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展

失眠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IMS),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证,祖国医学称之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等,主要病因病机为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增大,失眠症的发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很多患者使用镇静剂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长期使用副作用较大,且易产生依赖和成瘾性。近年来,中医特色疗法以其独特的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失眠治疗,现将有关中医疗法在失眠方面的应用综述如下。

标签:失眠症;中医药;作用机制;综述

[文献标识码]A

失眠,中医称为”不寐”,又称“目不瞑”“不得眠”等。近10年来中医治疗失眠方法多种多样,疗效明显、副作用少、适用人群广等优势日益显著,临床研究与日俱增。不但可以预防发作、控制或缓解症状,而且有很好的远期疗效。但中医药的滥用也日益明显,临床工作中应该加强管理。人一生当中约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它是人生命中必须经历的过程之一,缺乏好的睡眠质量会对人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根据相关报道显示,我国有35%以上的人群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为了能够有效治疗患者的失眠症,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必须找出合适的治疗方法。现代中医认为,失眠症的产生主要与患者的心、肝、脾、肾等器官有关,下文主要对失眠症的治疗现状以及中医治疗的方法和优势进行详细分析,从而为治疗失眠症提供几点科学的建议。

1.失眠症治疗存在的问题分析

很多患者在失眠之后,由于对失眠症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患者躺在床上不可避免出现精神紧张。一些患者误以为数绵羊、数数字等方式能够有效缓解失眠症状,因此强制性数数,这样反而容易导致失眠程度的加深。此外,一些患者在失眠的时候,以为安眠药能够缓解失眠症状,并长期大量地服用安定药物,容易导致上瘾症状,在停药之后因为药瘾的出现而变得焦虑、抑郁、甚至出现严重的精神疾病。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有半数以上的患者在患上失眠症状的同时患上焦虑或抑郁症状,这说明失眠和焦虑等精神状态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在治疗的时候应该以精神情绪方面的调节为主。

2.中医对失眠治疗的作用机制

从临床研究可知,在治疗失眠症上应用中医具有良好疗效,研究其作用机制非常有必要。事实上,其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2.1对中枢神经递质具有调节作用

中医药治疗失眠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失眠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失眠研究进展 失眠是因为躯体、生理、心理、药物性、人为性、营养缺乏等因素导致体内儿茶酚胺分泌过多,5-羟色胺分泌不足引起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发生紊乱,从而导致睡眠时相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发生了紊乱,表现为人睡困难,或者维持睡眠障碍(易醒、早醒和再入睡困难)。中医将本病归为“不寐”、“不得眠”等范畴。现代医学对其治疗以镇静安眠药为主,但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中医对于该病有多种分型,并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取得良好疗效。现对近几年中医药治疗失眠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病因病机 通过总结中医治疗病案,笔者发现中医学对于不寐的病机,主要归结于阳盛阴衰,阴阳不交。《类证治裁?不寐》曰:“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刘彦廷等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总结,认为失眠在临床上主要为痰热内阻所致,多侵犯阳明和少阳两经,为多火多痰之疾病,且失眠的兼夹证较多。张其慧认为,导致失眠的原因与肝脾失调有关,肝主疏泄,主藏血、藏魂;脾主统血,藏意、主思;心主血、藏神。若肝血不足或肝失调达,即可导致心神失养或心神被扰而失眠。脾运失常;一

方面不能运化气血,导致气血生化乏源,营血亏虚,另一方面运化水湿失常,酿生痰饮,积而生热,痰热扰心而导致失眠的发生。徐云生认为,病因有七情内伤、劳倦过度、饮食不节等,但以情志内伤最为多见,病位则以心肝胆脾胃为主,总的病机是阳盛阴衰,阴阳失交。贾斌认为,失眠的病因主要有内伤、外邪两端。内伤主要是七情太过或不及,进而导致脏腑气机逆乱、升降失常、气血不调、阴阳失交而致失眠;外邪主要是风、寒、火、热等邪气作用于人体,导致气血壅塞,进而干扰卫气的正常运行,致营卫不和而致失眠。吕慰秋认为,失眠的发病主脏在心,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神明。心受外邪侵袭,脏腑、经络机能紊乱,气血阴阳相对失衡,是失眠产生的重要原因。陈己明等认为,气滞血瘀是导致本病的病机之一。 辨证分型 失眠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可致多个脏器受累,故临床辨证分型也较为多样。高虹等将失眠分为脾胃失调、筋肉疲劳、肾阴虚3型;裘昌林按邪正虚实辨证将本病分为9型,其中实证分为心火亢盛型、肝郁气滞型、痰热扰心型、食积胃气不和型、肝胆湿热型,虚证分为胆气虚型、心脾两虚型,虚实夹杂者为心肾不交型、阴虚火旺型。孙巧云等一。将失眠分为肝郁化火、痰火扰心、血脉瘀阻、心胆气虚、阴虚火旺、心脾两虚6型。徐厚平。将亚健康失眠分为肝郁化火型、痰

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研究黄剑

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研究黄剑 发表时间:2018-05-17T10:44:30.84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1月第1期作者:黄剑 [导读] 探讨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失眠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研究对象 黄剑 上海市宝山区祁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 200444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失眠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研究对象,患者的治疗时间在2016.01到2017.11月,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50例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口服安眠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58.0%高,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PSQI评分水平均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SQI评分较治疗前有降低,但观察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失眠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可作为失眠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进行临床推广。【关键词】针灸;失眠症;临床疗效 失眠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睡眠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时睡时醒,醒后难以入睡等症状[1]。临床研究表明,引起失眠的原有较为多样化,与生理、病理、心理、环境、社会等多种因素有关,且该疾病能够单独发生,也可作为其他疾病的伴随病症发生[2]。调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的失眠患者数量庞大,成为了影响居民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积极地对失眠患者实施治疗,有效改善其睡眠质量,是非常重要的[3]。传统中医应用针灸治疗失眠已有悠久的历史,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为了提高失眠的临床治疗效果,以下就对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收治的失眠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研究对象,患者的治疗时间在2016.01到2017.11月,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50例研究对象。观察组包含50例患者,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为24:26,患者年龄27-64岁,平均年龄(39.8+7.9)岁。对照组50例患者,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为25:25,患者年龄28-66岁,平均年龄(40.5+8.4)岁。两个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组间资料在研究前均实施了统计学分析,并进行了差异性对比,结果提示组间资料无差异P>0.05。患者入组前均知情且同意,且本次研究经伦理研究会批准。 1.2临床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口服安眠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选取安眠(平补平泻)、四神聪(补法)、神门(补法)、三阴交(补法)、中脘(补法)。对于肝火郁结者配穴选取行间(泻法)、侠溪(泻法);对于痰热忧心者配穴选取丰隆(泻法)、内庭(泻法);对于脾胃气虚者配穴选取内关(补法)、脾腧(补法)、天枢(补法)、气海(补法)、、胃腧(补法);对于心胆虚怯者配穴选取心腧(补法)、胆腧(补法)。患者均每隔3日行1次针灸治疗,以连续治疗10次作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4]。 1.3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的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分别以(%)和()形式对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进行表示,组间比较分别运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检验结果以0.05为水准。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失眠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58.0%高,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如下: 3讨论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失眠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可作为失眠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孙萍,肖宝香,何秀清.宁神汤结合针灸治疗更年期失眠 28 例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1(05):83-84. [2]车艳华,王艳梅.针灸配合磁珠贴耳穴治疗癌症病人抑郁失眠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5,05(06):362—363.

针灸治疗失眠

针灸治疗失眠症的辨证用穴 发表者:徐宇航(访问人次:3711) 失眠症中医称为不寐、不得眠,临床上以入睡困难、易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睡、夜间总睡眠时间不足5个小时、日间疲乏、无精打采等症状为主要表现。长期的失眠易造成疲乏、头晕眼花.甚至昏昏欲睡,致使工作效率下降,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严重的思想负担,产生食欲下降、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或伴有自卑感、甚至有自杀倾向等一系列抑郁表现,有的可以发展成为抑郁症。失眠症的药物治疗需要长期服用,且易于产生依赖,并出现诸如口干、便秘、头晕、心慌、戒断症状等一系列副作用。这给针灸治疗失眠症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正确的选取腧穴是取得疗效的关键步骤。目前失眠症针灸治疗选穴思路较多,疗效显著。 1.以四肢腧穴(神门、三阴交为代表)为主的宁心安神法。心主神,失眠症病机主要为各种 原 2因导致心神受扰而夜不能寐,因此针灸治疗以宁心安神为主.王亚新”针刺神门、三阴交、四神聪为主配合中药治疗心脾两虚及肝郁化火型失眠,发现治疗后症状减轻,睡眠时间延长,总有效率97.5%。丁维超针刺神门、三阴交为主结合辨证加减治疗失眠,1周后发现睡眠质量改善,睡眠时间延长,疗效显著优于安定治疗。侯春英等针刺百会、神门、三阴交、四神聪为主结合辨证加减治疗失眠1个月,治疗后睡眠时间延长,精神状态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舒乐安定治疗。皮敏等针刺神门、三阴交治疗失眠20天,与阿普唑仑治疗比较,总有效率显著提高,同时脑脊液中一氨基丁酸含量有所提高。罗玳红等采用针刺内关、百会(百会温灸)为主治疗失眠10天,与治疗前比较,睡眠时间延长,醒后精神改善,总有效率97%。董子平等采用针刺神门、三阴交为主治疗睡眠障碍113例,其中105例为失眠,l0—30天后睡眠时间延长,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6%。张””采用当归在安眠、神门、三阴交等穴位注射治疗失眠10天,与口服安神补脑液比较,睡眠时间延长,复发减少,总有效率显著提高。范迪等采用四神聪、神门、三阴交为主穴治疗失眠症,根据睡眠率:实验入睡时间/上床至起床总时间×100%的计算方法将睡眠率分为5个等级,有效率根据睡眠率评判。治疗20天后,与口服安定等比较,总有效率显著提高。孙培华用针刺四神聪、百会、神门、三阴交等穴配合耳针治疗失眠症14天,分别与单纯针灸 及口服养血安神糖浆治疗比较,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后两者。 2.以督脉经穴(百会、神庭为代表)为主的调脑安神法。中医认为,失眠症主要病机是卫气留于阳,不得人于阴,故不寐。督脉总领一身之阳气,任脉总统一身之阴气,调节督脉可调节一身之阳气,因此头部腧穴尤其是督脉经穴可以治疗失眠症。 张舒雁等”采用针刺百会、印堂为主治疗失眠症,以睡眠率为有效率的评价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总有效率94%。王俊等用督脉导气法结合抗抑郁剂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与单纯抗抑郁剂治疗比较,督脉导气法可显著降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改善睡眠质量。吴超等¨用大椎、百会、神庭、印堂等督脉穴刺络放血法治疗失眠,与单刺神门、三阴交、神庭、内关等腧穴为主的治疗方法比较,以睡眠率为指标总有效率比较可以看出,督脉刺络放血法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刺神门等腧穴法。李滋平”采用针刺百会、神庭为主治疗失眠症24天,与舒乐安定治疗比较,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深度增加,总有效率显著提高。倪金霞

中医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展 失眠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IMS),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证,祖国医学称之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等,主要病因病机为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增大,失眠症的发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很多患者使用镇静剂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长期使用副作用较大,且易产生依赖和成瘾性。近年来,中医特色疗法以其独特的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失眠治疗,现将有关中医疗法在失眠方面的应用综述如下。 标签:失眠症;中医药;作用机制;综述 [文献标识码]A 失眠,中医称为”不寐”,又称“目不瞑”“不得眠”等。近10年来中医治疗失眠方法多种多样,疗效明显、副作用少、适用人群广等优势日益显著,临床研究与日俱增。不但可以预防发作、控制或缓解症状,而且有很好的远期疗效。但中医药的滥用也日益明显,临床工作中应该加强管理。人一生当中约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它是人生命中必须经历的过程之一,缺乏好的睡眠质量会对人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根据相关报道显示,我国有35%以上的人群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为了能够有效治疗患者的失眠症,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必须找出合适的治疗方法。现代中医认为,失眠症的产生主要与患者的心、肝、脾、肾等器官有关,下文主要对失眠症的治疗现状以及中医治疗的方法和优势进行详细分析,从而为治疗失眠症提供几点科学的建议。 1.失眠症治疗存在的问题分析 很多患者在失眠之后,由于对失眠症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患者躺在床上不可避免出现精神紧张。一些患者误以为数绵羊、数数字等方式能够有效缓解失眠症状,因此强制性数数,这样反而容易导致失眠程度的加深。此外,一些患者在失眠的时候,以为安眠药能够缓解失眠症状,并长期大量地服用安定药物,容易导致上瘾症状,在停药之后因为药瘾的出现而变得焦虑、抑郁、甚至出现严重的精神疾病。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有半数以上的患者在患上失眠症状的同时患上焦虑或抑郁症状,这说明失眠和焦虑等精神状态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在治疗的时候应该以精神情绪方面的调节为主。 2.中医对失眠治疗的作用机制 从临床研究可知,在治疗失眠症上应用中医具有良好疗效,研究其作用机制非常有必要。事实上,其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2.1对中枢神经递质具有调节作用

针刺疗法治疗失眠症研究进展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80 32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 ?综述? 针刺疗法治疗失眠症研究进展 张兰兰1,额尔敦吉如贺1,斯钦图2(通讯作者) (1.内蒙古民族大学2014级民族 医学研究生,内蒙古 通辽 028000;2.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摘 要:本文通过查询1995年至2015年关于针刺治疗失眠症的文献,从失眠症的概念及分类、失眠症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失眠症的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确切的知道了用针刺疗法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同时有必要进行有效的穴位筛选,组成高效处方,优化治疗方案,采用现代医学的原理及设备进行系统的完善为更好的运用传统的医学。 关键词:失眠症;针刺疗法;综述 中图分类号:R256.2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1-3141.2016.80.023 0 引言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睡眠质量或数量达不到正常需求的一种主观体验,在社会节奏加快及竞争加剧的今天,失眠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失眠症发病率近年来急剧上升,中国存在失眠的人群高达42.5%,且有上升趋势。根据上海市中医失眠症医疗协作中心进行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统计显示:失眠症发病率为:女性57%,男性43%;年龄31 ̄50岁为51%,51 ̄60岁为15%,60为以上18%;从事的职业上看,干部、经理、管理阶层35%,技工及下岗人员占30%,退休人员13%[1]。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综述。 1 失眠症的概念及分类 失眠症是指入睡困难,时常觉醒,睡而不稳或醒后不能再睡,晨醒过早,夜不能入睡,白天昏沉欲睡,睡眠不足5h,有反复发作史。失眠症的分类:根据失眠的表现形式可分为三种:(1)初段失眠,难以入睡,上床半小时后仍不能入睡;(2)中段失眠,睡眠浅,多噩梦或半夜12点以前醒来难以入睡,但终究还是睡着了;(3)末段失眠,是指比平时早觉醒,醒后无法重新入睡。按照失眠历史的长短可分为短暂性失眠和持久性失眠[2]。  2 失眠症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中医认为,失眠症的发生是卫气循行失常,心神失司,五脏阴阳不相协调所致。从西医学角度讲,失眠症是由于大脑皮质兴奋和抑郁功能失常,导致睡眠障碍,出现失眠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症的患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的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5]。长期失眠可导致患者焦虑、抑郁,甚至有自杀行为[3]。美国国家睡眠障碍研究委员会(NCS-DR)的报告:1990年用于失眠症患者的支出为154亿美元,1995年为139亿美元[1]。可见,睡眠疾患不仅仅是个医学问题,还直接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发展,因此对睡眠障碍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 失眠症的针刺治疗 失眠症属于一种睡眠障碍,目前西医治疗失眠症的主要方 法是服用安眠药,但长期服用安眠药宜产生成瘾性、耐药性、依赖性、戒断反应、延续反应和蓄积等明显的不良反应。而针灸治疗失眠症在临床因其无副作用、疗效显著而备受关注。鉴于此,现将近年来针灸治疗失眠症的文献报道如下。 3.1 单纯针刺治疗失眠症。王栋[9]等选取患者的百会穴、神门穴、四神聪穴、内关穴和辩证选取副穴进行针灸,每日针灸1次,连续针灸3周为1疗程。对照组患者使用天王补心丸进行治疗,每日服2次,每次服1丸。其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 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 3.2 针刺配合艾灸治疗失眠症。许飞[10]等取主穴安眠穴、内关穴;配穴心脾两虚者加百会穴、心俞穴、脾俞穴;肝郁化火者加太冲、肝俞;阴虚火旺者加太溪、三阴交;胃腑不和者加中脘穴、丰隆穴。行针刺治疗加心脾两虚者百会穴艾条灸疗法每日1次,每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d。总有效率为96.36%。 3.3 针刺结合耳穴治疗失眠症。余芳[11]等将71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结合耳穴组和药物对照组。针刺结合耳穴组采用针刺百会、印堂、四神聪、安眠、内关、神门、三阴交、申脉、照海等穴,配合王不留籽贴压心俞、脾俞、肾俞、神门、交感、皮质下穴等,药物组口服思诺思,治疗20天后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90%。3.4 针刺配合推拿。姬军风[12]采用针刺取百会、四神聪、上星、印堂、中脘、关元、气海、神门(双向)、三阴交(双向)等穴,出针后于背头面部施行推拿手法。总有效率为94.40%。 4 结论 从近几年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报道来看,采用针刺治疗,是因为通过刺激穴位,引起经络感传,调动机体内在的因素,达到阴阳平衡,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且无任何副作用。针灸疗法因其简便、高效、安无副作用的特点,被广泛用于治疗失眠,治疗的方法也不断丰富,目前以传统针灸疗法占主导地位,同时两种及以上疗法较普遍。目前针灸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得到广泛的认可但是存在选穴复杂,方法众多,临床疗效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有必要进行有效的穴位筛选,组成高效处方,优化治疗方案,采用现代医学的原理及设备进行系统的完善为更好的运用传统的医学。 参考文献 [1] 许良.中医睡眠医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医文献杂志.2005.2;55.[2] 李融,花戎.失眠自然疗法[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1.24-25.[3] 李蔚,徐世芬.针灸治疗失眠症研究概况[J].河北中医 2014.8.(36);1247.[4-5] 吴敏,周展红.失眠症诊治[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2005.5.1.[8] 向诗余,周中元.针刺治疗失眠59例[J].湖北中医杂志.2001.23 (10);49. [9] 王栋.用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症的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2013.11 (9);127-128.[10] 许飞,尹明浩,姚芳.针灸治疗失眠55例疗效观察[J].长春中医 药大学学报.2012.28(2).324-325.[11] 余芳,张唐法.针刺配合耳穴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 杂志,2010,32(8);24-25. [12] 姬军风.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失眠36例[J].甘肃中医学院学 报,2010,27(6);50-51. 基金项目:本文获资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科研项目—“蒙医药治疗失眠症临床指南”。作者简介:斯钦图,学历:博士,内蒙古民族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失眠症及其治疗方法

失眠症及其治疗方法 失眠症及其治疗方法 失眠症在中医里叫不寐。亦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失眠症的症状轻重不一,轻者有入睡困难,有眠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睡,亦有时睡时醒,还有虽睡却多梦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睡。失眠症亦可单独出现,也可与头痛、眩晕、心悸、健忘等同时出现。 早在《素问·逆调论篇》中,就有黄帝问歧伯为什么有人不得卧,歧伯解释说:“胃不和则卧不安”。《黄帝内经·灵枢》中黄帝又就不得卧先后请教伯高和歧伯。伯高认为,阴虚者不得卧,治宜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和虚实,勾通阴阳,再服半夏汤一剂,便能安然入睡了。歧伯则认为不得卧是由于阳气盛,阴气虚,见地与伯高相近。由此可见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古人对失眠症的研究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今人与古人相比,受失眠症伤害的更普遍,更广泛,也更严重。 按说,“三十年前睡不醒”。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生活的节奏是如此缓慢,当人们把爷辈的成功经验一成不变地传给孙辈的时候,如若孙辈效而行之,成功率仍然是很高的。与之相反,人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许许多多严酷而惨痛的事

实,告诫自己的孩子:“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更何况孔夫子也说“三十而立”既然孔圣人到了三十岁才走向自立,那么三十岁以前依赖父母,听从父母就行了,自己无须操心,自然也就睡不醒了。 而今的青年人就不行了。因为从他能看能说开始,至少有百分之九十的信息不是来自他的父母,他自小就必须自立去判断选择。现实的生活是,那些自小依赖性很强的孩子最容易受到生活的伤害。据我临床发现,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在大中学生中受失眠症伤害也是非常普通,非常广泛,非常严重的。 导致失眠症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心理方面的原因,二是生理方面的原因。失眠症多为情绪所困,具体说,入睡困难是由于焦虑所致,醒后不能再眠是因抑郁所伤。至于生理方面的原因,一般情况下,你很难用现代医学检测的方法及设备把它查出来,也很难用现代医学的语言把它描述清楚。这里,只能用中医的诊断方法及语言把它描述出来:即思虑劳倦,内伤心脾,阳不交阴,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肝阳扰动,心胆气虚以及胃中不和等因素,均可影响心神而导致失眠症。中医辨证论治,又有虚证、实证之分。而青年人的失眠症大多属于虚证。 失眠症治疗的方法不少。这里,我向你介绍几种简便易行而又经临床反复验证是卓有成效的方法。

针灸治疗失眠

(1)韦良玉等[3 ]认为失眠是因阴精耗损、阴虚阳亢、虚阳浮越所致,采用“健脑安神引火归元”针灸法治疗慢性失眠。将120名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治疗组予以“健脑安神引火归元”针灸法治疗,穴取四神聪、安眠(双)、印堂、涌泉(双),四神聪、安眠(双侧)接G-6805型电针治疗仪,采用连续波,频率150次/分,刺激量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涌泉穴只灸不针,采用温和灸,每次治疗30min。常规组予以常规针刺法,穴取神门(双)、内关(双)、安眠(双)、百会。西药组予口服舒乐安定法治疗。针灸治疗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治疗失眠40例,痊愈9例,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常规组总有效率87.5%;西药组总有效率75%。 (2)宋琳琳等[4 ]采用督灸法治疗失眠,指出失眠的病因病机为:营卫不和、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针灸能够泄其有余,平抑夜间相对亢盛的阳气,亦能补其不足,补益日间不足的正气,调整机体阴阳、营卫平衡,使机体功能重新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方法:临床收集130名失眠患者,均采用督灸法进行治疗。操作方法:令患者裸背俯卧于治疗床上,取督脉大椎至腰俞的脊柱部位,常规消毒后在治疗部位涂抹生姜汁,撒上督灸粉(肉桂、丁香各1g,麝香0.5g),而后覆盖桑皮纸,然后再在桑皮纸上铺生姜泥,最后在姜泥上面放置艾柱,然后点燃艾柱,连续灸治3次后把姜泥和艾灰去除。然后用湿热毛巾把治疗部位擦干净,取消毒纱布敷于脊背上并固定。灸后若起泡,令其自然吸收。每周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治疗期间禁食生冷辛辣、肥甘厚味之物,禁冷水洗浴。疗效标准:参照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表,选取周平均睡眠时间、周平均入睡时间、周平均夜醒次数和晨起疲乏四个指标,分疗程对失眠患者进行睡眠质量评价。治疗结果:各疗程间周平均睡眠时间、周平均入睡时间、周平均夜醒次数和晨起疲乏百分率指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随着疗程增加,周平均睡眠时间逐渐增加(P<0.05),而周平均入睡时间、周平均夜醒次数和晨起疲乏百分率均逐渐降低(P<0.05)。

针灸治疗失眠的具体操作方法

针灸治疗失眠的具体操作方法 失眠是比较困扰大家的一个常见现象,失眠可会有入睡困难,睡眠浅易惊醒,醒后无法再继续入睡的症状,失眠严重影响到了身体的健康,导致患者无法集中精力去面对工作,面对学业。所以失眠是一定要及时治疗的,相比较西医的药物治疗方法,中医的针灸方法更为大家所接受,那么针灸治疗失眠的具体操作方法是怎样的呢? 针灸治疗失眠是许多患者常采用的一种方式,有患者当天针治后,当晚睡觉如宝宝一般好睡。其治疗失眠症的结合穴分布在人体五个部位,如头部的睡眠三针、耳部的安神四穴。手部的睡眠穴、颈部的安眠四穴和足部的睡眠二针等等。 部分操作方法具体如下: 皮肤针 常用穴:颈椎1~7两侧、胸椎5~12两侧。备用穴:额部、头部、眉弓、神门、足三里、三阴交。

操作:上述部位均取,重点用皮肤针叩刺常用穴之两侧,手法轻度或中度。先从颈椎开始,自上而下叩刺两遍。然后在胸椎5~12作横行刺,每横行部位三针。在穴位表面0.5~1.5厘米范围内按常规叩刺20~50下。额部横叩打三行,头部呈网状叩打。手法同前。以局部皮肤潮红或微出血为宜。每日或隔日1次,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一周。 耳穴压丸 取穴:常用穴:心、缘中、神门。备用穴:肾、皮质下、肝、内分泌、脾。 操作:一般仅取常用穴,效不显时加选备用穴1-2穴。贴压物可用王不留行子,绿豆或冰片(预先制备成米粒大之颗粒),贴压于一侧穴上。然后每穴按压1分钟,使耳廓充血发热。令患者每日自行按压耳穴3~5次,睡前必须按压1次,时间为每穴约1~2分钟。隔日换贴1次,二侧穴位交替应用。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4天。 刺血

常用穴:阿是穴。备用穴:内中魁。 操作:先以耳穴探测仪或探测棒在耳根部仔细测出敏感点,做好标记。常规消毒后,用消毒弹簧刺针或三棱针迅速点刺,出血如绿豆大。每次只刺一侧,每日或隔日1次,两耳交替。疗效不显者可加刺另一侧之内中魁穴。5~7次为一疗程。 对于针灸治疗失眠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大家详细的做了介绍,相关的穴位也一一仔细说明。不过建议大家尽管了解了相关的内容,也不可随意的在家里针灸治疗。有条件的朋友最好是按着治疗疗程前往中医医院进行针灸,另外睡前喝杯牛奶也可有效缓解失眠症状。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失眠研究进展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失眠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加,很多人面临失眠的困扰。失眠不仅仅影响人们的休息质量和日常的生活工作,还增加了其他疾病产生 的可能。在失眠治疗上西医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为主,见效快,但是往往会伴随 较大的副作用。因此,近些年许多专家学者从中医角度对失眠的治疗开展了大量 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将这些年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以 期为临床失眠的中医治疗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医;辨证施治;失眠;研究进展 失眠主要是指患者不容易入睡,或者时睡时醒,甚至出现彻夜难眠的现象,导致患者睡眠时间以及睡眠深度严重不足[1]。因为失眠患者得不到充分的休息, 进而对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临床上西医主要是采用药物进行 治疗,虽然见效快,但是副作用较大,如果长期服用该类药物容易导致神经系统 受损[3]。因此很多专家学者尝试从中医角度对失眠进行治疗,开展了大量的理论 和临床实践研究工作,本文将其综述如下。 1 失眠的病因病机 在中医理论中失眠属于“目不瞑”和“不寐”的范畴,《黄帝内经》中认为,“邪气客于脏腑,卫气常留于阳,不得入于阴,故目不瞑”。后来张仲景、李中梓 以及戴元礼等人分别在其著作中对失眠的中医辨证论治进行了阐述。近代以及现 代医学家在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目前主流的病学观点认 为失眠的因素主要包括病人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两个方面,自身因素主要是指自 身的体质、情绪以及遗传因素等;外界因素主要包括生活环境和流行疾病等[4]。 袁拯忠研究发现失眠患者最主要的中医证型主要包括:阴虚火旺证、心脾两虚证、肝郁化火证、痰热内扰证以及心胆气虚证,其中阴虚火旺型和心脾两虚型约占总 数的60%。李奕祺等人选取149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 示其中医证型主要包括气虚、阴虚、痰湿和血虚[5]。 2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2.1 肝火扰心型 肝火扰心型失眠应以疏肝泻火和镇心安神为主。在中医理论中肝火的产生 往往跟患者的情绪有关,而睡眠质量和情绪之间也存在密切关系。Mauss等通过 对失眠患者的情绪进行研究,发现睡眠质量和情绪之间密不可分,相互影响。袁 运硕等对56例肝火扰心型失眠患者采用中药龙胆泻肝汤进行治疗,有效率达到90%。邓树峰等选取60例肝火扰心型失眠患者采取腹针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取得 了较好的效果。 2.2 痰热扰心型 痰热扰心型失眠应该以清化痰热,和中安神为主。马锋对观察组痰热扰心 型失眠患者采用情志干预联合黄连温胆汤加味进行治疗,对对照组痰热扰心型失 眠患者采用黄连温胆汤加味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失眠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8%,对照组失眠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陈丹姗等对61例痰热扰心型失眠患者采用针灸放血疗法配合针刺进行治疗,选 取患者耳尖穴进行放血,选取患者神门、丰隆、百会、安眠、中脘、内关以及内 庭穴进行针刺,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7]。 2.3 心脾两虚型 心脾两虚型失眠应该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为主。荆红存等对观察组痰热

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8-08-17T10:04:38.41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作者:马天[导读] 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针灸治疗失眠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马天 湖北省荆州市妇女儿童医院 434000 摘要: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针灸治疗失眠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70例失眠症患者进行分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评分、治疗前后HAMD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在失眠症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针灸治疗;失眠症;临床效果 失眠症主要是指患者由于睡眠时间、睡眠质量较差等因素导致患者日常生活遭到影响的一种主观体验。失眠症会导致患者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下降等情况,严重时甚至还会出现抑郁、焦虑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因此必须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改善缓和的临床症状[1]。本次研究70例失眠症患者,分析了针灸治疗失眠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所收治70例失眠症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研究的过程中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3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35例患者,男患者16例,女患者19例,患者年龄18~64岁,平均(38.24±3.23)岁;3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患者15例,女患者20例,患者的年龄在17~65岁,平均为(40.69±4.64)岁;两组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给予患者口服氯硝西泮片,1次/d,1mg/次,2~4次/周,每周为一个疗程,共持续治疗三个疗程。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让患者采取仰卧位;主穴选择百会、印堂、照海、血海、四神聪、神门、申脉、三阴交、太冲;配穴:肝火扰心患者加侠溪与行间;痰热内扰患者加内庭与丰隆;心脾两虚患者加脾俞与心俞;心肾不交患者加肾俞与心俞;心胆气虚患者选择胆俞与心俞;共持续治疗三周。 1.3 评定标准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量表对比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其中主要包含了入睡时间、日间功能、睡眠效率、睡眠时间以及睡眠障碍;同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进行评分[2]。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获的所有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例(%)] ”表示,用“”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若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睡眠治疗各项指标评分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入睡时间、日间功能、睡眠效率、睡眠时间以及睡眠障碍评分中均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HAMD评分分别为:(20.24±3.46)与(20.31±3.38)分;由此可见,两组患者HAMD评分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HAMD评分分别为:(11.42±1.07)与(18.51±2.38)分;由此可见,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由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失眠症主要是一种患者的主观感受,通常患者的临床表现为睡眠异常、睡眠不足以及睡眠质量差。对于部分失眠症患者,其通常会伴有抑郁障碍等症状,该病症与失眠呈现正相关关系。患者的失眠症会导致其产生抑郁障碍,而抑郁障碍的产生会加重患者的失眠症状[3]。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针对失眠与抑郁障碍两个方面进行治疗。 传统的西药治疗方式往往采用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的治疗效往往不够理想,且西药治疗的副作用较大,长时间服用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健忘等现象。因此,中医针灸治疗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失眠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中医学认为,失眠症的治疗原则应当平衡阴阳、调协脏腑以及通常气血,其中百会作为治疗失眠症的主穴,其位于督脉交汇处的手足三阳经与足厥阴肝经成为三阴五会的重要穴位,其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阴阳。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大脑中局部血流出现异常以及脑额叶的前部皮质出现异常性改变,是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重要因素。而四神聪则能够提高患者的血液流动、改善患者的血液供应,从而起到清脑安神、调节气血的效果。心脑则属于治疗失眠症患者的重要部位,选取神门、三阴交为配穴,能够有效起到柔肝、宁心、健脾的功效;申脉与照海属于八脉的交会穴,通常针灸治疗能够促使人体形成正常的睡眠规律;太冲为肝经原穴,通过针刺治疗,能够有效保持患者肝经的生理功能、疏理气机;采用血海作为配穴,能够有效起到活血行气、帮助患者的机体气血恢复;采用针灸多穴位进行治疗,不但能够提供单个穴位的治疗功效,同时还能够共奏安神、活血、行气等功效,从而起到通畅气血、平衡阴阳以及梳理气机之功效,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睡眠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失眠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失眠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失眠是指外邪扰动,或正虚失养,导致神不安舍,临床以经常性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 【范围】 西医学的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脑震荡后遗症、以及高血压、肝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贫血、脑动脉硬化、慢性中毒、精神分裂症早期患者,以失眠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人的寤寐,由心神控制,而营卫阴阳的正常运行是保证心神调节寤寐的基础。《灵枢·营卫生会》云:“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凡影响营卫气血阴阳的正常运行,使神不安舍,都会成为失眠的病因病机。 一、病因 1.感受外邪《灵枢·邪客》云:“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外邪中以火热为直接原因较多,其它如阴寒、水湿、风寒等多是形成失眠的间接原因。 2.情志失常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过极是失眠常见的直接病因,而思虑劳倦是长期不寐的重要原因。 3.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是失眠的原发病因。《素问·逆调论》:“阳明者胃脉也……胃不和则卧不安”。有些饮料如酒、咖啡、浓茶也是造成失眠的直接原因,长期嗜食肥甘厚味亦可成为不寐的间接原因。 4.体虚不足或因禀赋不足,心胆虚怯;或因年老体衰,阴阳亏虚。如明代《证治准绳·杂病·不

得卧》云:“年高人,阳衰不寐”。 5.久病之人失眠常继发于各种疾病过程中或疾病之后。病久或因耗伤正气而致体虚不足,或因痰火内扰,致心神失舍而失眠。 二、病机 1.发病凡因外感火热之邪。或饮浓茶,或大喜大悲大惊大恐等因素直接影响心神者,发病多较急;凡因体虚不足,或它病之后等以内伤为主者,发病一般较缓。 2.病位本病病位在心,总因心神失舍而成。但与肝(胆)、脾(胃)、肾有关。 3.病性总属营卫失和,阴阳不交,心神失守,虚多实少之证。因饮食、火热、痰饮所致者为实,但实中有虚;因气血阴阳亏虚,心神失养,或阴虚火扰所致者为虚,但时有虚中夹实。4.病势本病为心不藏神,神不安其宅,其病势总是由外向内,由其它脏腑向心主发展。5.病机转化本病的根本病机在于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所伤、体虚劳倦等因素所致,造成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火(实火、虚火)、湿、痰等病邪及气、血、阴阳亏虚,互相联系,相互转化,最终形成邪气扰动心神,或心神失其濡养温煦,致使神不安宅而成为失眠。 一、诊断依据 凡症见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并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多梦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均可诊断为本病证。 二、鉴别诊断 喘息不得卧《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证》曰:“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中的“不得卧”,是指烦躁不眠,辗转反侧的病证。《素问·评热病论》“诸水病者,故不得卧,卧则惊,惊则咳甚也”、《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咳逆倚息不得卧”、《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胸痹不得卧”等虽病不同,亦或出现失眠,但所指的“不得卧”,均是因其

中医及针灸治疗失眠的优势

中医及针灸治疗失眠的优 势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中医对失眠的认识及针灸治疗 一、失眠的概念 失眠也称为睡眠障碍,中医称为“不寐”。表现为入睡困难或彻夜不眠、早醒、醒后不能再继续入睡。有的人睡眠质量差,似睡非睡,常伴有头痛、头晕、乏力、心悸、健忘、多梦等症。 一般来说,失眠有五大标准:1.躺在床上超过30分钟没有睡着;2.半夜老醒,醒来的次数超过两三回;3.天还没亮就醒了,俗称早醒;4.夜夜做梦甚至噩梦;5.彻夜不眠,白天也不能入睡。 统计学资料: 据报道,目前我国失眠障碍患者约有3亿人。失眠已成为困扰很多人的精神疾病,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失眠会引起人的恐惧感、疲劳感、全身不适、反应迟缓、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它的最大影响是精神方面的,严重者会导致精神分裂。长期失眠也会导致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内分泌紊乱等。 二、中医对失眠的认识 从中医角度看,失眠以七情内伤为主要病因,中医所说的“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绪。任何一种情绪太过都会导致失眠和相应的疾病。 在五脏之中,心为“君主之官”,总统神志。中医认为凡精神、意识、思维等高级神经的活动都由心来总管。所以说失眠病位主要在心。凡思虑忧愁,操劳太过,损伤心脾,气血虚弱,心神失养; 肾阴亏耗,阴虚火旺,心肾不交;或脾胃不和,湿盛生痰,痰郁生热,痰热上扰心神等均可导致失眠。 同时,失眠的发生还因饮食不节,劳逸失调,病后体虚等因素引起脏腑机能紊乱,气血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而发病。 三、中医对失眠的分型

失眠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心脾两虚型:由于年迈体虚,劳心伤神或久病大病之后,引起气虚血亏。主要表现为多梦易醒,伴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不华,舌淡苔白,脉细弱。2.心胆气虚型:多由于突然受惊,或耳闻巨响,目睹异物,或涉险临危导致,主要表现为心悸胆怯,善惊多恐,夜寐多梦易惊,舌淡苔薄,脉弦细。 3.心肾不交型:多因身体虚亏,纵欲过度,使肾阴耗竭,心火独亢,主要表现为心烦不寐,或时寐时醒,手足心热,头晕耳鸣,心悸,健忘,颧红潮热,口干少津,舌红苔少,脉细数。 4.肝郁化火证:多由恼怒烦闷而生,主要表现为心烦不能入睡,烦躁易怒,胸闷胁痛,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苦,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 5.痰热内扰证:常由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恣食肥甘生冷、或嗜酒成癖,导致肠胃受热,痰热上扰。主要表现为睡眠不安,心烦懊恼,胸脘痞闷,口苦痰多,头晕目眩,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四、失眠的治疗现状及针灸治疗的优势 很多重度失眠多梦患者,长期得不到治愈或改善,形成对睡眠的一种恐惧感。因此,治愈心迫切,不顾后果的大量使用安眠类西药(如地西泮即安定片、氯硝安定、阿普唑仑、艾司唑仑、右佐匹克隆、褪黑素等)。虽然,从暂时来看,能取到一定的效果。但长期大量使用,不仅副作用大,损伤肝肾脏腑,降低白细胞;而且极形成对药物的依赖,一旦中断药物,失眠的症状就会反复复发,甚至更加严重。这也是许多失眠患者难以治愈的根源。 针灸治疗的优势:

中医对失眠的研究

中医对失眠的研究 年级:2012级中西医4班学号:201208010427 姓名:李琳 摘要:失眠在中医中称“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有很多因素可以导致失眠,如精神方面和饮食方面等。本文将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与论治等方面进行研究方面做一综述。关键字:失眠;病因病机;辩症分析与论治 失眠是大脑兴奋性增高,造成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深熟,大都两者兼有。中医称为“不寐”、“不得卧”、“目不瞑”等,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寐,重者彻夜不寐。现在失眠很普遍,但对于中医来说这已经不是什么难事。目前中医对失眠已经研究的很透彻,通过了解中医对失眠辩证与论治,就能减轻失眠带来的痛苦。 1.中医对不寐认识的发展 不寐在《内经》称为“不得卧”、“目不瞑”。《灵枢·营卫生会》曰:“老人之夜暝者,何气使然?少壮之人不昼暝者,何气使然?”“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者主上,阴者主下,故阴气积余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阳气尽,阴气盛则暝,阴气尽,阳气盛则寐。”《内经》认为不寐是邪气客于脏腑,卫气行于阳,不能入阴所致。汉代张仲景将其病因病机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提出“虚劳虚烦不得眠”的论述,至今临床仍有价值意义。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杂症谟·不寐》中“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唯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忧,一由营气不足耳。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多虚证。”其中将不寐病机分为邪正虚实,概括为有邪无邪两种类型。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不得卧不能食》中“不寐之故,大约有五:一曰气虚,六君子汤加酸枣仁、黄芪;一曰阴虚,血少心烦,酸枣仁一两、生地黄五钱、米二合,煮粥食之;一曰痰滞,温胆汤加南星、酸枣仁、雄黄末;一曰水停,轻者六君子汤加菖蒲、远志、苍术,重者控涎丹,一曰胃不和,橘红、甘草、石斛、茯苓、半夏、神曲、山楂之类。” 从多方面解释了不寐的病因与治疗。清代冯兆张提出“壮年肾阴强壮,睡则沉熟而长;老年阴气衰弱,则睡轻而短。”说明不寐的病因与肾阴盛衰有关。 2.中医对失眠病因病机的认识 睡眠以心神为主宰,睡眠与脏腑功能息息相关,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是心神。涉及到肝脾肾三脏。关于不寐的病因病机《诸病源候论之虚劳病诸侯上》指出“阴气虚,卫气独行于阳,不入于阴,故不得眠。”巢元方总结出来老年人气血亏虚,真元亏衰等病因可导致营卫运行失常,而致不寐。《素问·逆挑论》指出“胃不合则卧不安”,脾胃是卫气形成的基础,也是其运行的枢机,脾胃生化乏源,则影响卫气形成,进而引起失眠。《灵枢·口问》云:“阳气尽,阴气盛,则目暝;阴气尽,则阳气盛,则寤矣。”提示“阴阳失交”是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如《景岳全书》中“真阴精血不足,阴阳不交,

浅谈针灸治疗失眠

浅谈针灸治疗失眠 姓名:马成学号:1325160077 班级:全科二班失眠症中医学称为不寐,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临床表现为不易入睡,睡后易醒或能入睡,但梦较多,甚者彻夜不能入睡,经常伴有头晕、头痛、精神不振、疲乏无力等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竞争的愈演愈烈,人们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加,本症的发病正呈日益增多的趋势。长期失眠可使人焦虑、抑郁或产生恐惧心理,导致精神活动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现代医学对其只能施以镇静催眠药治疗,疗效尚不十分理想,而素有“绿色疗法”美誉的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疗效显著,逐渐被失眠患者所接受。现将近几年针灸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汇报如下: 1普通针法 11辨证取穴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特点之一,同样被广泛应用于针灸临床。现代医家运用针灸治疗失眠方法众多,但多以一组主穴为基础方,再根据不同证型辨证加减。如侯氏等采用平补平泻手法针刺百会、四神聪、安眠、神门、三阴交、太溪,配合辨证加减取穴治疗失眠150例。结果痊愈 64例,好转 77例,无效 9例,总有效率为94%,显著高于舒乐安定对照组的45%。程氏针灸治疗不寐 78 例,取申脉、照海为主穴。心肾不交型加大陵、太溪;肝火上扰型加行间、风池;心脾两虚型加心俞、脾俞、足三里。申脉穴采用泻法,提插与捻转手法相结合;照海穴用补法,亦用提插与捻转手法;太溪穴用补

法;大陵、行间均用泻法,提插与捻转手法相结合;风池穴行捻转平补平泻手法;心俞、脾俞、足三里用补法,亦用提插与捻转手法。针刺每次30~40 min,每10 min行针1次,加强针感,每天1次。治疗期间停用一切药物。治疗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 2 天。78例患者总有效率达961%。 12经验取穴不寐主要因神不安所致,故针灸取穴多选用具有安神作用,且穴名本身冠有“神”字的腧穴,如百会、神庭、神门、四神聪等。如周氏认为,四神穴(即神庭、神门、本神、四神聪)有宁神开窍、疏郁镇静之功效,善用四神穴为主穴治疗失眠。亦有注重“心主神志”理论,养心调神而治疗失眠,如武氏从心入手,注重调神,运用“五心穴”即双涌泉(足心)、双劳宫穴(手心)及水沟穴(头心)治疗失眠。 2电针疗法 电针治疗可以起到“疏肝理气,调畅情志,协调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之功,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练氏等治疗方法:采用毫针于乳突穴凹线处,自上朝下进针15寸,太阳穴进针1寸,平补平泻,进针得气后留针30 min。针刺百会穴时针尖向前额,进针1寸,风池穴进针15寸,以平泻进针得气后留针30 min。同时采用G6805-2型治疗仪间断波治疗。每组正极接于乳突、百会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每疗程间休息3~5 d。结果:15例有效率799%。结论:电针穴位治疗比口服催眠药物效果佳,无药物成瘾副作用,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目的。郭氏等电针印堂、神庭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