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41009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复习

141009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复习

141009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复习
141009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复习

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

①n 个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数据的个数 全体数据的和 ∑==+++=n i i n x n n x x x x 1 211Λ,其中数据为n i x i Λ,2,1,= ②分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频数的和 频数)的和 (组中值?≈ ∑∑=++++++===m i i m i i i m m m v v y v v v y v y v y v y 1 1 212211ΛΛ, 为组数,y i 为第i 组的组中值,v i 为第i 组频数。 10,20,30和x ,若平均数是30,那么x 应为 A .30 B .50 C .60 D .80 【答案】选择C 【解读】考察的知识点为平均数的计算方法。60 304302010=?=+++x x 【例题】某企业辅助工占80%,月平均工资为500元,技术工占20%,月平均工资为700元,该企业全部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 】 A .520元 B .540元 C .550元 D .600元 【答案】选择B 若n 为奇数,则位于正中间的那个数据就是中位数,即2 1+n 就是中位数。 若n 为偶数,则中位数为 1 2 2 ++n n x x 就是中位数。 【 】 A .360 B .380 C .400 D .420 【答案】B 4位数360与第5位数400求平均为380 (数值)有意义,对分类型有众数,也可能众数不唯一。 【例题】对于一列数据来说,其众数( ) A.一定存在 B.可能不存在 C.是唯一的 D.是不唯一的 【答案】B 【例题】数列2、3、3、4、1、5、3、2、4、3、6的众数是__________。 =众数 <众数 。

Y 轴的直线横坐标。 =Q 3-Q 1。 第2四分位点Q 2=全体数据的中位数; 第1四分位点Q 1=数据中所有≤Q 2的那些数据的中位数; Q 2的那些数据的中位数。 R 那样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2 2212 )()1()(1x x n x x n i i n i 22 212)(1)(1y v y n y y v n i i i m i i -=-=∑∑= i i , n 是数据的个数,y 是分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 2 σ= (方差的算术平方根,与原来数据的单位相同) x σ = (%) (反映数据相对于其平均数的分散程度) 1002 25.3375.2525.21075.12125.12375.03625.0?+?+?+?+?+?+?= = 方差22 212)(1)(1y v y n y y v n i i i m i i -=-=∑∑=σ= 规范差n z x σ α2±= 3. 收入最高的20%的人年均收入在万元以上

数量分析方法模拟试题三 (1)

商务统计方法模拟试题三 一、判断题 1、定义数据结构是在数据视窗中进行的。() 2、在进行二项分布检验时,要求检验变量必须是二值变量。() 3、Kendall相关系数适用于度量定类变量间的线性相关关系。() 4、非参数检验要求样本来自的总体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5、配对样本中个案个数一定是相同的。() 6、在SPSS数据文件中,一行代表一个个案(case)。() 7、单样本t检验也可用于对总体比率进行检验。() 8、在进行方差分析时,若总方差主要是由组内方差引起的,则会拒绝原假设。() 9、二值变量序列中,游程数最小为1.() 10、变量值越大,对应的秩就会越小。() 二、单项选择题 1、SPSS数据文件默认的扩展名() A、.sps B、.spo C、.sav D、.rtf 2、在SPSS的运行方式中,最常见,对初学者最适用的方式是() A、程序运行方式 B、完全窗口菜单方式 C、混合运行方式 D、联机帮助方式 3、面对100份调查问卷,在进行SPSS数据输入时,应采用() A、原始数据的组织方式 B、计数数据的组织形式 4、下列关于变量名的取名规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变量名的字符数不能超过8个 B、变量名不区分大小写字母 C、“3G”是一个合法的变量名 D、变量名可以以汉字开头 5、在定义数据结构时,Label是指定义() A、变量名 B、变量名标签 C、变量值标签 D、变量类型 6、“年龄”这个变量属于() A、定类型变量 B、定序型变量 C、定距型变量 7、欲插入一个个案,应选择的一级菜单是() A、File B、Edit C、View D、Data 8、在横向合并时,[Excluded V ariables]框中的变量是() A、两个待合并的数据文件中的所有变量 B、合并后新的数据文件中包括的变量 C、合并后新的数据文件中不包括的变量 D、第二个待合并的数据文件中的变量 9、如果只想对收入大于5000或者职称不小于4级的职工进行计算,应输入的条件表达式是() A、收入>5000or 职称>4 B、收入>5000and 职称>4 C、收入>5000 or not(职称>4) D、收入>5000 or not(职称<4) 10、希望从全部231个个案中随机选出32个个案,应采用的选取方式是() A、指定条件选取 B、近似选取 C、精确选取 D、过滤变量选取 11、分类汇总中,默认计算的是各分类组的()

储量管理培训班课程提纲1

2011年储量管理培训班课程提纲 一、储量管理办法及考核办法 1、储量管理办法 2、考核办法 3、强化责任心,勇于管理、敢于管理,会管理。要熟悉国家煤炭技术,税收等相关政策;了解地质采矿知识;认真学习储量管理规程及相关文件。 (1)储量管理人员要明白自己责任所在: A、负责了解、掌握矿井储量的数量、质量、分布、损失等及其变化情况 如何了解掌握矿井储量的数量、质量、分布、损失等及其变化情况 读地质报告、看储量图纸 储量管理工作包括:井下测量验收和地面填图计算统计及储量状态,动态损失等。 B、对资源的合理开采实行业务监督 如何监督,监督对象 通过制定管理办法,考核办法来监督管理 监督对象: 集团公司地测处:各生产矿井 矿地测部门:生产组队 C、提供资源储量的数据。矿务局、矿掌握或上报的储量,

必须以地测部门提出的并经过审核的数字为准,任何部门或个人都不得擅自改动。(见《汇编》中规程的231页第一章第2、3条) 这一点是针对我们某些人说的,有些人在报产量时是有别部门或领导说怎么报就怎么报 各矿(区域公司)在对外提供资料后应抄送地质处一份(2)要勇于管理,敢管理 有了考核办法,管理办法就要严格按文件认真负责的管理,要敢于管,不能出现明显的管理上的漏洞。 首先得严格按规定办事,要行的端立的正。 其次要看实际情况,如果确属条件困难丢煤的情形可以适当减轻处罚。 业务要熟练,对采掘工艺要熟悉,对工艺性损失和故意丢煤要分清。 对多次指出不改的丢煤组队要严厉处罚,坚决处罚。 对设计上或接替情况不好出现的丢煤现象要提出书面建议,并向上级单位反映。有上面来检查。 (3)要会管理。不能和组队做成冤家对头,要做成良性互动,该奖的坚决奖。该罚的也不要含糊。以提高行业地位。 (4)要学习掌握国家关于煤炭技术政策,煤炭企业有关资源的税收政策等。灵活运用国家相关政策,提出有利于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的合理化建议。

05058管理数量方法2016年10月附答案真题

2016年10月《管理数量方法》上海卷,课程代码05058 一、单选(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 1、一组数据5,9, 11,12,23,27的中位数是 【 D 】 A 、7.5 B 、9.5 C 、10.5 D 、11.5 2、下列数据:5,7,10,18,20的标准差为 【 C 】 A 、3.97 B 、4.97 C 、5.97 D 、6.97 97 .56.355 )1220()1218()1210()127()125(12 5 20 181********==-+-+-+-+-==++++= σX 3、设A 、B 、C 、D 是四个随机事件,用A 、B 、C 、D 的运算关系表示事件:A 或B 不发生但C 、D 发生为 【 D 】 A 、D ABC B 、BCD A C 、 D C B A D 、CD AB 对偶律 :解析→+=CD B A CD AB )( 4、从一个包含50个单元的有限总体中抽取容量为5的样本,则系统抽样的组距为【 A 】 A 、10 B 、15 C 、20 D 、25 5、掷一枚骰子,这个骰子有六个面,每个面分别标有1,2,3,4,5,6,如果连续投掷两次,且至少一次出现6点,则其点数之和为偶数的概率是 【 D 】 A 、 181 B 、121 C 、 91 D 、36 5 6、已知某时间数列连续三年各期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12%、15%、18%,则该数列的这三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 A 】 A 、14.93% B 、15.93% C 、16.93% D 、17.93% 解:%97.1411497.1151984.1118.115.112.133=-=-=-??=平均增长速度

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简答题

《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简答题 第一章数量分析基础 1,对数据进行分析的前提是什么? 数据分析的前提是数据的搜集与加工整理。 2,什么是变量数列? 变量数列是,在对变量的取值进行分组的基础上,将各组不同的变量值与其变量值出现的次数排列成的数列。 3*,变量数列的两个组成要素及其作用。 变量数列由两个要素组成:一个是由不同变量值划分的组,称为组别;另一个是各组变量值出现的次数,称为频数;各组频数与总次数之比,称为频率。 组别表示变量的变动幅度;频数、频率表示对应的变量值对其平均水平的作用程度。频数、频率越大的组所对应的变量值对其平均水平的作用也越大。 4,什么是洛伦茨曲线?它的主要用途是? 洛伦茨曲线就是累计频数(或频率)分布曲线,主要用途是研究社会财富、土地和工资收入的分配是否公平。 5*,简述分布中心的概念和意义。 分布中心,是指距离一个变量的所有取值最近的位置。变量的分布中心有重要的意义,①可以反映变量取值的一般水平。②可以揭示其取值的次数分布在直角坐标系中的集中位置,可以用来反映变量分布密度曲线的中心位置。 6,应用算数平均数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怎么避免?略。 7,算数平均数有哪些性质?略。 8*,在数据分析中引入离散程度测度有什么意义? 变量各取值之间的离散程度是变量次数分布的一个重要特征,测定它对实际研究有重要意义: ①可以反映各变量取值之间的差异大小,也就是反映分布中心指标对各个变量值代表性的高低。差异越大,代表性越低。 ②可以大致反映变量次数分布密度曲线的形状。 9*,测度离散程度的指标有哪些?分别的特点是什么? ①极差。(也称全距,指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 特点:计算简单,意义明了,是离散程度测度指标中最粗略、最简单的一种。 ②四分位全距。 特点:不像极差那么容易受极端变量值的影响,但是依然存在没有充分利用所有数据信息的缺点。 ③平均差。(变量各取值与平均数偏差的绝对值的算数平均数)

管理数量方法大纲1.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管理数量方法课程(课程代码:05058)考试大纲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管理统计基础 第一节数据的搜集与调查误差 第二节数据的整理与描述统计 第三节统计指标 第四节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 第五节数据离中趋势的度量 第二章概率简介 第一节随机事件与概率 第二节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三节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四节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第五节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第三章参数估计 第一节样本及抽样分布 第二节参数的点估计及评价准则 第三节参数的区间估计 第四节样本容量的确定 第五节几种基本的抽样方法 第四章参数的假设检验 第一节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第二节一个正态总体均值与方差的假设检验 第三节两个正态总体均值与方差的假设检验 第四节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 第五章时间数列分析 第一节时间序列的概念与种类 第二节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 第三节时间数列的发展速度指标 第四节现象发展的趋势分析 第六章指数分析法 第一节统计指数的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总指数的编制 第三节消费价格指数 第四节指数基期的换算 第五节指数体系和因素分析 第七章线性规划 第一节线性规划问题与数学模型 第二节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 第三节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形式与解

第四节线性规划问题的单纯形解法第八章图论 第一节图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最短路问题 第九章预测方法 第一节预测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第二节专家调查法 第三节回归预测法 第四节时间序列预测法 第五节增长曲线模型预测法第十章决策方法 第一节决策的概念和程序 第二节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第三节风险型决策方法 第四节决策树方法 第五节贝叶斯(Bayes)决策方法 第六节层次分析方法 三有关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附录】题型举例

管理数量方法题库

在对某项数据进行分析之前,我们应做的前提工作是( D ) A.数据的整理 B.数据的检查 C.数据的分组 D.数据的搜集与加工处理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B )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体重 D.工人工资 某企业A产品1月份产量1100件,单位成本52元;2月份产量1300件,单位成本49元;3月份产量1600件,单位成本46元,则1季度A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为( A) A.元 B.元 C.元 D.元 众数是总体中下列哪项的标志值( D ) A.位置居中 B.数值最大 C.出现次数较多 D.出现次数最多 评价两个无偏估计量谁更有效,用到的统计量是(B )。 A.期望 B.方差 C.中位数

D.平均值 答案A 答案A 点估计的方法不包括(D)。 A.矩估计法 B.顺序统计量法 C.最大似然法 D.特殊值法

不能反映变量数列中间标志值差异程度的变异指标是(A ) A.全距 B.平均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答案A 答案D

答案A 答案A 答案B 在双侧检验中,如果实际的-t值小于或等于临界值,则(A )。 A.拒绝原假设 B.接受原假设 C.拒绝备选假设 D.不能确定 进行假设检验时,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样本量,检验结论犯两类错误的概率会(A )。 A.都减少 B.都增大 C.都不变

D.一个增大一个减小 时间数列中,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的是( B ) A.平均数时间数列 B.时期数列 C.时点数列 D.相对数时间数列 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依据是(A ) A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 B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 C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 D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 计算发展速度的分母是( B ) A报告期水平 B基期水平 C实际水平 D计划水平 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9.2%、8.6%、7.1%、7.5%,则定基增长速度为(D) A.9.2%×8.6%×7.1%×7.5% B.(9.2%×8.6%×7.1%×7.5%)-100% C.109.2%×108.6%×107.1%×107.5% D.(109.2%×108.6%×107.1%×107.5%)-100% 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C ) A.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 B.定基发展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C.定基增长速度=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D.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11752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考点精编》

第一章数据分析的基础 1.【选择】数据分析的前提是数据的搜集与加工处理。在数据资料进行加工处理时,通常采用对数据进行分组的方法。 2.【选择】数据分组是对某一变量的不同取值,按照其自身变动特点和研究需要划分成不同的组别,以便更好地研究该变量分布特征及变动规律。 3.【选择】变量数列两要素:①组别——由不同变量值所划分的组;②频数——各组变量值出现的次数。各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叫做比率,又称频率。 4.【选择】在变量数列中,由不同变量值组成的组别表示变量的变动幅度,而频数和频率则表示相对应的变量值对其平均水平的作用程度。频数(频率)愈大的组所对应的变量值对其平均水平的作用越大;反之,频数(频率)愈小的组所对应的变量值对其平均水平的作用也愈小。 5.【案例分析】变量数列的编制(将结合变量数量分布图进行考查) ①确定组数;对于等距分组,斯特吉斯给出一个大致的计算组数的公式:m=1+3.322lgN (变量个数N ,组数为m )。 ②确定组距;在组距分组中,每组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距离称为组距等距分组的组距为d :() m x x d i i min )max(-= ③确定组限;当相邻两组中数值较小的一组的上限和数值较大的一组的下限只能用同一数值表示时,为了不违反分组的互斥性原则,一般规定上限不包含在本组之内,称为上限不在内原则。 ④计算各组的次数(频数); ⑤编制变量数列;将各组变量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列出相对应的次数,形成变量数列。 6.【选择】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可概括地反映变量取值的分布特征。向上累计分布曲线呈上升状,向下累计分布曲线呈下降状。组的次数(或频数)较少,曲线显得平缓;组的次数(或频数)较密集,曲线显得较陡峭。 7.【选答】洛伦茨曲线及其绘制方法 (1)累计频数(或频率)分布曲线可用来研究财富、土地和工资收入的分配是否公平,这种累计分布曲线图最早是由美国洛伦茨博士提出,故又称洛伦茨曲线图。洛伦茨曲线,对角线为绝对平等线。根据实际收入分配线与绝对平等线或绝对不平等进行对比可衡量其不平等程度。离绝对平等线越远,分配越不平等;反之,越靠近绝对平等线,分配越平等。 (2)首先,将分配的对象和接受分配者的数量均化成结构相对数并进行向上累计;其次,纵轴和横轴均为百分比尺度,纵轴自下而上,用以测定分配的对象(如一国的财富,土地或收入等),横轴由左向右用以测定接受分配者(如一国的人口);最后,根据计算所得的分配对象和接受分配者的累计百分数,在图中标出相应的绘示点,连接各点并使之平滑化,所得曲线即所要求的洛伦茨曲线。 8.【案例分析/选择】变量的次数分布图就是用线和面等形状来表示次数分布的几何图形,常用的次数分布图主

大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方法有哪几种?下面天互数据将详细阐述,并介绍一些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 一、指标对比分析法指标对比分析法 统计分析的八种方法一、指标对比分析法指标对比分析法,又称比较分析法,是统计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有关的指标对比来反映事物数量上差异和变化的方法,有比较才能鉴别。 指标分析对比分析方法可分为静态比较和动态比较分析。静态比较是同一时间条件下不同总体指标比较,如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比较,也叫横向比较;动态比较是同一总体条件不同时期指标数值的比较,也叫纵向比较。 二、分组分析法指标对比分析法 分组分析法指标对比分析法对比,但组成统计总体的各单位具有多种特征,这就使得在同一总体范围内的各单位之间产生了许多差别,统计分析不仅要对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进行分析,还要深入总体的内部进行分组分析。分组分析法就是根据统计分析的目的要求,把所研究的总体按照一个或者几个标志划分为若干个部分,加以整理,进行观察、分析,以揭示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性。 统计分组法的关键问题在于正确选择分组标值和划分各组界限。 三、时间数列及动态分析法 时间数列。是将同一指标在时间上变化和发展的一系列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就形成时间数列,又称动态数列。它能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动情况,通过时间数列的编制和分析,可以找出动态变化规律,为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依据。时间数列可分为绝对数时间数列、相对数时间数列、平均数时间数列。 时间数列速度指标。根据绝对数时间数列可以计算的速度指标:有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动态分析法。在统计分析中,如果只有孤立的一个时期指标值,是很难作出判断的。如果编制了时间数列,就可以进行动态分析,反映其发展水平和速度的变化规律。 四、指数分析法 指数是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变动情况的相对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根据指数所研究的范围不同可以有个体指数、类指数与总指数之分。 指数的作用:一是可以综合反映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变动的方向和程度;二是可以分析某种社会经济现象的总变动受各因素变动影响的程度,这是一种因素分析法。操作方法是:通过指数体系中的数量关系,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来观察某一因素的变动对总变动的影响。 用指数进行因素分析。因素分析就是将研究对象分解为各个因素,把研究对象的总体看成是各因素变动共同的结果,通过对各个因素的分析,对研究对象总变动中各项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测定。因素分析按其所研究的对象的统计指标不同可分为对总量指标的变动的因素分析,对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 五、平衡分析法 平衡分析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化对等关系的一种方法。它把对立统一的双方按其构成要素一一排列起来,给人以整体的概念,以便于全局来观察它们之间的平衡关系。平衡关系广泛存在于经济生活中,大至全国宏观经济运行,小至个人经济收支。平衡分析的作用:一是从数量对等关系上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平衡状况,分析各种比例关系相适应状况;二是揭示不平衡的因素和发展潜力;三是利用平衡关系可以从各项已知指标中推算未知的个别指标。 六、综合评价分析 社会经济分析现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运行状况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各个因素的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是不同的。如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评价,涉及生活、分配、流通、消费各个方面;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涉及人、财、物合理利用和市场销售状况。如果只用单一指标,就难以作出恰当的评价。 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四个步骤:

《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管理经济学(Managerial Economics) 二、学时与学分 学时:40 学分:2.5 三、授课对象 工商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 四、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 五、教学目的 管理经济学课程是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位课,它是一门把微观经济学原理和分析方法用于企业经济管理决策的学科。其教学目的,一是为企业的管理决策实践提供经济理论和经济分析的思想框架;二是使学员了解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地位,使企业的决策能够更好地适应于市场体系。 六、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在教学计划中,管理经济学是一门业务理论基础课。它一方面是为各门专业管理课打下业务理论基础; 另一方面又对各门专业管理课起综合作用, 说明它们如何配合才能实现企业的目标。 1、绪论(第一章) 1)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管理经济学的关系; 2)管理经济学和经济体制; 3)机会成本的概念与计算; 4)管理经济学研究方法:抽象分析法、均衡分析法、边际分析法、数量经济模型。 基本要求: (1)管理经济学。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是一门应用科学。 (2)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如果一项资源既能用于甲用途,又能用于乙用途,那么资源用于甲用途的机会成本,就是资源用于次好的,被放弃的其他用途本来可以得到的净收入。 (3)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

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 =销售收入-机会成本-正常利润 (4)边际分析法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达到一定水平后,消费者消费某一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数量的增加而减少。 学习建议: 自主学习和视频课堂3学时,练习1学时。 作业: 1、一台设备可用来生产A产品,也可用来生产B产品,但是若生产其中一种,就必须放弃另一种。与两种产品生产有关的一个计划期的数据如下。 (1)生产A、B两种产品的会计利润为多少? (2)生产A、B两种产品的经济利润为多少? 2、某企业今年计划使用钢材10万吨,仓库里面有前年购入的钢材3万吨,单价为1200元/吨;有去年购入的钢材5万吨,单价为1500元/吨;还有今年购入的钢材5万吨,单价为1600元/吨。 (1)该企业若按会计的先进先出法则,今年钢材成本应该是多少? (2)若按后进先出法则,钢材成本又是多少? (3)钢材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2、需求与供给(第二章) 1)需求量及其影响因素; 2)供给量及其影响因素; 3)供求法则; 4)需求—供给分析; 基本要求: (1)需求与需求函数: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价格下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影响需

05058管理数量方法1

管理数量方法20日14:30--17:00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是一个正偏的频数分布(指峰在左边,右边有较长的尾巴),下面那一个集中趋势的计量值最大?(C 算术平均数) 2、在一个正偏的分布中,将有一半的数据大于(B中位数) 3、若某一事件出现的概率为1/6,当实验6次时,该事件出现的次数将 是 D 上述结果均有可能) 4、对一个有限总体进行无放回抽样时,各次抽取的结果是(B 相互依赖的) 5、若一个系的学生中有65%是男生,40%是高年级学生。若随机抽取一人,该学生或是男生或是高年级学生的概率最可能是( D 0.8. ) 6、某一零件的直径规定为10厘米,但生产的结果有的超过10厘米,有的不足10厘米。在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其误差的分布通常服从(B 正态分布) 7、若正态分布的μ=10,б=5则P(X<5)和P(X>20)的概率分别为(C 0.1587,0.0228) 8、如果抽选10人作样本的抽选方法是从160公分及以下的人中随机抽取2人,在180公分以上的人中随机抽选2人,在165~175公分的人中随机抽选6人,这种抽选方法称作(C 分层抽样) 9、估计量的有效性是指( B 估计量的抽样方差比较小) 10、设是的一个无偏且一致的估计量,当用1-的置信度确定置信区间后,对于这一置信区间的宽度(A 只要进一步增大样本,可以达到任意高的置信度)11、生产航天飞机零部件,要求以99的可靠性能耐高温1000℃,对产品质量检验时的假设应为( B ) 12、如果事件A的概率为P(A)=0.5,事件B 的概率为P(B)=0.5,则通常情况下P(A∩B)的概率为(C 小于或等于0.5 ) 13、对一个无限总体进行无放回抽样时,各次抽取的结果是(A 相互独立的) 14、某一事件出现的概率为1,如果实验6次,该事件就( B 一定会出现6次) 15、某工厂生产的零件出厂时每200个装一盒,这种零件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类,合格率约为99%,设每盒中的不合格数为X,则X通常服从(C 泊松分布) 16、一项民意测验在甲、乙两城市进行,甲城市的人数为乙城市的4倍,甲城市和乙城市的抽样比例相同,若两城市表示赞成的人数比例也相同,则两城市的抽样标准误差相比较(D 甲城市是乙城市的1/2) 17、调查某市中学生中近视眼人数比例时,采用随机抽取几所中学作为样本,对抽中学校所有学生进行调查,这时每一所中学是一个(C 抽样单位) 18、置信系数1-表示了区间估计的( D 可靠性) 19、在参数估计中利用t分布构造置信区间的条件是(B 总体分布为正态分布,方差未知) 20、在一个负偏的分布中超过平均值的数据将(A 超过一半) 21、将原始数据整理成频数分布后计算平均值与原始数据计算的平均值相比较( B 大于原始数据计算的均值) 22、如果事件A的概率为P(A)=0.5,事件B 的概率为P(B)=0.5,则通常情况下P(A∩B)的概率为( C 小于或等于0.5 ) 23、下边哪一个符合概率分布的要求(D P(X)=x/6 (x=1,2,3) ) 24、若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均值μ与方差均未知,:=,:,置信水平为,采用n为大样本,则统计量Z的拒绝域为(C > ) 25、在一次假设检验中,当显著性水平被拒绝时,则用(A 一定会被拒绝) 26、若已知=1239,n=100,则直线回归方程= ( A ) 27、各实际观测值()与回归值()的离差平方和称为( B 剩余平方和) 28、从100人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抽选10人作样本,可能抽取的样本数目为 ( C ) 29、估计量的均方误反映了估计的( B 准确性) 30、正态总体,均值和方差未知,对总体均值进行检验,,置信水平为,n为小样本,则统计量的拒绝域为( D ) 31、两个非正态总体的均值比较,采用Z检验时必须(B 两个样本都是大样本) 32、某企业今年与去年相比,产量增长了15%,单位产品成本增长了10%,则总生产费增长( B 26.5% ) 33、两个非正态总体,方差已知,均值未知,欲检其均值是否相等,分别抽取两个小样本,应采用的方法为(C 曼-惠特尼U检验) 34、估计量的有效性是指(B 估计量的抽样方差比较小) 35、生产航天飞机零部件,要求以99的可靠性能耐高温1000℃,对产品质量检验时的假设应为( B. ) 36、若两个事件是相依的,则(C 不一定是互斥的) 37、随机变量的取值总是( D 实数) 38、个二项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方差与数学期望之比为3/4,则该分布的参数P 应为( A 1/4 ) 39、二次分布n=100,p=0.2,则在100次试验中成功16至24次的概率近似为 (C 68.26% ) 40、在一项化妆品的调查中,采用的方法是将样本按总人口的男女性别和城乡比例进行分配。然后要求在各类人员中有目的地选择经常使用该化妆品的消费者进行调查,这种方法称作( D 配额抽样) 41、假设有5种股票,每种股票的回报率为μ=10%,б=4%,且相互独立。现有5000元,有两种投资方案,甲方案用于购买其中一种股票,乙方案每种股票各买1000元。两种方案的比较是( C 收益率相同,甲方案的风险高于乙方案) 42、从某个大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容量为10的样本,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误差为43、则原来总体的方差为(B 90)44、从总体N=100,=160,随机抽取n=16的样本,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误最接近的数是。(C 2.9 ) 45、若,,当随机抽取一个样本,其均值,则( A 肯定接受原假设) 46、若已知是的2倍,是的 1.2倍,则相关系数r等于( B ) 47、某种股票的价格周二上涨了10%,周三上涨了5%,两天累计涨幅( B15.5% ) 48、某百货公司今年同去年相比,各种商品的价格综合指数为105%,这说明 (A 商品价格平均上涨了5%) 49、某银行投资额1998年比1997年增长了10%,1999年比1997年增长了15%,1999年比1998年增长了(D (115%÷110%)-1) 50、两个总体均值比较的t检验适用于(A 两个正态总体,方差未知但相等) 51、两个非正态总体的均值比较,采用Z检验时必须(B 两个样本都是大样本) 52、下边哪一个符合概率分布的要求(D P(X)=x/6 (x=1,2,3)) 53、设n为时间数列的项数,对于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公式为( D )54、已知某地区1995年的居民存款余额比1985年增长了1倍,比1990年增长了0.5倍,1990年的存款余额比1985年增长了( A 0.33倍)55、某百货公司今年同去年相比,所有商品的价格平均提高了10%,销售量平均下降了10%,则商品销售额( B 下降)56、使用基期零售价格作权数计算的商品销售量指数( C 单纯反映了商品价格的综合变动) 57、.某食品厂规定其袋装食品每包的平均重量不低于500克,否则不能出厂。现对一批产品进行出厂检验时,要求有99%的可靠性实现其规定,其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应该是:(=0.01)(A :=500,:500 ) 58、要求有95%的把握次品率低于10%才能出厂,在检验时设立的假设应该是 ( C ) 59、对居民收入(x)与消费支出(y)的几组不同样本数据配合的直线回归方程如下,你认为哪个回归方程可能是正确的( B )60、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检验回归方程线性关系的显著性采用的统计量是 ( D )61、某百货公司今年与去年相比,商品零售总额增长了6%,各种商品的价格平均上涨了2.5%,则商品销售量增长(或下降)的百分比为( C 3.41% ) 62、采用报告期总量加权的平均指数在计算形式上通常采取(C 调和平均形式) 63、某企业按1990年不变价格编制的1999年工业总产值指数为145%,这说明( A 产量增长了45% ) 64、某匣子里有24个球,随机抽取3个,其中1个是红球,则可以判断匣子里的红球数为:(D 6个上下) 65、若P(A)=1/2,P(B)=1/2,则P(A∩B)为(D 不确定) 66、若随机变量Y与X的关系为Y=2X+2,如果随机变量X的方差为2,则随机变量Y 的方差D(Y)为(C 8) 67、要求有95%的把握次品率低于10%才能出厂,在检验时设立的假设应该是( B.) 68、设随机变量X的分布如下: X 概率 2 0.5 4 0.5 Y为随机变量X的函数Y=X2,已知X的数学期望E(X)=3,方差D(X)=1,则Y的数学期望和方差:(D 10,36) 69、从100人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抽选10人作样本,可能抽取的样本数目为( C ) 70、从总体为N=1000000个家庭中用等概率抽选n=1000个家庭作样本,设为第i 个家庭的人数,总体平均数,表示样本平均数,则样本平均数抽样分布的数学期望与的关系是(A 一定相等) 71、根据上题中的抽样方法,对于实际抽选到的1000个家庭的分布,其均值与总体均值的关系是:(C 偶尔相等) 72、估计量的均方误反映了估计的(B 准确性) 73、当抽样方式与样本容量不变的条件下,置信区间愈大则(A 可靠性愈大) 74、正态总体,均值和方差未知,对总体均值进行检验,,置信水平为,n为小样本,则统计量的拒绝域为( D ) 二、填空题 1、常用的统计调查方式有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定期统计报表制度 2、常用的统计调查方式有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 定期统计报表制度。 3、两个非正态总体,方差已知,均值未知,欲检其均值是否相等,分别抽取两个小样本,应采用的方法为(C 曼-惠特尼U检验) 4、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发展速度可以分为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两种。 5、层次结构模型根据具体问题一般分为目标层、准则层与措施层。 6、简单随机抽样可以有不同的实现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抽签法与利用“随

管理数量方法分析复习资料-试题带答案版本

1.在测量了变量的分布特征之后,测度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有意义?测量指标有哪些? 答:有时候掌握了变量的分布特征之后还不够,还需要了解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的变动规律,以便对变量之间的相对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测度指标有协差和相关系数。 2.简述数学期望和差各描述的是随机变量的什么特征。 答:随机变量的期望值也称为平均值,它是随机变量取值的一种加权平均数,是随机变量分布的中心,它描述了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而差是各个数据与平均值之差的平的平均数,差用来衡量随机变量对其数学期望的偏离程度。 3.在数据分布中离散程度测度的引入有意义? 答:研究变量的次数分布特征出来考察其取值的一般水平的高低外,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其各个取值的离散程度。它是变量次数分布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对其进行测定在实际研究中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对变量取值之间离散程度的测定可以反映各个变量值之间的差异大小,从而也就可以反映分布中心指标对各个变量值代表性的高低。其次,通过对变量取值之间离散程度的测定,可以大致反映变量次数分布密度曲线的形状。 4.在变量数列中引入偏度与峰度的概念有意义?答:对变量次数分布的偏斜程度和峰尖程度进行测度,一面可以加深人们对变量取值的分布情况的认识;另一面人们可以将所关心的变量的偏度标值和峰度指标值与某种理论分布的偏度标值和峰度指标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所关心的变量与某种理论分布的近似程度,为进一步的推断分析奠定基础。 5.什么是变量数列? 答:在对变量取值进行分组的基础上,将各组不同变量值与其变量值出现的次数排列成的数列,就称为变量数列。 1.(1)运用算术平均数应注意什么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如有效地避免(1)中的问题。 答:(1)运用算术平均数应注意: ①算术平均数容易受到极端变量的影响。这是由于算术平均数是根据一个变量的全部变量值计算的,当一个变量的取值出现极小或者极大值,都将影响其计算结果的代表性。 ②权数对平均数大小起着权衡轻重的作用,但不取决于它的绝对值的大小,而是取决于它的比重。 ③根据组距数列求加权算术平均数时,需用组中值作为各组变量值的代表,它是假定各组部的所有变量值是均匀分布的。 (2)①为了提高算术平均数的代表性,需要剔除极增值,即对变量中的极大值或极小值进行剔除。 ②采用比重权数更能反映权数的实质,因为各组绝对数权数按统一比例变化,则不会影响平均数的大小。 ③注意组距数列计算的平均数在一般情况下只是一个近似值。 2.(1)什么是洛伦茨曲线图?其主要用途有哪些? (2)简述洛伦茨曲线图的绘制法。 答:(1)累计频数(或频率)分布曲线;用来研究财富、土地和工资收入的分配是否公平。(2)首先,将分配的对象和接受分配者的数量均化成结构相对数并进行向上累计;其次,纵轴和横轴均为百分比尺度,纵轴自下而上,用以测定分配的对象,横轴由左向右用以测定接受分配者;最后,根据计算所得的分配对象和接受分配者的累计百分数,在图中标出相应的绘示点,连接各点并使之平滑化,所得曲线即所要求的洛伦茨曲线。 3.(1)简述分布中心的概念及其意义。 (2)分布中心的测度指标有哪些?这些指标是否存在缺陷?

05058管理数量方法复习

05058管理数量方法 1分类型数据;又称属性数据,他所描述的是事物的品质特征,从统计的计量水准来说是一种比较原始和低级的计量,称作列名水准。这类数据只能计算各类的频数和比例,不能进行其它的数学运算。 2数量型数据;这类数据是用来说明事物的数量特征,从统计的计量水准来说,包括订距水准和定比水准。 3截面数据;是指用来描述事物在同一时点社会经济各种不同指标的数据,可以观察同一时期个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截面数据还包括同一时期相同指标在不同部门的分布,通常又称横向数据。截面数据可以研究客观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 4时间序列数据;将数据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后形成的数据序列,有称纵向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可以反应事物在一定时期范围内的变化情况,研究事物动态变化的规律性并进行预测等。 5频数分布;又称次数分布,是按照数据的某种特征进行分组后再计算出各类数据在各组出现的次数加以整理,这种次数也称频数,这种整理后形成的表称作频数分布表。把频数与全体数据个数之比,称为频率,这样的表就为频率分布表。频数分布表可以观察各组数据在全部数据中的状况 。6组距;在数量型数列中按单变量分组有时组数过多,不便于观察数据分布特征和规律,需要将数据的大小适当归并,在每组中规定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就称作组距。各组的组距均相等时称作等距数列,不完全相等时称不等距数列。 7组界;又称组限,只组距的变量数列的分组中,各组变动范围两端的数值,最小限度的值称作下限,最大限度的值称作上限,上限与下限之差即为组距。 8组中值;组距的变量数列中每组上限与下限的平均值,其计算公式为:组中距=上限+下限/2 9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把每组中出现的频数转换为相对次数,记得每组次数除以总次数,称为各组的频数,各组频数相加为1. 10直方图;频数分布表的直观图示形式。它适用于组距数列,图形用一平面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变量值,各组的组距大小与横轴的长度成正比 。11 条形图和柱形图一种用来对各项信息进行比较的图示方式。在平面上用相同宽度但不同长度的条形图来表示数值的大小,器条形可以是横的,也可以是竖的,当条形竖立时,也称柱形图 。12饼形图;又称圆形结构图,一般用来描述和显示总体中各类占全体的比例。通常以圆的面积表示研究对象的总量,把圆形分成若干个扇形部分,每个扇形部分代表一种组成部分,该组成部分的大小与扇形面积的大小成正比,从而表示总量的构成状况,形象地显示总量结构。 13折线图;有两种折线图,一是研究动态趋势时,以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现象的数值,将所形成的逐点相连,就形成动态折线图;另一种是在直方图的基础上,将顶端的中点,器临近两点用直线加以连接,就形成频数分配的折线图。 14曲线图;是折线图的均匀,折线图在个点连接时会产生突变,而客观事物的发展往往是逐渐变化大的,通过修匀后的曲线图则弥补了这一不足,反应了逐渐变化的过程。15.散点图;又称散布图,通常用来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当一个单元具有两个标志值时,在坐标轴上分别用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在它们取值的交叉点上坐点,这些点所形成的图形,就称散点图。 16茎叶图;形象地把每个数据分为茎和叶两部分,用数字的主干部分加以归类作为茎,然后在分类时把其余的部分作为叶,列在相应的茎上,其优点是可以把统计的分组和频数分配的划记工作一次完成。即保持了直方图的直观形象,又保留了原有数据的原始信息,从中可以得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特征值。 17平均数又称均值,其中最长用的是算术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18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次序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也就数说中位数将整个数据一分为二,正好有一半的数据比中位数小,另一半的数据比中位数大。 19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变量值,众数的优点在于反应了数据中最常见的数值,它不仅适用于数量型数据,也适用于分类型数据。 20方差;是一组数据的每一个观察值与其平均值离差平方的平均数。 21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也是反应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由于方差是变量与平均数离差平方的平均数,因而方差的量纲与原来数据的量纲不一致,标准差将其开平方根,就恢复了原来数据的量纲。 22极差又称全距,指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23变异系数;又称离散系数,是指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平均数之比。 24四分位点;将一组数据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用Q1,Q2和Q3三个点将整个数据进行四等分,它们分别位于25 ﹪,50﹪和75﹪的位置,这三个点就成为四分位点,这 三个点的数值称为四分位数。 25四分卫极差;基于四分位点计算的数据值之差,又分 为四分位极差和四分位半距,四分位极差是指第三个四 分位数Q3与第1个四分位数之差,即Q3-Q1,它表明两 端各25﹪的数据后的极差,四分位半距是将四分位极差 除以2. 26所及实验;广义第将,凡是一个运动或过程会导致一 系列可能结果之一,但具体发生哪一个结果则是不确定 的,这种行动行动或过程称为随机试验。 27随机事件;随机试验的每一个可能的结果称为随机事 件,又称不确定性事件,简称事件。 28样本空间;随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所组成的全体, 称作样本空间,通常用O表示。样本空间应该无一遗漏 地包括所有基本结果。 29事件的包含;如果事件A的每一个样本点都包括在事 件B中,或事件A的发生必然导致事件B发生,则称事 件A包含与事件B,或称事件B包含事件A,记作A∈B 或B∈A 30事件的并;又称事件的和,即表示事件A和事件B至 少有一个事件发生的事件,记为A∪B或A+B. 31事件的交;又称事件的积,时间A与事件B同时发生 的事件称为事件A与事件B的交,它是由即属于A也属 于B的所有公共样本点所组成的集合,记为A∩B或AB 32事件的差;事件A发生而事件B不发生,这一事件称 为事件A与事件B之差。它由属于事件A而不属于事件 B的那些样本点构成的集合,记作A-B或AB. 33;互斥事件;事件A与事件B没有共同的样本点,即两 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称事件A与事件B为互斥事件, 又称A和B互不相容。否则这两个事件是相容的。 34对立事件;又称互补事件或逆事件,一个事件B若与 事件A互斥,且它与事件A的并是整个样本空间O,则 称B是事件A的对立事件。 概率是对于不确定性事件出现可能性大小的一种度量。 由于概率应用的发展,统计学家对概率哟不同的解释, 有古典的定义,统计的定义以及公理化定义等。 36随机变量把一个随机试验的所有可能的结果用数量 来描述时,与一定事件对应的数值称为随机变量。随机 变量可以分为离散的随机变量和连续的随机变量两类。 37概率分布;对随机变量总体规律性的描述,综合反应 随机变量在取某一值时的概率。有多种表示形式,如分 布规律,概率密度函数等 38分布律是概率分布的一种表示形式,通常适用于离散 型的随机变量,即用列表的形式,一方面列出随机变量 的可能取值,另一方面列出各种取值的概率。 39概率密度函数;用数学函数的形式来表示概率分布, 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连续的随机变量,而且比较简洁, 同一类型的随机变量的分布,只要用不同的参数就可以 表示不同的分布。 40决策树;是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决策时,形象地利用 树分支的结构图形进行决策的一种方法。一般是从左向 右展开,用一方框代表决策点,然后根据方案的多少向 右边分出几根树枝,每根树枝的末端有一原点作节点, 根据决策面临的状态又分成若干树枝,将决策方案与每 一种状态结合,就得到各种不同的收益或损失 41;极大极小决策原则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原则之一, 这一原则的基本思想是在选择方案是要从最坏处着想, 即将各种结果的最坏-极小收益进行比较,从中选择以个 收益最大的方案 42最小期望机会损失原则;机会损失是指由于没有选择 正确的方案而带来的损失。在采用这一原则时,首先要 计算出各种情况下实行的方案与最优方案之间的差额, 即机会损失。然后根据各种状态的概率算出个方案的期 望机会损失。最小期望机会损失原则就是选择期望损失 最小的方案。 43最大期望收益原则;采用不同方案时对于不同的状态 会得到不同的收益,可以根据不同的概率,计算出期望 收益。最大的期望收益原则就是选择期望收益最大的方 案。 44敏感性分析;是指某一决策方案确定以后,决策中的 自然状态变动对最优方案的变动是否敏感。 45抽样推断;从研究对象的全部中抽取一部分单元进行 观察研究取得数据,并从这些数据中获得信息,以此来 推断全体。 46总体;是研究对象的全体,它是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 许多个体的集合,这些个体称为总体单元或元素 47样本;是按照某种抽样规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总体 单元加以观察研究并用来推断总体的那部分但愿的集 合。样本中包括的总体单元数目称作样本量或样本容量 48随机抽样又称概率抽样,在抽取样本的过程中排除主 观上有意识地选择样本单元,而是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 是每个总体单元都有一个已知的概率被抽中的抽样方 法。 49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是指总体有N个单 元,从中抽取n个单元作样本,使得所有的样本都有同 样的机会被抽中的方法。 50系统抽样;又称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这种抽样方法 是将总体单元在抽样之前按某种顺序排列并按照设计的 规则确定一个随机起点,然后每隔一定的间隔逐个抽取 样本的方法。 51分层抽样;又称分类抽样或类型抽样,是在抽样之前 将总体划分为互不交叉的若干层,每个总体单元被化在 某一层内,然后在各层中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单元作 样本的抽样 52整群抽样是在抽样之前把总体的单元按自然形成的 或人为地分成的整群作为抽样单位在包括全部总体单 元的群中随机地抽取若干群体作为样本的抽样方法。 53抽样框;用来代表总体从中抽选样本的框架,为了实 施抽样通常把总体单元划分成抽样单元,把抽样单位编 制成名册、清单活地图就称作抽样框。 54抽样误差;通过样本的估计值B来推断总体的相应值 b时,这时假定各个样本单元的数值是可以正确取得的, 但由于样本是随机抽取的,有样本对总体代表性引起的 误差(B-b)称作抽样误差,因此抽样误差是一种随机误 差。55非抽样误差;是指抽样调查的估计推断中除了抽 样误差以外其它所有误差的总称。 56偏差;又称偏误,是一种系统性的误差,它定义为样 本估计量的数学期望与带估的总体参数之间的离差。 57无回答;是指抽样调查的样本中,由于各种原因未能 获得调查数据通常是发生在调查对象是人的总体,包括 有意或无意的无回答。 58总体分布;是研究对象这一总体中各个单元标志值所 形成的分布。总体分布的一些特征如数学期望等往往是 抽样推断中待估的参数 。59样本分布;又称子分布或经验分布,是指从总体中 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这些单元标志值所形成的分布。 60.抽样分布;是指样本估计量的分布。样本估计量是样 本的一个函数,在统计学中称作统计量,因此抽样分布 也是指统计量的分布。 61中心极限定理;是统计学中阐明在什么条件下随机变 量趋近于正态分布的一类定理。最常用的极限定理是: 一个具有任意分布形式的总体,从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 本,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样本平均数则逐渐趋近于正 态分布。62参数;狭义的参数是指决定理论分布的函数 中一个好哦若干个数值,它决定了随机变量的分布状况。 广义的参数是指反应总体特征的数值,入总体均值,总 体的总值,总体的比例及总体的方差等。 63估计量;是根据样本来估计总体参数的一个规则,它 通常表示为样本数值的一个函数统计量。它不包含总体 的任何未知参数。 64估计值;是估计量在某一次抽样中的具体数值。如在 估计总体均值这一参数是,通常使用样本均值作为估计 量,但某一具体抽样结果所得到的样本均值就是估计值。 65点估计;是参数估计的一种类型或方法,它是指从抽 到的具体数据计算出单个估计值作为待估总体参数的估 计值。 66区间估计;是参数估计的另一种类型和方法,它是在 点估计的基础上给出一个估计的范围,,推断总体参数有 多大的概率被涵盖在这一范围之内。 67无偏性;评价估计量的标准之一,它是指估计量抽样 分布的数学期望等于总体参数的真值。 68;有效性;也是评价估计量的指标之一,它是估计量 离总体参数摆动比较小的一个性质。 69一致性;又称相合性,是指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估 计值愈来愈接近总体参数真值这一性质。 70置信期间;指区间估计时给出的估计范围。置信区间 总是与一定的概率相联系的,这一概率通常称作置信水 平,与置信水平相联系的数值范围称作置信区间,数值 的两端称作置信水平,按大小分为置信上限与置信下限。 71置信系数;又称置信水平,通常是在区间估计时人为 确定的,通常上用1-ā来表示。置信系数的确定通常根 据研究事物的客观要求而定。 72参数假设检验;对总体的未知参数先做出某种假设, 通常称作原假设。与此相对应的另一个假设称作备择假 设或对立假设。将样本试验所有的可能结果均匀包括在 这两个假设之内,然后抽取样本,根据样本的结果来判 断接受哪一个假设,这种推断方法称作参数的假设检验。 73检验的统计量;是假设检验中建立在样本数据基础上 的一个函数,用来判断是否接受原假设。 74接受域和拒绝域;判断是否接受原假设时要把抽样所 有可能结果组成的样本空间分成两部分,当原假设为真 时,统计量在允许范围内变动的区域称作接受域,也就 是说,当统计量的直落入之一区域,就应该接受原假设。 当统计量的值超出之一区域,原假设为真时,只有很小 的概率会出现这种情况,因此将拒绝原假设的区域称作 拒绝域。 75显著性水平;原假设为真时,决策规则判定为假的概 率,通常用ā来表示。因为在检验中由于样本的随机性与 要求检验的总体参数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只有达到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