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济史复习提纲

经济史复习提纲

经济史复习提纲
经济史复习提纲

经济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第1课

1、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为辅;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2、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以家庭为单位,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个体农耕。

3、评价中国古代的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1)积极: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除盐铁外,生活用品一般不必外求,可以自给自足,与市场联系较少;生活稳定,农民具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2)局限:生产规模小,分工简单,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发展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后来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小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的过度剥削和压榨是自耕农破产的原因之一。第2课

1、土地制度的变迁:①西周时期,实行“井田制”,这是一种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度,其实质是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②春秋时期出现贵族个体占有的私田。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加速了土地国有向私有转变。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地主土地所有制。③东汉至唐朝盛行地主大土地所有制,采用田庄式的经营模式,这是这个时期主要的土地所有制形式。④土地兼并问题:随着私有土地制度的发展,大地主通过各种途径兼并国家和自耕农的土地。⑤东汉末年,曹操实行“屯田制”。⑥北魏至唐朝中期,实行“均田制”。⑦唐后期至明清,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高度集中。

2、井田制的特点: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公田”实际上为贵族占有,由得到份田的劳动者集体耕种,收获物全部交纳给贵族;“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第4课

古代手工业的特点:①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②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③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出现④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⑤经济重心南移与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⑥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但手工业的发展受到农业生产制约。

第5课

1、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是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在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政协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如商鞅变法积极推行农战方针,采用各种手段实行重农抑商政协,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西汉初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私营手工业受到严重打击,再也无法与国家抗衡,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统治阶级仍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把商业与农业发展对立起来,并在重农抑商思想的指导下,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这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的后面。

启示:在古代社会,重视农业是对的,但是将商业发展与农业生产对立起来,抑制商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知变通,必然阻碍社会的进步。

2、中国古代商业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特点:商业繁荣总是和城市联系在一起;随着商业贸易

的扩大,古代城市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第6课

1、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它的增长、成熟过程便是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两个条件,必须在少数人手中积累起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必需的货币财富,以及要有一批失去生产资料并且具有人身自由的劳动者。

2、闭关锁国政策:是指严格限制对外交往的政策,是落后的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其主要内容包括:对来华的外国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和场所、活动范围、中外交往等作出限制,设立公行,独揽一切进出口贸易,限制对外贸易。但是仍留有广州一带同外国通商,因此要注意这里的严格限制不等于绝对禁止。清政府试图通过闭关政策,对内巩固自身的统治,对外进行民族“自卫”。这种政策作为一种消极的防御手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但它更大的影响是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使中国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严重阻碍了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日益落后于西方;它“作茧自缚”,不利于中华民族同世界各民族的正常交往,不利于中国人民了解世界、走向世界、学习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被动挨打。

3、导致近代前夜中国经济相对迟滞的原因(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缓慢发展的原因:①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市场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②受到封建制度的束缚,特别是受到封建王朝“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严重阻碍。

第一单元知识结构图:

第二单元

第7课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发展对黄金的需求量增加;《马可.波罗游记》把东方描绘成“遍地黄金”的天堂,刺激了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的通商要道,造成上路不畅;西欧生产力的发展,知识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准备了必要条件;葡萄牙和西班牙热衷于传播天主教。

(2)影响:引发了商业革命,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同时也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人走上了殖民扩张道路,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第8课

早期殖民国家的扩张方式:葡萄牙以侵占军事据点为主,同时以垄断商路、建立商站、进行欺诈性贸易的方式掠夺财富;西班牙主要是直接掠夺金银,并建立农业大庄园和大种植园;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是荷兰人进行殖民扩张的重要手段;英国则依靠是“海盗式”的掠夺,并结合商业战争来掠夺财富。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方式——进行罪恶的黑人奴隶贸易。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欧洲的殖民扩张给亚、非、拉美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因殖民者的屠杀、折磨、奴役,以及从欧洲带来的传染病的侵袭,种族几乎灭绝;土著居民劳动力的锐减,又引起罪恶的黑人奴隶贸易,加剧了殖民地的落后。对欧洲殖民国家来说:源源流入欧洲的巨额财富,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为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开辟了市场,从而促进了欧洲的发展和兴旺。欧洲的殖民扩张也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第9课

1、正确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含义:指通过国家间的买卖而使各国国内市场联系起来的交换区域,它被认为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2)过程:①开始形成: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起了殖民侵略的扩大。15—18世纪,早期的殖民侵略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大。②初步形成:随着海外市场的扩大,工场手工业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然后扩展到其他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使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对殖民扩张,把许多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生就表明了世界市场的存在。③最终形成: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牢牢地取得世界统治地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再次急剧扩大,促使生产领域进一步提高,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认识:①结束了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存在的孤立、闭塞的落后的经济体系,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相互交往,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②它是建立在列强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宰割、奴役的基础上的,是一种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

2、工业时代欧美国家的殖民扩张

(1)条件: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为他们征服世界提供了物质基础,加紧在全球扩张。

(2)表现:通过对外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武力战争等形式,使亚非拉地区成为欧美国家殖民地。

(3)特征:①通过商品和资本输出以及武力手段进行扩张。②扩张目标不再以掠夺贵重金属为主,而是抢占商品、资本市场和掠夺原料。③殖民扩张遍及全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4)影响:①进一步破坏了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旧的社会结构,给当地人民带来沉重灾难,②殖民扩张和统治,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缓慢纳入商品经济轨道,传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客观上有利于当地的现代化,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③为工业资产阶级攫取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料,极大地促进了殖民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④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工业时代欧美国家的经济

1.表现:(1)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及欧美大陆许多国家先后进行工业革命,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巨大变化,英国成为世界工场获得工业垄断地位。

(2)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有蒸汽时代过渡到电气时代。

2.特征:①经济状况:受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西方各国经济发展迅速,进入工业时代。②经济组织:工厂制度成为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进入了大企业时代。

③经济结构:工农业比重发生显著变化,工业生产取得对农业的绝对优势。④经济体系: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影响:(1)在工业时代的早期,自由主义思想盛行,但大企业出现后,政府与企业关系密切。(2)工业国家加紧对亚非拉地区进行殖民扩张,但是客观上也有利于这些地区的近代化。

第10课

1、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定的不平等条约主要有: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俄美英法四国《天津条约》、英法俄三国《北京条约》。

危害: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导致中国更加贫穷落后。

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主要是:大量洋货涌入中国;中国海关税收被洋人控制;传统的经济结构逐步解体。

影响: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东南沿海大批农民手工业者破产,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城乡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第11、12课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经济

1、概况:(1)鸦片战争后,列强凭借与强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获取的经济、政治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中国自然经济解体。(2)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下和自然经济瓦解的基础上,中国近代工业艰难起步,洋务官办企业标志着近代工业的起步。(3)19世纪70年代前后,民族工业出现并在19世纪末有了初步的发展,20世纪初期进入“黄金时代”,但是以后逐步萎缩,艰难发展。

2、特征:(1)从工业化进程看:优先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超前,民用工业落后。洋务官办企业形成官僚垄断局面,民用企业发展滞后。(2)从工业化布局看:中国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偏远内地及农村仍滞留在传统农业经济结构,这是外国资本主义首先冲击通商口岸的的结果。(3)从工业化结构来看:以轻工业为主,尤其是面粉、纺织业比较发达,但重工业发展缓慢,没有建立起民族工业体系。(4)从产生条件来看:“先天不足”,缺乏西方工业化所具备的资本原始积累条件,且产生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环境之中,受到三座大山的压迫,发展艰难。

3、影响:(1)使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封建经济日益解体,不再是完全的封建经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后,中国的经济结构中出现了新的成分,促进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2)使中国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诞生,并得到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第13、14课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社会生活

1、特征:①发展不均衡,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的人们社会生活近代化进程明显,农村和内地变化不大,②中国近代生活变化受西方舶来文明影响深刻,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化色彩,③变化过程中既有新旧冲突,又有东西文化碰撞,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2、影响:①中国社会生活发生显著变化,增添了新内容,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②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烙印,加重了中国社会殖民化的色彩。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从根本上说,这是西方的工业文明首先对近代中国的

政治、经济、思想造成严重冲击,然后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变化共同影响社会生活各领域的结果。具体来讲,是西方先进的科技与西方列强对于中国近代政府的强大影响以及西方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合力影响的结果。

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发生变化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讲,是受到西方工业革命的冲击。随着中国国门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自然也随之而来,中国最初可以说是被迫接受了西方先进的科技的传入。然而西方科技的先进性是无法抗击的,不管中国愿不愿意,都不可避免地卷入了世界科技快速发展的潮流。中国传统的交通和通讯方式自然也就被先进的交通和通讯方式所取代。

单元知识结构 条件:(1)新航路的开辟 (2)西、葡殖民扩张

(3)英国殖民扩张、海上霸权地位确立 工业文明的崛起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进入蒸汽时代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进入电气 时代,垄断产生 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近代企业兴起 民族工业诞生并曲折发展(19世纪70年代—一战期间) 服装、发型、食品、住房 对中国的冲击 社会生活

报刊杂志、电影等革新或兴起

交通:火车、轮船、航空

交通与通讯

通讯:邮政、电话、电报

第三单元

第15课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原因

(1)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形势下实施是必要的,且是有效的,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捍卫了十月革命的成果;而另一方面,它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的需要,而且在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的加强,严重的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最终引发了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2)启示: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到纯粹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的一种尝试无疑是失败的,它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途径。苏维埃政府需要继续探索一条适合其国情道路。

2、斯大林模式及其评价

(1)斯大林模式:

①所有制形式:单一的公有制

②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调节手段:排斥市场,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工业

文明的崛起与

对中国的冲击

④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2)评价:

①有取得成就的一面: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1940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

②另一方面,它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水平,片面发展重工业,产业结构发展畸形化;从农民拿走的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不注重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苏联生产力的发展阻力重重。同时斯大林模式不仅是经济上的,也是政治上的,如高度的权力集中,民主集中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个人崇拜盛行等。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受到严重束缚。

第16课

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措施、特点及影响

(1)新政的历史背景:

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②全国上下要求改革的呼声强烈(2)新政的措施

①整顿财政金融;

②调整工业生产(中心措施);

③调整农业生产;

④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3)特点:“新”:在力图保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采取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干预的办法

(4)新政影响:

①取得显著成效——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

②缓和社会矛盾,遏制美国法西斯势力。

③新政放弃自由放任政策,采取政府干预经济,有利于资本主义自我调节,并被其它

资本主义国家借鉴

④不能从根本解决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①它是美国资产阶级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因而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计划危机。国家的干预容易导致通货膨胀和其它的社会经济矛盾,

②新政在当时自由放任的经济形态下,采取新的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缓解了经济危机所带来的问题,使得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二战后,其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的校仿美国新政的做法进行了经济的调整和改革,使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第二个“黄金时代”。

第17课

1、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管理的新变化:

(1)国家调控方式变化:

①实行国有化

②制定经济计划

③运用经济杠杆调节: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调节税收等

不同国家干预经济的不同重点:

①联邦德国:国有化程度不高,遵循有限干预政策即“少直接干预,多提供支持”

②法国:国家广泛深入干预和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国有化程度高。

③意大利:采用国家持股集团参与私人企业活动的国家参与形式。以较少资本控制众

多企业。

④英国:国有化程度高,最早宣布建立福利国家

(2)企业管理方式变化:

①“人民资本主义”和股票分散化

②“经营者革命”—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

(3)新福利制度的出现:

2、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所带来的影响:

①积极方面:国家的宏观调节,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

的社会性。企业管理方式的调整,提高了管理和生产水平和企业的效益;福利制度的形成,保障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的矛盾,同时扩大了社会消费,带动了战后经济的复苏,使资本主义步入第二个“黄金时代”

②消极方面:国家过度的干预经济,也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造成严重的财政赤字,

降低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第18课

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1)改革的背景:苏联陷入经济、政治、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危机。

(2)改革的内容:

①经济改革: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减少了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调整所有制的结构,使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生了一些变化

②政治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以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从宪法中删去了关于共产党领导作用的条文;意识形态上抛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放弃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垄断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

(3)影响:

①经济改革:企业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致使改革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且造成经济的全面滑坡

②政治改革: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民族主义势力泛滥,民族矛盾激化;内部的政治斗争更加激烈,社会环境更加动荡不安,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倾向加强,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2、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1)历史原因:苏联由于斯大林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起来许多问题和矛盾。

(2)内部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3)外部原因:西方的和平演变

第四单元

第19课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底):

①在农村,土地改革

②在城市,没收了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资产,组建和发展了国营经济,合理调整

资本主义工商业

(2)过渡时期(1953—1956)

①中国借鉴苏联经验,做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定,

②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3)十年经济建设探索时期(1956—1966)

①成功:中共“八大”对国内形势的正确分析: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变为人民内部矛盾,提出了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②失误:1958,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八届二次会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轻率地发动了以大炼钢为中心的“大跃进”和以“一大二公”为主要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十年,左倾思想恶性膨胀,经济损失严重

2、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1)原因:我党缺乏领导经济建设的经验,对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估计不足,急于求成,对于掌握经济规律和科学知识的必要性认识不足.

(2)经验教训:①必须坚持事实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发展经济不能违背客观规律;②不能机械照搬外国经验,必须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建设方针;③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④在坚持社会主义建设中,要集中发展生产力;⑤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经济建设服务;⑥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第20课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和伟大历史意义、经济体制改革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内容):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伟大历史意义:结束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3)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重心的现代化建设上来,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对国有企业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并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在“一五计划”期间形成的计划经济体制,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如原有的体制普

遍存在着政企不分,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单一等

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

①市场经济体制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能够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增加经济活力和生机;②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合理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对于促进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接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21课

1、对外开放格局是初步形成的过程和特点

(1)基本过程:80年代:主要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90年代:形式更加多样,以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为重点;21世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2)初步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

(3)特点:点线面结合,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实行对外开放客观必然性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

(1)客观必然性:闭关自守的深刻教训;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发展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扩大招商引资,加快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等,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我们应该积极面对,趋利避害,深化改革,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利用好世贸规则等,才能在世界中赢得市场.

第22课

1、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的主要表现

(1)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1995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率远远超过同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超过同期亚洲新兴的工业国家;到2001年,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发展中国家第一;到2020年实现比2000年翻两番的宏伟目标。

(2)城乡生活水平提高::“四大件”的变化

(3)城镇化进程加快:向多样化城市道路发展

(4)互联网的广泛应用

(5)时尚中国:衣着、住房、语言的个性化

2、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的原因与影响

(1)原因: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告别了被剥削和被压迫的时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开始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并实行对外开放的伟大决策;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加强了中外的联系与交流。

(2)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也提高和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将大大的促进社会主义现货化建设。

3、以互联网为例,分析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

①互联网打破了常规的时间、空间界限,并超越国界、种族的束缚,使信息、知识更迅速、便利地传递和共享,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娱乐方式;②互联网不仅改变着传统社会生活,还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以及人们认识世界、思考问题的观念和方法;③互联网的快捷性给习惯于规律性和节奏感的人带来巨大的心理挑战。

第五单元

第24课

1、布雷顿森林体系:它包括两个国际组织,一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是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

2、关贸总协定:关贸总协定,是一个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主要的作用在于消除各缔约国的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现在由世界贸易组织即WTO代替关贸总协定的作用。

3、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成为战后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在此基础上,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对整个世界的经济格局、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第25、26课

1、欧共体的成立:(1)背景:必要性:A、战后西欧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单独与美苏抗衡并在世界政治经济中起主导作用;B、西欧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各国人民希望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来尽快恢复发展经济;C、西欧土地面积狭小,资源相对贫乏,这使西欧各国认识到要尽快发展经济,就必须在经济上联合起来,实行一体化。可能性:西欧实行一体化有其特定的政治经济条件。A、西欧各国都实行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B、西欧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很大的差异,经济联系也比较密切;C、西欧各国有相同和详尽的历史传统、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2)过程:欧共体是由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三者合并而成的。《罗马条约》规定欧共体的基本内容是共同市场和共同经济政策的形成,核心是关税同盟和共同的农业政策。

2、欧共体经济一体化的进程: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1968年欧洲关税同盟建成;1993年欧盟成立,欧洲统一大市场开始运作。

3、欧盟的成立: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欧共体改名欧盟,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欧共体是一个经济合作组织,而欧盟则是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欧盟成立后,欧洲一体化的内容从经济一体化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4、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发起,包括东南亚视过国家。1967年曼谷会议宣告东盟成立,1976年巴厘岛会议后东盟开始加强政治协调和经济合作,200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

5、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1992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订,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在此自由贸易区内,各国经济形成互补,美国和加拿大主要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墨西哥出口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

6、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由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1989年堪培拉会议宣告亚太经合组织成立,1991年中国和中国台北、香港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原则是:相互尊重和平等、开放的地区主义、协商一致和自愿、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亚太经合组织的合作方式被称为APEC方式,是一种区

域经济合作制度上的创新: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自主自愿;单边行动和集体行动相结合。

7、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原因:A、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衰落和日本、西欧的兴起,使以美国为主的世界经济格局,向美国、日本、西欧三极抗争的局面改变。B、随着世界军事和政治局势日趋缓和,国际斗争的重点逐渐转向了经济和科技领域,各个地区的经济大国为了加强实力、提高自己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都推进区域经济合作。C、各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国界限制,消除内部的分歧和障碍,加速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世界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第27课

1、经济全球化:促成原因:A、科技的推动作用;B、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的发展;C、两极对峙格局的结束。表现:A、国际贸易的增加;B、世界市场的扩大;C、国际分工的成熟。

2、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利:A、有效地利用了世界各地的资源;B、为各国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C、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弊:A、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B、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增强;

C、环境问题越发严重

3、世界贸易组织(WTO):1994年4月在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会议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总部设在日内瓦,以取代成立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GATT)。该组织的基本原则和宗旨是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达到推动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中国加入WTO有利于我国融入世界,有利于发展国内经济,但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弊端。

4、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从机遇来看,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家市场;从不利来看,由于发展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的落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总的来说,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长远来看,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

知识结构:

全球

化战后资本主义

世界经济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

经济区域一体

欧洲共同体欧盟

东南亚国家联盟

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答案版

2008年纲要复习题 第一章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思路:鸦片战争引起中国社会的根本改变: 一是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是主要矛盾,鸦片战前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矛盾,鸦片战后则转变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占支配地位),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三是革命任务,鸦片战前任务是反对封建势力,鸦片战后则是反帝反封建,革命性质由传统农民战争转变为旧民主主义革命。 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历史任务和社会性质是什么?pp.15-16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社会半封建。 3、鸦片战争后,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思路(要求宏观把握): 军事:发动侵略,屠杀中国人民(如旅顺大屠杀);侵占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如沙俄侵占150万平方公里土地);勒索赔款,抢掠财富(如圆明园的破坏); 政治:控制中国内政、外交(如赫德对中国海关的控制);操纵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反抗(如天津教案);扶植、收买代理人(如慈禧、袁世凯等) 经济:控制通商口岸(如江海关);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倾销商品,输出资本(如通商口岸广设洋行);操纵中国经济命脉(如财政、铁路、金融); 文化:名为传教,实为侵略(如传教士郭士立);制造侵华舆论(如“黄祸论”)。 4、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pp.31-33 根本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 教训:要想在反侵略斗争中取得胜利,除了要改变中国落后的技术,提高武器方面的抗击力,更重要的是改变腐朽的社会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群众广泛动员和组织,才能战胜外国侵略者。 5、近代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思路: 一是封建制度的腐朽性,包括封建统治者的闭关自守,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 二是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掠夺。 第二章 1、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pp.38-39 《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所以《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越,具有进步意义.不过,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它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

外国经济史期末论文

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班级:09广告2班姓名:石智慧学号:2009532023 浅析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日本战后经济从崩溃到繁荣发展,逐步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历程。阐述了经济发展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和诸多作用因素。这不仅为加速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也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了借鉴作用。 论文关键词:二战后;日本经济;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发展战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在侵略战争吃了败仗,宣告无条件投降。此时的日本战前积累的财富丧失殆尽,战后经济也陷入极度混乱和疲乏的状态。据战后复兴院调查,国家财产损失惨重,因空袭而遭到破坏的城市有119座,烧毁房屋240万户,受灾人数为880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643.9亿日元。日本战后的工业产量仅为战前1937年的20%,通货膨胀严重,粮食奇缺,生产几乎陷入停顿,战败的阴影笼罩在大多数国民心中。 但日本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日本抓住世界经济重心向太平洋转移的机遇,在“冷战”的背景下,结合日本国情,掀起工业化的高潮,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1951年日本经济恢复到了战前水平(指1934--1936年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上,“到1955年实现了全面恢复。”商品出口额有了较大增长,国际收支也实现了平衡。经济的超高速增长,使日本经济规模急剧扩大,国民生产总值先后超过了印度和加拿大。到“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为88亿美元,居美国、西德、英国、法国之后,占第五位。此后便过关斩将,连下三城:1966年超过法国,1967年超过英国,1968年超过西德(日本为1419亿美元,西德为1322亿美元),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强国。”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的诱因,是由多方面构成的,既有主观的,又有客观的。 客观原因主要是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给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日本在宪法中被迫放弃战争权,以后又以允许美国驻军为代价,换取美国的“保护伞”,美国对日本实施全方位的扶植的政策主要表现在: 一、对日政策的全面调整。美国为了遏制社会主义苏联和中国,重新调整了对日政策,即从削弱日本,转为扶植日本。美国积极制定使日本早日自主的方案,力主缓和战争赔偿,允许日本保留赖以恢复生产特别是军工生产的资设备基础。为了使日本尽快摆脱战后的通货膨胀和粮食危机,美国于1948年12月,提出了“稳定经济九原则”,1949年2月还派底特银行董事长道奇到日本担任占领军当局的最高财政顾问,对日本经济进行整顿,制定了“道奇计划”,把“稳定经济的九原则”加以具体化。道奇的紧缩财政措施实行后,通货膨胀被抑制住了,日本经济也稳定下来,开始向自由经济过渡。 二、侵朝战争的“特需”订货。战后美国为了争做世界霸主,1950年6月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日本得到了大量的“特需”收入,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给日本经济注入活力,带来了国内的“消费景气”。 三、旧金山体制的构筑和建立。1951年9月8日,签订的《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宣告了美国对日本公开占领结束,开始了美国对日本半占领状态的“旧金山体制”时期。政治上,由于美军的“保护”使战后日本获得较为安定的国际环境和较为稳定的国内政局;经济上,日本摆脱了战时沉重的军费负担。这样得以把资源、劳动力技术开发与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集中于和平经济的发展。 从主观原因上分析,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诱因与日本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和采取的一系列成功的经济政策是分不开的。主要体现在:一、强化凯恩斯理论,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战后日本政府推行凯恩斯理论,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引导和控制,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加强资本主义经济的计划性。战后初期日本政府

中国经济史论文

2010年度《中国经济史》结课论文 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及对明清经济的影响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金融030802 年级: 2008 姓名:张福平 学号: 200804265 导师:周中林

摘要文章根据客观的历史史实,结合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了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并将明清两朝海禁政策进行了对比,凸显出两朝海禁政策的区别,从而引出了海禁对明清经济的影响,在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更替的时期,海禁政策带给明清政府的损失远远大于其收益。 关键词海禁政策抵御倭寇海上贸易闭关锁国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 (4) (一)海禁政策的历史背景………………………… ..4 (二)海禁政策的主要目的………………………… ..5 二、海禁政策的实施过程……………………………… ..6 三、海禁政策对明清经济的主要影响…………………… ..7 (一)海禁政策对明朝经济的主要影响.................. ..7 (二)海禁政策对清朝经济的主要影响.................. ..8 四、海禁政策的现实意义... (8) 结语......................................................... .8 参考文献. (9)

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及对明清经济的主要影响 张福平 海禁政策自从元代开始就存在了,选这个题目的原因很简单,从明清的海禁政策的效果和弊端来分析目前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些问题。古语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明清时代正是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一个更替的阶段,所以这一阶段的海禁政策十分具有研究探讨的意义,对我国现阶段的发展也有一个很好的警醒。本片论文主要根据一些历史记载的资料、前人的看法和自己思考来分析海禁政策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后对明清经济带来的主要影响,在《中国历代帝王》中阐述了自明朝开始直到清朝灭亡的海禁政策的一些历程,作者认为明朝海禁政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抵御倭寇,清朝是为了抵御西方列强的无理要求。海禁政策带来了影响则是一向繁荣的对外贸易冷淡下来,闭关锁国的最终结局只能是被淘汰。下面就具体的海禁政策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海禁政策的形成原因 在中国,1368年建立的明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封建王朝之一,东方最强大的国家。而同时,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遭遇到来自海上外来势力侵扰的封建王朝。明初对传统朝贡模式的继承和发展,正是建立在统治者的自信和国力强盛的基础上。明朝将中国的封建等级制内涵外延,建立起一整套完备的朝贡体制,以实现中国式的国际理想秩序。这是封建社会晚朝封建统治集权强化的趋势,与历朝久已形成的朝贡模式结合,产生的颇具特色的朝贡体制。在这一体制的基础上,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制订的海外政策,以朝贡贸易政策为主,海禁政策为辅,体现了强化集权的君主意志。作为综合国力强盛的体现,明朝实行海外开放政策,不仅明初洪武年间大量遣使海外,而且永乐年间更大力开展积极主动的对外交往。负有王朝政治外交及贸易多重使命的郑和,率领庞大的宝船队,多次航行在印度洋上,为世界海洋世纪的到来,奏响了序曲。这一旨在扩大官方朝贡体制和贸易的大规模航海活动,是明初开放的海外政策成功的标志。伟大的航海壮举,显示了中国的威力,表明了中国是亚太一印度洋国际贸易圈秩序的有力维护者,在当时东亚、东南亚乃至印度洋的国际事务中起了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在东亚、东南亚乃至印度洋的国际地位。近30年大规模的航海活动产生的重大后果,也即政策的反馈,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 历史走过后是不会不留下印记的,大规模航海活动结束后,明朝海外政策进入了转折时期。下西洋给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带来的变迁,促使统治者总结经验教训,从明英宗到明孝宗,收缩的海外政策透露出一种转变的趋向,即由明初的政治为重心向经济为重心转移的趋向。这是与中国社会发展演进相适应的趋向。明孝宗时,丘浚上书提出发展海外贸易,说明开放民间社会海外贸易的呼声已由重臣反映到朝廷之中。明武宗初年,调整海外政策业已迈出了第一步。 时值明中叶,西方海外扩张的狂潮卷向东方,葡萄牙人捷足先登。明朝统治者面临国内私人海外贸易的汹涌之势,本已开始调整海外政策,也正在此时,遭遇到西方东来的新课题。与西方接触的第一个回合,遂使中国闭关政策出台于嘉靖初。此后,在日本海盗、中国海盗商人、葡萄牙海盗商人合成的“倭寇”问题

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考试用

1、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之前,中国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中国诞生的新的阶级特点: 旧的阶级发生了变化,新的阶级产生出来,旧的封建统治 地主阶级继续占有大量土地,掌握国家政权,对人民进行 专制统治,但地主阶级发生变化,地主从乡村迁往城市成 为城居地主。旧的被统治阶级农民阶级仍然是人数最多的 被剥削阶级。新兴的被压迫阶级为工人阶级,也是近代最 革命的阶级。同时在外国资本入侵的成长刺激下新产生了 中国资产阶级。 (新兴阶级:中国资产阶级,工人阶级。 被压迫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 人数最多的被压迫阶级:农民阶级。 统治阶级:封建通知的地主阶级) 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关系: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 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赋予创造前提,开辟道路也只有 通过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中国人民才有可能集中力量进 行现代化建设,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的富强和 人民的富裕。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 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 前一任务,在现代主要是完成后一任务.两大任务是统一 的,统一于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 第一章 4、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方式 军事侵略(战争、侵占土地、勒索赔款) 政治控制(控制内政外交、镇压反抗、扶持收买代理人)经济掠夺(控制通商口岸、剥夺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 销和资本输出、操纵经济命脉) 文化渗透(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制造侵略舆论) 5、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危害: 阻碍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对农业经济也造成严重破 坏,加速了中国传统农业的萎缩和衰败。使得中国在经济上丧失了独立性,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成为了经济附庸,除了沿海城市的畸形繁荣,广大经济濒临破产,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落后和人民的贫困。 6、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一是经济技术的落后,前者为根本 原因,因为政治制度的腐败使得经济落后的情况长期无法 得到改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阻碍了中国人民群 众的广泛动员和抵抗。对抗中相比于经过工业革命经济技 术飞速发展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国落后的经济技术和 作战能力已被远远抛在后面,双方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 实力相差悬殊,并且反动统治阶级一直实行错误方针,政 策压制人民群众的反抗动员。 第二章 7、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农民阶级无法克服小生产者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并不是新 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不能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 团腐败的现象,也无法保持内部团结。太平天国靠宗教组 织群众并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还给 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以虚幻力量代替起义者自身的努 力,未能正确对待纲常伦理。对西方资本主义侵掠者缺乏 理性认知,其失败表明,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民族 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8、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 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 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以“自强求富”为口号,这些 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事业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1.兴办近代工业,首先兴办的是军事工业,企业都为官办。 还兴办了一些民用企业(多采取官督商办)。 2.建立新式海陆军(湘军,淮军,北洋海军) 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翻译学堂,工艺学堂, 军事学堂,赴美幼童) 9、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虽然办起了一些企业建立了海军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的失败。 首先其具有封建性,企图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达到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

通化师范成人教育《中国经济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级中国经济史试卷 一、填空题(30分) 1、关于我国古代原始农业产生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 ②生产工具的发明 ③先民创造性的劳动 ④自耕农的贡献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形成规模是在() A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 C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D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 3下列不属于我国古代居民饲养的”六畜”的是() A 牛马 B鸡狗 C猪羊 D兔鸭 4.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 B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 D贵族之间争田现象严重5.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 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 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 6.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形式是( ) ①君主土地私有制②地主土地所有制 ③自耕农土地所有制④贵族土地所有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7、统治者经常采取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解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主要矛盾 B安抚农民,保证国家税收,稳定统治 C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 D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 8、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特区,从战国到东汉我国经济区域的总体特征是() A山东、山西是传统的农业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中心的地位 B江南地区与山东、山西相比,经济实力差距大 C龙门碣石以北在西汉一度被辟为农业区,但经济实力十分有限 D全国经济区域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9、汉代的山东是指:() A泰山以东 B恒山以东 C崤山以东 D华山以东 10、古代中原人口三次大规模南迁的最主要原因是北方() A自然灾害严重 B长期战乱 C 兵役徭役繁重 D环境恶化 二、问答题(30) 1、结合史实说明中国古代代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简述我国古代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历程,经营方式的变化以及带来的影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整理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整理 2008-02-25 23:41 Maybe it is useful~ 索引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2.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落伍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 4.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 5.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与局限 6.戊戌维新的意义和局限 7.辛亥革命的纲领、意义、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8.新文化运动的两阶段及内容 9.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工人阶级相结合的产物 10.五四运动的性质及意义 11.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客观必然性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12.毛泽东思想形成标志 13.遵义会议 14.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启示意义) 15.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党内连续出现左倾错误的原因 16.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的土地革命路线、方针、政策 17.抗战中中共对中间势力的策略 18.国民党军队在对日抗战中的积极作用 1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0.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21.重庆谈判 22.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迅速崩溃的原因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历史任务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落伍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自给经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中国封建政府还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内部,缺乏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的迟滞。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和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保守性日益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入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是社会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政治经济危机。 18世纪的中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危机四伏,而且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而工业革命使许多西方国家迅速强大,因此中国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近代中国社会因此而落伍了。

中国经济史综述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4月期文献综述 摘要:中国经济史是经济学这一门学科的历史,它是对经济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发展现状的一个完整记录。对于学习经济学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必要学习中国经济史。鉴于中国经济史对于学习经济的重要性,而《中国经济史研究》是关于中国经济史的一本核心期刊,本文将对该期刊的2011年4月期文献进行综述,使读者了解中国经济史的研究趋势,以此为中国经济史的学者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中国经济史;期刊;综述 一.前言 《中国经济史研究》创刊于1986年,季刊。《中国经济史研究》是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经济研究杂志社出版的专业性刊物。该刊物以马列主义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百家争鸣的方针,刊登有关经济史的理论论著,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以及中国现代经济史的论著,中外比较经济史研究论著,中国经济史的专题研究资料,中外经济史著作的评介,国内外中国经济史研究动态的报导,并适当刊登中国经济思想史方面的论著等。《中国经济史研究》坚持以新理论、新方法、新材料、新问题即“四新”原则取舍文章,为学术界新老作者提供发表论文的园地。编辑部加强规范化建设,实行匿名审稿,责任编辑对主编负责制。 《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主要栏目有:“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国现代经济史”、“中外比较经济史”、“国内外中国经济史研究动态”、“经济思想史研究”、“港台经济研究”、“民族经济”、“西部开发”、“理论探讨”、“专题评论”、“学人与学术”、“论著评介”、“青年论坛”、“读史札记”等。 二.《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4月期研究进展 1.对经济史类著作的评介 李肖[1]运用列举法对《建国初期中苏农业科学技术合作研究》做出了评价,赞扬了它填补空白、利用新资料和研究方法、多视角评书的优点,也指出了其在资料引用方面的不足。王

中国经济史考试重点

中国经济史考试重点难点 名词解释: 1财政: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财政的职能有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及稳定和发展职能。 2自然经济:一家一户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自给自足个体小农经济:是最典型的自然经济,它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在一起,男耕女织,以织肋耕,不仅能够满足个体家庭维持生存的最低级,最基本的需要,而且也使之与市场的联系降到最低限度 3行商制度:中国政府不直接同外国商人从事贸易活动,使用行商制度,其业务主要是垄断对外贸易,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购外商所需货物,划定进出口货物的价格,保证交纳外商进出口船钞和货物税,代理政府管束外国商人的行动,传达政府对外商的政令,办理政府与外商的一切交涉事宜 4官督商办:是清政府利用私人资本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 5废两改元:1932年7月,国民党政府进行的币制改革,废除银两制度,实行银远制度 6四行二局:是国家金融体系的核心,四行是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银行,两局是邮政储金汇业局和中央信托局 7.经济统制政策: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以所谓“非常时期"为由,实行经济统制政策。主要是采取统购统销,专卖,限价等方法 8.南三行:在上海杭州等城市出现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被称为南三行是实力雄厚的银行资本集团 9洋行近代外商在中国从事贸易的代理行号 10平准中国封建社会运用贵时抛售、贱时收买的方式,以求稳定市场价格的一种经济措施 11资本输出“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发展高级阶段对外经济侵略的主要手段。“资本输出”指资本主义国家为获得高额利润用过剩资本向其他国家投资或贷款 12 法币政策:亦称“法币改革”,是国民党政府在1935年实施的废止银本位制,实行经币制度的币制改革措施。主要内容有:统一货币发行权,规定法币准备金,实行白银国有,确定法币对外币的汇率,推行新辅币。 13经营地主:是旧中国农村经济中带有一定资本主义性质的经营形式,即一些较多土地的地主,用部分土地雇工经营。它与旧式富农的区别是本人不参加劳动,由管家代为经营,其封建性比旧式富农更严重。是由封建地主经济向资本主义农业经济过渡的一种形式。

《中国经济概论》期末复习题库.doc

2134《中国经济概论》期末复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鉴于中国的国情,需要在相当长的吋间内(D) A.主要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B.主要鼓励资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C.主要鼓励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D.鼓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并存,共同发展 2.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C) A.建立市场经济 B.放弃计划经济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用以取代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D.建立类似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 3.改革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好的发展阶段是(A ) A.“一五〃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调整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4.下列关于资源禀赋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C ) A.资源禀赋是指由大自然赋予的天然的物质资料 B.不同的国家或个人拥有的资源禀赋各不相同 C.各国的资源禀赋大体相当,差别不大 D.各国的资源禀赋存在着丰饶或贫瘠的差异 E.中国农业的资源禀赋情况总体看并不乐观 5.下列对于“经济发展〃这一概念理解正确的是(C) A.经济发展意味着经济数量的增加和经济规模的扩人 B.经济增长意味着经济发展 C.经济发展是指整个社会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的全面进步 D.经济发展就是人民收入的提高 6.下列对于投入(成本)产出(收益)的组合中哪一种最有效率(C) A.高投入、高产出

B.高投入、低产出 C.低投入、高产出 D.低投入、低产出 7.下列哪一点不属于计划经济的主要特征(B ) A.经济决策高度集屮于政府手屮 B.经济决策权分属于不同的企业 C.经济运行依靠行政命令推动 D.企业已完成国家任务为目标 &下列哪个选择不是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粮食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原因(D) A.这些国家土地资源丰富 B.天然具有发展农业的资源条件 C.农业发展的成本较低 D.农民人数众多 9.作为普通企业,当商品滞销,价格下跌时,企业会生产规模,向市场提供的商品。(D) A.扩大、更少 B.扩大、更多 C.缩小、更多 D.缩小、更少 10?公共物品是指(B ) A.即具有排他性又具有竞争性的商品和服务 B.即不具有排他性又不具有竞争性的商品和服务 C.具有排他性但不具有竞争性的商品和服务 D.不具有排他性但具有竞争性的商品和服务 11?下列对市场经济建立的基本前提的表述哪一个不正确(B ) A.市场主体都是经济人 B.存在大量活跃在市场上的企业 C.用于生产的资源具有稀缺性 D.国家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12?下面哪一点不属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C) A.全面小康社会是上承温饱社会,下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最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本) 课程编码:06022102 理论教学:32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 适用专业:大一本科学生执笔人: 审核人:编写时间:2011年2月 一.编写依据和课程性质、目的、任务 本课程是为本科各专业大学生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国家高等学校的必修的公共基础课,而不是历史系本科生的专业课。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础知识,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及发展规律;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其正确分析历史事件、评论历史人物的能力,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信念;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 成果,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通过《纲要》课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外国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苦难,从而充分地认识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意识,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2)通过《纲要》课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包括先进分子和普通大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充分认识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增强拥护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3)通过《纲要》课的教学,帮助学生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内外的环境,深刻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体会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4)通过《纲要》课的教学,开展有关历史进程和历史人物的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2学时) 基本内容: 1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2 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3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基本要求: 1、从中国近代与古代社会、同世界的联系中,认识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有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化的历史根源,认识殖民主义侵略的本质与特征。

中国经济史期末知识整理

中国经济史期末知识整理 1.经济史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1.历史归纳法。 2、计量分析 3.抽象演绎法 4.系统分析法 5.区域与比较经济史研究 6、社会学方法。 2.气候变化(P9) 从公元前3000年以来,经历了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1.第一个温暖期:公元前3000——1100年,夏商及以前时期,黄河流域有象、犀牛、野猪等热带亚热带动物。平均比现在高2°C。 2.第一个寒冷期:公元前1100——公元8世纪,西周时期,“江、汉俱冻”,现在江汉不冻。“驱虎豹犀象而远之”。气候寒冷,热带动物退出中原。 3.第二个温暖期:公元前8世纪中叶——公元5世纪,春秋时期。 4.第二个寒冷期:战国、汉初。 5.第三个温暖期:西汉中期至东汉末年。 6.第三个寒冷期:魏晋南北朝至盛唐。 7. 第四个温暖期:宋元时期。 8. 第四个寒冷期:元后期至清末。 总趋势逐步变冷。农牧业靠天吃饭,气候对经济影响大。 3 、气候变迁的影响 随着气候的变化,天然植被地区逐渐缩减,栽培植物替代了天然植被。最早是黄河流域,魏晋以后延展至长江流域,唐宋以后扩大到珠江、闽江流域。明清时期扩大到东南沿角岛屿、西南山地丘陵、东北、内蒙、新疆等地。 3.生态环境的变迁(p11) 1 、自然环境的变化 森林带分布及其变化 荒漠带分布及其变化 2 、生态环境的破坏 (1)人类活动与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4. 黄河流域经历的三次破坏:(p11) 第一次,秦汉时期实行“实关中”政策; 第二次,唐宋时期为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实行戍边政策; 第三次,明清时期的政策导致无限制的开发,如明初的“开中法”,清朝解除不准耕垦的禁令等 (2)人类活动与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人口从放、北方迁往南方,江南地区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人口中心,人口的过度增长和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古代社会的农业生产。 5.我国人口发展的四个阶段(p16) (最多时达到2000万人)阶段一,从夏商到秦末的1900多年是我国人口发展的第一个台阶。

当代中国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考试类型:(闭卷)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号 姓名 年级专业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15分,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纸上) 1. 看不见的手一般指( ) A 、机会成本 B 、政府 C 、利润 D 、价格 2.经济学中的“稀缺性”是指( ) A 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 、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 用资源必须考虑下一代 D 、世界上的资源终将被人类消耗光 3.如果x 与y 商品是互补品,x 价格下降,将使y ( ) A 、需求量增加 B 、需求增加 C 、需求量减少 D 、需求减少 4.冰棒的需求价格弹性( )药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大于或等于 5.下列命题中哪个是规范经济学的命题?( ) A.征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B. 1982年8月政府把贴现率降到10% C. 1981年失业率超过9%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已超过30000美元 6.如果消费者的预算收入为50美元,商品X 和Y 的价格均为5美元,消费者打算购买6单位X 和4单位Y ,商品X 、Y 的边际效用分别为25和20,那么,要达到效用最大化,他应该( ) A 、 按原计划购买 B 、 减少X 和Y 的购买量 C 、 增加X 、Y 的购买量 D 、 增加X 的同时减少Y 的量 7.消费者预算线发生平移时,连接消费者均衡点的曲线称为( ) A 、需求曲线; B 、价格-消费曲线; C 、收入-消费曲线; D 、恩格尔曲线。 8.当某人面对一张彩票时,如果是212111UW P W PU W P PW U )()(])([-+?-+,则意味着这个人是属于下列哪一类人 ( ) A .风险回避者 B .风险喜爱者 C .风险中立者 D .都不是 9.如果某厂商增加一单位劳动使用量能够减少三单位资本, 而仍生产同样的产出量,则MRTSLK 为:( ) A 1/3 B 3

《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第一章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P9-15 答:鸦片战争引起中国社会根本性的改变,主要表现在: ①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性质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主要矛盾,鸦片战争前主要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之间的矛盾,鸦片战争后则转变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③革命任务,鸦片战争前主要任务是反对封建势力,鸦片战后则是反帝反封建,革命性质由传统农民战争转变为旧民主主义革命。 2、鸦片战争后,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P19-29 答:1.军事:①发动侵略,屠杀中国人民(如旅顺大屠杀); ②侵占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如沙俄侵占150万平方公里土地); ③勒索赔款,抢掠财富(如《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 2.政治:①控制中国内政、外交(如外国公使驻京、外国列强享有领事裁判权); ②操纵晚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如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 运动); ③在中国扶植和收买代理人(如慈禧、袁世凯等) 3.经济:①控制通商口岸(如江海关); ②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 ③倾销商品,输出资本(如通商口岸广设洋行); ④操纵中国经济命脉(如财政、铁路、金融); 4.文化:①名为传教,实为侵略(如传教士郭士立); ②制造侵华舆论(如“黄祸论”)。 3、从中国内部因素来看,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及教训是什么?P34-36 答:原因:①社会制度的腐朽(最根本);②经济技术的落后。 教训:①落后就要挨打;②从根本上来说,要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腐朽制度,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 4、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意识是如何觉醒的?有何表现?P36-38 答:①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维新思想。(林则徐《四洲志》、魏源《海国图志》、郑观应《盛世危言》) ②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5、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和相互关系。P17-18 答:任务: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相互关系: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第二章

中国经济史课后题答案复习资料

第一章古代社会的资源、环境与生产方式 一、试述中国古代资源禀赋与社会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 资源禀赋包括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两部分。 【土地资源的特点】 优势:我国土壤特征各异,植物品种繁多。能为农业生产提供种类丰富产品。 劣势:(导致传统农业规模小、脆弱) (1)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小,耕地和人口矛盾突出。 (2)土壤种类繁多,但有良好蓄水性和可耕性的土地较少。 (3)气候条件差,自然灾害频发。 【矿产资源的特点】 我国国土广,矿产资源的总量大、种类多。但是我国矿产资源也存在两个缺陷: 一是富矿少,贫矿多。 二是单一矿少、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开发利用不充分,“风水说”观念对矿产资源开采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古代社会,以耕织结构为基础的小农经济一直居于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的主导地位。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这种生产方式被延续下来、不断强化,成为中国古代社会超稳定结构的基础。 三、试述影响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因素。 1、小农家庭的规模及贫困状况 汉后,小农经济普遍是贫困的五口之家,产品除消费交换外所剩无多,不足应付家庭正常支出外的需求。 2、农业“低投入——产出”的形成 为了维持生存,小农在生活和农业生产投入上都尽量减少开支。 3、农业的高剥削率 历史上赋税绝对值连增,赋税在多数时期一直维持在30%以上的高水平。 4、农桑之外的小农生活依赖 中国古代小农生存状况窘迫,不得不依赖于种桑、饲养畜禽、果菜水果等副业。 第二章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经济 二、分析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缓慢的原因。 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土地所有制结构】 (1)地主土地所有制是最主要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也是发展最充分、最典型的土地所有制形式。

中国经济史论文

研究生结课论文 题目明清漕运的兴衰对沿线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以淮安为例 年级 2014级研究生 专业西方经济学 姓名江雯倩 学号 201421010017

明清漕运的兴衰对沿线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以淮安为例 摘要:在中国古代直至清末,漕运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对于当时社会经济 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淮安作为京杭大运河的中间段,水陆交通的中心枢纽,漕运的发展都使当地的经济、人文、环境等得到极大的发展,但也正是这种对漕运的依赖关系,使得淮安这个“运河之都”在漕运没落之后也逐步走向衰落,曾经繁荣的经济景象一去不复返。因此本文将以明清时期漕运由辉煌走向衰落作为时间点,对漕运与淮 安的经济关系展开讨论。 关键字:明清漕运兴衰经济发展淮安 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运河犹如国家的血液,源源不断的为国家提供能量,而京杭大运河作为贯通南北的主干线,在我国的漕运历史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明清时期,由于朝廷政府对于运河的不断开发与利用,京杭大运河成为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动脉,而淮安北带黄河,南络长江,中贯黄河,处于京杭大运河的中间段。凭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的优势,淮安在漕运的推动下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明清时期成为了商品经济的重镇,与北京、扬州齐名,知名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可谓“成也漕运,败也漕运”,漕运为淮安带来了经济的腾飞,然而淮安对漕运的过度依赖也成为其经济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明清时期漕运的变迁 关于漕运,在初期漕运并没有与当朝政府挂钩,仅仅是作为运输方式,将不同地区的粮食和特产等通过天然水道运往全国各地。漕粮之运起于西汉,盛于唐宋,延至明清,辛亥革命后统征货币,废除漕粮。《逸周书·文传》有云:“是故土多,发政以漕四方,四方流之。”从中可以看出漕运在早期只是与陆运相对应的水路运输,与运河的关系并不密切。但春秋时期运河的兴修使漕运发生了质的变化,楚汉之争后更是将漕粮与供应京城乡连在了一起,此后在各朝各代漕运均得到了不同的程度的发展,其中以明清两代发展的比较充分。 (一)明代漕运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明代经历了由海运改为漕运的过程。在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时主要以海运为主,而到明成祖时,由于都城改迁至北京,这就要依托京杭大运河来进行贸易往来,故而将海运改为漕运,并将漕运作为运输粮食的唯一途径。明朝对运河进行疏浚改道,明代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无敌提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名词解释 遵义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这里召开了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共八大:1956年9月,中央领导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组织召开中共八大,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集中探索。对社会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探索。 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讨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晚上,日本驻中国的侵略军——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借此突然袭击了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这就是当时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华北事变:华北事变是指1935 年日军侵略华北和南京国民政府在华北继续妥协退让、丧权辱国的一系列事件的统称。 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总路线规定,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队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论持久战:1938年五六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总结抗战以来的经验,集中全党智慧,深刻揭示了中国经过持久抗战夺取最后胜利的客观根据,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才能取得最后胜利,强调争取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实行人民战争。 论十大关系:《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自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其中心思想:“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外、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五四运动: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群众性的彻底的反帝反封的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导火线是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 新文化运动:1919年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是一场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一国两制: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他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召开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第二条战线: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也迅速发展起来,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整风运动:1942年2月,毛泽东先后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演讲,在全党范围内展开整风运动。整风运动主要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主要任务是整风运动的主要任务。

2018年自考《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知识要点

2018年自考《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知识要点 第一章、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经济与中外经济关系 一. 单项选择 1、我国封建社会中保持和平与统一最长久的时期是:明朝和清朝中前期。 2、我国农业采用间作套种出现在:明代中期。 3、我国人口达到了4亿,是在:清嘉庆末年。 4、我国耕地达到了11-12亿亩是在:清中叶。 5、明清以来工商业中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主要集中于:南方。 6、我国封建社会最典型的自然经济结构是:个体小农经济。 7、我国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地主土地所有制。 8、我国以纯粹租佃制为特征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完全确立起来是在:明清时期。 9、我国封建社会中最大量,最普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10、租佃制经济关系决定着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性质,是最重要的经济关系。 11、我国封建社会最有利,最获益的土地经营形式是:租佃制经营。

12、我国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手工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是在:明万历年间。 1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早确立起来是在:英国。 14、英国是资本主义的故乡,是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最早的最典型的国家。 15、被称为海盗之国的是:英国。 16、沦落为殖民地国家,最典型的是:印度。 17、沦落为半殖民地国家,最典型的是:中国和伊朗。 18、独立走向资本主义发展道理最典型的国家是:日本。 19、清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是:闭关锁国。 20、清政府的对外贸易机构是:商行制度。 21、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出口的农副产品中长期居于首位的是:茶叶。 22、西方列强对华贸易扩张,最早到中国垄断海上霸权的是:葡萄牙。 二. 多项选择 1、明清时期粮食的增长主要依靠的方式是:引进高产新品种、增加对土地的劳动投入、改进农业生产技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