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血液循环示意图检测

血液循环示意图检测

血液循环示意图检测
血液循环示意图检测

1、请据血液循环示意图回答:

(1)图中血管⑥的名称

是,⑥中流的是

血。图中充满动脉血的腔是

(2)血液由④射出,流经⑦、⑧到

①的循环途径叫,④和

⑦之间的瓣膜是,它控

制血液只能按④→⑦的方向流动。

(3)经循环,将动脉血变成静脉血;经循环,将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4)若组织细胞是指小肠处组织细胞,则⑧中血液与⑦相比明显增多的是、,明显减少的是。

(5)小明想研究心脏瓣膜的作用,取一活心脏,将水从⑤灌进,观察到结果是:水从(填序号)流出。(6)小明星期天骑自行车出去玩,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小腿出血,到医院后医生建议小明打点滴治疗防止感染,若打点滴部位在手背,请问进入体内的药物至少需要次经过心脏才能到小腿受伤处。

2、下图为人体血液中某种物质,在流经某些结构的过程中,

含量变化情况示意图。纵坐标代表某种物质含量,横坐

标代表血液流经的某些结构和血流方向,I. II、Ⅲ表示血液流经的器官或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物质为氧气,则血液流经器官I时,氧气的含量,I表示的器官是。

(2)若该物质为二氧化碳,则Ⅲ示的器官是,II 中流动的是血。

(3)若该物质为有机营养物质,则表示小肠的是;若该物质为含氮废物,则表示肾脏的是。

手绘简图在血液循环教学中应用

手绘简图在血液循环教学中应用 教师在生物学教学中运用手绘简图教学,方法简单,效果直观,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教学质量。利用手绘简图教学不仅能增加教学趣味,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在血液循环的教学中,教师借助手绘简图将生物功能与生物结构结合起来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是生物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点。本节知识安排在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呼吸系统知识的扩展和延伸,也为后续泌尿系统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但一般在学习过程时,教师讲解得复杂,学生学习得吃力,下面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绘图的教学方法,让教师可以轻松地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1 画出血液循环图 1.1 心脏四腔,同侧相通 人们常说“某某的话语时刻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这个心田就是心脏,可见心脏是田字结构。教师画图的过程中,先画一个封闭的图,然后用黑板擦在同侧擦一下,因为心脏

同侧相同(图1)。 1.2 落笔写左瓣膜作用 很多学生很难区分左右心房根据镜面效应,落笔写左,这一点要着重强调。因为我们大都是右利手。至于心房和心室,教师可以采用比拟的教学方法,比如一座房子的地上部分叫房子,下面部分叫地下室。从而得出上面两个是心房,下面两个是心室。 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组成,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心肌的收缩与舒张,由于有瓣膜的作用,血液只能按照一定方向流动,即:心房→心室→动脉。注意瓣膜的画法(图2)。 1.3 交叉划线,箭头向上 交叉划线即左心室和右心房相连,右心室和左心房相连,在线条的中央画一小的斜的正方形代表毛细血管。画出箭头向上代表血液循环的方向(图3)。 1.4 左体右肺,上静下动 在左边的毛细血管处写上“体”,代表体循环或者是组织细胞的毛细血管。右边的毛细血管处写上“肺”代表肺部的毛细血管或者是肺循环。 上静下动代表毛细血管的上端是静脉血管,毛细血管的下端是动脉血管,在体循环时,左心室→体动脉→体细胞毛细血管→体静脉→右心房;肺循环时,右心室→肺动脉→肺部外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图4)。

血液循环导学案

心脏与血液循环复习―――导学案 复习目标: 1、进一步熟悉心脏结构和功能,理解瓣膜活动与血流方向的关系。 2、熟练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能简述血液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 3、关注对心脏血管的保护,形成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情感。 学习重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及意义。 学习难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血液属于人体的哪个结构层次?它分布于人体的哪些器官中?②动脉、静脉、 毛细血管各有什么功能?③血液为什么被称 为流动的组织?心脏有什么功能? 二、考点一: 1、知识再现:教师引导复习心脏的结构及功 能 2、巩固知识:知识梳理并读记点(结合图掌握) 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 左心房:与肺静脉连通 四个腔左心室:与______________连通( 同侧心房、心室是连通; 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连通 左心室:与_____________连通异侧不连通) 房室瓣(位于______和____之间,只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动脉瓣(位于_____与_____之间,只朝向动脉开)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心脏的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推动________在血管中循环流动) 三.考点二:血液循环的途径及意义:(结合课本61-62页完成填空) 1.知识再现 2巩固知识:.知识梳理并读记知识点 ①血液循环 ②.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终点是_________,途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由______ 血变为______ 血。 ③肺循环的起点是_________,终点是左心房,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_________血变为___________血。 ④、血液循环不但把______和营养物质运输到全身各组织细胞,而且还运输细胞产生的_________等废物运走,因此,对保证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起着重要作用。 3.心脏和血管的保护: 造成心脏和血管疾病的原因有多种,与人们的饮食习惯和日常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心血管健康,经常参加_____________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心血管健康,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四、学以致用------合作探究:小组活动:一滴血的旅程(小组合作,讨论完成) (1)假如你是左心室里的一滴血,离开心脏后,能否再回到左心室呢?如果能,要经过哪些途径呢? (2)观察血液循环示意图,探究血液成分的变化。对比血液流经肺循环和体循环后的变化,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整理

血液循环 百科名片 人类血液循环是封闭式的,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构成的双循环。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肪及其各级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在此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供给组织细胞氧和营养物质,运走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再经各级表肪汇合成上、下腔静脉流回友心房,这一循环为体循环。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经肺动脉流到肺毛细血管,在此与肺泡气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并排出二氧化碳,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然后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为肺循环。 目录 简介 过程和分类 血液的作用 肾脏血液循环 系统介绍 路线介绍 历史发现 能量介绍 简介 过程和分类 血液的作用 肾脏血液循环 系统介绍 路线介绍 历史发现 能量介绍 *主要功能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血液循环是英国哈维根据大量的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于1628年提出的科学概念。然而限于当时的条件,他并不完全了解血液是如何由动脉流向静脉的。1661年意大利马尔庇基在显微镜下发现了动、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从而完全证明了哈维的正确推断。

动物在进化过程中,血液循环的形式是多样的。循环系统的组成有开放式和封闭 式;循环的途径有单循环和双循环。 人类血液循环是封闭式的,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构成的双循环。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肪及其各级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在此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供给组织细胞氧和营养物质,运走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再经各级表肪汇合成上、下腔静脉流回友心房,这一循环为体循环。血液由右心室 射出经肺动脉流到肺毛细血管,在此与肺泡气进 行气体交换,吸收氧并排出二氧化碳,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然后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为肺循环。 编辑本段过程和分类循环过程 心血管系统 (systemacardiovaschlare )包括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心血管系统 是一个完整的封闭的循环管道,它以心脏为中心通过血管与全身各器官、组织相连,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心脏是一个中空的肌性器官,它不停地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不断地吸入和压出血液,保证血液沿着血管朝一个方向不断地向前流动。血管是运输血液的管道,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自心脏发出,经反复分支,血管口径逐步变小,数目逐渐增多,最后分布到全身各部组织内,成为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呈网状,血液与组织间的物质交换就在此进行。毛细血管逐渐汇合成为静脉,小静脉汇合成大静脉,最后返回心脏,完成血液循环。 循环种类

人体血液循环简易模型的制作与使用

人体血液循环简易模型的制作与使用 摘要:通过洗瓶、硅胶管、单向阀等材料实现了血液循环系统模型拼装简易,功能完善:不但能演示血液循环的途径,还能体现心脏作为动力的来源及其各部分活动规律,以及在模型的功能上增加模拟血液成分变化的过程。课堂上可使用学生自主构建模型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体验程度,促进探究等多项能力的提升,使得该概念传递的效率更高。 关键词:血液循环;简易模型;自制;传递效率 在初中生物学中有这样一个概念“血液在心脏血管系统中循环流动”,为帮助此概念的传递,课程标准建议“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现象”,在教材中也安排了该观察实验,但实验的结果只能呈现血液在不同血管中的流动情况而未能完整呈现血液在心脏血管系统中循环流动。所以教师在传递此概念的时候经常使用到血液循环途径的示意图、视频和模型。刘恩山教授在“关于凸显重要概念”教学的答记者问中也特别指出过:“学生对抽象概念的接受需要以事实或者感性的、直观的材料作为基础,这是在强调概念教学之后教师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为此,使用模型教学落实重要概念的传递也越来越受重视。模型能简化和纯化复杂的认识对象,巧用物理模型,能使核心概念变抽象为具体[1]。但教学中凡使用到物理模型教学,大多是教师在讲台上演示,众多学生则只好在台下围观。久而久之会造成学生懒于思考、惰于实践、动手能力弱。所以,一些简便易行的实验或活动教师应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2]。 因此,对血液循环这一复杂抽象的概念来说,通过自主构建模型来完成效果比观察模型、观看视频和图片好。所以不少血液循环模型[3-6]应运而生。但有些模型组装过于复杂[3-5],有些准备时间过长[6],有些不能模拟心脏为动力器官[5],并且还没发现有模拟肺部毛细血管网和身体其他各部毛细血管网中动静脉血的变化的模型。为此,本人参考了上述模型的制作,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和创新,制作出的模型不但拼装简便,耗时短,适合学生分组活动,对模拟的效果也够全面,不但能模型血液在封闭的系统中循环流动,还有模拟瓣膜保证血液单向流动的单向阀、循环过程由心脏提供动力、心脏的活动规律、血液成分变化等,几乎涵盖了整个血液循环的概念中的内容。所以本模型的模拟效果是比较全面的。 1 制作材料 模型循环系统结构的材料:洗瓶(1000ml、500ml、250ml)各2个、单向阀(5mm)6个、Y型三通管(2mm)4个、变径直通(5.6mm*2.4mm)4个、透明硅胶管(内5mm)约4米、半透明硅胶管(内2mm)约2米、注射器(10ml)2支;

血液循环(教案)

血液循环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血液循环的概念。 2、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体会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 3、了解血压的概念以及如何测定血压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是重点,血液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的变化是难点。三、教学过程 大家知道,当人手上不小心划破一个小伤口,就会流血,那么血液在人体内是流动的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血液循环 历史上许多科学家都对这个问题做了大量的探索工作,其中英国的科学家哈维贡献最大。下面请大家讨论并完成活动一。 活动一哈维实验 (即用绷带将上臂扎紧) 1、现象: 1)上臂肘和腕处的摸不着了。 2)前臂的静脉鼓起来了。 2、哈维猜想: 血液在血管内是,并且在动脉和静脉之间一定有一种血管,这种血管把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液连通起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3、讨论:哈维的猜想正确吗? 过渡:哈维猜想,血液在血管内是流动的,在动脉和静脉之间有一种血管,即我们所说的毛细血管。下面请大家通过实验来验证哈维的猜想。 活动二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 1、实验方法: 将如图所示将培养皿中的小鱼,放在显 微镜下观察。 2、实验现象: 血液由血流速度快的血管 (即),流向小鱼尾部分支多、 数量大的血管(即),该 血管内血细胞一个一个通过,血流速度很 慢,再流出小鱼尾部,流向血流速度较慢的血管(即)。 3、实验结论: 血液在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 。 过渡:血液有动脉血和静脉血之分,下面请大家讨论并完成活动三。

活动三动脉血和静脉血 1、动脉是指把血液从输送到的血管。 静脉是指把血液从送回的血管。 2、动脉血是指含氧浓度,血液呈的血液。 静脉血是指含氧浓度,血液呈的血液。 3、判断: 动脉血管内一定流的是动脉血吗?() 静脉血管内一定流的是静脉血吗?() 过渡:通过观察鲫鱼尾鳍血液流动实验,我们了解了血液在人体内是流动的,那么它在人体内又是怎么流的呢?下面请大家完成活动四。 活动四人体的血液循环 组织 O CO 细胞 2 营 养物 质 细血管网 CO 2 O 2 肺泡2 废物 血液循环示意图 1、人体的血液循环可以和。 2、体循环的路径:(即从左心室身体各部分右心房) 左心室(1)(2)(3)右心房 (1)是、(2)、(3)。(提示:体循环就是将心脏内血液流入身体各部分的循环) 3、肺循环的路径:(即从右心室肺部左心房) 右心室(1)(2)(3)左心房 (1)是、(2)、(3)。(提示:肺循环就是将心脏内血液流入肺部的循环) 4、心脏内的血液流动方向: 。(填“心房”或“心室”) 5、血液流至人身体各部分时,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血液流至肺部时,成分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7、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各自流的是什么血?(即动脉血还是静脉血)

一、注意观察血液循环模式图

一、注意观察血液循环模式图 3 4 2 5 1 心血管系统由心、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 血液由心室射出,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又回到心房。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按一定的方向周而复始的流动称为血液循环。血液循环的路径的不同,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请大家看图说出两个循环的途径,并说明数字标注部分的名称。

二、结合教材内容观察下图-心的位置并说出线条所标部分的名称。 心位于胸腔的中纵隔内,周围包有心包。心的前面大部分被肺和胸膜遮盖,只有下部一 5 1 2 心的两侧为纵隔胸膜,后方邻食管及胸主动脉,下方贴膈,上方有出入心的大血管。上方的大血管包括主动脉弓,肺动脉、上腔静脉等。 心似前后略扁倒置的圆锥体,有1底1尖、2面3缘和3条沟。 三条沟包括冠状沟、前室间沟和后室间沟。心脏表面靠近心底处,有横位的冠状沟几乎环绕心脏一周,仅在前面被主动脉及肺动脉的起始部所中断。沟以上为左、右心房,沟以下为左、右心室。在心室的前面及后(下)面各有一纵行的浅沟,由冠状沟伸向心尖稍右方,分别称前后室间沟,为左、右心室的表面分界。心的三条沟里都有心的血管行经及脂肪组织填充。

三、注意观察下图-右半心内部结构并说出数字所标部分的名称。 心脏是一中空的肌性器官,内有四腔: 后上部为左心房、右心房,二者之间有房间隔分隔;前下部为左心室、右心室,二者间隔以室间隔。正常情况下,因房、室间隔的分隔,左半心与右半心不直接交通,但每个心房可经房室口通向同侧心室。 右心房壁较薄。根据血流方向,右心房有三个入口,一个出口。入口即上、下腔静脉口和冠状窦口。冠状窦口为心壁静脉血回心的主要入口。出口即右房室口,右心房借助其通向右心室。右心房上部向左前突出的部分称右心耳。右心室有出入二口,入口即右房室口,其周缘附有三块叶片状瓣膜,称右房室瓣(即三尖瓣)。按位置分别称前瓣、后瓣、隔瓣。瓣膜垂向室腔,并借许多线样的腱索与心室壁上的乳头肌相连。出口称肺动脉口,其周缘有三个半月形瓣膜,称肺动脉瓣。 5 4 1 3 2 (建议进一步学习参考教材226页的图4-1-7左心房和左心室) 左心房构成心底的大部分,有四个入口,一个出口。在左心房后壁的两侧,各有一对肺静脉口,为左右肺静脉的入口;左心房的前下有左房室口,通向左心室。左心房前部向右前突出的部分,称左心耳。左心室有出入二口。入口即左房室口,周缘附有左房室瓣(二尖瓣),按位置称前瓣、后瓣,它们亦有腱索分别与前、后乳头肌相连。出口为主动脉口,位于左房室口的右前上方,周缘附有半月形的主动脉瓣。

人体的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第十章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人体的血液循环》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和能量供给》中的第二节内容,课时设计为三课。在学习了血液和血型等知识的前提下,讲述人体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必须及时运来,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废物运走,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而这些都必须通过血液循环来实现。因此,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核心,在全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浓,思维敏捷,但抽象思维略有不足,在课堂上,他们喜欢自己动手,不喜欢老师的空洞说教,拒绝老师将思想强加给他们,在学校可利用的资源条件下,尽可能的满足学生自我探究,小组讨论模式来学习新知。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2. 描叙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 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体会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 4. 说出心率和脉搏的基础知识。 5. 了解血压的概念以及如何测定血压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2、通过收集有关高血压的知识,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血液循环途径的学习,了解自己及家人的身体,自觉养成卫生习惯和自我保健意识。 2.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建立科学的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2. 描叙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 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 难点: 1. 描叙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体会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 五、教学工具和手段 观察、讨论、交流并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及生物教学模型和视频教学相结合完成。 六、教法和学法 突破重点与难点: (一)、教法 1、启发式——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2、直观式——利用生物模型和多媒体课件展示。 3、探究式——发现问题,寻求规律。 (二)、学法 1、分组探究法。 2、归纳总结法。 3、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

血液循环图片版

血液循环图片版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血液循环 1.血液从左心房开始,经过什么部位最后回到左心房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中的毛细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血液循环路线:左心室→(此时为动脉血)→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后变成静脉血)→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后变成动脉血)→肺静脉→左心房→最后回到左心室,开始新一轮循环?

2.心室收缩期包括哪两个时期 等容收缩期以及快速、减慢射血期。 (1)等容收缩期?心室开始收缩,室内压尚低于主动脉压,半 月辨仍处于关闭状态,心室成为一个封闭腔。虽然心室收缩,但心 室容积没有改变,故称等容收缩期,约左右。 (2)射血期等容收缩期间室内压升高超过主动脉压时,半月瓣被冲开,等容收缩期结束,进入射血期。射血期最初1/3左右时间内,由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量很大(约占每搏输出量的2/3),流速亦很快,心室容积明显缩小,室内压继续上升达峰值,这段时期为快速射血期,历时。随后,心室内压开始下降,

射血速度逐渐减慢,称为减慢射血期,此时心室内压虽已略低于主动脉压,但因血液具有较大动能,依其惯性逆着压力梯度继续流入主动脉,心室容积继续缩小。此期为。 3。心室舒张期包括哪两个时期 包括等容舒张期和快速、减慢充盈期。

(1)等容舒张期心室肌开始舒张后,室内压下降,主动脉内血液向心室方向返流,推动半月瓣关闭;此时室内压仍高于房内压,房室瓣依然处于关闭状态,心室又成为封闭腔。心室肌舒张,室内压急速大幅度下降,但容积并未改变。自半月瓣关闭直到室内压下降低于房内压,房室瓣开启时为止,这段时期称为等容舒张期,历时约 (2)充盈相当心室压降到低于房内压时,房室瓣开启,心室充盈开始,血液顺着房—室压力梯度快速流人心室,称此期间为快速充盈期,历时约左右。这期间流入心室的血液约占总充盈量的2/3。随后,血液以较馒的速度继续流人心室,心室容积进一步增加,称为减慢充盈期,历时约。然后进入下一个心动周期。 4。心室收缩期什么瓣膜关闭或打开,在什么时候关闭或打开

《第二节 人体的血液循环》教案3

《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说明不同类型血管的功能,及其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能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说明心脏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能概述心脏的生理特征。 4、能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简述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说出血液循环在人体中的意义。 5、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的实验,学习用比较法归纳三种血管的区别。 6、在解读血液循环模式图的过程中,学习用辩证法分析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的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 (1)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血液循环的途径与意义。 (4)血压与脉搏的概念。 2、难点 (1)不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心脏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心动周期与心脏功能的方法。 (3)体循环、肺循环中的气体交换。 (4)血压、脉搏的形成;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第。 教学用具 显微镜血管的横切片猪心脏水蚤鲫鱼 教学方法 探究试验讨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血液流动的管道----------血管 (一)复习提问 1、常见的血型有几种?

2、输血时有什么原则 (二)新课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各种血管 观察步骤 (1)在显微镜下观察血管的横切片,区别并比较动脉与静脉管壁结构的差异。 (2)观察毛细管装片。 2、三种血管的比较学习 多媒体展示三种血管的模式图 讨论三种血管的特点。 小结师生共同得出: (1)动脉:A概念: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B特点: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最快。 (2)静脉:A概念: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输送回心脏的血管。B特点:与同级动脉相比,静脉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较慢。 (3)毛细血管:A概念:是连通微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B特点: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它的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极小,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体内的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离心血管,静脉是回心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有很多特点有助于血液和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第2课时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演示用多媒体课件讲述世界上第一张心电图的故事: 今天课堂讨论的主题就是心脏。人只要活着,心脏就在不断地跳动。将你的右手按住胸部的左侧,感觉一下心脏的搏动。一般来说,一旦心脏停止跳动,就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结束了。那么,心脏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它又是怎样工作的呢?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心脏的结构

人体的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人体的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正确概述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2、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理解在血液成分在循环途径中发生的变化。 3、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组织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能力; 2、通过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3、通过多媒体的辅助,训练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情感目标: 1、认识到生命的奇妙,树立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认同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认同健康而强壮的心脏对生命的重要 意义,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 3、引导学生培养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 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血液成分在循环途径的变化。 教学方法: 1、问题教学法——设置疑问,引起思考。 2、启发式——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3、直观式——多媒体演示。 4、探究式——发现问题,寻求规律。 学法指导: 1、联系已学的血液、血管、心脏相关知识认真仔细观看视频,了解体 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分析循环过程的血液成分变化,明白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理解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协作关系、血液循环的意义所在。 2、分别联系“消化与吸收”和“人体的呼吸”学习体循环和肺循环的 过程和作用,认识到人体生理活动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初步建立人体是一个整体的意识。 教学准备: 学生:1、预习有关血液循环的内容 2、阅读科学家的故事——血液循环的发现。

教师:制作血液循环的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为什么贫血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容易疲倦的症状? 2、识别图中的三种血管,指出适合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并说明其特点。 3、心脏有哪几个腔?分别与什么血管连通? 预习自测: 1、血液循环可人为地分成哪两条路线? 2、把这两者连通起来的是什么器官?这两条路线的共同点是都 从→→各器官的毛细血管→→。 3、你怎么理解体循环的“体”?你认为通过体循环起到什么作用? 4、肺循环是发生在哪两部分之间的血液循环?你认为肺循环有什么作用? 5、判断正误:(1)动脉里流的血叫动脉血() (2)静脉里流的血叫静脉血() 6、动脉血与静脉血的主要不同之处是什么? 导入新课: 我们已学习了血液、血管、心脏的内容,了解到心脏和全身的血管组成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就在这个管道中循环地流动着。 播放视频:人体的血液循环 多媒体展示体循环途径和和肺循环途径(分步观察,先观察体循环,再观察肺循环。适时暂停,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 观观察提纲::(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细致观看视频,探究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先观察体循环,教师指导: 1、体循环的起点、终点分别是哪儿? 2、体循环的大致路径是怎样的? 3、体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变化?为什么 会在这些部位发生 改变? 4、体循环产生了什么意义? 再观察肺循环,教师指导观察: 1、肺循环的起点、终点分别是哪儿? 2、肺循环的大致路径是怎样的?

血液循环图片版

血液循环 1.血液从左心房开始,经过什么部位最后回到左心房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中的毛细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血液循环路线:左心室→(此时为动脉血)→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后变成静脉血)→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后变成动脉血)→肺静脉→左心房→最后回到左心室,开始新一轮循环 2.心室收缩期包括哪两个时期 等容收缩期以及快速、减慢射血期。 (1)等容收缩期心室开始收缩,室内压尚低于主动脉压,半 月辨仍处于关闭状态,心室成为一个封闭腔。虽然心室收缩,但心 室容积没有改变,故称等容收缩期,约左右。 (2)射血期等容收缩期间室内压升高超过主动脉压时,半月瓣被冲开,等容收缩期结束,进入射血期。射血期最初1/3左右时间内,由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量很大(约占每搏输出量的2/3),流速亦很快,心室容积明显缩小,室内压继续上升达峰值,这段时期为快速射血期,历时。随后,心室内压开始下降,射血速度逐渐减慢,称为减慢射血期,此时心室内压虽已略低于主动脉压,但因血液具有较大动能,依其惯性逆着压力梯度继续流入主动脉,心室容积继续缩小。此期为。 3。心室舒张期包括哪两个时期

包括等容舒张期和快速、减慢充盈期。 (1)等容舒张期心室肌开始舒张后,室内压下降,主动脉内血液向心室方向返流,推动半月瓣关闭;此时室内压仍高于房内压,房室瓣依然处于关闭状态,心室又成为封闭腔。心室肌舒张,室内压急速大幅度下降,但容积并未改变。自半月瓣关闭直到室内压下降低于房内压,房室瓣开启时为止,这段时期称为等容舒张期,历时约 (2)充盈相当心室压降到低于房内压时,房室瓣开启,心室充盈开始,血液顺着房—室压力梯度快速流人心室,称此期间为快速充盈期,历时约左右。这期间流入心室的血液约占总充盈量的2/3。随后,血液以较馒的速度继续流人心室,心室容积进一步增加,称为减慢充盈期,历时约。然后进入下一个心动周期。 4。心室收缩期什么瓣膜关闭或打开,在什么时候关闭或打开 等容收缩期,半月瓣关闭,到快速射血期时打开。 什么是半月瓣奔奔有图告诉你。 5.心室舒张期什么瓣膜关闭或打开,在什么时候关闭或打开 房室瓣等容舒张期关闭,快速充盈期打开。 什么是房室瓣 就是二尖瓣和三尖瓣 6.瓣膜关闭不全的概念 7.瓣膜狭窄的概念 8.心脏瓣膜听诊区 二尖瓣区:心尖部,位于左锁骨中线内侧第5肋间处。 主动脉瓣区:有两个听诊区,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及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后者为第二听诊区。 肺动脉瓣区:在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处。 三尖瓣区:在胸骨体下端近剑突稍偏右或稍偏左处。 9.心脏听诊的内容

血液循环测试

血液循环系统测试题 班级:学号: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人体内氧与血红蛋白分离的场所分别是 ( )。 A.肺泡毛细血管 B.肺动脉和肺静脉内 C.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 D.肾小球内 2.在人体血液中能够输送氧和二氧化碳的是 (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浆 D.红细胞和血浆 3.贫血可以多吃: ( )。 A.含铁质、钙质丰富的食物 B.含铁质、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C.含钙质、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D.含碘、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4.血液的运输功能是由下列哪组成分完成的: ( )。 ○1血浆○2红细胞○3白细胞○4血小板 A.○1○2 B.○2○4 C.○2○3 D.○3○4 5.血细胞包括 ( )。 A. 红细胞、血小板、血浆 B.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 C. 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 D.口腔、小肠、胃 6.用止血带扎住上臂,则前臂的血管隆起,隆起的血管和使血管发生隆起的结构分别是 ( )。 A.动脉动脉瓣 B.静脉静脉瓣 C.动脉静脉瓣 D.静脉动脉瓣 7.下图示人体某部位的部分血管,其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网,则经肺循环后c中血液氧气含量增多,营养物质含量不变 B.若b为小肠处毛细血管网,则c为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 C.若b为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则c中为代谢废物减少的静脉血 D.若b为肾小管外毛细血管网,则c中为含营养物质增多的静脉血 8.人体中的血液在各血管中流动的速度是 ( )。A.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B.静脉>动脉>毛细血管 C.毛细血管>动脉>静脉 D.静脉>毛细血管>动脉 9.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其中有的血管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这种血管是 ( )。 A.静脉 B.动脉 C.毛细血管 D.毛细淋巴管

血液循环示意图

体循环动脉主要分支图 升主动脉 左冠状动脉 上颌动脉---脑膜中动脉 右冠状动脉 颞浅动脉 颈外动脉 面动脉 右颈总动脉 舌动脉 头臂干 颈内动脉 甲状腺上动脉 右锁骨下动脉 腋动脉 肱动脉 桡动脉 掌浅弓 、掌深弓---指掌侧固有动脉 椎动脉 尺动脉 主动脉弓 胸廓内动脉---腹壁上动脉 甲状颈干---甲状腺下动脉 左颈总动脉 (分支与右侧相同) 左锁骨下动脉 胸主动脉 脏支:支气管动脉、食管动脉 壁支:肋间后动脉 壁支:膈下动脉---肾上腺上动脉;腰动脉(4对);骶正中动脉(1对) 胃左动脉 左支 降主动脉 肝固有动脉 右支---胆囊动脉 腹腔干 肝总动脉 胃右动脉 胃十二指肠动脉 胃网膜右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 脾动脉 胃短动脉 腹主动脉 胃网膜左动脉;脾动脉;胰腺支 胰十二指肠下动脉 脏支 空、回肠动脉 (单独) 肠系膜上动脉 回结肠动脉---阑尾动脉 右结肠动脉 中结肠动脉 左结肠动脉 肠系膜下动脉 乙状结肠动脉 直肠上动脉 脏支:(成对)左、右肾上腺中动脉;左、右肾动脉---肾上腺下动脉;左、右睾丸动脉 阴部动脉 脏支 直肠下动脉 子宫动脉 髂内动脉 闭孔动脉 左、右髂总动脉 壁支 臀上动脉 臀下动脉 髂外动脉 股动脉 腘动脉胫前动脉 足背动脉 胫后动脉 足底外侧动脉 腹壁下动脉 股深动脉 足底内侧动脉 全身主要动脉的压迫止血部位和止血范围

体循环静脉回流图 上颅外属支 腔颈内静脉颅内属支面静脉颞浅静脉 静下颌后静脉上颌静脉 脉左、右头臂静脉耳后静脉 枕静脉 肘正中静脉手背静脉网 奇静脉右肋间后静脉、支气管静脉、食管静脉 半奇静脉左侧下部肋间后静脉 副半奇静脉左侧上部肋间后静脉 右心房冠状窦心大静脉、心中静脉、心小静脉胰十二指肠下静脉 空、回肠静脉 肠系膜上静脉回结肠静脉 下胃左静脉食管静脉丛右结肠静脉 腔肝静脉肝血窦肝门静脉附脐静脉中结肠静脉 静脾静脉左结肠静脉 脉肾静脉左肾上腺静脉肠系膜下静脉乙状结肠静脉 右肾上腺静脉直肠上静脉 睾丸静脉(卵巢静脉) 肝静脉 膈下静脉:1对 (壁支)腰静脉:4对闭孔静脉 壁支臀上静脉 髂内静脉臀下静脉 阴部内静脉阴部丛 左、右髂总静脉脏支直肠下静脉直肠丛 子宫静脉子宫阴道丛 髂外静脉 足背静脉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