。 6.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什么? 7.请阐述货币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 8.私人储蓄、公共储蓄、国民储蓄的含义及其关系 三、论述题 1.请说明IS曲线、LM曲线的形状及原因,并分析曲线斜率的变化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2.请阐述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的效果 3.请推导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及平衡预算乘数 4.请结合IS-LM-BP模型分析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增发货币所产生的影响。

四、分析题 1.假设对于一个特定的经济体,在特定的时期内,投资等于100,政府支出为75,净税收固定在100,消费有下面的消费方程决定: C=25+0.8Y D 是可支配收入。请回答: 其中,Y D (1)均衡收入水平是多少? (2)政府支出乘数值是多少?税收乘数呢? (3)假设投资下降了40个单位,变成60,请问新的均衡收入是多少? 2.请结合IS-LM-BP模型分析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增发货币所产生的影响。 3.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货币供给为M=200,消费C=90+0.8Yd,税收T=50, 投资I=140-5r,政府支出G=50,求: (1)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若其它情况不变,政府支出G增加20,那么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什么变化? (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4.已知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分别为C=130+0.6Y和I=750–2000r,设政府支出为G=750亿元。试计算: (1)若投资函数变为I=750–3000r,请推导投资函数变化前和变化后的IS 曲线并比较斜率。 (2)增加政府支出时,请比较投资函数在变化前和变化后哪种情况的收入变化大?为什么? (3)增加货币供给时,比较投资函数在变化前和变化后哪种情况对收入的影响大?为什么?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现代经济信息 一、电子货币的出现及特征 在历史上行行色色的货币起源学说中,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从价值形态的演进阐述了货币的产生。人类活动的最初目的是满足个体衣食住行最基本的需求,在那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下,交换行为就已经出现,此时就已经出现了实物形态货币的雏形。直到私有制的出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过渡到商品经济阶段,劳动产品变成了商品,货币也从一般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最初的交换体现为偶然的交换,而一般的实物都可以充当货币,后来为了方便交易和流通,一种实物被固定的充当了一般等价物,但仍然存在携带不便、不易分割、价值过小的特点,所以最终货币被锁定在贵金属充当的形态上。随着区域贸易的不断发展,商品交易量越来越大,所以受贵金属储量,价值以及使用中磨损等因素制约,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出现了。 信用货币的出现完全割断了货币与贵金属的关系,发行货币的基本保证是国家的信誉和银行的信誉。随着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结构的形成,货币这种特殊的商品也在其执行其职能的过程中被不断创新,随着电子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以银行信用、商业信用、国家信用的活动为载体,电子货币应运而生。 目前世界上存在的电子货币一般来说都不是法定货币,他的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用货币的特征,二是体现为法定货币以外的约定货币。电子货币的体现形式大家较为熟知的就是伴随电子商务的出现广为应用的体现为结算方式的银行存款,体现的是银行信用,而另一类就是有其发行主体的,一般法定货币的发行主体是中央银行,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则逐渐的与商业信用结合在一起,比如说电话卡,公交卡,还有我们通常所讲的网络货币。 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传导过程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交易者对于货币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投机性需求三个方面,一定时期内流通当中需要的货币量就由这三个因素的需求来决定,那我们需要的货币到底怎样进入流通领域,到底要由央行发行多少货币则是货币政策要研究的。 货币政策是政府经济职能的体现,宏观经济调控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失衡,虽然这些目标之间会相互矛盾,但每一个目标的 实现都与货币的存在密切相关,所以中央银行通过对货币数目的控制来实现这些目标。首先央行会发行现金来满足流通中最基本的交易需求,这些现金进入流通领域后一部分用于交易,一部分则以存款的形式流回银行系统,所以中央银行控制的基础货币就是流通中的现金以及准备金,所以,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二元传导机制下,由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的完成去实现整个银行体系存款总额的增加,实现对基础货币的倍数扩张,这就是货币供给的基本过程。货币供给的过程实质就是央行在调整货币供给量,去尽可能的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而电子货币的出现实际上是减少了流通当中对于现金的需求,那则一定会影响到货币乘数,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三、电子货币的出现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首先,电子货币的出现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央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一般来说有两大类操作工具,一类是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俗称的三大法宝,一类是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我们下面分析电子货币的出现对三大法宝的影响。1.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效果的影响。电子货币的使用降低了央行资产负债规模,传统意义上央行对商行缴纳的保证金是不支付利息的,缴纳保证金对商行来说增加了融资成本和机会成本,所以,电子货币的出现削弱了央行存款准备金对商行货币扩张的影响效应。2.对再贴现政策效果的影响。再贴现政策实际是央行体现最后贷款人职责解决商业银行资金流动性问题的,电子货币的发行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商行融资的问题,在传统理论中,再贴现政策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的融资意向,所以,商业银行融资成本降低的情况下,再贴现政策的效应受到一定影响。再次,对公开市场操作政策的影响。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业务通过公开买卖证券吞吐货币调节货币供给量,但电子货币的出现,使得央行的铸币税收入减少,对公开市场操作业务开展的灵活性下降。 其次,电子货币的出现对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影响。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过程的起点是基础货币的提供,进而通过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机制完成货币供给过程,运用多种工具实现对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多少主要受流通中现金,准备金,现金漏损率,超额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定期存款比率等因素影响,所以,随着电子货币对现金的替换比率的提高,商业银行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比如说超额准备的减少,比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减少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银行的存款创造倍数,从而扩大货币乘数。 四、结论 在我国的电子货币主要以银行卡为载体,电子货币功能的实现主要是依托持卡消费,所以,对货币乘数的影响显而易见。借鉴西方国家电子货币的发展,我国的电子货币的体现形式可以逐渐多样化,从发行主体的角度讲慢慢扩大到企业,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为了降低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也可以由央行控制电子货币的发行,实现对货币供给的有效调控。为了降低应用电子货币的不确定性风险,应该考虑央行对电子货币的发行缴纳准备金,同时不断的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章程.电子货币对金融的影响和冲击[J].财经科学,2002. [2]孟爱霞,董建俊,安琳. 电子货币的发展对金融的影响透析[J].华南金融电脑,2005. [3]王倩,杜莉.电子支付科技影响货币乘数的实证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8,12. [4]王小瑞.电子货币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探究[J].经济论坛,2011. [5]胡建国.电子货币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及其对策[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作者简介:葛晓伟(1981-),女,吉林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成果:2009年5月《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发表文章,2008年5月《金融经济》,发表文章,2007-2008参与天津市人文社科项目。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葛晓伟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工学院 摘要:电子货币的出现代替了现金执行货币的职能,提高了清算效率,但因为电子货币的出现影响了居民持有现金的现状,进而影响了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情形,对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过程及货币政策的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从电子货币的起源开始分析,浅析了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对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子货币;货币政策 中图分类号:F8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08-01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央行解读讲课稿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形成的背景是什么? 答: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形成于国际金融危机深化以后。2009年初,国际清算银行(BIS)提出用宏观审慎性的概念来概括导致危机中“大而不能倒”、顺周期性、监管不足、标准不高等 问题。这个概念开始并不是太流行,但后来慢慢为大家所接受,并逐步被二十国集团(G20)及其他国际组织采用。在G20匹兹堡峰会上,最终形成的会议文件及其附件中开始正式引 用了“宏观审慎管理”和“宏观审慎政策”的提法。在G20首尔峰会上,进一步形成了宏观审慎管理的基础性框架,包括最主要的监管以及宏观政策方面的内容,并已经得到了G20峰会的批准,要求G20各成员国落实执行。 宏观审慎管理的含义是什么? 答:宏观审慎管理是国际金融危机后提出的,核心是从宏观的、逆周期的视角采取措施, 防范由金融体系顺周期波动和跨部门传染导致的系统性风险,维护货币和金融体系的稳 定。宏观审慎管理是与微观审慎管理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对微观审慎监管的升华。微观 审慎管理更关注个体金融机构的安全与稳定,宏观审慎管理则更关注整个金融系统的稳 定。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资本要求有哪些? 答:具体看,G20审议批准的巴塞尔协议Ⅲ新资本要求分为以下五个层次。 一是最低资本要求。最低标准仍为8%,但其中普通股充足率最低要求从2%提高到 4.5%,一级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包括普通股和其他满足一级资本定义的金融工具)由 4%提高到6%。 二是资本留存缓冲。在最低资本要求基础上,银行应保留 2.5%的普通股资本留存缓冲(Capital Conservation Buffer),使普通股资本加上留存资本缓冲后达到7%,以更好地应对 经济和金融冲击。 三是逆周期资本缓冲。 四是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额外资本要求。 五是应急资本机制。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内容是什么? 答:宏观审慎性政策框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框架,其主要目标是维护金融稳定、防范系统 性金融风险,其主要特征是建立更强的、体现逆周期性的政策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对银 行的资本要求、流动性要求、杠杆率要求、拨备规则,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特别要求,会 计标准,衍生产品交易的集中清算,等等。 宏观审慎管理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宏观审慎性管理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基本目标,它将金融体系视作一个整体,研 究金融体系与宏观经济的联系以及金融体系内部的相互关联性,通过定性、定量分析以及 早期预警、宏观压力测试等手段,监测评估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识别金融风险在金融体系 的跨行业、跨市场分布状况以及金融体系顺周期性对金融风险的放大效应,并有针对性地 对监管准则、标准或指标进行调整,以期达到金融稳定并确保经济平稳发展的最终目标。 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可分为逆周期工具和增强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工具两大类。前者是 要解决在顺周期性所导致的系统性风险,后者主要针对一个时点上跨机构维度上的风险。

运用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对我国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进行分析撰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小论文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摘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支柱,相应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是决定宏观调控成效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事关国民经济能否保持平稳运行和实现长期增长,因而在一个国家的策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宏观调控 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此后10多年,我国经济增长先后经历了速度过快、稳中趋降和平稳较快三个阶段,总体上呈现出持续增长和波动幅度收窄的良好态势。在这个过程中,财政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自2004年5月份以来采取的财政货币政策调控,深化财税管理体制改革,长期居高不下的投资规模终于大幅回落,物价无论是PPI还是CPI均疾步走低,货币供应量回到央行盯住范围内。从而体现了财政政策在促进体制改革、促进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5年,中国在加强财政宏观调控、推进依法理财、推进依法理财,推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实施了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主要内容的稳健财政政策,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财政经济状况进一步改善。 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31627.98亿元,突破3万亿元大关,比

上年同期增长19.8%。200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已经清晰。国民经济在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的情况下,出现了几个值得关注的趋向:一是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连续下滑,目前已经进入理想的区间;二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顺利实施,人民币汇率在初始升值2%之后稳中有升;三是在人民币升值后净出口继续上升,贸易顺差大幅增加,外汇储备创历史新高;四是工业企业利润率下降;五是部分行业能过剩矛盾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增加了操作的难度。若要保持高增长、低通涨的理想发展格局,短期内通过利率、汇率调节经济增长、改善进出口平衡、提高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压缩长线投资等已经没有太大的余地。而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则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税负总水平、调整进出口关税政策、实行有差别的行业税制和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公共支出的方向和比例、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抑制和消除目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健康因素,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 2003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在整个货币政策调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从2003年4月份开始,人民银行通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加大对冲外汇占款的力度;此后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向商业银行提示房地产信贷风险,要求商业银行加强信贷管理;此外,还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原来6%调高至7%。2004年一季度开始,人民银行连续出台了三大政策:3月25日起分别上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4月25日起再次上调存款准

我国现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我国现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摘要]现行货币政策在对付通货紧缩、刺激有效需求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效果相对弱化。究其原因有三: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有限;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障碍。2006年,我国仍将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将继续以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主。 [关键词]货币政策稳健有效性 一.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回顾 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货币政策的重新定位,《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健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表明今后货币政策基本目标是“稳定”而不再是“增长”。 从早期的“发展经济、稳定货币”过渡到“保持货币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直到今天的“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鲜明地体现了货币政策日益“中性化”的轨迹。也就是说,货币政策不再承担“刺激”或“抑制”经济的任务,而只负责经济运行营造一个稳定的宏观环境,“规则导向”的货币政策。 二.充分认识实行稳健货币政策的必要性 近几年,在实施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过程中,货币政策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具体提法在不同年份有所不同,但基本思想却始终是配合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防范金融风险,以金融的稳定来确保经济的稳定。可将其概括为稳健的货币政策。 近年来为什么不比照积极的财政政策,明确提出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呢?这是因为:(1)单靠增加货币总量解决不了近年来出现的物价负增长问题。1997年后出现的物价负增长,根本原因是由于多年来严重重复建设,造成工业部门严重供过于求所酿成的;它是长期来经济结构失调的结果,而不是货币总量不足。(2)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是结构问题而不是总量问题,解决总量问题,货币政策具有优势,而解决结构问题;单纯依靠货币政策总量扩张无济于事。(3)当前货币存量大量增加,而引起货币失控的一些潜在的因素还未完全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去年中国经济继续以超高速度增长,既给中国带来了骄傲,也给政府带来了尴尬。骄傲的既给中国带来了骄傲,也给政府带来了尴尬既给中国带来了骄傲是,中国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似乎正朝着其梦寐以求的世界强国的地位又迈进了一步。尴尬的是,几乎所有的政府宏观调控目标,如降低增长速度、改变依靠出口和投资带动增长的经几乎所有的政府宏观调控目标,如降低增长速度、几乎所有的政府宏观调控目标济结构、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等等,都没有能如期实现济结构、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等等,都没有能如期实现。中央政府的权威似乎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有效。这种尴尬的局面表明,中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正面临进退失据的困中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正面临进退失据的困境。这种困境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中的三个难点问题的具体体现。 第一个难点是,经济增长的速度既高不得、又低不得第一个难点是,经济增长的速度既高不得、又低不得。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始终停留在一种外延式的增长陷阱之中。按照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绿色国民生产总值统计口径,如果将增长的环境和社会成本也考虑在内,中国实际上是负增长。换一句话说,中国当前的增长,是以破中国当前的增长,中国当前的增长坏未来中国人民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来实现的。这样的增长,说好听一点是借来的增长,说坏未来中国人民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来实现的难听一点是掠夺来的增长。这样的增长一是没有福利效果,二是不可能持续。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把经济增长速度降下了,把经济中的结构问题调整好。但是,中国目前有五六千万的城镇失业人口,还有两亿多的剩余农村人口等待流向城镇。经济速度一降下来,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分析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 摘要: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在整个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货币政策有效性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5日发布《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报告(2014-2015)》指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宏观调控必须坚持多目标的“区间调控”、“定向调控”和“结构调控”,一方面要保就业、稳增长、防风险、稳物价;另一方面也要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这份逢年底发布的年度报告提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2015年中国经济宏观调控政策应坚持实施“新常态下的新对策”,在潜在增长率下移、去产能、去杠杆的过程中,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2015年中国经济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一部分,其有效性却仍有争议。 1.货币政策 狭义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广义的货币政策则是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

的一切措施。 而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后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前者则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中国实行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2.稳健的货币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提法,它讲的是制定货币政策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它不同于经济学教科书关于货币政策操作层面的提法(如“宽松的”、“中性的”或“紧缩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稳定币值目标相联系,它包含既防止通货紧缩又防止通货膨胀两方面的要求,它\不妨碍根据经济形势需要对货币政策实行或扩张、或紧缩的操作。 1998年以来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货币信贷总量平稳增长。1998~2001年,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幅基本控制在14%~15%之间,与过去一些年代货币和信贷大起大落相比,近几年我们终于把货币信贷的增长调控得比较平稳了。二是信贷结构有了大幅度的调整。在一系列信贷政策的推动下,个人住房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和农业贷款比重大幅度上升,在当年贷款新增额中上述三项贷款大体占七成,信贷结构的这种调整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三是保持了国内金融稳定和人民币汇率的稳

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

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 一、货币供应、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 (一)货币供应 1. 货币供应量的内涵和外延 根据传统的定义,货币供应量包括现金和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在现代的意义上,货币供应量是一个国家某一时点上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所持有的货币和执行货币职能的金融资产的总和。从统计上看,货币供应量包括中央银行的现金发行和金融机构的负债项目。现金具有绝对的流动性,金融机构的负债项目的流动性较低。 货币层次的划分:世界各国对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以便中央银行控制有所侧重,具体为: M0=现金(通货) M1=M0+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包括定期储蓄存款) 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 M4=M3+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s) M5=M4+政府短期债券和储蓄券 M6=M5+短期商业票据 其中,对M1到M3的监测和调节被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所采用,比如美国联邦储备体系最看重M2,英格兰银行则注意M3,而日本银行强调的是M2+CDs。 2.决定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因素 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是决定货币供给的主体:传统和现代货币理论有的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有的认为是内生变量。但是大多数经济学家承认,货币供应量并不仅仅取决于中央银行的意愿和决策,也取决于作为货币需求者的大量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的行为决策,货币供应量主要是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创造出来。因为,第一,现代的现金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个别国家由财政部发行)。第二,商业银行本身具有存款货币的创造能力;第三,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能力受中央银行决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限制;第四,中央银行直接决定商业银行的基础货币。 (二)基础货币 1. 基础货币的定义 指流通中的现金加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表现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是货币性负债总额。根据复式记账原理,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对应的是,基础货币=流通中的现金+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 对外资产净额+政府债权资产净额+对商业银行的债权+其他金融资产净额。 中央银行资产总额增减带动基础货币量增减:在中央银行的资产中,项目之间此增彼减,基础货币量的变化则取决于各项资产增减变动相互抵消后的净值。基础货币是社会各金融机构创造信用的基础,因为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变动制约着银行信用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变动;中央银行可以借创造基础货币的多少,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2.影响基础货币量变动的主要因素 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性负债,并对应中央银行的货币性资产。中央银行对外资产和负债。中央银行对政府的资产和负债。中央银行对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