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细胞生物学课本后练习题

细胞生物学课本后练习题

细胞生物学课本后练习题
细胞生物学课本后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1、根据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你掌握的生命科学知识,恰当的评价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地位:以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探索生命活动规律,核心问题是将遗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的结合。应用现代物理学与化学的技术成就和分子生物学的概念与方法2)关系:细胞生物学是是一门迅速发展的前沿学科,其研究内容与范畴往往与生命科学的其他学科特别是分子生物学交错在-起,甚至目前很难为细胞生物学划出一一个明确的范围

2、如何认识细胞学说在细胞学乃至生物学发展简史中的重要意义?

答1838-1839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每个细胞作为相对独立的单位,但也与其他细胞相互影响。1858 年Virchow对细胞学说做了重要的补充,强调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细胞学说的提出对于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细胞学说、进化论、孟德尔遗传学称为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细胞学说提出了生物同一性.的细胞学基础,大大推进了人类对整个自然界的认识,有力的促进了自然科学和哲学的进步。

3、试简明扼要地分析细胞生物学学科形成的客观条件,以及它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答(1) 细胞生物学学科形成的客观条件

①细胞的发现(1665- 1674)

1665年,胡克发表了《显微图谱》(《Micrographia))一书,描述了用自制的显微镜(30倍)观察栎树软木塞切片时发现其中有许多小室,状如蜂窝,称为“cellar”。

1674年,荷兰布商列文虎克自制了高倍显微镜(300倍左右),观察到血细胞、池塘水滴中的原生动物、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

②细胞学说的建立(1838-1858)

1838-1839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因动物学家施旺两人共同提出细胞学说,1858年Virchow对细胞学说进行了补充。

⑧细胞学的经典时期

各种主要的细胞分裂形式和细胞器被相继发现,构成了细胞学的经典时期。

④实验细胞学与细胞学的分支

人们广泛应用实验的手段与分析的方法来研究细胞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为细胞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些新的领域,并与生物学其他领域相结合,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分支学科,如细胞遗

传学,细胞生理学和细胞化学等。

(2)从个体到细胞,再到分子逐渐深入

4、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些?为什么?

细胞分裂、分化、程序性死亡的相互关系及其调控。

因为这与人类的寿命息息相关;人类寿命的调控能否在基因层而破解,是非常吸引人的课题。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如何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概念?①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②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③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④细胞是繁殖的基本单位,是遗传的桥梁:

⑤细胞是生命起源的归宿,是生物进化的起点;

⑥细胞是多层次、非线性、与多层面的复杂结构。

2、为什么说支原体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存在形式?

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能在无生命培养基里生长和繁殖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其具备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与功能。一个细胞生存与增殖的必备的结构装置与机能是:细胞膜,DNA,与RNA,一定数量的核糖体自己催化主要酶促反应所需要的酶。维持细胞基本生存的基因应该在200~300个,期所占的空间直径约为50nm,加上核糖体与细胞膜核算的体积,一个细胞体积最小的极限直径为140 200,而支原体就接近这个极限,因此,比支原体更小更简单的结构,似乎就不能满足生命活动的基本要求了,所以,支原体应该是最简单,最小的细胞。3、怎样理解“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试比较病毒与细胞的区别并讨论其相互的关

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芯和蛋白质外壳构成的,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是最小、最简单的有机体。病毒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的能力,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有高度的寄生性,完全依赖宿主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离开宿主细胞,它只是一一个大化学分子,停止活动,可制成蛋白质结品,为一个非生命体,遇到宿主细胞它会通过吸附、进入、复制、装配、释放子代病毒而显示典型的生命体特征,所以病毒是介于生物与非生物的一种原始的生命体。

病毒与细胞的区别:

(1)病毒很小,结构极其简单:

(2)遗传载体的多样性

(3)彻底的寄生性-

(4)病毒以复制和装配的方式增殖

4、试从进化的角度比较原核细胞。古核细胞及真核细胞的异同。

其中,经过序列比对,按照DNA序列月相似,亲缘关系也越近的序列相似性比较的原则,得出:原核生物>古核细胞>真核细胞

古菌和真核生物的关系仍然是个重要问题。除掉上面所提到的相似性,很多其他遗传树也将二者并在一起。在一些树中真核生物离广古菌比离泉古菌更近,但生物膜化学的结论相反。然而,在一些细菌,(如栖热袍菌)中发现了和古菌类似的基因,使这些关系变得复杂起来。一些人认为真核生物起源於一一个古菌和细菌的融合,二者分别成为细胞核和细胞质。这解释了很多基因上的相似性,但在解释细胞结构上存在困难。

5.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关是细胞生物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你是否能提出更多的论据来说明之。如叶片细胞,栅栏细胞密集且多叶绿体,在叶片的顺面,利于光

合作用。

第三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1、举例说明电子显微镜技术与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结合在现代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超薄切片技术(固定包埋切片染色):一般用于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负染色技术:观察亚细胞结构,甚至病毒,具有一定的背景清除效果

冷冻蚀刻技术:形成断面,便于观察胞质中的细胞骨架纤维及其结合蛋白

电镜=维重构技术:前提是能形成蛋白质衍射晶体易构建三维结构

扫描电镜技术:通常在观察前镀一层金膜,立体感强但局限于观察物体表面

2、光学显微镜技术有哪些新发展?它们各有哪些突出优点?为什么电子显微镜不能完全代替光学:显微镜?

相差微分干涉显微镜技术:观察活细胞成为可能,增加的光程差使图像立体感更强。荧光显微技术:其特异性检测所需的观察物质,能排除其他环境干扰,精确定位。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技术:改变纵向分辨率,不同切面构成的图像,经叠加形成三维结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主要用于观测两种蛋白是否直接作用及作用的强弱。

不可取代的原因:观察非超微结构的需要,观察活细胞及其正常生理反应的需要,在一般实验的定性中,不需要观察超微结构,这种情况下光学显微镜也很实用。

3、为什么说细胞培养是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技术之一?

细胞培养的理论依据是细胞全能性,是生命科学的研究基础,是细胞工程乃至基因工程的应用基础。植物细胞的培养为植物育种开辟了一- 条崭新的途径;动物细胞培养为疫苗的生产、药物的研制与肿瘤防治提供全新的手段:特别是干细胞的培养与定向分化的技术的发展,有可能在体外构建组织甚至器官,由此建立组织工程,同时在细胞治疗及其基因治疗相结合的应用中显示出诱入的前景。

4、研究细胞内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动态变化涉及哪些实验技术?他们各有哪些优缺点?1.荧光漂白恢复技术:使用亲脂性或亲水性的荧光分子,如荧光素等与蛋白质或脂质偶联用于检测所标记分子在活细胞表面或细胞内部的运动及其迁移速率2。单分子技术:实时观测细胞内单一生物分子的运动规律,能够在纳米空间尺度和亳秒Q时间尺度上精确测量单分子的位置、距离、指向、分布、结构及各种动态过程

3.酵母双杂交技术:利用单细胞真核生物酵母在体内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

用4.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检测活细胞内两种蛋白质分子是否直接相互作用: 5.放射自显影技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电离射线对乳胶的感光作用,对细胞内生物大分子进行定性、定位以及半定量研究。

5、什么是模式生物?举例说明模式生物的使用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

模式生物通常具有个体较小,容易培养,操作简单,生长繁殖快的特点。常用的模式生物有:噬菌体、大肠杆菌、酵母、四膜虫、黏菌、爪蟾、海胆、拟南芥、线虫,果蝇、斑马鱼和小鼠等。

大肠杆菌基因定位简便易行,突变株的诱变、分离和鉴定容易,基因结构简单。因而早期关于基因表达调控的一些研究成果大多是以此为材料取得的。

6、功能基因组学的基本研究思路与基本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与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全基因组水平研究基因的功能,最终完成对全部基因功能组功能的诠释。

方法:突变体制备技术(基因敲除等)、蛋白质组学技术(双向凝胶电泳、色谱技术、质谱、蛋白质芯片、生物信息学)

第四章细胞质膜

1,从生物膜结构模型的演化,谈谈人们对生物膜的认识过程。

1895年E. Overton用植物细胞研究细胞膜的通透性.他选取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的研究,发现:脂溶性分子易透过细胞膜:而非脂溶性分子则难以通过.

20世纪初,科学家将细胞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发现细胞不但会被溶解脂质的物质溶解,也会被蛋白酶(能专一地分解蛋白质的物质)分解.

1925 年,两位荷兰科学家E. Gorter和P: Grendel作了丙酮抽提红细胞膜脂质实验:将抽提出的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其分子所占的面积相当于所用的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1959 年, J. D. Robertsen 根据电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膜暗一-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单位膜结构模型.

1970年L. D. Frye和HEdidin的人一-鼠细胞融合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

2、膜脂有哪几种基本类型?他们各自的结构特征和功能是什么?

(1)基本类型:甘油磷脂、糖脂、胆固醇

(2)功能:,

甘油磷脂不仅是生物膜的基本成分,其中的某些成分如PI等在细胞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

y鞘脂:其分子结构与甘油磷脂非常相似,可以与甘油磷脂共同组成生物膜。

胆固醇:除了作为生物膜的主要结构成分外,还是很多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的前体化合物,它还可以与发育调控的重要信号分子共价结合。

3、何谓内在膜蛋白?内在膜蛋白以什么方式与膜脂相结合?

内在膜蛋白是膜蛋白中与膜结合比较紧密的-种蛋白,只有用去垢剂是膜崩解后才可分离出来。

疏水作用,a -螺旋(个别β-螺旋);静电作用,某些氨基酸带正电荷与带负电磷脂极性头相互作用,带负电氨基酸则通过其他阳离子共价作用:半胱氨酸插入膜双分子层中

4<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什么?这些特征与它的生理功能有什么联系?

膜的流动性:生物膜的基本特征之一,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膜脂的流动性主要由脂分子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脂肪酸链越短,不饱和程度越高,膜脂的流动性越大。温度对膜脂的运动有明显的影响。在细菌和动物细胞中常通过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来调节膜脂的相变温度以维持膜脂的流动性。在动物细胞中,胆固醇对膜的流动性起重要的双向调节作用。

膜蛋白的流动:

荧光抗体免疫标记实验,成斑现象或成帽现象以及脂筏

2)膜的流动性受多种因素影响:细胞骨架不但影响膜蛋白的运动,也影响其周围的膜脂的流动。膜蛋白与膜分子的相互作用也是影响膜流动性的重要因素。

3)膜的流动性与生命活动关系:信息传递;各种生化反应。发育不同时期膜的流动性不同

5、细胞表面有哪几种常见的特化结构?

细胞表面特化结构主要包括:膜骨架、鞭毛、纤毛,变形足和微绒毛,都是细胞膜与膜内的细胞骨架纤维形成的复合结构,分别与维持细胞的形态、细胞的运动、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等功能有关。

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

1、比较载体蛋白与通道蛋白的特点

以广载体蛋白: 通透酶多次跨膜蛋白:通过构象改变进行跨膜转运

高度特异性,可饱和性,存在竞争性及非竞争性抑制剂

不同部位生物膜含有与各自功能相关的载体蛋白

通道蛋白: 3种类型:离子通道、孔蛋白、水孔蛋白

通道蛋白形成选择性和门控性跨膜通道。

离子通道蛋白选择性高:通道直径、形状、通道内荷电氨基酸分布

孔蛋白选择性很低,而且能通过较大的分子。

离子通道3个特征(与载体蛋白比):具有极高的转运速率、离子通道没有饱和值、离子通道并非连续性开放而是门控的。

2、比较P型离子泵、V-型质子泵、F-型质子泵和ABC超家族的异同。

P型离子泵(P-type ionpump),或称P型ATPase.此类运输泵运输时需要磷酸化(P是phosphorylation的缩写),包括Na+ -K+泵、Ca2+离子泵。

V型泵(V-type pump),或称↓型ATPase,主要位于小泡的膜上( V代表vesicle),如溶酶体膜中的H泵,运输时需要ATP供能,但不需要磷酸化。

F型泵(F-type pump),或称下型ATPase.这种泵生要存在于细菌质膜、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中,它们在能量转换中起重要作用,是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偶联因子(F即factor的缩写)。

“ABC超家族,这是- -大类以ATP供能的运输蛋白,含有几百种转运蛋白,存在范围很内,包括细菌和人。

3、说明Na+HK+泵的工作原理及其生物学意义。

Na*-K' 泵是一种典型的主动运输方式,由ATP直接提供能量。Na'-K 泵存在于细胞膜上,是由a和β二个亚基组成的跨膜多次的整合膜蛋白,具有ATP酶活性。

工作原理:在细胞内侧a亚基与Na相结合促进ATP水解,a亚基上的天门冬氨酸残基磷酸化引起a亚基构象发生变化,将Na泵出细胞,同时细胞外的K与a亚基的另一位点结合,使其去磷酸化,a 亚基构象再度发生变化将K泵进细胞,完成整个循环。Na 依赖的磷酸化和K依赖的去磷酸化引起构象变化有序交替进行。每个循环消耗-一个ATP分子,泵出3个Na和泵进2个K。

生物学意义:动物细胞借助Na'-K 泵维持细胞渗透平衡,同时利用胞外高浓度的Na所储存的能量,主动从细胞外摄取营养。

4、比较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和原生动物细胞应付低渗膨胀的机制有何不同。

动物细胞中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是一一种选择性浓缩机制,避免了摄入细胞外大量的液体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可以阻止细胞膨胀。

单细胞的原生动物比如草履虫,可以通过伸缩泡调节,排除多余的水分。

5、试述胞吞作用的类型与功能

类型:吞噬作用和胞饮作用(根据:胞吞泡形成的分子机制和胞吞泡的大小差异)功能: 调控细胞对营养物的摄取和质膜构成等:参与细胞信号转导。

第六章线粒体与叶绿体

1、为什么说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内的两种产能细胞器?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高效的产生ATP的两层膜封闭式包被的产能细胞器。尽管它们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但却有着相似的基本结构,而且都能合成ATP. ATP

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者,也是细胞内能量的获得、转换、储存和利用等环节的联系纽带。

2、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细胞内呈现的动态特征。

线粒体的分裂和融合

叶绿体的分裂、分化与去分化

3、试比较线粒体与叶绿体在基本结构方面的异同。

1)基本结构的相同点: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大小、数量与分布常因细胞种类、生理功能及生理状况不同而有较大差别。两者均具有封闭的两层单位膜,内膜向内折叠,并演化为极大扩增的内膜特化结构系统。

2)不同点:■

线粒体外膜含孔蛋白;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婿;含有与能量转换相关的蛋白;膜间隙含许多可溶性酶、底物及辅助因子;基质含三羧酸循环酶系、线粒体基因,表达酶系等以及线粒体核糖体。

W叶绿体内膜并不向内折叠成嵴,丙膜不含电子传递链;除了膜间隙、基质外,还有类囊体;捕光系统、电子传递链和ATP合成酶都位于类囊体膜上

4、为什么说三羧酸循环是能量代谢的中心?

第一,糖脂蛋白质在分解代谢过程都要先生成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结合进行三羧酸循环才能彻底氧化。即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蛋白质的共同代谢途径。

第二,三羧酸循环为糖、脂肪酸、某些氨基酸等物质的合成代谢提供小分子前体(如三羧酸循环中产生的a -酮戊二酸是谷氨酸的前体)也就是说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酸和某些氨基酸相互转变的代谢枢纽。

总的来说,三羧酸循环中产生的中间体,既能为分解代懈提供来源又能为合成代谢提供)物质来源。

5、电子传递链与氧化磷酸化之间有何关系?

来自TCA循环的高能电子在到达O2之前需要经历多步的转移,释放多余的能量。这种转移在线粒体内膜上有序的进行,故被称为电子传递。电子载体组成的电子传递序列被称为电子传递链。

6、试比较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与叶绿体的光合磷酸化的异同点。

1)相同点: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与叶绿体的光合磷酸化中,(1)需要完整的

膜; (2)ATP的形成都是由H+移动所推动; (3)叶绿体的CF1因子与线粒体的

F1因子都具有催化ADP和Pi形成ATP的作用

2)不同点:

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是在内膜上进行的一个形成ATP的过程。它是在电子从NADH 或FADH2经过电子传递链传递给的过程中发生的。每一一个NADH被氧化产生3个ATP分子,而每一FADH2被氧化产生2个ATP分子,电子最终被O2接收而生成H2O。即: 1对电子的3次穿膜传递,将基质中的3对H+抽提到膜间隙中,每2个H+穿过FI-F0ATP酶,生成1个ATP分子。

叶绿体的光合磷酸化是在类囊体膜上进行的,是由光引起的光化学反应,其产物是ATP和NADPH;碳同化(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 合NADPH的、化学能,使CO2还原合成糖。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是在光系统I

和光系统II中进行的,这两个光系统互相配合,利用所吸收的光能把1对电子从H2O传递给NADP+。即:1对电子的2次穿膜传递,在基质中摄取3个H+,在类囊体腔中产生4个H+,每3个H+穿过CF1-CF0ATP合酶,生成I个ATP分子。

7、光系统、捕光复合物和作用中心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如何?

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中镶嵌有大小、数量不同的颗粒,集中了光合作用能量转换功能的全部组分,包括:捕光色素(天线色素)、两个光反应中心、各种电子载体、合成ATP的系统和从水中抽取电子的系统等。它们分别装配在PSI、PSII、细胞色素bf、CF0-CFIATP 酶等主要的膜蛋白复合物中。PSI和PSII复合物都是由核心复合物和捕光复合物组成,但它们S 在组分、结构甚至功能上是不同的。PS II的核心复合物是由20多个不同的多肽组成的叶绿素蛋白复合体,其反应中心多肽是蛋白DI和D2; PSI的核心复合物的反应中心是一一个包含多种不同还原中心的多蛋白复合体: CF0-CF IATP酶是由跨膜的H+通道CFO和在类囊体膜基质侧起催化作用的CF1两部分所组成:在亚基组分、结构和功能上均与线粒体的ATP合成酶相似,但叶绿体的CF1地激活需有一SH基化合物、寡霉素对CF1

无抑制作用。8、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的化学渗透假说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化学渗透假说主要论点:电子传递链各组分在线粒体内膜中不对称分布,当高能电子沿其传递时,所释放的能量将H+从基质泵到膜间隙,形成H+电化学梯度。在这个梯度驱使,下,H+穿过ATP合成酶回到基质,同时合成ATP,电化学梯度中蕴藏的能量储存到ATP高) 能磷酸键。

9、试比较光合碳同化三条途径的主要异同点。

1) C3途径(卡尔文循环):是靠光反应合成的ATP及NADPH作能源,推动CO2的固定、还原。每循环一次只能固定-一个CO2分子,循环六次才能把6个CO2分子同化成一个己糖分子。

2) C4途径:在叶脉周围有一圈含叶绿体的维管束鞘细胞,其外环列的叶肉细胞,在这两种细胞密切配合下,CO2浓度的高低对光合速率影响较小,对CO2净固定,这类植物积累干物质的速度快,为高产型植物。

3r CAM途径(景天科酸代谢):肉质植物的叶片,气孔白天关闭,夜间开放。夜间吸)收CO2,在PEPC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催化下与PEP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结合,生产草酰乙酸,进一步还原为苹果酸:白天CO2从储存的苹果酸中经氧化脱羧释放出来,,参与C3循环,形成淀粉。CAM途径与C4途径相似,只是CO2固定与光合作用产物的生成,在时间及空间上与C4途径不同。

10、为什么说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1)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有环状的DNA,都拥有合成蛋白质的整套装置:

2)两者的DNA都能进行复制,但复制仍受核基因组的控制。mtDNA 是由核DNA 编码,在细胞质中合成的。组成叶绿体的各种蛋白质成分是由核DNA和叶绿体DNA 分别编码,只有少部分蛋白质是由叶绿体DNA编码的。

3)线粒体、叶绿体的生长和增殖是受核基因组和其本身的基因组两套遗传系统的共同控制,因而,它们被称为是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11、简述线粒体与叶绿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和非共生起源学说的主要论点及其实验证据。内共生起源学说论点:

叶绿体起源于细胞内共生的蓝藻,其祖先是原核生物的蓝细菌(Cyanobacteria), 即蓝藻;线粒体的祖先-原线粒体是-种革兰氏阴性细菌。

主要论据:

(1)基因组在大小、形态和结构方面与细菌相似:

(2)有自己完整的蛋白质合成系统,能独立合成蛋白质,蛋白质合成机制有很多类似细菌而不同于真核生物。

(3)两层被膜有不同的进化来源,外膜与细胞的内膜系统相似,内膜与细菌质膜相似。(4)以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与细菌的繁殖方式相同。

(5)能在异源细胞内长期生存,说明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的自主性与共生性的特征。(6)线粒体的祖先很可能来自反硝化副球菌或紫色非硫光合细菌。

(7)发现介于胞内共生蓝藻与叶绿体之间的结构-蓝小体,其特征在很多方面可作为原始蓝藻向叶绿体演化的佐证。

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

1,细胞质基质的结构组分及其在细胞生命活动中作用的理解。

基质的基本概念: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匀浆物组分,先后除去细胞核、线粒体、溶酶体、高尔基体和细胞质膜等细胞器或细胞结构后,存留在上清液中的主要是细胞质基质的成分。生物化学家多称之为胞质溶胶。

主要成分:中间代谢有关的数千种酶类、细胞质骨架结构。

主要特点:细胞质基质是一个高度有序的体系;通过弱键而相互作用处于动态平衡的结构体系,细胞骨架纤维贯穿其中。多数中间代谢反应及蛋白质合成与转运、某些蛋白质的修饰和选择性地降解等过程均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其作用为:

1)完成各种中间代谢过程,<如糖酵解过程、磷酸戊糖途径、糖醛酸途径等

2)蛋白质的分选与运输

3)与细胞质骨架相关的功能一一维持细胞形态、细胞运动、胞内物质运输及能量传递

4)蛋白质的修饰、蛋白质选择性的降解()蛋白质的修饰; (2)控制蛋白质的寿命; (3降解变性和错误折叠的蛋白质; (4)帮助变性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重新折叠,形成正确的分子构

2、为什么说细胞内膜系统是一一个结构与功能密切联系的动态性整体?

细胞内膜系统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胞内体和分泌泡等这些细胞器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是彼此相互关联的动态整体,因此称之为内膜系统,各区

室之间通过生物合成,蛋白质修饰与分选、膜泡运输和各种质量监控机制维系其系统的动态平衡。

3、试述内质网的主要功能及其质量监控作用。

功能: (1) 蛋白质的合成(糙面内质网的主要功能) (2)脂质合成(在光面内质网上》(3)蛋白质的修饰与加工(4)新生多肽的折叠与组装(5)肝细胞的解毒作用,肌质网储存与调节

质量监控作用包括: (1)未折叠蛋白质应答反应,即错误折叠与未折叠蛋白质不能按正常途径从内质网中释放,从而在内质网腔内聚集,引起-系列分子伴侣和折叠酶表达上调,促进蛋白质正确折叠,防止其聚集,从而提高细胞在有害因素下的生存能力(2)内质网超负荷反应,细胞除启动未折叠蛋白质应答反应之外,正确折叠的蛋白质在内质网过度蓄积,特别是因膜蛋白在内质网异常堆积也会启动其他促生存的机制来反制内质网压力(3)固醇调节级联反应,是由内质网表面合成的胆固醇损耗所致,通过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质介导的信号途径,影响特定基因表达(4)如果内质网功能持续紊乱,细胞将最终启动凋亡程序。4、试述高尔基体的结构特征及其生理功能。

1)结构特征:

高尔基复合体由成摞的囊泡叠置而成。囊泡的边缘部分连接有许多大小不等的表面光滑的小管网,其周围还存在有衣被小泡和无被小泡。一个成摞存在的囊泡又称为分散高尔基、体,由5~8层囊泡组成,构成了高尔基复合体的主体结构分散高尔基体在结构和生化成分上具有极性,和内质网临近的近核--侧,囊泡弯曲呈凸面,称为形成面或顺面;在远核的一侧,囊泡呈凹面,称为成熟面或反面。从顺面到反面,囊泡膜的厚度逐渐增大。

2)功能: ;

(1)形成和包装分泌物:

(2)蛋白质和脂类的糖基化:

(3)蛋白质的加工改造;

(4)细胞内的膜泡运输;

(5)膜的转化。

高尔基复合体在内膜系统中处于中介地位,它在对细胞内合成物质的修饰和改造中具有重作用。许多重要大分子的运输和分泌都要通过高尔基复合体。

5、蛋白质的糖基化的基本类型、特征及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蛋白质的糖基化在糖基转移酶(glycosyltransferase) 作用下发生在ER腔面

1)基本类型: N-连接糖基化 (Asn); 0-氧连接糖基化(Ser/Thr)

2)特征: N一连接与0-连接的寡糖比较

3)蛋白质糖基化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

(1)糖蛋白寡糖链的合成与加工都没有模板,靠不同的酶在细胞不同间隔中经历复杂的加工过程才能完成。

,(2)糖基化的主要作用是蛋白质在成熟过程中折叠成正确构象和增加蛋白质的稳定性:多羟基糖侧链影响蛋白质的水溶性及蛋白质所带电荷的性质。对多数分选的蛋白质来说,糖基化并非作为蛋白质的分选信号。QW

(3)进化上的意义:寡糖链具有-定的刚性,从而限制了其它大分子接近细胞表面的膜蛋白这就可能使真核细胞的祖先具有一一个保护性的外被,同时又不象细胞壁那样限制细胞的形状与运动。

6.溶酶体是怎样发生的?它有哪些基本功能?

1)初级溶酶体由高尔基体分泌形成,含多种酸性水解酶。

次级溶酶体是正在进行消化作用的溶酶体,分为自噬溶酶体和异噬溶酶体,残体又称后溶酶体,已失去酶活性,仅留未消化的残渣。

2)基本功能

(1)清除无用的生物大分子衰老的细胞器及衰老损伤和死亡的细胞,防御功能(病原体感染刺激单核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而吞噬、消化)

(2)作为细胞内的消化“器官”为细胞提供营养;

(3)分泌腺细胞中,溶酶体摄入分泌颗粒参与分泌过程的调节

(4)参与清除赘生组织或退行性变化的细胞:

(5)受精过程中的精子的顶体反应。

(6)防御功能

7、过氧化物酶体与溶酶体有哪些区别?怎样理解过氧化物酶体是异质性的细胞器?

1.区别:过氧化物酶体和初级溶酶体的形态与大小类似,但过氧化物酶体中的尿酸氧化酶等常形成晶格状结构,可作为电镜下识别的主要特征。

2)异质性:在不同生物细胞中以及单细胞生物的不同个体中的溶酶体,所含酶的种类及其行使的功能都有所不同,因此说过氧化物酶体是异质性的细胞器。

第八章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1、何谓分泌性蛋白合成的信号肽学说,涉及的主要组分如何协同作用?

指导分泌性蛋白质在糙面内质网上合成的决定因素是由蛋白质N端的信号肽、信号识别颗粒和内膜上信号识别颗粒的受体(又称停泊蛋白)等因子共同协助完成的。

2、试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及转运途径。

蛋白质首先在细胞质基质游离核糖体上起始合成,N端内质网信号序列暴露出核糖体并与信号识别颗粒结合,信号识别颗粒与内质网膜上的SRP受体结合,核糖体与内质网膜的移位子相结合,信号识别颗粒脱离信号序列,肽链延伸,即进入内质网中,合成完毕。

转运两条途径:后翻译转运途径,即在细胞质基质游离核糖体上完成多肽链的合成,然后转运至膜围绕的细胞器。共翻译转运途径:蛋白质合成在游离核糖体上起始之后,由信号肽及其与之结合的SRP引导转移至内质网,然后新生肽链便合成边转入糙面内质网腔或定位在ER膜上,在经过高尔基体,分泌到细胞外。

3、试述细胞内膜泡运输的概况、类型以及其各自主要功能。

k在细胞的膜泡运输中糙面内质网相当于重要的物质供应站,而高尔基体是重要的枢纽和) 集散中心。细胞内膜泡运输需要多种转运膜泡参与,根据转运膜泡表面包被蛋白的不同,目前有三种类型: COPII 包被膜泡(顺向运输)、COPI包被

膜泡(逆向运输)和网格蛋白/接头蛋白包被膜泡(从高尔基体TGN向胞内体或向

溶酶体、黑色体、血小板囊泡和植物细胞液泡的运输)。

4、怎样理解细胞结构组装的生物学意义?

细胞结构装配的方式:自我装配(self-assembly)、协助装配

( aided-assembly)、直接装配(directassembly)、复合物与细胞结构体系的组装。

生物学意义: .

D减少和校正蛋白质合成中出现错误:

2)可大大减少所需要的遗传物质信息量;

3)通过装配与去装配更容易调节与控制多种生物学过程

第九章细胞信号传导

1、何谓信号传导中的分子开关机制?举例说明。

对于通过细胞表面受体所介导的信号通路而言,除受体本身作为离子通道而起效应器作用的情况之外,其他的信号通路首先要完成配体结合所诱发的信号跨膜转导,随之要通过细胞内信号分子(包括第二信使)完成信号的逐级放大和终止。在细胞内--系列信号传递的级联反应中,必须有正、负两种相辅相成的反馈机制进行精确控制,因此分子开关的作用举、足轻重,即对每一步反应既要求有激话机制又必然要求有相应的失活机制,而且二者对系统)的功能同等重要。

2、如何理解细胞信号系统及其功能。

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通常由下列5个步骤组成:①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识别并结合胞外信号分子(配体),形成受体-配体复合物,导致受体激活:②由于激活受体构象改变,导致信号初级跨膜转导,靶细胞内产生第二信使或活化的信号蛋白:③通过胞内第二信使或细胞内信号蛋白复合物的装配,起始胞内信号放大的级联反应;④细胞应答反应:⑤由于受体脱敏或受体下调,终止或降低细胞反应。

3、试比较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效应蛋白、第=信使、生物学功能)

①激活离子通道的G蛋白偶联受体所介导的信号通路效应蛋白:心肌细胞的M乙酰胆碱受体和视杆细胞的光敏感受体

第二信使: cGMP

生物学功能:控制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视细胞感受弱光的能力。

②激活或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的G蛋白偶联受体

效应蛋白:刺激性激素的受体、抑制性激素的受体、刺激性G蛋白、抑制性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

第三信使: cAMP

生物学功能:真核细胞应答激素反应的主要机制之一

③激活磷脂酶C、以IP3和DAG座位双信使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效应蛋白:效应酶磷脂酶C

第二信使: IP3 和DAG双信使、Ca+

生物学功能:对钙水花激活机制、协同机制和终止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与病理意义。

4、概述受体酪氨酸激酶介导的信号通路的组成、特点及其主要功能。

RTK- Ras信号通路:配体

→RTK→adaptor,+ -GRF→Ras- + Raf (MAPKKK )→MAPKK→MAPK→进入细胞核→其它激酶或基因调控蛋白( 转录因子)的磷酸化修钸。

信号通路的组成:配体--生长因子: RTK-酪氨酸; 接头蛋白(生长因子受体接头蛋白2,GRB-2); GRF- -鸟苷酸释放因子: Ras- -GTP结合蛋白; Raf-F 是丝氨酸/苏氨酸(Ser/Thr) 蛋白激酶(称MAPKKK )。

主要功能:调节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促进细胞存活,以及细胞代谢过程中的调节与校正。5、概述细胞表面受体的分类(配体、受体、信号转导基质)

①离子通道受体

配体:信号分子

受体:离子通道蛋白

信号转导机制:跨膜信号无需中间步骤

②G蛋白偶联受体

配体:激素

受体: G蛋白

信号转导机制:配体诱发受体构象改变,活化受体与Ga亚基结合,活化的受体引发Ga亚基构想改变,致使GDP与G蛋白解离,GTP 与G0亚基结合,引发Ga亚基与受体和Gβγ亚基解离,配体-受体复合物解离,Ga亚基结合并激活效应蛋白,GTP水解成GDP,Ga恢复到三聚体G蛋白的静息状态。

③酶联受体

配体:胞外信号

受体: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受体酪氨酸磷酸酯酶、受体鸟苷酸环化酶、酪氨酸蛋白激酶酶联体。

信号转导机制:受体酪氨酸激酶及RTK - Ras蛋白信号通路、PIBK-PKB (Akt)信号通路、TGF-β受体及其TGF-β-Smad信号通路、细胞因子受体与JAK-STAT 信号通路

6、图解细胞表面受体调节基因表达的信号通路

7、概述细胞信号的整合方式与控制机制。

整合方式:磷脂酶C既是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途径的效应酶,有是RTK信号途径的效应酶,在两条信号通路中都起中介作用:尽管5条信号通路彼此不同,但在信号转导机制上又具有相似性,最终都是激活蛋白激酶,由蛋白激酶形成的整合信息网络原则上可调节细胞任何特性的过程。

W-控制机制:受体的脱敏与下调。脱敏:受体没收、受体下调、受体失活、信号蛋白失活、抑制性蛋白产生。

第十章细胞骨架

1、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对生命体的自组装原则有何认识。

生命体的自组装原则都遵循--个动态不稳定性原则,细胞骨架是高度动态的结构体系,边组装边解体,使细胞的骨架不断的更新,维持细胞的稳态。

2、出支持作用和运动功能外,细胞骨架还有什么功能?怎样理解骨架的概念?

答:除支持作用和运动功能外,细胞骨架还具有为物质运输提供轨道、参与肌肉收缩和细胞分化、介导染色体的移动和动物细胞胞质分裂、形成细胞的特化结构等功能。骨架是指真核细胞内一-个复杂的由特异蛋白组成的纤维网架结构,都具有支持的功能,在细胞形态维持和膜性细胞器定位和移动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理解骨架概念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细胞骨架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结构:②具有多种功能;③由蛋白质组装而成,组装的过程受到信号的调节。

3、细胞中同时存在几种骨架体系有什么意义?是否是物质和能量的一种浪费?

细胞内同时存在微管、微丝和中间丝等几种骨架体系,它们在细胞的生命活动各承担了不一样的角色。

微管功能: (1) 支持和维持细胞的形态: (2) 维持保持内膜性细胞器的空间定位分布:(3)细胞内运输: (4) 与细胞运动有关: (5)纺锤体与染色体运动: (6) 纤毛和鞭毛运动;7)植物细胞壁形成:

微丝功能(1) 维持细胞外形: (2) 胞质环流; (3) 变形运动: (4) 支持微绒毛: (5)形成微丝束与应力纤维: (6) 胞质分裂:

中间丝功能: (1) 在从细胞核到细胞膜和细胞外基质的贯穿整个细胞的结构系统中起着广泛的骨架功能,该骨架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对维持细胞质的结构和赋予细胞机械强度方面具有突出的贡献: (2) 参与桥粒和半桥粒的形成,在相邻细胞之间、细胞与基膜之间的连接的形成和功能上均具有重要功能。(3) 很可能还参与细胞内机械或分子信息的传递: (4)与细胞分化可能具有密切的关系。微管、微丝和中间丝共同构成了细胞内精密的骨架体系,三者在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中既相互配合又各有分工。

4、为什么说细胞骨架是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组织者?细胞内一些细胞器和生气大分子的不对称分布有什么意义?

答:答:微管能形成鞭毛、纤毛、基体和中心体等结构,微丝参与微绒毛、收缩环、应力纤维、黏合斑和黏合带的形成,中间丝对维持细胞核的形态和形成桥粒等具有重要作用。细胞骨架在细胞形态发生和维持等方面就具有重要作用。除支持功能外,它还在物质运输、信号传递<细胞运动、细胞分裂等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说细胞骨架是细胞结构和胞内的组织者。细胞内一-些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的不对称分布与细胞不同结构或部分具有特定的功能是相互联系的。这种不对称分布与细胞骨架的组织方式有关。例如,细胞皮层有含有末富的维丝结构,这与皮层中的微丝参与膜骨架的形成、细胞的吞噬活动和细胞的运动有关;神经细胞中的轴突和树突具有大量的胞质骨架,这与轴突和树突形态的维持以及物质的定向运动有关;桥粒、半桥粒、黏合斑和黏合带含有丰富的胞质骨架结构,这与锚定连接的形成有关。因此细胞内一些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的不对称分布这一-特点是与细胞特定结构的功能相一致的。

5、如何理解细胞骨架的动态不稳定性?这-现象与细胞生命活动过程有什么关系?

答:细胞骨架的动态不稳定性是指细胞骨架结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动态去组装或者重新组装,这一特性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1)在细胞周期中,细胞内的微管经历着动态组装和去组装,在间期和分裂期,其分布或组织形式存在很大的差异。(2))胞质环流和细胞的运动或迁移需要凝胶与溶胶的互变。(3)细胞的分裂需要纺锤体的组装于解聚。(4)细胞核的消失与重新形成也涉及核纤层结构的动态不稳定性。(5)踏车行为不是没有意义的,它改变了微管或微丝在细胞中分布的部位,可能与细胞的移动有关。因此,细胞骨架的动态不稳定性在生命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个

第十一章细胞核与染色质

1、概述细胞核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基本结构:

w核膜: - .方面,分隔开细胞核与细胞质,避免了核质间彼此干扰,另一方面,核被膜调控细胞核内外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核孔复合体:一种特殊的跨膜运输蛋白复合体,双功能(被动扩散与主动运输),双向性(介导蛋白质入核、RNA和RNP的出核)的亲水性核质交换通道。

核纤层:可能与细胞的分化相关

染色质:遗传物质的载体

2、试述核孔复合体的结构及其功能

①胞质环:最外环

②核质环:最内环,形成核篮结构、

③辐:连接内外环,起支撑作用

④(中央)栓:推测它在核质交换中起一定的作用。

3、染色质按功能分为几类?他们的特点是什么?

答:染色质可分为活性染色质和非活性染色质。活性染色质是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而非活性染色质是指没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活性染色质呈疏松结构,利于转录因子和DNA结合,发生活跃的基因转录。活性染色质的主要特点如下。

①具有DNase I超敏感位点。②很少与组蛋白H1结合。③组蛋白乙酰化程度高。

④核小体组蛋白H2B很少被磷酸化。⑤其H2A少有变异形式。⑥H3的变种只在

活性染色质存在。⑦HMG14和HMG17只存在于活性染色质中。⑧组蛋白存在泛素化修饰。非活性染色质则常高度凝缩,其中DNA和组蛋白结合紧密,其特点和活性染色质相反。4、组蛋白与非组蛋白如何参与表观遗传的调控?

组蛋白:形成核小体组蛋白帮助DNA卷曲形成核小体的稳定结构,或形成HI组蛋自,在构成核小体时HI起连接作用,它赋予染色质以极性。各种组蛋白修饰苟恒组蛋白密码子。非组蛋白;功能多样,包括基因表达的调控和染色质高级结构的形成。如帮助DNA分子折叠,以形成不同的结构域;协助启动DNA复制,控制基因转录,调节基因表达。

5、试述DNA到染色质的包装过程。DNA 为什么要包装成染色质?

;①最开始是H3●H4四聚体的结合,由CAF-1介导与新合成的裸露的DNA结合。

②然后是两个H2A●H2B异二聚体有NAP-I和NAP-2介导加入。③核小体最后的成熟也需要ATP来创建一- 个规则的间距以及组蛋白的去乙酰化。④6个核小体组成一个螺旋或由其它的组装方式形成-个螺线管结构。⑤进- - 步的折叠事件将使染色质在细胞核中最终形成确定的

6、分析中期染色体的3种功能原件及其作用。

答:①自主复制DNA序列:确保染色体在细胞周期中能够自我复制。

②着丝粒DNA序列:保证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⑧端粒DNA序列: DNA末端的高度重复序列,保持染色体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包装功能基因在复制过程中不被切除,从而能够正常向下代传递。

这些功能元件确保了染色体的正常复制和稳定遗传。

7、概述核仁的结构及其功能。

答核仁主要由rDNA、rRNA、RNP和相关酶及蛋白组成。超微结构包括纤维中心、致密纤维组分及颗粒相分。

核仁的主要功能与核糖体的生物发生相关,其中纤维中心是rRNA基因的储存位点:纤维中心与致密纤维组分的交界处发生rRNA初始转录及加工:而颗粒组分则是核糖体亚单位装配、成熟和存储位点。另外,核仁还参与mRNA的输出与降解。

8、如何保证众多的细胞生命活动在巨小的细胞核内有序进行?

答形成相对独立的结构区域核被膜、染色质、核仁和核基质,由它们分别行使不同的功能,这是保证细胞核内各项生命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s

医学细胞生物学

线粒体与细胞的能量转换 名词解释: 1.基粒:线粒体内膜的内表面上突起的圆球形颗粒. 2.细胞呼吸:在细胞内特定的细胞器内,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各种大分子物质,产生二氧化碳; 与此同时,分解代谢所释放出的能量储存于ATP中. 3.转位接触点:在线粒体的内外膜上存在一些内外膜相互接触的地方,此处膜间隙变狭窄. 4.ATP合酶复合体:这种物质就是基粒,是线粒体内膜内表面上突起的圆球形颗粒. 5.热休克蛋白70:与大多数前体蛋白结合,使前体蛋白打开折叠,防止已松弛的前体蛋白聚集. 6.基质导入序列(MTS):一种N端具有一段富含有精氨酸,赖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的氨基酸序列,介导在细胞质中合成的前体蛋白输入到线粒体基质的信号. 问答: 1.线粒体的标志酶? 内膜标志酶为细胞色素氧化酶,外膜标志酶为单胺氧化酶,基质的标志酶为苹果酸脱氢酶, 膜间腔的标志酶为腺苷酸激酶. 2.线粒体基质蛋白的转运条件及过程? (1)需要条件:基质导入序列和分子伴侣NAC和Hsp70 (2)转运过程: a.前体蛋白与受体结合 b.mthsp70可与进入线粒体腔的前导肽链交联,防止了前导肽链退回细胞质. c.定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切除大多数蛋白的基质导入序列. d.多肽链需在线粒体基质内在分子伴侣的帮助下,重新折叠并成熟形成其天然构象,以行 使其功能,形成有活性的蛋白质. e.跨膜运输是单向的,需水解ATP提供能量. 3.细胞内葡萄糖彻底氧化转变为能量的反应部位和主要过程? a.葡萄糖在细胞质中进行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NADH,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氧化脱羧生 成乙酰CoA. b. 乙酰CoA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三羧酸循环产生NADH和FADH2. c.在线粒体内膜进行的氧化磷酸化偶联是能量转换的关键. 4.基粒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有头部,柄部和基片;功能有催化ADP磷酸化生成ATP,控制质子流和基粒是氧化磷酸化作用的关键装置. 5.试述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基础? 外膜:外膜是一层包围在线粒体表面的单位膜,厚约6nm,仅含少量酶蛋白. 内膜:约4.5nm,折叠形成嵴,富含各种酶蛋白,内膜上有电子传递链和基粒,有转运蛋白和各种转运系统. 膜间腔:内外膜之间空隙组成的空间,宽约6~8nm,富含可溶性酶,底物和辅助因子. 基质:含有线粒体DNA,RNA,各种酶蛋白和核糖体. 基粒:每个线粒体大约有10000~100000个,在基粒的头部具有酶活性. 6.简述线粒体的化学组成特点? a.蛋白质:线粒体的主要成分,多分布于内膜和基质,又分为可溶性和不溶性,又有很多酶系. b.脂类:占线粒体干重较多,大部分为磷脂. c. DNA和完整的遗传系统. d.多种辅酶. e.含有维生素和各类无机离子.

新版兰州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年前的今天自己在宿舍为了是否要考研而辗转反侧,直到现在当初试结果跟复试结果都出来之后,自己才意识到自己真的考上了。 其实在初试考完就想写一篇关于考研的经验,毕竟这也是对自己一年来努力做一个好的总结,也希望我的经验,可以帮助奋斗在考研路上的你们。 首先当你决定考研的时候,请先想想自己是为了什么才决定要考研,并且要先想一下为什么非要选这个专业,作为你今后职业的发展方向,学习的动机决定了之后备考路上努力的成功还有克服一切困难的决心。考研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所以大家一定要慎重,千万不要随波逐流盲目跟风。 我选择这所学校的原因,一是因为这里是我的本校,二是因为这里离家也比较近。所一大家一定更要个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出选择。 好啦,接下来跟大家好好介绍一下我的复习经验吧,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另外还要说一句,这篇经验贴分为三个部分,先说英语政治,再说专业课,并且文章结尾分享了资料和真题,大家可以放心阅读。 兰州大学细胞生物学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13)细胞生物学 (810)分子生物学 参考书目为: 1.《细胞生物学》翟中和高等教育出版社 2.《分子生物学》(第三版)朱玉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木糖英语真题手译》2021版

先介绍一下英语 现在就可以开始背单词了,识记为主(看着单词能想到其中文章即可,不需要能拼写)从前期复习到考试前每天坚持两到四篇阅读(至少也得一篇)11月到考试前一天背20篇英语范文(能默写的程度)。 那些我不熟悉的单词就整理到单词卡上,这个方法也是我跟网上经验贴学的,共整理了两本,每本50页左右,正面写英语单词,背面写汉语意思。然后这两本单词卡就陪我度过了接下来的厕所时光,说实话整理完后除了上厕所拿着看看外还真的没专门抽出空来继续专门学单词。按理说,单词应该一直背到最后,如果到了阅读里的单词都认识,写作基本的词都会写的地步后期可以不用看单词了,当然基础太差的还是自动归档到按理说的类别里吧。 阅读就一个技巧,做真题、做真题、做真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常规阅读就40分,加之新题型、完型填空、翻译都算是阅读的一种,总之除了作文基本都是阅读,所以得阅读者得天下啊。阅读靠做真题完全可以提升很大水平,当然每个人做真题以及研究真题的方法不一样,自然达到的效果不一样,这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对于阅读,首先要做题并校对,思考答案为何与你的选择不同,并把阅读中不懂的单词进行记录并按照上面提及的方法对单词进行识记。第二遍:做题,并翻译全文(可口头翻译),有利于对文章更深入的理解。 在开始做题的时候,并思考出题者出每道题的意图、思考出题人的陷阱设置。第三遍时应能做到明白出题人对每个选项是如何设置陷阱的,每个选项的错误是属于什么类型的错误以及出题人为什么要这样出题。一篇阅读做三遍并不是一次就把这三遍做完。打个比方,我先按照上面提及的第一遍的方法把阅读从99年

细胞生物学课程简介

《细胞生物学实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细胞生物学实验 英文名称:Cell Biology Experiment 课程性质:学科及专业基础课 课程属性:独立设课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本科 学时学分:课程共18学时;课程共1学分 开设学期:第五学期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 二、课程简介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是生命科学本科各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在生命科学的本科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课程内容包括基础验证性,基本技能性实验,以及综合性、研究设计性实验四大类。基础验证性和基本技能性实验主要是配合理论课的教学,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有关理论知识,同时能够规范地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操作与基本的实验技能。综合性、研究设计性实验,目的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验设计和应用各种实验技术的能力,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 1、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配合理论课教学,巩固所学知识;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相关技术,学习先进的研究方法;通过综合性、研究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动手能力以及文献查阅、论文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习本门课程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掌握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要求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兴趣设计研

究课题进行实验,期末要提交完整的实验报告;要求学生通过研讨会、交流会的形式,将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探讨,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从而达到集思广益,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步骤 (如果指导书上有实验步骤,可以简单梳理步骤或省略此步),实验结果,结果讨论,有时还要求做思考题。 2、实验课的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实验课的考核方式以实验操作考查 为主。实验课成绩评定可分为三个部分:出勤率、实验态度占总成绩10%;操作能力及实验报告撰写情况占总成绩60%;实验设计(包括实验的思路、论文撰写、课堂讨论)占总成绩30%。 五、实验项目、学时分配情况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学时实验类型实验要求实验一细胞形态结构与细胞器的显微观察4学时验证性实验必做实验二细胞培养以及冷冻复苏技术5学时综合性实验必做实验三细胞膜的渗透性观察3学时验证性实验选做实验四细胞融合技术(PEG法)4学时综合性实验选做实验五细胞骨架的显示与观察4学时验证性实验选做实验六细胞生理活动的观察5学时综合性实验选做 5学时综合性实验选做实验七细胞组分分离技术及细胞组分 的化学反应 实验八精子细胞生物学特性分析5学时设计性实验选做实验九叶绿体分离及离体叶绿体 4学时验证性实验选做 的还原活性 合计实验个数:9 合计学时数:39学时

细胞生物学课后题

一、细胞内膜泡运输的概况、类型及其主要功能 膜泡运输是蛋白质分选的一种特有的方式,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在转运过程中不仅涉及蛋白质本身的修饰、加工和组装,还涉及多种不同的膜泡靶向运输及其复杂的调控过程。主要分为一下三种类型: COPⅠ包被小泡:负责回收、转运内质网逃逸蛋白返回内质网。 COPⅡ衣被小泡:介导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物质运输。 网格蛋白衣被小泡:介导质膜→胞内体、高尔基体→胞内体、高尔基体→溶酶体、植物液泡的物质运输 二、试述物质跨膜的种类及其特点 主要有三种途径: (一)被动运输: 指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动力来自物质的浓度梯度,不需要细胞提供代谢能量。 1、简单扩散:也叫自由扩散(free diffusion)。特点:①沿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扩散; ②不需要提供能量;③没有膜蛋白的协助。 2、促进扩散:特点:①比自由扩散转运速率高;②运输速率同物质浓度成非线性关系; ③特异性;④饱和性。 (二)主动运输: 是由载体蛋白所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浓度低的一侧向高的一侧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 主动运输的特点是:①逆浓度梯度(逆化学梯度)运输;②需要能量;③都有载体蛋白。(三)吞排作用 真核细胞通过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完成大分子与颗粒性物质的跨膜运输。 三、试述Na+—K+泵的工作原理 Na+—K+ATP酶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发生构象的变化,导致与Na+、K+的亲和力发生变化。在膜内侧Na+与酶结合,激活ATP酶活性,使ATP分解,酶被磷酸化,构象发生变化,于是与Na+结合的部位转向膜外侧;这种磷酸化的酶对Na+的亲和力低,对K+的亲和力高,因而在膜外侧释放Na+、而与K+结合。K+与磷酸化酶结合后促使酶去磷酸化,酶的构象恢复原状,于是与K+结合的部位转向膜内侧,K+与酶的亲和力降低,使K+在膜内被释放,而又与Na+结合。总的结果是每一循环消耗一个ATP;转运出3个Na+,转进2个K+。 四、试述胞间通信的主要类型 1)、细胞间隙连接 细胞间隙连接:是一种细胞间的直接通讯方式。两个相邻的细胞以连接子相联系。连接子中央为直径1.5nm的亲水性孔道。 2)、膜表面分子接触通讯 是指细胞通过其表面信号分子(受体)与另一细胞表面的信号分子(配体)选择性地相互作用,最终产生细胞应答的过程,即细胞识别。 3)、化学通讯 细胞分泌一些化学物质(如激素)至细胞外,作为信号分子作用于靶细胞,调节其功能,这种通讯方式称为化学通讯。根据化学信号分子可以作用的距离范围,可分为以下3类: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

医学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1.拟核:原核细胞仅由细胞膜包绕,在细胞质内含有DNA区域,但 无被膜包围,该区域称为拟核。 2.单位膜:电子显微镜下,生物膜呈“两暗一明”的铁轨样形态,称 为单位膜。 3.脂质体:膜脂都是两亲性分子,具有亲水的极性头部和疏水的非 极性尾部。当这些两亲性分子被水环境包围时,它们就聚集起来,使疏水的尾部埋在里面,亲水的头部露在外面与水接触,形成双分子层。为了避免双分子层两端疏水尾部与水接触,其游离端往往能自动闭合,形成自我封闭的脂质体。 4.主动运输:是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 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进行的跨膜转运方式。 5.自由扩散:不需要跨膜运输蛋白协助,转运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 方向进行,所需的能量来自高浓度本身所包含的势能,不需要能量的一种跨膜转运方式。 6.易化扩散:一些非脂溶性(或亲水性)的物质不能通过简单扩散 的方式通过细胞膜,但它们在载体蛋白的介导下,不消耗细胞的代谢能量,顺物质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进行转运,称为易化扩散。 7.协同运输:是一类由Na+-K+泵(或H+泵)与载体蛋白协同作用, 间接消耗ATP所完成的主动运输方式。

8.內吞作用:又称胞吞作用或入胞作用,它是质膜内陷,包围细胞 外物质形成胞吞泡,脱离质膜进入细胞内的转运过程。分为,吞噬作用、吞饮作用及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 9.核孔复合体:核空上镶嵌有复杂的结构,它是由多个蛋白质颗粒 以特殊的方式排列成的蛋白分子复合物,称为核孔复合体。 10.核纤层:是附着于内核膜下的纤维蛋白网。它与中间纤维及核骨 架相互连接,形成贯穿于细胞核与细胞质的骨架体系。 11.核定位信号:亲核蛋白是一类在细胞质中合成,需要或能够进入 细胞核发挥功能的蛋白质,通常它们是4~8个氨基酸组成的特殊序列来保证整个蛋白质能够通过核孔复合体被转运到核内,该序列称为核定位序列或核定位信号。 12.常染色质:是间期核内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较浅,螺旋化程度低, 处于伸展状态的染色质细丝。 13.异染色质:间期核中处于凝缩状态,结构致密,无转录活性,用 碱性染料染色较深。分为,结构异染色质、兼性异染色质。 14.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特化部位,由富含G的端粒DNA和蛋白质 构成。 15.基因组:指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的单倍体遗传物质,是所有 染色体上全部基因和基因间的DNA的总和,它含有一个生物体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全部遗传信息。 16.核型:是指一个体细胞的全部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现,包 括染色体数目、大小的形态特征。

新版锦州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一年就这样过去了,内心思绪万千。 一年很短,备考的经历历历在目,一年很长,长到由此改变了一个人的轨迹,并且成就一个梦想。回忆着一年的历程,总想把它记录下来,希望可以给还在考研道路上奋斗的小伙伴们一点帮助。 考研是一个非常需要坚持的过程,需要你不断坚持和努力才能获得成功,所以你必须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确认好坚定的动机,才能让你在最后冲刺阶段时能够坚持下来。 如果你只是看到自己周围的人都在考研而决定的考研,自己只是随波逐流没有坚定的信心,那么非常容易在中途就放弃掉了,而且现在考研非常火热,这就意味着竞争也会非常激烈,而且调剂的机会都会非常难得,所以备考时的压力也会比较大,所以大家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既不能压力太大,也不能懈怠。 既然选择了,就勇敢的走下去吧。 考研整个过程确实很煎熬,像是小火慢炖,但是坚持下来,你就会发现,原来世界真的是美好的。 文章整体字数较多,大家可视自己情况阅读,在文章末尾我也分享了自己备考过程中的资料和真题,大家可自行下载。 锦州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7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805)生理学 参考书目为:

1.《生理学》第八版朱大年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 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八版查锡良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8月; 3.《木糖英语真题手译》2021版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英语复习经验。 ⑴单词:英语的单词基础一定要打好,如果单词过不了关,那你其他可以看懂吗??单词可以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就够了。也可以用app软件。但是这样就会导致玩手机(如果你自制力超强),单词的话到考前也不能停止的。我的单词并没有背好,导致英语后来只有60+,很难过… ⑵阅读:阅读分数很高,所以一定要注重,可以听木糖英语的名师讲解,或者木糖英语的课程,阅读最重要的是自己有了自己的方法,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做题方法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如果初次做题还没有什么思路,那就可以多看看真题里面的答案解析考研英语很难,和四六级是完全不同的!大家肯定都听说过,所以阅读暑假就可以开始做了,真题反复摸索,自己安排好时间。 ⑶作文:谨记踏踏实实写作文,不要到头来依靠模板,模板自己可以整理出来,但也请高大上一点,语法什么不要错误。字体也要写的好看一点,一定有帮助的。 ⑷完型:不要看分值少,就不去理会,做题时可以放在最后做,也可以放在第一题去做,但一定要做,因为完型的做题套路其实并不深,只要做几年真题就可以发现其中的的简单之处。 ⑸新题型:新题型今年超级简单,但是有时候会难,大家平时也要多加练习。 ⑹翻译:翻译一般得分都很低,尽力去练习,遵循“信达雅”原则,当时买

细胞生物学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

细胞生物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作业一 ●一切活细胞都从一个共同的祖先细胞进化而来,证据是什么想像地球上生命进化的很早时期。可否假设那个原始的祖先细胞是所形成的第一个仅有的细胞 1、关于一个共同祖先的假说有许多方面的证据。对活细胞的分析显示出其基本组分有着令人惊异的相似程度,例如,各种细胞的许多新陈代谢途径是保守的,在一切活细胞中组成核酸与蛋白质的化合物是一样的。同样,在原核与真核细胞中发现的一些重要蛋白质有很相似的精细结构。最重要的过程仅被“发明”了一次,然后在进化中加以精细调整去配合特化细胞的特定需要。●人脑质量约1kg并约含1011个细胞。试计算一个脑细胞的平均大小(虽然我们知道它们的大小变化很大),假定每个细胞完全充满着水(1cm3的水的质量为1g)。如果脑细胞是简单的正方体,那么这个平均大小的脑细胞每边长度为多少 2、一个典型脑细胞重10-8g (1000g/1011)。因为1g水体积为1 cm3,一个细胞的体积为10-14m3。开立方得每个细胞边长2.1 × 10-5m即21 μm。 ●假定有一个边长为100μm,近似立方体的细胞 (1)计算它的表面积/体积比; (2)假设一个细胞的表面积/体积比至少为3才能生存。那么将边长为100μm,总体积为1 000 000μm3的细胞能在分割成125个细胞后生存吗 3、(1) 如图1所示,该细胞的表面积(SA)为每一面的面积(长×宽)乘以细胞的面数,即SA=100 μm ×100 μm ×6 = 60 000 μm2。细胞的体积是长×宽×高,即(100 μm)3=1 000 000 μm3因而SA/体积的比率=SA/体积=60 000μm/ 1 000 000μm= 0. 06 μm-1。 (2) 分割后的细胞将不能存活。125个立方体细胞应有表面积300 000μm2, SA/体积的比率为0.3。如果要使总表面积/体积达到3,可以假设将立方体边长分割成n份,每个小方块的表面积为SA l,总面积为SA t则有: 分割后的小方块表面积为SA l = 6 × (100/n) 2(1) 总面积为SA t = 6 × (100/n) 2 × n3(2) 根据细胞存活要求SA t/V = 3 (3) 即: 6 × (100/n) 2 × n3 / 1003 = 3 (4) 由(4)可知n=50,即细胞若要存活必须将其分割成125000个小方块。 ●构成细胞最基本的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 和完整的代谢系统。 4、基因组,细胞质膜和完整的代谢系统 图1 边长为100μm的立方体与分割成125块后的立方体

细胞生物学课本后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1、根据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你掌握的生命科学知识,恰当的评价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地位:以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探索生命活动规律,核心问题是将遗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的结合。应用现代物理学与化学的技术成就和分子生物学的概念与方法2)关系:细胞生物学是是一门迅速发展的前沿学科,其研究内容与范畴往往与生命科学的其他学科特别是分子生物学交错在-起,甚至目前很难为细胞生物学划出一一个明确的范围 2、如何认识细胞学说在细胞学乃至生物学发展简史中的重要意义? 答1838-1839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每个细胞作为相对独立的单位,但也与其他细胞相互影响。1858 年Virchow对细胞学说做了重要的补充,强调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细胞学说的提出对于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细胞学说、进化论、孟德尔遗传学称为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细胞学说提出了生物同一性.的细胞学基础,大大推进了人类对整个自然界的认识,有力的促进了自然科学和哲学的进步。 3、试简明扼要地分析细胞生物学学科形成的客观条件,以及它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答(1) 细胞生物学学科形成的客观条件 ①细胞的发现(1665- 1674) 1665年,胡克发表了《显微图谱》(《Micrographia))一书,描述了用自制的显微镜(30倍)观察栎树软木塞切片时发现其中有许多小室,状如蜂窝,称为“cellar”。 1674年,荷兰布商列文虎克自制了高倍显微镜(300倍左右),观察到血细胞、池塘水滴中的原生动物、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 ②细胞学说的建立(1838-1858) 1838-1839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因动物学家施旺两人共同提出细胞学说,1858年Virchow对细胞学说进行了补充。 ⑧细胞学的经典时期 各种主要的细胞分裂形式和细胞器被相继发现,构成了细胞学的经典时期。 ④实验细胞学与细胞学的分支 人们广泛应用实验的手段与分析的方法来研究细胞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为细胞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些新的领域,并与生物学其他领域相结合,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分支学科,如细胞遗

细胞生物学思考题及答案

第八章细胞信号转导 1、名词解释 细胞通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与其受体相互作用,产生特异性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受体:指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的大分子。多数为糖蛋白,少数为糖脂或二者复合物。 第一信使:由信息细胞释放的,经细胞外液影响和作用其它信息接收细胞的细胞外信号分子 第二信使:第一信使与受体作用后在胞内最早产生的信号分子称为第二信使。 2、细胞信号分子分为哪两类?受体分为哪两类? 细胞信号分子:亲脂性信号分子和亲水性信号分子; 受体:细胞内受体:位于细胞质基质或核基质,主要识别和结合脂溶性信号分子; 细胞表面受体:主要识别和结合亲水性信号分子(三大家族;G蛋白耦联受体,酶联受体,离子通道耦联受体) 3、两类分子开关蛋白的开关机制。 GTPase开关蛋白:结合GTP活化,结合GDP失活。鸟苷酸交换因子GEF引起GDP从开关蛋白释放,继而结合GTP并引起G蛋白构象改变使其活化;随着结合GTP水解形成GDP和Pi,开关蛋白又恢复成失活的关闭状态。GTP水解速率被GTPase促进蛋白GAP和G蛋白信号调节子RGS所促进,被鸟苷酸解离抑制物GDI所抑制。 普遍的分子开关蛋白:通过蛋白激酶使靶蛋白磷酸化和蛋白磷酸酶使靶蛋白去磷酸化活性调节蛋白质活性。 4、三类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各有何特点? (1)离子通道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特点:自身为离子通道的受体,有组织分布特异性,主要存在与神经、肌肉 等可兴奋细胞,对配体具有特异性选择,其跨膜信号转导无需中间步骤,其信号分子是神经递质。 (2)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特点:信号需与G蛋白偶联,其受体在膜上具有相同的取向,G蛋白耦联受体一 般为7次跨膜蛋白,会产生第二信使,G蛋白在信号转导过程中起着分子开关的作用。 (3)酶连受体信号转导特点:a.不需G蛋白,而是通过受体自身的蛋白酶的活性来完成信号跨膜转换;b.对信号的 反应较慢,且需要许多细胞内的转换步骤;c.通常与细胞生长、分裂、分化、生存相关。 5、试述cAMP信号通路。 信号分子→G蛋白耦联受体(Rs)→G蛋白(Gs)→腺苷酸环化酶(C)→ cAMP →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PKA)→细胞质中靶蛋白→细胞反应 →基因调控蛋白→基因表达 6、试述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 胞外信号分子→G蛋白耦联受体→Gq蛋白→磷脂酶C(PLC )→PIP2 →IP3→胞内Ca2+浓度升高→Ca2+结合蛋白(如钙调蛋白CaM)→靶酶(如CaM蛋白激酶)→细胞反应 →靶蛋白→细胞反应 →DAG→激活PKC →抑制蛋白(磷酸化)→基因调控蛋白→调控基因表达 →MAPK(磷酸化)→基因调控蛋白→调控基因表达 7、试述RTK-Ras信号通路及其主要功能。 细胞外信号→RTK二聚体化和自身磷酸化→接头蛋白(如GRB2)→GEF(如Sos)→Ras与GTP结合并活化→ MAPKKK(即Raf)活化→MAPKK(即MEK)磷酸化并活化→MAPK(即ERK)磷酸化并活化,进入细胞核→其他激酶或转录因子磷酸化修饰→基因表达→细胞应答和效应 8、比较cAMP信号通路和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由G蛋白耦联受体,G蛋白和效应器三部分构成 不同点:产生的第二信使不同,CAMP信号通路主要通过蛋白激酶A激活靶酶和开启基因表达;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是胞外信号被膜受体接受后,同时产生两种胞内信使,分别启动IP3/Ca2+和DAG/PKC两个信号传递途径。 第九章细胞骨架 1.名词解释 细胞骨架:是细胞内以蛋白纤维为主要成分的网架结构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丝。 分子发动机:是一类利用ATP供能产生推动力,进行细胞内物质运输或运动的蛋白。 2.细胞质骨架由哪几种结构组成?各结构分别具有哪些功能? 微管主要分布在核周围,并呈放射状向胞质四周扩散;支架作用、细胞内物质运输的轨道、鞭毛和纤毛的运动、参与细 胞分裂

医学细胞生物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第一章绪论 1. 简述细胞生物学形成与发展经历的阶段(1)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建立:R.Hook最早发现细胞并命名为cell,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2)细胞学的经典时期:细胞学说的建立掀起了对多种细胞广泛的观察和描述的热潮,主要的细胞器和细胞分裂活动相继被发现。(3)实验细胞学时期:人们广泛的应用实验的手段研究细胞的特性、形态结构和功能。(4)分子生物学的兴起和细胞生物学的诞生:各个学科相互渗透,人们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1.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差别

第三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 1.细胞膜的流动性有什么特点,膜脂有哪些运动方式,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有哪些?(1)膜脂既具有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有液体的流动性;温度对膜的流动性有明显的影响,温度过低,膜脂转变为晶态,膜脂分子运动受到影响,温度升高,膜恢复到液晶态,此过程称为相变。(2)膜脂的运动方式有:侧向扩散、旋转运动、摆动运动、翻转运动,其中翻转运动很少发生,侧向扩散是主要运动方式。(3)影响流动性的因素:脂肪酸链的长短和饱和程度,胆固醇的双重调节作用,卵磷脂/鞘磷脂比值越大膜脂流动性越大,膜蛋白与周围脂质分子作用也会降低膜流动性。此为环境因素(如温度)也会影响膜的流动性,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流动性增强。 2.简述膜蛋白的种类及其各自特点,并叙述膜的不对称性有哪些体现 (1)膜蛋白分为膜外在蛋白、膜内在蛋白、脂锚定蛋白。膜外在蛋白属于水溶性蛋白,分布在膜的两侧,与膜的结合松散,一般占20%-30%;膜内在蛋白属于双亲性分子,嵌入、穿膜,是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与膜结合紧密,占70%-80%。脂锚定蛋白通过共价键与脂分子结合,分布在膜两侧,含量较低。(2)膜的内外两侧结构

17版教学大纲《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300063 学时: 32 学分: 2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细胞生物学是为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和生态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是是从细胞的显微、亚显微和分子三个水平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代谢、运动、衰老、死亡,以及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生命活动的专业基础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细胞结构、功能及各种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掌握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细胞生命活动规律,了解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提高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 后续课程:遗传学、细胞工程。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1.重点掌握细胞结构与功能,理解并掌握各个亚细胞结构功能及各结构的装配。 2.理解并掌握细胞重要生命活动(增殖、分化、衰老及调亡等)过程的规律及调控,各细胞 组分的互动与网络架构及细胞调控的基本规律。 3.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学科历史,了解该领域研究重点及热点。 四、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讨论及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开展教学。 重点:重点讲授各个亚细胞结构、各结构的装配及功能,细胞生命活动(增殖、分化、衰老及调亡等)过程的规律及调控,个细胞组分的互动与网络架构及细胞调控的基本规律。 难点:细胞结构的功能中涉及的作用机制(包括假说、模型等)以及细胞生命活动的调控机制(如蛋白质的分选、膜泡运输等)。 本课程力求做到突出重点内容,讲清难点内容,并着重做好以下两点: 1.重视基础性和系统性:细胞结构、功能是课程的重点讲解内容,也是了解生命活动和生命 现象的基础,更是学好本课程的基石。图文结合从细胞的显微、亚显微和分子三个水平来 系统的认识细胞的结构及功能,使学生更全面系统的掌握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细胞生命活动 规律。 2.了解相关的学科历史及当前研究热点:在传授传统的基础理论的同时,适当加入相关内容 的学科历史,以及研究进展。熟知历史可以更好的理解该领域的研究发展方向。

细胞生物学习题(有答案)

1、第一个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的是()。 A、Robert Hooke B、Leeuwen Hoek C、Grew D、Virchow 2、细胞学说是由()提出来的。 A、Robert Hooke和Leeuwen Hoek B、Crick和Watson C、Schleiden和Schwann D、Sichold和Virchow 1、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 A、80S B、70S C、 60S D、50S 2、下列没有细胞壁的细胞是() A、支原体 B、细菌 C、蓝藻 D、植物细胞 3、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C、高尔基体 D、核糖体 4、蓝藻的遗传物质相当于细菌的核区称为() A、中心体 B、中心质 C、中体 D、中心球 5、在病毒与细胞起源的关系上,下面的()观战越来越有说服力。 A、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 B、生物大分子→细胞和病毒 C、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D、都不对 6、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 A、细胞核 B、线粒体 C、中心粒 D、质体 7、目前认为支原体是最小的细胞,其直径约为() A、0.01μm B、0.1~0.3μm C、1~3μm D、10μm 8、在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共同存在的细胞器是() A、中心粒 B、叶绿体 C、溶酶体 D、核糖体 9、SARS病毒是()。 A、DNA病毒 B、RNA病毒 C、类病毒 D、朊病毒 10、原核细胞的呼吸酶定位在()。 A、细胞质中 B、质膜上 C、线粒体内膜上 D、类核区内 11、在英国引起疯牛病的病原体是()。 A、朊病毒(prion) B、病毒(Virus) C、立克次体 D、支原体 12、逆转录病毒是一种()。 A、双链DNA病毒 B、单链DNA病毒 C、双链RNA病毒 D、单链RNA病毒 1、由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某一B细胞融合后形成的细胞克隆所产生的抗体称()。 A、单克隆抗体 B、多克隆抗体 C、单链抗体 D、嵌合抗体 2、要观察肝组织中的细胞类型及排列,应先制备该组织的() A、滴片 B、切片 C、涂片 D、印片 3、提高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能力,常用的方法有() A、利用高折射率的介质(如香柏油) B、调节聚光镜,加红色滤光片 C、用荧光抗体示踪 D、将标本染色 4、适于观察培养瓶中活细胞的显微镜是() A、荧光显微镜 B、相差显微镜 C、倒置显微镜 D、扫描电镜 5、观察血细胞的种类和形态一般制备成血液() A、滴片 B、切片 C、涂片 D、印片 6、冰冻蚀刻技术主要用于() A、电子显微镜 B、光学显微镜 C、微分干涉显微镜 D、扫描隧道显微镜 7、分离细胞内不同细胞器的主要技术是()

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归纳

线粒体: 1.呼吸链(电子传递链)Respiratory chain一系列能够可逆地接受和释放H+和e-的化学物质所组成的酶体系在线粒体内膜上有序地排列成互相关联的链状。 2.化学渗透假说(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链起质子泵的作用,利用高能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将H+泵出内膜外,造成内膜内外的一个H+梯度(严格地讲是离子的电化学梯度),A TP合酶再利用这个电化学梯度来合成A TP。 3.电子载体: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与释放的电子结合并将电子传递下去的物质称为电子载体。参与传递的电子载体有四种∶黄素蛋白、细胞色素、铁硫蛋白和辅酶Q,在这四类电子载体中,除了辅酶Q以外,接受和提供电子的氧化还原中心都是与蛋白相连的辅基。 4.阈值效应:突变所产生的效应取决于该细胞中野生型和突变型线粒体DNA的比例,只有突变型DNA达到一定数量(阈值)才足以引起细胞的功能障碍,这种现象称为阈值效应。 5.导向序列:将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信号称为导向信号,或导向序列,由于这一段序列是氨基酸组成的肽,所以又称为转运肽。 6.信号序列:将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的序列称为信号序列,将组成该序列的肽称为信号肽。 7.共翻译转运: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定位信号,一边翻译,一边进入内质网,由于这种转运定位是在蛋白质翻译的同时进行的,故称为共翻译转运。 8.蛋白质分选:在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信号肽,经过连续的膜系统转运分选才能到达最终的目的地,这一过程又称为蛋白质分选。 核糖体: 1.原核生物mRNA中与核糖体16S rRNA结合的序列称为SD序列(SD sequence) 。 2.核酶:将具有酶功能的RNA称为核酶。 3.N-端规则(N-end rule): 每一种蛋白质都有寿命特征,称为半衰期(half-life)。研究发现多肽链N-端特异的氨基酸与半衰期相关,称为N-端规则。 4.泛素介导途径:蛋白酶体对蛋白质的降解通过泛素(ubiquitin)介导,故称为泛素降解途径。蛋白酶体对蛋白质的降解作用分为两个过程:一是对被降解的蛋白质进行标记,由泛素完成;二是蛋白酶解作用,由蛋白酶体催化。 细胞核: 1.核内膜:有特有的蛋白成份(如核纤层蛋白B受体),膜的内表面有一层网络状纤维蛋白质,即核纤层(nuclear lamina),可支持核膜。 核外膜:靠向细胞质的一层,是内质网的一部分,胞质面附有核糖体 核周隙:内、外膜之间有宽20~40nm的腔隙,与粗面内质网腔相通 核孔复合体:内、外膜融合处,物质运输的通道 核纤层:内核膜内表面的纤维网络,支持核膜,并与染色质、核骨架相连。 2.核孔复合体:是细胞核内外膜融合形成的小孔,直径约为70 nm,是细胞核与细胞质间物质交换的通道。 3.核孔蛋白:参与构成核孔的蛋白质,可能在经核孔的主动运输中发挥作用。 核运输受体:参与物质通过核孔的主动运输。 核周蛋白: 是一类与核孔选择性运输有关的蛋白家族,相当于受体蛋白。 5.输入蛋白:核定位信号的受体蛋白, 存在于胞质溶胶中, 可与核定位信号结合, 帮助核蛋白进入细胞核。 输出蛋白:存在于细胞核中识别并与输出信号结合的蛋白质, 帮助核内物质通过核孔复合

(完整版)细胞生物学学习心得

细胞生物学学习体会 通过网络课程学习,有幸聆听到王金发教授对《细胞生物学》课程的讲授,使我不仅学到了细胞生物学专业新的知识与研究技术、方法,而且在教学方面也受益非浅。下面就我的学习谈一些体会。 一、全面学习了细胞生物学的专业知识 《细胞生物学》是一门包容量大、发展迅速的学科。内容涉及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内膜系统区室化形成及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细胞信号转导;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细胞骨架体系;细胞增殖及其调控;细胞分化、癌变及其调控;细胞的衰老与程序性死亡;细胞的起源与进化;细胞工程技术等多个方面。 (一)对细胞生物学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 1、细胞通讯方面 记得第一次听王老师的课就是讲授细胞的通讯,在多细胞生物中,细胞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生活在细胞社会中,它们必须协调一致,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它们的协调是通过细胞通讯来完成的。细胞通讯是通过信号分子与受体的识别,从而在靶细胞内产生一系列反应的过程。信号分子有第一信使和第二信使之分,第二信使位于细胞内,由第一信使与受体识别后最先在胞内产生的,它主要与细胞内受体作用,所以受体也可分为表面受体和胞内受体。信号分子与受体的识别作用具有特异性。细胞信号传递所发生的反应有快速反应和慢速反应。快速反应是信号分子与受体作用后直接引起细胞内的一系列代谢反应;慢速反应则需要引起基因表达,再表现出各种代谢反应。细胞通讯过程是个复杂的过程,一个细胞的周围有上百种不同的信号分子,细胞要对这些信号分子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的反应。信号转换的研究在近年很热门,但进展缓慢,主要是因为信号转换的复杂性,不同信号的组合产生的效应是不一样的。 2、蛋白质的合成和分选机理 蛋白质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有两种合成体系,一种是在细胞质中游离的核糖体上,另一种是在膜旁核糖体上合成,它们合成的蛋白质将分布到不同的部

医学细胞生物学课后思考题word精品

课后思考题 1请描述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1604年荷兰眼镜商詹森发明了第一台显微镜 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虎克最早观察到细胞 1675年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现活细胞细胞学说:施来登和施旺 1、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2、细胞是生物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 3、“细胞来源”:一切细胞只来源于原来的细胞,一切病理现象都基于细胞的损伤 2. 如何理解细胞生物学说在医学科学中的作用地位 细胞生物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有助于医学重大课题的解决, 病机理的阐明、诊断、治疗、预防都依赖于(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发展 4. 简述DNA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结构特点: (1)两条脱氧核苷酸组成双链,为右手螺旋。两条单链走向相反,一条由5'-3',另一条由3'-5' (2 )亲水的脱氧核糖一一磷酸位于螺旋的外侧。 (3)双螺旋内侧碱基互补配对:A=T; g T; A+G=C+T (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4)碱基平面垂直螺旋中心轴,每10对碱基螺旋一周,螺距 功能: (1)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一一遗传信息的载体; (2)表达:产生生物的遗传性状一一作为模版转录RNA,从而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3 )突变:产生变异,引导进化

6. 试比较DND和RNA的异同 相同点: (1 )其基本单位都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碱基构成 (2)都含有磷酸二酯键不同点: (1 )两者基本单位的五碳糖不同,DNA的是脱氧核糖,RNA的是核糖 (2)DNA的碱基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RNA的碱基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尿嘧啶 (3)DNA为双链,RNA为单链 7. 试描述蛋白质的各级结构特征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 (2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局部或某一段肽链的空间结构,由氢键维持。有以下几种构象单元: 1. a —螺旋:右手螺旋,每一周有 3.6个氨基酸,螺距0.54nm 2. 3 -折叠:锯齿状,不同肽链间由氢键维系 3. 其余有3 -转角、无规则卷曲、n螺旋等 (3)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主要依靠R 基团(侧链)间的相互作用维持 (4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多肽链所组成的蛋白质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列和相互接触的布局 8. 简述膜脂和膜蛋白的类型以及各自的特点 膜脂: (1)磷脂:是细胞膜中最重要的脂类,通常大于膜脂总量的50%,磷脂酰碱基+甘油基团(鞘氨醇)+脂肪酸,前二者为极性头部(亲水),后者为非极性尾部(疏水) A甘油磷脂:以甘油为骨架的磷脂类,因丙三醇柔性好,故甘油磷脂分子较柔软; B鞘磷脂:以鞘氨醇为骨架的磷脂类。鞘氨醇分子刚性强,故鞘磷脂分子较硬 (2).胆固醇,有极性头部(羟基)、非极性的固醇环和烃链。散布于磷脂分子间,其功能是增加膜的稳定性,调节膜的流动性 (3).糖脂:寡糖+鞘氨醇+脂肪酸 由糖基和脂类组成,占膜脂总量的5%以下。在神经细胞膜上糖脂含量较高,约占5-10%, 糖脂也是两性分子。其结构与SM相似,只是由一个或多个糖残基代替了磷脂酰胆碱而与鞘氨醇的羟基结合 膜蛋白: 1. 内在蛋白(整合蛋白):占膜蛋白的70-80%,是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运输蛋白、酶、受体等)。不同程度地镶嵌在类脂双分子层中,有的为跨膜蛋白。以疏水键和共价键镶嵌在膜内,与膜结合紧密 2. 周边蛋白(外周蛋白):占膜蛋白总量的20-30%。水溶性,以非共价键结合在膜的内外表面(内表面较多),与膜结合疏松 3. 脂锚定蛋白(脂连接蛋白):通过共价键方式同脂分子结合。两种类型:直接与脂肪酸结合;通过寡糖链间接和磷脂结合

细胞生物学教材课后思考题

“细胞生物学”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 细胞生物学、显微结构、亚显微结构、超微结构 二、思考题: 1.根据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你所掌握的生命科学知识,客观地、恰当地估价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 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与其它生物科学的关系。 2.从细胞学发展简史,你如何认识细胞学说的重要意义? 3.试简明扼要地分析细胞生物学学科形成的客观条件以及它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 4.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些?为什么? 第二章细胞基本知识概要 一、名词: 细胞、细胞质、原生质、原生质体、细胞器、细胞质基质 二、思考题: 1.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如何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 2.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又是最简单的生命体,请论证一下它与细胞不可分割的关系。 3.为什么说支原体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存在形式? 4.请你在阅读了本章以后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提出新的补充. 5.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观点是学习细胞生物学的重要原则之一,你是否能提出一些更有说服力的论据来说明这一问题。 第三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 酶标抗体、免疫金、分辨力、分析离心、克隆、分子杂交、原位杂交、印迹杂交、细胞系、细胞株、单克隆抗体、胞质体、核体 二、思考题: 1.举2~3例说明电子显微镜技术与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结合在现代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2.为什么光学显微镜可以拍摄彩色照片,而电子显微镜则不能? 3.光学显微镜技术有哪些新发展?它们各有哪些突出优点?为什么电子显微镜不能完全代替光学显微镜? 4.为什么说细胞培养是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最基本技术之一? 第四章细胞质膜与细胞表面 一、名词: 细胞膜、细胞内膜、单位膜、细胞表面、细胞外被、脂质体 二、思考题: 1.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什么? 这些特征与它的生理功能有什么联系? 2.何谓内在膜蛋白? 内在膜蛋白以什么方式与膜脂相结合?

《细胞生物学》课程学习体会

《细胞生物学》课程学习体会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05年9-12月,本人在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进修学习,有幸聆听王金发教授的《细胞生物学》课程,使我不仅学到了细胞生物学专业新的知识与研究技术、方法,而且在教学方面也受益非浅。下面就我的学习谈一些体会。 一、全面学习了细胞生物学的专业知识 《细胞生物学》是一门包容量大、发展迅速的学科。内容涉及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内膜系统区室化形成及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细胞信号转导;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细胞骨架体系;细胞增殖及其调控;细胞分化、癌变及其调控;细胞的衰老与程序性死亡;细胞的起源与进化;细胞工程技术等多个方面。 (一)对细胞生物学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 1、细胞通讯方面 记得第一次听王老师的课就是讲授细胞的通讯,在多细胞生物中,细胞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生活在细胞社会中,它们必须协调一致,才能维持机体的正

常生理机能,它们的协调是通过细胞通讯来完成的。细胞通讯是通过信号分子与受体的识别,从而在靶细胞内产生一系列反应的过程。信号分子有第一信使和第二信使之分,第二信使位于细胞内,由第一信使与受体识别后最先在胞内产生的,它主要与细胞内受体作用,所以受体也可分为表面受体和胞内受体。信号分子与受体的识别作用具有特异性。细胞信号传递所发生的反应有快速反应和慢速反应。快速反应是信号分子与受体作用后直接引起细胞内的一系列代谢反应;慢速反应则需要引起基因表达,再表现出各种代谢反应。细胞通讯过程是个复杂的过程,一个细胞的周围有上百种不同的信号分子,细胞要对这些信号分子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的反应。信号转换的研究在近年很热门,但进展缓慢,主要是因为信号转换的复杂性,不同信号的组合产生的效应是不一样的。 3、蛋白质的合成和分选机理 蛋白质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有两种合成体系,一种是在细胞质中游离的核糖体上,另一种是在膜旁核糖体上合成,它们合成的蛋白质将分布到不同的部位,如细胞膜、线粒体、核膜、细胞外等部位。这个过程叫蛋白质的分选,与信号肽和导肽有关。蛋白质的分选主要通过核孔运输、跨膜运输、小泡运输方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