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流产的4个急救原则

流产的4个急救原则

流产的4个急救原则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流产的4个急救原则

导语:流产是妇科常见的一种现象,如果处理不及时则有可能危及到孕妇的生命,所以孕妇一旦发现有流产征兆应该及时急救。

流产分为早期流产和晚期流产,如果是在怀孕前12周流产,就称为早期流产,如果是在怀孕12~28周则称为晚期流产。流产的危险性很高,如果不及时开展流产急救,可能就会因大出血而出现生命危险。流产怎么急救,来了解专业的流产急救原则。

流产的主要症状为停经、阴道流血及腹痛,有组织排出,孕卵异常是早期流产的主要原因,占60%以上,其次是母体、免疫因素等。

阴道流血量不多,伴轻微腹痛,有闭经史,早孕反应尿妊娠试验阳性,基层单位有条件可进行妇检,如子宫大小与闭经相符,无流水、宫口末开,确诊先兆流产,宜保胎治疗。

原则:

1、绝对卧床休息;

2、应用镇静剂;

3、内分泌治疗用黄体酮;

4、维生素E治疗,严密观察。约60%病人经适当治疗均有效。

阴道大量出血,阵缩变剧,腹部剧痛有块物排出,出血不停,可能为不完全流产,有条件可先应用宫缩剂,保留块物即刻转院处理以防大出血引起休克,危及生命。

流产的主要症状有腹痛、阴道流血等。如果腹痛轻微不严重,阴道流血量不多可先进行妇科检查,如果情况允许,可做保胎治疗。如果阴道大量出血,腹痛严重,并有物块排出,因避免大出血导致休克。

骨折急救五原则以及处理方法

骨折急救五原则 骨折通常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大类。闭合性骨折指皮肤软组织相对完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连通;开放性骨折则是指骨折处有伤口,骨折端已与外界连通。全身各个部位都可发生骨折,但最常见的还是四肢骨折。一旦怀疑有骨折,应尽量减少患处的活动,转送时尽量用硬板床。下面是骨折后急救的5个原则。 抢救生命 严重创伤现场急救的首要原则是抢救生命。如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已经停止或濒于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昏迷病人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其口咽部异物;病人有意识障碍者可针刺其人中、百会等穴位;开放性骨折伤员伤口处可有大量出血,一般可用敷料加压包扎止血。严重出血者若使用止血带止血,一定要记录开始使用止血带的时间,每隔30分钟应放松1次(每次30至60秒钟),以防肢体缺血坏死。如遇以上有生命危险的骨折病人,应快速运往医院救治。 伤口处理 开放性伤口的处理除应及时恰当地止血外,还应立即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布包扎伤口,以防伤口继续被污染。伤口表面的异物要取掉,外露的骨折端切勿推入伤口,以免污染深层组织。有条件者最好用高锰酸钾等消毒液冲洗伤口后再包扎、固定。 简单固定 现场急救时及时正确地固定断肢,可减少伤员的疼痛及周围组织继续损伤,同时也便于伤员的搬运和转送。但急救时的固定是暂时的。因此,应力求简单而有效,不要求对骨折准确复位;开放性骨折有骨端外露者更不宜复位,而应原位固定。急救现场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条、树枝、手杖或硬纸板等都可作为固定器材,其长短以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为准。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带直接将伤肢绑在身上,骨折的上肢可固定在胸壁上,使前臂悬于胸前;骨折的下肢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 必要止痛 严重外伤后,强烈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因此应给予必要的止痛药。如口服止痛片,也可注射止痛剂,如吗啡10毫克或杜冷丁50毫克。但有脑、胸部损伤者不可注射吗啡,以免抑制呼吸中枢。 安全转运 经以上现场救护后,应将伤员迅速、安全地转运到医院救治。转运途中要注意动作轻稳,防止震动和碰坏伤肢,以减少伤员的疼痛;注意其保暖和适当的活动。 处理方法细节 1、迅速使用夹板固定患处,固定不应过紧;木板和肢体之间垫松软物品,再用带子绑好,木板长出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如果没有木板可用树枝、擀面杖、雨伞、报纸卷等物品代替。 2、有破口出血的开放性骨折,可用干净消毒纱布压迫,压迫止不住血时,可用止血带环扎伤口的上方(近心端)止血。 3、大腿骨折时,内出血可达1000毫升(人体总血量大约4000毫升)。包扎固定过紧也能引起神经麻痹,须密切注意患者状况。 专家指出现场骨折的处理比较多样性,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为轻度无伤口骨折,尚未肿胀时,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先进行冷敷处理,使用冰水、冰块或者冷冻剂敷住骨折部位防止肿胀,冰冻的矿泉水和纯净水也可,但不建议使用自来水,固定后送医院处理。 如有伤口则不宜冷敷,用消毒纱布压迫止血,如遇出血严重不便或不能压迫止血的(一般指大腿开放性骨折或者其他部位严重出血的)应用止血带或者布条等环扎该部位近心脏的一侧,立即送往医院,且不断与伤者交流,注意其情况,防止其失血过多引起昏迷、休克甚至死亡。止血可采用压迫止血方法。要记住的是一旦采用布带、绳子捆扎止血时,必须记录扎带的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小时,以免时间过长导致肢体

现场救护程序及原则

现场救护程序及原则 一、迅速判断事故现场的基本情况 在意外伤害、突发事件的现场,面对危重病人,作为“第一目击者”首先要评估现场情况,通过实地感受,眼睛观察、耳朵听声、鼻子闻味来对异常情况做出初步的快速判断。 1.现场巡视 (1)注意现场是否对救护者或病人造成伤害。 (2)引起伤害的原因,受伤人数,是否仍有生命危险。 (3)现场可以利用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以及需要何种支援,采取的救护行动等。 必须在数秒钟内完成。 2.判断病情 现场巡视后,针对复杂现场,需首先处理威胁生命的情况,检查病人的意识、气道、呼吸、循环体征、瞳孔反应等,发现异常,须立即救护并及时呼救“120”或尽快护送到附近急救的医疗部门。 二、呼救 1.向附近人群高声呼救 2.拨打“120”急救电话 (1)电话中应说明:伤员人数、大概病情及本人的姓名、身份、联系方法。(2)发现伤员所在的确切地点,尽可能指出附近街道的显著标志。 (3)病人目前最危重的情况,如昏倒、呼吸困难、大出血等。 (4)现场已采取的救护措施,如止血、心肺复苏等。 注意:不要先放下话筒,要等救援医疗服务系统调度人员先挂断电话。急救部门根据呼救电话的内容,应迅速派出急救力量,及时赶到现场。 三、排除事故现场潜在危险,帮助受困人员脱离险境 四、交通事故需保护事故现场 在事故现场周围放置三角形警告标识,指派专人指挥交通。 将出事汽车引擎关闭,拉紧手刹,并用石块固定车轮。 禁止用火或抽烟。即使夜间,也只能凭手电筒或车灯处理事故现场。 一般不随意把伤员移出事故现场,但若伤员处于潜在危险之中或伤情急迫,应迅速施救,伤员出事位置要作标记。 巡查四周有无被撞击而抛出车外的人,若有,应妥善处置。 切勿接触有电流、电线的车辆及物体。 小心保管伤员的财物,清点登记,并找旁证人签字。 五、伤情检查及伤员分类 1.伤情检查 要有整体观,切勿被局部伤口迷惑,首先要查出危及生命和可能致残的危重伤员。 ①生命体征 判断意识——呼唤伤员,轻拍其肩部,10秒钟内无任何反应可视为昏迷。如表情淡漠,反应迟钝,不合情理的烦躁都提示伤情严重。 对意识不清者不要随便翻动,以免加重未被发现的脊柱或四肢骨折。 判断脉搏——触摸颈动脉,判断心跳是否存在,是否变得快而弱。(小儿触摸

1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1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答:(1)先排险后急救(2)急救与呼吸并重(3)先重伤后轻伤(4)先施救后运送(5)转运与救护相结合(6)院外和院内紧密衔接 3简述ICU的病床设置的要求。 答:ICU病床数量应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实际收治重症病人的需要,三级医院ICU的床位数以医院病床总数的2%--8%为宜。ICU床位使用率以75%为宜,至少应保留一张空床以备应急使用,全年床位使用率平均超过85%时,应适度扩大规模。ICU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床间距大于1米;每个病房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少于18平方米,用于收治隔离病人。 6简述多发性创伤的急救和护理中应遵循的ABCD原则。 答:A:气道及颈椎控制: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保护颈椎,实施颈椎制动。 B:呼吸及保持通气:维持呼吸功能,充分给氧,必要时采用人工呼吸、机械通气。 C:循环及控制出血:补充周围循环血量,保持心脏泵功能,对活动性出血积极止血。 D:审计系统障碍:保护脊柱、脊髓,采用硬担架搬运,轴型翻身,防止躯干摆动和旋转。颅脑损伤者预防和治疗颅内高压,伴颅内出血者积极止血,必要时手术清除血肿。 E:暴漏及环境控制:充分暴漏病人身体,全面检查以及发现除上述部位以外的其他脏器损伤。暴露时应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和保暖。 7简述中暑的发病机制。 答:(1)热射病: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产热和从环境中获得的热量不能与生理性散热达到平衡,致使体内热量积蓄,引起体温升高。随着体内热量的蓄积,体温调节中枢失控,心功能减退,心排出量减少、中心静脉压升高,汗腺功能衰竭,可使体内热量进一步积蓄,体温骤增,甚至达到42°以上。临床上以高热、无汗和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 (2)热痉挛:在高温环境中,人的散热方式主要是出汗。一般认为一个工作日内最高生理限度的出汗量为6L,但在高温环境下,劳动者的出汗量可在10L以上。因大量出汗,使体内的钠、钾丢失过多,引起肌肉痉挛和疼痛。 (3)热衰竭:由于大量出汗,同是人体内对热环境不适应,可引起周围血管扩张,但不伴内脏血管收缩,以致循环血量减少,中枢供血不足,发生循环衰竭。 12简述院前急救的任务与原则。答:(1)院前急救的任务:①日常院前急救;②灾害事故的院前急救;③大型集会活动的救护待命;④通讯网络中的枢纽任务;⑤救护知识的普及。(2)院前急救的原则:①先排险后施救;②急救与呼救并重;③先重伤后轻伤;④先施救后运送; ⑤转送与救护相结合;⑥院外和院内紧密衔接。 2.2.简述院前急救实施救护的措施。答:(1)采用合理的救护体位。(2)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3)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有窒息、发绀者,应迅速解开衣领,清除口咽部异物、血块和分泌物,有条件时给氧。(4)维护循环系统功能。(5)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6)对猝死、创伤、烧伤及骨折等病人进行现场救护。(7)止血。(8)包扎,可减轻伤者疼痛,减少出血,避免附加损伤及细菌污染。(9)固定。(10)对疑有脊椎损伤者,应立即予以制动,以免造成瘫痪。

骨折现场急救五原则

骨折现场急救五原则 骨折通常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大类。闭合性骨折指皮肤软组织相对完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连通;开放性骨折则是指骨折处有伤口,骨折端已与外界连通。全身各个部位都可发生骨折,但最常见的还是四肢骨折。 一旦怀疑有骨折,应尽量减少患处的活动,转送时尽量用硬板床。下面是骨折后急救的5个原则。 抢救生命 严重创伤现场急救的首要原则是抢救生命。如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已经停止或濒于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昏迷病人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其口咽部异物;病人有意识障碍者可针刺其人中、百会等穴位;开放性骨折伤员伤口处可有大量出血,一般可用敷料加压包扎止血。严重出血者若使用止血带止血,一定要记录开始使用止血带的时间,每隔30分钟应放松1次(每次30至60秒钟),以防肢体缺血坏死。如遇以上有生命危险的骨折病人,应快速运往医院救治。 伤口处理 开放性伤口的处理除应及时恰当地止血外,还应立即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布包扎伤口,以防伤口继续被污染。伤口表面的异物要取掉,外露的骨折端切勿推入伤口,以免污染深层组织。有条件者最好用高锰酸钾等消毒液冲洗伤口后再包扎、固定。 简单固定 现场急救时及时正确地固定断肢,可减少伤员的疼痛及周围组织继续损伤,同时也便于伤员的搬运和转送。但急救时的固定是暂时的。因此,应力求简单而有效,不要求对骨折准确复位;开放性骨折有骨端外露者更不宜复位,而应原位固定。急救现场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条、树枝、手杖或硬纸板等都可作为固定器材,其长短以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为准。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带直接将伤肢绑在身上,骨折的上肢可固定在胸壁上,使前臂悬于胸前;骨折的下肢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 必要止痛 严重外伤后,强烈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因此应给予必要的止痛药。如口服止痛片,也可注射止痛剂,如吗啡10毫克或杜冷丁50毫克。但有脑、胸部损伤者不可注射吗啡,以免抑制呼吸中枢。 安全转运 经以上现场救护后,应将伤员迅速、安全地转运到医院救治。转运途中要注意动作轻稳,防止震动和碰坏伤肢,以减少伤员的疼痛;注意其保暖和适当的活动。(作者系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副主任医师张力丹)

触电急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触电急救方法 万一发生触电事故,迅速准确地进行现场急救是抢救触电者的关键。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安全地脱离电源,然后再进行现场救护。 (1)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①低压触电事故中可采用的方法。 a.如果电源开关离触电现场较近,则就近断开电源开关。 b.如果电源开关离触电现场较远,可以用带绝缘柄的电工钳或干燥木柄的斧头分相切断电线,切断电源。 c.如果电源开关远离触电现场或难以关断电源,救护者可站在干燥木板上,用一只手抓住触电者衣服将其拉离电源。 d.救护人员利用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如可藏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围巾等,使之脱离电源。 e·如果触电者身上搭有导线或导线被触电者压在身下,可用干燥的术棍、竹竿等挑开导线或用干燥的绝缘绳套拉导线或触电者,使其脱离电源。 f.如果导线缠绕在触电者身上,救护人员要用干燥绳索将触电者身体拉离地面,或将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然后再采取其他方法切断电源。 ②高压触电事故中可采用的方法。 a.立即想办法向有关部门报警,尽快停电。 b.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绝缘工具断开高压断路器,或用绝缘棒拉开高压跌落式熔断器切断电源。

③触电者脱离电源时的注意事项。 a.救护人员需采用适当的干燥绝缘工具作为救护工具,尽可能单手操作。 b.要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造成的外伤。 c.如果触电发生在夜间,临时照明问题的迅速解决,将对抢救起到很大的帮助.同时可以防止其他事故的发生。 (z)触电者的现场救护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当尽快派人请医务人员前来抢救,同时视情况对触电者迅速进行现场救治。注意不能滥用药物(如打强心针)或是搬动、运送触电者。对于在触电同时发生了一般外伤的人员,可以在急救以后处理外伤。 如果触电者尚未失去知觉或一度昏迷后已恢复清醒,就应当让其在湿度适宜、通风良好的处所静卧体息,注意观察。 触电者处于昏孔状况,如果呼吸停止但仍有心跳,需进行人工呼吸救护;如果有呼吸但没有心跳,就要进行胸外挤压救护;如果既无呼吸也无心跳,则应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救护。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首先要让触电者仰卧,迅速解开妨碍其呼吸的衣、裤,尽可能使其头部后仰,掰开触电者的嘴,清除口中污物、假牙,拉出舌头,保证其呼吸顺畅。以下简单介绍人工呼吸法和心脏胸外挤压急救法。 ①人工呼吸急救法抢救时,救护者一手捏紧触电者的鼻孔,自己深呼吸后,将自己的嘴紧贴触电者的嘴,进行口对口吹气。要注意触电者的胸部应该有略微的起伏。吹气完毕准备换气时,救护者的口应该立刻离开触电者的口,同时放开捏鼻孔的手,让触电者自己换气,并注意其胸部的复原情况,如图1.1.8所示。 人工呼吸要长时间有节奏地进行。一般每次吹气约2s,呼气大约3s。如果触

现场急救目的与原则

一、现场急救目的与原则: 急救的目的 保存生命──恢复呼吸、心跳、止血、救治休克。 防止伤势恶化──处理伤口、固定骨部。 促进复原──避免非必要的移动、小心处理、保持最舒适的坐/卧姿势、善言安慰。 急救的原则: 1、沉着大胆,细心负责,分清轻、重、缓、急,果断实施救治方法。 2、先处理危重病人,再处理较轻病人;在同一患者中,先救治生命,再处理局部。 3、观察现场环境,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安全。 4、充分运用现场可供支配的人力、物力来协助急救。 二、怎样拨打急救电话(120) 呼救电话应简单明了,语言精炼、准确,无关的话不要说,以免耽误宝贵的时间。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病人或伤员姓名、性别、年龄。 2、病人或伤员致伤(病)原因及目前最危急的状况。(如昏倒在地、呼吸困难、大出血等,发病的时间、过程,用药情况,过去病史及与本次发病有关的因素) 3、病人或伤员目前所处的详细地址、电话,最好选择有明显醒目标志处。(呼救后应派人在路口等候救护车) 4、及时清除楼梯、过道上影响搬运病人的杂物。 5、意外灾害事故、突发事件等造成有成批伤病员时,要说明伤害性质,如中毒、车祸、溺水、触电等,同时要说明受伤人数、候车地点、呼救人的姓名身份。 三、现场急症之——中暑 中暑的原因和表现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 中暑症状-1 ★先兆中暑症状 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可恢复。 ★轻症中暑症状 除头晕、口渴外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 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灾害事故现场伤员抢救的基本原则.

灾害事故现场伤员抢救的基本原则 意外伤害、突发事件,一般都发生在动荡不安全的现场,而专业人员到场需要十多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因此,作为“第一目击者”首先要评估现场情况,注意安全,对伤员所处的状态进行判断,分清伤情、病情的轻重缓急,不失时机地、尽可能地进行现场救护。 现场救护目的是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在生命得以挽救,伤病情得以防止进一步恶化这一最重要、最基本的前提下,还要注意减少伤残的发生,尽量减轻病痛,对神志清醒者要注意做好心理护理,为日后伤员身心全面康复打下良好基础。总之,要记住现场救护的原则是:先救命,后治伤。 ——迅速判断致命伤; ——保持呼吸道通畅; ——维持循环稳定; ——呼吸心跳骤停立即心肺复苏(CPR)。 无论是在作业场所、家庭或在马路等户外,还是在情况复杂、危险的现场,发现危重伤员时,“第一目击者”对伤员的救护要做到: (1)保持镇定,沉着大胆,细心负责,理智科学地判断。 (2)评估现场,确保自身与伤员的安全。 (3)分清轻重缓急,先救命,后治伤,果断实施救护措施。 (4)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取措施减轻伤员的痛苦。 (5)充分利用可支配的人力、物力协助救护。 (一)自救、互救 1.紧急呼救 当紧急灾害事故发生时,应尽快拨打电话120、110呼叫急救车,或拨打当地担负急救任务医疗部门的电话。 2.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 在事故的抢救工作中不要因忙乱而受到干扰,被轻伤员喊叫所迷惑,使危重伤员落在最后抢出,处在奄奄一息状态,或者已经丧命,故一定要本着先救命后治伤的总原则。 3.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尽快脱离事故现场 在可能再次发生事故或引发其他事故的现场,如失火可能引起爆炸的现场,应先抢后救,

电力安规中地紧急救护法

紧急救护法 1. 通则 1.1紧急救护的基本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的生命,减轻伤情,减少痛苦,并根据伤情需要,迅速与医疗急救中心(医疗部门)联系救治。急救成功的关键是动作快,操作正确。任何拖延和操作错误都会导致伤员伤情加重或死亡。 1.2要认真观察伤员全身情况,防止伤情恶化。发现伤员意识不清、瞳孔扩大无反应、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在现场就地抢救,用心肺复苏法支持呼吸和循环,对脑、心重要脏器供氧。心脏停止跳动后,只有分秒必争地迅速抢救,救活的可能才较大。 1.3现场工作人员都应定期接受培训,学会紧急救护法,会正确解脱电源,会心肺复苏法,会止血、会包扎,会转移搬运伤员,会处理急救外伤或中毒等。 1.4生产现场和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应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应指定专人经常检查、补充或更换。 2. 触电急救 2.1触电急救应分秒必争,一经明确心跳、呼吸停止的,立即就地迅速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并坚持不断地进行,同时及早与医疗急救中心(医疗部门)联系,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更不能只根据没有呼吸或脉搏的表现,擅自判定伤员死亡,放弃抢救。只有医生有权做出伤员死亡的诊断。与医务人员接替时,应提醒医务人员在触电者转移到医院的过程中不得间断抢救。 2.2 迅速脱离电源

2.2.1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因为电流作用的时间越长,伤害越重。 2.2.2脱离电源,就是要把触电者接触的那一部分带电设备的所有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开。在脱离电源过程中,救护人员也要注意保护自身的安全。 2.2.3 低压触电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1)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座,可立即拉开开关或拔出插头,断开电源。但应注意到拉线开关或墙壁开关等只控制一根线的开关,有可能因安装问题只能切断零线而没有断开电源的火线。 (2)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没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座(头),可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斧头切断电线,断开电源。 (3)当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皮带、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4)如果触电者的衣服是干燥的,又没有紧缠在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离电源。但因触电者的身体是带电的,其鞋的绝缘也可能遭到破坏,救护人不得接触触电者的皮肤,也不能抓他的鞋。 (5)若触电发生在低压带电的架空线路上或配电台架、进户线上,对可立即切断电源的,则应迅速断开电源,救护者迅速登杆或登至可靠地方,并做好自身防触电、防坠落安全措施,用带有绝缘胶柄的钢丝钳、绝缘物体或干燥不导电物体等工具将触电者脱离电源。 2.2.4高压触电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1)立即通知有关供电企业或用户停电。

急性化学物中毒分析及现场救护原则示范文本

急性化学物中毒分析及现场救护原则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急性化学物中毒分析及现场救护原则示 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接触化学物 质的机会和品种日益增加。目前世界市场上可见的化学品 多达200万种,其中至少有6-7万种常见于工农业生产和 人民生活中,新化学物质也以每年近2万种的速度增加大 约有近1千多种要投入市场使用。这样在化学品生产、运 输和使用过程中有多种因素可导致化学品有毒有害物逸散 造成人员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有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 要发生200多起较严重的灾害性急性化学物中毒事故,给 人类的生命安全和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生态平衡带来极大的 危害。为了有效地防止和消除化学品毒性隐患根源,保护 人员的身体健康,凡事故发生时现场人员能就地、就便、

及时正确地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即切断毒源、自救互救、就可以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中毒,减轻中毒伤害,为专业防毒救护赢得宝贵时机。 1、造成急性化学物中毒的原因 具有急性毒作用的化学性毒物,在正常生产、正规操作和具有完善的防护设备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发生中毒。急性毒作用的化学物质主要存在于原料、辅助材料、中间产物(中间体)产品,付产品,也可以来自废弃物、自然分解产物,热解产物以及意外情况下的燃烧产物等。例如,造纸、粘胶纤维制造、制革、制骨胶及有机性物质生活污水处理池中废弃物产生的硫化氢气体;含氰废液与酸性废水相遇时产生的氰化氢气体;磷化铅遇湿自然分解产生的磷化氢气体;四氯化碳等某些卤代烃类气体与明火或灼热金属物体接触时氧化生成的光气;含碳物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气体;硝酸胺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晴纶燃烧时产生

事故现场救护的基本原则

事故现场救护的基本原则 意外伤害、突发事件,一般都发生在动荡不安全的现场,而专业人员到场需要十多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因此,作为“第一目击者”首先要评估现场情况,注意安全,对伤员所处的状态进行判断,分清伤情、病情的轻重缓急,不失时机地、尽可能地进行现场救护。 现场救护目的是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在生命得以挽救,伤病情得以防止进一步恶化这一最重要、最基本的前提下,还要注意减少伤残的发生,尽量减轻病痛,对神志清醒者要注意做好心理护理,为日后伤员身心全面康复打下良好基础。总之,要记住现场救护的原则是:先救命,后治伤。 ——迅速判断致命伤; ——保持呼吸道通畅; ——维持循环稳定; ——呼吸心跳骤停立即心肺复苏(CPR)。 无论是在作业场所、家庭或在马路等户外,还是在情况复杂、危险的现场,发现危重伤员时,“第一目击者”对伤员的救护要做到: (1)保持镇定,沉着大胆,细心负责,理智科学地判断。 (2)评估现场,确保自身与伤员的安全。 (3)分清轻重缓急,先救命,后治伤,果断实施救护措施。 (4)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取措施减轻伤员的痛苦。 (5)充分利用可支配的人力、物力协助救护。 (一)自救、互救 1.紧急呼救

当紧急灾害事故发生时,应尽快拨打电话120、110呼叫急救车,或拨打当地担负急救任务医疗部门的电话。 2.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 在事故的抢救工作中不要因忙乱而受到干扰,被轻伤员喊叫所迷惑,使危重伤员落在最后抢出,处在奄奄一息状态,或者已经丧命,故一定要本着先救命后治伤的总原则。 3.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尽快脱离事故现场 在可能再次发生事故或引发其他事故的现场,如失火可能引起爆炸的现场,应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尽快脱离事故现场,以免发生爆炸或有害气体中毒等,确保救护者与伤者的安全。 4.先分类再运送 不管伤轻伤重,甚至对大出血、严重撕裂伤、内脏损伤、颅脑损伤伤者,如果未经检伤和任何医疗急救处置就急送医院,后果十分严重。因此,必须坚持先进行伤情分类,把伤员集中到标志相同的救护区,有的伤员需等待伤势稳定后方能运送。 5.医护人员以救为主,其他人员以抢为主 救护人员应各负其责,相互配合,以免延误抢救时机。通常先到现场的医护人员应该担负现场抢救的组织指挥职责。 6.消除伤员的精神创伤 一切有生命威胁的刺激对人都能引起强烈的心理效应,‘进而影响行为活动。灾害给伤员造成的精神创伤是明显的,对伤员的救护除现场救护及早期治疗外,尽可能减轻其精神上的创伤。 7.伤面的救护措施

急救知识题库

急救知识大赛初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道,每道1分) (一)自然灾害类 1.震后救人时,对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正确的护理方法是(A ) A.蒙眼救出,慢慢呼吸、进食 B.尽快救出,尽快输氧 C. 尽快救出,尽快见光 D.尽快救出,尽快进食 2.怎样防止被埋压者窒息(B ) A.让他们服用有助于呼吸的药物 B.先使被埋者露出头,并清除口鼻中的尘土,使其呼吸通畅 C.人员救出后,把他们放在窗户打开的房间内或空旷场地上 3.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D ) A.不停地呼救 B.不顾一切的行动 C.精神崩溃,惊慌失措 D.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 4.地震发生后被掩埋在废墟内,等待求助的人应选择D自救措施。 A.用毛巾、衣物捂住口鼻,防止灰尘造成窒息

B.不停的放声喊叫,引起外界注意 C.拼命挣扎引起外界注意 D.积极寻找食品、水,节省体力,延长生命,等待救援 5.如果在地震、台风、洪涝灾害中,身体被塌倒的建筑物压住,下列错误的是(A ) A.使用明火告知他人来营救 B.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 C.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 D.敲击水管求救 6.灭火战斗中常常出现化学烧伤,其中磷烧伤十分常见,下列处理磷烧伤的做法不正确的是(A ) A.如无洁净软布,可用油质敷料包扎 B.可将创面浸泡在水中隔绝空气并洗去磷粒 C.如无大量水冲洗,可以用多层湿布包扎创面 D. 应首先将浸有化学物质的衣服迅速脱去,并用大量水冲洗 (被磷烧伤后应该怎么办磷烧伤之后严重的话可造成皮肤深部烧伤或因烟雾导致 吸入性肺水肿。急救时应立即将患部浸泡在流动水中冲洗,使磷与空气隔绝,防止磷继续氧化烧伤,同时去除伤部的磷颗粒,而后可用2%碳酸氢钠冲洗创面,再湿敷包扎。忌用油质敷料,防止磷溶解吸收引起全身中毒 )

烧伤现场急救原则及措施

烧伤现场急救原则及措施 一、迅速脱离致伤源或消防致伤原因 1.火焰烧伤时,伤员应迅速灭火,立即平卧于地,慢慢滚动躯体以灭火,或者跳入附近之水池、小河中灭火,切勿站立、呼喊或奔跑,以免火焰因奔跑而燃烧更旺,因喊叫吸入炽热气体而造成吸入性损伤,赤手扑打火焰可致手部烧伤,深部烧伤多可造成手功能障碍,亦应避免。他人或消防人员除指导伤员自救以外,应使用大量清水或其他灭火材料将火扑灭,或用棉被、毯子、大衣覆压在伤员身上灭火,并尽快协助伤员离开现场。 2.热流体或蒸气烫伤时,应使病人迅速离开现场并立即脱去浸湿的衣服,以免衣服上的余热继续产生作用,使创面深化。要尽可能避免将泡皮剥脱,可先用冷水冲洗带走热量后剪开热液浸湿的衣服。如贴身衣服与伤口粘在一起时,切勿强行撕脱,以免使伤口加重,可用剪刀先剪开,然后慢慢将衣服脱去。 3.化学物质烧伤时,最简单、最有效的处理办法是,脱离现场后即刻脱去化学物质沾染或浸透的衣服、手套、鞋袜等,用大量清洁冷水冲洗烧伤人员,时间不得少于20—30min,一方面可冲洗去化学物品,另一方面可使伤者局部毛细血管收缩、减少对化学物品的吸收。除现场备有拮抗剂或中和剂以外并有使用经验的人在场,切勿因寻找拮抗剂、中和剂而耽搁冲洗时间。应特别注意病人眼部感觉并仔细检查,在有损伤情况下应予冲洗。对个别具有剧毒的化学物质(如氰化物),应在大量冲洗的同时,尽早采取相应的解毒措施。生石灰烧伤时,应在除去生石灰料后方行冲洗,防止生石灰遇水生热,加重损伤。磷烧伤时则应将创面浸于水

中,或以多层湿纱布覆盖,以防止磷在空气中继续燃烧,加重损伤,并尽量剔除磷粒。 4.电烧伤时,立即切断电源,再接触患者,并扑灭着火衣服。在未切断电源以前,急救者切记不要接触伤员,以免自身触电。灭火后,如发现伤员呼吸心跳停止,应在现场立即行体外心脏按摩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待心跳和呼吸恢复后,及时转送就近医院进一步处理;或在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将伤员迅速转送到最近的医疗单位进行处理。如电弧烧伤,应切断电源后,按火焰烧伤处理。 二、保护创面与镇静止痛 现场烧伤创面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为防止创面污染而加重损害,应进行简单包扎,或以清洁的被单、衣服等覆盖、包裹以保护创面。不管是烧伤或烫伤,创面严禁用红汞、龙胆紫等有颜色药物,以免影响对创面深度的判断和处理,且大量涂擦红汞,可因创面吸收而致汞中毒。勿用盐、糖、酱油、牙膏等涂抹创面,防止污染。天寒季节。尤其是夜间应注意保暖,以避免加速发生或加重休克。病人剧痛、情绪紧张或恐惧,可酌情应用镇痛剂,常静脉缓慢推注稀释的度冷丁,也可合用度冷丁及异丙嗪,或皮下注射杜冷丁50毫克或吗啡10毫克。但吸入性损伤、并发颅脑损伤及1岁以下婴儿忌用度冷丁,以免抑制呼吸,可改用苯巴比妥钠或异丙嗪。对持续躁动不安的患者要考虑是否有休克,切不可盲目镇静。 三、重视全身检查,以及处理危及生命的合并伤

骨折急救五原则以及处理方法教学教材

骨折急救五原则以及 处理方法

骨折急救五原则 骨折通常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大类。闭合性骨折指皮肤软组织相对完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连通;开放性骨折则是指骨折处有伤口,骨折端已与外界连通。全身各个部位都可发生骨折,但最常见的还是四肢骨折。一旦怀疑有骨折,应尽量减少患处的活动,转送时尽量用硬板床。下面是骨折后急救的5个原则。 抢救生命 严重创伤现场急救的首要原则是抢救生命。如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已经停止或濒于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昏迷病人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其口咽部异物;病人有意识障碍者可针刺其人中、百会等穴位;开放性骨折伤员伤口处可有大量出血,一般可用敷料加压包扎止血。严重出血者若使用止血带止血,一定要记录开始使用止血带的时间,每隔30分钟应放松1次(每次30至60秒钟),以防肢体缺血坏死。如遇以上有生命危险的骨折病人,应快速运往医院救治。 伤口处理 开放性伤口的处理除应及时恰当地止血外,还应立即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布包扎伤口,以防伤口继续被污染。伤口表面的异物要取掉,外露的骨折端切勿推入伤口,以免污染深层组织。有条件者最好用高锰酸钾等消毒液冲洗伤口后再包扎、固定。 简单固定 现场急救时及时正确地固定断肢,可减少伤员的疼痛及周围组织继续损伤,同时也便于伤员的搬运和转送。但急救时的固定是暂时的。因此,应力求简单而有效,不要求对骨折准确复位;开放性骨折有骨端外露者更不宜复位,而应原位固定。急救现场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条、树枝、手杖或硬纸板等都可作为固定器材,其长短以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为准。如找不到固

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带直接将伤肢绑在身上,骨折的上肢可固定在胸壁上,使前臂悬于胸前;骨折的下肢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 必要止痛 严重外伤后,强烈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因此应给予必要的止痛药。如口服止痛片,也可注射止痛剂,如吗啡10毫克或杜冷丁50毫克。但有脑、胸部损伤者不可注射吗啡,以免抑制呼吸中枢。 安全转运 经以上现场救护后,应将伤员迅速、安全地转运到医院救治。转运途中要注意动作轻稳,防止震动和碰坏伤肢,以减少伤员的疼痛;注意其保暖和适当的活动。 处理方法细节 1、迅速使用夹板固定患处,固定不应过紧;木板和肢体之间垫松软物品,再用带子绑好,木板长出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如果没有木板可用树枝、擀面杖、雨伞、报纸卷等物品代替。 2、有破口出血的开放性骨折,可用干净消毒纱布压迫,压迫止不住血时,可用止血带环扎伤口的上方(近心端)止血。 3、大腿骨折时,内出血可达1000毫升(人体总血量大约4000毫升)。包扎固定过紧也能引起神经麻痹,须密切注意患者状况。 专家指出现场骨折的处理比较多样性,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为轻度无伤口骨折,尚未肿胀时,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先进行冷敷处理,使用冰水、冰块或者冷冻剂敷住骨折部位防止肿胀,冰冻的矿泉水和纯净水也可,但不建议使用自来水,固定后送医院处理。 如有伤口则不宜冷敷,用消毒纱布压迫止血,如遇出血严重不便或不能压迫止血的(一般指大腿开放性骨折或者其他部位严重出血的)应用止血带或者布条等环扎该部位近心脏的一侧,立即送往医院,且不断与伤者交流,注意其情况,防止其失血过多引起昏迷、休克甚至死亡。止血

事故现场救护的基本原则(一)

事故现场救护的基本原则(一) 意外伤害、突发事件,一般都发生在动荡不安全的现场,而专业人员到场需要十多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因此,作为“第一目击者”首先要评估现场情况,注意安全,对伤员所处的状态进行判断,分清伤情、病情的轻重缓急,不失时机地、尽可能地进行现场救护。 现场救护目的是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在生命得以挽救,伤病情得以防止进一步恶化这一最重要、最基本的前提下,还要注意减少伤残的发生,尽量减轻病痛,对神志清醒者要注意做好心理护理,为日后伤员身心全面康复打下良好基础。总之,要记住现场救护的原则是:先救命,后治伤。 ——迅速判断致命伤; ——保持呼吸道通畅; ——维持循环稳定; ——呼吸心跳骤停立即心肺复苏(CPR)。 无论是在作业场所、家庭或在马路等户外,还是在情况复杂、危险的现场,发现危重伤员时,“第一目击者”对伤员的救护要做到: (1)保持镇定,沉着大胆,细心负责,理智科学地判断。 (2)评估现场,确保自身与伤员的安全。 (3)分清轻重缓急,先救命,后治伤,果断实施救护措施。 (4)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取措施减轻伤员的痛苦。 (5)充分利用可支配的人力、物力协助救护。

(一)自救、互救 1.紧急呼救 当紧急灾害事故发生时,应尽快拨打电话120、110呼叫急救车,或拨打当地担负急救任务医疗部门的电话。 2.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 在事故的抢救工作中不要因忙乱而受到干扰,被轻伤员喊叫所迷惑,使危重伤员落在最后抢出,处在奄奄一息状态,或者已经丧命,故一定要本着先救命后治伤的总原则。 3.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尽快脱离事故现场 在可能再次发生事故或引发其他事故的现场,如失火可能引起爆炸的现场,应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尽快脱离事故现场,以免发生爆炸或有害气体中毒等,确保救护者与伤者的安全。 4.先分类再运送 不管伤轻伤重,甚至对大出血、严重撕裂伤、内脏损伤、颅脑损伤伤者,如果未经检伤和任何医疗急救处置就急送医院,后果十分严重。因此,必须坚持先进行伤情分类,把伤员集中到标志相同的救护区,有的伤员需等待伤势稳定后方能运送。 5.医护人员以救为主,其他人员以抢为主 救护人员应各负其责,相互配合,以免延误抢救时机。通常先到现场的医护人员应该担负现场抢救的组织指挥职责。 6.消除伤员的精神创伤

院前急救行为规范

院前急救遵循的规范 一基本准则 1、以病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充分体现人道主义精神。 2、勤学苦练,熟练掌握急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关爱病人生命,竭尽所能维持伤病员的生命体征,减轻或解除病人痛苦,预防继发损伤,快速安全送院。遇到危重病人,全力以赴,不以任何理由延误抢救时机。 4、尊重病人人格,保护病人隐私。主动履行告知义务,倡导诚信服务。 5、加强沟通,做到有问必答,融洽医患关 6、态度和蔼,语言亲切,礼貌用语。 7、衣着整齐,佩带胸卡,仪表端庄。 8、廉洁行医,规范服务。合理检查、合理诊疗、 合理用药。不收受红包小费,不乱收费,不“舍近取远”转送医院。 9、增强团队合作,互尊互助。 二、处理病人时该遵循的原则 现场急救 1.立即对伤病员进行检查,同时询问病史,检查时,先确定有否心跳和呼吸停止。若心跳、呼吸停止的,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要及时告诉伤病员亲属或有关人员,并要求其在签字单上签字。若伤病员亲属或有关人员不肯签字,应在病历上注明。 2.对心跳、呼吸未停止者,要确定主要症状及体征,并按《上海市院前急救质控手册》中“院前急救医疗”内容进行急救。 3.对判断为危重病人的,除按“院前急救医疗”进行急救外,及时将伤病员病情告诉伤病员亲属或有关人员,并要求其在签字单上签字。若伤病员亲属或有关人员不肯签字,应在病历上注明。 4.遇有转院或出院伤病员时,要问清楚转院或出院诊断,检查生命体征,一般维持原有的治疗措施。对判断为危重病人的,要告诉伤病员亲属或有关人员,并要求其在签字单上签字。 5.在公共场所的伤病员,特别是心跳停止的伤病员,应采取边急救边护送快速地送往附近具有急救条件的医院。有条件时找目击者陪同前往。

骨折急救安全常识(2021版)

( 安全常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骨折急救安全常识(2021版) 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 accidents.

骨折急救安全常识(2021版) 骨骼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完全或不完全断裂时叫做骨折。按照骨折端是否与外相通,骨折分为两大类:即闭合性骨折与开放性骨折。前者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后者骨折端与外界相通,从受伤的程度来说,开放性骨折一般伤情比较严重。遇有骨折类伤害,应做好紧急处理后,再送医院抢救。 为了使伤员在运送途中安全,防止断骨刺伤周围的神经和血管组织,加重伤员痛苦,对骨折处理的基本原则是尽量不让骨折肢体活动。因此,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及时、正确的对骨折做好临时固定、临时固定应注意以下事项: (1)如有开放性伤口和出血,应先止血和包扎伤口,再进行骨折固定。 (2)不要把刺出的断骨送回伤口,以免感染和刺破血管和神经。

(3)固定动作要轻快,最好不要随意移动伤肢或翻动伤员,以免加重损伤,增加疼痛。 (4)夹板或简便材料不能与皮肤直接接触,要用棉花或代替品垫好,以防局部受压。 (5)搬运时要轻、稳、快,避免震荡,并随时注意伤者的病情变化。没有担架时,可利用门板、椅子、梯子等制做简单担架运送。 7.眼睛受伤急救 发生眼伤后,可做如下急救处理: (1)轻度眼伤如眼进异物,可叫现场同伴翻开眼皮用干净手绢、纱布将异物拨出。如眼中溅进化学物质,要及时用水冲洗。 (2)严重眼伤时,可让伤者仰躺,施救者设法支撑其头部,并尽可能使其保持静止不动,千万不要试图拔出插入眼中的异物。 (3)见到眼球鼓出或从眼球脱出的东西,不可把它推回眼内,这样做十分危险,可能会把能恢复的伤眼弄坏。 (4)立即用消毒纱布轻轻盖上,如没有纱布可用刚洗过的新毛巾覆盖伤眼,再缠上布条,缠时不可用力,以不压及伤眼为原则。

《应急救护技能试题》

试题 一、判断题(判断并改正) 1、现代救护是指在事发的现场,对病人实施及时、先进、有效的初步救护。(√) 2、EMS系统是指救援医疗服务系统,具有受理应答呼救的专业通讯指挥、承担院外救护的机构。(√) 3、WTO是指世界卫生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 4、现场进行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在胸骨上1/2处。(×) 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在胸骨下1/2处,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 5、四肢骨折的病人,在固定时无需将指、趾末端露出。(×) 四肢骨折的病人,在固定时需要将指、趾末端露出,以便观察血运循环情况。 6、对意识清醒的食物中毒伤员,现场救护原则是立即注射解毒剂。(×) 对意识清醒的食物中毒伤员,现场救护原则是立即催吐。 7、体重50公斤的成人外伤时出血量达到400毫升,不会发生休克。(√) 8、心肺复苏步骤“ABC”中,A为人工呼吸,B为开放气道 C为人工循环。对吗?(×) 心肺复苏步骤“ABC”中,A 为打开气道,B为口对口人工呼吸,C为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循环). 9、创伤的主要类型有刀刺伤、跌伤、烧伤和复合伤。(×) 创伤的主要类型有闭合性损伤、开放性损伤、多发伤和复合伤。 10、创伤现场救护的目的是缝合伤口、骨折复位。(×) 创伤现场救护的目的是1、维持生命 2、减少出血,防止休克 3保护伤口 4固定骨折 5防止并发症及伤势恶化 6快速转运 11、为了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而引起窒息,对无意识但呼吸和循环存在的患 者进行现场救护时应采取的体位是仰卧位。(×) 现场救护时应采取的体位时侧卧位。 12、有机磷农药中毒时患者呼气时气味为大蒜味。(√) 13、对婴儿实施人工呼吸时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口对鼻。(×) 对婴儿实施人工呼吸时可以采用的是口对口鼻。 14、某人因摔倒而擦伤手掌,有少量出血,可采用止血带止血。(×) 四肢有大血管损伤,或伤口大、出血量多时,采用其它止血方法仍不能止血,才可用止血带止血。擦伤手掌,有少量出血,可以采用手掌部位的“8”

1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1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1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答:(1)先排险后急救(2)急救与呼吸并重(3)先重伤后轻伤(4)先施救后运送(5)转运与救护相结合(6)院外和院内紧密衔接 3简述ICU的病床设置的要求。 答:ICU病床数量应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实际收治重症病人的需要,三级医院ICU的床位数以医院病床总数的2%--8%为宜。ICU床位使用率以75%为宜,至少应保留一张空床以备应急使用,全年床位使用率平均超过85%时,应适度扩大规模。ICU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 床间距大于1米;每个病房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少于18平方米,用于收治隔离病人。

6简述多发性创伤的急救和护理中应遵循的 ABCD原则。 答:A :气道及颈椎控制: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保护颈椎,实施颈椎制动。 B :呼吸及保持通气:维持呼吸功能,充分给 氧,必要时采用人工呼吸、机械通气。 C :循环及控制出血:补充周围循环血量,保持心脏泵功能,对活动性出血积极止血。 D:审计系统障碍:保护脊柱、脊髓,采用硬担架搬运,轴型翻身,防止躯干摆动和旋转。颅脑损伤者预防和治疗颅内高压,伴颅内出血者积极止血,必要时手术清除血肿。 E:暴漏及环境控制:充分暴漏病人身体,全面检查以及发现除上述部位以外的其他脏器损伤。暴露时应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和保暖。 7简述中暑的发病机制。 答:(1)热射病: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产热和从环境中获得的热量不能与生理性散热达到平衡,致使体内热量积蓄,引起体温升高。随着体内热量的蓄积,体温调节中枢失控,心功能减退,心排出量减

少、中心静脉压升高,汗腺功能衰竭,可使体内热量进一步积蓄,体温骤增,甚至达到42°以上。临床上以高热、无汗和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 (2)热痉挛:在高温环境中,人的散热方式主要是出汗。一般认为一个工作日内最高生理限度的出汗量为6L,但在高温环境下,劳动者的出汗量可在10L以上。因大量出汗,使体内的钠、钾丢失过多,引起肌肉痉挛和疼痛。 (3)热衰竭:由于大量出汗,同是人体内对 热环境不适应,可引起周围血管扩张,但不伴内脏血管收缩,以致循环血量减少,中枢供血不足,发生循环衰竭。 12简述院前急救的任务与原则。答:(1)院前急救的任务:①日常院前急救;②灾害事故的院前急救;③大型集会活动的救护待命;④通讯网络中的枢纽任务;⑤救护知识的普及。⑵院前急救的原则:①先排险后施救;②急救与呼救并重;③先重伤后轻伤;④先施救后运送;⑤转送与救护相结合;⑥院外和院内紧密衔接。 2.2 .简述院前急救实施救护的措施。答:⑴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