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物理物理方法知识点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解析(7)

高考物理物理方法知识点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解析(7)

高考物理物理方法知识点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解析(7)
高考物理物理方法知识点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解析(7)

高考物理物理方法知识点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解析(7)

一、选择题

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效替代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探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Δt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建立物理模型法

C.合力和分力的概念运用了极限法

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表物体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2.如图所示,两块相互垂直的光滑挡板OP、OQ,OP竖直放置,小球a、b固定在轻弹簧的两端,并斜靠在OP、OQ挡板上.现有一个水平向左的推力F作用于b上,使a、b紧靠挡板处于静止状态.现保证b球不动,使竖直挡板OP向右缓慢平移一小段距离,则

()

A.推力F变大

B.弹簧长度变短

C.弹簧长度变长

D.b对地面的压力变大

3.如图所示,三个重均为100N的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各接触面水平,水平拉力

F=20N作用在物块2上,三条轻质绳结于O点,水平绳与物块3连接,竖直绳悬挂重物B,倾斜绳通过定滑轮与物体A连接,已知倾斜绳与水平绳间的夹角为120o,A物体重

40N,不计滑轮质量及摩擦,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物块3受力个数为()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4.如图所示,物体A和B叠放并静止在固定粗糙斜面C上,A、B的接触面与斜面平行。以

A .A 物体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B .B 物体受到A 的作用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C .A 物体受到B 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

D .斜面受到B 的压力作用,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

5.物块A 、B 的质量分别为m 和2m ,用轻弹簧连接后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对B 施加向右的水平拉力F ,稳定后A 、B 相对静止在水平面上运动,此时弹簧长度为l 1;若撤去拉力F ,换成大小仍为F 的水平推力向右推A ,稳定后A 、B 相对静止在水平面上运动,弹簧长度为l 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弹簧的原长为

1

2

2

I I + B .两种情况下稳定时弹簧的形变量相等 C .两种情况下稳定时两物块的加速度不相等 D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12

F

I I - 6.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质量相等的A 、B 两块木板,在木板A 上放着质量为m 的物块C ,木板与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A 、B 、C 之间以及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现用水平恒力F 向右拉木板A ,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

B 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可能等于F B .A 、

C 间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μmg C .不管F 多大,木板B 一定会保持静止

D .A 、B 、 C 有可能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

7.库仑通过实验研究电荷间的作用力与距离、电荷量的关系时,先保持电荷量不变,寻找作用力与电荷间距离的关系;再保持距离不变,寻找作用力与电荷量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常被称为“控制变量法”.下列应用了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是( ) A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B .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C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D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8.如图所示,三个形状不规则的石块a 、b 、c 在水平桌面上成功地叠放在一起静止不动,

A.c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

B.c对b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

C.b对a的支持力是由于a物体发生形变产生的

D.a对b的压力就是a物体的重力

9.如图所示,在倾角为45°的斜面顶端,用线沿平行斜面方向系一个质量是m的小球,若不计一切磨擦,当斜面体以a=2g的加速度向左运动,稳定后,线上的张力为

A.0 B. C. D.

1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放在倾角为θ=37°的斜面上时,恰好能匀速下滑,现用细线系住物体A,并平行于斜面向上绕过光滑的定滑轮,另一端系住物体B,物体A恰好能沿斜面匀速上滑,(g取10m/s2,sin37°=0.6,cos37°=0.8)则()

A.μ=0.65 B.μ=0.5 C.m B=1.2m D.m B=1.6m

11.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F作用下向上提升.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M,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当一起向上做加速运动时,若木块不滑动,力F的最大值是()

A. B. C. D.

12.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三块材料完全相同的木块A、B、C,质量均为m,B、C之间用轻质细绳连接.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C上,三者开始一起做匀加速运动,运动过程中把一块橡皮泥粘在某一块上面,系统仍加速运动,且始终没有相对滑动.则在粘上橡皮泥并达到稳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粘在C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增大,A、B间摩擦力减小

B.若粘在A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减小,A、B间摩擦力不变

C.若粘在B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增大,A、B间摩擦力增大

D.若粘在C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和A、B间摩擦力都减小

13.在物理学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中,科学家们运用了许多研究方法.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量放大法

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理想模型法

C.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0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

14.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如图所示, O是一个带电的物体,若把系在丝线上的带电小球先后挂在横杆上的P1,P2,P3等位置,可以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物体的作用力的大小,这个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θ显示出来。若物体O的电荷量用Q表示,小球的电荷量用q表示,物体与小球间距离用d表示,物体和小球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用F表示。则以下对该实验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

A.保持Q,q不变,增大d,则θ变大,说明F与d有关

B.保持Q,d不变,减小q,则θ变小,说明F与q有关

C.保持Q,q不变,减小d,则θ变大,说明F与d成反比

D.保持q,d不变,减小Q,则θ变小,说明F与Q成正比

15.如图所示,一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木块m和M叠放在一起沿斜面向下运动,它们始终相对静止,m、M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M、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

A.若m、M一起匀加速运动,可能有μ1=0,μ2=0

B.若m、M一起匀速运动,一定有μ1=0,μ2≠0

C.若m、M一起匀加速运动,一定有μ1≠0,μ2=0

D.若m、M一起匀速运动,可能有μ1≠0,μ2≠0

16.如图所示,在高度不同的两水平台阶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物体,物体间用轻弹簧相连,弹簧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在m1左端施加水平拉力F,使m1、m2均处于静止状态,已

知m1表面光滑,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可能处于原长状态

B.弹簧弹力的大小为1cos

m g

C.地面对m2的摩擦力大小为F

D.地面对m2的支持力可能为零

17.如图所示,有3000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将它们用长度相等的轻绳依次连接,再将其左端用细绳固定在天花板上,右端施加一水平力使全部小球静止.若连接天花板的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则第1218个小球与1219个小球之间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的正切值等于(sin37°=0.6,cos37°=0.8)

A.1781

4000

B.

1219

4000

C.609

2000

D.

891

2000

18.如图所示,三角形劈块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劈块上放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物块和劈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则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劈块()

A.有摩擦力作用,方向向左;B.有摩擦力作用,方向向右;

C.没有摩擦力作用;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19.有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之间不光滑,如图所示。现用一水平力F作用在B物体上,三个物体仍然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下表面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B .B 的上表面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C .B 的下表面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D .C 的上表面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20.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效替代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表物体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B .根据速度的定义式, 当At 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 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适用了建立物理模型法

C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问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探究运用了理想实验法

D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探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21.如图所示,置于粗糙水平面上的物块A 和B 用轻质弹簧连接,在水平恒力F 的作用下,A 、B 以相同的加速度向右运动.A 、B 的质量关系为m A >m B ,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为使弹簧稳定时的伸长量增大,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 .仅减小

B 的质量 B .仅增大A 的质量

C .仅将A 、B 的位置对调

D .仅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22.如图所示,质量为m=1.2Kg 、顶角为α=370的直角劈和质量为M=2 Kg 的正方体放在两竖直墙和水平地面间,处于静止状态.若不计一切摩擦, g 取10 m/s 2,墙面对正方体的弹力大小与水平地面对正方体的弹力大小分别为 ( )

A .20N ,36N

B .16N ,32N

C .16N ,40N

D .20N ,20N

23.定滑轮连接两个质量分别为A m 、B m 的小球A 、B ,它们都穿在一根光滑的竖直杆上,两球静止时,OA 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θ,OB 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及滑轮的重力.则( )

A .两个小球的质量关系为A m :2cos

B m θ=:1 B .两个小球的质量关系为A B m m =

C .定滑轮受到细绳的合力等于()A B m m g +

D .两个小球受到绳子的拉力关系为OA OB T T >

24.在物理学习中,概念、模型、方法需要同学们理解与掌握,如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质点、点电荷均为理想化模型

B .合力与分力,合运动与分运动为等效替代关系

C .位移、速度、磁感应强度,电流强度、功均为矢量

D .电场强度、速度、密度等概念的引入均利用了比值定义法

25.如图所示,两根直木棍AB 和CD 相互平行,斜靠在竖直墙壁上固定不动,一根水泥圆筒从木棍的上部匀速滑下.若保持两木棍倾角不变,将两棍间的距离减小后固定不动,仍将水泥圆筒放在两木棍上部,则水泥圆筒在两木棍上将( )

A .仍匀速滑下

B .匀加速滑下

C .可能静止

D .一定静止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在研究加速度与质量和合外力的关系时,由于影响加速度的量有质量和力,涉及多个变量,故应采用控制变量法,A 正确;为研究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我们采用了取时间非常小,即让时间趋向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作为瞬时速度,即采用了极限思维法,B 错误;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关系,所以合力和分力的概念运用了等效替代法,C 错

误;质点采用的科学方法为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D错误.

2.C

解析:C

【解析】

【详解】

对小球a、b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对小球a:,;

对小球b,

A、OP向右缓慢平移,变大,由推力知推力F变小,故A错;

BC、OP向右缓慢平移,变大,由知弹簧弹力逐渐变小,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以弹簧形变量减小,即弹簧变长,故B错;C对

D、OP向右缓慢平移,变大,由知b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故D错;

故选C

3.C

解析:C

【解析】对物体1和物体2整体研究,受重力、支持力、向左的拉力F和向右的静摩擦力f23,根据平衡条件得:f23=F=20N;1、2间摩擦力0,23间摩擦力20N,则3与桌面间摩擦力0,故3受重力、支持力、压力、2给的摩擦力、绳子拉力,共5力作用,C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关键在于灵活地选择研究对象,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并结合正交分解法列方程求解.

4.C

【解析】 【详解】

A 、A 物体受重力,

B 对A 的支持力,A 相对B 有沿接触面下滑的趋势,B 对A 有沿接触面向上的静摩擦力,故A 受三个力的作用,故A 错误。

B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B 物体受到A 的作用力有两个:A 对B 的压力,A 对B 沿接触面向下的静摩擦力,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A 物体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故B 错误。

C 、A 物体受到B 的摩擦力沿AB 间的接触面向上,即平行于斜面向上,故C 正确。

D 、斜面不仅受到B 的压力作用,还有B 对斜面沿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大小等于A 、B 两物体重力之和,故D 错误。 故选:C

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先以整体法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得加速度,再分别对A 和B 为研究对象,求得弹簧的原长.根据两种情况下弹簧的弹力的大小关系,分析弹簧的形变量关系;由胡克定律求得劲度系数. 【详解】

ACD 、以整体法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知,两种情况下加速度相等,而且加速度大小为:3F a m

=

. 设弹簧的原长为0l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第一种情况:对A :()10k l l ma -= 第二种情况:对B : ()022k l l ma -= 联立解得:12023l l l +=

,12

F

k l l =-,故D 正确

B 、第一种情况弹簧的形变量为:()10121

3

l l l l l ?=-=-,第二种情况下弹簧的形变量为:()102122

3

l l l l l ?=-=

-,两种情况下弹簧的形变量不相等,B 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 【点睛】

本题关键要灵活选择研究对象,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胡克定律结合研究.

6.C

解析:C 【解析】

当拉力F较小时,ABC都处于静止状态,A、C间的摩擦力大小为零,对木块B受力分析,竖直方向受重力、压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受A对B向右的摩擦力f AB和地面对B向左的摩擦力f DB,由于A对B的最大静摩擦力小于地面对B的最大静摩擦力,故物体B一定保持静止;然后对BC整体和C分别受力分析即可求解.

【详解】

当拉力F较小时,ABC都处于静止状态,A. C间的摩擦力大小为零,

设A. B的质量为M,先对木块B受力分析,竖直方向受重力、压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受A对B向右的摩擦力f AB和地面对B向左的摩擦力f DB,由于A对B的最大静摩擦力

μ(m+M)g,小于地面对B的最大静摩擦力μ(m+2M)g,故物体B一定保持静止,B不会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当F较小时,A.、B.、C保持相对静止,对AC整体分析,B对A 的摩擦力等于拉力F的大小.

故选C.

【点睛】

本题关键灵活地选择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判断,注意F的大小不确定,要分情况讨论.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控制变量法是物理上常用的研究方法,当研究一个物理量同时与多个因素有关时,则采用此方法;如: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分别研究加速度与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欧姆定律中,电流大小与电压和电阻都有关,分别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和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焦耳定律中,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时间有关,研究时分别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逐个研究热量与电流、电阻、时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

【详解】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采用的是重力势能的改变量等于动能的改变量,不涉及控制变量法;故A错误;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时,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B错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要分别研究加速度与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故应控制变量;故C 正确;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时,不需要控制变量;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物理上的研究方法,要针对实验的情况,选用合适的研究方法,当研究一个物理量同时与多个因素有关时,则采用控制变量法.

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衡条件,依据相互作用力的内容,及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并依据摩擦力产生条

件,即可求解;

【详解】

A、以三块作为整体研究,整体受到的重力与桌面的支持力是平衡力,则石块c不会受到水平桌面的摩擦力,故无法判断c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否为零,故A错误;

B、选取ab作为整体研究,根据平衡条件,则石块c对b的作用力与其重力平衡,则块c 对b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故B正确;

C、根据弹力产生条件可知:b对a的支持力是由于b物体发生形变产生的,故选项C错误;

D、a对b的压力属于弹力性质,施力物体是a,a物体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即这两个力的性质不同,施力物体也不同,故不同用“就是”二字来形容,但是二者的大小是相等的,故选项D错误。

【点睛】

该题考查整体法与隔离法的运用,掌握平衡条件的应用,注意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注意c对b的作用力是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

9.D

解析:D

【解析】小球对滑块的压力等于零时,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图知,F合=mgcot45°=ma,

故a=g,由上图得,当a=2g时,小球将离开滑块,F合=ma=2mg

由勾股定理得:,故选D.

【点睛】该题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直接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判断出小球离开斜面的条件.

1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A匀速下滑时,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物体所处平衡状态结合力的分解列出平衡等式,求解动摩擦因数.当物体A沿斜面匀速上滑时,再对A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求出物体B的质量.

【详解】

当物体A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受力图如图甲: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其中,联立解得:

,当物体A沿斜面匀速上滑时,受力图如图乙:

A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方向沿斜面向下,沿斜面方向的合力为0,则有:

,对物体B:,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联立各式得:,故选C。

【点睛】

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的一般思路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物体所处平衡状态结合力的分解列出平衡等式.

1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对木块分析得:2f-Mg=Ma,解得木块的最大加速度为:,对整体分析得:F-

(M+m)g=(M+m)a,将a代入解得:,故A正确,BCD错误。1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对整体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判断系统加速度的变化.通过隔离分析,得出绳子拉力和摩擦力的大小的变化。

【详解】

因无相对滑动,所以,无论橡皮泥粘到哪块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都有:F-3μmg-μ△mg=(3m+△m)a,a都将减小。

A、D项:若粘在C木块上面,a减小,对A有:f A=ma,可知A的摩擦力减小,以AB为整体,有T-2μmg=2ma,得:T=2μmg+2ma,则T减小,故A错误,D正确;

B项:若粘在A木块上面,以C为研究对象,受F、摩擦力μmg、绳子拉力T,F-μmg-

T=ma ,则得:T=F-μmg -ma ,a 减小,F 、μmg 不变,所以,T 增大。故B 错误; C 项:若粘在B 木块上面,a 减小,以A 为研究对象,m 不变,由f A =ma 知,A 所受摩擦力减小;对C :F-μmg -T=ma ,得 T=F-μmg -ma ,a 减小,F 、μmg 不变,则T 增大,故C 错误; 故选:D 。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要灵活选择研究对象,会用整体法和隔离法,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13.A

解析:A 【解析】

A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故A 错误;

B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理想模型法,所以B 选项是正确;

C .根据速度定义式

,当

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

运用了极限思维法,所以C 选项是正确的.

D .在推导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时,采用微元法将变速运动等效近似为很多小段的匀速运动,所以D 选项是正确的. 故选BCD .

1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库仑定律公式判断物体与小球之间的作用力F 与什么因素有关.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θ越大,则作用力越大. 【详解】

物体在库仑力、绳的拉力、重力的共同作用下平衡:

A. 保持Q 、q 不变,根据库仑定律公式2

kQq

F d ,增大d ,库仑力变小,则θ变小,说明F 与d 有关。故A 错误;

B. 保持Q 、d 不变,根据库仑定律公式2

kQq

F r =,减小q ,则库仑力变小,θ变小,知F 与q 有关。故B 正确;

C. 保持Q 、q 不变,减小d ,库仑力变大,则θ变大,根据库仑定律公式2

kQq

F d =,知F 与d 2成反比。故C 错误;

D. 保持q 、d 不变,减小Q ,则库仑力变小,θ变小,根据库仑定律公式2

kQq

F r =,知F 与两电荷的乘积成正比。故D 错误。 故选:B.

15.D

解析:D

【解析】A 、M 、N 一起匀加速下滑,对m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m 受到三个力,M 对m 的支持力, m 的重力,M 对m 摩擦力,所以一定有μ1≠0,故A 错误;

BCD 、M 、N 一起匀速下滑,合力都为零,对m :根据平衡条件知,M 对m 的支持力等于m 的重力,M 对m 没有摩擦力,故可能μ1≠0,也可能μ1=0;对整体:由平衡条件分析可知,斜面对M 有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故μ2≠0;故B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16.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 .对m 1隔离分析,在水平方向上合力为零,拉力F 等于弹簧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可知弹簧处于伸长状态,A 错误;

B .对m 1在水平方向上有sin F F 弹θ=,则弹簧弹弹力为sin F

F θ

=

弹,故选项B 错误; C .把m 1和m 2看成一个整体分析,地面对m 2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 ,故选项C 正确;

D .物体m 2在水平方向上平衡,可知m 2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摩擦力,则支持力不为零,D 错误。

17.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以3000给小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下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3000tan 37mg F =

再以2019个球到3000个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如下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可得:

1782tan mg F α=,由以上两方程可得:891

tan 2000

α=

18.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用“整体法”(把整个系统当做一个研究对象来分析的方法)分析. 因为物块和劈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因此把物块和劈块看作是一个整体,由于劈块对地面无相对运动趋势,故没有摩擦力存在,C 正确.

19.D

解析:D 【解析】

A 、由于A 相对于

B 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故A 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不受到摩擦力作用,故AB 错误;

C 、对AB 整体受力分析,AB 整体相对于C 有向右的运动趋势,故B 的下表面受到向左的静摩擦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以知道C 的上表面受到向右的摩擦力,故C 错误,

D 正确。

点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间便产生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是被动性质的力,其方向与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

20.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表物体的方法是模型法,故A 错误;

B 、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t 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故B 错误;

C 、

D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探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故C 错误,D 正确;故选D . 【点睛】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多种不同的物理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们理解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故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更要注意科学方法的积累与学习.

2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伸长量为,加速度相同为,对B 受力分析有

,对A 受力分析有

,两式消去,整理可得

A.减小,减小。故A 错误。

B.

增大,减小。故B 错误。

C.因为,所以,AB 位置对调以后的表达式为,又因为

,所以增大。故C 正确。

D.的表达式中没有动摩擦因数,因此与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无关。故D 错误。

2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以直角劈和质量为M 正方体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1所示:

则由平衡条件得:水平面对正方体的弹力大小N 3=(M+m )g=32N ;对直角劈研究,分析受力情况,如图2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墙面对m 的弹力:

10

1.210

16tan 370.75mg N N N ?=

==,故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23.A

解析:A 【解析】 【详解】

分别对AB 两球分析,运用合成法,如图所示:

由几何知识得:sin2A T m g θ= ,sin B T m g θ=,所以A m :sin2B m θ=:

sin 2cos θθ=:1,故A 正确,B 错误;以AB 球整体为研究对象,竖直方向受力平衡:()cos A B F m m g α=+ ,可见()A B F m m g >+,故C 错误;两个小球受到绳子的拉力关

系为OA OB T T =,故D 错误.所以A 正确,BCD 错误.

2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物理学中的质点、点电荷等均为理想化模型,A 选项不合题意,故A 错误;

B .物理学中用到大量的科学方法,建立“合力与分力”、“平均速度”、“合运动与分运动”采用等效替代的方法,B 选项不合题意,故B 错误;

C .位移、速度、磁感应强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功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电流强度虽然有方向但是不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因此是标量;C 选项符合题意,故C 正确;

D .比值定义法,就是在定义一个物理量的时候采取比值的形式定义。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比如速度、密度、压强、功率、比热容、电场强度等等,D 选项不合题意,故D 错误。 故选C 。

25.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水泥圆筒从木棍的上部匀速滑下过程中,受到重力、两棍的支持力和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得知:mgsinθ-2f 1=0;将两棍间的距离稍减小后,两棍支持力的合力不变,夹角减小,每根木棍对圆筒的支持力减小,滑动摩擦力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θ-2f 2=ma ,由于摩擦力变小,故加速度变大;可知圆筒将匀加速滑动;故选B 。 【点睛】

本题中关键是讨论滑动摩擦力的变化,也就是讨论正压力的变化,运用到推论:当两个分力大小一定时,夹角增大时,其合力减小,分析两棍支持力的变化.

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史上最全)

【精品文档,百度专属】完整的知识网络构建,让复习备考变得轻松简单!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高 中 物 理 重 要 知 识 点 总 结 (史上最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一、力物体的平衡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

最新高考物理常考知识点汇总

最新高考物理常考知识点汇总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1.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2.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万有引力在万物,电场力存在定无疑;洛仑兹力安培力,二者实质是统一;相互垂直力最大,平行无力要切记。 3.同一直线定方向,计算结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计算结果给指明;两力合力小和大,两个力成q角夹,平行四边形定法;合力大小随q变,只在最大最小间,多力合力合另边。 多力问题状态揭,正交分解来解决,三角函数能化解。 4.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状态相同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相同,整体牛二也可做;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极限法抓临界态,程序

法按顺序做;正交分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总结 1.F等ma,牛顿二定律,产生加速度,原因就是力。 合力与a同方向,速度变量定a向,a变小则u可大,只要a 与u同向。 2.N、T等力是视重,mg乘积是实重; 超重失重视视重,其中不变是实重;加速上升是超重,减速下降也超重;失重由加降减升定,完全失重视重零 高考理综物理答题方法与技巧 1.按照试卷题目的顺序从头做到尾 优点:可以避免丢题,漏题,节约时间 缺点:有时遇到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的难题时常常由于忘情投入,直等到发现身陷泥潭,已经进退两难,已经耽误了大量宝贵时间,使后面许多能拿分的中、低档题都没有时间做。

如果遇到一个题目,思考了3—5分钟仍然理不清解题的思路时,应视为难题可暂时放弃,即使这个题目的分值再高,也要忍痛割爱。千万不要因为捡了芝麻丢个西瓜,因小失大。 2.先易后难,从容解答 每科试题一般都是先易后难,若遇到难题,可以暂时跳过去,先做后面学科的容易题——等做完各科相对容易得分题以后,再回过头来做前面的难题。 做题原则:能拿到手的的分就先拿住——手中有分,心中不慌,然后再回头做难题,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得分少些不遗憾,得分多你就赚了! 3. 先做自己的优势科目,再做其他科目 先做优势学科,既可以先拿到比较有把握的分数,做题时做出一个好的心态,又可以为非优势学科留有充分的时间。避免一开始就遇到难题使心情郁闷,使头脑发蒙的现象。 总之,对于多数考生来讲,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比较高的分数,

2020高考物理知识点汇总

2020高考物理知识点汇总 在高考物理复习中掌握重点知识点是物理学习方法中最有效的一种。掌握一些重要的 知识点学习起来就不会那么吃力,那么,下面由小编为整理有关2020高考物理知识 点总结的资料,供参考! 2020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热力学 (一)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1.做功:其他形式的能与内能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内能改变了多少用做功的数值来 量度,外力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物体克服外力做功,内能减少。 2.热传递:它是物体间内能转移的过程,内能改变了多少用传递的热量的数值来量度,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增加,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辐射,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有温度差。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1.内容:物体内能的增量等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W和物体吸收的热量Q的总和。 2.符号法则:外界对物体做功,W取正值,物体对外界做功,W取负值,吸收热 (三)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 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 定律。 (四)热力学第二定律 两种表述:(1)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2)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有方向性。 (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实质是:与热现象有关的自发的宏观过程,总是朝着分子热 运动状态无序性增加的方向进行的。 (4)熵是用来描述物体的无序程度的物理量。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无序程度越高,物体 的熵就越大。 注:1.第一类永动机是永远无法实现的,它违背了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2.第二类永动机也是无法实现的,它虽然不违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但却违背了热 力学第二定律。

高考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归纳

2019-2019高考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归纳对于查字典物理网整理的这篇直线运动知识点,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好好感受,勤于思考,多读多练,从中吸取精华。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3.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路程和位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仅就大小而言,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4.速度和速率 (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①平均速度: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位移)的平均速度v,即v=s/t,

平均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 ②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 (2)速率:①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②平均速率:质点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在一般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二者才相等. 10.运动图像 (1)位移图像(s-t图像):①图像上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所对应速度; ②图像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 ③图像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从参考点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 (2)速度图像(v-t图像):①在速度图像中,可以读出物体在任何时刻的速度; ②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物体的速度图像与这段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值. ③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就是速度图像上所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 ④图线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反向.

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史上最全)

完整的知识网络构建,让复习备考变得轻松简单!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物 理 重 要 知 识 点 总 结 (史上最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一、力物体的平衡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因为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因为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能够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产生原因:因为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相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有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能够相同也能够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 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能够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 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 N实行计算,其中F 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

最新江苏2020年高考物理科考试说明

江苏2020年高考物理科考试说明:选修部分要求有变化对比变化 总考点数由114条变为110条,有增有减有合并,难度有升有降。必修一没有变化,必修二略去了原第16考点: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实验、探究),选修3-1中,38、39考点分别删去了“电容器的计算不要求”、“示波管的工作原理不作要求”两句话,意味着这一部分的基本计算学生应该掌握。增加了第43考点“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探究)”,且为二级要求,表明重视实验。 删去了第55考点中“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的技术细节不作要求”一句。选修3-2中,考点“变压器”由1变成2级要求。原65考点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66考点传感器合并为一个考点“传感器”,选修3-3中“液晶的微观结构”描述为“液晶”,可以理解为学生应该更多地了解液晶的相关知识。选修3-4中,原86考点“波长、频率(周期)和波速的关系”,加了“仅限于单一方向传播”,92考点“光的折射、折射率”由2级要求降为1级。在原97考点基础上,增加了“狭义相对时空观与经典时空观的区别”,95考点中明确了狭义相对论中要求掌握的三个重要结论:同时的相对性,长度的相对性,质能关系。选修3-5中,原“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方程,光子说”描述为“光电效应”,意味着这部分要求并不会太高。 备考建议 1、利用教材,重视基础、主干知识的复习。高考命题时会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相关知识的教育价值和功能。试题可以是取材于现行教材中的例题、习题,也可以是改编题,许多考题能在课本上找到“原型”。所以,我们在复习中要格外关注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新情境、新应用。 2、选修部分,不必过于深究。基本以“1”级要求为主,试卷中三道选考试题必须具备相对独立性,不可能相互综合,也不可能与前面的必考部分综合过深,加之所占比例不高,因此复习时投入的精力不宜过多,考虑到公平性原则,选修部分命题会讲究平衡,不会太难。 3、注重实验考查,尤其是开放性设计实验。和去年一样,没有单列出实验目录,而是将实验考查的内容与知识内容合为一体。意味着实验的考查方式可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考总复习知识网络一览表物理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r}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 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 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 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 注: (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

江苏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物理知识点总结

江苏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物理考前知识点大全 物理必修1 一、运动的描述 1.质点 A (1)什么是质点?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这是为研究物体运动而提出的理想化模型。 (2)在什么情况下能将物体抽象为质点? 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的情况下,物体可以抽象为质点。(3)练习: ①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体中可以当作质点处理的是……………………()A.研究一端固定并可绕该端转动的木杆的运动时 B.研究用20cm长的细线拴着的一个直径为10cm的小球摆动时 C.研究一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木上动作时 D.研究月球绕地球运转时 2.参考系 A (1)什么是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2)练习:①坐在美丽的校园内学习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时,我们感觉是静止不动的,这是因为我们选取▲作为参考系的缘故,而“坐地日行八万里”是选取▲作为参考系的。 3.路程和位移 A (1)什么是路程?路程是标量还是矢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是标量。(2)什么是位移?位移是标量还是矢量?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改变,大小等于始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始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是矢量。 (3)在什么情况下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在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4)练习:①如图所示,一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运动到B,下列有关它们的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沿三条路径运动的位移相同B.沿三条路径运动的路程相同 A Ⅰ Ⅱ Ⅲ

C .沿路径运动Ⅲ的位移最大 D .沿路径Ⅱ运动的路程最大 ②如图所示,某人站在楼房顶层从O 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上升最 大高度为20m ,然后落回到抛出点O 下方25m 的B 点,则小球在这一运 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 A .25m ,25m B .65m ,25m C .25m ,-25m D .65m ,-25m 4.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A (1)速度是描述什么的物理量?速度的公式?速度是标量还是矢量?方向呢?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v =Δx /Δt ,速度是矢量,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2)什么是平均速度?如何求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根据公式v =Δx /Δt 求。 (3)什么是瞬时速度?方向呢?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 (4)练习: ①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 B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和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的瞬 时速度大小的平均值相等 C .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 D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②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刘翔在110m栏项目中,以12.91s 的骄人成绩力 压群雄,一举夺得金牌,并打破了奥运会纪录。假定他在起跑后10m处的速度是8.0m/s ,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9.6m/s ,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 ) A .8.0m/s B .9.6m/s C .8.8m/s D .8.5m/s ③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 1 做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 2做匀速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 1做匀速运 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 2做匀速运动,则……………………………………( ) A .甲先到达 B .乙先到达 C .甲、乙同时到达 D .不能确定 5.匀速直线运动 A v 0

高中物理知识点汇总(带经典例题)

高中物理必修1 运动学问题是力学部分的基础之一,在整个力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本章是讲运动的初步概念,描述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贯穿了几乎整个高中物理内容,尽管在前几年高考中单纯考运动学题目并不多,但力、电、磁综合问题往往渗透了对本章知识点的考察。近些年高考中图像问题频频出现,且要求较高,它属于数学方法在物理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 ◎知识梳理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 (1)物体平动时; (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 (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 (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5.位移和路程 (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只有当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6.速度 (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3).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①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2020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

2020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1.简谐振动 F=-kx{F: 回复力, k: 比例系数, x: 位移,负号表示 F 的方向与 x 始终反向 } 2.单摆周期 T=2π(l/g)1/2{l: 摆长 (m),g: 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 立条件 : 摆角θ<100;l>>r }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 f=f 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 :f 驱动力 =f 固, 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 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 P2〕 7.声波的波速 ( 在空气中 )0 ℃: 332m/s;20 ℃:344m/s;30 ℃:349m/s;( 声波是纵波 ) 8.波发生明显衍射 ( 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 ) 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 ( 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 方向相同 ) 10.多普勒效应 : 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 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 P21〕} 注: (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 本身 ; (2)加强区是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处,减弱区则是波峰 与波谷相遇处 ; (3)波只是传播了振动,介质本身不随波发生迁移 , 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

(4)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 ; (5)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 ; 1) 常见的力 1.重力 G=mg(方向竖直向下, g=9.8m/s2 ≈10m/s2,作用点在 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 2.胡克定律 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 k:劲度系数 (N/m) , x:形变量 (m)} 3.滑动摩擦力 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 (N) } 4.静摩擦力 0≤f静≤ 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fm 为 最大静摩擦力 ) 5.万有引力 F=Gm1m2/r2(G= 6.67×10-11N?m2/kg2, 方向在它们 的连线上 ) 6.静电力 F=kQ1Q2/r2(k=9.0 ×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 7.电场力 F=Eq(E:场强 N/C,q:电量 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 场强方向相同 ) 8.安培力 F=BILsin θ( θ为 B 与 L 的夹角,当 L⊥B时:F=BIL , B//L 时:F=0) 9.洛仑兹力 f=qVBsin θ( θ为 B 与 V 的夹角,当 V⊥B时: f=qVB,V//B 时:f=0) 注: (1)劲度系数 k 由弹簧自身决定 ; (2)摩擦因数μ 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 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 ; (3)fm 略大于μFN,一般视为 fm≈μ FN;

高考物理重要知识点汇总

高考物理重要知识点汇总 一、力学 力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用N表示; 2.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的示意图: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向; 4.力按照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等等; 重力: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a.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c.测量重力的仪器是弹簧秤; d.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只有具有规则几何外形、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才是其几何中心; 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为了恢复形变而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 a.产生弹力的条件:二物体接触、且有形变;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弹力; b.弹力包括:支持力、压力、推力、拉力等等; c.支持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压的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子的收缩方向; d.在弹性限度内弹力跟形变量成正比;F=Kx 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受到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a.产生磨擦力的条件:物体接触、表面粗糙、有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二物间就一定有弹力;

b.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滑=μFN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d.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使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 合力、分力: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效果和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这个力的分力; a.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b.合力与分力之间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两条表示力的线段为临边作平行四边形,则这两边所夹的对角线就表示二力的合力; c.合力大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差,小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和; d.分解力时,通常把力按其作用效果进行分解;或把力沿物体运动(或运动趋势)方向、及其垂直方向进行分解;(力的正交分解法)。 矢量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冲量)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力量(如:时间、速率、功、功率、路程、电流、磁通量、能量) 直线运动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零; (1)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者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 (2)在N个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第N个力与(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3)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在任意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合力为零; 二、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一物体相对其它物体的位置变化。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知识点大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1.参考系 ⑴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⑵对同一运动,取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⑶运动学中的同一公式中涉及的各物理量应以同一参考系为标准,如果没有特别指明,都是取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⑴定义:质点是指有质量而不考虑大小和形状的物体。 ⑵质点是物理学中一个理想化模型,能否将物体看作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具体问题,而不是取决于这一物体的大小、形状及质量,只有当所研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可以将其形状和大小忽略时,才能将物体看作质点。 ⑴物体可视为质点的主要三种情形: ①物体只作平动时; ②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尺度时; ③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3.时间与时刻 ⑴时刻: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表示为某一点。

⑵时间: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为两点间线段的长度。 ⑶时刻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某一位置相对应,时间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位移(或路程)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 ⑴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一个矢量,物体的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就是此线段的长度,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⑵路程: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是一个标量。 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5.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⑴速度:是表示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它等于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⑵平均速度:物体所发生的位移跟发生这一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t v x =,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相应位移的方向。 ⑶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方向就是物体经过某有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 6.加速度 ⑴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是一个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⑵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需时间的比值叫加速度,即t v v t v a 0-=??= ⑶对加速度的理解要点: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全)

人教版高中物理知识总结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 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最新最全高中物理所有知识点总结(精华)

高考物理基本知识点总结 一. 教学内容: 知识点总结 1. 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或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0 注意:若到最高点速度从零开始增加,杆对球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变大。 = 相同,,轮上边缘各点v 相同,v A =v B 3. 传动装置中,特点是:同轴上各点C A 4. 同步地球卫星特点是:①,② ①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也相同; ②卫星轨道平面必定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36000km 处,运行速度 3.1km/s。 m1m2 2 r F=G ,卡文迪许扭秤实验。 5.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常量首先由什么实验测出: g' =GM/r 2 6. 重力加速度随高度变化关系: GM 说明:r为某位置到星体中心的距离。某星体表面的重力加速 度。 g 02 R

2 g' g R R ——某星体半径 h 为某位置到星体表面的距离 2 (R h) 7. 地球表面物体受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变化关系: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较小,在两极,重力加速度较大。 2 2 GM r GM GMm mv r GMm mv r 2 2 2 g' = r r r 、v = 、 、 8. 人造地球卫星环绕运动的环绕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 = m ω 2R =m ( 2π /T ) 2 R GM r gR gR 2 = GM r =R ,为第一宇宙速度 v 1= = 当 r 增大, v 变小;当 应用: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知道宇宙速度的概念 9. 平抛运动特点: ①水平方向 ②竖直方向 ③合运动 ④应用:闪光照 ⑤建立空间关系即两个矢量三角形的分解:速度分解、位移分解 S ,求 v T gT 2 相位 v y 0 t x v 0 t v x v 0 1 2 2 y gt v y gt 1 4 2 2 2 2 4 2 2 S v 0 t g t v t v g t gt 2v 0 1 2 gt v 0 tg tg tg tg ⑥在任何两个时刻的速度变化量为△ v =g △ t ,△ p = mgt x 2 处,在电场中也有应用 ⑦v 的反向延长线交于 x 轴上的 10. 从倾角为 α的斜面 上 A 点以速度 v 0 平抛的小球,落到了斜面上的 B 点,求: S AB

江苏省高考物理知识点梳理

必修1知识点 1.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Ⅰ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这时,我们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 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路程和位移 时间和时刻Ⅱ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我们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用这条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3.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和速率Ⅱ 匀速直线运动的x-t 图象和v-t 图象 匀速直线运动的x-t 图象一定是一条直线。随着时间的增大,如果物体的位移越来越大或斜率为正,则物体向正向运动,速度为正,否则物体做负向运动,速度为负。 匀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是一条平行于t 轴的直线,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4.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Ⅰ 如果在时间t ?内物体的位移是x ?,它的速度就可以表示为 t x v ??=(1) 由(1)式求得的速度,表示的只是物体在时间间隔t ?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平均速度。 如果t ?非常非常小,就可以认为 t x ??表示的是物体在时刻t 的速度,这个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速度是表征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5.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探究)Ⅱ 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纸带上连续3个点间的距离除以其时间间隔等于打中间点的瞬时速度。 可以用公式2aT x =?求加速度(为了减小误差可采用逐差法求) 6.匀变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加速度Ⅱ 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t v a ??= 加速度是表征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v t =v o +at x=v o t+ 21at 2 v t 2-v o 2=2ax

高中物理知识点汇总

高考物理基本知识点汇总 一. 教学内容: 知识点总结 1. 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或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0gR 注意:若到最高点速度从零开始增加,杆对球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变大。 3. 传动装置中,特点是:同轴上各点ω相同,A ω=C ω,轮上边缘各点v 相同,v A =v B 4. 同步地球卫星特点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①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也相同; ②卫星轨道平面必定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36000km 处,运行速度3.1km/s 。 5.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常量首先由什么实验测出:F =G 2 2 1r m m ,卡文迪许扭秤实验。 6. 重力加速度随高度变化关系: 'g =GM/r 2

说明:为某位置到星体中心的距离。某星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r g G M R 02 = g g R R h R h ' () = +2 2 ——某星体半径为某位置到星体表面的距离 7. 地球表面物体受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变化关系: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较小,在两极,重力加速度较大。 8. 人造地球卫星环绕运动的环绕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g =2 r GM 、r mv r GMm 2 2 = 、v = r GM 、 r mv r GMm 2 2 = =m ω2R =m (2π/T )2R 当r 增大,v 变小;当r =R ,为第一宇宙速度v 1=r GM =gR gR 2 =GM 应用: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知道宇宙速度的概念 9. 平抛运动特点: ①水平方向______________ ②竖直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合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应用:闪光照 ⑤建立空间关系即两个矢量三角形的分解:速度分解、位移分解 相位,求?y t x y t gT v S T v x v t v v y gt v gt S v t g t v v g t tg gt v tg gt v tg tg == =====+=+== =2 0002 02 2 24 0222 00 1214 21 2αθα θ ⑥在任何两个时刻的速度变化量为△v =g △t ,△p =mgt ⑦v 的反向延长线交于x 轴上的x 2处,在电场中也有应用 10. 从倾角为α的斜面上A 点以速度v 0平抛的小球,落到了斜面上的B 点,求:S AB

高三物理知识点归纳

高三物理知识点归纳 高中学习方法其实很简单,但是这个方法要一直保持下去,才能在最终考试时看到成效,如果对某一科目感兴趣或者有天赋异禀,那么学习成绩会有明显提高,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三物理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三物理知识点1 1.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是矢量。 2.重力 (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 (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

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 高三物理知识点2 1621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找到了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规律——折射定律。 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1818年,法国科学家菲涅尔和泊松计算并实验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 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