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缺陷病。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肝型、神经型和混合型。7-12岁发病最多见,男女发病比例相近。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入院评估]
(一)病史询问要点
1.应询问母亲的妊娠史、分娩史、家族史等有无异常。

2.临床表现
病儿多数在7-12岁发病,也有在3岁以前或到成年期后发病。从出生开始到发病前,除轻度尿铜增高,余表现正常。出现症状一般以肝病或神经系统异常开始,也有以二者兼有的混合型表现起病。发病年龄较小者,早期多以肝病表现为主,病情较急,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肝炎的病程,有食欲不振,嗜睡乏力,黄疸等,严重者出现脾功能亢进、肝硬化腹水。神经系统异常多见于年长儿,可以是疾病的首发症状,也可在肝病症状数月或数年以后才开始,常见有步态异常,动作笨拙,躯干扭转痉挛,手足徐动等。严重者出现吞咽困难,言语不清,表情呆板。常见的精神行为异常有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改变。年长儿有抑郁、性格改变或精神分裂症样表现,一般无严重智力障碍。有少部分病儿以溶血性贫血为首发表现,或以骨关节症状、血尿、精神障碍等起病。

(二)体格检查要点
疾病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有不同的临床体征:
1.肝病型 早期可有肝脾大、肝区压痛,继而加重,出现肝脾质地坚硬,腹水、食道静脉曲张、出血倾向等。偶有亚急性肝萎缩,可导致严重的肝功能衰竭。

2.神经型 主要表现为锥体外系症状(如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等)、肌张力改变、精细动作困难、肢体震颤、面无表情等。晚期病儿在眼角膜周边有铜颗粒沉积,成环状,称K-F环。

(三)分析门诊资料
1.血清铜蓝蛋白测定 正常小儿含量为200-400mg/L,肝豆状核变性病儿通常低于200mg/L。

2.血清铜氧化酶活性检测 铜氧化酶吸光度正常值为0.17-0.57,病儿明显降低。

3.24小时尿铜测定 正常小于40ug,病儿可高达100-1000ug。

(四)继续检查项目
根据初步临床印象,进一步有针对性作以下检查:
1.K-F环检查 K-F环位于角膜边缘,呈棕灰、棕绿或棕黄色,宽约1-3mm。开始出现于角膜上缘,然后成为环状。早期需在眼科裂隙灯F观察,以后肉眼亦可见到,是肝豆状核变性的重要体征。

2.脑电图 无特异性改变,脑干诱发电位早期正常,当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时有异常。

3.脑CT 初期可无异常,以后可见豆状核(壳核及苍白球)及尾状核部位有低密度区,丘脑、大脑

半球白质、小脑齿状核也可有低密度区。病情严重者可见脑室扩大,或者弥漫性脑萎缩。MRI检查较CT敏感。

4.过量铜在肾脏沉积,可出现糖尿、氨基酸尿、磷酸尿、血尿等,应作相应检查。

5.过量铜在肝脏沉积,导致肝功能受损,出现慢性肝功能损害的生化表现,应做相应检查。

6.X线检查 因铜沉着在骨骼系统或因肾功能损害影响维生素D活性物质的生成,病儿常有骨骼改变。x线检查有骨质疏松、佝偻病、退行性骨关节病等表现。最易受累的是膝关节和踝关节。

[病情分析]
(一)基本诊断
1.对任何原因不明的肝病、锥体外系症状、肾功能不全、溶血性贫血、代谢性骨病等应想到肝豆状核变性的可能,从而进行角膜K-F环检查(裂隙灯下)和血清铜蓝蛋白、铜氧化酶活性测定。K-F环检查阳性以及铜氧化酶活性下降、铜蓝蛋白降低者可作出诊断。头颅CT检查对出现症状前的病儿诊断有一定价值。

2.家族中出现过该病病人对早期诊断有帮助。

3.病儿家族的其他成员均应进行血清铜蓝蛋白测定,以便早期发现尚未出现症状的病例。近来已在肝豆状核变性致病基因上找到突变位点,可以通过分析基因作出直接诊断,或者根据DNA微卫星多态性分析进行诊断。基因分析已用于产前诊断。

(二)临床类型
根据临床表现,肝豆状核变性主要分为三型:
1.肝型 以肝病症状为主,因大量铜贮积于肝细胞中所致。

2.神经型或称脑型 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因大量铜沉积于脑组织所致。

3.混合型 既有肝病表现,又有神经、精神症状。

另外,铜还可沉积于肾、眼、骨骼等其他组织中,表现相应的症状。

(三)病因分析
肝豆状核变性是因肝脏不能正常合成铜蓝蛋白和胆汁排铜减少,致大量铜贮积于肝、脑、眼、肾、骨骼等组织,引起相应的组织器官受损病变。而铜代谢缺陷的根本原因为基因病变。致病基因已于1993年被克隆,称为P型ATP7B基因。该基因位于染色体13q14.3,基因组DNA全长80kb,cDNA序列分析有1411个氨基酸。该基因主要在肝、肾、胎盘等组织表达,与临床受累脏器一致。P型ATPTB蛋白有ATP结合区,N端有6个金属结合点。目前已发现数10种基因突变位点,包括插入、缺失、RNA剪切异常、以及点突变等。欧洲人较常见的突变位点在外显子14,亚洲人多数在外显子8。

[治疗计划]
(一)治疗原则
1.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治疗可使症状消失,使病儿维持在正常健康状态。

2.治疗目的是防止或减少铜在组织内蓄积,通过排铜药物促进体

内积蓄的铜排出,恢复组织正常生理功能,通过减少铜的吸收,限制铜的摄入,降低外源性铜进入体内。

3.终身治疗,停药后病情将复发加重。
(二)治疗方法
1.促进铜的排泄 青霉胺,可螯合体内的铜,使之成为可溶性物质而由尿中排出。用法:20mg/kg.d,分2-3次口服。青霉胺可引起维生素B6缺乏,同时应补充维生素B6,10-20mg/d,口服,每日3次。青霉胺如因药物反应大必须停用,可改用三乙烯四胺。

2.减少铜吸收 锌制剂,可使胆汁排铜增加。常用制剂为硫酸锌,用法:儿童0.1-0.2g/次,口服,每日3次。年长儿可增至0.3g/次。该药副作用较小,可能在服后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但通常不影响用药。

近年国内外有报道,认为青霉胺与锌盐联合治疗可减少青霉胺用量,青霉胺每日用7-10mg/kg,4-6个月后仅用锌作维持治疗。轻症者单用锌盐也可改善症状。二药合用时最好间隔2-3小时,以免影响疗效。

3.低铜饮食 避免食用含铜量高的食物,如肝、贝壳类、蘑菇、蚕豆、豌豆、玉米、巧克力等。

4.对症治疗 包括应用保肝药物、神经系统的药物。对于造血系统、肾脏、骨关节等病症按不同病情给予对症处理。

[病程观察]
治疗期间应监测尿铜,服药后尿铜排量可增加数倍。早期病儿服药数周后神经系统症状可见改善,甚至渐渐消失,CT检查所见基底神经节的低密度区也逐渐减少。3-4个月后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氨基酸尿、磷酸尿减轻,角膜K-F环在数周或数年后消失。青霉胺需长期服用,副作用有药疹、关节痛、血小板减少、肾病等,但发生率不高,发生后可停药1-2周,或短期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如必须停药,可改用三乙烯四胺,该药的作用与青霉胺相似,副作用较轻,但疗效不如青霉胺。服用青霉胺期间应定期随访,并检查血、尿常规和血沉等。

[住院小结]
(一)确定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特别是角膜,K-F环阳性,血清铜蓝蛋白低于200mg/L,铜氧化酶吸光度低于0.17可确立诊断。基因分析可对无症状病儿作出早期诊断。

(二)预后评估
早期治疗,临床表现可缓解,甚至消失,但血清铜蓝蛋白和铜氧化酶活性改善不明显,而且需终身维持治疗。延误治疗,可导致肝硬化、腹水以及智力障碍,预后不佳。

(三)出院医嘱
1.详细向病儿交待用药方法以及可能的副作用。

2.服用青霉胺者应定期检查血、尿、血沉。

3.每3-6月门诊随访1次。

4.家庭中如有未发病的同胞兄妹,应作正规检查,以免延误诊治,如有可能

可进行DNA检查。如需生第二胎,应进行遗传咨询,有条件可作产前DNA诊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