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印象派艺术风格及演变

印象派艺术风格及演变

印象派艺术风格及演变
印象派艺术风格及演变

印象派艺术风格及演变

印象派是西方现代派艺术的主要派别最早的发端,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在西方现代派艺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它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流派,印象派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极力反对官方学院派艺术的统治,后来成为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美术运动的主流[2]。

起源与发展

19世纪的时候,法国巴黎是欧洲油画的中心。这个时候的风格是以学院派的新古典主义为主导的,他们每年都要举办官方的展览,叫做“沙龙”,多数人都出自于皇家美术学院,他们有着深厚的素描基础,并且精通人体解剖,画风严谨,细腻。而在这个时候,还有着另外一大批充满着理想的年轻画家,他们来自于各个阶层,大多数都是自由人,很多人对学院派的教学方式及绘画风格有着不同的看法,认为古典主义千篇一律,缺乏个人风格,他们更崇尚现实主义,并提倡户外写生。由于大家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观点,他们逐渐地不约而同的来到巴黎郊外的一个小村庄,巴比松村,有的甚至长期定居于此,来描绘那里迷人的风光,“巴比松”派诞生了。“巴比松画派”就是“印象派”的前身。

这些画家当中只有极个别的被官方所接受,大部分画家的作品被拒之“沙龙”的门外。1873年,毕沙罗、莫奈、雷诺阿、塞尚和西斯莱等人的作品遭到沙龙展览评审团的拒绝,这种不公平待遇是促使他们以不寻常途径,组织与“沙龙展”相对的独立展览以便展出自己作品的直接动因。这件事的结果就是于1874年4月在摄影师纳达尔(Nadir)的工作室举行的第一次画展。他们以自称“无名画家、雕刻家和版画家协会”作为此次展览的组织者,而与沙龙文化圈对立。展览中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ImpresSion--Soleil Levant)的名称被《锡罐乐》杂志记者李洛伊(Leroy)不怀好意地引用以称呼此团体为“印象派”,认为那是一群根本就不懂绘画的画家。而这个带有讽刺意味的名称却被莫奈、雷诺阿等人接受,“印象派”这个名词也就成了标示他们独特的绘画风格和目标的代称[3]。没想到,这些挖苦的话,反而成全了这批画家,之后,至1886年这群画家先后共举办了7次画展[4],“印象派”随之诞生,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名声响誉全世界,“巴比松”派反而慢慢被人淡忘。

代表人物

印象派是19世纪后半期诞生于法国的绘画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莫奈、马奈、卡米耶·毕沙罗、雷诺阿、西斯莱、德加、莫里索、巴齐约以及保罗·塞尚等。他们继承了法国现实主义(Realism)前辈画家库尔贝“让艺术面向当代生活”的传统,使自己的创作进一步摆脱了对历史、神话、宗教等题材的依赖,摆脱了讲述故事的传统绘画程式约束,艺术家们走出画室,深入原野和乡村、街头,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观放到了首位,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把变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这种取自于直接外光写生的方式和捕捉到的种种生动印象以及其所呈现的种种风格,不能不说是印象派绘画的创举和对绘画的革命。

风格特点

不依据可靠的知识,以瞬间的印象做画。画家们是抓住一个具有特点的侧面去做画,所以他们必须疾飞画笔把颜色直接涂在画布上,他们只能多考虑画的总体效果,较少的顾及枝节细部。印象主义以粗放的笔法做画,作品缺乏修饰,是一种外表草率的画法。印象主义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和气氛的创作方法,主张根据太阳光谱所呈现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间印象,印象主义的作品选择的题材面比较广泛,无论是在城市或是在乡村,画家都试图捕捉到瞬息多变的大自然。

1.印象派的构图

印象派画家强调那种偶然一瞥,力求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去审视对象,例如从晚会包厢里俯视舞台,从某一个角落侧视大厅,从头顶上仰视一群舞女,都是以前古典绘画里没有的。古典艺术主要关注神话、战争和历史题材,讲究构图的舞台戏剧化效果,场面宏大富有文学性。而印象派的构图突破旧的固有模式,多作架上小品,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审美要求对画面构图进行随意剪裁。这种似乎漫不经心的构图与传统的舞台样式的构图相比,更自然生动[4]。

2.印象派的造型

由于印象派画家重写生,重实践,他们大多在户外描绘外光和大自然的瞬息变化,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笔触奔放而果断。他们的画,不论是即兴写生还是记忆创作,都有一种一气呵成、随意的特点,有一种未完成的完整性。为此,在造型特征上有这样一些特点:

(1)古典绘画强调造型的厚重、圆浑,而印象派注重平面化的造型。这一点在马奈的作品里是非常突出的,他精简了黑与白之间的过渡层次,在每一个形体内部,又简化了光影,与古典绘画中朦胧的多层次光影效果不同。

(2)古典绘画强调轮廓线分明,印象派在处理边线轮廓时非常含蓄,甚至形体与形体之间浑然相连。这在莫奈、毕沙罗、西斯莱、雷诺阿的大量作品中就能够明显地看到,特别像德加的舞女和洗澡的裸女更是如此。

(3)古典绘画里素描造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印象派更看重色彩,强调发挥色彩独立的表现功能。用色彩造型,这是印象派画家的共同特点。

3、印象派的色彩

纵观世界美术史,在印象派绘画这个部分,尤其色彩鲜艳和斑斓,而之前的绘画几乎是清一色的棕色调子,尽管有些许跳动的色彩,但都没有印象派绘画那么强烈。

印象派画家们吸收荷兰、英国、西班牙、日本、中国等国家绘画的营养,同时受现代科学,尤其是光学的启发,认为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于是他们依据光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来调配颜色。由于光是瞬息万变的,他们认为只有捕捉瞬息间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奥妙。因此在绘画中注重对光的研究和表现,主张到户外去,在阳光下依据眼睛的观察和现场的直感作画,表现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变化。由此印象主义绘画在阴影的处理上,一反传统绘画的黑色而改用有亮度的青、紫等色[5]。

新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l9世纪80年代中期,印象派逐渐解体,出现了“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

后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是3O年代从日本引进的译法。属于后印象派的画家,曾经受到印象派的影响,但他们的艺术主张,却逐渐与之脱离并背道而驰。这些画家没有作为团体的共性,应该认为它构成印象派以后的一个阶段。印象派偏重于表达外在的美和客观世界,而后印象派则注重表现主观的世界,根据画家的主观感受,选取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东西,省略繁琐的枝节现象,使画面更生动有力,含蓄而意味深长[6]。后期印象派则以塞尚、凡·高、高更为代表[2]。他们反对过分片面地追求客观描写,而主张在艺术作品中渗透画家本人的主观想象和幻想,强调个人风格,彰显个性[7]。

19世纪80年代后年期,一群受到印象主义强烈影响的画家掀起了一场技法革新。他们不用轮廓线条划分形象,而用点状的小笔触,通过合乎科学的光色规律的并置,

让无数小色点在观者视觉中混合,从而构成色点组成的形象[8]。新印象派在近代美术史上,只是试验性的存在了一个短时期,在十九世纪末期它兴起的当时,并没有产生重大的影响,但它对现代绘画却带来了不少影响。例如,“欧普美术”(OP Art)在色彩的表现上就是受新印象派的启示[9]。

印象派绘画丰富、发展了西方绘画的写实技巧,这是欧洲绘画艺术在色彩运用方面的一个重要突破。印象派在绘画中敢于突破传统油画技法的束缚,努力在绘画的艺术形式方面,特别是在色彩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是第一次以探索艺术表现形式为主的画派,这是和过去所有画派的最大区别,因此在美术史上被认为是现代画派的开端[6]。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绘画发展同时革新了艺术色彩的理念——由对自然物像的具象表达过渡到对色彩光影的情感渲染,通过对色彩的精神性化使色彩形成了超越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感受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绘画,光影的极致表达、激荡的色彩情感,无不对20世纪的现代美术: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热抽象、冷抽象和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色彩运用技巧和色彩的情感表达上的渗透,一直到现今,仍然启发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10]。

参考文献

[1] 郝灵生. 浅析印象派艺术形成与特征[J].文海艺苑, 2010,(16):28.

[2] 杨勇. 简析印象画派的艺术特征及影响[J]. 国际美苑, 2010,(9):62,63.

[3] 周双,张雷. 印象派漫谈[J]. 美术大观, 62,63

[4] 许敏. 印象派艺术在欧洲艺术史上的过渡性[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4):109,110.

[5] 石洁. 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色[J]. 大舞台, 2010,(7):67.

[6] 李春. 论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之父”塞尚[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2, 22(2):209-211.

[7] 田盛子. 艺术作品更应是内心的独白——比较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大师的绘画心理[J]. 开封大学学报,

2009, 23(2):82-84.

[8] 张竞成. 新印象派色彩分割法的解构与重构[J]. 视觉·经验, 2011,(8):155,156.

[9] 佚名,新印象派[EB],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69010461.html,/view/688566.htm

[10] 卜燕梅. 艺术的色彩——法国印象派绘画、后印象派绘画和新印象主义绘画的比较[J]. 美术界, 2010,(8):62.

印象派解析

印 象 派 简 析 161411330

李豪伟 印象派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兴盛与70、80年代,反对因循环守旧的古典主义和虚构臆造的浪漫主义,19世纪最后30年,他成为法国艺术的主流,并影响整个西方画坛。代表画家马奈、雷诺阿和莫奈等都把“光”和“色彩”作为绘画追求的主要目的,他们倡导走出画室,描绘自然景物,以迅速的手法把握瞬间的印象,使画面呈现出新鲜生动的感觉。因莫奈的《日出·印象》而得名。 在西方绘画史上印象派绘画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巨制,除了这次来华展出的著名画作外,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梵.高的《向日葵》等更是鼎鼎大名。 印象派画家走出画室,深入原野、乡村、街头写生,力求真实地刻画自然。借用“物体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产生的,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这一最新的光学理论,印象派画家认为,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有不同的颜色,他们的使命便是忠实地刻画在变动不居的光照条件下的景物的“真实”,这种瞬间的真实不恰恰就是一种转瞬即逝的“印象”吗?而印象派画家把这种“瞬间”永恒地记录在了画布上。 代表人物有莫奈,毕沙罗,雷诺阿等 重要成就 从展览开幕的盛况和媒体的关注程度看,法国的印象派绘画在中国极受欢迎。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有学者专门撰文介绍和评价印象派绘画,印象派一词也见于各种文章,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印象派艺术的特点,印象派绘画对现代中国油画产生了深刻影响。一些学者和艺术家把印象派艺术与中国艺术作比较,认为印象派的审美趋向与中国传统绘画之间有着相互呼应的东西。徐悲鸿很重视印象派画家的写生,并对印象派画家运用色彩予以肯定,说他们的画重神韵。林风眠则从绘画革新的途径上对印象派的贡献加以肯定。黄宾虹认识到印象派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有相通之处。 印象派绘画的最重要成就,就是发现和表现户外自然光下的色彩,捕捉大自然的瞬间变化。为了捕捉瞬间的“印象”,印象派绘画在构图上往往较为随意,力求突出画面的偶然性,增加画面的生动和生活气氛,凸显对内心主观意象的表达。还或者画中的颜色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需要提醒观众特别是小观众,欣赏印象派绘画最好不要距画太近,若贴近看则会感觉色彩支离没有混合。 印象派完成了绘画中色彩造型的变革,将光与色的科学观念引入到绘画中,革新了传统的固有色观念,创立了以光源色和环境色为核心的现代写生彩学。还认识到艺术形式的独特审美价值,在形式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为现代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社会影响 印象派是19世纪中叶欧洲艺术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重要阶段,印象派画家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针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印象派画家吸收了写实主义绘画的营养,在绘画中开始对室外自然光的研究和表现。根据“物体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产生,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这一当时最新的光学理论,印象派画家认为,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有不同的颜色。印象派画家倡导走出画室、去户外写生,力求真实地刻画自然,直接描绘阳光下的风景和日常生活,摒弃16世纪以来狭隘的褐色调。印

时尚界十大经典艺术风格解读

时尚与艺术相辅相成,艺术元素作为时尚的灵魂不可或缺,他们阻碍着一季度乃至一个世纪的时尚走向,我们经常听讲某大牌配饰服装为巴洛克风格,或是哥特风格,到底这些风格有何外在表现?用图文一一做答。 拜占庭艺术风格 拜占庭艺术风格 由于罗马帝国的东迁,使得有机会出现融合东西方艺术形式的拜占庭艺术。在艺术的成就上,现在所强调的是镶贴艺术,追求缤纷多变的装饰性。同样,这种特色也反映在服装上。例如:在男女宫廷服的大斗篷、帽饰以及鞋饰上都出现了镶贴、光彩夺目的珠宝和充斥着华丽图案的刺绣。这些情形有不于同时期在欧

洲地区的服饰,营造出一种既融合东西方又充满华丽感的服饰装饰美。 哥特艺术风格 哥特艺术风格 “哥特式”原本是指源自20世纪的一种建筑风格,专门快这种风格便阻碍到整个欧洲,而且反映在绘画、雕刻、装饰艺术上,形成一种被誉为国际哥特风格的艺术形态。这种风格要紧的表现是建筑上的“锐角三角形”,同时也深深的阻碍了当时的服饰审美及服饰制造。例如:在男女服饰的整体轮廓上,在衣服的袖子上,以及鞋子的造型上、帽子的款式上,等等,都充分呈现出锐角三角形的形态。 巴洛克艺术风格 巴洛克艺术风格

巴洛克艺术风格原本是指17世纪强调炫耀财宝、大量使用贵重材料的建筑风格,也因此牵动阻碍到当时艺术全面性的变革。巴洛克的字义源自葡萄牙语,意指“变了形的珍宝”,也被引用作为脱离规范的形容词。巴洛克尽管承袭矫饰主义,但也淘汰了矫饰主义那些暧昧的、松散的形式。由于受到巴洛克艺术风格的阻碍,在西洋服装史上,甚至用“巴洛克风格”一词,来代称17世纪欧洲的服装款式。 洛可可艺术风格 洛可可艺术风格 “洛可可”一词源自法国字汇“Rocaille”,由此演变而来,其意思是指岩状的装饰,差不多是一种强调C型的漩涡状花纹及反曲线的装饰风格。这种风格源自1715年法国路易十四过世之后,所产生的一种艺术上的反叛。洛可可艺术风格与巴洛克

浅析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价值

浅析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价值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上下五层, 南北长约1600米。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一座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的石窟群。现存洞窟735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 飞天4000余身, 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 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 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并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敦煌艺术是历代画家们创意性的杰作。在壁画当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东西,即使是描绘同样内容的艺术作品,画家们也是根据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出了完全不同的作品。而莫高窟则具有图案艺术、飞天之美、中外音乐交流、中外舞蹈交流、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充满生命力的中国动物画、中外文物画交流、古代建筑、彩塑艺术、佛教尊像绘画、佛陀生平与佛传艺术品的产生十个方面的艺术价值,我将着重分析图案艺术、飞天之美、古代建筑、彩塑艺术等四个方面。 首先是图案艺术。见过莫高窟的都知道图案在石窟中有装饰,间隔,甚至营作气氛和空间感的作用。4万多平方米的壁画中,有数不尽的图案,令人惊异于当时人的创造能力。而图案的美丑和变化,也能讲出一朝代艺术的盛衰,更使敦煌图案价值更上一层楼。其中第400窟的藻井图案,位于洞窟的窟顶,一般都画上十分精细的图案,有些更有飞天、神兽。而此图的藻井的团心是一隽金凤,外围四周是四条金龙。 飞天大概是人类自古的梦想,中国的飞天与欧洲的天使,是古巴队老梦想驱动下的美丽艺术表现。而飞天不靠羽翼,衣袋飘举,其轻盈多姿,成为敦煌重要的艺术形象。飞天虽也是佛教神祗,但多而美,值得单独欣赏。还是第400窟中,飞天是从印度经西域传入敦煌,是敦煌艺术中最生动活泼的形象,也是敦煌的象征,她的东传反映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及绘画技法的发展。

艺术与审美试题答案

《艺术与审美》各章测试答案 绪论测试 1 【单选题】(20 分) 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 D.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解析:一个人的人生境界会体现在日常生活、工作、审美等层面上,其中,前两者都是功利层面,只有最后一种是超功利层面。 2 【单选题】(20 分)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人物与其评语匹配错误? C.柳比歇夫——把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开发的天才; 3 【单选题】(20 分) 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 妥当? C.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是; 解析:智育一般都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而美育则培养想象力和直观洞察力。 4 【多选题】(20 分) 科学研究中新的发现不是靠逻辑推论,而是靠一种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些言论能够证明这 一点? B.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C.彭加勒说:“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 5 【多选题】(20 分) 20 世纪最后二三十年,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这些新的特 点和新趋势,要求我们的生产部门、流通部门、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各级政府官员要有: A.经济的头脑; B.技术的眼光; C.文化的头脑; D.美学的眼光。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10 分) 《艺术与错觉》一书的作者是? C.恩斯特· 贡布里希 解析:《艺术与错觉》的作者是英国艺术理论家恩斯特·贡布里希(学生如只回答贡布里希或 冈布里奇,也算对),出版于1960 年。该书是西方艺术理论界的名著之一。 2 【单选题】(10 分) 符合西方历史上的艺术理念论所主张的观念是? C.艺术呈现客观精神 解析:艺术理念论主张艺术来自对客观的理念或精神的表达,故符合此观念的表述只有C,而A、B、D 三项由于都指向主观的因素的表达,因而都是错误的。 3 【单选题】(10 分)

西方审美现代性中的东方元素_论印象派绘画中的异国情调

西方审美现代性中的 东方元素 文/ 李 勇 ——论印象派绘画中的异国情调 《穿日本和服的卡美伊》 (油画) 莫奈

5 世绘中获得了灵感。美术史研究也已经证实,19世纪下半叶在 西方绘画史上曾出现过“日本主义”(Japonisme),就是指许多 画家都崇尚日本的浮世绘着色版画。印象派也正好是在“日本 主义”浪潮之中形成的。德国学者阿德里亚尼(G?tz Adriani) 就明确指出:“在一个由龚古尔兄弟推起的日本时尚的启迪下, 大多数印象派画家都钻研过东亚艺术。”(1) 这里的东亚艺术主要 就是指日本的浮世绘。贡布里希也说:“日本艺术给整个印象主 义创新提供了启迪。”(2) 那么,印象派画家们到底从日本的浮世绘中得到了什么样 的启示?在印象派的作品中这些东方的元素又如何构成了异国 情调? 印象派作品中的异国情调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是 形象或题材,另一方面是形式技法。这两个方面都以日本的影 响最为明显。当然,由于印象派主要是法国的绘画流派, 从严 《富岳三十六景?骏州湖江流》 (油画) 葛饰北斋 《埃米尔》 (油画) 莫奈 《唐基老爹》 (油画) 凡?高 西方的审美现代性从历时性角度看,是指在中世纪晚期和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的审美领域中出现的审美活动(艺术)从 宗教的统治之下脱离出来,形成自身的审美独立性的历史/文 化现象。在这个意义上,审美现代性是对已有的审美成规的背 离与反差。这个现象又是伴随着社会的世俗化和经济领域的商 业化大潮同时产生的。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理性化、世俗化,审 美现代性变成了对世俗生活中这种理性化统治的批判。在文化 哲学的层面上,审美现代性则意味着人的感性生命的展现,它 是人的诗意存在或本真状态在现代生活中的剩余或守望。从西 方审美活动发展的内部来看,审美现代性的内涵的确可以做如 此简要的界定,这是一个历时性的时间维度。除此之外,审美 现代性还有一个空间维度。西方的审美现代性在诞生之初就不 仅有古希腊传统的影响,还有以拜占庭为代表的东方艺术/审 美文化的影响。许多古希腊的典籍也是从拜占庭传入意大利等 地,推动文艺复兴、催生 现代艺术的。到了审美现 代性表现更集中的现代 主义艺术中,东方艺术的 影响就更加普遍。因此, 可以说审美现代性是借 助于东方元素完成了对西 方传统的背离,表达着对 世俗生活中工具理性的批 判,展示出西方现代人的 感性生命状态的。东方元 素以西方审美文化的他者 身份介入了西方审美文化 历史的发展演变,催生了 西方的审美现代性,也成 为西方审美现代性中的一 个推动力。如果说东方元 素不是西方现代人的感性 生命反叛宗教统治、工具 理性的主导力量,至少也 是这种反叛力量的同盟 军。 西方审美现代性集中 体现在西方的现代主义艺术之中,而印象派是西方最早的现代 主义绘画流派。那么,东方元素是如何参与到印象派绘画的审 美现代性之中的?这种东方元素构成的异国情调在审美现代性 中的作用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我们 不妨从清理印象派绘画中的异国情调的构成要素入手。 一、印象派绘画中异国情调的构成 众所周知,印象派绘画与日本浮世绘之间有着割不断的联 系。马奈、莫奈、德加、凡?高等印象派代表人物都从日本浮

版式设计中的图片运用

版式设计中的图片运用 当一份风格独特、版式新颖的报纸在报摊上脱颖而出时,惊讶之后是欣喜;当市场上一份标新立异的报纸出现时,人们渐渐开始意识到,现代报纸的版面设计越来越重要,报纸的设计已经突破了作为报纸美术编辑的传统概念:从平面的角度讲,它在平面二维空间展开丰富的艺术造型,以更加丰富和形象的方式来有效的传播信息。 当报摊上的报纸变的越来越厚,各种信息都铺天盖地的涌向你的时候。不仅使读者感到眼花缭乱。因此在整个版面的设计当中图片的作用也越来越大。长文章读者一般都不会读完。长文章读者在心理上较难接受。图片越好,越吸引读者阅读。读者最常浏览的是标题。读者一般不会把所有的文章都读完。 记得有一份调查显示当读者阅读时,有百分之八十的人会被报纸的大图片所吸引。而阅读大标题的人还不到一半的数量,阅读图片说明的只有百分之三十五,文章的阅读者却仅剩百分之二十五。通常阅读的顺序也是按照大图片、头条标题、图片说明、文章来进行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精彩、具有创新的图片是版面能否抓住读者眼球和整个版式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个结果其实告诉我们,你给的越多,你得到的实际上越少,而反过来则是,你给的越少,越精,你却越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怎样才能把信息更有效的传达给受众。而这个时候,形象鲜明一目了然的视觉元素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 如何挑选图片 在挑选图片时要考虑到画面是否富有动感、矛盾是否激烈、人物表情是否丰富。首先,图片选择要从特定的角度来观察和反映新闻事件。在地震、海啸、爆炸以及战争等重大新闻事件中,尤其如此。在最近的神州六号发射成功的重大新闻中。大部分报纸都采用了大图片,并进行了一系列报道。并不约而同地选用了一张航空俯拍的图片。从图片的构图和角度上讲,图片场景宏大,表现力很强,一时间图片在报纸的运用当中体现出短兵相接、箭弩拔张的架势,而水平高下也一目了然。《新京报》、《北京青年报》、《南方周末》等报纸都运用了较为考究的图片,表现力很强。 《新京报》,只有四分之一的版面放标题和一张四栏照片,但是采集详细,从发射场、着陆场、到航天员老家,每篇报道都充满细节。《北京青年报》版面夸张得有点大。稿件都来自新华社,但剪辑出583秒神六飞进太空的大事记。头版图片和标题接近半个版,跟《北京晨报》的图片一样大,几乎是图片最大的两家。拍摄的图像对焦有点虚。做成大图,夸大了图像的缺点,《北京晨报》图片也是太虚。《竞报》头版照片是航天员在训练的资料照片。主打标题《太空英雄,生日快乐》,又来一个英雄。《南方周末》头版是一张三栏火箭发射照片,标题是《神六飞天三大悬念》,版面显得帅气而大胆。 报纸的图像化、色彩化越来越明显,注重设计的报纸,一般都会对图片要求精益求精。这也正符合了现代读者的需求和市场的需要。图片越来越承载了传递信息的的功能。

椅子基本起源 (2)

椅子基本起源 据文籍记载,椅子的名称始见于唐代,而椅子的形象则要上溯到汉魏时。 据考察,椅子这个名词最早起源于唐朝,而椅子外形则由汉魏时期的胡床演变为来。唐朝以前,“椅”字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做“车旁”讲,即乘车时依靠的围栏。后来随着社会的演变及工业设计的发展,椅子演变成一种在由四个脚支撑的平台上装上围栏的形式,其设计正是受车的围栏的启发。敦煌壁画就记载了很多椅子的的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椅、凳等坐具在南北朝时期的官宦家族中的使用,但当时还没有形成椅凳的称谓,人们还习惯将其称为“胡床”。唐朝时期,椅、凳的使用逐渐普遍,椅子这个名词才从床的品类中分离出来,开始被广泛使用。 纵观整个人类发展文明史,椅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文化都有密切的联系。从唐代以前的“椅”字还有一种解释,作“车旁”讲,即车的围栏。其作用是人乘车时有所依靠。明式椅盛于浙江,崇尚使用质朴的原木,花梨、紫檀、红木、楠木等,疏朗而活泼。在中国哲学背景下,原木的椅子与人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为平衡。 椅子设计基本上是每个工业设计师不管在工作还是学习上都经历过的案例,同时他们也为后人留下了经典的设计。 椅子设计风格的演变与技术发展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新的材料、工艺、结构和技术环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时出现新设计的基础。一件造型奇异,一改传统的家具的诞生总是伴随着一种新的科技、材料、构造的出现,从中可以看出,椅子的设计既吸取了当代新的生产技术和材料,闪现出时尚性、舒适性多样性,又不断地反映出民族性、风土性等自然特征。在现代设计的历史里,椅子的变革与建筑技术的发展是同步的,椅子可以被看做是历史的镜子,以小见大。正如乔治尼尔森在1953年指出的:“没一个真正原创的理念,每一个设计的创新,每一种材料的应用,每一种家具技术的发明都可以在椅子上得到最鲜明地表达。”

美术鉴赏之敦煌莫高窟

美术鉴赏之敦煌莫高窟 引言: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美术也同样源远流长,具体鲜明的名族风格和卓越成就,在世界美术之林独树一帜。而在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中,通过了解中国美术的光辉历史,丰富文化修养,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而鉴赏能力的提高不仅能够使我们对美的认识能力提高,还能净化我们的心灵,升华我们的感情,美化我们的生活。而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而莫高窟,则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向全世界人们展示了延续千年的艺术。 一.莫高窟的雕塑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南北长1600余米,上下共五层,最高处达50米。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余平方米,彩塑2415身,飞天塑像4000余身。莫高窟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历史悠久,与山西云岗石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古代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俗的佛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提供珍贵资料,是人类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 在隋唐时期,隋文帝杨坚允许百姓出家为僧尼及营造经向,安置北周灭法时所破坏的佛教造像,提倡僧俗修造佛像,严禁官民毁坏佛教造像。使得佛教大肆发展起来,在唐代一度成为社会思想领域里的重要支柱。敦煌莫高窟也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壮大。隋朝开皇年间,政府派人来远处的西陲的敦煌莫高窟进行营造。

隋代洞窟形制,多数承袭北朝的“支提”式,窟的中央作四方龛柱,方柱的前面和左右两面各凿一龛,龛中塑佛像。且佛龛加深,壁面趋于垂直,佛、罗汉、菩萨不再像北朝的那样身体过于前倾。塑像的尺寸加大,彩绘和塑造的结合更加讲究,色彩绚丽,造型丰厚圆润,一改北朝清癯瘦削型的旧观。莫高窟的塑像在数量上和内容的丰富性上虽然不及壁画,但它是礼拜对象,是洞窟的主体。泥塑比石雕、木雕和金属铸造,在制作工艺上有着更多的自由,所以,塑像显得格外细致、真实自然和生动活泼。而17窟唐代河西都憎统的肖像塑,和塑像后绘有持杖近侍等,把塑像与壁画结为一体,为我国最早的高僧写实真像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菩萨、供养天均作少女形象,大都头梳高髻,腰系羊肠裙,袒胸露臂而赤足。端庄秀丽,温柔典雅。集中体现了隋唐时期关于女性美的高尚理想。而罗汉像的制作受礼仪规矩的限制较少,因而生活气息更为浓郁,形貌和性格特征也较为显著而多样。天王、力士的形象则充分的发挥了唐代雕塑家善于根据生活感受和特定对象的性格、气质的要求而运用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的本领,充分体现出一种强力之美。 隋唐在结束战乱,实现统一后,经济文化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所以隋唐时期的莫高窟大都规模宏伟,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结构严谨,色彩绚烂,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经过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加上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以及对少数民族聚居区进行管辖,加深了汉族人民和少数民族的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大大发展。使隋唐时期的莫高窟佛像在民族进一步融合后,逐渐体现出了中原地区的特色,是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的结果。且由于内陆地区的统一,政府的支持和重视,通过各国使者的往来,中外文化的交流也更加频繁。敦煌唐代艺术代表了中国佛教艺术最璀璨的时代,外来的艺术和中国民族艺术水乳交融,使得敦煌唐代艺术空前丰富多彩,为后人对那一时期的经济、文化和生活各个方面的研究都提供了依据。

19世纪艺术 印象派

“瞬间”的永恒 ——19世纪之印象派 摘要: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巨制,除了这次来华展出的著名画作外,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凡·高的《向日葵》等更是鼎鼎大名。 关键词:光革新性感受 印象派画家走出画室,深入原野、乡村、街头写生,力求真实地刻画自然。借用“物体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产生的,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这一最新的光学理论,印象派画家认为,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有不同的颜色,他们的使命便是忠实地刻画在变动不居的光照条件下的景物的“真实”,这种瞬间的真实不恰恰就是一种转瞬即逝的“印象”吗?而印象派画家把这种“瞬间”永恒地记录在了画布上。 革新性: 一、发现户外阳光下的色彩 从展览开幕的盛况和媒体的关注程度看,法国的印象派绘画在中国极受欢迎。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有学者专门撰文介绍和评价印象派绘画,印象派一词也见于各种文章,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印象派艺术的特点,印象派绘画对现代中国油画产生了深刻影响。一些学者和艺术家把印象派艺术与中国艺术作比较,认为印象派的审美趋向与中国传统绘画之间有着相互呼应的东西。徐悲鸿很重视印象派画家的写生,并对印象派画家运用色彩予以肯定,说他们的画重神韵。林风眠则从绘画革新的途径上对印象派的贡献加以肯定。黄宾虹认识到印象派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有相通之处。 印象派绘画的最重要成就,就是发现和表现户外自然光下的色彩,捕捉大自然的瞬间变化。为了捕捉瞬间的“印象”,印象派绘画在构图上往往较为随意,力求突出画面的偶然性,增加画面的生动和生活气氛,凸显对内心主观意象的表达。需要提醒观众特别是小观众,欣赏印象派绘画最好不要距画太近,若贴近看则会感觉色彩支离没有混合。 二、引起世界艺术形式大变革 印象派是19世纪中叶欧洲艺术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重要阶段,印象派画家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针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印象派画家吸收了写实主义绘画的营养,在绘画中开始对室外自然光的研究和表现。根据“物体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产生,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这一当时最新

各个时期风格的椅子

洛可可家具 盛行于18世纪路易十五时代 洛可可家具纤细、轻巧、华丽和繁琐的装饰性,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不对称,并以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形象作为装饰语言,叶子和花交错穿插在岩石和贝壳之间,外形轮廓不规则的形式遮住了传统的结构,熟悉的雕刻形式与令人耳目一新的图案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没有规则也不会间断,相对的均衡弥补了不对称在人视觉上的不稳定感。而这些富于想象的成分在这种并不实用的结构基础上是极其成功的,镜台和蜗形腿、半圆狭台等家具的外轮廓都变得极其夸张,但橱柜、椅子和桌子的结构形式,都还是以矩形基座为基础的。 法国路易十五椅子 弯曲线条 框架体(靠背板顶部连接档上、座面下部前望板中间和卡布奥尔腿的膝部):雕刻花卉、叶饰图案 椅背和座面:包衬或编藤形式 包衬椅应用镀金、或油漆(大漆)和包金箔或打蜡处理 所有椅子都有扶手垫 英国洛可可时期 “齐宾代尔式”座椅

等,偶尔也采用红色皮革货吗总来处理座椅。 齐宾代尔式家具特色, 表现在单纯而有力的线形结构上面,具有一种厚重雄浑二庄严的英国绅士感觉。 意大利和西班牙洛可可家具 西班牙家具一方面具有高贵而健壮的男性气度,另一方面则表露出乐观而神秘的特异色彩。 采用铁为材料制作桌椅、床、灯架等家具。采用精工压制成型的皮革制作座椅或做墙体的方式。 美国殖民时期 最大特色表现在膝部雕刻着螺纹饰的弯脚上,由于工匠技术高超,将弯角处理得极为牢固而优美,两弯脚之间无支架支撑,下端接以西班牙式弧形角,或齐宾代尔式球爪脚等,使得家具曲线获得更为自然而流畅的伸展。此外,荷兰式和法国式脚亦可见。 座椅 新古典主义家具 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家具设计师借鉴建筑的形制,以直线和矩形为造型基础,并把椅子、桌子、床的腿变成了雕有直线凹槽的圆柱,脚端又有类似水果的球体,减少了青铜镀金面饰,较多的采用了嵌木细工、镶嵌、漆饰等装饰手法。这时的所有家具式样精炼、简朴、雅致;做工讲究,装饰文雅。曲线少、直线多;涡旋表面少,平直表面多,显得更加轻盈优美,,家庭感更加强烈。最喜欢用的木材是胡桃木,其次是桃花心木、椴木、乌木等。以雕刻、镀金、嵌木、镶嵌陶瓷及金属等装饰手法为主,装饰题材有玫瑰、水果、叶形、火炬、竖琴、壶、希腊的柱头、狮身人面像、罗马神鹫、戴头盔的战士、环绕“N ”字母的花环、月桂树、花束、丝带、蜜蜂及战争相关题材等。 路易十六式家具 最大特色在于放弃曲线结构和虚饰,而将设计重点摆在水平和垂直的结构本体上面。因而直线的造型成为自然的趋向,加上体积上的有意缩小,使家具的外观获得了更为优雅的效果。

敦煌莫高窟_美术鉴赏艺术价值

敦煌莫高窟 ——石窟艺术的宝库

一、摘要: 始建于公元366年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尤以飞天壁画出名。 敦煌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都不能媲美的,大部分洞窟都存有塑像,数量众多,堪称是一座大型雕塑馆。 莫高窟的声誉远远超越其他石窟,不仅因为它数量庞大的壁画、彩塑像、文献资料。还有它内在的佛教文化和佛教信仰。 莫高窟的艺术魅力来源于它的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敦煌艺术。而四种艺术相辅相成,相互辉映铸造了这一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石窟。 关键词:莫高窟艺术魅力文化 二、何谓敦煌石窟: 莫高石窟位于敦煌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南北长约1600多米, 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 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一直到清代的一千五百年间,在三华里长的鸣沙山上壁上,密密层层地建造了四百八十多个洞窟,布满了彩塑佛像和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壁画。彩色佛像共有两千多身,最大的一个高达三十三米。壁画的技巧高超,数量惊人,如果一方方连接起来,可排成五十多华里长的画廊。此外,在一个封闭的石室中,还发现了大量的价值极高的古代经卷,文书,画卷等。 之所以莫高窟的声誉远远超越其他石窟。其原因一是敦煌莫高窟开凿年代较早,迄今已有1643年的历史;二是规模宏大,现保存完好的洞窟492个,像蜂窝一样密密麻麻排列着,错落有致,绵延1600多米;三是雕塑,壁画十分精美,现存彩塑2499身,壁画45000平方米,有人称敦煌莫高窟既是一大雕塑馆,又是一个佛教艺术画廊。 三、敦煌壁画的诞生---西方净土变绘画天堂 敦煌就是一个图腾。 在古代,不管是东方或西方,雕塑和绘画往往和建筑是紧密相连的,特别是

浅谈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色

浅谈印象派绘画的艺术 特色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浅谈西方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印象派兴起于19世纪中叶,那是一个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经过数十年的全速发展后开始在精神文化领域引发嬗变的时代。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流派。印象派画家在艺术特色上从构图、造型、色彩、笔触以及主观精神的表现上都和之前的古典主义的艺术特色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重写生,重实践,并走出画室,描绘外光和大自然的吮吸变化,用奔放的笔触和没有调和的颜色在画布上直接调和,形成冷暖色调强烈的新画风。 关键词:印象派印象派画家艺术特色 印象派绘画,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以法国为中心风靡欧洲并居于世界性影响的印象主义绘画现象,代表人物为马奈、德加、雷诺阿、毕沙罗、莫奈、西斯莱以及后印象派画家梵高、高更、塞尚和修拉等人。“印象派”一词起初用于称呼这一群共同举办画展的、有相似艺术倾向的画家的作品。也是语带讽刺的,尽管这个词来自于画家莫奈的一幅画《日出印象》,却在短短的一二十年中跃然成为一场世人瞩目的艺术运动。在1874年的巴黎的第一届印象派画展,被认为是印象派绘画团体诞生的标志。该画展向世人宣告,这是一群画家们不懈努力所展示的作品,他们的作品摆脱了世俗的等级制度和固步自封的艺术团体强加于其上的传统桎梏的束缚,同美术史上的任何一场运动相比,印象主义及其关联的画家具有更神秘的特征,他们起初为遭官方沙龙的拒斥,受到评论家的嘲笑,公众所不理解,大多数作品被社会拒绝,可是他们却凭借自我宣传、冒着引起公愤和受到嘲弄的危险来发展其事业,开一代新风气。他们弃陈腐的宗教和古典题材,打破了学院派的传统,将早期的绘画的完美表面和鲜明轮廓转变为光亮和色彩的新形式。他们记载光线在风景中的瞬间效果,歌颂感性男女的普通生活。这些对日常

印象派艺术风格及演变

印象派艺术风格及演变 印象派是西方现代派艺术的主要派别最早的发端,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在西方现代派艺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它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流派,印象派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极力反对官方学院派艺术的统治,后来成为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美术运动的主流[2]。 起源与发展 19世纪的时候,法国巴黎是欧洲油画的中心。这个时候的风格是以学院派的新古典主义为主导的,他们每年都要举办官方的展览,叫做“沙龙”,多数人都出自于皇家美术学院,他们有着深厚的素描基础,并且精通人体解剖,画风严谨,细腻。而在这个时候,还有着另外一大批充满着理想的年轻画家,他们来自于各个阶层,大多数都是自由人,很多人对学院派的教学方式及绘画风格有着不同的看法,认为古典主义千篇一律,缺乏个人风格,他们更崇尚现实主义,并提倡户外写生。由于大家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观点,他们逐渐地不约而同的来到巴黎郊外的一个小村庄,巴比松村,有的甚至长期定居于此,来描绘那里迷人的风光,“巴比松”派诞生了。“巴比松画派”就是“印象派”的前身。 这些画家当中只有极个别的被官方所接受,大部分画家的作品被拒之“沙龙”的门外。1873年,毕沙罗、莫奈、雷诺阿、塞尚和西斯莱等人的作品遭到沙龙展览评审团的拒绝,这种不公平待遇是促使他们以不寻常途径,组织与“沙龙展”相对的独立展览以便展出自己作品的直接动因。这件事的结果就是于1874年4月在摄影师纳达尔(Nadir)的工作室举行的第一次画展。他们以自称“无名画家、雕刻家和版画家协会”作为此次展览的组织者,而与沙龙文化圈对立。展览中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ImpresSion--Soleil Levant)的名称被《锡罐乐》杂志记者李洛伊(Leroy)不怀好意地引用以称呼此团体为“印象派”,认为那是一群根本就不懂绘画的画家。而这个带有讽刺意味的名称却被莫奈、雷诺阿等人接受,“印象派”这个名词也就成了标示他们独特的绘画风格和目标的代称[3]。没想到,这些挖苦的话,反而成全了这批画家,之后,至1886年这群画家先后共举办了7次画展[4],“印象派”随之诞生,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名声响誉全世界,“巴比松”派反而慢慢被人淡忘。 代表人物

从建筑艺术看敦煌莫高窟

从建筑艺术看敦煌莫高 窟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从建筑艺术看敦煌莫高窟[摘要]:敦煌莫高窟,一座经历了一千多年的营建与艺术沉淀的建筑,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单纯的宗教或者艺术的范畴,它是多元化的集合体。古今中外,多少艺术家对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整理出了无数的理论着作。但是很多人提到莫高窟,最先想到的是壁画,殊不知这一伟大创举在建筑方面也有它独特的成就。这里就莫高窟建筑方面的艺术进行简单赏析。 [关键词]:敦煌莫高窟建筑建筑画艺术 石窟艺术首先是一种造型艺术,敦煌在建筑艺术方面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中国式的审美风范。而建筑艺术大致可以从两方面来谈:一)石窟建筑本身。二)、敦煌壁画中的建筑画。 一、石窟建筑本身 作为一名建筑学的学生,在看建筑时,首先关注的是建筑是否实用,而不是是否美观。石窟这一形制是从印度传过来的,但我们可以从敦煌石窟中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从不同方面对佛教艺术的渗透与改造。洞窟的形制取决于它的功能,在印度,石窟既是僧人们生活起居的地方,又是礼拜活动的场所。因此,僧房窟出现的较多,即使是在以礼拜为主的支提窟中,往往也在旁边开小禅房,用于起居生活。而在中国,现存石窟用于生活、起居的较少,而用于礼拜的较多,体现在石窟形制上的改变就很明显。敦煌石窟形制大约可分为以下几种: 1)中心塔柱式石窟 外建史的学习让我对印度支提窟有了一定了解,因而在看莫高窟介绍时并不费劲。这是较早流行的礼拜窟,它的形制来源于印度,但在印度,支提窟中心是一座佛

塔。而在莫高窟,其特点是石窟轴线的后部中心有方形塔柱直达窟顶,顶的前后坡面上塑出圆形椽子,以及和椽子相交的檩枋。这种中心塔柱式石窟虽然源于印度石窟中的支提窟,但是其内部装修形式已经中国化了。有些洞窟还在人字形屋顶两端与山墙交接处安置了木制的斗拱。我们都知道,斗拱,以及前面提到的檩枋、椽子等,是中国古代木制建筑中很重要的一种结构形式。 2)禅窟 这种石窟形制同样来源于印度,实际上就是来源于印度的僧房。主要用于僧人打坐诵经。主室顶部凿成四坡覆斗形,顶绘华盖藻井,四角垂璎珞,覆斗的四坡满绘天空诸神灵、鬼怪及飞禽走兽之属,奔腾飞扬,色彩绚丽,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对中国古代建筑有所了解的话,你就会发现这里面的很多装饰与建筑形式都是来源于中国古代建筑风格(以故宫最为经典),在印度僧房基础上进行了不少改动。 3)佛龛覆斗顶石窟 从名字就可以大致猜想到石窟的形制,关键词是佛龛、覆斗顶。窟室为方形平面,后壁开龛,龛形随朝代的不同而有显着变化。主室顶部通禅窟一样为四坡覆斗形,顶部有方形宝盖,装饰尤为精细,色彩鲜明艳丽。而所谓覆斗顶也是来源于中国式的斗帐形式。 4)佛殿式石窟 一般为大型石窟,主要特征是大覆斗顶下有一马蹄形中心大佛坛,佛坛上有7-9身大型塑像。洞窟规模宏大,甚为壮观。 除了以上几种形式之外,莫高窟还有其它洞窟形制,就不一一列举。总结起来,洞窟大致形制都是起源于印度,形式追随功能,是符合实用原则的。在此基础上,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因素,成为了独具中国艺术特色的建筑。藻井,斗拱,覆斗

版式设计方案

《郑州农业》版式设计方案 一、版式设计理念 绿色和谐,关注农业 二、目标受众群体分 郑州以及周边农民及农业工作单位、 三、版式设计风格 朴实 四、设计方案 1、封面:大体参见《农村工作通讯》、《河南农业》,略有改动 1)整体页面背景以绿色为主,可以穿插郑州的标志性建筑:二七塔、黄帝像、郑东新区等; 或者是联合国的“铸剑为犁” 2)封面插图下的字体不用红色,用与绿色相搭配的字体为宜; 3)杂志封面的题字暂时缺失,待定;题字的下面可以加注拼音; 4)页面中间的图片样稿中已经注明,需要略加美工一下。 2、卷首: 1)文章暂时缺失,需要一篇总领性的文章,简明扼要地概括杂志的创办目的、意义以及杂志的性质。以省内著名的农业专家,政府人员或者名誉较高的人撰写为宜。 2)可以参见《河南农业》杂志,卷首是领导的一篇讲话报道; 3)卷首的正文分为两栏,字数以600——800字为宜; 4)在卷首页的下部分约1/5处,划出一块,介绍封面插图的内容。

可参考的卷首如下: 3、目录(2——3页)的设计 1)目录(2——3页)分为四栏:从左到右依次为1234栏,其中1和4栏占每一页的1/3;2和3栏占每一页的2/3。 2)第一栏:杂志的封面缩小图、杂志名称、年月、期刊数、主管人员及各部门联系电话等杂志的基本信息。(样稿中有《郑州农业目录》,可以略作改动)参见样一《河南农业》目录左边第一栏; 3)第四栏:插图新闻(简讯),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本期杂志的看点。参见样二《农村工作通讯》目录顶端的图片新闻,以两到四条新闻为宜; 4)第二、三栏:为杂志的目录,参见样一中的目录。其中“目录”两字可以艺术化,“目”字大,“录”字小;杂志的目录排版如下: 卷首语 简讯 动态 农业部乡镇企业局休闲农业处处长傅金凯考察我市休闲农业发展情况 郑州要建40个标准化菜市场 今年我市“三品一标”认证登记工作成绩斐然 郑州市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将落户南郊菜价有望下降 郑州市金水区马渡村候选“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 科研成果 郑州市农科所三项科技成果再获2011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郑州市蔬菜所“圆春甘蓝的选育及应用研究”项目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聚焦

敦煌莫高窟艺术

敦煌莫高窟艺术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西端,是古代“丝绸之路”东西交通的要道,更是中原与西域交通的必经门户。在其东南25千米的三危山与鸣沙山之间的莫高窟(亦称千佛洞),前秦时就已开凿了佛洞。以后历经十六国、北魏、北周、隋、唐(包括吐谷浑占据时期)、五代、宋、西夏、元、清代。由此可见,莫高窟从4世纪中期到14世纪的千余年,凿窟活动代代相传,连绵不断地进行着。在敦煌艺术的发展中,隋唐时期是莫高窟的鼎盛时期。根据目前研究结果,莫高窟现已确认编号有493个,其中属于唐代开凿的达228个,这里是集中唐代绘画、雕塑、书法、文学的综合艺术宝库。根据考古研究院的统计,现存壁画面积达45万平方米,彩塑造像2000余身,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可划分为佛像画、佛经故事画、民族传统神话故事画、经变画四大类。作为宗教艺术来说,有关佛的体裁是敦煌壁画中的主要内容。这里有诸如三世佛、七世佛、文珠、普贤、现世音、地藏王等大量佛像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飞天,飞天也就是正在飞翔的神,梵语称之为提婆,一些佛教作品描写飞天往往出现在乐鼓齐鸣、天花乱坠的佛说法的庄严时刻。据说她们居住在风光明媚的天宫中十座山中,不食酒肉,专采百花香露,散天雨花,放百花香。对飞天的构思显示了画作者丰富的想像力和智慧。这里飞天既不像欧洲人心目中天使(安琪儿)长着不协调的翅膀,又不像道家用云彩将人托在空中那样笨重,而是巧妙的用两根衣带,被天风浮起,她们挥舞长巾,扬手散花,怡然自得地翩翩起舞,遨游太空,给人以美妙的想象。此外,宗教画中还有大量的反映佛本生故事、因缘故事和佛传故事的佛经故事画,及其以佛经为根据的经变画。佛教题材以外就是一些民族神话及其风俗生活画,如西王母驾凤出行图、西域各国人民供养图、雨中耕作图等。 雕塑是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塑像又是石窟的主体,多采用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像。唐代雕像风格与元朝不同,处处显示出丰满和谐的象征。唐代雕塑不仅有群像,如神龛中塑了七身佛像,而且出现大型佛像,如唐玄宗时曾雕塑了高达26米的南大像。从敦煌塑像的特点看,一方面在泥塑上掌握了纯熟的技巧,同时在彩和塑的有机结合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雕塑水平已达到了极高的程度。 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中,成为世界级文物保护单位。

艺术与审美期末考试附标准答案

注:1题目的选项有所变动 2改卷为80分的试卷 3单选 2、4、20、33 不确定 多选2、11、17 不确定 1A 【单选题】(2分) 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 A. 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审美追求,从他的艺术爱好,一直到他的穿着打扮,都体现一个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追求;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B. 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包括一些生活细节,都能反映他的精神境界,反映他的生存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位;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C. 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D. 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当然最能反映他的人生境界,最能反映他的胸襟和气象; 2D 【单选题】(2分) 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 A. 审美活动的核心就是创造一个意象世界,这是不可重复的“这一个”,具有唯一性和一次性,而这正是“创造”的本质;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B. 美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创造性; C. 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是; D.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的培养,不能靠智育,而要靠美育。 3A 【单选题】(2分)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人所讲的人的精神境界的内在心理状态表现? A. 胸次

胸襟 C. 怀抱 D. 格局 4D 【单选题】(2分) “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带给我们众多启示,其中最核心的启示是? A. 只有多学科教育背景的研究团队才能研发出畅销的产品; B. 最简洁的产品设计才是最好的产品设计。 C. 商品必须有醒目的设计风格,否则难以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D. 最永久的发明创造都是艺术与科学的嫁接; 5D 【单选题】(2分) 《艺术与错觉》一书的作者是()。 A. 阿瑟·丹托 B. 克莱夫·贝尔 C. 汉斯-格奥尔格·伽德默尔 D. 恩斯特·贡布里希 6A 【单选题】(2分) 以下符合黄休复《益州名画记》原意的表述顺序是()。 A. 逸格、神格、妙格、能格 B. 能格、妙格、神格、逸格 C. 妙格、逸格、能格、神格 D. 神格、能格、逸格、妙格

论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色

论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色 09124796 金雨佳 印象派绘画,是指发生在19世纪下半期,以法国为中心风靡欧洲并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印象主义绘画现象。印象派绘画以莫奈的《日出的印象》最初被人讥笑而得名,却在短短的一二十年中跃然成为一场世人瞩目的艺术运动。在1874年巴黎的第一届印象派画展,被认为是印象派绘画团体诞生的标志。该画展向世人宣告,这是一群画家们不懈努力所展示的作品,他们的作品摆脱了由世俗等级制度和固步自封的艺术团体强加于其上的传统桎梏的束缚,同美术史上的任何一场运动相比,印象主义及其关联的画家具有更为神秘的特性,他们起初为公众所不理解,被评论家责难,大多数作品被社会拒绝。可是,他们不气馁,并矢志不渝地朝向自己认定的目标前行。他们并不知道,正是他们开创了西方绘画史的新纪元,也正是以他们的画展为起点,“印象派”从法国开始影响整个欧洲,成为西方现代绘画的起点。 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为马奈、德加、雷诺阿、毕沙罗、莫奈、西斯莱及后印象派画家凡·高、高更、塞尚和修拉等人,他们吸取了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写实主义的经验,在19世纪现代科学(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通过画家直接观察所带来的感受,来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20世纪初期,印象派已经成为广受欢迎的艺术流派。它不仅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而且影响了整个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一、印象派的构图 印象派画家几乎都强调那种偶然一瞥,力求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去审视对象,例如从晚会包厢里俯视舞台,从某一个角落侧视大厅,从头顶上仰视一群舞女,都是以前古典绘画里没有的。古典艺术主要关注神话、战争和历史题材,讲究构图的舞台戏剧化效果,场面宏大富有文学性。而印象派的构图突破旧的固有模式,多作架上小品,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审美要求对画面构图进行随意剪裁。这种似乎漫不经心的构图与传统的舞台样式的构图相比,要自然生动多了。 二、印象派的造型 由于印象派画家重写生,重实践,他们大多在户外描绘外光和大自然的瞬息变化,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笔触奔放而果断。他们的画,不论是即兴写生还是记忆创作,都有一种一气呵成、不求甚了和随意的特点,有一种未完成的完整性。为此,在造型特征上有这样一些特点: 1.古典绘画强调造型的厚重、圆浑,而印象派注重平面化的造型。这一点在马奈的作品里是非常突出的,他精简了黑与白之间的过渡层次,在每一个形体内部,又简化了光影,与古典绘画中朦胧的多层次光影效果不同。 2.古典绘画强调轮廓线分明,印象派在处理边线轮廓时非常含蓄,甚至形体与形体之间浑然相连。这在莫奈、毕沙罗、西斯莱、雷诺阿的大量作品中就能够明显地看到,特别像德加的舞女和洗澡的裸女更是如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