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园规划设计文献综述上课讲义

公园规划设计文献综述上课讲义

公园规划设计文献综述上课讲义
公园规划设计文献综述上课讲义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文献综述

1、城市公园产生背景

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休息地,是市民的另一种生活方式,也是日常生活和身心再生所必需的“平常景观”,是居民日常工作与生活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公园设计在地块划分时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绿色块,而是弥漫于整个城市用地中的绿色液体[1]。

随着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环境的恶化,以及人们对于休闲游憩的需求与日俱增,城市的生态园林环境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肺,是城市生态园林环境的重要体现。所以,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对城市公园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2、城市公园的发展

2.1西方园林的发展

纵观世界造园的发展,至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而服务于大众的公园出现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公园是随着社会的变革、城市的发展以及更重要的是,随着民主思想意识的诞生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3]。

早在19 世纪末,西方城市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开始建造公共绿地等城市景观系统。1880 年,著名美国设计师奥姆斯特德设计的“波士顿公园体系”便成为了世界公园景观设计和建设的蓝本。之后,公园景观又逐渐开始结合灯光、建筑艺术、休闲设施等等元素[4]。

2.2我国园林的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建造的历史始于何时,至今尚无明确的定论。但从园林建筑的使用性质来分析,园林主要是供游憩、文化娱乐、起居的要求而兴建,而使用者则必须占有一定的物质财富和劳动力,才有可能建造供他们游憩享乐的园林。故而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园林大多数为皇家园林或权贵大臣的府邸园林,同时寺庙园林也是我国古代一笔财富。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提出将广州的越秀山辟为公园(现为越秀公园),当时的一批民主人士也极力宣传西方当时诞生不久的“田园城市”的思想,积极响应倡导筹建公园。于是在一些城市相继出现了一批公园,并已经初步具备了动植物展示、儿童活动、运动、展览等设施功能,但1949年前我国的公园数量还是很少,容量也很有限。

跨进21世纪,我国城市公园的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建设生态城市和发展旅游事业直接刺激和促进了城市公园的发展,使城市公园的数量猛增,投入规模加大[3]。

3、城市公园的设计要素

景观规划设计涉及范围已远远超出我们常说的“景观”的概念和范畴,不仅仅包含了绿化种植设计,公共小品设计,还要考虑到满足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等综合因素的设计,已经逐渐成为人类塑造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学科。

现代城市公园的艺术景观设计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中,已由普通的城市广

场、城市公共绿地以及收费的公园等传统景观转向了城市公园,具有公益性和多样性的艺术形态和特点。这种转变不仅保留了城市空间的公共性特点,还提供了一个充满互性和体验性以及艺术性的日常生活的活动场所。从某种程度来说,现代城市公园具有多样化、多元性以及组合性的特点,其本质上也是对公共空间的一种重组[5]。城市公园的景观发展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工的,它包含了一代一代人的思想变化,是一个城市历史变迁的最直接的体现。城市公园的园林四要素为景观建筑与小品、植物、地形、山水等方面。

3.1景观建筑与小品

每当我们做一个设计的时候首先考虑到的不是其绿化种植,而是其小品的规划设计。一个特色的园林小品会让你的设计增添光彩,同样,一个其貌不扬的小品也会让你的设计黯然失色。你可以认为小品是画龙点睛之笔,你也可以让他作为整个设计的焦点。

园林小品,是园林中供休息、装饰、照明、展示和方便游人之用及园林管理的小型建筑设施。一般没有内部空间,体量小巧,造型别致。园林小品既能美化环境,丰富园趣,为游人提供文化休息和公共活动的方便,又能让游人从中获得美的感受和良好的教益。

我们可以在各类公园、游园的入口外面摆放小品,将小品放在各类公园、游园门口外面,即可通过预示性小品点出园内主题。在人们视点中心处摆放小品,可活泼周围气氛,所谓画龙点睛之笔。在两条路T 字形交处,在这个端头可适当摆放小品,这样可使游人感到前面有景可赏,同时预示这里是尽头需要转弯。放置适合的小品可按道路宽窄、人流多少及该处的环境要求而定。水景小品的设置可为水景增色不少。如杭州的“三潭映月”,只在水中放了三个小石灯塔,使平淡的湖水显得生动不少;一所大学校园内的水池中的一个小岛上,种植了一丛耐湿的乔木,一个鸭舍,老鸭带小鸭出来游水觅食,景色也十分迷人。

园林小品的历史源远流长,景物虽小却妙趣横生。园林中每处都需艺术,如灯柱、坐椅、指路牌、栏杆、垃圾箱、告示牌等。非生物性、非建筑物的小型物品都要有一定的装饰性,并且要对这些小品精心进行艺术加工,不可掉以轻心。园林这个可以使游人感知的客体,是许多形体的单元组合而成。所以只有使每个小局部都美,才能达到整体美[6]。

3.2植物

植物绿化是园林设计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古往今来,植物配置都是园林中的主体,它不仅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更能提高公园的生态效益。在城市公园中,植物的绿化面积至少应该占到公园总面积的65% 及以上。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城市公园的设计就是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室外公共空间的一种设计[7]。在有限的土地上,我们要根据物种的自身习性,合理进行植物配置,实行乔、灌、草多层次、多空间、多颜色、多手法、多功能的配置,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生态系统。

3.2.1植物配置原则

3.2.1.1自然生态和谐原则

公园的植物配置,要在尊重自然生态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适当修整。在树种选择上一定要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而且要选择抗逆性强、易于管理、生长好的树种为主,做到“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同时,要注重植物与周围建筑小品以及水体等环境的和谐,使植物的柔和美与建筑的硬质美自然和谐统一起来[1]。

植物配置需要联系当地气候选择容易成活的树种,不能为了追求新、奇、特的效果,大量地从外地引进各种名贵树种,可导致长势很弱,甚至死亡。原因就是在植物配置时没有考虑植物分布的地带性和生态适应性。

3.2.1.2遵循各种美学原则

美学原则大致可分为:多样与统一、均衡与稳定、对比与调和、韵律与节奏。无论自然景观还是人工景观,凡是具有美感的都是景观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具有明显的协调统一。在园林植物配置中,植物材料在形体、体量、色彩、线条、质感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即配置的统一性",但是过于统一也会产生呆板、单调的感觉。如果过于多样而缺少统一,又会显得杂乱无序。所以,在植物配置中必须遵循“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的准则。基调树种,由于种类少、数量大,形成植物景观的基调及特色,起到统一作用,而一般树种种类多、但数量少,起到变化作用[8]。

植物配置是景观设计的一大亮点,除了以上两种原则之外,我们还应考虑到植物的安全性问题。例如有毒植物不可种植在儿童游乐区;行道树应选择虫害少、无飞絮的植物。

3.3地形

地形是公园的骨架,通过合理利用地形,可在公园中创造供人们休闲娱乐的优美环境。造园讲究因地制宜,对公园内原有的地形地貌要适当地保留,采用合适的处理手法使其发挥最大的景观效益。在处理不同地形时,可根据其特点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如,自然坡地可以成为人们休憩、静坐的好去处;梯形地可以设置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台阶;垂直地则可以布置舒服的座椅总之,公园是自然景观的再现,只有因地制宜,结合人们的行为活动和心理特点,使各个要素协调有序,才能营造出和谐的、充满人性化的生态环境[9]。

3.4山水

山水元素自古就被中国古人造园所运用,在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中,人们崇尚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造园理念,将园林融入山水,使园林趋向自然。同样,在静安公园的景观设计中,设计师也融入了山水设计,从湖面到山洞,再到溪流汀步,园中央处处能见山水景观。岸边波光粼粼,溪流潺潺,处处花繁叶茂、嘉木葱茏,犹如一幅自然山水画卷。此外,园中石景随处可见,从驳岸的材质到花坛的收边,很多都是用石为材质。静安公园的山水结合刚柔并济,仁智相形,气韵生动[10]。

4.城市公园的设计原则

对于大多数的设计还说总体有它不变的设计原则,城市公园在经过了一系列的变迁之后,存留下来的原则便成了它的设计精华之所在。

4.1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需要我们进行一定的解析。首先是“人”这个概念。“人”在哲学上,常常和两个东西相对,一个是神,一个是物,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因此,提出以人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神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物为本。城市公园景观是为了服务于居民而建设的,所以其必须且一定要遵循的原则便是以人为本。

人性化的公园也许是有优美的景观,也许是绿树成荫,也许是有人文文化,也许现代时尚,也可能有趣和谐。它的存在不仅给城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还给城市增加了富于变化的美丽景色,丰富了城市的景观,使得人们充分领悟自然与

文献综述范文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基于地域文化的上海城市公园休闲空间 设计研究——以徐家汇公园为例 学院: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旅游管理 姓名:王玉__ 学号:090760211 指导教师:潘文焰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十一日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休闲时间明显增加,这对原有城市公共空间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面临的人们闲暇的需求与设施的供给矛盾日益突出,游憩场地的数量不足和休闲空间质量不高比较明显。如何在有限的城市公园范围内创造出与需求相适应、高质量的城市休闲空间环境是景观设计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城市公园是城市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承载城市文化、文明的重要场所。城市公园作为一种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文化载体,是表达地域文化的重要场所。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植根于地域文化的公园设计概念是十分必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植根于城市文化的沃土中,公园才可能具有“此区别于彼”的独特面貌;只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城市景观才会有生命力。但是面对全球化的冲击,一些城市公园盲目追求“现代化”、“国际化”,相继出现了一批缺乏本国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公园。地域文化特色的缺失使城市公园失去了持久的生命力。 关键词:城市公园,地域文化,休闲,公共空间,设计表达

城市公园的研究及现状 1.1.城市公园的研究及现状 1.1国外的相关研究 公园规划的内容早已包含在了最早的现代城市规划之中,最早的公园规划案例要数英国利物浦的博肯海德公园和法国的奥斯曼改造计划。从那时起,人们已经认识到城市公园有着改善城市卫生、健康环境、美化城市、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地产升值等多个方面的作用。随着城市规划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人”休闲权益,而关于城市公园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20世纪70、80年代,西方研究公园与休闲、公园设计的代表人物——阿尔伯特J·拉特利奇出版了一系列有关公园与休闲和公园设计方面的著作,其中《大众行为和公园设计》一书在1990年被翻译成中文,对我国公园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该书从行为学的角度,认为人的行为习惯是城市公园设计中最核心的要素,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评价标准、观察与调查方法以及规划程序。 此外,Alexander Adrew von Kursell、Sassan Seyed Kalal、Anne Farrell Peterson、Dana H.Taplin等人也从不同角度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案例,研究了城市公园再造的因素、政治和社会机制对城市公园分布和城市景观塑造的影响、城市公园的景观价值、公园在城市和社区生活中的角色、不同阶层居民对公园的使用要求、公园在设计过程中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等。对于城市公园的上述研究,使用的研究方法多为问卷调查、访谈法、现场观察等。 1.2国内的相关研究 我国关于城市公园的研究出现在1979年以后,研究的内容包括城市公园发展、功能分析、景观设计、规划设计、生态研究、休闲游憩行为研究、公园容量研究等多个方面。国内关于城市公园的研究方法与国外类似,也多采用案例分析法,国内研究城市公园的学者们大都从研究单个或多个公园入手,进而总结出普遍经验。总结国外研究经验并因地制宜运用到国内城市公园中也是学者们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目前针对公园系统的研究主要有:石金莲等(2005)运用POE(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的研究方法,以北京玉渊潭公园为研究对象,得到了POE评价分析

关于生态旅游的文献综述

关于生态旅游的文献综述 摘要:生态旅游作为一项以保护性、教育性和责任性为主要特征的旅游活动,在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今天,显示出越来越大的生命力,目前生态旅游已成为世界各国旅游者的一种时尚和旅游业的热点。生态旅游迅速的发展,已成为当今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对生态旅游的产生背景,概念内涵以及特性、国内为发展概况等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生态旅游内涵特性国内外发展 一.引言 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的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已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短短几十年的今天,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其内涵也得到了不断地充实,针对目前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的状况,旅游业从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 [1]。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服务部门和第三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旅游业以其强大的关联和带动作用,在区域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记重要,促使诸多地区将旅游业作为支柱性产业或主导性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致使区域间旅游发展竞争日趋激烈[2]。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旅游业从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保护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同时,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生态旅游,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3]。 二.生态旅游概述 当今世界经济中,服务业是增长最快的产业,也是提供就业机会最多的产业,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2000年大趋势和全球问题》中提出,21世纪世界服务经济的领导产业,主要是电信业,信息技术产业和旅游业三种主要的服务业。1992年里约热内卢会议后,生态旅游在全球得到迅速发展,它作为旅游业中一种宣传主题明确,生命力旺盛的旅游形式,日益深入人心,为了更好的发展生态旅游,先对生态旅游做一回顾。 1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 生态旅游英名为Ecotourism是Ecological Tourism的缩写,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专家H.ceballos Lascurain于1983首次提出的。它不仅被用来表征所有观光景物的旅游,而且强调观光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是在可持续管理的思想指导下开展的旅游活动[4]。它的产生有以下几种原因: (1)有可靠的理论基础。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生态旅游的产生奠定了深厚的基础,现生态学已超过了传统生物生态学的范畴,成为一种人类普遍的思想和原则。在生态利益优先的趋势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人们开始注重用生态学原理,设计良性运转的旅游系统,实施生态工程,促进了生态旅游的

关于公园设计规划的文献综述1.

城市公园设计文献综述 一、城市公园的产生 公园作为城市的“肺”,给城市人口提供休息锻炼场所。公园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主城部分。 随着我国快速发展,人口愈来愈来多、人们生活坏境的日愈恶化,人们对休闲游憩的需求与日结增。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城市人口休闲游憩的重要职责。以至于城市公园设计的要求越来越来高 二、公园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西方园林六千多年的历史,但是公园作为大众的休闲游憩的场所才有一百多年历史。社会的发展进步,民主意识的产生推动了公园的出现和发展。 纵观中国历史,中国园林的出现也较早,但在古代园林绝大多数是做私人场,大众的公园出现始于孙中山将广州越秀山开辟为公园(现为越秀公园。 三、公园设计的内容 3.1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是整个公园的框架,设计公园时要结合地块的地貌,因地制宜、结合自然。设计时不能过大的改动地块原有的地行地貌,通过地形地貌结合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让景观效益发挥到最大。 3.2公园的道路规划 道路在公园设计中有重要作用,其负责组织空间、引导游客、组织交通、构成景观。道路设计时要以人为本,严格依照“公园设计规范”执行。由于道路类型的多样性,其也是公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3.3植物配置

没有植物的公园,公园就失去了活性,像死物一般,恐怕就没人会去公园了。植物是公园修饰的重要方式,其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提高公园的生态效益,所以在做植物配置时要体现多样性。通过植物配置多样性来体现公园景观的层次性、和谐性、生态性等。植物配置时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因地制宜、结合自然,配置出合理、人性、独特的植物来。 3.4景观建筑及小品 建筑是公园管理和景观需求必然需要的,随着公园人流量的增加,公园管理越来越重要。公园设计时要注意配置合理的配套服务设施,同时建筑也是公园中一道重要的景观、体现着公园的人性化。 小品有时可能是一个公园的灵魂,一个独特让人眼前一亮的小品会吸引着人们的观望。一个独特的园林小品设计会让证整个公园增光添彩,让人流连忘返,一个是被的园林小品也许会成为一个公园的败笔,让整个设计黯然失色。四、公园设计的方法 收集大量的信息,各种相关书籍数据进行阅读分析, 通过几个典型案例分析、解刨,结合所要设计公园的要求、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五、公园规划设计原则 六、5.1生态性原则 公园设计要在保护生态系统完善和充分发挥生态功能的基础上营建,坚持生态性时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 5.2 整体性原则 公园设时,公园中任何一个景点都不能是孤立存在的,要做到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公园规划设计文献综述上课讲义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文献综述 1、城市公园产生背景 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休息地,是市民的另一种生活方式,也是日常生活和身心再生所必需的“平常景观”,是居民日常工作与生活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公园设计在地块划分时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绿色块,而是弥漫于整个城市用地中的绿色液体[1]。 随着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环境的恶化,以及人们对于休闲游憩的需求与日俱增,城市的生态园林环境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肺,是城市生态园林环境的重要体现。所以,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对城市公园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2、城市公园的发展 2.1西方园林的发展 纵观世界造园的发展,至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而服务于大众的公园出现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公园是随着社会的变革、城市的发展以及更重要的是,随着民主思想意识的诞生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3]。 早在19 世纪末,西方城市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开始建造公共绿地等城市景观系统。1880 年,著名美国设计师奥姆斯特德设计的“波士顿公园体系”便成为了世界公园景观设计和建设的蓝本。之后,公园景观又逐渐开始结合灯光、建筑艺术、休闲设施等等元素[4]。 2.2我国园林的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建造的历史始于何时,至今尚无明确的定论。但从园林建筑的使用性质来分析,园林主要是供游憩、文化娱乐、起居的要求而兴建,而使用者则必须占有一定的物质财富和劳动力,才有可能建造供他们游憩享乐的园林。故而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园林大多数为皇家园林或权贵大臣的府邸园林,同时寺庙园林也是我国古代一笔财富。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提出将广州的越秀山辟为公园(现为越秀公园),当时的一批民主人士也极力宣传西方当时诞生不久的“田园城市”的思想,积极响应倡导筹建公园。于是在一些城市相继出现了一批公园,并已经初步具备了动植物展示、儿童活动、运动、展览等设施功能,但1949年前我国的公园数量还是很少,容量也很有限。 跨进21世纪,我国城市公园的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建设生态城市和发展旅游事业直接刺激和促进了城市公园的发展,使城市公园的数量猛增,投入规模加大[3]。 3、城市公园的设计要素 景观规划设计涉及范围已远远超出我们常说的“景观”的概念和范畴,不仅仅包含了绿化种植设计,公共小品设计,还要考虑到满足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等综合因素的设计,已经逐渐成为人类塑造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学科。 现代城市公园的艺术景观设计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中,已由普通的城市广

国内外主题公园研究综述

国内外主题公园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主题公园作为现代旅游产业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利用自然生态与艺术加工共同构建而生成的典型的形象产业(杨艳蓉,2004)。从我国第一座主题公园“锦绣中华”获得巨大成功以后,在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主题公园建设的热潮。在这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主题公园逐渐发展壮大,但是,不论从全国范围的宏观管理角度,还是从具体的主题公园开发与建设角度,都存在着许多问题。 通过在“中国期刊网”以“主题公园”为篇名进行搜索,共得到文章153篇。这些文章涉及城市规划与研究、地理、园林、商业经济、旅游等诸多种类,但其中只有6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如旅游学刊、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城市规划等。年份与文献分布如表一: 表一显示了搜索到的153篇文章的年份分布。可以看出,对主题公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997年以后。综述发现,此前只有少数学者就主题公园的布局与效益进行了研究。此后的几年间,学者们对主题公园的研究日趋多样化,并逐步深入起来,研究对象扩展到主题公园的影响因素、布局选址、建设开发、发展趋势等等。尤其是进入21世纪,面对国内主题公园纷纷上马又纷纷落马的现实,该方面的研究也逐步细化。学者们给予了主题公园个案的研究以极大关注,此外,研究逐步深入,广度逐步拓展——剖析主题公园现状、存在问题及误区类的文章数量较多,(李兆华,2006;芦宝英,2005;曾实文,2005;文立玲,2002)。规划设计及营销方面的研究数量有所增加,并逐步关注主题公园与其它产业尤其是旅游业之间的关系,可持续发展以及生命周期理论开始应用起来。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该领域的研究状况更是反映了上述趋势和特征。 下面拟对文献研究的主要方面综述如下: 一主题公园与区域发展关系研究 主题公园与区域的发展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客源市场和交通条件以及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到游客市场的大小、基础设施条件、投资能力和游客的消费水平;同时,城市的旅游感知形象和主题公园的空间集聚和竞争,影响着游客的决策行为(保继刚,1997)。

湿地公园规划研究的文献综述范文格式

湿地公园规划研究的文献综述 范文格式 湿地公园规划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建设湿地公园是当前形势下维护和扩大湿地保护面积直接而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也是近年来湿地保护开发研究的重点。本文综合了国内外就湿地公园规划的方法和规划内容,并简要评价,以期对湿地公园规划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湿地公园;规划;文献综述 一、引言 湿地公园模式的兴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可行性,但在现阶段我国对于湿地公园规划的理论分析研究仍然相当有限,虽然对于已建成的湿地公园的论述颇多,但是缺少系统和深入的分析、归纳与总结,导致我国的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乏科学理念与技术的指导,导致低水平建设现象突出。国际上就湿地开展的局部研究已有久远的历史,各种关于湿地保护、恢复、重建、规划等方面的研究项目和研究组织相继出现,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希望通过本次研究把已有的湿地公园的规划内容和方法、经验和成果进行归

纳总结,了解国内外在湿地公园规划方面的研究成果、发展态势、主要研究的重点方向,完善和丰富湿地公园规划的理论框架,对于湿地公园这种新型湿地保护开发模式提供较为系统和科学的理论参考,从而形成良好的湿地公园研究、利用与保护体系。 二、国外湿地公园规划的研究进展 湿地公园规划把生态规划的内容引入并作为主要方法,注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正常运转,把保护湿地资源作为重点,运用多学科理论,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湿地进行跟踪观察制定相应的保护与规划的方法,对湿地公园进行多角度规划。 (本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更多湿地公园规划研究的文献综述范文格式请浏览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75432619.html,)

湿地公园植物配置文献综述

学科代码: 2120904010 学号: 082018010017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国内湿地公园植物的主要配置形式 学生姓名:刘彦卿 指导教师:赵建华 专业:园林 年级:2008级 2011年1月26日

现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兴建湿地公园,单是中国建设部批准设立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就有30处之多。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申请成为西南地区首个城市湿地公园,获得国家的批准和大力支持。花溪湿地公园以花溪河为纽带,串联起十里河滩、花溪公园、洛平至平桥观光农业带三个景区。城市湿地公园的本质是在城市或城市附近利用现有或已退化的湿地,通过人工恢复或重建湿地生态系统,按照生态学的规律来改造、规划和建设,使其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突出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3大特点,集生态保护、观光休闲、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等多种功能的生态型主题公园。城市湿地公园作为湿地在城市中的表现形式,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而且还具有调节环境、美化景观的巨大功能和良好的生态效益。具体可以归纳为: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固定二氧化碳和调节区域气候,美化城市环境和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在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时,应根据各地区人口、资源、生态和环境的特点,以维护城市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城市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出发点,坚持“全面保护、生态优先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在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生态学理论在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可以研究分析湿地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从而确定合理的景观功能分区边界和大小,提出更好的动植物保护方式。而水文生态学、湿地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则从微观角度分析揭示湿地系统的演变方式和方向。在城市中进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十分必要的。 湿地公园绿地植物理想选择: a.—生长表现好,如:易生长、病虫害少、易管理,管理粗放等。 b.具有一定的抗逆性,适应栽植地立地条件。 c.适应栽植地养护管理条件。 d.不宜成片栽植刺槐、黄金槐、香花槐、火炬树、侧柏等绿化先锋树种。 e.应以大规格乔木为主。重点地段及重要景观树落叶乔木规格不应低于胸径15cm、分枝点2.7m;一般地段乔木胸径不应低于10cm。

开放式居住小区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现代城市里的居住小区都以封闭式结构为主。随着社会发展和居民精神需求提高,封闭式结构居住小区的弊端逐步显现出来。居住区作为城市形态的重要有机组成单元,而封闭式的居住小区让城市空间结构变得分离和单一,缺乏连续的公共空间承载人们的活动和交流。小区内外部隔离导致外部缺乏相应的公众监督,街道安全性降低,而小区内部居民之间缺乏公共活动和交流参与也让整个小区居民逐步缺乏地方感和归属感。此外,郊区封闭性大型住宅区的无序蔓延让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城市空间的居住分异现象越来越明显。这一系列经济、社会、安全问题让人们逐步开始反思这种居住模式。开放式结构小区就是在保持城市多样性的基础上而发展。从规划和建设角度来看,开放式结构小区拥有开放的公共空间和私密的居住空间,前者是居民共同活动和交流的场所,后者是保持安全与安静的居住场所。从道路体系来看,开放式结构小区道路与周边环境有机结合。它们所形成的网络状道路结构有助于改善城市拥挤问题。从人口与人文来看,开放式居住小区提倡的是多元化的居住人口和建筑形态,以保持城市的多样性和居民需求的多样性,改善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象。论文就如何发展开放式居住小区提出了思路与建议。 在2015年2月21日晚,新华社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提出了未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客观来讲,《意见》里的很多提法符合城市发展规律,改革措施具有新意、富有内涵。但是,社会舆论对《意见》的其他方面关注并不多,却形成了聚焦第十六条“新建住宅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以下简称“小区开放”)的舆论漩涡。相应的话题迅速引爆舆论场,并且连续多日在社交网络呈现“霸屏”之势,直到3月5日“两会”开幕时,关于推广街居制的政策争论仍在持续发酵。 在面对新的政策的时候,公众对“小区开放”政策普遍存在误读的现象,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部分专家、学者及官员也给出了相关的解释,来说明“小区开放”的利弊关系。按照部分专家、学者和官员的解释,“封闭住宅小区是农耕时代的产物”,随着大宗用地开发越来越普遍,宽马路、超大封闭社区形成,不但阻碍了“小街区、路网密”的形成,进而形成交通堵塞;还破坏城市街道的生活性,不利于形成更良好的关系。有评论指出,公共、开放的街道是城市活力的源泉,社区的大型化、封闭化却导致街道的生活性功能降低。例如,封闭小区之外的街道就难见到小商店、怡人的环境、步行空间、绿带、休憩场所等。正向来看,小区开放正是为了解决“城市病”。 其一,小区开放可以缓解交通压力,部分官员和专家回应:不少城市断头路和丁字路因封闭的住宅小区而起,带来交通阻塞,因而要打开占据城市中心地带的单位大院和封闭小区; 其二,小区开放有利于激发社区活力,有学者和媒体引用国内、国外开放小

绿地系统文献综述

《城市绿地系统》文献综述 学生: 前言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研究和实践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它的产生最初是为了控制和缓和工业发展带来的城市空间环境的恶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内涵日趋复杂,对其规划理论的探讨和实践也越来越活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也越来越重视,对绿地系统的认识从过去把园林绿化当作单纯供游览观赏和作为城市景观的装饰和点缀的性质,向着改善人类和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的高度转化:许多城市提出了山水城市、园林城市、生态等城市等构想。该综述主要对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理念,国内外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展的趋势进行简要的浅析。 .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 城市绿地系统一词,在各国的法律规范和学术研究中,对它的定义和范围有着不同的解释。 .国外的定义 英国的公共开敞空间的定义为:“所有具有确定的及不受限制的公共通路并能用开敞空间等级制度加以分类,而不论其所有权如何的公共公园,共有地,杂草丛生的荒地以及林地”。 美国将“开敞空间”定义为:“城市内一些保持着自然景观的地域,或者自然景观得到恢复的地域,也就是游憩地、保护地、风景区或者为城市建设而预留下来的土地,城市中尚未建设的土地并不都是开敞空间且城市绿地具有:娱乐价值、自然资源保护价值、历史文化价值、风景价值”。 日本的高原荣重把“开敞空间”定义为:“游憩活动、生活环境、保护步行者安全,以及整顿市容等具有公共需要的土地、水、大气为主的非建筑用空间,且能保持永久性的空间,不论其所有权属个人或集体”。 塞伯威尔则把“开敞空间”定义为:“所有园林景观、硬质景观、停车场以及城市里的消遣娱乐设施”。 亚历山大在在建筑模式语言中对“开敞空间”的定义为:“任何使人感到舒适、

景观公园箱式变电站文献综述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景观公园箱式变电站 院(系、部)名称: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尹春鹏 学生学号:0413080127 指导教师:侯桂成 2012年1 月6日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摘要 箱式变电站又称户外成套变电站,也有称做组合式变电站,它是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推出的一种户外成套变电所的新型变电设备,由于它具有组合灵活,便于运输、迁移、安装方便,施工周期短、运行费用低、无污染、免维护等优点,受到世界各国电力工作者的重视。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开始出现简易箱式变电站,并得到了迅速发展。本设计主要对10kV箱式变电站进行设计,系统的阐述了箱式变电站的结构、特点以及其应用领域和市场前景。所做的工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箱式变电站整体结构设计,包括主变器和站用变压器容量,接线组别的确定,以及高压室、低压室、和变压器室的的布置。其次是箱式变电站的一次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10kV侧母线采用单母线,0.4kV侧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 关键词:箱式变电站;结构;一次系统;二次系统 Abstract Box-typ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calls again outdoor a transformer substation, also call to do the sectional transformer substation. It is a development to wait to 70's Europe and America western prosper in the 60's of 20 centuries the nation release a kind of outdoor the set changes to give or get an electric shock of new change to give or get an electric shock the equipments, because it have the combination vivid, easy to conveyance, move, install convenience, start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the period is short and circulate the expenses low, free from pollution, do not need maintenance etc. advantage, suffer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electric power the worker values.Enter the middle of 90's of 20 centuries. The domestic starts appearing the simple box-typ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 and got the quick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regard box-typ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as a development for relating box-typ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applied, the construction of box-typ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divides into se-section, emphasizing the treatise box-typ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a the very equipments in design in subsystem chooses the type, two subsystems design, and the intelligence of box-typ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supervises and control the system.The design high pressure side sum of box-typ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settles electric voltage as 35 kVs, the low-pressure side sum settles electric voltage as 10 kVs, main transformer capacity is 5000 kVA.The lord connects the single mother in adoption in line line cent segment connects the line. Keywords:box-type transformer substation;construction;first system;second system

对海珠区湿地公园开发前景观生态的文献综述

对海珠区湿地公园建成前景观、生态的文献综述一个好的城市规划,园林设计,都离不开对原有生态环境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因此对开发前的景观、环境的调查摸底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决定着人为因素在后期发挥的效能。 对于海珠区湿地公园建成前景观、生态的研究,我们发现研究者较少,且很不全面,侧重点也存在很大差异。从景观描绘讲,大致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一、宏观调查 研究者多从“广州”、“海珠”这样一个大的视角来探寻湿地公园建成前的景观、生态,这样当然是适用湿地公园建成前的环境的,但是不够有针对性和具化。例如:陈永红的《发挥区域生态资源优势,拓展都市公园建设新路—浅谈海珠区生态公园建设》中这样描写:海珠区位于广州市的南端,珠江三角洲的北端,由海珠本岛与东面官洲岛、南面髻沙等两个小岛组成。岛的四周分别为珠江前航道所绕,水陆面积合计90.4平方公里。全区城乡交错,既有现代城市的风貌,也有乡村的田园野趣。海珠区新曙镇是广州市水果和蔬菜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全镇果林达20000多亩,品种主要以荔枝、龙眼、黄皮、杨桃、石榴、木瓜等岭南佳果为主。果林既是当地村民的重要经济来源,同时对广州市的气候、净化城区空气、平衡城市生态环境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人们称之为广州市的“南肺”。在《广州市海珠区果树保护区总体规划》、《广州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景观格局动态分析》等文中也是类似的表述,基本上宏观介绍了海珠的地形、水文、气候、动植物。 二、微观调查 还有一部分的景观研究,则聚焦在了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方面,一个小物种上。例如蔡莹的《广州市海珠区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价体系》中具体介绍了水环境的相关内容“海珠区作为广州市唯一的岛区,有着先天优越的自然环境,属于平原感潮河网地区,河道密布,水量充沛”、“海珠区总面积90.45平方公里,由西向东流淌的珠江前、后航道将其包围,四面环水,水面率达18.04%,位居广州市中心城区之首。海珠区外江堤线总长81.5公里,有水闸37座。岛内河涌交错,大、小河涌有70多条,河涌总长120多公里,主要功能为防洪、排涝和灌溉。近年来,海珠区水利工程建设不断推进,正在实施的外江堤围洛溪大桥一海军码头段加固达标完

旅游市场营销文献综述

旅游营销文献综述 我国的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旅游市场营销是发展旅游事业的重要问题,本文在研究、分析我国旅游市场营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探究了旅游市场营销的合理发展趋势。 一、引言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全世界重要的经济产业,也是一个国际性很强的行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然而只有出色的旅游营销策略才能将一国乃至地区、城市的旅游业推向世界。因此,为一个旅游城市做一个独特的营销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近年来,国内外各地的旅游城市都在开拓自己的旅游市场,都在运用各种营销理论及观点(如麦卡锡的4Ps理论,劳特朋的4Cs 营销理论,谭白英提出的提出了旅游营销的新业态,郭之英的系统的旅游市场营销策略,以及林越英的入境客源市场分析,道格拉斯?皮尔斯的商务旅游的市场等等),并结合各地区的优势,纷纷推出自己的旅游产品及营销策略,使营销策略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国际化的旅游城市也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日益增多,生态观光,商务活动都成为有效的营销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各种营销理论的系统分析和综述,指出目前旅游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旅游营销的新思路。 二、旅游营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国内市场营销及旅游业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国内旅游出游人数平均每年以18.5%的增长速度发展,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出游率不断上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自由支配收入比重的增大,节假日的延长,闲暇时间的增多,必然会极大的促进国内旅游的发展。假日旅游的火爆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发达国家发展旅游业的经验表明,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旅游的大众化、普遍化便开始迅猛发展,我国已经接近于这一临界值,说明我国的大众旅游时代很快就要到来。按国际惯例,国际旅游收入与国内收入的比例为1:8或1:9,我国目

有关公园的文献综述

有关公园的文献综述 大多数有关社会问题和城市公园题材的著作都论述的是大城市公园的历史与领导其发展的个人(查德威克Chadwick,1996年;劳里,1975年)。克兰茨(1982年)将大型和小型城市公园不断变化的形式视为其社会和政治背景的反映。而拉特利奇(1971年)关注的是设计者、规划者、管理者乃至社区是怎样影响公园的最终形式。 在1961出版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一书中,雅各布批评了在应用公园规则与标准时未能考虑文化、地理和其他方面的差异,导致了许多邻里公园在社会使用方面的失败。接下来,不用的作者的几篇文章试图描述和解释戈尔德所述的社会公园遭受冷落的现象(弗兰奇,1970年;戈尔德,1972年;约翰逊,1979年)。一些作者批评公园设计的用途成了社会控制的工具(有意或无意的),而且常常损害了正当使用者群体的利益(克兰茨,1981;戈尔德,1974;萨默和贝克尔,1969年)。 20世纪70年代初,研究者开始用调查和问卷的方法来确立公园的实际使用模式(班斯和马勒,1970年;德雅克和帕利尔门特,1975年)。后来的研究人员利用系统化的现场观测技术,有时结合采访和问卷,描画出了公园活动的细节(库珀·马库斯,1975年-1993年;戈尔德,1980年;林迪,1977年;拉特里奇,1981年’泰勒,1978年)。20世纪10年代末80年代初,研究报告强调了公园中所存在的较为独特的问题,如那些在波士顿(韦尔奇,拉德,蔡赛尔,1978年)、圣何塞(公园与游憩管理局(Park and Recreation Department)San Jose,1981年)和西雅图(怀斯等1982年)的城市公园中的故意破坏行为。 近来,研究人员将注意力放在公众对公园(戈尔泰和萨顿,1980年)植被的反应以及公园与花园在美学上的主要差异(弗朗西斯,1987年)。最后,作者建议通过集会、工作日等方式使社区居民参与公园设计和规划过程。当地居民的直接参与和系统的行为记录资料,被看成是获取用于公园设计的可信资料和最佳途径(弗朗西斯,卡什丹和帕克森,1981年;赫斯特,1975年)。 尽管提供公园设计导则似乎与居民参与相抵触,但是我们相信这两者都是必要的。如果我们想要避免重蹈覆辙、那么分析现有的公园设施和布局是如何起作用的将是非常重要的。社区参与特定公园的设计(或重新设计)是必要的,设计者和设备供应商也许会发现,下面的设计导则是非常有用的方法。它使他们及社区了解到那些不能经常出席社区会议的人群的需要,从而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还有一些人群——儿童、青少年、老人常常是公园的主要

杭州西溪湿地旅游开发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 杭州西溪湿地旅游开发研究 一、前言 郭春华和张今会在《湿地旅游可持续开发探讨》中规定:湿地是地球上由水陆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独特的生态系统。拉姆萨尔《湿地公约》中规定:“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湿地旅游开发是指以旅游为目而对湿地资源进行利用的活动,是一种具有强烈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旅游开发模式。湿地旅游开发包括两方面的含义:①对湿地的适度利用,满足旅游者的求知、尝新、猎奇、休闲、健身等需求。②对湿地的保护和维持,强调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维持。我国于2000年颁布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把保护湿地、发挥湿地功能和效益、保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福当代惠及子孙定为我国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总目标。湿地旅游开发应在这一总目标的指导下进行,而且需要强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就要求在湿地的旅游开发过程中,特别注意资源与环境的保护,进行适度开发,使湿地旅游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成果 唐代剑和何玮在《国内外湿地旅游保护·开发经验及发展态势研究》中说明了欧美国家以及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的湿地研究现状。 首先,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确保政府在湿地保护与旅游开发方面的主导地位,其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重视通过立法明确湿地保护的社会责任,通过法律规范来制约人类的行为,构建了湿地保护及利用的综合政策体系,从而确保政府在湿地开发中的主导地位。以《北美湿地保护法案》为例,美国和加拿大为了保护水禽生物的多样性,于1986年共同签署了北美水禽管理计划(NAWMP),对适合水禽繁殖的湿地加以保护,并于1986年出台了《北美湿地保护法案》,建立了相应的湿地保护基金。到目前为止,该基金共支持了北美近1600个湿地项目,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北美通过该法案的成功运作,积极地调动了一切个体和组织的力量介入到湿地的保护与开发中,甚

文献综述

绿道规划及其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建筑1101 黄一帆 一.引言(前言) 绿道的理念起源于美国,由奥姆斯特德主持的美国波士顿公园体系规划,被誉为“翡翠项链”,是国际上公认的最早的绿道。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与演变,绿道规划理念的影响早已从美国本土传播到世界各地。关于绿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绿道运动的开展掀起了一股研究绿道规划理论和实践的热潮,也促使了我国对绿道规划理论的研究。 由于绿道的建设具有生态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休闲娱乐等多种复合功能,是现代生态城市的重要标志,在快速城市化的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绿道的建设对于我国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我国关于绿道规划理论的研究刚刚起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不论是系统的研究绿道理论并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还是将绿道理论应用于城市建设,都相当的缺乏。对国外的绿道的概念和定义进行分析,明确绿道的内涵和外延。分析绿道规划思想的起源和绿道的规划发展阶段,确认绿道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状况,对其进行借鉴和比较分析将有助于我国对绿道的理论研究和实践。 二.正文 (1)绿道规划的思想来源 西方国家绿道规划思想起源于16世纪,从最初的景观轴线、林荫大道,发展到早期的绿带、美国公园路,再到美国的绿道及绿道网络,发展到现在经历了数百年的演变与发展。 中国的绿道规划思想则起源于公元前1000多年的周代。《国语》中记载:“因制之有白,列树以表道,立鄙舍以守道路。”《周礼》上也载有:“国郊及野之道”,“列以表道”,“以荫行旅”。这说明当时行道树的绿化种植已经很普遍,人们意识到沿着街道和道路所列植的“绿道”具有遮阴、防风、防止洪水侵袭等功能。隋唐时期的沿着京杭大运河两岸种植了大量的柳树,南宋时期,著名的西湖十景中“苏堤春晓”就是柳树和桃树沿着河堤进行间植而形成的美景,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桃红柳绿的苏堤成为当时游人如织的风景道,在防止水土流失等功能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游憩休闲的功能。 16世纪以后,欧美国家在绿道理论与实践方面走在了前列。奥姆斯特德主持规划的波士顿公园体系,通过绿道将波士顿地区周边的公园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绿色网络空间,如同翡翠项链一般,是国际公认的第一条绿道。 (2)绿道的基本概念 绿道(greenway)一词最初来源于Whyte)1959年所著《保卫美国城市开发空间》。基本含义是连接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的通道。 广义的绿道包括从社区自行车道到引导野生动物进行季节性迁移的生物栖息地走廊,从城市滨水地带到远离城市的山林溪岸游步道等。 几种认可度较高的绿道概念表述 (1).第一种: 莱托(Little)在其书《美国的绿道》(greenways for America)将绿道定义 为“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等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的开敞空间纽带:是可能沿着河滨、溪谷、山脊线等的自然走廊。或是沿着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的人工走廊”。 包括城市河流廊道、休闲廊道(小径)、自然廊道(具有生态功能)、风景

公园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利用研究文献综述范文格式

公园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利用研究文献综 述范文格式 公园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利用研究 摘要: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之一,对于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具有良好的借鉴价值。本文通过对专家学者所研究的文化、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以及湿地旅游资源等概念进行综合分析,以希望能依据一系列的理论基础对国内首个城市湿地公园——杭州公园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对湿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利用有所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湿地旅游 一、引言 民俗文化顾名思义指的是一个地区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积淀而成一种文化现象,包含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内容。可以有建筑文化、传统工艺文化、饮食文化、民俗节庆文化等。 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之一,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民俗文化旅游属于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旅游者通过开展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体会当地的民俗风情、表达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审美情趣等,实现猎奇、赏玩、学习等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 民俗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因而在现代旅游业蓬勃发展之时,充分挖掘民俗文化历史继承的一面,保护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概述 (一)民俗文化 XX认为民俗文化是指人类在不同生态文化环境和心理背景下创造出来,并在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传递,演变成为许多种不同类型和模式的文化。1 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行为准则等,民俗文化既是历史的,又在现实中流传着,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社会变异性,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入国先问禁、入境先问俗”。2民俗文化主要包括:民俗工艺文化、民俗装饰文化、民俗饮食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民俗歌舞文化、民俗绘画文化、民俗音乐文化等。 (本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更多公园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利用研究文献综述范文格式请 浏览https://www.wendangku.net/doc/175432619.html,) 1麻益兵:《民俗文化的现代旅游表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 2李岩:“论旅游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创新”,《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旅游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发展迅速,覆盖面广,但总的说来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适应国内旅游发展速度的要求。 在国内,关于旅游的评论、报道和文章不少,但主要是从事旅游规划的专家和学者们提出的,涉及的主题是在某个旅游点过去开发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挖掘,力求创造出该旅游点新的看点和新的价值。进入新世纪,学者们对中国旅游从多领域进行多视角多层面的研究,为转型时期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热点研究。1,在对旅游业产业地位的研究,比如张凌云﹙2000﹚在《试论有关旅游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产业政策的几个问题》中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角度认为,旅游业从属于主导产业,只能作为配合主导产业的关联产业来发展。王云才﹙2000﹚在《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产业规模配置》中认为对于一般经济区域来讲,旅游业只是一个重要的具有战略产业特征的产业类型,在国民经济中产业规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每个地区都适合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赵浩兴﹙2003﹚在《选择旅游业为区域主导产业的合理性问题探讨》中认为选择旅游业作为特定区域特定时期内的主导产业,除了具有明显优势,还应客观认识旅游产业的现实资源、市场动力机制与市场潜力。2,对旅游资源产权及对遗产资源管理的研究,比如,依绍华﹙2003﹚在《民营企业进行旅游景区开发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中认为民营企业获得经营权投资开发景区在合理的规制合同制约下,不会改变景区的国家所有性质,但要避免陷入短期逐利的误区。马梅﹙2003﹚在《公共产品悖论》中认为中国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受到旅游产品的利益驱动已经偏离了其作为纯公共产品的目标,解决国家公园旅游产品的悖论需要由私人生产者的参与。认为旅游资源产权不可转让的理论依据是景区产品的公益性和旅游资源的价值理论与价值核算问题。张晓等人﹙2001﹚在《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中认为景区产品市场化应在一个完善有效的公益性事业管理机制的框架内实现,而门票专营权的转让使景区失去公益性,性质上成了私人企业的资产。3,对旅行社分类制度和行业管理体制的研究,比如,姚延波﹙2000﹚在《我国旅行社业分类制度及其效率研究》中认为中国旅行社的分类制度必将是以渐进的方式由水平分工体系向垂直分工体系过渡。李天元﹙2001﹚在《我国旅行社业垂直分工体系缘何难以实现》中认为目前中国旅行社业水平分工体系下,组团社不采用以佣金的方式支付零售代理商,而是多为直销渠道,建立垂直分工体系的零售代理商的生存条件尚不具备。4,对区域旅游开发的研究,比如,保继刚﹙2000﹚在《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中、吴必虎﹙2001﹚在《区域旅游规划原理》中对区域旅游开发一般模式的原理和方法做了深入研究。吴铮争等人﹙2004﹚在《论西部旅游扶贫与生态环境建设》中提出了基于生态环境价值补偿机制的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具体思路和措施。张建雄﹙2003﹚在《滇西北旅游业发展中的隐忧与对策》中认为建立概念性品牌,可有效降低区域内各地旅游开发成本,解决西部地区“出口”不畅的问题。对于资源欠优地区的旅游开发,一些研究试图在区域发展的客观因素上建立开发演变的优化模型。5,对旅游规划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比如,吴必虎、彭华、范业正、刘锋等人在旅游规划中运用系统观建立了相关的技术分析模型,为旅游规划奠定了基本框架。旅游规划的设计思路一方面通过数量模型化,将各因素的不确定性及其相互关系精确化;另一方面更加重视人文生态的和谐发展,使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趋于融合。王剑等人﹙2004﹚在《基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旅游开发规划优化设计研究》中通过对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数的计算,评价、调整旅游地开发规划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