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吸附剂及其作用机理研究与探讨

吸附剂及其作用机理研究与探讨

吸附剂及其作用机理研究与探讨
吸附剂及其作用机理研究与探讨

吸附剂及其作用机理研究与探讨

王丁明

(河北理工大学市政工程系)

摘要:本文全面叙述与探讨了吸附剂的作用机理和物理性质,并对几种常见

的吸附剂给予了介绍。

关键词:吸附剂作用机理活性炭

1前言

任何一对原子(或分子)间均有相互吸引的作用。如果一对原子有一方是固体表面原子,另一方是气体分子,那它们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将气体束缚于固体表面或使被束缚分子与气体体相内的分子成某种动态平衡。这种气体分子在固体表

面上发生的滞留现象称为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作用。换言之,气体在固体上的

的吸附作用是发生在两相界面上的行为,使气相中的某种组分在此界面上浓集。吸附作用使固体表面能降低,因而吸附过程是自发过程。

在工农业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吸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为了研究方便,通常将被吸附的物质称为吸附质,能有效地吸附吸附质的物质称为吸附剂。吸附质可以是气体、蒸气和液体,吸附剂大多为多孔性大比表面积的固体。

本文将全面叙述与探讨吸附剂的作用机理和物理性质,并对几种常见的吸附剂予以介绍。

2吸附剂的作用机理

吸附是一种建立在分子扩散基础上的物质表面现象。以固体表面和吸附分子

间作用力的性质区分,吸附作用大致可分为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吸附。

2.1物理吸附

有关物理吸附的许多实验结果表明,物理吸附具有吸附热较小、吸附速度快、吸附无选择性、吸附可以是多层的等特点。因此人们认为引起物理吸附的力是普遍存在于各种原子和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范德华力来源于原子与分子间的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三种作用。

极性分子可视作偶极子,其极性用偶极矩卩=qd来衡量,即正或负电荷电量(q)与电荷中心间距d的乘积。卩=0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卩越大,分子极性越大。测定分子偶极矩是确定分子结构的一种实验方法。德拜因创立此方法而荣获1936年诺贝尔化学奖。极性分子相互靠近时,因分子的固有偶极之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使分子在空间按一定取向排列,使体系处于更稳定状态。这种极性分子之间靠永久偶极与永久偶极作用称为取向力,其实质是静电力。

在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间,由于极性分子偶极所产生的电场对非极性分子发生影响,使非极性分子电子云变形(即电子云被吸向极性分子偶极的正电的一极),结果使非极性分子的电子云与原子核发生相对位移,本来非极性分子中的正、负电荷重心是重合的,相对位移后就不再重合,使非极性分子产生了偶极。这种电荷重心的相对位移叫做“变形”,因变形而产生的偶极,叫做诱导偶极,以区别于极性分子中原有的固有偶极。这种由于诱导偶极与永久偶极作用称为诱导力。在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之间,除了取向力外,由于极性分子的相互影响,每个分子也会发生变形,产生诱导偶极。其结果使分子的偶极矩增大,既具有取向力又具有诱导力。因此诱导力既存在于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也存在于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

由于分子中电子和原子核不停地运动,非极性分子的电子云的分布呈现有涨有落的状态,从而使它与原子核之间出现瞬时相对位移、产生了瞬时偶极,分子

也因而发生变形。分子中原子数愈多、原子半径愈大,电子数愈多,分子愈易变形。瞬时偶极可使其相邻的另一非极性分子产生瞬时诱导偶极,且两个瞬时偶极

总采取异极相邻状态,这种随时产生的分子瞬时偶极间的作用力为色散力(因其作用能表达式与光的色散公式相似而得名)。虽然瞬时偶极存在暂短,但异极相邻状态却此起彼伏,不断重复,因此分子间始终存在着色散力。无疑,色散力不仅存在于非极性分子间,也存在于极性分子间以及极性与非极性分子间。色散力存在于一切分子之间。色散力与分子的变形性有关,变形性越强越易被极化,色散力也越强。稀有气体分子间并不生成化学键,但当它们相互接近时,可以液化并放出能量,就是色散力存在的证明。

另外,还有一种较强的特殊的范德华力叫氢键。氢键的形成是由于氢原子和电负性较大的X原子(如F、O N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后,共用电子对强烈地偏向X原子,使氢核几乎“裸露”出来。这种“裸露”的氢核由于体积很小,又不带内层电子,不易被其他原子的电子云所排斥,所以它还能吸引另一个电负性较大的丫原子(如F、O N原子)中的孤对电子云而形成如X-H, 丫形的氢键。

从上叙述可知,非极性分子之间只有色散力;非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有诱导力和色散力;极性分子之间有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这些作用力的总和称为分子间力,其大小和分子间距离的6次方成反比,一般作用范围在300~500pm 之间。

由上分析可知:物理吸附通常可以进行的很快,并且是可逆的,被吸附的颗粒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脱附。物理吸附是放热过程,吸附热与气体的液化热相近。物理吸附可以在任何两相界面上发生,即物理吸附无选择性;但当吸附剂孔径的大小限制了某些分子进入时,也可呈现选择性吸附。物理吸附可以是单层的,也可以是多层的,这是因为在一层吸附的分子上仍有范德华力的作用。

物理吸附常用于脱水、脱气、溶剂的净化与组分的分离等等。

2.2化学吸附

化学吸附的吸附力是化学键力。化学键是指分子内或晶体内相邻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力的统称。化学键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即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电子转移(失去电子者为阳离子,获得电子者为阴离子)形成的,即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由于静电引力所形成的化学键。离子键的作用力强,无饱和性,无方向性。

共价键的形成是相邻两个原子之间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相互配对,此时原子

轨道相互重叠,两核间的电子云密度相对地增大,从而增加对两核的引力。共价键的作用力很强,有饱和性与方向性。因为只有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才能配对成键,所以共价键有饱和性;另外,原子轨道互相重叠时,必须满足对称条件和最大重叠条件,所以共价键有方向性。共价键又可分为三种:非极性共价键、极性共价键、配位键。

由于金属晶体中存在着自由电子,整个金属晶体的原子(或离子)与自由电子形成化学键。这种键可以看成由多个原子共用这些自由电子所组成,所以有人把它叫做改性的共价键。对于这种键还有一种形象化的说法:“好象把金属原子沉浸在自由电子的海洋中”。金属键没有方向性与饱和性。

由于固体表面存在不均匀力场,表面上的原子往往还有剩余的成键能力,当吸附质分子碰撞到吸附剂表面上时便与表面原子间发生电子的交换、转移或共有,形成吸附化学键的吸附作用。

与物理吸附相比,化学吸附主要有以下特点:吸附所涉及的力,是比范德华力强得多的化学键力;吸附是单分子层的,因此可用朗缪尔等温式描述;因为化学键成键具有选择性,因而化学吸附也具有选择性;化学吸附速度与化学反应类似,需要活化能的化学吸附常常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以较快的速度进行;其吸附热近似等于化学反应热,大多为放热反应;化学吸附对温度和压力具有不可逆性,解吸困难。

化学吸附是发生多项催化反应的前提,并且在多种学科中有广泛的应用。

2.3离子交换吸附

吸附质的离子由于静电引力聚集到吸附剂表面的带电点上,同时吸附剂也放出一个等当量离子,这种吸附称为离子交换吸附。其特征为: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吸附越强;电荷相同的离子,其水化半径越小,越易被吸附。

在吸附剂实际的吸附过程中,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吸附并不是孤立的,往往同时发生,应用中的大多数吸附现象往往是上述三种吸附作用的综合结果,即几种造成吸附作用的力常常相互起作用。但由于吸附质、吸附剂及其他因素的影

响,可能某种吸附是主要的。

2.4吸附过程

因应用中的吸附剂大多为多孔性具有大比表面积的固体,吸附质从溶剂进入

吸附剂的微孔内部并发生吸附,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以活性炭对水中杂质的吸附为例,吸附剂对吸附质的吸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颗粒外部扩

散(又称液膜扩散)阶段:在吸附剂颗粒周围存在着一层固定的溶剂薄膜,当溶液

与吸附剂作相对运动时,这层溶剂薄膜不随溶液一同移动,吸附质首先通过这个薄膜才能到达吸附剂的外表面,所以吸附速度与液膜扩散速度有关;第二阶段称为颗粒内部扩散阶段:在此阶段,经液膜扩散到吸附剂表面的吸附质向细孔深处扩散;第三阶段称为吸附反应阶段,在此阶段,吸附质被吸附在细孔内表面上,此阶段一般进行的很快。吸附速度与吸附过程的三个阶段进行得快慢有关,由于第三阶段进行的较快,所以吸附速度主要由颗粒外部扩散速度和颗粒内部扩散速度来控制。

在微孔内部,当吸附质分子逐渐接近吸附剂表面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势能随其间距离的大小而变化。作用势能与距离间的变化关系即势能曲线可以计算出来。下面以双原子分子H2在吸附剂Ni上的吸附为例,其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势能曲线如下图所示。曲线I是吸附质分子H2被吸附剂Ni物理吸附的势能曲线。在P点发生物理吸附能槽的深度即为物理吸附热Q,此时吸附质分子与吸附剂表面距离相当大,尚未发生电子云重叠。曲线II是吸附质分子发生解离被吸附剂化学吸附的势能曲线,在C 点发生化学吸附,能槽深度为化学吸附热Q。化学吸附热比物理吸附热大得多。化学吸附时被吸附物与固体表面的距离比物理吸附时近。发生物理吸附的分子继续靠近固体表面,因电子云重叠而使势能急剧升高,能量达N点时有可能发生化学吸附。能垒E a是与表面形成化学键所需的能量,即为化学吸附活化能。从化学吸附状态变为物理吸附状态需翻越能垒E d(二吕+Q),E d成为脱附活化能。当曲线I沿横轴正方向延伸时,其水平渐进线与横轴的距离即为分子的解离能。由图可知,在吸附过程中,物理吸附是化学吸附的前奏,而且是使化学吸附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3吸附剂的物理性质

绝大多数吸附剂如活性炭、硅胶、硅藻土等都是多孔性物质,这些孔是由组成吸附剂的微粒堆成的。孔的形状千姿百态极为复杂,如硅胶剖面的电子显微镜照片上可看到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哑铃形及各种不规则形状的孔。由于多孔性,吸附剂一般具有很大的内表面(即由毛细管壁或微孔内壁组成的表面)。吸附作用除与吸附剂和吸附质本身的化学特性有关外,也与吸附剂的结构特性紧密相关。故表征吸附剂性能好坏的参数,主要有孔径、比表面积、密度、孔隙率、孔积等等,下面一一予以介绍:

3.1孔径

孔径是吸附剂颗粒内孔的直径,目前多用单位埃米来表示。在吸附剂内,孔的形状极不规则,孔隙大小也各不相同。直径在数埃至数十埃的孔称为细孔,直径在数百埃以上的孔称为粗孔。细孔愈多,则孔容愈大,比表面也大,有利于吸附质的吸附。粗孔的作用是提供吸附质分子进入吸附剂的通路,所以粗孔也应占有适当的比例。活性炭和硅胶之类的吸附剂中粗孔和细孔是在制造过程中形成的。沸石分子筛在合成时形成直径为数微米的晶体,其中只有均匀的细孔,成型

时才形成晶体与晶体之间的粗孔。

3.2比表面积

质量面积之和称为吸附剂的表面积。比表面积就是单位质量吸附剂所具有的总的表面积,常用单位是m/g。吸附剂表面积每克有数百至千余平方米。颗粒内孔穴的表面积占吸附剂表面积99%以上。

3.3密度

吸附剂的密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其大小直接影响着吸附分离工艺操作条

件。吸附剂的密度分为真密度、颗粒密度和堆积密度三种:

吸附剂都是固体颗粒,其内部具有大量微孔和孔道。吸附剂颗粒内的孔穴所占有的体积称为孔穴体积;颗粒骨架所占有的体积称为骨架体积;孔穴体积与骨架体积之和称为吸附剂的体积。真密度是指单位骨架体积的吸附剂所具有的质量。颗粒密度又称视密度,它是指单位体积吸附剂所具有的质量。堆积密度又称

为填充密度,是指单位吸附床层体积内所填充的吸附剂的质量。

3.4孔隙率

吸附剂的孔穴体积占吸附剂体积的百分率称为吸附剂的孔隙率。单位体积吸附剂,孔隙率越大,其吸附容量一般越大。

3.5孔容

吸附剂中微孔的容积称为孔容,通常以单位质量吸附剂中微孔的容积来表示(cm3/g)。孔容是吸附剂的有效体积,它是用饱和吸附量推算出来的值,也就是吸附剂能容纳吸附质的体积,所以孔容以大为好。吸附剂的孔体积不一定等于孔容,因为吸附剂中的只有微孔才有吸附作用,所以孔容不包括粗孔。

4几种常见的吸附剂

工业上常用的吸附剂有:硅胶、活性炭、活性氧化铝、分子筛等,另外还有针对某种组分选择性吸附而研制的吸附材料。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吸附剂:

4.1硅胶

硅胶是一种坚硬、无定形链状和网状结构的硅酸聚合物颗粒,分子式为

SiO2 ? nH20,为一种亲水性的极性吸附剂。它是用硫酸处理硅酸钠的水溶液以得到凝胶,并将其水洗以除去硫酸钠,后经干燥便得到透明或乳白色玻璃状的硅胶。硅胶不溶于水等大多数溶剂,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除强碱、氢氟酸外不与任何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硅胶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结构,决定了它具有吸附性能高、热稳定性好、化学性质稳定、较高的机械强度等特点。硅胶的应用广泛,作为吸附剂主要用于吸湿干燥,组分分离等方面。

4.2活性炭

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性含炭物质,具有发达的微孔构造和巨大的比表面积。它外观呈暗黑色,具有良好吸附性能,化学性质稳定,可耐强酸及强碱,能经受水浸、高

温,密度比水小,是多孔的非极性吸附剂。活性炭有粒状、柱状、粉状、纤维状等形

态,其制备过程主要包括炭化和活化两步:碳化也称热解,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对原材料加热,一般温度在600°C以下;活化是在有氧化剂的作用下,对碳化后的材料加热,以生产活性炭产品。活性炭最初用于制糖业,后来广泛用于水中污染物的去除和空气净化等方面。它几乎可以用含有碳的任何物质做原材料来制造。

4.3活性氧化铝

氧化铝,分子式为AI2Q,俗称刚玉,在矿业、制陶业中又称矶土。其刚玉型晶体接近于原子晶体,其它晶型的基本上是离子晶体。因此氧化铝熔点很高、稳定性好,可制耐火砖、坩埚、瓷器、人造宝石、轴承等,氧化铝也是炼铝的原料。在催化剂中使用的氧化铝通常称为“活性氧化铝”,它是一种多孔性、高分散度的固体材料,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其微孔表面具备催化作用和吸附作用所要求的特性,如吸附性能、表面活性、优良的热稳定性等,所以广泛地被用作催化剂、吸附剂等。

4.4分子筛

分子筛是结晶态的硅酸盐或硅铝酸盐,由硅氧四面体或铝氧四面体通过氧桥键相连而形成分子尺寸大小(通常为0.3~2.0 nm )的孔道和空腔体系。由于含有电价较低而离子半径较大的金属离子和化合态的水,水分子在加热后连续地失去,但晶体骨架结构不变,形成了许多大小相同的空腔,空腔又有许多直径相同的微孔相连,这些微小的孔穴直径大小均匀,能把比孔道直径小的分子吸附到孔穴的内部中来,而把比孔道大或者性质相斥的分子排斥在外,因而能把直径大小不同的分子、极性程度不同的分子、沸点不同的分子、饱和程度不同的分子分离开来,即具有“筛分”分子的作用,故称为分子筛。分子筛按骨架元素组成可分为硅铝类分子筛、磷铝类分子筛和骨架杂原子分子筛;按孔道大小划分有微孔、介孔和大孔分子筛。目前分子筛在冶金,化工,电子,石油化工,天然气等工业中广泛使用。

5小结

吸附剂是能有效地从气体或液体中吸附其中某些成分的固体物质。其吸附现象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是由溶质与吸附剂之间的范德华力、化学键力和静电引力所引起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吸附综合作用说引起的。

常用的吸附剂有:硅胶、活性炭、活性氧化铝、分子筛等,它们一般都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结构发达、吸附性能好、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等特点。衡量吸附剂性能的主要参数有比表面积,孔径、孔隙率、孔容和真密度、视密度

和堆积密度等。吸附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以及环保等行业。

参考文献

[1]朱?瑶,赵振国编著?界面化学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

[2]顾惕人,等编著.表面化学.科学出版社,1999.

[3]张雨山,王静编著.海水利用技术问答.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

[4]兰淑澄.活性炭水处理技术.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

⑸ 许保玖,龙腾瑞.当代给水与废水处理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甘草酸药理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甘草酸药理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摘要:甘草是我国著名的传统,通经脉,利血气,清热解毒,具有降血脂、抗癌、抗干扰素诱生剂及增强细胞免疫调节等多种活性。现代药研究表明,甘草酸是甘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可用于人体抗衰老、抗炎、降压、增强肌体免疫力、提高生理机能、抑制癌细胞生长等,上的应用表明了确实的疗效。本文对甘草酸丰富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甘草酸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甘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lensis的根及根茎,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为我国著名的大宗常用中药材和原料,国内、国际需求量都很大,为临床上最为常用的中草药之一。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通经脉,利血气,清热解毒,止血祛痰润肺的功效,广泛地被用丁保肝、降血脂、抗癌、抗干扰素诱生剂及增强细胞免疫调节等方面。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甘草中含有100多种有效化学成分,其中以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苷元和甘草多糖为主。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GA)是一个最重要的甘草甜素类化合物,有显著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可用丁人体抗衰老、抗炎、降压、增强肌体免疫力、提高生理机能、抑制癌细胞生长等,它以18-H的两种差向异构体存在(α体和β体),两者均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如甘草酸_铵(甘利欣)为α体制剂,具有明显的降酶、抗炎和保肝作用;而强力宁和复方甘草甜素则为β体制剂。甘草酸在临床上的应用表明了其确实的疗效,本文就近年来对甘草酸丰富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 1 抗肿瘤作用 体内外抗肿瘤药理模型的研究中,GA对不同肿瘤细胞株均显示了较强的细胞毒作用,通过致细胞变异及诱导细胞凋亡等多种机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发挥细胞毒作用。利用细胞胞质溶胶混悬培养液以及完整的结肠细胞培养物两种模型体系研究后发现,GA通过抑制人体结肠肿瘤细胞中N-乙酰基转移酶活性和DNA-2氨基芴的内敛可产生抗该肿瘤株增值的药理作用,显著降低乙酰转移酶类在人体结肠肿瘤细胞清除系统的Km和Vmax的有效值[1],在亚细胞毒性浓度时,显著性抑制芳香胺N-乙基酰转移酶在人体结肠肿瘤细胞瘤株(colo205)的活性,且这一抑制作用呈现出剂量依赖性。同时,DNA-2-氨基芴内敛结构也受到了有效的抑制。该研究首次阐明GA通过抑制乙酰转移酶活性和DNA加合物生成来抑制肿瘤的恶化,为临床上GA的应用提供厂新的思路。另外,GA可通过刺激黑色素瘤细胞B16所含的黑色素生成,加速肿瘤细胞的“老化”。GA可剂量依赖性增加酪氨酸酶的表达信使RNA(mRNA)在细胞间质中的水平,进而提高蛋白质、酶活性、黑色素含量。研究过程中还发现,GA能增加络氨酸酶依赖性蛋白质-2(tyrosinasc-rclatcd protcin-2,TRP-2)的mRNA的表达,对TRP-1却无显著影响,说明GA在有效浓度范围内无细胞毒性,因此在无毒性浓度内等量使用GA对正常黑色素生成无影响,以上结论表明GA通过转录激活机制进而诱导刺激黑素产生,发挥抗黑色素瘤的作用[2]。 GA的抗肿瘤药理作用是多样的,CHUNG等进行系统的研究后,得出的构效关系结论为进一步以GA前体结构开发新药物提供丁思路:①GA能减灭细胞癌变刺激物(如乙醇、丙酮、醋氨酚、CCl4等)活化:酶学测定,通过抑制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CYPlA,)活性减少前致癌物的活化,GA具有化学性防癌的作用,可对抗四氯化碳、半乳糖胺及丙烯基甲酸盐等化学物质所致肝细胞癌变性损伤。α构型既抑制“增毒”的细胞素P450同工酶活性,减

纤维素酶的作用机理及进展的研究

纤维素酶的作用机理及进展的研究 摘要:纤维素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生物体中,本文论述了纤维素酶的性质,重点介绍了纤维素酶的作用机理、应用及其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前景做了展望。关键词:纤维素酶;纤维素;作用机理; 0引言 纤维素酶在饲料、酒精、纺织和食品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已被国内外业内人士看好,将是继糖化酶、淀粉酶和蛋白酶之后的第四大工业酶种,甚至在中国完全有可能成为第一大酶种,因此纤维素酶是酶制剂工业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纤维素占植物干重的35%-50%[1],是世界上分布最广、含量最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对人类而言,它又是自然界中最大的可再生物质。纤维素的利用和转化对于解决目前世界能源危机、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1 纤维素酶的性质 纤维素酶是一种重要的酶产品,是一种复合酶,主要由外切β-葡聚糖酶、内切β-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等组成,还有很高活力的木聚糖酶活力。纤维素酶是四级结构,,产生纤维素酶的菌种容易退化,导致产酶能力降低。由于纤维素酶难以提纯,实际应用时一般还含有半纤维素酶和其他相关的酶,如淀粉酶(amylase)、蛋白酶(Protease)等。 纤维素酶的断键机制与溶菌酶一样,遵循双置换机制。纤维素与酶相互作用中,是酶被底物分子所吸附,然后进行酶解催化,酶的活性较低,仅为淀粉酶的1/100[3] 纤维素酶对底物分子的分解,必须先发生吸附作用。纤维素酶的吸附不仅与自身性质有关,也与底物密切相关,但纤维素酶的吸附机制总体并未弄清,仍需进一步研究[4]。 2 纤维素酶的作用原理 (1)、纤维素酶在提高纤维素、半纤维素分解的同时,可促进植物细胞壁的溶解使更多的植物细胞内溶物溶解出来并能将不易消化的大分子多糖、蛋白质和脂类降解成小分子物质有利于动物胃肠道的消化吸收。 (2)、纤维素酶制剂可激活内源酶的分泌,补充内源酶的不足,并对内源酶进行调整,保证动物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起到防病,促生长的作用。 (3)、消除抗营养因子,促进生物健康生长。半纤维素和果胶部分溶于水后会产生粘性溶液,增加消化物的粘度,对内源酶造成障碍,而添加纤维素酶可降低粘度,增加内源酶的扩散,提高酶与养分接触面积,促进饲料的良好消化。 (4)、纤维素酶制剂本身是一种由蛋白酶、淀粉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等组成的多酶复合物,在这种多酶复合体系中一种酶的产物可以成为另一种酶的底物,从而使消化道内的消化作用得以顺利进行。也就是说纤维素酶除直接降解纤维素,促进其分解为易被动物所消化吸收的低分子化合物外,还和其他酶共同作用提高奶牛对饲料营养物质的分解和消化。

吸附剂及其作用机理研究与探讨

吸附剂及其作用机理研究与探讨 王丁明 (河北理工大学市政工程系) 摘要:本文全面叙述与探讨了吸附剂的作用机理和物理性质,并对几种常见 的吸附剂给予了介绍。 关键词:吸附剂作用机理活性炭 1前言 任何一对原子(或分子)间均有相互吸引的作用。如果一对原子有一方是固体表面原子,另一方是气体分子,那它们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将气体束缚于固体表面或使被束缚分子与气体体相内的分子成某种动态平衡。这种气体分子在固体表 面上发生的滞留现象称为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作用。换言之,气体在固体上的 的吸附作用是发生在两相界面上的行为,使气相中的某种组分在此界面上浓集。吸附作用使固体表面能降低,因而吸附过程是自发过程。 在工农业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吸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为了研究方便,通常将被吸附的物质称为吸附质,能有效地吸附吸附质的物质称为吸附剂。吸附质可以是气体、蒸气和液体,吸附剂大多为多孔性大比表面积的固体。 本文将全面叙述与探讨吸附剂的作用机理和物理性质,并对几种常见的吸附剂予以介绍。 2吸附剂的作用机理 吸附是一种建立在分子扩散基础上的物质表面现象。以固体表面和吸附分子 间作用力的性质区分,吸附作用大致可分为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吸附。 2.1物理吸附 有关物理吸附的许多实验结果表明,物理吸附具有吸附热较小、吸附速度快、吸附无选择性、吸附可以是多层的等特点。因此人们认为引起物理吸附的力是普遍存在于各种原子和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范德华力来源于原子与分子间的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三种作用。 极性分子可视作偶极子,其极性用偶极矩卩=qd来衡量,即正或负电荷电量(q)与电荷中心间距d的乘积。卩=0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卩越大,分子极性越大。测定分子偶极矩是确定分子结构的一种实验方法。德拜因创立此方法而荣获1936年诺贝尔化学奖。极性分子相互靠近时,因分子的固有偶极之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使分子在空间按一定取向排列,使体系处于更稳定状态。这种极性分子之间靠永久偶极与永久偶极作用称为取向力,其实质是静电力。

企业战略企业战略联盟竞争优势作用机理分析

企业战略企业战略联盟竞争优势作用机理分析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文档资源★★★ 内容摘要:企业使用传统的产品、价格和促销等市场要素手段,已经不能够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优质产品,企业的竞争优势也不明显。本文探讨了企业战略联盟的成因、战略联盟的益处和战略联盟的发展即供应链管理,以期为企业提供获取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物流能力战略联盟竞争优势 进入21世纪,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完成企业的利润目标。企业在完成利润目标和生存竞争时,面临企业内外的各种挑战。外部方面包括信息化、新技术、客户高要求和国内外竞争者等挑战,内部方面包括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进物流服务和创造更多客户价值等挑战。总之,企业面临这些挑战,要保持高速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困难。 当今市场环境中,企业使用传统的市场要素—产品、价格和促销等手段,已经不能够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优质产品,竞争者可以通过产品革新、价格降低和促销的手段,削减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不得不寻求更新的方式,在市场中获取竞争优势。研究表明,企业战略联盟是获取竞争优势途径之一。本文探讨了企业战略联盟的成因、战略联盟的益处和战略联盟的发展即供应链管理,以期为企业提供获取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 战略联盟的成因 (一)竞争优势理论 国内外学者对产生竞争优势的来源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途径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波特认为,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为客户提供的价值超出为此付出的成本的部分—超额价值,

这种超额价值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从而获得竞争优势,波特认为成本优势和差异化是两种主要的方式。 为了获得成本优势,企业分解产生成本的作业工序,剔除不必要的工序,降低成本,有些经验知识是消除无效率活动的关键因素,这些知识在企业内的分享能够降低成本。为了依靠差异化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必须探明产生差异化的途径,这些途径包括企业产品、市场活动、商品配送和人力资源,波特把差异化定义为给客户提供的不仅仅是低价产品,而且是独特的产品,关键是客户付出相同的成本,从本企业获得的价值比从其它企业的要多。 企业不但要懂得如何获得竞争优势,而且也要理解如何才能保持已经获得的竞争优势,波特认为,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企业不但为客户提供超值服务,而且能够阻止竞争者的模仿。 (二)资源基础理论 Penrose 首先提出企业是生产性资源结合体,并且奠定了资源基础理论的基础,该理论认为企业必须拥有提高企业业绩、创造竞争优势的特定资产、技术或资源。Penrose 指出,企业获利水平取决于企业利用资源产生核心竞争力的程度。 Wernerfelt 指出企业资源体现了企业实力的强弱,企业资源分类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有形资产有设施、运输设备和生产设备等,有形资产的改进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业绩。Dierickx 指出由于其它企业可以在市场上买入同样的有形资产,因此,有形资产不能够作为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企业文化、经验、配送管理、关系和客户忠诚等无形资产,在资源基础文献中受到广泛关注,Hall 把无形资产分为二类,一类为资产,如商标和数据库等,一类为能力,如经验和技术等。Mahoney指出无形资产是企业差异化的根源。

几种透皮吸收促进剂的作用机理探讨_宇克莉(精)

山东医药2007年第47卷第11期 ?基础研究? 几种透皮吸收促进剂的作用机理探讨 宇克莉1, 2, 孙建华1 (1天津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天津300074; 2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摘要]将35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薄荷醇组、冰片组、氮酮组、冰片+薄荷醇组、冰片+氮酮组、混合组各5只, 均于实验前1h 行腹部脱毛处理:脱毛处皮肤分别滴加含不同透皮吸收促进剂的柴胡解热方水提液0. 5ml , 其中薄荷醇组含2%薄荷醇, 冰片组含2%冰片, 氮酮组含2%月桂氮卓酮(下称氮酮 , 冰片+薄荷醇组含2%冰片+2%薄荷醇, 冰片+氮酮组含2%冰片+2%氮酮, 混合组含2%冰片+2%薄荷醇+2%氮酮。8h 后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小鼠皮肤超微结构变化。结果除对照组外, 其余6组均出现皮肤超微结构改变, 表现为角质细胞疏松、细胞间隙增大、毛囊口孔径加宽, 其中氮酮组和混合组最为明显。认为薄荷醇、冰片、氮酮联用对药物的透皮吸收有协同作用。 [关键词]薄荷醇; 冰片; 氮酮; 透皮吸收; 柴胡解热方水提液; 超微结构 [中图分类号]R 283[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2-266X (2007 11-0030-02 目前关于透皮吸收促进剂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微观机制报道较少。2006年1~6月, 我们对几种不同透皮吸收促进剂对柴胡解热方水提液体外透皮吸收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 1. 1材料1药品:柴胡解热方水提液(以柴胡∶甘草=2∶1按中药输液制剂的提取制作方法制成浓度2g/m l 溶液, 以输液瓶灭菌保存备用, 每瓶20 o试剂:薄荷醇, 冰片, 月桂氮卓酮(下称氮酮 , ml 。

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摘要:食品抗氧化剂的作用比较复杂。BHA和BHT等酚型抗氧化剂可能与油脂氧化所产生的过氧化物结合,中断自动氧化反应链,阻止氧化。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及其钠盐因其本身易被氧化,因而可保护食品免受氧化。另一些抗氧化剂可能抑制或破坏氧化酶的活性,借以防止氧化反应进行。研究食品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并合理使用抗氧化剂不仅可延长食品的贮存期,给生产者、经销者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也给消费者提供可靠的商品。 关键词:抗氧化剂作用机理自由基现状前景展望 食品的变质,除了受微生物的作用而发生腐败变质外,还会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食品氧化不仅会使油脂或含油脂食品氧化酸败(哈败),还会引起食品发生退色、褐变、维生素破坏,从而使食品腐败变质,降低食品的质量和营养价值,氧化酸败严重时甚至产生有毒物质,危及人体健康。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在食品的加工和储运环节中,除采取低温、避光、隔绝氧气以及充氮密封包装等物理的方法还可以配合使用一些安全性高、效果大的食品抗氧化剂以防止食品发生氧化变质。 1 食品抗氧化剂的定义 食品抗氧化剂是指防止或延缓食品氧化,提高食品稳定性和延长食品储藏期的食品添加剂。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物质有很多,但可用于食品的抗氧化剂应具备以下条件:①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效果; ②本身及分解产物都无毒无害;③稳定性好,与食品可以共存,对食品的感官性质(包括色、香、味等)没有影响;④使用方便,价格便宜。[1] 2 食品抗氧化剂的分类 目前,对食品抗氧化剂的分类,按来源可分为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和天然抗氧化剂(如茶多酚、植酸等)。按溶解性可分为油溶性、水活性和兼溶性三类。油溶性抗氧化剂有BHA、BHT等;水溶性抗氧化剂有维生素C、茶多酚等;兼溶性抗氧化剂有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等。按作用方式可分为自由基吸收剂、金属离子螯合剂、氧清除剂、过氧化物分解剂、酶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或单线态氧淬灭剂等。[2] 3 食品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 由于抗氧化剂种类较多,抗氧化的作用机理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抗氧化剂可以提供氢原子来阻断食品油脂自动氧化的连锁反应,从而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二是抗氧化剂自身被氧化,消耗食品内部和环境中的氧气从而使食品不被氧化; 三是抗氧化剂通过抑制氧化酶的活性来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四是将能催化及引起氧化反应的物质封闭,如络合能催化氧化反应的金属离子等。[3]

溶菌酶作用机理研究

裂解酶PlySs2裂解细菌的作用机理研究 1.实验目的 PlySs2是从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噬菌体中分离到的一种裂解酶,对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reptococcus aureus,MRSA)、万古霉素中介耐药 金黄色葡萄球菌(V ancomycin-intermediate streptococcus aureus,VISA)、猪链球菌、李斯特 菌(Listeria)、模仿葡萄球菌(Streptococcus simulans)等细菌具有抑制活性,活性高,抗菌谱广[1, 2]。研究发现,PlySs2由两个功能结构域构成,即催化结构域(Catalytic domain,CD,PlySc)和细胞壁结合结构域(Cell wall binding domain,CBD,PlySb)[1, 2]。CBD结构域负责与细胞壁上相应基质结合,CD结构域侧催化相应的化学反应促使细胞壁上特定物质分解,从而破坏细胞壁结构并裂解细胞。PlySs2的N端为半胱氨酸-组氨酸氨基水解酶(Cysteine-histidine amidohydrolase/peptidase,CHAP)催化结构域,C端为SH3 5型结合结构域。CHAP结构域即具有丙氨酸酰胺酶活性,也具有肽桥内切酶活性[2]。研究发现,只有完整的PlySs2才能 保持其较高的溶菌活性,PlySs2属于结合结构域PlySb依赖型,单独的催化结构域PlySc的溶解活性很小或者基本无活性[1],说明PlySb对底物的识别十分重要。PlySs2能识别多种菌的细胞壁并产生裂解活性,但是不同菌之间存在活性差异,这即体现了其广谱性,又体现了活性差异性。相关报道表明,多数裂解酶与细菌细胞壁中肽聚糖的特定位点结合并破坏其结构,从而裂解细菌。不同菌株之间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具有差异,导致裂解酶存在活性差异[3]。目前推测,PlySs2的结合位点在细胞壁肽聚糖上,并破坏其结构以裂解细菌。本研究的目的是找到PlySs2与肽聚糖相互作用的结合位点,分析PlySs2裂解细菌的作用机理。 2.实验思路 根据实验室已有的方法诱导表达和纯化PlySs2,备用。选择PlySs2裂解活性最高的金 黄色葡萄球菌作为实验菌,在最适条件下培养并获得菌体。 实验思路一:PlySs2直接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相互作用。 在最适条件下孵育PlySs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混合物,离心并收集上清液。由于PlySs2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上某种物质相互结合并反应,可能存在PlySs2与底物结合在一起 的复合物,离心后收集上清液,其中可能存在少量该复合物,再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

动态能力与知识管理比较研究及其作用机理

动态能力与知识管理比较研究及其作用机理 0 引言 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企业的长久生存和持久的竞争优势提出了挑战。而自从Teece等首次提出动态能力,并认为其是企业维持竞争优势的来源以来,动态能力理论已成为战略和组织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随着动态能力理论的发展,学者们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分别从演化经济学角度、战略管理角度或是实证角度等对企业动态能力进行界定,但至今对其内涵和维度构成没有形成一致的公论,其科学性受到了质疑,大大削弱了动态能力理论对企业经营实际的解释性与指导性。而从知识管理视角来解释动态能力成为理论研究的一个新方向,但理论尚未成熟且面临着诸多置疑。因此,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动态能力与知识管理的作用机理,以正确界定动态能力的概念,为实践操作中提升动态能力提供启迪。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首先对动态能力“知识观”进行界定及述评;其次对动态能力与知识管理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最后引入组织学习概念,构建了知识管理、组织学习与动态能力的相互作用机理模型,剖析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及其对持续组织绩效的影响关系。 1 基于知识观的动态能力理论的逻辑演进 Teeee等首次提出了动态能力的概念: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构建、整合和重构企业内外部竞争力的能力。然而有些学者指出这个概念存在同义反复的嫌疑,因此以惯例、流程、集体行为等为切入点,试图定义企业的动态能力,其中知识角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Subba和Narasimha将动态能力定义为组织知识的一种特殊属性,这种属性体现为一种为应对动荡环境而产生的变革能力,帮助企业具有先动优势并及时适应环境变化。Zollo和Winter从学习和组织知识演化的角度将企业的动态能力定义为一种稳定的集体学习(活动)模式。Nielsen直接将动态能力视为一组具体的、典型的知识管理活动,包括知识发展、知识再整合、知识运用。国内学者董俊武等。也从知识载体的角度提出,能力可以被看作为企业知识的集合,而改变能力的能力也就是动态能力的背后也是知识。 企业改变能力的过程就是企业追寻新知识的过程,改变能力的结果是企业建立了一套新的知识结构。总的来看,从知识视角来解释动态能力的这一类观点,大多是基于Teece等学者的观点,并有所延伸。强调知识获取、整合、运用及创新等活动,并指出知识是动态能力的核心。因此我们将其总称为动态能力“知识观”,进而本研究将动态能力“知识观”的内容整合归纳为:企业是一个知识系统,知识管理是一种集体的学习方式,通过识别市场机会和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从企业外部获取知识,并在内部整合与配置现有知识以创造新知识,进而创造新的资源配置方式与新的组织能力。 在对动态能力“知识观”进行归纳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动态能力“知识观”具有明显的优点:动态能力与知识管理都是静态因素与动态因素的组合,从知识角度来

相互作用分析理论原理

附学习资料:相互作用分析理论原理 相互作用分析(TA)由伯恩(E.Berne,1964)提出。开始主要用于分析心理异常者的人格结构,启发其自我发现并加强人格积极方面,指导其建立和形成适应现实的信心和能力。后被用于管理实践。目前已成为西方国家训练员工和领导人,改变其行为方式的有效的组织发展技术。 相互作用分析理论认为,每个人的人格包含三种从生活中习得的自我,即专断的“父辈自我”、无理性的“儿童自我”和理智的“成人自我”。三种自我总是通过人的外部态度和行为表现出来。 “父辈自我”的心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特征,权势作风突出,喜欢统治、支配、训斥他人。行为表现独断专横、滥用权威、凭主观印象办事。 “儿童自我”的心态以儿童样冲动、幼稚为特征。表现为服从和任性交替或跟着感觉走。行为表现无主见、遇事依赖、退缩、感情用事、情绪不稳定、易激怒。 “成人自我”的心态以理智和平等待人为特征。能客观、冷静、按现实原则作决定。行为表现有理性、待人处事平和、慎思明辨、尊重他人。 伯恩认为,三种自我构成人格,潜藏在人的下意识中,在一定的人际交往情境中会自然地表现出来或相互之间发生转换。“父辈自我”和“儿童自我”由于不是从理性出发,常常导致消极的人际关系或交往困难。“成人自我”以理性方式行事,能导致稳定的人际关系和建设性的交往。因此,理想的人际相互作用是“成人”与“成人”的相互作用,即人与人之间应当以“成人”的方式刺激他人,并以“成人”的方式对他人的刺激作出反应。 由于每个人生活经历不同,经验基础不同,人格构成中占优势和自我也不相同。并非每个人都能达到“成人自我”占优势的人格水准。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行为方式,伯恩称此为人际相互作用的格局。所谓相互作用分析就是要分析这种格局。 格局可分为互补(平行)式的和冲突(交叉)式的两大类。任一格局均包含甲以某种自我方式对待乙,并期望乙以某种自我方式回应自己和乙以某种自我对甲实际作出的回应两个方面。当两者相符合时,是互补式的相互作用,有利于人际沟通。当两者不相一致时,是冲突式的相互作用,妨碍人际沟通和交往,常见的格局有八种。现分别举例说明如下: ①甲:我何时能得到你的报告? 乙:明天三点整。 ②甲:你必须为我明天做完这件事情。 乙:是!是!我一定 ③甲:妈的!班长真讨厌。 乙:老子也烦死他。 ④甲:我在车间甭想出头了,咋办? 乙:别怕,我给你撑腰。 ⑤甲:我急需你的合作、帮帮忙吧! 乙:你都没法,我还有办法吗? ⑥甲:你这活干得太不认真,马上给我改过来! 乙:我讨厌指手划脚,你算老几? ⑦甲:你的工资最好能合理安排使用。 乙:谁要你管闲事!管好你自己吧! ⑧甲:你太不象话,我要开除你。 乙:请你指出来,我哪点不象话。 显然,互补式的相互作用可以使人际沟通进行下去,而冲突式的相互作用妨碍人际沟通。但互补式的相互作用并不都能建立理想的、平等的、积极的人际关系。例如③、④格局的情

减免税的作用机理分析

减免税的作用机理分析 减免税实施的主体是国家授权的政府,客体是纳税人。从政府角度看,减免税的实施意味着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政府的可支配财政收入的减少,而这种减少在不同的政府之间的分摊比例是不同的。从纳税人的角度看,减免税政策的获得意味着在同等的资源使用情况下,纳税人的获利增加,在利益的驱动下,纳税人将会增加投入、增加工作时间或改变投入方式以获得更多的比较利益,无形地扩大了税基,这正是减免税的经济刺激调节作用所在。短期内,政府的财政收入可能减少,长期地政府的财政收入可能会因税基的扩大而得以弥补,甚至会获得超额的回报。表面上看,减免税的实施所影响的是政府的财政收入和纳税人的当期利润,但在一个完整的经济系统中,政府财政收入和纳税人的利益调整所引发的一系列的变化却是复杂的。 一、减免税的财政收入效应与政府行为 政府的财政收入既是一个存量又是一个流量,存量取决于一定时间和范围内纳税主体的经济结构和规模,也就是税率和税基问题,而流量取决于纳税主体的经济扩张速度和增长质量。总体上减免税具有经济增长效应,但减免税与经济增长存在时滞,难以同时出现在经济生活中,往往是减免税在先而经济增长在后,减免税效应存在代际转移问题。减免税效应的代际转移问题与现行的政府官员体制结合在一起,减免税问题就由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演化成为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政府职能的履行是以一定的财政收入为物质基础的,在政府官员任期制和财政收入的双重约束下,从理论上,政府官员首先应选择其任期内政府职能的正常履行,也就是说在正常履行职责的利益驱动下,政府官员应对减少其当期财政收入的任何行为持谨慎态度,包括减免税。由此我们可以逻辑地推出由于减免税而引起的地方政府当期财政收入的减少本身对政府官员的减免税行为具有约束作用,然而在减免税高度集中、地方财政普遍困难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官员却大量的使用减免税政策,这似乎就存在一个减免税悖论。事实上,分税制与政府财政收入的不规范加重了不同层级政府之间利益分配中的机会主义行为。税收的减免意味着税制刚性与柔性同时并存,理论上,上级政府的财政收入依赖于税收的刚性,而下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却依赖于税制的柔性,其结果在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的利益分配的动态博弈中,地方政府利用其信息优势在税收体制内无限的扩大税收的减免,而在体制外大规模的收费,以弥补减免税所造成的财政收入缺口。如果就其本意上来说,收费也是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因此费的收取、支配和使用应该纳入政府预算体系中进行管理,然而由于费的收入不确定性、不规范性和使用中的随意性、非规范性使地方政府的费的收入脱离于财政预算的管理,诱致地方政府对收费的偏好超过对税收的偏好,导致其行为的严重扭曲。地方政府一方面利用职权立项收费,“乱收费”现象愈演愈烈,另一方面通过“费挤税”,侵蚀国家的税基。一些地方和部门利用体制转轨过程中的某些漏洞“化税为费”,通过擅定税收减免条款,“藏富于民,藏富于企业”,然后再以收费的形式把部分应通过税收上缴国库的收入转化为地方和部门的收入,实际上截留了中央的税收收入,削弱了中央财政实力。

消渴丸作用机理探讨

消渴丸作用机理探讨-陈长青/熊曼琪 (1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新药开发研究中心博士;2 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 本文从消渴病的源流、历代医家对消渴病的认识;从消渴病的病机演变规律到现代医学对消渴病的研究;从发病规律到治疗研究,对消渴病的防治途径作了全面而系统地阐述,并着重在消渴丸的作用机理方面,从中医理论到西医研究,都作出了详尽地分析与探讨,认为消渴丸有效防治糖尿病的原因在于其具有标本兼治、优势互补、使用方便的作用特点。 1、消渴病源流概述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的范畴。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此肥美人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而早在公元600年前,医学家甄立言就给消渴病下了一个较为完整准确的概念,他在《古今录验》中指出:“消渴病有三:一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甜者,皆消渴病也……”至今仍有较强的科学性。他对糖尿病尿甜现象的记载比西方认识要早一千多年。西方最早认识到糖尿病尿甜的人是英国的托马斯?威廉医生(公元1672年)。 《灵枢?五变篇》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说明古代医家已经认识到而且极为重视消渴发病的内因,这与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的糖尿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的病因有共同之处。 自《内经》以降,历代医学家不断发展创新。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立消渴专篇,认为胃热肾虚是其主要机理。宋代以后,对本病记述更为全面,多从三消分证。宋人王怀隐等著《太平圣惠方》,其中有“三消论”一卷,明确提出“三消”一词。《石室秘录》进一步指出:“消渴一证,虽分上中下,但肾虚以致渴,则无不同也。” 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三消》邹九滋按语说:“三消一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而已”。对于上述治消之法,至今在临床上对糖尿病的治疗仍有指导意义。 2、现代中医对消渴病的研究 2.1 消渴病发病规律研究 糖尿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多种环节长期作用的结果。自当代施今墨、祝谌予氏创立气阴两虚说和血瘀说以来,该学说已被大多数临床医生所接受。 糖尿病早期一般表现为阴虚燥热之征,很快即进入气阴两虚阶段,气阴两虚由脾肾气虚、肝肾阴虚或阴虚燥热病程日久,气虚及阴,阴虚及气转化而来,是糖尿病较为漫长的病理阶段。病变终末期可表现为阴阳两虚。脏腑代谢功能紊乱,气血津液输布、运化障碍的病理产物瘀血、痰浊、湿热等相互交阻,停于体内,留而不去,遂致变证百出。禀赋不足,五脏柔弱为发病的基础,气阴两虚为基本病机。 2.2 消渴病治疗研究 古时候由于没有尿糖、血糖检查,主要是对症治疗,所以不少经典古方对消除症状有效,但血糖控制欠理想。而近年的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糖尿病人主要是由于慢性并发症而致残、致死,但对此却缺乏足够的治疗手段。因此,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全面提高糖尿病的整体治疗效果、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一直是医学界所共同关注的焦点。 实践证明,其有效途径之一是根据中医辨证原则,吸收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如林兰等学者的研究表明,通过益气养阴法,能调节脏腑阴阳,特别是改善肺、脾、肾三脏的气血阴阳状态,进而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改善胰岛α细胞的功能,降低胰高血糖素的水平,同时增加胰岛素受体数目而使血糖下降,症状改善,从而达到“调节阴阳,以平为期”的目的。

针灸作用机理的现代研究

针灸作用机理的现代研究 卢森堡国家健康研究中心国际合作项目负责人 佰瑞福世联国际中医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王宁教授、医学博士 针灸学是中国独创的一种治疗体系,是中医最主要的非药物疗法。其特点是:针灸对多个功能系统均有调节作用,能够发挥比药物更符合生理规律的调控效应,其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 1、针刺镇痛机制的研究: 针刺产生的镇痛效应可分为局部镇痛和全身性镇痛。在同神经节段水平,针刺只要能兴奋穴位的A类纤维就有明显的镇痛效应。其机制为粗纤维的传入在脊髓对痛敏神经元起抑制作用,从而关闭了伤害性信息向高位脑中枢传递的闸门。也就是说,针刺只要激活较粗的传入纤维就能产生节段性的镇痛效应。 针刺引起全身各部位的镇痛效应,是因为针刺激活了机体的抗痛系统。只有较强的针刺激,在Aδ类或/ 类传入纤维能被兴奋时,才能有效激活内源性镇痛系统的有关结构,并在临床和实验条件下已观察到了明显的广泛性镇痛作用,从而揭示了局部与全身性镇痛作用的机理。 2、针刺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的研究 人类的许多疾病如心脑血管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过敏性疾病(哮喘)、免疫功能低下、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系统疾病等,都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有关,而针灸对这些疾病都有较明显的治疗作用。由于这些疾病的表现大多以数个脏器或多个功能系统受损,针灸经络的特异性联系不很明确。因此,针灸经络的作用还涉及到整体非特异调节效应,这种效应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发挥治疗作用。 例如:海洛因依赖者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下丘脑—垂体—性腺系统。在女性患者,99.8%月经异常,尤以闭经或周期延长为多见。海洛因依赖者对免疫系统的损害是多方面的,包括非特异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功能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临床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针刺调整其免疫功能,对海洛因依赖女性患者药物戒断和月经功能恢复,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科技、经济、社会的作用机理分析

科技、经济、社会的作用机理分析 摘要: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使国家将注意力与研究方向转向了科技、经济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上。本文根据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指出只有三者历史性的同步发展,才能达到各自最优化。 关键词: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与现状 科技、经济、社会均是现代人类研究的重要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质量与安全。这三者并不是单独的分子,而是在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内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子系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的核心内容。科技的发展带动产品的更新、市场的持续繁荣,必然使国民经济有所提高,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保障就业,形成了社会的协调发展。 1.1 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历史回顾 每一次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都来自于科学技术的领先发展。18世纪中期,英国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科技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 19世纪70年代前后,美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电讯事业的发展为标志首先开始了第二次革命。它极大地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进一步提高了人们生活的质量;促进了垄断组织的产生,使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垄断组织适应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开始于20世纪40、50年代,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主要标志,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是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而第四次科技革命仍在进行之中,其影响范围之广、能力之巨大令世人瞩目。 由四次科技革命,我们意识到全社会不仅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又要

核心力量的定义及作用机制探讨

核心力量的定义及作用机制探讨 关亚军,马忠权 (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总结和分析前人从人体的重心,脊柱,人体的腰椎、骨盆和髋关 节联合的周围与重心位置的关系,整体肌群与局部肌群的关系四个角度对核心力量的定义进行研究。在此 基础上,以人体的核心部位与非核心部位之间的关系为视角,提出了核心力量的新见解。最后,总结和分析 了前人的解剖学,生理学,神经学,生物力学四个领域对核心力量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核心力量;定义;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G80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0)01-0106-03 On the Definition and Mechanism of Core Strength GUAN Y a-jun, MA Zhong-qua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 Heilongjiang China) Abstract:By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paper has studied the definition of core strength which is carried out by predecessors from the body’s gravity center, the spine, the relations among the lumbar spine and the pelvis and the hip joint position and the gravity cent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verall muscle groups and local muscle groups. On the basis of their perspective, it proposes new definition of core strength from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arts of core body and the parts of non-core body. Finally, it has studied the mechanism of core strength carried out by predecessors from anatomy, physiology, neurology and bio-mechanism. Key words:core strength; definition; mechanism 核心力量的概念最早源于核心稳定性,核心稳定性的提出源于脊柱稳定性。1985年Panjabi首次提出脊柱稳定性的概念,他认为脊柱稳定性包括被动脊椎骨、主动脊柱肌肉和神经控制单元三个系统;1992年,在脊柱稳定性的启发下,核心稳定性随之被其提出。Kibler首次将核心稳定性的概念引人竞技运动训练,其认为核心稳定性有产生力量、传递力量和控制力量三方面功能。核心稳定性是核心力量的结果,核心力量是核心稳定性的具体表现形式。[1] 1核心力量的定义探究 1.1以人体的重心为角度,阐述了核心肌群的范围Ian Hasegawa以腹部、臀部、腰骶部、胸部和背部上的肌肉称为核心肌肉[2];Travis Brown则以位于腹部和脊柱附近的大肌肉为核心肌肉,其中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和竖脊肌等是最主要的核心肌肉[3];Paul J·Goodman以联合体上的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胸腰筋膜、腰方肌、髂腰肌、臀大肌、臀中肌和竖脊肌等29块肌肉称为核心肌肉[4]。 纵观以上学者,核心肌群的范围是从胸的中部到大腿中部,包括正面、两侧、后面能够调控人体重心达到维持躯干平衡稳定的肌肉的统称。 1.2以脊柱为角度,阐述了核心肌群的范围MARJORIE,JOHN D WILLSON, JEFFREY M WILLARDSON, KIM MSAMSON[5-8]等学者将核心肌群确定在腰椎-骨盆-髋关节部位,认为

消渴丸作用机理探讨

消渴丸作用机理探讨 -xxxx/xx (1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新药开发研究中心博士;2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摘要 本文从消渴病的源流、历代医家对消渴病的认识;从消渴病的病机演变规律到现代医学对消渴病的研究;从发病规律到治疗研究,对消渴病的防治途径作了全面而系统地阐述,并着重在消渴丸的作用机理方面,从中医理论到西医研究,都作出了详尽地分析与探讨,认为消渴丸有效防治糖尿病的原因在于其具有标本兼治、优势互补、使用方便的作用特点。 1、消渴病源流概述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的范畴。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 “此肥美人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而早在公元600年前,医学家甄立言就给消渴病下了一个较为完整准确的概念,他在《古今录验》中指出: “消渴病有三: 一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甜者,皆消渴病也……”至今仍有较强的科学性。他对糖尿病尿甜现象的记载比西方认识要早一千多年。西方最早认识到糖尿病尿甜的人是英国的托马斯?威廉医生(公元1672年)。 《灵枢?五变篇》说: “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说明古代医家已经认识到而且极为重视消渴发病的内因,这与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的糖尿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的病因有共同之处。 自《内经》以降,历代医学家不断发展创新。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立消渴专篇,认为胃热肾虚是其主要机理。宋代以后,对本病记述更为全面,多从三消分证。宋人王怀隐等著《太平圣惠方》,其中有“三消论”一卷,明确提出“三消”一词。《石室秘录》进一步指出:

“消渴一证,虽分上中下,但肾虚以致渴,则无不同也。” 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三消》邹九滋按语说: “三消一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而已”。对于上述治消之法,至今在临床上对糖尿病的治疗仍有指导意义。 2、现代中医对消渴病的研究 2.1消渴病发病规律研究 糖尿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多种环节长期作用的结果。自当代施今墨、祝谌予氏创立气阴两虚说和血瘀说以来,该学说已被大多数临床医生所接受。 糖尿病早期一般表现为阴虚燥热之征,很快即进入气阴两虚阶段,气阴两虚由脾肾气虚、肝肾阴虚或阴虚燥热病程日久,气虚及阴,阴虚及气转化而来,是糖尿病较为漫长的病理阶段。病变终末期可表现为阴阳两虚。脏腑代谢功能紊乱,气血津液输布、运化障碍的病理产物瘀血、痰浊、湿热等相互交阻,停于体内,留而不去,遂致变证百出。禀赋不足,五脏柔弱为发病的基础,气阴两虚为基本病机。 2.2消渴病治疗研究 古时候由于没有尿糖、血糖检查,主要是对症治疗,所以不少经典古方对消除症状有效,但血糖控制欠理想。而近年的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糖尿病人主要是由于慢性并发症而致残、致死,但对此却缺乏足够的治疗手段。因此,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全面提高糖尿病的整体治疗效果、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一直是医学界所共同关注的焦点。 实践证明,其有效途径之一是根据中医辨证原则,吸收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如林兰等学者的研究表明,通过益气养阴法,能调节脏腑阴阳,特别是改善肺、脾、肾三脏的气血阴阳状态,进而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改善胰岛α细胞的功能,降低胰高血糖素的水平,同时增加胰岛素受体数目而使血糖下降,症状改善,从而达到“调节阴阳,以平为期”的目的。近年来大量的药理研究表明,在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同时,又具有补益作用的药物有人参、黄芪、黄精、地黄、山药、枸杞子、五味子等;既具有降血糖作用,又具有清利解

复方丹参方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理研究

复方丹参方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理研究 张伯礼1王永炎2高秀梅1商洪才1孙有富2王义明3潘桂湘1郭利平1胡利民1王怡1张萌1刘密新3赵宜军2(1. 天津中医学院300193;2. 中国中医研究院100700;3. 清华大学100084) 摘要:中医药治病的原则是“调整阴阳,以平为期”。以方剂为载体,注重整体,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疗的思想符合现代治疗学的发展趋势。然而中医药缺乏对药效物质的微观分析和作用机理的科学阐释,成为影响中医药迅速发展的瓶颈。因此,以复方丹参方为范例,从方剂的配伍配比、作用机理、药效物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不仅证实了复方丹参方多组分、多靶点治疗心血管病假说的科学性,而且为经典处方的二次开发提供了一种模式。本项工作将丰富现代药物治疗学,促进方剂配伍的科学诠释,开拓中药新药创制新思路,构建创新中药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复方丹参方药效物质作用机理配伍配比 方剂是一个复杂体系,方剂作用的人体也是一个复杂系统。面对双重复杂系统,要想认识它,必须将复杂系统中非线性规律部分降解为线性规律去研究,多个线性规律的综合有助于复杂系统的认识,因此研究方剂必须遵循“复杂——简单——复杂”的原则,发挥自身的综合优势,保持中药原方的配伍特点,同时借鉴西药的“分析”方法,通过有效组分的配伍配比规律研究,最终构建药效组分基本清楚,作用靶点及原理基本清楚,高效低毒的现代中药。 作为药典方,复方丹参的生产厂家较多,且没有合理的质控标准,制剂呈现多样性。同时各种剂型使用丹参和三七不同的有效组分,导致了临床疗效差异,

而且丹参、三七、冰片不同组分在心肌缺血病理环节中各自的作用亦不明确,影响了复方丹参方的作用发挥。 我们以复方丹参为基础方,进行了药效物质、配伍配比及作用机理的研究。 研究内容: 1 明确丹参、三七在全成分、有效组分层次的配伍配比规律。 配伍配比是方剂的核心与灵魂所在,是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它既不是简单的药物作用在数量上的相加,也不是机械的毒副反应的抵消,而是在辨证立法基础上,以法统方,立方遣药,有序组合而成的有制之师。 1.1 丹参、三七全成分的配伍配比规律研究【1,2】 优选丹参/三七最佳配比是本项研究的主要内容。在进行饮片(全成分)层次配伍研究的同时,为组分配伍研究提供技术平台和方法学基础,为效应明确小复方的二次开发提供一种模式,同时为研制现代中药提供科学依据。 在整体水平上,应用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并与血流动力学模型有机结合,着眼于全成分、整体动物、多效应指标动态观察,建立了基线等比增减设计方法,对丹参/三七的不同比例:10/0、10/1、10/3、10/6、10/10、1/10、0/10进行了多效应比较药效学研究。效应评价指标涉及到心外膜心电图(Σ-ST、N-ST )、心肌组织缺血区范围、心肌生化标志物(cTnI、CK-MB)、冠脉血流量、心肌耗氧量、血流动力学、一氧化氮、内皮素、自由基等。 结果表明:1.以丹参为主的药对比例组,即10/6、10/3、10/1、10/0,有明显改善犬心肌缺血的作用,减轻由心外膜心电图所标测的心肌缺血程度,减少通过TTC染色所显示的缺血区。2.以丹参为主的药对比例组对心肌钙蛋白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