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3节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教案湘教版必修一.doc

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3节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教案湘教版必修一.doc

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3节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教案湘教版必修一.doc
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3节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教案湘教版必修一.doc

第三节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

人类活动与地表

形态的关系 1.结合实例,分析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综合思维) 2.结合实例,分析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综合思维)

3.树立因地制宜,趋利避害,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人地协调观)

一、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聚落的概念:人类从事生产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聚落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

(2)地形对聚落的影响(以我国村落为例) 地区

规模 分布、形态 人口 北方平原区 较大 相对集中,多呈团聚型、棋盘式格局 较多

南方丘陵、山区 较小 相对分散,多呈带状分布

较少 2.(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

①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等;在自然条件中,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尤为深刻。

②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等。

(2)我国交通线路分布的差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交通线路的空间分布表现出西部稀疏,东部稠密的特点。

(3)地形的影响:在平原地区,地形对交通建设限制较少。在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交通线路一般呈网络状。山区地形起伏较大,交通建设的限制性因素较多。为了减缓道路坡度,山区公路多呈“之”字形分布。

(4)交通线路选线的原则

①依据: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②表现?????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5)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限制不断降低。

二、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逐步增大,不断地塑造着新的地表形态。

(1)高原地区的聚落呈狭长的条带状。( )

(2)平原地区的交通线路形态多呈条状分布。( )

(3)陡坡开荒对下游地区没有什么影响。( )

(4)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百害而无一利。( )

(5)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聚落即房屋建筑的集合体②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③聚落是一种地表上的人文景观,不受地理环境影响④聚落是人类适应、利用自然的产物,也是人类的活动中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提示] (1)√高原地区的聚落多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呈狭长的条带状。

(2)×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线路受限较小,多呈网络状分布。

(3)×陡坡开荒往往带来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增加,下游由于泥沙淤积,易发生洪涝灾害。

(4)×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变,会产生消极的作用。而平整土地、修筑梯田、挖河修渠、修建水库等,可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5)D [聚落是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它不仅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聚落是人类适应、利用自然的产物,聚落的外部形态和组合类型无不深深地打上当地地理环境的烙印。]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材料一青藏高原聚落的分布景观图。

材料二北方地区平原聚落。

问题1 (区域认知)青藏高原的聚落为何多分布在河谷地带?

提示:青藏高原因平均海拔高而气候寒冷,河谷地带不仅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因地势相对较低,气候温暖,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类的生存。

问题2 (区域认知)平原地区乡村聚落与山地、高原地区的乡村聚落相比有哪些差异?

提示:平原地区乡村聚落规模大,多呈团聚状、棋盘式的格局,人口比较多;而山区的聚落一般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口比较少。

[归纳提升] 地形影响聚落的分布和形态

不同地形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对聚落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地区聚落分布聚落形态原因分析

高原

地区

深切河谷两岸、狭

窄的河漫滩平原

呈狭长的条带状

深切河谷,地势较低、气候温暖;

两岸泥沙淤积的河漫滩平原土壤肥

沃,水资源充足

山区

洪积扇、冲积扇和

河漫滩平原

明显的条带状或蜿蜒分布

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展

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比

较丰富,并淤积有肥沃土壤,适宜

农耕

平原

地区

聚落分布最密集

地区

有的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

落带;有的沿海发展,形成

沿海聚落带

土壤肥沃,水资源充足,河网密布,

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更

适宜聚落发展

地区聚落分布特点

西北地区多分布在绿洲上

青藏高原多分布在河谷地区

云贵高原多分布在山间盆地

北方平原地区

规模较大,呈团聚型、

棋盘式,人口较多

南方丘陵、山区

规模较小,空间分布

相对分散,人口较少

1.读我国某地史前文明遗址的原始村落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史前某村落沿EF线的地形剖面图

(1)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考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

A.地形B.气候

C.水文D.矿产资源

(2)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加,图中M区域有可能发展成为聚落,其形状可能是( )

A.团块状B.带状

C.网状D.棋盘状

(1)A (2)B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先民选择在临近河流的平原地区居住,这说明地形是当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第(2)题,M位于两条山脉之间的河谷地带,受到地形条件的限制,其聚落会沿河谷延伸,呈带状分布。]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材料盘山公路景观图。

问题1 (综合思维)分析图示地区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选择该方式的原因。

提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公路。因为山区地表崎岖,地质构造复杂,限制因素多,为降低建设成本和修筑难度,优先选择建造成本相对较低、难度相对较小的公路。

问题2 (综合思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山区交通线选址的原则。

提示:在山区,通常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缓和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问题 3 (综合思维)图中盘山公路交通线呈“之”字形,分析该交通线采用这种形式的原因。

提示:迂回前进的线路坡度较小,利于施工,便于车辆的行驶。

[归纳提升]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影响原则原因

运输

方式

山地、丘陵地区优先发展公路

山地、丘陵地区修建交通干线的成本高、难度

大,公路对自然条件的要求低些,成本也较低河网密布的地区优先发展水运

河网密布的地区,天然河道较多,开挖运河方

便

线路

走向

山区的路线一般选择在地势相对缓

和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且线路

多呈“之”字形弯曲

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地形等自然条件相对较

好,呈“之”字形弯曲可以降低单位距离内的

地面坡度

平原地区线路受限较小,但一般要

避开沼泽,少占耕地,少过河,尽

量经过村镇、小城市且离大中城市

的路程要尽量短些

节约建设成本和少占用土地,保证运输安全

避开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

害多发地区

保证运输安全,减小灾害影响

线网

密度

山地、丘陵地区密度较小

地形等自然条件不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人

口密度较小,经济比较落后,对运输的需求量

不大;修建线路成本大

平原地区密度较大

地形等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需运输的客、货量较大;发展交通的自然障碍

1.平原地区是交通线建设的最理想环境,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稳定。因此交通线建设首选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

2.在山地地区修建公路、铁路线时,要从以下几点考虑:

(1)一般要沿等高线修建,这样可以减少工程量,同时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安全,而且不易造成水土流失。例如,上图中在EF之间修建公路,应选择EHF,而不是EGF。

(2)鞍部相对较低,可修建交通线;河谷地区海拔较低,修建交通线工程量比较小,适合修建交通线。

(3)如果交通线要穿越等高线,要选择等高线比较稀疏的地方,因为坡度较缓,利于工程建设和行车安全。

(4)选线时要避开陡崖、地质不稳定的地段。要尽可能少跨越河流,以减少工程投资和保

证工程安全。

(5)如果要修建隧道,应选择背斜部位。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承受垂直压力的能力较强,同时不易积水。

2.湖南省矮寨特大悬索桥是世界上峡谷跨径最大的钢桁梁悬索桥。如图所示为湖南省矮寨特大悬索桥景观图。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图中左下方道路呈“之”字形的自然因素主要是( )

A.植被B.气候

C.河流D.地形

(2)建设矮寨特大悬索桥主要是为了( )

A.缓解噪声污染B.提高通行效率

C.减少洪涝灾害D.增加科技含量

(1)D (2)B [第(1)题,根据影响交通线路的因素可知,道路呈“之”字形与植被、气候、河流无关;山区由于地势起伏大,公路多选择呈“之”字形迂回前进的方式,故选项D 正确。第(2)题,由材料可知,矮寨特大悬索桥跨越峡谷,附近人烟稀少,不可能存在噪声污染;在两座山之间建设大悬索桥,可以实现两座山之间直行,避免了迂回前进,提高了通行效率,故选项B正确。]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材料一赣州市崇义县上堡梯田群因其景色壮观美丽而闻名遐迩。这里梯田依山势开垦,连绵数百亩,又有零星村落点缀其间,其场面蔚为壮观。

材料二鲁中山区某一自然村在20世纪50年代伐树作燃料,树龄几百年的大树也没能幸免,此后20年的时间中,该村洪涝灾害频繁,吃水都成问题。

问题 1 (人地协调观)我国山区多梯田,在梯田上进行耕作与在坡地上进行耕作,哪一种方式更有利于农业生产?为什么?

提示:在梯田上耕作的方式更有利于农业生产。因为梯田是相对平坦的地块,既有利于

耕、种、收等活动的进行,又能保土、保肥、保水;若在坡地上耕作,因坡度大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导致土层变薄、肥力下降,农业生产趋向恶性循环。

问题2 (人地协调观)材料二中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提示:洪涝灾害加剧,地表水资源减少;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增多;下游河流、湖泊和水库的泥沙淤积加重等。

[归纳提升]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的一项合理措施。读图,完成(1)~(2)题。

(1)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 )

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

B.等高线基本平行

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

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

(2)修筑梯田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 )

A.形态B.土壤类型

C.坡向D.物质组成

(1)B (2)A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梯田田埂的延伸方向一般与等高线平行,这样才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第(2)题,梯田的修筑明显地改变了山坡的形态。在坡地上,按等高线修梯田,将坡地改为层层平地进行耕作,不仅扩大了耕地面积,也有利于水土保持。]

题组1 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不但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还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在上述两大因素的影响下,有的聚落在成长,有的聚落在衰落。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个聚落,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 )

A.a B.b

C.c D.d

2.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

①宗教中心②自然资源丰富③地形开阔平坦

④河流交汇处

A.①②B.①④

C.③④D.②③

1.A 2.C [第1题,a处与b、c、d处相比地形更开阔平坦,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第2题,由图可知,该地地形开阔平坦,在河流的交汇处易形成城市。]

题组2 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生产中的地理)一百多年前,詹天佑主持设计修建京张铁路时遇到了很多难题,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修筑从南口到八达岭一带的铁路。读下图,回答3~4题。

3.京张铁路八达岭段采用“人”字形铁路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较多,河谷深邃

B.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

C.沿线地势陡,坡度大

D.发展沿线旅游业

4.下列有关“人”字形铁路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增加了施工的强度和难度

B.降低了线路的坡度

C.增加了工程建设费用

D.增加了工程量

3.C 4.B [第3题,京张铁路八达岭段地势陡,坡度大,为了降低坡度,詹天佑设计出用“长度”换“高度”的“人”字形铁路。第4题,“人”字形铁路的设计可以将线路的坡度降低,缩短隧道开挖长度,减少工程费用,降低施工的强度和难度。]

教材P46-47活动

1.(1)图2—52为山区的聚落,图2—53为平原地区的聚落。山区聚落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多位于河谷低地;平原地区聚落规模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

(2)山区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小而分散,对人类生产生活不利,因此人口稀少,聚落规模小而分散,且多位于河谷低地;平原地区地势平坦,耕地广阔,自然条件优越,对人类生产生活有利,因此人口密集,聚落规模大,且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

2.(1)原因:丽江古城位于云贵高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纬度较低和地形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因而冬季温暖;又因地势较高,夏季气温较低,所以夏无酷暑。

(2)条件:从图文资料中可知,丽江古城位于地势开阔的山间盆地(坝子)中,源于玉龙雪山的玉河水分成多股干流穿越城区,在这种特殊的地形、水源条件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聚落特征。

3.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镇主要分布在山前冲积扇的中下部、河流上游和主要交通线上。山前冲积扇的中下部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人口集中,农牧业生产较为发达,交通线也大多从这里穿过。

教材P49活动

1.(1)第三级阶梯上多为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海拔较低,人口密度大,故交通线路密度大,第二级阶梯和第一级阶梯随着海拔逐渐升高,人口密度不断减小,交通线路密度也依次减小。

(2)我国东部地势较低,以平原为主,交通线路稠密;而西部地势较高,以山地、高原为主,交通线路稀疏。

2.从四川省地形和交通线路分布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形区,不仅交通线路的布局特征不同,而且交通线路的形态也有差异。西部的川西高原,交通线路稀疏,大都沿地势相对较低的谷地分布;东部四川盆地的平原地区,交通线路稠密,基本上呈网状分布。

教材P51-52活动

1.兰州地处我国西部山区,因黄河谷地较宽阔,地势相对平坦,水资源充足,因此兰州市沿黄河谷地分布。

2.沿河谷呈东西走向。

3.兰州城区的分布说明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的布局影响很大。在高原、山区,河谷地带往往因为地势相对较低、平坦,水源充足,而成为聚落分布区和交通线路密集区。

教材P53活动

1.在梯田上进行耕作的方式更有利于水土保持。因为梯田是相对平坦的地块,既利于耕、种、收等活动的进行,又能保土、保肥、保水。若在坡地上直接进行耕作,因坡度大极易造成水土流失。

2.(1)主要是由于不断开挖水下浅滩,浅滩变深,使水下浅滩失去防浪作用,造成波浪、风暴潮对海岸的冲刷加强,海岸侵蚀速度急剧加快。

(2)认同。有时对地表形态微小的改变,会破坏原来的平衡,长期积累下来往往会引发意想不到的灾难,材料中蓬莱西村所经历的灾害就是例证。

(3)①人类活动能够直接塑造地表形态,或干预地貌过程,改变地貌发育方向。例如,在丘陵地区修建梯田,可减缓流水的侵蚀作用;填海造路、建设人工岛、修筑海堤,不仅改变了海岸线的形态,而且形成了新的人工地貌。②人类活动能够改变地表形态发育的条件,间接加速或延缓地表形态变化的过程。例如,破坏植被会加速地表侵蚀,植树种草则能降低地表侵蚀的速度;营造防护林,会抑制风沙的侵蚀与沉积,减缓甚至终止风沙地貌的形成与发展等。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活动课教学设计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影响两重性。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让学生联系修筑梯田、填海造陆等案例的讨论分析,认识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探究自然的兴趣和热情。 2.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养成良好的合作能力。 3. 通过对人类活动对地表形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树立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思想。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资源使用法》。 二、教学重难点 1. 修筑梯田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2.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影响两重性。 三、教具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修筑梯田、填海造陆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分组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师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投影图片及相关文字材料: 中国最美梯田元阳梯田系列照片 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 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 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 元阳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师:这些美丽壮观的梯田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 下的杰作。其实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 进步,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日益扩大,并 且可以改造对人类不利的某些地表形态。今天我 们来学习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从实例入 手,激发学 生的兴趣。 活 动 1 【过渡】师: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从来没有停 止过改造周围的活动,如修筑梯田、平整田地、挖 河修渠、修建水库,填海造陆、毁林开荒等等。人 类对地表的这些改造有些是合理的,有些则是不可 理的。请看图片,并思考探究问题

鲁教版地理必修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教案

鲁教版地理必修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认识自然环境的组成。 ②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认识岩石圈的范围、结构,掌握地壳的组成。 ③岩石圈的组成物质及物质循环。 ④褶皱、断层与地貌的关系,研究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⑤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形成的主要地貌类型。 2、过程与方法 ①运用课本插图和多媒体演示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岩石圈的位置、范围、结构阅读“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同时能绘制简单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②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褶皱、断层、向斜、背斜等地质构造简图,培养准确判断地质构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三大岩石的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物质的运动性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念,认识世界万物是相互联系的,是发展变化的。 ②通过对地质构造意义的学习和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提高科学素养。 【重点难点】 ①地壳内部物质循环 ②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的判断 ③地貌的变化及其成因 【讲授过程】: 情景创设 地球上地貌各种各样,千奇百怪,读第一节P27的四幅图,看看分别属于什么地貌类型?大家还知道有哪些地貌类型? 归纳引入:地球有四大圈层,四大圈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提问: 1、阅P26图,指出岩石圈的范围,并说明岩石圈对人类活动的意义? (结合2-1-1图) 承转:人类活动受地表形态的影响,而岩石圈是形成地表形态的基础,因而,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岩石圈的具体情况。 一、岩石圈 快速阅读一、二两部分内容,试设计本部分内容的知识框架:

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第三节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最有可能形成图中d农业区和c城区的河流地貌的名称分别是( ) A.瀑布、河漫滩平原 B.冲积扇、三角洲 C.三角洲、冲积平原 D.河漫滩平原、冲积扇 2.下列关于图中铁路、农业区、城区的布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农业区位于山前地带,土层厚、水资源丰富,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B.b城区处于河流沿岸低地,地势平坦,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C.c城区位于河流入海口处,交通条件好,利于城市的发展 D.受地形影响,图示区域最适宜发展铁路运输 图甲是黄河干流示意图,图乙是不同河段黄河干流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图乙中(1)(2)两图分别表示不同河段的河流地貌,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A.(1)—a,(2)—b B.(1)—b,(2)—d C.(1)—a,(2)—c D.(1)—c,(2)—d 4.下列关于a处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聚落规模一般较大 B.聚落一般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区 C.聚落一般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地区 D.聚落一般沿河谷呈狭长带状分布 下图为某地交通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5.关于图中交通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公路是较低等级公路,②公路是较高等级公路 B.甲、乙两地相对高度大 C.②公路单位距离造价低 D.①公路可能是城市干道 题组二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的一项措施。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6.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 ) 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 B.等高线基本平行 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 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 7.修筑梯田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 ) A.形态 B.土壤类型 C.坡向 D.物质组成 位于云南省哀牢山南部的元阳梯田在云雾的笼罩下显得格外美丽壮观,恍若人间仙境。哈尼族人自然而然地沿着水沟安家建寨,又在寨下修建梯田,水沟穿寨而过,沿梯田而下,更方便了哈尼族人的生活和劳作。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8.元阳梯田规模巨大,级数最多的达3 000级,现已成为中外闻名的观光景点。当地人最初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持水土 B.发展旅游 C.利于灌溉 D.便于运输 9.下列选项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是( ) A.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的形成 B.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C.塔里木盆地风蚀蘑菇的形成 D.挪威峡湾海岸的形成

高一地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知识点(Word版)

高一地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知识点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2、沉积岩的特征:层理构造、化石(仅沉积岩中有);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 (1)突破口----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生成,故只有一个箭头指向岩浆岩。

(2)环节名称: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 岩浆岩、变质岩---外力作用---沉积岩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作用---变质岩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重熔再生---岩浆 4、地质作用:内力作用使地表高低起伏;外力作用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 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地点和时期往往某一种作用占主导。 5、板块构造学说: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比较平缓,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板块相撞,大陆--大陆:山脉 大陆--大洋:大陆上形成山脉或岛屿,大洋处形成海沟。 板块张裂,裂谷、大洋中脊(海岭)。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中脊

重要例子:阿尔卑斯山: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地中海逐渐缩小) 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东亚岛弧链、马里亚纳海沟: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落基山: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安第斯山: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包括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 6、概念辨析:地质构造:背斜、向斜、断层 地貌、地表形态:山岭、谷地 7、流水作用: 流水侵蚀:峡谷、瀑布、河流上游V形河道。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沟谷发育

流水沉积:冲积扇(山前);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入海口) 8、风力作用: 风蚀地貌:风蚀蘑菇、风蚀洼地、新疆魔鬼城 风积地貌:沙丘、沙垄、黄土高原的成因

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3节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教案湘教版必修一.doc

第三节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 人类活动与地表 形态的关系 1.结合实例,分析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综合思维) 2.结合实例,分析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综合思维) 3.树立因地制宜,趋利避害,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人地协调观) 一、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聚落的概念:人类从事生产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聚落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 (2)地形对聚落的影响(以我国村落为例) 地区 规模 分布、形态 人口 北方平原区 较大 相对集中,多呈团聚型、棋盘式格局 较多 南方丘陵、山区 较小 相对分散,多呈带状分布 较少 2.(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 ①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等;在自然条件中,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尤为深刻。 ②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等。 (2)我国交通线路分布的差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交通线路的空间分布表现出西部稀疏,东部稠密的特点。 (3)地形的影响:在平原地区,地形对交通建设限制较少。在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交通线路一般呈网络状。山区地形起伏较大,交通建设的限制性因素较多。为了减缓道路坡度,山区公路多呈“之”字形分布。 (4)交通线路选线的原则 ①依据: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②表现?????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5)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限制不断降低。 二、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2019安徽皖南八校模拟]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我国青海省唐古拉山脉,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腊河口出境,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读该流域人口密度、人口数量与高程分布图及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比例与坡向关系图。读图,回答1~3题。 01图示信息显示() A.人口密度随高度变化并不明显 B.0~400米人口分布随高程增大而迅速增加 C.5 000米以上可能有大片无人区 D.流域人口分布的态势是南疏北密 02与人口密度分布关系最密切的是() A.太阳辐射能B.土地利用方式 C.水能资源D.年降水量 03由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与坡向的关系可知() A.与村相比,乡镇选址更趋向采光好的方向 B.坡向对居民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水时间上 C.居民点在坡向的选择上与山体走向无关 D.乡镇级居民点分布比例最少的是正北方向 答案:1.C 2.B 3.A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地形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读图可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人口密度随高程变化较明显,故A项错误;0~400米人口分布随高程增大迅速减少,故B项错误;5 000米以上的河流源头地区人口密度接近零,所以可能有大片无人区,故C项正确;从图中无法得出流域内人口南北分布的态势,故D项错误。第2题,本题考查影响人口密度的因素。人口分布密集地区土地生产力一般比较大,所以与人口密度分布关系最密切的是土地利用方式,选B项。第3题,本题考查地形对聚落的影响。读图可知,在东南、正南、西南三个向阳方位,乡镇级居民点更多,乡镇级居民点对坡向的选择较村级居民点更趋向采光好的方向,故A项正确,B项错误;坡向对居民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采光时间上,较长时间的采光不仅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也有利于居民家庭能源的节省,因此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在坡向的选择上会受到流域内山体走向的影响,故C 项错误;从图中看,乡镇级居民点分布比例最少的是西北方向,故D项错误。 [2019浙江杭州质检]读规划中的川藏铁路走向示意图,回答4~5题。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水圈与水循环 【课题】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水圈与水循环 【课型】复习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规律及特点。 2、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成因及其纬度变化规律。 3、理解五带的形成原因,了解五带的划分及各带日照情况。 4、能够准确画出两分两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并说明地球上不同地带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难点] 1、地壳内部物质循环 2、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的判断 3、地貌的变化及其成因 4、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5、洋流分布规律和意义 【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比较分析,自主学习、协作探究。充分利用教科书搭建的平台,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学法指导】通过合作和交流,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教学过程] 阅读本单元序言部分的图文,设计出地球圈层构成的知识框架,并说明各圈层之间的关系? 一、岩石圈

试解释下列现象: 1、 两千万年以来,珠穆朗玛峰地区抬升了大约两万米,但珠穆朗玛峰海拔只有8848.13 米。 2、 黄河每年将16亿吨泥沙输往下游,大部分注入渤海,但千百万年来,渤海的轮廓并 没有太大的变化。 3、上述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二、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一)内力作用的“足迹” (二)外力作用的表现 外部圈层包括 、 和 内部圈层包括 、 和 岩石圈 岩石圈由 岩、 岩和 岩组成 范围包括 和 地壳分为 层和 层 地球圈层 岩 石圈与地表形态 内外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地质构造 流水地貌有 风力地貌有 外力作用地貌

2016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详解

2016年高三一轮复习学案-——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考点提示】 1.岩石圈的组成、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对地表的影响; 2.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3.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考点知识整合】 知识点1:读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从地心到地表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软流层的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岩石圈的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岩石圈和地壳的范围有何不同? 知识点2: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1)岩浆岩怎么形成的?花岗岩和玄武岩有何不同? (2)沉积岩怎么形成的?有哪两个典型特征? (3)变质岩怎么形成的? (4)绘制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 知识点3:板块构造学说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板块名称:

A B C D E F 。 (2)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①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处: ②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处: ③板块的张裂处: 思考:①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因是: 。 ②安第斯山脉的成因是: 。 ③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④红海的面积不断扩大原因是: 。 (3)板块的边界有哪两种类型? 知识点4: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 (3)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总结如何判断背斜和向斜? ②断层与地貌 断层 断层线:常发育成 ; 断层面:常发育成 (华山北坡) 两侧岩块 相对上升:常形成 ,例如: 相对下降:常形成 ,例如:

总结:如何判断断层? ③应用:、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修建隧道宜选择构造;在 盆地中易找到地下水;隧道、水库建设应尽量避开。 【巩固练习】 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保护区”是世界著名的岩球地质公园,其实不是大理岩,而是花岗岩。图a为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石球景观图,图b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a中的岩石类型属于图b中( ) A.甲 B.乙 C.丙 D.丁 2.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阅读某地区地质图,回答3~4题。 3.图示地区经历过的主要地质过程依次是( ) A.固结成岩-岩浆侵入-褶皱运动-侵蚀搬运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褶皱运动 C.固结成岩-褶皱运动-岩浆侵入-侵蚀搬运 D.褶皱运动-岩浆侵入-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4.图中显示抗风化侵蚀能力最强的地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3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高一地理

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三节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一、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聚落:人类从事生产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 (2)南北方聚落差异 2.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因素。 ①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等。 ②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等。 (2)我国交通线路的分布特点。 ①西部稀疏、东部稠密。 ②平原地区交通线路一般呈网络状。 ③山区公路多呈“之”字形分布。 (3)交通线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①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②选择有利地形。 ③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明显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也逐步在增大。各种人类活动不断的塑造着新的地表形态。

2.人类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既有合理的,遵循着自然规律的,例如修筑梯田、开挖沟渠;也有不合理的,违背自然规律的,例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 重点一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形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1)地形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2)地形影响聚落区位。 2.地形对交通运输等工程建设的影响: (1)对线路走向的影响。

(2)对线网密度的影响。 (3)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山区交通运输方式多以公路为主,而后才是铁路。 (4)影响交通运输建设成本。一般而言,平原地区交通运输建设成本低于山区。 (5)位于大地形单元交界处易形成交通要道。如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交通联系几乎都要经过河西走廊;大型山脉的垭口也易形成交通要道,如中尼公路、中巴公路就经过多个垭口。 (2017·海南高考)位于岭南山地的某县90%以上的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集镇住宅多为三层,其二层和三层也开有外门,如下图所示,尽管水淹频率很高,但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据此完成(1)~(3)题。 (1)在农业社会,制约该县聚落规模的主要条件是( ) A.谷地面积 B.河流水量 C.林木产量 D.风俗习惯 (2)这些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主要是为了( )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读某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聚落形态及影响因素 A.团状,河流因素B.团状,地形因素 C.带状,气候因素D.带状,河流因素 2.最易发展成城市的聚落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1.D 2.A 【解析】1.读图,该地聚落沿河流分布,受河流影响,形态呈条带状,D对,C错。团状是北方地区聚落形态的特点,A错。受地形因素影响,聚落形态有组团状,B错。 2.读图,①地位于河流交汇处,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交通,人流、物流量大,是最易发展成城市的聚落,A对。②、③、④处的人流、物流量较小,不易发展为城市聚落,B、C、D错。 下图是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3.黄土高原呈现此景观的人为原因是( ) A.气候干旱,黄土疏松 B.夏雨集中,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 C.千沟万壑 D.人们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4.最适宜当地环境的传统民居是( ) A. B. C. D. 【答案】 3.D 4.B 【解析】3.读图,黄土高原呈现的是千沟万壑的景观。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滥砍乱伐、过度放牧等造成的水土流失。D对。气候干旱,黄土疏松,夏雨集中,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是自然原因,A、B错。千沟万壑是结果,C错。

4.黄土高原的气候干旱,黄土分布广。黄土有直立性,适宜开凿窑洞。且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所以适宜当地环境的原有民居是窑洞,B对。图A的竹楼是南方的民居,A错。图C是蒙古包,是草原牧区的民居,C错。图D是四合院,是北京的传统民居建筑,D错。 左图为某古镇分布示意,下图为该古镇内街道走向示意,据此回答下列各小题。 5.下列关于图中河流和古镇说法正确的是 ①河流在ac段形成曲流主因是地转偏向力 ②古镇在该区域选址的主因是水源和地势 ③河岸d沉积作用最强发生在夏季 ④河岸c决堤的概率高于河岸a、b和d ⑤河岸d在洪水期相对于a、b和c最不易决堤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 6.古人对该镇巷道走向的设计最有可能是为了 A.沿等高线布局,节省成本B.街区的疏风防寒 C.街区的通风散热D.和河流走向保持一致,交通便利 7.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又要保护古镇原有风貌与区域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决定在古镇附近另建新城,你认为最适合新城建设的区位是 A.a B.b C.c D.d 【答案】 5.B 6.C 7.B 【解析】5.读图分析,河流在ac段位于平原地区,平原形成曲流主要原因是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结果,①错。古镇在该区域选址的主因是水源和地势,取水方便,地势平坦,便于农耕,②对。河岸d是凸岸,以沉积作用为主,夏季暴雨多,河流泥沙含量大,沉积作用最强发生在夏季,③对。河岸c位于凹岸,易被侵蚀,且与湖泊距离较近,土层中含水量大,更易被水流侵蚀。河岸b也是凹岸,但附近没有湖泊,土层中水份较少,所以c岸决堤的概率高于河岸a、b和d ,④对。河岸d与a都位于凸岸,但d附近有湖泊,a处没有湖泊,在洪水期a最不易决堤。⑤错。所以B对。A、C、D错。 6.读图乙可以看到古镇的街道是西北-东南走向,与我国的冬夏季风风向一致,根据经

专题08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突破2020高考地理之2019真题综合题精讲精析 Word版含解析

专题08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考真题1 】(2019年天津卷·节选)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吉林省珲春市(下图)是我国离海最近的内陆城市,辖区内的聚落多沿河谷分布。 国家已批准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 (1)该市其他地区聚落很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6分) 【答案】(1)地表坡度大;地势高,气温较低;水源相对不足;森林茂密;土层较薄。(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1)该题属于原因分析类题,关键词“聚落很少”,解题方向“自然原因”。可以从聚落形成的自然条件的地形地势、气候、水源、生物植被、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组织答案:地表坡度大;地势高,气温较低;水源相对不足;森林茂密;土层较薄。 【知识框架】

【知识要点拓展】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此外,地势平坦的地区,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农业更易向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方向发展,如我国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而地形崎岖的地方,农业发展的规模会受到制约,如我国西南地区。

【高考真题2】36.(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1)指出宾川县地形的主要特点,并推测耕地分布及数量的特点。(6分) 【答案】(1)地形特点:山高谷深。耕地特点:耕地主要分布在谷地和山间盆地,数量少(或面积小、占土地面积比重小)。 【解析】(1)读图(注意图中县界线),宾川县总体地势较高,东北部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2000米以上,河谷地带地势较低平且面积狭小,再结合材料“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可推测宾川县的地形特征为(地势起伏大)山高谷深。耕地应分布在地势低平地区,因此宾川县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山间盆地等地势低平处;由于高山面积广、河谷面积狭小,宾川县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重小、数量少。 【高考真题3】(2018·海南卷)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图7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 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答案】分布特点:(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3分) 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4分)(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3分) 【解析】 解题时需要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范围,也是提示性信息——“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结合图例可以判断交通线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因此图中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着山麓等高线分布,地处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地形对交通选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程量的大小以及水文、地质灾害等,结合材料可知,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沿着河流南侧的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小,地势高于河流,既避免洪水威胁,又减少地质灾害威胁。 【高考真题4】(2016?海南卷)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如图5所示)。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一课时) 1.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2.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 3.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课前新知识导学】 (一)地球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的。 2.圈层结构:、、 (二)、岩石圈 1.结构组成:包括的全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2.物质组成: (1)岩浆岩成因: 代表岩石:喷出岩:如;侵入岩:如 成因: (2)沉积岩特征:、 代表岩石:、、 (3)变质岩成因: 代表岩石: 【品尝成功】岩石圈是指() A.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岩石外壳 B.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 C.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厚度均匀的一层岩石 D.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由岩石组成的圈层 3.物质循环 (1)过程:地球内部的上升冷却形成; 地表岩石在一系列作用下,形成; 已经生成的岩石在的条件下,发生作用; 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发生,又形成新的。

【做一做】填写图中个字母代表的岩石类型 a. b. c. d. 【品尝成功】 请写出左图各字母代表的含义 A B C D (2)意义:①形成地球上丰富的 ②改变地表的,塑造千姿百态的 ③实现交换和传输,改变地表的 【做一做】阅读知识窗,在下图中标出六大板块名称

【重点探究】 1.地壳在大陆的厚度与在大洋的厚度有何不同? 2.岩石圈和地壳的概念一样吗? [总结交流]: 请根据你的理解,绘一幅地球 内部圏层结构示意图,图中表 示出地壳、地幔、地核、软流 层、岩石圈、地球的内部圈层 构造: 28—29页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图并阅读课文有关内容, 讨论: 1. 岩浆岩是如何形成的,按成因可分为哪两类?如何区分两类岩石? 请尝试用简图表示出来。 2。沉积岩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说沉积岩能很好的反映历史,岩层和化石则是记录地球的书页和文字? 3.变质岩是在什么作用下形成的?主要的变质岩有哪些?分别由哪些岩石变质而成?

高二地理第二学期必修一复习岩石圈和地表形态(含答案)

高二地理第二学期必修一复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选择题】 当地时间12月9日下午2点11分,新西兰丰盛湾地区怀特岛发生火山喷发灾害,造成多人伤亡。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火山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 .地壳B.下地幔C.软流层D.地核 2.软流层位于地球的哪个圈层 A .岩石圈B.地幔C.地核D.地壳 峡谷是在新构造运动迅速抬升和流水下切侵蚀作用下形成的谷地,是一种两壁狭长且陡峭、深度大于宽度的地貌景观。下图示意太行山峡谷横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太行峡谷形成的年代,从早至晚的次序为() 阶地是由河流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因形成年代有早晚差异,同一河谷中往往出现不同阶地,下图为我国某河流河口附近河谷剖面图(图中阶地用T 表示,数字表示阶地级数) 该河流经过了从山前泥石流通道、到间歇性山区河流、再到现代平缓辫状河流的演化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V 形峡谷、U形宽谷、盘状宽谷 C.盘状宽谷、V 形峡谷、U形宽谷 4.下列对峡谷地区的地质推断成立的是 (A.石柱地貌形成早于孤峰C.峡谷 处在火山地震带上 B.U形宽谷、V 形峡谷、盘状宽谷 D.盘状宽谷、U形宽谷、V 形峡 谷 ) B.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D.该河流走向受断裂带控制

5.图中 T3、 T4 阶地形成时,该河流 6.与 T3 、T4 阶地比较,图中 T2阶地形成时 A .河流侵蚀作用增强 B .沉积物平均粒径变大 C .河流堆积作用增强 D .沉积物分选磨圆变差 江西省上饶市三清山是花岗岩山岳峰林地貌的一个天然博物馆,被中外专家 洋地区最美的花岗岩区”。“东方女神”为世界“绝景”,下图示意“东方女神”景观。 完成下面小题。 7.组成三清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岩石从成因上属于 A .喷出岩 B .侵入岩 C .石灰岩 D .大理岩 支流所汇入的河流称为干流或主流。若河流携带大量的泥沙,当河流流速减慢时,河道中会形成沙岛,在 河口处易形成三角洲。下图为北半球某河流部分河段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 .侵蚀作用强,持续沉积 B .侵蚀作用强,间歇沉积 C .侵蚀作用弱,间歇沉积 D .侵蚀作用弱,持续沉积 致称为是“西太平 8.形成该景观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 是 A .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岩浆侵入-地壳抬升 B .地壳抬升-岩浆喷出-外力作 用 D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作

地表形态的塑造和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专题练习

地表形态的塑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专题练习科罗拉多大峡谷沿谷底向上分布着从古生代至新生代各个时期 的地层,因而被誉为一部“活的地质史教科书”。回答第1~2题。 1.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B.高压变质—地壳抬升—风化剥蚀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侵蚀搬运 D.外力沉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2.如果右图照片是面向东北方向拍摄的,则科罗拉多河 在该河段的流向为 A.由西南流向东北方向B.由东北流向西南方向 C.流向拍摄者视线方向 D.无法判断 武夷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地质时期沉积的巨厚的红色岩层,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片红色群山。太姥山属典型的花岗岩地貌,是地质时期由岩浆上升冷凝而成的花岗岩,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而形成,花岗岩球状形态是其典型的地貌特征。图6为武夷山丹霞地貌景观图,图7为太姥山花岗岩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3~5题。 3.图6和图7岩石类型分别为 A.岩浆岩、变质岩B.沉积岩、变质岩C.沉积岩、岩浆岩 D.变质岩、沉积岩 4.形成图6山体陡峭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地壳上升运动B.流水侵蚀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5.形成图7岩石球状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C.火山活动D.风力侵蚀作用 右图为某地海岸景观,据此回答6~7题。

6.导致图中房屋地基损毁的原因是 A .地震 B .侵蚀 C .滑坡 D .洪水 7.图中建筑物直抵海岸的主要原因是 ①海岸线后退 ②人口增长 ③靠近水源 ④运输更便捷 A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读黄河入海口示意图,完成第8题。 8.导致黄河入海口小岛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A .海浪的侵蚀作用 B .风力的堆积作用 C .河流的沉积作用 D .河流的侵蚀作用 图8中③处河段以下为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图9是河流流速与沉积物半径关系图,读下面两图完成第9题。 9.某科考小组在③处河段考察测量出河水平均流速为0.4m/s ,同时发现沉积物中存有鹅卵石堆积。推测该层鹅卵石的形成是由于 A .①处围海造陆造成的影响 B .②处河道疏浚造成的影响 C .④处河段溯源侵蚀造成的影响 D .河流发生特大洪水造成的影响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域及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该河流域 河流流速(m/s ) 0 2 4 6 8 颗粒 半径 (cm ) 0.000001 100.0 10.0 1.0 0.001 0.0001 0.1 0.01 黏土 细砂 石块 鹅卵石 砾石 粗砂 图9 图8 ④ ③ ② ① 围海造陆 图例 海 洋

最新精选-辽宁省滨海实验中学高三第一学期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word文档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单选题 图1为我国某湿润地区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1?3题. 1. 甲地流水沉积作用最显著的月份是 A. 1 月 B. 3 月 C. 7 月 D. 10 月 2. 影响图中居民点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交通 3. PQ段铁路修建后对该地区原有交通运输方式冲击最大的是 C.丙地 D.丁地 9、图中“人”字型铁路线的设计目的是 A.避开河流,节省建设桥梁的成本 B.绕过山岭,减少开挖遂道的成本 C.既方便停靠车站,又可降低坡度 D.尽量平行等高线,缩短运输距离 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流被称为河曲或者蛇曲。蛇曲多分布在平坦地区,但在黄河河口以下的晋陕边境,却能看到“ S”型的蛇曲深深嵌入岩层之中。下图示意乾坤湾河道及局部景观。据此回答下列下列各 题 。 A.内河运输 B.航空运输 下图为某古镇周边环境图示及该古镇内街道走向示 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C.公路运输 D.铁路运输 4、下列关于图中河流和古镇说法正确的是() ①河流在ac段形成曲流主因是地转偏向 力②古镇在该区域选址的主因是水源和地 势116.5*E 24 *N 10、推测乾坤湾形成的原因是 A.地壳上升,地势低洼,河流堆积 B.断裂下陷, 地势低洼,河流堆积 C.地壳上升,裂隙发育,河流侵蚀 D.断裂下陷, 裂隙发育,河流侵蚀 11、甲岸地带被当地村民称为“风水宝地”的原因是 A.水流较缓,方便取水,土壤肥沃 B.三面环水,利于防御,交通便利 C.河谷地带,降水丰富,热量充足 D.地势较高,有利防洪,光照充足 12、村民在位于甲岸地带的乙地打井取水饮用的主要原因是 ③河岸d沉积作用最强发生在夏季④河岸c决堤的概率高于河岸a、b和d ⑤河岸d在洪水期相对于a、b和c最不易决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5、古人对该镇巷道走向的设计最有可能是为了() A.沿等高线布局,节省成本 B.街区的挡风防寒 C.街区的通风散热 D.和河流走向保持一致,交通便利 6、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又要保护古镇原有风貌与区域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决定在古镇附近另建新城,你认为最适合新城建设的区位是() A. a B. b C. c 八达岭长城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中非常雄伟壮观的一段, 己设计建筑的第一条铁路,其“人”字型的设计更是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从图中可以看出,长城的走向特点大致为 D. d 而穿行该区的京张铁路是完全由中国人自 A.沿等高线 B.沿山谷线 C.沿山 脊线 D.连接聚落&图中能眺望到“八达岭关城”的地点是 A.甲地 B.乙地42V1 A.距黄河近,水量丰富 B.离聚落近,取水方便 C.岩层过滤,水质较好 D.位置较高,不易被淹 凉爽的气候条件是“数据中心”选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贵州以其天然的优势吸引着众多世界级企 业的数据中心在此布局。2019年富士康在贵州贵安新区兴建其世界首创的绿色隧道式数据中心(下图 所示),隧道呈南北走向,布局于两山之间的垭口,顶部覆土复植,隧道内置6000台服务器。读图, 完成下题。 13、贵州气候凉爽主要因为() A.纬度较高 B.海拔较高 C.降水较多 D.距海较近 14、该数据中心建筑高度约() A. 10 米 B. 20 米 C. 30 米 D. 40米 15、数据中心采用南北向隧道式建筑,利于() A.室内采光 B.山体排水 C.防灾减灾 D.通风降温 在陡崖的石壁山,凿石打孔,植入木桩或者石桩,在木桩上设横木,以通行人或者车马,谓之“栈道”。 秦岭大山的古栈道闻名全国。古人在山区发现“有谷必有水,遇水必有源,源头必相连”。据此完成 下题。 16、“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 等都 是“沿溪开道”,主要原因是 A.地形坡度小 B.施工取水方便 C.扩大运输市场 D.劳工数量充足 17、栈道修建时,多设有二层或三层木桩,甚至更多层,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下图为郑(州)西(安)铁路客运专线示意图。其中专线穿过的张茅隧道是目前世界上首座在湿陷性黄土上建设的、超大断面特长铁路隧道。由于湿陷性黄土遇水成泥,工程的安全风险和施工难度世界罕见。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郑西客运专线走向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2.张茅隧道工程艰险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需穿越的山体主要为背斜构造,岩体承压能力较差 B.地处我国大的地层断裂带,地层构造不稳定 C.石质隧道,距离长,地质构造复杂多变 D.湿陷性黄土遇水成泥,开挖大断面隧道时非常容易变形塌方 下图为我国“1993年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转换规划图”,回答3—4题。 3.图中河谷平坝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均减少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水利工程兴建 B.农业结构调整 C.旅游区的兴建 D.城市化进程加快 4.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A.三江平原 B.河西走廊 C.藏南谷地 D.长江三峡 5.下列关于该地土地利用类型转换规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箭头a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是错误的规划方向 B.通过开发整理未利用地,将使该地区土地利用率提高 C.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发生转换的最根本原因是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D.经过土地利用类型的转换,该地区牧草地面积有所增大并向中低山缓坡集中

E 读某地地质地形剖面图,图中1.2.3.4.5.6为地层编号,并表示地层由老到新。据此判断6~9题。 6. 若该地在我国境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地区主要位于北方地区 B .水资源贫乏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长期性因素 C .该地区曾经发生过强烈的地壳运动 D .该地区的地质构造为:①处是背斜,②处是向斜,③处是地堑 7. 图中的沙丘主要是哪种外力作用形成的 A .风力作用 B .流水作用 C .冰川作用 D .海浪作用 8. 若图中①处与②处的相对高度为10米。图中所示的沙丘为流动沙丘,为了治理沙漠化应该在哪 里种草最合适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9. 若图中4号地层为含油层,则开采石油的最佳地点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图,回答10~11题。 10. 关于图示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处海岸陡峭 B .乙处地貌为山谷 C .丙处海拔200米 D .山脉多东西走向 11.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①M 河口冬季沉积显著②N 海域适合水产养殖③公路走向多受地形影响④聚落多沿海分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C 层为沙质沉积物,B 、F 、G 层为沉积岩,A 、D 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 为变质岩,读图完成12-13题。 12. 有关图中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岩石可能是玄武岩,由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形成 B .B 岩石可能是石灰岩,由流水侵蚀、搬运作用形成 C . D 岩石可能是花岗岩,由岩浆喷出、冷却凝固形成 D . E 岩石可能是大理岩,由石灰岩变质形成 13.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修东西向隧道,应选择F 处 B .A 处不存在化石 C .②处打井可能找到丰富的地下水 D .G 处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完整word版)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习题(含解析)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习题 (2019·天津河西区一模)通过对地质构造的研究,我们可以推测地质历史上生物、构造及其活动情况。下图为某地质勘探队员绘制的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三叶虫、恐龙、大型哺乳动物分别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代表性动物。据图完成1~2题。 1.图中断层最可能发生的地质时期是() A.古生代前期B.古生代后期—中生代前期 C.新生代后期D.中生代后期—新生代前期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岩石没有生物化石,为变质岩 B.乙岩层形成之前该地发生过地壳抬升 C.丙处岩石由岩浆上升冷凝而形成 D.丁岩层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9年8月3日报道,从8月1日起,印度 尼西亚三座火山在三天内陆续爆发。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 回答3~4题。 3.火山喷发出来的熔岩经冷却形成的岩石类型对应图中的() A.①B.②C.④D.⑤ 4.图中的②形成③必须经过的地质作用是() 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 C.沉积作用D.变质作用 下图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白头山天池是著名的火山口湖,附近最常见的岩石是() A.①岩B.②岩 C.③岩D.④岩 6.①②④类岩石转化为③类岩石,发生的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动B.岩浆侵入 C.外力作用D.变质作用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冰蚀B.水蚀 C.风化与风蚀D.褶皱、断层 8.从图中各岩石的形成顺序看,图中侵入岩大约在() A.石灰岩形成之后 B.页岩形成之前 C.变质岩形成之后 D.石灰岩形成之前 (2019·河北名师俱乐部联考)桌状山是顶平似桌面、四周被陡崖围 限的方形山体。大瓦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地处横断山东侧,海 拔3 222米,为世界第二桌状山。大瓦山是地形倒置形成的向斜山, 山体分两层,下部是构成山体基底的石灰岩,上部是层层堆叠的 玄武岩。读图,完成9~10题。 9.大瓦山桌状地貌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A.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地壳抬升→岩浆喷发(形成玄武 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B.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地壳抬升→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C.地壳抬升→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D.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10.大瓦山形成过程中,假若玄武岩岩层和石灰岩岩层的上下位置颠倒一下,则地表呈现的地貌最可能是()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高一地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知识点汇总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高一地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知识点汇总 1、岩石圈的结构: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都是由岩石组成。 2、沉积岩的特征:层理构造、化石(仅沉积岩中有);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 (1)突破口----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生成,故只有一个箭头指向岩浆岩。 (2)环节名称: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 岩浆岩、变质岩---外力作用---沉积岩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作用---变质岩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重熔再生---岩浆 4、地质作用:内力作用使地表高低起伏;外力作用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 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地点和时期往往某一种作用占主导。 5、板块构造学说: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比较平缓,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板块相撞,大陆--大陆:山脉

大陆--大洋:大陆上形成山脉或岛屿,大洋处形成海沟。 板块张裂,裂谷、大洋中脊(海岭)。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中脊 重要例子: 阿尔卑斯山: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地中海逐渐缩小) 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东亚岛弧链、马里亚纳海沟: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落基山: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安第斯山: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包括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 6、概念辨析:地质构造:背斜、向斜、断层 地貌、地表形态:山岭、谷地 7、流水作用: 流水侵蚀:峡谷、瀑布、河流上游V形河道。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沟谷发育 流水沉积:冲积扇(山前);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入海口) 8、风力作用: 风蚀地貌:风蚀蘑菇、风蚀洼地、新疆魔鬼城 风积地貌:沙丘、沙垄、黄土高原的成因 练习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