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Micros中国经济史纲要oft Word 文档

Micros中国经济史纲要oft Word 文档

Micros中国经济史纲要oft Word 文档
Micros中国经济史纲要oft Word 文档

试析两晋南北朝时期五胡内迁后汉化原因

内容摘要: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大量少数民族内迁,主要的有五个部族:匈奴、鲜卑、羯、氐、羌,史书中称它们为“五胡”。西晋末年的“五胡乱华”直接导致了西晋的灭亡,在这之后,五胡在中原地区先后建立了自己的少数民族政权。从公元304年刘渊建立汉政权到公元439年拓拔魏灭北凉统一北方,五胡政权长期在中原地区并立。在进入中原地区的同时,五胡在保留自身部分民族特性的时候,也逐渐接受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在名族融合的过程中,五胡逐渐完成了自身的汉化,在很多方面与汉族几乎没有差别。原为塞外民族的五胡在内迁中原之后为何会逐渐完成汉化呢?除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外,还有外部条件的允许。

关键词:五胡、内迁、汉化

作为中国古代史上第一次人口大流动,西晋末年五胡乱华事件,在史学界也较受关注,在关于五胡内迁后的汉化原因方面,研究的也比较广泛。杨茂盛、刘柏冬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的汉化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从五胡内迁前的政权形态论述,进而论及了内迁后政权的作用,但是只是对各个民族政权进行分别论述,未加以总结。邓乐群的《北魏统一中原前十六国政权的汉化先声》和瞿林东的《十六国时期的政治文化倾向_重读<晋书载记>》从民族认同感方面论述了五胡内迁后汉化的原因,对于相关政策的实施论述的较为简单。孔令艳的《简论十六国时期内迁胡族封建论》、张秀平的《试论十六国时期汉族士族的历史作用》、王希恩的《五胡政权中汉族士大夫的作用及历史地位》从政权中汉族知识分子的作用来论述汉化原因。韩绪耀的《十六国时期的文化教育政策与民族融合》、刘国石的《十六国时期的少数民族学术与风俗习惯的汉化》则从文化吸引方面来论述汉化原因。综上所述,我觉得政权方面对于汉化的影响应该详细论述,且汉族知识分子对于政权的作用一部分应该也有一部分属于政权原因。而且五胡大量内迁之前已经迁入的这些少数民族对于这时候政权的汉化也具有促进作用,而这方面基本没有系统的论述。因此,在叙述前面这些方面的同时,对于最后一方面做叙述。

从汉末至三国时期,居住在西部、北部边疆和东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大量

迁入内地,至五胡乱华之前,关中地区已内迁多数少数民族人口,“关中之人,百余万口,戎狄居半”①。到西晋末年的五胡乱华时期,大量少数民族内迁,匈奴、鲜卑、羯、氐、羌都曾在内迁之后在中原地区都建立过自身的政权。具体而言包括南匈奴的汉、前赵,羯族石勒的后赵,氐族建立的前秦、后凉,羌族建立的后秦,鲜卑慕容部建立过的五个燕政权,鲜卑拓拔建立的北魏等。因此五胡内迁的主要地区,主要集中在政权统治地区。南匈奴主要迁往陕西、甘肃、宁夏等地。羯政权全盛时期遍及黄河流域,其部族则主要集中在这些地区。氐族在苻坚统治时期也曾遍布黄河流域,后凉也曾在西北地区建立,氐族几乎遍布整个长城以南的中原地区。羌族则主要迁往陕西、甘肃、山西南部以及河南地区。鲜卑各部则分布于东起辽东,西迄青海的塞外地区。在迁入这些地区以后,五胡自身在众多原因的影响下而进行并且加速本民族的汉化进程,究其原因,我主要参考了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于介绍民族关系尤其是五胡方面的书籍,还有关于民族发展历史方面的书籍,因此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概括五胡内迁后进行汉化的原因。

一、少数民族政权的作用。

无论是后秦,北魏还是前赵政权,这些少数民族政权都曾在统治时期大都实行了一些汉化政策,促进了本民族与的融合,加速了本民族的汉化进程。五胡政权在促进汉化进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统治者自身的重视。在建立政权之后,统治者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以及自身对于汉族文化的喜欢等多方面的原因,在执政时期极其重视在本政权中弘扬汉族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建立后秦的姚苌在前秦任职期间接受了汉族儒家文化,在建立政权之后,其子姚兴更是接收儒家教育,在继位之后广泛吸收汉族人士,实行了一系列带有浓厚汉族色彩的统治措施,其中尤为突出的一项政策便是推崇儒学,弘扬佛教。在其母死后,在朝中汉族知识分子的建议下,最受儒家传统的孝道,“素服临朝,率天下先”②,在弘扬儒家文化方面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对于本民族的汉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前秦统治者苻坚在其统治的28年见提倡儒学,广修学馆,让各郡学生来学习儒家文化。大量任用汉族知识分子,实行食封受赏制度,加速了氐族上层贵族和平民对汉族文化的吸收和汉化进程。

①《晋书》卷五十六《江统传》

②《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黄烈1987年7月人民出版社第111页

后赵的石勒在政权初期对于汉族士族进行屠杀,导致政权不稳,在意识到必须争取汉族官僚士大夫的合作与支持,才能巩固自己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地位后,他大力笼络汉族大族,吸收和采用汉族政权的传统政策措施,并且设立公族大夫,专掌汉族士人的选择任用,促进其政权的稳固。尽管大多数是为了巩固了政权在中原地区的稳固而被迫进行汉化,但是作为政权的最高统治者,他们自身对于汉族文化的重视对于汉族文化在本民族中的传播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民族的汉化。

第二、政权中汉族知识分子的促进。由于迁入中原地区,这时期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统治阶层中大都有汉族知识分子和汉族地主阶级存在,他们的建议对于统治者的治理措施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在部分政权中,汉族地主阶级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在政权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方面,前秦的王猛现的尤为明显,苻坚在即位后以“王猛、吕婆楼、强汪、梁平老等皆有王佐之才,见并亲身礼之,以为股肱之翼”③尤其是王猛,其在前秦的改革对于政权的强大和氐族的汉化进程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其汉化措施主要包括:提倡儒学,并且设立学校,促进儒家文化在政权中的传播。重用汉族士族中有才能者,争取汉族地主的支持。于前秦后来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他的如后秦的尹纬,在姚苌和姚兴当政期间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成为后秦的佐名元功,“成兴之业,皆纬之力也”④。作为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这些汉族知识分子而言,儒家传统文化在他们的思想中已经根深蒂固,而且由于长期生活在中原地区,对于原本中原汉政权的统治措施也较为了解。在进入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之后,其对于统治者的建议中自然而然受到自身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得到统治者的支持后,其实行的一系列具有原本汉政权色彩的汉化措施对于这些少数民族政权中的少数民族贵族统治阶层以及普通少数民族人民的汉化过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少数民族自身发展的需要

这里主要从经济发展以及政权巩固两方面来说。

第一、经济方面。五胡原本为居住在西北、东北的广袤的草原地区,从事的是游牧经济,在内迁中原之后,这些少数民族的经济形式由原来的游牧经济转变

③《太平御览礼贤》卷474 引自《中国民族史(上)》江应梁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

④《晋书姚兴载记》卷117 第2979页。引自《中国民族史(上)》江应梁民族出版社1990年

为中原地区的农耕经济。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在之前的统一的秦汉政权中,无论是平民还是统治阶层,都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这些以往汉政权的政策引起了少数民族政权得的重视。在政权建立之后,实行了一系列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而且这些内迁的少数民族民众在农耕经济下,精耕细作,学习中原地区的农业耕作技术以及耕作制度,学习如何更好的促进农业生产。这个过程同时也是他们学习汉文化的过程。前秦统治者苻坚鼓励农桑,在关中地区推行汉代的区种法,并在关中大旱时期实行汉代汜胜之的区田法;大力兴修水利征发王宫富室奴隶三万人开泾水,建人工渠。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汉族的农耕技术以及水利建造为少数民族逐渐学习和吸收,促进了其汉化进程。

第二、政权的巩固。在没有内迁之前,这些少数民族实行的为原始的部落管理制度,这在本民族集中的地区实施较为容易。内迁之后,本民族和汉族的民众混合在一起,实行原本的部落管理就比较麻烦,也就意味着他们要从原本的原始部落管理转向封建化郡县制管理。进步是历史发展的潮流,对于内迁的少数民族而言也不例外,在依靠武力建立政权之后,他们发现自身原本的一套管理制度对于中原地区的发展及政权的巩固不太起作用,而原来中原汉政权实行的一系列中央以及地方管理制度极为有效,因此对于实行已经得到实践证明的郡县制,政权统治者当然会学习和实行,以此来巩固自身建立的政权。郡县制下的一系列汉政权地方管理体制在政权管理的地方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行,而里面所包含的汉文化也为统治者和民众所接受,渐渐的便成为“编户齐民”,汉化进程加快。

第三:秦汉时期内迁少数民族的影响。

秦汉时期,政府为了加强边防,对少数民族进行征战,同时迁入少数民族进入内地,而且北方少数民族在进行贸易的时候受到汉文化的影响而进行内迁。东汉末年战乱不断,诸侯割据,为了增强自身实力,各诸侯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的控制,征讨少数民族并加以吸收。曹操在打败袁绍之后,将乌桓内迁入中原地区,平定关陇,将氐族人迁往关中地区。因此,在五胡乱华造成大规模五胡内迁之前,已有部分少数民族内迁入中原,尤其是关中和今天的山西境内,他们接受中原地区汉政权的统治,成为编户齐民,这些前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共同生活,共同生产,久而久之便逐渐汉化。而五胡内迁后的集中区域在今天的陕西、山西、河南境内,这是当时魏国统治的中心区域,早些迁入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民众在

五胡乱华之后大多生活在本民族政权所统治的区域内,他们的已经汉化的生活方式对于刚刚内迁的少数民族民众而言无疑具有一定的影响。

第四:汉文化本身对于少数民族的巨大吸引力。

在五胡内迁之前,中原地区的文化已经发展了相当长的时间,农耕经济,集权王权,儒家思想、政权机构等各方面较于少数民族相当先进。内迁的五胡在内迁之前很大程度上都还是处于原始的部族时期,无论在政治制度、经济形式、文化内容及底蕴方面,其发展程度还低于中原地区。在进入中原地区之后,在统治期间,他们感觉到了自身的落后性,为了更好的治理政权,学习原本已经成型的汉族政权的管理模式是最为简单的方式。前秦苻坚,刘渊的汉政权,姚苌的后秦等都在建立政权之后采用汉族的政权结构和组织形式,设丞相,郡县来管理国家。同时加强王权,兴儒学,办学校,重视农桑,利用汉文化中的伦理道德来进行教化百姓。尤其是鲜卑拓拔部,在建立北魏之后,不断开拓领地,同时进行汉化改革,孝文帝改革在促进鲜卑族汉化过程中作用尤为显著,在汉政权的里长制的基础上实行三长制来对基层百姓进行管理,实行均田制来管理农耕经济下的土地以及赋税。迁都洛阳之后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其中“规定汉语为正音,鲜卑语为北语”⑤,将鲜卑姓氏改为汉姓。尊孔崇儒,极力提倡孔子,尊崇儒教,同时在京都洛阳建立孔庙,自己并且亲自到曲阜祭孔。设立学校,招收生徒,传授儒学,兴复汉族传统的礼乐制度。这次改革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各族的封建化和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大融合,是鲜卑族在内迁后汉化中极为重要的一次事件。自从秦统一以来,以中原地区为中心,汉族政权形成了一系列的统治措施,并且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国家机构及文化底蕴。而这些并未因为战争而受到较大的破坏,在少数民族建立中原政权之后,吸收这些已经在中原地区实行已久的措施,似乎是必然的。

征服者反被被征服者征服,这对于内迁后的五胡而言是很合适的。他们是作为征服者进入中原地区的,而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之后,他们受到了中原地区原本的文化因素的影响而进行了汉化过程,这也许不是他们的本意,但是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历史是不断进步与发展的,一套成熟的、完整的国家管理机制

⑤《中国古代史上册》朱绍侯齐涛王育济编福建人民出版社第364 页

和成型的文化内容终究要取代落后的管理和文化,进步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无论这些少数民族政权想与不想,他们在内迁中原之后在不知不觉中所进行的汉化过程是必然的,对于他们而言,汉化进程也是他们本民族政权不断封建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但是却一直在进行中。五胡汉化,不仅促进了他们本民族对于汉族文化的学习以及汉化过程,在更为重要的层面上,他们的汉化缩小了本民族与汉族的民族差异,促进了中原地区的民族大融合,这对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而言是一次很好的机会。五胡汉化,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次事件,也是中华民族史上民族融合的一个大时期。汉化,为巩固政权,也为了本民族更好的发展,更好的融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在史学研究方面,五胡乱华事件对于自秦朝统一而来所形成的汉文化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但是他们自身的汉化进程却同时也丰富了汉文化的内容,让中华民族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黄烈著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

2、《中国民族发展史上册》王文光著民族出版社2005年1月

3、《中国民族史概要》王钟翰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

4、《中国民族史上册》江应梁著民族出版社1990年10月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要点(精心整理)

自考《纲要》复习要点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社会结构上,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制度。 2.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是: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3.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中国割让台湾全岛及所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并赔款白银2亿两(单个国家赔款数额最多),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3)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赔款4.5亿两(赔款总额最多),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 把持中国海关大权长达40多年的是英国人赫德。 5.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政治方面: (1)资本—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中外反动势力对中国人民实行联合专政) 经济方面: (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依然存在,在社会经济中占显著优势,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在中国政治、文化生活中有一定作用,但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

社会方面: (5)在列强争夺和间接统治下,加之地方性农业经济所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使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极不平衡性。 (6)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人民群众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极端贫困化。(贫困和不自由世界少见) 7.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旧的封建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旧的被统治阶级是农民阶级;新产生的阶级是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革命性的两面性特征);新诞生的被剥削阶级工人阶级。 8.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1)深受三重压迫和剥削,革命性最强;(2)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便于形成革命力量和传播先进思想;(3)同农民有着天然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9.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关系: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关系: (1)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当外国列强同封建政权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时,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3)国内战争威胁帝国主义利益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时,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完全勾结。10. 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关系:相互区别、相互联系。 区别:二者的主体、内容不一样。第一个历史任务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第二个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是要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第一个历史任务是第二历史任务的前提条件;第二个历史任务时第一个历史任务的最终目标。 11.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1841年广州三元里人民的反英斗争。 12.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是重要原因;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饶的反侵略斗争是最根本原因。 13.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最根本原因);经济技术的落后。 14.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编撰《四洲志》。 15.魏源:编撰《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中国经济史论文

2010年度《中国经济史》结课论文 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及对明清经济的影响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金融030802 年级: 2008 姓名:张福平 学号: 200804265 导师:周中林

摘要文章根据客观的历史史实,结合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了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并将明清两朝海禁政策进行了对比,凸显出两朝海禁政策的区别,从而引出了海禁对明清经济的影响,在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更替的时期,海禁政策带给明清政府的损失远远大于其收益。 关键词海禁政策抵御倭寇海上贸易闭关锁国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 (4) (一)海禁政策的历史背景………………………… ..4 (二)海禁政策的主要目的………………………… ..5 二、海禁政策的实施过程……………………………… ..6 三、海禁政策对明清经济的主要影响…………………… ..7 (一)海禁政策对明朝经济的主要影响.................. ..7 (二)海禁政策对清朝经济的主要影响.................. ..8 四、海禁政策的现实意义... (8) 结语......................................................... .8 参考文献. (9)

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及对明清经济的主要影响 张福平 海禁政策自从元代开始就存在了,选这个题目的原因很简单,从明清的海禁政策的效果和弊端来分析目前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些问题。古语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明清时代正是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一个更替的阶段,所以这一阶段的海禁政策十分具有研究探讨的意义,对我国现阶段的发展也有一个很好的警醒。本片论文主要根据一些历史记载的资料、前人的看法和自己思考来分析海禁政策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后对明清经济带来的主要影响,在《中国历代帝王》中阐述了自明朝开始直到清朝灭亡的海禁政策的一些历程,作者认为明朝海禁政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抵御倭寇,清朝是为了抵御西方列强的无理要求。海禁政策带来了影响则是一向繁荣的对外贸易冷淡下来,闭关锁国的最终结局只能是被淘汰。下面就具体的海禁政策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海禁政策的形成原因 在中国,1368年建立的明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封建王朝之一,东方最强大的国家。而同时,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遭遇到来自海上外来势力侵扰的封建王朝。明初对传统朝贡模式的继承和发展,正是建立在统治者的自信和国力强盛的基础上。明朝将中国的封建等级制内涵外延,建立起一整套完备的朝贡体制,以实现中国式的国际理想秩序。这是封建社会晚朝封建统治集权强化的趋势,与历朝久已形成的朝贡模式结合,产生的颇具特色的朝贡体制。在这一体制的基础上,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制订的海外政策,以朝贡贸易政策为主,海禁政策为辅,体现了强化集权的君主意志。作为综合国力强盛的体现,明朝实行海外开放政策,不仅明初洪武年间大量遣使海外,而且永乐年间更大力开展积极主动的对外交往。负有王朝政治外交及贸易多重使命的郑和,率领庞大的宝船队,多次航行在印度洋上,为世界海洋世纪的到来,奏响了序曲。这一旨在扩大官方朝贡体制和贸易的大规模航海活动,是明初开放的海外政策成功的标志。伟大的航海壮举,显示了中国的威力,表明了中国是亚太一印度洋国际贸易圈秩序的有力维护者,在当时东亚、东南亚乃至印度洋的国际事务中起了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在东亚、东南亚乃至印度洋的国际地位。近30年大规模的航海活动产生的重大后果,也即政策的反馈,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 历史走过后是不会不留下印记的,大规模航海活动结束后,明朝海外政策进入了转折时期。下西洋给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带来的变迁,促使统治者总结经验教训,从明英宗到明孝宗,收缩的海外政策透露出一种转变的趋向,即由明初的政治为重心向经济为重心转移的趋向。这是与中国社会发展演进相适应的趋向。明孝宗时,丘浚上书提出发展海外贸易,说明开放民间社会海外贸易的呼声已由重臣反映到朝廷之中。明武宗初年,调整海外政策业已迈出了第一步。 时值明中叶,西方海外扩张的狂潮卷向东方,葡萄牙人捷足先登。明朝统治者面临国内私人海外贸易的汹涌之势,本已开始调整海外政策,也正在此时,遭遇到西方东来的新课题。与西方接触的第一个回合,遂使中国闭关政策出台于嘉靖初。此后,在日本海盗、中国海盗商人、葡萄牙海盗商人合成的“倭寇”问题

中国经济史复习题

xx经济史复习题 一.思考题 1.试述中国古代资源禀赋与社会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 资源禀赋包括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两部分。 【土地资源的特点】 优势: 我国土壤特征各异,植物品种繁多。能为农业生产提供种类丰富产品。 劣势: 导致传统农业规模小、脆弱 (1)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小,耕地和人口矛盾突出。 (2)土壤种类繁多,但有良好蓄水性和可耕性的土地较少。 (3)气候条件差,自然灾害频发。 【矿产资源的特点】 我国国土广,矿产资源的总量大、种类多。但是我国矿产资源也存在两个缺陷: 一是富矿少,贫矿多。 二是单一矿少、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开发利用不充分,“风水说”观念对矿产资源开采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古代社会,以耕织结构为基础的小农经济一直居于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的主导地位。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这种生产方式被延续下来、不断强化,成为中国古代社会超稳定结构的基础。 2.简析中西方古代社会结构的异同及原因(作业)

3.试述影响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因素。 1、小农家庭的规模及贫困状况 汉后,小农经济普遍是贫困的五口之家,产品除消费交换外所剩无多,不足应付家庭正常支出外的需求。 2、农业“低投入——产出”的形成 为了维持生存,小农在生活和农业生产投入上都尽量减少开支。 3、农业的高剥削率 历史上赋税绝对值连增,赋税在多数时期一直维持在30%以上的高水平。 4、农桑之外的小农生活依赖 中国古代小农生存状况窘迫,不得不依赖于种桑、饲养畜禽、果菜水果等副业。 4.为何说中国传统农业是“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 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以个体小农经济精耕细作为特色,是一种劳动力高度密集型的集约农业。这种集约农业最显著的两大优势是单位面积产量与耕地复种指数都很高。 1.我国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黄河流域也逐步从原始农业过渡到传统农业。从那时起,我国农业逐步形成精耕细作的传统,并在以后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历经了以下几个阶段: (1)夏、商、西周、春秋精耕细作的萌芽期,以黄河流域“沟洫农业”为其主要标志。 (2)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精耕细作技术的成型期,主要标志是北方旱地精耕细作体系的形成和成熟。 (3)隋、唐、宋、辽、金、元精耕细作的扩展期,主要标志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成熟。

国际金融复习提纲(整理版)

一、单项选择题 1.国际收支是流量 2.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为经常帐户 3.外国人在美国发行的美元债券称为扬基债券 4.国内吸收的表达式为A=C+I+G 5.以下能导致IS曲线向右移动的是实际汇率上升 6.CA曲线是资金完全不流动时国际收支平衡的曲线 7.固定汇率制下,本国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导致本国外汇储备减少 8.假设价格在短期内存在“粘性”的汇率决定理论为超调模型 9.揭示汇率变动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关系的理论为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10.汇率政策属于需求转换政策 11.根据有效市场分类原则以货币政策实现外部均衡,以财政政策实现内部均衡 12.关于货币自由兑换,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经常帐户下的自由兑换 13.布雷顿森林协议在对会员国缴纳的资金来源中规定会员国份额的25%以黄金或可兑换成黄金的货币缴纳,其余75%的份额以本国货币缴纳 14. 一国货币升值对其进出口收支产生何种影响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15. 在采用直接标价的前提下,如果需要比原来更少的本币就能兑换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这表明本币币值上升,外币币值下降,通常成为外汇汇率下降 16.在不考虑错误与遗漏因素时经常账户余额与资本与金融帐户余额相等且符号相反 17.外国人在英国发行的美元债券称为欧洲美元债券 18.以单位外币折合本币数量的方式来表示汇率,是直接标价法 19.以下能导致IS曲线向右移动的是减税 20.BP曲线是同时考虑经常帐户和资本与金融帐户时的国际收支平衡曲线 21.货币需求函数是收入的正相关函数,利率的负相关函数 22.浮动汇率制下,本国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导致本国实际汇率上升 23.以资产回报率来分析汇率决定的理论为利率平价理论 24.揭示汇率与货币购买力之间关系的理论为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25.财政政策属于需求增减型政策 26.马歇尔-勒纳的条件是指一国出口需求弹性和进口需求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 27.下列国际间政策协调形式中,程度最高的是合作确定中介目标 28. 一国货币贬值对其进出口收支产生何种影响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29.特别提款权SDR是IMF创设的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 30. 汇率波动受黄金输送费用的限制,各国国际收支能够自动调节,这种货币制度是国际金本位制

中国经济史综述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4月期文献综述 摘要:中国经济史是经济学这一门学科的历史,它是对经济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发展现状的一个完整记录。对于学习经济学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必要学习中国经济史。鉴于中国经济史对于学习经济的重要性,而《中国经济史研究》是关于中国经济史的一本核心期刊,本文将对该期刊的2011年4月期文献进行综述,使读者了解中国经济史的研究趋势,以此为中国经济史的学者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中国经济史;期刊;综述 一.前言 《中国经济史研究》创刊于1986年,季刊。《中国经济史研究》是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经济研究杂志社出版的专业性刊物。该刊物以马列主义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百家争鸣的方针,刊登有关经济史的理论论著,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以及中国现代经济史的论著,中外比较经济史研究论著,中国经济史的专题研究资料,中外经济史著作的评介,国内外中国经济史研究动态的报导,并适当刊登中国经济思想史方面的论著等。《中国经济史研究》坚持以新理论、新方法、新材料、新问题即“四新”原则取舍文章,为学术界新老作者提供发表论文的园地。编辑部加强规范化建设,实行匿名审稿,责任编辑对主编负责制。 《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主要栏目有:“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国现代经济史”、“中外比较经济史”、“国内外中国经济史研究动态”、“经济思想史研究”、“港台经济研究”、“民族经济”、“西部开发”、“理论探讨”、“专题评论”、“学人与学术”、“论著评介”、“青年论坛”、“读史札记”等。 二.《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4月期研究进展 1.对经济史类著作的评介 李肖[1]运用列举法对《建国初期中苏农业科学技术合作研究》做出了评价,赞扬了它填补空白、利用新资料和研究方法、多视角评书的优点,也指出了其在资料引用方面的不足。王

2019年高考历史必修知识专题复习提纲:专题三 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专题三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一、1949——1956的经济建设(过渡时期) (一)1949——1952的经济建设(重点: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1、背景:一穷二白、千疮百孔的经济烂摊子 2、措施:土地改革、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等 3、意义: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二)1953——1956的经济建设(重点:开展一五计划,包括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 1、工业化建设 (1)时间:1953一五计划的执行,标志着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开始,到1957年提前完成 (2)特点:政府主导、苏联援助、优先发展重工业 (3)成效:各项指标大都大幅度超额完成,建成汽车、飞机等重要工业部门和东北重工业基地,初步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2、社会主义改造 (1)背景:分散的小农经济、手工业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无法满足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2)时间:1953——1956底 (3)内容: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4)方式:加入农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合作化运动)、公私合营和和平赎买 (5)意义:标志着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3、注意:分析一五计划必须从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两个角度入手。 二、1956——1978的经济建设 (一)成功探索 1、1956年4月《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成为探索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新考内容) 2、1956年9月中共八大的召开 (1)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2)内容:科学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A.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现实 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 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 B.主要任务:把中国尽快地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3)意义:体现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

中国经济史考试重点

中国经济史考试重点难点 名词解释: 1财政: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财政的职能有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及稳定和发展职能。 2自然经济:一家一户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自给自足个体小农经济:是最典型的自然经济,它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在一起,男耕女织,以织肋耕,不仅能够满足个体家庭维持生存的最低级,最基本的需要,而且也使之与市场的联系降到最低限度 3行商制度:中国政府不直接同外国商人从事贸易活动,使用行商制度,其业务主要是垄断对外贸易,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购外商所需货物,划定进出口货物的价格,保证交纳外商进出口船钞和货物税,代理政府管束外国商人的行动,传达政府对外商的政令,办理政府与外商的一切交涉事宜 4官督商办:是清政府利用私人资本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 5废两改元:1932年7月,国民党政府进行的币制改革,废除银两制度,实行银远制度 6四行二局:是国家金融体系的核心,四行是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银行,两局是邮政储金汇业局和中央信托局 7.经济统制政策: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以所谓“非常时期"为由,实行经济统制政策。主要是采取统购统销,专卖,限价等方法 8.南三行:在上海杭州等城市出现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被称为南三行是实力雄厚的银行资本集团 9洋行近代外商在中国从事贸易的代理行号 10平准中国封建社会运用贵时抛售、贱时收买的方式,以求稳定市场价格的一种经济措施 11资本输出“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发展高级阶段对外经济侵略的主要手段。“资本输出”指资本主义国家为获得高额利润用过剩资本向其他国家投资或贷款 12 法币政策:亦称“法币改革”,是国民党政府在1935年实施的废止银本位制,实行经币制度的币制改革措施。主要内容有:统一货币发行权,规定法币准备金,实行白银国有,确定法币对外币的汇率,推行新辅币。 13经营地主:是旧中国农村经济中带有一定资本主义性质的经营形式,即一些较多土地的地主,用部分土地雇工经营。它与旧式富农的区别是本人不参加劳动,由管家代为经营,其封建性比旧式富农更严重。是由封建地主经济向资本主义农业经济过渡的一种形式。

通化师范成人教育《中国经济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级中国经济史试卷 一、填空题(30分) 1、关于我国古代原始农业产生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 ②生产工具的发明 ③先民创造性的劳动 ④自耕农的贡献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形成规模是在() A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 C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D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 3下列不属于我国古代居民饲养的”六畜”的是() A 牛马 B鸡狗 C猪羊 D兔鸭 4.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 B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 D贵族之间争田现象严重5.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 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 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 6.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形式是( ) ①君主土地私有制②地主土地所有制 ③自耕农土地所有制④贵族土地所有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7、统治者经常采取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解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主要矛盾 B安抚农民,保证国家税收,稳定统治 C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 D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 8、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特区,从战国到东汉我国经济区域的总体特征是() A山东、山西是传统的农业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中心的地位 B江南地区与山东、山西相比,经济实力差距大 C龙门碣石以北在西汉一度被辟为农业区,但经济实力十分有限 D全国经济区域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9、汉代的山东是指:() A泰山以东 B恒山以东 C崤山以东 D华山以东 10、古代中原人口三次大规模南迁的最主要原因是北方() A自然灾害严重 B长期战乱 C 兵役徭役繁重 D环境恶化 二、问答题(30) 1、结合史实说明中国古代代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简述我国古代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历程,经营方式的变化以及带来的影响。

经济史复习提纲

经济成长历程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一、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3) ⑴ ⑵ ⑶ 二、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1、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时间)(工具:汉犁壁三翻唐筒曲) 2、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三、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课本5、28、46、83页) 1.出现时间: 2、出现的原因 ⑴ ⑵ 3、概念含义: 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生产,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4、特点:(1)自给自足(封闭保守) (2)落后性(规模狭小、简单分工、近代阻碍发展) (3)脆弱性(在天灾、战乱、苛政影响下容易破产) 5、发展:(1)明清时期,成为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的主要因素 (2)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解体的含义) (3)1953-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合作社。(私变公) 四、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商周时期:井田制(性质:) (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 3、战国-明清:土地私有制(君主、地主、自耕农) 4、土地兼并现象:原因:土地私有(根本),土地买卖;影响:影响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 荡解决:均田制(国家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不准买卖) ★五、中国古代手工业成就: 1、青铜时代:是指从到 2、春秋时期: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是世界冶铁史上的奇迹 3、汉代:人们开始用煤作燃料冶铁,中国是世界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 4、南宋末年:开始用焦炭冶铁,明朝流行开来 5、汉代:丝绸远销欧洲,获“丝国”称号 6、唐代:丝织业出现技艺 7、宋元以来:棉花种植由边疆向内地传播,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 8、元代:黄道婆全面推广先进技术,发明脚踏三锭纺车;松江在元明时期成为全国的 棉纺织业中心。 9、明代后期:棉布已取代丝麻毛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10、制瓷业:汉青、南白、元彩、唐独立、宋瓷都、明清出口

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版书籍资料汇总

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版书籍资料汇总 2楼《儒家革命与汉初统一》 3楼凯恩斯货币论(上、下) 4楼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6(10卷汉译本,pdf格式)(损坏,请勿购买!) 5楼陈平:《劳动分工的起源和制约—从斯密困境到广义斯密原理》6楼《民国初年经济政策的背景与起步》 7楼故事中的经济史(尼古劳斯。皮泊,德国) 8楼《制度经济学》(康芒斯) 9楼《经济学百年回眸》 10楼《经济学原理》(马歇尔) 11楼罗杰·巴克豪斯现代经济分析史 12楼《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3楼历史的经济学解释(英文) 14楼张伯仑-垄断竞争理论 15楼杨小凯-新贸易理论 16楼《经济论、雅典的收入》色诺芬 17楼《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18楼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19楼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 20楼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21楼《中世纪经济社会史》(美国汤姆逊)22楼《现代英国经济史》(上\中\下) 23楼布阿吉尔贝尔选集

24楼《货币均衡论》(米尔达尔) 25楼《货币、信用与商业》(马歇尔) 26楼《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王志伟) 27楼《思想市场》 (张旭昆著) 28楼《经济史》(杨小凯)(与46楼雷同) 29楼《中国经济学一百年:经济学在台湾的发展》 30楼《国富论》 31楼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32楼现代经济学前沿(第一~三册) 33楼《弗里德曼回忆录》 34楼《法律的经济学分析》

35楼《自由秩序原理》(哈耶克) 36楼《历史上的经济学家们》 37楼《世界经济中的中国》 38楼《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39楼外国经济史(周建波) 40楼《利维坦》(霍布斯 ) 41楼俄国工人阶级状况 42楼《经济思想小史》( 43楼韩德强——萨缪尔森经济学批判 44楼《西方经济学》重要学术流派简介 45楼南开大学经济学基地班讲义系列——西方经济学流派

中国经济史期末知识整理

中国经济史期末知识整理 1.经济史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1.历史归纳法。 2、计量分析 3.抽象演绎法 4.系统分析法 5.区域与比较经济史研究 6、社会学方法。 2.气候变化(P9) 从公元前3000年以来,经历了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1.第一个温暖期:公元前3000——1100年,夏商及以前时期,黄河流域有象、犀牛、野猪等热带亚热带动物。平均比现在高2°C。 2.第一个寒冷期:公元前1100——公元8世纪,西周时期,“江、汉俱冻”,现在江汉不冻。“驱虎豹犀象而远之”。气候寒冷,热带动物退出中原。 3.第二个温暖期:公元前8世纪中叶——公元5世纪,春秋时期。 4.第二个寒冷期:战国、汉初。 5.第三个温暖期:西汉中期至东汉末年。 6.第三个寒冷期:魏晋南北朝至盛唐。 7. 第四个温暖期:宋元时期。 8. 第四个寒冷期:元后期至清末。 总趋势逐步变冷。农牧业靠天吃饭,气候对经济影响大。 3 、气候变迁的影响 随着气候的变化,天然植被地区逐渐缩减,栽培植物替代了天然植被。最早是黄河流域,魏晋以后延展至长江流域,唐宋以后扩大到珠江、闽江流域。明清时期扩大到东南沿角岛屿、西南山地丘陵、东北、内蒙、新疆等地。 3.生态环境的变迁(p11) 1 、自然环境的变化 森林带分布及其变化 荒漠带分布及其变化 2 、生态环境的破坏 (1)人类活动与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4. 黄河流域经历的三次破坏:(p11) 第一次,秦汉时期实行“实关中”政策; 第二次,唐宋时期为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实行戍边政策; 第三次,明清时期的政策导致无限制的开发,如明初的“开中法”,清朝解除不准耕垦的禁令等 (2)人类活动与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人口从放、北方迁往南方,江南地区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人口中心,人口的过度增长和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古代社会的农业生产。 5.我国人口发展的四个阶段(p16) (最多时达到2000万人)阶段一,从夏商到秦末的1900多年是我国人口发展的第一个台阶。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考试题库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题库(简答、名词解释) 简答: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 1.限定通商口岸从事对外贸易 2.对进出口货物也实行严格的限制 3.对于外国来华贸易的商人,政府也对他们的活动加以种种限制 4.从事对外贸易的机构是中国政府特许设立的商行 北京条约及内内容 1860年10月24日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侵略者交换天津条约和订立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1.公使驻京 2.开放新口岸 3.内江通商 4.内地传教 5.控制海关 6.掠卖华工合法化 7.鸦片贸易合法化 买办的产生与作用 买办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产生的,最初是指那些被外国洋行雇佣的中国代理人。买办从产生之初就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为外国资本主义进行经济侵略服务的 作用:买办不仅是起着媒介和经纪人的作用,而且一步步地发展为经销和承购,包购包销,买办按照洋行规定的数量和期限,完成购销任务。而买办为了洋行和自身的利益,则在全国组织起一个推销外国工业产品,收购中国土产的商业收购与销售网络 通商口岸城市集中体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特点 1.这些口岸城市为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和掠夺的据点 2.其次西方列强在这些口岸城市设立租界,取得治外法权,成为国中之国 3.再次,西方列强在通商口岸城市投资设厂,兴办各种实业,直接渗入到中国的经济生活之中,并逐步取得垄断和独占地位 4.最后,殖民地经济生活方式的盛行,是通商口岸城市经济的一大特色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思想及其历史局限性 1.在土地制度方面,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2.在社会生产方面,他极为赞赏的是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并据以设计理想社会的生产形式 3.洪秀全提倡男女平等,特别是经济生活中主张妇女享有平等,独产的地位 4.在对外关系方面,洪秀全反对闭自守局限性:洪秀全的经济思想,是中国历史农民起义运动经济思想的最高体现。但是他不可避免地还有小生产者的封建落后性,推行绝对平均主义,禁欲主义和军事化的社会生活是注定行不通的。这都反映出他经济思想的乌托邦性质 中国资本原始积累的特点 1.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经济扩张,改变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轨迹,刺激并推动着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增长 2.适应近代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3.地主,官僚,商人,买办及少数华侨的货币财富开始投资创办近代工业,为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提供了最初的货币财富 4.在十分不利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清政府在创办近代工业,进行资本积累中曾经起过不可替代的作用 清政府创办近代工业的的封建性 1.清政府创办的企业是为巩固清政府封建统治出发的 2.清政府创办的这些企业实权均操在少数洋务派官僚买办之手 3.清政府创办的企业通过政权往往对一些行业和部门实行垄断经营,并享有特权 4.清政府创办的这些民用企业和军事工业具有浓厚的买办性 实力雄厚的外国资本在华投资的主要特点 1.外国在华投资的主要领域是贸易,金融等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部门 2.外国在华工业投资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中国的长远的经济发展,而是为了西方列强更好地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和掠夺 3.外国在华投资主要集中于利润丰厚的经济部门,如银行,航运等行业 4.外国在华投资主要集中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通商口岸,而投资在内地则极为罕见 辛丑条约对中国的经济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首先,如此巨大的战争赔偿几乎成了套在中国政府头上的沉重枷锁,从此之后这个政府只有对外国俯首贴耳,再也不能在外国列强面前"胡作非为" 2.其次,条约规实,允许外国在中国驻扎军队,这是对中国国家主权的空前危害 3.再次,外国侵华势力压迫清政府对统治集团进行清洗,所有反对与外国建立各种政府经济关系,支持义和团的人都遭到清洗 善后大借款 1913年袁世凯政府以办理善后为名,向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筹措的借款借款总额2500万英镑,实际到手760W,而规定47年还清的本息竟达6789.36 W.合同规定,以中国盐务收入的全数,关税中除应付款项外的余款,再加上直隶,山东,河南,江苏等省所指定的中央税款,充当此次借款的担保。合同还规定,中国必须聘请外国人掌管盐税征收事务。 至此,中国盐税大权完全落到外国人手里 国民北京政府为鼓励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实行了哪些新措施 1.中央政府设工商部,下设矿务,工务,商务三司 2.颁布一些保护工矿业发展的法规

中国经济史课后题答案复习资料

第一章古代社会的资源、环境与生产方式 一、试述中国古代资源禀赋与社会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 资源禀赋包括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两部分。 【土地资源的特点】 优势:我国土壤特征各异,植物品种繁多。能为农业生产提供种类丰富产品。 劣势:(导致传统农业规模小、脆弱) (1)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小,耕地和人口矛盾突出。 (2)土壤种类繁多,但有良好蓄水性和可耕性的土地较少。 (3)气候条件差,自然灾害频发。 【矿产资源的特点】 我国国土广,矿产资源的总量大、种类多。但是我国矿产资源也存在两个缺陷: 一是富矿少,贫矿多。 二是单一矿少、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开发利用不充分,“风水说”观念对矿产资源开采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古代社会,以耕织结构为基础的小农经济一直居于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的主导地位。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这种生产方式被延续下来、不断强化,成为中国古代社会超稳定结构的基础。 三、试述影响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因素。 1、小农家庭的规模及贫困状况 汉后,小农经济普遍是贫困的五口之家,产品除消费交换外所剩无多,不足应付家庭正常支出外的需求。 2、农业“低投入——产出”的形成 为了维持生存,小农在生活和农业生产投入上都尽量减少开支。 3、农业的高剥削率 历史上赋税绝对值连增,赋税在多数时期一直维持在30%以上的高水平。 4、农桑之外的小农生活依赖 中国古代小农生存状况窘迫,不得不依赖于种桑、饲养畜禽、果菜水果等副业。 第二章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经济 二、分析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缓慢的原因。 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土地所有制结构】 (1)地主土地所有制是最主要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也是发展最充分、最典型的土地所有制形式。

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

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复习提纲 一. 本周教学内容: 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复习提纲 【学习过程】 近代后期(19世纪80年代——1919) 特征:半殖民地社会程度加深;旧民主革命进入高潮。 一. 帝国主义侵略活动 1. 特征:①掀起新的侵华高潮。 ②传统侵略方式延续加剧并带有新特征。 2. 侵略战争与不平等条约 ⑴战争: ①此期有三次大规模侵华战争,根本原因: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②战争的新特点:多起源于中国边疆地区的危机,反映了帝国主义分割世界领土、争夺亚洲和世界霸权的要求。 ⑵结果: ①经过洋务运动,清政府经济、军事实力虽有一定的增长,但仍战败。 ②加剧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⑶关于不平等条约: ①传统侵略方式延续加剧,如割地、赔款、开通商口岸。 ②使中国周边地区成为殖民地,形成对中国的战略包围,为变中国为殖民地准备条件。 ③提出了资本输出的新要求,使帝国主义经济侵略进一步深入。 3. 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 ⑴两种形式: ①对中国的政治分割: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势力范围:是列强在华约定俗成的利益范围的划分。目的是防止列强之间的矛盾发展。 政治含义:加强对中国内政的控制,增强各国在远东的实力,反映了帝国主义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特点。 经济含义:直接用政治特权,保护各国资本输出的利益和对当地经济的垄断地位。 ②资本输出: 政治上:获取中国经济特权,控制中国经济命脉,强化对华控制。 经济上: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获取超额垄断利润。 压制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进一步占领中国市场。 ⑵关于列强在华势力的消涨 “门户开放”政策与美国在华势力的增长: ①“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与列强分享侵略权益,利用美国经济优势,取得在华优势地位,进而谋求在远东霸权。 ②原因:美国的侵略愿望与军事、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矛盾。 列强对华争夺的矛盾,给美国提供了机会。 ③“门户开放”政策的作用:打破了列强利用势力范围,所形成的贸易壁垒,满足了各国扩大对华经济侵略的要求,形成新的侵略同盟。 日本势力的增长与美日矛盾的形成:

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读后感

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读后感《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全书都是围绕着“中国该走向何处”这一思考进行的探讨,也有许多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探讨。下面本人为大家搜索整理了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早就听闻杨小凯先生的大名,却一直不知道先生有什么作品。碰巧帮室友影音他的这份《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时,也为自己打印了一份,希望能让自己对中国的经济史有更多的了解。但惭愧的是,由于自己沉不下心来细看这本书,因此对打印出的文字只是简单的通读,在这里想分享交流一下自己简单的读书体会。 可能由于是笔记体得关系型,感觉这本书并不像一本客观的经济历史书,更像多是杨小凯先生借历史现象表达自己的观点,全书主要梳理了晚清时期、民国时期、毛泽东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这四个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情况,作者在简单的介绍其历程后,也态度鲜明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总管全本书,感觉《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全书都是围绕着“中国该走向何处”这一思考进行的探讨,也有许多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探讨。整本书是以近代中国原始资本主义的发展开篇的。对于中国晚清时期国力的衰弱,作者给出了合理的解释:中国的政治统治走的是封闭的中央集权体制,随着体制的越发封闭,经济活力也会被逐渐的剿

杀。与中国相对应的是欧洲——就整个欧洲大陆而言,它从来未曾形成统一的体系。欧洲的各个小国家相互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会形成多元化的政治制度。从而,更有效率的宪政民主脱颖而出,并为现代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当然,宪政民主能够在欧洲发展起来,又得益于基督教关于公平、正义理念传播。而中国的政治结构是中央集权专制,意识形态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国的政治体制中并没有保护私人产权的意识,这一点,从根本上就抑制了自由竞争市场的发展。 因此,纵观近代的中国经济。作者认为,中国近代以来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改革开放\都是在简单的模仿资本主义的劳动分工、资源配置。但是,这些资本主义道路的“探索”家却在心中宪政民主有排斥的倾向。晚清、国民政府的尝试失败了;中共选择的改良,目前面临诸多困境。当人们的权利意识逐渐觉醒,中国单纯的在经济层面对资本主义进行模仿,这种发展模式终会走向瓶颈。 因此,我认为,在这里,杨小凯先生对书的探讨又回到了我前段所说的“中国该走向何处”,这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不断地探索之路。 我认为,全书最精彩的部分是——关于政府权力介入市场经济创造的国营经济、集体经济与有效激励和经营绩效的关系,可能是因为它同现实联系的比较紧密吧,因此在阅读

中国经济史论文

研究生结课论文 题目明清漕运的兴衰对沿线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以淮安为例 年级 2014级研究生 专业西方经济学 姓名江雯倩 学号 201421010017

明清漕运的兴衰对沿线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以淮安为例 摘要:在中国古代直至清末,漕运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对于当时社会经济 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淮安作为京杭大运河的中间段,水陆交通的中心枢纽,漕运的发展都使当地的经济、人文、环境等得到极大的发展,但也正是这种对漕运的依赖关系,使得淮安这个“运河之都”在漕运没落之后也逐步走向衰落,曾经繁荣的经济景象一去不复返。因此本文将以明清时期漕运由辉煌走向衰落作为时间点,对漕运与淮 安的经济关系展开讨论。 关键字:明清漕运兴衰经济发展淮安 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运河犹如国家的血液,源源不断的为国家提供能量,而京杭大运河作为贯通南北的主干线,在我国的漕运历史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明清时期,由于朝廷政府对于运河的不断开发与利用,京杭大运河成为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动脉,而淮安北带黄河,南络长江,中贯黄河,处于京杭大运河的中间段。凭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的优势,淮安在漕运的推动下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明清时期成为了商品经济的重镇,与北京、扬州齐名,知名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可谓“成也漕运,败也漕运”,漕运为淮安带来了经济的腾飞,然而淮安对漕运的过度依赖也成为其经济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明清时期漕运的变迁 关于漕运,在初期漕运并没有与当朝政府挂钩,仅仅是作为运输方式,将不同地区的粮食和特产等通过天然水道运往全国各地。漕粮之运起于西汉,盛于唐宋,延至明清,辛亥革命后统征货币,废除漕粮。《逸周书·文传》有云:“是故土多,发政以漕四方,四方流之。”从中可以看出漕运在早期只是与陆运相对应的水路运输,与运河的关系并不密切。但春秋时期运河的兴修使漕运发生了质的变化,楚汉之争后更是将漕粮与供应京城乡连在了一起,此后在各朝各代漕运均得到了不同的程度的发展,其中以明清两代发展的比较充分。 (一)明代漕运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明代经历了由海运改为漕运的过程。在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时主要以海运为主,而到明成祖时,由于都城改迁至北京,这就要依托京杭大运河来进行贸易往来,故而将海运改为漕运,并将漕运作为运输粮食的唯一途径。明朝对运河进行疏浚改道,明代

当代中国经济考试试题

当代中国经济考试(98.00分) 选择题(60分) 1、引进的外资、技术,应该引导它们流向:() (1.00分) A.国家最缺乏的产业 B.国家竞争力强的产业 C.公共领域 D.文化领域 2、()行业具有寄生性: (1.00分) A.企业 B.金融 C.学校 D.政府 3、传统体制下,储蓄结构表现为以()为主: (1.00分) A.个人储蓄 B.企业储蓄 C.政府储蓄 D.全都是 4、关于比较优势战略说法不正确的是:() (1.00分) A.单纯的比较优势可能是中国经济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B.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中,应该根据比较成本差异的大小,选择差异比较小的进行经营 C.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跟生产要素的多少有关系 D.比较优势战略就是竞争战略 5、储蓄者购买投资者发行的各种证券,投资者将得来的资本用于生产能力的建设,如此储蓄者获得金融资产的增长,意味着()积累的增加: (1.00分) A.实体资本 B.借贷资本 C.虚拟资本 D.金融资本 6、瑞士手表之所以在国际上占据优势地位是因为:() (1.00分) A.成本低 B.品牌效应 C.服务水平高 D.机械生产 7、()现象不属于经济性分离: (1.00分) A.失地农民 B.下岗分流 C.破产者 D.就业者

8、公有制中()独立化会导致按劳分配难以实现: (1.00分) A.所有者 B.代理人 C.劳动者 D.管理人员 9、关于第一次分配说法不正确的是:() (1.00分) A.借助于市场机制 B.不包括非物质生产领域 C.微观收入分配 D.建立在市场等价交换基础上 10、不属于同一个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方式的是:() (1.00分) A.政府 B.企业 C.家庭 D.劳动 11、关于我国分权说法不正确的是:() (1.00分) A.我国多民族宗教民族很难处理,应放下政治分权 B.经济性创造政治民主化的条件 C.政治分权会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独立自主、竞争的关系 D.经济、行政性分权造成多个利益主体相互制衡的局面 12、提前购买消费品不会导致()出现: (1.00分) A.储蓄率下降 B.储蓄增加 C.投资减少 D.银行缩小对企业贷款 13、()影响国民储蓄的结构: (1.00分) A.国民收入的结构 B.国民消费的结构 C.国民生产的结构 D.国民投资的结构 14、有选择的退出是为了()资源的均衡分配: (1.00分) A.存量 B.流量 C.所有制形式 D.资源 15、()发现垄断帝国主义时期,银行有普通的中介人变成万能的垄断者: (1.00分) A.马克思 B.恩格斯 C.斯大林 D.列宁 16、要达到国民待遇的普遍化,最主要的是打破()方面的差异: (1.00分)

中国经济史名词解释

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朝建立后,为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作诸侯,建立诸侯国,并规定了诸侯享有的权力和对周王应尽的义务。分封制以血缘为纽带,官职为世袭。与分封制密切相关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是宗法制,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其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它是一种权力继承制度。其将权力继承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固定下来,以解决贵族间的矛盾,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因权力继承问题而发生内乱。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因此二者共同强调的当然是血缘关系了,没有血缘关系也就不会对其分封。 (一)。前提。武王伐纣,西周建立。(二)。目的:巩固周的统治,以藩屏周。 (三)。内容:1.周天子将土地封给: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周天子 2.被分封诸侯的义务:服从,纳贡,提供军赋力役。3被分封诸侯有权在诸侯国内实行再分封。在诸侯国内可设官员,建立武装,征赋役。(四)。主要封国:主要王族:燕鲁功臣:齐先代贵族:宋 (五)作用:1:起初起到加强统治,稳定秩序的作用(周享国800年) 2:后期:诸侯争霸,王权衰微,分封制逐渐瓦解 井田制是西周时的土地制度。国家在修筑水渠和道路时把土地划分为许多“井”字形方块,故称为井田。井田制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亦即属于周王,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周王把土地分赐给各级贵族,让他们世代享用。他们只有享用权而无所有权,所以不准转让和买卖。为了充分发挥地力,并规定了定期“换土易居”的分配制度。西周的井田制根据剥削对象的不同,有两种不同的区划,一种是“十夫有沟”,即国中平民的份地。其收入要上缴国家十分之一,作为贡税,以充军赋。另一种是“九夫为井”,即国家将方里土地按井字形划为九区,中一区为公田,余八区为私田分授八夫;公田由八夫助耕,收获全部缴给领主。男子成年受田,老死还田。井田制度是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体现了我国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主要部分。它与宗法制度紧密相连,在西周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开始实行于商朝,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井田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周王,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但臣下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还要交纳一定的贡赋。从生产方式上,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出现了私田。春秋后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随之而来的是新的剥削方式的出现。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方式的出现,导致了井田制的崩溃 世卿世禄卿是古代高级官吏的称呼。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世袭卿位和禄田的制度在古代曾十分盛行,世卿世禄制的废除是商鞅变法[1]的时候 1、“使黔首自实田”:秦统一后,为了统一征收全国田税,秦始皇“使黔首自实田”。“黔首”是指官吏以外的居民,即让这些百姓向封建国家呈报他们占有的土地数量,政府根据土地数额向他们征收赋税。它标志着从春秋战国以来发展起来的封建土地私有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法律上的确认,保证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来源,是巩固统一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一项重要措施。 2、焚书坑儒:公元前213年,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朝丞相李斯主张把除秦国史书以外的所有《诗》、《书》和诸子百家的书籍,除中央政府主管的以外,一律收缴烧毁;以后敢谈这些书的处死,是古非今者灭族。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次年,秦始皇下令把460多个骂他的儒生全部活埋。这两件事,史称“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扼杀了春秋以来“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