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寂静的春学案及答案

寂静的春学案及答案

寂静的春学案及答案
寂静的春学案及答案

寂静的春天

【学习要求】

1.把握文本中作者的观点和依据,体会作者在理性的说明的同时抒发的强烈情感。2.学习本文运用对比阐述事理的方法。

3.品味本文形象的语言表达。

【学习重难点】把握作者观点及所用的论据,理解关键语句。

【建议学时】二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主要任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结构思路,初步把握文章主旨。

一、课前学习

(一)学法指导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蕾切尔·卡森及其著作的相关情况。

2.通读全文,找出每段的关键句,概括各段重点,继而理清文章思路。

(二)尝试练习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瞬间()锶()流淌()啮齿()拨弄()

滞留()步履()牲畜()畜牧()急躁( )

辐射()短暂()隐秘()栖居( ) 螺旋()

2.解释下列词语

连锁反应:

不可逆转:

一丝不苟:

屈指可数:

3.填空

(1)本文作者蕾切尔·卡森是美国生物学家、科普作家。她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在美国成了轰动全国的畅销书,激起了公众的人环境保护意识,并引起了广泛的国际回响,至今仍被认为是环境保护主义的奠基石。

(2)课文题目“寂静的春天”是指人类滥用化学药物在杀死昆虫的同时,必将危及地球其他生物乃至人来的生存,最终会导致春天里出现“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跳跃于水中”的毫无生机的、死气沉沉的可怕景象。

4.阅读课文,疏通语句,理清课文结构

请学生速读课文,概括每一小节的内容,并分析层次。

①概述生物与环境的相关系,生物与其所生存的环境相互作用,但是,相对于地球的漫长历史,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②人类对环境的改变令人不安。介绍了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之大,而且其隐蔽性极大。

③在漫长的时间里,生物适应了环境,达到了平衡,然而现在的环境变化太快了,人类无法适应。

④介绍了人类的急躁轻率使新情况不断产生。

⑤人类来不及适应这些化学药品。

⑥简介这些化学药品被利用于人类对大自然的战争。

⑦各种化学药品被广泛应用。

⑧化学药物的使用陷入了恶性循环。

⑨小结全文,指出不进行环境保护的后果是“我们的一大灾祸”,会“打击整个地球”

二、课堂探究

(一)感知课文

1.快速阅读课文,作者为什么说春天是“寂静”的?从文中划出相关语句。说说“寂静的春天”是一种怎样的情形?造成春天寂静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描述了一幅“寂静的春天”的景象:因为化学药品能够不加选择地杀死任何昆虫,使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踊跃于水中,生机勃勃的春天变成了一片死寂。

原因是人们滥用化学药品。

2.本文的说明中心是什么?

在当今对环境的普遍污染中,化学药品是辐射线的凶恶但却被人忽视的同谋,它们共同改变着世界上生物的根本性质。

3.概括每一小节内容,并且划分课文结构层次,明确说明顺序。

①概述生物与环境的相关系,生物与其所生存的环境相互作用,但是,相对于地球的漫长历史,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②人类对环境的改变令人不安。介绍了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之大,而且其隐蔽性极大。

③在漫长的时间里,生物适应了环境,达到了平衡,然而现在的环境变化太快了,人类无法适应。

④介绍了人类的急躁轻率使新情况不断产生。

⑤人类来不及适应这些化学药品。

⑥简介这些化学药品被利用于人类对大自然的战争。

⑦各种化学药品被广泛应用。

⑧化学药物的使用陷入了恶性循环。

⑨小结全文,指出不进行环境保护的后果是“我们的一大灾祸”,会“打击整个地球”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2)概述生物和环境的关系,提出当前人类所具有的改变大自然的力量“令人不安”,“性质亦发生了变化”的观点。

第二部分(3-8)说明人类无法无法适应由于自身对环境的破坏所造成的世界环境的急遽变化,滥用化学药品所导致的危害的环境污染已陷入了恶性循环。

第三部分(9)总结,提出结论。说明不进行环境保护的后果是“我们的一大人祸”,‘对付害虫的同时也在打击地球’。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提出观点、分析说明、得出结论

(二)合作探究

1.环境与生物的相互影响的关系是怎样的?

很大程度上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是由环境造成的,生物对其环境的实际影响想对较小。3.在当今,哪两种污染共同改变着世界上生物的根本性质?哪种污染具有隐蔽性,后果更严重?从何可知?

辐射线和化学药品。化学药品具有隐蔽性,后果更严重。从文章第二段“化学药品是辐射线的凶恶但却被人忽视的同谋,它们共同改变着世界上生物的根本性质。”到“人甚至连自己创造的魔鬼都认不出来。”

4.为什么说人们没有时间去适应世界的急速变化?

因为生物适应环境需要千百年的时间(见课文第三段)

5.为什么即便能奇迹般的实现了适应,也将毫无用处?

因为从我们的各个实验室会源源不断地冒出新的化学药品投入实际使用。

6.为什么说人们必须发明更毒的药剂?

因为昆虫会烟花出对人们使用的某一种杀虫药的抗药性。

7.为什么说人们研究出更有效的杀虫剂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对自然地破坏更为严重?

药物喷洒的整个发展过程似乎卷入了一个永无终点的螺旋。根据达尔文适者生存原理,昆虫会演化出对某一杀虫药具有抗药性的超级品种,于是人们必须发明一种更毒的药剂,这样,在人和昆虫的互动中。人们得不断寻找更有毒性的物质,不断地大量使用化学药物。滥用化学药品会不加选择地伤害所有的生物。

8.本文着重讲述得是哪一种污染?作者借“寂静的春天”向世人提出了什么警告?

核辐射和化学药物的大量使用,本文着重讲述得是人类滥用化学药品的危害。它们可以导致“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跳跃于水中”,甚至是人类灭亡。作者借“寂静的春天”向世人提出警告:滥用化学药物破坏自然,必将遭到报复。(主旨)

(三)课堂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A.啮齿(niè) 牲畜(chù) 拨弄(nòng)

B.弄堂(lòng) 栖居(qī) 漂浮(piāo)

C.急躁(zào) 螺旋( luó) 覆盖(fù)

D.骨骼(gé) 隐秘( mì) 瞬间(shùn)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

A.步履滞留屈指可数B.逆转喷洒一丝不苟

C.幅射烟雾骄傲自大D.稳健流淌源源不断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 )

①时间是最基本的因素。但在现代世界里人们没有时间去适应世界的变化。

②难道有人会相信,可以向地球表面倾泻这么多毒物而又继续使它一切生物生长?

③通过空气和阳光的化合作用新形式,毒死植物,使牲畜得病,

A.急遽适宜组成B.急速适宜构成

C.急速适应构成D.急遽适应组成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熟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D )

A.这种污染多数是无法救治的,由它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可非议的。B.而环境有条不紊地塑造和引导它所供养的生物,这环境既包含有利生物生长的成分,又包含有害的成分。

C.从我们的各个实验室会络绎不绝地冒出新的化学药品投入实际使用。

D.人们使用所有这些药品消灭的目标或许仅仅是屈指可数的几种杂草或昆虫。

5.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A.人类对环境最可怕的破坏是用致命甚至危险的物质对空气、土地、河流和海洋的污染。B.难道有人不会相信,可以向地球表面倾泻这麽多毒物而又继续使它适宜一切生物生长? C.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生物不断发展进化,种类越变越多,达到一种同其环境相适应、相平衡。

D.喷洒在农田、森林或花园里的化学药品长期留在土壤中,进入活的生物体内,在一种毒害和死亡的连锁反应中从一个生物体传到另一生物体。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在当今对环境的普遍污染中,化学药品是辐射线的凶恶但却被人忽视的同谋,它们共同

改变着世界的生物的根本性质。

B.如今辐射已不仅是地球上出现生命之前便存在的岩石隐秘的射线、宇宙射线以及太阳紫外线;它更是人类拨弄原子的奇异产物。

C.经过一定的时间,不是过了若干年,而是过了千百年,生物适应了环境,达到了平衡。D.如此原始的科学竟已用最现代、最可怕的武器装备起来,这真是我们的一大灾祸。

第二课时

主要任务:理解关键语句含义,体会本文运用对比阐述事理的作用。

一、课前学习

(一)学法指导

熟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语句。

(二)尝试练习

学生合作讨论明确下列语句的含义。

(1)正如艾伯特?史怀哲所说:“人甚至连自己创造的魔鬼都认不出来。”

(2)这些化学药品不应该称作“杀虫药剂”,而应该为“杀生物药剂”。

(3)药物喷洒的整个发展过程似乎卷入了一个永无终点的螺旋。

(4)如此原始的科学竟已用最现代,最可怕的武器装备起来,这真是我们的一大灾祸。

二、课堂探究

(一)问题探究

1.滥用化学药品造成严重危害,并已陷入恶性循环,作者对此持怎样的情感态度?请结合文中语句回答。

“杀生物药剂”“永无终点的螺旋”“我们的一大灾祸”“自己创造的魔鬼”作者呼吁人们在处理与大自然的关系时,应当放弃那些原始的、落后的思想观点和愚蠢的做法,要善用科学,不要让科学危及人类自身。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回答问题。

(1)正如艾伯特?史怀哲所说:“人甚至连自己创造的魔鬼都认不出来。”(人为什么认不

出“自己创造的魔鬼”?)

明确:“自己创造的魔鬼”是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化学药品的危害有如魔鬼,是人们滥用化学药品造成了对坏境的破坏,所以说魔鬼是人自己创造的。说“认不出”,是因为这种化学药品虽然危害极大,但隐蔽性极强,不像核辐射的可怕危害那样为人们普遍认识,而是能让人们或者动植物不知不觉地受到严重危害。

(2)这些化学药品不应该称作“杀虫药剂”,而应该为“杀生物药剂”。(作者为什么要强调应该把这些化学药品称为“杀生物药剂”?)

明确:“杀虫药剂”和“杀生物药剂”看似差别不大,但表达的内容和感觉却差别极大。“杀虫药剂”指这些化学药品的功用是“杀虫”;而“杀生物药剂”的“杀生物”则一针见血指出了滥用化学药品对于自然万物及人类的致命后果,强调了滥用这些化学药品的危害,表达了作者的对坏境被严重破坏的现实的悲愤之情。

(3)药物喷洒的整个发展过程似乎卷入了一个永无终点的螺旋。(在“永无终点的螺旋中,药物喷洒会发展到怎样的情形?”)

明确:作者以“永无终点的螺旋”作比,指出滥用化学药品的情况会逐步升级,化学药物使用会陷入了恶性循环。根据达尔文适者生存原理,昆虫会演化出对某一杀虫药具有抗药性的超级品种,于是人们必须发明一种更毒的药剂,这样,在人和昆虫的互动中。人们得不断寻找更有毒性的物质,不断地大量使用化学药物。

(4)如此原始的科学竟已用最现代,最可怕的武器装备起来,这真是我们的一大灾祸(为什么原始的科学”竟已用最现代,最可怕的武器装备起来,会造成“我们的一大灾祸”?)明确:“控制大自然”的观念是一种原始的、低级幼稚的生物学和哲学,其本质是以人类为中心的骄傲自大的心态。基于这种观念的应用昆虫学是原始的科学,依据应用昆虫学的“控制大自然”观念来对付昆虫,并且以化学药剂这种最现代、最可怕的武器来进行,对化学药物的滥用最终会导致对地球生态的破坏,“打击整个地球”,所以说是“我们的一大灾祸”。3.作者为什么以“寂静的春天”为题目,这样命题暗含了作者怎样的忧思?

这种文题更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体现了作者对人类乃至整个地球命运的担忧。

以此为题的用意在于形象化地描述由于人们滥用化学药品所造成污染对环境的破坏,使人有切实的感受,受到强烈的震撼,以此向世人发出警告:要正确审视化学药品的危害,正视这个我们所面临的严酷现实和悲剧性的结果。

4.对比手法的运用是课文的一大特色,阅读课文,找找文中用了哪些对比手法?

(1)把漫长历史中生物对环境的微弱影响与在20世纪中叶人类的环境的巨大改变做对比;(2)把滥用化学药品的后果与核污染对比

(3)把人对自然环境适应的缓慢与人类发明制造化学药品的惊人速度对比;

效果:突出人类滥用改变自然力量的可怕,突出滥用

化学药品的巨大危害,使文章具有强烈的震撼力量。

5.富有感情色彩而又形象生动是科学小品的语言特色,请在文中找出例句,说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在当今对环境的普遍污染中,化学药品是辐射线的凶恶但却被人忽视的同谋,它们共同改变着世界上生物的根本性质。”(第二段P35)

分析:这句话形象地表现出了化学药品的危害极大,隐蔽性极强,容易被人忽视,意在唤起人们的注意,表达了作者迫切的心情。②“人甚至连自己创造出来的魔鬼都认不出来。”(第二段P36)分析:引用施威策的话,运用比喻手法,进一步指出这种化学药品让人们或者动植物不知不觉地受到危害,增强说服力。③“这些化学药品不应称作‘杀虫剂’,而应称为‘杀生剂’。”(第七段P37)分析:“杀虫剂”与“杀生剂”一字之差,但表达的感情却

有极大差别,“杀虫”指这些化学药物的功用是“杀虫”,而“杀生剂”的“杀生”则表现了这些化学药物的危害,作者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6.除了课文里提到的化学药品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会使地球上出现“寂静的春天”?人类需要做些什么呢?

提示:除了化学因素外,会使地球上出现“寂静的春天”的因素还有:水污染、资源枯竭、能源危机、粮食短缺、人口爆炸、生物多样性丧失、技术危机等等。

7. 你认为采取哪些措施可以避免‘寂静的春天’这种现象? 你自己该如何做呢?

人类需要做的是:保护环境、爱护地球;遵从自然发展规律,不轻率躁进,破坏环境;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等。

(二)归纳总结

1.主旨

主旨:课文以科学翔实的资料,实事求是的精神,分析了人类广泛使用化学农药给自然环境所带来的严重危害,呼吁人们在处理与大自然的关系时,应当放弃那些原始的、落后的思想观点和愚蠢的做法,要善用科学,不要让科学危及人类自身。

2.艺术特色:

(1)本文善于运用对比的说明方法阐述事理。

(2)本文还善于用形象化的表达,表现出了强烈的感情色彩。

(3)综合使用多种说明方法:作比较、列数字、引用、打比方

三、课堂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C )

A.曲折(qǔ) 场(chǎng)院栖居(qī)骨骼(gé)

B.步履(lǐ)商贾(gǔ) 怃(fǔ)然妍媸(chī)毕露

C.惶悚(sǒng) 编纂(zuǎn) 牲畜(chù)硝烟弥(mí)漫

D.忖(cǔn)度欢谑(xuè) 徘徊(huí)怙(gū)恶不悛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

A.陕西的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剪纸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

....,各有千秋。

B.时下,田园风光游、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很流行,这满足了人们走近自然,返朴归真

....的愿望。

C.这部电视剧虽然遭到了一些人的尖锐批评和指责,但是批评者认为,作者的创作动机是

无可厚非

....的。

D.美国作家欧·亨利具有超群的才华和丰富的想象力,其小说的结尾往往别出心裁

....,匪夷所思。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D )

药物使用的整个过程似乎卷入了一个永无终点的螺旋。自从滴滴涕被允许民用以来,逐步升级的过程便开始了,人们得不断寻找更有毒性的物质。这是因为作为对达尔文适者生存原理的绝好证明,昆虫已出对人们使用的某一杀虫药具有抗药性的超级品种,于是人们发明一种更毒的药剂,接着又一种比这种药剂更毒的药剂……

A. 发明演变必须发现

B. 发明演化必需发现

C. 发展演变必需发明

D. 发展演化必须发明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C )

A.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除了要尽力争取国内外投资,建设好基础设施,努力发展高

新科技产业之外,搞好节水农业,办好乡镇企业,也是能否发展西部经济的一条重要途径。B.经过几个世纪发展建立起来的古典芭蕾舞体系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舞蹈动作的技巧性、表现力和协调性,培养演员的悟性。

C.科学工作者需要有开阔的心胸,就是和与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应坦诚相待,精诚合作。

D.只有走以最有效的利用资源和保持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就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这是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5.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人类对环境最可怕的破坏是用危险甚至致命的物质对空气、土地、河流的污染。这种污染是无法救治的。

B.如今地球上幅射岩石隐秘射线、宇宙射线以及太阳紫外线,逼迫生物与之适应的化学物质有钙、二氧化硅、铜以及其它矿物质。

C.人类所导致的环境污染不仅是已经侵入到生物组织之中,改变了“生物的根本性质”,更为严重的是存在于生物赖以生存的世界。

D.化学药品是导致环境污染的元凶之一,但因其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正为人们所推崇。

6.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这种力量不仅增大到了令人不安的程度,而且其性质也发生了变化。这句话中“这种力量”具体是指什么?其性质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这句话中“这种力量”具体是人类改变大自然的力量。其性质由改造大自然变为污染、危害大自然。

7.作者为什么说“但在现代世界了人们没有时间去适应世界的急速变化”?

答:时间是人类适应环境的最基本的因素,而这个适应时间不是若干年,而是若干世代、千百年的漫长时间,但人类总在不断制造新药物、新污染,人短暂的一生是不够的。

最后一课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最后一课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导学目标】 1.积累词语。了解作者及作品。 2.初步了解小说的三要素。了解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重点】 1.从情节入手,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理解文章的主题。 2.根据人物的语言、表情、行动和心理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课时计划】 2课时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每一种语言都有着自己的尊严。侮辱一种语言,就是侮辱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剥夺一种语言,就是剥夺一个民族的存在。当普鲁士人入侵阿尔萨斯,禁止法国人讲法语的时候,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还有阿尔萨斯的普通人民,他们又将有怎样的一种表现呢?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生难字词 (1)字音

锯木厂(jù)喧闹(xuān)踱来踱去(duó) 纵身(zònɡ) 督学(dū)::郝叟(hǎo:sǒu)::诧异(chà)::溜冰(liū)钥匙(yào:shi)::强迫(qiǎnɡ)::祈祷(qí)::哽住 (ɡěnɡ) (2)词义 婉转:(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 征发:旧时指政府征集民间的人力或物资。 视察:上级到下级单位检查工作。 诧异:觉得奇怪。 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踱来踱去:来回慢步行走。 2.作者名片 都德(1840~1897),19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有“法国的狄更斯”的誉称。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他应征入伍,其后创作了许多以这场战争为题材的爱国主义作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富豪》《不朽者》,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柏林之围》等。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最后一课》学案

7 《最后一课》学案 一、资料补充 1、作家和作品 阿尔丰斯·都德Alphonse Daudet(1840年5月13日~1897年12月15日),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早期代表作品有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以后,都德应征入伍,后来曾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不少短篇作品,有《柏林之围》、《最后一课》等。《最后一课》是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 2、写作背景 《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篡夺了法国革命成果的路易·波拿巴在复辟帝制后,力图通过战争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以摆脱内部危机,巩固王朝统治。俾斯麦则打算通过战争,建立一个容克地主的德意志帝国,企图占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一八七三年七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这个掠夺性的战争,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军队的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这个短篇,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二、自主学习,初读课文,完成练习 1、下列加点字注音。(可查工具书) 挟.()着踱.()来踱去诧.()异哽.()懊.()悔郝.()叟.()祈.()祷.() 2、解释 懊悔: 祈祷: 3、填空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国人,名字是。体裁是,本文是以为历史背景创作的。 4、小说体裁的指导 (1)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其中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2)读课文,落实三要素的具体内容。 5、这篇课文题目为《最后一课》,为什么说是“最后一课”? 三、合作探究 1、根据课文内容,理出小说的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知识学习】《寂静的春天》教案

《寂静的春天》教案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其危害 2.学习课文把抽象内容说明得具体生动的技巧 3.培养绿色信念,倡导环境保护,学习雷切尔•卡森以非凡的个人勇气发出的保护环境的呐喊的精神。 一、课文导入 我国清代时期的洪亮吉提出:人们无不愿意做盛世之民,但盛世人口激增,吃的问题、住的问题、穿的问题等无法解决,写作了《治平篇》让皇帝思考这个问题。但当时的朝廷没有想出好的应付办法,只好不了了之。英国人马尔萨斯向全世界公布他的人口理论,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而财富以算术级数增长,他的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引起了世界的关注。控制人口是必需要做的事,我国的马寅初则在解放初期就正面提出计划生育的问题,当时中央的观点是“人多力量大”,“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够创造出来”。马寅初自然遭到了彻底批判。无独有偶,远在大洋彼岸的科学家雷切尔• 卡森1962出版《寂静的春天》,结果引出了轩然大波,化学工业界对《寂静的春天》及其作者进行了有组织的攻击,他们指斥该书,说它“比它所谴责的杀虫剂毒性更大”。他

们贬损卡森,指称她是“歇斯底里的病人”,甚至以她终生未婚进行人身攻击。“为什么一个没有结婚的老处女会如此关心遗传基因的问题?”他们都是站在人们思想的前列提出问题的学者,是人类的先知,可是他们都不被理解,甚至受到批判。 当然,他们的心血也没有白费。我国新时期即着手开展计划生育工作,1964年,美国提出环境保护问题。美国人把卡森《寂静的春天》与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相提并论,认为两本珍贵的书都改变了他们的社会。 二、课文内容解读 第一部分:①—⑧介绍说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 ①概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与生存的环境相互作用,但是,相对于地球的漫长历史,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②人类对环境的改变令人不安。介绍了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之大,而且其隐蔽性极大。 ③着重介绍漫长的发展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适应与平衡,然而现在的环境变化太快了,人类无法适应。 ④介绍了人类的急躁轻率使新情况不断产生。 ⑤人类来不及适应这些化学药品。 ⑥简介这些化学药品被利用于人类对自然的战争。 ⑦各种化学药品被广泛应用。 ⑧化学药物的使用陷入了恶性循环。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3、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学时安排】三学时 【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学习要点:1、了解作者及背景。2、扫除字词障碍,理清文脉。 一、自主学习 1、作者信息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背景简介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中国的大都会,我前半生住过的地方,原也不在少数;可是当一个人静下来回想起从前,上海的闹热,南京的辽阔,广州的乌烟瘴气,汉口武昌的杂乱无章,甚至于青岛的清幽,福州的秀丽,以及杭州的沉着,总归都还比不上北京——我住在那里的时候,当然还是北京——的典丽堂皇,幽闲清妙。 ?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遥忆,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进展,永久地为我们黄帝子孙所保有的旧都城!——郁达夫《北平的四季》 二、诵读感知

部编版 6《最后一课》导学案

6 《最后一课》导学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所表现的反对侵略、热爱祖国、热爱并努力掌握好自己祖国语言的主题。 2.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3. 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资料链接】 作者与作品: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19世纪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战争生活给他提供了新的创作题材。1873年他发表了著名短篇小说集《月曜日故事集》,其中大多是反映普法战争时期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绪。《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最后一课》被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常被选为中、小学生的语文教材,中国也有译文。 【自主学习】 听读课文,扫通阅读障碍。 1、给加点字注音 诧.异()懊悔 ..()惩罚 ..() ..()祈祷 郝叟 ..()戒尺 ..( ) ..()宛转 ..()哽咽 捂.( ) 膝.头( ) 赚.( ) 钥匙 ..( ) 藤.( ) 挟.( ) 皱( ) 踱.来踱去() 2、释词 征发:祈祷: 思量:诧异: 喧闹:惨白: 懊悔:哽咽: 3.整体感知课文: ①最后一课上的是什么课? ②小说以什么作为线索来展开故事情节的?据此,将小说可以分为四部分。 【合作探究】 “最后一课”的特殊含义是什么? 【交流展示】 1.请一个小组展示“给加点字注音”。 2. 请一个小组展示词语释义。 3. 请一个小组展示小说四个部分的划分。 4. 请一个小组展示“最后一课”的特殊含义。 【点评小结】 小说情节梳理的方法。 【测评达标】 1.检测对作家的记忆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这两个人物形象,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心理活动来刻画人 物的方法。 【自主学习】 1.从文中找出描写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的文字,看看哪些分别是语言、外貌、动作、心理描写的文字,体会这些描写表现了什么。 【合作探究】 1: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根据文章内容说一说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他发生变化的原因。 2.品味下列语句,体会韩麦尔先生的情感。(可以将任务分到小组,合作完成) (1)为什么“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2)“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 (3)韩麦尔先生为什么“脸色惨白”? (4)“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小弗郎士为什么感到先生的形象“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5)他写完这几个字,痛苦得“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既不转身也不回头。为什么? (6)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他高度赞美法国语言表现了什么? (7)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交流展示】 1. 请一个小组展示从文中找出描写小弗朗士的文字的情况(成员分好工,可两人说有关小弗朗士的描写文字。另两人说描写韩麦尔先生的文字)。 2. 请一个小组谈谈: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根据文章内容说一说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他发生变化的原因。

《寂寞的春天》教学案教师版

班级:姓名: 6.寂静的春天 【旧知检测】 1、名句默写 ⑴移船相近邀相见,。,犹抱琵琶半遮面。 ⑵间关莺语花底滑,。,凝绝不同声暂歇。 ⑶曲罢曾教善才服,。,一曲红绡不知数。 ⑷岂无山歌与村笛,,,如听仙乐耳暂明。 【考点呈现】 一、课标要求 知识目标:体会文章中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能力目标:自主阅读,分析结构、概括文意。 情感目标: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5★4: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难点:揣摩重点语句。 考点分析:近五年全国卷出现5次。 角度:在现代文阅读中以客观题的形式考察。 【尝试练习】 1、标题“寂静的春天”是什么意思,作者借“寂静的春天”向世人提出了什么警告。 答案:“寂静的春天”是指人类滥用化学药物在杀死昆虫的同时,必将危及地球其他生物乃至人类的生存,最终导致春天里出现毫无生机、死气沉沉的可怕景象。作者警告:滥用化学药物破坏自然生态,人类将会遭到自然的强烈报复,导致自身的灾难。 二、典型示例 选项:(2013·天津卷第7题B项)“微博粉丝”和传统“粉丝”都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在追星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认同。 原句:换句话说,“粉丝”对偶像“评论”,为其争取人气,照亮星途,既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实现。 比对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对结果:不一致 理由:“都”说法绝对。原句说“为其争取人气,照亮星途……自我实现”。选项中说的“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是有条件(为其争取人气,照亮星途)的,并不是所有的“粉丝”“都”能获得。 【巩固练】 2.仔细体会这个句子,说说它所表达的含义。 在当今对环境的普遍污染中,化学药品是辐射线的凶恶但却被人忽视的同谋,它们共同改变着世界上生物的根本性质。 答案:形象地表现出化学药品的危害极大,隐蔽性极强,容易被人忽视,意在唤起

《最后一课》导学案

7《最后一课》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 2、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3、抓住重要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过程与方法:在边读边议的过程中,分析人物的思想感情发展与变化,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而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个性特征以及社会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小弗郎士与韩麦尔先生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激发学生高度的爱国热情,并激励学生认真学习,准备将来为祖国的建设作贡献。 【学习重难点】 1、心理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2、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韩麦尔先生关于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三课时 【学法指导】教师点拨,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一、预习检测: 1、给下列字注音 捂( ) 戒( ) 凳( ) 叟( ) 膝( ) 赚( ) 钥( ) 匙( ) 藤( ) 挟( ) 皱( ) 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 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的一种仪式。( ) 二、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精读课文,思考下列各题:(学法提示:用心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的主人公是谁?

(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3)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主题思想。 (4)本文围绕什么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 三、合作探究,研读赏析 学法提示:自己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 1、对于普鲁士兵的操练“我”是如何看的?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听到韩麦尔先生说“今天是最后一堂法语课了”小弗郎士明白了什么?他的思想感情有哪些变化?(用书上的原文回答) 3、第15节为什么说韩麦尔先生是可怜的人? 4、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监狱大门比喻什么?钥匙比喻什么?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5、屋顶上的鸽子咕咕的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也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6、“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使出全身力量”这句话,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书写“法兰西万岁”这两个大字,含义是什么? 7、他写完这几个字,痛苦得“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既不转身也不回头,为什么?

2018-2019年苏教版语文八上《最后一课》word学案

7《最后一课》 湖北云梦隔蒲中学余国福 二. 重点、难点: 1.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 小说的要素。 3.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作用。 【学习过程】 一. 背景介绍: 《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普法战争是1870—187 1年法国和普鲁士的战争。1870年7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这个掠夺性的战争,正如马克思当时指出的,敲响了“第二帝国的丧钟”。9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第三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阿尔萨斯、洛林等法国的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军队的屠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这个短篇,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二. 作者简介: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的小说家。他一生共写了12部长篇小说,一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他的短篇小说有不少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法国普通人民对

侵略者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精神,谴责了资产阶级当局开门揖盗,致使法军节节败退,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罪恶。《最后一课》就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三. 小说文体简介: 1. 文学体裁:小说是和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文学的基本形式之一。 2. 小说的概念: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 3.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 4. 故事情节:情节是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5. 刻画人物的方法:分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 6. 环境的种类及作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7. 小说分类:按篇幅长短分: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 四. 课文分析: (一)通读全篇后简要地说出本篇小说中的人物和主要的故事情节。明确:这篇小说中出现的人物有:韩麦尔先生、小弗郎士、以郝叟为代表的“镇上的人”,普鲁士士兵。其中,韩麦尔先生是主要人物,小弗郎士是在全篇小说中起“穿针引线”作用的重要人物。 明确:从故事情节来看:这篇小说可分为课前、上课、下课三个部分,也可分为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宣布散学四个部分。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上册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教学目标】 1.抓住“清、静、悲凉”,理解情景关系。 2.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3.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4.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5.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欣赏体味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在《九辩》中悲伤地吟诵:“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无依时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更以“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吟出了秋的断肠之悲。(列举其他的写秋名句) 小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 那么,秋在近代文人郁达夫的心中,又该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故都的秋》,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新加坡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新加坡沦陷后流亡到苏门答腊岛,后被日军杀害于苏门答腊丛林。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文学代表作有《怀鲁迅》小说集《沉沦》、小说《迟桂花》《春风沉醉的晚上》、散文《故都的秋》《怀鲁迅》等。 1931年9月18日后,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避居杭州,写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 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散文《故都的秋》。 三、初步阅读,整体感知 1.分析文题,感受眷恋 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 生讨论,师相机点拨,达成共识:“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 2.朗读全文,思考: 作者围绕“秋”写了哪些景物,你能用几个整齐的短语加以概括吗?这些景物总的特点是什么?你能用课本上的一句话回答吗? 3.生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拨,形成板书。 秋晨小院、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球果奇景 景物总特点: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4.梳理课文结构 (1-2):总写对北国之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 (3-12):分写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部分写故都之秋,赞美北国之秋。 (13-14):总括全文,强调南国之秋不及北国之秋。 四、随意阅读,领略意境 (一)各小组自选一幅图景体会景物特点和作者心境,思考后讨论并将结果简要展示到黑板上。 要求: 1.抓住景物特点,调动感官,身临其境,推己及人,对照比较,体会作者心境。 2.发言人声音清楚洪亮。 (二)师生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1.理解作者写南国的秋的作用。 (1)概括南国的秋的特点。(慢、润、淡)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4课《最后一课》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最后一课》学案(无答案)鲁教 版五四制 1、结合小说背景理题目的含义。 2、分析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是怎样的人,从而感受法国人民在亡国之际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3、、分析人物形象,感受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情感; 4、、教育学生热爱汉语、学好汉语,培养爱国感情。 [学习重点]:在分析人物形象过程中体会法国人民的爱国情感。 [学习难点]:小弗郎士的情感变化。 [学习方法]:比较法,讨论法,点拨法课前预习案请学生按照指导来展示积累的知识卡片。展示内容可以包括词句积累、作者情况介绍、背景介绍、文学常识、文题理解、文章结构等。 1、正音正字。捂( ) 戒( ) 郝( ) 叟( ) 膝( ) 诧( )

惩( )赚( )钥( ) 匙( ) 藤( ) 祈( ) 祷( ) 哽( ) 挟( )懊( ) 皱( ) 损()喧闹:懊悔:惨白: 2、都德(1840~1897),法国著名小说家。他的早期代表作品有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以后,都德应征入伍,后来曾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不少短篇作品,有《柏林之围》(收在现行的高中课本中)、《最后一课》等。《最后一课》是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 3、熟悉课文 (一)简要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该小说主要讲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二)从文中找一找最后一课和平日上课的情形有怎样的不同? (三)根据故事情节可把课文划分成哪几部分?并说出划分依据课中学案 一、导入新课

二、感情朗读展示(1)自主阅读:挑选自己印象最深或让你深受感动的地方进行组内感情朗读。 (2)各组2号同学代表朗读。给朗读代表提朗读建议。(3)读完进行朗读评价。 三、朗读课文,自主完成: (1)请同学们找出韩麦尔先生最能打动我们的一些言行。(2)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一句话?为什么? (3) 小说刻画人物所用的描写方法有哪些?能够反映人物当时的什么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请韩麦尔先生为例说明。 (4)小弗朗士前后发生了那些变化?试总结。(5)课文最后,韩麦尔先生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这个手势有什么含义? 四、小组合作,品味赏析: 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你怎样理解? 2、“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请你按韩麦尔先生当时的思想状况,把在此句没说出来的话补写出来。 3、“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语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这句话表现了小弗郎士什么样的心理? 4、“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为什么他忘不了?他永远忘不了的是什么?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⑴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⑵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⑶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精到细腻的语言。 2、能力目标: ⑴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⑵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体味诗意秋景图,把握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3、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能理解作者在文中寻求的清静又略带悲凉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精到细腻语言。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学习难点】 1、加强朗读,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2、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学法指导】 1、朗读法 2、提问法 3、合作探究法 4、多媒体 【学习课时】5课时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一、知识链接 1、走进作者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曾赴日本留学,1921年6月,郁达夫和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组织成立创造社。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郁达夫在文学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最后一课》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最后一课》导 学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所表现的反对侵略、热爱祖国、热爱并努力掌握好自己祖国语言 的主题° 2.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3. 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资料链接】 作者与作品: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19世纪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 1870 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战争生活给他提供了新的创作题材°1873年 他发表了著名短篇小说集《月曜日故事集》,其中大多是反映普法战争时期法 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绪°《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最后一课》被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常被选为中、小学生的语文教材,中国也有 译文° 【自主学习】 听读课文,扫通阅读障碍° 1、给加点字注音 诧.异()懊悔 .. ..()祈祷 ..()惩罚 () 郝叟 ..()戒尺 ..( ) ..()哽咽 ..()宛转 捂.( ) 膝.头( ) 赚.( ) 钥匙 .. ( ) 藤.( ) 挟.( ) 皱( ) 踱.来踱去() 2、释词 征发:祈祷: 思量:诧异: 喧闹:惨白: 懊悔:哽咽: 3.整体感知课文: ①最后一课上的是什么课? ②小说以什么作为线索来展开故事情节的?据此,将小说可以分为四部分° 【合作探究】 “最后一课”的特殊含义是什么? 【交流展示】

1.请一个小组展示“给加点字注音”° 2. 请一个小组展示词语释义° 3. 请一个小组展示小说四个部分的划分° 4. 请一个小组展示“最后一课”的特殊含义° 【点评小结】 小说情节梳理的方法° 【测评达标】 1.检测对作家的记忆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这两个人物形象,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 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自主学习】 1.从文中找出描写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的文字,看看哪些分别是语言、外貌、动作、心理描写的文字,体会这些描写表现了什么° 【合作探究】 1: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根据文章内容说一说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他发生变化的原因° 2.品味下列语句,体会韩麦尔先生的情感°(可以将任务分到小组,合作完成)(1)为什么“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2)“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 (3)韩麦尔先生为什么“脸色惨白”? (4)“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小弗郎士为什么感到先生的形象“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5)他写完这几个字,痛苦得“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既不转身也不回头°为什么?

10.《寂静的春天》学案

10.《寂静的春天》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的环保精神,把握文章主旨;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梳理,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与危害; 3、体会文章中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 1.从重点词、句入手,用心阅读,用心感悟,理解文章主旨。 2.小组成员加强协作探究,大胆发表见解,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一、走近作者 雷切尔?卡森(1907-1964),美国生物学家、科普作家,当代环保运动的先驱。1962年完成《寂静的春天》一书。1964年因癌症和遭受空前的诋毁、攻击而与世长辞。 二、相关知识 科普文章的特点: (1)短小性。科普文章篇幅小,然而就其知识容量、主题意义、现实作用又可以很大。它旁征博引,尺幅千里,能及时反映科学上新的事物、思想、方法和动态。 (2)知识性。科普文章普及科学知识,把科学的最新信息传递给读者。它常常把握住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事物或现象,用正确的理论,去进行科学的解释,纠正常识错误,从而使读者了解世界万物变化、运动的规律。 (3)文学性。科普文章要以优美的文字、形象的手法,来表达科学内容。它常采用比喻、拟人等文学手法和故事、对话、散文等形式及通俗、形象、幽默等语言,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地介绍科学知识。 (4)思想性。科普文章往往以具体细小的事物,阐发一些耐人寻味的哲学道理,给人启示,发人深省。

三、基础知识 1.读准字音。 啮齿()拨弄()滞留()栖居() 步履()牲畜()骨骼() 四、课堂学习与研讨 (一)整体感知 1.全文的中心主旨是书上的哪一句?(或全文要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人类对环境的污染,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的?后果怎样? 3.联系课文内容,作者为什么说春天是“寂静”的?从文中划出相关语句。作者借“寂静的春天”向世人提出了什么警告。 (二)合作探究 1.课文对地球生命的历史阐述多次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你找出两三处,结合上下文来体会其表达的效果。 2.主题探讨:你认为文章要告诉我们的主旨是什么?

(完整版)故都的秋--精品导学案含答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一) 编写人:审核人:审批人:时间:编号:40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3、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1、加强朗读,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2、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一、课前准备 1、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见新学案P10) 2、回顾学过的有关“秋”的诗句,体会其感情基调 a 王维空山新雨后,。 b 杜甫无边路木萧萧下,。 c 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 d 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 e 毛泽东看万山红遍,。 二、自读课文,注意下列划线字的读音 混混沌沌()( ) 潭柘寺()槐树()扫帚()落蕊() 一椽破屋()廿四桥()蟋蟀()( ) 嘶叫()房檩() 平平仄仄()譬如()颓废()鲈鱼() 五、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理解题目。 “故都”两字指明,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 确定,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故都”北平,即现在的北京,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3、郁达夫先生对于故都的秋,是一种怎样的感情?你这样认为的理由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到能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来朗读一下。 来得静,却特别地来得清,北国的秋,可是啊,无论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秋天,明确: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者意念之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2、找出文章的文眼是哪一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四、段落分层:思考写了哪些秋景,这些景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一(1 --- 2 ):抒发感受,向往故都之秋 1秋晨院落 故2秋槐落蕊 都二( 3 -----12 ) 3 秋蝉残声==>特点:清,静,悲凉 的 4 秋雨话凉 5秋日胜果 三(13----- 14 ):总结全文,眷恋故都之秋 鉴赏思考五、的牵牛花视为最次?”、作者为何将“淡红色1的暖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点拨:因为“红 、枣子熟了不也是红的吗?作者又为何喜欢呢?2点拨:作者欣赏的是“全盛时期”的秋(“七、八月之交”),这时的枣是“淡绿微 3、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 点拨: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4、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请用一个字来概括,再总结。答:味。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南国的秋——慢、润、淡 (2)、为了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比喻。作者用了四组对比来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 本体——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 喻体------黄酒与白干稀饭与馍馍鲈鱼与大蟹黄犬与骆驼 六、拓展延伸 1、对比刘禹锡《秋词》,回答问题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中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境。用什么手法表现的?①问: (豁达乐观的心境,运用对比)

最后一课预习案导学案练习案

《最后一课》预习案 一、【课前热身】(同学们,仔细阅读下列资料,并划出重点。这对你很重要哦!) 1、走进作者: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国19世纪后半期的家。他一生写了12部长篇小说,一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他的短篇小说有不少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法国普通人民对侵略者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精神,谴责了资产阶级当局开门揖盗,致使法军节节败退,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罪恶。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他的《最后一课》《柏林之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 2、写作背景: 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法王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遏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的行动,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这场战争。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巴黎。1871年法国战败,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郎,签订和约,把和洛林两个州割让给了普鲁士。普鲁士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好永远统治这个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不准再教。 3、相关资料: 【小说文体简介】文学体裁:小说是和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文学的基本形式之一。 a.小说的概念: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 b.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 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刻画人物的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 环境的种类: 自然环境: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 社会环境:交待时代背景 c. 小说分类:按篇幅长短分: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微型小说)。 二、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这些都是一些易读错、易写错的字词,你一定要掌握哦!) (1)给下列字注音: 捂()霍()瑟()膝()诧()惩() 赚()钥匙()祈祷()哽()踱()挟() (2)解释词语: 征发:祈祷:宛转: 喧闹:思量:懊悔: (3)本文的作者是__ _国作家_ __,写的背景是1871年爆发的_普法战争 “最后一课”指的是最后一堂法语课 三、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与结构,请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并试着划分层次。 1.阅读小说,小说的全文分为三部分。完成填空。第一部分,从“”到“”。这一部分描述了弗郎士在上学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作者以简洁的笔触,交待了故事的社会背景和弗郎士的心理活动,同时为情节的发展作了巧妙的铺垫。 第二部分,从“”到“”。是小说的中心部分,主要写弗郎士和韩麦尔老师在“最后一课”中表现的爱国情感。 第三部分,从“”到小说结尾。写韩麦尔先生愤怒地宣布最后一课结束。 《最后一课》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 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体会作品所表现的爱国情感。 学习过程: 一、字词过关:(任意抽几个字词听写,你敢迎接挑战吗?) 二、检查预习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我自信,我参与!) 1、运用快速阅读方法理解思考下列问题: a.理清文章线索和结构,填写下列表格。(文章以为线索来串联故事情节) 情节时间段落起止小弗朗士所见、所闻、所感 序幕上学路上 开端课前 发展上课 高潮、结局下课 课堂气氛教师学生平 时 上 课

最后一课学案及答案

7、《最后一课》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出示目标。 1:新课导入 1870-1871年,法国拿破仑三世为阻止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发动了普法战争。结果法军大败,普军长驱直入,迫使法国割地赔款。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被割让,普鲁士政府不准这两个地方继续学法语。这篇小说写的就是韩麦尔先生给学生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 2:出示目标 a、掌握文学常识及重点字词 b、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 二、围标设疑自主探究。 1:围标设疑 整体感悟课文,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有哪些?请你说出来。教师整合: 1:你认为需要掌握的文学常识以及字词有哪些,请标记下来并记忆。 a、体裁: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故事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b.本文作者是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课文是在 这一历史背景下创作的。 c.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xié()持ào()悔 chà()异 qí()祷哽.()咽郝.()叟惩.()罚钥.()匙 d.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征发:②祈祷: ③诧异: ④喧闹: ⑤懊悔: e.诵读课文,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f.通读课文,想一想小弗郎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口头展示) 2、自主探究 三、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围绕自学提纲,小组进行合作探究。(要求小组同学全部参加,站起来讨论),展示点评。 四、拓展升华检测评价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祈祷督学 B.思量墙璧 C.惨白阻塞 D.戒尺溜冰

寂静的春天教案设计获奖

. 教案设计

《寂静的春天》教案设计 一、教材概述 《寂静的春天》是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基础模块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这是一个说明文单元,是在上册学习了说明文单元的基础上的第二个说明文单元,本课是这个单元的第三篇文章。 说明文的阅读是现代文阅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现实生活中也会出现大量的说明文。教学的重点基本可以概括为筛选并提取文章信息,归纳说明文容,理清说明文的写作思路,分析结构和写作手法。下册的这个单元是在上册说明文单元学习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是在复习基础上的巩固和提高。通过前两课的复习、巩固,学生基本掌握了说明文的学习重点,所以《寂静的春天》的教学可以更侧重于人文目标的达成。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仍旧是一年级的园林专业学生。对于即将步入二年级,将要开展专业实习的学生来说,语文教学更要适应工具性的要求。能力培养比知识传授更重要,职业感情比知识传授更重要。 第一,学生通过以前所学能把握学习说明文的要求,积累了阅读说明文的一般方法。他们的专业特点也易于对本文的教学容产生兴趣,通过跨学科,不同的课堂表现形式更充分激发学生的在兴趣。 第二,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运用能力,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分析 作为典的说明文,教学容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教学目标的要求,根据这一要求,把本科的教学目标设置为: 1.诵读全文,掌握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意思。 2.分析探讨影响环境,使春天“沉寂”的因素。 3.培养绿色信念,倡导环境保护,学习作者以非凡的个人勇气发出的保护环境的呐喊的精神。 4.利用网络资源,收集与人与自然、环境有关的材料,根据要求,制作展示材料。 四、重难点分析 根据单元总体目标和教材特点,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整体感知文章,探讨文章观点,体会关键句子所蕴含的感情。

人教版必修二 故都的秋 学案

第2课故都的秋 开卷有益 秋天,有个约会…… 当北国的秋意正浓的时刻,现代作家郁达夫从温暖的江南千里追秋而来,为我们写下咏秋的新篇章。作家用浑然天成的淳朴语言为我们展示了北国秋天深沉的况味,开创了咏秋的文章的崭新天地。故都的秋像一首诗,深沉而含蓄;故都的秋像一幅画,美丽而又落寞;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又苍凉……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当槐树的落蕊飘满漫步的小路,当秋蝉的残鸣被西风吹走,当秋雨落在你扛着沧桑的肩膀,那秋天,是真的到了。 基础导学 1.文学常识 抗日救国的爱国主义作家——郁达夫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1913年留学日本,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战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 2.写作背景 避世遣愁话“秋味” 本文写于1934年8月。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相关知识 听人说郁达夫 他憎恨无爱的人生,犹如厌弃无花的沙漠。在黑沉沉的铁屋里他带着觉醒后的悲愤和惶惑,大喊过爱的饥饿,反抗压在青年们头上的封建层岩,反抗冷漠、愚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