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知识分享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知识分享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知识分享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知识分享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1、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9

2、西周的六艺教育及其特点

3、辟雍/大学、小学、乡校/官师合一

西周大学教育场所的一种名称。据说辟雍四周环水,中间高地建筑学宫,组成四合式的大院。这些学堂居于不同的方位有不同的用途,而获不同的名称。因其为官方最高学府故称学宫。它的四周有水环绕,又称泽宫。它是教射、比射选士的场所,又称射宫,其实一也。

4、私学的兴起26

(一)

官学见于史传记载的只有两件事,即鲁僖公修泮宫,郑国子产不毁乡校。这些缺乏事迹可供记载说明官学不仅没有新发展而且走向衰落。影响官学衰落的诸多原因中

(1)

贵族子弟命定为统治者,学习文化知识与其权位并无直接联系。他们养尊处优,只图享受而不重教育,缺乏上进精神失去学习动力。官学

(2)

(3)

不论国学还是乡学都难以维持。宫廷中的一部分司礼司乐的专家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知识分子流散四方,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以传授为业在社会中谋生,造成文化下移的现象。民间分布有多种学术人才,

(二)

(1)

1

权机构。而士阶层中有许多有才能的人在,活动能量颇大,在政治斗争或军事斗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2、新兴地主阶级为了扩大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势力也需要士来为自己服务。

3、士从自己的利益和政治立场出发也积极投靠有权势的人,寻找出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由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养士出现了竞争,养士之风开始形成。社会上有大批自由民争着要成为士,首先需要学习文化知识,从师受教,这就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没

(2)

地主阶级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的新人才、以新的思想理论来为他们的利益服务。他们成为促进新的文化机构——私学发展的社会力量。

私学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私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私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5、全面掌握孔丘的教育思想29

重视教育的作用

——中国自夏商周依赖就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孔丘继承了这种优良的传统并进一步在理论上加以发展。

——孔丘认为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体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治国的基本大纲要解决三个条件即:庶、富、教。

即首先要有较多劳动力,其次要是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左后要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这三者的先后顺序表明三者之间的关系,庶与富是实施

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庶与富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才会取得社会成效。控球时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

——孔丘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利民的德政,反对害民的苛政。为了达到德政的目的,他强调以教育作为施政的基本手段,要宣传忠君孝亲、奉公守礼,这是教育最直接为政治服务的表现。

——教育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时间里在教育对人的发展有要作用的认识基础上。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习相远”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必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提出这一理论是人类认识史上一个重大的突破,成为人人可能受教育的理论依据。

——性相近,习相远是孔丘人性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他把人性分为三等。他在实践上强调重视教育,这是孔丘教育思想有进步意义的一面,至于他把人性分成等级,并断言有不移的上智和下愚,这是不科学的,是他人性论的一个缺憾。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

1、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作为办学方针。这个方针对孔家私学的教育对象做了原则性的规

定,指导着他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孔丘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2、“有教无类“其意为不分贫富贵贱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这打破了贫富贵贱和

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这是历史性的进步。

3、孔子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广泛的吸收学生。孔子私学之中各色人物都有实是有教无类的

活标本。

4、意义

⑴打破了贫富贵贱和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这是历史性的进步。

⑵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

⑶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它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孔丘继承西周“敬德保民”的思想主张采用德政。德政是依靠人来实施的,关键在于得人,改良政治就应当举贤才,把平民中的贤才推举出来,在位理政才会有好的政治。他所主张的政治改良路线需要一批贤才才能实行。他的教育目的就是将士培养成为君子。

孔丘强调对君子三方面的要求: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三方面的修养都必要但最注重君子道德方面的修养

——孔丘提出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这条培育人才的路线概括为:“学而优则仕”

即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

——“学而优则仕”口号的提出,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①它反映了封建制星期是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②“学而优则仕”与“任人唯贤”的路线配合一致,为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准备条件

③它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反映了一定的规律性,只待现在还有实际意义。

以六艺为教学内容

——孔子所要培养的从政君子是有道德有文化的人才,既要德才兼备,又要能文能武。孔丘继承西周贵族六艺教育传统,吸取采择了有用学科,又根据现实需要创立新学科。虽袭用六艺名称,但对所传授的学科都做了调整充实了内容。

——他主张首先要求做一个品行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其次才是学习以提高文化知识。所以他在整个教育中道德教育居于首要地位。但是道德教育并没有专设学科,而是把道德教育要求贯穿到文化知识学科中。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授灌输道德观念,所以文化知识学科的基本任务在于为道德教育服务。

⑴《诗》

这是中国最早的诗歌选集。《诗》对个人品德修养和人际交往都有重要作用,所以受到重视,列为必学的科目,不仅要求记诵而且要求在社会生活中加以运用。

⑵《书》

又称《尚书》,古代历史文献汇编。它保存了一定的古代历史文献史料,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⑶《礼》

孔丘认为,礼是立国的根本,在社会生活中有重大的作用。孔丘以周礼为依据从春秋的社会现实出发加以部分改良,变成一部士君子必须掌握的礼仪规范成为《礼》。“不学礼,无以立”,知礼是立足于社会的重要条件,不仅要学会礼的一是更重要的是理解礼的精神实质。

⑷《乐》

在社会生活中,乐与礼经常配合发挥作用而为政治服务,所以礼乐常常并提。对于乐,首先在思想内容上要达到善的标准,其次在艺术形式上要达到美的标准,内容与形式都和谐统一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他强调乐的道德标准,重视乐的社会效果,对学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⑸《易》是一本占卜之书。

⑹《春秋》

《春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该书记载了当时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灾异等方面的材料。编撰《春秋》是为了寄托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书中维护名分,寓意褒贬,灌注他的学说。

主张自觉修行道德

原因:孔丘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从政君子,而成为君子的主要条件是具有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在他的私学教育中道德教育占有首要的地位。道德观念以文化知识为基础,道德教育主要通过只是传授来实现,因此传授知识和培养道德是在同一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两者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内容:孔子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凡符合礼的道德行为都要以仁的精神为指导。因此仁与礼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不认真学礼无法立足于社会。学礼要做到一切视听言动都符合礼的规范。礼要有一定的形式,但更应该重视礼的内容,要体现一定的思想感情否则就徒具形式。

在道德教育中,提倡礼的精神要灌注仁的精神是其进步方面。礼和仁的关系是形势和内容的关系,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能真正充实。

“仁”被孔子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学说的中心思想。“仁”的道德品质是成为君子的必要条件。以仁的精神对待不同的伦理关系时,就有不同的规范,比如,忠、孝、恕。道德原则:

(1)立志孔子认为,人不应当以当前的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该又对未来的精神上的更高追求,要有自己的理想。

(2)克己在社会人际关系中,孔子主张应着重在要求自己上,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3)力行道德教育培养德行。既有道德认识问题也有道德实践问题。孔丘提倡力行,要求言行一致,到的认识依靠道德实践的检验而证实。

(4)中庸待人处事都要中庸,防止发生偏向,一切行为都要中道而行,恰到好处。(5)内省孔丘认为道德认识和实践都需要主观积极的思想活动即内省。各方面的行为都需要内省的方法来帮助修养提高。

(6)改过面对错误首先认识到错误,不掩盖;其次要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对别人的批评忠告采取欢迎态度。

总结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36

知识的来源是认识论的根本问题,历史上曾存在不同的认识路线。孔子遵循的是“学而知之”的认识路线,他的教学方法论是以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认识路线为基础的。

(1)学、思、行相结合

1、学而知之是孔丘进行教育的指导思想,学是求知的途径途径,也是求知的唯一手段。学

习知识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在不同程度上深化

2、教师根据学思结合的要求,不仅要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知识,而且还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培养思维能力;要弄清事实和形成这种事实的原因,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孔子提倡学习知识面要广泛,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深入的进行思考,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

3、孔丘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从学与行的关系来看,学是手段,行是目的,行比学

更重要

由学而思而行,这是孔丘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过程基本符合。

(2)启发诱导

孔丘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孔丘认为,不论学习知识或培养道德都要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3)因材施教

孔丘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教育原则,贯彻于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取得了成效。他是我国历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是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四)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

1、要有好学、乐学的态度

2、要有不耻下问的态度

3、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树立教师的典范

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敏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因而具备作为优秀教师的品质和条件。他只承认自己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两个方面,实际上这也是他主张的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⑴学而不厌

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职责,应重视自己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对学习有饱满的热情。

⑵温故知新

温习旧知识时能积极联想思考,扩大认识范围或将知识进一步深化,从而获得新的知识。教师负有传递和发展文化知识的使命,既要注意传承又要探索创新。

⑶诲人不倦

诲人不倦不仅表现在毕生从事教育事业上,还表现为以耐心说服的态度教育学生。对学生的爱和高度责任是他诲人不倦教学态度的思想基础。

⑷以身作则

教师应以自己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给学生做出榜样。

⑸爱护学生

他爱护关怀学生主要表现在要学生们努力进德修业,成为具有从政才干的君子,为实现天下有道的目标共同奋斗。并且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十分关心。

⑹教学相长

孔丘是一个以德服人的教育家,是中国历史上教师的光辉典范。他所体现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已成为中国教师的优良传统。

历史影响

6、(齐国的稷下学宫54

稷下学宫的出现意味着先秦士阶层发展的登峰造极,也表现了养士之风的制度化。作为特殊历史条件下的历史产物,稷下学宫独具特色。

稷下学宫的性质

1、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2、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

稷下学宫的特点

1、学术自由这是稷下学宫的基本特点

容纳百家是学术自由的一种表现。出于“争天下者必先争人”的明确意识,来者不拒包容百家,这是稷下学宫的办学方针。在稷下学宫的各家各派其学术地位是平等的。

相互争鸣与吸收是学术自由的有一种表现。

2、待遇优厚稷下学宫发扬了礼贤下士的风格,给稷下学者非常优厚的待遇。

“不治而议论”使齐国君主给予学者们的政治待遇,因为学者所看重的是自己的思想主张能否被接受,人格是否被尊重。

待遇优厚还表现在物质待遇上。对稷下先生优越的物质待遇甚至惠及弟子,是稷下学宫能长期兴盛的重要原因之一。

7、墨家的教育思想59

教育内容

⑴政治和道德教育

墨翟认为要通过多方面的教育来养成兼士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坚定的政治信念

⑵科学和技术教育

这包括生产和军事科学技术知识教育及自然科学知识教育,其目的在于帮助兼士获得“个从事其所能”的实际本领。墨家这部分教育内容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其中不少在当时世界上居领先地位。

⑶文史教育

⑷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

这包括认识和思想方法的教育、形式逻辑的教育。其目的训练和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善于与人论辩,以雄辩的逻辑力量去说服他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首先,墨家以为个人的认识与言谈是否正确,需要有衡量标准。即所谓“言必仪”,因此是非可明。

其次,墨家强调必须掌握思维和论辩的法则,即形式逻辑。

教育方法

墨翟和墨家的教育方法也表现出鲜明的学派特色,而与儒家有较大的不同。

⑴主动儒家“叩则鸣,不叩则不鸣”的方法确有缺陷,因为它容易把学生放过去。墨翟想要补救这一不足,强调了教育者的主动和主导,但却忽视了启发,忽视了学习必须具备知识和心理的准备。

⑵创造对古代的好东西应当继承,而在今天进一步创造出新的东西,希望好东西能更多一些。这既反映了墨翟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也反映了他的学习与教育方法——重创造

⑶实践

⑷量力墨翟是中国教育史上首先明确提出“量力”这一教育方法的,他十分注意在施教时考虑学生的力之所能及。墨翟的量力要求具有两方面含义①就学生的精力而言,人不能同时进行几方面的学习;②就学生的知识水平而言应当量力而教。

8、孟轲的教育思想65

孟轲论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

孟轲的性善论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表现了先验主义,另一方面表现了对人本质的深刻认识。正是在对人本质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孟轲阐述了对教育作用与目的的看法。

(一)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

1、①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引导人保存、找回和扩充其固有的善端。孟轲的“性善论”是一种有限定的“性善论”它也强调了善的社会习得和对教育的依赖。

②尽管孟轲强调了教育是扩充教育固有的善端,他也承认这种扩充借助于外力,外界环境对人性善的形成同样不可缺少。环境也影响甚至决定着人。

孟轲所说的善端只是人的某种可能性,将可能变成现实,要靠教育、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以促使人固有的善端成长起来

2、教育的全部作用在于经过扩充人固有的善端而达到国家的治理。孟轲理想中的政治是从教育入手的,而教育又是扩充善端的过程。这是孟轲的逻辑

(二)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轲就是这样设想父子、兄弟之类血缘宗法关系去影响和制约君民打开、君臣之类政治社会关系,不断实现社会改良,达到长治久安。而教育则通过使人明了并实行这一切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孟轲提出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后,就明确了此后两千年中国古代教育的性质,即宗法的社会——伦理的教育

9、全面掌握荀况的教育思想72

10、法家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89

11、中庸学习的五个步骤93

具体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把学习过程具体概括为学、问、思、辩、行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

12、《学记》96

13、秦朝的教育政策及措施102

14、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1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国子学的诞生

16、南朝时期的学校

17、北朝的地方官学141

18、魏晋玄学教育思潮142

19、颜之推的教育思想150

20、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175

六学一馆

21、隋唐科举考试176

国子监

22、唐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23、韩愈的论师道193

《师说》是关于韩愈论师道的重要教育论著。师说提出的新观点对当时士大夫的旧思想试一次极大的冲击,它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具有进步意义。

从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来看,师说在其理论上是有新意的。具体表现为

⑴由“人非生而知之者”出发,肯定“学者必有师”

韩愈受王符等人思想的影响,结合自己对社会的观察,得出了“人非生而知之者”的结论,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使“学者必有师”这个结论有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师说》在认识论上倾向唯物主义,人非生而知之,因而人都有学习的必要。学习一定要有教师指导,教师是社会必须。

⑵“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基本任务

韩愈在历史上首先提出教师的基本任务,其文字表达比较概括比较明确,有主有次,一经提出流传共知的名言,也为以后的教师所接受。韩愈的这个观点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影响延续到现代。

⑶以“道”为求师的标准,主张“学无常师”

韩愈认为,求师的目的是为学“道”,办法是“学无常师”。韩愈提出以道为师、学无常师的主张,在当时对打破士大夫们妄自尊大的心理,促进思想和文学上的交流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⑷提倡“相师”确立民主性的师生关系

他把师生的关系看作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种具有辩证法因素的民主性教育思想确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韩愈是唐后期儒学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他是在反对佛教、道教、反对轻视教育、反对旧的社会习俗的斗争中,形成具有一定进步性的教育思想的,经寒门弟子的继承发展以及他的著作的传播,对后世产生广泛的影响,对其进行评价时不能忽视历史条件和实际影响

24、宋朝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198

25、三次兴学 suhujiaofa 提举学事司

26、女真国子学207

27、宋朝书院的名称

28、宋朝书院的特点214

第一,书院作为一种制度已经确立

至宋朝不仅书院的数量大为发展遍及全国很多地方,并且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书院教育体系。最为主要的是形成了以《白鹿洞书院揭示》为代表的书院教育理论,明确了书院教育宗旨、教育教学原则等根本问题,标志着书院作为一种制度正式形成。

第二,书院促进了南宋理学的发展和学术文化的繁荣。

南宋理学家往往以一所或几所书院作为讲学场所,他们把书院作为讲论和传播自己思想学说

的重要基地,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同时,他们有请不同学术流派的大师到自己主讲的书院来讲学。书院又成为不同学术流派之间展开讨论争鸣,相互交流的重要场所。总之,书院促进了理学的兴旺发达和文化学术的繁荣。

第三,书院官学化的倾向已经出现

所谓书院官学化就是书院受制于政府,被纳入官学体系。这种倾向在宋朝已经明显出现,其表现安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私人将所建的书院斋舍,所购的藏书及田产等设施捐赠给政府以获得一定的官职,即“以学舍入官”朝廷对书院或赐院额、或赐书赐田等,并任命书院学官。这类书院已经改变其私有性质,变成由政府办理。有的直接被改为地方官学,如应天府书院等。另一种是州郡长官直接利用地方官府财力兴建,嗣后或由朝廷赐院额,或赐书,或赐学田等,成为地方官学,如石鼓书院等。

这种倾向带来两种效应:一是这些书院本身因为得到朝廷的褒奖而名闻天下,同时也因为朝廷的提倡而刺激了其他书院的发展;二是政府加强了对书院的控制,书院逐渐被纳入官学体系,有的直接变成地方官学成为准备科举的场所。

第四,同官学相比,书院的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多样而少有衙门习气;同一般的私学相比规模大,条件优越,客观。

29、蒙学教育三百前作者及内容220

在各种蒙学教材中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流传最为广泛,一般合称“三、百、千”

30、王安石的教育思想228

31、朱熹的教育思想233

32、明朝时期国子监的监生历事制度及其生源

33、射学

34、东林书院的讲会制度251

概况

在明朝众多的书院中,名声大影响广者,莫过于东林书院,它是当时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学术中心,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讲会制度。

东林书院的讲会制度是明朝疏远讲会制度的突出代表,集中反映在《东林会约》中。

⑴东林书院的讲会定期举行;⑵讲会之日必举行隆重的仪式;

⑶讲会的内容主要为“四书”,讲授时与会者“各虚怀以听”,讲授结束相互讨论,会间还相互歌诗倡和;⑷关于讲会组织其他的一些方面,如通知、稽查、差点、午餐等也都做了具体规定

特点

⑴东林书院的讲会已经制度化;

⑵密切关注社会政治,讲学活动与政治斗争紧密结合。东林书院在讲习之余,抨击政治,评判权等贵,以正义的力量给朝廷施加压力。

35、明清科举考试制度分为四级

36、王守仁论儿童教育259

王守仁十分重视儿童教育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一文中,比较集中的阐发了他的儿童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揭露和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

指出当时从事儿童教育的老师,每天只是督促学生读书识字,责备他们修身,但不知道用礼义来引导;想是他们聪明但不知道用善德来培养。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额把他们当作小大人,这是传统儿童教育致命的弱点。

(二)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

主张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进行培养,这有助于儿童的自然成长和发展。

(三)儿童教育的内容是“歌诗”“习礼”和“读书”

在王守仁看来对儿童进行这些方面的教育是为了培养儿童的意志,调整他们的性情,在潜移默化中消除儿童的各种不良行为习惯,使其在德育、智育、美育各方面得到发展。

(四)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王守仁认为儿童时期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儿童的精力、身体、智力各方面都在发展

过程中,因此教学必须考虑到这个特点,儿童的接受能力发展到何种程度,便就这个程度进行教学。王守人的儿童教育思想虽然其目的是为了向儿童灌输封建伦理道德,当年他反对小大人式的传统儿童教育方法和粗暴的体罚等教育手段,要求顺应儿童性情,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施教,使他们在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各方面得到发展等主张,反映了其敬爱哦与思想的自然主义倾向。

37、第九章国子监学生的来源

38、义学

39、诂经学社和学海堂273

诂经学舍和学海堂均为阮元所创。这两所书院在办学宗旨、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也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概言之有以下三点

(一)“以励品学,非以功名”

书院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其创立的初衷是专注于学术研究,而不事科举。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政府的控制和利禄的引诱,逐渐官学化。书院与官学一样逐步成为科举的附庸。

(二)各用所长,因材施教。

对教师“各用所长”,对学生“因材施教”这是两所书院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三)教学和研究紧密结合,刊刻师生研究成果。

诂经学舍和学海堂既进行教学活动又从事学术研究,组织师生合作编书。这些书籍既是研究成果又是重要的教学参考书,反过来有推动和促进了书院教学和学术活动的展开。

诂经学社和学海堂继承和发扬了书院教育的优良传统,培养和造就了众多人才对清朝学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这两所书院又成为众多书院的楷模,对改变当时腐败的书院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0、黄宗熙的教育思想277

41、王夫之的教育思想283

42、颜元的教育思想288

中国教育史复习要点

《中国教育史》复习要点 第一章 1、简述夏、商、西周的文教政策。 (一)学在官府 第一,惟官有书,而民无书。第二,惟官有器,而民无器。第三,惟官有学,而民无学。(二)官师合一 1、教师由官吏兼任,官职为当教师的前提条件; 2、师资的选聘任用,均由政府包办; 3、教师无真正的专业精神可言。 (三)政教合一 l、教育与政治的叠合,教化是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和内容,施教机构就是行政机构或教育行政管理机构;2、教学内容与官方意识形态密不可分;3、读书与做官发生密切联系。 2、简述秦代的文教政策。 (一)崇法尚刑,以法为教 (二)强化文化学术的高度统一 1、书同文:许慎:“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丞相李斯将由籀文改造的大篆简化为小篆(又称秦篆),编《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编《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编《博学篇》。汉代塾师将三篇合一,统称《仓颉篇》。汉代狱吏程邈创制隶书。 2、行同伦:“黔首改化,远迩同度”。 3、禁私学,以吏为师。“以吏为师”是指在政府机关附设“学室”,由吏对弟子进行教训,以培养刀笔小吏。 4、禁游宦。“游宦”是指通过游说宣传自己的主张,以达到从政做官目的的知识阶层。 5、设三老以掌教化

6、颁挟书令,焚书坑儒 (三)设置博士官 3、了解李斯、赵高、胡毋敬所编写的字书名称。 丞相李斯将由籀文改造的大篆简化为小篆(又称秦篆),编《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编《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编《博学篇》。汉代塾师将三篇合一,统称《仓颉篇》。汉代狱吏程邈创制隶书。 4、简述汉初以及汉武帝制定的文教政策。 (一)各家并存,推重“黄老之学”的汉初教育政策 1、重视知识分子作用 2、允许开办私学,恢复各派学术 3、废除挟书令 (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1、“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2、兴太学以养士 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5、了解卧碑文、训士卧碑文的对应朝代。 国子监设绳愆厅;立《卧碑文》(明)、《训士卧碑文》(清)。 6、简述古代文教政策基本特点。 一、极为重视对文教政策的制定 二、文教政策充分发挥了为政治经济服务的作用 三、鼓励官学的发展,允许私学发展,私学成为官学的重要补充 四、注意到人才培养与人才选拔任用的联系 五、贯穿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并重的精神 六、强调以道德教育为中心 第二章 1、简述学校教育萌生的前提条件。 1、阶级的分化和国家机器的产生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 3、文字的创造与知识的积累。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知识分享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1、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9 2、西周的六艺教育及其特点 3、辟雍/大学、小学、乡校/官师合一 西周大学教育场所的一种名称。据说辟雍四周环水,中间高地建筑学宫,组成四合式的大院。这些学堂居于不同的方位有不同的用途,而获不同的名称。因其为官方最高学府故称学宫。它的四周有水环绕,又称泽宫。它是教射、比射选士的场所,又称射宫,其实一也。 4、私学的兴起26 (一) 官学见于史传记载的只有两件事,即鲁僖公修泮宫,郑国子产不毁乡校。这些缺乏事迹可供记载说明官学不仅没有新发展而且走向衰落。影响官学衰落的诸多原因中 (1) 贵族子弟命定为统治者,学习文化知识与其权位并无直接联系。他们养尊处优,只图享受而不重教育,缺乏上进精神失去学习动力。官学 (2) (3) 不论国学还是乡学都难以维持。宫廷中的一部分司礼司乐的专家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知识分子流散四方,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以传授为业在社会中谋生,造成文化下移的现象。民间分布有多种学术人才, (二) (1) 1 权机构。而士阶层中有许多有才能的人在,活动能量颇大,在政治斗争或军事斗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2、新兴地主阶级为了扩大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势力也需要士来为自己服务。 3、士从自己的利益和政治立场出发也积极投靠有权势的人,寻找出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由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养士出现了竞争,养士之风开始形成。社会上有大批自由民争着要成为士,首先需要学习文化知识,从师受教,这就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没 (2) 地主阶级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的新人才、以新的思想理论来为他们的利益服务。他们成为促进新的文化机构——私学发展的社会力量。 私学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私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私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5、全面掌握孔丘的教育思想29 重视教育的作用 ——中国自夏商周依赖就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孔丘继承了这种优良的传统并进一步在理论上加以发展。 ——孔丘认为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体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治国的基本大纲要解决三个条件即:庶、富、教。 即首先要有较多劳动力,其次要是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左后要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这三者的先后顺序表明三者之间的关系,庶与富是实施

中国教育史脉络图

中国教育史脉络图 第一章 (1) 第二章 (2) 第三章 (3) 第四章 (4) 第五章 (5) 第六章 (6) 第七章 (7) 第八章 (8) 附录:中国教育史脉络图 (10)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2、六艺 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3、明人伦 “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也称为“五伦”。孟子着眼于处理好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4、虚壹而静: 是荀子提出主张培养的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专心有恒。虚,即虚心,就是不要先入为主;壹,即专心,不要一心二用,也不以已有的知识或见解排斥对新知识或见解的研究和掌握;静,即静心,不能用胡思乱想或情感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 5、三纲领八条目: 这是南宋朱熹归纳出来的《大学》中所提出的关于大学教育的纲领和目标。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体现了儒家修已治人的理想目标。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实际上前五条都是修身的原则措施,后三条是修身的扩展和递进,先到国家,再到国,再到整个世界。 6、豫时孙摩: 这是《学记》总结出的四条重要教学原则。“豫”是预防性原则,要求事先估计到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倾向,采取预防措施;“时”是指及时施教原则,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摩”是指学习观摩原则,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7、教学相长: 是《学记》总结出的教学原则,即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它说明了教师本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2、六艺 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3、明人伦 “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重点内容整理 第二章 第三节 “六艺教育”

第二章第三节“六艺教育” 一、六艺的内容 西周不论是国学还是乡学, 不论是小学还是大学, 都以“六艺”为基本学科, 只是在要求上有层次的不同。六艺教育起源于夏代, 商代有所发展, 西周在继承商代礼仪教育的基础上, 使它得到发展和充实。 1、礼乐: 奴隶主贵族的礼和乐是密切配合的, 凡是行礼的地方, 就需要有乐。礼乐贯穿于整个社会生活, 体现了宗法等级制度, 对青年一代政治思想、道德品行的培养有重大的作用。 礼:凡政治、伦理、道德、礼仪都包括在内,周礼的教育不仅在于养成礼仪规范,同时具有深刻的社会政治作用,通过礼制表明尊卑上下的等级关系,强化宗法制度和君臣等级制度。 乐:包括诗歌、舞蹈和音乐,是当时的艺术教育,陶冶人的感情,包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要求,使强制性的礼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和精神的需求。 2、射御: 射:拉弓射箭的技术。御:驾驭战车的技能。西周的武装力量以战车为主,武士必须有驾驭战车的技术,青年达到一定年龄就要受训练。 3、书数:

书:文字。西周时期把文字构造规律归纳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个方面,称为“六书”。当时有了我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史》。这是西周小学主要的教学内容。 数:算法,以及历法等与数字计算相关的知识。这也是西周小学的主要教学内容。 二、六艺的特征 西周的教育内容可以总称为六艺教育。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六艺教育包含多方面的教育因素。它既重视思想道德, 也重视文化知识; 既注重传统文化, 也注重实用技能; 既重视文事, 也重视武事; 既要符合礼仪规范, 也要求个人道德修养。六艺教育有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 可供后世借鉴。 三、意义 “六艺”教育经历了夏、商的发展,到西周最为完备,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六艺“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重视传统文化,也重视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又重视武备;既要求符合礼仪规范,又要求内心情感修养。总之,“六艺”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兼顾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文明发早期的辉煌。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归纳

中国教育史 1.原始人群时期的教育 教育内容:简单、名副其实的生活教育 教育方式:综合习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行为模仿) 2.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1)学校萌芽的原因(理解) 政治上,氏族社会末期部落显贵对文化知识的垄断促使教育的分化; 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体脑分工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文化上,文化的发展、知识的积累,尤其是文字的形成,为学校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2)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 成均——实施乐教之地 庠——养老与教育 (3)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②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含多种方面; ③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④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 ⑤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⑥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3.西周的学校的特点 A.设置完备 (1)两类:按行政级别分为 国学:设在王城及诸侯国都(中央学校) 乡学:设在国都郊外的六郊(地方学校) (2)两级:按入学年龄分为 小学:在公宫南之左 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4.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学在官府 (1)学在官府: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制规章、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用的礼器全都掌握在官府,普通百姓根本无缘接触到。 (2)“学在官府”的原因 客观原因:社会生产力低下,影响文化教育的发展。(唯官有书,而民无书;为官有器,而民无器;为官有学,而民无学) 根本原因:奴隶主贵族专制,统治阶级想通过垄断文化教育,在贵族子弟中培养治国人才。(3)“学在官府”的具体表现——官师不分,政教合一 5.西周的教育内容——“六艺”教育 礼乐射御书数 《史籀篇》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已失传。

考研中国教育史的复习要点

考研中国教育史的复习要点 1.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以店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①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原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决定了其教育也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没有阶级的界限。②教育不是专内的社会活动。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③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2.春秋战国私学的兴起有何意义?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兴起,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①它冲破了"正教合一"的枷锁,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独立化的过程。 ②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以教育人为谋生之道的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③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受教育的范围由少数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教育的社会基础更为广阔。④有利于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教育理论的形成,出现了以(学记)为代表的一批教育专著。 3.简述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答:"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4.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主张。 答:"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学而优则仕"教育目的论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①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②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治邦,改良社会政治。但是,这一教育目的论对中国古代教育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①过于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强化了中国"官本位"的传统观念;②以名利为诱饵,使中国知识分子从一入学读书始,就产生严重的功名意识,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二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观念。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教学提纲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1、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9 2、西周的六艺教育及其特点 3、辟雍/大学、小学、乡校/官师合一 西周大学教育场所的一种名称。据说辟雍四周环水,中间高地建筑学宫,组成四合式的大院。这些学堂居于不同的方位有不同的用途,而获不同的名称。因其为官方最高学府故称学宫。它的四周有水环绕,又称泽宫。它是教射、比射选士的场所,又称射宫,其实一也。 4、私学的兴起26 子产不毁乡校。这些缺乏事迹可供记载说明官学不仅没有新发展而且走向衰 (1) 化知识与其权位并无直接联系。他们养尊处优,只图享受而不重教育,缺乏上进精神失去学习动力。官学以贵族为教育对象,贵族不想学习官学衰落也就成 (2) (3) 国学还是乡学都难以维持。宫廷中的一部分司礼司乐的专家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知识分子流散四方,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以传授为业在社会中谋生,造成文化下移的现象。民间分布有多种学术人才,也有记录历史文化、思想学说的古 段。 (1) 1 强有力的政权机构。而士阶层中有许多有才能的人在,活动能量颇大,在政治斗争或军事斗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2、新兴地主阶级为了扩大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势力也需要士来为自己服务。 3、士从自己的利益和政治立场出发也积极投靠有权势的人,寻找出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由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养士出现了竞争,养士之风开始形成。社会上有大批自由民争着要成为士,首先需要学习文化知识,从师受教,这就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没落的官学已不可能养士,能适应新时期养士需要的就 (2)

私学的兴起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地主阶级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的新人才、以新的思想理论来为他们的利益服务。他们成为促进新的文化机构——私学发展的社会力量。 私学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私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私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5、全面掌握孔丘的教育思想29 重视教育的作用 ——中国自夏商周依赖就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孔丘继承了这种优良的传统并进一步在理论上加以发展。 ——孔丘认为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 教体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治国的基本大纲要解决三个条件即:庶、富、教。即首先要有较多劳动力,其次要是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左后要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 这三者的先后顺序表明三者之间的关系,庶与富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庶与富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才会取得社会成效。控球时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 ——孔丘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利民的德政,反对害民的苛政。为了达到德政的目的,他强调以教育作为施政的基本手段,要宣传忠君孝亲、奉公守礼,这是教育最直接为政治服务的表现。 ——教育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时间里在教育对人的发展有要作用的认识基础上。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习相远”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必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提出这一理论是人类认识史上一个重大的突破,成为人人可能受教育的理论依据。 ——性相近,习相远是孔丘人性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他把人性分为三等。他在实践上强调重视教育,这是孔丘教育思想有进步意义的一面,至于他把人性分成等级,并断言有不移的上智和下愚,这是不科学的,是他人性论的一个缺憾。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 1、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作为办学方针。这个方针对孔家私学的教育对象做了原 则性的规定,指导着他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孔丘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2、“有教无类“其意为不分贫富贵贱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这打破了 贫富贵贱和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这是历史性的进步。 3、孔子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广泛的吸收学生。孔子私学之中各色人物都有实是 有教无类的活标本。 4、意义 ⑴打破了贫富贵贱和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这是历史性的进步。 ⑵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 ⑶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它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重点总结 1原始时期的教育 原始时期的教育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原始人群阶段,人类的教育刚产生,仅是不成熟的雏形;二是氏族公社阶段,教育得到发展,它的特点较为显著,能体现原始社会教育的本质。氏族公社末期,在教育上出现了阶级差别,将向阶级社会的教育过渡。原始社会的教育以氏族公社阶段的教育为代表,其特点如下: 第一,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氏族公社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公社成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和集体生产劳动的需要,为了身心发展的需要,接受教育训练。集体的社会性的教育活动是为了培养合格的氏族成员,人人都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原始社会所积累的经验知识虽然有限,但所学习的知识经验是多方面的,不仅要学习制造生产工具的经验,还要学习公共生活的规范,接受原始的艺术教育和原始的宗教教育。这些是参加氏族社会生活所不可少的。 第三,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教育活动与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生活教育。教育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的,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第四,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有声语言作为氏族成员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也成为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凡是生产、生活经验的传授,公共生活规范的培养,都是利用口耳相传,并结合实际动作的示范和模仿。当时还没有比言传身教更为有效的教育手段。 第五,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由于男女生理、体质的差异,故有男女分工。男女所从事的社会劳动不同,所接受的教育也有区别。男的劳动侧重于狩猎、农耕、放牧;女的劳动侧重于采集、种植、家务、纺织。男女分别劳动,为适应这种需要,也分别进行教育。 第六,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由于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多数的教育活动是分散进行的,随时随地开展教育性活动。负责教育的是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长者为师,对年青人进行知识经验的传授,但他们还不是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 到了氏族公社的末期,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教育发生重要的变化,出现了学校萌芽,旧的特点趋于消失,新的特点正在产生。原始社会的教育;不可避免地向阶级社会的教育方向转变。 2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中国奴隶制社会开始于夏朝。社会的阶级分化,是造成教育发生分化的直接原因。原始社会那种民主平等的教育发生了质的变化,学校由国家来组织和管理,少数贵族才有享受学校教育的特权,其目的是培养、训练居于奴隶之上的统治者。多数从事体力劳动的民众被排除在学校之外,只能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接受生活教育和统治者施行的教化。 奴隶社会的教育经历了一个发生发展的兴衰过程。夏代是奴隶社会教育形成的时期,商代时得到进一步发展,至西周则达到鼎盛阶段,到春秋时代就渐趋没落。商对夏的教育制度有所继承和发展,周对商的教育制度又有所继承和发展,西周教育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且具有特色的典型代表。 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条件决定了当时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历史上称这种现象为“学在官府”。西周按行政管理系统,分设国学与乡学,不同等级学校之间存在一定联系。按贵族子弟不同年龄阶段,分设小学、大学,教育内容有习小艺与习大艺之别,而其要求是先后贯通的。西周贵族教育制度在当时是世界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绪论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 2、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3、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君权、父权、夫权。 5、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6、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 7、资本主义产生需要两大前提:一是少数人积累大量财富;二是,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由出卖劳动力的生产者。 8、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标志着世界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9、中国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 10、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的矛盾(最主要);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11、反侵略战争等的失败根本原因:a、社会制度腐败;b、经济技术落后。 12、两大任务:a、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b、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1856年,俄国二战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的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2、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割让香港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给英国,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向俄国开放伊犁、喀什尔等商埠。 3、1864年,中俄签订《勘分西北边界约记》,割去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 4、1881年,中俄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协议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平方公里领土。 5、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6、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等地留兵驻守。 7、1899年,义和团在山东兴起。 8、《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开放牛庄、登州、台湾、汉口、九江、南京等十个口岸。 9、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战争。 10、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翻译《地理大全》并编成《四洲志》。 1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2、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 13、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第二章对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 1、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天平天国。 2、《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3、洪仁轩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天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中国教育史重点

第一章远古至西周时期的教育 1.简述教育起源的概况。 2.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点。 3.试述夏、商、西周时期主要的学校类型及其教育内容。 4.分析奴隶社会教育的特点。 第二章春秋时期 1.简述私学兴起的原因、特点及意义。 2.试论孔子的教学思想及现实意义。 3.试论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4.简论墨家的科技教育思想及特点。 第三章战国 1.简述百家争鸣的特点及意义。 2.简述稷下学宫的办学特点。 3.试比较孟子和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4.简论《学记》的教学思想及当代价值。 第四章秦汉魏晋南北朝 1.简述汉代文教政策的内容。 2.简述汉代太学的教育活动及特点。 3.分析察举制的主要内容和利弊。 4.简述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 5.试分析九品中正制的内容和主要利弊。 6.简述王充的学习论。 7.试论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 第五章隋唐五代 1.简述隋唐文教政策。 2.简述隋唐学校教育体制。 3.简述唐代科举制的实施。 4.试论科举制的利弊得失。 5.论述韩愈的人才思想。 6.试论韩愈《师说》中的教育思想。 第六章宋辽金元 1.简述熙宁元丰兴学的主要改革措施。 2.试述书院的特点及对当代高等教育的价值。 3.简述蒙养教材的种类及编写特点。 4.试析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 5.简述朱子读书法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第七章明清 1.简述明清文教政策及其特点。 2.简述王守仁童蒙教育思想。 3.简论王夫之的教师观及其现代价值。 4.试分析颜元的实学教育思想及其积极意义。 第八章鸦片战争 1. 试析洋务学堂的类别及特点。 2. 简述留学教育的意义。 3. 试论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 育思想。 第九章戊戌维新 1. 简述“百日维新”中教育改革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2. 试评康有为《大同书》中的理想教育制度。 3. 试论梁启超的师范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4. 试分析严复“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第十章新政时期 1.简述“癸卯学制”的基本内容及 特点。 2.简述科举制被废除的影响。 第十一章中华民国初期 1.简述民国教育宗旨的主要内容。 2.简述“壬子癸丑学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简述蔡元培“五育并举”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4.试论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及现代价值。 第十二章北京政府时期 1.简述科学教育思潮的主要内容。 2.简述职业教育思潮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影响。 3.试析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4.简述主要教育团体的作用与影响。 5.试论《壬戌学制》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6.试分析1922年中学课程改革的利弊得失。

中国教育史42327

中国教育史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六艺教育起源于夏代,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二、春秋时期的教育变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官学衰变 1、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视教育 2、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荒废 3、战争动乱打破旧的文化垄断 (二)、私学兴起 兴起的原因:1、政治经济的变革,社会的变动,官学的衰落 2、“士”作为一个阶层受到各诸侯国的重视,私学的创办者都已各种“治国治民”相标榜,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三、私学的历史特点 1、私学是建立在土地私有制的个体经济基础上。 2、私学的社会阶级基础是以新心地主阶级为首,包括农、工、商等自由民反奴隶主贵族统 治的阶级联盟。 3、私学它是有四家根据社会或个人需要而设立的,它是分散的,学在四方。 4、私学是政教分设 5、私学以自由受教为原则,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 6、私学是官师分离 7、私学思想自由 8、私学的教育内容突破传统的“六艺”教育 四、孔丘的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的作用 (1)教育与政治的关系:通过教育把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风气传播开去,就会影响政治。(2)与经济的关系: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庶富教” (3)、与军事的关系:“足食、足兵、民信”作为立国的基本要求; (4)、与行政、法律的关系:“道之以政,齐之以行,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二)、论教育对象问题-----有教无类 (1)内涵: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 可以入学受教育。 (2)意义:打破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 打破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满足了平民入学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三)、论培养目标-“学而优则仕” (1)内涵:将学习与做官联系起来 (2)依据:《论语?子张》“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学也,禄在其中矣” (3)意义: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反映了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 对后世的读书做官制度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论教育内容---六经

中国工艺美术史重点总结

小结 原始社会的各种工艺创作,在工艺美术创作上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一、实用和装饰的统一。原始工艺的装饰,不是附加而是和实用有机的统一的 二、技术对艺术的影响。技术对艺术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形成新的风格充分运用技术条件的特点,能更好的体现其艺术效果 三、形式感的应用。丰富了工艺语言,也提高了人们对形式美的感受 四、表号性的艺术手法。用简约的表现方法,突出其形象特征,从写实到表号化,从具体到抽象化,是工艺美术常用的重要艺术手法 一、商代是典型的奴隶制社会,商代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也就表现为宗教迷信的思想,其工艺装饰纹样也往往带有宗教迷信的色彩 二、商代统治阶级崇尚武力,商代工艺美术的艺术特点是威严、神秘、慑服的精神力量反映。商代的造型多运用庄重而又安定的直线,装饰也采用对称而又规整的格式。 三、青铜器的造型发展,首先是从实用出发的。商代统治阶级盛行饮酒之风,所以酒器的制作十分发达。 四、商代工艺装饰的社会意义,其宗教意义大于审美意义 周代提出了“德”的观念,同时也比较看重现实,强调“礼治”,礼的特点是等级和秩序,它反映在周代的各个方面。从工艺美术的角度看,青铜器的制作,玉器的使用,都是反映等级差别,适

应礼治的需要。因而工艺制作的样式,常有固定的规格,而在装饰上,则反映出显著的秩序感。 春秋战国时期的工艺美术,无论品种、制作、艺术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工艺美术,具有它自己的特点和时代风貌: 一、它具有时代的共同性和地区的特殊性。这一时期,由于的独立生产和发展,工艺美术制作具有地方性、普遍性、多样性。地方性是指各地形成了地方名产,如齐国刺绣,楚国漆器,吴越刀剑。普遍性是指无论文化先进还是落后,全国各地都有各自的工艺美术生产。多样性是指各地工艺生产品类繁多,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二、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学术领域所出现的“诸子蓬起,百家争鸣”的空前活跃局面,体现在工艺美术制作方面,形成巧思、清新、活泼等特色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装饰,改变了商代的中心对称,单独适合纹样的图案组织,也改变了周代的反复连续,成为带状的二方连续的图案组织,有自己的时代特点,即以重叠缠绕,上下穿插,四面延展的四方连续的图案组织为主要骨骼,它布满全身,不分主次,而以蟠虫离纹、蟠虺纹为其主要装饰花纹 四、工艺美术在美学理论方面的发展,出现了多种与工艺有关的学术观点,也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工艺制作设计理论。直接总结工艺制作原则的,是战国时期的《考工记》。这是我国最早的关于工艺制作的专门论述。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工艺美术制作的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他的伟大成就,至今仍在艺术和学术领域中闪烁着光彩。

《中国教育史》第06章在线测试

《中国教育史》第06章在线测试 ?《中国教育史》第06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5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从学校入学资格看,唐代学校教育具有() A、A民主性 B、B.严格等级性 C、C.平民性 D、D.官僚性 ?2、韩愈的主要教育着作是()。 A、A《师说》 B、B《春秋繁露》 C、C.《五经正义》 D、D.《非国语》 ?3、唐代科举考试中,采用论文形式,要求运用经书对现实问题提出看法的考试方法叫()。 A、A.帖经 B、B.墨义 C、C.策问 D、D.诗赋 ?4、提出“三教虽异,善归一揆”的是()。 A、A.唐玄宗 B、B.唐高祖 C、C.唐太宗 D、D.唐中宗 ?5、唐代支持科举制,为考进士的人们创办了()。 A、A.广文馆 B、B.崇玄馆 C、C.修文馆 D、D.弘文馆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唐朝中央官学主要有国子监领导下的() A、A.国子学 B、B.太学 C、C.四门学

D、D.书学、算学和律学 E、E.广文馆 ?2、唐朝中央官学有在中央各专职行政机构中附设的学校,其中药学类主要有()。 A、A.医学 B、B.针科 C、C.按摩 D、D.咒禁 E、E.药园 ?3、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主要有()。 A、A.增添教育内容,扩大知识范围 B、B.教育的等级性明显 C、C.学校类型的多样化 D、D.学校的分布面较广 E、E.重视医学教育 F、F.教育、研究和行政机构三者合为一体 ?4、唐代科举考试主要类型有()。 A、A.常科 B、B.制科 C、C.察举 D、D.九品中正 E、E.武举 ?5、科举制在历史上存在1300多年,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主要是()。 A、A.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B.使选士与育士紧密结合

中国教育学重点总结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第1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原始时期的教育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原始人群阶段,人类的教育刚产生,仅是不成熟的雏形;二是氏族公社阶段,教育得到发展,它的特点较为显著,能体现原始社会教育的本质。氏族公社末期,在教育上出现了阶级差别,将向阶级社会的教育过渡。原始社会的教育以氏族公社阶段的教育为代表,其特点如下: 第一,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氏族公社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公社成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和集体生产劳动的需要,为了身心发展的需要,接受教育训练。集体的社会性的教育活动是为了培养合格的氏族成员,人人都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原始社会所积累的经验知识虽然有限,但所学习的知识经验是多方面的,不仅要学习制造生产工具的经验,还要学习公共生活的规范,接受原始的艺术教育和原始的宗教教育。这些是参加氏族社会生活所不可少的。 第三,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教育活动与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生活教育。教育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的,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第四,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有声语言作为氏族成员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也成为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凡是生产、生活经验的传授,公共生活规范的培养,都是利用口耳相传,并结合实际动作的示范和模仿。当时还没有比言传身教更为有效的教育手段。 第五,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由于男女生理、体质的差异,故有男女分工。男女所从事的社会劳动不同,所接受的教育也有区别。男的劳动侧重于狩猎、农耕、放牧;女的劳动侧重于采集、种植、家务、纺织。男女分别劳动,为适应这种需要,也分别进行教育。 第六,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由于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多数的教育活动是分散进行的,随时随地开展教育性活动。负责教育的是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长者为师,对年青人进行知识经验的传授,但他们还不是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 到了氏族公社的末期,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教育发生重要的变化,出现了学校萌芽,旧的特点趋于消失,新的特点正在产生。原始社会的教育;不可避免地向阶级社会的教育方向转变。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77395

1.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也称为“五伦”。 孟子所提出的以“明人伦”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2.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 孔子的“因材施教”主张改变以往教育“批量生产”的弊端,通过了解学生的特性,使用相对适当的教学方式令学生可以更容易接受学习。 3.有教无类:就是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能入学,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有教无类”打破文化垄断,让平民百姓可以接受学习,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使更多的人可以受益,符合教育事业发展趋势。 4.百家争鸣:是指(前770 -前476 )(前475-前221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争鸣”的出现使得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达到空前活跃的状态,产生了大量有思想的理念,同时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经验的丰富。 5.学而优则仕: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 鼓励更多的寒门子弟努力学习,通过学习获得一官半职。但同时也形成了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 6.积微见着:知识是不断积累的。才性虽低,锲而不舍,也可以成绩卓着。 纠正学子一跃而就的错误思想,培养学子正确的学习态度。 7.兼陈中衡:具体说就是“兼陈万物中悬衡焉”,“兼陈”就是把事物的各个方

面或各种情况都展示出来,摆列开来。“中衡”就是通过比较权衡而确定或选择适当的、中正的,有时也简称为“兼权”。 在学习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方法容易片面,妨碍认识事物的全貌,这就要求在教育中要教导人们辩证的学习。 8.化性起伪:指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 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意义,注重后天的教育,认为人的贵贱、智愚、贫富都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 9.“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性”指先天素质,“习”即习染。 强调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0.性善论:是一种对人性的看法,认为人之本性趋向善,行善比作恶要容易。 教育以巩固善性和预防“恶”性的沾染为主。 11.性恶论:是对人性的一种看法。主张人之本性趋向恶,作恶比向善要容易。 “性恶论”否定了先天道德论,在一定意义上具有进步意义,在教育理论上也有更积极的意义。 12.道法自然:老子认为,"道"虽是生长万物的,却是无目的﹑无意识的,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即不把万物据为己有,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主宰和支配万物,而是听任万物自然而然发展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自然,即“无状之状”的自然。 强调教育要不折不扣地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施教。 13.焚书坑儒:是从公元开始的焚毁五经、活埋儒士的事件。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整理(重要考点)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 上编综述 1、通过对比鸦片战争前中国与世界的不同发展轨迹,理解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 2、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①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这是中国人民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给中国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即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地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的自然经济由于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而开始解体。在思想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震动。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因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①中国的主权开始遭到破坏②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③中国的社会阶级结构和主要矛盾开始发生变化。 3、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太平天国运动就是第一个矛盾的体现,义和团运动就是第二个矛盾的体现。(2)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一下一些基本特征:①、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②、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③、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④、所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⑤、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⑥、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4、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解放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

历史知识点高中总结五篇

历史知识点高中总结五篇 历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它是对过去的事件和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并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 下面是带来的五篇历史知识点高中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历史知识点高中总结1 一、原因(根源) 因素关键条件 1.造成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生产能力低下 2.私有制产生的直接原因生产的发展使产品有了剩余 3.出现私有制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4.氏族公社由母系发展为父系的主要原因男子在生产中取得支配地位 5.夏朝出现“家天下”局面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6.春秋时期是我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时期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显著提高 7.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产生 8.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霸主的主要原因实行管仲改革,齐国经济实力强大 9.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产生与发展

10战国时期,战争不断,而社会经济仍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封建生产关系确立 11.战国时期,封建之取代奴隶制的直接原因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12.法家思想在战国受到统治者重视的主要原因有利于统治者加强统治 13.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 14.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中国的最主要原因经济实力最强 15.迫使陈胜等人在大泽乡起义的主要原因法律严酷、误期当斩 16.楚汉相争中刘邦取胜的主观原因争取民心归顺,军事策略正确 17.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客观原因社会十分贫困 18.汉初统治者采取宽舒政策的直接原因秦王的教训 19.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和亲”政策的最主要原因经济军事力量薄弱 20.西周和汉初实行分封制都出现“事与愿违”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诸侯势力增强 21.汉武帝能实行“大一统”的根本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 22.东汉黄巾起义的根本原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 23.东汉末年开始出现军阀集团割据局面的根源封建的自然经济形态 24.曹操能够统一北方地区的决定性条件注重农业,保证军粮供应 25.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取胜的最主要原因孙刘结盟抗曹 26.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三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发展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