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配方大全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配方大全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配方大全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配方大全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配方大全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配方大全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配方大全

食疗调理血糖是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之一,在长期的治疗中,出现了不少有效的秘方可以帮助患者控制糖尿病,下面给大家分享治疗糖尿病的秘方吧。

治疗糖尿病的秘方

1、玉米须汤:用玉米须60克,瘦猪肉250克,煎汤食肉喝汤,一日2次,可适当降血糖。二法:用玉米须、西瓜皮、香蕉皮适量,水煎同服食,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2、猪胰汤:猪胰1条,淡菜45~80克。先将淡菜干品洗净后用清水浸泡约20分钟,然后放入煲汤,待煮开10分钟后加入猪胰同煲。熟透后调味进服,亦可佐餐。本方为糖尿病人的辅助治疗食品。

3、猪胰菠菜汤:猪胰脏1具,菠菜60克,鸡蛋3个。生将猪胰切片煮熟,再将鸡蛋打人,加菠菜再煮1沸。连汤食之,每日1次。

4、猪骨土茯苓汤:猪脊骨500克,土茯苓50~100克。猪骨打碎,加水煎汤约2小时,去骨及浮油,剩下3大碗,入土茯苓,再煎至2碗,去渣。日1剂,分2次服。

5、老鸭芡实汤:芡实100~120克,老鸭1只。将鸭子去毛和肠脏,洗净,把芡实放人鸭腹中,置瓦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2小时左右。加食盐少许,调味服食。

6、黑豆蜂蜜汤:黑豆30克,黄精30克,蜂蜜10克。把黑豆、黄精洗净,去杂质,一起入锅中,加入清水1500毫升。浸泡10分钟,再用小火慢炖2小时,离火后加入蜂蜜搅匀即可。每日1剂,当点心食用,日服2次,每次1小瓶,喝汤吃豆。

7、松树皮猪肉汤:用马尾松树皮第二层皮嫩皮两指宽,长6厘米左右与猪精瘦肉100克,同放于碗内,加水少许,放在锅内蒸熟不要放盐和任何调料,然后将肉和汤全部吃完,连续服用3~5次,隔天1次即可。

8、苦瓜蚌肉汤:取苦瓜250克,蚌肉100克。将活蚌放清水中养两天,洗净后取蚌肉,与苦瓜共煮汤,熟后酌加油、盐调味,即可服食。清热滋阴,适用于糖尿病之偏于胃阴虚有热者。

治疗糖尿病的草药

1、丹参治疗糖尿病

丹参煎剂可明显降低实验动物的血糖,作用可持续5小时之久,且可降低血脂及血黏稠度。临床应用:丹参、花粉、葛根各15克,黄芪20克,五

味子7克,忍冬藤、玄参各10克,治疗糖尿病合并高凝血、高血脂有效。

2、地黄生地、熟地治疗糖尿病

按2克/公斤体重计算,喂服实验动物,见血糖明显下降,也可抑制和预防肾上腺素所致的兔血糖上升,且可改善糖尿性的高血脂、高血压病情。临床应用于糖尿病时,多以生地配天冬、枸杞子等,例如生地、黄芪各30克,淮山药、知母、葛根、石膏先煎、牡蛎各20克,元参、枸杞子、苍术、茯苓、党参各15克,麦冬、五味子各10克,黄连5克。

3、玉米须治疗糖尿病

玉米须发酵剂对实验动物糖尿病有明显降血糖作用,且对糖尿性高血压、肾病有改善作用。临床用玉米须45克、黄芪30克、白术15克与猪胰1具炖,做1日食疗之用。

4、黄芪治疗糖尿病

有补脾益气、固表止汗、利水消肿之效。配伍山药、枸杞子、知母、天花粉,降血糖、尿糖疗效显着。本品适用于糖尿病偏于脾胃虚弱及肺气不足者。

5、山药治疗糖尿病

入脾肺肾经,不寒不燥,具有补益脾胃、养肺滋肾之功。配伍枸杞子、知母,可增加滋阴补肾之效;配伍薏米,可减少饮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糖尿病,尤其对脾胃虚弱、口渴善饥者更佳。

6、人参治疗糖尿病

具有滋补五脏、安精神、明目益精、补元气和健身延年的作用。单用增加体力,大补元气。配伍山药、知母、枸杞子、黄芪,可补益气血、生津止渴,适用于气阴两虚者。

检查糖尿病的事项

1.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

3.尿酮体

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

4.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

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应不可逆,HbA1c水平稳定,可反映取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最有价值的指标。

5.糖化血清蛋白

是血糖与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映取血前1~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6.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

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岛素正常或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

五付中药治愈糖尿病

五付中药治愈糖尿病 生黄芪18克、生山药、麦门冬各15克、元参30克、肥知母12克、干地黄10克、北五味、天花粉各9克、生鸡内金6克、生葛根、丹皮各4.5克、陈皮少许、竹叶30片。毎日一剂,水煎2次共一大碗分2次服。这是我2月前的临床病例:宋某,男,56岁,形体稍胖。自述几天来老是口渴得很,容易饿,有时刚喝了水还渴,一天能吃10次8次也吃不饱。有时夜间也得起来吃上一顿。到医院多次化验血糖和尿糖都高得很。诊断为糖尿病2型,遗憾具体化验数值没有留记录。患者害怕终身服药,找我希望用中药试试。我说试试吧:随诊断:证见患者面色发红,舌红,苔少黄。脉象洪大。自述大便干结。处上方3剂。嘱患者3天后复诊。3天后患者一进我门诊室内就面露欣喜之色,告诉我说1剂喝后就减轻了,今3剂喝完了,不渴了,吃饭也正常了。只是尿的次数比较多。我心中甚是高兴,看了舌象和脉象。上方去花粉、丹皮加山萸肉15g。处方:生黄芪18g、肥知母12g、生葛根4.5g、元参30g、麦门冬15g、干地黄10g、生鸡内金6g、北五味9g、生山药15g、山萸肉15g、陈皮少许、竹叶30片,再2剂。患者5天后又登门告知已没症状。要求在开几付,我说化验一下吧,或者观察1周也行。患者或者由于某种原因,一直没在来诊。直到昨天,我在市场上买菜才见

到他,他拉着我的手说:医生,好了,我好了……很是感激。 附:糖尿病病人必须坚持“十不得”: 1,嘴馋不得:糖尿病病人日常节食,常有想吃、爱吃而不能吃的感觉。因此,要从严治馋,不该吃的一定坚持不吃或者少吃。2、身懒不得:老年糖尿病病人吃饱后容易打盹,是躺下睡觉,还是坚持运动,这与控制血糖,提高身体素质息息相关。还有,糖尿病病人不要太亲近电视、电脑及麻将等,应该多亲近朋友,多亲近运动,多亲近大自然。3、急躁不得:糖尿病病人应培养自己的“平常心”,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快乐工作、快乐学习、快乐生活。4、劳累不得:有些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患病原因与多年工作劳累有一定关系,因此在治疗期间,工作、学习和生活强度要适中,过分劳累了,血糖会升高。因此,控制血糖要做到“三不”:不闲着、不累着、不气着。5、生气不得:快乐使人健康,忧愁使人生病。糖尿病病人最怕生气,生气后血糖常常上升。因此,生了气一定要及时消气,有副良药:少管闲事、少发牢骚、少生闷气。6,麻痹不得:糖尿病患者初期多思想紧,这主要与缺乏知识、盲目治疗有关。因此,遵从医嘱、科学治疗最为关键。要经常给自己“五提醒”:错过啥,不要错过定时定量吃饭;误了啥,不要误了适度活动;忘了啥,不要忘了遵医嘱服药;漏了啥,不要漏了定期测血糖;挤了啥,不要挤了听课时间。7、马虎不得:病情控制不好的原因往

介绍21种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

介绍21种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 中医治疗糖尿病已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在近30年来,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糖尿病的治疗有了不可替代的优势。 据统计,糖尿病患者由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率约占80%,并使其预期寿命减少1/3。糖尿病患者合并血脂升高者在80%以上,血粘度升高者达90%。 中医药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缓慢,但属治本范畴,在血糖下降的同时使体质同步增强,对慢性并发症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中医认为,阴虚是糖尿病发生的实质,脾虚是糖尿病不愈的根本,血瘀是糖尿病合并症产生的关键。中药可以把养阴健脾益气活血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从而使糖尿病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治疗。使用中药可使血糖、尿糖长期稳定在正常范围。 中医药的整体调可以在降糖的同时,增强患者体质,纠正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调节胰岛素受体的数目或亲和力,以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抗胰岛素抵抗。 中药的整体调节可以有效地防治糖尿病多种并发症的产生。糖尿病患者多数存在着血液粘滞度增高、高血脂及血小板聚集率增高这些因素,造成了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病变以及重要脏器损伤的基础。中药在降糖的同时,可以通过益气活血降低血液粘滞度和血脂等,从而防治并发症。 在临床诊疗中时常看到有的病人以往口服西药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但加用中药后血糖下降;有的患者血糖控制较好,但症状明显,加用中药后症状改善或消失;现在很多糖尿病患者根据病情的轻重或单用中药治疗或中药再加西药治疗。 对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如肥胖的中老年人、空腹血糖损害者、糖耐量降低者服用中药可以降低他们最后发展为糖尿病的危险性。当然这时服用中药属预防和保健性质。 中医治疗糖尿病同样强调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同时强调情志舒畅,勿忧、勿怒。 中药抗高血糖的作用是弱而缓慢的,就单一降血糖的作用而言不如西药。 在治疗糖尿病时,西药加中药的与单用西药的相比,可使西药的用量下降,西药的失效期向后推延。 据统计,专用于抗高血糖的中成药己有近40种,其中绝大多数是纯中药,少数几种是加了降糖西药的,凡加西药者,其说明书中均有标示,如消渴丸。 用于糖尿病的中成药一般价格在300-600元/月,价格偏高。如经济条件好者,特别是早期、轻型糖尿病患者应在控食、运动的基础上只服用中药,对于病情较重单用中药不能控制时,再加服西药。 现将用于糖尿病的部分中成药简介如下,同时提供了药价和生产厂家,供挑选参考。

中药治疗糖尿病处方 2

糖尿病最新治疗方法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伴随终身,但可控制的疾病。采用的是控制饮食、调摄情志、适当运动、药物调理等综合治疗方法。但由于人们对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状况不了解,及受到有些不实广告误导,使部分患者对中医治疗糖尿病期望太高,以致放弃正规治疗,去寻求「仙方神药」,结果影响了病情控制,甚至危及生命。下面将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一些常识介绍给大家,希望糖尿病病人主动配合医生治疗,控制好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糖尿病,强调扬长避短选择好适应症。就降糖作用而言,中药一般没有西药快,但它注重整体调控,在改善症状方面则明显优于西医,故中医治疗糖尿病尤其适合于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即二型糖尿病);或伴有慢性血管神经并发症者。但对胰岛素依赖型患者(即一型糖尿病)中药降糖可能不适合,因为该类患者自身不能或只可产生少量胰岛素,需完全依赖外源的胰岛素来维持正常的生理需要,一旦中止胰岛素治疗则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而威胁生命。综合方法防治糖尿病 一、控制饮食。 近期,韩剧《大长今》在港热播,细心的观众可能留意到长今在给患有糖尿病的明朝使臣调养时,非常注意控制饮食。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有关,饮食控制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 孙思邈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饮食治疗的先驱,他曾提出糖尿病患者「慎者有三,一饮酒、二房事、三咸食及面。」唐王焘还提出了限制米食、肉食及水果等观点。 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不少防治糖尿病的药膳验方。如用猪胰子一只,低温干燥,研成粉状,每次服九克,每日两次。及三豆饮,用绿豆一百克、黑豆五十克、赤小豆五十克,煎汤服用。或苦瓜炒肉,鲜苦瓜一百克、瘦猪肉五十克,武火炒后食用等。二、配合适当运动。 《诸病源候论》提出,消渴病人应「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外台秘要》亦强调:「食毕即行走,稍畅而坐」,主张每餐食毕,出庭散步。说明适当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之一,这一点和现代医学的认识完全一致。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及强度,应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以不疲劳为度」,「不能强所不能」。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散步、快速行走、健身操、太极拳、滑冰、游泳、老年迪斯科等。运动强度过大或时间太长会引起劳累,会使病情加重。尤其是严重缺乏胰岛素的患者及合并冠心病、肾病者,应该限制活动量。但运动强度太小又起不到治疗作用。特别值得推荐打太极拳,它具有轻松、自然、舒展和柔和的特点,是糖尿病患者最为适宜的运动形式。 三、调摄情志。 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与情绪有一定关系。因此要教育糖尿病患者正确对待生活和疾病,「节喜怒」、「减思虑」。保持情志调畅,气血流通,有利病情的控

糖尿病中药配方

糖尿病良方一 四季气候常转,病理也要分四季,血液循环与四季配合。 糖尿病患者注意:忌吃梨子,柑,橘,番茄,糖分。尽量少吃肉食。 一:春天治疗糖尿病良方 木瓜子100粒,龙眼子50粒,荔枝子50粒,共压碎,入水四碗,滚后煮十分钟加少许盐即可。 注意服用:每日一定要在下午五点服用一碗,在下午十一点服用一碗,连续服用十天后,去医院检查是否较好,如好一点,就停十天,如法再服用十天就好。 二:夏天治疗糖尿病良方 杨桃子30粒,柑子30粒,荔枝子50粒,共压碎,入水四碗,滚后煮十分钟加少许盐即可。注意服用:每日一定要在下午四点半服用一碗,在下午十点服用一碗,连续服用十天后,去医院检查是否较好,如好一点,就停十天,如法再服用十天就好。 三:秋天治疗糖尿病良方 柑皮三个,红罗葡三条洗净切碎片,不可削皮,龙眼子50粒,共压碎,入水五碗,滚后煮十分钟加少许盐即可。 注意服用:每日一定要在下午五点服用一碗,在下午十一点服用一碗,连续服用十天后,去医院检查是否较好,如好一点,就停十天,如法再服用十天就好。 四:冬天治疗糖尿病良方 苦瓜子30粒,柑子30粒,杨桃子30粒,共压碎,入水四碗,滚后煮十分钟加少许盐即可。注意服用:每日一定要在下午五点服用一碗,在下午十一点服用一碗,连续服用十天后,去医院检查是否较好,如好一点,就停十天 糖尿病良方二 料:当归15克 川穹15克 白芍15克 熟地15克 375克一条苦瓜,要整条带籽。重症加淮山 杜仲,正黄芪,苏党参各10克 煮:第一次四碗水煎为俩碗,第二次俩碗水煎为一碗。 饮:每日饮一碗。饭前20分钟饮。一月根治! 注:此方经家传为秘方!效果卓著!但,要放生积福,素食消业! 糖尿病良方三 有患糖尿病25年.并发症亦引起双脚无法行走的人,因此方而治好!虽说是出家人,不易提供此类吃肉的方子.可是.本着慈悲的心理.还是提供了出来,希望那些因此方而得到利益的病患者.病好后要广泛的学佛放生为要.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心!否则,因果归你!!!!!!!!!!!! 方:鸡一只.去头尾加四颗酸柑切开同时炖.只能加少许 盐.水淹过鸡就可.一般吃(鸡肉)到三五个就好了. 注:酸柑,英文名LIME,味道和柠檬差不多,但形状较圆.颜色较绿. 偏方 一、黄豆二斤

糖尿病秘方

糖尿病秘方、偏方收集 糖尿病的危害众所周知,目前我们国家糖尿病人数已经占到世界的第二位,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咱们国家的糖尿病的患病人数是9200万,还有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就是还没有到糖尿病,这个是一亿四千八百万左右。所以咱们国家,每十个人中大约有一个人患糖尿病的,但是糖尿病还不仅如此,过去糖尿病认为都是中年以后才得的,现在2型糖尿病就是年龄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20岁都有,更主要的还有儿童,就已经有2型糖尿病,所以说糖尿病这个病现在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慢性的重大疾病。 糖尿病到后期已经不是糖尿病了处于主导地位,而是到后期是它的并发症一直在处于主导的地位。糖尿病并发症有很多,有三个基本的大类型。第一个大血管并发症,第二微血管并发症,第三神经病变。 大血管并发症中,现在可能好多人一说到糖尿病就会觉得这个心脑血管并发症是挺危险的。现在在糖尿病里边,因为心脏死亡率占糖尿病的大约70%。因为糖尿病的脑血管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的4到10倍。因为老年人本身都容易形成动脉硬化,都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加上血糖高了以后就更容易发生血管并发症,就是心脑血管病。 .清晨饿慌可能患糖尿病: 许多疾病会在清晨表现出特有的症状。如有些老年人在凌晨四五点钟醒来后感到饥饿难忍、心慌不适,还伴有疲乏无力的症状。吃一些食物后,症状有所缓解,但仍口干舌燥,有想喝水的念头。这些症状在吃早餐后,会逐渐消失。这提示可能患有糖尿病。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失调,往往在凌晨发生一系列不适症状。临床上将糖尿病患者凌晨发生的饥饿、心慌、口渴等症状,称之为糖尿病“黎明现象”。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在服药后出现“黎明现象”,说明服药方法和剂量不妥,应找医生咨询。 那在中医来说,治疗这类病变,一般用到活血化瘀的方子,都会用虫子。 糖尿病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也形成了叫人们非常头痛的一种疑难病,如果服用西药、又伤肝、伤肾,降低人体胰岛素,形成终身服药,是全世界太多患者无法承受的因素,本人用了20多年的时间克苦钻研和临床经验,加上自己的主传秘方,现对Ⅰ形Ⅱ形Ⅲ形糖尿病患者治疗有98%的治愈效果,不复发。 一、外用方: 1、脐疗方:石膏5克,知母2克,生地、党参各0.6克,炙甘草玄参各1克,天花粉0.2克,黄连0.3克,粳米少许。制成粉剂,放阴凉处保存备用。每次取粉250毫克,加盐酸二甲双胍40毫克,混匀敷脐,上盖以药棉,外用胶布固封,每5--7天换药1次,每6次为1疗程。 本方为脐疗方,可降低血糖,为河南中医学院李忠大夫之方。 2、外敷神阙穴治糖尿病: 用鲜牛胆汗15毫升,将苦荞麦粉20克拌湿为度,然后用一层纱布包起,敷于神阙穴上,外用胶布粘牢。1贴3天,过3天再贴一 服,一般连续贴敷3个月,能使血糖明显下降,两腿有力。笔者用此法治疗效果显著。答读者问:1.牛胆可往永外南顶村肉联厂清真屠宰厂联系;荞面杂粮店或早市有售。②10克荞面滴入胆汁调成糊状填满肚脐盖上纱布固定,每日1次。③l只胆可用一月。胆汁、药糊放冰箱保存。此法无害,多用几月应有效。重度患者可同时服菟丝粉。方法是:取500克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导读:中医认为,糖尿病病机多为燥热阴虚,津液不足,当以滋阴清热,补肾益精为治。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外治法,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一定疗效。以下介绍几则外治方。 1.桂枝、生附片各50克,紫丹参、忍冬藤、生黄芪各100克,乳香、没药各24克。将上药放入锅中,加水5000毫升,用文火煮沸后再煎20分钟,将药液倒入木桶内,待温度降至50℃左右时,患足放入药液内浸泡,药液可浸至膝部。每次浸泡30分钟,每日浸泡一次,每剂药可浸泡5天。以后每次浸泡,仍将原药的药渣一同放入锅内煮沸。可温阳益气,活血通络,适用于糖尿病肢端坏疽。一般连续用药半个月,最长连续用药80天。 2.苏木50克,木瓜、透骨草、川椒、赤芍各30克,桂枝18克,川芎15克,红花、白芷各12克,艾叶、川乌、草乌、麻黄各10克,加水5000毫升,水煎取汁。先熏手足30分钟,待温度适宜时再将手足浸泡30分钟,每日两次,每剂药可用2~3天。可活血通络,祛风散寒,适用于糖尿病手足麻木、疼痛,感觉减退等。 3.苦参、蛇床子、白鲜皮、枯矾、金银花、土茯苓各30克,川椒、苍术、黄精、花粉、防风各15克,红紫草、苏叶各10克,水煎取汁,趁热先熏后坐浴,每日两次,每次10~30分钟。可祛风止痒,适用于糖尿病性外阴瘙痒。 4.生大黄6克,炒槐花30克,败酱草30克,薏苡仁30克,煅

牡蛎30克,制附片6克,姜半夏6克。将上药煎取浓汁200毫升,直肠滴入,每日一次,连续30天。可活血化瘀,利湿泄浊。适用于糖尿病肾病。 5.黄芪60克,山药、苍术、薏苡仁、元参、生地黄、熟地黄、生牡蛎、黄精、肉苁蓉、菟丝子、金樱子、蚕砂、石菖蒲、萆薢、丹参、僵蚕、白芥子、五倍子、牡丹皮、地骨皮、仙灵脾、黄连各30克,肉桂、小茴各10克,生大黄20克,全虫、莱菔子、水蛭各15克,冰片、樟脑各2克,蟾酥0.5克,麝香0.1克。先将冰片、樟脑、蟾酥、麝香分别研成细粉,再将其他药混合研碎过 100目筛,共混匀。在药粉中加入蜂蜜、植物油、酒精适量,调至软硬适宜,压制成板,再用模具切成一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药块,用橡皮膏作基质衬布,将药膏贴于橡皮膏上即得。取涌泉、肚脐、三阴交、肾俞,每次贴敷2~3个穴位,一般2~3天更换一次药膏,一个月为一疗程。可益气养阴,培补脾肾,除湿消瘀,适用于老年性糖尿。 糖尿病的防治 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该病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以及胰升高血糖素不适当地分泌过多所引起。多见于40岁以上喜食甜食而肥胖的病人,城市多于农村,常有家族史,故与遗传有关。少数病人与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反应有关。主要表现为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乏力、消瘦等症状。严重时发生酮症酸中毒等,常并发急性感染、肺结核、动脉硬化、肾和视网膜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特色和优势概要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特色和优势 糖尿病是以持续性高血糖为基本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而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不足或者生物作用障碍(机体对胰岛素生理作用敏感性降低 , 或者两者同时存在所引起的。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经历了千百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糖尿病前期 糖耐量减低, 即餐后 2小时血糖高于 7.8mmol/L但低于 11.1mmol/L,是糖尿病的一种前期阶段,其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比正常糖耐量人群约高 100倍,并且作为代谢综合征的一部分,具备与 2型糖尿病相同的发生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糖耐量减低相当于中医学的“消渴” “睥瘅”等范畴。早在《内经》就有“上工治未病”等预防思想,许多研究也表明,通过中医药健脾、化痰、活血干预治疗, 不仅可降低糖耐量异常患者的血糖、血脂, 同时可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 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逆转糖耐量异常 , 而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2.减轻或改善临床症状 有些糖尿病患者服用西药血糖虽然控制良好,但口干、疲乏、多汗、四肢麻木、水肿等症状长期存在, 对此西药常感无能为力。但中医能在糖尿病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辨证治疗、对症下药,一般很快可以消除或减轻症状, 使患者可以像健康人一样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延缓或逆转早期慢性并发症 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方面具有最突出、最显著的优势。糖尿病实际上血糖只是一个表象, 最根本的就是要看到它的最终结局, 就是并发症。糖尿病危 大血管的并发症主要出现在心脏、脑,还有足部大的血管并发症,比如心梗、脑梗,糖尿病足这都属于大血管的病变。还有微血管病变, 比如眼睛视网膜的病变, 可以导致失明;肾脏病变可以导致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采用健脾益气、活血通络 的方法治疗,能够明显缓解肢体凉、麻、痛的下肢血管、神经病变症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采用补益肝肾、活血通脉等方法治疗, 可以促进眼底出血渗出的吸

糖代谢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与中药治疗糖尿病机制_张汝学

19 陈祖基,宋洁贞,陈 慷,等.环胞苷和丙氧鸟苷联合应 用的抗单疱病毒作用.中华眼科杂志,1996,32(1):2520 于 健,章应华,张东杲.抗单疱病毒单克隆抗体治疗实 验性单疱角膜炎的临床与电镜观察.中华眼科杂志,1994,30(3):221 21 陈 钧,周国筠,赵俊锋,等.单克隆抗体联合基因工程 干扰素A -1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7,15(7):414 22 张文华.应重视感染性角膜病的综合治疗.中华眼科杂 志,1998,34(1):5 收稿日期:2001-11-07 糖代谢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与中药治疗糖尿病机制 张汝学 贾正平 谢景文 孔令媛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全军临床药理基地 兰州 730050 周金黄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糖代谢(gluco se metabolism )是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之一,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neuro endocr ine immuno modu-lat ion,N IM )网络[1,2]则是以维持机体基本功能—内环境稳定或自稳功能(homeo st asis )为目的,糖代谢在N IM 网络的调控下处于平衡与稳定,称为糖稳(gluco se homeo st asis)[3]。由于NI M 网络的复杂性,在调节糖代谢方面也表现出了许多特殊之处。NI M 网络学说的提出,使人们对于糖代谢的调节机制又加深了认识。糖代谢不仅受两类激素即胰岛素(in-sulin)及胰岛素的反调激素(counter reg ulato r y hor mo nes)的调节,而且从NI M 网络角度来看,糖代谢调节还涉及到HPA 轴、HP G 轴、胸腺等各个环节。机体的自稳功能一旦被破坏,则自然会波及到糖自稳。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也必然使人们更加重视并重新审视糖尿病(diabet es mellit us ,DM )这类以糖代谢紊乱、糖自稳失衡为特征的疾病,并从这个角度对中药防治糖尿病机制提出新的认识。1 糖代谢调节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的渊源 糖代谢,是指糖类物质在体内进行生物转化的一系列生化过程,是生物化学中较早阐明的一个问题,以血糖(blo od glucose)为重点研究对象。血糖经过氧化变为H 2O 和CO 2,并释放出能量。如何调节这个过程,使能量的生成与利用保持平衡?生物化学家们已经十分清楚糖代谢的稳定是糖的生成与利用,主要是糖异生(gluconeog enesis )与糖酵解(g ly col-ysis)之间的平衡,这个过程分别由几种关键酶活性变化来控制。在高等动物,酶活性调节主要受激素的控制[4]。因此,糖自稳是通过激素调节实现的。 基于大量的实验数据及观察,国外于1977年由Bese-do vsky [1]首先提出了机体内部存在一个“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这个网络学说,其依据是发现了三大系统间具有共同的物质:肽类神经递质、激素及细胞因子,它们为三系统共享的“化学性交流语言”(chemical language for co mmunica-tio n)[5,6]。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结果可以归纳为:1免疫、内分泌及神经细胞可以表达细胞因子、激素、神经递质和神经肽类物质的受体;o免疫和神经内分泌效应分子可共存于淋巴、内分泌及神经组织中;?内分泌和神经 递质对免疫系统能产生一定的作用;?免疫介质也能作用于内分泌和淋巴系统[7]。表明机体在进化过程中,一方面发展出了各自独立的功能,以适应环境需要;另一方面也具有共同性,保留有原始的信息传递与交换、信息共享特征。这个学说的中心含意是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共同调节机体的各项机能活动,以保持内环境平衡与稳定。因此,也可以这样说,糖代谢是在N IM 网络调控下维持稳定的。2 糖代谢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 由于血糖在正常状态下维持稳定,也即糖的生成与糖的利用维持相对稳定,这些生化过程又受酶的调节,因此糖代谢稳定直接或间接与N IM 网络相关,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胰岛素及其反调激素。从广义来看,也包括HP A 轴、胸腺等因素的参与。 2.1 胰岛素及其反调激素对糖代谢的调节[3,4] 与糖代谢调节直接有关的激素包括两大类:一类为以降血糖作用为主的激素即胰岛素(insulin ),另一类为以升血糖激素作用为主激素,或称胰岛素反调激素(co unter reg ulat or y hor mones),包括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及生长激素等。通过这两类激素作用的协调与统一,维持糖代谢的平衡与稳定。2.1.1 胰岛素(insulin) 是体内主要的降血糖激素,由胰岛B 细胞分泌至肝门循环,作用于肝脏及外周组织。其抑制内源性葡萄糖生成,刺激葡萄糖利用而使血糖下降。它可抑制肝糖原分解与糖异生,或与其它因素(包括高血糖症或低胰高血糖素症)使肝脏成为一个纯粹的葡萄糖摄取及能量储存器官。它可刺激其它胰岛素敏感组织如肌肉、脂肪的葡萄糖摄取、储存和利用。在空腹状态,胰岛素主要通过抑制肝脏葡萄糖生成调节葡萄糖浓度。血糖较高时(如餐后)则刺激葡萄糖利用或储存。胰岛素的分泌降低亦可增加葡萄糖的生成,减低葡萄糖的利用,从而增加血糖浓度。胰岛素总的效应是使糖的生成减少,去路增加。 2.1.2 胰岛素反调激素 包括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与皮质酮,使糖代谢由合成向分解方向转化。1胰高血糖素(g lucag on):由胰岛A 细胞分泌,通常在生理状态下通过

中医解释糖尿病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中医解释糖尿病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目前普遍西医认为糖尿病是复合病因所致的综合征,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环境因素、胰岛素拮抗激素等有关。从中医角度来讲是由于素体阴虚,五脏柔弱,复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导致肾阴亏虚,肺胃燥热。 中医解释糖尿病的发病机理 1、情志失调、肝气郁结。 由于长期的情志不舒,郁滞生热,化燥伤阴;或因暴怒,导致肝失条达;气机阻滞,也可生热化燥,并可消烁肺胃的阴津,导致肺胃燥热,而发生口渴多饮,消谷善饥。阴虚燥热日久,必然导致气阴两虚。阴损及阳而出现气虚阳微现象,由于肺、胃、肾三经阴气虚,阳气被遏而出现的阴阳两虚病证。 2、素体阴虚。 导致素体阴虚的原因有:①先天不足:《灵枢·五变篇》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是指在母体胎养不足所致。②后天损耗过度:如毒邪侵害,损耗阴津。③化源不足:如化生阴津的脏腑受损,阴精无从化生,如《外台秘要·消渴门》说:“消渴者,原其发动,此则肾虚所致,每发即小便至甜。”④脏腑之间阴阳关系失调,终致阴损过多,阳必偏盛,阳太盛则致“消”。 3、饮食不节、形体肥胖。 ①长期过食甘美厚味,使脾的运化功能损伤,胃中积滞,蕴热化燥,伤阴耗津,更使胃中燥热,消谷善饥加重。②因胖人多痰,痰阻化热,也能耗损阴津,阴津不足又能化生燥热,燥热复必伤阴。如此恶性循环而发生消渴病。 4、外感六淫,毒邪侵害。外感六淫,燥火风热毒邪内侵散膏(胰腺),旁及脏腑,化燥伤津,亦可发生消渴病。外感三消即外感六淫,毒邪侵害所引起的消渴病。 温馨提示: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变化,糖尿病正在日趋年轻化,逐渐走入白领阶层,研究表明,30岁左右的糖尿病患病率达到4-5%,其中男性高于女性。因此白领人群在以后的生活中应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多做运动、少吃零食,病情稳定后更要注重定期检查。 【参考文献:《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年第1期《中国临床康复》2003第18期】

最新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草药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草药 我亲戚有人生了糖尿病,一直忧虑重重,血糖降不下来,去北京名医院也去诊治过多次,虽然有些好转,但血糖值始终难以下降到比较满意的值,都在9以上,后经朋友介绍一种草药,经服用有效果,从五月份至今血糖值基本上稳定在6,5上下,在七月份和八月份甚至到了5,8,真是喜出望外,好不高兴啊,现在人在北京,经询问,血糖值一般在6以上浮动.应该说是不错的疗效了,现将这种草药介绍给大家,不妨一试,这种草药南北方都有,我不知道其真实名字,给起了一名叫奶浆草,连根一齐采拔回来,洗净晒干,剪成小段(不要太碎)每天泡水喝(当茶喝,每天一小壶)口味比苦瓜茶要好喝些,可以同时服用在医院开具处方药(西药)也得和往常一样管住嘴,迈开腿!(这草纸梗断后会有白奶浆流出),这种草药名叫:地锦草,斑地锦到处都有,它有止血、止痢作用,效果显著。 附: 【药材名】地锦草 【英文名】Humifuse Euphorbia Herb 【拉丁名】Herba Euphorbiae Humifusae 【别名】地联,夜光,承夜,地噤,地锦,酱瓣草,草血竭,血见愁,血风草,马螘草,雀儿卧单,猢狲头草,扑地锦,奶花草,奶草,奶汁草,铺地锦,铺地红,红莲草,斑鸠窝,天瓜叶,三月黄花,地蓬草,铁线马齿苋,蜈蚣草,奶疳草,红茎草,红斑鸠窝,地马桑,红沙草,凉帽草,小苍蝇翅草,红丝草,小红筋草,仙桃草,莲子草,软骨莲子草,九龙吐珠草,地瓣草,粪脚草,粪触脚,花被单,血经基 【名称考证】地锦草(《嘉祐本草》) ,地联、夜光、承夜(《吴普本草》)、地噤、地锦(《本草拾遗》)、酱瓣草(《庚辛玉册》)、草血竭、血见愁、血风草、马螘草、雀儿卧单、猢狲头草(《纲目》)扑地锦(《本草原始》)、奶花草(《植物名实图考》)、奶草、奶汁草、铺地锦、铺地红、红莲草(《福建民间草药》)、斑鸠窝、天瓜叶、三月黄花(《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地蓬草、铁线马齿苋、蜈蚣草(《江西民间草药》)、奶疳草、红茎草(《浙江民间草药》)、红斑鸠窝、地马桑、红沙草、凉帽草、小苍蝇翅草(《四川中药志》)、红丝草、小红筋草(《杭州药植志》)、仙桃草(《湖南药物志》)、莲子草、软骨莲子草、九龙吐珠草(《闽东本草》)、地瓣草(《贵州草药》)、粪脚草、粪触脚、花被单、血经基(《上海常用中草药》) 【科目来源】双子叶植物药大戟科植物 【药用部位】地锦草的全草。 【性味归经】辛,平。①《别录》:“味苦,平,无毒。”②《嘉祐本草》:“味辛,无毒。”③《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辛微苦涩,无毒。”入肺,肝,胃,大肠,膀胱五经。 【功效分类】清热药,清热解毒药 【功效主治】活血止血,清热解毒,利湿退黄,通乳,疳积。治菌痢,肠炎,咳血,吐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湿热黄疸,乳汁不通,痈肿疔疮,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鲜用0.5~1两);或入散剂。外用:捣敷或研末撒。【用药配伍】配分心木,一气一血,气血双调,利气活血,强心止痛之功显著;配仙鹤草,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 (1)具有降血糖作用的中草药。为寻找防治糖尿病的天然植物药,我国医药科技工作者对中草药对血糖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现将几种常见的具有降血糖作用的中草药列举如下: 人参:药理研究表明人参对正常狗和四氧嘧啶性糖尿病犬均有降低血糖作用,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鼠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人参总皂甙能明显抑制四氧嘧啶性糖尿病鼠的高血糖且停药后其效尚能维持1~2周。临床研究表明,人参治疗糖尿病不仅可改善一般症状如乏力、口渴、虚弱等,且能降低血糖及尿糖。适用于轻、中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辨证肾虚、气阴虚者疗效更好,阴虚燥热者不宜服用。 黄芪:药理研究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力、舒张冠状血管、降低血压、保护肝细胞,降低血糖作用。临床常用黄芪配合滋阴药如生地、元参、麦冬等治疗糖尿病。 生地、熟地:药理研究具有降低血糖作用,并能抑制实验性高血糖。地黄的降糖成分为地黄素。 玄参:具有降压、降低血糖作用,动物试验表明玄参流浸膏可使正常家兔的血糖下降。 黄精:其成分为粘液质、淀粉及糖等。具有抗脂肪肝、降低血糖及降压作用,并能降脂具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枸杞:具有降低血糖、降压及抗脂肪肝作用。 地骨皮:药理研究具有明显的降压及降低血糖作用。给家兔灌服地骨皮煎剂,先使血糖短时间升高,然后持久降低,4~8小时后尚未恢复。 葛根:葛根中提取的黄酮能增加脑及冠状血管流量,血管阻力降低,具有降压作用。葛根素可使四氧嘧啶性糖尿病鼠血糖明显下降,降糖作用持久。 黄连:据临床报道,黄连素治疗糖尿病可使血糖明显降低。黄连水煎剂可降低正常小鼠及四氧嘧啶性糖尿病鼠的血糖。实验表明黄连素的降糖机制并不影响胰岛素的分泌与释放,也不影响肝细胞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而是通过抑制糖元异生及促进糖酵解而产生降糖作用。 桑白皮、桑椹、天花粉、五倍子:北京医院对50种传统治疗消渴病的药物的降血糖作用研究表明,桑白皮、桑椹、天花粉、五倍子降血糖作用明显,尤其是桑白皮降糖作用更为明显。 苦瓜:解放军197医院和中国科学院协作研究表明:苦瓜粗提物具有显著的降低血糖作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苦瓜提取物与胰岛素受体、胰岛素抗体均有明显的结合反应,表明它与胰岛素有共同的抗原性和生物活性。苦瓜粗提物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配方大全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配方大全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配方大全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配方大全 食疗调理血糖是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之一,在长期的治疗中,出现了不少有效的秘方可以帮助患者控制糖尿病,下面给大家分享治疗糖尿病的秘方吧。 治疗糖尿病的秘方 1、玉米须汤:用玉米须60克,瘦猪肉250克,煎汤食肉喝汤,一日2次,可适当降血糖。二法:用玉米须、西瓜皮、香蕉皮适量,水煎同服食,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2、猪胰汤:猪胰1条,淡菜45~80克。先将淡菜干品洗净后用清水浸泡约20分钟,然后放入煲汤,待煮开10分钟后加入猪胰同煲。熟透后调味进服,亦可佐餐。本方为糖尿病人的辅助治疗食品。 3、猪胰菠菜汤:猪胰脏1具,菠菜60克,鸡蛋3个。生将猪胰切片煮熟,再将鸡蛋打人,加菠菜再煮1沸。连汤食之,每日1次。 4、猪骨土茯苓汤:猪脊骨500克,土茯苓50~100克。猪骨打碎,加水煎汤约2小时,去骨及浮油,剩下3大碗,入土茯苓,再煎至2碗,去渣。日1剂,分2次服。

5、老鸭芡实汤:芡实100~120克,老鸭1只。将鸭子去毛和肠脏,洗净,把芡实放人鸭腹中,置瓦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2小时左右。加食盐少许,调味服食。 6、黑豆蜂蜜汤:黑豆30克,黄精30克,蜂蜜10克。把黑豆、黄精洗净,去杂质,一起入锅中,加入清水1500毫升。浸泡10分钟,再用小火慢炖2小时,离火后加入蜂蜜搅匀即可。每日1剂,当点心食用,日服2次,每次1小瓶,喝汤吃豆。 7、松树皮猪肉汤:用马尾松树皮第二层皮嫩皮两指宽,长6厘米左右与猪精瘦肉100克,同放于碗内,加水少许,放在锅内蒸熟不要放盐和任何调料,然后将肉和汤全部吃完,连续服用3~5次,隔天1次即可。 8、苦瓜蚌肉汤:取苦瓜250克,蚌肉100克。将活蚌放清水中养两天,洗净后取蚌肉,与苦瓜共煮汤,熟后酌加油、盐调味,即可服食。清热滋阴,适用于糖尿病之偏于胃阴虚有热者。 治疗糖尿病的草药 1、丹参治疗糖尿病 丹参煎剂可明显降低实验动物的血糖,作用可持续5小时之久,且可降低血脂及血黏稠度。临床应用:丹参、花粉、葛根各15克,黄芪20克,五

中草药彻底治愈糖尿病30条

中草药彻底治愈糖尿病30条 糖尿病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也形成了叫人们非常头痛的一种疑难病,如果服用西药、又伤肝、伤肾,降低人体胰岛素,形成终身服药,是全世界太多患者无法承受的因素,一位老中医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克苦钻研和临床经验,加上祖传秘方,对Ⅰ形Ⅱ形Ⅲ形糖尿病患者治疗有98%的治愈效果,不复发。 1、糖尿病燥热伤肺验方: 药方:生石膏30克,黄芩10克,地骨皮、生知母各15克,天门冬、麦门冬、天花粉、粳米各20克,生甘草8克。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2、糖尿病肾阴虚阳亢验方: 药方:生地、山药各20克,五味子、麦门冬、葛根各10克,蛤粉、海浮石各12克,花粉15克,鸡内金5克。制用法:水煎服。 3、糖尿病肺热津伤验方:药方:西瓜子50克,粳米30克。 制用法:先将西瓜子和水捣烂,水煎去渣取汁,后入米作粥。任意食用。 4、糖尿病口渴、尿浊症验方: 药方:西瓜皮、冬瓜皮各15克,天花粉12克。 制用法:水煎。每日2次,每次半杯。 5、糖尿病尿多、口渴验方:药方:桑螵蛸60克。 制用法:研粉末,用开水冲服,每次6克,每日3次,至愈为度。 6、糖尿病多饮、多逞榉剑, 药方:葛粉、天花粉各30克,猪胰1具。 制用法:先将猪胰切片煎水,调葛粉、天花粉吞服,每日1剂,3次分服。7、糖尿病势伤胃津验方: 药方:知母、麦冬、党参各10克,生石膏30克(先煎),元参12克,生地18克。 制用法:水煎服。 8、糖尿病肾阴亏虚验方: 药方:生地、枸杞子各12克,天冬、金樱子、桑螵蛸、沙苑子各10克,山萸肉、芡实各15克,山药30克。制用法:水煎服。 9、病糖尿病肾阴亏虚验方 药方:蛇床子、莲子须、山茱萸、白鲜皮各10克,益智仁、桑椹、炙黄芪、山药、银花藤各30克,白茯苓15克,五倍子、鸡内金(研末冲服)各6克,三七粉3克(冲服)。 制用法:水煎服。 10、糖尿病血淤证验方: 药方:木香10克,当归、川芎各15克,葛根、丹参、黄芪、益母草、山药各30克,赤芍、苍术各12克。制用法:水煎服。 11、糖尿病气阴两虚验方:药方:生黄芪、黄精、太子参、生地各9克,天

外科 脱疽(糖尿病性足病)中医诊疗方案

脱疽(糖尿病性足病)中医诊疗方案 (2019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糖尿病足》。 (1)糖尿病患者有肢端血管和(或)神经病变和(或)合并感染者。 (2)糖尿病患者肢端有湿性坏疽或干性坏疽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并符合0~5 级坏疽标准者。 (3)踝/臂血压指数小于0.9 以下者。 (4)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提示肢端血管变细,血流量减少造成缺血或坏疽者。 (5)血管造影证实,CTA、MRA 提示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并有临床表现者。 (6)电生理检查,可见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或肌电图、体感诱发电位异常改变者。 (7)X 线检查,可见骨质疏松脱钙、骨质破坏、骨髓炎或关节病变、手足畸形及夏科关节等改变者。 具备前2 条,并结合后3~7 条中任何1 条即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2002年制订的《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临床诊断与疗效标准(草案)》。 (1)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2)有糖尿病病史,或空腹血糖值升高,尿糖测定阳性者。 (3)有慢性肢体动脉缺血表现:肢体麻木、怕冷(或怕热)、间歇性跛行、瘀血、营养发生改变,肢体感觉减退或皮肤发红灼热,甚者发生溃疡或坏疽;常四肢发病,以下肢为重。 (4)各种检查证明有肢体动脉狭窄闭塞性改变,下肢以腘动脉以远动脉病变为最多见。 (5)常伴有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肾动脉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眼底动脉血管病变等。 (6)排除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动脉炎、雷诺氏病、冷损伤血管病等其它缺血性疾病。

(7)①肢体动脉无损伤检查:彩色多普勒、CT、DSA(数字减影)、血管超声、血管光电容积血流图检查证实有肢体动脉狭窄或闭塞者。②动脉造影以下肢动脉病变为主,腘动脉以远动脉病变占80%以上,血管病损形态颇似动脉硬化闭塞症,由于广泛的肢体动脉硬化、糖尿病,故动脉侧支血管较少,血管可发生迂曲、狭窄、闭塞。③多普勒踝部血压测定与肱部血压测定之比明显变小。④X线平片检查:主动脉弓、腹主动脉或下肢动脉有钙化阴影。 (二)分期诊断 1.未溃期:下肢无明显破溃。 2.已溃期:下肢已出现破溃。 (三)证候诊断 1.寒邪凝滞,痰瘀阻络证:肢体明显发凉、冰冷、呈苍白色,遇寒冷则症状加重,步履不利,间歇性跛行、多走疼痛加重,小腿酸胀,休息痛减。严重者持续疼痛,夜间尤甚、彻夜不寐。肢端、小腿有瘀斑,或足紫红色、青紫色,舌质淡或有瘀斑,苔薄白或腻,脉沉迟或弦涩。 2.热毒伤阴,瘀阻脉络证:足局部红、肿、热、痛,或伴溃烂,神疲乏力,烦躁易怒,口渴喜冷饮,舌质暗红或红绛,苔薄黄或灰黑,脉弦数或洪数,趺阳脉可触及或减弱。 3.湿热毒蕴,筋腐肉烂证:足局部漫肿、灼热、皮色潮红或紫红,触之患足皮温高或有皮下积液、有波动感,切开可溢出大量污秽臭味脓液,周边呈实性漫肿,病变迅速,严重时可累及全足,甚至小腿,舌质红绛,苔黄腻,脉滑数,趺阳脉可触及或减弱。 4.气血两虚,络脉瘀阻证:肢体麻木、疼痛,状如针刺,夜间尤甚,痛有定处,足部皮肤感觉迟钝或消失,皮色暗红或见紫斑;或溃后创面腐肉已清,肉芽生长缓慢,久不收口,周围组织红肿已消或见疮口脓汁清稀较多,经久不愈,舌质淡红或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趺阳脉弱或消失。 5.脾肾阳虚,痰瘀阻络证:足发凉,皮温低,皮肤苍白或紫暗,冷痛,沉而无力,间歇性跛行或剧痛,夜间更甚,严重者趾端坏疽干黑,逐渐扩大,腰酸,畏寒肢凉,肌瘦乏力,舌淡,苔白腻,脉沉迟无力或细涩,趺阳脉弱或消失。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寒邪凝滞,痰瘀阻络证 治法:温经散寒,化痰祛瘀 (1)推荐方药:阳和汤和桃红四物汤加减。麻黄、熟地、鹿角胶(烊化)、白芥子、炮姜炭、甘草、肉桂、桂枝、桃仁、红花、熟地、当归、川芎、赤芍、

糖尿病中药方系列

糖尿病中药方 施今墨验方选 施今墨先生是近代“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强调把健脾助运和滋肾养阴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提出了著名的“降糖对药”(即黄芪、山药、苍术、玄参),在当今医学界影响深远。 验方一:元参90g,苍术30g,麦冬60g,杜仲60g,茯苓60g,生黄芪120g,枸杞子90g,五味子30g,葛根30g,二仙胶60g,熟地60g,怀山药120g,山萸肉60g,丹皮30g,人参60g,玉竹90g,冬青子30g。研为细末,另用黑大豆1000g,煎成浓汁去渣,共和为小丸。每次6g,每日3次。适用于成年人糖尿病,血糖尿糖控制不理想者。 验方二:葛根30g,花粉90g,石斛60g,元参90g,生地90g,天冬30g,麦冬30g,莲须30g,人参30g,银杏60g,五味子30g,桑螵蛸60g,菟丝子60g,破故纸60g,山萸肉60g,西洋参30g,何首乌60g,生黄芪120g,怀山药90g,女贞子60g。研为细末,金樱子膏1000g合为小丸。每服6g,每日3次。适用于糖尿病中医辨证为上消、下消者。 验方三:莲子肉60g,芡实米60g,党参60g,熟地、红参、天竺子、桑葚子、淡苁蓉、阿胶、黄精各60g,西洋参30g,杭白芍60g,黄柏30g,生黄芪90g。共研细末,雄猪肚一个,煮烂如泥,和为小丸。每服6g,每日3次。主要适用于糖尿病中医辨证为中消者。 赵锡武验方选 赵锡武先生长期供职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治疗糖尿病具有丰富经验。认为上中下三消“其始虽异,其终则同”,主张分期治疗,早期以养阴清热泻火为主,肺胃兼治;中期当养阴益气;晚期应针对阴阳俱虚证相应施治。 验方:生熟地各30g,天麦冬各12g,党参30g,当归9g,山萸肉12g,菟丝子30g,元参12g,黄芪30g,泽泻15g。水煎服,每日一剂。主要适用于治疗糖尿病中晚期患者。阳明热甚口渴者加白虎汤、川连以清胃。泻火;阳虚加用金匮肾气丸,桂附可用至10g;腹胀加大腹皮;腹泻重用茯

糖尿病的好方子

第一章名医治疗糖尿病良方 一、名医专访 祝谌予降糖方 组成:生黄芪、玄参、丹参各30克,苍术、葛根各15克 功效:益所养阴活血。用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症见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抵抗力弱,舌质暗淡,脉沉细等。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加减:尿糖不降者,重用天花粉30克,或加乌梅10克;血糖不降者,加人参白虎汤,方中人参可用党参10克代替,知母用10克,生石膏用20~60克;血糖较高而又饥饿感明显者,加玉竹10~15克,熟地黄30克;尿中出现酮体者,加黄芩10克,黄连5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皮肤瘙痒者,加白蒺藜10克;心悸者,加菖蒲10克,远志1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大便溏蒲者,加薏苡仁20克,芡实10克;自学燥热且有腰痛者,加肉桂3克;腰痛、下肢萎软无力者,加桑寄生20~30克,狗脊15~30克。 按语:降糖方的6味药通过药理研究证明,均为降糖药物。生黄芪配生地黄降尿糖,是取生黄芪的补中、益气、升阳、固腠理与生地黄滋阴、固肾精的作用,防止饮食精微的漏泄,可使尿糖转为阴性。据药理研究,黄芪、生地黄有降血糖作用。苍术配玄参降血糖。许多人认为,治糖尿病不宜用性味燥烈的苍术,而施今墨先生云:用苍术治糖尿病以其有“敛脾精”的作用,苍术虽燥,但伍玄参之润,可制其短而用其长。药理研究证明,苍术和玄参都有延长降低血糖时间的作用。方中黄芪益气,生地黄滋阴;黄芪、苍术补脾健脾,生地黄、玄参滋阴养肾。四药合用,扶正培本,降血糖、尿糖确有卓效。自古以来,有关糖尿病诸文献中,未见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的报道,但在临床中遇到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者不少。通过血液流变学研究,糖尿病患者血液黏稠度多有增高。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常见舌质暗,舌上有瘀点或瘀斑,舌下静脉怒张等瘀血征象。故而加用葛根、丹参2味药以活血通脉,加用活血药后疗效可增强。药理研究也证明,葛根、丹参都有降血糖的作用。 祝谌予降糖活血方 组成:广木香、川芎、当归各10克,赤芍、葛根、苍术各15克,玄参、生地黄、生黄芪、丹参各30克。 功效:气阴双补,活血降糖。用于糖尿病瘀血证。症见肢体疼痛、麻木,皮肤发绀,心前区疼痛,痛处固定不移,面色晦暗,半身不遂,妇女闭经或月经量稀少,经血黑紫,舌质淡暗,舌边有瘀斑或瘀点,舌下静脉怒张等。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验案:王某,女,33岁。确诊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6年),因反复发生酮症酸中毒而注射胰岛素。近查空腹血糖20.3毫摩/升。现“三多”症状明显,视物模糊,乏力腿软,大便干结,二三日一解。月经量少,色黑,10日方净。每日用胰岛素总量48单位。舌红,舌苔薄白,脉细弦。证属气阴两伤,兼有燥热瘀血。治以益气养阴,清热活血。方用降糖方加减。川续断15克,菟丝子10,知母10 黄柏10,杭菊花10,谷精草10,黄芩10,黄连5,天花粉20,]枸杞子10克。服药48剂,“三多”症状减轻,体力增加,空腹血糖18毫摩/升,改用降糖活血方加菊花10克,谷精草10克,草决明30克,再服2个月。药后“三多”症状消失,胰岛素用量减至每日40单位,空腹血糖9.8毫摩/升。治疗过程中血糖基本在11.1毫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