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开题报告:异化与归化

开题报告:异化与归化

开题报告:异化与归化
开题报告:异化与归化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般而言, 翻译中文化的转换有两种基本策略: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和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但针对具体问题究竟该采用异化还是归化,是一个久而未决的话题。

本课题主要从异化与归化的提出背景出发,对两者的关系及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对异化与归化理论的阐述,结合实例,解释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其次,探讨文化因素对于异化和归化翻译的影响及选择,并指出译者对于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合理态度。具体内容如下:

本课题的第一部分:阐述文化因素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引出处理文化因素的两种策略——异化和归化,并对其重要性进行说明。

本课题的第二部分:结合中外作家与作品,具体分析归化理论。其中,以归化的领袖人物尤金·奈达为重点分析对象。

本课题的第三部分:结合异化的定义,以代表人物韦努蒂的异化理论为基础,对异化进行具体分析,并指出异化翻译的优点与缺点。

本课题的第四部分:重点讨论如何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文本类型以及译者对译文读者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和态度来具体选择运用异化或归化原则。

本课题的第五部分:概括异化与归化的关系,即我们不能把异化与归化这两种翻译策略看成是绝对的, 应辩证地研究二者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在翻译过程中,应将两种翻译策略相互补充,根据具体情况将二者结合起来,灵活运用。2.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分析异化与归化各自的优缺点,从而在实际中,更好地掌握这两种翻译策略的运用。翻译要求我们忠实地再现原文作者的思想和风格,而这些都是带有浓厚的异国情调的,因此采用异化法是必然;同时译文又要考虑到读者的理解及原文的流畅,因此采用归化法也是必然。选取一个策略而完

全排除另一种策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现实的。它们各有优势,也各有缺陷,因此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通过选择使译文在接近读者和接近作者之间找一个“融会点”。这个“融会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居中点”,它有时距离作者近些,有时距离读者近些,但无论接近哪一方,都要遵循一条原则:接近作者时,不能距离读者太远;接近读者时,不能距离作者太远。即异化时不妨碍译文的通顺易懂,归化时不失去原文的味道,同时,我们应坚持对语言形式采取归化的策略,而对其文化因素进行异化处理。这样,译文作品可兼两策略之长而避其短,使两者有共同发展的空间。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全人类不同文化类型之间的对话和沟通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面对高潮迭起的文化交流,在翻译实践中我们需充分重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辨别文化之间的类同与差异;在翻译理论研究中通过文化层面广泛而深入、系统而具体的对比,认识人类文化的共性,辨别它们的个性。通过对翻译文化法的研究,进而树立正确的翻译文化观,将有助于深化对翻译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更好的交流。

3.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目前,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族人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各民族呼吁世界文化多元化,同时又要求保持各自的民俗风情和特色。翻译作为语码间内容和形式的转换过程, 要涉及到两种语言, 也就必然要涉及到两种文化间的交流,因此文化因素在翻译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如何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已成为翻译界讨论的一个热点。“异化”与“归化”作为处理文化因素的两种翻译策略,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只有正确处理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将异化与归化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具体的文化和语言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力求做到异化与归化的辩证统一和相互渗透,才可以使译文保留原汁原味,最恰当、最完整地将原文中所包含的文化底蕴传达出去,输送文化信号,从而展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独特深刻的文化内涵反映异国情调和语言文化特色,最终促进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现况和发展趋向)

1.本选题国内研究现状: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加入WTO,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中国与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的世界地位也不断提高,这对中国的文学翻译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不仅要从西方国家大量引入先进的思想文化,让中国人民了解外部世界,同时,也非常有必要把中国自己古老而又年轻、传统而又现代的优秀文明通过文学作品的翻译传递到西方国家,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归化翻译手段已经不能满足跨文化交际的需要,于是中国翻译界一批有识之士,开始了新一轮“归化”与“异化”的讨论。

郭建中在《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中,通过对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两种英译本在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对比与分析,从而得出结论:不论在当代或在历史上,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似乎是占了上风,这是因为评论家和出版商往往更注重译作的可读性,一般的读者也喜欢通顺易懂的译文,而且,这一倾向也正好与翻译研究发展的趋向相一致。但不管怎么发展,归化和异化将永远同时并存,缺一就不称其为翻译。因此我们认为没有必要再进行归化和异化优劣高下之争,就像没有必要再进行直译和意译之争一样。

孙致礼在《翻译的异化与归化》(山东外语教学2001年第1期)中指出:异化和归化虽有主次之分,却不存在高低之别, 它们各有各的优势, 也各有各的缺陷, 顾此失彼, 或厚此薄彼,都不可能圆满地完成翻译的任务。作者主张: 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争取异化;在难以异化的情况下, 则应退而求其次,进行必要的归化。简而言之,可能时尽量异化,必要时尽管归化。文章的最后,笔者还做出一个推断: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 归化翻译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到了21 世纪, 局面将会有所改变, 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 随着各国人民之间的不断沟通, 向作者接近的异化译法将越来越广泛地被采用, 与归化译法取得平衡, 甚至可能占据上风。

戴友丰、金玲在《如何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异化与归化》(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第15卷第3期,2005年7月)中指出: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们是一个相互斗争, 又相互依存,此消彼长的共同体,“归化”和“异化”就是这样一对共同体。尽管不论在过去还是在当代, 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则似乎占了上风。但笔者始终认为从长远利益来看, 以源语文化为归宿要好,因为接受任何事物都需要一个过程,长痛不如短痛,随着两种文化接触的日益频繁,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将越来越有可能广泛地被运用,最终占为上风。

李丹、彭利元在《从阴阳学说看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第19卷第3期,2011年9月)中提到:在阴阳学说观下,无论是在单词、短语还是句子方面,异化与归化都是共生的。由此看来,在我国古老而神秘的阴阳学中,照样可以体现异化与归化的辩证统一。

田岩的《浅谈互联网美剧字幕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以“生活大爆炸”为例》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年第9期,尝试以美国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英语字幕的汉译为例,探讨文化因素对影视字幕翻译策略的影响以及如何更好地使用归化策略,旨在更好地理解翻译的本质,以避免文化因素的缺失,使字幕翻译达到最佳效果。

2.本选题国外研究现状:现代欧洲和美国翻译理论有四大学派,即布拉格派、伦敦派、美国结构派、交际理论派。布拉格学派的列维(Loewi)的翻译观点中提到, 文学翻译重在再创作, 文学翻译必须采用错觉理论(归化法)。伦敦派的卡尔福特(Calvert)认为翻译的性质就是把一种语言(原语的)文字转化为另一种语言(译语的)完全对等的文字材料(异化法)。奈达是交际理论派的代表人物(Nida),他提出读者反映相似的翻译标准,他认为翻译的功能是以读者为对象,以读者反映为衡量标准( 归化法)。这四大学派对“异化”与“归化”有着不同的观点与认识,以下列举了几位典型翻译家及其异化与归化理论作参考:

翻译理论家尤金·A·奈达(Eugene A.Nida)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该理论指出,文化差异的处理是与从语义到文体将源语再现于目的语紧密相联的,只有当译文从语言形式到文化内涵都再现了源语的风格和精神时,译作才能被称作是优秀的作品。耐达的等效对等翻译理论为解决“异化”和“归化”这对翻译界中貌似对

立的翻译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彼得·纽马克教授(Peter Newmark)在其著作《翻译问题探讨》(1981)中提出了“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概念,这两个概念分别是“异化”与“归化”在语篇内语言层次上的体现。纽马克对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详尽论述,令人耳目一新,开拓了翻译理论研究的新途径,在西方语言学界和翻译理论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的作品《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1995)对异化翻译理论有较全面的解释,他认为异化翻译能够“抑制翻译中种族中心的暴力”,抑制英语国家“暴力”的归化翻译文化价值观。因此,异化翻译也被称作是“抵抗翻译”,即译者通过采用不流畅的翻译手法,突出翻译作品中外国文本的外来身份,并保护原文本不受译入语文化意识形态的控制,从而使自己不再是翻译的隐形人。

3.本选题的发展趋向:

在文化上趋向于“异化”,在语言上趋向于“归化”。从文化内容的层面来讲,翻译会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这是由翻译目的决定的。翻译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文化传播,而传播的又是异域文化,因此翻译应该采取异化策略;在语言形式上会以归化为主,这样可保证译语语言的可读性和流畅性;以异化为辅,可增加译语语言的异域性和新奇性,译作的异化语言,成为目的语语言的新生力量和新鲜血液。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方案、技术路线等)和可行性论证

1.研究方法:

1.1文献研究法(利用图书馆、网络、报刊查阅相关的文献来获取资料);

1.2定性分析法(运用归纳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

1.3与指导老师进行探讨,与同学进行思想和意见交流;

1.4调查研究法(采用访谈、观察、问卷等方式对现状进行了解)。

2.实现的可行性论证:

1.1在基础知识方面,作为英语专业学生,对翻译与翻译策略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可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1.2理论准备方面,通过网络与书籍,获取和研究了异化与归化理论以及其相关的翻译理论;

1.3再借助以上提及的研究方法,能够对本课题的完成提供足够的依据与支撑,最终争取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得清晰准确。

四、预期结果(或预计成果)

本课题应做到中心突出,层次清楚,结构合理;必须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文字通顺;并能进行深入分析,见解独到。通过对翻译策略——异化与归化的研究与分析,理解与掌握二者之间辩证统一,不相矛盾的关系,从两者的优缺点对比之中,能够结合具体的翻译目的、文本类型、文化因素等,从而更好地处理翻译中出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问题。

五、研究进度安排

2014年1月11日—1月20日

1、指导教师与所指导课题的学生初次会议。

2、指导教师向所指导学生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并提出所作课题要求,同时制定论文进度表。

2014年3月3日—3月7日

1、查阅资料和收集信息,准备开题报告,初步完成开题报告。

2、上交《开题报告》以及其他调研过程中的有关材料

2014年3月8日—3月15日

指导教师审定开题报告,学生提交开题报告。

2014年3月16日—3月20日

提纲拟定

2014年3月21日—4月28日

论文写作

1、4月28日之前交论文初稿

2、5月12日之前交论文定稿、交纸质论文两份、电子稿一份。

2014年5月13日—5月24日

论文答辩

六、主要参考文献

[1]Eugene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816189219.html,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2]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M].London: Routledge Publishing,1995.

[3]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Manchester: St . Jerome Publishing,1997.

[4]Peter Newmark.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Oxford: Pergamum Press,1981.

[5]曹雪芹,高鄂.红楼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3).

[6]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异化与归化[J].外国语,1998,(2).

[7]刘艳丽,杨自俭.也谈归化异化[J].中国翻译,2002,(6).

[8]刘英凯.归化翻译的歧途[M].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5).

[9]柳忠贤.论翻译的原则: 归化与异化文化[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 , (4).

[10]孙会军.归化与异化——两个动态的概念[J].外语研究,2003,(4): 60- 64.

[11]孙致礼.中国的翻译文学: 从归化走向异化[J].中国翻译,2002,(1).

[12]王东风.归化与异化: 矛与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2002,(5).

[13]朱健平.归化与异化[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7).

七、审核意见

指导教师对开题的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学院审核意见:

审核人签字:年月日

说明:1、该表每生一份,院系妥善存档;

2、课题来源填:“国家、部、省、市科研项目”或“企、事业单位委托”或“自拟课

题”或“其它”;课题类型填:“设计”或“论文”或“其它”。

(英语毕业论文)从归化异化的角度看《围城》中隐喻及其翻译研究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关联理论在中餐菜单英译中的应用 2 从《红字》看霍桑的政治观 3 经典英文电影台词的文体分析 4 汉语茶文化特色词的英译研究——以《茶经》和《续茶经》为例 5 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6 基督教及《圣经》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7 《布罗迪小姐的青春》中的人物冲突分析 8 对《名利场》中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分析 9 文化视角下的英汉习语对译(开题报告+论文+) 10 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处理策略 11 在经济全球化下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 12 苔丝的悲剧成因浅析 13 语境适应论下电影片名翻译的研究 14 中英文姓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的对比研究 15 中美饮食文化差异及其相互影响 16 公益广告的词汇特点: 以美国红十字会广告语为例 17 从弗洛姆的社会过滤理论看中国诗词翻译中的文化传递 18 解析《爱玛》中女主人公的形象 19 《加里波利的坟墓》的反讽与对话 20 从“三美”原则看《荷塘月色》的翻译 21 《宠儿》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开题报告+论) 22 When Chinese Tradition Meets Western Culture: Comparis on between Qi Xi and Valentine’s Day 23 24 浅析田纳西.威廉斯剧作《欲望号街车》的同性恋倾向 25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角度研究中国菜单翻译 26 论苔丝悲剧的根源 27 伊丽莎白班内特和姚木兰的比较研究 28 爱情,悲剧和战争——《永别了武器》关键元素的分析 29 论《睡谷传奇》中的幽默元素 30 通过《喧哗与骚动》中三兄弟各自对于凯蒂的叙述分析三人各自性格特征 31 分析《绯闻女孩》中的美国社会文化特征 32 从原型批评理论角度分析威利洛曼的悲剧 33 浅谈英汉人体部位的隐喻 34 浅谈英语中歧义 35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一文中守旧因素的象征运用 36 对《秀拉》中死亡事件的探究 37 从《蝴蝶梦》看女性社会身份 38 On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Belittling the Female 39 中英手机短信的修辞特点分析 40 英语影视作品中字幕翻译的幽默转化策略——以老友记为例 41 Culture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Classrooms

论习语的翻译策略异化和归化-开题报告

学号: X X 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 题目:论习语的翻译策略:异化和归化 院(系)外语系 专业班级英语2008级1班 学生姓名 X X X 指导教师(职称) X X( X X) 提交时间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安康学院外语院(系)英语专业2012届本科生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研究的内容(含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等。): 基本内容:本课题从两种翻译策略----异化与归化在习语中的应用着手,通过分析研究和例证法说明异化与归化这两种翻译策略在习语翻译中的具体应用。课 题共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 是关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主要说明了习语、语言、文化的关系。 第二部分: 从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四个方面介绍英汉习语中反映的文化差异. 第三部分: 主要是关于异化和归化,其中包括异化、归化的起源和定义,异化、归化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主张。并通过举例说明异化与归化在习语翻译中的应 用. 第四部分: 结论。异化与归化并不是矛盾的,而是互为补充,在习语翻译中不仅可以运用异化或归化,还可以运用异化与归化相结合的翻译方法。 研究的重点: 异化和归化在习语翻译中的应用。 研究的难点:具体的习语翻译中应该选择哪种翻译策略及方法。 研究的创新点:异化与归化并不是矛盾的,而是互为补充,在习语翻译中不仅可以运用异化或归化,还可以运用异化与归化相结合的翻译方法。 论文提纲: 1.引言 2.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 2.1 语言与文化 2.2 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 2.2.1 地域文化 2.2.2 历史文化 2.2.3 习俗文化 2.2.4 宗教文化 3.习语在不同文化中的翻译 3.1 英汉习语翻译的主要翻译策略 3.2.1 异化,以源语文化为归宿 3.2.2 归化,以目标语文化为归宿 3.2.3 异化与归化相结合

开题报告:异化与归化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般而言, 翻译中文化的转换有两种基本策略: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和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但针对具体问题究竟该采用异化还是归化,是一个久而未决的话题。 本课题主要从异化与归化的提出背景出发,对两者的关系及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对异化与归化理论的阐述,结合实例,解释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其次,探讨文化因素对于异化和归化翻译的影响及选择,并指出译者对于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合理态度。具体内容如下: 本课题的第一部分:阐述文化因素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引出处理文化因素的两种策略——异化和归化,并对其重要性进行说明。 本课题的第二部分:结合中外作家与作品,具体分析归化理论。其中,以归化的领袖人物尤金·奈达为重点分析对象。 本课题的第三部分:结合异化的定义,以代表人物韦努蒂的异化理论为基础,对异化进行具体分析,并指出异化翻译的优点与缺点。 本课题的第四部分:重点讨论如何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文本类型以及译者对译文读者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和态度来具体选择运用异化或归化原则。 本课题的第五部分:概括异化与归化的关系,即我们不能把异化与归化这两种翻译策略看成是绝对的, 应辩证地研究二者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在翻译过程中,应将两种翻译策略相互补充,根据具体情况将二者结合起来,灵活运用。2.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分析异化与归化各自的优缺点,从而在实际中,更好地掌握这两种翻译策略的运用。翻译要求我们忠实地再现原文作者的思想和风格,而这些都是带有浓厚的异国情调的,因此采用异化法是必然;同时译文又要考虑到读者的理解及原文的流畅,因此采用归化法也是必然。选取一个策略而完

从异化和归化角度对比分析《红楼梦》中宗教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从异化和归化角度对比分析《红楼梦》中宗教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著名翻译家Nida把翻译涉及的文化因素划分为五类,宗教文化便是其中之一。儒家的忠孝节义,佛教的因缘轮回,道教的创世神话等方方面面,共同铸就了中国古代小说的第一奇书。《红楼梦》中的宗教文化负载词蕴涵了丰富的中国宗教文化,它们构成了跨文化交际和汉英翻译中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以《红楼梦》两个最具代表性的译本(杨宪益译本和霍克斯译本)为例,从异化和归化角度对比分析了中英文化背景下对《红楼梦》中宗教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一、文化负载词 由于各自不同的地理位置、生活环境、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历史背景、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等等,生活在不同国度的人们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文化传统。这种不同的传统表现在词汇系统里面就被称为“文化负载词”。文化负载词主要有以下特点:(1)文化负载词通常为某一文化所特有。比如,阴、阳、八卦、风水、秀才、状元、旗袍等词语只存在于中国文化之中;(2)文化负载词往往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或丰富的联想意义。比如,“龙”在汉文化中是褒义词,象征高贵尊荣,但在英语中,dragon是贬义词,让人联想到邪恶、罪孽;(3)文化負载词很难在其它文化中找到对等词。如汉语中的“风水”一词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在英语中无法找到确切的词语表达相同意思。 二、归化和异化 归化(domestication)指恪守本族文化的语言传统,回归地道的本族语表达方式。主张译文不仅要克服语言障碍,还要克服文化障碍,避免文化冲突。同时,译者也是文化传播者,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从而达到源语言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文化对等”。 异化(foreignization)指翻译方法上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主张翻译的主要目的是文化间的交流,源语文化将会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的表达方式,也有助于读者了解异域文化。 从文化的角度讲,在《红楼梦》的翻译中,杨宪益主要采用了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翻译策略,旨在能够把原作中的表现中国封建社会现实的部分在译文中得到传达,并向英美读者介绍中国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霍克斯则主要采用以译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旨在取悦读者,使译文更好的为西方读者接受。 三、杨霍译本中宗教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对比 中国三大宗教—佛教、道教、儒教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支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伦理、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等。而在西方国家,基督教为主要宗教,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本章从《红楼梦》两译本中摘出宗教文

从归化和异化角度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816189219.html, 从归化和异化角度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作者:夏娟 来源:《报刊荟萃(上)》2017年第11期 摘要:《麦田里的守望者》与其他文学小说风格不同,其语言特点鲜明而富有个性,故 此小说翻译难度颇大。本篇论文将简要从翻译策略的归化异化视角之下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译文(本文选取的是施咸荣译本和孙仲旭译本),笔者认为此举不仅能提高译文质量,更将对文学翻译及策略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翻译策略;归化;异化 一、文本介绍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杰·戴·塞林格(J.D.Salinger)于195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被认为是当代美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受到广大美国民众尤其是年轻人的推崇。小说中,16岁主人公 霍尔顿自述自己因被学校开除在纽约城游荡近三天的经历和感受。最后他大彻大悟,说要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表现了年轻人通过叛逆的行径来掩盖空虚寂寞的生活。本文只选取了施咸荣和孙仲旭的两个中文译本来进行比较,分析了这类文学作品在翻译策略上选择归化还是异化。 二、翻译策略之归化与异化 1995年美国解构主义翻译家韦努蒂(Laurence Venuti)曾正式提出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他认为:归化以目的语为导向,异化以源语言为导向。许多学者一直在采用归化还是异化策略上进行分析比较。本文试图通过对《麦田里的守望者》两个中译本的语言和文化分析翻译策略的选择。 从文化角度分析,翻译策略关系着文化交流。异化的翻译策略可以再现原作的风格及文化内涵,让译语读者享受到异国文化情调。然而在异化的同时又应该在语言上让译语读者容易理解,做到行文流畅。《麦田里的守望者》由于语言特色明显,文化内涵显著,因此在文化传递方面异化是比较可行的翻译策略。 三、译文对比分析 例1:I knew she wouldn’t let him get to first base with her… 施译:我知道她决不会让他攻入一垒…… 孙译:我知道她根本不会让斯特拉雷德占到什么便宜。

浅析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认识

浅析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认识 篇一:归化异化在文学翻译作品中作用分析 归化与异化在文学翻译作品中的作用分析 【摘要】 语言是文化的反映,每一部文学作品所使用的特有语 言往往会被打上民族文化的印记。同样,文学作品的翻译则是沟通 语言和文化的纽带。文章对西方文学翻译史中有关归化和异化的研 究情况作一个较为全面的梳理和简评,借此进一步深化对归化与异 化的研究。通过对翻译理论研究的认识,对归化与异化方法进行了 对比研究。 【关键词】 文学翻译;归化;异化 归化与异化是文学翻译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策略。无论东方还是西 方,当最初的不自觉的翻译发展到自觉的规模性翻译之后,就产生

了归化和异化的交锋。最近20 年,在国内的各类学刊发表的有关 归化和异化的数以百计的文章中,提到“归化”、“异化”,许多学 者都从我国的文学翻译入手进行研究,而对于西方文学翻译史中归 化、异化的研究情况却鲜有提及。因此,本文作者认为有必要对西 方文学翻译史中有关归化和异化的研究情况作一个较为全面的梳 理和简评,借此进一步深化对归化与异化的研究。 一、对翻译理论研究的认识 对于翻译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是众说纷纭,概无定论。翻译界总是 不平静的。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本人也一直在对自己的 研究理论进行不断的修改与发展从提出到放弃翻译科学理论这整 个过程中他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篇二:从文化角度看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从文化角度看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摘要】

归化和异化是文化翻译中的两个重要的概念和处理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具体策略。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对翻译的两策略进行分析,认为译者应当认识到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别,适度地采用两种策略。 【关键词】 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翻译与文化 [Abstract]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re two important concepts in culture translation and two strategies in dealing with the culture in translation. This essay tries to analyze the two strategies from the aspect of culture and concludes that the translators should use them appropriately. [Key Words]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translation strategy;translation and culture 一、归化和异化概念的提出及各自的理由 生活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中的人们需要交流就需要翻译。翻译就是要克服这些“异”来保持交流的畅通,但是同时又要显现出这些“异”。关于翻译的策略,传统的提法是直译和意译,也就是本文的归化和异化。归化派的代表任务是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异化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籍意大利翻译家苇努蒂。归化翻译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主张在翻译中运用目的语文化易于接受的表达方法,使译文更通俗易懂,更适合目的语读者。奈达认为

异化与归化关系分析_以_傲慢与偏见_两个中译本为例

异化与归化关系分析 ——以《傲慢与偏见》两个中译本为例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南商学院 施 波 [摘 要]在翻译实践中,异化和归化的矛盾一直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选择了《傲慢与偏见》具有代表性的两个中译本即以异化为主要翻译策略的孙致礼译本和以归化为主的张经浩译本,通过对这两种译本的分析比较,论证了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文学翻译策略。 [关键词]异化 归化 傲慢与偏见 翻译是语言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和符号,并受文化的制约,文化传递是翻译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文化翻译在翻译研究中的地位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刘宓庆先生指出:“文化翻译的理论研究之所以特别重要,还由于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差异很大,忽视这种差异,必然有损于文化的双向交流”[1]。归化和异化是解决翻译中文化传递问题的两种主要策略,而在翻译实践中如何处理二者关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傲慢与偏见》的两个中译本[2、3]进行对照分析,探索异化与归化在文学作品翻译的辨证关系及选用原则,结果表明文学翻译中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将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一、异化与归化关系的争议 异化归化这两种翻译策略如何选用,在翻译界一直存在争议,并产生了两种翻译派别,一种是异化派,一种是归化派。 异化派[4、5]认为译文应保留源语文化,让译文读者了解异国文化,同时让原文中的内容丰富目的语文化及表达方式,让翻译真正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 归化派[6、7]则认为译文应适合目的语文化,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保持文章的顺畅通达,易于理解。译者是“传播者”,他要消除隔阂,将原文意义传递给读者,为了避免文化冲突及其导致的误解,译者要仔细权衡文化中思想意识的内涵,将原文转化为目的语文化内容。 实际上在翻译实践中,异化和归化往往是两者并用,处理好两者关系是翻译成败的关键。 二、异化与归化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关系分析 笔者选取了《傲慢与偏见》的两个中译本进行了异化与归化的对照研究,其一是以归化为主的张经浩译本(下文简称张译本),其二是以异化为主的孙致礼译本(下文简称孙译本)。 1、文学作品中多用异化法翻译 韦努蒂指出:英美文化长期被归化理论所统治,提倡“流畅的翻译”,实际上是不尊重源语文化的“文化帝国主义”[1]。(V enuti,1995:20-21)这一说法批评了“归化派”的做法,认为过多的归化抹杀了原作的民族特色。翻译的根本任务是忠实地再现原作的思想和风格,而文学原作的思想和风格都带有浓厚的异国情调,因此翻译中异化是必不可少的。 (1)由于异域文化的特殊性,部分内容无法归化,只能异化法翻译 以《傲慢与偏见》的中译文为例:Yes;these four evenings have enabled them to ascertain that they bo th like V ingt-un better than Comm erce. 张译本:没错,有四个夜晚,但四个夜晚只能使两人知道他们都喜爱打二十一点,科默斯在其次。(注释:二十一点是一种扑克游戏。参加者依次向庄家索牌,以其总点数达到或尽量接近二十一点,但不超过二十一点;科默斯,一种法国牌,每人发牌三张,可互换,直至换到有人赢牌为止。)(P.17) 孙译本:是呀。这四个晚上使他们摸透了彼此都喜欢玩二十一点,不喜欢玩科默斯。(注释:科默斯是一种牌戏,玩牌者可以互相换牌。)(P.22) 上文中“二十一点”和“科默斯”都是外国的玩牌法,在汉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表述,无法使用归化法,异化是唯一的选择。译文中采用异化加注的方法,保留了源语文化特色,体现了与众不 同的异域风情,让读者产生新鲜和好奇感,同时也对源语文化有所了解。 (2)盲目采用以译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译法,有时会损害原文意思,或使译文费解 ①H e w alked here,and w alked there,fancying h i m self so very great! 张译本:他东走走,西荡荡,老鼠上秤自称自。(P.10) 孙译本:他一会走到这,一会走到那,自以为非常了不起! (P.13) 张译本对于这句话用了汉语歇后语“老鼠上秤自(称)自”,采用了汉语中“称”的一语双关,意为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自己称赞自己。虽然这样的归化译法有自认为了不起之意,但让读者有些费解,不能清楚地理解原作的意思,而孙译本采用异化法,既贴近原文的句式结构,又忠实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达到了“形神皆似”的效果。 ②A fter am using h i m self som e ti m e w ith their curi o sity, he thus exp lained. 张译本:他把母女几个在闷葫芦里又闷了一阵,这才解释道:(P.50) 孙译本:他拿她们的好奇心打趣了一阵之后,便解释说: (P.59) 贝内特家即将到来一位客人,母女都好奇地向贝内特先生打探,他有意地吊她们胃口。am use sb.w ith their curi o sity这是原句的主要内容,意思为用她们的好奇来娱乐,张译本采用归化法将其描述为把她们闷在葫芦里闷了一阵,实际上是“闷”住了读者,不但不好理解而且还损害了原文的意思,没有忠实于原本;孙译本以原文为依托,采用异化法,和原文十分吻合,更易于被读者接受。 (3)归化译法有时会使译文失去源语文化的特征,给读者造成“文化错觉”,造成误导 ①A s to M iss Bennet,he could no t conceive an angel mo re beautiful. 张译本:至于贝内特家大小姐,在他眼里美如天仙。(P.12) 孙译本:至于说到贝内特小姐,他无法想象还有比她更美丽的天使。(P.16) angel本意“天使”,张译本将其归化为中国文化中的“天仙”,其实“天使”和“天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实际上蕴涵着强烈的宗教色彩,“天使”代表了基督教或天主教的一种美丽而美好的神,而“天仙”则是中国道教的说法,采用“天仙”的译法将会导致将中国传统道教文化强加给原本体现西方一贯宗教文化特征的原著,人为扭曲原著所要表述的社会与宗教环境特征,也会误导读者,造成混淆;孙译本采用异化法,保留了源语文化特征,忠实地传递原文之意,使目的语读者自然而然的感受到外国基督教或天主教在其宗教生活中所占的主导地位,就如同中国道教这样的宗教观念已经融入到人们的世俗生活之中,随处可见,密不可分,此译法更为合适。 ②She w ill do fo r h i m very w ell.She w ill m ake h i m a very p roper w ife. 张译本:要嫁给那一位倒好极了,这两个人真是天仙配。(P.124) 孙译本:配他真是再好不过了,可以给他做个十分般配的太太。(P.149) — 6 1 1 —

归化与异化开题报告范文直译和意译归化与异化的区别

归化与异化开题报告范文直译和意译归化与异化的区别直译与意译的区别 一、直译意译的定义 1、在合乎译文语言的全民规范的情况下,译文刻真求真,通过保留原作形貌(表达方式)来保持作的内容与风格,这种翻译方法叫直译。 2、使用译文语言中动用与原文相同或相似的表达形式,以代替原作中因两种语言不同而无法保留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力求做到虽失原作形貌,但从不同范围的上下文看,仍不失原作的内容而且与原作的风格相适应。这种翻译方法叫意译。 二、应用。 1、直译在翻译中应用非常广泛,尤其用于习语、俚语和谚语的翻译。 三、优点不同。

1、直译的优点在于:直译可以保留源语言的文化特征,即保留其“洋味”。直译尽可能忠实原文,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原文。直译在保留源语言文化特征的同时促进了两种语言的交流和丰富发展。 2、意译的优点 意译用于翻译英汉两种语言中大量成语典故和谚语,避免译文太过复杂难懂。外国人喜欢用大量的诙谐妙语,只能用意译法才能表现出来准确全部的意思。意译用于翻译某些特殊词汇,避免错误,同时使得译文更加通顺流畅。 归化与异化的区别 一、定义。 1、归化的定义 归化翻译主要是遵循目的语文化当前的主流价值观,翻译时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将读者立于核心地位,充分考虑读者的文化背景,信息接受能力与接受习惯。

2、异化保持原有的“异国情调”,也就是说要保留的不仅是纯语言的形式特色,还有异域的文化因素,即保留源语中与目的语相异的要素。它通过彰显各民族在语言和文化上的独特性试图消除不同语言在文化地位上的不平等,使翻译真正成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二、功效 1、归化翻译有意识地采用流畅而自然的目的语语言风采使译作顺应目的语的表达习惯,消除源语中的文化色彩,使译文读起来顺畅,无阻拒感。 2、由于不同种类的文化在历史传统、地理环境、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共鸣。 三、缺陷。 1、归化的缺陷 归化翻译虽然能让译者清楚地传达原作者的意思,可是归化翻译的同时,也抹杀了原文的民族特点。

相关文档