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气象服务的制度变革

气象服务的制度变革

气象服务的制度变革
气象服务的制度变革

气象服务的制度变革

姚学祥

第一节引言

气象服务商业化是二十世纪末国际气象界的热门话题。对这个问题处理不当,将直接影响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的前途,影响各国气象事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削弱人类预防气象灾害的能力,影响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气象服务商业化问题亟待理论研究和指导。到目前为止,气象服务商业化问题尚未引起国内学术界的足够重视。翻开经济学、行政学的学术刊物、专著、会议文集,难以看到对这一问题的理论阐述和研究。

气象服务商业化问题本身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它是一个行政管理学问题,也是一个经济学问题。从行政管理学角度看,作为一项基础性公益事业,气象服务过去一直是一种政府行为,是政府的一项社会职能。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无论是计划经济国家,还是市场经济国家,气象事业都是由国家投资、国家筹办并以国家名义提供服务的。从经济学角度看,气象服务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最近二十年来,许多国家气象服务从无偿免费的公益性服务逐步向有偿收费的商业性服务发展,个别发达国家的气象服务已经完全实现了收费服务制,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私营气象公司。这种世界性的发展趋势提醒我们:气象服务原来并不一定都是纯粹的公共物品,有些气象服务甚至具有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的性质,即使纯粹的公益气象服务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实行收费服务。

我国的气象服务商业化趋势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发展起来的。在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政府职能已经或正在转变,气象部门也进行了改革。特别是1985年以来开展的专业有偿气象服务,改变了以往气象服务只有单纯公益无偿服务形式的状况。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从封闭的气象局大院走了出来,投身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之中,在不断提高公益性气象服务水平的前提下,解放思想,积极开拓市场,专业有偿服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一个生机勃勃的气象信息服务市场迅速崛起。

在实际工作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才能有效地提供气象服务?气象事业如何保证可持续发展?气象服务该不该收费?如何收费?……这些问题的核心是气象服务商业化问题,亟待理论指导。

笔者认为,气象服务是典型的知识商品,气象服务商业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对气象服务商业化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公共物品和知识经济的理解。本文通过对气象服务“公”与“私”的理论思考和大量气象服务实例的分析,提出了若干问题,并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我们的分析就从气象服务的公益性开始。

第二节气象服务的历史起点:公共物品

气象服务问题的核心是关于气象服务“公益性”与“商品性”的思考,即:气象服务是公共物品、还是私人物品?笔者认为,公益性是气象服务的历史起点,并且,公益性气象服务对

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气象服务问题应该从气象服务的公益性开始。本节将以公共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对气象服务的公益性进行分析。

一、理论基础:公共物品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利用数学表达式,给公共物品下了定义[]。他认为,某种私人物品的总消费量等于全部消费者对私人物品消费的总和,用公式表示即:

式中,X为最终消费品,上标i为消费者人数,下标j为私人物品投入量,X j是最终消费品的j次私人物品投入量,显然它应该等于全体消费者I的总投入量。而公共物品的消费总量则等于任何一位消费者的消费量,用公式表示即:

X k = X k i(k=J+1,…,J+K)

可见,公共物品就是那种能供许多人同时消费的物品,并且人们消费这种物品的效果,以及生产这种物品的成本,并不因为享有它的人数规模发生了变化而改变[]。

公共物品包含的种类很多,比如国防、法律、公安、消防、公路、教育、电视、天气预报等,与公共物品相对立的就是私人物品。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具有本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消费的排他性。私人物品的消费具有排他性,而公共物品的消费具有非排他性。

(2)收益的排他性。私人物品的收益具有排他性,而公共物品的收益具有非排他性。

(3)公共物品的生产具有较高甚至无法计量的私人交易成本。

公共物品的问题在于无法实行谁消费谁付钱的原则。因为收费的困难或收费成本太高,生产者无法得到足够的生产回报,生产成本难以得到必要的价值补偿;或者是别人(由于搭便车)从公共物品中得到的好处可能比生产者还要高,会挫伤生产者积极性,导致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在本文讨论的气象服务中,就确实遇到了这样的难题。

公共物品收费困难问题本身很复杂,经济学家进行了长久的讨论,但没有达成共识。有代表性的是科斯和萨缪尔森的不同观点。

科斯在他的《经济学上的灯塔》一文中指出,只要明晰了灯塔(也就是公共物品)的产权,灯塔的收费困难就可以得到解决,从而使灯塔这种公共物品能够通过市场来供给。办法是政府对灯塔的建造者颁发许可证,授权他们向过往的船只收费。

与科斯不同,从约翰·穆勒到萨缪尔森,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依靠市场机制,不可能解决灯塔的收费困难,也就是说,市场在这里会失灵。

萨缪尔森认为,灯塔的收费面临着一个基本的困难,就是灯塔发出的光线应如何定价。在市场交换的条件下,一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不是取决于它的平均成本,而是取决于它的边际成本。问题在于,灯塔一旦建造起来,多一艘船只从它下面通过,并不会使灯塔的建造成本

或维护成本有任何的增加,也就是说边际成本为零,这样按照边际成本定价的原则,船主根本不该付费。灯塔的收费困难依然存在。因此,公共物品不能通过市场供给,而只能由政府来提供,相应的费用通过征税弥补。

其实,正如本文将要证明的,现实中的公共物品不都是纯粹的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本身涵盖范围很宽,具有层级性。一般地说,凡是公共消费的物品都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完全公共消费而无私人消费的物品就是纯粹的公共物品,否则,就是不纯粹的公共物品。各类公共物品之间有很大差异,同样的公共物品在不同的情况下也可能有不同的(公共物品的)纯度。即使过去传统意义上纯粹的公共物品也会随着时代而发生变化。如随着收费技术的提高,以前无法实行付费消费的物品现在可以很容易地收费。

笔者认为,气象服务具有公共福利性质,应该由政府部门提供,这是一个总的原则。但是免费供应会导致一个超消费问题,而超消费本身就是一种福利损失。因此,政府提供公益性气象服务也可以适当收取费用,至少可以限制过量消费,减少消费拥挤。

二、传统的天气预报是公共物品

天气的变化源于全球大气的运动,冷暖干湿空气的你来我往造成了雨雪风霜、阴晴冷暖的气象变化,对全球大气连续的、全方位的观测是天气预报的基础。劳仑兹的一句名言道出了全球大气的一体性:今天纽约的一只蝴蝶拍拍翅膀,十几天后会导致北京的倾盆大雨。大气的无国界运动使得全球气象合作成为准确的天气预报的前提,也使得气象成为全球合作的典范。气象国际合作没有因为冷战而中断,也没有因为封锁而动摇,却受到气象服务商业化的致命威胁。

1855年法国科学家莱伐尔奉命追索克里米亚战争时出现的风暴,发现了风暴移动的奥秘,指出只要将不同地点的气象观测记录收集起来就可以制作风暴预报,揭示了气象国际合作的必要性,从而拉开了现代天气预报发展的序幕。

1872年在莱比锡举行了国际间气象会议,次年在维也纳又举行了第一次气象大会,会后成立了国际气象组织(IMO),国际气象组织的重要任务是协商、处理世界各国气象观测网的建立和业务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国际协作活动,并解决全球气象观测网及有关业务和科技等问题。它当时是国际间气象界群众性组织。由世界各国气象局、气象台领导人以个人身份参加。这样的组织形式难以适应迅速发展的气象事业对国际合作的强烈需求。

为了进一步加强合作,1951年国际气象组织改组为世界气象组织(WMO),成为与联合国建立关系的政府间(即各国气象局间)的国际机构。主要任务是协调和改进世界气象业务和有关活动并促进其标准化,鼓励国家间高效率地交换气象和有关情报,促进建立气象、水文测站网及传输、交换观测记录、资料等方面的全球合作等。[]从此,在共同的利益驱动下,各国气象部门一直相互无偿交换气象资料。本文的分析将说明这里的“无偿交换”对气象事业的重要性。

可以说,全球合作促进了气象预报水平的提高,增强了人类预防气象灾害的能力。现代天气预报已经成为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密布全球的气象观测站、气象卫星以及雷达、船舶、飞机等构成的世界天气监测网对大气进行连续的、多角度的观测,观测资料通过全球气象通信网迅速汇集到各国国家气象中心和世界气象中心,巨型计算机对全球资料进行分析处

理、并以此为初始场,求解大气运动方程组,从而获得未来大气的运动情况。预报人员再对其进行分析,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其它工具制作出天气要素预报。这个过程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必须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笔者相信,没有现代高科技和全球气象工作者的密切合作,天气预报就不可能成为现实。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对气象问题的研究古已有之,而天气预报、或者说称得上准确的天气预报却只是近几十年的事。

以上事实说明:气象信息是一种公共物品,甚至可以说是世界公共物品,它由世界各国共同开发,全世界人民共同收益。

笔者认为:由世界共同提供气象信息这种公共物品,规模经济效益也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如:静止气象卫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气象观测手段,如果由世界统一提供卫星资料,只要3-4

颗静止气象卫星就足以覆盖全球。如果各国都用自己的静止气象卫星进行观测,200个国家就需要600-800颗静止气象卫星,不仅成本大大增加,单说信号干扰,就是一个灾难。再如数值天气预报,抛开复杂的技术不说,数值天气预报所要求的计算机资源就足以令人却步,每个国家都购置千亿次甚至万亿次巨型计算机并不断更新,其成本可想而知,实在是一种浪费。因此,由世界统一提供基础性天气预报产品,最经济、最有效。这当然只是笔者的一个梦想。在国际合作提供天气预报产品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当数欧洲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中心,它是欧共体国家联合创办的,集中了全世界最优秀的数值天气预报专家,所制作的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产品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其预报准确率甚至超过了美国国家中心的数值天气预报产品。更重要的世界公共物品是基本气象资料及产品,世界气象组织定义“基本气象资料及产品”为那些保护所有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福利的维持所必需的、用来准确描述预报天气和气候,并支持世界气象组织各项计划的资料和产品。笔者认为这类资料和产品应该、也只能由世界统一提供,是一种纯粹的世界公共物品。

三、气象服务公益性的理论依据

在我国,气象事业作为公益性的科技服务事业,被认为“属于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气象服务的公益性、基础性和先导性决定了我国气象部门在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气象服务中,要始终把公益服务放在首位,把做好公益服务,尤其是做好决策服务作为气象部门的首要任务和提高气象服务效益的基本内容。[]

从本节第一部分提供的公共经济学理论的角度看,传统的气象服务作为一种公共物品,是有其理论依据的。下面以天气预报为例,讨论它具有的公共物品性质。

首先,天气预报的消费具有非排他性。如中央气象台通过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刊等公共传媒发布台风警报,警报的内容是某个台风将于某日某时在福建登陆,将要影响广东、福建、浙江、江苏、江西、安徽、上海等省市,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以避免台风带来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这是我们大家都已十分熟悉了的公益性气象服务。出于安全的考虑,大家都需要消费这种气象服务,正如我们需要医疗、教育、公安一样。这种天气预报警报的消费具有完全的非排他性。警报一经发出,人们就可以紧急采取预防措施,如从低洼的沿海地区撤离、加固门窗等,从而减轻财产损失和减少人员伤亡。台风警报是一种不可分割的信息产品,完全符合本节开头介绍的公共物品的公式:

X k = X k i(k=J+1,…,J+K)

全体消费者的消费总量等于任何一位消费者的消费量,并且人们消费台风警报的效果,以及制作台风预报警报的成本,并不因为享有它的人数规模发生了变化而改变。台风警报一经发出,全体中国人甚至外国人都能享受得到。对此,我们很难排除某些人的享用权,就是说,根本无法排他。而且从成本-收益比较来看,也没有必要在使用上采取排他性措施,因为多一个人收听警报,多一个人了解台风动向,对其他人的消费量不存在任何影响。台风警报的边际成本为零。也就是说即使采取了排他性的措施,生产者(国家)也不能节约一分一厘的成本。既不必排他,也不值得排他。相反,如果要采取排他措施,成本反而会增加。排他措施本身难度太大,需要很高的成本,必然得不偿失。

其次,生产天气预报产品的收益也具有非排他性,也就是说谁投资,不见得谁收益,或者说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如前文所表明的,气象预报有许多前期的环节,最重要的是气象观测。气象观测是天气预报的基础,没有准确的气象观测就没有准确的天气预报。如果你生活在青藏高原,为了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立了气象观测站,并因此获得了收益,但这一收益与全球所有人们从这一观测中获得的收益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别人的收益并不影响你的收益。在本文的案例分析中将会看到,非天气预报制作者拿别人发布的天气预报谋取暴利,而天气预报制作者却得不到应当得到的回报。

第三,天气预报服务具有较高甚至是无法计量的私人交易成本。从购买各种先进的设备,如计算机、气象卫星、雷达、各种地面和高空探测仪器,到进行大气观测、信息收集、数据处理、作出预报、制作和分发警报,是一个庞大昂贵的系统工程。任何个人要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独立完成天气预报的全过程是不可能的。天气预报需要全球协作。气象事业的发展也正是得益于全球合作。从国际气象组织到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经过一百多年的不懈努力,世界各国政府通力合作,才有天气预报的今天。无法想象有哪个人肯投巨资于这样一个主要是全世界收益的事业。

天气预报服务的上述特点说明天气预报服务是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有着与私人物品完全不同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于是,在消费上出现了“搭便车”(free-riding)现象,在供给上出现供给不足的现象。其原因在于公共物品在消费上不存在支出约束,在供给上没有利润驱动。在此,要把“私”转换成“公”,市场机制是无能为力的。为了在公共物品方面,既能保证“私”,即个人福利最大化,又能保证“公”,即社会经济生活实现瓦尔拉均衡和帕累托最优,就有必要引入市场机制以外的机制。这就是政府介入公共物品供求的基本理由[]。气象事业由政府直接组织生产、组织供给,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正如迈克尔·泰勒所说:“如果没有国家,人们就不能卓有成效地互相协作,实现他们的共同利益,尤其是不能为自己提供某些特定的公共物品。”[]没有国家、没有国际间的长期合作,人们就不可能象今天这样坦然地对待气象灾害,这样安全地生活在大气之中。几十年来,对于气象灾害的预防有效地减少了灾害损失和人员伤亡,最近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又给人类敲响了警钟,气象公益事业在使人类免受毁灭之灾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是不争的事实。

四、公益性气象服务的供求矛盾

作为公共物品的气象服务,其需求因人而异。如浙江人关心会不会有台风袭击本省,河北人则期盼能下一场透雨以缓解旱情。有些人希望知道上班时的天气,有些人担心会不会有雾、影响飞行……。需求的多样性是必然的、客观的,而生产和消费却是统一的,不管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工人还是农民,不管你需要多少,大家都被一视同仁、无差别地提供相同的公共物品公益气象服务。这些公共物品供求关系特征导致对个人而言,要么供给过剩,要

么供给不足。看7:35分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你只关心南京的天气,它却给你把全国所有省会城市都预报一遍,你想知道扬州的天气,它偏又不报。公益气象服务要使大家都满意,实际上不可能。因为要满足所有人的需求,生产成本将太大。不说别的,单就每个县的天气预报都提到,就得不知要多少时间。最终反而浪费了观众的时间,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要使大家都满意就是要符合全体一致的规则,照顾到每一个当事人的利益,不使任何一个人受损而使至少一人受益,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因为每增加一个需求的满足,是要通过征税来筹集资金实现的。使每个人都收益的公益天气预报服务必然给大家都带来了成本,最终使大家都受损。

有些气象服务产品往往对少数人有意义而对大多数人没有什么意义,如人工消雹,只对当地的百姓有用;又如避雷针检测,只对某一个人或一个家庭或一个单位有用。前者称为地方性公共物品,后者实际上是私人物品。属于地方性公共物品应由地方政府提供经费。私人物品自然应按市场规则提供。象气象导航也具有私人物品性质,气象终端服务则应属俱乐部物品。这两者都应以市场为导向。终端服务用户可以“以足投票”来与气象服务提供单位打交道。

只有真正的全民受益的物品,如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和预测、南极臭氧洞的发现和保护、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监测和预报等才是纯粹的公共物品,它们能够改进所有人的生活状况,为所有人所偏爱。这方面的服务应该无偿提供,包括提供资料。

只要公共物品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增加公共物品的消费就会增加总效用,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就相应增加,所有人都无差别地消费同样的公共物品,而不管其自身愿望如何,这是公共物品需求区别于私人物品需求的地方。要提供公共物品以满足社会成员的需求,首先还得以社会成员为主筹资。需要社会成员支付税价,而税价又影响着公共物品的需求。公众向政府提出要加强气象服务的需求,政府则要求气象部门去生产和提供,气象部门要向政府要钱,政府还得向公众加收税,最终导致服务萎缩。这种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就为商业化气象服务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机会。

五、小结

本节的分析表明,气象服务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而且是一种国际公共物品。气象服务的公益性必须被充分认识。作为公共物品的气象信息,应由政府提供,政府支持气象事业的政策不能动摇。作为国际公共物品,世界气象组织的作用和气象国际合作应该加强而不是减弱。气象服务并不都是纯粹的公共物品,而是具有层级性,有的气象服务是地方公共物品,有的甚至具有私人物品的性质,这就为气象服务的商业化提供了依据。即使强调气象服务的公益性,也并不意味着气象服务只能无偿免费服务,只要技术上可行,适当收取费用,有利于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第三节气象服务的新发展:商业化

气象服务商业化是二十世纪末气象界的一个新话题,是气象事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本节将简要回顾气象服务商业化的发生发展,分析气象服务商业化的主要原因,对气象服务的商品性及其与商业化的关系进行讨论,最后通过我国商业性气象服务的发展实例探讨了作为公共物品的气象服务的收费与价值补偿问题。

一、商业化气象服务的出现与发展

我们已经证明,气象服务是一种公共物品,而且是一种世界公共物品,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气象服务最好由政府免费、无偿提供。但是现实往往要比理论复杂得多。随着世界经济、社会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服务产业迅猛发展,气象服务的商品性逐渐显现出来。实践提醒人们,气象服务在一定条件下具有非公共物品的性质。而且即使作为纯粹的公共物品,也已开始了其商业化的进程。

最早的商业性气象服务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一些国家的气象部门开始了商业化气象服务活动,主要是向民航部门提供有偿服务,一些国家还出现了私人气象公司并向民航及其它特别用户提供商业化气象服务。民航部门对气象条件的依赖性很强,特别是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恶劣天气更是飞行事故的主要杀手。另一个早期接受商业性气象服务的部门是远洋运输部门,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等天气系统对海上航行安全有致命的影响,因此,也需要专门的气象服务。其实,如前文所述,正是海上航行的安全需要促进了现代天气预报的最初发展。但是,因为这些部门主要是从防灾角度使用气象预报,这属于政府气象部门提供的公益服务,商业性气象活动没有大的发展。

到了80年代初,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气象信息的准确性提高了,要求提供气象服务的部门越来越多,领域越来越广泛,就促进了私人气象服务公司和国家气象部门的商业化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还有一个原因是受本国经济的限制,一些国家气象部门的经费不足,或者政府因财政困难减少了给气象部门的经费,政府在政策上允许气象部门进行商业化运作,这使得许多国家气象部门陆续开展并进一步扩大了商业化活动。

20年前,我国的气象服务只有公益服务,而且形式单一(如中央气象台对社会公众的气象服务只有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布的未来24小时天气预报和台风、寒潮警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气象部门单一的服务方式已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一些大城市的气象台根据用户的需求,自发地尝试开展专业气象服务。

但是,由于思想观念和技术方面的种种原因,专业气象服务在发展初期举步为艰。据有关部门统计,1980年全国气象部门只有12人从事专业气象服务,签定合同近20份,涉及十多个行业,毛收入仅2.78万元。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气象服务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国内外商业化气象服务不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但是气象服务商业化在国际上一直是一个争论的热点话题。各国对气象服务应否实行商业化的认识存在着较大分歧。从总体上看,气象服务的商业化是大势所趋,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的公共气象机构和私人气象公司充分利用其技术优势,开展国际商业化气象服务,加剧了国家间气象服务市场的竞争,同时也给一些商业化步伐不够快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二、气象服务商业化的原因分析

回顾过去20年世界气象事业走过的历程,我们觉得气象服务商业化绝非偶然,总结一下,主要有需求、供给和政府三方面的原因:

(1)社会需求刺激气象服务商业化。

随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进步,人类活动的领域不断拓展,人们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在服务的质量、内容、频次、时效上都有多元化、专业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用户为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益需要特定的气象服务产品,如建筑业、制造业、保险业、仓储业、交通、航空、航海、期货贸易、金融、农业、林业、渔业、餐饮、石油、电力、旅游、盐业等。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专业化。单一的公益气象服务产品已难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作为公共物品的天气预报服务产品是社会基础性设施,其生产成本来源于全民,通过税收来获得价值补偿,如果对社会某个或某些个体提供专门的服务,有求必应,事业经费必须大大增加,这些服务的收益是某些个体,而成本则要由全社会来承担,这既不合理也不可能。

作为公益性气象服务的用户,因为成本已转嫁给了社会,其需求将可能是无限的,多多益善。公共气象部门要准确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是很难的。首先,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消费者可能虚报自己的需求。由于人本身对自己的真实需求,尤其是边际需求很难在技术上准确估计,消费者提供的信息必然难以作为科学经济决策的基础。消费者虚报自己的需求,既有道德上不诚实的原因,同时也有由于消费者没有面临直接的财务约束,而错把自己的欲望当作有效需求上报的原因。其次,从气象部门角度来看,要随时随地调查如此众多的消费者消费口味以满足其需求,是具有相当难度的。即使气象部门有决心,有信心,从经济角度看也是不合算的。因为这种大规模的调查显然需要相当巨额的成本。而一旦调查消费者需求的边际成本超过了因此而得到的边际收益,那么这种调查在经济上就是不合算的。无法获得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这就必然导致严重的非瓦尔拉均衡。

所谓的瓦尔拉均衡是指在市场交换过程中,每一个市场参与者,在价格的逐步变动下,根据自己的偏好调整供给与需求,从而使两者达到一致。这当然仅是一个理论模型。微观经济非瓦尔拉均衡导致了两个方面的不经济后果:一是广大消费者的个体福利无法在既有资源条件下,使自己的消费效用得到最大化,也就是说无法实现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只能被动地接受配给的消费效用,而在消费品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消费者也只好满足于有限的几种消费效用。二是整个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失去了需求方面的基础。[]

气象部门内部要么就大量生产气象服务产品,不管其社会效果怎样,从而获得政府的越来越大的投入。如果投入固定,则尽量不去生产气象服务产品,隐瞒气象信息资源,只要一句“科学技术水平达不到”就足矣。

如果消费者个体的需求很大,生产气象服务的成本将很高。如远洋运输船只,就需要详细的航线预报,每一条船、每一时刻、每个地点根据该船的质量、大小、货物类型、重量等等所需要的气象保障内容大不一样,需要专门的制作,成本很大,不说预报失误带来的责任,单就制作预报和通讯成本就得数千元。在无偿免费的情况下,这一成本被转嫁给全社会,而船舶公司从气象服务中收益数十万元、数百万元。这自然是不公平的,同时也难以长久持续。

这样的服务产品实际上具有一定的私人物品性质,是不完全的公共物品。

用户不仅从生命财产安全角度考虑要求基本的公益性气象服务,更从生产效益方面需要专门的、准确的、及时的气象服务,优质的远洋气象导航服务可以使船只减少货损、缩短航程,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获得超额利润。船舶公司有利润驱动,自然愿意投资购买气象导航服务。

社会越进步,经济越发达,人们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就越高,投资于气象服务的热情就越旺。而气象部门开展商业性气象服务既有利于实现气象服务社会的宗旨,又有利可图,自然愿意开展商业化气象服务。

(2)供给能力促进气象服务商业化。

气象服务商业化趋势与最近二十多年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分不开。

一是气象科学的发展。近几十年来借助气象卫星和天气雷达等现代探测手段,大大提高了监测能力;借助现代化通信技术,大大提高了气象信息的传输能力;广泛应用高速计算机,发展了以数值预报为基础的现代天气预报业务。新的气象分支学科不断涌现,如人工影响天气、人工增雨、人工消雹、人工消雾、灾害评估技术、污染气象预报、医疗气象等。即使传统的公益性天气预报,稍作加工就成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尽管天气预报的全部制作过程具有巨大的生产成本,但是,将天气预报加工成为丰富多样的新产品却是投资少、见效快、利润丰厚的工作。如日本天气新闻公司(Weathernews Inc.)就开发了近30种生活娱乐指数,如:睡眠、紫外线、洗衣、打伞、空调、情绪、星空、西瓜、食欲指数等等。可以说,现代气象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使得气象服务的潜在能力空前提高,能够明显提高用户的经济效益。

二是相关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和网络化通信技术,为气象信息及时、广泛和方便地为用户服务创造了空前的有利条件。天气预报是一种容易过期的产品,服务产品只有尽可能快地分发到用户手中,才能发挥效益。现代多元化的通信技术为针对性气象服务的开展创造了条件,无线电广播、电视、有线电视、电报、电传、卫星通信、电话、寻呼、计算机服务终端、国际互联网满足了多层次用户获取气象信息的需求。

另外,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廉价的服务收费方法。如我国开展的“121”电话自动答询天气预报通过电脑自动计费,在电话收费时一起结算,解决了这种服务收费难的问题。实践证明:在现代,只要界定了产权,一部分气象服务可以实现谁收益谁付费的原则,这也证明了高斯在《经济学上的灯塔》一文中的观点。

这些供给方面的原因促进了气象服务商业化。既然一部分气象服务可以实现收费服务,它也就(至少部分地)具有了私人物品的性质,至少已不是纯粹的公共物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气象部门不提供这样的服务,私人部门就会挺身而出。私人部门只需一点锦上添花的再加工,就可以获得超额利润。有需求就会有利可图,就有寻利者提供服务。

(3)政府是气象服务商业化的支持者。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出于7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面临财政压力、国内政治和经济的压力纷纷出台政策,加速产业结构调整,转变政府职能,紧缩开支,公益性事业的经费大幅度削减,气象部门也深受影响。许多国家气象部门依靠单一国家投资已难以为继。

政府也是经济人,也有财政约束,也需要精打细算。现代气象事业的发展正好与政府功能扩张、凯恩斯主义兴旺过程一致。政府功能的扩张,带来了财政支出的增加,就必须增加税收,而且高赋税又会带来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作为政府会尽可能多收入、少支出,它自然乐意减少给气象部门的投入。如果气象部门有可能获得计划外收入(非财政收入),从而减轻政府的负担,政府自然是会支持气象服务收费的。

三、气象服务的二重性与商业化

上文其实已经提到气象服务不仅具有公益性,而且具有商品性。气象服务商业化趋势正是由气象服务的这种二重性决定的。

作为公共物品,气象服务是一种政府职能,是防灾减灾生命线工程,即使用户不提供经费,气象服务也必须要进行,并准确及时地传递给公众,如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1998年长江流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特大洪涝灾害期间中央气象台提供的气象服务就是最好的例证。

作为商品,气象服务是一种信息服务商品(为了论述的简单起见,我们这里暂时不讨论其它形式的气象服务产品)。从理论上论述气象服务的商品性并非难事,但在实践中让大家都接受,却并非易事。用户常常因为气象服务的公益性而不承认气象服务的商品性,有些政府部门也不太愿意承认气象服务的商品性。气象信息服务商品属性的提出与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的兴起有关,对气象服务商品性的研究有助于对知识经济的理解,对经济学和法学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在此对气象服务的商品属性进行论述。

所谓气象服务商品化就是把气象信息当作与其他物质产品一样,可以任意出售、购买和转化,可以通过交换实现气象信息本身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气象信息当作商品,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而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气象服务商品化,需要气象服务的收益者对气象信息的提供者给予适当的报酬。这并不是前者对气象人员的恩赐,而是气象信息作为一种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具有实现它自身的价值的内在力量,即实现它所包含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内在力量。

马克思认为,商品之所以能够按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换,是因为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物的有用性构成物的使用价值,生产使用价值所包含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价值。气象信息产品是气象工作者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成果,是为别人生产的,对用户气象信息是使用价值,对气象工作者是价值。毫无疑问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实现气象服务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这种交换必须是等价交换才能继续进行下去。

当然,气象信息产品的表现形式与物质产品不一样。但是,只要一种劳动对别人有用,那么无论它是什么形式,都可以与其它劳动交换,并且要求等价交换,这就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气象信息不受固定物质外表的限制,它可以流动转移,可以不具有实物的形式,如天气预报,可以用纸媒介的公报形式发布,也可以通过电磁信号(如电视、电台、BP机等)传输,或者是人类语言表达。但是,只要它具有使用价值,并且是劳动的产物,它作为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就具备了商品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有些气象服务的商品性更容易理解,如人工影响天气,通过播撒碘化银等实施人工降雨,直接增加降雨量,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通过人工消雹,减少对农作物的损害;通过对高速公路人工消雾和机场人工消雾,直接创造效益。而且,人工影响天气需要很高的成本。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商品中物质成分的比重,而且创造出了全新的信息商品或知识产品。知识不再是物质商品中的附属部分,而是以其知识价值独立存在于生产流通之中,尽管它们也不得不以一定的物质为载体,但其主要价值是由知识的价值而不是物质载体的价值来决定的。天气预报产品正是这样一种知识产品。人们已经承认知识的价值(最明显的如知识产权和专利制度),对气象服务商品性的承认也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

随着商品经济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发展,气象服务商业化出现并且日益发展,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四、我国气象服务商业化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始终支持商业化气象服务。早在1984年12月11日,李鹏副总理就明确表示非常赞成气象部门搞有偿服务和综合经营的想法,特别是当时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他建议多采用经济上的方法,来弥补经费的不足。他说:“有偿服务可以搞得活一些,你们增加了额外劳动和费用,流了汗,增加一些收入是应该的、允许的。要在加强公众服务,把公众服务搞得越来越好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有偿服务。”

1985年3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转发国家气象局《关于气象部门开展有偿服务和综合经营的报告》(国办25号文件),调动了气象职工开展气象服务的积极性,扩大了气象服务领域,为气象部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奠定了基础,对气象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务院批准气象部门开展专业有偿服务的原因是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而国家给的经费当时基本上只能维持基本业务和开展公益服务的需要。通过开展专业有偿服务获得经费补偿,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深受专业部门的欢迎。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的气象服务已从单一的免费无偿公益气象服务发展到无偿和有偿气象服务并存的复合格局。专业有偿气象服务的规模越来越大、从业人数越来越多、效益越来越好。形成了气象影视、城市气象服务、电话气象信息自动答询、防雷工程、气象寻呼台和庆典气球广告等多个支柱型气象服务产业。不仅使国有资产得到增值,缓解了气象经费不足的状况,气象职工的生活水平和工作环境、技术装备也得到了改善。专业有偿服务和公益气象服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提高了气象服务的水平,增强了气象事业发展的后劲,也为气象事业的结构调整奠定了基础。

五、气象服务的层级性:公共物品也能收费

实际上,气象服务产品多种多样,并不都是纯粹的公共物品,而是具有层级性。有些气象服务与纯粹的公益性气象服务截然不同,既存在排除边际私人消费增量的可能性又有强烈排除的必要性,即边际私人消费的增加会引起该服务边际供给成本相应的增加,如海洋气象导航。实际上是公共部门提供的私人物品(publicly provided private goods),具有某种程度公共消费的性质,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具有排除私人消费必要性的物品。这类气象服务随

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增加。气象信息中的非纯公共物品(甚至是私人物品),具有商品属性,当然可以收费。有些属于俱乐部物品,即对一部分人有效用,也可以对特定的人群收费。如:我国80年代开展的许多种专业有偿服务,如降雨的临近预报可以通过警报接收机提供给若干砖瓦厂,砖瓦厂根据预报警报对砖瓦坯采取防雨措施。

即使纯粹的公共物品也可以收费,如日常天气预报过去通过媒体(电视、电台、报纸、电话)提供服务,一直是免费的。但是,实践证明,这类纯粹的公共物品也可以设法收取少量费用,从而得到价值补偿。如“121”电话自动答询天气预报,就可以根据消费者拨打的次数收费。气象部门获得了价值补偿,有能力提供更优质的气象服务;同时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拨打电话,获得优质服务,也已经实现了自身效用最大化。目前电话咨询业已经成为气象部门的一个支柱性产业。以江苏省为例。截止1998年7月底,江苏全省78个市、县“121”电话自动答询系统全面建成,并已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98年1月至7月,累计创收405.2万元。各市、县气象局“121”开通后,积极开发语音信箱,增加农业气象科普知识、适用技术和情报服务,增强对社会各阶层用户的吸引力。苏州、南京、常州等市局开通60对线,日均拨打数在1万至3万次,在复杂天气时日拨打数多达7万次,效益显著。[]

象电视天气预报、电台天气预报和报纸天气预报虽无法对消费者按接收次数进行收费,但也通过广告费的形式得到了补偿。最典型的如电视天气预报,消费者完全免费收看电视天气预报,电视台在播发天气预报时插播一些广告画面,收取一定的费用。我们称之为“搭载”收费。这样就将天气预报的成本转嫁给了企业,而企业则通过天气预报节目宣传了自己,达到了广告的目的,从而增加了自身效益。公共传媒的“搭载”收费是一项新生事物,本文的案例分析将表明:“搭载”收费已经促进了公益性天气预报服务的发展和良性循环,是气象服务公共物品价值补偿的一种有效方法。

六、小结

气象服务具有公益性和商品性的二重性,这个内在矛盾性导致了气象公共物品的层级性,气象服务从公益无偿向商业化发展是必然趋势。气象服务商业化有多种原因,主要是需求、供给和政府三大因素促成。气象服务是一种知识商品,一种信息服务。开展有偿气象服务有充分的理论根据和政策依据。作为公共物品的公益性气象服务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得到价值补偿。公共传媒“搭载”收费是一项新生事物,已经促进了公益性天气预报服务的发展和良性循环,是气象服务公共物品价值补偿的一种有效方法。

第四节气象服务的复合格局

传统的气象服务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气象事业被看作国家的基础性设施。气象服务长期以来在大多数国家都是以公共物品的形式存在,由政府组织气象信息的获取、加工和分发,气象服务是无偿的、免费的,气象事业的经费来自于财政,气象部门是非营利性事业单位。气象服务商业化是最近二十年的新趋势。气象服务商业化是指气象服务从无偿免费的公益性服务向有偿的商业性服务发展的趋势。商业化气象服务可以是由私人气象公司提供的以赢利为目的商业性气象信息服务,也可以是由公共气象部门提供的不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有偿气象服务。气象服务商业化意味着市场竞争,甚至国际市场竞争。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对气象服务商业化的政策也有本质的差别,表现为气象事业的不同的制度安排,而不同的制度安排会带来不同的气象服务效果,各国之间在气象服务商业化方面的冲突也就在所难免。

但是,气象服务是一项生命线工程,而且离不开国际合作,对气象服务商业化的不当处理,会威胁世界气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国际气象界对气象服务商业化问题极其重视。面对气象服务商业化特别是国际气象服务商业化的冲击,我国气象部门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因应对策,不仅关系到气象部门职工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气象事业的健康发展,从而影响国家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气象服务商业化的影响和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节将主要讨论国际气象服务商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分析世界气象组织和各国气象部门已经采取的对策和气象服务事业的制度安排,探讨政府在气象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原则性的对策建议。

一、气象服务的制度安排

气象服务商业化的现实带给世界气象组织(WMO)及其成员对气象服务更多的反思。人们已经逐步接受承认气象信息产品具有商品属性,也就是说它是准公共物品。但各国的具体情况及产业政策不同,对于商业化气象服务的政策差异极大,造成了在制定气象资料和产品国际交换政策及具体方案时出现尖锐冲突。因此,有必要对各国的气象服务产业政策即气象服务的制度安排进行研究。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归纳起来,笔者认为,目前世界各国气象服务的制度安排可归纳为如下类型:

第一类:传统型。完全是公益气象服务,国家气象部门无偿免费提供气象服务,不搞有偿服务。至今,有些发展中国家不允许公共气象部门开展有偿服务,更不允许私人气象公司

从事商业性气象服务。改革开放前,我国气象服务就属于这一类。如前文所阐明的,这是世界气象事业发展的最初型式。

第二类:垄断型。基本上没有私人气象公司。有些国家基本上没有私人气象机构,公共气象部门主要从事公益性气象服务,同时按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可以进行以收取成本费为基础的专业有偿服务。这种型式越发展,商业性程度越高,就可能从收取成本费发展到政府气象部门垄断的商业性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气象事业基本上是这样的型式。这是气象服务商业化的起步阶段。

第三类:公私竞争型。公共气象部门既开展公益性服务,又开展商业性服务,同时鼓励私人公司搞商业性气象服务,公共气象部门与私人气象公司在气象服务市场平等竞争。欧洲一些国家采用这种型式。这是气象服务商业化的发展阶段。在这种型式的初期,公共气象部门仍然从政府获得拨款以维持基本气象业务的运转,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可能不直接接受政府拨款,做到经费自收自支。这种制度安排,减少了政府的经费和精力负担,既保证了公益性气象服务的持续发展,又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对公共气象服务的用户而言,是付费服务,有财务约束,对气象局而言,有激励机制。但是,公共气象部门事实上仍然参与了市场竞争。

以英国为例:从1996年4月1日开始,英国气象局已不直接接受政府拨款而是实现全部气象服务收费,做到经费自收自支。按“专项交换资金”(trading fund)和商业化两种方式运作。1997/1998财政年度全部服务收费为1.548亿英镑。所谓的“专项交换资金”是指对政府有关部门(国防部、民航、公众服务、环境部)的气象服务,采用服务结付方式。也就是说,对政府部门的气象服务也要按商业化方式运作。同时,政府规定,这些政府部门必须要用英国气象局的气象服务,而不能用私人气象公司的服务,称为“无选择”

(Non-discretionary)。[]这部分气象服务收入要占英国气象局全部服务收入的85%。其余

收入来源于商业化气象服务。国家气象局的商业化气象服务部门要与私人气象公司公平竞争,使用气象资料也要向英国气象局付费,目前英国气象局的商业化气象服务占英国气象服务市场的70%。

第四类:公私分明型。公益性气象服务与商业性气象服务分开进行。公共气象部门只搞公益无偿服务,不搞商业性活动,资料和产品无偿提供给社会和私人公司;商业性气象服务由私人气象服务机构开展。这也是气象服务商业化的发展阶段,它与第三类一样都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它的好处是政府不参与市场竞争,但是,公共气象部门仍然需要政府直接拨款,公共气象服务的提供缺少竞争和激励,而公共气象服务的使用也没有财务约束。目前美、日等国采取这种型式。如日本除气象协会从事商业性气象服务外,私人气象机构近十多年发展很快,收入也较多;而美国的私人气象服务机构更多,其气象服务的跨国活动给不少国家的气象部门带来潜在的竞争和压力。日本私人气象服务公司把日本气象厅称为“大家的气象台”,而把自己比作“您的气象台”,很形象地说明了公共气象部门与私人气象服务公司的区别。

二、政府功能的合理界限

我们已经证实了世界气象组织主席齐尔曼先生的说法[]:设立国家气象机构和在它们之间自由交换信息的最初动机是帮助确保海上生命安全,并提高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科学认识。后来人们认识到天气气候信息可对公民和对国家总体规划与发展带来重大社会与经济效益。今天人们已经广泛认同国家气象局是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实因为大多数国家长期以来把支持生命和财产安全及全体公民总体生活的气象服务视为一项基本的社会需要和权益,并因为气象服务具有“公益性”的内在性质,故始终把提供气象服务认作是政府的责任。只是到了最近,当一些国家的政府寻求摆脱许多传统的责任时,有人发出建议此类服务应通过传统、国家资助的国家气象局以外的机构提供;有些国家已在探索另外的途径,如气象服务提供方面的商业化、公司化或私营化,并得到了大力发展。

气象服务的制度安排实际上是政府在气象服务中的角色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气象事业完全由政府包办理所当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气象服务具有公益性和商品性双重属性,政府的功能问题就面临两大经典理论的潜在冲突:第一,气象信息与技术的免费和无限制交换中的国际国内合作,这是全球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支持全球性气象服务,支持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世界气象组织公约及其长期存在的国际合作传统相一致)。第二,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过程中的国际国内竞争。以便对市场力作出反应,并与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和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章程和规定相协调。

这种理论冲突在某些国家已有所显现,有人声称国家气象部门在通过媒体并与媒体合作向社会提供重大公共预报与警报服务的过程中违反了国家竞争法。在我国也不断有人提出要开展气象服务的要求,并指责国家气象部门长期垄断气象服务行业。在国家气象部门与行业气象部门(如海洋环境预报部门、水文气象预报部门、民航气象部门等)之间也或多或少出现了服务方面的纠纷。在气象部门内部,尽管有明确的职能划分,在开展商业化气象服务过程中也存在矛盾。外国气象服务机构更是把目光盯住了中国气象服务市场,如美国的阿姆斯公司一直在努力进入中国市场,在技术上早已做好了准备[]。本文案例分析中日本的私人气象服务公司天气新闻公司对中国气象市场的抢占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此,必须搞清楚在提供气象服务方面,国家气象部门到底应起什么作用?

一般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主导的干预措施主要针对市场失灵,从而使政府在这些失灵中发挥中心作用,合理的政府职能的界限最好是定位于此,只要市场能够合理运作的,就让市场去运作,让“看不见的手”起作用。

气象服务的制度安排,取决于气象服务能不能由市场有效地提供。在气象事业发展的初期,主要是知识积累,气象服务处于初级水平,这时候只能由政府提供。随着技术的发展,天气预报不仅用于防灾减灾,还可用于别的目的。而且气象科学技术也不断发展,分化出新的分支学科,气象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展,气象服务产品增多,水平提高,气象服务的内涵扩大,并且,不同的气象服务产品具有不同的形式、质量、用途、成本和特定的消费者等。也就是说气象服务分化表现为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私人物品等,表现出不同甚至相反的特征,如果仍然采用统一的政府干预模式提供公共物品,就会导致非均衡,即资源配置的非帕累托最优,和供求关系的非瓦尔拉均衡。官僚机构式的国家气象部门的低效率与浪费就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主要起因于官僚机构的垄断性质与需求方式。改进的办法就是改进其运行方式与组织形式,目的是抑制其扩大预算从而扩大部门规模的趋向。

技术变革已为服务的分解开创了新的机会,使市场得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些变化意味着,政府要发挥新的、不同的作用,不是作为唯一的提供者,而是作为促进者和管理者。[]

对政府气象部门的需求与政府气象部门满足这些需求的能力之间不断增长的差距,迫切要求进行更大的努力以减轻政府负担,最好的方法是允许气象服务商业化。但是,减少或淡化政府的作用不应是改革的终点。为了使人类的福利(免受气象灾害、利用气象资源)增加,政府的能力必须增加。政府与市场功能划分应以公共利益为依据,也就是说应以是否有利于气象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减灾防灾趋利避害、有利于全民的总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我国气象服务的制度安排也应以此为依据。这样,在我们本节开头归纳的四种制度安排中选择其中之一或进行制度创新,就有了合理基础。

三、气象服务商业化引发的问题

尽管气象服务商业化的发展已经促进了气象事业的发展和社会效用的扩大,但也有其负面影响,处理不好会影响气象事业的发展。

如案例分析中上海海洋气象导航公司的例子所表明的,全球范围的跨国气象商业性服务会损害提供气象资料和产品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使资料和产品的免费和无限制交换原则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理解这一点并不难。因为气象基础信息作为世界公共物品,绝大部分成本由各国承担,商业化气象机构可以免费从公共气象部门获得。现在,商业性气象服务公司稍作加工成为商品,拿到无偿提供气象信息的国家赚钱,与当地气象部门抢市场,使当地气象部门的生产成本无法得到价值补偿。在这种情况下,商业化气象公司不仅免费搭了便车(使用当地气象部门的资料),而且还抢了人家的饭碗,从而使当地气象部门的气象业务无法维持下去。当地气象部门最终会奋起反抗,拒绝向商业性气象公司所在国提供免费气象资料,而商业气象公司所在国的资料并不一定直接来源于这个国家,而是从世界气象中心获得,提供资料权事实上不握在提供国手上,提供国唯一的办法就是彻底断绝履行对世界气象组织的义务,不向世界气象中心提供资料。

然而,世界气象组织认为:气象资料及其产品的免费和无限制交换原则是世界各国气象事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石,是世界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离开这一点,全球的、区域的和

国家的气象预报以及任何形式的气象服务都无从谈起。因此,可以说,免费和无限制气象资料和产品的国际交换是各国气象部门开展气象服务的基础,也是世界气象组织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国际气象服务商业化活动的发展趋势,不仅对气象资料和产品免费无限制交换是个冲击,而且也给全球气象科技的合作带来风险。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引起各国政府关注。对全球环境及气候变化问题的研究需要全球气象资料的广泛的交换。如何保证科研教育部门获得所需的资料,研究气候变化及其可能的影响并提出科学的对策建议,也需要有政策保障。否则,若干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气象问题的研究便无法进行,最终损坏全人类的利益。事实上,近年来在我国气象科技部门已经遇到了基础气象资料相互封锁的问题,影响了许多重大科研项目的实施。

四、世界气象组织的对策

在上述背景下,世界气象组织在第11次大会(1991年)前就开始讨论这一问题,成立了专门工作组,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与政策。摆在世界气象组织面前的两个紧迫难题就变成了:

①必须保证世界气象组织传统的免费和无限制的资料交换原则不受影响,巩固各国气象部门气象业务赖以生存的基础,否则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②如何处理好各种关系,努力解决气象商业化问题引起的各国间利益的矛盾;努力解决国家气象部门和私人气象机构之间的利益矛盾以及在商业化活动中各国气象部门之间的矛盾等。

根据各方长时间的酝酿和磋商,1995年世界气象组织第12次大会通过了第40号决议,即“世界气象组织关于气象及其有关资料和产品交换的政策和实施方案以及商业化气象活动中有关各方的关系准则”。三年多来,这个决议在国际上已经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正在影响着世界气象组织未来的走向,影响各国气象水文部门在21世纪的发展。三年多来,围绕40号决议的贯彻实施,资料及其产品的国际交换有关条款的细化、解释及一系列操作性方案的制定,始终是世界气象组织的中心工作之一。但是对40号决议的理解和执行却是争论的一个焦点[]。

40号决议的实施,实际上已经肯定了气象商业化服务的合法性,以及国家气象部门在从事气象服务上的可选择性。随着气象服务商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完全商业化的“国家气象部门”,这无疑将会对世界气象组织的政府间国际机构的性质,以及未来国家气象部门的地位与作用提出挑战[]。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和各国气象部门的性质,气象服务的公共物品属性仍是第一位的和根本的。气象服务的开展应遵循如下3个原则:①为满足防灾减灾和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应免费及无限制地向社会(国内、国际)提供相应的气象服务。②气象信息开展商业化服务,要以不损害第一原则为条件。③要保护发展中国家权益,发达国家要给予发展中国家帮助。

为了减轻气象服务商业化的不利影响,世界气象组织规定对额外资料和产品实行有条件的供给。额外资料和产品是指进一步支持接收资料和产品的国家在其国内开展气象服务所增加提

供的资料和产品。接收国如果为商业目的再转让这些资料和产品,必须遵守资料和产品提供国提出的附加条件。

笔者认为,这种划分并没有真正解决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气象服务商业化竞争面前的劣势。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它的优势只是基本资料和产品,劣势是附加产品,即技术劣势。40号决议的划分并没有使其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因为基本资料及产品对发达国家而言几乎已经足以开展商业化服务,发展中国家所掌握的额外资料有限,发展中国家不提供额外资料对发达国家带来的影响相比并不很大,至少目前如此。而反过来,发达国家能够提供的是高质量的再加工产品,即技术优势,如日本东京亚洲区域气象中心、欧洲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中心和美国国家气象中心的数值天气预报产品,作为额外资料,发达国家不提供这部分产品,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影响更大。开展国际商业化气象服务必然是发达国家抢了发展中国家的饭碗。如日本和我国相比,如果我国不对其提供基本资料,它的预报便无法进行。而日本如果不给我国提供基本资料,我国仍可以进行天气预报。因为日本范围较小,而我国国土大,观测站多。所以在提供基本资料方面我国贡献远大于日本。在额外资料方面和产品方面,我们不提供给日本而又对日本重要的加工产品是有限的。而日本不提供给我国的优势产品(如:数值天气预报产品和卫星观测资料)却是较多的,这使得我国气象部门在与日本气象公司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本文案例分析中中央气象台海洋气象导航公司与日本天气新闻公司的竞争就是其中最好的例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央气象台尚无法与天气新闻公司竞争,我国气象部门其它单位的实力更是可想而知了。

五、我国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气象服务商业化必将对我国的气象工作带来诸多影响,尤其是将会对我国刚刚培育起来的气象科技服务市场带来冲击。

事实上,国内的气象服务商业化已经带来许多影响,突出的有以下几类问题:一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气象部门的差距拉大。以青海省气象局和浙江省气象局为例。青海省气象部门的气象观测任务重,对全球气象业务和研究的意义重大,但是开展商业性气象服务市场需求不足,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也十分有限,气象部门的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而浙江省气象局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气象服务需求旺盛,当地经济条件和文化基础较好,专业有偿服务的收入可观,气象部门的工作生活待遇相对较好。同样是气象部门的职工,差距如此之大,长此以往,青海的气象事业必然受到影响。二是气象部门与行业气象部门(包括民航气象部门、盐场气象部门、水文气象部门等)之间也会出现相互封锁资料的问题,导致国家气象信息资源的浪费和气象服务能力的降低。三是科研教育部门在开展科研工作中遇到获得资料难的问题。四是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消极现象,围绕气象服务的民事纠纷也不断出现。如有些部门不顾公众利益,滥发或转发气象信息造成不良影响。而主要的影响还是来自前文所讨论的国际竞争。以下我们重点讨论对国际气象服务商业化的对策。

应当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气象服务商业化势在必行。对此,应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第40号决议规定的准则和我国已签署的国际公约、协议以及目前我国已经发布的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我国气象工作的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对策。

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商业化气象服务,由于基本气象观测资料获取要求全世界统一而且无偿的特殊性,因此进入他国开展气象服务引起的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就变得很突出。为此,世

界气象组织 40号决议规定进入他国从事气象服务必须得到该国同意。这就为我国制定保护性措施提供了依据。

目前,我国的气象科技服务在技术水平上(如深加工方面)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如果我国气象服务市场可以公开对外国开放,那么我国有相当大的市场会被外国占领,而且他们还可以利用最先进的现代技术和高度集约的方式开发许多新的气象服务市场。即使象德国这样发达的国家,其技术和资金都有很强的实力,但仍竞争不过以美国、英国气象部门为后台的私人气象服务公司。因此,德国气象局考虑在制定新的《气象法》中,对气象服务市场进行规范,除欧共体组织的国际合作外,拒绝外国的私人气象服务公司进入德国的气象服务市场。

但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我国最终开放气象服务市场。封锁、回避不是长久之策,放任自流更会伤害气象公益事业。只有顺应潮流,因势利导,才是明智之举。

为了保护我国的气象科技服务市场的发展,笔者认为,与其采取消极被动的排外措施,不如积极行动起来,迎接挑战。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尽快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的制定和实施。在坚决保障公益性气象服务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育、规范和逐步开放国内气象服务市场,加速发展我国气象信息服务产业,增强自我发展及竞争能力,提高我国气象服务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2)加强对涉外气象服务的管理,利用国际《服务贸易总协定》和我国《对外贸易法》提供保护依据。应明确外国公司来华进行商业化气象服务除遵守有关的国际条约和协定以及世界气象组织的决议、准则外,还必须尊重和服从我国的主权和法律、法规,对商业化气象服务在我国运作予以规范和制约。

六、小结

气象服务商业化已经引起各国气象事业不同的制度安排,不同的制度安排带来不同的效果。国际气象服务商业化竞争,造成了国与国之间的冲突。世界气象组织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以保护气象事业赖以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基本资料无限制、免费交换中的国际合作。但是,这仍然不足以保护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在气象服务商业化方面仍占有绝对的优势。世界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我国最终开放气象服务市场。封锁、回避不是长久之策,放任自流更会伤害气象公益事业。只有顺应潮流,因势利导,一方面采取保护措施,一方面提高国内气象服务部门的竞争能力,才是明智之举。

第五节气象服务商业化案例分析

本节通过对我国气象服务的几个典型案例的分析,进一步探讨气象服务商业化问题及其影响。这些案例基本上都是笔者所在工作单位(中央气象台)的气象服务的典型项目,或者是笔者亲身经历的事情。选择这些案例并且进行重点分析的目的有三个:第一,从实际出发对前三节理论分析进行深化和扩充;第二,对几种主要的气象服务项目进行理论分析,为实际工作服务;第三,为学术界提供若干典型案例,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本节的案例分析主要以本文前三节的理论分析为基础,并从公益性气象服务案例开始。

一、1998年抗洪抢险气象服务的启示

到目前为止,气象服务主要是被当作公共物品,由政府提供的。在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在那些频繁遭受自然灾害如飓风、洪水、强风暴和森林大火的国家,提供可靠的灾害性天气警报服务被视作是国家气象局的首要公益职能。大多数国家普遍认为灾害性天气警报职能须作为国家气象局的一项专门职责来实施,以避免在可能危及生命的情况下出现不一致的信息,从而在公众中引起误解,增加失去生命的风险。[]

及时和可靠的气象信息、预报和警报是社会安全和日常生活所需要的。这是纯粹的公共物品。过去,气象服务一直主要是这样一种物品。今天,这种基础性、公益性的气象服务仍然是气象事业的核心部分,其地位丝毫没有动摇。正如我们反复强调的,商业化气象服务的开展应以不损坏这个核心部分为前提。1998年长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特大洪涝灾害已经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江泽民主席在汛期抗洪抢险关键时刻给中国气象局温克刚局长的电话中指出:“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性要进一步阐明。”因此,本节选择了1998年汛期长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特大洪水期间的气象服务为例(以长江流域气象服务为主),分析气象服务的公益性及其必要性。

1、98年汛期抗洪抢险气象服务概况

1998年6-8月,我国长江流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频降大到暴雨,局部地区出现特大暴雨,引发了长江继1954年之后又一次全流域大洪水,而嫩江、松花江则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造成部分岸堤崩塌、大片土地受淹,给沿江各省市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和损失。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998年8月22日,全国受灾面积2578万公顷,成灾面积1585万公顷,受灾人口2.3亿,死亡3656人,倒塌房屋566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480亿元。1998年汛期我国洪水水位之高、涉及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洪涝灾害之重、经济损失之巨是历史罕见的。[]

长江流域之所以发生特大洪水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而最重要的原因是天气气候异常。首先是前期雨水多,江河湖库底水高。1997年11月中旬至1998年3月上旬,南方大部地区降水明显偏多,出现多年罕见的冬汛,赣、湘春汛提前约一个月。闽江2月份发生了历史同期最大洪水;湘江、赣江、闽江、北江等干流3月上旬相继发生洪水,3月16日长江汉口水位达21.33米,为有记录以来同期最高值。前期持续多雨,江河湖库水位较高,为主汛期内发生洪水酝酿了本地的前期条件。

1998年主汛期长江流域出现了世纪性暴雨。降雨强度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间隔时间短,发生频率高,致使洪水迭起,形成8次洪峰。

为抵御这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灾区百万军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以确保堤坝安全、确保重要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安全、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目标,严防死守,与洪水进行了殊死搏斗。在长江和松花江汛情频频告急的关键时刻,江泽民总书记、李鹏委员长、朱镕基总理、李瑞环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亲临抗洪抢险第一线视察灾情、鼓舞士气、指挥战斗,抗洪抢险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

2、全方位的气象服务

江泽民总书记在1998年防洪抢险表彰会上指出:“没有水利、气象、水文等方面的技术进步,要夺取这样的胜利是难以想象的。”

正是根据对全球大气海洋的异常状况的监测、认识,才有了准确的气象预报服务。

早在1998年3月底4月初,气象部门对汛期(6-8月)全国旱涝趋势就进行了认真、深入、细致的会商,预报:“今年汛期我国多雨的范围将比去年大,部分地区的洪涝可能较重。夏季(6-8月)有两条主要雨带,一条位于长江流域至江南地区,……可能发生较严重洪涝。”湖北、湖南等省气象部门据此作出了“可能发生1954年那样的大洪水”的预测。[]

在汛期,中央气象台和各级气象台站对重大灾害性、关键性和转折性天气基本上均提前作出了比较准确的预报。中、短期天气预报与短期气候预测配合较好,起到了相互补充、滚动订正的作用。

中央气象台的预报服务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决策预报服务、公众预报服务、专业专项预报服务和对地方气象台站的预报指导服务。

(1)决策服务。决策服务是指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的预报服务。对于长江流域的四段强降雨,嫩江、松花江流域的三段较大降雨过程,中央气象台以《天气公报》、《重要天气情况汇报》、《重大天气专题报告》等书面形式和国务院信息网络系统、中南海有线电视节目、电话汇报、紧急会议口头汇报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决策服务,特别是在抗洪抢险的关键时刻(7月28日到8月31日),每天向江泽民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专题汇报,多方位进行服务和对下级台站进行技术指导。特别是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的预报服务较为成功,为各级领导指挥、组织抗洪救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以决战荆江的一次预报服务为例。8月12日上午,中央气象台根据对天气形势的分析,给江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写了题为“长江上游又将有较大降雨,对抗洪将产生不利影响”的专题报告。也就是说将产生第六次洪峰,长江之险荆江的水位可能达到或超过45米。报告引起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12日,江泽民总书记亲临荆江大堤指挥抗洪,广大军民与洪水进行了大决战。13-17日降雨过程如期出现,降雨时段和降雨量级都与预报基本相符,长江上游形成了第六次洪峰,16日宜昌流量63600立方米/秒,17日沙市水位突破45米的分洪争取水位,达到45.22米的最高水位。17日第六次洪峰安全通过荆江大堤,抗洪抢险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在抗御1998年长江、嫩江和松花江流域特大洪水的气象服务中,各级气象部门预报都比较准确,服务主动及时,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高度评价,也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赞扬。

江泽民总书记在长江流域抗洪抢险的关键时刻先后4次给中国气象局局长温克刚打电话,询问天气情况,提出具体要求。朱镕基总理8月1日批示:“气象工作很重要,在这次抗洪抢险中工作很有成绩。”8月4日,温家宝副总理在国家防总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指出:“由于今年长期天气预报比较准确,所以国家防总在今年5月份分析防汛形势的时候,就提出长江流域今年可能出现象1954年那样的大洪水,这个分析的依据就是气象预报。这样就使得从

《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解读

《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解读 ◎《意见》主要涵义 重大意义 一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必然要求,农村集体经济是集体成员利用集体所有的资源要素,通过合作与联合实现共同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形式。 二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大举措,农村集体资产所包括的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分类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于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让广大农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四个明确” 一是《意见》明确了改革的目标方向。就是要逐步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形成有效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的治理体系。 二是《意见》明确了改革的重点任务。要求对集体所有的各类资产进行全面清产核资,健全台账管理制度,从2017年开始,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在此基础上,将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份额形式量化到集体成员,有序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改革。

三是《意见》明确了改革的推进原则。主要是改革要尊重农民意愿,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坚持试点先行、先易后难,不搞齐步走、不搞一刀切。 四是《意见》明确了改革的实施要求。要建立省级全面负责、县级组织实施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地方各级党委书记特别是县乡党委书记要亲自挂帅,承担领导责任。要加大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支持和法治保障,营造有利于推进改革的法律政策环境。 主要内容 1.开展集体资产清产核资。这是顺利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要对集体所有的各类资产进行全面清产核资,摸清集体家底,健全管理制度,防止资产流失。从2017年开始,按照时间服从质量的要求逐步推进,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 2.明确集体资产所有权。在清产核资基础上,把农村集体资产的所有权确权到不同层级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并依法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3.强化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督管理,加强乡镇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 4.有序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将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者份额形式量化到本集体成员,作为其参加集体收益分配的基本依据。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改革。 5.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

风险管理委员会工作细则

@ xxxxxxxx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工作细则 (草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xxxxxxxx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为提高本行对系统性风险、体制性风险、大额资产业务风险的控制能力和水平,完善本行治理结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本行章程及其他有关规定,特在董事会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并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二条风险管理委员会是董事会按照本行章程设立的专门工作机构,主要负责本行风险的控制、管理、监督和评估。 : 第二章人员组成 第三条风险管理委员会由三至五名董事组成。 第四条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由董事长、二分之一以上独立董事或者全体董事的三分之一提名,并由董事会选举产生。 第五条风险管理委员会设主任委员一名,负责主持委员会工作;主任委员在委员内选举,并报请董事会批准产生。 第六条风险管理委员会任期与董事会一致,委员任期届

满,可连选连任。期间如有委员不再担任本行董事职务或应当具有独立董事身份的委员不再具备本行章程所规定的独立性,自动失去委员资格,并由董事会根据上述第三至第五条规定补足委员人数。 第七条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工作组,负责日常工作联络和会议组织等工作。 第三章职责权限 — 第八条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权限: (一)拟订本行风险管理战略、政策和目标; (二)对本行高级管理层在信贷、市场、操作等方面的风险控制情况进行监督; (三)对本行风险状况进行定期评估; (四)提出完善本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建议; (五)负责本行授权管理; (六)董事会授权的其他事宜。 第九条风险管理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委员会的提案提交董事会审议决定。 》 第四章决策程序 第十条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的工作机构负责做好风险管理委员会决策的前期准备工作,提供本行有关方面的书面资料:

气象服务的制度变革

气象服务的制度变革 姚学祥 第一节引言 气象服务商业化是二十世纪末国际气象界的热门话题。对这个问题处理不当,将直接影响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的前途,影响各国气象事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削弱人类预防气象灾害的能力,影响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气象服务商业化问题亟待理论研究和指导。到目前为止,气象服务商业化问题尚未引起国内学术界的足够重视。翻开经济学、行政学的学术刊物、专著、会议文集,难以看到对这一问题的理论阐述和研究。 气象服务商业化问题本身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它是一个行政管理学问题,也是一个经济学问题。从行政管理学角度看,作为一项基础性公益事业,气象服务过去一直是一种政府行为,是政府的一项社会职能。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无论是计划经济国家,还是市场经济国家,气象事业都是由国家投资、国家筹办并以国家名义提供服务的。从经济学角度看,气象服务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最近二十年来,许多国家气象服务从无偿免费的公益性服务逐步向有偿收费的商业性服务发展,个别发达国家的气象服务已经完全实现了收费服务制,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私营气象公司。这种世界性的发展趋势提醒我们:气象服务原来并不一定都是纯粹的公共物品,有些气象服务甚至具有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的性质,即使纯粹的公益气象服务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实行收费服务。 我国的气象服务商业化趋势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发展起来的。在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政府职能已经或正在转变,气象部门也进行了改革。特别是1985年以来开展的专业有偿气象服务,改变了以往气象服务只有单纯公益无偿服务形式的状况。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从封闭的气象局大院走了出来,投身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之中,在不断提高公益性气象服务水平的前提下,解放思想,积极开拓市场,专业有偿服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一个生机勃勃的气象信息服务市场迅速崛起。 在实际工作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才能有效地提供气象服务?气象事业如何保证可持续发展?气象服务该不该收费?如何收费?……这些问题的核心是气象服务商业化问题,亟待理论指导。 笔者认为,气象服务是典型的知识商品,气象服务商业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对气象服务商业化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公共物品和知识经济的理解。本文通过对气象服务“公”与“私”的理论思考和大量气象服务实例的分析,提出了若干问题,并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我们的分析就从气象服务的公益性开始。 第二节气象服务的历史起点:公共物品 气象服务问题的核心是关于气象服务“公益性”与“商品性”的思考,即:气象服务是公共物品、还是私人物品?笔者认为,公益性是气象服务的历史起点,并且,公益性气象服务对

全国各地高考新制度

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新制度 2018-11-15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9月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12月16日,教育部又发布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此后还将陆续发布自主招生及高考加分的相关意见。 各省市区高考方案有何新变化?今后各省高考怎么考?制度网特地为您搜集整理了XX年全国各地高考新制度,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北京:2017年高考政策暂不调整XX年高考改革方案尚未确定此前北京市教委对媒体表示,将按照教育部的总体部署,结合北京实际,适时出台改革实施方案。 另外,由于高考改革的首批试点地区不包括北京,因此,北京高考政策暂不调整。 今年的新高一学生在2017年高三毕业时仍按现在的高考方式进行。 另外,北京市教委针对前段时间媒体报道的XX高考方案进行了回应,辟谣新方案还未确定。 此前媒体报道北京市高考将出现四个重大变化,其中包括考后填志愿、志愿填报"大平行"、调整四项加分政策,以及将自主招生挪至高考后进行等内容。

目前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正在广泛调研和初步起草过程中。 上海:3+3模式不分文理外语可考两次①不分文理②外语有两次考试机会③除语数外再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中选考3门,选考5月考试④语数外每门150分;选考科目分等级打分,每门最高70分,最低40分,总分660分⑤取消一二本等批次区别⑥XX级高一开始实施。 浙江:3+3模式外语和选考均可考两次①不分文理②除语数外再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7门中选3门③外语和选考有两次考试机会,成绩两年有效④语数外每门150分,选考科目分等级打分,每门最高100分,总分750分⑤取消一二本等批次区别⑥XX级高一开始实施。 广东:广东高考模式未来三年沿用"3+综合"模式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近日通过微博"广东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与网友互动时明确表示,明年广东高考不会改革。 目前在读的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仍继续执行原来的高考方案,即3+综合”方案,而且未来三年都将沿用现有的"3+综合"考试模式。 江苏:江苏高考改革新方案明年8月将报批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表示,早在XX年,江苏已经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对高考制度改革的探索:减少考试科目、全面衡量高中阶段学业水平、逐步增加高校在录取过程中的自主权,"对照现在教育部高考改革方案的原则和内容,江苏现行高考方案是总体符合的。

公共气象服务不足分析

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不足及分析 姓名:孙威虎学号:20091333014 班级:09市场营销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气象服务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找出我国气象现今服务的优势和不足,具体分析公共气象服务的各个方面,对气象存在的不足进行分类,然后针对问题,提出建议对策,为使我国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的完善提出建议,指导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进一步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不断开拓服务领域、丰富服务产品、完善服务体系,强化气象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公共气象服务对现代气象业务和气象事业的引领作用,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关键词:公共气象服务现状问题分析对策 一: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 1.1:公共气象服务的意义和作用:公众气象服务是气象服务系统及时地为社会各界各部门指挥生产、组织防灾减灾,以及在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气象信息。具体包括:日常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和预警信号、沿海天气预报、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天气热点、天气周报、双休日天气预报、天气实况、百姓生活气象指数预报等。 1.2: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分析:中国气象局党组历来重视公共气象服务,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水平取得长足进步,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不断增强。决策气象服务为各级政府防御和减轻气象及相关灾害、气候变化应对、重大工程建设、气象能源开发利用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其面之广,内容之丰富,手段之多样,独具中国特色。初步建成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电话、手机短信、网络、警报系统、海洋预警电台等多种传播手段的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气象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专业气象服务已覆盖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电力、环境、能源、旅游、体育等行业,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都较以往大大降低。1990年至2000年,气象灾害年平均死亡人数为4500人,本世纪以来年平均死亡人数约在2000人至3000之间,1990年至2000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 的百分比年平均为3.4%,2001年至2006年平均为1.4%。 二:我国现阶段公共气象服务的不足 由于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立的较晚,因此当前公共气象服务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抵御能力、减灾能力与国家防灾减灾的总体要求不适应;公共气象服务的定位不清晰、体制机制创新不够,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不适应;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滞后、科技支撑薄弱、机构不健全、人才匮乏,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建设气象现代化强国的要求不适应。面对气象服务的不足,应该加快改进和建设,争取把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完备欣赏一个台阶。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选官用人乃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中兴以人才为本”,自古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因此认真总结中国古代选官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战国时,“世卿世禄”制逐渐废除,官吏的选举发生了根本变化。秦在统一之前,“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而胜敌是其主要途径。秦统一后的官吏,也就多出于军功。到了汉代,朝廷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在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统治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任子、纳资及其他多种方式,不限于一途,而且还可以交互使用。以后,我国古代官吏选用又分别出现了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及隋唐滥觞的科举制。这些选官用人制度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表现出各种弊端。 察举制 察举也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汉代察举的标准,大致不出四条,史称“四科取士”,《后汉书·百官志》注引应劭《汉官仪》说: 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

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弟廉公之行。 四科取士大约起于西汉,下迄东汉未改。不过有时单举其中的一二科,或全举四科,均有诏令临时规定。察举的标准虽仅有四科,但察举的具体科目却很多,主要有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通常指经学)以及明经、明法、尤异、治剧、兵法、阴阳灾异等临时规定的特殊科目。这些都是功名,有了功名,便可实授官职。上述察举诸科,实际上分为岁举和特举,岁举是常制,特举由诏令临时规定,二者都是由下向上推选人才的制度。汉代选官以“乡举里选”为依据,体现的是尊重乡里舆论对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但是,舆论评价一旦与仕途沉浮相联系,就容易被某些有权势、有影响的人物或社会集团所控制、所利用。曹操审时度势,提出了“惟才是举”的用人原则,这既是对处于乱世求贤的需要,也是对汉代“选举失实”的刻意纠正。 征辟 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聘是采取特征与聘召的方式,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人士,或备顾问,或委任政事。征聘之方,由来已久,如秦孝公公开下令求贤即属征聘性质。秦始皇时叔孙通以文学征,王次仲以变仓颉旧文为隶书征,亦皆属征召性质。到了汉代,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求贤诏,也是继承了这一方式。以后自西汉武帝以至东汉,相沿成例。对于德高望重的老年学者,且特予优待。如武帝即位之初,即“使使者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

浅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经验做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71104722.html, 浅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经验做法 作者:李收房 来源:《农家科技》2018年第09期 摘要:东海县按照中央统一部署,遵循农村改革“扩面、提速、集成”总体要求,全面落实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涉及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一件大事,对于进一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切实保障和发展农民合法权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通过核实集体家底,界定成员身份,产权股份量化,建立集体经济组织,逐步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有效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做好改革工作,要明确工作重点和时间节点,抓好宣传培训和组织保障,确保改革任务圆满完成。 关键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经验做法;东海 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释放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动能 1.资源整合要效益 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可以有效唤醒“沉睡”的土地资源,充分利用闲置、荒置土地,并且通过流转,让土地向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聚集,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土地的规模效益。通过改革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就从农业发展内部提供给了资金支持,弥补了农村资本投入不足的瓶颈问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将流入农村,这样就从外部加大了对农业资本的投入。通过内部的造血和外部的输血,为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了发展新动能和历史新机遇。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的生产“三要素理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土地、劳动、资本要素的集中、活化与提升。 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因地制宜,对农村土地资源较多,农民改革意识较强的村庄,注重产业扶持和政策引导。汤庄村流转土地613亩,流转率达30%以上,郇圩村流转土地959亩,流转率达40%以上,西蔡村流转土地932.28亩,流转率达100%,并且都成立了土地经济合作社,破解农村土地小农经营,闲置分散,生产率低的发展难题,真正实现土地的规模效益,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资源盘活要收益 产权是经济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而流动性是产权最为重要的特征。牛山街道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在明晰所有权、稳固承包权基础上,放活经营权,让资源盘活,劳动力自由流动,释放产权的激励功能、协调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牛山街道产权制度试点改革,17个村 共清查资源性资产79480.76亩,经营性资产33147.88万元,非经营性资产11445.14万元。通

风险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风险评审委员会工作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建立完善公司科学规范的风险管理机制,形成科学规范的风险评审制度、风险监管体系和法律保障制度,提高资产与业务风险防控能力和工作效率,保障公司平稳健康运行,坚持以合法性、安全性和效益性为基本原则,根据公司章程和公司《董事会议事规则》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风险管理委员会对公司董事会负责,在公司董事会领导与授权下开展工作,负责公司资产、业务和管理风险识别、防范、控制、转化等工作。 第三条风险管理委员会组成应突出成员的学识水平、知识的专业性、知识结构的复合性和实际的业务经历。 第四条风险管理委员会坚持集体审议、充分论证、独立表决的审议决策原则;追求科学缜密决策,确保业务质量,有效识别防控风险,实现预期效益的决策目标。 第二章风险管理委员会职责 第五条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对公司高级管理层在担保业务、市场、操作等方面的风险控制情况进行评审监督;并具体审定以下公司业务: 1.担保类业务; 2.委托贷款等资产类业务; 3.项目融资类业务; 4.短期资金拆借类业务; 5.信息咨询、顾问、理财等中间业务;

6.其它业务。 (二)尽职评估担保业务风险,充分发表分析意见,客观公正地投票表决; (三)提出完善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建议,掌握业界动态,研究银行政策,关注担保企业风险状况。 (四)董事会授权的其它事项。 第六条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或者审定公司业务规章制度和内控制度。 第七条涉及业务核销、以物抵债、抵债物变现与报损等不良资产处置事项,报公司董事会审批。 第八条超过董事会授权权限以及风险管理委员会认为有必要上报董事会的事项,报公司董事会审定。 第九条风险管理委员会可以聘请中介机构提供专业意见,有关费用由公司承担。 第三章风险管理委员会的组织结构第十条风险管理委员会设常务委员7人,包括以下方面人员:(一)公司总经办公室2人,总经理任风险管理委员会主任,副总经理任第一副主任; (二)市场业务部门3人,部门经理任风险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 (三)风险管理部门1人,部门经理任风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风险管理委员会设会议秘书1名,负责会议通知、会议资料的收集、整理、打印和分发会议文件、会议记录和委员投票统计工作等。会议秘书由风险管理部门派专职人员或派员兼职。 风险管理委员会可设候补委员1-3人。 第十一条风险管理委员会主任与第一副主任由公司董事担任。

关于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气发〔2013〕54号文[1]

中国气象局文件 气发〔2013〕54号 中国气象局 关于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发展的意见 各省(区、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 推进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发展是提高县级公共气象服务水平和气象社会管理能力的核心任务,是全面推进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基层气象现代化的基础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党组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和全面推进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强化县级气象机构业务基础,转变县级气象机构工作职能,促进县级气象机构业务集中、功能优化、资源统筹,现就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 推进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发展,要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 —1—

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安全福祉等中心任务,坚持适应需求、集约高效、科技支撑、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先进、综合、稳定、实用、便捷、开放的技术路线,以提升基础业务能力为目标,以优化业务布局、调整业务分工、完善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发展综合气象业务、建设综合气象业务平台、改革气象业务体制、强化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为重点,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重复劳动,形成业务一体化、功能集约化、岗位多责化的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全面推进基层气象业务现代化,不断增强县级气象机构综合实力、气象创新活力和气象工作影响力。 与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同步,江苏、上海、北京、广东四省(市)气象局及重庆市、浙江省杭州和宁波市气象局现代化试点单位,各省(区、市)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以及有条件的地区要在2013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发展任务,其他地区要在2015年年底前完成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发展任务。 二、大力发展县级综合气象业务 发展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就是要实现县级气象机构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预报预测、气象观测和综合气象保障等各项业务综合化、集约化,国家、省、市、县业务布局、业务分工、业务流程科学化、规范化,县级气象机构业务功能、服务职能、管理职能综合配置,硬件软件建设、组织机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统筹协调推进。 —2—

浅析中国高考制度的改革

浅析中国高考制度的改革 尹志浩 内容摘要:中国的高考制度是一个毁誉参半的制度,它在中国现代过程中既功不可没,又弊病丛生。于是高考改革备受世人关心,并且高考改革被提上了日程。中国高考制度改革既要敢于坚持自己好的传统,又要勇于从根本上革除其沉疴痼疾。【1】为此,我国提出了全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在“教育公平”这一核心思想指导下,逐步实行分类统一考试,分类统一录取,【2】即将在现行高考的基础上加上国家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两者综合在一起计算高考成绩。除此之外,研究型大学和希望成为研究型大学的高校,可以在综合测试的基础上再进行选拔性考试。新的高考方案力图适应中国搞的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要求,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和社会全面现代化提供助推器。 关键词高考改革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分类考试分类录取 作者尹志浩,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理科学系学生。 高考制度是教育教学和人才筛选的基本制度之一。从恢复高考制度三十余年的教育实践看,高考制度对于促进教育发展、保障教育公平、重构教育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现行高考制度的弊端也很明显。例如,偏重知识记忆和解题技巧的考试内容,造成死记硬背与机械训练充斥高中教学。集中录取制度取消了高等学校的招生自主权和受教育者的选择权,限制了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降低了高等教育的竞争力。一些高考加分、地方分数线、指定特招等政策违背了考试公正的原则,损害了教育公平。不少地方政府将高考升学率视为政绩,形成单一的分数评价和升学率导向,致使基础教育“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的“应试教育”弊端严重,造成对学生身体健康、道德品质、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伤害,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的发展阶段,外部环境逐渐宽松,公众对高等教育的选择性逐渐加强。不失时机地推进高考制度改革,对于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多样化的适用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开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考制度改革影响面大,专业性强,面对复杂的利益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困难不难想象,但改革势在必行。我们需要坚定改革的方向,通过理性、建设性、渐进性的方式,用改革的实践推进改革,使高考改革走出困境,将现在“最不坏的高考制度”,最终改变为“最好的高考制度”。 一、高考制度的背景 1949年之前,中国各所大学招生考试的时间由学校决定,并不是同时举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和时间安排去不同的大学进行多次高考。1966年文化大革命一开始,高考就都取消了,在1970年,只有不到1%的

气象传播研究现状调研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833 气象传播研究现状调研报 告完整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象传播研究现状调研报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气候的变化关系到国计民生,做好气 象信息的传播非常紧迫,我国气象事业自 建国后开始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气象信息的传播也不断地走向正规,实践 需要理论的指导,我国对气象传播的研究 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发轫,近几年发 展势头迅猛。在这种形势下,对当前气象 传播研究的现状做一分析已是非常必要。 研究现状分析 总结上世纪末期以来关于气象传播的 论文,大体可以分为这样三大类:一是对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 选士制度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的制度之一,选士制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汉代以前的玄关制度 夏、商、西周实行“世卿世禄制”。到春秋战国时,统治阶层改革旧有制度,更为了富国强兵,破格任用一些地位低下而才干出众的人。战国时期出现“军功爵制度”,又兴起养士之风,招揽有才干、善言辞的人才,不论出身,为国君、诸侯服务。到秦代则以“辟田”和军功为选官依据。但这些都不是完备的选官制度。 二、汉代察举制 到了汉代,为了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选拔官吏的制度,名为“察举制”。所谓察举,就是由皇帝下诏公开征求人才,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主管官员将本人发现或民间公认的出众人才,向各级政府推荐,经过一定形式的考察后择优录用、授予官职的整个过程。“察举”也叫“荐举”,“察”就是自上而下考察、发现人才,“举”是自下而上推荐人才。推荐也叫贡贤,被荐者叫“举士”。 汉代察举的科目,是由少到多不断增加的;增加科目尤以特科为多,是根据对专门人才的需要而设立。这些科目,划一由皇帝确定。按照举期分类,察举的科目可分为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岁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禄四行;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在上述科目中,以岁科为先,其中又以「孝廉」一科为最重要。特科中则以「贤良方正」为最重要。 (一)察孝廉 汉代由孝廉一科选举的人才最多,而且孝廉也是汉代察举中非常突出的一个科目,所谓孝廉,是“孝子”和“廉吏”的简称,于民则举“孝”,在吏则兴“廉”。汉代统治者认为,孝是“百行之冠,众善之始”,廉则是官之根本,民之表率,因此对孝廉的考察和荐举十分重视。 察孝廉是以儒家孝为立身之本,廉为从政而设立。“孝”和“廉”在实际的操作难度较大,标准不易掌握;非有实际德行者不能举,又不能谬举,因此荐举者的责任重大。在西汉,举孝廉无须考试,既可委任,且每岁皆举。在东汉,孝廉这科在东汉原有的内容上有了较大变化,其主要体现在:(1)坚持按人口比例岁举孝廉,优待边郡。这有利于边远地区的人才选拔,促进边远地区文化的发展。(2)举孝廉要后要考试——试经,并且有年龄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只荐不试的滥举弊端。(3)中央朝廷官员依照职位高低举孝廉。 (二)举贤良 举贤良是汉代选拔高级人才的主要形式。所谓举贤良,一般以“贤良(方正)和直言极谏”为察举名目,但往往都另外附加一些条件,如可亲民者、文学士、能指朕过失者等。对高级人才的要求既强调了个人的道德品质,又重视通经达变、博学多术、甚至某些特异功能。 汉文帝在文帝二年和十五年两次下诏举贤良;到汉武帝时,举贤良由非制度化向制度化过渡,通过高级官吏荐举人才,并用对策的方式加以选拔的形式成为定例。其后的皇帝在诏举贤良时,对策要求更高,不仅需要对策者对军国大事全面深入了解,而且在对策中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东汉基本沿用西汉举贤良的旧制,但不如西汉盛行。 从察孝廉和举贤良这两个方面来看,两汉时期的察举制是在不断的完善和发

对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几个具体问题的思考

对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几个具体问题的思考作者:赵变霞 来源:《农村财务会计》 2020年第5期 赵变霞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是农村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各集体经济组织自开展产权制度 改革工作以来,产生了许多问题及矛盾,现笔者就山西省汾阳市在结合国家政策与实际村情工 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与大家探讨。 一、清产核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资源性数据衔接不上,导致信息获取不准确。 1. 在清产核资过程中,要求核实资源性数据。政策文件要求资源性数据采用目前所有的国土二调资源的数据,但是实际情况是二调数据与各集体经济组织实有资源差异较大,导致数据 报送的不准确,信息偏差较大。 2. 部分资源性土地介于耕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相关部门未确权,但实际用途已改变。譬如,某集体经济组织拥有部分改变用途的耕地,由于过去法制的不健全,这些耕地被改变用途长达 十几二十余年,并且村集体与承包户签订了三十年或五十年合同(其实际意义上已变卖),这 些土地或用于厂矿建设,或用于宅基地的建设。在土地确权的过程中,改变用途的耕地不予确权,在自然资源局方面,没有挂牌的土地也不予批准为建设用地。这些土地在清产核资过程中,属于无法鉴定类别的土地,虽暂时纳入其他建设用地,但并未从实际上解决此类土地的性质, 并且大部分村集体经济组织存在这类型土地,此类土地的性质不清对下一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 发展壮大有着较大影响。 3. 存在函证难、核销债务难的情况。在清产核资过程中,涉及村级个人应收应付款挂账人数较多,挂账年份又比较久远。在函证过程中对方不愿意配合情况居多,很难获取对方签字的 函证。由于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收入来源,大量债务长期趴账上无法清理核销,导致形成呆死 账现象。 4. 各相关部门之间联动不紧密。虽然汾阳市产权制度改革领导组由诸多成员单位构成,但是主要的工作都放在农经部门,一些部门和部分乡、村重视不够,部门联动不紧密,影响了清 产核资的工作成效。诸如改变用途的建设用地的处理,村级卫生室、村小学、文化室等资产下放,纪检、财政对组级经济合作社基本账户开通不理解等等,上述问题并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靠县乡农经部门很难协调。 二、成员资格界定问题 成员资格界定在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中缺乏明细的政策依据。由于没有政策的统一标准,只 能由村自行认定,导致村村不一样,群众容易通过对比引起矛盾纠纷。 例如:1. 农村由于长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在一些经济发达的村,“外嫁女”人走户不走的现象比比皆是,甚至其子女也因上学原因一出生就落户在本村,但在成员资格界定时矛盾很大,传统的思想认为女子外嫁即不属于本村人,其子女也不属于,最终出现了虽然户口都在本村,但儿子与女儿、孙子与外孙两个待遇的情况。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1.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委员若干名。由医院(分管护理工作)副院长任主任;由护理部负责人任副主任;由临床科室护士长任委员。 2.委员会成员因工作调动、变更,要求在十五日内下发人员调整通知。 3.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护理部,负责管理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定期向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报告有关工作。 4.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会议一次,管理委员会成员应按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通知安排参加会议。会议形成决议、决定应有委员会2/3以上成员参加方为有效。特殊情况下可临时召集开会或以书面形式决定有关事宜。 5.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由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负责主持,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召集并提供会务资料,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秘书负责记录会议内容,办公室成员负责起草会议决议、决定。 6.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的决议、决定提交院长办公会讨论决定后生效。 7.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年组织一次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参加护理质量管理培训,学习护理质量管理标准。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 1.全面负责医院护理工作的质量管理。 2.负责制定全院护理工作质量管理的年度工作计划,护理质量管理相关制度,检查标准,奖惩方案。 3.审议护理部制定的有关护理质量管理具体实施措施。对全院护理工作的质量控制指标进行检查、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4.对全院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提出指导性的改进意见。 5.决定医院护理新技术、新方法准入管理制度和规定。 6.讨论、决定全院护理工作中的差错、过失和事故等事件的院内处理意见。 7.提出全院护理人员质量教育、培训的要求,并检查其落实情况。 8.质量管理委员会秘书负责委员会会议记录。 9.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职责: (1)负责护理质量管理年度计划的起草工作。 (2)收集全院护理工作中有关的质量信息资料,并加以记录归类。 (3)负责召集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提供会议讨论资料。 (4)起草会议决议和会议讨论的有关处理意见。

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解读

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解读 1.如何认识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对气象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气象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高新技术不断引入气象领域,使气象业务工作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机遇与挑战并存,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落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深入实施部门“三大战略”,继续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提高气象预报服务能力和水平,对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提出了必然要求。适应国家政治、经济等体制改革,深化气象事业结构调整,需要与时俱进地对气象业务技术体制进行改革。 2.我国现行气象业务技术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我国逐步建立了以天气、气候业务为主体,由气象综合观测、信息网络、基本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信息技术服务四大功能和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构成的业务技术体制,对现代气象业务的发展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然而,随着气象事业的不断发展,现行业务技术体制逐渐显现出与现代气象业务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有:(1)气象业务专业结构不合理,近年来拓展的业务尚未形成规范化体系;(2)业务发展科技支撑薄弱,科研和业务有效结合的机制尚未很好地建立;(3)综合观测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台站布局不合理,集约化程度不高,运行监控和信息化管理体系不健全;(4)无缝隙、精细化预报预测,尤其是短时临近

预警系统和应急服务体系不健全,预报分工不合理,逐级业务指导能力不强,重复建设严重;(5)现代化技术保障体系薄弱,资料信息不能充分共享,标准化建设滞后;(6)教育培训体系不健全,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形成,队伍结构不合理,整体科技素质不高。 3.我国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向国家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全面贯彻“三气象”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三大战略”,立足部门,面向行业,创新体制,增强能力,用“四个一流”保证“一流服务”,充分发挥气象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我国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指导原则是什么? 按照“实事求是、深入研究、突出发展、抓大放小”的方针,既从战略高度谋求发展,又面对现实研究和解决现行业务技术体制的突出问题,积极推进,稳妥实施。 (1)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紧紧围绕发展,革除体制和机制性障碍,实现气象事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部门管理体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国家各项改革等因素,正确处理好现实与需求的关系,立足有限资源,实现有限目标。 (3)坚持系统设计、整体推进。加强顶层设计,正确处理好长远与近期、整体与局部、国家到县五级的关系,使各级业务都得到发展。

气象服务产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精)

目录 CONTENTS 第一篇:气象服务业需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 1 第二篇:前瞻浅析气象服务行业发展前景 --------------------------------------------------------------- 2 第三篇:2014年中国十大气象服务企业排名 ------------------------------------------------------------ 3 2014年中国十大气象服务企业排名 ------------------------------------------------------------------------ 3 1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4 2北京维艾思气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4 3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 -------------------------------------------------------------------------------------- 4 4富景天策(北京)气象科技有限公司 -------------------------------------------------------------------- 4 5深圳市气象有限服务公司 ----------------------------------------------------------------------------------- 4 6北京华新天力能源气象科技中心 -------------------------------------------------------------------------- 4 7石家庄广天气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4 8西安思拓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 ----------------------------------------------------------------------------- 4 9广东天文防雷工程有限公司 -------------------------------------------------------------------------------- 4 第四篇:中国气象服务产业发展模式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 4 本文所有数据出自于《2015-2020年中国气象服务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第一篇:气象服务业需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提高决策气象服务针对性、敏感性、综合性和时效性。建立与相关部门的多渠道沟通协作机制,制定和完善《年度决策气象服务方案》,明确年度决策气象服务重点,确立各时段固定上报的服务产品,提高决策气象服务针对性; 牢牢把握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开发和利用气象能源等事关人民群众福祉

中国的选官制度

中国的选官制度 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主要包括奴隶社会的王位世袭制、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1. 王位世袭制 从禹的儿子启开始,禅让制的惯例被破坏,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一次重大的历史变革,它标志着原始社会的“天下为公”为奴隶社会的“家天下”所取代。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2. 察举制 秦朝以后,封建的选官制度有了发展。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用来选拔人才,其内容包括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其中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各方面人才的涌现是汉武帝时期出现鼎盛局面的重要原因。 东汉时期继续实行察举制,但前后有所变化。初期主要依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中期以后,豪强地主势力开始恶性膨胀,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后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权,选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居面。 3.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选官制度。三国时开始实行,隋唐时被废除。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打破了原有的统治秩序,使汉代的察举制度无法继续实行下去。曹操为发展自己的势力,采用“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曹丕当政时创立了九品中正制。具体做法是:中央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兼任本州的中正官,察访士人,评列九品,作为官吏除授的依据;中正评定士人,家世、才能并重。曹魏后期,尤其到了晋朝,九品中正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选拔人才的途径。由于中正官一职为世家大族所垄断,选官任人唯看门第家世,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等级森严的局面。九品中正制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加速了魏晋以来士族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4. 科举制 第一,隋唐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1>隋朝兴起: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使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誓愫闷,科举制形成。 <2>唐朝完善: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