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化学导学案2012.09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

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的化学性质(氯气与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水、碱的反应)

2、通过氯气性质的实验探究,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在预测氯气性质的过程中,体验分类,比较等研究方法在学习和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作用

3、利用阅读材料,增强将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意识。

【课前预习区】

1、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为观察_______________、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回忆氧气的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各举一例)。

3、氯气和氧气一样,都属于______单质,试预测氯气可能与哪些类别的物质反应。

4、认识了物质的性质后,要探究产生相关性质的原因,这涉及____________方面的问题,即物质的性质由_____________决定。一般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进行研究。

【课堂互动区】

1、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

⑴取一只盛满氯气的集气瓶,观察氯气的颜色;稍打开玻璃片,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闻氯气的气味。

⑵取一盛满氯气的试管,将其倒扣在水槽中,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小结】通过观察可以得出氯气的颜色为、状态为、有气味、密度比空气。取一支盛满氯气的试管,将其倒扣在水槽中,静置一段时间后,现象为:

结论是:。

预测:从分类的观点来看氯气属于。氯气与的性质相似,可能与、

等发生化合反应。

2、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

(一)验证氯气与金属单质(例如铁、铜)、非金属单质(氢气)的反应(二)探究氯气与水的反应

【预测与假设】氯气能够溶于水,氯气溶于水仅仅是物理变化吗?氯气溶于水后除了氯气和水外还有什么成分?根据P15“实验探究”中提供的试剂和仪器设计实验验证氯水(氯气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中的成分?

【小结】

1、氯气与水的反应,试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水的成分:_______ 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证明有漂白作用的是氯气还是次氯酸

4、在实验室中未用完的氯气能够随便排放吗?为什么?你将如何处理剩余的氯气(试用用方程式表示)?

(三)氯气与碱的反应

(1)次氯酸盐是常用漂白剂和消毒剂的主要成分。例如,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就是次氯酸钠,可由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制得,2NaOH+Cl2=

[阅读自学] 阅读《含氯化合物的漂白与消毒作用》一文,解决下面问题

(2)次氯酸的性质

HClO具有作用和作用,但是它不适合直接做漂白剂和消毒剂,因为它不稳定,见光或

受热易分解:,它还是一种弱酸,酸性比碳酸。

(3)漂白粉的制取原理

试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漂白粉失效原理、

【课堂检测】

1、自来水常用氯气来消毒,用自来水配置下列物质的溶液时,药品不会变质的是()

A、AgNO3

B、Na2CO3

C、NaOH

D、AlCl3

2、下列氯化物中,即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又金属和盐酸反应值得的是()

A 、CuCl2B、FeCl2 C、FeCl3 D 、AlCl3

3、在对游泳池水中通入氯气消毒发生氯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氯气罐,还应该采取下列自救方法中()

A、用湿润的毛巾捂住口鼻跑向低处

B、用浸湿小苏打或者肥皂水的毛巾捂住口鼻跑向高处

C、用浸湿浓氨水的毛巾捂住口鼻匍匐跑至安全处

D、用浸湿食盐水的毛巾捂住口鼻顺风跑至安全处

4、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中只含有Cl2和H2O分子

B.新制氯水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C.久置的氯水pH将变小

D.氯水经光照有气泡逸出,该气体为HCl

5、漂白粉是的混合物,其有效成分是,用漂白粉进行漂白时,需要使漂白粉跟或空气中的反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课后巩固区】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盐酸

B 氯水

C 液氯

D 漂白粉

2、用氯气跟单质化合不能制取的物质是()

A.KCl B.FeCl2C.FeCl3 D.CuCl23、把石蕊试液滴加到新制的氯水中,出现的现象是()

A.溶液变红色B.溶液变蓝色

C.溶液变紫色D.溶液颜色先变红,后立即消失

4、潮湿的氯气、新制的氯水、次氯酸钠及漂白粉的水溶液均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原因是它们均含有()

A.氯气B.次氯酸C.次氯酸根D.氯化氢

5、漂白粉在空气中容易变质的原因是()

A.CaCl2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B.Ca(ClO)2易与盐酸反应

C.Ca(ClO)2见光易分解D.Ca(ClO)2易与空气中的CO2和水作用

6、在新制的氯水中含有多种微粒,①使氯水呈现黄绿色的是_______②能使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______③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是______④能使红纸褪色的是________⑤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的是________⑥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是________

1.2.1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1.2.1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学习目标】 1.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分类、比较)。 2.认识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主要的化学性质。 3.知道钠的保存,了解钠的用途。 【自学探究】 知识点1用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研究钠的性质 1.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 ⑴主要有、、、等。 ⑵观察是一种、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⑶实验法是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压强、溶液的浓度等条件,同样的反应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发生不同的反应。 ⑷分类法是根据物质的某些特点将众多物质分类对其性质及变化进行研究,总结出各类物质的一般性质和特性。 ⑸比较法是将不同的物质进行比较,找出物质性质间的异同、认识物质性质间的内在联系。 2.钠的性质 ⑴钠的物理性质:钠是一种的金属;熔点为,比一般金属的熔点要低;钠的硬度,;密度比水的。 ⑵钠的化学性质:①与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②与氧气的反应: 实验操作金属钠在空气中放置钠加热燃烧 实验现象钠切面变暗,失去金属光泽a.熔成闪亮小球 b.燃烧,发出火焰c.生成固体 化学方程式 3.钠的制取、保存和用途 ⑴制取电解熔融的氯化钠 ⑵保存 ⑶用途工业上用钠作强还原剂,用于冶炼金属;Na-K合金(液态)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在电光源上,用钠制高压钠灯 知识点2过氧化钠的性质和用途 3.过氧化钠的性质及用途 ⑴物理性质: ⑵化学性质:

⑶用途:、能使某些物质退色,做漂白剂。 【思考探究】 1.结合课本第9页“观察·思考”栏目完成下列问题 ⑴怎样取用一小块钠?简述操作过程。从中你可以看出钠有什么性质?剩余钠应如何处理? ⑵新切开的钠是什么颜色?随后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⑶向培养皿中加适量水,滴入1~2滴酚酞,将切好的钠投入水中,有什么现象?你解释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吗? 2.实验室中如何保存少量的金属钠?原因是什么? 3.钠能置换出水中的氢和盐酸中的氢,试探究哪个反应更剧烈?原因何在? 4.有人说,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排在铜的前面,所以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以置换出单质铜。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5.请结合钠与过氧化钠的性质,思考如果金属钠着火,能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6.某同学将过氧化钠投入到滴有酚酞的水中,发现溶液先变红,振荡后红色又退去。请你帮他分析这其中的原因。 【典例探究】 【典例1】一小块钠长时间置于空气中,可能有下列现象,这些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变成白色粉末②表面变暗③变成白色固体④变成液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典例2】用脱脂棉包住约0.2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 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1)由上述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的结论是:第一,有氧气生成; 第二,_________。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 用以验证第一条结论的实验方法及现象是________。用以验证第二条结论的实验方法及现象是_________。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2《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教案

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第2课时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学习目标: 1.知道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 2. 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及主要化学性质(与水、碱的反应),认识氯气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3. 认识氯气及含氯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体会科学的研究程序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性。 学习重、难点:氯气的物理性质及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旧知回顾]1.钠和钠的氧化物具有哪些性质? 钠能与非金属单质、水反应,钠的氧化物与CO2、H2O反应。 2.在研究钠的性质,钠的氧化物的性质过程中,我们使用了那些研究方法? 分类法,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 3.通过上面对钠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几种基本方法有所了解。回忆一下我们的研究过程,我们是按什么样的程序来研究钠的性质呢? [讲解] [过渡]一般来说,我们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都是通过这样的几相关步骤[板书]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二、推进新课 教学环节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板书]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投影] [过渡] 下面我们按照这样的程序来探究氯气的性质。 教学环节二:氯气的物理性质 [板书] 二、氯气的物理性质 [观察] 取一只盛满氯气的集气瓶,瓶后放一白纸,让学生观察氯气的颜色,稍打开玻璃片,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的氯气飘进鼻孔,闻气味。 [演示实验]氯气的溶解性实验:取一支盛满氯气的试管,将其倒扣在水槽中,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总结板书]1.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可溶于水(常温下 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解释及结论 用比较法归纳出物质的通性及特性 观察物质的外观 预测物质的性质 可以运用分类法,根据物质所属类别或利用有关反应规律预测物质的性质 验证预测并作出新的预测 实验和观察 发现特殊现象,提出新的问题 进一步研究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化学导学案2012.09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 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的化学性质(氯气与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水、碱的反应) 2、通过氯气性质的实验探究,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在预测氯气性质的过程中,体验分类,比较等研究方法在学习和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作用 3、利用阅读材料,增强将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意识。 【课前预习区】 1、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为观察_______________、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回忆氧气的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各举一例)。 3、氯气和氧气一样,都属于______单质,试预测氯气可能与哪些类别的物质反应。 4、认识了物质的性质后,要探究产生相关性质的原因,这涉及____________方面的问题,即物质的性质由_____________决定。一般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进行研究。 【课堂互动区】 1、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 ⑴取一只盛满氯气的集气瓶,观察氯气的颜色;稍打开玻璃片,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闻氯气的气味。 ⑵取一盛满氯气的试管,将其倒扣在水槽中,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小结】通过观察可以得出氯气的颜色为、状态为、有气味、密度比空气。取一支盛满氯气的试管,将其倒扣在水槽中,静置一段时间后,现象为: 结论是:。 预测:从分类的观点来看氯气属于。氯气与的性质相似,可能与、 等发生化合反应。 2、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 (一)验证氯气与金属单质(例如铁、铜)、非金属单质(氢气)的反应(二)探究氯气与水的反应 【预测与假设】氯气能够溶于水,氯气溶于水仅仅是物理变化吗?氯气溶于水后除了氯气和水外还有什么成分?根据P15“实验探究”中提供的试剂和仪器设计实验验证氯水(氯气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中的成分? 【小结】 1、氯气与水的反应,试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水的成分:_______ 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证明有漂白作用的是氯气还是次氯酸 4、在实验室中未用完的氯气能够随便排放吗?为什么?你将如何处理剩余的氯气(试用用方程式表示)? (三)氯气与碱的反应 (1)次氯酸盐是常用漂白剂和消毒剂的主要成分。例如,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就是次氯酸钠,可由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制得,2NaOH+Cl2= [阅读自学] 阅读《含氯化合物的漂白与消毒作用》一文,解决下面问题 (2)次氯酸的性质 HClO具有作用和作用,但是它不适合直接做漂白剂和消毒剂,因为它不稳定,见光或

研究物质的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案

《研究物质的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教学设计 一、课题:第2节研究物质的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二、课型:新授课 三、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有两条主线,一条是知识主线:钠和氯气的性质;另一条是方法主线:推广对初中学过的重要单质、化合物的性质及其研究方法的回顾、总结,再以钠和氯气的性质探究过程为载体,让学生初步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分类、比较)和程序(观察物质的外观→预测物质的性质→实验与观察→解释及结论)。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四种基本方法和四个基本程序。 (2)、掌握钠的物理性质和钠与氧气、水反应的化学性质,知道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 (3)、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和氯气与铁、铜、氢气、水、碱反应的化学性质。 (4)、了解次氯酸钙、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的性质和重要用途。 (5)、进一步掌握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体验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的过程。 (2)、实验探究钠与氧气和氯气性质,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以及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 (3)、在归纳金属钠的性质和预测氯气性质的过程中,体验分类、比较等研究方法在学习和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金属钠和氯气性质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养成探究物质奥秘的习惯; (2)、利用阅读材料《含氯化合物的漂白与消毒作用》,培养学以致用的观点。 五、教学重点、难点: (1)、钠和氯气的化学性质 (2)、四种研究方法和四个研究程序 六、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问题推进法 七、教学手段: (1)、资料准备:“交流研讨”、“观察思考”、“活动探究”等课堂活动记录及报告和课外作业。

有关物质方法学

有关物质方法学研究 ●主要内容 1、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建立的研发思路 2、有关物质方法的建立和方法学验证 2.1、原料药和制剂的相关理化性质 2.2、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的选择 2.3、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的验证 2.4、有关物质杂质的定量方法 3、有关物质杂质的分析 4、有关物质杂质限度的制订 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建立的研发思路 ●研发思路:有关物质检测方法的建立重点是测定方法的先进性、准确性、可行性。 ●⑴首先有关物质的方法选择,对于仿制药有EP、BP、USP等质量标准的药品,首选以 上的色谱条件进行筛选,尤其关注的离子对试剂的使用。 ●⑵选用不同色谱条件进行对比研究,如果方法一是等度测定的,方法二最好选用梯度色 谱条件,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杂质个数及杂质含量等。确证有关物质测定方法的准确性。 ●⑶对所筛选的方法进行系统的方法学研究,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优劣,选择较好的色谱 条件作为本品有关物质检查的测定方法。 ●⑷对于仿制药同时要将自制样品与市售原研样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比较,分析其杂质的种 类和含量,确保自制样品与市售原研样品的杂质在同一水平。 ●原料药和制剂的相关理化性质 ●在建立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前,需首先了解原料药和制剂的相关理化性质。 ●⑴对于原料药,了解原料药的基本性质和结构特点。了解原料药合成工艺过程中的起始 原料、副产物、副产物产生的杂质、中间产物或可能产生的降解产物等。结合相关已知的杂质来确定有关物质检测的条件。 ●⑵对于制剂,可能影响药物有关物质的重要因素有辅料、剂型、存储条件等,主要了解 辅料对有关物质检测的干扰情况,不同剂型在不同存贮条件下可能产生的杂质等。对于复方制剂,同时要考虑到复方中原料的相互作用可能产生的杂质等。 ●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的选择 ●有机杂质的检测方法包括化学法、光谱法、色谱法等,因药物结构及降解产物的不同采 用不同的检测方法。通过合适的分析技术将不同结构的杂质进行分离、检测,从而达到对杂质的有效控制。目前普遍采用的杂质检测方法主要有: ●⑴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目前采用的分析方法主要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主,为常用 的分析方法。选择不同的色谱柱对杂质进行有效的分离。 ●⑵薄层色谱法(TLC) 是色谱法中的一种,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要 的实验技术,但准确性较低。 ●⑶气相色谱法(GC) 气相色谱法主要是用于能气化的物质的检测和分离。一般用于有机 残留溶剂的检测和分离。也可用于一些能挥发的杂质的检测。 ●⑷毛细管电泳法(CE)毛细管电泳法是以弹性石英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 为驱动力,依据样品中各组分的淌度和(或)分配行为的差异而实现各组分分离的一种分析方法。其应用比较广泛,但该方法测定精密度不高,专属性不稳定,且CE仪器价格较高。 ●由于各种分析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进行杂质分析时,应注意不同原理的分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 法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A组——知能训练 1.(2011·淮安高一质检)某学生将一小块钠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此实验能证明钠具有下列性质中的() ①钠密度比水小②钠的熔点较低③钠与水反应时要放出热量④钠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 A.①④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钠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熔成小球说明钠熔点低且钠与水反应放热;溶液变红说明生成碱性物质。 答案: D 2.下列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可制得不同产物的是() A.Na和O2B.Na和Cl2 C.Mg和O2D.Na和H2O 解析:Na与O2常温下反应生成Na2O,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Na2O2。 答案: A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向盛水的烧杯中投入小拇指头大小的钠块,观察现象 B.将钠保存在汽油中 C.将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 D.用手掰开一块金属钠,观察钠的颜色 解析:A选项,钠与水反应十分剧烈,生成具有强腐蚀性的氢氧化钠,若取金属钠量过大,反应中会因反应剧烈使溶液飞溅,造成伤害。B选项,汽油易挥发、易燃烧,所以不能将钠保存在汽油里。D选项,钠与手接触,手上的水分与钠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对手有腐蚀作用。 答案: C 4.(2011·温州高一质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钠放入水中,钠将沉在水底 B.将一小块钠放在稀盐酸中,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生成的NaOH再与HCl反应生成NaCl和H2O C.将一小块钠放在CuSO4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2Na+CuSO4===Na2SO4+Cu D.钠可用于冶炼金属 解析:钠密度比水小,且与水反应放出H2,放入水中会浮在水面上,并不停地游动,故A错;钠在酸溶液中优先与酸中的氢反应,钠在盐溶液中,优先与水反应,故B、C错;金属钠可以从化合物中置换出钛、钽、铌、锆等金属,故D项正确。 答案: D 5.如右图所示,试管中盛有水,气球a中盛有干燥的 Na2O2粉末,U形管中注有浅红色的水。将气球用橡皮绳 紧系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中的Na2O2抖落到试管b的 水中,将发生的现象是() A.U形管内的红水退色B.试管内溶液变红

如何建立薄层色谱法测定有关物质的方法

如何建立薄层色谱法测定有关物质的方法 谢沐风 (上海市药品检验所上海200233) 摘要本文就如何建立TLC法测定有关物质的方法进行论述,系统地阐述了薄层色谱法各条件确定的原理,并列举了质量标准制订中存在的某些问题。 关键词薄层色谱法(TLC法)有关物质方法建立 有关物质是研究药品中除主成分以外的杂质,它可能是原料药合成过程中带入的原料、中间体、试剂、降解物、副产物、聚合体、异构体以及不同晶型、旋光异构的物质,也可能是制剂过程中产生的降解物,或是在贮藏、运输、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降解物等[1]。这些杂质的存在直接反映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故要对其进行研究,特别是在药品申报的质量研究资料中需建立其检测方法,并根据生产、稳定性考核等实际情况考虑是否在质量标准中制订该检查项,规定其限度。目前,有关物质的常用测定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和薄层色谱法(TLC法)。 TLC的特点是快速、简便,尤其是对无紫外吸收的杂质测定,更具有其应用价值。如能将TLC法与HPLC法有机地结合、或彼此间进行比对研究,便可得到更多、更为准确的有关杂质信息,做到两方法间的相辅相成,相益得彰!本文将着重讨论如何建立薄层色谱法测定有关物质的方法。 1.测定方法类型 常用的方法有杂质对照品法(适用于已知杂质)和自身(稀释)对照法(适用于一般杂质检查,杂质成分少且尚不能取得杂质对照品)。目前国内由于难以获得杂质对照品、故一般均采用自身对照法。 2.展开剂的确定(即专属性试验) 专属性的研究是提供被分析物在杂质和辅料存在时能被区分的证明,该点是色谱条件建立的关键。通常采用在被分析物的对照品或精制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杂质或辅料,证明色谱条件可将各杂质与被分析物分离[1]。这里的关键是:将多少量的杂质加入到多少量的主成分中。正确的作法是将1%(w/w)浓度量的各杂质加入到100%浓度的主成分中,配制这样的溶液来

规律总结-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规律总结 1.物质检验的操作步骤 (1)物理方法:依据特殊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溶解时的热效应等)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2)化学方法:一般应包括取样、操作、现象、结论四个部分,要求做到: ①“先取样,后操作”,如果样品是固体,一般先用水溶解,配成溶液后再检验; ②要“各取少量溶液,分别加入几支试管”进行检验,不得在原试剂瓶中进行检验; ③要“先现象,后结论”,如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所观察到的现象应记录为“有 气泡产生”或“有无色气体放出”,不能说成“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或“有无色二氧化碳气体放出”。 2.常见物质的主要物理特性 (1)固体物质的颜色 ①白色固体:CuSO4、MgO、P2O5、CaO、Ca(OH)2、CaCO3、KClO3、KCl、NaCl、Na2CO3等②红色固体:Cu、Fe2O3③黑色固体:C(木炭)、CuO、MnO2、Fe3O4、铁粉④蓝色固体:CuSO4·5H2O⑤绿色固体:Cu2(OH)2CO3⑥淡黄色固体:S。 (2)沉淀的颜色 ①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物是AgCl、BaSO4。 ②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且能产生大量气泡,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白色沉淀物常见的是CaCO3、BaCO3、MgCO3、ZnCO3、BaSO3、CaSO3。 ③不溶于水,能溶于酸,但没有气泡生成的白色沉淀物常见的是Mg(OH)2、Zn(OH) 、Al(OH)3。 2 ④不溶于水的蓝色沉淀物是Cu(OH)2。 ⑤不溶于水的红褐色沉淀是Fe(OH)3。 (3)溶液的颜色 ①蓝色溶液:含Cu2+的溶液,如CuSO4溶液、CuCl2溶液(带绿色)。 ②黄色溶液:含Fe3+的溶液,如Fe2(SO4)3溶液、FeCl3溶液。 ③浅绿色溶液:含Fe2+的溶液,如FeSO4溶液、FeCl2溶液。 ④无色溶液一般是不含Cu2+、Fe3+、Fe2+的溶液。 (4)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SO2、HCl、NH3。 (5)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有关物质方法研究思路

有关物质方法学研究 l 主要内容 1、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建立的研发思路 2、有关物质方法的建立和方法学验证 2.1、原料药和制剂的相关理化性质 2.2、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的选择 2.3、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的验证 2.4、有关物质杂质的定量方法 3、有关物质杂质的分析 4、有关物质杂质限度的制订 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建立的研发思路 研发思路:有关物质检测方法的建立重点是测定方法的先进性、准确性、可行性。 ⑴首先有关物质的方法选择,对于仿制药有EP、BP、USP等质量标准的药品,首选以上的色谱条件进行筛选,尤其关注的离子对试剂的使用。 ⑵选用不同色谱条件进行对比研究,如果方法一是等度测定的,方法二最好选用梯度色谱条件,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杂质个数及杂质含量等。确证有关物质测定方法的准确性。 ⑶对所筛选的方法进行系统的方法学研究,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优劣,选择较好的色谱条件作为本品有关物质检查的测定方法。 ⑷对于仿制药同时要将自制样品与市售原研样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比较,分析其杂质的种类和含量,确保自制样品与市售原研样品的杂质在同一水平。 原料药和制剂的相关理化性质 在建立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前,需首先了解原料药和制剂的相关理化性质。 ⑴对于原料药,了解原料药的基本性质和结构特点。了解原料药合成工艺过程中的起始原料、副产物、副产物产生的杂质、中间产物或可能产生的降解产物等。结合相关已知的杂质来确定有关物质检测的条件。

⑵对于制剂,可能影响药物有关物质的重要因素有辅料、剂型、存储条件等,主要了解辅料对有关物质检测的干扰情况,不同剂型在不同存贮条件下可能产生的杂质等。对于复方制剂,同时要考虑到复方中原料的相互作用可能产生的杂质等。 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的选择 有机杂质的检测方法包括化学法、光谱法、色谱法等,因药物结构及降解产物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通过合适的分析技术将不同结构的杂质进行分离、检测,从而达到对杂质的有效控制。目前普遍采用的杂质检测方法主要有: ⑴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目前采用的分析方法主要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主,为常用的分析方法。选择不同的色谱柱对杂质进行有效的分离。 ⑵薄层色谱法(TLC)是色谱法中的一种,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要的实验技术,但准确性较低。 ⑶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法主要是用于能气化的物质的检测和分离。一般用于有机残留溶剂的检测和分离。也可用于一些能挥发的杂质的检测。 ⑷毛细管电泳法(CE)毛细管电泳法是以弹性石英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依据样品中各组分的淌度和(或)分配行为的差异而实现各组分分离的一种分析方法。其应用比较广泛,但该方法测定精密度不高,专属性不稳定,且CE仪器价格较高。 由于各种分析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进行杂质分析时,应注意不同原理的分析方法间的相互补充与验证,如HPLC与TLC及HPLC与CE的互相补充,反相HPLC系统与正相HPLC系统的相互补充,HPLC不同检测器检测结果的相互补充等。 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的验证 ①检测波长的选择 有关物质检测波长是结合主成分与杂质的最大吸收波长进行选择。 测定方法:分别称取待测供试品、对照品、空白辅料、市售对照样品适量,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到一定浓度,配制成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以及空白辅料溶液,分别于采用HPLC法测定,采用DAD检测器进行,确定待测物质中各杂质的最

化学:1.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4个课时)》教案(鲁科版必修1)

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课程安排】 4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的化学性质(钠跟水、氯气的反应),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 (2)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的化学性质(氯气跟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水的反应)。 (3)进一步熟练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础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让他们体会怎样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 (2)通过对钠跟氧气的反应及氯气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3)在归纳金属钠的性质及预测氯气性质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分类、比较等研究方法在学习和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对金属钠和氯气性质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他们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2)利用阅读材料《含氯化合物的漂白与消毒作用》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知识上重点、难点:金属钠和氯气的化学性质 2.方法上重点、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以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中的运用,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一般程序。 【教学准备】 1.课堂活动记录及报告(详见教学过程) (1)活动1.2.1.1 交流·研讨: (2)活动1.2.1.2 观察·思考: 观察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3)活动1.2.1.3 活动·探究 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 (4)活动1.2.1.4交流·研讨 (5)活动1.2.2.1 研究氯气的性质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第1课时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学习目标】 1.认识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2.掌握金属钠及其氧化物的主要性质,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 【新知导学】 一、金属钠性质的探究 1.钠的物理性质 ①钠可用小刀切割; ②刚切开的切面呈 2.钠与水的反应 ① ② ③四处 ④发出“嘶嘶”的响声,且 很快消失; ⑤溶液变 钠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金属,思考(1)将一小块钠放入CuSO4溶液中能否置换出铜?(2)钠与酸溶液能否发生反应?

3.钠与氧气的反应 新切开的钠在空气中表面很 快 钠先熔化为 后 最后生成 思考(1)在实验室中如何保存金属钠?为什么? (2)上述研究过程运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刚切开的钠在空气中放置发生哪些变化? 【归纳总结】 钠的性质 【活学活用】

1.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①燃烧,黄色火星四射②金属钠先熔化③燃烧,火焰为黄色④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 A.②①B.②①③ C.②③⑤D.②③④ 2.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下列溶液时,既能产生气体,又能出现白色沉淀的是() A.稀硫酸B.氢氧化钠溶液 C.硫酸铜溶液D.氯化镁溶液 二、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性质 1.氧化钠是一种碱性氧化物,能与水、酸、酸性氧化物等发生反应。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氧化钠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钠溶于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钠与CO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探究:把水滴入盛有足量Na2O2固体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手轻摸试管外壁,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反应________;向试管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氧化钠、过氧化钠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其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氧化钠可作为呼吸面具和潜水艇里氧气的来源,过氧化钠除与水反应外,也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试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比较

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学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有关物质(包括已知杂质)检查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为保证检测工作的可靠性和可重现性,在未知样品的检测前必须对检测方法进行验证以证明所采用的检测方法适合于相应的检测要求。 2.范围 建立药品质量标准时、药品生产工艺变更时、制剂组分发生变更时、原分析方法修订时均应进行有关物质检测的方法学的验证。 3.责任人 检测员、项目负责人、各级项目经理:要求系统、全面验证含量测定方法并记录整理验证数据。 4.程序 4.1验证内容:杂质检测方法的建立基于方法学研究,主要包括专属性试验、检测限试验、溶液稳定性试验等内容,如果定量检测杂质则需进行线性、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及回收率等试验,从不同的角度、层面验证分析方法的可行,从而保证药品中的杂质能够有效地检测。 4.2 杂质检测方法建立验证及可接受标准 1)专属性试验主要通过破坏性实验实现。 破坏性试验,也称为强制降解试验(stressing test),它是在人为设定的特殊条件下,如酸、碱、氧化、高温、光照等,引起药物的降解,通过对降解产物的测定,验证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分析药物可能的降解途径和降解机制。每项破坏性试验通常包括以下内容:酸降解一般采用0.1mol/L-1mol/L盐酸或硫酸;碱降解采用0.1mol/L-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氧化降解采用合适的过氧化氢溶液。以上三种试验,为了加快反应或者提高降解强度,必要时可以加热或提高浓度;高温试验通常温度高于加速试验温度的10℃,如50℃、60℃等,对于原料药有时需考虑水溶液或混悬液的降解,或者考虑在不同的pH值条件下的降解;光照试验条件可采用4500LX。破坏性试验的具体条件,与具体药物密切相关,需结合具体药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条件,使药物有一定量的降解,并对可能的降解途径和降解机制进行分析,保证实验的意义。 药物经强力破坏产生的降解产物通常采用色谱法测定,需结合药物和可能降

高考化学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习题精练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学海导航 一、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根据混合物中各物质溶解性、沸点、被吸附性能及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不同,可以选用过滤和结晶、蒸馏(或分馏)、纸上层析、萃取和分液等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分离提纯方法 适用范围 实例 过滤 固体与液体不互溶的混合物 粗盐的提纯 结晶与重结晶 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溶剂中溶解度不 同,包括蒸发溶剂结晶和降温结晶 分离NaCl 和KNO 3的混合物 蒸馏(分馏) ①难挥发的固体杂质在液体中形成 的混合物 ②互溶液体沸点有明显差异 蒸馏水、无水乙醇的制备、石油的分馏 CCl 4(沸点76.75℃)和甲苯(沸点110.6℃)混合物的分离 层析 被吸附能力不同的物质的分离 红、蓝墨水混合物中的不同色的分离 分液 两种互不混溶的液体混合物 CCl 4和水的分离 萃取 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 同 利用CCl 4从溴水中萃取溴 注意:不同的分离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要根据不同混合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离,且有时需要多种方法配合使用。 二、 常见物质(离子)的检验 物质(离子) 方法及现象 CO 3 2- 与含Ba 2+的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气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 2)。 SO 42- 与含Ba 2+的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盐酸。 Cl - 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NH 4+ 与NaOH 浓溶液反应,微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刺激性气味 气体(NH 3)。 Na + 焰色反应呈黄色 K + 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I 2 遇淀粉显蓝色 蛋白质 灼烧 有烧焦羽毛气味 三、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1.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体积、溶质的物质的量相互关系 V n c B B = , B B c n V = , V c n B B =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主要仪器:容量瓶、烧杯、玻棒、胶头滴管、量筒、托盘天平及砝码、药匙 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移液—定容 注意事项:①容量瓶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不能用作反应容器;不能直接在其中进

有关物质方法确认方案

METHOD VERIFICATION PROTOCOL FOR CHROMATOGRAPHIC PURITY OF CYTARABINE 阿糖胞苷有关物质检查方法确认方案

Contents 目录 一、In troduct ion (3) 二、Scope (3) 三、Resp on sibility (3) 四、Defin iti ons (4) 五、Project (6) 六、Refere nces (27)

In troduct ion 简介 ## i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Cytarabine Injection, a liquid product for pare nteral adm ini strati on, for ##. Cytarab ine is a chemotherapy age nt with a molecular weight of 243.2. The API from Zhejia ng Hisun Pharmaceutical Co. Ltd, which is approved by FDA, is used for Cytarab ine Injection by Lummy.The Chromatographic purity method for Cytarab ine is the method in the current USP34. The HPLC method for Chromatographic purity test of Cytarabine is a quantitative method. The method will be verified according to USP<1226>, including system suitability, specificity, LOD, LOQ, precisi on, soluti on stability and mobile phase stability . 阿糖胞苷注射液是一种临床用液体产品,##药业为##药业研发该品种。阿糖胞苷 是一种化学药,分子量为243.2。莱美研发阿糖胞苷注射液所用原料药来源于浙江海正药业,是获得了FDA认证的原料药。阿糖胞苷色谱纯度检测方法来自现行USP34, 色谱纯度检查方法,是定量检测方法。依照USP<1226>,本次确认内容包括系统适 用性,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精密度、溶液稳定性和流动相稳定性。 Scope 范围 This protocol applies to the verification for chromatographic purity of cytarab ine. 该方案适用于阿糖胞苷色谱纯度的方法确认。 Resp on sibility 职责

有关物质方法学研究

有关物质方法学研究 ● 主要内容 1、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建立的研发思路 2、有关物质方法的建立和方法学验证 2.1、原料药和制剂的相关理化性质 2.2、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的选择 2.3、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的验证 2.4、有关物质杂质的定量方法 3、有关物质杂质的分析 4、有关物质杂质限度的制订 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建立的研发思路 ● 研发思路:有关物质检测方法的建立重点是测定方法的先进性、准确性、可行性。 ● ⑴首先有关物质的方法选择,对于仿制药有EP、BP、USP等质量标准的药品,首选以 上的色谱条件进行筛选,尤其关注的离子对试剂的使用。 ● ⑵选用不同色谱条件进行对比研究,如果方法一是等度测定的,方法二最好选用梯度色 谱条件,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杂质个数及杂质含量等。确证有关物质测定方法的准确性。 ● ⑶对所筛选的方法进行系统的方法学研究,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优劣,选择较好的色谱 条件作为本品有关物质检查的测定方法。 ● ⑷对于仿制药同时要将自制样品与市售原研样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比较,分析其杂质的种 类和含量,确保自制样品与市售原研样品的杂质在同一水平。 ● 原料药和制剂的相关理化性质 ● 在建立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前,需首先了解原料药和制剂的相关理化性质。 ● ⑴对于原料药,了解原料药的基本性质和结构特点。了解原料药合成工艺过程中的起始 原料、副产物、副产物产生的杂质、中间产物或可能产生的降解产物等。结合相关已知的杂质来确定有关物质检测的条件。 ● ⑵对于制剂,可能影响药物有关物质的重要因素有辅料、剂型、存储条件等,主要了解 辅料对有关物质检测的干扰情况,不同剂型在不同存贮条件下可能产生的杂质等。对于复方制剂,同时要考虑到复方中原料的相互作用可能产生的杂质等。 ● 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的选择 ● 有机杂质的检测方法包括化学法、光谱法、色谱法等,因药物结构及降解产物的不同采 用不同的检测方法。通过合适的分析技术将不同结构的杂质进行分离、检测,从而达到对杂质的有效控制。目前普遍采用的杂质检测方法主要有: ● ⑴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目前采用的分析方法主要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主,为常用 的分析方法。选择不同的色谱柱对杂质进行有效的分离。 ● ⑵薄层色谱法(TLC) 是色谱法中的一种,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 要的实验技术,但准确性较低。 ● ⑶气相色谱法(GC) 气相色谱法主要是用于能气化的物质的检测和分离。一般用于有 机残留溶剂的检测和分离。也可用于一些能挥发的杂质的检测。 ● ⑷毛细管电泳法(CE)毛细管电泳法是以弹性石英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 场为驱动力,依据样品中各组分的淌度和(或)分配行为的差异而实现各组分分离的一

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黄晓龙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电子刊物 发布日期20060208 栏目化药药物评价>>化药质量控制 标题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 作者黄晓龙 部门 正文内容 黄晓龙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对有关物质检查所用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时,各项指标的可接受标准,以利于判断该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有关物质检查分析方法验证可接收标准 药品中的有关物质泛指在药品的生产与储存过程中产生的工艺杂质或降解产物。由于这些有关物质的存在会影响到药品的纯度,进而可能会产生毒副作用,所以有关物质的控制是 药品研发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们在药品审评中一直重点关注的要点之一。而要对有关物 质进行严格的控制,就离不开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的分析方法,这就涉及到分析方法的筛选 与验证。从现有的申报资料看,药品研发单位已基本上意识到分析方法验证的重要性,但是 对验证时各具体指标是否可行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可接受标准,从而难以对验证结果进行评 判。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结合国外一些大型药品研发企业在此方面的要求,提出了在对有

关物质检查方法进行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供国内的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研究时参考。 1.准确度 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验证时一般要求根据有关物质的定量限与质量标准中该杂质的限度分别配制三个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例如某杂质的限度为0.2%,则可分别配制该杂质浓度为0.1%、0.2%和0.3%的杂质溶液),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并计算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 该项目的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80%-120%之间,如杂质的浓度为定量限,则该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可放宽至70%-130%,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 2.线性 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具体的验证方法为: 在定量限至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配制6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该杂质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以含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0,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5%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 3.精密度 1)重复性 配制6份杂质浓度(一般为0.1%)相同的供试品溶液,由一个分析人员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6份供试液含量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5%。 2)中间精密度 配制6份杂质浓度(一般为0.1%)相同的供试品溶液,分别由两个分析人员使用不同的仪器与试剂进行测试,所得12个含量数据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4.专属性 可接受的标准为:空白对照应无干扰,该杂质峰与其它峰应能完全分离,分离度不得小

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跟踪练习

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跟踪练习 一、单选题 1.同位素的应用十分广泛,如14C的放射性可用于考古断代,15N可用于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的测定。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3C的中子数和15N的质子数相等B.13C与14C为同一种核素 C.14C与14N互为同位素D.15N的核外电子数比中子数多1 2.质量数为27的元素R,其核内有14个中子,则R可形成的离子是:( ) A.R+B.R2+C.R3+D.R2- 3.某不带电荷的微粒含有6个电子,7个中子,则它的化学符号可表示为 A.13Al B.13Al C.13C D.13C 4.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是一个稳定的数值,在考古时通过测定文物中14 6 C的含量能探索到古代的奥秘, 关于14 6 C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质量数为14B.质子数为6C.中子数为8D.核外电子数为8 5.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HCl气体,另一个盛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质子数B.密度C.质量D.原子数 6.2017年5月,中国科学院、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式向社会发布元素115 号(Mc)的中文名称为镆。288Mc 原子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是 A.173B.115C.58D.288 7.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3 2He,每百吨3 2 He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

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4 2 He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 2He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B.3 2 He和4 2 He为两种核素 C.3 2He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D.4 2 He的核外有4个电子 8.失去两个电子后可达到氖原子电子层结构的微粒是 A.O B.Na C.Mg D.Be 9.锝(99 43 Tc)是核医学临床诊断中应用最广的医用核素,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43B.99C.56D.155 10.原子的种类决定于原子的 A.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B.核电荷数 C.核外电子数D.质量数 11.H n RO3中共有x个电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a克H n RO3中含有质子的物质的量为 A. a (x-n)mol A+n+48 B. a (x-24-n)mol A+n+48 C.(x-n-24)mol D. ax mol A+n+48 12.下列各组微粒中,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是 A.Mg2+、Al3+、Cl-、Ne B.Na+、F-、S2-、Ar C.K+、Ca2+、S2-、Ar D.Mg2+、O2-、Na+、Cl- 13.某原子第n电子层,当它作为最外层时,容纳电子数最多与(n-1)层相同;当它作为次外层时,容纳电子数比(n-1)层多10个,则此电子层是 A.K层B.L层C.M层D.N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